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點】
下筆前一定問自己:這個小說你非寫不可嗎?什麼讓你如鲠在喉?也許是一個憤怒、一段思念、一個畫面、一場高潮戲、一個流淚片段,甚至可能是一次委屈。總之,找到這個動力源,把它作A點确定下來。有了A,才能推演出B,由B再推演C和D。也許往下推演不順而回過頭來調整A,但是,寫小說必須找到A。
【作者秘笈】
小說是正着看:從頭看到尾;卻是倒着寫:從尾往頭寫。觀衆不知道結局,可有一萬個猜測,增加觀看樂趣;作者不知結局,也會有一萬個可能,那就讓自己迷失而無法前行。不僅倒着寫,還要反着寫,結局是和解,前面就是誤會;結局是頓悟,前面就是迷瞪,擰巴。總之,想好了最後一個高潮再下筆!
【尋找首先出拳的人】
無論一部短篇小說、一個短片,還是一個情節段落,開場3—5分鐘,必須有人出拳,就是第一塊骨牌,第一個撞擊,第一次危機。這第一拳最好足夠的狠,才能激起強烈反響,被撞擊方和觀衆才能被打懵,才能引起足夠大的波瀾,才能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才能吊起觀衆的胃口、好奇心:後來呢?
【什麼是作者】
有個年輕朋友自诩為作者,于是招來非議,說他自不量力。其實,作者是一種職業,正如木匠、鐵匠、廚師、開鎖匠等一樣,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在我看來,隻要打算、正在、已經靠寫小說為生,或者可以把小說賣出去的,都可以自稱“作者”,這不丢人,也沒有什麼高貴。不就木匠而已嗎?
【邏輯力】
對于做一個作者的要求,與其說需要想象力,不如說更需要邏輯力。想象力像孩子,邏輯力才是成人。你聽一個孩子講他漫無邊際的幻想,最多贊許他天真爛漫,但不會為他的“故事”着迷,不會探究,不會好奇,不會較真,不會期待,不會震撼,不會深思,而這些感受的形成,需要一個邏輯缜密的創作才能達成。
【熟識角色】
誰是主角?他出場前在做什麼?家庭狀況體貌特征?學曆教育?優點缺點個人喜好人際關系……認識他非一次性完成,反複琢磨并與其他角色相互砥砺,仿佛在生活中遇見人,對他身世背景的了解不斷深化。最重要,人物設計為你寫他的目的服務。結論:人物小傳須反複多次完成,并服從于小說主題。
【關于題材1】
什麼是題材?回答“你的小說是講什麼”的答案,就是題材。講教育、講抗戰、講父愛、講複仇……。題材重要嗎?重要,許多題材不能拍,有些題材太難搞,還有些題材被人寫爛了,制片人拒絕,是因為哪怕你作為觀衆也拒絕。聽勸,不要動筆。有些題材一下讓人感到有亮點,會有人鼓勵你寫。重要!
【關于題材2】
題材也不重要,太泛,無實質意義。除了某些特定題材被禁止之外,理論上沒有冷題材和熱題材之分。即便是制片人出品人,也僅僅是把題材作為交談的第一句話,接下來還是要看作者怎樣去寫某個題材。從什麼角度、挖掘到什麼深度、表達什麼思想和情懷、反映什麼問題、何處有升華,這些才重要。
【關于明星】
如今明星片酬過高已讓短篇小說長片小說不堪重負。為什麼明星漲價?因為明星不夠用。明星為什麼不夠用?因為缺乏造星機制。其實,每一個明星都是從非明星小演員變幻而來,靠什麼變?靠一部好戲。好小說,好導演,好的班底。但如今的電視台和出品公司似乎忘記了這一切,到底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可否主題先行】
可以!作者常接到命題作文,主題先行也出過經典作品。
關鍵:
不求主題深刻,所有的主題都是大路貨;
不能直奔主題,越曲折越好;
主題不重要,用什麼故事去說明它才重要;
弱化主題的存在,隐藏它,主題是觀衆品出來的;
主題是有意義,故事是有意思,首先有意思,而後有意義。
【動作】
編故事的關鍵是找到角色動作。動作分兩種:主動動作和被動動作。前者是我想幹嘛。想考研,出擊準備,迎接挑戰。被動動作是路上走得好好的,一個花盆從天而降砸在頭上,流血搶救、血型不對、沒帶錢,醫生不在…作者的任務就是給角色動作設置障礙,他克服重重障礙達到目的或轉危為安,就是故事。
【事件】
用簡略方式将觀衆帶入角色所處的規定情景後,必須發生事件。隻有事件才能讓人物活起來并讓觀衆感同身受。
事件要點:
有足夠的沖擊力,讓人物動起來;
須引起觀衆的關注和期待;
能引起連鎖反應;
能造成人物沖突(外部)和糾結(内在);
有想象空間。
一部短篇小說需要3—5個相互關聯的事件。
【拐點】
事件發展過程中的變化和轉折。人物動作帶領觀衆朝某個方向走,或達到目的或出現意外使得人物動作方向改變的那個點,就叫拐點。
拐點特征:
邏輯的必然;
關注和情緒的小高峰;
拐的方向出人意料(需要作者挖坑給觀衆跳);
具有節奏調節功能;
體現變化與多元特征;
起到轉承啟合的作用。
【下狠手】
故事産生于動作,動作來源于人物,人物發力源于作者給他的壓力。我稱之為壓彈簧。作者壓彈簧越給力,人物的動作發力越大。所以,老好人當不了好作者。作者對心愛的主人公不能太好,你得讓他受苦,被淩辱,遭打擊,讓他危機重重、走投無路、苦不堪言、生不如死……所謂天将降大任于斯是也。
【生活質感】
什麼是小說的生活質感:
人物鮮活,
故事貼近生活,
對話生動有趣,
細節豐富,
平和但有張力……
如何變成小說?
