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總理:“你自然不行,我也不行。要我說,全中國隻有一個人能對付得了他,就是毛澤東。”
2、毛主席:“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我們分析一下這個人的方法。
1)先看對手的困難,是一種先發、先機。
比如
他說:“現在所遺憾的,是我們政府裡面一部分人員受了共黨惡意宣傳,因之心理動搖,幾乎失了自信。因為他們在精神上受了共黨的威脅,所以隻看見敵人的力量,而就看不見自己還有比敵人超過幾十倍的大力量存在。”
通過看到對手的困難,就使自己增加了信心,這就使自己勇于出擊,并且使自己堅定。所以,能先後制造“中山艦事件”、“整理黨務案”,悍然發動“四一二”。
以軍事手段解決李白,以經濟手段解決馮,以政治手段解決閻,以外交手段解決張。
馮雖然戰鬥力強但是窮,閻缺政治聲望,而奉系内部矛盾重重,和日俄列強也有不少矛盾。
這就是看到對方的困難,針對對方的困難下手,所以快速崛起!
如果不是先看對手的困難,是不容易這麼具有主動性的、也難以有那麼的堅定性。一般人生活中常犯的錯誤是隻看到對方的強大、但卻看不到對方的困難,以緻于失去信心和堅定、變得動搖。
2)先看對手的困難,使自己進入正反饋循環
所以,在最開始較弱小的蔣卻能發展成全國性勢力,這個先看對手困難的策略是進取型的。
可以說先占位,是他的一貫的策略,甚至是壓倒一切的。占了位置,就可以形成各種優勢——要錢有辦法、要兵也有辦法、要權力也有辦法、要人也有辦法。
1)占位,也是一種先發、先機。
毛主席:一月二十一日蔣發表“引退”聲明,并無隻字批評八條,并且把他自己的五條也取消了,改變為“使領土主權克臻完整,曆史文化與社會秩序不受摧殘,人民生活與自由權利确有保障,在此原則之下,以緻和平之功”。
這就是占位,要占主位,要占在制高點的位置,隻有從這個位置出發,才會說出這樣的話。
2)為了位置,可謂不顧一切。
李:蔣總喜歡遇事蠻幹,一味執拗,不顧現實。武昌第三次攻城之舉,把他個性的弱點暴露無遺。蔣這種個性可說是他個人成功的因素,也可說是國事糟亂的種子。
這是占位,為了位置不顧一切的結果。
比如,
1922年6月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叛變,孫中山避難于永豐艦,蔣去廣州登艦侍護40餘日。
這也是占位,為了位置不顧自己的一切。
比如,
李說:“古人有句話,叫做'共患難易,共安樂難’,像蔣這樣的人,恐怕共患難也不易!”白氏對這評語也有同感。
也正是為了占位,所以又有共患難也不易,好位置被他先奪了,所以别人也會更困難。
3)從占位形成了他的戰略。
比如解放戰争中是以奪城為目标,這是占位的體現。
劉帥:我們用17座空城換得了蔣在晉冀魯豫地區的6萬軍隊。據說蔣認為這是一筆好買賣。
占位通常是好策略,但占位要有足夠的力量,當毛主席以蔣的有生力量為目标時,蔣的占位就失去了支撐,最終占有的位置和力量不匹配,于是失敗。
4)占住位置後就減少冒險。
比如
毛主席:人們罵蔣為美帝國主義的走狗,蔣聽慣了,從來不申辯。
這是減少出錯誤的機會,減少被人利用的機會,以免給人提供了抓手。這也可以看作是避開直接博弈。
比如,
毛主席:蔣撒起謊來,大都是空空洞洞的,例如“還政于民”“我曆來要和平”之類,不讓人家在他的話裡捉住什麼具體的事物。
這是占住位之後,減少被人利用的機會,以免給人提供了抓手。這也可以看作是避開直接博弈。
所以,作為強者,不理、不踩是一個常用的策略,避免被别人有利可圖。避開和一般人物的直接博弈,是強者的優先策略。
這是他打擊對手常用的招式,從而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削弱了對手的實力。
1)通過增加一方,變二為三,就出現了一個漁利的位置。
比如,
李:蔣請白參謀長,非愛其才,而是利用白與各軍聯系。如對各軍有所舉動,可以白氏之名出之,必要時,并可使白氏代他受過。
通過引入一方,而自己站在最高位,就可以取其功、而诿其過,這是無論如何都對自己最有利的,這是降低自己風險的方式。
比如,
