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人人都要掌握的溝通技能,讓你成為溝通高手|意見不同也能好好說

本文字數5203,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意見不同也能好好說》。

作者巴斯特·本森(Buster Benson),曾在Amazon、Twitter工作、團隊溝通平台Slack的經理人和産品團隊負責人,擁有20年溝通模型經驗。尤其擅長在緊張的工作環境中,促成各部門和客戶達成有意義和具有建設性的合作。

在亞馬遜工作期間,作者從一線客服做起,總結了一套與客戶溝通并解決問題(幾乎都是沖突和矛盾)的談話流程,這套流程後被應用于亞馬遜的UI産品線,用于更好地了解用戶需求,落地UI産品形态,顯著提升了亞馬遜的業務能力,節約了浩大的斡旋成本。後他協同兩位優秀工程師,創造了一套内部溝通及協作系統,使亞馬遜的員工更高效,期間受到貝佐斯的支持和鼓勵。

生活中的分歧無處不在,我們無法去避免分歧,但是我們可以獲得富有成效的分歧。作者認為,學會應對“分歧”,個人更有威信,關系更加親密,團隊更具效率!任何溝通都要經曆“意見不和”的環節,正所謂不破不立。意見不同還能好好說,才是真正的溝通高手!

作者在書中介紹了8種溝通技巧,包括觀察引發焦慮的原因、分辨自己内心的聲音、善用認知偏差、僅抒己見且不推測他人想法、提出好問題、主動創建讨論、建立有安全感的分享空間、參與困難議題的讨論等。

隻要我們掌握了這8個技巧,就可以幫助我們避免生活中可能重複出現的各類争執。與立場完全相左的人輕松達成共識,或找出有創意的解決方法。打碎生活和工作中的玻璃心,在勇敢說“不”的同時樹立威信。要知道,學會在各種關系中有效表達不同的意見,是每個人都要掌握的溝通元技能!

01、為何我們不喜歡分歧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們為什麼不喜歡分歧?對于分歧我們有什麼樣的誤區?分歧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是兩種觀點之間不可接受的差異,它們充斥着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

分歧并不隻是負面的,合理的分歧可以幫助我們有效溝通。所以,作者在書中說,我們要學會富有成效的分歧。那麼我們對于分歧有什麼誤區呢?分歧如何産生的呢?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1、分歧的誤區

書中提到了一個故事:一個男人下班回來,發現院子裡有很多雜草。于是憤怒不已開始叫罵。鄰居聽到聲音問他怎麼回事,他跟鄰居說,他每天工作很累,不想回到家還看到一堆雜草,影響他的心情,所以他要把這些雜草全部拔了。但當雜草越拔越多,這個男人情緒也更加暴躁。

于是鄰居建議這個男人,換一種方法去解決這件事情。鄰居說:“我想你興許用錯了方法。這些植物有着又長又細的根,而且它們的鱗莖被拔斷後會殘留在土裡。它們是狡猾的九頭蛇怪:被砍掉一顆腦袋,又會長回來十二顆。”再說雜草也不全都是壞的,它們也會做好事。它們長長的根把養分帶到土壤表面,下雨時還能使土壤更加穩固;它們的葉子可以做成很棒的沙拉配料。”

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什麼,在花園裡,我們不想見到雜草,同樣,在思想上,我們不想跟人産生分歧,發生争論。分歧和雜草在很多方面很相似。雜草越拔越多,無法根除,分歧同樣如此。它們在我們的花園和思想中發芽。往好了說,它們是讨厭的東西;往壞了說,它們是緻命的敵人。

我們不少人對待分歧就像這個男人對待雜草一樣,認為它們是需要打敗并加以摧毀的東西。但是作者認為,這是一種誤區,我們需要轉換一種思維去理解分歧到底是什麼。接下來我們看看“分歧到底是什麼”的常見誤解。

第一,分歧很糟糕。作者認為他們并不糟糕,但可能沒有意義。比如,上班路上堵車,這個時候你很生氣,開始跟堵車這件事産生分歧。罵罵咧咧說:真是倒黴;再比如,我們跟差點兒絆倒自己的減速帶争論。

這樣做隻會影響一天的心情,沒有任何意義。可在當時,争論為我們執行了一項關鍵(卻不受重視)的任務——提醒我們一件重要的東西正受到威脅,可能是個人的偏好、對達成共同目标的最優策略的直覺,抑或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這種瀕危的感覺引發了強烈的情緒。這引發了我們的挫敗感,引發了我們的焦慮。作者說,我們大多數人從未學過怎樣争論,怎樣表達分歧,但其實我們是可以學習這項技能的。

第二,争論可以改變他人的想法。但事實是争論無法做到這一點,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可一旦涉及改變他人,我們的選擇就受到了限制,結果也可能大相徑庭。

