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第一章.全身症狀秘方
前言
本手冊由是一個對症找方的好資料.手冊内容資料來源于網絡上摘錄.由朱永庫老人編輯.整理彙編.本人喜歡電腦上網.酷愛中醫學習過光明中醫函大.自學中醫30多年,積累了很多中醫資料.但從不給外人看病。自己和家裡人有病.我才對症辨證論治,自己找藥方治療。我今年73歲,。編輯本手冊目的是為了行善積德,供有緣人共享。
目錄
1.惡風:2.惡寒:3.畏寒 4.寒戰5.身熱肢寒6.惡寒發熱:7.寒熱往來:8.但熱不寒:
9.壯熱:10.低熱:11.潮熱:12.五心煩熱:13.無汗:14.戰汗:15.自汗:16.盜汗:
17.絕汗:18.黃汗:19.汗出偏沮:20.頭汗:21.心胸汗出:22.手足汗出:23.腋汗:
24.身重:25.身痛:26.骨痛:27.身振搖 :28.筋惕肉瞤 29.癱瘓: 30.半身不遂:
31.角弓反張: 32.半身麻木:33.浮腫: 34.肥胖:35.消瘦:36.脫形:38白咅:
39.紅疹:40.汗血:41.發癍:42.發黃:43.毛發脫落:44.發狂:45.發癫46.痫:
47.善驚:48.善喜 49.善悲 50.善恐:51.善怒 52.善憂思 53.善疑:54.忘想:
55.妄聽妄視:56.神昏:57.谵語:58.鄭聲:59.獨語: 60.言語錯亂:61.失語:
65.癡呆:73.暈厥:62.心煩:63.煩燥:37.疲乏:64.嗜睡:66.健忘:67.多夢:
68.不寐 69.夢遊:70.鼾眠 71.齧齒:72.善太息:74.少氣:75.呵 欠:
1.惡 風
惡風是病人一種怕風的感覺,具有遇風則怕冷戰栗,避風則緩的特點,是風邪襲表衛氣失和的一種表現。
惡風與惡寒性質相近但程度不同。惡風者乃遇風則冷;惡寒者則受寒始冷。但臨床所見二者常相兼出現惡寒者皆惡
風。惡風者也多兼有惡寒。在内傷疾病中,惡風需與畏寒鑒别。畏寒乃陽虛導緻肢體怕冷的感覺。
常見證候
風邪襲表惡風:發熱、惡風,頭痛, 自汗出,或鼻鳴幹嘔,或皮膚瘙癢、水腫,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緩。
風熱外襲惡風:發熱、惡風,口渴,咽喉癢痛,皮膚瘙癢,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風濕外襲惡風:惡風不欲去衣,骨節疼煩,汗出短氣,小便不利,舌質淡,苔白膩,脈濡緩。
衛氣虧虛惡風;惡風,自汗出,容易感冒,舌質淡,脈浮無力。
風邪襲表惡風:外感風邪襲于肌表衛氣抗邪,邪正相争則見發熱、惡風。風性開洩腠理疏松,衛外不固,營陰不能
内守,則汗出。風邪上擾,故頭痛鼻鳴;胃失和降,故幹嘔;風行皮膚,故瘙癢;風遏水停,則水腫。
治宜疏風解表,調和營衛,方選桂枝湯加減。
桂 枝 湯
桂枝9克 白芍9克 炙甘草6克 生姜片9克 紅棗12枚
1.如感冒,惡風寒較甚者,宜加防風、荊芥、淡豆豉。
2.如患者體質虛者,加黃芪。
3.兼見咳嗽者,宜加杏仁、蘇子、桔梗。
4.用于風寒濕痹,宜加姜黃、細辛、威靈仙。
5.項背拘急強痛,加葛根、防風、桑枝。
6.用于妊娠嘔吐,可重用生姜,再酌加蘇梗、白術,砂仁。
7.用于受冷即發的皮膚病,無熱象者,可加當歸、荊芥、防風、蟬蛻、丹參等。
(《傷寒論》)
[異名] 陽旦湯(《金匮要略》)。
[組成] 桂枝去皮三兩(9g) 芍藥三兩(9g) 甘草炙二兩(6g) 生姜切三兩
(9g) 大棗擘十二枚(3g)
[用法] 上五味,哎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溫,服一升。服已須
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染染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
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如前法;又不
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
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
辛、酒酪、臭惡等物。
[功用] 解肌發表,調和營衛。
[主治] 外感風寒,營衛不和證。頭痛發熱,汗出惡風,鼻鳴幹嘔,苔白不渴,脈
浮緩或浮弱者。
[病機分析] 營為陰,衛為陽,一在脈中,一在脈外。營陰之所以能循行脈中而不
溢出脈外,有賴衛氣的固攝;衛陽之所以能運行脈外不緻漫無所依,又藉營血為依附,
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在内,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無論外感、内
傷,凡影響營衛的協調和諧關系,均可形成營衛不和證。本方證之營衛不和乃外感風寒
所緻。外感風寒,衛陽奮起抗邪于外,故發熱;風邪客于肌表,經脈不利,故頭痛;風
性疏洩,每緻腠理開洩,加之衛陽與邪抗争于外,失于衛外為固之能,令營陰不能内守
而外洩,故見汗出;正如周揚俊所說“風既傷衛,則衛氣疏洩,不能内護其營,而汗因
以自出矣”(《傷寒論三注》卷1)。汗出肌疏,不勝風襲,故見惡風;更因汗出使營陰
不足,故脈呈緩弱之象。本方證之脈緩是與麻黃湯證之脈緊相對而言,不能理解為二十
八脈中的緩脈。此病理變化,即為營衛不和,《傷寒論》稱之為“營弱衛強”。所謂“衛
強”,是指風邪侵襲,衛陽抗邪,有邪氣實之意;所謂“營弱”,是指營陰外洩,陰液受
損,有正氣虛之意。“衛強”則頭痛發熱,“營弱”則汗出惡風,脈緩。肺主氣,外合皮
毛,開竅于鼻。風寒襲表,肺氣不宣,氣道不利,故見鼻塞或流清涕,而緻呼吸時見鼻
鳴。肺、胃經脈相通,手太陰肺經環行于胃口,肺氣肅降,有助于胃氣下行,今肺氣不
利,影響胃氣失和,胃氣上逆,故見幹嘔。因本方證有汗出,相對麻黃湯證之表實無
汗,故又稱為外感風寒表虛證。
[配伍意義] 風寒在表,應辛溫發散以解表,但本方證既有外邪客表之邪實一面,
又有營陰受損,營衛失和一面,故治當解肌發表,調和營衛,即祛邪調正兼顧為治。由
于本方證營衛不和的病機重在風寒襲表,“衛氣不共營氣諧和故爾”(《傷寒論》),故方
以辛溫的桂枝為君藥,助衛陽,通經絡,發汗發表,祛在表之風寒。芍藥酸收,益陰斂
營,既斂固外洩之營陰,又補充受損之津液,且監制桂枝之發散,使汗勿傷津,正如喻
昌所言:“其最妙之處,在用芍藥益陰以和陽。太陽經之營衛,得芍藥之酸收則不為甘溫
之發散所逼,而安其位也”(《尚論後篇》卷1),用為臣藥。桂、芍等量合用,一治衛
強,一治營弱,散中有收,汗中寓補,使表邪得解,營衛調和。生姜辛溫,能“止嘔,
出汗,散風,祛寒”(《本草經疏》卷8),用之助桂枝辛散表邪,兼和胃止嘔;大棗甘
溫能“助陰補血”(《藥品化義》卷3),“強健脾胃”(《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冊),用
之協白芍養血益營,兼益氣補中。姜、棗相配, “專行脾之津液而和營衛”(《傷寒
明理論》卷4),是為補脾和胃,調和營衛之常用組合,正如《本經疏證》卷4說:
“《傷寒論》、《金匮要略》兩書,用棗者五十八方,其不與姜同用者,十一方而已,
大率姜與棗聯,為和營衛之主劑,姜以主衛,棗以主營”,二藥共為佐藥。炙甘草
調和藥性,合桂枝辛甘化陽以實衛,合芍藥酸甘化陰以和營,功兼佐使之用。綜觀
本方,藥雖五味,結構嚴謹,發中有補,散中有收,邪正兼顧,陰陽并調,故而柯
琴在《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卷上贊桂枝湯“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陰和陽,調
和營衛,解肌發汗之總方也”。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為發散藥與酸收藥配伍,使之散中有收,汗不傷正。二為助
陽藥與益陰藥同用,以陰陽兼顧,營衛并調。
[類方比較] 麻黃湯和桂枝湯同屬辛溫解表方劑,均可治外感風寒表證,但麻黃湯
中麻、桂并用,佐以杏仁,發汗散寒力強,又能宣肺平喘,為辛溫發汗之重劑,适用于
外感風寒,惡寒發熱而無汗喘咳之表實證。桂枝湯中桂、芍并用,佐以姜、棗,發汗解
表之力弱,但有調和營衛之功,為辛溫解表之和劑,适用于外感風寒,發熱有汗而惡風
之表虛證。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解肌發表,調和營衛的代表方。以惡風,發熱。汗出,脈浮
緩為證治要點。
本方的治療範圍,從《傷寒論》與《金匮要略》以及後世醫家的運用情況來看,不
僅用于外感風寒表虛證,而且還運用于病後、産後、體弱等因營衛不和所緻的病證。這
是因為桂枝湯本身具有調和營衛、陰陽的作用,而許多疾病在其病變過程中,多可出現
營衛、陰陽失調的病理狀态,正如徐彬所說:“桂枝湯,表證得之,為解肌和營衛;内證
得之,為化氣調陰陽”(《金匮要略論注》卷20)。
2.加減法 用于感冒,若惡風寒較甚者,宜加防風、荊芥、淡豆豉疏散風寒;體
質素虛者,可加黃芪益氣補虛,助正祛邪;兼見咳喘者,宜加杏仁、蘇子、桔梗宣肺止
咳平喘。用于風寒濕痹,宜加姜黃、細辛、威靈仙祛風除濕,通絡止痛;項背拘急強
痛,加葛根、防風、桑枝散寒通絡舒筋。用于妊娠嘔吐,可重用生姜,再酌加蘇梗、白
術、砂仁等和胃安胎之品。多形紅斑、荨麻疹、凍瘡等皮膚病,每逢秋冬或受凍即發,
或雖夏季經用涼水亦發,無熱象者,可選加當歸、荊芥、防風、蟬蛻、丹參等祛風活血藥物。
3.本方現代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熱、産後及病後的發熱、出
汗異常(盜汗、自汗、黃汗)、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病、心律不齊、妊娠嘔吐、遺精、
過敏性鼻炎、多形紅斑、凍瘡、荨麻疹等辨證屬于營衛不和的多種疾病。
[使用注意]
1.本方為外感風寒表虛證而設,凡外感風寒表實證者禁用。
2.其症雖有汗出,若伴見發熱口渴、咽痛脈數或胸悶、苔黃膩、脈滑數,證屬溫
病初起,或濕溫為患者,禁用本方。
3.汗出惡風若與倦怠乏力、氣短懶言等症并見,屬肺衛氣虛、表衛不固證,亦不宜使用。
4.服藥期間禁食生冷粘膩、酒肉、臭惡等。 伴皮膚瘙癢者,宜疏風清熱利濕,方用 消風散
消 風 散
荊芥3-9克 防風6-9克 牛蒡子6-9克 蟬蛻6-9克 苦參6-9克 蒼術6-9克 石膏6-9克 知母6-9克
當歸6-9克 生地6-9克 胡麻仁6-9克 甘草3克 木通3克
1.若見風熱偏盛,而見口渴,煩躁,大便幹結者,酌加金銀花、連翹、大黃等以疏風清熱,解毒通腑;
2.若濕熱偏盛,表現為胸脘痞滿,身重乏力,舌苔黃厚而膩者,酌加地膚子、車前子、栀子等以清熱利濕;
3.若血分熱甚,症見五心煩熱,舌紅或降者,酌加赤芍、丹皮、紫草等以清熱涼血;
4.若痛癢尤甚,病情遷延或反複發作者,酌加烏梢蛇、全蠍、僵蠶等以搜風止癢。
(《外科正宗》卷4)
[異名] 涼血消風散(《外科大成》卷4)。 .
[組成] 荊芥 防風 牛蒡子 蟬蛻 苦參 蒼術 石膏 知母 當歸 生地 胡
麻仁各一錢(各6—9g) 甘草 木通各五分(各3g)
[用法] 上藥用水二盅,煎至八分,食遠服。
[功用] 疏風養血,清熱除濕。
[主治] 風疹、濕疹。皮膚疹出色紅,或遍身雲片斑點,瘙癢,抓破後滲出津水,
苔白或黃,脈浮數。 ,
[病機分析] 關于本方的主治病證,原書記載是:“風濕浸淫血脈,緻生瘡疥,瘙癢
不絕,及大人、小兒風熱瘾疹,遍身雲片斑點,乍有乍無,并效。”所謂瘡疥、瘾疹,
均是瘙癢性皮膚病的泛稱,具體的皮損情況十分複雜。現代通稱為風疹、濕疹。其病
因、病機是風邪與濕邪、熱邪三氣,侵襲人體,浸淫血脈,郁于肌腠而發為皮疹。其瘙
癢難忍與皮疹似空中之雲時隐時現,乃風邪之征,所謂“癢自風來”、“風性善行而數
變”是也;皮疹瘙癢,抓破後滲出津水,則是濕邪之征;至于皮膚疹出色紅,正是熱邪
之象;風邪偏盛則苔白,熱邪偏盛則苔黃,脈來浮數主風主熱。
[配伍意義] 針對風濕熱邪侵襲肌膚,發為風疹、濕疹,治宜疏風、除濕、清熱,
以祛邪于外;并兼顧到疾病與用藥的全面情況,佐以養血。方中荊芥、.防風、牛蒡子與
蟬蛻四藥并用,疏風透邪,開發腠理,以祛散在表之風邪,有祛風止癢之功,共為君
藥。苦參清熱燥濕,蒼術苦溫燥濕,木通利小便而清利濕熱,斯三藥是為除濕而設;石
膏配知母,大清陽明肌熱,斯二藥是為清熱而設;上述兩組藥祛除濕熱之邪,共為臣
藥。當歸、生地和胡麻仁滋陰潤燥,養血活血為佐藥,其用藥意義約有如下三端:一者
因風濕熱邪侵襲肌膚,郁結不散,每易耗傷陰血;二者系方中諸祛風藥與除濕藥性皆偏
燥,亦易損傷陰血;三者乃外邪浸淫經絡,氣血為之郁滞,方中當歸兼可活血,有助于
祛風除邪,所謂“醫風先醫血。血行風自滅”(《婦人大全良方》卷3)是也。生甘草清
熱解毒,調和諸藥,作為使藥。諸藥合用,共成疏風養血,清熱除濕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以辛散疏風藥為主,配伍祛濕、清熱、養血之品,如此祛邪而
主次有序,扶正寓于祛邪之中,既能祛風除濕,又可養血清熱,使邪氣得去,血脈和
暢,則瘙癢自止。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之治法具備了疏風、清熱、除濕和養血四法,而此四法正是中
醫治療皮膚病的主要治療方法。因此,本方是臨床治療急性皮膚病的常用方,尤以治療
風疹、濕疹效果明顯。應用時以皮膚瘙癢,疹出色紅,抓破後滲出津水等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風熱偏盛,而見口渴,煩躁,大便幹結者,酌加銀花、連翹、大黃
等以疏風清熱,解毒通腑;若濕熱偏盛,表現為胸脘痞滿,身重乏力,舌苔黃厚而膩
者,酌加地膚子、車前子、栀子等以清熱利濕;若血分熱甚,症見五心煩熱,舌紅或绛
者,酌加赤芍、丹皮、紫草等以清熱涼血;若瘙癢尤甚,病情遷延難愈或反複發作者,
酌加烏梢蛇、全蠍、僵蠶等以搜風止癢。
3.現代對于荨麻疹、濕疹、藥物性皮炎、接觸性皮炎和急性腎炎屬于風濕熱毒所
緻者,均可用本方加減治療。
[使用注意] 服用本方期間,不宜食用海鮮魚腥、雞鵝辛辣諸動風發物;并同時結
合用本方煎液溫洗患處或其它藥物外用,則取效更速,但切忌用熱水燙洗患處。陳實功
所謂:“必得兼戒口味,辛熱莫啜,忌洗熱湯”(《外科正宗》卷4),即是此意。
敗 毒 散
羌活5克 柴胡5克 前胡5克 獨活5克 枳殼5克 茯苓5克 荊芥5克 防風5克 桔更5克 川芎5克 甘草3克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2)
[異名] 敗毒散(《類證活人書》卷17)、羌活湯(《聖濟總錄》卷21)、十時湯(《聖
濟總錄》卷144)、人參前胡散(《雞峰普濟方》卷5)。
[組成] 柴胡去苗 前胡去苗,洗 川芎 枳殼去瓤,麸炒 羌活去苗 獨活去苗 茯
苓去皮 桔梗 人參去蘆 甘草各三十兩(各900g)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6g),水一盞,加生姜、薄荷少許,同煎七分,去
滓,不拘時服,寒多則熱服,熱多則溫服(現代用法:作湯劑煎服,用量酌減)。
[功用] 散寒祛濕,益氣解表。
[主治] 氣虛,外感風寒濕表證。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
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淡苔白,脈浮而按之無力。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一首益氣解表的常用方。以憎寒壯熱,肢體酸痛,無汗,脈
浮按之無力為證治要點。 .
2.加減法 若正氣未虛,而表寒較甚者,去人參,加荊芥、防風以祛風散寒;氣
虛明顯者,可重用人參,或加黃芪以益氣補虛;濕滞肌表經絡,肢體酸楚疼痛甚者,可
酌加威靈仙、桑枝、秦艽、防己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之品;咳嗽重者,加杏仁、白前
以止咳化痰。痢疾之腹痛,便膿血,裡急後重甚者,可加白芍、木香以行氣和血止痛。
若用于風毒瘾疹,可加蟬蛻、苦參疏風除濕止癢;用于瘡瘍初起,去人參,加銀花、連
翹以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3。現代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風濕性關節炎、腹瀉、痢疾、皮膚瘙癢證及瘡
瘍初起等屬外感風寒濕邪兼氣虛者。
[使用注意] 本方多用辛溫香燥之品,外感風熱及陰虛外感者,均忌用。若時疫、
濕溫、濕熱蘊結腸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
伴水腫者,宜疏風宜肺利水,方用 越婢湯加減.桑菊飲加減
越婢湯
麻黃18克 石膏24克 生姜9克 甘草6克 紅棗12枚
1.惡風加炮附子3克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麻黃18g 石膏25g 生姜9g 甘草6g 大棗15枚
上五味,以水600ml,先煮麻黃,去上沫,再下餘味,煮取300ml,分三次溫服。
注;方後加減者,“惡風者加炮附子一枚”,惡風乃表陽虛,
衛陽不固,加附子意在壯陽以行水而止汗;“風水加術四兩”,此
乃裡濕太甚,故加白術,使脾氣散精,上歸于肺,以通調水道,
下輸膀胱。與麻黃同伍以祛表濕,使之表裡并行,以增強利水消腫之功.
(功效)發越水氣,兼清裡熱。
(主治)
主證:風水初起,一身悉腫,身熱惡風,微微汗出,口渴或不渴,舌苔白膩,脈浮數者。
副證:骨節疼痛。
(臨證加減)
1.腫甚身重,為濕邪重,加炒薏苡仁、蒼術燥濕。
2。頭面先腫,或兼咳喘為肺氣郁滿,加浮萍、川貝母、杏
仁以加重宣肺行水下氣之力。
3.一身悉腫,小便不利,加茯苓、車前子、澤瀉利水。
4。煩渴而小便少者,為熱閉水道,加白茅根、甘草梢、琥
珀粉、滑石清熱利尿。
5.惡寒身楚,為寒邪偏重,酌加蘇葉、防風、荊芥、桂枝
等以辛溫散寒。
6.咽喉腫痛,為風熱上搏,加闆藍根、北豆根、桔梗、連
翹,清熱利咽。
.7.惡風汗多,為表虛失固,加生黃芪、防風、白術,散精
輸肺,固表止汗,使麻黃、石膏得宣通水道之效。甚者加附子,
扶陽固表,且助白術逐水祛濕。
8.治肉極,熱則身體津脫,腠理開,汗大洩,曆風氣,下
焦腳弱,名《千金》越婢湯.
9.取原方劑量工/8,合人桂枝湯原方劑量1/4。治表邪久郁
不解,兼有裡熱之輕證,症見發熱惡寒,熱多寒少,l=i渴微煩,
脈浮大有力者,名桂枝二越婢一湯。L信寒論]
10。本方去石膏、生姜、大棗、加杏仁。表散風寒,宣肺平
喘。治療外感風寒之咳喘,痰白質稀,惡寒,無汗,舌淡紅,苔
薄白,脈浮緊,名三拗湯。[和劑局方]
11。渴與不渴之辨:主治雲:“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
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按本條證,若大可疑
者,然張仲景論病,往往有如此者。傷寒脈浮緩,身不疼,用青
龍湯;表有熱,裡有寒,用白虎湯;無表裡證,用大承氣湯,若
執守株之見,以為誤字,為攙人,為結簡,。為衍文,則全書中,
竟無措手處。夫惡風者,郁陽氣于表也,不渴者,肌肉中有熱,
而裡無熱也。自汗出者,肉中蒸郁之極乃汗出,猶陽明病多汗之
義.無大熱者,亦肉中有大熱,而表反不甚熱也。此等疑似證,
若以後人之見,而觀古人之心,則竟不能窺精微之所在,說者又
謂不渴當作而渴。愚謂此說尤非是,凡論中不渴者,不一而足,
是本當渴而反不渴.是以故渴不渴字面,以警人之匆匆不可看過,
更取上章皮水,其脈亦浮,外證浮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
如鼓,不渴,當發其汗。又太陽病,脈浮而緊,法當骨節疼痛,
反不疼,身體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為風水等文,
以玩索之,則疑義渙然冰釋矣。[椿庭經方辨.日本名著出版社,~977]
12.越婢湯方名探讨:方名釋義,古今有四種觀點:①“婢”
當是“脾”,傳寫之誤,如章虛谷;②“婢”指“脾”,并非傳寫
之誤,而是因為“脾”與“婢”有類似屬性而借用,如成無己;
③越婢之名得于越國之婢,如錢天來;④“婢”為“痹”傳寫之
誤,如南京中醫學院張谷才。文中認為,四說皆不通, “婢”乃
“卑”,“越婢”乃“越卑”之意,水濕重濁沉降,卑處多濕而有
“卑濕”之稱, “越”乃“散”之意,使水濕散發于上即“越卑”
之意,于此作注,于理可通。[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87,《4,:49]
工3.越婢湯合五苓散治療急性荨麻疹合并血管性神經性水
腫:臨床見症風團廣泛,色紅,并同時于其後數天内出現血管性
水腫,眼睑腫如卧蠶,口唇腫大突出,且兼全身水腫,甚或出現
腹水,腹水如鼓,尿量明顯減少.或伴發熱,微惡風寒。基本方
為麻黃、大棗、茯苓、生白術、桂枝、連翹、豬苓各log,烏
梅、澤瀉各15g,生石膏30g,炙甘草6g。每日工劑,分3次水
煎服。[新中醫,1994,(7,:51]
桑菊飲
桑葉7.5克 菊花3克 杏仁6克 連翹5克 薄荷2.5克 桔梗6克 生甘草2.5克 葦根6克
1..氣粗似喘,氣分熱盛,加石膏、知母。
2.若舌降、暮熱,是邪氣入營,加犀角(水牛角代)、玄參。
3.若熱入血分,舌質深降,躁擾或神昏谵語,恐耗血動血,宜去薄荷、葦根,加生地、丹皮、麥冬、玉竹。
4.若肺熱甚,加黃芩。
5.若口渴甚者,加天花粉。
6.若兼咽喉紅腫疼痛的,加玄參、闆藍根。
7.若咳嗽咯血者,加白茅根、茜草根、丹皮。
8.若目赤腫痛,宜加剌蒺藜、蟬蛻、木賊、決明子。
(《溫病條辨》卷1)
[組成] 桑葉二錢五分(7.5g) 菊花一錢(3g) 杏仁二錢(6g) 連翹一錢五分
(5g) 薄荷八分(2.5g) 桔梗二錢(6g) 生甘草八分(2.5g) 葦根二錢(6g)
[用法]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功用] 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主治] 風溫初起,表熱輕證。但咳,身熱不甚,口微渴,脈浮數。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辛涼輕劑”,是主治風熱咳嗽輕證的常用方劑,以咳嗽,發
熱不甚,微渴,脈浮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二三日後,氣粗似喘,是氣分熱勢漸盛,加石膏、知母以清解氣分
之熱;若舌绛、暮熱,是邪初人營之象,加犀角、玄參以清營涼血,仍用原方清宣肺
衛,透熱轉氣;若熱人血分,.舌質深绛,躁擾或神昏谵語,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
血,宜去薄荷、葦根,加生地、丹皮、麥冬、玉竹涼血和血養陰;若肺熱甚,可加黃芩
清肺熱;若口渴甚者,加天花粉生津止渴。兼咽喉紅腫疼痛,加玄參、闆藍根清熱利
咽;若咳痰黃稠,咯吐不爽,加瓜蒌、黃芩、桑白皮、貝母以清熱化痰;咳嗽咯血者,
可加白茅根、茜草根、丹皮以涼血止血。用治目赤腫痛,宜加刺蒺藜、蟬蛻、木賊、決
明子以祛風清熱明目。 . . .’ .
