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是什麼東西?我們在上周的文章裡面已經寫清楚了,權力最重要的就是調整組織内部的利益關系,決定資源的分配,所以圍繞資源和利益的分配,各個權力的勢力往往要展開腥風血雨的争奪,而他們争奪的,往往是組織的最高權力!這個最高權力,以前叫天子,後來叫皇帝,總體的意思是君權神授,我是被老天所指定的,大家不要來搶。
不過就算有了老天和神仙做後盾,如果你身在權力的高位,想要過太平的日子,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個位置就是火山口,就算不想要去整别人,别人也會對你的位置虎視眈眈、暗流湧動、等待機會一擊必殺,自己才能取而代之,你一不留神可能就會身敗名裂,所以權力學寶典《韓非子》主張,任何對權力的潛在挑戰都要被消滅在萌芽狀态,也就是先下手為強。
中國曆史是一部相砍史,内部為争奪權力、鞏固權力、行使權力、衍生權力動辄刀斧相向,砍下的那麼多人頭,沒有對不對的,隻有該不該的,該砍就砍,樂此不疲,充分體現了“與人鬥,其樂無窮”的最高境界。所以“伴君如伴虎”,所以“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寇仇”,更要命的是,權力鬥争這部絞肉機一旦啟動,喝不夠血不會停下。
雖說權力可以放下,譬如漢朝的張良、春秋的範蠡,富甲天下且抱得美人歸(張良封萬戶侯隐退,範蠡得西施後泛舟),這也可以是做官的理想。榜樣在,但難學,因為權力這種東西,比美色更易誘人,比毒品更易成瘾。食欲、性欲,人之大欲也,但人老了,美食美女都難以消受了,隻有權欲是超越食性的東西,戀棧不舍,到死都不會放手。所以,終身制,才是符合人性的,所謂看得開、放得下、舍得了,一般都是扯淡,或者說是沒辦法,形勢所迫,不得不放下,縱觀曆史,放棄最高權力,還意味着放棄了自己的生命。
張良和範蠡其實沒有拿到集團組織内的最高權力,所以他們能退,隻要最高領導保證他們的安全即可。但是對于最高權力而言,他在謀權、固權、行權、展權的時候,無疑會觸動到很多人的利益,所以他的敵人也會非常多,如果他沒有安排好自己的班底接好班得話,日後被反攻倒算是大概率的,當然自己的班底不如自己親自掌權,所以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權力終身制的重要,不然權力的背後就是萬丈深淵,粉身碎骨!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高位的權力擁有者都會被權力養成一種人格,我們叫“權力人格”,這個特點就是實用、理性、無情、無常、殺伐果決、權謀、和下屬保持距離以營造神秘感等等。
掌握了權力,也就意味着身不由己,屁股決定腦袋,所以很多老朋友會認為權力型人物性情變了,變得不熟悉了,這才是對方真正進入了權力的狀态,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了解權力,以及背後的權力規律,才能更好的利用好這個權力關系,不然就算你有臉熟作為通行證,對方也不會買你的賬。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