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清華大學的一位本科生:為什麼孩子讀了很多書,還寫不好作文?

今天,和前年考入清華大學本科的一個學生聊天,問起,他當年是如何解決讀書和寫作的問題。他說,會讀書的同學,即使讀金庸的武俠小說,也能提高寫作水平;關鍵是如何讀!

下面作一個簡單的分享,或許能給一些孩子以啟示:

狹隘一點說,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和水平最終落實在語文高考的作文上面。作文,是高考考生送給閱卷老師的一份禮物。

如何讓這份“禮物”讨得閱卷老師的歡心?除了要有精美的包裝,更要有豐富的内涵!

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味,這是“豐富内涵”必不可少的組件,但是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角度的新穎與獨特,尤其是辯證統一的思維模式,更是作文中的亮點。

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呢?個人覺得教會學生兩種簡單的辯證思維模式,幾乎所有作文都可以輕松應對。這種兩種思維模式,一是因果,二是對立統一。

先說因果。

以2022年全國甲卷為例:

元妃省親,賈府修建了“大觀園”,為一個建好的亭子拟寫“題額”,有人拟“翼然”,有人拟“瀉玉”,寶玉拟寫了“沁芳”,得到了清客們的贊譽。

在寫作要求裡,暗示考生,這裡蘊含着一組寫作的重點,即“繼承與創新”。

用因果關系去觀照,此題立意豁然開朗:“創新”從“繼承”來!“瀉玉”受到“醉翁亭”的影響,而寶玉又是從“瀉玉”得到了啟發。把這種思維拓展到其它方面,學生不愁作文寫不出來。

再說,對立統一關系,還以全國甲卷為材料,“繼承”和“創新”,既對立又相互包含:繼承中有創新,創新中有繼承,那麼它的“統一性”表現在哪裡呢?

如果我們琢磨一下寶玉拟寫的這個題額為什麼好?這個亭子為元妃而建,讓元妃滿意,這才是關鍵,(“玉”固然喻意德,但那是指向君子;元春是個女子,用“玉”有點生硬;“芳”同樣有美德之意,但用于女子身上更為貼切!)寶玉的這個思維模式,無意中暗合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這個對立關系能統一的基礎就是“以人為本”! 王夫之說:意猶由帥也!學生以此觀照作文,是不是給他們的作文思路打開一扇門!

考生如果能看到這一層,我估計閱卷老師也會高看他作文一眼的!

比如這次的期中考試作文題,如果學生從顔回“謙虛”立意,運用因果與對立的思維審題。《易經》有言:勞謙,有終,吉!

勞的意思本來是勤勉的意思,這裡可以引申為德行操守有成的意思,這樣的人如果再能始終如一地謙抑退讓,一定會大吉大利。一以貫之的思想也是孔子最得意的一種品行,他在詩經裡,就直言不諱地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再以淮陰侯韓信“誇功矜能而身死族滅”來佐證,不難寫出一篇思辨色彩濃厚的作文來。

學生這種思維品質的培養,當然可以用這些高考作文題去有意訓練,但是功夫在詩外,更需要學生走入名著,培養和豐富自己的思維品質。

前面有許多老師談到如何閱讀的問題,判斷文章标準很多,但是,教會學生兩樣東西,可以輕松地“讀以緻用”,而不會讓學生感覺讀了很多書,最後還是寫不好作文考不好語文,被老師教壞了。

這兩個東西,一是“逆轉”,二是“細節”!

“逆轉”,行文的表現就是“移步換景”,“山陰道上, 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它其實就是一種反向思維模式,或者說是違反常理的,比如,《史記》裡霍去病為什麼把皇帝賞賜的酒肉倒掉也不給士兵吃;貴為皇親、又立下赫戰功的樊哙為什麼要對韓信行跪拜之禮。劉邦臨死之時,為什麼派陳平去殺樊哙?劉邦父親被項羽要烹殺,劉邦為什麼高喊“分我一杯羹”!

——劉邦那個時候如果表現出一點兒軟弱,估計就會被他手下咔嚓了,作為效忠項羽的投名狀!陳勝不就是這樣死的嘛,劉邦豈能不知!——跟着強者獲得榮耀才更符合人性的法則!亂世之中談忠誠,那純屬扯淡!劉邦為什麼能夠成功,因為他是明白人啊,洞察了人性而已!

隻有引導學生學會關注這些“反常”情節以及思考其背後的原因,學生的思維品質才能夠真正得到鍛煉!

其次就是細節!

很多學生閱讀,其實都是受“情節驅動”使然,這和上網打遊戲沒有什麼區别,隻不過是多巴胺刺激腎上腺素的興奮而已!

如果你讓他合上書本,再回憶書裡講了什麼?那基本上是“潮打空城寂寞回”!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讓學生關注書裡的細節!有一個教育案例:孩子喜讀金庸的武打小說,他的母親不是簡單粗暴地制止,而是拿過他看的《天龍八部》,翻到段譽迷戀王語嫣的一段,她問兒子:

“如果你站在王語嫣身邊,你會看到什麼?聽到什麼?聞到什麼?想到什麼?”

這其實就是寫作中的“五感”意識!名家的巅峰筆意就是這樣鍛造的!

“孔子學琴”,在反複彈奏之中,他從琴曲中悟出曲名為《文王操》,老師襄子離座向學生行禮緻敬!

黃庭堅向蘇轼求教為文之道,蘇轼拿出一篇文章讓他讀100遍,黃庭堅回去讀了三百遍!

茅盾可以背誦《紅樓夢》,蘇轼可以背誦《漢書》,三毛可以背誦《水浒》,張愛玲三天不讀《紅樓夢》就有丢魂的感覺?

他們的閱讀深究其理,其實就是“細節閱讀”啊!“咬文嚼字”遠比“走馬觀花”收獲要大得多啊!他們的閱讀态度和閱讀方法才最值得向學生推薦和講解。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這位學生之所以能夠考入清華大學,源于他的精讀深思,源于他對閱讀和寫作的獨到見解。

這或許就是優秀學生和一般學生的差别!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