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神奇而古老的摩腹養生法,值得收藏

摩腹養生,是我國傳統的養生方法之一,在我國已有近千年曆史。早在南北朝齊梁時期,達摩譯的《易筋經》中就有摩腹三法。在唐代,孫思邈也以“食後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為自己的養生之道。南宋著名詩人陸遊有不少養生方法,其中之一是一日要摩腹數次,并曾寫下了“解衣摩腹西窗下,莫怪人嘲作飯囊”、“解衣許我閑摩腹,又作幽窗夢一回”等詩句。他不僅在飯後放下筷子便摩腹,而且常常邊散步,邊摩腹。如“回廊摩腹行”、“徐行摩腹出荊扉”等,由于陸遊深谙摩腹之道,故盡管一生坎坷,仍得以高齡而壽終。

清代雍正年間,方開所、顔偉在《延年九轉法》一書中詳細地介紹了摩腹的方法。常用的摩腹方法是,先用右手大魚際部在胃院部作順時針方向揉摩約120次,再向下移動至臍部,在臍部作順時針方向揉摩約120次,然後用右手全掌作順時針揉摩整個腹部120次,再作逆時針方向揉摩120次。摩腹時也可用左手重疊于右手背上,雙手一起動作,以加強推拿揉摩的力量。《諸病源候論》中說:“兩手相摩令熱,然後摩腹,以令氣下”,“着摩臍上下并氣海,不限次數,以多為佳”。《千金要方》中說:“食畢當散步,數裡來回行。摩腹數百遍,可以無百病。”

現代醫學認為,摩腹可使胃腸及腹部的肌肉強健,促進血液及淋巴液的循環,使胃腸的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多,消化功能改善。這樣,食物便能充分的消化和吸收,人體得以強壯、健康和長壽。臨床實踐證明,摩腹對許多慢性病如肺心病、肺氣腫、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腎炎、便秘等都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由于摩腹能刺激末梢神經,使毛細血管開放,皮膚組織間隙的廢物被排除,從而促進機體的代謝,起到消除脂肪、減肥健美的作用。

必須注意的是,揉腹時手法操用要自然,手法直輕緩,次數與時間不必過于拘泥,可由自我感覺而定。揉腹不可在過饑或過飽時進行,且要排空大小便。内髒脫垂者直輕按,肝硬化患者不宜揉腹。腹腔内患有惡性腫瘤或胃腸功能紊亂、内髒出血、闌尾炎和腹膜炎等急腹症時,絕對禁止揉腹。由于男女腹部生理解剖略有不同,女子腹部較軟、脂肪層較厚,肌層較弱,盆腔内又有女性生殖器官,因此按摩時用力應輕。孕婦不宜揉腹,以免發生流産。揉腹操作後可能有一些反應,例如腹内出現響聲(腸鳴音亢進)、暧氣、放屁、有便意或尿意、腹腔内有溫熱感、容易饑餓等,均屬正常現象。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