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對于一個人的情緒,一個人的健康,一個人的生命,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它是人們修養身心的一種最好的方法,它不但能治身病,更能治心病。
一 日常生活中,可随時随地養成腹式呼吸的習慣
1、散步腹式呼吸法:一吸行六步,鼓起小腹部,留神于肝臍。一呼行五步。
2、慢跑腹式呼吸法:一吸跑五步,一呼跑四步。
3、上樓梯腹式呼吸法:一吸依次蹬上四個階梯,,一呼又依次登上三個階梯。
由此而“一緊一松、一聚一散”(聚精氣,散濁氣),使全身澄澄然如山泉。此時腦電同步,高度有序化,智慧開發,腦力增強,思維想象,感知記憶均大大提高。
二 肚臍與腹式呼吸的關系
肚臍為生氣之源,古人指出:“人之初生,生由臍帶,臍接丹田,是為氣海,即命門也,所謂命門者,先天之我者由此而受,後天之生我者由此而載也。夫生我命門,即死我之戶。所以人生盛衰安危皆系于此,以其為生氣之源,炁穴之所,而氣強則身強,氣衰則病,雖陰之地,而實元陽之宅”。說明肚臍是人體先後天氣機的源頭,生命的關鍵短命或長壽均系于此。
三 腹式呼吸與現代生理學效應
腹式呼吸對人體各個系統的生理均有特殊的作用。腹式呼吸能明顯地提高肺活量,活化肺泡。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肺活量越大壽命越長。隻有啟用4∕5處于“沉睡”狀态的肺泡吸取大地無償的氧氣,才能提高抗病能力和延長壽命。而腹式呼吸則是調動全肺呼吸的最佳方案。據專家測定,一個成年人新陳代謝約需要500立升氧氣,而人體内氧的儲存量僅為1.5立升左右,其餘的隻能靠呼吸空氣中的氧氣來補充,以滿足人體正常的需要。其次腹式呼吸能擴大橫膈肌活動的範圍。
四 腹式呼吸對腸腑有特殊的生理意義
腹式呼吸使氣沉下丹田,若從現代解剖學觀點看,在整個下丹田的範圍,除了性腺、子宮、腎、膀胱外,占絕大部分是腸。練腹式呼吸過程中,口中津液分泌增多,所謂金津玉液,下咽以後直達小腸,在腸聚津的基礎上,進行煉精化氣。在這樣的機械運動過程中,轉化成分子熱運動,化學能、電能相繼出現傳遞,使氣功功能能加強,納食增強,大便通暢,全身營養狀況大為改觀,面色紅潤,精力充沛,免疫力增強。
腹式呼吸另一方面又加強了大腸傳輸廢物,排除毒素的功能,腸道的清潔是自然療法最先考慮的,腸道是人體的排污系統,所以必須保持幹淨,80%的疾病是腸道不清潔引起的。可見大腸清潔對人體生命有重要的意義。練腹式呼吸三個月後,許多慢性結腸病變都會好轉,大便質地和次數逐步趨向正常。
腹式呼吸還可以增強腎功能。對其餘系統的生理和生化有徹底喚醒和扭轉的作用,其周身精氣神飽和協調,能迅速入定,大腦功能得到全面充分增強和開發。
五 腹式呼吸的修煉方法
腹式呼吸顧名思義,即用腹部來呼吸。腹部怎麼能呼吸呢?其中包涵着“神”的深意。由于先天的禀賦,胎兒及出生至以四肢爬地的嬰兒是采取“腹式呼吸”的,他們不必用“神”,直至站立行走以後,就自然而然地過渡到胸式呼吸,随着歲月的增加,為了防病治病,養生長壽的需要,體會到必須“返祖”,變更呼吸方式,并且已在實踐中體驗到腹式呼吸的優越感,重要性。
腹式呼吸時下腹部鼓出來,呼氣時下腹部凹下去(稱為順式呼吸),意念要想着下腹部,每個呼吸的時間包括屏息在内持續10至15秒,每天共做三次,每次約20分鐘,呼吸之力是悠而慢,切忌快而猛,呼吸的特點是細長緩勻,全部過程皆是依鼻呼鼻息,其作用是使橫膈下降,氣沉丹田,充氣于肺髒中下部的肺泡,去壅塞,促循環,滅細菌,防萎縮,阻退化,活肺泡。
