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内經無甚研究,一大早被問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作何解釋。滿臉懵逼,做常規解,自是肝性疏洩,喜條達而惡抑郁,辛能散,順肝之性,酸為收斂之品,礙其本性。然朋友亦是學醫多年,此種淺顯之理何必再問,問則必有深意,大抵臨證讀書當有所疑。
查閱原文,此段出自《素問●髒氣法時論》:原文太雜,不作收錄,宗旨大抵為結尾一段:
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毒藥攻邪。五谷為食。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軟。四時五髒,病随五味所宜也。
查熊繼柏《内經理論精要》于五髒用藥有詳解,似能解惑,摘錄于下:
七、五髒用藥
一切藥物都有各自的氣味特點、陰陽屬性,因而各具不同的治療作用。《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謂“氣味有厚薄,性用有躁靜,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淺深”。所謂“氣”,是指藥物的寒、熱、溫、涼性質,稱為“四氣”。所謂“味”,指酸、苦、甘、辛、鹹五味,雖然尚有一種淡味,仍然概稱“五味”。藥物的氣味有厚薄的不同,其性能與功用有緩急之殊,或偏于祛邪以治病,或偏于保真氣以調養,藥力所能達到的部位,亦有淺深之異。
1.五味的所入所用:《素問・宣明五氣篇》說:“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牌,是謂五入”。《靈樞・九針論)又補充“淡入胃”。由于五髒合五體,故《靈樞・九針論》又提出五味走五體的理論:“酸走筋,辛走氣,苦走血,鹹走骨,甘走肉,是謂五走也”。五味的作用亦各有所長,味辛者長于宣散,味酸者長于收斂,味甘者長于緩急,味苦者長于堅陰,味鹹者長于軟堅,即《素問・藏氣法時論》所說“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
2.五髒的苦欲補瀉:《素問・藏氣法時論》用五髒苦欲理論,闡明五髒補瀉的治法,指出藥物有五味,五髒有苦欲,因随髒氣喜惡的不同而産生不同的補瀉作用。“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洩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寫之。……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用鹹補之,甘寫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寫之,甘補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寫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寫之”。從五髒的特性而言,肝性苦躁急,應該服用甘味藥以緩和它。心性苦于氣緩散,應該服用酸味藥以收斂它。脾性苦于濕,應該服用苦味藥以燥其濕。肺性苦于氣上逆,應該服用苦味藥以降洩其氣。腎性苦于幹燥,應該服用辛潤藥以潤養它。從五髒的病理特點而言,肝病需要疏散(洩)條達,應該用辛味藥去疏散,辛味順其疏洩之性便是補,若用酸味收其疏洩之氣便成了瀉。心病需要軟緩,應該用鹹味藥去軟緩,故用鹹味則為補心,用甘味則為瀉心。脾病需要緩和,應該用甘味藥去緩和,故用甘味藥為補牌,用苦味藥則為瀉脾。肺病需要收斂,應該用酸味藥去收斂,故用酸味藥則為補肺,用辛味藥則為瀉肺。