3.現代常用本方治療感冒、急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結膜炎、
角膜炎等辨證屬風熱犯肺或肝經風熱者。
[使用注意] 本方為“辛涼輕劑”,若肺熱甚者,當予加味後運用,否則病重藥輕,
藥不勝病;風寒咳嗽禁用。由于本方藥物均系輕清之品,故不宜久煎。
風熱外襲惡風:風熱侵襲肌表,衛外機能失常,故發熱、惡風。風邪上襲,則咽喉發癢,
伴有熱邪故咽痛, 口渴;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均為風熱之象。治宜疏風清熱,方用 麻黃連轺赤小豆湯、 桑菊飲加減。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麻黃6克 連翹6克 杏仁7克 赤小豆24克 紅棗12枚 茵陳24克 生姜片6克 炙甘草6克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麻黃6g 連翹6g 杏仁9g 赤小
豆30g 大棗12枚 生梓白皮15g 生姜6g 炙甘草6g
上8味,以天然雨水(飲用水亦可)2000ml,先煮麻黃,
再沸,去上沫,再下諸藥,煮取600ml,去滓,分溫3服,半日服完. 、
(功效)宣透表邪,清洩濕熱。
(主治)
; 主證:發熱,惡寒,無汗,頭身疼痛,心煩,或疹作癢,或
身目俱黃,小便黃、短少不利,苔白或薄黃,脈浮。
副證:或汗出不徹,或腫.
(臨證加減]
L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荨麻疹:藥用麻黃、連翹、赤小
豆、桑白皮、杏仁、甘草、生姜、大棗。發疹時形寒汗出惡風者
加黃芪、白術、防風;伴頭暈,奇癢者加荊芥、刺蒺藜;伴發熱,
舌質紅,苔黃,溲黃者加銀花、蟬蛻、僵蠶、牛蒡子;便秘者加
生大黃;伴皮膚潰爛、黃水浸淫者加龍膽草、茯苓、薏苡仁、蒼
術、茵陳、黃柏、生地;腹痛便溏者加白術、黨參、厚樸;鏡檢
大便有蛔蟲卵者加槟榔、使君子。[P9J.沖醫,1988,《l,:4。]
2.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治療玫瑰糠疹;工6例中病程長短
不一,發病在10天以内者6人,20天以内者4人,30-60天者
5人,2個月以上者1人。
3。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味治療急性濕疹樣皮炎:本方用麻
黃、杏仁、生姜各9g,連翹15g,桑白皮、大青葉、赤小豆、地
膚子各30g,生姜9g,大棗6g,甘草3g。皮損掀紅灼熱加生石
膏、生地;滲液明顯加苦參、黃柏;瘙癢甚加徐長卿、白藓皮;
藥疹加甘草30g,赤小豆6。g;發于上部加蟬悅6g,菊花20g;
發于下部加川牛膝9g,車前子15g。每日工劑,水煎服.第3煎
藥液加熱水洗浴或濕敷。
4.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治療水痘:藥用麻黃、甘草各
1.5g,連翹、紫草、生桑白皮各4.5g,杏仁3g,銀花藤lOg,
赤小豆9g.以上為3歲4,JL用量,劑量随年齡大小增減。每日工
劑,水煎服。[廣西中醫藥,1992,cl,:9--103
5。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治療小兒急性腎炎:本方用麻黃
4—9g,連翹8~15g,赤小豆15~25g,桑白皮9~12g,苦杏仁
6—9g,生姜3—6g,大棗4—6g,益母草9-15g,土茯苓10-
15g。表邪重加防風、荊芥;水腫麻黃加量;煩熱口渴加石膏;
濕熱毒邪去生姜、大棗,加金銀花、地丁;尿少且白細胞多加白
花蛇舌草,尿蛋白多加石韋、枇杷葉。用藥工周後,偏陰虛加女
貞子、旱蓮草;脾腎漸複,餘邪未盡加茯苓皮、山藥、芡實、薏
苡仁。每日1劑,水煎服,14日為1個療程。[新中醫,1997,c4,:
18~20]
6.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急性,腎炎:加減方由炙麻黃、連
翹、赤小豆、桑白皮、生姜皮、小青草、葎草、茜草根、蒲黃、白茅
根組成。功能疏風解表,宣肺利水。[浙江中醫雜志,1987,《s,:196]
7。浮萍連翹赤小豆湯治療急性腎炎:由浮萍、麻黃、連翹、
澤瀉、滑石、冬瓜皮、赤小豆、茜草、大小薊組成。功用清熱解
毒,涼血止血,降壓利尿。主治小兒急性腎炎。 [中國醫藥學報,
1986,(6):26]
8.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味治療急性腎炎水腫:基本方用麻
黃3-lOg,連翹、桑白皮、扁豆、薏苡仁、車前子、蠶砂各10
—30g,杏仁、姜皮各5~10g,赤小豆、白茅根、益母草、土茯
苓各30—60g。水腫重加地膚子、澤瀉;血尿重去姜皮,加生
地、小薊.每日1劑,15 日為1療程。[江西中醫藥,1993,cz,:343
9.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治療陽水、根據朱丹溪對水腫分為
陽水,陰水的理論,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為基本方治療陽水。咽
喉紅腫疼痛者加白牛蒡子9g,闆藍根15-30g,或生石膏30g;惡
風寒,發熱者加桑葉、蘇葉各9g;身腫不消者加黃芪15-30g,
防己9g,大腹皮9g,車前子12g;遍身瘡痍者與五味消毒飲合方;
小便短黃者加茅根15g,滑石18g。
10。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味治療蛋白尿:用麻黃連翹赤小豆
湯加蘇葉、防風等治療急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觀察到随着水腫
消退,蛋白尿也随之好轉。如水腫已退而蛋白尿尚未消失,仍可
繼續使用本方治療,蛋白尿常能消失。[新醫藥學雜志,1978,t2,:8]
11.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治療急性腎炎并發展毒症:因麻
黃有升壓作用,故以防風代之,并加入鈎藤、夏枯草,治療急性
腎炎并發尿毒症3例。治療結果,患者血壓下降迅速,尿液自動
排出,腎功能很快恢複,随着血壓下降昏迷即迅速好轉。[江蘇中
醫,1959,(8):193
12.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肝腎綜合征:屬寒邪外束,玄府
閉塞,瘀熱郁阻脾胃,熏蒸肝膽,氣化失司,水濕浸漬,服本方
加茵陳、茯苓皮工5劑而愈;兼喘息型肺炎并發心衰,證屬肅降
失順,水道不通,瘀熱在裡,水氣淩心漬腎,本方合葶苈大棗瀉
肺湯化裁,半月後諸症悉退。[中醫雜志,1983,《9,:27]
13。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的臨床應用:本方具有清解表裡濕熱
之功,臨床用于治療黃疸、風水、低熱、隐疹、皲裂等多種疾
病,療效顯著。可根據病情适當加減,若無寒熱紛争,一般去
姜、棗、草;若無梓白皮,黃疸患者可用茵陳代之,其他患者以
桑白皮代。此外,濕熱欲從小便而出,可先煮麻黃以去麻黃之揮
發油,僅用麻黃堿的利尿作用;欲從汗解則無須先煮麻黃。[河南
中醫學院學報,1979,(4);17]
14。加味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其臨床
表現多為夜間突然起病,單個關節突然出現紅腫灼痛,甚者如刀
割樣痛,伴心煩,坐卧不安,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數。治療
用加味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炙麻黃6g,連翹15g,赤小豆30g,
生地lOg,地龍lOg,牛膝15g,白茅根20g,甘草5g.每天1
劑,水煎月艮。[湖南中醫雜志,1997,(6):15]
15.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治療血管神經性水腫:血管神經
性水腫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臨床表現為急性局限性腫脹
皮損,邊界不清,膚色正常或發紅,瘙癢。多發于眼睑、口唇、
耳垂、外陰及四肢等部位,常與荨麻疹伴發,呈現大小不等的局
限性風疹塊損害.重者可引起喉頭水腫,甚者導緻窒息而危及生
命。緻敏因子是花粉、揮發性物質、魚蝦、藥物、感染、昆蟲叮
咬。臨證運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治療之。治療基本方含麻黃
6g,連翹、赤小豆、銀花、地骨皮、紫草、朱茯苓、豬苓各
15g,荊芥、防風、甘草各lOg,桑白皮20g。3劑為1個療程。
臨證加減,兼有惡風寒、咽癢、咳嗽、哮喘者,酌加射幹、牛蒡
子、炙紫菀、炙冬花,以利咽潤肺;兼有腹痛腹瀉者,酌加黃
連、黃柏、廣木香、厚樸、白芍,以清熱燥濕,和胃止痛;惡心
嘔吐者,酌加法半夏、竹茹、枳殼、厚樸,以降逆止呃,健脾和
中;小便短少色黃者,酌加車前草、澤瀉、蒲公英、忍冬藤、六
一散,以清利濕熱;高熱者,酌加石膏、水牛角、丹皮、赤芍,
以清熱涼血。[湖北中醫雜志,1997,(5):s6]
用桑菊飲加減
桑菊飲
桑葉7.5克 菊花3克 杏仁6克 連翹5克 薄荷2.5克 桔梗6克 生甘草2.5克 葦根6克
1..氣粗似喘,氣分熱盛,加石膏、知母。
2.若舌降、暮熱,是邪氣入營,加犀角(水牛角代)、玄參。
3.若熱入血分,舌質深降,躁擾或神昏谵語,恐耗血動血,宜去薄荷、葦根,加生地、丹皮、麥冬、玉竹。
4.若肺熱甚,加黃芩。
5.若口渴甚者,加天花粉。
6.若兼咽喉紅腫疼痛的,加玄參、闆藍根。
7.若咳嗽咯血者,加白茅根、茜草根、丹皮。
8.若目赤腫痛,宜加剌蒺藜、蟬蛻、木賊、決明子。
(《溫病條辨》卷1)
[組成] 桑葉二錢五分(7.5g) 菊花一錢(3g) 杏仁二錢(6g) 連翹一錢五分
(5g) 薄荷八分(2.5g) 桔梗二錢(6g) 生甘草八分(2.5g) 葦根二錢(6g)
[用法]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功用] 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主治] 風溫初起,表熱輕證。但咳,身熱不甚,口微渴,脈浮數。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辛涼輕劑”,是主治風熱咳嗽輕證的常用方劑,以咳嗽,發
熱不甚,微渴,脈浮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二三日後,氣粗似喘,是氣分熱勢漸盛,加石膏、知母以清解氣分
之熱;若舌绛、暮熱,是邪初人營之象,加犀角、玄參以清營涼血,仍用原方清宣肺
衛,透熱轉氣;若熱人血分,.舌質深绛,躁擾或神昏谵語,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
血,宜去薄荷、葦根,加生地、丹皮、麥冬、玉竹涼血和血養陰;若肺熱甚,可加黃芩
清肺熱;若口渴甚者,加天花粉生津止渴。兼咽喉紅腫疼痛,加玄參、闆藍根清熱利
咽;若咳痰黃稠,咯吐不爽,加瓜蒌、黃芩、桑白皮、貝母以清熱化痰;咳嗽咯血者,
可加白茅根、茜草根、丹皮以涼血止血。用治目赤腫痛,宜加刺蒺藜、蟬蛻、木賊、決
明子以祛風清熱明目。 . . .’ .
3.現代常用本方治療感冒、急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結膜炎、
角膜炎等辨證屬風熱犯肺或肝經風熱者。
[使用注意] 本方為“辛涼輕劑”,若肺熱甚者,當予加味後運用,否則病重藥輕,
藥不勝病;風寒咳嗽禁用。由于本方藥物均系輕清之品,故不宜久煎。
甘草附子湯
炙甘草6克 炮附子10克 白術6克 桂枝12克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工炙甘草6g 附子6g 白術6g 桂枝12g
上4味,以水600ml,煮取300ml,去滓,溫服lOOml,日3
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複煩者,服50ml。恐lOOml
多者,服60--0ml為妙。
(功效)溫經散寒,祛風除濕,通痹止痛。
(主治)
主證:骨節痛煩,掣痛屈伸不利,痛處拒按,汗出惡風,短
氣,小便不利,苔白,脈沉細,或弦細無力。
副證:身微腫。
(臨證加減)
1.本方加松節、五加皮、威靈仙、生薏苡仁治風濕性關節炎。
2.本方去附子加川烏、草烏、蒼術、當歸、牛膝、秦艽、威靈仙治腰痛(風濕性)。
3.本方加老鹳草、雞血藤治急性風濕性關節炎。
4.本方去白術、加蒼術、防風、栀子、吳茱萸治關節腫痛.
5.甘草附子湯治療活動性風濕病:以甘草附子湯原方治療。
急性期重用桂枝;慢性期重用熟附子;合并全身水腫者,甘草減
量,重用白術、附子。每日工劑,亦可制成糖漿服用。伴有皮下
結節者,經治25天未見減輕,原方去甘草加海藻12g,可消退。
[山東醫刊,1965,(u):32]
6。甘草、麻黃、桂枝,水煎服。治寒濕腹脹,身重身冷無汗者,名甘草麻挂湯。
本證主要是伴有濕邪,臨床表現為骨節疼痛較重,是其與上二證鑒别點。
衛氣虧虛惡風:由于汗出傷陽,或肺衛素虛,衛氣不固,故惡風, 自汗出,易感冒。脈浮無力為氣虛衛氣不足。病因多
樣,治療也就不同。
汗出傷陽表未解者,宜溫陽固衛解表,方用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9克 炮附子5克 白芍9克 炙甘草6克 生姜片9克 紅棗12枚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桂枝9g 芍藥9g 炙甘草6g 生
姜9g 大棗7枚制附子9g
上6味,以水1400ml,煮取600ml,去滓溫服200ml。
注:本方證僅是陽虛而未至亡陽,傷津而未亡血階段,故方
申之附子宜炮用、輕用,不宜生用、重用。
(功效)扶陽固本,調和營衛。
(主治)
主證:惡風,汗出不止,四肢微急,屈伸不利,小溲難。
副證:發熱,脈浮或浮大而虛。
(臨證加減)
1。心腹疼痛:手足逆冷,身體拘急者,本方加當歸、通草、
細辛效佳。
2.風寒痹痛:用方中桂枝湯溫經散寒,調和營衛;附子祛
寒止痛.并可加麻黃以散寒通陽,黃精益氣升陽,當歸補血活
血,并防桂附之燥。若寒甚痛劇者,可加制川烏、草烏;下肢痛
者加雞血藤、千年健、懷牛膝;腰背痛重者加川斷、狗脊、桑
枝、桑寄生;夾濕者加蒼術、薏苡仁.
3.婦人陽虛崩漏帶下:本方加阿膠、車前子、懷山藥、艾
葉,或合四物湯。
4。陽虛洩瀉:本方加健脾之味,如白扁豆、黨參、焦白術、
陳皮、懷山藥等。
5.癰疽:癰疽虛冷,瘀逐難盡,新肉不長,酌加忍冬藤、
皂角刺、當歸、川芎、桔梗、沒藥、乳香、黃芪等。
6.瘡瘍:寒化内陷,心痞便溏,嘔呃昏愦者,酌加丁香、
川連、白術、枳殼、柿蒂等。
7.本方治療鼻衄症:凡遇鼻衄服寒涼止血藥不效者,多以
本方收效。其應用标準是:脈微細軟芤遲,苔白,溲清為主,若
已投寒涼止血劑未效,或反而出血更多者,更為對證;若初起脈
數身熱,口燥唇焦,并非所宜。
8.治療表虛出汗症:其中陽虛者重用附子,津傷甚者重用
芍藥,兼發熱則減附子用量。
9。本方加白術。治發汗惡風,小便不利或尿意頻,四肢關
節腫痛,運動不靈活者,名桂枝加術附湯。[經驗方]
肺氣虧虛衛外不固者,宜補肺固衛,方用 玉屏風散加脾氣不足者,宜合用補中益氣方以補脾益肺,衛氣自能充足;
玉屏風散
防風30克 黃芪60克 白術60克
1.汁多者,加浮小麥、牡蛎、麻黃根等以加強固表止汗之效;
2.表虛外感風寒,頭痛鼻塞,汗出惡風,脈緩者,可與桂枝湯合用,以益氣固表,調和營衛。
(《究原方》,錄自《醫方類聚》卷150)
[組成] 防風一兩(30g) 黃芪蜜炙 白術各二兩(各60g) .
[用法] 上歎咀。每服三錢(9g),水一盞半,加大棗1枚,煎七分,去滓,食後熱服。 .
[功用] 益氣固表止汗。
[主治]
1.表虛自汗。汗出惡風,面色咣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
2.虛人腠理不固,易感風邪。
衛氣起源于下焦,腎陽不足,病人亦惡風,宜溫補腎陽,方可用 金匮腎氣丸合 玉屏風散加減治療。
腎 氣 丸
山萸肉12克 山藥12克 熟地24克 丹皮9克 澤瀉9克 茯苓9克 肉桂3克(焗服) 炮附子3克(先煎)
1.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強溫補腎陽之力;
2.若用于陽痿,尚需加淫羊藿、補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壯陽起痿之力;
3.痰飲咳喘者,加幹姜、細辛、半夏等以溫肺化飲。
(《金匮要略》)
[異名] 八味腎氣丸(《金匮要略》)、地黃丸(《太平聖惠方》卷98)、八仙丸(《養老
奉親書》)、補腎八味丸(《聖濟總錄》卷51)、八味丸(《如宜方》,錄自《普濟方》卷
401)、八味地黃丸(《小兒痘疹方論》)、附子八味丸(《證治要訣類方》卷4)、金匮腎氣丸
(《赤水玄珠全集》卷7)、桂附八味丸(《簡明醫彀》卷4)、桂附地黃丸(《簡明醫彀》卷
8)、附桂八味丸(《醫方論》卷工)、桂附八味地黃丸(《胎産心法》卷1)。
[組成] 幹地黃八兩(240g) 薯蓣四兩(120g) 山茱萸四兩(120g) 澤瀉三兩
(90g) 茯苓三兩(90g) 牡丹皮三兩(90g) 桂枝 附子炮各一兩(各30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6g),加至25丸(10g),
酒送下,每日2次。亦可作湯劑,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補腎助陽。
[主治] 腎陽不足證。腰痛腳軟,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
便反多,入夜尤甚,陽痿早洩,舌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細,以及痰飲,水腫,消渴,腳氣,轉胞等。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補腎助陽的常用方劑。臨床以腰痛腳軟,小便不利或反多,
舌淡而胖,脈虛弱而尺部沉細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強溫補腎
陽之力;若用于陽痿,尚需加淫羊藿、補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壯陽起痿之力;痰飲咳喘
者,加幹姜、細辛、半夏等以溫肺化飲。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慢性腎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狀腺功能低下、性
神經衰弱、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慢性支氣管哮喘、更年期綜合征等辨證屬腎陽不足者:
[使用注意] 若咽幹口燥,舌紅少苔,屬腎陰不足,虛火上炎者,不宜應用。 ,
加味腎氣丸
(《嚴氏濟生方》卷4) .
[異名] 金匮加減腎氣丸(《保嬰撮要》卷5)、加味八味丸(《醫學入門》卷7)、腎
氣丸(《醫方集解.補養之劑》)、金匮腎氣丸(《馮氏錦囊秘錄》卷11)、濟生腎氣丸(《張
氏醫通》卷16)。
[組成] 附子炮二個(15g) 白茯苓 澤瀉 山茱萸取肉 山藥炒 車前子酒蒸 牡
丹皮去木各一兩(各30g) 官桂不見火 川牛膝去蘆,酒浸 熟地黃各半兩(各15g)
[用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心米飲送下。亦可水
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溫補腎陽,利水消腫。
[主治] 腎陽不足,水濕内停證。水腫,小便不利。
[文獻别錄]
<傷寒明理論.卷一):“傷寒惡風,何以明之?(黃帝針經>曰: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阖者也。風邪中于衛也,則必惡風。何者?以風則傷衛,寒則傷榮,為風邪所中,于分肉不溫而熱矣,皮毛不充而緩矣。腠理失其肥,則疏而不密,開阖失其司,則洩而不固,是以惡風也。是惡風、惡寒二者均為表證。其惡風則比之惡寒為輕也。……惡風雖悉在表,而發散又自不同。若無汗而惡風者,則為傷寒,當發其汗。其汗出而惡風者,則為中風,當解其肌。裡證雖具,而惡風未罷者,尤當解其外也。又有發汗多亡陽,與其風濕,皆有惡風之證。蓋以發汗多,漏不止則亡陽,外不固,是以惡風也。必以 桂枝加附子湯溫其經而固其衛。
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9克 炮附子5克 白芍9克 炙甘草6克 生姜片9克 紅棗12枚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桂枝9g 芍藥9g 炙甘草6g 生
姜9g 大棗7枚制附子9g
上6味,以水1400ml,煮取600ml,去滓溫服200ml。
注:本方證僅是陽虛而未至亡陽,傷津而未亡血階段,故方
申之附子宜炮用、輕用,不宜生用、重用。
(功效)扶陽固本,調和營衛。
(主治)
主證:惡風,汗出不止,四肢微急,屈伸不利,小溲難。
副證:發熱,脈浮或浮大而虛。
(臨證加減)
1。心腹疼痛:手足逆冷,身體拘急者,本方加當歸、通草、細辛效佳。
2.風寒痹痛:用方中桂枝湯溫經散寒,調和營衛;附子祛
寒止痛.并可加麻黃以散寒通陽,黃精益氣升陽,當歸補血活
血,并防桂附之燥。若寒甚痛劇者,可加制川烏、草烏;下肢痛
者加雞血藤、千年健、懷牛膝;腰背痛重者加川斷、狗脊、桑
枝、桑寄生;夾濕者加蒼術、薏苡仁.
3.婦人陽虛崩漏帶下:本方加阿膠、車前子、懷山藥、艾葉,或合四物湯。
4。陽虛洩瀉:本方加健脾之味,如白扁豆、黨參、焦白術、陳皮、懷山藥等。
5.癰疽:癰疽虛冷,瘀逐難盡,新肉不長,酌加忍冬藤、
皂角刺、當歸、川芎、桔梗、沒藥、乳香、黃芪等。
6.瘡瘍:寒化内陷,心痞便溏,嘔呃昏愦者,酌加丁香、
川連、白術、枳殼、柿蒂等。
7.本方治療鼻衄症:凡遇鼻衄服寒涼止血藥不效者,多以
本方收效。其應用标準是:脈微細軟芤遲,苔白,溲清為主,若
已投寒涼止血劑未效,或反而出血更多者,更為對證;若初起脈
數身熱,口燥唇焦,并非所宜。
8.治療表虛出汗症:其中陽虛者重用附子,津傷甚者重用
芍藥,兼發熱則減附子用量。
9。本方加白術。治發汗惡風,小便不利或尿意頻,四肢關
節腫痛,運動不靈活者,名桂枝加術附湯。[經驗方]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濕勝, 自汗而皮腠不密,是以惡風也。.必以 甘草附子湯散其濕而實其衛。由此觀之,惡風屬乎衛者,可知矣”。
甘草附子湯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工炙甘草6g 附子6g 白術6g 桂枝12g
上4味,以水600ml,煮取300ml,去滓,溫服lOOml,日3
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複煩者,服50ml。恐lOOml
多者,服60--0ml為妙。
(功效)溫經散寒,祛風除濕,通痹止痛。
(主治)
主證:骨節痛煩,掣痛屈伸不利,痛處拒按,汗出惡風,短
氣,小便不利,苔白,脈沉細,或弦細無力。
副證:身微腫。
(臨證加減)
1.本方加松節、五加皮、威靈仙、生薏苡仁治風濕性關節炎。
2.本方去附子加川烏、草烏、蒼術、當歸、牛膝、秦艽、威靈仙治腰痛(風濕性)。
3.本方加老鹳草、雞血藤治急性風濕性關節炎。
4.本方去白術、加蒼術、防風、栀子、吳茱萸治關節腫痛.
