“人生是花,而愛是花蜜。”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世界人民都始料未及,我們也因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看着以前隻能出現在電影片段中的場面浮現在現實生活當中,心中除了震撼還有一股道不明的情緒。
我國自建國以來便飽受災難的侵蝕,“非典病毒”“汶川地震”這些事件都讓我們記住了災難的可怕,但來自五湖四海的幫助卻是我們挺過一次又一次災難的關鍵之一,團結是我們國人的标準,每到這些時候,便有會湧現出許多企業家、明星進行慈善捐助。
而作為“中國首善”的陳光标便是最具代表性的慈善家之一,為做慈善他曾豪捐20億,現如今卻與父母在老家務農,這其中究竟有着怎樣的故事。
家庭貧寒,童年經曆
1968年陳光标出生于江蘇省泗洪縣的一個小村莊中,其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一共生有5個孩子,陳光标在其中排行老三。
因為家境貧寒所以陳光标自懂事開始便上山務農,幫助家中減輕壓力,可這也隻是杯水車薪,對于這個貧窮的農村家庭來說,要想養活5個孩子又談何容易。
盡管其父母已經一省再省可終究還是沒能阻止悲劇的發生,陳光标的哥哥姐姐相繼被餓死,而這也給年幼的他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同時也讓他明白了饑荒的可怕。
于是從這時開始,年幼的陳光标便下定決心,一定要出人頭地,讓自己和家人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這種想法一經出現就宛如根深蒂固一般紮在了陳光标心中,為了實現這個目标年僅10歲的他便開了自己的“緻富道路。”
剛開始,陳光标利用中午放學的時間,從村裡的石井中取水,挑着扁擔來到離家一公裡的鎮上叫賣,依靠着這樣辛勤的勞動,在開學時陳光标自己交完了書本費。
在嘗到了财富的甜頭之後,陳光标便更加努力,趁着暑假空閑,他騎到離家十幾裡外的火車站販賣冰棒,随後更是做到用拖拉機販賣糧食,依靠着聰明的頭腦和勤勞的雙手,陳光标成為了當時全鄉第一個“少年萬元戶。”也正是在這個期間他學到了許多關于經商方面的知識,也為自己日後成功積累下了經驗。
事業有成,天資聰慧
但最讓人佩服的還是陳光标的學習。在事業如此成功的前提上,他還能保證自己學習的穩定,并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南京中醫學院,獲得了醫學士學位。
畢業之後選擇回到家鄉創業,但卻一直沒有起色,無奈之下年輕氣盛的陳光标來到了省會南京,希望在這裡開辟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天地。
依靠着自己多年經商的經驗,很快他便在南京開創了首家公司,并于三年之後創辦了現如今赫赫有名的“黃埔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而這也是他事業起步的開始。
慈善事業,被人诟病
事業的成功也預示着慈善的開始。陳光标這人愛好慈善,不管是大大小小的災難現場就會出現他的身影,2002年他便向南京公安局捐款千萬,用于公益宣傳。
在非典來臨期間,又捐贈了許多醫療器械和現金,而就在這短短的兩年時間中,陳光标的捐款數額便已經達到了億元之多。這讓他成功當選為2006年中國最年輕的十大慈善家之一,但這還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08年汶川地震的爆發,讓全國人民都為捏了一把汗,許多商業名流都紛紛捐款來支持抗震救災工作。
陳光标也不例外,甚至在餘震還未消除之時,親自帶領團隊來到救災現場,為抗震救災工作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他所捐贈的物資也已經達到了上億,而直到現在,他為慈善所捐贈的物資已經達到了20億之多,而陳光标也被人稱為是“中國首善。”
但之後陳光标的慈善公益活動卻慢慢的失去了最初的初心。
比如為了提倡低碳環保綠色出行,他将一家人的姓名改為,“陳低碳”“陳環境”“陳環保”并在無車日當天砸掉了自己價值連城的奔馳車,反而給員工們購買自行車并上街遊行。
這樣高調的慈善方式數不勝數,而這也成為了他飽受争議的原因,許多人認為陳光标如此高調的行善,就是在作秀為自己建立一個“慈善大使”的形象,同時為自己謀取利益。
但當媒體問到陳光标關于外界的一些評論之時,他卻回答道:這就是他的性格,而這也是他的行事作風。
于是在之後“冰桶造假”的事件鬧的沸沸揚揚之後,陳光标這個“中國首善”也逐漸消失在了大衆的視野,而他的捐款也随之少了許多,但對面外界的質疑,他還是會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拿出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
而最近陳光标又曬出自己回到老家,與父母一同收割小麥的照片,這又招來了許多網友對他的質疑,認為他太過虛僞都已經身價上億還在田中勞作,有些人則認為他不夠孝順,沒把父母接到城裡享受優越的生活。
但面對這些質疑,陳光标卻選擇了無視,他自認自己為農民出身,回家務農是告誡自己不能忘本,至于父母為何不接到城中,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鄉村生活,自然不願接受大都市的喧鬧。
小結:
或者在外人看來,陳光标太過虛僞,不是真心實意做慈善,但他曾經捐出的那些資金可是貨真價實,可能在後期因為一些外界影響,讓他忘記了自己最初做慈善的初心,但他為慈善做出的貢獻卻是不可磨滅的。
而他也不止一次公開表示,在自己過世後會将名下所有産業捐于慈善機構,可能陳光标想要的隻是在自己功成名就之後,讓那些有着和他一樣家庭背景的孩子,過上想要的生活,而他也可以收獲到幫助他人的快樂,僅此而已。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