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星光(ID:hrxg2020)原創内容
作者:華人星光
轉載請聯系後台授權
衆所周知,在中國數學界,
有許多轟動過世界的頂尖學者:
華羅庚、陳景潤、陳省身、蘇步青等,
但在這些熟悉的數學家中,
沒有一位女性。
其實,
中國有這樣一位頂尖女數學家,
她是唯一一位,
在世界四大頂尖數學科刊上,
發表過論文的女學者,
她更是唯一一位,
能和愛因斯坦,
同期發表論文的中國女數學家。
但因為丈夫的原因,
她不得不“雪藏”一生,
而今天,當我們終于認識她,
卻是最沉痛的消息傳來......
她,就是朱良璧。
1913年11月,
朱良璧出生于上海金山,
她自小就對數學産生了濃烈的興趣,
18歲那年,
她憑優異成績考進當時蜚聲中外的,
浙江大學數學系。
學界的人都知道,
浙大數學系有多難考,
它是由中國著名數學家:
陳建功、蘇步青創立,
被譽為中國“陳蘇學派”,
與當時美國芝加哥學派,
和意大利羅馬學派,
在國際數學界“三分天下”。
浙大數學系管理極嚴,
課堂缺席者的學号,
次日會在校刊上“發表”;
如一學期缺課時數超過限額,
扣減學分;
輔導課上,學生輪流做習題,
做不出就會“挂黑闆”;
尤其是在大學四年級開設的,
“數學研究”課程,
是學生從學習走向獨立研究的過渡,
開中國數學教育之先河,
被譽為“中國有數學讨論班之始”。
朱良璧初次踏進這個科系,
就領教了“它”的嚴苛厲害:
報考的人成百上千,
最終被錄取者,僅有10人;
四年後能如期畢業的,隻有6位。
而在這些“從千軍萬馬中通關”,
脫穎而出的學生中,
朱良璧憑優異成績,
成為唯一一位留校任教的畢業生。
1937年7月抗日戰争爆發後,
中國曆史上最悲壯的“文軍長征”開始,
随校西遷颠沛流離、缺衣少食,
朱良璧仍潛心治學,
學術之醇,臻于極緻。
在與數學系風雨同程的路途上,
她不光考上了研究生,
也遇到了一生摯愛。
1937年浙江大學數學系師生合影(前排左3為朱良璧)
他就是著名數學家陳建功,
“陳蘇學派”創始人,
創辦了能和國外分庭抗禮的浙大數學系,
還在浙大西遷途中,
在貴州成立了數學研究所。
而朱良璧報考了這一研究所,
成為了陳建功的研究生。
因為對數學共同的研究興趣,
兩人漸生情愫,
但橫在他們中間的,
不光是相差20歲的年紀,
還有事業成就上的巨大差别。
陳建功
他聲名顯赫,享譽國内外,
而她研究生畢業,
在旁人看來,
或有一些“灰姑娘”似的自卑。
又因她是他的學生,比他小了足足20歲,
旁人又免不了閑言一二。
但這樣的世俗之語,
阻擋不了兩顆心的堅定,
1943年,
50歲的陳建功和30歲的朱良璧,
攜手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相濡以沫近40年,
她對他濃烈的愛,
促使她“犧牲”了太多太多......