5.甘草附子湯治療活動性風濕病:以甘草附子湯原方治療。
急性期重用桂枝;慢性期重用熟附子;合并全身水腫者,甘草減
量,重用白術、附子。每日工劑,亦可制成糖漿服用。伴有皮下
結節者,經治25天未見減輕,原方去甘草加海藻12g,可消退。
[山東醫刊,1965,(u):32]
6。甘草、麻黃、桂枝,水煎服。治寒濕腹脹,身重身冷無
汗者,名甘草麻挂湯。
<内外傷辨惑論。卷上):“其内傷與飲食不節勞役所傷,然亦惡風。……與傷風傷寒俱不同矣,況鼻流清涕,頭痛自汗,間而有之。鼻中氣短,少氣不足以息,語則氣短而怯弱,妨食或食不下或不飲食,三者互有之”。
2.惡 寒
惡寒是指病人感覺怕冷,雖加衣覆被近火取暖不能解其寒的一種症狀。
本症首見于<黃帝内經)。古代醫籍又因惡寒的程度不同列有不同的名稱,僅有惡寒而無軀體顫振者,(内經)稱為“身
寒”、“外寒”等,<傷寒論>稱之為“啬啬惡寒”。自覺惡寒,且軀體顫振者,<内經)稱“振寒”、“寒栗”、“佚栗”等,
(諸病源候論)則稱為。寒戰”或“戰寒”, (太平聖惠方>稱為“寒顫”, <素問玄機原病式)稱為“戰栗”。
惡寒與畏寒,惡風不同,惡寒者不受風吹即有怕冷的感覺,雖居内室内,甚加衣覆被近火取暖仍覺全身發冷;畏寒是指經
居于室内或添加衣被、近火取暖,怕冷的感覺可以緩解。惡風者乃遇風吹始覺怕冷。但須注意,惡寒、畏寒者皆惡風,惡風者
也多兼惡寒。惡風、惡寒和寒戰有程度的不同, “輕則惡風,重則寒戰”。一般來說,惡風、惡寒、寒戰在外感病中,而畏寒
則多見于内傷雜病中。
本節僅讨論惡寒之症,“寒戰”另有專節論述。
、
常見證候
風寒束表惡寒:惡寒甚,或有發熱,無汗,頭身疼痛,或鼻塞流涕,氣喘,苔薄白,脈浮緊。
涼燥襲肺惡寒:惡寒甚,發熱輕,頭痛無汗,口、鼻、咽幹燥,咳嗽痰少,舌苔薄白而幹,脈浮緊。
邪郁少陽惡寒:惡寒與發熱交替發作, 口苦,咽幹, 目眩,胸脅苦滿,心煩喜嘔,苔薄白,脈弦。
邪伏募原惡寒:惡寒不發熱,或熱少寒多,休作有時,神疲肢倦,胸脅痞滿,舌苔白膩,脈弦遲。
少陰寒化惡寒;惡寒肢冷,精神萎靡,但欲寐,常伴身腫、嘔吐、下利清谷,小便清長,脈微細而沉。
真熱假寒惡寒:惡寒,甚則寒戰、神昏。惡寒不欲近衣被,胸腹按之灼熱,煩渴飲冷,聲高氣粗,便秘溲赤,舌質紅绛,
苔焦黃而幹,脈沉而滑數有力。
瘡瘍初期惡寒:惡寒,甚則寒戰,發熱,瘡瘍局部腫痛發熱,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苔黃,脈洪數或滑數。
寒飲内停惡寒:眩暈,惡寒肢冷,胸脘痞悶,嘔吐清水、涎液,苔白滑,脈弦緊或弦滑。
風寒束表惡寒與涼燥襲肺惡寒:二者均為寒邪外感,衛陽被郁所緻。惡寒甚,發熱輕,頭痛無汗,苔薄白,脈浮緊等寒邪
束表症狀相似。但前者單為寒邪所傷或風寒相兼為患,其寒邪較涼燥為甚,故惡寒更甚,周身骨節疼痛,或伴氣喘;後者為秋
深初涼感受涼燥之邪,較前證寒邪為輕,其辨證要點為除寒邪束表症狀外,常伴口、鼻、咽幹燥,咳嗽痰少,舌幹等燥邪傷津
症狀。前者治宜辛溫解表,發散風寒,方用麻黃湯等加減。
麻黃湯
麻黃9克(包) 桂枝6克 炙甘草3克 杏仁6克
1.若喘急胸悶,咳嗽痰多,表證不甚者,去桂枝,加蘇子、半夏。
2.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蒼耳子、辛夷花。
3.若挾濕邪而見骨節酸痛,加蒼術、苡仁。
4.若兼裡熱之煩躁,口幹加石膏、黃芩。
5.風寒襲表之皮膚瘙癢,加防風,荊芥,蟬蛻。
(《傷寒論》)
[異名] 麻黃解肌湯(《深師方》,錄自《外台秘要》卷1)。
[組成] 麻黃去節三兩(9g) 桂枝二兩(6g) 杏仁去皮尖七十個(6g) 甘草炙一兩(3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半,去
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将息。
[功用]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風寒束表,肺氣失宣證。惡寒發熱,頭疼身痛,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外感風寒表實證的代表方劑。臨床以惡寒發熱,無汗而
喘,脈浮緊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喘急胸悶,咳嗽痰多,表證不甚者,去桂枝,加蘇子、半夏以化痰
止咳平喘;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蒼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竅;若挾濕邪而兼見骨節酸痛,
加蒼術、苡仁以祛風除濕;兼裡熱之煩躁、口幹,加石膏、黃芩以清瀉郁熱;風寒襲表
之皮膚瘙癢,加防風、荊芥、蟬蛻以祛風止癢。
3.本方現代常用于感冒、發熱、咳喘、水腫、痹證、鼻炎、風疹等辨證屬風寒表
實證者。
[使用注意] 本方為辛溫發汗之峻劑,故《傷寒論》對“瘡家”、“淋家”、“衄家”、
“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虛自汗、血虛而脈兼“尺中遲”、誤下而見“身重心悸”等,雖
有表寒證,亦皆禁用。麻黃湯藥味雖少,但發汗力強,用之得當效果頗為迅捷。使用時
尚應注意中病即止,不可過服,否則,汗出過多必傷人正氣。柯琴指出:“此乃純陽之
劑,過于發散,如單刀直人之将,投之恰當,一戰成功。不當則不戢而召禍。故用之發
表,可一而不可再。如汗後不解,便當以桂枝湯代之;若汗出不透,邪氣留連于皮毛骨
肉之間,又有麻桂各半與桂枝二麻黃一之妙用”(《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卷上)。可謂
閱曆有得之言。
杏 蘇 散
蘇葉9克 半夏9克 茯苓9克 甘草3克 前胡9克 苦桔梗6克 枳殼6克 生姜三片 橘皮6克 紅棗3枚 杏仁9克
1.風寒較重,肌腠緊閉無汗,脈弦甚或緊,加羌活發散風寒;
2.汗後咳不止,系經發汗表解而肺氣不利,去蘇葉、羌活者,不欲再表散以防傷津也,加蘇梗可暢肺氣以止咳;
3.兼洩瀉腹滿,為濕盛氣滞,加蒼術、厚樸以燥濕行氣;
4.眉棱骨痛,屬陽明經病,加白芷之善入陽明而散寒止痛;
5.兼見熱象,故加黃芩清熱,洩瀉腹滿者不用,是惡其苦寒易于傷中損陽也。
(《溫病條辨》卷1)
[組成] 蘇葉(9g) 半夏(9g) 茯苓(9g) 甘草(3g) 前胡(9g) 苦桔梗(6g) 枳
殼(6g) 生姜(3片) 橘皮(6g) 大棗去核(3枚) 杏仁(9g)(原方未著用量)
[用法] 水煎溫服。
[功用] 輕宣涼燥,宣肺化痰。 ’
. [主治] 外感涼燥證。惡寒無汗,頭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幹,苔白,脈弦。
[臨床運用] :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涼燥的代表方劑。病發于深秋氣涼之令,以惡寒無汗,
咳嗽痰稀,咽幹,苔白,脈弦,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原方加減法雲:“無汗,脈弦甚或緊,加羌活,微透汗;汗後咳不止,
去蘇葉、羌活,加蘇梗;兼洩瀉腹滿者,加蒼術、厚樸;頭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
熱甚,加黃芩,洩瀉腹滿者不用。”蓋因無汗,脈弦甚或緊,為感寒較重,肌腠緊閉之
象,加羌活發散風寒,速去外邪;汗後咳不止,系經發汗表解而肺氣不利,去蘇葉、羌
活者,不欲再表散以防傷津也,加蘇梗可暢利肺氣以止咳;兼洩瀉腹滿,為濕盛氣滞,
加蒼術、厚樸以燥濕行氣;眉棱骨痛,屬陽明經病,加白芷之善人陽明而散寒止痛;兼
見熱象,故加黃芩清熱,洩瀉腹滿者不用,是惡其苦寒易于傷中損陽也。
3.現代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辨證屬外感涼燥(或外
感風寒輕證),肺氣不宣,内有痰濕者。
本證惡寒以休作有時,一日一發,或二日一發為特點,又稱之為寒瘧,易與它證鑒别。前者宜和解少陽,方用小柴胡湯加減。
小柴胡湯
柴胡24克 黃芩9克 人參9克 半夏12克 炙甘草9克 生姜片9克 大棗12枚
1.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大便不暢,脈數而滑,去人參,加栝蒌實9克、黃連9克。(這是痰熱證,也可與黃連溫膽湯合用,去姜棗。)
2.若口渴欲飲,舌紅而苔黃薄幹(胃熱證),去半夏、生姜,加栝蒌實9克、麥冬9克、沙參9克。
若津傷及氣,則口渴甚則加人參至14克(治有少陽證的糖尿病也可);
若陰虛低燒不退則宜減去人參、生姜、半夏。
2.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白芍9克;(又可治婦女氣血不和的月經不調,痛經等證)
3.若脅下痞硬(肝脾腫大),去大棗,加牡蛎12克,牡蛎、丹皮、赤芍。
4.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12克、澤瀉12克;
5. 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9克,溫服覆被取微汗。
6.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12克、幹姜6克。(寒飲證)(也可與二陳湯,或加葶苈子、蘇子、五味子}
7、若兼見頭痛、發熱、脈浮等表證。或心悸、氣上沖等證,應去人參加桂枝9克。
8、若兼見大熱、大煩、大渴,汗出而大便秘,舌苔黃,口中幹燥,則減半夏、生姜,加生石膏、知母。 若再兼見骨節酸痛,雖高熱而兩足反冷,苔黃而膩,為熱 中挾濕所緻,應再加蒼術。
9 、 若肝區疼痛,厭油喜素,多嘔,體疲少力,小便黃短,舌苔厚膩,肝功能化驗轉氨酶高,此乃肝膽濕熱日久成毒,蘊郁不解所緻。應去人參、甘草、大棗,加茵陳、鳳尾草,草河車、土茯苓。若其人面色黧黑,帶有油垢,體重逐增,背臂時發酸或脹,舌苔厚膩,服藥難于褪落,脈弦而濡軟無力,乃濕熱 重也,再加生石膏、滑石、寒水石、竹葉、雙花。
11、若兼見黃疸,一身面目悉黃,色亮有光,身熱心煩,口苦欲嘔,惡聞葷腥,體疲不支,脅疼胸滿,不進飲食,小便黃澀,大便秘結,口渴腹脹,舌苔黃膩,脈弦滑。應去人參、甘草、大棗,加茵陳、大黃、栀子。
12、若老人經常在感冒,身痛不已,與玉屏風散合用
13、治婦人更年期綜合症,或治精神憂郁症,應加龍骨、牡蛎、浮小麥。
14、若胸悶氣粗,咳嗽痰不爽,胸脹痞滿或胃脘痞脹,嗳氣,大便不暢,舌苔黃膩,脈滑數等症。是邪郁胸胃,肝膽氣郁,痰熱中陰證,應合小陷胸湯。
15、若兼見煩燥不寐,胃脘痞脹,脅間脹痛,大便稀軟或腹瀉等症。是肝膽火郁,脾胃氣滞,濕熱并存,氣機阻滞,應與瀉心湯合用。
16、治慢性肝炎可去姜、棗合四逆散加郁金、青皮、川楝子、茵陳、虎杖等。
17、治肝硬化可合四逆散加郁金、青皮、川楝子、雞内金、大腹皮、生牡蛎、香附、三棱、莪術、炒谷牙、炒麥牙等。
18、若在外兼有太陽表證不解,而肢體煩痛;在内則少陽氣郁結心下支結則用柴胡桂枝湯以外和營衛,内調氣血。柴胡桂枝湯又可治神經官症的周身氣竄作痛,以手拍打,則作咯而竄暫緩,亦有效。慢性肝炎續發的肝脾腫大用去人參、大棗加鼈甲、牡蛎、紅花、茜草、土鼈蟲。療效好。
19、若兼見大便結,胃脘痛,急不可耐,嘔不止,口苦甚,郁郁微煩,脅脹滿作痛,脈弦有力,舌苔黃膩。此用膽、胃實熱,氣機受阻,疏洩不利之證。用大柴胡湯
20、若兼見傍晚發潮熱不,而又兩脅不适,口苦心煩,屬少陽證而胃中有燥熱。用柴胡加芒硝湯
21、若兼見大便溏瀉,下午腹脹,小便不利,口渴心煩,或脅痛控背,手指發麻,脈弦而緩,舌淡苔白。此乃膽熱脾寒,氣化不利,津液不滋之證。用柴胡桂枝幹姜湯
22、若兼見胸滿而驚、谵語、小便不利等證。應用柴胡加龍骨牡蛎湯。
(《傷寒論》)
[異名] 柴胡湯(《金匮要略》)、黃龍湯(《備急千金要方》卷10)、三禁湯(《此事難
知》卷上)、人參湯(《世醫得效方》卷u)、和解散(《傷寒六書》卷1)。
[組成] 柴胡半斤(24g) 黃芩三兩(9g) 人參三兩(9g) 甘草三兩炙(9g)
半夏半升洗(9g) 生姜三兩切(9g) 大棗十二枚擘(4枚)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和解少陽。
[主治]
1.傷寒少陽證 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幹,
目眩,舌苔薄白,脈弦。
2.熱人血室證 婦人中風,經水适斷,寒熱發作有時。
3.瘧疾、黃疸等病而見少陽證者。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主治少陽病證,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
喜嘔,口苦,咽幹,目眩,舌苔薄白,脈弦為證治要點。臨床上隻要抓住前四者中的
一、二主症,便可用本方治療,不必待其證候悉具。正如《傷寒論》所說:“傷寒中風,
有柴胡證,但見一症便是,不必悉具”。
2.加減法 原書雲:“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蒌實一枚;若渴者,
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蒌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
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蛎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
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三兩,溫覆取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
加五味子半升,幹姜三兩”。因胸中煩而不嘔是上焦有痰熱,胃氣不上逆,故去降逆之
半夏、益氣之人參,加栝蒌實以寬胸理氣,化痰清熱;渴為津氣不足,故去辛燥耗津之
半夏,加養陰生津之人參、栝蒌根;腹中痛是木旺土虛,故去苦寒之黃芩使不傷脾胃,
加芍藥柔肝益脾,緩急止痛;脅下痞硬,故去甘壅之大棗,加牡蛎軟堅散結;心下悸小
便不利是水氣淩心,水道不利,去黃芩之苦寒,因有礙于通陽利水,加茯苓甯心安神而
利小便;不渴,外有微熱,是外感風寒表邪未解,故去補氣之人參,加桂以解表散寒;
咳是水寒之氣淩肺,故去人參、姜、棗之補脾和胃,而加幹姜溫散水氣,五味子止咳。
3.現代常用本方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瘧疾、支氣管炎、急性胸膜炎、慢性肝
炎、肝硬化、急慢性膽囊炎、膽結石、消化道潰瘍、膽汁反流性胃炎、急性胰腺炎、急
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淋巴結炎、中耳炎、産褥熱、急性乳腺炎、乳腺小葉增
生、睾丸炎等辨證屬少陽證者。
[使用注意] 陰虛血少者忌用本方。因方中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易傷陰血。
後者治宜祛寒截瘧,方用柴胡桂枝幹姜湯加常山、草果等。
柴胡桂枝幹姜湯
柴胡24克 桂枝9克 幹姜6克 栝蒌根12克 黃芩9克 牡蛎9克 炙甘草6克
少陰寒化惡寒與真熱假寒惡寒:前者為素體心腎陽虛,寒邪乘虛直中少陰所緻。心腎陽虛,陰寒内盛,正不勝邪,故見無
熱惡寒,身倦肢冷、但欲寐、脈微細、身腫、嘔利等症。後者為邪熱深伏于裡,陽氣郁閉于内,不能透達于外所緻,主要表現
為熱極似寒的症狀。其雖有惡寒肢冷但不欲近衣被,胸腹灼熱,煩渴飲冷,聲高氣粗、舌紅苔黃,脈雖沉而數有力,其以真熱
症為主,本質為陽盛于内而格陰于外。
前者治宜溫陽散寒,方用四逆湯為代表方。
四逆湯
幹姜4.5克(大的人可用9克) 炙甘草6克 附子5克
1.寒氣盛者,重用附子、幹姜;
2.體虛脈弱者,加紅參(黨參)、黃芪;
3.脾氣不足者,加焦白術、炒山藥;
4.腰痛者,加桑寄生、杜仲;
5.下肢浮腫、小便少者,加連皮茯苓、澤瀉。
四 逆 湯
(《傷寒論》)
[組成] 甘草二兩炙(6g) 幹姜一兩半(9g)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5g)
[用法]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幹姜三兩。
[功用] 回陽救逆。
[主治] 少陰病。四肢厥逆,惡寒蜷卧,嘔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
滑,脈微細;或太陽病誤汗亡陽,而見四肢厥逆,面色蒼白,脈微細者。
後者治宜清裡瀉熱,方用白虎湯或承氣湯類
白虎湯
知母18克 石膏48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2克
1.熱甚而津氣耗損,背惡寒,脈洪大而芤者,加人參。
2.溫熱病氣血兩燔,見高熱煩渴,神昏谵語,抽搐等證,加羚羊角、犀角。
3.氣分熱甚,複有風寒外束者,加蔥白、豆豉、細辛。
4.胃火識盛,高熱煩躁,大汗出,口渴多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甚則谵語狂躁,或不識人,舌苔老黃起刺,脈弦數有力者,加大黃、玄明粉。
5.寒熱往來,寒輕熱重,心煩汗出,口渴引飲,脈弦數有力,加柴胡、黃芩、天花粉、鮮荷葉。
6.傷寒、溫病邪傳胃腑,燥渴身熱,白虎證具,其人胃氣上逆,心下滿悶者,去甘草、粳米,加半夏、竹茹。
7.白虎證,不惡寒但惡熱,自汗不解,心煩口渴,脈滑數有力,尿短紅赤,甚則煩熱昏狂,皮膚隐現斑疹,去甘草,加薄荷、荷葉、益元散、鮮竹葉、桑枝。
8.消渴證而見煩渴者,加天花粉、蘆根、麥門冬。
白 虎 湯
知母18克 石膏48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2克
1.熱甚而津氣耗損,背惡寒,脈洪大而芤者,加人參。
2.溫熱病氣血兩燔,見高熱煩渴,神昏谵語,抽搐等證,加羚羊角、犀角。
3.氣分熱甚,複有風寒外束者,加蔥白、豆豉、細辛。
4.胃火識盛,高熱煩躁,大汗出,口渴多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甚則谵語狂躁,或不識人,舌苔老黃起刺,脈弦數有力者,加大黃、玄明粉。
5.寒熱往來,寒輕熱重,心煩汗出,口渴引飲,脈弦數有力,加柴胡、黃芩、天花粉、鮮荷葉。
6.傷寒、溫病邪傳胃腑,燥渴身熱,白虎證具,其人胃氣上逆,心下滿悶者,去甘草、粳米,加半夏、竹茹。
7.白虎證,不惡寒但惡熱,自汗不解,心煩口渴,脈滑數有力,尿短紅赤,甚則煩熱昏狂,皮膚隐現斑疹,去甘草,加薄荷、荷葉、益元散、鮮竹葉、桑枝。
8.消渴證而見煩渴者,加天花粉、蘆根、麥門冬。
請根據具體病情,結合上面的提示進行加減。
(《傷寒論》)
[組成] 知母六兩(18g)石膏一斤(50g)碎 甘草二兩(6g)炙 粳米六合
(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熱生津。
[主治] 氣分熱盛證。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有力。
大承氣湯
(《傷寒論》)
[組成] 大黃四兩酒洗(12g)' 厚樸八兩去皮,炙(24g) 枳實五枚炙(12g) 芒硝
三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黃,更煮取二升,去
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現代用法:水煎,大黃後
下,芒硝溶服)。
、 [功用蔔峻下熱結。
[主治]
1.陽明腑實證。大便秘結,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潮
熱谵語,手足濺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象沉實。
2.熱結旁流證。下利清水,色純青,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幹燥,脈象
滑數。
3..裡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
瘡瘍初期惡寒:由外感熱毒之邪,或過食膏粱厚味,或外受損傷等,以緻營衛不和,邪熱壅聚,經絡壅塞不通而發病。
惡寒為邪正相争劇烈,邪毒鸱張之象,一般比較短暫,旋即發熱,局部紅腫灼痛。
治宜清熱解毒瀉火,可用五味消毒飲、仙方活命飲之類。
五味消毒飲
金銀花20克 野菊花15克 蒲公英15克 紫花地丁15克 紫背天葵子15克
1.熱毒重者,加連翹、黃連、半枝蓮。
2.血熱毒盛 者,加牡丹皮、生地黃、赤芍等。
3.腫甚者,加防風、蟬蛻等。
4.膿成不潰根深或潰而不易出者,加皂角刺。
5.若用于乳癰、局部紅腫熱痛者,可加瓜蒌皮、貝母、青皮等。
6.用于急性腎炎,浮腫發熱者,可加白茅根、玉米須。
五味消毒飲
(《醫宗金鑒》卷72)
[異名] 五味消毒湯(《外科探源》,錄自《家庭治病新書》)、消毒飲(《吉人集驗方》
下集)。
[組成] 金銀花三錢(20g)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子各一錢二分
(各15g)
[用法] 水煎,加無灰酒半盅,再滾二、三沸時,熱服。渣如法再煎服。被蓋出汗
為度。
[功用] 清熱解毒,消散疔瘡。
[主治] 疔瘡初起。發熱惡寒,.瘡形如粟,堅硬根深,狀如鐵釘,以及癰瘡疖腫,
紅腫熱痛,舌紅苔黃,脈數。
(《醫宗金鑒》卷72)
[異名] 五味消毒湯(《外科探源》,錄自《家庭治病新書》)、消毒飲(《吉人集驗方》
下集)。[組成] 金銀花三錢(20g)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子各一錢二分(各15g)
仙方活命飲
穿山甲6克 甘草6克 防風6克 沒藥6克 赤芍6克 白芷3克 當歸尾6克 乳香6克 貝母6克 天花粉6克 皂刺6克 金銀花9克 陳皮9克
1.臨床上應重用金銀花,并加入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連翹、黃連等。
2.瘡瘍範圍不大不深者,去穿山甲、皂角刺。
3.痛不甚者,減乳香或沒藥。
4.紅腫痛甚者,減辛溫之白芷、橘皮,加蒲公英、連翹。
5.血熱甚者,加牡丹皮。
6.大熱大渴傷津者,去辛燥之白芷、橘皮,重用天花粉,并加玄參。
7.加引經藥:瘡在頭部加川芎;在頸項加桔梗;在胸部加瓜蒌皮;在脅部加柴胡;在腰背加秦艽;在上肢加片姜黃;在下肢加牛膝。
仙方活命飲(神仙活命飲)
(《女科萬金方》)
[異名] 秘方奪命散(《袖珍方》卷3)、真人活命散(《癰疽神秘驗方》)、真人
活命飲(《攝生衆妙方》卷8)、神功活命湯(《瘡瘍經驗全書》卷4)、十三味敗毒散
(《醫方考》卷6)、真人奪命飲(《惠直堂經驗方》卷3)、當歸消毒飲(《醫林纂要探
源》卷10)。
[組成] 穿山甲 甘草 防風 沒藥 赤芍藥各一錢(各6g) 白芷六分(3g) 歸
梢 乳香 貝母 天花粉 角刺各一錢(各6g) 金銀花 陳皮各三錢(各9g)
[用法] 用酒三碗,煎至一碗半。若上身,食後服;若下身,食前服,再加飲酒
三、四杯,以助藥勢,不可更改。
[功用] 清熱解毒,消腫潰堅,活血止痛。
[主治] 癰疽瘡瘍初起。紅腫掀痛,或身熱凜寒,舌苔薄白或黃,脈數有力。
甘遂半夏湯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甘遂3g 半夏5g 白芍5g 細辛3g
上4味,以水200ml,煮取50ml,去滓,人蜜50ml,再煮
一二沸,頓服之。
現代臨證,以甘遂粉2g沖服之。
(功效)逐水祛痰,散結除滿,解痙止痛。
(主治]
主證;留飲,胸脅痞滿,心下堅硬,腹痛,下利,苔白清舌
質淡,脈沉伏。
副證:嘔吐涎沫,背寒,口渴不欲飲。
(臨證加減]
1.胸滿,飲邪上逆者,加枳實、厚樸洩滿。
2.口渴加芒硝清熱潤下。
3.本方證伴有心下痞硬,按之則痛,咳嗽者與小陷胸湯合
用,但以中病即止。
4。本方主治留飲:方中甘遂、甘草相反之藥同用,較十棗、
陷胸諸劑尤峻,故後世鮮有用者。衣宸寰老先生通過多年臨床實
踐,确認留飲可緻洩瀉,且多屬頑固難愈之久瀉,尋常健脾、升
舉、分利、固澀、溫陽諸法頗難取效,乃根據“有故無殒”,“有
是證用是藥”的原則,采用甘遂半夏湯治之,獲效甚良.一般藥
後瀉下水液膿痰之便,常使多年夙疾,一劑頓除;或即轉機,稍
事調理而愈。經治凡百餘例,療效穩妥可靠。[金匮诠釋.上海:上海
醫學院出版社,1986]
5.甘遂半夏湯治小兒百日咳:基本方為甘遂3~lOg,半夏
6--15g,生白芍15~45g,甘草3-lOg,蜂蜜适量。甘遂與半
夏、生白芍與甘草分别煎取藥液,混和後再加蜜等量,微煎以沸
為度,頻頻服下,一日盡劑。方中甘遂、半夏蕩滌痰飲;白芍、
