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結合稻盛先生著作《京瓷哲學》《活法肆》《鬥魂》《企業家精神》中的内容,分享給大家:
一、何謂底層能力?
什麼是底層能力?
底層能力還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下意識的行動反射,且這個行動對解決問題、改善關系、讓事情變得更好有幫助。
換句話說,那些真的變成你身體一部分的認知或知識,才能被稱作是“底層能力”。
從這個角度講,每個人,作為一個哺乳動物,人體的這個初始設置就已經包含了一些底層能力了。
比如,别人打你一拳你會下意識躲閃;比如,遇到危險的情景,你會分泌腎上腺素,讓自己随時準備戰鬥或逃跑。
這些底層能力的效用是:讓你可以保護自己。
對應到工作中,什麼是底層能力呢?
比如你是做文案的。你學了怎麼拆解文案,怎麼撰寫文案,這不算底層能力。
但當你下班坐地鐵,看到平面廣告的時候,你第一反應就是分析這個文案背後的目标人群、用戶需求、轉化點。
當你在不由自主的看文案背後的這些邏輯的時候。恭喜你,你已經獲得作為文案人,應該具備的底層能力了。
面對不确定的時代,面對不斷變化的競争,決勝的關鍵就在于你的底層能力。
二、為什麼底層能力非常重要?
底層能力之所以至關重要,是因為底層能力是在任何場景都能夠用得上的能力。
比如,你的邏輯分析能力能夠讓你在工作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再比如,如果你具備很強的學習能力,那你就能夠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識,并且把新知識和舊知識進行整合,歸納和總結,更新自己的知識框架。
底層能力還包括探索能力,審美能力,概率預測能力等等,你完全可以根據你自己的需求去打造你的“底層能力圈”。
一旦你有了很強大的底層能力圈,那你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往往都會比别人更高效,也更容易達成你的目标。
一個人的底層能力,是一個人不斷提升自我、不斷進步的基石,其他能力都是建立在底層能力之上。三、真正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是這9種底層能力
1、正确判斷的底層能力
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要對各種事情做出判斷和決斷。就業、婚姻、家庭等等,我們被迫不斷地做出選擇和決斷。
可以說人生就是判斷的積累,就是決斷的連續。
就是說,過去判斷累積的結果就是我們現在的人生,今後如何選擇,将決定我們今後的人生。
因此,有沒有一個明确、正确的判斷基準,我們人生的結果将完全不同。
沒有基準的判斷,就像沒有燈光而在漆黑的夜裡行走,就像沒有航海圖而在茫茫大海裡航行。
這個判斷基準是我們生命的基軸,當我們迷惘時,它能把我們領回事物的原點。
所以,在成立京瓷後不久,我就将“作為人,何謂正确”當作判斷一切事物的基準。
可能有人會認為這一基準太幼稚、太簡單了,但我認為,事物的本質就是單純、明快的東西。
所謂正确的為人之道,就是“要正直”“不騙人”“要關愛他人”,等等,這些小時候父母和老師教給我們的、極其簡單的道德,或者說倫理。
對于當時很不成熟且沒有任何經營知識和經驗的我而言,除此之外,沒有可以借以立足的基礎。
如果将判斷基準的根本置于人的心中,經營者至少不會把公司導向錯誤的方向,我這樣确信。
這個單純的判斷基準,一直到今天,我依然堅守,并努力将其付諸實踐。
在企業經營中,我也努力堅持貫徹正确的為人之道,經營企業要無愧于天。我信奉這一思想到了愚直的程度。
迄今為止,我的經營判斷之所以不出大錯,能一步步紮紮實實走到今天,可能就是拜此所賜。
2 、抑制本能,用理性思考
人生來就兼具本能和理性兩個方面。
要吃要喝,要争要鬥,有占有欲,有妒忌心,所有這些,都是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命,追求家族繁衍,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
人們往往基于這種本能對事物進行判斷,這就與動物沒有區别。如果能夠對狀況進行客觀的觀察,人就可以做出更好的決定。
抑制本能非常重要,有意識地抑制本能,人的心中才會産生理性可以進入的空隙,人才能進行邏輯思考。
問題在于,人在多大程度上能用理性控制自己的行為。抑制本能并非易事,人缺少本能就無法生存。
我并不主張完全排除本能,重要的是:人不能受本能的支配,我們應該用意志的力量抑制本能。
人服從本能是自然的事,所以抑制本能非常困難,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做到的。
我們應當在利己的欲望剛剛冒頭的瞬間就察覺到,并為抑制它而有意識地做出努力。
我們必須學會控制本能心,這樣會使理性活躍,提高對事物做出正确判斷的能力。
東方哲學的大家安岡正笃先生教給我們“知識”、“見識”、“膽識”這樣的詞彙。
人活在世上,必須掌握各種各樣的知識。但僅憑知識,在實踐中幾乎發揮不了任何作用。
必須把知識提升到“知識要這樣運用”的“信念”的高度,即提升到“見識”的高度。
但是,這還不夠。必須把這種“見識”提升到“膽識”的高度。
所謂“膽識”,就是不管發生何種情況都要絕對實行、毫不動搖地堅定決心。
我認為,能帶來這種膽識的就是勇氣。
缺乏排除萬難、堅持到底的勇氣,任何知識都用不上。但許多人明知這麼做是對的,但實行時卻猶豫不決,就是因為缺乏勇氣。
那麼為什麼許多人鼓不起這種勇氣呢?因為他們把“自己”看得太重。
“不會遭人诽謗吧?”“不會惹人讨厭吧?”盡顧慮這些,因要自我保護而不能付諸實踐。
把自己看得輕些,抛棄個人得失,“被諷刺為糊塗蛋也好,遭人蔑視也好,都不在話下”,隻要有這種氣度,那麼不管困難多大,定能付諸實行。
常言道“讀《論語》而不知《論語》”。我們大都讀過聖賢的書,聽過聖賢的教誨。
有人提及,就會答道:“就這個道理啊,我知道。”
但是僅僅知道,沒有任何意義,必須将它上升到“見識”,再進一步,拿出真正的勇氣,将“見識”轉化為“膽識”,才能付諸實行。
5、正确分辨大善于小善的能力
人際關系的基本要點是:要抱着愛心與人相處。但那不是盲目的愛,也不是溺愛。“利他”這個詞的意思本來就很簡單。“有利于他人”,就是先人後己,把“為自己”放後面,優先“為他人”。
比如,思考為了鄰居可以做些什麼,盡己所能做一些關愛對方的事情。利他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絕不是什麼需要大張旗鼓的行為。
如果有家庭,首先就要做一些讓家人幸福的事情。如果在工作,就要為職場同事、為客戶做力所能及的事。
隻要有利于他人,不管事情多麼細小,都是利他的行為,在利他的行為中萌生的利他心,像花朵一樣綻放,由此,再向着人最高尚、最美好的行為進一步擴展。
他人優先,将自己放在後面,這是做人的樸素而單純的行為。
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運自然就會好轉。宇宙中俨然存在這樣的因果法則。四、結語:底層能力,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電影《教父》中有句台詞:
“在一秒鐘内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隻要你耐心修煉上述九種底層能力,就能成為迅速看到本質的人。
上一篇
《花間集》全文珍藏版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