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網上有件事兒很火。
一位大連的老太太想去券商營業部銷戶,結果被告知,賬戶裡有500萬元。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早在2008年的時候,老太太買入了5萬元長春高新股票。
後來因為常年生活在海外,她把這事抛諸腦後,甚至忘記了股票賬戶的密碼。
一時間,網友們都炸了。
紛紛感歎,選好公司長期投資,是真的好賺錢。
話是沒錯,但是對于老太太這件事,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還有一件“要緊事”被大家忽略了。
今天咱們來盤一盤。
01
讓我們先把時間拉回到2008年,老太太買它的時候,它還是一家房地産公司。
10多年時間,股價翻了那麼多倍,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對它貢獻最大的,是長春高新在2019年收購的子公司,金賽藥業。
這家子公司核心産品是兒童生長激素,這些年來發展十分迅速:
從2012年到2020年,淨利潤從2.59億到27.6億,翻了十倍。
而長春高新,在2008年的時候淨利潤才2000多萬,到2020年淨利潤30億左右——
增長幅度高達150倍。
那老太太能翻100倍,也就不奇怪了。
現在來看長春高新,你也會發現它的主營業務是生物醫藥。
(圖片:截自某券商APP,2021年4月26日)
然而,不論你在2008年做怎樣的研究,都無法預知長春高新會從一個房地産公司轉行做醫藥。
老太太呢,買完之後就再也沒開過賬戶了,更别提中間的業務轉型,她肯定是不知道了。
與其談價值投資,不如給老太太說一聲:“運氣真好!”
02
大部分時候,我們分不清到底是靠實力還是靠運氣來獲得的成就。
比如去年有很多朋友,買了消費和新能源這兩個大熱品種的基金。漲得多,賺的多,在朋友圈裡曬收益的,也不在少數。
漲的時候很開心,教親朋好友投基金,覺得是自己投資品選得好好,找對了基金經理等等。
當節後市場行情急轉直下,眼看着把賺來的收益還了回去,又把原因歸結于市場的大幅波動。
這其實是一種十分普遍的心理學現象——自我歸因偏差。
這個概念,是一位美國的心理學家韋納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的。他經過研究發現,人們往往把成功歸因于自身,而把失敗歸結于外部原因。
生活工作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借了1000元,到了說好的時間還不上,則會強調最近太忙、獎金還沒發放等原因; 比賽成績不好,認為是抽簽的順序問題,如果是第一個出場的就不會這樣了; 偶爾做出了業績優秀的項目,便歸功于自己做的決策...在投資中則表現為,因為短期賺到了錢,從而産生過度自信去預測市場。
然而很多時候,産生結果的原因,并不是“個人”這樣單薄的因素決定的。
這會讓投資者失去理性的判斷,導緻賬戶失控,忽略配置的重要性。
03
作為普通的投資者,有這樣的心理也不必自責。
從人類進化的角度看,這隻是一種心理自我保護機制。
而更重要的是,在我們認識到它的存在之後,怎樣能盡量避免讓自己在投資中因過度自信,而導緻重複犯錯呢?
這裡給你分享兩個小技巧。
第一,多看看專業機構、特别是基金經理出具的定期報告。
每個季度結束,基金經理們都會在定期報告中,說明自己對市場的看法。
别小看這些内容,它們往往會給我們以警示。
比如去年末,大家投資情緒都很高漲的時候,基金經理們反而比較謹慎克制:
15年的老将富國基金朱少醒,說自己不具備精确預測市場短期趨勢的可靠能力; 興全基金的董承非,說未來的市場具有不确定性; ……他們旗下的基金,當時都獲得了很好的業績——
但他們仍然對市場、對風險保持着敬畏,絕不輕易去預測市場。
第二,對于賬戶的股債配置,需要有明确的規則,并定期複查。
比如,給自己設定的目标是債券基金60%,權益基金40%。
每過1年,就去盤點一下自己賬戶的股票基金、債券基金的比例,是否還維持在原來的範圍。
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賬戶失控的情形。
在回顧的過程,你可以明确自己究竟做對了哪些決策,而哪些又需要改進。
你可以試着對自己的每一項投資,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在哪裡賺的錢?
又是在哪裡虧的錢?
仔細品味基金經理的定期報告,盡可能客觀地看待投資的失敗,養成複盤的好習慣——
這是我們一直在修煉的功課,也分享給你。
别忘了格雷厄姆的那句話:“投資中的最大敵人,很可能就是自己。”
希望我們能成為聰明的投資者,保持謙虛,對市場保持敬畏。
好了,有關自我歸因的内容,就和你分享到這裡。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歡迎點個「在看」告訴我~
晚安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