呼吸修煉方法雖然衆多,但不外乎練吸、練呼、呼吸皆練三者,現按此分類進行介紹:
(一)練吸
人體各種機能活動以及抗病能力都和真氣直接相關,真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吸入充分的新鮮空氣,是人體真氣充盛的必要條件。《太上養生胎氣經》雲:“自然氣可以和六腑,甯心神,使得長生。”道教典籍中記載的閉氣法、練氣法、節氣法、胎息法、委氣法等,都屬于此類。
閉氣法,就是吸氣後停閉,以受納自然之氣,使之盡可能地充分與谷氣、先天之氣結合,形成真氣,充養機體。陶弘景養生《養性延命錄》比較詳細地記載了閉氣法:“正偃卧,瞑目握固,閉氣不息,于心中數至二百,乃口吐氣出之,日增息。”應當指出,雖說閉氣,但不等于說吸一口氣就得硬行閉住。實際上閉氣不息是不可能的。如果執意閉氣,勢必“屏氣則傷”,造成不良的後果。《幻真先生服内元氣訣》載練氣法雲:練功者咽氣畢便閉氣,待氣在氣海(即下丹田)盈滿,不作導引,“任氣所之通裡,悶即吐之,喘息即調之,候氣平,又練之,如此十遍即止”。這種練氣法,其實就是閉氣法。
《氣法要妙至訣》介紹了節氣法,說呼吸修煉時,要求“入則緩緩咽之,出則微微出之,息息如此,不得斷絕”。而所謂“節氣”,是指吸入三分,呼出二分,從中節下一分,與閉氣法一樣旨在盡量多吸納一些自然清新空氣。
《服氣精義論》記載的“服三五七九氣法”則要求徐徐以鼻引氣三次,以口吐氣;再以鼻引氣五次,以口吐氣;按此做法,依次鼻引氣七、九次,以口吐氣。
然後逆向再作,依次九、七、五、三次以鼻引氣,以口吐氣。在吐納過程中,特别強調“以入氣多,吐氣少為妙”,其目的與“節氣法”相同。
道教養生方法中,有不少是模仿動物和仿生導引術,而胎息法可以說是模仿人類自身在胞胎中的呼吸仿生術。《孝子·十章》指出:“博氣緻柔,能如嬰兒乎?”後世道教養生家認為這是一種模仿胎兒呼吸的方法,因此強調練胎息。葛洪《抱樸子·内篇》說:“行氣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呼吸,以在胞胎之中,則道成矣。”明代袁了凡認為“初學調息,須想其氣出從臍出,人從臍滅,調得極細,然後不用口鼻,但以臍呼吸,如在胞胎之中,故曰胎息”。意思是說練胎息者,意守臍丹田,吸氣時,意想“氣”自臍部吸入,吸氣後閉氣,閉氣後使氣下沉,即是胎息。呼氣時,意想“氣”自臍部呼出。
(二)練呼
練呼的目的在吸入更多的新鮮空氣,充養身體。而六字訣,就是一種以練呼為主的呼吸修煉方法。《養性延命錄》記載:“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皆出氣也。”該法主要通過吐氣時默讀字音,來調整髒腑的功能,治療髒腑的某些實症。它常常被用來排除人體内的宿積濁氣,從而成為許多呼吸和肢體鍛煉前的預備功。
古人早已意識到呼與吸兩者不同的作用。受道教影響很大的北宋醫書《聖濟總錄》說:“凡入氣為陰,出氣為陽。人之一呼一吸關系非細,一吸則天地之氣歸我,一呼則我之氣還天地。”現代動物實驗證明,呼與吸能分别影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對内髒起的作用也完全不同。應當指出,練呼與練吸,隻不過各有側重而已,絕不可把呼吸分割開來,單吸不呼不行,單呼不吸也不行。
(三)呼吸皆練
呼吸皆練,既練呼又練吸,是最常見的呼吸鍛煉方法。一般來說呼吸鍛煉經過三個階段,即自然呼吸、氣沉丹田、柔勻細深的呼吸。