李要競選副總統,而蔣不願意,于是推出孫科作為李的對手。這一招是很厲害的,孫科是孫中山之子,在國民黨内有很大的潛在勢力,再者,孫科是廣東人,可以分散李在兩廣的票源。
這就是把蔣和李的二方博弈,代為蔣、李和孫的三方博弈,在這裡,蔣就可以從中或實現自己的願望——不讓美帝發現他的替代者、或從中漁翁得利。
比如,
周總理:在西安事變時,我曾經問蔣“我們要求停止内戰,為什麼不停止?”他說:“我等你們到西北來。”
我軍長征的過程中,他把自己和我軍的矛盾轉化成蔣軍、我軍和地方軍閥的三方矛盾,從而削弱了地方軍閥,使中央軍勢力滲透進了地方分省,加強了對地方勢力的控制,結果本來占據江浙的蔣軍,後來四川成了自己的大本營。
比如,
李:剿共、抗日,均以消耗雜牌軍戰力為目标,蔣氏嫡系“中央軍”的任務,不過是監視雜牌軍而已。據說,在抗戰勝利後,蔣檢查全國軍隊編制,看到非黃埔系的雜牌部隊還有一百多個師,對何應欽大發脾氣:“打了八年,怎麼還有這麼多番号?”似乎在蔣看來,抗戰主要不是打日本人,而是打雜牌軍。
試圖通過三方博弈,消滅異己勢力。這是某種形式的“以患為利”。
2)通過扶持一方,形成三方博弈,這是變大為小。
比如,蔣經常為了對付一個地方軍閥,就扶持這個地方軍閥的實力派手下,從而使原來那個地方軍閥漸漸失去影響力,通過這個辦法,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這是硬生生的塑造出一方,從而通過變二方博弈為三方博弈,削弱了對手、加強了自己的控制和優勢。這是變大為小的辦法,使自己更大——這是推恩令的一個變種。
3)通過引入一方,避開直接打擊,讓别人承受傷害
比如聯合最弱的汪精衛,使國黨的實力派——許崇智、胡漢民出局,而傷害是由汪精衛承受,結果自己越來越強,短短五年就快速崛起。
比如退位,由李代總統,就有避開直接打擊、讓别人承受傷害的作用,而自己可以從容安排退路。結果白崇禧空船而歸,倉皇退至台北,從此便成為蔣的俎上魚肉,一蹶不振了。
把自己真正的目标潛藏在一個大目标或者小目标之下,而以這個表面的目标為幌子。
比如,
李:抗戰末期,蔣調集五十個師到滇、緬邊境,聲言打通滇緬公路,奪取仰光出海口,以便接運美國物資。事後局勢的發展,才驚覺蔣的用意在于對付雲南地方軍閥——日本宣布投降後不久,即令杜聿明圍攻昆明五華山,龍雲被迫應戰。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蔣之所謂打通滇緬公路,其用意實在此不在彼。
這是瞄準了多個目标,從而使自己獲得優勢,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另有他處。蔣極善于把自己真正的目标隐藏在某個小目标、或者大目标之下,夾帶着實現,做到能一舉多打,從而增強自己、削弱對手。
蔣的目标是疊加的、不懷好意的、是損人利己的,是一種遮掩,所以,蔣是行陰謀的高手。
總是保持退路,從而使自己不受滅頂之災。
1)保持退路,使自己可以脫身。
比如,抗戰中,失了南京、武漢這兩個首都,但他仍然穩坐民國第一人的位置。這說明他保持了自己的退路。
比如,
毛主席:當蔣還沒有“引退”時,死硬派原來想批駁八條,後來蔣一想不妥,決定不駁,大概是認為駁了就絕了路了,這是一月十九日的事情。
這是保留退路。
2)保持退路,經營第二基地
1948年12月,蔣任命兒子蔣經國為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席,相當于是國民黨的台灣省委書記。接着又任命自己的心腹親信陳誠擔任台灣省主席兼警備總司令。
這是早早的準備第二基地了,并且一直保持退路的暢通,所以雖經大敗,但始終對他個人沒有大的危脅。
當退到台灣後,迅速的回到大總統的位置,仍然是一言九鼎,無人是對手。
3)保持退路,使自己可以複起
蔣平生三次引退,都能輕松複起、并且牢牢掌握大權,這無疑的是安排了、保留了退路的緣故。
如果不是保留了退路,一般人失勢後,是牆倒衆人推,基本很難複起的,可見蔣對退路的安排是非常從容的,是充分認知的。
以上五種方法,蔣總是結合起來用的,一個典型的事例和決策通過包含了五種方法裡的多種(占位是核心), 可見運用的是爐火純青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