腎病需要堅固,應該用苦味藥去堅腎,故用苦味藥則為補腎,而用鹹味藥則為瀉腎。應當明确,本段原文所述藥物五味對于五髒的補瀉作用,是依據髒氣的性能特點所決定的,即順其髒性者為補,逆其髒性者為瀉。如丹波元簡所釋;“此節專就五髒之本性而補瀉,不拘五行相克之常理也”。比如同一酸味的藥物,既能斂肺,又能瀉肝。斂肺以其能下氣,瀉肝以其能抑亢。同一苦味的藥物,既能洩肺以降肺氣上逆,又能瀉脾以燥脾濕壅遏,還能堅腎以清相火而固腎精。由此可見,藥物的補瀉作用,必須結合髒氣的喜惡,病變的性質,藥物的氣味,正确地區别使用。以肝髒為例,“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而仲景《金匮要略》又謂“夫肝之病,補用酸”。那麼甘味、辛味、酸味對肝髒的補瀉作用究應如何理解呢?蓋因肝髒體陰而用陽,肝藏血,其體屬陰,而血之化源在于中焦脾胃,用甘味補中,實亦可培肝血生化之源。且肝氣易急迫,用甘味則可緩其急迫。如内補當歸湯中用饴糖、甘草、大棗,滋化源也,芍藥甘草湯中酸甘并用,緩急迫也。又肝主洩,其氣喜條達而惡抑郁,而辛散行氣,可使肝氣暢達而助其疏洩之性,故謂用辛補之”。而就其琉洩之特性言,則酸味與之相悖,故謂酸瀉之”。
如逍遙散中用柴胡、薄荷,助氣洩也。柴胡疏肝湯中用柴胡、川芎等,亦助肝氣疏洩也。此外,肝之性剛而易亢,“肝為将軍之官”,其氣善怒,當需柔肝之品以柔肝陰。酸味既可柔補肝陰,又可收斂亢氣,故仲景又提出“肝之病,補用酸”。如酸棗仁湯之棗仁,芍藥湯中之芍藥,皆酸以柔肝而補所也。可見其“酸補肝”與《内經》之“酸瀉肝”,均是從肝的不同特性、不同角度認識的,二說既不可混同一律,又不可視為矛盾。五味的補瀉作用于肝髒如此,于他髒亦可類推之。故《金匱要略》謂:“五髒病各有所得者愈”。李中梓曾作了明确論述。“夫五髒之苦欲補瀉,乃用藥第一義也。…夫五髒者,違其性則苦,遂其性則欲。本髒所惡,即名為瀉;本髒所喜,即名為補。苦欲既明,而五味更當詳審”(《醫宗必讀》)。
就實情而言,對于此用藥之理,我臨證體會不多,難以為用。然今日即有此疑惑,就既往所知與五髒用藥相關者,稍稍整理一下。
1.《輔行訣髒腑用藥法要》一書,初疑為僞書者衆,後見錢超塵教授為其考證為真。其序雲:“凡學道輩,欲求永年,先須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時恙,一依五髒補瀉法則,服藥數劑,必使髒氣平和,乃可進修内視之道。不爾,五精不續,真一難守,不入真景也。服藥祛疾,雖系微事,亦初學之要領也。諸凡雜病,服藥汗吐下後,邪氣雖平,精氣被奪,緻令五髒虛疲,當即據證服補湯數劑以補之。不然,時日久曠,或變為損證,則生死轉側耳。謹将五髒虛實證候悉列于左,庶幾識别無誤焉。”其文有五髒補瀉之方,羅列于下:
一 辨肝髒病證文并方
肝虛則恐,實則怒。
肝病者,必兩脅下痛,痛引少腹。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氣逆則耳聾,頰腫。治之取厥陰、少陽血者。
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内,則胻善瘛,節時腫。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補三裡以溫胃中,取耳間青脈,以去其瘛。
陶雲:肝德在散。故經雲:以辛補之,以酸瀉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小瀉肝湯:治肝實,兩脅下痛,痛引少腹迫急,時幹嘔者方:
枳實(熬)芍藥生姜(各三兩)
大瀉肝湯:治頭痛目赤,多恚怒,脅下支滿而痛,痛連少腹迫急無奈方:
枳實(熬)芍藥甘草(炙,各三兩)黃芩大黃生姜(切,各一兩)
小補肝湯:治心中恐疑,時多惡夢,氣上沖心,越汗出,頭目眩暈者方:
桂枝幹姜五味子(各三兩)大棗(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