對于初學者來說,呼吸鍛煉宜在自然呼吸的基礎上進行。清代李涵虛說:“一呼一吸名曰一息,須其自然”,要求做到自然輕松而不緊張。同時要求循序漸進,注意摒棄雜念,“莫忘莫助”,“無與意争”,不要單純追求呼吸,急于求成。
進一步的要求就是氣沉丹田。如李真人十六字妙訣法說:“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具體做法是漱津,咽液,由鼻吸清氣一口,送至腹部臍下一寸三分丹田氣海之中,略存一存,謂之一吸。随即下部輕輕用力如忍便狀,用意力把氣提起使氣歸臍,連及夾脊雙關腎門一路提上,直至後頂玉枕關,透入泥丸(在腦部)頂内,謂之一呼。然後再如前咽津,吸氣入丹田,輕輕提氣至臍相接而上,所謂氣氣歸臍。水為津液,火為意念,用意念引津液,同時吸氣下沉丹田,謂水火相見。堅持鍛煉,耳目聰明,卻病延年。
堅持不懈并循序漸進地呼吸鍛煉,會逐漸使呼吸變得深長、柔和、均勻、細緩。深長的呼吸,能使肺髒充分擴張和收縮,氣體可以在肺髒得到充分交換;并使橫膈肌活動幅度增大,增加肺的通氣量。柔細勻長的呼吸,可相應減少呼吸器官每一單位時間呼吸運動而消耗的能量,橫膈與腹壁的運動還對腹腔内髒器起到和緩而有節律的“按摩”作用,從而可反射性地調節植物神經神經系統的機能活動。
呼吸修煉術提倡鼻吸口呼。《太上養生胎息氣經》說:“欲獲長生,從鼻入口出,即為順氣。”《幻真先生服内元氣訣》說:“鼻宜納之,口宜吐之,不得有誤。”這種鼻吸口呼的呼吸法,頗合衛生學要求。因為鼻腔内有許多鼻毛可以阻擋空氣中的塵埃,起到過濾空氣的作用;鼻腔黏膜分泌黏液,可粘住灰塵和細菌等,從而減少細菌病毒侵入呼吸道的機會;鼻腔黏膜内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可起到加溫空氣的作用,而用口緩緩呼氣則有幫助放松和降氣的作用。所以,鼻吸口呼法益處頗多,常為許多呼吸鍛煉所采用。
道家養生十分重視呼吸的鍛煉。道家典籍中記載了許許多多鍛煉呼吸的方法。這些方法如果加以分類,大緻可分為以下六類:
一、強調呼氣類
特點是在呼吸運動中側重呼氣,呼氣時限要長于吸氣。其主要功能是起排濁祛邪作用,同時也能激發髒腑氣機。如“昙鸾法師服氣法”的“徐徐長吐氣,一息二息,傍人聞氣出入聲”(《雲笈七簽》),便是強調呼氣的方法。此類方法常要求鼻吸口呼,以增強呼氣的動量,代表性功法為“六字訣”。六個字分别為噓、呵、呼、呬、吹、嘻。比如噓字訣,在吸氣後要輕念噓字同時呼氣。噓字訣可洩肝經邪氣。
二、強調吸氣類
特點是在呼吸運動中側重吸氣,即要做到深吸氣,讓氣息充滿胸腹。吸氣時限要長于呼氣。其主要功能是吸進盡可能多的清氣,從而活躍全身血脈,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如《千金要方》所述:“引氣從鼻入腹,足則停止,有力更取(吸),久住氣悶從口中細細吐出盡。”又如《壽人經·導引訣》:“擇極高極潔之地,取至清至和之氣,由鼻息入者,沖于丹田;由口入者,沖于腸腹。或三或五或七皆可。”
三、強調閉氣類
特點是側重吸—呼氣間的停氣閉息。它要求逐漸地、盡可能地延長閉息的時限。其主要功能是可以迫使内氣充盈通暢。如《類經》所述:“瞑目,先習閉氣,以鼻吸入,漸漸腹滿……及閉之久,不可忍,乃從口細細吐出,不可一呼即盡。……始而十息或二十息……但能閉之七八十息以上,則髒腑胸膈之間皆清氣之布護也。”閉氣也可結合内視、咽津。蘇東坡在介紹自己的養生經驗時,特地指出要“内視五髒”、“漱煉津液”,要“閉息内視,納心丹田”,待“津液滿口,即低頭咽下,以氣送入丹田”(《養生訣上張安道》)。雖然古人十分稱道閉氣法,認為行久可以“耳目聰明,精神完固,體輕身健,百病消滅”,但同時也告誡,行閉氣法應力求安和自然、循序漸進,不可強自為之,否則會“輕夭人命”(《類經》)。