大概:
善于觀察;
保持敏感;
準确截取;
學會提煉;
大膽推理;
堅持積累;
複合表達。
這些大體屬于技術層面,其實功夫在詩外,保持和培養自身人文情懷最重要。
【個性化對白】
作者困惑之一,總不能千人一面,千口一腔吧。但語言又有極大的同一性,我們都說人話,不說鳥語,過于特别會造作。
人物個性化對白應該是:
不能違背人物性格;
盡量有一些個性化标志(口頭禅、用詞);
說話的方式比用詞更重要;
人物内在依據大于外在形似;
強化亮點避免刻意。
【和觀衆談戀愛】
寫小說好比和觀衆談場戀愛。觀衆是美女,你首先必須愛她,然後挑逗、讨好、誘惑她,弄清楚她想什麼,她要什麼,然後給予、付出,滿足她。可一味地附和,無原則的讓步也不行,你得有堅守。你不能過分寵她,對她的弱點你得抑制、教訓、警告、恐吓,随後(高潮時)征服她,方抱得美人歸。
【情節任務】
是一場戲、一個段落甚至整個小說中作者想要完成的任務。它可以同時是角色的任務,也可分開。攻打無名高地,角色任務是戰勝敵人,情節任務卻是展現戰争的殘酷或兄弟情。
要點:
必須提前明确;
與角色任務同步;
指揮角色動作的真正靈魂;
角色任務包裹故事任務;
主角的追求任務=主題。
【可恨的作者】
作者是什麼?作者是無中生有的人(虛構),是無事生非的挑撥者(沖突),是狠心郎負心漢(讓人流淚),是殺父奸妻不共戴天的仇敵(激怒),是唯恐天下不亂的賊子(高潮)……從前有個帥哥巧遇一個美女,他們一見鐘情,墜入愛河,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這樣一帆風順的故事誰看呀?
【合理與奇特】
寫小說設置人物和事件時常糾結,因為合理與奇特注定相互矛盾,處處合理則易平淡,過分奇特又難免違背邏輯。我的經驗首先考慮奇特,先出奇招,然後将其合理化。如果費老勁也沒能使其合理,棄之。然後重新再尋找并設置一個奇特。即便沒有奇特的事件,也盡量換一個奇特的角度。總之要奇。
【小高潮】
相對大高潮而言的,在短篇小說裡突出,因短篇小說一次觀賞,結尾前定有最大高潮出現,之前的小危機及解決(拐點)被稱為小高潮。長片小說太長,難找大高潮(多次觀影),加之長片小說分集實際由導演最後任意切割,更難準确設置拐點,所以隻能模糊。經驗:以故事段落為标準,3到6個拐點配一個段落高潮。
【首三集】
長片小說約定俗成為長篇評書,在漫長觀影過程中,觀衆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關注,于是首三集成為觀衆決定是否繼續看的關鍵,也成為購片者和電視台(搜集收視率)評判依據,至關重要。英雄三闆斧新官三把火:
信息量大(人物場面風格視覺動作);
節奏緊湊;
沖突叠起;
情節張力強。玩命!
