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情感 > 正文

“老公出軌,我卻被罵慘”:世界上最毒婚姻是什麼樣?

“你聽過最颠覆三觀的一句話或者一件事是什麼?”

前兩天,朋友問了我這個問題。

我竟一時答不上來。

于是,我拿這個問題去采訪了一下周圍的人,得到了幾個令我驚訝的答案。

“老公出軌,我卻被罵?”

1. “一個巴掌拍不響。”

林林說,偶然一次看到她老公的手機,才發現對方竟然一直在出軌。而且是長期性頻繁出軌——一次性約炮、長期炮友都有。

心痛之後,林林找自己媽媽傾訴。

而林林母親告訴她:一個巴掌拍不響,你也要多反省自己。

“老公出軌,我竟然被罵?”驚訝、憤怒,林林對此嗤之以鼻、不可理喻。

2.“天下男人都好色,女人各個都風騷。”

CC說,某次刷快手,看到一個女生在喊麥,歌詞颠覆三觀:


都8012年了,竟然還有這種言論?!

3.“甯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

兔子小姐說,最聽不得别人勸和。

剛結婚——“你們還沒磨合好呢怎麼就想着離婚了呢,抓緊時間生個孩子,有了孩子就好了。”

“孩子都有了你還離婚?那他可就是單親了啊,對小孩影響很大的,你怎麼那麼狠心呢,不能離。”

“孩子都這麼大了你還要離婚?這麼大歲數說出去讓人笑話。反正這麼多年都忍了再忍忍也就過去了,老夫老妻幹嘛要走到這一步呢。”

很多人在所謂朋友親戚的勸說下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了一輩子,而這樣勸她的那些人,我覺得這樣不是關心,是真的壞。

石頭沒有砸在他們的腳上,他們永遠不知道别人的痛處。

4.“天下哪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父母做什麼都是為你好。”

總有人會說:

沒有他,哪有你?看在他生你養你的份上,就别和他計較了。他再怎麼不好,畢竟是你的父母,你做女兒的不能頂嘴。

丹丹說:“憑什麼?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好父母。”

我們看到别人的三觀,會覺得不可理喻:為什麼有的人的思想,可以有那麼大的偏差?

三觀,好像是一個很玄妙的東西。

當兩個人分手時,可以說:我們三觀不合。當你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人時,發現遇到了另一個自己,于是又把它解釋為三觀一緻。

父母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老師說,一個人的三觀,在形成之後,就決定了一個人的一生。

可是心理學家卻說,世間沒有絕對改變不了的三觀和人生。

臣服于自己的懦弱?

不,我醒了。

我的一個朋友D,在1年前,還是一個情感中的失敗者。

除了我,她幾乎沒有貼心的朋友,沒有人際關系。她會把所有的依賴都傾注在一段感情中。明明是一個優秀的女人,但她身邊站着的男人卻總是大家眼裡的“爛桃花”。

當我開始質疑她的眼光時,她告訴我,“對方不如我,我才能夠掌控一段感情,不用擔心被抛下。”

可每一次劇情都轉變,她就從高冷的被追求者,變成那個跪舔愛情、一次次降低自己底線的瘋女人。

而1年後我再見到她時,我驚訝于她自身的改變。

她完全變了——從一個軟弱、依附于人的小女人,變成了一個敢于面對世界的大女人。

“一個人的強大,是從内心開始的。”

當她對我說這句話時,我簡直不敢相信。

當知道她在半年前開始學習心理學時,我就不太奇怪了。

在經曆了自我審視後,D說,在那些感情中,她看到那個曾經膽小的自己。

“擔心惶恐,哭泣懦弱,委屈求全,用自己弱小的身軀每次去苦苦挽留,就算有拳頭落下來,我也去迎接,以為那樣就可以讓對方留在我身邊。那個驚恐的孩子,又像是一個孤單的少女,害怕沖突,每一次沖突都認為是自己的錯,漸漸迷失自己,忘記了自己需要什麼。”

