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粵港澳大灣區離優質生活圈有多遠 | 奇談都市圈

粵港澳大灣區離優質生活圈有多遠 | 奇談都市圈

劉奇洪/文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明确了粵港澳大灣區要發展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這不僅要求粵港澳三地在教育、文化、旅遊、社會保障等領域滿足港澳居民、珠三角九市戶籍人口需求,更應為所有大灣區常住人口提供優質公共服務,因為源源不斷增加的常住非戶籍人口,為珠三角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由于戶籍人口與非戶籍人口享受的公共服務政策存在不同,可能進而影響可持續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現狀

在粵港澳大灣區,2022年底,香港總人口733.32萬人(永久居民719.72萬人+流動人口13.6萬人)、澳門總人口67.28萬人(扣除外地雇員和外地學生的澳門永久居民57.07萬人),港澳常住人口/永久居民合計776.79萬人,占到粵港澳大灣區常住人口比重8.95%;珠三角九市常住戶籍人口,2022年底為3924.95萬人,占到粵港澳大灣區常住人口比重45.23%;珠三角九市常住非戶籍人口,2022年底為3975.38萬人,占到粵港澳大灣區常住人口比重45.81%。

根據統計數據,2022年珠三角常住戶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49.95%,其中,東莞、深圳、中山三市常住戶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分别為26.44%、31.47%、42.73%,為典型的“移民城市”。

進入21世紀以來,廣東是常住人口增加最多的省級行政區,而且常住人口呈現不斷向珠三角經濟發達城市(深圳、廣州、佛山、東莞)集中的趨勢。

在2010-2020年,珠三角九市除了肇慶、江門外,其餘七市常住人口在廣東省比重都呈增加趨勢,珠三角九市常住人口占廣東省常住人口比重由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53.87%上升到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61.91%。

以人為本

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本質要求必須以人為本。一方面,加快公共服務政策和公共福利政策“普惠”所有常住人口,并不斷提高珠三角教育、醫療、就業、創業、養老等水平,力求逐步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通過對接港澳,接軌世界;另一方面,在教育、文化、旅遊、社會保障等領域加強粵港澳三地全面合作,增強互信,共同提高服務水平和專業水平,加強三地社會文化交流,推進粵港澳三地交通旅遊便捷化。

一、 推進各個階段教育合作發展

在大學教育方面,充分利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香港大學深圳校區、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區、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校區、香港理工大學佛山校區、香港都會大學肇慶校區、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珠海校區等資源,推進粵港澳三地聯合共建優勢學科、實驗室和研究中心,支持港澳學生到港澳大學珠三角校區就讀,加強港澳學生與内地學生交流。

在職業教育方面,推進粵港澳職業教育在招生就業、培養培訓、技能競賽等方面合作,充分發揮港澳在旅遊、語言等方面特長,建設面向現代服務業職業教育基地;在基礎教育方面,推動平等接受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确保粵港澳大灣區常住人口随遷子女可以在流入城市參加高考。

二、建立國際人才合作示範區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群,以港澳吸引國際高端人才經驗和做法為借鑒,可以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人才合作示範區,推進技術移民政策先行先試、外籍科技人才創新創業享受國民待遇、定期發布緊缺人才清單、職業資格國際認定、國際人才交流合作等制度,使粵港澳大灣區真正成為國際人才創新創業高地。

三、加強區域文化建設,增強外來人員/人才歸屬感

區域文化是人與人精神連接的紐帶,粵港澳大灣區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想通,可通過粵港澳三地聯合保護和展示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世界文化遺産(澳門曆史城區、開平碉樓與村落)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粵菜、粵劇、龍舟、武術、醒獅),讓珠三角常住非戶籍人口和新遷入戶籍人口增強區域歸屬感和自豪感。

