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有言:“人之初,性本善。”
善良,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标簽,而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标志。
真正的善良,無關貧窮富有,無關順境逆境。
本文以“善良和福報”為主題,結合稻盛先生著作《京瓷哲學》《活法》《活法肆》《活法五》《心與活法》《心》中的内容彙編成文,希望您品讀完後能從中收益:
01#
真正的善良,就是以善念為本的思維方式
1、人的本質是善良的
《了凡四訓》中曾講過,思善行善可以讓自己的命運向好的方向轉變。
那麼這裡所謂的“善”是什麼呢?
禅宗所說的善,在佛教中也叫作布施心,捐錢給寺廟,施舍給他人,這些都被稱為“布施”。
布施是一種施舍,為了讓這種施舍具體可見,需要布施某些東西。但實際上,布施不是給東西。布施的原意是布施關愛之心。
所謂的“善”,指的就是關愛。
那麼,什麼是關愛呢?就是要思“善”。
就是要能夠把别人的快樂視作自己的快樂,把别人的悲傷視作自己的悲傷,要有這樣的一顆心。
也就是說,要具有充滿善意、關愛他人的心靈。
另一方面,中國古代典籍中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說法,說的是隻要積善,就會有好事發生。
另外,在中國,還有“積陰德”一說。中國人所說的“德”,實際上就是“善”。
做好事,默默地積德,這就是關愛。
在基督教文化圈裡,用“愛”這個詞來表達這個意思,這也是關愛。“愛”這個詞就是己所欲、施予人的意思。
愛也好,布施也好,慈悲也好,這些都是人類的“靈魂”中本來就有的東西。而這個“靈魂”,可以用“充滿愛、真誠與和諧的存在”來表達。
換句話說,靈魂就是“真、善、美”這些詞所表達的實體。所以,“真、善、美”就是人類自然而然前進的方向。
為了求真,出現了科學;為了求美,出現了藝術和表演;為了求善,出現了宗教等各種活動。
也就是說,人類在終極層面上,在不斷追求與自己靈魂同質的東西。
2、善良的本質即擁有正确的思維方式
我曾反複強調,成功與幸福的關鍵在于“人生·工作的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也反複說過,
比能力和和熱情更重要的,是正确的思維方式。這個正确的思維方式,便是人的善念。
那麼,何為善念呢?對此,請允許我闡述一下自己通過思考而得出的定義。
首先要擁有樂觀向上的态度,其次要具備能和他人一起工作的協調性;性格要開朗且充滿善意、體諒他人、溫文爾雅;态度要認真,要正直謙虛、努力奮鬥。不自私自利,不貪得無厭,學會知足,懂得感恩。
在我看來,所謂善念,便是囊括上述所有品質的境界。
02#
人為什麼要善良:因為善因生善果,惡因生惡果
1、你隻管善良,福報正在路上
命運的存在就像經線一樣,貫穿我們的人生。那麼,人生的緯線又是什麼呢?
讓我們把人生想象成一塊類似桌布的織物。
織物由縱向的經線和橫向的緯線編織而成,而構成人生緯線的,其實就是“因果報應”。
做好事就會有好的結果,做壞事就會有壞的結果,這就是因果報應,一般用“善因生善果,惡因生惡果”來表達。
這個因果報應中的“因”,就是原因。在我們的人生中,構成緯線的,就是這個因果報應的法則。
這個“因”,由我們活着時候的所思所想所構成。我将我們這種所思所想稱為“思念”。這個思念就會造業。
我們往往會認為:“不就是随便想了一想嗎?”但事情不是這麼簡單的。
我們的所思所想往往就會成為原因。像怨恨和痛苦這樣的事情,隻要想一想,這種想法就全部會成為原因。
有了原因就一定會有結果。正如俗話所說,“有因必有果”。
就是說,
隻要有原因,這個原因就一定不會保持原因的狀态,而是會産生相應的結果。
我想再重複一次思念造業,這個業就是業力。業力造就原因,而一旦有了原因,就一定會有結果。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個法則呢?