四、強調咽氣類
特點是側重吸氣後的咽氣動作。所謂咽氣,就是要求吸氣充滿口腔至喉嚨口後,象吞咽食物一樣将清氣吞入胸腹中。也可以和津液一起吞咽,這叫“咽津納氣”。其主要功能,是進一步強化吸氣的作用。如《雲笈七簽》:“鼓氣以滿天關(即喉嚨口),調勻為度,閉口而咽之,即努(充)腹訖,徐徐出神廬中氣……一鼓一咽一努為相應也。”他如《上清握中訣》所錄“服日氣法”:“令光霞中有紫氣……入口吞之,四十五咽氣。”《雲笈七簽》所錄“日精功”:将五色霞光“入口吞之,四十五咽氣”,都是強調咽氣的功法。
道家養生典籍十分推崇“服氣法”。唐宋時期此法相當流行。唐道士司馬承祯的《服氣精義論》,便是一部論述“服氣”的專著。所謂“服氣”,其實就是強調吸氣、閉氣、咽氣的深呼吸鍛煉方法。它可以是單純的深吸氣,也可以在深吸氣之後進行閉氣以強化清氣在體内的流布,還可以在深吸氣之後将清氣咽入腹中。由于“服氣法”十分重視閉氣,并認為閉氣時限越長越好,而閉氣又較難掌握,很易産生憋氣、悶氣,故後來側重閉氣和咽氣的“服氣法”便不大流行,隻有單純的深吸氣這類功法還在廣泛流傳。
五、強調柔長呼吸類
特點是吸氣和呼氣均要求柔緩細長。這裡的“長”除時限要求之外,還要求氣息的線路能到達腹臍乃至雙腳末端。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形成神息相依、神氣相抱的态勢,從而激發丹田氣機。如《丹經極論》:“于寂然大休息之場,恍兮無何有之鄉,灰心(無欲)冥冥,如雞抱蛋(專意),似魚在水(自然)。呼至于根,吸至于蒂,綿綿若存,再守胎中之一息也。”讓呼氣、吸氣均下達腹臍,并做到“綿綿若存”,這就是柔長的深呼吸。道家倡導的“踵息法”,其實就是指這種柔長的深呼吸。《莊子》說:“古之真人……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衆人之息以喉。”《性命圭旨》釋踵息時說,“常人呼吸皆随咽喉而下,至中脘而回……至人呼吸則直貫明堂而上,至夾脊而流入命門,将以祖氣相連”,所以“踵者,真息深深之意”。丹經中常常提到的胎息,也是一種柔長深呼吸,隻不過是一種極微細、微細到若有若無的柔長呼吸。《胎息銘》說的“吐唯細細,納唯綿綿”,便是這種呼吸的描述。煉胎息,不僅要掌握呼吸柔長的要領,還要“固守虛無,以養神氣”。隻有做到神氣相抱,才能神閉氣靜,妙生胎息。
六、強調呼吸結合意念存想類
特點是在深吸氣或深呼氣或閉氣、咽氣時,結合進行明顯的意念存想活動。其主要功能是,将意念存想和呼吸運動時吸氣肌、膈肌、腹肌活動所産生的動覺、力度以及震動波統一起來,對機體的重要氣穴和經脈進行激惹和揉蕩,進而引發内氣并促使内氣循經運行。這類呼吸法同上述各類實際上是交叉的,如深吸氣結合意念存想,便是屬于強調吸氣一類,餘同。但這類呼吸法同單純的深吸氣、深呼氣等,在作功方式上有明顯區别,功效也不一樣,因此另歸一類。呼吸結合意念存想有幾種情況:深吸氣結合意念存想的,如《太上老君養生訣》:“取氣之時,意想太和元氣下入毛際,流于五髒,四肢皆受其潤。”吸氣和呼氣均結合意念存想的,如《神仙食氣金櫃妙錄》記述的“京黑先生睡功行氣法”,要求呼吸自然、柔和,随着吸氣和呼氣,“覺氣如雲行體中,經營周身,濡潤形體,澆灌皮膚,五髒六腑皆悉充滿,舊疾皆散”。閉氣結合意念存想的,如《雞峰普濟方》:“每體不安處則微閉氣,以意引氣到疾所而攻之,必瘥。”咽氣結合意念存想的,如《雲笈七簽》:“每鼓咽之際,常存思氣入五髒流行,即從手足心及項三關九竅肢節而出。”