甘草補氣斂陰,調和營衛而解痞;蜂蜜緩和甘遂之毒性,潤肺止
咳。諸藥合用,祛邪而不傷正,補虛而不戀邪。雖然甘遂、甘草
有相反之忌,但本方之妙也正在于此。甘遂性猛,善長驅直人,
直達病所;甘草性緩,善留中州.二藥合用,一緩一急,相反相
成,則頑痰盡去。吾師應用多年而未見有任何毒副作用,其用藥
之關鍵在于四藥分煎,且蜂蜜用量與煎液相等。臨床用之,每收
桴鼓之效。
6。甘遂治胸腔積液:用生甘遂為末,每日每1. 5—2g,
沖服(用散劑,不能人煎),連續服用7-20日,以逐胸水,服
用本品後,大便稀溏成水樣,但量不多,每日2—3次為度,如
此,一般不影響水電解質紊亂,不必停藥,隻要掌握好劑量,就
安全、有效。在辨證治療觀察中認為配合溫運脾陽,宣發肺氣,
因勢利導,驅除飲邪,可增強逐水之力,促其病竈愈合。[中藥通
報,1987,(5):572 ’
7.“本草明言十八反”對《金匮》方甘遂半夏湯中遂草同方
認識。.方中之甘遂與甘草曆來被認為二藥相反,屬于配伍禁忌。
但張仲景的甘遂半夏湯二者同用。這種配伍方劑,前代醫家為
“激怒藥性,促進療效”。如尤在泾說,正是“欲其一戰而留飲盡
去,因相激而相成”。又如《續名醫類案》記載吳孚先之驗“取
其性之相反,使自相攻擊,以成疏瀹決排之功”。可見該方曾經
曆來醫家臨床驗證,具有卓越療效,說明十八反中有些藥物的配
伍并非絕對不能用。從近代的實驗研究來看,據崔珉等報道,甘
遂與甘草配伍,如果甘草量等于或小于甘遂量,則無相反作用,
有時還減輕甘遂的副作用;但如果甘草量大于甘遂量,則有相反
作用。前人總結“十八反”是在用藥的經驗總結,無論是偶然巧
合,還是普遍規律,都是從實踐得來,應予重視,因為不能排除
用藥後産生不良反應的可能。而甘遂半夏湯的這種相反同方的方
劑,應在充分把握方證的前提下,利用“大毒之藥”去攻“大毒
之疾”;并在煎法、藥量的比例等問題上慎重方可。不必冒陶弘
景所說“強在相憎,苟令共事”的風險。
8.芍藥、甘草。治留飲心下硬滿攣急,名芍藥甘草湯。[傷
寒論]
9.甘遂、大黃、芒硝。用于水飲與邪熱互結于胸腹之間,
症見大便于燥,心下痞硬,拒按之結胸熱實證,名大陷胸湯。仁傷
寒論]
10.甘遂、巴戟各4g,面粉20g。白開水送服,每日 3次。
4月一1歲者,每次0.5g;1-3歲者,每次1g;3—6歲者,每
次L 5g;6—10歲者,每次2g.治百日咳。氣虛陰虛、脾胃虛
弱或合并肺炎者慎用,名苴遂散。
11.甘遂2—3分(沖),木香、桃仁、牛膝各9g,赤芍
15g,厚樸15-30g,大黃9 (後下)。水煎服。功能攻水逐,---24g
飲,活血化瘀。治重型腸梗阻,腸腔積液較多者,名甘遂通結
錘。
大青龍湯
麻黃12克(包) 桂枝6克 炙甘草6克 杏仁6克 生姜9克 大棗10枚 石膏18克
1.表寒不甚的,可酌減麻黃之量
2.裡熱重而身熱甚,煩躁口渴明顯者,加石膏
3.若兼喘咳,咯痰清稀,增加杏仁,并加入半夏、蘇子、桑白皮
4.若兼浮腫,小便不利,加桑白皮、葶苈子、茯苓、豬苓
(《傷寒論》)
[異名] 甘草湯(《聖濟總錄》卷13)。
[組成] 麻黃去節六兩(12g) 桂枝二兩(6g) 甘草炙二兩(6g) 杏仁去皮尖四
十粒(6g) 石膏如雞子大碎(18g) 生姜三兩(9g) 大棗十二枚擘(3g)
[用法]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
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複服,汗多亡
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功用] 發汗解表,兼清裡熱。
[主治]
1.外感風寒,裡有郁熱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煩躁,口渴,脈浮緊。
2,溢飲。身體疼重,或四肢浮腫,惡寒身熱,無汗,煩躁,脈浮緊。
小青龍湯
麻黃9克(包) 桂枝9克 炙甘草9克 白芍9克 細辛9克 幹姜9克 五味子12克 半夏12克
1.如果口渴則去半夏,加入栝蒌根9克
2.如果輕微下痢則去麻黃,加入茯苓9克。
3.若噎者,去麻黃,加入炮附子5克。
3.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12克。
4.若喘去麻黃加入杏仁12克(去皮尖)
5.若外證較輕者,可去桂枝,麻黃則改用炙麻黃。
6.兼有熱象而出現煩躁者,加生石膏、黃芩。
7.兼有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蒼耳子。合二陳湯使用更佳。
8.兼水腫者,加茯苓、豬苓。
(《傷寒論》)
[組成] 麻黃去節三兩(9g) 芍藥三兩(9g) 細辛三兩(6g) 幹姜三兩(6g)
甘草三兩炙(6g) 桂枝去皮三兩(9g) 半夏半升洗(9g) 五味子半升(6g)
[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
滓,溫服一升。
[功用] 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主治] 外寒内飲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
多,胸痞,或幹嘔,或痰飲喘咳,不得平卧,或身體疼重,頭面四肢浮腫,舌苔白
滑,脈浮。
木防己湯.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木防己10g 石膏30g(先煎)桂
枝6g 人參12g
上4味,以水600m1,煮取200re|,分2次溫服之。
(功效]補虛通陽,清熱利水。
(主治]
主證:寒飲化熱,喘滿,心下痞堅,氣短乏力,痰少而稠,
鼻幹口渴,舌質紅,苔少乏津,脈沉緊或沉而有力。
副證:面目肢體水腫,小便不利,咳逆倚息,短氣不得卧。
(臨證加減)
1.滲出性胸膜炎、心包積液:根據病情辨證,酌與葶苈大
棗瀉肺湯、小陷胸湯、苓桂術甘湯加減用之。
2.痹證:風勝者,加桑葉、防風;濕勝腫甚者,加茯苓皮、
蒼術、滑石;寒勝痛甚者,加制川烏、姜黃;熱重紅腫者,重用
石膏,加知母;久病人絡者,加蜈蚣、蕲蛇。
3.吳頌康對《金匮》木防己湯應用經驗:采用萬年青根散
(萬年青根、紅花、車前子、丹參、綠茶、葶苈子、大棗)合木
防己湯治療肺心病有效。又用木防已湯加減(桂枝、防己、人
參、平地木、紅花、丹參、車前子、茯苓、澤瀉、葶苈子、陳
皮、紅棗)治療風心病,對糾正心衰,緩解症狀也有較好療效。
[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81,(5):55]
4.從木防己湯的配伍談起:本方配伍嚴謹,功具溫清補利,
用于痰飲郁結化熱,而又兼陽氣虛弱的證候.本方的特殊結構及
其肯定的療效揭示了痰飲病治療中的一些規律:①溫陽化飲,重
在“和之”,②扶正祛邪,當分标本;③表裡同治,并行不悖;
④溫清補利,調和氣機。本方的配伍似乎雜亂無章,但正如唐容
川I謂張仲景用藥法所指出的“全憑乎證,添一證則添一藥,易一
證則易一藥”,本方就是通過這種“雜亂”的配伍,即針對痰飲
病本質性的病機,又兼顧了支飲複雜的變局,故不失為治痰飲當
以“溫藥和之”的典型代表方劑。[陝西中醫,1984,《2,:26]
5.本方石膏用量管窺:文中評述了曆代對石膏用量的認識,
分析了木防己湯證的病機,并根據本方煎煮上的特點,認為本方
中石膏用量仍應為“十二枚雞子大”,對張仲景方劑量的盲目改
動,有失張仲景原意。[成都中醫學院學報,1987,《2,:46]
6.加味木防已湯治療肺心病急性發作:藥用生石膏30g
(與薏苡仁15g共搗),木防己、桂枝、葶苈子、萊菔子各lOg,
生曬參、生半夏各6g,茯苓12g。兼表證加麻黃、杏仁;熱盛口
幹,痰黃黏稠去生曬參加黃芩、魚腥草、鮮竹瀝;痰涎壅盛,喘
咳氣逆加蘇子、白芥子、川厚樸;面浮足腫加澤瀉、車前子、石
韋;神疲氣短加黃芪、五味子;唇青舌紫加丹參、赤芍;面灰肢
冷,心悸喘促,脈沉加四逆湯;躁動不安,谵語加至寶丹或安宮
牛黃丸。每日工一2劑,水煎服.[浙江中醫雜志,1992,c12,:5353
7。加味木防己湯治療風心病心衰:基本方為木防己15--~20g,
桂枝、紅參、枳殼各6~lOg,生石膏10~25g,坤草15~30g。喘
甚加葶苈子、椒目、大棗;心悸明顯加紫石英、生龍齒;肢腫尿
少加車前子、茯苓;氣虛自汗加黃芪、浮小麥;畏寒肢冷加炙附
子;咳嗽咳痰加桔梗、陳皮;腹脹納呆加厚樸、炒萊菔子;瘀血
明顯加丹參、桃仁、紅花;咯血加茅根、阿膠。每日工一2劑,工0
日為工個療程,連服l一3個療程。
8.防己、桂枝、石膏、杏仁、滑石、通草、薏苡仁.治暑
濕痹。并雲:此治痹之祖方也(指木防己湯),風勝則行,行者
加桂枝、桑葉;濕勝則腫,腫者加滑石、革藓、蒼術;寒勝則
痛,痛者加防己、桂枝、姜黃、海桐皮;面赤口涎自出者,重加
石膏、知母;絕無汗者加羌活、蒼術;汗多者加黃芪、炙甘草;
兼痰飲者加半夏、陳皮,名加減木防已湯。[溫病條辨]
9.防己、木通、槟榔、生地、川芎、白術、蒼術、黃柏、
甘草梢、犀角。食前服。治濕熱腳氣,足胫腫痛,憎寒壯熱,名
防已飲。[醫方集解]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木防己6g 桂枝6g 人參12g
茯苓12g 芒硝lOg
上5味,以水600ml,煮取200ml,去滓,下芒硝,再微
煎,分2次溫服。
(功效)行水化飲,散結消痞,補虛清熱。
(主治}
主證:痰飲喘滿,心下痞堅,短氣咳逆,大便燥結,舌質淡
紅或苔薄而潤,脈沉滑。
副證;遍身水腫,小便短少.
(臨證加減]
1.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中加芒硝的意義:魏念庭雲:
“去石膏加芒硝者,以其邪既散而複聚,則有堅定之物留作包囊,
故以堅投堅而不破者,即以軟投堅而即破也。”可見,其用芒硝之
目的,乃鹹以軟堅以化痰飲之癖……現代藥理學證實,病人服芒硝
之後,由于其不能被腸胃吸收,故在腸中形成高滲溶液,結果大量
吸收組織間水分。這樣,一方面起到瀉下作用,一方面使腸内燥屎
軟化,起潤燥軟堅通便瀉水的作用。[中醫藥信息,1989,fs,;46]
2.關于防己的探讨:防己,古稱木防己,分漢木而為二種
者,蘇敬陳藏器以後之說,太平禦覽載吳氏本草曰,木防己,一
名解離,一名解燕,神農辛,黃帝岐伯桐君苦,無毒,李氏大寒,
其莖如葛蔓延如芄,其根外白内黃似桔梗,内有黑文如車輻解,
可以證矣。又案,防己散飲洩水,石膏清肺熱,止喘滿,桂枝人
參通陽補氣,若夫水邪結實者,非石膏之所能治,代以芒硝峻開
堅結,加茯苓利水道也。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
寒”。':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
<張氏醫通。惡寒):“外感、内傷、傷食、濕痰、火郁,皆有惡寒,非獨陽虛也。”
3.畏 寒
畏寒是病人自覺怕冷,但加衣被近火取暖,可以緩解的一種症狀,亦稱畏冷。
本症古代文獻中有的與惡寒混稱,不加區分,近代學者明确将其分開,将雖加衣被取暖不能緩解者稱為惡寒,多屑外感;
将其取暖後能緩解者稱為畏寒,多為内傷陽氣不足所緻。 .
常見證候
寒邪客肺畏寒:畏寒,咳嗽氣喘,胸悶,吐白痰量多,苔白滑,脈弦緊。
寒濕困脾畏寒:畏寒肢冷,脘腹脹悶, 口膩納呆,泛惡欲吐, 口淡不渴,腹痛便溏,頭身困重,舌質淡胖,苔白膩,脈濡緩。
寒凝肝脈畏寒:畏寒肢冷,或惡寒,常伴少腹拘急冷痛牽引睾丸墜脹疼痛;或陰囊冷縮;或月經不調,經痛;或巅頂疼
痛,遇寒痛增,得溫痛減,嘔吐清涎,苔白,脈緊。
心陽虛畏寒:畏寒肢冷,面色晦暗,精神不振,心悸氣短,心胸憋悶或疼痛,舌質紫暗而胖嫩,脈細弱或結代。
脾陽虛畏寒:畏寒肢冷,面色蒼白,精神不振,納減腹脹, 口淡不渴,脘腹冷痛,喜溫喜按,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舌
淡苔白,脈沉細。
腎陽虛畏寒:畏寒肢冷,面色咣白或黧黑,精神萎靡,腰膝酸冷,小便清長頻數,耳目失聰,兩尺脈沉細弱;男子陽痿滑
精、早洩;女子白帶清稀,或胎動易滑,宮寒不孕等。
寒邪客肺畏寒、寒濕困脾畏寒、寒凝肝脈畏寒:三者均為寒邪過盛,直中于裡,損傷陽氣,溫煦肌表無力而出現怕冷的感
覺。此時以熱助陽,陽氣暫時恢複,或以熱可驅散寒邪,故畏寒可以緩解。但三者病位不同,臨床表現亦異。寒邪客肺畏寒同
時伴咳嗽氣喘、吐白痰量多、胸悶等寒邪阻肺,肺氣失宣症狀;寒濕困脾畏寒同時伴脘腹脹悶、口膩納呆、腹痛便溏、頭身困
重、口淡不渴、泛惡欲吐等脾陽受傷、中焦失運症狀。寒凝肝脈畏寒,常兼少腹拘急冷痛牽引睾丸墜脹疼痛,或陰囊冷縮,或
巅頂頭痛、吐涎沫等肝脈被寒邪凝滞、氣機不通的症狀。
寒邪客肺畏寒,治宜溫肺散寒、化痰平喘,方選小青龍湯等加減;
寒濕困脾畏寒治宜溫脾化濕,方用理中丸加減;
理中湯(丸)
人參9克 甘草9克 白術9克 幹姜9克
1.如果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白術,加肉桂12克
. 2.心悸者加茯苓6克
3.嘔吐者去白術,加生姜9克
4.口渴者,白術加至14克
5.腹中痛的加人參至14克
6.寒冷的加幹姜至14克
7.腹滿的去白術,加附子5克
8.若脾肺虛寒,咳嗽不止者,加半夏、茯苓、細辛、五味子以溫中化飲止嗽;
9.寒濕發黃;陽虛失血,加黃芪、當歸、阿膠以益氣養血攝血;
10.兼喘滿浮腫,小便不利者,合五苓散以溫陽化氣利水。
(《傷寒論》)
[異名] 四順理中丸(《備急千金要方》卷2)、白術丸(《聖濟總錄》卷171)、調中
丸(《小兒藥證直訣》卷下)、大理中丸(《世醫得效方》卷5)、順味丸(《普濟方》卷
159)、人參理中丸(《疠瘍機要》卷下)。
[組成] 人參 幹姜 甘草炙 白術各三兩(各9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子黃許大(9g),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粉,
溫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按上丸
藥量為一劑量),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溫中祛寒,補氣健脾。
[主治]
1.脾胃虛寒證。嘔吐下利,脘腹疼痛,喜溫喜按,不欲飲食,畏寒肢冷,舌淡苔
白,脈沉細。
2.陽虛失血證。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
淡脈弱。
3。小兒慢驚,病後喜唾涎沫,霍亂及胸痹等由中焦虛寒而緻者。
寒凝肝脈畏寒治宜溫肝通脈,方用暖肝煎、天台烏藥散加減。
暖肝煎
當歸6克 茯苓6克 枸杞子9克 小茴香6克 肉桂3克(粉,沖服) 烏藥6克 沉香3克 生姜5片
1.寒甚者,加吳茱萸、幹姜、附子等以增其溫裡祛寒之功;
2.腹痛甚者,加香附以行氣止痛;
3.睾丸痛甚者, 加青皮、橘核以加強疏肝理氣之效。
暖 肝 煎
(《景嶽全書》卷51)
[組成] 當歸二錢(6g) 枸杞三錢(9g) 茯苓二錢(6g) 小茴香二錢(6g) 肉桂一
錢(3g) 烏藥二錢(6g) 沉香一錢(木香亦可)(3g)
[用法] 水一盅半,加生姜三五片,煎七分,食遠溫服。
[功用] 溫補肝腎,行氣止痛。
[主治] 肝腎虛寒證。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脈沉遲。
[病機分析] 本方證之睾丸冷痛乃因肝腎不足,寒客肝脈,氣機郁滞所緻。陽虛不
能禦邪,故寒從下受。寒為陰邪,凝斂收引,髒腑失煦,氣機不暢,故睾丸及少腹冷
痛;而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脈沉遲等亦為肝腎陰寒之征。
.[配伍意義] 本方所治系肝腎不足,寒凝氣滞之證,治宜暖肝溫腎,行氣止痛為
法。方中肉桂辛甘大熱,暖肝溫腎,散寒止痛;小茴香味辛性溫,暖肝散寒,理氣止
痛,二藥同用以溫腎暖肝散寒,共為君藥。當歸、枸杞子養血補肝益腎,以複肝腎不足
之本;烏藥、沉香行氣散寒止痛,以祛陰寒冷痛之标,同為臣藥。陽虛陰盛,水濕不
化,故以茯苓之淡滲利濕,健脾助運為佐。煎藥時少加辛溫之生姜,可溫散寒凝止痛之
功益著。諸藥配伍,溫補肝腎以治其本,行氣祛寒以治其标,俾下元得溫,寒凝得散,
氣機通暢,則睾丸、少腹疼痛等症自解。
[類方比較] 天台烏藥散、橘核丸、暖肝煎三方同治疝痛。但天台烏藥散與橘核丸
所治之疝,屬于實證,故兩方皆以祛邪為主,以行氣散寒見長;暖肝煎則在行氣散寒的
同時,兼以溫補肝腎,故适宜于厥陰氣滞、肝腎虛寒之證,是祛邪扶正、标本兼顧之
方。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适用于肝腎虛寒,氣機阻滞之小腹疼痛,疝氣痛。以睾丸或小
腹疼痛,畏寒喜溫,得溫痛減,舌淡苔白,脈沉遲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寒甚者,加吳茱萸、幹姜、附子等以增其溫裡祛寒之功;腹痛甚者,
加香附以行氣止痛;睾丸痛甚者,加青皮、橘核以加強疏肝理氣之效。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精索靜脈曲張、腹股溝疝、鞘膜積液等屬于肝腎虛寒證的
多種疾病。
[使用注意] 疝氣而見陰囊紅腫熱痛者,禁用。
天台烏藥散
烏藥15克 木香15克 青皮15克 炒高良姜15克 槟榔9克 川楝子12克(不搗,另包,用12克巴豆及麸一升同炒,炒至麸色黑,隻用川楝子,不用巴豆、麸)
1.前陰腫脹偏墜明顯者,可酌加荔枝核、橘核以行氣止痛;
2.寒甚而喜溫畏寒者,可酌加肉桂、吳茱萸等以散寒止痛;
3.痛經者,可加當歸、川芎、香附等和務調經;
4.瘕驟者,可酌加枳實、厚樸、莪術以破氣消瘕。
天台烏藥散(烏藥散)
(《聖濟總錄》卷94)
[組成] 烏藥 木香 茴香微炒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 高良姜炒各半兩(各15g)
槟榔锉二個(9g) 楝實十個(12g) 巴豆微炒,敲破,同楝實二味用麸一升炒,候麸黑色,揀
去巴豆并麸不用七十粒(12g)
[用法] 上除炒巴豆不用外,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3g),食前溫酒送下;疼甚,
炒生姜、熱酒調下。
[功用] 行氣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 肝經氣滞寒凝,發為小腸疝氣。前陰牽引臍腹疼痛,睾丸偏墜腫脹,舌淡
苔白,脈象沉弦。亦治婦女痛經,瘕聚等屬氣滞寒凝者。
心陽虛、脾陽虛、腎陽虛畏寒:三者均為機體内傷久病,陽氣虛于内,失于溫煦肌表,而出現怕冷的感覺。此時若加衣近
火,可防止陽氣的耗散,或以熱助陽,陽氣得到恢複,肌表得溫,畏寒自可緩解。三者均可出現精神不振、畏寒肢冷、舌質淡
胖、苔白、脈沉等陽氣不足、虛寒内生見症。但心陽虛畏寒,其病位在心,
故見心悸氣短、心胸憋悶或疼痛,舌淡紫暗,脈細弱或結代等心陽痹阻、血凝失運的表現。治宜溫陽通脈,
方可選桂枝加附子湯或炙甘草湯之類;
炙甘草湯
炙甘草12克 生姜9克 生地黃48克 人參6克 桂枝9克 阿膠6克(包) 麥門冬12克 麻仁12克 紅棗30枚
1.陰血虛甚,舌光萎者,宜以熟地易生地,加強滋補陰血之力;
2.心悸怔忡較甚者,加酸棗仁、柏子仁等以增養心安神定悸之效,或加龍齒、磁石以助重鎮安神之力;
3.虛勞肺痿陰傷燥較著者,宜酌減桂枝、生姜、酒之劑量或不用,以防溫藥耗陰劫液之弊。
炙甘草湯
炙甘草12克 生姜9克 生地黃48克 人參6克 桂枝9克 阿膠6克(包) 麥門冬12克 麻仁12克 紅棗30枚
1.陰血虛甚,舌光萎者,宜以熟地易生地,加強滋補陰血之力;
2.心悸怔忡較甚者,加酸棗仁、柏子仁等以增養心安神定悸之效,或加龍齒、磁石以助重鎮安神之力;
3.虛勞肺痿陰傷燥較著者,宜酌減桂枝、生姜、酒之劑量或不用,以防溫藥耗陰劫液之弊。
(《傷寒論》)
[異名] 複脈湯(《傷寒論》)、甘草湯(《普濟方》卷27)。
[組成] 甘草四兩炙(12g) 生姜三兩切(9) 人參二兩(6g) 生地黃一斤(50g)
桂枝三兩去皮(9g) 阿膠二兩(6g) 麥門冬半升去心(10g) 麻仁半升(10g) 大棗三十
枚擘(10枚)
[用法] 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納膠烊消盡,溫服一
升,一日三次(現代用法:水煎服,阿膠烊化,沖服)。
[功用] 益氣養血,通陽複脈。
[主治]
1.脈結代,心動悸。虛羸少氣,舌光少苔,或質幹而瘦小者。
2.虛勞肺痿。咳嗽,涎唾多,形瘦短氣,虛煩不眠,自汗盜汗,咽幹舌燥,大便
幹結,脈虛數。
脾陽虛畏寒,病在脾,故見納減腹脹,脘腹冷痛,喜溫喜按、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等脾運無權的表現。
治宜溫運脾陽,方選理中丸之類加減;
腎陽虛畏寒,病在腎,故見腰膝酸冷、面色黧黑、小便清長頻數、男子陽痿早洩,女子宮寒不孕等腎陽不振下元虧損之見症。治宜溫補
腎陽,方選右歸丸或腎氣丸加減。
右歸丸
大懷熟地12克 炒山藥6克 山茱萸4.5克 枸杞子6克 鹿角膠6克 菟絲子6克 姜杜仲6克 當歸4.5克 肉桂3克(粉沖服) 炮附子3克(先煎)
1.如陽衰氣虛,必加人參3-6克(焗服);
2.如陽虛滑精,或帶濁便溏,加酒補骨脂6克;
3.如飧洩腎洩不止,加北五味子6克、肉豆蔻5克;
4.如飲食減少,或不易化,或嘔惡吞酸,皆吸虛寒之證,加炮幹姜5克;
5.如腹痛不止,加吳茱萸3克;
6.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5克;
7.如陰虛陽痿,加巴戟天6克、肉苁蓉6克,或狗鞭一條。
右 歸 丸
(《景嶽全書》卷51)
[組成] 大懷熟地八兩(240g) 山藥炒四兩(120g) 山茱萸微炒三兩(90g) 枸杞微
炒四兩(120g) 鹿角膠炒珠四兩(120g) 菟絲子制四兩(120g) 杜仲姜湯炒四兩(120g)
當歸三兩(90g) 肉桂二兩,漸可加至四兩(60—120g) 制附子二兩,漸可加至五六兩
(60—180g)
[用法] 上先将熟地蒸爛杵膏,加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餘丸,食前用滾
湯或淡鹽湯送下;或丸如彈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
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溫補腎陽,填精益髓。 ’
[主治] 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證。年老或久病氣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軟弱,陽
痿遺精,或陽衰無子,或飲食減少,大便不實,或小便自遺,舌淡苔白,脈沉而遲。
本方與右歸丸、飲功用相類,然因配伍大隊辛熱之品,故溫腎壯陽之功尤著,為治療腎
陽不足,命門火衰,陽痿無子之證的專方。
腎氣丸
山萸肉12克 山藥12克 熟地24克 丹皮9克 澤瀉9克 茯苓9克 肉桂3克(焗服) 炮附子3克(先煎)
1.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強溫補腎陽之力;
2.若用于陽痿,尚需加淫羊藿、補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壯陽起痿之力;
3.痰飲咳喘者,加幹姜、細辛、半夏等以溫肺化飲。
腎 氣 丸
(《金匮要略》)
[異名] 八味腎氣丸(《金匮要略》)、地黃丸(《太平聖惠方》卷98)、八仙丸(《養老
奉親書》)、補腎八味丸(《聖濟總錄》卷51)、八味丸(《如宜方》,錄自《普濟方》卷
401)、八味地黃丸(《小兒痘疹方論》)、附子八味丸(《證治要訣類方》卷4)、金匮腎氣丸
(《赤水玄珠全集》卷7)、桂附八味丸(《簡明醫彀》卷4)、桂附地黃丸(《簡明醫彀》卷
8)、附桂八味丸(《醫方論》卷工)、桂附八味地黃丸(《胎産心法》卷1)。
[組成] 幹地黃八兩(240g) 薯蓣四兩(120g) 山茱萸四兩(120g) 澤瀉三兩
(90g) 茯苓三兩(90g) 牡丹皮三兩(90g) 桂枝 附子炮各一兩(各30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6g),加至25丸(10g),
酒送下,每日2次。亦可作湯劑,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補腎助陽。
[主治] 腎陽不足證。腰痛腳軟,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
便反多,入夜尤甚,陽痿早洩,舌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細,以及痰飲,水腫,消
渴,腳氣,轉胞等。
加味腎氣丸
(《嚴氏濟生方》卷4) .
