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自拟三合湯外感發熱方劑配方、醫案

田豐輝

發熱是指體溫異常升高為主,伴有惡寒、面赤、煩渴、脈數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古人稱之為“發熱”“寒熱”“壯熱”等,正如經雲:“風寒客于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發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也。”“體若燔炭,汗出而散”。道出了發熱的病因、病機和治療原則。筆者在臨床治療此病,多以自拟的三合湯治療,效果較好。其組方為:金銀花15 g,連翹15 g,石膏30 g,知母10 g,柴胡24 g,黃芩15 g,甘草10 g,水煎溫服,每日3~5次。

本方功能: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主治:發熱,伴頭暈頭漲、口渴心煩喜冷飲、咽喉疼痛,或微惡風寒,有汗或無汗,或見咳嗽,或見兩頰腫痛;舌質紅,苔薄黃而幹燥,脈浮數有力者。

本方為筆者臨床經驗總結而成,方取銀翹散、小柴胡湯、白虎湯3方加減而成,故命名為三合湯。若加桑葉、菊花,其辛涼透表,清熱解毒之功更增一籌,又名為四合湯。若咽痛加闆藍根、僵蠶、玄參、大力;咳加桑白皮、桔梗、瓜蒌;渴甚加竹葉、蘆根。

驗案舉例:筆者開診所時,一患兒,發熱、頭痛、頭暈、全身無力,輕微咳嗽2天,伴食欲缺乏、口幹。來我處診治,查體:神志清,精神差,體溫39.3℃,雙側扁桃體腫大,舌苔黃,脈浮數。因家長要求輸液治療,遂給予青黴素等藥物治療2天,效果欠佳,患兒仍發熱,精神較差,遂勸其服用中藥治療,并開上方加闆藍根12 g,1劑。次日患兒家長來告知,小孩精神好轉,未再發熱,飲食能進,囑續服1劑,病愈。

一青年女性,惡寒、發熱3天,伴咽痛、頭暈、肢楚,全身無力,曾在外診所輸液治療2天,症狀無明顯緩解,遂來我處就診,精神差,體溫38.7℃,并感納差,舌苔薄黃,脈浮數。處方為:金銀花15 g,連翹15 g,石膏30 g,知母10 g,柴胡24 g,黃芩15 g,葛根24 g,甘草10 g。上方開2劑,囑病人吃2天,每天服藥4~5次。2天後複診,病人精神較前明顯好轉,現無頭暈、肢楚等症狀,仍感納差,遂予小柴胡湯加味治療2劑而愈。

筆者用此方治療外感發熱之證,驗證臨床無數病症,效果很好。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