上述各類訓練呼吸的方法,不但能夠增強呼吸系統器官的功能,加快機體的新陳代謝,而且能夠貫通經脈、活躍全身氣機,還可激發人的生理潛能,從而提高機體的抗病和自我修複能力。因此,學習和研究道家的呼吸法,對修身是很有意義的。
人之一生,半在睡眠中度過,睡眠之于養生,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道家睡功法訣為:“東首而寝,側身而眠。如犬之屈,若龍之盤。一手屈肱枕頭,一手直摩臍眼。一隻腳伸,一隻腳绻。神不外馳,炁自安然。收心下藏丹田,神炁和合成丹。” 此訣大意是說:頭靠東方而卧,側着身體而眠。好象犬之屈身而睡,又似龍之盤曲環繞。一手屈臂而枕頭,一手直撫于臍眼(丹田)。一隻腳伸展(左手屈則右腳伸,右手屈則左腳伸),一隻腳绻回(左手伸則右腳绻,右手伸則左腳绻)。神意不可馳逐于外物,炁機自然安定和平。收斂心神含藏于下丹田之中,神與炁自然和合凝聚,結成内丹。睡功起始,應當先唾心(先收心養靜),後睡眼(後閉目入睡)。緻虛之極,守靜之笃。神炁自然歸根,入于丹田之内;呼吸自然綿綿,歸于元海之中。此時不必有心調息,而呼吸自會安定;不必用意伏炁,而炁機自然降伏。臨醒之時,應當先醒眼(先睜開眼睛),後醒心(後心生知覺)。然後慢慢展轉身軀,方可起卧。睡功做到好處,白可入于大靜,一念不生,心同虛空。其後如果能夠放下身心,靜定一場,還會出現其他良好效驗,妙不可言。
上古時代道家傳有“宴息法”:每當夜晚之時,耳無所聞,目無所視,口無所言,心無所住,息無所促,形無所動。隻留一點元神元炁,相依相便,如同爐中一點火種相似,綿綿不絕,若有若無。久久純熟,自可達到“神滿不思睡”的境地。所謂妨礙修道之“睡魔”,亦不知不覺自動消失。
陳抟老祖傳有睡功秘訣三十二字,名曰“蟄龍法”。其訣曰:“龍歸元海,陽潛于陰。人曰蟄龍,我卻蟄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雲上卧,世無知音。”“道在守本命,真火暖外腎。回光内視,神住丹田。”
其法先向左邊側身而卧,左手托腮,右手握住外腎。左腿全屈,右手半屈半伸。心神凝定于下丹田之中,默數呼吸出入數,共數三百六十息。心息相依,神勿外馳,綿綿密密,不即不離。數過三百六十息,夠一周天之數。之後正身仰卧,兩手握住外腎,着力往前,掙十二下,兩腿往前用力伸。然後閉炁騰身,玉枕、腳跟和手掌着床,其他部位懸空,閉一口炁騰一次,連續騰身三次,而後還虛養靜。再向右邊側身,照前行功三百六十息,夠一周天之數。仍舊正身仰卧,兩手握住外腎,照前行功,着力十二下,向上閉息騰空三次,還虛養靜。
最後,側身用手抱住腎囊,神蟄下田,若存若亡。一念不生,主靜立極,先存後忘,入于混沌。此種睡功法,比較适合老年人煉習。運用得宜,則外腎溫暖,而陽傑再生。以後睡眠醒來之時,便有一陽初動的景象發生,此時應當用采取外藥的功夫和煉精化傑的口訣,再用“睡功秘訣”繼續溫養。臨近天明之時,再照以上方法行功數息,最後還虛養靜。至此,則一宿之功完畢。
“現代社會的人無論怎麼忙,總離不開睡眠,因為平常人日則神寓于目,夜則神寓于腎,由此通過睡眠可以招攝天地之陰氣,消除疲勞恢複精力。如果人們能依此丹訣将心息相依相戀蟄藏炁穴,即可通過睡眠奪取天地之先天陽氣,則丹道便可生活化,成為極平常之事,庶幾可望實現普渡衆生的行願”。為了便于讀者研究“内丹學”及了解“西派丹法”中的“睡功”,筆者冒昧将拙作獻出,錯謬之處敬祈批評指正!