[異名] 金匮加減腎氣丸(《保嬰撮要》卷5)、加味八味丸(《醫學入門》卷7)、腎
氣丸(《醫方集解.補養之劑》)、金匮腎氣丸(《馮氏錦囊秘錄》卷11)、濟生腎氣丸(《張
氏醫通》卷16)。
[組成] 附子炮二個(15g) 白茯苓 澤瀉 山茱萸取肉 山藥炒 車前子酒蒸 牡
丹皮去木各一兩(各30g) 官桂不見火 川牛膝去蘆,酒浸 熟地黃各半兩(各15g)
[用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心米飲送下。亦可水
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溫補腎陽,利水消腫。
[主治] 腎陽不足,水濕内停證。水腫,小便不利。
4.寒戰
寒戰即惡寒戰栗,表現為怕冷的同時全身不自主地顫抖。本症在<内經)和<傷寒論)中均稱為“寒栗”;金.劉完素(素問玄
機原病式)中稱為“戰栗”;明。王肯堂<雜病證治準繩,寒熱門)則稱為=“振寒”;後世多稱為“寒戰”。
秦伯未先生在(中醫臨證備要)一書中認為“振寒”與“寒戰”不同,“其區别是,從内發出者為寒戰,僅是形體聳動者為
振寒。振寒多由陽虛不能衛外,常伴有腹痛洩瀉,四肢沉重,小便不利等證。”可資論證參考。
寒戰與抽搐都見肢體不自主的運動,但實不相同。抽搐為肢體搐動伸縮,且不伴惡寒;寒戰多因怕冷而顫抖。
常見證候
寒邪外束寒戰:其臨床表現為惡寒戰栗,高熱無汗,頭身疼痛,舌苔薄白,脈浮緊。
陽虛寒盛寒戰:表現為畏寒戰栗,四肢厥冷,得暖則症緩,口淡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脈沉微。
戰汗寒戰:在外感熱病過程中,突然惡寒戰栗,甚則肢冷脈伏,繼之不久,全身即可透出大汗,汗後則肌膚較涼。
外寒内熱寒戰:臨床主要表現有惡寒戰栗,四肢厥冷,頭身疼痛,發熱口渴,煩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
黃,脈浮緊而數等症。
瘡毒内陷寒戰:出現局部紅、腫、熱、痛,伴惡寒戰栗,發熱煩渴,甚至神昏谵語,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脈
洪數。 .
瘧疾寒戰:先有呵欠乏力,繼則惡寒戰栗,肢體酸痛,寒罷則壯熱,頭痛面赤,口渴引飲,而後汗出,熱退身涼,脈弦。
寒邪外束寒戰與陽虛寒盛寒戰:此二證雖均以寒象為主,但一為表寒,一為裡寒。前者為外寒襲表。邪郁經絡,腠理閉
塞,衛氣郁結所緻,故惡寒戰栗兼見表寒證;後者為陽氣虛弱,或寒邪傷陽,緻使陽氣溫煦失職,陰寒内盛,故惡寒戰栗兼見
裡寒證。二證的臨床鑒别在于:寒邪外束寒戰,惡寒與發熱同見,惡寒得暖不減,并伴有無汗,頭身疼痛,舌苔薄白,。脈浮
緊等表寒症狀;陽虛寒盛寒戰,畏寒而不發熱,畏寒得暖則緩,并有口淡不渴,尿清便溏,舌質淡,脈沉細等裡寒症狀。
寒邪外束寒戰,治宜辛溫解表,方選麻黃湯加味;陽虛寒盛寒戰,治宜溫陽祛寒,方選四逆湯加味。
麻 黃 湯
麻黃9克(包) 桂枝6克 炙甘草3克 杏仁6克
1.若喘急胸悶,咳嗽痰多,表證不甚者,去桂枝,加蘇子、半夏。
2.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蒼耳子、辛夷花。
3.若挾濕邪而見骨節酸痛,加蒼術、苡仁。
4.若兼裡熱之煩躁,口幹加石膏、黃芩。
5.風寒襲表之皮膚瘙癢,加防風,荊芥,蟬蛻。
(《傷寒論》)
[異名] 麻黃解肌湯(《深師方》,錄自《外台秘要》卷1)。
[組成] 麻黃去節三兩(9g) 桂枝二兩(6g) 杏仁去皮尖七十個(6g) 甘草炙一兩(3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将息。
[功用]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風寒束表,肺氣失宣證。惡寒發熱,頭疼身痛,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
[病機分析] 風寒之邪侵襲肌表,營衛首當其沖。寒邪收引凝滞,傷于衛,則緻衛
陽被遏,使其“溫分肉”功能失調,肌表不能得到正常的溫煦,故惡寒;衛氣向外抗
邪,正邪相争,則發熱;正邪交争于頭部,經氣不利,則頭疼;寒邪束表,腠理閉塞,
使衛氣“司開合”功能失調,汗液不能外洩則無汗。傷于營,則緻營陰郁滞不暢,經脈
不通,不通則痛,故身痛。肺主氣屬衛,外合皮毛,亦主表。寒邪外束于表,影響肺氣
的宣肅下行,則上逆為喘。餘如舌苔薄白,脈浮緊,皆是風寒襲表的反映。故本證屬邪
實而正不虛的風寒表實證。
[配伍意義] 本方證由風寒束表,肺氣失宣所緻。根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其
在皮者,汗而發之”的治療原則,法當發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黃味苦辛性溫,歸
肺與膀胱經, “乃肺經專藥”(《本草綱目》卷15), “善行肌表衛分,為發汗之主藥”
(《成方便讀》卷1),本方用之,開腠發汗,驅在表之風寒,以除緻病之因;宣肺平喘,
洩閉郁之肺氣,以複肺氣之宣發,為君藥。由于本方證屬衛郁營滞,單用麻黃發汗,
隻能解衛氣之閉郁,所以又用透營達衛的桂枝為臣藥,解肌發表, “引營分之邪,
達之肌表’,(《醫方集解.發表之劑》),助麻黃解表逐邪,使發汗之功益著;溫通血
脈,暢行營陰,使疼痛之證得解,此如汪琥所言:“今麻黃湯内用桂枝者,以寒傷
營,桂枝亦營中藥,能通血脈而發散寒邪,兼佐麻黃而洩營衛之邪實”(《傷寒論辨
證廣注》卷1)。杏仁苦而微溫,“主咳逆上氣”(《神農本草經》卷3),“功專降氣,
氣降則痰消嗽止”(《本草便讀》卷3),用之降利肺氣,與麻黃相伍,一宜一降,
以恢複肺氣之宣降,加強宣肺平喘之功,為佐藥。炙甘草既能助麻,杏以止咳平
喘,又能益氣和中,調和藥性,故為使藥而兼佐藥之用。四藥配伍,寒邪得散,營
衛得通,肺氣得宣,則諸證可愈。
本方配伍特點在于:麻、桂相配,一發衛氣之郁以開腠理,一透營分之郁以行血
滞,相須為用,以增強發汗解表之功。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外感風寒表實證的代表方劑。臨床以惡寒發熱,無汗而
喘,脈浮緊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喘急胸悶,咳嗽痰多,表證不甚者,去桂枝,加蘇子、半夏以化痰
止咳平喘;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蒼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竅;若挾濕邪而兼見骨節酸痛,
加蒼術、苡仁以祛風除濕;兼裡熱之煩躁、口幹,加石膏、黃芩以清瀉郁熱;風寒襲表
之皮膚瘙癢,加防風、荊芥、蟬蛻以祛風止癢。
3.本方現代常用于感冒、發熱、咳喘、水腫、痹證、鼻炎、風疹等辨證屬風寒表
實證者。
[使用注意] 本方為辛溫發汗之峻劑,故《傷寒論》對“瘡家”、“淋家”、“衄家”、
“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虛自汗、血虛而脈兼“尺中遲”、誤下而見“身重心悸”等,雖
有表寒證,亦皆禁用。麻黃湯藥味雖少,但發汗力強,用之得當效果頗為迅捷。使用時
尚應注意中病即止,不可過服,否則,汗出過多必傷人正氣。柯琴指出:“此乃純陽之
劑,過于發散,如單刀直人之将,投之恰當,一戰成功。不當則不戢而召禍。故用之發
表,可一而不可再。如汗後不解,便當以桂枝湯代之;若汗出不透,邪氣留連于皮毛骨
肉之間,又有麻桂各半與桂枝二麻黃一之妙用”(《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卷上)。可謂
閱曆有得之言。
四逆湯
幹姜4.5克(大的人可用9克) 炙甘草6克 附子5克
1.寒氣盛者,重用附子、幹姜;
2.體虛脈弱者,加紅參(黨參)、黃芪;
3.脾氣不足者,加焦白術、炒山藥;
4.腰痛者,加桑寄生、杜仲;
5.下肢浮腫、小便少者,加連皮茯苓、澤瀉。
四 逆 湯
(《傷寒論》)
[組成] 甘草二兩炙(6g) 幹姜一兩半(9g)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15g)
[用法]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幹姜三
兩。
[功用] 回陽救逆。
[主治] 少陰病。四肢厥逆,惡寒蜷卧,嘔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
滑,脈微細;或太陽病誤汗亡陽,而見四肢厥逆,面色蒼白,脈微細者。
瘡毒内陷之寒戰則無表寒證,而有瘡瘍局部紅、腫、熱、痛的臨床特征。外寒裡熱寒戰,宜用解表清裡之法,選用防風通聖散化
裁治之;
防風通聖散
酒大黃1.5克 芒硝1.5克 防風1.5克 荊芥1.5克 麻黃1.5克 栀子1.5克 連翹1.5克 川芎1.5克 當歸1.5克 薄荷1.5克 白術1.5克 桔梗3克 黃芩3克 石膏3克 甘草6克 滑石9克 生姜1片 蔥2根
1.如涎嗽者,加姜半夏下氣化痰;
2.無憎寒者,去麻黃;
3.内熱不盛者,去石膏;
4.無便秘者去大黃、芒硝;
5.體質壯實者,去當歸、白芍、白術等扶正之品。
防風通聖散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3)
[異名] 通聖散(《傷寒标本心法類萃》卷下。
[組成] 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大黃 薄荷葉 麻黃 連翹 芒硝各半兩(各
15g) 石膏 黃芩 桔梗各一兩(各30g).滑石三兩(90g) 甘草二兩(60g) 荊芥
白術 栀子各一分(各3g) .
[用法] 上為末,每服二錢(6g),水一大盞,生姜三片,煎至六分,溫服。
[功用] 疏風解表,瀉熱通便。
[主治] 風熱壅盛,表裡俱實證。憎寒壯熱,頭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而幹,咽
喉不利,胸膈痞悶,咳嘔喘滿,涕唾稠粘,大便秘結,小便赤澀,舌苔黃膩,脈數有
力。并治瘡瘍腫毒,腸風痔漏,鼻赤瘾疹等。
瘡毒内陷寒戰,宜用清熱瀉火托毒法,方選五味消毒飲、黃連解毒湯化裁。
五味消毒飲
金銀花20克 野菊花15克 蒲公英15克 紫花地丁15克 紫背天葵子15克
1.熱毒重者,加連翹、黃連、半枝蓮。
2.血熱毒盛 者,加牡丹皮、生地黃、赤芍等。
3.腫甚者,加防風、蟬蛻等。
4.膿成不潰根深或潰而不易出者,加皂角刺。
5.若用于乳癰、局部紅腫熱痛者,可加瓜蒌皮、貝母、青皮等。
6.用于急性腎炎,浮腫發熱者,可加白茅根、玉米須。
(《醫宗金鑒》卷72)
[異名] 五味消毒湯(《外科探源》,錄自《家庭治病新書》)、消毒飲(《吉人集驗方》
下集)。
[組成] 金銀花三錢(20g)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子各一錢二分
(各15g)
[用法] 水煎,加無灰酒半盅,再滾二、三沸時,熱服。渣如法再煎服。被蓋出汗
為度。
[功用] 清熱解毒,消散疔瘡。
[主治] 疔瘡初起。發熱惡寒,.瘡形如粟,堅硬根深,狀如鐵釘,以及癰瘡疖腫,
紅腫熱痛,舌紅苔黃,脈數。
瘧疾寒戰:瘧疾時由于感受瘧邪,邪在半表半裡與營衛相搏,正邪相争所緻。臨床上以寒戰壯熱,休作有時為特征。一般
根據寒熱之輕重,分為正瘧、溫瘧、寒瘧、勞瘧等類型。
正瘧者即典型的瘧疾,治宜和解達邪,用小柴胡湯加常山、青蒿;
溫瘧者熱多寒少,或但熱不寒,治當清熱達邪,用白虎加桂枝湯加柴胡、常山等;
白虎加桂枝湯
(又名:桂枝白虎湯)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生石膏50g(先煎) 知母20g
粳米6g 炙甘草6g 桂枝9g
上5味,加水1000ml,煎取150~200ml,去滓,分2次溫服。
(功效]清熱生津,解表和營。
(主治)溫瘧,發熱不惡寒,汗出,口渴,骨節疼煩,有時
嘔惡,舌質紅,脈浮洪。
(臨證加減)
1.溫瘧:苔燥渴引,冷飲者,本方加青蒿、蒼術、生薏苡
仁、藿香、佩蘭,以撤熱截瘧化濕。
2.瘧疾:症見本方證,口渴甚者,加天花粉、常山,以生
津截瘧。
3.瘅瘧:内外皆熱,熱盛津傷,本方去桂枝酌加青蒿、梨汁、
天花粉、竹葉、太子參、沙參、麥冬,以生津滋液,撤熱截瘧。
4.桂枝白虎湯加減治療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均有明顯
的遊走性關節酸痛症狀,其中伴有低熱,中等度發熱,自汗出,
皮膚出現環形紅斑,舌質紅,或淡紅,舌苔黃、黃膩或薄白。脈
象滑數或弦或數。治療基本方為生石膏60g,桂枝6g,知母
12g,甘草6g,粳米12g,生地30g,防已lOg,蒲公英30g,威
靈仙12g,桑枝30g,蜈蚣2條。若關節紅腫,皮膚有紅斑,舌
質紅,加丹皮12g,赤芍12g,水牛角30g,紫草工5g;若下肢關
節腫痛明顯,加黃柏lOg,蒼術9g,薏苡仁30g。每日1劑,分
2—3次服。治療期間給予休息,皆不用任何西藥。 [福建中醫藥,
1989,(4):18]
5.白虎加桂枝湯加味治療風濕熱:基本方為桂枝、知母、
蒼術各lOg,石膏、粳米各30g,甘草3g,雙花、連翹各12g,
桑枝15g。随證加減。結果;全部體溫正常,關節紅腫消失出
院。[湖北中醫雜志,1981,c2,:28]
6。白虎加桂枝湯加味治療成人期異位皮炎:治療用白虎加
桂枝湯合四物湯加荊芥、連翹等。顯效者,約經兩周治療,顔面
發紅消退。[日本東洋醫學雜志,1991,cl,。64]
7.桂枝、石膏、知母、黃芩。治間日瘧,名桂枝互資湯。
[脈因證治]
8。知母、炙甘草、石膏、蒼術、粳米。治濕過多汗,身重
足冷,名白虎加蒼術湯。[類證活人書]
9.石膏、知母、甘草、蟬蛻、麻黃、大黃、黃芩、連翹、玄參
寒瘧者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治當辛溫達邪,用 柴胡桂枝幹姜湯加減;
柴胡桂枝幹姜湯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柴胡9g 桂枝6g 幹姜4.5g 瓜
蒌根12g 黃芩9g 牡蛎30g 炙甘草6g
上7味,以水2000ml,煮取1000ml,去滓,再煎取500m1,
分3次溫服。
(功效)和解散結,宣化停飲。
(主治)
主證。胸脅滿微結,往來寒熱,心煩,口渴,不嘔,小便
不利.
副證。但頭汗出,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無苔或薄苔而;
滑,脈弱,或浮弱,或沉弦。 :
(臨證加減)
1.瘧疾初起,惡寒甚而兼有表邪者,加常山、烏梅、草果
15g,以截瘧祛痰,其效更佳。
2.津虧而幹咳者,加天冬、玉竹,以滋陰生津。
3。骨蒸盜汗者,加黃芪、鼈甲或合清骨散,以清虛熱。
4.婦人經、帶、胎、産之病,合四物湯以養血潤榮。
5。因水飲而暈眩者,加澤瀉、白術,或合五苓散,以化氣
利水,消解暈眩。
6.虛煩失眠者,合酸棗仁湯,以養血安神,清熱除煩。
7.渴而水腫者,合五苓散,以化氣利水,健脾利濕。
8.肋下痃癖者,加吳茱萸、茯苓,以消陰毒。
9.氣郁血滞者,合桃仁承氣湯,加紅花、赤芍、川芎以活
血化瘀,蕩滌瘀熱。
。 10.膽道系統疾患,胸脅疼痛可酌加元胡、香附、川楝子,
也可合柴胡疏肝散同用,以疏肝理氣加強止痛作用。
11.本方加茯苓、陳皮、澤瀉治少陽不和,水飲内停。
12.本方加絲瓜絡,治肝炎。
13.本方加水蛭、丹參、地龍治美尼氏綜合症。
14.本方加石菖蒲,蜈蚣治陽痿.