心中悸者,加桂枝一兩半;沖氣盛者,加五味子一兩半;頭苦眩者,加術一兩半;幹嘔者,去大棗,加生姜一兩半;中滿者,去大棗;心中如饑者,還用棗。咳逆、頭苦痛者,加細辛一兩半;四肢冷,小便難者,加附子一枚,炮。
大補肝湯:治肝氣虛,其人恐懼不安,氣自少腹上沖咽,呃聲不止,頭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幹嘔不能食,脈弱而結者方:
桂心幹姜五味子(各三兩)旋覆花代赭石(燒,一方作牡丹皮)竹葉(各一兩)大棗(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
二 辨心髒病證文并方
心虛則悲不已,實則笑不休。
心病者,心胸内痛,脅下支滿,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内痛。虛則胸腹脅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手少陰、太陽及舌下血者,其變刺郄中血者。
邪在心,則病心中痛,善悲,時眩仆,視有餘不足而調之。
經雲:諸邪在心者,皆心胞代受,故證如是。
陶雲:心德在耎(耎(ruan,軟)意為祛弱)。故經雲:以鹹補之,苦瀉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小瀉心湯(第一方):治心中卒急痛,脅下支滿,氣逆攻膺背肩胛間,不可飲食,食之反笃者方:
龍膽草栀子(打,各三兩)戎鹽(如杏子大三枚,燒赤)
上三味,以酢三升,煮取一升,頓服。少頃,得吐瘥。
大瀉心湯(第一方):治暴得心腹痛,痛如刀刺,欲吐不吐,欲下不下,心中懊憹,脅背胸支滿,迫急不可奈者方:
龍膽草栀子(搗,各三兩)苦參升麻(各二兩)豉(半升)戎鹽(如杏子大三枚)
上六味,以酢六升,先煮上五味,得三升許,去滓。内戎鹽,稍煮待消已,取二升,服一升。當大吐,吐已必自瀉下,即瘥(一方無苦參,有通草二兩)
小補心湯(第一方):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者方:
栝蒌(一枚,搗)薤白(八兩)半夏(半升,洗去滑)
右三味以白酨漿一鬥,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再服(一方有杏仁,無半夏,熬)
大補心湯(第一方):治胸痹,心中痞滿,氣結在胸,時從脅下逆搶心,心痛無奈方:
栝蒌(一枚,搗)薤白(八兩)半夏(半升,洗去滑)枳實(熬,二兩)厚樸(炙,二兩)桂枝(一兩)
上六味,以白酨漿一鬥煮取四升,每服二升,日再。(一方有杏仁半升,熬,無半夏)
辨心包絡病證文并方(第二方)
心胞氣實者,受外邪之動也,則胸脅支滿,心中澹澹大動,面赤,目黃,善笑不休,或吐衄血;虛則血氣少,善悲,久不已,發癫仆。
小瀉心湯(第二方):治胸腹支滿,心中跳動不安者方:(治心氣不足,吐血衄血,心中跳動不安者方:)
黃連黃芩大黃(各三兩)
大瀉心湯(第二方):治心中怔忡不安,胸膺痞懑,口中苦,舌上生瘡,面赤如新妝,或吐血,衄血,下血者方:
黃連黃芩芍藥(各三兩)幹姜(炮)甘草(炙)大黃(各一兩)
小補心湯(第二方):治血氣虛少,心中動悸,時悲泣,煩躁,汗出,氣噫,脈結者方:
代赭石(燒赤,以酢淬三次,打。一方作牡丹皮)旋覆花竹葉(各二兩)豉(一兩,一方作山萸肉)
上方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怔驚不安者,加代赭石,為四兩半;煩熱汗出者,去豉,加竹葉至四兩半,身熱還用豉;心中窒痛者,加豉至四兩半;氣苦少者,加甘草三兩;心下痞滿者,去豉,加人參一兩半;胸中冷而多唾者,加幹姜一兩半;咽中介介塞者,加旋覆花至四兩半。
大補心湯(第二方):治心中虛煩,懊怔不安,怔忡如車馬驚,飲食無味,幹嘔,氣噫,時或多唾,其人脈結而微者方:
代赭石(燒赤,入酢中淬三次,打。一方作牡丹皮)旋覆花竹葉(各三兩)豉(一方作山萸肉)人參甘草(炙)幹姜(各一兩)