關于三觀,其實有一個解釋:世界上就是三種人。

第一種人是世俗化的人。他們可以一直很快樂的抓住一些享受、或者按部就班地活下去,他們遇到問題不會解決,就轉移。

第二種人是理想主義者。他們試圖創造出一個人工的現實,比如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

第三種人是非世俗化的人。他們學會了面對,學會了用造物者的視角、用人性的視角、用生存的視角看世界,他們要經曆像煉獄一樣的情緒的折磨,最終可以忍受黑暗和接受現實。

D曾經是第一種人,臣服于自己的懦弱;

可後來成為了第三種,接受所有的黑暗。

從一個睡着的人,變成了一個真正醒來的人。

所有的命中注定,

都有規律可循。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三觀的真相,那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看本質呢?

就像我們去看病,同樣是頭疼腦熱,有的是發燒,有的可能會被确診是癌症。隻有知道問題的根本,我們才能有最針對性的辦法解決問題。

有人曾經說,心理學是一門看穿本質的科學。

比如現在我們在大街上看到一對夫妻吵架。

在你沒學心理學之前,你看到的,兩個人撕逼。

但學了心理學,你可能就會看到不同的東西,所謂外行看熱鬧,内行看門道。

我們看到的不光是行動,而是一個人的表層情緒下的深層情緒,這就用到了情感依戀理論;

由一個人的深層情緒,我們就了解到他的脆弱層被觸碰了,他是在用保護層來防禦,這就涉及到了我們的自我分層理論;

那麼當我們聽到一個人的話語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知道他的三觀是什麼,而三觀之後掩藏的,是一個在脆弱層所不能承受的三無時刻的痛苦。

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人說的話的套路是由人格能力決定的,而一個人所謂的命運是由他的生命發展周期與情感發展周期所決定的。

到目前為止,我們好像對人性有很深的洞察了,但問題出來了,那麼到底愛是什麼?

為什麼兩個相愛的人就是無法有善終?

為什麼我總是愛上不該愛的人?

我到底應該怎麼選擇?放棄還是繼續?

這些問題,其實都有内在的規律和發展軌迹。

經曆過脆弱相對,

才有醒來的可能。

一個人的三觀,其實說白了,就是面對事情的态度、看法和選擇。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會面對很多的選擇,而一個人的三觀,其實是由“真我層—脆弱層—保護層”三個自我層的相互作用所構成的。

這就會幫我們構成了對一個人的靈魂的描述。

我們的一個學員苗苗,曾經這樣刻畫自己的靈魂——

在保護層:“我帶着面具生活,是一個人人豔羨的女人,婚姻幸福,家庭美滿,工作順利。”

在脆弱層:“因為我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中長大,這些經曆形成我的三觀是:我是被抛棄的,我應該被愛。我找了一個自己完全不愛的男人結婚,隻是因為他愛我。理由很簡單,我覺得他愛我,所以他會無限寵愛我,被愛就不會被抛棄。”

在真我層:“我渴望被愛,也渴望愛人,渴望真實地生活。”

苗苗說,“在人生的前35年裡,我一直混混沌沌,憑感覺在渡過每一天。但是在接觸過心理學後,我才發現——所有看似極度複雜的人心和人性,其實都有迹可循。看似盲目的愛情和婚姻,其實也是有其内在的道和術。”

後來的苗苗,在經曆過心理學的洗禮後,成為了一個“醒來的人”。

——她選擇了離婚,離開了那個自己不愛的人,并且找到了另一份真正的愛情和幸福。

這樣的女人,不會将自己打造為不需要男人的鐵娘子,也不會讓自己變成柔弱無力的依賴者,她們清楚自己的價值,相信自己的價值,可以長袖善舞般地與對方創造出有起伏、有情趣、有驚喜的親密關系,她們是關系的締造者、推動者和享受者。

一個擁有完整三觀、可以實實在在感受幸福的人。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