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辨證與論治辨證篇問診潮熱

潮熱,是指發熱有一定的規律性,盛衰起伏如潮水漲落,一日一次,按時而發按時而止。其熱勢有高有低,病證有實有虛。多見外感熱病的中、後期以及某些内傷病等。外感熱病出現潮熱,多見于陽明腑實證,又稱陽明潮熱。陽明潮熱表現為下午發熱較甚,亦稱日晡潮熱。某些内傷病出現潮熱,多是陰虛所緻,又稱陰虛潮熱。凡久熱不退,氣血不榮,形體消瘦,其熱似骨髓蒸發而出,又稱之謂骨蒸潮熱。濕溫病亦多表現為午後潮熱,以濕屬陰邪故也。

潮熱亦屬裡熱。與壯熱、煩熱不同的是發熱有一定的時間規律性,一日一次。與壯熱相同的是多種外感出現潮熱時,其病證表現常常相同。因此鑒别的重點當在“證”的區别。

潮熱的臨床辨證

*潮熱,熱勢較高,日晡而發,兼有腹部脹滿硬痛,大便秘結或純利稀水,時有谵語。此是熱結陽明證。邪熱聚于胃腸而緻。日晡為陽明經氣當旺之時,陽明氣盛又加之實熱,故日晡熱甚。

*潮熱日脯而發,兼有喘促不甯,痰涎壅盛,大便秘結,脈右寸實大。此是痰熱阻肺證。痰熱之邪阻于肺,結于大腸,肺氣不利而喘,大腸熱結則便秘。

*潮熱,身熱不揚(即肌膚初扪之不覺很熱,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午後熱甚,兼有頭身困重,胸脘痞悶,多發于夏季,此是濕溫留戀氣分證。外感濕溫之邪,困阻脾陽,濕遏熱伏,故身熱不揚。午後屬陰,濕為陰邪,故午後熱甚。

*溫病後期,午後潮熱,熱度不高,顴紅,手足心熱甚于手足背,神倦,懶言,心煩不寐。此是溫病下焦證。餘熱未盡,陰津未複,肝腎陰虛而緻。

*午後潮熱,熱勢不高,入夜漸退,顴紅,盜汗,幹咳少痰,舌紅少津。此是肺腎陰虛證。陰虛血虧,津液不足而緻。

*陰虛骨蒸潮熱,其特點是午後或入夜低熱,有熱自骨内向外透發的感覺,五心煩熱,痰中帶血,甚則咯血,口燥咽幹,形體消瘦,舌光紅少津。此是陰虛火旺證。久熱傷陰,虛火上炎,灼傷脈絡而緻。因午後機體正氣漸衰,機體抗病能力低下,邪氣獨居于身,故病情加重而發熱。夜間衛陽之氣入内而蒸于陰,故有熱自骨内向外透發的感覺。

潮熱的辨證要點

以上病證皆有潮熱症狀,大緻可分為實證潮熱與虛證潮熱兩種。

實證潮熱:熱結陽明證的潮熱,多在日晡而發,其熱勢較高,兼有腹部硬滿而痛,便秘或純利稀水。痰熱阻肺所緻的潮熱證,亦以日脯而發,是以痰涎壅盛,喘促不甯為主要表現,與熱結陽明的潮熱,病位一在上,一在下。濕邪留戀氣分,是以身熱不揚,午後熱甚,胸脘痞悶,腹脹便溏為特點。

虛證潮熱:溫病下焦證的潮熱。是由上焦證轉變而來,初病壯熱,退後餘熱未盡,出現潮熱症狀,熱勢較低,其病史與肺腎陰虛證及陰虛火旺證截然不同。肺腎陰虛是陰虛潮熱的輕型,本證無咳血症狀,與陰虛火旺證不同。陰虛火旺證病情較重,病程較長,潮熱骨蒸及咳血症狀是本證主要表現。

《傷寒論》條文選錄:

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213)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217)

讨論 在《傷寒論》中,潮熱多是陽明病,内熱熾盛,燥屎内結,(如213條) 或熱入營血之證。(如217條)

醫案選錄:

案一:楊寶寶(上海名醫醫案選粹*徐小圃先生醫案)

濕溫逾候,肌熱有汗,朝衰暮盛,神倦不渴,舌膩脈濡數。邪在陽明,不易霍然。

處方:粉葛根二錢 炒茅術三錢 白蔻花錢半 廣藿梗三錢 黃郁金三錢 炒苡仁四錢 川厚樸錢半 白杏仁四錢 赤茯苓四錢 省頭草三錢 陳皮二錢 仙夏二錢

讨論:發熱暮甚是濕溫的特征。再加以神倦不渴,舌膩脈濡數。濕溫明也。

案二:周君(裘吉生臨證醫案)

脈細數,舌無苔光绛,咳嗽吐白沫稠痰,潮熱盜汗,宜清肺甯嗽法。

處方:中生地四錢 玄參三錢 甜杏仁三錢 百合三錢 川貝二錢 破麥冬三錢 炙紫苑一錢半 地骨皮三錢 柿霜二錢 炙鼈甲四錢 穞豆衣三錢鮮石斛三錢 新會白八分

讨論:本案之潮熱合盜汗,咳嗽吐白沫稠痰,舌無苔光绛,當屬陰虛之潮熱。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