15.本方加當歸、白芍、蜈蚣治房事莖痛。
16。本方去黃芩。主治婦人傷寒,月經方來初斷,寒熱如
瘧,狂言見鬼者,名幹姜柴胡湯。
17.柴胡、大黃、枳殼、薄荷、焦栀子、桔梗、連翹、甘
草、淡竹葉。水煎服。治少陽表邪,内結膈中,膈上如焚,寒熱
如瘧.心煩懊依,大便不通,名柴芩清膈煎。
勞瘧者正虛久病之瘧,治當扶養正氣,調和營衛,用何人飲加減。
寒戰一症,有表裡寒熱虛實之分。寒戰之後,繼見發熱者,多為陽氣來複,正氣尚盛的表現;若寒戰之後,不發熱,或戰
汗後四肢厥冷,脈微欲絕,則為陽虛内寒或陽微欲脫之證,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文獻别錄]
(景嶽全書。傷寒典下): “戰與栗異,戰由乎外,栗由乎内也。凡傷寒欲解将汗之時,若其正氣内實,邪不能與之争,則
但汗出自不作戰。所謂不戰,應知體不虛也。若其人本虛,邪與正争,微者為振,甚者為戰,正勝邪則戰後而汗解矣。故凡邪
正之争于外者為戰,戰其愈者也。邪正之争于内者為栗,栗其甚者也。論曰:陰中于邪,必内栗也。夫戰為正氣将複,栗則邪
氣肆強。故傷寒六七日,有但栗不戰,竟成寒逆者,多不可救,此以正氣中虛,陰邪内盛,正不勝邪而反為邪所勝。凡遇此
證,使非用大補溫熱之劑,及艾灼回陽等法,其他焉得禦之”
<醫宗必讀):“戰者身動,栗者鼓颔,邪欲解也。栗而不戰,陰盛陽虛,姜附四逆湯。”<中醫内科證治概要.惡寒):
“寒邪外束,而内熱不透,或熱深入裡而格陰于外,皆可産生惡寒不解,或寒栗而振,或四肢厥冷等症。”
5.身熱肢寒
身熱肢寒,是指熱病過程中同時出現既有發熱又有肢冷的症狀而言。
(素問.厥論)曾有:“身熱”、“手足寒”的描述;(傷寒論>則有“熱深厥深”、“厥者,手足逆冷是也”的記載,并把
身熱與肢寒作為一個主症加以辨證論治。後世醫家皆宗仲景之說。
身熱肢寒可見于外感熱病的初期,因風寒之邪束于肌表,正邪相争,身熱始起。此際四肢亦覺寒冷,但為時短暫,随熱勢
轉盛而肢溫,故不厲本篇讨論範圍,詳見“惡寒發熱”節。
常見證候
熱深厥深身熱肢寒:壯熱不退,手足厥冷,頭痛胸悶,面赤氣粗,煩躁谵語,繼則神昏,小便黃赤,舌質紅绛而幹,脈滑
數或洪數。陰盛格陽身熱肢寒:身熱面紅,咽燥而痛;手足厥冷,下利清谷,舌淡苔白,脈沉細欲絕。
熱深厥深身熱肢寒:多為外感熱病,外邪入裡,邪熱内盛或逆傳心包,或暑熱之邪,郁遏内閉所緻。臨床可見壯熱不退,
頭痛,面赤,煩躁氣粗,神昏谵語,而手足逆冷。若暑熱内侵,氣郁不伸,則壯熱胸悶,手足逆冷, 口渴汗多,小便短赤,脈
洪數。其病機是邪熱熾盛,逆傳于裡,不能外達,熱深厥深。
治療前者當以洩熱達郁,清心開竅為主,方用清營湯合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加羚羊角、鈎藤、石決明等;
清營湯
犀角2克(磨汁沖服) 生地黃15克 元參9克 竹葉心3克 麥冬9克 丹參6克 黃連5克 銀花9克 連翹6克
(《溫病條辨》卷1)
[組成] 犀角三錢(2g) 生地黃五錢(15g) 元參三錢(9g) 竹葉心一錢(3g) 麥
冬三錢(9g) 丹參二錢(6g) 黃連一錢五分(Sg) 銀花三錢(9g) 連翹二錢(6g)連心用
[用法] 上藥,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功用] 清營解毒,透熱養陰。
[主治] 熱人營分證。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谵語,目常喜開或喜閉,口渴或
不渴,斑疹隐隐,脈細數,舌绛而幹。 ’
後者治宜清暑解熱,方用白虎加人參湯或清暑益氣湯加減。
安宮牛黃丸
(《溫病條辨》卷1)
[異名] 牛黃丸(《溫病條辨》卷1)、新訂牛黃清心丸(《重訂通俗傷寒論》)、安宮
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吉林方)。
[組成] 牛黃一兩(30g) 郁金一兩(30g) 犀角一兩(30g) 黃連一兩(30g)
朱砂一兩(30g) 梅片二錢五分(7.5g) 麝香二錢五分(7.5g) 真珠五錢(15g) 山
栀一兩(30g) 雄黃一兩(30g) 黃芩一兩(30g)
[用法] 上為極細末,煉老蜜為丸,每丸一錢,(3g),金箔為衣,蠟護。每服一丸。
大人病重體實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兒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現代用法:口
服,一次1丸,小兒3歲以内一次1/4丸,4—6歲一次1/2丸,一日1—3次。昏迷不
能口服者,可鼻飼給藥)。
[功用] 清熱解毒,豁痰開竅。
[主治] 邪熱内陷心包證。高熱煩躁,神昏谵語,或昏愦不語,口幹舌燥,喉中痰
鳴,舌紅或绛,脈數,以及中風神昏,小兒驚厥,屬邪熱内閉者。
紫 雪
(蘇恭方,錄自《外台秘要》卷18)
[異名] 紫雪丹(《成方便讀》卷3)、紫雪散(《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組成] 黃金百兩(3.1kg) 寒水石三斤(1。5kg) 石膏三斤(1.5k8) 磁石三
斤(1.skg) 滑石三斤(1.5kg) 玄參一斤(500g) 羚羊角五兩(150g)屑 犀角五
兩(150g)屑 升麻一升(250g) 沉香五兩(150g) 丁香一兩(30g) 青木香五兩
(150g) 甘草炙八兩(240g)
[用法] 上十三味,以水一斛,先煮五種金石藥,得四鬥,去滓後内八物,煮取一
鬥五升,去滓。取硝石四升(2kg),芒硝亦可,用樸硝精者十斤(5ks)投汁中,微炭
上煎,柳木篦攪勿住手,有七升,投在木盆中,半日欲凝,内成研朱砂三兩(90g),細
研麝香五分(1.5g),内中攪調,寒之二日,成霜雪紫色。病人強壯者,一服二分
(O.6g),當利熱毒;老弱人或熱毒微者,一服一分(O.3g),以意節之,合得一劑(現
代用法:口服,每次1.5—3g,一日2次。周歲小兒每次0.3g,每增1歲,遞增0.3g,
每日1次。5歲以上小兒遵醫囑,酌情服用)。
[功用] 清熱開竅,鎮痙熄風。
[主治] 溫熱病,熱邪内陷心包及熱盛動風之證。高熱煩躁,神昏谵語,痙厥,口
渴引飲,唇焦齒燥,尿赤便秘,舌質紅绛苔幹黃,脈弦數有力,以及小兒熱盛痙厥。
白 虎 湯
(《傷寒論》)
[組成] 知母六兩(18g)石膏一斤(50g)碎 甘草二兩(6g)炙 粳米六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熱生津。
[主治] 氣分熱盛證。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有力。
清暑益氣湯
(《溫熱經緯》卷4)
[異名] 王氏清暑益氣湯(《中醫方劑學講義》南京中醫學院主編)。
[組成] 西洋參(5g) 石斛(15g) 麥冬(9g) 黃連(3g) 竹葉(6g) 荷梗
(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原方未著分量,據統
編教材《方劑學》4版補)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暑益氣,養陰生津。
,[主治] 暑熱氣津兩傷證。身熱汗多,口渴心煩,小便短赤,體倦少氣,精神不
振,脈虛數。
陰盛格陽身熱肢寒:多為外感熱病後期,誤用汗、吐、下後,陽氣衰微,陰寒内盛,格陽于外所緻。臨床可見身熱咽燥,
面紅如妝而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脈微細欲絕。
其病機是陽衰陰盛,虛陽浮越。治療當以溫陽救逆,通陽複脈,方用通脈四逆湯加減。
四 逆 湯
(《傷寒論》)
[組成] 甘草二兩炙(6g) 幹姜一兩半(9g)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5g)
[用法]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幹姜三兩。
[功用] 回陽救逆。
[主治] 少陰病。四肢厥逆,惡寒蜷卧,嘔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
滑,脈微細;或太陽病誤汗亡陽,而見四肢厥逆,面色蒼白,脈微細者。
上述二證雖均可見于外感熱病,但一系溫病之邪熱内陷,邪遏不達,熱深厥深;一系熱病屢經汗下,陽氣大傷,陰寒内
生,或風寒之邪傳入三陰,陰寒内盛,虛陽格拒。鑒别要點:前者以壯熱肢寒,神昏煩躁, 口渴脈數為特征,熱為本,寒是
标;後者以四肢厥冷,身反不惡寒,脈微欲絕為依據,寒是本,熱為标。臨床上必須詳審病因病機,庶免誤診。
[文獻别錄]
(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并治>:“少陰病,下利清谷,裡寒外熱,手足絕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
痛,或幹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醫宗金鑒。傷寒心法要訣):“其外證面赤發熱而煩,頗類陽熱,其内則不渴,下利清谷,小便清白,爪甲青白,四肢厥
冷,脈浮微欲絕,一派陰寒虛證。通脈四逆湯冷服之,從其陰而複其陽也。”
6.惡寒發熱
惡寒發熱是指惡寒與發熱同時并作的症狀。六經辨證中的太陽病,衛氣營血辨證中的衛分證,三焦辨證中的上焦症,均可
見此,為外感表證的主症。
(素問.刺熱篇)就有“肺熱病者..惡風寒,舌上黃,身熱”的記載。(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病有發熱惡寒者
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對本症的病機特點作了概括,是臨床辨證的重要依據。 <景嶽全書)又稱“憎寒發熱”、
“畏寒發熱”,名異而實同。
單純惡寒,如邪入三陰的“無熱惡寒”;或單純發熱,如邪入陽明的“但熱不寒”;或内傷惡寒發熱以及外科疾病初起之
惡寒發熱等證,均不屬本條讨論範圍。
常見證候
風寒襲表惡寒發熱:惡寒發熱,惡寒重,發熱輕,頭痛身痛,無汗,鼻塞流涕,咳嗽聲重,舌苔薄白,脈浮緊。
風熱犯肺惡寒發熱:惡寒發熱,發熱重,惡寒輕,微汗出,頭痛,咽紅,口幹,咳嗽,舌苔薄黃,脈浮數。
風濕客表惡寒發熱:惡寒發熱,身體困重,頭脹如裹,關節疼痛,舌苔白膩,脈濡數。
暑濕襲表惡寒發熱:惡寒發熱,惡寒輕,發熱重,頭脹,胸悶嘔惡,汗出,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濡數。
風寒襲表惡寒發熱與風熱犯肺惡寒發熱:同屬外感風邪,但前者兼寒,寒性凝滞,風寒外束,侵入太陽,腠理閉塞,衛陽
被遏,氣道不利,故惡寒重,發熱輕而無汗,并見咳嗽聲重,鼻塞流涕,頭疼身痛,舌苔薄白,脈浮緊。治宜辛溫發汗,輕證
用蔥豉湯,重證用麻黃湯或荊防敗毒散加減。
後者兼熱,風熱上受,表衛不和,肺失宜肅,故發熱重、惡寒輕而微汗出,并見
頭痛咽紅,口幹咳嗽,舌苔薄黃,脈浮數。治宜辛涼解表,用銀翹散或桑菊飲加減。
銀翹散
連翹15克 銀花15克 竹葉6克 生甘草3克 麥冬12克 細生地12克
(《溫病條辨》卷1)
[異名] 銀翹解毒散(《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西安方)。
[組成] 連翹一兩(30g) 銀花一兩(30g) 苦桔梗六錢(18g) 薄荷六錢(18g)
竹葉四錢(12g) 生甘草五錢(15g) 荊芥穗四錢(12g) 淡豆豉五錢(15g) 牛蒡子
六錢(18g)
[用法] 共杵為散,每服六錢(18g),鮮蘆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
肺藥取輕清,過煮則味厚人中焦也。病重者,約二時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輕者,三
時一服,Et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現代用法:作湯劑煎服,按原書用量比
例酌情增減)。
[功用] 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主治] 溫病初起表熱證。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頭痛口渴,咳嗽咽
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銀翹解毒散
連翹10克 銀花10克 苦桔梗6克 薄荷6克 竹葉4克 生甘草5克 荊芥穗4克 淡豆豉5克 牛蒡子6克
1.胸膈悶者,挾濕邪穢氣,加藿香、郁金。
2.渴甚者,傷津較甚,加天花粉。
3.項腫咽痛者,熱毒較甚,加馬勃、玄參。
4.衄者,肺氣不利也,加杏仁。
5.裡熱傷津,加生地黃、麥冬。
6.邪重内熱甚,或小便短赤者,加知母、黃芩、栀子合生地黃、麥冬。
7.瘡瘍初起,兼見風熱證重者,加紫花地丁、野菊花。
請根據具體病情,結合上面的提示進行加減。
桑菊飲
桑葉7.5克 菊花3克 杏仁6克 連翹5克 薄荷2.5克 桔梗6克 生甘草2.5克 葦根6克
1..氣粗似喘,氣分熱盛,加石膏、知母。
2.若舌降、暮熱,是邪氣入營,加犀角(水牛角代)、玄參。
3.若熱入血分,舌質深降,躁擾或神昏谵語,恐耗血動血,宜去薄荷、葦根,加生地、丹皮、麥冬、玉竹。
4.若肺熱甚,加黃芩。
5.若口渴甚者,加天花粉。
6.若兼咽喉紅腫疼痛的,加玄參、闆藍根。
7.若咳嗽咯血者,加白茅根、茜草根、丹皮。
8.若目赤腫痛,宜加剌蒺藜、蟬蛻、木賊、決明子。
(《溫病條辨》卷1)
[組成] 桑葉二錢五分(7.5g) 菊花一錢(3g) 杏仁二錢(6g) 連翹一錢五分
(5g) 薄荷八分(2.5g) 桔梗二錢(6g) 生甘草八分(2.5g) 葦根二錢(6g)
[用法]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功用] 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主治] 風溫初起,表熱輕證。但咳,身熱不甚,口微渴,脈浮數。
風濕客表惡寒發熱與暑濕襲表惡寒發熱:風濕侵襲肌腠,濕性粘滞,阻遏清陽,故惡寒發熱,并見身體困重,關節疼痛,
舌苔白膩,脈濡數。治宜疏風祛濕,用羌活勝濕湯。
夏月傷暑,暑為陽邪,每多挾濕,暑濕襲表,氣機少展,故惡寒輕,發熱
重,汗出口渴,并見頭脹胸悶,惡心嘔吐,舌苔白膩,脈濡數。治宜祛署清熱,用新加香薷飲。
新加香薷飲
(《溫病條辨》卷1)
[組成] 香薷二錢(6g) 銀花三錢(9g) 鮮扁豆花三錢(9g) 厚,b--錢(6g)
連翹二錢(6g)
[用法]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後服;不汗再服,服盡不汗,更
作服。
[功用] 祛暑解表,清熱化濕。
[主治] 暑濕兼寒證。發熱頭痛,惡寒無汗,口渴面赤,胸悶不舒,身重酸痛,小
便赤澀,舌紅,苔白膩,脈浮而數者。
惡寒發熱,因屬表證,治療總需解表散邪,但病邪有風寒溫熱暑濕的不同,臨床辨證,應予辨别。
[文獻别錄]
(素問.風論>:“風氣藏于皮膚之間,内不得通,外不得洩;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其寒也,
則衰食飲;其熱也,則消肌肉,故使人帙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熱。”
<内外傷辨惑論。辨寒熱):“外傷寒邪之證,與飲食失節、勞役形質之病,及内傷飲食,俱有寒熱。..外傷寒邪,發熱
惡寒,寒熱并作,其熱也,翕翕發熱,又為之拂拂發熱,發于皮毛之上,如羽毛之拂,明其熱在表也。..其内傷飲食不節,
或勞役所傷,亦有頭痛、項強、腰痛,與太陽表證微有相似,餘皆不同..。”
7.寒熱往來
寒熱往來,是指惡寒與發熱交替發作。
寒熱往來與“惡寒發熱”不同,後者惡寒與發熱同時出現,而寒熱往來是寒熱交替出現,即發熱時無惡寒,惡寒時無發
熱,當加以區别。
常見證候
邪入少陽寒熱往來:寒熱往來,心煩喜嘔, 口苦,咽幹, 目眩,胸脅苦滿,舌邊紅,苔薄黃,脈弦數。
外感瘧邪寒熱往來:寒熱往來,反複發作,發有定時,多見隔日發作一次,亦有三日一發者。發作時,先惡寒,繼則高
熱,最後遍體汗出,熱退身和。舌紅苔薄白或黃膩,脈弦。
濕熱郁阻三焦寒熱往來:寒熱起伏,汗出不清,胸悶腹脹嘔惡,頭痛煩躁,口幹飲少,小便短黃赤,舌邊紅,舌苔垢膩或
白如積粉,脈濡。
邪入少陽寒熱往來:傷寒太陽病不解,邪傳少陽,少陽居半表半裡,外邪入侵,邪正相争,正不勝邪則惡寒,正勝于邪則
發熱,故見寒熱往來。(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并治):“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幹嘔不能食,往來寒
熱..”。臨床除見寒熱往來以外,尚有口苦咽幹,胸脅苦滿,脈弦等少陽症。治療宜和解少陽,以小柴胡湯為代表方劑。 ,
小柴胡湯
柴胡24克 黃芩9克 人參9克 半夏12克 炙甘草9克 生姜片9克 大棗12枚 用藥思路參考 1 2 3 4 5
1.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大便不暢,脈數而滑,去人參,加栝蒌實9克、黃連9克。(這是痰熱證,也可與黃連溫膽湯合用,去姜棗。)
2.若口渴欲飲,舌紅而苔黃薄幹(胃熱證),去半夏、生姜,加栝蒌實9克、麥冬9克、沙參9克。
若津傷及氣,則口渴甚則加人參至14克(治有少陽證的糖尿病也可);
若陰虛低燒不退則宜減去人參、生姜、半夏。
2.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白芍9克;(又可治婦女氣血不和的月經不調,痛經等證)
3.若脅下痞硬(肝脾腫大),去大棗,加牡蛎12克,牡蛎、丹皮、赤芍。
4.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12克、澤瀉12克;
5. 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9克,溫服覆被取微汗。
6.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12克、幹姜6克。(寒飲證)(也可與二陳湯,或加葶苈子、蘇子、五味子}
7、若兼見頭痛、發熱、脈浮等表證。或心悸、氣上沖等證,應去人參加桂枝9克。
8、若兼見大熱、大煩、大渴,汗出而大便秘,舌苔黃,口中幹燥,則減半夏、生姜,加生石膏、知母。 若再兼見骨節酸痛,雖高熱而兩足反冷,苔黃而膩,為熱 中挾濕所緻,應再加蒼術。
9 、 若肝區疼痛,厭油喜素,多嘔,體疲少力,小便黃短,舌苔厚膩,肝功能化驗轉氨酶高,此乃肝膽濕熱日久成毒,蘊郁不解所緻。應去人參、甘草、大棗,加茵陳、鳳尾草,草河車、土茯苓。若其人面色黧黑,帶有油垢,體重逐增,背臂時發酸或脹,舌苔厚膩,服藥難于褪落,脈弦而濡軟無力,乃濕熱 重也,再加生石膏、滑石、寒水石、竹葉、雙花。
11、若兼見黃疸,一身面目悉黃,色亮有光,身熱心煩,口苦欲嘔,惡聞葷腥,體疲不支,脅疼胸滿,不進飲食,小便黃澀,大便秘結,口渴腹脹,舌苔黃膩,脈弦滑。應去人參、甘草、大棗,加茵陳、大黃、栀子。
12、若老人經常在感冒,身痛不已,與玉屏風散合用
13、治婦人更年期綜合症,或治精神憂郁症,應加龍骨、牡蛎、浮小麥。
14、若胸悶氣粗,咳嗽痰不爽,胸脹痞滿或胃脘痞脹,嗳氣,大便不暢,舌苔黃膩,脈滑數等症。是邪郁胸胃,肝膽氣郁,痰熱中陰證,應合小陷胸湯。
15、若兼見煩燥不寐,胃脘痞脹,脅間脹痛,大便稀軟或腹瀉等症。是肝膽火郁,脾胃氣滞,濕熱并存,氣機阻滞,應與瀉心湯合用。
16、治慢性肝炎可去姜、棗合四逆散加郁金、青皮、川楝子、茵陳、虎杖等。
17、治肝硬化可合四逆散加郁金、青皮、川楝子、雞内金、大腹皮、生牡蛎、香附、三棱、莪術、炒谷牙、炒麥牙等。
18、若在外兼有太陽表證不解,而肢體煩痛;在内則少陽氣郁結心下支結則用柴胡桂枝湯以外和營衛,内調氣血。柴胡桂枝湯又可治神經官症的周身氣竄作痛,以手拍打,則作咯而竄暫緩,亦有效。慢性肝炎續發的肝脾腫大用去人參、大棗加鼈甲、牡蛎、紅花、茜草、土鼈蟲。療效好。
19、若兼見大便結,胃脘痛,急不可耐,嘔不止,口苦甚,郁郁微煩,脅脹滿作痛,脈弦有力,舌苔黃膩。此用膽、胃實熱,氣機受阻,疏洩不利之證。用大柴胡湯
20、若兼見傍晚發潮熱不,而又兩脅不适,口苦心煩,屬少陽證而胃中有燥熱。用柴胡加芒硝湯
21、若兼見大便溏瀉,下午腹脹,小便不利,口渴心煩,或脅痛控背,手指發麻,脈弦而緩,舌淡苔白。此乃膽熱脾寒,氣化不利,津液不滋之證。用柴胡桂枝幹姜湯
22、若兼見胸滿而驚、谵語、小便不利等證。應用柴胡加龍骨牡蛎湯。
(《傷寒論》)
[異名] 柴胡湯(《金匮要略》)、黃龍湯(《備急千金要方》卷10)、三禁湯(《此事難
知》卷上)、人參湯(《世醫得效方》卷u)、和解散(《傷寒六書》卷1)。
[組成] 柴胡半斤(24g) 黃芩三兩(9g) 人參三兩(9g) 甘草三兩炙(9g)
半夏半升洗(9g) 生姜三兩切(9g) 大棗十二枚擘(4枚)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
三服。
[功用] 和解少陽。
[主治]
1.傷寒少陽證 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幹,
目眩,舌苔薄白,脈弦。
2.熱人血室證 婦人中風,經水适斷,寒熱發作有時。
3.瘧疾、黃疸等病而見少陽證者。
[病機分析] 本方系少陽證之代表方。足少陽膽經循胸布脅,位于太陽、陽明表裡
之間。傷寒邪犯少陽,病在半表半裡,邪正相争,正勝欲拒邪出于表,邪勝欲人裡并于
陰,故往來寒熱,這也是本方證的發熱特點。《靈樞.經脈篇》雲:“足少陽之脈,起于目
銳眦,……其支者,……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邪在少陽,經氣不利,
郁而化熱,膽火上炎,而緻胸脅苦滿,心煩,口苦,咽幹,目眩。膽熱犯胃,胃失和
降,氣逆于上,故默默不欲飲食而喜嘔。邪未人裡,故舌苔薄白;脈弦,為少陽病之主
脈。婦人中風,初起應有發熱惡寒等證,數日後續得寒熱發作有時,則與太陽中風寒熱
發作不定時不同。以其得病之初,月經已來,血海空虛,發病之後,邪熱乘虛而人,熱
與血結,故月經不當斷而斷,此為熱人血室。寒熱發作有時,亦為邪在少陽之征也。至
于瘧疾病,症見往來寒熱;黃疸病,發病部位主要在肝膽,症見胸脅脹滿,食欲不振,
心煩嘔惡,均屬少陽病證。
[配伍意義] 傷寒,邪在表者,當從汗解;邪在裡者,則當攻下;今邪既不在表,
又不在裡,而在表裡之間,則非汗下之所宜,故用和解一法。方中重用柴胡,其性味苦
辛微寒,人肝膽經,具有輕清升散、宣透疏解的特點,既能透達少陽之邪從外而散,又
能疏洩氣機之郁滞。《神農本草經》卷2謂其主治“寒熱邪氣”;《本草綱目》卷13謂其
治“婦人熱人血室,經水不調”;《本草正義》卷2則指出“外邪之在半表半裡者,引而
出之,使還于表而外邪自散”;《本草經疏》卷6稱之為“少陽解表藥”,故為君藥。黃
芩苦寒,長于解肌熱,《本草正》卷上認為善“退往來寒熱”。在此以之清洩少陽之熱,
為臣藥。柴胡之升散,得黃芩之降洩,兩者配伍,共使邪熱外透内清,從而達到和解少
陽之目的。正如《本草綱目》卷13所載:“黃芩,得柴胡退寒熱”。膽氣犯胃,胃失和
降,故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嘔。其中半夏辛溫有毒,降逆之功頗著。《神農本草
經》卷3謂其“主傷寒寒熱……胸脹”;《名醫别錄》卷3記載該藥主治“堅痞,時氣嘔
逆”。生姜辛微溫,既解半夏之毒,又助半夏和胃止嘔,《名醫别錄》卷2指出該藥功能
“止嘔吐”,《本草從新》卷11載其“暢胃口而開痰下食”,确有良效。邪從太陽轉入少
陽,緣于正氣本虛,故又佐以人參、大棗益氣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
氣以禦邪内傳,俾正氣旺盛,則邪無内傳之機。炙甘草助參、棗扶正,且能調和諸藥,
為使藥。本方配伍特點是:以祛邪為主,兼顧正氣;以和解少陽為主,兼和胃氣。使邪
氣得解,樞機得利,膽胃調和,則諸證自除。正如柯琴《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卷下
所說:此為“少陽樞機之劑,和解表裡之總方也”,故列于和解劑之首。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主治少陽病證,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
喜嘔,口苦,咽幹,目眩,舌苔薄白,脈弦為證治要點。臨床上隻要抓住前四者中的
一、二主症,便可用本方治療,不必待其證候悉具。正如《傷寒論》所說:“傷寒中風,
有柴胡證,但見一症便是,不必悉具”。
2.加減法 原書雲:“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蒌實一枚;若渴者,
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蒌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
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蛎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
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三兩,溫覆取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
加五味子半升,幹姜三兩”。因胸中煩而不嘔是上焦有痰熱,胃氣不上逆,故去降逆之
半夏、益氣之人參,加栝蒌實以寬胸理氣,化痰清熱;渴為津氣不足,故去辛燥耗津之
半夏,加養陰生津之人參、栝蒌根;腹中痛是木旺土虛,故去苦寒之黃芩使不傷脾胃,
加芍藥柔肝益脾,緩急止痛;脅下痞硬,故去甘壅之大棗,加牡蛎軟堅散結;心下悸小
便不利是水氣淩心,水道不利,去黃芩之苦寒,因有礙于通陽利水,加茯苓甯心安神而
利小便;不渴,外有微熱,是外感風寒表邪未解,故去補氣之人參,加桂以解表散寒;
咳是水寒之氣淩肺,故去人參、姜、棗之補脾和胃,而加幹姜溫散水氣,五味子止咳。
3.現代常用本方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瘧疾、支氣管炎、急性胸膜炎、慢性肝
炎、肝硬化、急慢性膽囊炎、膽結石、消化道潰瘍、膽汁反流性胃炎、急性胰腺炎、急
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淋巴結炎、中耳炎、産褥熱、急性乳腺炎、乳腺小葉增
生、睾丸炎等辨證屬少陽證者。
[使用注意] 陰虛血少者忌用本方。因方中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易傷陰血。
外感瘧邪寒熱往來:病由感受瘧邪所緻,多發生于夏秋季節。如<醫宗必讀);“瘧疾多因風寒暑濕,天之邪氣所傷”。其
臨床表現在(素問.瘧論)中論述頗詳:“瘧之始發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則内外皆熱,頭痛
如破,渴欲冷飲。”辨證要點是:寒熱往來:休作有時,二日一發或三日一發(此為正瘧);或熱多寒少(稱溫瘧),或寒多熱少
(稱寒瘧),發作時惡寒、發熱、汗出,常反複發作。本證與邪入少陽寒熱往來之不同點是:後者惡寒、發熱無定時,可一日數
潮,病程較短,且有胸脅苦滿,口苦咽幹等少陽症。外感瘧邪寒熱往來,治宜去邪截瘧,方選截瘧七寶飲,如虛人反複發作
者,用何人飲。
截瘧七寶飲(七寶飲)
常山9克 陳皮6克 青皮6克 槟榔6克 草果仁6克 炙甘草6克 姜厚樸6克
1.為防止形成瘧母,加入五靈脂、桃仁。
2.若惡寒重,可加桂枝。
3.若嘔吐可加半夏、生姜。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錄自《醫方類聚》卷122)
[異名] 七寶散(《楊氏家藏方》卷3)、七寶湯(《易簡方》)、七物湯(《仁齋直指方
論》卷to)。
[組成] 常山(9g) 陳橘皮不去皮 青橘皮不去皮 槟榔 草果子仁 甘草炙 厚
樸去粗皮,生姜汁制各等分(各6g)
[用法] 上件哎咀,每服半兩,用水一碗,酒一盞,同煎至一大盞,去滓,露一
宿,來日再燙溫服(現代用法:用水酌加酒煎,瘧發前2小時溫)。
[功用] 燥濕祛痰,理氣截瘧。
[主治] 痰濕瘧疾。寒熱往來,數發不止,舌苔白膩,寸口脈弦滑浮大。食瘧,不
服水土,山岚瘴氣,寒熱如瘧,并皆治之。
何人飲
方劑來源 明。《景嶽全書》。
組成與用法 何首烏9—30克 當歸9克 人參9—30克 陳
皮6克 煨姜3片
水煎,瘧疾發作前2—3小時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補氣血,治虛瘧。主治瘧疾反複發作不止,精神
疲乏,面色萎黃,舌質淡,脈緩而虛。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瘧疾反複發作。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勞瘧(或稱虛瘧)。方中以人參益氣扶正,
何首烏、當歸補益精血;氣血雙補,為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瘧疾反
複發作不止、面色姜黃,為其辨證要點.
在瘧疾發作之時,宜加青蒿和常山以祛邪截瘧;左脅下有痞塊者,
可與鼈甲煎丸同用。
濕熱郁阻三焦寒熱往來:本證為濕溫病邪熱濕濁留戀三焦,伏留不解,三焦氣化失司,出現寒熱起伏,胸脘痞悶,腹脹,
溲黃短赤,苔膩等濕熱交阻上、中、下三焦的症狀特點。治宜分消走洩,宣展氣機,方選黃連溫膽湯加味。
黃連溫膽湯
黃連5克 半夏9克 橘紅6克 茯苓9克 炙甘草3克 竹茹9克 枳實9克 生姜6克 紅棗1枚
1.若心中煩熱者,加黃連、麥冬以清熱除煩;
2.口燥舌幹者,去半夏,加麥冬、天花粉以潤燥生津;
3.癫痫抽搐,可加膽星、鈎藤、全蠍以熄風止痙。 4.失眠者,加遠志、龍齒、朱砂、茯神、夜交藤。
5.神情憂郁者,加木香、郁金、白蒺藜、菊花、石菖蒲等。
方劑來源 清。<六因條辨》。
組成與用法 黃連5克 半夏9克 竹茹9克 枳實9克 陳皮6克 茯苓9克 甘草3克 生姜2片
水煎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清熱燥濕,化痰和中。主治溫病濕熱夾痰,失眠,眩暈,心煩,口苦。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癫狂,癫痫,眩暈,失眠,胃炎,肺炎;又用于
治療口甘,流涎,舌痛,咬牙,夜啼,皮膚痛等病症。例如:
(1)精神分裂症 本方加減,治療3例。患者心煩,舌紅,苔膩,脈
滑,精神失常。多動煩躁者,加大黃連用量,并加石菖蒲、膽南星、麥冬;
神情郁滞者,加郁金、白蒺藜。結果:服藥10--15劑後,精神症狀都趨
平穩,眠安納增,其中1例妊娠者,足月順産一女嬰(《江西中醫藥》1983
年第2期)。 。
(2)眩暈 本方治療。患者被車撞傷,昏迷醒後眩暈難忍,動則嘔
吐,西醫診斷為腦外傷綜合征。結果;服藥6劑後,眩暈消除。随訪2
年未複發(《四川中醫>1985年第u期)。
(3)失眠 本方加珍珠母、夜交藤、茯神治療。患者因争吵後夜卧
不甯、心煩不安、通宵待旦,症見體胖神郁、胸悶、口苦、舌尖紅、苔黃
膩、脈弦滑。結果;服藥3劑後,能睡3—4小時;守方再加栀子,工0劑
後諸症悉除,睡眠安。随訪3年未複發(《吉林中醫藥)1986年第6
期)。 .