一、丹家修煉的方便法門
道家傳統内丹功的基本要求是“緻虛極,守靜笃”,然後“以觀其複”,才能進入到“還丹”、“結丹”、“金液還丹”等層次。做為現代人,工作繁忙,生活節奏非常快,很難做到專事靜功。在傳統丹學體系中的“睡功”,為現代人開創了一個大方便法門。“睡功”的核心在于睡,以睡做功,以功為睡,充分利用了每個人都必須睡眠休息的生理特性。一般人平均每天睡眠8小時,一生中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這是多麼寶貴而充裕的時間呀!做為每一位煉功者,都應把握住這個大好時機,莫讓其白白浪廢。
二、睡功溯源(附西派傳承)
“睡功”源遠流長,她産生于人類的社會勞動實踐中,在勞動疲勞後,必須睡眠休息,以恢複體力和精神。在不斷的睡眠休息和勞動實踐中,提煉精華總結訣竅,終而發展成為“睡功”,因此說“睡功”的傳承甚古。孔子曾說“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即是“睡功”。
以睡功修煉而著名者,當首推華山隐士陳抟(872-989),曾高卧華山,一睡數日不起,後竟于睡中得道。陳抟傳道于火龍,火龍傳于張三豐,并作《蟄龍吟》以表之,中曰:“圖南(即陳抟)一派俦能繼?邋遢道人張豐仙。”西派初祖李涵虛(西月)曾在“峨眉山遇呂祖(呂岩)、豐祖(張三豐)于禅院,密付本音”(清?李道山《李涵虛真人小傳》)。
民國?海印子徐頌堯在《天樂集》中也講:“涵虛真人初遇三豐仙師,次遇純陽道祖,彙文始、東華兩派之心傳,道成創立大江西派。”其師承源流為張三豐→李涵虛→吳天秩→汪東亭→魏堯(則之)、徐頌堯(海印子)、蔡潛谷→陳毓照。故陳抟蟄龍睡功,于西派祖祖相承,密不示人耳。
三、睡功丹理
雖雲“睡功”,實為内丹法訣,假借睡卧之中修煉内丹耳,丹書所謂“借假修真”。因此,内丹學理論就是睡功原理。徐頌堯在《天樂集》中雲:“予參汪師(汪東亭)首尾四年,蒙師一再傳授,知西派相承要旨,乃在大定真空。其餘返還口訣、火候細微,皆大定真空之餘緒”。故“大定真空之妙旨,乃文始、東華兩派之肯綮①,九還七返之玄要也”。
宋?張紫陽在《青華秘文》中說:“靜中行火候,定裡結還丹”。宋?白玉蟾在《玄關顯秘論》中也說:“采精神以為藥,取靜定以為火。以靜定之火,而煉精神之藥,則成金液大還丹”。元?李道純在《中和集》中說:“藥物隻于無裡取,大丹全在定中燒”。體真山人汪東亭也講:“丹法攝歸一定字,所謂至簡至易之道也”(《體真山人丹訣語錄》,徐頌堯輯。)。
因此,修煉内丹的方法無他,隻是一“定”之功,能“定”則金丹不求而可緻也。
“睡”與“定”極為相似。“睡”中無思無慮,“定”境混混沌沌,故稱“睡”為“相似定”。于睡中依法修持,自然能生出“定”功,進而可以“陽生藥産、采取煉丹”,其法甚易,其效甚速。普通内丹修煉之士每稱“睡”為“睡魔”,靜功之中惟恐昏沉睡去,終宵打坐,強忍不睡,稱之為“斬睡魔”。殊不知,睡眠是每個人的生理特性,若強行終夜不睡,違反生理規律,使神經調節系統發生錯亂,反惹睡魔,流弊百出(靜功深厚者,不在此列)。先天大道,無為自然。故丹家大德,以睡煉睡,轉識成智,漸生定境,睡魔不斬而自斬之,以神足不思睡耳。起初做功,能迅速睡去,就是效驗。得“定”最易,所以丹家又稱“睡”是“大定真空”的前奏。
四、睡功卧式