請大家一定要認識:
思善行善,就會有好的結果。相反,如果思惡行惡,就會有壞的結果。
然而,即便我們說一個人的起思動念是在造因,然而在現實中還是會有非常多的人對此并不認同。
更有許多人會感到疑惑:“為什麼那些作惡多端的人會獲得成功,大發橫财,而那些行善慈悲的人卻會備受苦難?這個世界實在是太不公道了。”
事實上,
一個念頭到它最終實現,需要經曆一定的時間,并不是今天産生的一個善念,明天就立刻會得到善果。
有時候,如果我們以20年、30年、或者更長的維度來觀察,最終還是不會超出這個規律。
至少在我的身邊,那些曾經被譽為時代的寵兒,受到世間高度評價的傑出經營者中的許多人,由于急功近利,心懷不善之念,最終都遭受挫折、滿身傷痕地悄然退場。
而與之相反,
那些看似簡單樸實,但是卻能夠兢兢業業、辛勤努力的人,卻都能夠一直到晚年都确保人生的幸福。
當我們俯視時代長河時就會發現,
所有人的榮盛興衰,都取決于其自身的内心心态。
2、宇宙的法則是充滿善意的
我相信一個人的“善念”能夠讓自己的命運變得更好。之所以我會有這種認識是因為利他的美好願望符合整個宇宙的基本法則。
在宇宙間湧動着一種讓所有事物都得以成長發展的力量。這種力量就被稱作為宇宙法則。而是否能夠順這個宇宙法則最終決定了我們每個人的命運。
那種隻在意自身利益的不良念頭由于違反了宇宙法則,必然會使得産生這種念頭的人的命運走向凄慘的方向。
而與之相反,
如果我們的心中能夠充滿期盼所有事物都能發展的善意,這就順應了宇宙法則,從而為我們開啟幸運之門。
在細細探究了這個宇宙的成因之後,我最終堅信這個宇宙法則的真實不虛。
根據現代宇宙物理學的定論,這個宇宙始于一場被稱之為BIG BANG的大爆炸。
在距今150億年前,在一個極高溫度和極高密度的基本粒子火球的一大爆炸中産生了我們這個宇宙、并且自大爆炸起,整個宇宙都在不斷地向四周膨脹和擴大。
在這場大爆炸中,由數種基本粒子組成了質子、中子、介子,它們進一步相互結合形成了原子核。
接下來電子又被原子核捕捉住,圍繞原子核旋轉,從而形成了原子。原子再繼續相互結合,形成了分子。
分子不斷結合,形成了高分子,再進而形成DNA(脫氧核糖核酸),産生了生命體。然後生命體又不斷進化演變,最終形成了現在這個璀璨的人類社會。
就像這樣,我們這個宇宙一分一秒也不曾停止過變化,總是在不斷地成長發展。
盡管基本粒子也可以選擇維持不變,但是它卻從來也沒有停止過向原子、由原子向分子、由分子向高分子、再由高分子向生命體、并最終作為生命體不斷進化的進程。
對于這種進化進程,我的解釋是,隻可能是因為在這個宇宙中存在着一種創造這個宇宙、并将所有事物導引向不斷進化發展方向的強大意志。
在這個湧動着推動所有事物向前成長發展的強大意志的宇宙當中,如果我們能夠順應這種力量,懷揣一顆謙虛、誠實、善意的美好心靈來對待工作和人生的話,成功必将會如約而至。
反之,假如違背這種宇宙規律,僅僅隻考慮自身利益,為了自身成功甚至損人利己的話,這種行為最終必然會導緻人生陷入苦難的深淵。
因此作為一名企業的經營者,如果不能夠立足于“善意”,擁有為了員工、股東、客戶、企業等全力以赴,兢兢業業,并以此為最高愉悅的思維方式和哲學的話,就絕對不可能永遠獲得成功。
03#
真正的智者,通過五件事磨煉自己的充滿善念的心靈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夠讓自己的内心充滿美好的善念呢?我認為做到以下幾點很重要:
1、為了持之以恒地保持于心中的善念,就必須時時自問自答:
我曾反複講過,要思善行善。何謂思善呢?
用基督教的語言來說,就是施愛。
善念來源于關愛之心,不需要特别的條件。
隻要祈願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太太或自己的先生能夠幸福,隻要從内心為他人的事業和人生的順暢而感到由衷的喜悅就可以了。
剛才講過,真正的靈魂,就應該是祈願對方、他人更好,将他人的幸福當作自己的幸福的,充滿關愛的東西。
這種美好的心靈不但能讓别人幸福還能使自己幸福,所以,我祈願所有人都“心懷善念”。
大家可能會想:“僅僅心裡想就行了嗎?什麼都不用做嗎?”對于這個問題,我想說:
“是的,隻要想就行了,想要讓這個世界更好,想要讓自己的朋友更好,想要讓自己的朋友成功,隻要想就可以了。”
我們需要放下自我,将自己的事情置之度外,但要思考如何讓自己的朋友們變得更好。就是說,必須具備這樣誠摯的關愛之心。
2、升維思考——以利他心做出善意的判斷
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既有“隻要對自己有利就行”的利己心,也有“即便犧牲自己也要幫助他人”的利他心。
僅憑利己之心判斷事物,因為隻考慮自己的利害得失,所以無法得到别人的幫助。同時,隻以自我為中心,因此視野狹窄,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
相反,以利他之心做判斷,因為是“為他人好”,所以能夠獲得周圍人們的幫助。
同時,因為視野開闊,所以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斷。
