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稻盛和夫: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真正的善良分為這3個層次

“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易經·益·象》

德行高尚的人,非常注重自己的成長進步,見到别人的善言善行,就會學習,從中汲取教益,以此來提高自身的修養。

于此同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就會立即改正,糾正自己的不當行為,不讓小錯變成大錯,以免殃及自身,禍及他人。

我們堅信,心存善念的人,天必佑之。

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很多人都一直信奉着存善心、行善舉,但事實上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善良呢?

我們平時所做的“善舉”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善良呢?其實真正的善良分成3個層次,你屬于哪一層呢?

最底層的善良:讓自己“爽”——小善如大惡

有年日本大地震的時候,全社會各個階層的人都在踴躍捐助。

然而在日本非常有名氣而且還很有錢的一個人卻表現得不那麼積極活躍,而這個人就是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

為什麼稻盛和夫會有如此表現呢?因為他說過這麼一句話:“小善如大惡。”

他曾講過這麼一個故事,是關于“小善造大惡”的。

說有位老人,住在湖畔邊上。每到冬季,野鵝南飛避寒,會在湖中短暫停留。

有一年,寒流來襲,兩隻野鵝困在湖中,無處覓食。老人頓生恻隐之心,就每天去喂食。

次年,兩隻野鵝又回來了,還帶了幾隻朋友。老人繼續喂養。

一年又一年,野鵝越來越多,南下避寒不再時尚,聰明的野鵝,都來老人這裡,靠老人的善良存活。

可忽然有一年,老人死了。

結果這一年,數百隻前來乞食的野鵝,活生生餓死。

那數百隻野鵝,就是死在老人的“小善”之下的。

善的沖動往往跟人的能力成一種反比狀态,每個人都心存善意,也都渴望在行善之時能夠獲得感激和關注——這是人的普遍天性。

因此,能力越弱的人,反而越愛幻想自己能夠恩惠于他人,故而時常為了讓自己“爽”,而做出如養野鵝的老人的那般“善舉”來。

第二層的善良:行有餘力——予以成長,收獲快樂

有句話說:“真正的善行,會珍視對方遠飛的翅膀。”

古話有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真正我們想要去幫助他人的時候,需要更加在意自己的“善行”是否能夠給對方帶來更大的成長。

而并非隻是為其解決眼前的困難。

并且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還要從中能夠收獲到快樂——不然那就是“僞善”。

之前看到過這樣的一段話:

“你覺得流浪貓什麼時候最可憐?”

“在垃圾堆裡找吃的?”

“不是,是在你給它買了最好的貓罐頭,走之前還摸了摸它的頭之後。”

所以,如果我們不能收養它,那麼就不要随便給它“希望”,然後再給它“失落”。

就像那些流浪漢懷裡的那些貓一樣,相對于隻是投喂食物,流浪漢們的行為才算是真正的善良。

因為他們說:“我是流浪漢,但我的貓不是流浪貓。”

最高層的善良:為自己活——大善似無情

稻盛和夫在“小善如大惡”這句話之後還有一句話是:“大善似無情。”

老子曾經也說過:“大仁不仁,大善不惠。”

相對于行“小善”的人來說,那些越是有能力的人,越能夠洞悉人心,也就越會對于自己的“善行”能否給對方帶來成長(或者是否反而會害了對方)做出謹慎判斷。

所以最高層的善良,其實都是一種看似無情的表現,是為了自己而活,然後讓他人在自己的成就中獲益。

簡單來說就是能力越弱的人,目光越短淺,從而所做的“善行”并不能顧忌得太多——如喂野鵝的老人——他們隻是為了自己“行善”的快感而行動。

可能力越強的就能夠看得更加長遠,也就更加清楚真正的行善,其實是通過成績自己來成就他人——要是自己的養不活,行善就是一種“惺惺作态”。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說是王健林在跟某縣負責人談某個“扶貧”項目時,因為資金的問題霸氣回應了這麼一句話:

“如果要搞利潤,還不如每年固定給你五個億,你自己去分得了,五個億很簡單,節約點成本就出來了。”

簡而言之,之所以他要建廠、要投資、要做項目,是要通過“項目”(自我)的成就來帶動真正能夠一起奮鬥、一起付出的人獲益。

這樣的善行,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最高層次善良。

佛說: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

網上有個段子,說某人到海邊放生,把一隻烏龜放到海裡,沒多久它又爬回來了。如此反複多次。

于是放生的這人就發朋友圈把這件事描述了下,并感慨:“動物都心存感恩之情,何況是人呢?”

結果有人評論:“人家那是陸龜,你放海裡當然要爬回來,不然會被淹死!”

還有那些在公園裡放生“蛇”的,不也是同樣的道理?

大善無迹,當你做某件事心中想要是“行善”時,你就已經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善良了。

做好自己,讓他人在你獲得成就時也能收益,那才是最高級的善良。

大善,就是活出最精彩的自我。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