(4)肺炎 以本方加金銀花、敗醬草、蒲公英為基礎方,治療金黃
色葡萄球菌性肺炎24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齡12--50歲,
病程10-40天。症見惡寒發熱,咳嗽有膿血痰,胸悶痛,苔黃膩,脈滑
數。血常規檢查示;,白細胞數增加,中性粒細胞增加。X線胸透見肺部
大片陰影,痰血細菌培養分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胸痛甚者,再加部
金、絲瓜絡;口渴者,加麥冬、沙參;咳血者,加黃芩炭、藕節炭、白茅
根;便秘者,加瓜蒌仁、郁李仁。結果:痊愈20例,好轉3例,無效1例
(《國醫論壇》1988年第4期)。
(5)淺表性胃炎 本方加白芍、石斛、姜皮、麻仁治療。患者胃脘
不适,腹脹隐痛,饑嘈不甯,便秘溲黃,舌紅苔裂。結果:服藥15劑後,
胃痛減輕;守方再加焦山楂、焦六曲、葛根、黃芩,服藥3劑,痊愈。半年
後随訪,未見複發,胃鏡複查正常(《江蘇中醫雜志》1986年第9期)。
(6)流涎 本方加麥冬,并劑量減半治療。患兒2歲,流涎1年
餘。症見善食多饑,唇紅,尿赤,指紋紫紅。結果:服藥6劑後,流涎止
(<江西中醫藥》1986年第5期)。
(7)舌痛 本方加減,治療痰熱擾心,竅絡受迫引起的舌痛。患者
舌痛如火燎,時重時輕,食少泛惡,心煩痰多,失眠多夢,面赤舌尖紅。結
果:服藥5劑後,舌痛減十之七八,食欲增加,守方再服5劑,症狀全消,
眠安食香。随訪2年未複發(<四川中醫}1988年第11期)。
(8)口甘 本方加蔻仁、佩蘭、菖蒲治療。患者自感口中甜膩,食
而無味,胃脘灼熱嘈雜,形瘦面黃,胸悶脘脹,脈弦滑。結果。服藥6劑
後,口中甜味減輕,守方加白術,再服15劑而愈({吉林中醫藥}1986
年第6期)。
(9)夜磨牙 本方加膽南星、菖蒲、地龍、僵蠶、遠志、橘絡、大棗治
療。患者嗜酒,夜間磨牙,咬聲格格,聲驚同房人,神疲體瘦,口苦,心
煩,便幹,舌苔黃膩,脈滑數。結果:服藥5劑後,咬牙聲減少;守方再服
工。劑,痊愈。随訪2年未複發(《吉林中醫藥》1986年第6期)。
(10)小兒夜啼 本方加蟬蛻、鈎藤、龍齒、蓮子心、天竺黃、大棗治
療。患兒3歲,入夜驚惕不安,啼哭不止,見神情緊張、面紅氣粗、喉中
痰鳴、口渴欲飲、大便燥結、指紋紫滞。結果:服藥5劑後,諸症減輕;守
方再服土。劑,夜能安睡(噬吉林中醫藥》1986年第6期)。
(11)皮膚痛 本方加杏仁、葛根、桔梗治療。患者胸部及雙側下
肢皮膚持續性疼痛半月餘,痛如針紮,用力按之則舒,舌苔黃膩,脈滑。
結果;服藥5劑後,雙側下肢皮膚痛消除,胸部皮膚痛減輕;再服15劑
後痊愈(<四川中醫》1991年第工期)。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痰熱上擾,虛煩失眠。方用黃連清心瀉
火,合以半夏、茯苓等化痰除濕,既除内熱,又祛痰濕,為其配伍特點。臨
床應用以虛煩不眠、驚悸不安、口苦心煩、舌苔黃膩、脈弦滑數,為其辨
證要點。
臨床如見眠差甚者,加遠志、龍齒、朱砂、茯神、夜交藤;神情優郁
者,加木香、郁金、白蒺藜、菊花、菖蒲。
本證與上二證不
同,邪入少陽以寒邪為患,屬傷寒;外感瘧邪以瘧邪為患,屬瘧疾;本證以濕熱為患,屬濕溫病。臨床表現各具特征,邪入少
陽寒熱往來,忽寒忽熱,發無定時;外感瘧邪寒熱往來休作有時;濕熱郁阻三焦寒熱起伏,病勢纏綿,汗出不解。再根據苔脈
兼症,是容易鑒别的。
[文獻别錄]
<醫學綱目。瘧寒熱):“衛與邪相并,則病作,與邪相離則病休,其并于陰則寒,并于陽則熱,離于陰則寒已,離于陽則
熱已,至次日又集而并合,則複病已。”
(類證活人書):“往來寒熱者,陰陽相勝也,陽不足則先寒後熱,陰不足則先熱後寒。”
8.但熱不寒
、 但熱不寒是指外感病發熱過程中,出現發熱而不惡寒的症狀。 發熱成因很多,一般分外感發熱、内傷發熱兩類。通常外感發熱起病急,熱勢高;内傷發熱起病緩,常見低熱。外感發熱初起,發熱惡寒或惡風同時并見,當表邪入裡化熱,多表現為但熱不寒。
常見證候
邪熱壅肺但熱不寒:發熱而不惡寒,咳嗽胸痛,咳痰粘稠、黃腥,鼻煽氣粗,口渴咽痛,舌紅苔黃燥或黃膩,脈滑數。
熱熾陽明但熱不寒:不惡寒,反惡熱,壯熱面赤,大汗出,大煩渴,小便黃少,舌質紅,苔黃,脈洪大。
熱結腸道但熱不寒:壯熱不惡寒, 日晡為甚,腹滿硬痛,按之堅實,大便不通或熱結旁流,甚則神昏谵語、煩躁不安,舌苔黃燥或焦黑,脈沉實有力。
濕熱郁蒸但熱不寒:身熱起伏而不惡寒,午後轉盛,汗出不解,渴不引飲,胸悶脘痞,身重納呆,舌苔黃膩,脈弦滑數。
暑熱傷氣但熱不寒:發熱不惡寒,頭痛,面赤氣粗,胸悶煩躁,口渴引飲,汗出過多,舌紅苔黃燥,脈洪數。
熱入營血但熱不寒:發熱入暮尤甚而不惡寒,煩躁不寐,口幹,甚則谵語發狂、神昏,斑疹透露,舌質紅绛,苔少或光剝,脈細數。
邪熱壅肺但熱不寒:多有風熱之邪上受,或外感寒邪郁而化熱,邪熱犯肺,肺熱灼津,煉津成痰,痰熱壅阻,肺失清肅所緻。初起可見惡寒發熱,繼則但熱不寒,咳嗽胸痛,咳痰粘稠黃腥,鼻煽氣粗。其辨證要點為發熱不惡寒,咳嗽氣粗,痰黃稠為特點,
治宜清肺洩熱,化痰止嗽。方選 千金葦莖湯 合 瀉白散 ,或 麻杏石甘湯 加減。
《千金》葦莖湯
葦莖48克 薏苡仁12克 桃仁50粒(打碎) 冬瓜仁12克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工葦莖30g 薏苡仁10~20g 桃仁
log 冬瓜仁log
上4味,以水1000ml,先煮葦莖,取500ml,去滓,下餘
味,煮取200ral,分2次服,每次服lOOml。
(功效}清熱化痰,逐瘀排膿。
(主治)
主證:肺癰,咳嗽,咳吐腥臭黃痰、膿血,胸中隐隐作痛,
咳時尤甚,口幹咽燥,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
副證:胸中甲錯,胸悶氣短。
(臨證加減)
1.肺癰;膿将成,選加蒲公英、金銀花、魚腥草、、連翹,
以增加清熱解毒之力,促其消散;膿已成者,加桔梗、甘草、貝
母、白芷,以促之化痰排膿;咳吐濁痰量多者,加葶苈子,以祛
痰行水;肺經熱重者,合瀉白散,以清肺熱。
2。麻疹中期,疹已透發,症見發熱咳嗽痰多,口渴,呼吸
急促者,為肺熱甚,本方去桃仁,加桑白皮、黃芩、貝母,以瀉
肺清熱化痰。
3。支氣管炎、肺炎、百日咳等屬肺熱咳嗽者,酌配麻杏石
甘湯、瀉白散或白虎湯。
4.熱病後期,餘熱未盡,而見咳嗽痰多,加絲瓜絡、栝蒌
皮、枇杷葉,以清洩肺熱而化痰。
5.凡小兒連咳十聲,不能回轉,半日方回者,千金葦莖湯
合葶苈大棗瀉肺湯主之。[溫病條辨]
6.本方與丹溪咯血方(青黛、瓜蒌仁、诃子、海蛤粉、山
栀)合用,治支氣管擴張咯血有良效。
7.肺炎或肺膿瘍合并菌血症或膿毒血症,本方合五味消毒
飲(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加減,可
獲良效。
8.本方加減治療肺癰:初中期,症見寒熱咳嗽,吐膿痰、
胸痛等症狀。胸部X線可見膿腔及炎症浸潤表現。治以清熱解
毒。藥用葦根30~60g,冬瓜仁、蒲公英、金銀花、地丁各30g,
薏苡仁15g~30g,桃仁9g,連翹15g,黃連、栀子各9g,甘草
30g。El渴加石膏、天花粉,吐血加白芨、仙鶴草。後期為體弱
陰虛階段,中期症狀未全消失,治則為清熱解毒兼養陰補肺。上
組藥物減味減量,加沙參、麥冬、白蔻仁、黃精等養陰補肺藥
物。[四川中醫,1990,fy,:19]
9.本方加味治療大葉性肺炎:藥用鮮葦莖、生薏苡仁、魚
腥草各30g,冬瓜仁15g,桃仁、黃芩各9g,桔梗、甘草各
4。5g。随症加減,每日1一2劑。陽建中醫藥,1984,《4,:u]
10.本方加減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藥用鮮蘆根30g,冬瓜
仁、生薏苡仁、炒萊菔子、浙貝母各9g,桃仁、杏仁各6g,銀
花、連翹、黛蛤散、魚腥草各lZg。咳甚加炙冬花、炙紫菀;痰
多加全瓜蒌、天竺黃;熱不退加生石膏;胸痛加廣郁金,同時加
重桃仁用量。[浙江中醫雜志,1991,c5,:203]
11.本方加味治療百日咳:藥用鮮蘆根12g,生薏苡仁、冬
瓜仁、甜杏仁、百部、川貝母各6g,桃仁4.5g,甘草3g,枇杷
葉(炙)6g,鮮梨皮工個。加水煎,分二次服。1—3歲兒童均
适用此劑量.若咳血、衄血者加茅根、藕節各9g,嘔吐加竹茹、
代赭石各6g,痰多加萊菔子6g。[江西醫藥雜志,1966,《l,:43]
12。千金葦莖湯加減治療小兒急性支氣管炎:單純用鮮蘆根
30g,冬瓜子、薏苡仁各12g,桃仁、棗仁、前胡、柴胡各4.5g,
蘇子、萊菔子、玉蝴蝶各6g,膽南星3g。每日工劑,分3—4次
溫服,年長兒可一次頓服。[上海中醫藥雜志,1983,c10,:26]
13.葦莖湯加味治療懸飲:經胸透證實為一側胸腔積液,經
用千金葦莖湯全部治愈。藥用葦莖、薏苡仁、冬瓜仁、桃仁、桔
梗、杏仁。肺熱加葶苈子、魚腥草、雙花;胸痛加瓜蒌皮、薤
白、元胡;氣虛加黃芪、黨參;脅痛加柴胡;内有伏熱加白茅
根、桑白皮;結核性者加百部、黃芩并配合抗結核藥。[江西中醫
藥。1980,(4):64]
14。千金葦莖湯加味治療上颌窦炎:基本方為蘆根30g,桃
仁lOg,薏苡仁、冬瓜仁各15g。熱盛者加銀花、連翹;鼻塞重
加辛荑、蒼耳子、路路通;膿濁涕加桔梗、白芷、葶苈子;清涕
加細辛、桂枝;黃膿涕加連翹、忍冬藤.水煎服,每日一劑,工2
劑為一個療程。[浙江中醫雜志,1993,c5,:213]
15。葦莖湯加味治療闌尾周圍膿腫:診斷标準:①症狀:右
下腹部疼痛,發熱惡寒,惡心嘔吐。②體征:右下腹明顯壓痛,
反跳痛及腹肌緊張,可觸及固定包塊,質軟、有波動感,腰大肌
試驗及閉孔肌試驗(+),舌質紅或绛,苔黃厚,脈洪大而數.
③右下腹包塊穿刺可抽出膿性液。④白細胞總數或中性明顯增
高。⑤B超可見回盲部有一液性暗區。具備①②③④或①②④⑤
即可确診。基本方為葦莖、薏苡仁各60g,冬瓜子30g,桃仁
9g,生黃芪90-120g,大黃20~30g(後下)。水2次,共取汁
500ml,分兩次溫服。熱毒盛者加雙花、連翹;寒熱往來者加黃
芩、柴胡;少腹墜脹者加烏藥、枳殼;氣虛重者配四君子湯,瘀
血重者配四物湯.
16.葦莖湯在眼科病的應用:認為方内藥性作用于肺胃二
經,故非僅肺癰必用之方,諸凡肺胃積熱而引起之各種疾病均可
應用,且葦莖中空專于利竅清熱,凡因火邪上逆而引起之眼病均
可适用,如天行赤眼,金瘍五粒,白珠俱青,花翳白陷,色似胭
脂,神氣枯瘁,但各總症的歸納要有以下幾點:①眼病以外障為
主;②舌赤少津,紅幹少苔或舌赤苔黃而燥;③脈數、滑數或洪
數、洪大有力;④其他體征:面色紅潤,鼻幹,鼻孔發熱或鼻瘡
糜爛,咽幹口燥,喜飲冷;或咳嗽聲啞,幹咳少痰。根據眼科不
同兼症,佐用其他藥物,如渴煩熱較甚加知母、天花粉,兼大便
不暢加杏仁、麻仁;大便秘結加郁李仁或加大黃、芒硝,兼幹咳
或痰黃加杏仁、貝母、竹茹;如咳嗽聲啞,且兼壯熱者加桑葉、
枇杷葉等。眼病而兼鼻衄加荷蒂,兼口瘡合導赤散。[浙江中醫雜
志,1964,(3):15]
17.銀花、連翹、紅藤、敗醬草各30g,薏苡仁12g,粉丹
皮9g,栀子、桃仁各12g,延胡索、川楝子各9g,乳香、沒藥
各4。5g。清熱解毒,利濕排膿,治急性盆腔炎,濕熱毒壅盛,
高熱頭痛,下腹疼痛,拒按,黃帶質稠穢臭,小便黃赤,大便秘
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名銀翹紅醬解毒湯。[上海中醫學院]
18.桔梗、銀花、薏苡仁、甘草節、黃芪、貝母、陳皮、白
芨、葶苈。凡右脅按之必痛,但服此湯,未成即消,已成即潰,
已潰即愈,名肺癰神湯。[醫宗必讀]
19.本方去葦莖,加牡丹皮。治腸癰,名腸癰湯。[千金要方]
瀉 白 散
地骨皮15克 炒桑白皮15克 炙甘草3克 粳米一撮
1.肺經熱重,加黃芩、知母。
2.燥熱咳嗽者,可加瓜蒌皮、川貝母。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異名] 瀉肺散(《小兒藥證直訣》卷下)、瀉肺湯(《證治準繩。幼科》卷9)。
[組成] 地骨皮 桑白皮炒 各一兩(各15g) 甘草炙 一錢(3g)
[用法] 上藥锉散,人粳米一撮,水二小盞,煎七分,食前服。
[功用] 清瀉肺熱,平喘止咳。
[主治] 肺熱喘咳證。氣喘咳嗽,皮膚蒸熱,日哺尤甚,舌紅苔黃,脈細數。'
葦 莖 湯
葦莖48克 薏苡仁12克 桃仁50粒(打碎) 冬瓜仁12克
(《古今錄驗方》,錄自《外台秘要》卷10)
[組成] 锉葦一升(60g) 薏苡仁半升(30g) 桃仁50個(9g)去皮尖、兩仁者 瓜
辦半升(24g)
[用法] 哎咀。以水二半,先煮葦令得五升,去滓悉納諸藥,煮取二升,分二次
服。
[功用] 清肺化痰,逐瘀排膿。
!主治] 肺癰。身有微熱,咳嗽痰多,甚則咳吐腥臭膿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紅苔
黃膩,脈滑數。
[病機分析] 肺癰之病,乃因風熱邪毒人肺,痰熱内結,内外合邪所緻。風熱之
邪,外襲肺衛,則身有微熱,或時時振寒;邪壅于肺,氣失清肅,肺氣上逆,則發為咳
嗽;傷及血絡,熱毒瘀阻,久不消散,血敗肉腐,癰膿破潰,從口而出,因而咳吐腥臭
膿血;痰熱瘀血,互阻胸中,肺絡不通,故見胸中隐隐作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乃
痰熱内盛之征。 .