廣州、香港、深圳等城市應在影視、主題公園、工業設計、文化出版、美術、音樂、體育、文博等領域不斷推進粵港澳曆史文化與當代文化深度融合。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化,也是文化的國際化,長期以來,粵港澳大灣區通過華僑的推廣,讓世界了解廣東、了解了中國,未來要繼續發揮港澳溝通東西的作用,推動全球不同區域文化交流互鑒。

四、發揮對外門戶作用,擴大國際旅遊效應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突出的區域曆史文化,同時也是中國重要的對外門戶。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發揮國際機場群(香港、廣州、深圳、澳門、珠海)作用,還要發揮國際郵輪母港作用,讓國際遊客進出快速便捷,并延長遊客進入珠三角停留時間。同時,整治海灣岸線和海島資源,讓海灣—海島—海洋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旅遊景區,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五、讓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創業就業“天堂”

對廣大年輕人而言,在優質生活圈之首的肯定是宜業,包括創業和就業。一方面,粵港澳深度合作平台(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是港澳青年選擇創業就業的最佳選擇,另一方面,粵港澳大灣區衆多的高新區、科技創新平台、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特色合作平台也是創業就業不錯的選擇。

港澳青年可以發揮學有所長、學有所專、學有所精優勢,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創新創業;珠三角各類合作平台應該開放各類應用場景,讓各類颠覆技術有用武之地,同時在人才、資金等方面提供配套,實現産業鍊、創新鍊、資金鍊、人才鍊“四鍊”融合。

六、加強粵港澳三地醫療合作和食品合作

粵港澳三地公共醫療政策、醫療資源不一,珠三角應發揮港澳醫療資源優勢,支持港澳醫療機構到珠三角設立醫療機構,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區域性醫療中心;在中醫藥方面,粵港澳三地共同建立國際認可的中醫藥質量标準,推進中醫藥标準化、國際化;珠三角城市應鼓勵港澳執業醫師到内地開展學術交流和短期執業。

在食品安全方面,加強粵港澳三地食品追溯機制和食品安全信息通報案件查處、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聯動機制。

七、 推進社會治理和社會保障合作

港澳地少人多,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這就導緻發展空間狹小、住房價格高昂、公共服務不能及時到位(如公立醫院就診預約等待時間特長)。随着粵港澳大灣區交通不斷改善和珠三角城市公共服務、商業服務設施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港澳老年居民選擇到珠三角定居,這也要求珠三角城市加強跨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銜接,并支持港澳投資者在珠三角城市興辦社會服務機構。

在社會治理方面,必須加強粵港澳三地司法協助和社會治安治理聯動機制,聯合打擊跨境犯罪活動;建立粵港澳三地應急協調平台,聯合應對事故災難、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

完善宜居宜業宜遊措施

堅持以人為本原則,還應根據港澳居民、珠三角常住戶籍人口和常住非戶籍人口需要,精準制定不同的宜居宜業宜遊政策。

港澳年輕人更需要的是宜業(産業+就業),針對港澳高度服務業化、制造業空心化的特點,尤其對從香港和海外名校畢業又具有創新創業欲望的理工科年輕人而言,珠三角城市可以為港澳想創新創業的年輕人提供創業空間和相關配套政策,吸引港澳年輕人創新創業;港澳退休的老年人更需要的是宜居環境,珠三角城市應該在醫療、民生保障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珠三角常住戶籍人口,更需要的是宜居宜業宜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教育、醫療、就業、文化娛樂、出行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要求珠三角城市加大公共服務支出,推進“老破小”小區改造,增加城市停車位,按照“15分鐘生活圈”要求,不斷推進城市更新。

珠三角常住非戶籍人口,主要需要的是宜居。一是解決住房需求,讓老百姓能夠買得起房或租得起房;二是子女能夠與有戶籍的子女一樣就近入學;三是能夠病有所醫,重大疾病能夠支付得起;四是城市有包容氛圍,能夠讓常住非戶籍人口有歸屬感。

(作者為河海大學區域和城市高質量發展智庫首席專家)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