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他思維。
利益是人人都渴望得到的,如果利益隻由一個人占有,那麼其他人為了利益,都會對他群起而攻之。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利他思維。曾國藩在平定太平天國的過程中,常常将戰功讓于官文、多隆阿、胡林翼等人,就是一種利他。看似吃虧,實則是大大地減輕了前進的阻力。
2、資源思維。
所謂資源思維,就是把最有價值的事情和其他事情分離開,然後盯準目标,放棄那些不重要的人和事,把時間和精力以及全部的資源投入在回報最大的事情上。
當一個人學會選擇,學會放棄的時候,也就是他開始成長的時候。
3、内求思維。
當我們内心有問題的時候,千萬不要抱怨外面的人和事,因為問題的根本一定在我們的内心,是我們的内心讓我們感受到了不快樂。
你不應該記恨别人對你惡語相向,而應該反思自己在待人方面有哪些做得不夠,更要反思自己的心胸為何如此狹隘,别人偶爾的一句惡語也令你記恨一輩子。
4、跨欄思維。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決于他遇到的困難的程度,豎在你面前的欄越高,你跳得也越高,這就是跨欄思維。
當困難來襲的時候,不要害怕,困難的背後,往往是巨大的獎勵。
5、破框思維。
上世紀60年代,中國水稻育種領域流行的是蘇聯的米秋林、李森科無性雜交理論。
而袁隆平在實踐中發現這一理論是錯誤的,從而大膽破框,投入摩爾根遺傳學的懷抱,一舉奠定了中國雜交水稻的理論基礎。袁隆平成功的關鍵,就是破框思維。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