婚後,
事業繁忙的陳建功無暇顧及家庭,
朱良璧就一面做研究,
一面默默照顧丈夫和孩子們。
1945年,
一直相夫教子的朱良璧一鳴驚人:
她在數學頂尖期刊美國《數學年刊》上,
發表《關于傅裡葉級數的一般部分和》一文,
并被刊發在首篇。
在同一期《數學年刊》上發文的,
是愛因斯坦、陳省身和西格爾,
這樣享譽世界的人物。
而朱良璧,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
在《數學年刊》上發表過論文的,
中國女數學家。
尤其是之後,
朱良璧又在《數學新進展》《數學學報》
《美國數學會雜志》上,
相繼發表論文,
自此,世界數學四大頂尖科刊,
都有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
朱良璧。
她也成為了唯一一位,
登上世界四大數學頂尖科刊的,
中國女數學家。
圖為朱良璧在《數學年刊》發表的内容
可見她的數學造詣,
并不亞于丈夫陳建功。
憑借這樣輝煌的成就,
建國後朱良璧是完全可以當選院士的。
但因為和丈夫陳建功的關系,
(陳建功1955年當選為院士)
為了避嫌,朱良璧隻能被“雪藏”了,
一直沒申報院士。
她的同事們也是很久之後才知道,
原來那麼早之前,
朱良璧就已經在國際頂級數學期刊中,
發表了論文,
他們不無遺憾地說:
“如果把這個成績放到現在,
朱良璧或許可以申報成為院士了,
而這一切都是為陳先生犧牲的……”
1962年,69歲的陳建功,
已經是杭州大學副校長,
領導全校教師評職稱工作,
為照顧丈夫的起居,
朱良璧随之到杭州大學,
還是擔任講師,在三尺講台上,
她主講《高等數學》,一直默默耕耘,
培養出了一大批數學傑出人才,
無論是資曆還是能力,
朱良璧完全可以獲得提升,
但還是為了避嫌,
陳建功又将她“雪藏”,
一直沒有提升過朱良璧的職稱,
功績深埋無人知,直到退休,
她都隻是一位講師。
據院系裡的同事和學生講,
朱良璧是“沒脾氣的朱先生”,
多年不提升職稱,
她從來沒有怨言,
這些身外的名和利,
在她眼裡從來不值一提。
和她同事幾十年,
沒見她和任何人紅過臉,
學生去她家交論文,拜年,
每次她都一定起身送他們出門.......
心寬有天地,“家中徒四壁”,
在1971年陳建功先生逝世後,
留下朱老一個人守着空蕩蕩的家,
學生們多次探望朱老,
對外斑駁破舊的冰箱印象深刻,
“她家裡的每件家具,
都好像老古董一樣......”
隻過簡樸淡泊的生活,
追求極緻的數學世界,
是朱良璧一生的真實寫照。
更讓人欽佩的是,
相夫教子的朱良璧,
為中國書寫出了一段,
“一門兩院士,三代數學家”的罕見傳奇。
她的先生陳建功是中科院院士,
在她的培養下,
三子陳翰馥,
于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其餘子女也在數學領域頗有建樹,
次子陳翰麟,
是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小女兒陳翰坤,
是杭州師範大學數學系教師。
此外,她的孫子是著名數學家、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丘成桐的徒孫。
兒女們說,父親忙碌,
家裡一切都是母親操持,
為了照顧家庭,她付出了很多。
但她從來遇事從容,
瑣事再多不見大喜大怒、三餐規律清爽,
她曆經過風雨艱辛,
而始終保有一顆平常心的精神,
影響着我們每一個人。
在朱良璧撫育衆多子女的歲月裡,
身教重于言傳,
她老實做人、踏實工作、與人為善,
和丈夫彼此尊重愛護已成為家風。
在父母親以身作則之下,
子女們不論經曆如何、
際遇如何、成就如何,
都能彼此友愛,
成就自己一個美好小家,
更為中國這個“大家”,
貢獻出了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家風綿延三代,至今遺澤後人,
朱良璧一手打造了一個,
中國當代真正的“數學之家”。
左2朱良璧
2021年11月20日晚,
我國一代數學大家朱良璧,
在杭州逝世,享年108歲。
一輩子教書育人,
一輩子被“雪藏”不為人知,
追求極緻的數學世界,
歸于簡樸的煙火生活。
在這位淡泊名利的老人身上,
體現的是老一輩知識分子,
溫厚熱忱至純強韌的豪邁風骨,
和科學報國精誠奉獻的赤子情懷。
“雪藏”了自己,成就了丈夫,
“付出”了自己,成就了子孫。
她不拘小利,
但求利國利民的大家風範,
值得我們學習,
她不謀一人,
為中國培育優秀子孫後代、
優秀數學人才的家風學風傳承,
更值得我們學習!
今天,沉痛送别數學家朱良璧,
先生雖已千古,但她的精神,
将在我們心中長存!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