三 辨脾髒病證文并方
脾實則腹滿,飧洩;虛則四肢不用,五髒不安。
脾病者,必腹滿腸鳴,溏瀉,食不化;虛則身重,苦饑,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瘛,腳下痛。
邪在脾,則肌肉痛,陽氣不足,則寒中,腸鳴,腹痛;陰氣不足,則善饑,皆調其三裡。
陶雲:脾德在緩。故經雲:以甘補之,辛瀉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小瀉脾湯:治脾氣實,下利清谷,裡寒外熱,腹冷,脈微者方:
附子(一枚,炮)幹姜甘草(炙,各三兩)
大瀉脾湯:治腹中脹滿,幹嘔,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者方:
附子(一枚,炮)幹姜甘草(炙,各三兩)黃芩大黃芍藥(各一兩)
小補脾湯:治飲食不化,時自吐利,吐利已,心中苦饑;或心下痞滿,脈微,無力,身重,足痿,善轉筋者方:
人參甘草(炙)幹姜(各三兩)白術(一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若臍上築動者,去術,加桂四兩;吐多者,去術,加生姜三兩;下多者,仍用術;心中悸者加茯苓一兩;渴欲飲者,加術至四兩半;腹中滿者,去術,加附子,一枚,炮;腹中痛者,加人參一兩;寒者,加幹姜一兩。
大補脾湯:治脾氣大疲,飲食不化,嘔吐下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動轉,口中苦幹渴,汗出,氣急,脈微而時結者方:
人參幹姜 甘草(炙,各三兩)術麥門冬五味子旋覆花(一方作牡丹皮,各一兩)
四 辨肺髒病證候文并方
肺虛則鼻息不利;實則喘咳,憑胸仰息。
肺病者,必咳喘逆氣,肩息,背痛,汗出憎風;虛則胸中痛,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咽幹。
邪在肺,則皮膚痛,發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第三椎旁,以手按之快然,乃刺之,取缺盆以越之。
陶雲:肺德在收。故經雲:以酸補之,鹹瀉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辛以散之,開腠理以通氣也。
小瀉肺湯:治咳喘上氣,胸中迫滿,不可卧者方:
葶苈子(熬黑,搗如泥)大黃芍藥(各三兩)
大瀉肺湯:治胸中有痰涎,喘不得卧,大小便閉,身面腫,迫滿,欲得氣利者方:
葶苈子(熬)大黃芍藥(各三兩)甘草(炙)黃芩幹姜(各一兩)
小補肺湯:治汗出口渴,少氣不足以息,胸中痛,脈虛者方:
麥門冬五味子旋覆花(各三兩,一方作牡丹皮)細辛(一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熱者,去細辛,加海蛤一兩;若悶痛者,加細辛一兩;咳痰不出,脈結者,倍旋覆花為六兩;若眩冒者,去細辛,加澤瀉一兩;咳而吐血者,倍麥門冬為六兩;若煩渴者,去細辛,加粳米半升;涎多者,仍用細辛,加半夏半升,洗。
大補肺湯:治煩熱汗出,少氣不足以息,口幹,耳聾,脈虛而快者方:
麥門冬五味子旋覆花(各三兩,一方作牡丹皮)細辛(一兩)地黃竹葉甘草(各一兩)
五 辨腎髒病證文并方
腎氣虛則厥逆,實則腹滿,面色正黑,泾溲不利。
腎病者,必腹大胫腫,身重,嗜寝;虛則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陰股膝攣,胻足皆痛。
邪在腎,是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項強痛,時眩仆。取之湧泉,昆侖,視有餘血者盡取之。
陶雲:腎德在堅。故經雲:以苦補之,甘瀉之;腎苦燥,急食鹹以潤之,至津液生也。
小瀉腎湯:治小便赤少,少腹滿,時足胫腫者方:
茯苓甘草黃芩(各三兩)