比如,你有兩個好朋友開始約會。後來,兩人分手,朋友之一要求你不再跟另一個朋友保持友誼。逆火效應或許會讓你偏向另一個朋友,甚至更加同情他。因為你的朋友幹涉了你的個人自由,我想怎麼做,是我自己的決定,不需要别人來說教,這是我們的普遍心理。

第三,争論會消失。作者認為,争論是永遠不會消失的,隻不過我們在争論的過程中可能不知道是為什麼在争論。所以,作者說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了解到底在争論什麼。

作者把這三個方面,稱為頭、心和手。頭的領域:什麼是真的?就是争論的是什麼事情;心的領域:什麼有意義?争論的内容對你有意義嗎;手的領域:什麼有用?如何讓我們的分歧解決實際問題,達成共識。也就是說,産生分歧的關鍵在于真實性、意義,還是用處?”如果你們的答案一緻,那麼就可以繼續溝通了。

2、分歧産生的原因

分歧的産生有2個原因,第一,焦慮;第二,認知偏差。首先,焦慮。焦慮導緻的原因一般是因為期待與現實不符。每當我們很看重的觀點受到另一個觀點的挑戰時,焦慮就會産生。如果認為這種新的觀點無法接受,我們就會進入“那個人是錯的,我必須糾正他!”的心态,沖動地立刻采取行動。

比如,作者和妻子曾經因為兒子産生過分歧。妻子告訴作者,學校要放假了,兒子尼可那天興許會回家,而作者卻忘了把這個假期添加到日程上。他原本打算像往常一樣工作,而妻子有一些重要的家務要處理,所以她問作者那天早上能不能陪陪尼可,晚幾個小時再出門。作者有點兒漠不關心地說,讓尼可一個人待在家裡興許挺不錯,他是個挺有責任感的孩子。而這引發了一場有關“把8歲的孩子一個人留在家裡是否合法”的争論。

妻子認為,讓兒子自己留在家裡萬一出事怎麼辦?這是違法的。而作者認為這不違法。其實他們産生争論關注點錯了。作者沒有意識到自己焦慮的根源,所以,他沒理解與妻子的焦慮根源有什麼不同。妻子内心的焦慮是丈夫不願意為這個家付出,而作者的焦慮是會影響自己的工作。所以,如果作者在第一時間就可以看出妻子的焦慮是怎麼産生,那麼沖突就不會發生。

第二,認知偏差。作者認為,兩個人之間的分歧,可能是由你們的所見不同、對其意義的理解不同、你們對該做些什麼的認識不同造成的,而這些不同,有可能是認知偏差導緻的。所以,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是認知偏差以及與分歧有什麼關系。丹尼爾·卡尼曼等心理學家已經發現我們和對世界的客觀視角之間存在兩百多種認知偏差。

比如,常見的可得性偏差:在做決定的時候,隻考慮容易想到的選項。因此,不容易想到的事情就處在了嚴重不利的位置;再比如,圈内人偏好:較之群體之外的人,我們往往會偏愛自己群體内部的人,給他們更多好處;還有損失厭惡:我們更重視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并願意付出比最初為獲得它們所付出的更高的代價來保留已經擁有的東西。

而這些認知偏差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制造更多産生分歧的機會。這些認知偏差不可避免,但是我們可以接受最終認可認知偏差,将它看成人類不可或缺、永遠存在的一部分。我們最好的做法就是誠實地承認自己感知周遭世界能力的局限性。認識到這一局限性,我們才有可能相互依靠,互相補足自己看不到的部分,并對有可能漏掉的新視角保持開放心态。

總的來說,我們普遍會認為分歧是糟糕的,可以改變他人的看法,所以會思考怎麼樣能夠戰勝對方,讓對方接受我的觀點。但作者認為,分歧不糟糕反而有時候會對我們有利,可以通過分歧看到問題背後的本質,分歧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永遠也不會消失,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有建設性的方法去管理分歧,讓分歧為我們所用。

所以,不要強迫分歧永遠消失,而是需要找到方法合理運用分歧,幫助我們避免生活中可能重複出現的各類争執。那麼有什麼方法做到這一點呢?

