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劉潤老師曾說過:“普通的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而頂級的人改變思維。”
正如很喜歡的一句話:“你相信什麼,才能看見什麼;你看見什麼,才能擁抱什麼;你擁抱什麼,才能成為什麼。”
試想一下身邊發生的事情,有一個人成功了,許多人往往看不到他們背後付出了多少,反而在想他們是不是走了哪種捷徑,比如,關系、背景、溜須拍馬、請客送禮……
真實的情況遠比我們看到的更為複雜。所以,提升思考維度,深知底層思維模式,會讓腳下的路越走越寬。
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選擇,在遇到選擇時,本能的會選擇那條最容易的路,也正因為如此,平庸的人才占據大多數。
因為那條最容易的路,不僅你能看得到,别人也看得見,所以這條路必定是擁堵的,但如果選擇一條看似困難的路,不僅路上的人少,而且所有的困難都是促使自己成長的過程。
正如趙玉平老師說的那樣:“本事都是在困難中成長的,毛病都是在安逸中養成的。”就像學習的過程是痛苦的,但成長也是可見的,健身的過程是痛苦的,但獲得好的身材也是可見的;美食讓人心情愉悅,躺着舒服,玩遊戲愉快,但不僅得不到成長,還會養成毛病。
所以,在做選擇時,最佳的選擇是那條能讓你成長的路,而不是你認為最舒服、最容易、看似最快捷的路。成功從來沒有速成,隻有千錘百煉,反複雕琢才能讓最終成功。
所謂的成功,不過是變優秀過程中的副産品而已,因為優秀而成功,不是因為成功而優秀。
我們從小被教育的是非分明,可這個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還有黑白之間各種顔色的交織。黑白、對錯不過一個線段的兩頭,而中間部分才是普遍現象。
許多人習慣于在黑白之間遊走,卻做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來斥責事情應該有黑白對錯,似乎對别人的标準與自己不同,希望這樣的行為能掩飾自己在中間地帶遊走事實。
事實上,因為每個人立場不同,你認為沒錯的事情,不代表符合别人的立場。就像職場中的上下級,上級的立場不僅需要考慮個人得失,還需要考慮團隊的得失,最終結果達到平衡的狀态;而下級立場考慮自身的得失更多,因為他們隻需要對上級負責,僅此而已。
所以,誰對誰錯呢?立場不同導緻對待同一件事情的判斷不同,沒有對錯,隻有最終的結果才能做出判斷。
如果結果向好,那麼就是“圓通”;如果結果向壞,此刻就變成了“圓滑”。
職場上“趨利避害”是大多數人的行為準則,你争我奪已成為常态。職場的現實是明争少見,暗鬥才是常态。
為了降低争權奪利的溫度,“以讓代争”模式,可以争得比較斯文、柔和,對于打着理性的幌子做着情緒化的職場人來說,是一種安全獲得的路徑。
比如,領導交代一件事情,下屬毫不推辭,立刻接受,這是執行力的體現,也是“下級服從上級,個人服從集體的表現。”但上司可能會覺得這位下屬工作負荷太輕,好像是閑的沒事做,專門等新差事。
同事又會覺得“什麼事情都敢承擔,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深淺。”同事眼光又變了,要麼是馬存心讨好上司,要麼就是愛出風頭,為了表現不顧一切。
如果要是适當地推辭一下,一方面表示自己不是閑的沒事做;另一方面表明自己不争功勞的态度,以免給領導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不當仁,要禮讓,免得做不好害了大家;苟當仁,便不讓,再推下去就是不負責任,對不起大家。
對于那些大家都不想承接的任務,稍微禮讓一下便接下,否則就會有“存心讓領導難堪的嫌疑”,或者變成“刻意擡高自己身價”的行為。
“讓”是為了給自己營造一個相對安全“争”的環境,而不是争到利益了,結果還要彌補“争”的過程中帶來的損失,這才是“争”的最高境界。
“競争”是職場的主旋律,但面對競争,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要麼赢,要麼輸,其實在輸赢之間還有合作。職場的現狀是此消彼長,因為蛋糕就那麼大,你多了必然别人就少了。
這樣的想法固然沒錯,但格局就小了。因為蛋糕就那麼大,所以,大家都在争搶,如果說合力把蛋糕做大,哪怕還是原來的份額,獲得的也會比原來得更多。
人們誤以為“競争”就一定要有輸赢,事實上,擊敗對手隻是初級水平,而高級水平是相互成就。擊敗對手是能力的體現,而成就對手才是實力的體現。
輸赢不是最終結果,而是在相互成就中彼此獲得更多,“雙赢”“多赢”才是真正“競争”過程中的最佳結果。
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
思維模式決定了行為方式,路在腳下關鍵在于你以什麼樣的态度去面對。大多數人總是用線性的思維方式,所以腳下的路越走越窄;而那些能夠多維度思考的人,總能夠在相同的事情中有不同的收獲。單維比長短,二維比面積,三維比體積……維度越高可能性就越大,收獲也就越多,所以思維的提升,是把路越走越寬的核心。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