制造大懸念(讓人覺得後續有大戲要唱);
有趣(台詞、機關設置、細節)。
總之,作者有多大勁使多大勁。
【小說标準】
羅伯特·麥基曾在好萊塢當小說編輯,他常寫下評語說某小說場景诙諧、感覺敏銳、文筆通順、用詞恰當,但故事令人失望。他從來沒有寫過這樣的評語:該小說語法糟糕、拼寫錯誤、對白拗口、方位雜亂、打印格式不規範,但它故事精彩、動人心魄、人物深邃、高潮叠起。前者壞小說,後者好小說。
【交代戲】
雖然對故事背景、人物關系、事件來龍等需要必要的交代,但應盡量避免純粹、單獨的交代戲,好的交代應該是:
非一次性在不同場景和對話中洩露出來;
留下可補充的殘缺讓觀衆自己去概括或推理;
符合場景和人物自身邏輯自然流露;
盡量用交代帶出人物性格特種;
盡量對情節發展有推動。
【過場戲】
為銜接兩場戲設置的過度段落,特點是遊離于劇情之外。不好的小說通篇都是過場戲,而寫得好的過場戲應該是:
邏輯的一環,因而不可或缺(雖本身不推動劇情,但拿掉則破壞劇情);
節奏調節器(不從劇情上起作用但為下一個高潮做情緒情感鋪墊);
可玩味的閑筆,展現抒情幽默風格趣味風情。
【高潮】
指文藝作品中矛盾沖突發展到頂點及其解決。短篇小說中主角貫穿始終的動作不斷遇到阻礙(沖突),阻礙來自敵對方(人、自然、有形或無形勢力、甚至自身等),并越來越大,主角危機四伏。結尾前最後一個危機越不過去,釀成遭滅頂之災,主人公用盡全力反敗為勝戰勝對手(正劇喜劇)或失敗(悲劇)。
-----------------------------------------------------------------------------------------------
故事到底是什麼?
變虛為實!!!故事的本質就是畫大餅!!!
網絡小說就是極緻商業化的故事,故事
所謂的故事就是撒謊!!
理想,希望、夢想,追求,人生價值,人生意義
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的人生有什麼存在的理由
成功者把謊言變成了現實,失敗者沒有把謊言變成現實
情緒,情緒才是改變和影響人類生活的核心關鍵。
寫網絡小說就是為了滿足讀者的情緒價值和情緒體驗。
調動讀者的情緒,才是一切網絡小說的核心基礎技巧。
代入感(給讀者提供共鳴)、期待感(給讀者提供夢想和追求(金手指、核心情緒點),實現的目标對主角有多大好處,以及實現目标的把握有多麼大)、爽點(讓讀者實現夢想,釋放憋屈)、憋屈點(毒點)
調動情緒的技巧:起承轉合
起,調動情緒的開端,讓讀者在這裡産生強烈的情緒共鳴和代入感,初步為主角未來的命運産生興趣甚至是擔憂(期待感,目标就明确了)。A和B産生矛盾,
承,情緒邏輯的鋪墊(簡單的設定,簡單的背景,簡單的人物),和期待感最大化的地方。金手指(給與主角殺手锏,讓主角有極大的把握實現目标)
轉,A和B背後的更大反派産生新的沖突,或者A和B之間的矛盾沖突升級擴大,A和B的矛盾全賴C,A和B合起來共同對付C(要一波三折,要有情緒的波動,才能讓故事的質感提升,才能讓讀者揪心,才能讓讀者進一步深入共鳴,在轉折的時候,主角的情緒反饋和選擇至關重要,一旦在這個時候,讀者感覺主角作出的情緒反饋和選擇,不真實或者沒有逼格,就會讓讀者喪失最初起的時候産生的代入感),最多三轉,
所謂的三轉也就是一波三折,不是承轉轉轉,承轉承轉承轉
代入感和期待感就是起承轉調動的情緒。
合:開閘放水,釋放情緒。主角實現目标的過程,遭遇了困難、阻礙、危險,一路走來到達終點,就要徹底釋放。成為了成功者,主角收獲,主角裝逼,主角志得意滿,主角得意洋洋,主角釋放了内心所有的陰暗,憋屈,主角實現了所有的夢想和追求。爽點就在這裡,高潮就在這,伏筆和鈎子也要在這,懸念尾巴也要在這(随機收獲、固定收獲、線索、新的人物)。
寫網文前四項準備:題材、核心情緒點(終極的那個爽點)、金手指(現實生活中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讀者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追求(基礎);形成戲劇反差,給核心情緒點自帶底層驅動力,自然能夠制造出一個較為高級的核心情緒點(高端))、噱頭(就是整本書開始的切入點,強情緒刺激——或是讓讀者懷舊,或者讓讀者恐懼,或者讓讀者喜悅,或者讓讀者緊張,或者讓讀者憤怒)
書名和簡介
大綱(主線(大起承轉合,大目标和實現大目标的路徑)、背景、設定、人設),
細綱(每一個起承轉合(小起承轉合,把大目标分解成為無數個小小目标和小目标的路徑),)
動筆寫正文(文筆能讓人沒有門檻的看懂)
劇情(起承轉合)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