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調查數據顯示,全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率為17.5%。這個數字是我國所有同類報告中最高的一個。在世界範圍,這個數字也相對較高。”
兒童精神障礙知名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鄭毅教授表示。
鄭毅所說的調查數據,是指英國兒科領域權威SCI期刊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and Allied Disciplines(JCPP)在今年5月份發表的中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報告。
本調查是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
調查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整體精神障礙流行率為17.5%。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對立違抗障礙和重性抑郁障礙是兒童青少年中流行率最高的精神障礙。
調查數據說明,我國兒童青少年精神健康面臨嚴峻挑戰,需要決策者和從業人員引起重視并付諸實踐應對挑戰。
兒童精神健康事業需要更多技術、資源和政策投入,以解決目前的問題。
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率高達17.5%
近日,“12歲少年每晚胃疼肚子疼确診為抑郁”沖上了熱搜。
據報道,該少年在河北最好的中學讀書,但一到晚上就會胃疼、肚子疼,不适應學校的寄宿生活,沒有精神也不願意和同學說話,連吃飯也受到了影響,最後被确診為輕度抑郁。
兒童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曆來是公衆關注的焦點,JCPP 的研究顯示,流行率最高的的幾種障礙分别是: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6.4%),對立違抗障礙(3.6%),重性抑郁症(2.0%),品行障礙(1.9%),強迫障礙(1.3%)。
依照美國精神障礙診斷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的分類,流行率最高的幾種障礙分别為:
注意缺陷與破壞性行為障礙(10.2%),焦慮障礙(4.7%),抑郁障礙(3.0%),抽動障礙(2.5%),物質相關障礙(1.0%),其他精神障礙(1.3%)。
注意缺陷與破壞性行為障礙和抽動障礙的流行率在12歲之後顯示出迅速下降的趨勢,抑郁障礙和物質使用障礙流行率随着年齡上升,焦慮障礙在8~11歲之間具有較高流行率。
男孩在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酒精依賴問題方面流行率更高,女孩則在重性抑郁障礙、惡劣心境障礙、神經性貪食及暴食障礙、适應障礙和廣泛性發育障礙方面流行率更高。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中關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數據顯示:
小學階段的抑郁檢出率為一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檢出率為1.9%~3.3%;
初中階段的抑郁檢出率約為三成,重度抑郁檢出率為7.6%~8.6%;
高中階段的抑郁檢出率接近四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檢出率為10.9%~12.6%。
抑郁水平随着年級升高而提高。
另一個特點是,女生抑郁程度略高于男生,非獨生子女的抑郁程度高于獨生子女。
各年級抑郁檢出率
關注特殊兒童和青少年
在兒童和青少年中有幾類特殊人群心理問題發生率較高,需要更多的關注。
(1)留守兒童。
心理彈性有利于兒童應對應激事件、減少創傷的傷害,而一項關于留守兒童的心理彈性的荟萃分析發現,留守兒童的心理彈性總分顯著低于非留守兒童,導緻留守兒童面對困境更加消極。
(2)遭受虐待的兒童和青少年。
經曆過兒童期虐待和忽視的兒童,其在兒童期和成年期罹患各種精神疾病的比例都明顯升高。
兒童期虐待可導緻抑郁、焦慮、進食障礙、自傷及非法藥物濫用等精神疾病的發生。
研究表明兒童期經曆過軀體虐待者出現抑郁障礙的比例增加54%,出現性傳播疾病或危險性行為的風險增加78%。
(3)遭遇校園欺淩者。
研究表明,相比于未遭受校園欺淩的同齡人,遭受校園欺淩的13-14歲青少年,其精神分裂症多基因遺傳風險更高。
在中國,經曆校園欺淩的青少年産生謀殺性思維和行為的風險較未經曆校園欺淩的同齡人增加3.88-7.24倍。
(4)網絡成瘾者。
一項納入25項觀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發現,網絡成瘾者出現自殺觀念、自殺計劃、自殺未遂的風險為對照組的3倍左右。
五是獨生子女或多兄弟姐妹中被忽視的兒童及青少年。
獨生子女是家裡的“獨苗”,家長們往往對孩子有更多期待,獨生子女所面臨的學業壓力、經濟壓力不容忽視。
疫情之下青少年心理問題激增
疫情對兒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狀況的影響不容忽視。
兒童青少年超過半年多時間居家隔離無法回到學校正常上課,導緻少部分孩子出現焦慮或抑郁,沉迷于遊戲、手機甚至拒絕返校。
受疫情影響,全國大部分學校延期開學,雖然采取“停學不停課”方案,學生仍可能無法适應網絡課堂教學或開學後也無法适應課堂教學,這些都可能導緻兒童青少年出現焦慮、恐懼、抑郁、自責、沖動、盲目樂觀等不良情緒。
另外,與照顧者分開的兒童需要特别關注,包括因感染或疑似感染被隔離的兒童,或照顧者感染或死于新冠肺炎的兒童,其罹患情緒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等精神疾病,以及成年後自殺風險更高。