睡功采用卧式,與平時睡眠基本相同,因篇幅所限,不作詳述。又張三豐在《蟄龍法跋》中說:“《随》之《象詞》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夫不曰'向晦宴息’,而曰'入宴息’者,其妙處正在'入’字,'入’即睡法也。以神入氣穴,坐卧皆有睡功,又何必高枕石頭眠哉?”因此說,行住(站)坐卧皆有“睡功”。“睡功”其實就是“坐功”。
此“坐功”并非專是指盤膝靜坐的功夫。“坐”字是二“人”字從“土”,是“二人”坐一“土”之象。“二人”就是“心息”、“神氣”;“土”則是中央戊己土釜,西派謂之“身外虛空一着”。“坐”功就是“心息依虛”口訣。所以真正坐功,在于神氣是否真正在中央土釜中結合,而不在于姿勢上的過分講究。若是終日枯坐,心息不依,神馳氣亂,不足以言“坐”功。即是張三豐所謂“以神入氣穴,坐卧皆有睡功,又何必高枕石頭眠哉?”
五、睡丹功訣
一.睡丹總訣:“心息相依,大定真空”。
道教學者陳撄甯先生(1880-1969)最欽仰陳抟(希夷)一派丹法,認為希夷派的要旨在“守中抱一,心息相依”八個字,确是真知灼見。張三豐在《道言淺近》中說:“凝神調息,調息凝神,八個字就是下手工夫,須一片做去,分層次而不斷乃可”。徐海印在《天樂集》中也說:“昔以因緣,得遇汪師(汪東亭),指示心息相依法門,方知玄宗确有真傳”。李涵虛在《道竅談》中也講:“調息之法自調心始,凝神之法自調息始。”因此,修功總訣就是将調心和調息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以心調息,以息攝心,總名為“心息相依”。心息相依交抱,性命自然相融矣。
二.第一口訣:“心息相依,神定虛空”。
放松身體,靜卧在床上,将自己的心念和意識集中守住“身外虛空”之中--鼻孔外方圓徑寸之地。此處是修煉上乘丹法的“玄關一竅”,又名“玄牝之門”,異名很多,不勝枚舉,是古人千金不傳之秘。意内守“身外虛空”之虛境,目内照“身外虛空”中呼吸來往之氣,耳内聽“身外虛空”中呼吸之細聲。意守、目照、耳聽,三位一體,俱屬于心;“身外虛空”中往來的呼吸,謂之息。心念與呼吸相依交抱,綿綿不絕,纏扭不斷,故謂“心息相依”。鼻孔外虛空徑寸之地,不着色身,虛靈一竅,心念冥合于此處,是為“神定虛空”。修煉之道,以“神定虛空”為目的,“心息相依”是手段。心神一離虛空,雜念襲來,即用“心息相依”的“降龍”手段将“元神真意”牽回,如“青龍劍”将雜念斬斷,心神始終靜守不離于“身外虛空”。
張三豐在《道言淺近》中雲:“調息須以後天呼吸,尋真人呼吸之處。古雲:'後天呼吸起微風,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調後天呼吸,須任他自調,方能調起先天呼吸,我惟緻虛守靜而已。照此進功,築基可翹足而至,不必百日也。”李涵虛在《道竅談》中雲:“凝神之際,務要與息相依,毋以神逐于息,毋以神運息。逐息則神散,運息則神搖。隻要息息動蕩,任其天然,随其自然,斯其神愈覺凝然。”又說:“蓋其存神于虛,則内息方有。所以,息戀神而住,神依息而留。神息兩平,若存若亡,不知神之為息,息之為神也。”體真山人汪東亭也講:“丹書說來說去,不出一個心息相依。起初須知微息之出入,在外面虛空中悠揚宛轉如遊龍。片刻之後,即可放下(心念),順其自然。若有雜念來,再心息相依,之後再把心放下,自然心靜而得沖和之效。不知放下(心念),便往往做成以心逐息,則壞矣。”(《體真山人丹訣語錄》)
三.第二口訣:心息相忘,神氣合一。