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在做判斷時,就不能光考慮自己,應該顧及他人,滿懷體諒他人的“利他之心”。
3、全神貫注工作就能讓自己保持善念
古話說:“小人閑居不為善。”從早到晚辛勤勞作,就沒有空閑。
人這種動物,一旦有了閑暇,就會動不正經的念頭,幹不正經的事。
但如果忙忙碌碌、專注于工作,就不會有非分之想,沒有時間考慮多餘的東西了。
禅宗的和尚和修道的修行者們,在刻苦修行的過程中磨煉自己的靈魂。
将心思集中到一點,抑制雜念狂想,不給它們作祟的空間,通過這樣的修行,整理自己的心緒,磨煉自己的心志,造就純粹而優秀的人格。
不必脫離俗世,工作現場就是最好的磨煉意志的地方,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每天認真工作就能塑造高尚的人格,就能獲得幸福的人生。
就是說,
全神貫注于自己的工作,隻要做到這一點,就可以磨煉自己的靈魂,鑄就美好的心靈。
有了美好的心靈,就會很自然地去想好事,做好事。
雖然我們并不知曉自己被賦予了怎樣的命運,但是,想好事,做好事,這種念頭,這種實踐,會形成一種力量,促使我們的命運朝着更好的方向轉變。
4、通過每日反省自我,保持善念
我認為隻有通過每日反省自我,才能提高人格,并把高尚人格維持下去。
每天反複不斷地反省,回顧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有違背做人原則的行為,這樣日複一日的躬身自省,對維持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我們努力維持高尚的心靈,但邪惡之心仍會不時冒出來作祟,讓我們時而貪婪、時而惱怒。
每當這時,
要對自己說“不可以這樣!”不斷地努力抑制惡念、保持善念是很重要的。
即便我們無法成為完美人格的擁有者,也必須經常做自我反省,以理想中的自我為目标不斷反複努力。
隻有這樣,才能保持高尚的人格。
人的内心都有充滿溫柔關懷的美麗的利他心和隻考慮自我得失的邪惡而卑劣的利己心。
為了提高心性,磨砺靈魂、提高人格,必須勸誡邪惡的自我,不讓它控制自己的思維,并同時努力使充滿溫柔關懷的利他心在自己内心占據大部分位置。
為了讓利他心在自己的内心中占據大部分位置,
平時必須經常仔細觀察自己的内心,看看卑劣的自我是否肆意妄為;
美麗高尚的利他心是否充滿自己的内心,并且要時對心靈進行維護。
5、凡事,從善意的角度出發去看
為了做出正确的判斷,必須正确認識面臨的情況。但這卻是“言易行難”。
實際上,真相雖然隻有一個,但認識卻因觀察者的視角不同而不同。
現象是通過人心中的“過濾器”後呈現的,所以同一個事實可以解釋為善、也可以解釋為惡。
這是我們每天都經曆的事情。事實這個東西,經過人心的“過濾”才被認識。
例如,這裡有一位拼命工作的人。如果認為此人珍惜隻有一次的人生,所以拼命努力,是一位認認真真的人。
那麼對他的工作狀态評價就是正面的,是“善”的。
但如果認為他全然不顧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不懂得人生的樂趣,隻是一個“工作狂”,那麼對他的工作狀況的評價就是“惡”。
很難判定哪種評價是正确的。因為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并不能那麼簡單地區分。
但是,我認為,
既然認識或評價受主觀左右,我們就應該養成一種習慣,就是相信人的善意,從善的角度看待事物。
負面的思維方式既不能解決問題,又不能助人成長。但是,基于正面的思維方式的認識和判斷就會帶來良好的結果。
6、運用理性和良心去積累“為善的經驗”
所謂開悟,就是指磨煉心志到達真我的狀态。通過修行到達真我的話,我們就能理解一切真理,得到佛的智慧。
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就不再會被本能和感性所迷惑,就能夠把“為世人為社會盡力”作為自己的人生态度。
然而,前面已經講過,普通的人最後也到不了開悟的境地,凡人磨煉心志要達到真我的程度幾乎是不可能的。
那麼,應該怎樣做才好呢?
我認為運用理性和良心來抑制感性和本能,去控制它們,這種努力非常重要。
遵循發自真我及靈魂的理性與良心,把正确的倫理觀、道德觀注入心中,也就是遵照“為世人為社會盡力”的思維方式,把“知足”的生存方式銘刻于心,放棄無止境追求欲望的貪婪之念。
這樣不斷地用理性和良心來制約感性和本能,一步步度過自己的人生,積累“為善的經驗”,就能磨煉心志,自然而然地向悟道的境界靠攏。
通過這樣的修行變得高尚的靈魂,不僅在現世能發揮作用,而且會延續到來世。
人生正是這樣,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盡一切可能讓内心的“念頭”純粹而又充滿善意。
當心存美好善良之念時,再加上不懈的努力,我們的人生将注定會美好而又充實。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