2021年10月8日,美國華盛頓大學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柳葉刀》發文:
2020年全球範圍内重度抑郁症和焦慮症分别增加28%和26%,生活在受新冠疫情嚴重影響的國家的患病率大幅上升,其中女性和年輕人受到的影響最大。
與老年人群相比,年輕人更容易受到重度抑郁症和焦慮症的影響。
重度抑郁症和焦慮症在20-24歲的人群中達到頂峰,并随着年齡的增長而下降,每10萬人中增加1118例重度抑郁症和每10萬人中增加1331例焦慮症。
巨大的精神衛生服務缺口
目前,我國兒科醫生不足10萬人,而我國合格的兒童精神科醫生不足500人;
治療床位嚴重不足,以北京為例,專門為兒童青少年提供的精神科床位不足150張。
不僅如此,精神衛生資源分配不均衡,主要集中于一線大城市,初級醫療服務體系的醫生基本沒有接受過兒童精神病學的專業培訓。
目前這一情況已引起國家的重視,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
《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指出:
構建兒童心理健康公共服務網絡;兒童醫院、精神專科醫院和有條件的婦幼保健機構設兒童心理科(門診),配備專科醫師;學校設心理咨詢室,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開展精神衛生專業人員培訓。《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提出:
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的中小學校比例到2022年達到80%,到2030年達到90%。
未來,希望有更多政策法規的出台和落實,為解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提供保障。
北京市教委積極采取行動,10月9日發布的《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
建立健全學生心理危機分級預警和幹預機制,中小學每校至少配備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學生規模500人以上的學校,集團化辦學、一校多址辦學的學校,應适當增加心理教師配備。
消除“病恥感”是走出陰影的第一步
在大衆心中,精神壓抑等同于“神經衰弱”,而精神類疾病則等同于“瘋子”,是個恥辱的标記。
病恥感一詞源于希臘語'stigma'(烙印,污點,羞恥)一詞,表示人身體上的某一個特征,後在醫學領域被指代為一種患者因患病而産生的内心恥辱體驗,如精神疾病患者、癌症患者等都可能會有病恥感。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黃悅勤教授領銜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
31%的社區居民對精神障礙有病恥感,社區居民認為38%的精神障礙可不治自愈。
一旦患上精神疾病,由于患者和家屬均存在“病恥感”,擔心受人歧視。
很多家屬不能正視現實,不能面對甚至不敢承認患者患病的事實,抱着僥幸心理,找出各種原因和證據否認、拖延或掩飾病情。
甚至有的明知患者有精神疾病,卻避重就輕,不及時就診治療,缺乏科學态度,找一些迷信的方法治療,錯過了最佳診療時機,增加了治療難度,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和預後。
無論是因為何種原因産生的“病恥感”,都可能讓患者采取社會退縮、隐瞞疾病、自行停藥、拒絕就醫等消極行為。
鄭毅教授表示:精神疾病患者關鍵是要消除“病恥感”。
精神疾病是腦病的一種精神表現,如同感冒、發燒一樣屬于疾病的表現形式。
患感冒不會被人歧視,而精神疾病的患者也同樣不應該受到非議。
如何減輕精神病患者的病恥感?
首先,政府、醫療機構和媒體要加大精神疾病知識的宣傳及普及,提高社會公衆對精神疾病的認識,是消除歧視和偏見、減輕病恥感的關鍵。
讓大家認識到精神疾病患者并非想象中的那麼可怕,經過正規治療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完全康複。
其次可以改變醫療機構名稱,如将醫療機構“精神病醫院“改名為“精神衛生中心”或“人民醫院”等,可以或多或少的改善就醫患者的心理感受。
更改“精神分裂症”診斷名稱,由倫敦大學學院的Nell Ellison等開展将“精神分裂症”重命名為“統合障礙”以減輕病恥感的研究,旨在從疾病命名上讓患者更容易接受。
衆所周知,心理健康要從兒童抓起。
童年時代的心理影響決定孩子的一生。
大部分成年人的精神疾病其實在兒童時期就埋下了隐患。
《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倡導實施“心理滋養1000天”行動,共同營造心理健康從娃娃抓起的社會環境。
重點關注孕産婦、2歲以内嬰幼兒及家長心理健康狀況,開展0~6歲兒童心理行為發育問題預警征象,篩查。
在精神障礙疾病的治療中,鄭毅教授強調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通過科學的幹預及治療,有效控制精神症狀。
精神疾病是一種有着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的疾病,患者的康複不僅需要藥物,更需要心靈上的撫慰和幫助,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理解和關愛。
對精神障礙患者采取包容和理解的态度,理解、尊重、陪伴,看見他們的需要,相信青少年患者一定能走出精神障礙的陰影。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健康則國健康,強其體魄,健其心智!
作者:黃美清 來源:臨床前線上一篇
明白氣血 治病要訣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