先天大道,神氣合一。神無影,氣無形,故神不可見,寄之于心;氣不可得,求之于息。神氣寓居于心息之内,心息是神氣的寓所。欲将神氣合一,必先将心息相依。心息,在丹經中喻為“龍虎”。丹經謂“龍情纏綿,虎性猙獰”,不過喻心息的燥動不甯。所謂“降龍伏虎”,就是降伏心息,其功訣不外乎“心息相依”。又有“驅龍就虎”者,即是以心去與息相依。虎(息)無情,龍(心)有意,必用有意的心主動地去與息妙合,方為合法。
以心調息,以息制心,心息相互鉗制相依于“身外虛空”之中。心因息調而漸靜,息因心靜而漸平。蓋此僅能降伏思慮,平心靜氣,尚不能達到“神氣合一”。
惟有不去做有為的“心息相依”,放下有為的意識,不再去主動的調動,一任自呼自吸,阖辟自然,才能過渡到“心息相忘”。将心息忘掉,不知心息的存在,惟融合于一片虛空之中,身心與虛空合一。混沌空忘之内,自由無束之中,心息才得到真正的相依,神入氣中,氣包神外,神氣才能相融合一。“心息相忘”,仍然屬于“心息相依”,惟前是“有為法”,此屬“無為法”耳。隻有“心息相忘”(後天心息),心息才能真正相依(先天心息),神氣才得合一。
所以,“心息相忘”是“心息相依”的深層階段,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是能否進入“睡鄉”,以及“大定真空”的關鍵,也是“陽生藥産”、“烹藥煉丹”的秘機。有修煉靜功多年者,尚不能“陽生藥産”,均以不能味此理耳。
張紫陽在《青華秘文》中雲:“吾本無他術,為能定心故。”又雲:“能靜則金丹可坐而緻也。”白玉蟾《玄關顯秘論》雲:“忘形以養氣,忘氣以養神,忘神以養虛。隻此忘之一字,如能味此理,就于忘之一字上做工夫,可入大道之淵微,奪自然之妙用,立丹基于頃刻,運造化于一身也。”張三豐在《道言淺近》中說:“以虛空為藏心之所,以昏默為息神之鄉,三番兩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氣融合,不覺恍然陽生,而人如醉矣。”汪東亭也講:“心息相依之功夫純熟,必轉入心息相忘,方能入定。倘不能心息相忘,即不能入定,故此忘字最重要。入睡乃相依最初效驗,但苟心息不能兩忘,即不能入睡。睡尚不能,況定乎?”
四.第三口訣:恍然而睡,大定前奏。
定境,混混沌沌;睡鄉,無思無慮。睡與定極為相似,故稱睡為“相似定”。所以,睡是定的前奏,睡功不離定訣。“心息相依”純熟,必須轉入“心息相忘”,于空忘之中,不知不覺之内,恍惚間自然睡去。睡于“心息相忘”中産生,能睡熟就是“心息相忘”的最初效驗。若能迅速睡去,則去“定”境不遠矣。故此“心息相依”法門,是古今修煉之真功,是最簡易、最高效的微妙法門,是踏破鐵鞋無處覓,萬兩黃金無處買的修真秘訣。
凡初做心息相依,若能勿忘勿助,綿綿若存,片刻之久,心息兩忘,即能自然睡去。一覺醒來,百骸調理,氣血融和,精神舒暢,其妙難以形容。若工夫稍進,自然由睡而轉為入定,睡是定的嚆矢②,定從睡中産生。初學有睡無定,久修則有定無睡,終則定就是睡,睡就是定,睡定無異矣。故能睡着就是效驗,能自然速睡尤妙。禅客坐禅,惟恐其睡;玄宗心息相依,惟恐其不睡。善煉睡者,睡而不睡,不睡而睡,功夫自然不斷得到提高。若熬夜守更,反惹睡魔。《參同契》中雲:“寝寐常相抱,覺悟候存亡。”即示睡眠之中,惺惺不昧,漸趨“大定真空”,待承妙有真陽,先天一炁,自虛無中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