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西山一線的懸甕山山腳。這裡積澱深厚,文脈綿長,山水相映,風光旖旎,優美的自然景觀與珍貴的文化遺存完美融合,相得益彰,為太原旅遊必朝之勝地,素有“山西小江南”之美譽。暢行祠内,擡眼盡是樓台飛檐,殿閣倒影,古樹婆娑,泉水淙淙,入目多有曆代文人雅士題詠。駐足其間,賞讀古色古香的楹聯,更是一件賞心樂事。
由于晉祠特有的人文地理優勢,此地的楹聯切地切事,把中國古老文化傳統中的辭賦詩文、書法雕刻和古建園林藝術融為一體,成為一種極具中國氣度和東方神韻的經典藝術品。
晉祠公園的外大門挂有一聯:
臨汾川而降祉;
構仁智以栖神。
聯語出自李世民《晉祠之銘并序》,高度概括晉祠景區的特點:為汾水源頭,造福百姓;遊唐國故祠,谒仁智典範。
一進晉祠大門,迎面就是居中的水鏡台。它雖然叫台,其實集殿、台、樓、閣四種建築風格于一體。正面看是個小廟,背面看是個大戲台,造型非常獨特雄奇,雕刻彩繪精細。東向的牆上一左一右開有兩個圓窗,極像兩隻水汪汪的大眼睛。
水鏡台門口懸有楹聯一副:
水秀山明,無墨無筆圖畫;
鳥語花笑,有聲有色文章。
此聯寫景,聯語化用自《林則徐全集》中的兩副對聯: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青山有色花含笑;綠水無聲鳥作歌。
水鏡台門口這副楹聯的兩個“無”字說明此地是天然圖畫,兩個“有”字說明此地生機勃勃。此聯言簡意赅,凸顯晉祠依山傍水,風景極具詩情畫意的特點。
随後來到有名的聖母殿,兩側懸有一副楹聯:
懸甕山高,碧玉一灣分晉水;
剪桐澤遠,慈雲千古蔭唐村。
此聯由清三代帝師、山西壽陽人氏祁隽藻所撰寫,聯語工穩沉郁,寓意深遠。尤其是起筆“懸甕”對“剪桐”之精彩借對,彰顯大家手筆,不同凡響。以“懸甕”山名對以三晉曆史來源“剪桐分封”,上聯言地理,下聯言曆史,穿越時空,縱橫交織。一“懸”一“剪”,動态十足。《山海經》有雲:“懸甕之山,晉水出焉。”說明這裡是晉水的源頭。《史記》記載,周成王用梧桐葉剪成“圭”賜予其弟叔虞,此即“剪桐封弟”的來曆,所封之地即為古唐國。晉祠所在地原名為古唐村,後由于李淵父子龍興晉陽,不忘故土,定國号為“唐”,此地也是唐文化的發源地。因此,這一“晉”一“唐”,背面傅粉,暗寓晉祠之悠久曆史文化,用筆老到,言簡意赅。
懸挂在聖母殿中門外側的長聯,聯文如下:
溉汾西千頃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數十裡淆之不濁;
出甕山一片石,冷于夏溫于冬,淵淵有本,億萬年與世長清。
此聯歌頌了晉祠靈泉造福三晉子民一事。對仗工整,朗朗上口,是晉祠名聯之一。“三分南七分北”:指晉水從難老泉流出,彙入石塘。在石塘的東面建有一道石堤,石堤上鑿有十孔圓洞,南有三孔,北有七孔,為南北分水标識。又在堤東建有人字石堰一道,為分水界線。泉水清泠如玉,終年恒溫,澤潤蒼生。著名的晉祠大米就靠泉水滋養。這種大米粒大飽滿,軟韌香甜,遠近聞名,在當地種植曆史相當悠久。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