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中秋節,我就懷念起奶奶做的手工月餅,那濃郁的香味,仿佛還萦繞在鼻端……
老家有中秋做月餅的習俗。每年中秋節那天,奶奶便早早起床,忙着做月餅。奶奶先往大盆裡放上半盆糯米面,再加入少許小麥面粉。接着,奶奶往盆裡加入少許菜籽油,用熱水和面,邊倒熱水邊用筷子攪拌,面粉成絮狀時動手揉面,揉成光滑的面團,然後往面盆上蓋一塊濕的屜布讓它松弛松弛。接下來制作五仁餡兒,将花生、南瓜子、葵花子分别炒熟去殼,果仁得用擀面杖碾碎,再拌入熟的黑白芝麻,加上紅綠絲、綿白糖、熟豬油拌好即可。
半小時後,面團饧發好,這時我們便不約而同地圍在奶奶的身邊,看奶奶做月餅。隻見奶奶取出一塊大的竹制砧闆黑五仁月餅,往上面撒了一些面粉,作為粉撲,然後将面團放在砧闆上,揉搓成柔軟的長條狀,再用刀切成大小相等的劑子。随後奶奶将劑子擀成一個個比餃子皮略厚的圓片,拿起一個圓片放在左手掌心,窩起,裡面放調制好的餡兒,再像包包子一樣包起來。最後用擀面杖略壓,一個餅坯就做好了。
所有的餅坯做好後,便下鍋烙制。熱鍋涼油,奶奶将餅坯一個個放進平底鍋裡,三翻四烙,待顔色金黃,用鍋鏟按壓餅面覺得富有彈性,圓圓的月餅便做得了。這時滿屋彌漫起濃濃的甜香,那時由于村上家家戶戶都在做月餅,醉人的香味兒便在整個鄉村飄散開來。
等不及到晚上,我們便先吃起了月餅。奶奶做的五仁月餅黑五仁月餅,大小均勻,周正飽滿,泅着金黃的油,掰開來油汪汪的,紅、黃、綠、白、黑五色相間,令人賞心悅目。甜蜜的芳香先侵襲你的鼻腔,紮實濃郁的餡兒前後夾擊你的味蕾,五彩缤紛的顔色俘虜了你的感官,接踵而至的回味激蕩着靈魂,一個月餅下肚,齒頰留香,滋潤爽口,饞蟲都被吊起來了,巴不得再來一個。奶奶卻嗔怪地拍了一下我們的小手說:小饞貓,留着晚上再吃啊。望着盤子裡的月餅,我們咽着口水,奶奶做的月餅真是營養又美味啊!
晚上月亮出來了,又大又圓,還能看見裡面的“桂花樹”。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前,便迫不及待地拿起月餅品嘗起來,那香甜的滋味,回味無窮,我們邊吃月餅,邊賞月、邊說笑,不知不覺夜就深了。
如今,市面上各種口味的月餅應有盡有,網上還起了南北、鹹甜月餅之争,好不熱鬧。但在我心裡,唯有奶奶做的五仁月餅滋味最甜最美味,蘊含了團圓的美好。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