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羅振宇老師的跨年演講,羅老師在演講中談了很多内容,其中有一個點,我非常感興趣,就是“軟技能”。
軟技能顧名思義是相對于硬技能而言的,羅老師舉了個例子很好地解釋了這個詞:
醫生的醫術,本身就是軟技能和硬技能兩個方面共同組成,準确診斷、開藥方、做手術是硬技能,體恤病人的感受、激發病人的信心是軟技能。
兩者缺一不可。
而在軟技能的組成内容之中,有一項内容非常重要或者說是軟技能的基石,就是與他人溝通的能力。
這個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職業生涯的高度甚至人生的發展趨勢。
我想,這其實也是很多人非常頭疼的問題。
不管是對于初出茅廬的職場新人,還是想更進一步成為管理層的精英,又或者是那些想要取得女神芳心的男士,很多時候,都會因為溝通的問題而導緻一些不好的結果。
所以,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幾個溝通中的小技巧,讓大家的語言充滿魅力。
一、 表達感受而不是批判對方
人都是感性的生物,尤其是在溝通中遇到了不同的看法或意見時,對方的一個字就可能像濺進火藥桶的火星,将我們的憤怒炸起。
如果說一開始還是在友善地交流,那麼之後就會是針鋒相對,因為對方很大概率也會被你激怒。
這個時候,之前的一切的談話和鋪墊都失去作用。大腦就像宕機的電腦,任由“憤怒”這種病毒操縱,一味地指責對方, 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要想提高溝通效率,首先要做的表達我們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心生憤怒,批評對方,指責對方,這樣對方既不會感到被傷害,也能很明白地察覺到你的心情。
比方說,
之前回到家後,老婆喜歡找你說話,大家有時候是不是會說:你話怎麼這麼多,一天天的,累都累死了。
而現在你可以這樣說:我今天工作有點累,不想說話了。盡管這樣她還是會有點失落,但至少沒有感到受傷,無論在身體還是在心理上。
大家要記得:評判會讓彼此緊張,進入防禦的模式,從而使溝通變得低效甚至有害。
二、 學會傾聽,而不是指導
在生活中,當有朋友傾訴煩惱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被對方的煩惱所影響,或者認為顯示自己的機會來了,很容易要做點什麼,比如給點建議,比如你這樣做,你那樣做。
但是,當别人在傾訴時,我們給出的一大堆建議,在對方看來,就是在說:你做的不夠好,或者我知道的比你多,你想,對方本來感覺不好, 這樣心情更加糟糕了。
所以說,很多時候,關切的眼神,适當的語氣回應,告訴對方你在聽就可以了。
三、懂得共情
共情就是理解和回應對方的情緒和情感,前提是需要先去感受對方的感受。
是非對錯往往把我們和别人分隔開,而從情感的角度來看問題,就超越了是非對錯,人們更容易産生連接。
比如,朋友說老闆莫名其妙批了我一頓,但我沒做錯啊,我覺得很委屈…。
我們可以這樣說:你很委屈。朋友會說:對呀!然後對方就會繼續深入的傾訴。
有時共情會難一點,因為很多人不習慣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而是不斷的訴說發生的事情。
所以,這也要求我們能夠保持耐心,盡力引導,從而幫助對方緩解心中的負面情緒。
蕭伯納說過一句話:溝通最大的問題,在于以為溝通已經發生。
确實,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的溝通,其實并沒有起到溝通的效果,對事情的結果也沒起到任何幫助。
所以,大家可以多多練習一些技巧,從而讓我們在溝通中事半功倍。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