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有是證用是方,為何無效?胡希恕指點迷津,方子對了,藥量配比亦關鍵

小編導讀

“有是證用是方”,是《傷寒論》一大特色。那麼,方藥對證,就一定會藥到病除嗎?今天的這篇文章為我們提了一醒:一首方劑的效力不僅僅在于藥味組成,藥量配比同樣重要!讓我們看看經方大家胡希恕先生是如何指點迷津,妙手回春的吧!

郝萬山先生曾說起胡希恕先生的一則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驗案。

“以前我在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做住院醫生的時候,我治療過一個病人,是一位50歲的女性。這個病人患的病是比較少見的病,它叫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這種病人本身的紅細胞的細胞膜有生理缺陷,到了一定年齡發病的時候,這個細胞膜在血液内酸度增高時就自然破壞了,紅細胞的細胞膜破壞以後,這個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就釋放入血液中,就出現溶血性黃疸的表現。

那天晚上她到我們急診科就診,希望能住院治療。當時接診的是一位年輕的大夫,大夫一看她皮膚黏膜發黃,以為是傳染病,讓她去傳染病院看。患者就拿出在北京地壇醫院的診斷,證明自己不是傳染病。正好那天晚上我在病房值班,那個醫生給我打電話問能不能收這個病人。我到急診科看過後,就讓她在我們醫院住院了。因為她有溶血,會出現貧血,但是我們給她輸血,又不能一次輸大量的血,怕引起溶血。所以,每次給她輸少量的血,過幾天再輸一次,這是一種輸血的治療方法。然後我們用了中藥治療,也用了一些西藥治療,試圖改變她體内的酸堿度。治療一個階段以後,溶血控制了,血紅蛋白指數也上去了,患者的精神也不錯。

有一天,我查房的時候,患者說:“郝大夫,我的肚子一敲梆梆響,你什麼時候把我這個肚子脹再給我治治,等我肚子不脹了,我就可以出院了。”我一看她的肚子真的是鼓得圓圓的,患者還說早晨肚子不脹,上午也不脹,到了傍晚前後就會脹。我看她有貧血,舌頭胖胖的,淡淡的,舌苔厚厚的。我對她說:“你有脾虛,脾運化機能低下,痰濕内生,濕邪阻滞,氣機不暢,因此就出現了這種肚子脹,你這是虛中夾實,我還真有辦法治療你這個虛中夾實。”

于是我就給她開了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

那個時期,厚樸這味藥特别缺,如果像我們這樣的年輕大夫,要是每劑方開10克厚樸,再開上7劑藥,藥房的老師傅就會說沒有藥。所以,我隻能開6克厚樸。生姜有些辣,所以我也考慮到這個藥的口感,生姜開了3片,半夏大概是寫了10克,這是個常用量。考慮到患者過去患過溶血性黃疸,脾虛是明顯存在的,所以我用了20克黨參,甘草大概用了6克。這個方子開出去以後,前一兩天她沒什麼反應,到了第三天上午,早晨我去查房,患者對我說:“郝大夫,你開的那個藥,我已經吃上了。可原來每天晚上我還能吃一小碗粥,自從吃了你開的藥以後,我昨天晚上連這一碗粥也吃不下了。昨天晚上我的肚子脹得更厲害了。”

我心想我用方沒有問題,症狀怎麼會加重呢?于是我就拿着這個患者的病曆和我開的方子,去請教胡希恕先生。

胡老看過病曆後,對我說:“你的辨證很對,你開的方子中藥也選得很對,但藥量沒有把握好。”見我疑惑,胡老接着說:“你還記得《傷寒論》中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的藥物的藥量嗎?”我說:“老師,我不記得了,隻能記住藥物的組成。”

胡老說道:“厚樸半斤姜半斤,一參二草也須分,半夏半升善除滿,脾虛腹脹此方真。”(這是胡希恕先生所使用的方歌,是從陳修園的方歌修改而來的,“厚樸半斤姜半斤,一參二草也須分,半夏半升善除滿,脾虛腹脹此方真”。彌足可珍。)

從那時起,我就把這首方歌記住了。“厚樸半斤姜半斤”,厚樸、生姜的量很重,“一參二草也須分”,人參隻有一份,而厚樸、生姜卻是八份,劑量比例不是顯而易見嗎?

而我卻把藥物劑量比例給颠倒過來了,補氣的黨參用了20克,甘草用了6克,而厚樸、生姜隻用了6克。

胡老思考片刻後說:“咱們把厚樸用到20克,生姜用到15克,黨參的劑量改成6克,甘草用6克,半夏用15克。”

就這麼一個方子,還是這五味藥,就調了調劑量。患者吃完後第一天沒有明顯的效果,第二天、第三天肚子漸漸不脹了,程度越來越輕。吃了7劑藥後,晚上肚子就不脹了。

所以,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是治療脾虛痰濕阻滞、虛中夾實腹滿的一張很好的方子。我們在應用它的時候,要特别注意它的藥物劑量比例。

好 · 書 · 推 · 薦

胡希恕醫論醫案集粹

本書是學習研究胡希恕學術思想的又一重要參考資料。書中的新文獻資料有:胡希恕先生親撰論文《柴胡劑的應用概述》、由編者記錄保存的胡希恕先生講“常見病的治療”和胡希恕先生的七十八個醫案。為方便讀者學習,在胡希恕先生教學講座錄音中,采撷了五個專題輯錄,還有大量的胡希恕先生治療經驗摘選等豐富内容。

掃描二維碼免費試讀電子書

版權聲明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