02、如何避免分歧

作者在書中介紹了8種技巧,由于篇幅問題,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其中3種,希望能給大家提供參考。

1、培養誠實的認知偏差

我們需要培養誠實的認知偏差,因為它提供了一個介于覺察和解決之間的位置,讓我們能對問題保持開放心态,同時感受到開放式結局帶來的不舒服,這才是真實的生活狀态。培養誠實的認知偏差需要4個步驟;

步驟1:選擇加入。培養誠實的認知偏差,首先要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盲目性,不再試圖假裝它不存在。隻有你才能決定願不願意接受挑戰。

步驟2:觀察(初級)。采取措施,減少你用來隐藏或無視自己的認知偏差或盲點的時間和精力。例如,熟悉各種認知偏差。注意你的防禦機制什麼時候會被觸發,并檢查你此刻是否真的處于危險當中,有沒有機會從新的視角學習(哪怕隻是很小的事情)。

步驟3:修複(中級)。采取措施,減少你識别、着手修複由個人認知偏差與盲點導緻的無意傷害所花的時間和精力。例如,當你注意到一個盲點時,仔細觀察它,識别出有哪些人、哪些觀念可能遭到了你和他人的低估或者傷害。想辦法扭轉這一趨勢,修複傷害。

步驟4:正常化(高級)。采取措施,使他人少花時間和精力尋找你的盲點、請你處理你造成的傷害。例如,主動尋找能給你自己帶來挑戰的信息和觀點。邀請立場和你不同的最佳代表展開富有成效的争論。主動嘗試證僞自己的信念。

也就是說,首先你要接受認知偏差的存在,承認自己的局限性,然後邀請帶着不同視角的人參與讨論。如果有人指出你的盲點,要開放地傾聽。接受由此而來的不可避免的不舒服,并把它當成一份禮物。

2、為自己發言

我們推測他人想法的能力是很差的。所以,我們要邀請當事人自己來表達内心的真實想法。也就是說,你不要自己猜測對方的想法,你的猜測往往可能是錯誤的,你往往會自己腦補一些畫面,這樣做不利于有效溝通。為自己發言意味着要避免兩個常見的壞習慣:為别人發言;揣度一群人的觀點。

比如,如果我說:“如果你不給自己的孩子接種疫苗,那就意味着你重視自己的孩子甚于我的孩子。”這是猜測,我認為你的行為揭示了你内心的想法。相反,如果我隻為自己發言,我應該說:“我為自己的孩子接種疫苗,是因為我認為這是對我孩子最好的選擇。你是出于什麼樣的考慮不給孩子接種疫苗的呢?”我向你發出了邀請,希望你透露一些關于你自己的情況,而這些情況是我根本無法想到的。

所以,通過為自己發言,我們可以更好地進行溝通。比如,對方不給自己的孩子打疫苗,可能是因為吃過某種相克的藥;或者是孩子這幾天不舒服。

所以,作者說,避免猜測他人,就是不要以為自己知道别人行動的意圖,從而過度自信地得出結論,而是首先考慮是不是自己忽略了他人的某些想法。而且為自己而不是别人發言還可以避免我們在争論中依賴群體刻闆印象。

比如,我們問小學生,該不該把灰狼列入動物保護名單?關于這個話題應該怎麼讨論呢?最基本的步驟,我們不能夠憑借自己的感受來判斷,比如我害怕灰狼,我讨厭灰狼,灰狼是壞的,所以就不要把它列入名單。或者有人說我喜歡灰狼,我沒有被灰狼咬過,所以把它列進來,這都不對。

而是應該接受大家的意見,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而不是因為刻闆印象認為,我怕狼,它就是壞的,不好的,所以不應該把它列入動物保護名單。

3、營造中立的溝通空間

一個能容納富有成效的分歧的空間,需要在三個層面保持中立:它必須接納不同的想法和觀點,以便可以引入或聽取新的想法和觀點;它必須允許人們随着想法和觀點的發展,自由地加入和離開對話;它必須為空間本身的特點和文化留出空間,使其适應空間内發生的關系和對話,不斷自我演進。

比如,作者為了寫作本書就做了規模最大的實驗,就是創建了一個邀請制的在線社區“豐收地帶”,旨在為政治和其他熱門主題建立多元化的友好對話空間。其中的話題是移民和邊境安全的。這一對話發生在三個層面:在“豐收地帶”在線社區;在美國公民當中;在美國國會上。每個空間都有政策和制度來規範誰能夠進入和退出。

首先,作者用行為準則和明确的意圖,進行多元化的友好對話加以控制;美國公民通過選舉程序選出國會議員,而國會反過來又通過聯邦預算和法律體系來決定政策并執行,這些政策影響着誰能成為美國公民。

其次,邀請他的朋友參加這次讨論,并用開放式的問題進行提問。最後,中立空間可以網絡,也可以是現實生活中,比如一個場所,也可以是家庭聚餐的一個傳統儀式、一家讀書俱樂部、一組往來的信件、一個反複發生的事件。

作者說,如果分歧發生在中立空間,它會自然結出成長、聯系、快樂甚至安全的果實。在中立空間,我們容易接納不同的觀點,我們隻對一件事進行評價,不帶有個人感情要素在裡面,而且還可以檢驗自己的觀點到底是對還是錯,其中有什麼不足,破解僵局。

用蘇格拉底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就是:不假裝自己看到并不存在的答案、承認僵局的存在,這才是智慧。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