大瀉腎湯:治小便赤少,時溺血,少腹迫滿而痛,腰如折,耳鳴者方:
茯苓甘草黃芩(各三兩)大黃芍藥幹姜(各一兩)
小補腎湯:治虛勞失精,腰痛,骨蒸羸瘦,小便不利,脈快者方:
地黃竹葉甘草(各三兩)澤瀉(一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日三服。若小便血者,去澤瀉,加地榆一兩;若大便見血者,去澤瀉,加伏龍肝如雞子大;若苦遺精者,易生地黃為熟地黃;若小便冷,莖中痛,倍澤瀉為二兩;少腹苦迫急者,去澤瀉,加牡丹皮一兩;小便不利者,仍用澤瀉;心煩者,加竹葉;腹中熱者,加栀子十四枚,打。
大補腎湯:治精氣虛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虛熱沖逆,頭目眩,小便不利,脈軟而快者方:
地黃竹葉甘草(各三兩)澤瀉桂枝幹姜五味子(各一兩)
[按]觀上文,則疑問愈多。辨髒腑病證,則與内經條文類,兼用針刺法;觀方論條文,則與傷寒金匮相似。經方家以傷寒方化裁于此,觀其所論五髒補瀉,有可對應之方,有時難以理解。僅供參考,勿謂不求甚解也。
[附]有《諸藥五味五行互含文》一篇,有志者習之。
陶隐居雲:依《神農本經》及《桐君采藥錄》,上中下三品之藥,凡三百六十五味,以應周天之度,四時八節之氣。商有聖相伊尹,撰《湯液經法》三卷,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藥,為服食補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藥,為療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藥,為殺蟲辟邪癰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實萬代醫家之規範,蒼生護命之大寶也。今檢錄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備山中預防災疾之用耳。檢用諸藥之要者,可默契經方之旨焉。
經雲: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氣,化生五味,五味之變,不可勝數。今者約列二十五種,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變化之用,如左:
味辛皆屬木,桂為之主,椒為火,姜為土,細辛為金,附子為水。
味鹹皆屬火,旋覆花為之主,大黃為木,澤瀉為土,厚樸為金,硝石為水。
味甘皆屬土,人參為之主,甘草為木,大棗為火,麥冬為金,茯苓為水。
味酸皆屬金,五味為之主,枳實為木,豉為火,芍藥為土,薯蓣為水。
味苦皆屬水,地黃為之主,黃芩為木,黃連為火,白術為土,竹葉為金。
此二十五味,為諸藥之精,多療諸五髒六腑内損諸病,學者當深契焉。
今将金石藥三十種,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變化之用,列左:
味辛皆屬木,琅玕、桂枝主,龍幹、生姜為火,黃土、幹姜為土,砒石、細辛為金,陽起石、附子為水。
味鹹皆屬火,磁石、旋覆花主,凝水石、大黃為木,禹糧、澤瀉為土,芒硝、厚樸為金,硝石、葶苈為水。
味甘皆屬土,赤石脂、人參主,雲母、甘草為木,石英、大棗為火,石膏、麥冬為金,乳石、茯苓為水。
味酸皆屬金,白礬、五味主,石綠、枳實為木,石膽、豉為火,硫磺、芍藥為土,皂礬、薯蓣為水。
味苦皆屬水,滑石、地黃主,代赭石、黃芩為木,丹砂、黃連為火,雄黃、術為土,垩土、竹葉為金。
硇砂、桂心為木,礬石、栝蒌為火,姜石、薤白為土,曾青、山萸肉為金,囪堿、龍膽為水。
經雲:主于補瀉者為君,數量同于君而非主故為臣,從于佐監者為佐使。
陶隐居曰:此圖乃《湯液經法》盡要之妙,學者能谙于此,醫道畢矣。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