[配伍意義] 本方為熱毒壅肺,痰瘀互結之肺癰而設。治當清肺化痰,逐瘀排膿。
方以葦莖為君,其性甘寒輕浮,善清肺熱,《本經逢源》卷2曰:“專于利竅,善治肺癰,
吐膿血臭痰”,為治肺癰要藥。瓜辦清熱化痰,利濕排膿,能清上徹下,肅降肺氣,與
君藥葦莖配合則清肺宣壅,滌痰排膿;薏苡仁甘淡微寒,上清肺熱以排膿,下利腸胃以
滲濕,同為臣藥。桃仁活血逐瘀,且潤燥滑腸,與瓜辦配合,可使痰瘀從大便而解,瘀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12克(包) 杏仁8.5克 炙甘草6克 石膏18克
1.肺熱甚,壯熱汗出者,宜加重石膏用量,并酌加桑白皮、黃芩、知母。
2.表邪偏重,無汗而惡寒,減石膏,加薄荷、蘇葉、桑葉。
3.痰多氣急,可加葶苈子、枇杷葉。
4.痰黃稠、胸痛者,宜加瓜蒌、貝母,黃芩、桔梗。
5.若屬麻疹内陷,加連翹、銀花、黃芩、赤芍等。
6.麻疹未透出,或出而隐沒時,加薄荷、荊芥、牛蒡子。
7.若麻疹色暗紅,加丹皮、紫草。
8、醫治小兒肺炎初期發熱咳嗽時,石膏必用至麻黃的5-8倍。
(《傷寒論》)
[異名] 麻黃杏仁湯(《普濟方》卷39)、麻黃杏子草膏湯(《赤水玄珠》卷29)、麻
杏甘石湯(《張氏醫通》卷16)、四物甘草湯(《千金方衍義》卷9)、麻杏石甘湯(《醫宗金
鑒》卷59)。 …
[組成] 麻黃四兩去節(9g)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9g) 甘草二兩炙(6g) 石膏半
斤碎,綿裹(18g)
[用法] 以水七升,煮麻黃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功用] 辛涼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 外感風邪,肺熱咳喘證。身熱不解,咳逆氣急,甚則鼻煽,口渴,有汗或
無汗,舌苔薄白或黃,脈浮而數者。
越婢湯與麻杏石甘湯所治之證皆有汗,俱用麻黃配石膏以清洩肺熱。越婢湯以一身
悉腫為主,是水在肌表之征,故加大麻黃用量,并配生姜以發洩肌表之水濕,用棗、草
益氣健脾,意在培土制水。麻杏石甘湯以咳喘為主,是肺失宣降之征,故用麻黃配杏
仁、甘草宣降肺氣,止咳平喘。
熱熾陽明但熱不寒與熱結腸道但熱不寒:兩證均屬邪熱入裡的陽明病。不同的是一為陽明經證,
一為陽明腑證。<醫宗金鑒.傷寒心法要訣.陽明熱病脈證)曰:“白虎煩渴熱陽明,汗出身熱脈長洪,不惡寒兮反惡熱。”故熱熾陽明的辨證要點是:大熱,大汗出,大煩渴,脈洪大。邪熾陽明,氣分大熱,故不惡寒反惡熱;熱甚則腠理開洩,故大汗出;邪熱内擾,灼傷津液,則大煩渴而脈洪大。<醫宗金鑒.傷寒心法要訣。陽明府病脈證)曰:“胃實脈大府陽明.大便難兮脾約同,蒸蒸潮熱濺汗汗,滿痛始可議三承”,故熱結腸道的辨證要點是:日晡潮熱,腹滿硬痛,大便不通,甚則神昏谵語,舌苔黃燥或焦黑,脈沉實有力。邪熱結于腸胃,則腑氣不通;傳導失司,則腹滿硬痛,大便燥熱,或熱結旁流;邪熱蒸迫,裡熱内擾,神明逆亂,則神昏谵語,舌苔黃燥、焦黑。前者治宜清氣洩熱,方選 白虎湯 加減;
白 虎 湯
知母18克 石膏48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2克 人參9克
(《傷寒論》)
[組成] 知母六兩(18g)石膏一斤(50g)碎 甘草二兩(6g)炙 粳米六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熱生津。
[主治] 氣分熱盛證。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有力。
後者治宜洩熱通腑,攻下燥結,根據熱結之輕重,選用 大承氣湯 、 小承氣湯 、或 調胃承氣湯 。
大承氣湯
大黃12克(包) 厚樸24克 枳實5克 芒硝8克(包)
一般先試用小承氣湯無效後,再用本方。
1.若腑實兼見口唇幹燥,舌苔焦黃而幹,脈細數者,為腑實兼陰津不足之證,可加玄參、麥冬、生地等。
2.若腑實兼見至夜發熱,舌質紫,脈沉澀等瘀血證,宜加桃仁、赤芍、當歸。
(《傷寒論》)
[組成] 大黃四兩酒洗(12g)' 厚樸八兩去皮,炙(24g) 枳實五枚炙(12g) 芒硝
三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黃,更煮取二升,去
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現代用法:水煎,大黃後
下,芒硝溶服)。
、 [功用蔔峻下熱結。
[主治]
1.陽明腑實證。大便秘結,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潮
熱谵語,手足濺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象沉實。
2.熱結旁流證。下利清水,色純青,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幹燥,脈象
滑數。
3..裡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
1.小承氣湯
大黃12克 炙厚樸6克 枳實3克
(《傷寒論》) 大黃四兩(12g)酒洗 厚樸二兩(6g)去皮,炙 枳實三
枚大者(9g)炙 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當更衣,不爾者,
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功用:輕下熱結。主治:陽明腑實輕證。大便秘結,潮熱
谵語,脘腹痞滿,舌苔老黃,脈滑而疾。以及痢疾初起,腹中脹痛,裡急後重。
本方即大承氣湯去芒硝,減枳、樸之量而成,為治陽明腑實證之輕劑,因腸胃積滞
與熱邪相搏,津傷腸燥,腑氣不通,故脘腹痞滿,大便秘結;濁氣上攻,心神被擾,而
發谵語。故徐大椿雲:“谵語由便秘,便秘由胃燥,胃燥由汗出,汗出由津液少,層層相
因,病情顯著”(《傷寒論類方》卷2)。潮熱系由裡熱熾盛所緻。腑實證雖具,而證勢
輕緩。故用大黃瀉下實熱;雖腑實而腸中燥結不甚,故不用潤燥軟堅之芒硝。因痞滿程
度較輕,故枳實、厚樸之用量亦較大承氣湯為少。三藥合用,共奏瀉熱通便,消脹除滿
之功,為輕下熱結之劑。
2.調胃承氣湯
大黃12克 炙甘草6克 芒硝12克
(《傷寒論》) 大黃四兩(12g)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兩(6g)炙 芒
硝半升(9g)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溫頓服之,
以調胃氣。功用:緩下熱結。主治:陽明腑實證。大便秘結,蒸蒸發熱,濺然汗出,口
渴心煩,腹痛脹滿,舌苔正黃,脈滑數。
本方即大承氣湯去枳、樸加甘草而成,為治陽明腑實證的緩下劑。熱蒸于裡,氣蒸
于外,故蒸蒸發熱,濺然汗出;胃家實熱上擾,故口渴心煩;燥熱内結,氣滞不暢,則
腹痛脹滿,大便秘結。因其病機主要為燥熱内結,而脹滿之證亦是由内結所緻,故僅用
大黃、芒硝以瀉熱結,而不用消除痞滿之枳實、厚樸,使内結消,則脹滿除;配以甘草
者,是緩中調胃,使洩下而不傷正氣也。合之,共奏洩下燥實,調和胃氣之功。是為緩
下熱結之劑。需要指出的是:本方既有硝、黃,且原方芒硝用量大于大承氣湯,何以不
稱峻下劑而曰緩下劑因為硝、黃配伍枳實、厚樸,其攻下之力始強,本方雖用大黃、
芒硝,但無枳實、厚樸的行氣破滞,因而瀉下之力較弱,且配伍甘草,更能緩和硝、黃
瀉下之性,使其留在胃腸緩緩發揮瀉熱潤燥的作用。王子接雲:“以甘草緩大黃、芒硝,
留中洩熱,故曰調胃”(《绛雪園古方選注》卷上)。
3.三化湯(《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 大黃 厚樸 枳實 羌活各等份 上
锉,如麻豆大。每服三兩(9g),水三升,煎至一升半,終日服之,不拘時候,以微利
為度。功用:通便祛風。主治:中風人腑,邪氣内實,熱勢極盛,二便不通,及陽明發狂谵語。
本方是由小承氣湯加羌活而成。析其方義,正如《醫方考》卷1所雲:“大黃、厚
樸、枳實,小承氣湯也。上焦滿,治以厚樸;中焦滿,破以枳實;下焦實,奪以大黃;
用羌活者,不忘乎風也。服後二便微利,則三焦之氣無所阻塞,而複其傳化之職矣,故
曰三化”。 《增補内經拾遺方論》卷1亦雲:“三者,風、滞、痰也。化,變化以清散之
也。方用羌活以化風,厚樸、大黃以化滞,枳實以化痰,故曰三化”。據此,現代多用
本方治療真中風外感六經形證未解,内有燥屎,大便不通,脘腹痞滿之證。
4.宣白承氣湯(《溫病條辨》卷2) 生石膏五錢(15g) 生大黃三錢(9g) 杏仁粉
二錢(6g) 栝蒌皮一錢五分(5g)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功用:
瀉下熱結,宣肺化痰。主治:陽明溫病,熱結腸腑,痰熱壅肺。潮熱便秘,喘急胸悶,
痰涎壅盛,舌苔黃厚而膩,脈沉滑數,右寸實大。
肺在五行屬金,在五色與白相應,故“宣白”即宣肺之意。本方石膏辛甘大寒,清
熱瀉火。杏仁肅降肺氣,以平喘促,更有潤腸之功。栝蒌皮清熱化痰,寬胸散結。三藥
相配,宣降肺氣,以平肺氣之逆。大黃苦寒瀉下,攻下熱結。四藥合用,宣肺通腸,互
相為用,瀉肺實有助于通大腸,攻熱結有助于降肺氣。綜觀全方,實屬髒腑合治之劑。
5.導赤承氣湯(《溫病條辨》卷2) 赤芍三錢(9g) 細生地五錢(15g) 生大黃三
錢(9g) 黃連二錢(6g) 黃柏二錢(6g) 芒硝一錢(3g)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
一杯,不下再服。功用:攻下熱結,清洩膀胱。主治:陽明溫病,下之不通,身熱煩
渴,腹滿便秘,小便短赤,澀滞熱痛,舌苔黃燥,脈沉數,左尺弦勁。
本方用大黃、芒硝攻下大腸熱結,以通陽明。黃連苦寒,清上、中焦之熱。黃柏苦
寒,清下焦之熱。二藥配伍,則三焦之熱可清,膀胱之熱可祛。生地甘寒,清熱涼血,
兼以滋陰。赤芍清熱涼血,活血止痛,兼能利水。黃連、黃柏、生地、赤芍四藥合用,
共治膀胱水熱互結。黃連、黃柏清其熱,熱去則津液不耗,生地滋陰增液,液充則不粘
不滞。三藥同施,使邪熱退而津液充,更配赤芍清熱利水,則膀胱水熱互結自解。全方
六藥共用,即能通洩大便,又能通利小便,兩解大腸與膀胱之邪。
6.複方大承氣湯(《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 炒萊菔子30g 桃仁9g 赤芍15g
厚樸15g 枳實9g 生大黃9g(後下) 芒硝9—15g(沖服)水煎2000ml,口服或胃管
注入,每13 1—2劑。功用:通裡攻下,行氣活血。主治:單純性腸梗阻,證屬陽明腑
實而氣脹明顯者。
.本方由大承氣湯加炒萊菔子、桃仁、赤芍而成。方中大承氣湯峻下熱結,配伍萊菔
子行氣開郁,配伍桃仁、赤芍活血祛瘀,合之具有通裡攻下,行氣活血之功。一般用于
早期單純性腸梗阻,對腹部脹氣嚴重者,尤為适宜。并可預防術後腹腔粘連。
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合稱三承氣湯,是寒下法中的代表方劑。三方均
以大黃瀉熱通便,主治陽明腑實之證。但由于各方組成的藥味和分量不同,故作用同中
有異。概而言之,大承氣湯先煎枳、樸,并重用以行氣除滿,增其攻逐之力,後下硝、
黃,且大黃生用,故瀉下熱結之力較峻,主治痞、滿、燥、實俱備之陽明熱結重證;小
承氣湯,藥少芒硝一味,且厚樸用量較大承氣湯輕四分之三,枳實亦少二枚,且三味同
煎,故瀉下之力較輕,主治痞、滿、實而不燥之陽明熱結輕證。調胃承氣湯用大黃、芒
硝而不用枳、樸,後納芒硝,配伍甘草,且大黃與甘草同煎,是取其和中調胃,下不傷
正,故方名“調胃承氣湯”。從其作用來講,比大、小承氣湯為緩和,故瀉下熱結之力
較緩,主治燥實而無痞滿之陽明熱結證。此外,對腸胃燥熱引起的發斑、口齒喉痛,及
消中、瘡瘍之證,亦可治療。值得指出的是:本方的服法尤有妙意,對于胃熱偏盛,燥
實不甚者,“少與調胃承氣湯”,意取緩下瀉熱,調胃和中;對于胃中燥實偏重,腑氣不
通者,則一劑頓服,旨在清洩燥熱,承順胃氣。可見,同一方劑的服法不同,功用、主
治亦有所區别。以上三承氣湯,藥僅五味,但每首方劑的組成、劑量及煎服法各有不
同,因而它們的功用也就有大小緩急之分,在應用時,須仔細辨析。
仲景的三承氣湯為後世運用攻下法樹立了典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之三
化湯,是由小承氣湯加羌活而成,為通便祛風之劑,故可用于真中風外感六經形證未
解,内有燥實大便不通,脘腹痞滿之證。《溫病條辨》之宣白承氣湯、導赤承氣湯等,
都是在仲景三承氣湯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宣白承氣湯,宣肺藥與攻下藥同用,功在宣肺
通腸,實屬髒腑合治之劑。導赤承氣湯瀉熱通便藥與利水清熱藥同用,功在通大便利小
便,為兩解大腸與膀胱之劑。前者用于陽明裡實,痰涎壅肺證;後者用于陽明裡實,膀
胱熱盛證。複方大承氣湯是當代名方,《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所載者,系由大承氣
湯加萊菔子、桃仁、赤芍組成。本方的配伍特點,是以通裡攻下藥與行氣活血藥配伍,
以成通裡攻下,行氣活血之劑,故适用于單純性腸梗阻,證屬陽明腑實而氣脹較重者,
并可預防術後腹腔粘連。
7.厚樸三物湯(《金匮要略》) 厚樸八兩(24g) 大黃四兩(12g) 枳實五枚
(15g) 上藥以水一鬥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納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
為度。功用:行氣通便。主治:氣滞便秘證。脘腹滿痛,大便秘結。 .
本方又名“厚樸湯”(《千金翼方》卷18)、“三物湯”(《血證論》卷8),與小承氣
湯的藥物組成雖然相同,但由于重用厚樸、枳實,故而功效以行氣為主。本方在原書中
有關主治證候的記載僅有“痛而閉”三字,後世醫家論曰:“閉者,氣已滞也,塞也。
《經》曰:通因通用,此之謂也。于是以小承氣通之。乃易其名為三物湯者,蓋小承氣
君大黃以一倍,三物湯君厚樸以一倍者,知承氣之行,行在中下也;三物之行,、因其閉
在中上也。繹此,可啟悟于無窮矣”(《金匮玉函經二注》卷10)。“痛而閉,六腑之氣
不行矣。厚樸三物湯與小承氣同,但承氣意在蕩實,故君大黃;三物意在行氣,故君厚
樸”(《金匮要略心典》卷中)。上述論述對于理解厚樸三物湯的配伍及其适應證候,有
較大的參考意義。
濕熱郁蒸但熱不寒與暑熱傷氣但熱不寒:兩證常見于夏秋季節,病邪均在氣分,但病因不同,臨床表現亦各有特點。濕熱郁蒸但熱不寒的發病多在夏秋之交及陰雨潮濕的季節,濕熱相兼為患,濕為陰邪,其性重濁粘滞,挾熱熏蒸,故病程較長,纏綿難愈。初期發熱伴有惡寒,繼則邪熱留戀氣分,但熱不寒。薛生白(濕熱病篇):“濕熱證,始惡寒,後但熱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飲”。辨證要點是身熱不揚,朝衰晡盛,而見胸痞納呆,惡心口苦,渴不引飲等濕郁氣機的症狀。暑熱傷氣但熱不寒的發病多由夏月傷暑,或因汗出過多,傷津耗氣;或因露宿貪涼,暑邪乘虛侵襲所緻。
辨證要點是壯熱面赤,煩渴引飲等暑傷氣分的症狀。前者治宜宣氣化濕,清熱達邪,方選 三仁湯 ,連樸飲等;
三 仁 湯
杏仁12克 滑石18克 通草6克 白豆蔻仁6克 竹葉6克 厚樸6克 生薏苡仁18克 半夏10克
1.濕溫初起,衛分症未罷,有惡寒現象者,可加藿香、香薷、佩蘭以解表化濕。
2.若濕重于熱,症見嘔惡,脘痞較重,舌苔垢膩,可加蒼術、石菖蒲、草果以芳化燥濕。
3.若熱重于濕,症見身熱口渴,滿悶,心煩嘔惡,或汗出不解,繼而複熱,邪熱尚不深重者,可加連翹、黃芩、黃連以清熱祛濕。
4.若熱盛濕阻,症見高熱,汗多,身重,面赤,口渴,心煩,可去半夏、厚樸,加生石膏、知母、蒼術以瀉火兼除濕。
5.若熱盛傷津,症見口渴,唇焦,苔黃而幹,舌邊尖紅,可去厚樸、半夏,加天花粉、麥冬以生津止渴。
(《溫病條辨》卷1)
[組成] 杏仁五錢(12g) 飛滑石六錢(18g) 白通草二錢(6g) 白蔻仁二錢
(6g) 竹葉二錢(6g) 厚Sb--錢(6g) 生薏苡仁六錢(18g) 半夏五錢(10g)
[用法]甘瀾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日3
次)。
[功用]宣暢氣機,清利濕熱。
[主治]濕溫初起及暑溫夾濕證。頭痛如裹,惡寒,身重疼痛,肢體倦怠,午後身
熱,口幹不渴,或渴不欲飲,痞悶脹滿,或脹或痛,納差泛惡,便溏不爽,小便短赤,
面色淡黃,舌苔白膩,脈弦細而濡等。
後者治宜清暑洩熱,益氣生津;方選 王氏清暑益氣湯 ,
清暑益氣湯
西洋參5克 石斛15克 麥冬9克 黃連3克 竹葉6克 荷梗15克 知母6克 甘草3克 粳米15克 西瓜翠衣30克
請根據具體病情,結合下面的提示進行加減。
1.若暑熱較盛,可酌加石膏、金銀花、連翹等以清熱;
2.若津氣耗傷較重,黃連可酌減,西洋參、石斛、麥冬等益氣生津之品可加量;
3.小兒夏季熱,久熱不退,煩渴體倦,屬于氣津不足者,可去黃連加入白薇、地骨皮以養陽退熱;
4.若兼濕濁,麥冬、知母等亦當酌減;
5.若汗多,可加糯稻根、浮小麥以收斂止汗。
(《溫熱經緯》卷4)
[異名] 王氏清暑益氣湯(《中醫方劑學講義》南京中醫學院主編)。
[組成] 西洋參(5g) 石斛(15g) 麥冬(9g) 黃連(3g) 竹葉(6g) 荷梗
(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原方未著分量,據統
編教材《方劑學》4版補)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暑益氣,養陰生津。
,[主治] 暑熱氣津兩傷證。身熱汗多,口渴心煩,小便短赤,體倦少氣,精神不
振,脈虛數。
初期可配合 白虎湯 ,後期可配合 生脈散 。
白 虎 湯
知母18克 石膏48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2克
1.熱甚而津氣耗損,背惡寒,脈洪大而芤者,加人參。
2.溫熱病氣血兩燔,見高熱煩渴,神昏谵語,抽搐等證,加羚羊角、犀角。
3.氣分熱甚,複有風寒外束者,加蔥白、豆豉、細辛。
4.胃火識盛,高熱煩躁,大汗出,口渴多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甚則谵語狂躁,或不識人,舌苔老黃起刺,脈弦數有力者,加大黃、玄明粉。
5.寒熱往來,寒輕熱重,心煩汗出,口渴引飲,脈弦數有力,加柴胡、黃芩、天花粉、鮮荷葉。
6.傷寒、溫病邪傳胃腑,燥渴身熱,白虎證具,其人胃氣上逆,心下滿悶者,去甘草、粳米,加半夏、竹茹。
7.白虎證,不惡寒但惡熱,自汗不解,心煩口渴,脈滑數有力,尿短紅赤,甚則煩熱昏狂,皮膚隐現斑疹,去甘草,加薄荷、荷葉、益元散、鮮竹葉、桑枝。
8.消渴證而見煩渴者,加天花粉、蘆根、麥門冬。
請根據具體病情,結合上面的提示進行加減。
(《傷寒論》)
[組成] 知母六兩(18g)石膏一斤(50g)碎 甘草二兩(6g)炙 粳米六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熱生津。
[主治] 氣分熱盛證。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有力
生 脈 散
麥冬9克 生曬人參9克(焗服) 五味子6克
(《醫學啟源》卷下)
[異名] 生脈湯(《丹溪心法》卷1)、參麥散(《遵生八箋》卷4)、生脈飲(《醫錄》,
錄自《蘭台軌範》卷1)、人參生脈散(《症因脈治》卷2)、定肺湯(《醫林繩墨大全》卷
2)、參麥五味飲(《胎産心法》卷下)。
[組成] 麥冬(9g) 人參(9g) 五味子(6g)
[用法] 水煎服。 。
[功用] 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主治] .
1.久咳傷肺,氣陰兩虛證。幹咳少痰,短氣自汗,口幹舌燥,脈虛細。
2.暑熱耗氣傷陰證。汗多神疲,體倦乏力,氣短懶言,咽幹口渴,舌幹紅少苔,脈虛數
熱入營血但熱不寒:多由熱邪深入營血所緻。熱邪灼爍營血,故熱勢鸱張,但熱不寒。葉香岩<外感溫熱篇)雲:“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營分證進一步發展即為血分證,兩者難以截然分開。其辨證要點:但熱不寒,熱勢晝輕夜重,’煩躁不寐,神昏谵語,舌質紅绛,
熱甚動血則見吐血、便血、溲血、發斑等症。治宜清營涼血,洩熱解毒,方選 清營湯 、 犀角地黃湯 加減。
清 營 湯
犀角2克(磨汁沖服) 生地黃15克 元參9克 竹葉心3克 麥冬9克 丹參6克 黃連5克 銀花9克 連翹6克
(《溫病條辨》卷1)
[組成] 犀角三錢(2g) 生地黃五錢(15g) 元參三錢(9g) 竹葉心一錢(3g) 麥
冬三錢(9g) 丹參二錢(6g) 黃連一錢五分(Sg) 銀花三錢(9g) 連翹二錢(6g)連心用
[用法] 上藥,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功用] 清營解毒,透熱養陰。
[主治] 熱人營分證。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谵語,目常喜開或喜閉,口渴或
不渴,斑疹隐隐,脈細數,舌绛而幹。 ’
犀角地黃湯(芍藥地黃湯)
赤芍12克 地黃24克 丹皮9克 犀角3克(磨汁沖服)(無犀角可水牛角60-120克代,并先煎2小時)
1.若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熱燔血分,瘀熱互結,加大黃、黃芩。
2.郁恕而挾肝火者,加柴胡、黃芩、栀子。
3.若吐血者,加側柏葉、茅根、三七。
4.衄血者,加茅根、黃芩。
5.便血者,加槐花、地榆。
6.因血者,加茅根、小薊。
7.發斑者,加青黛、紫草。
(《小品方》,錄自《外台秘要》卷2)
[異名] 地黃湯(《傷寒總病論》卷3)、解毒湯(《小兒衛生總微論》.卷8)、解毒散
(《楊氏家藏方》卷19),。 .
[組成] 芍藥三分(12g) 地黃半斤(24g) 丹皮一兩(9g) 犀角屑一兩(3g)
[用法] 上切。以水一鬥,煮取四升,去滓,溫服一升,一日二、三次。
[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主治]
1.熱人血分證 身熱谵語,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脈細數,或喜忘如狂,漱水不
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2.熱傷血絡證 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紅绛,脈數。
但熱不寒是病邪入裡化熱的一種症狀,此際病勢亢盛,正氣禦邪,邪正劇烈相争,多屬實證,為熱病過程中決定疾病轉歸的關鍵時刻。臨床需詳察邪熱的在氣、在營、在血之變化,把握病機。治療的基本原則是撤邪以洩熱。(景嶽全書。雜症谟)說:“治熱之法,凡微熱之氣,宜涼以和之,火熱之氣,以寒以制之,郁熱在經絡者,宜疏之發之。結熱在髒腑者,宜追之利之,。”可謂要言不煩,對本證的辨證論治頗有啟發意義。 [文獻别錄]
9.壯 熱
壯熱是指身體發熱,熱勢壯盛,扪之烙手,或伴惡熱煩渴的一種症狀,屬高熱範圍。壯熱成因很多,外感病初起,發熱惡寒同見,當病邪入裡,邪正交争,熱勢壯盛,即可出現壯熱,壯熱為病邪入裡的标志之一,多見于外感熱病的高潮階段。早期發熱惡寒,熱雖盛,不屬于此條,在“惡寒發熱”、“寒熱往來”等有關條目中闡述。
常見證候 ,
肺熱熾盛壯熱:壯熱口渴,咳嗽,氣粗而喘,或有胸痛,咽痛,鼻煽氣熱,或咯吐膿痰腥臭,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脈數。
陽明經壯熱;壯熱惡熱,多汗,面赤,口渴喜冷飲,苔黃燥,脈洪大或滑數。揾病氣分證與此同。春溫邪發氣分,可起病即壯熱惡熱,而無惡寒發熱衛分階段。 腸道熱結壯熱:壯熱口渴,大便秘結,腹脹硬滿,疼痛拒按,舌紅苔黃少津,脈沉數有力。
熱熾營血壯熱:身熱,入夜尤甚,煩躁不寐,神昏谵語,斑疹隐隐,或見吐血衄血,舌質紅绛,脈細數。
濕熱蘊結壯熱:壯熱起伏,出而熱不解,午後增重,煩渴,不欲飲或少飲,胸悶氣短,脘痞身重,苔黃膩,脈滑數。
大腸濕熱壯熱:壯熱,兼有腹中疼痛,下利膿血,裡急後重,肛門灼熱,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肺熱熾盛證壯熱:多由風熱之邪入裡,或由風寒之邪入裡化熱,邪熱犯肺,熱灼津液,煉液成痰,痰阻氣道,肺失清肅而成。故初起多見惡寒發熱,繼之則壯熱惡熱,痰粘咳嗽不爽,氣粗而喘,或有胸痛,重者可見鼻煽,是其特點。若肺熱成癰,則咯吐膿痰。治宜清肺洩熱,化痰平喘,方選 瀉白散 或 麻杏石甘湯 加減。肺癰成膿者,宜清肺洩熱排膿,方用 葦莖湯 加味。 .
瀉 白 散
地骨皮15克 炒桑白皮15克 炙甘草3克 粳米一撮
1.肺經熱重,加黃芩、知母。
2.燥熱咳嗽者,可加瓜蒌皮、川貝母。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異名] 瀉肺散(《小兒藥證直訣》卷下)、瀉肺湯(《證治準繩。幼科》卷9)。
[組成] 地骨皮 桑白皮炒 各一兩(各15g) 甘草炙 一錢(3g)
[用法] 上藥锉散,人粳米一撮,水二小盞,煎七分,食前服。
[功用] 清瀉肺熱,平喘止咳。
[主治] 肺熱喘咳證。氣喘咳嗽,皮膚蒸熱,日哺尤甚,舌紅苔黃,脈細數。'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12克(包) 杏仁8.5克 炙甘草6克 石膏18克
1.肺熱甚,壯熱汗出者,宜加重石膏用量,并酌加桑白皮、黃芩、知母。
2.表邪偏重,無汗而惡寒,減石膏,加薄荷、蘇葉、桑葉。
3.痰多氣急,可加葶苈子、枇杷葉。
4.痰黃稠、胸痛者,宜加瓜蒌、貝母,黃芩、桔梗。
5.若屬麻疹内陷,加連翹、銀花、黃芩、赤芍等。
6.麻疹未透出,或出而隐沒時,加薄荷、荊芥、牛蒡子。
7.若麻疹色暗紅,加丹皮、紫草。
8、醫治小兒肺炎初期發熱咳嗽時,石膏必用至麻黃的5-8倍。
(《傷寒論》)
[異名] 麻黃杏仁湯(《普濟方》卷39)、麻黃杏子草膏湯(《赤水玄珠》卷29)、麻
杏甘石湯(《張氏醫通》卷16)、四物甘草湯(《千金方衍義》卷9)、麻杏石甘湯(《醫宗金
鑒》卷59)。 …
[組成] 麻黃四兩去節(9g)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9g) 甘草二兩炙(6g) 石膏半
斤碎,綿裹(18g)
[用法] 以水七升,煮麻黃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功用] 辛涼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 外感風邪,肺熱咳喘證。身熱不解,咳逆氣急,甚則鼻煽,口渴,有汗或
無汗,舌苔薄白或黃,脈浮而數者。
[病機分析] 本方證是外感風邪人裡化熱,壅遏于肺,肺失宣降所緻。風熱襲表,
表邪不解而人裡,或風寒之邪郁而化熱人裡,邪熱充斥内外,故身熱不解,苔黃,脈浮
數;熱壅于肺,肺失宣降,故咳逆氣急,甚則鼻煽;熱邪傷津,故口渴;熱性升散,迫
津外洩,故見有汗。因熱邪是由風邪人裡化熱所緻,當表邪未盡時,可因衛氣被郁,毛
竅閉塞而無汗;苔薄白,脈浮亦是表證未盡之征。
[配伍意義] 本方證之病變特點是熱邪壅肺,肺失宣降,治當以清洩肺熱,宣降肺
氣為主。又因邪自外來,且表證未盡,治又當辛散透邪于外,為邪求出路;另一方面,
肺主皮毛,肺熱通過透散能夠外出。故拟辛涼疏表,清熱平喘為法。方中麻黃辛甘而
溫,宣肺平喘,解表散邪,其辛散作用既兼治表邪未盡,又利于肺中熱邪外達,正如
《本草正義》曰:“麻黃輕清上浮,專疏肺郁,宣洩氣機,是為治外感第一要藥,雖曰解
表,實為開肺,雖曰散寒,實為洩邪,風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溫熱亦無不賴之以宣通。”
石膏辛甘大寒,清洩肺胃之熱以生津,辛散解肌以透邪,《長沙藥解》卷3謂其“清金
而止燥渴,洩熱而除煩躁”,《經證證藥錄》卷5謂其“寒重,能清燥土之熱,辛涼能散
風淫之疾”。二藥一辛溫,一辛寒;一以宣肺為主,一以清肺為主,且俱能透邪于外,
合用則相反之中寓有相輔之意,既消除緻病之因,又調理肺的宣發之能,故共用為君。
石膏倍于麻黃,使本方不失為辛涼之劑。麻黃得石膏,則宣肺平喘而不助熱,且石膏得
麻黃,清解肺熱而不涼遏,又是相制為用。杏仁味苦,善降利肺氣而平喘咳。麻黃開宣
肺氣以平喘止咳;石膏質重下降,在清熱的同時,也有助肺氣下行的作用。故杏仁與麻
黃相配,一宣一降,則宣降相因;與石膏相伍,一清一降,則清肅協同,是為臣藥。炙
甘草既能益氣和中,又與石膏相合而生津止渴,與麻黃相合而止咳平喘,更能調和于寒
溫宣降之間,為佐使藥。四藥配伍,共成辛涼疏表,清肺平喘之功。本方配伍嚴謹,用
量亦經斟酌,學時應用心體會。
本方配伍特點是:解表與清肺并用,以清為主;宣肺與降氣結合,以宣為主。
[類方比較] 麻杏石甘湯與麻黃湯所治皆有喘咳,俱用麻黃、杏仁、甘草,解表散
邪,宣降肺氣,止咳平喘。但前方主治喘咳,是由表邪人裡化熱,壅遏于肺之熱喘,證
候特點為發熱,喘咳,無汗或有汗,苔薄白或黃,脈浮數,屬表裡同病,而以肺熱為
主,故治以辛涼疏表,清肺平喘,方用麻黃配石膏,清熱宣肺為主,兼以解表祛邪,使
肺熱清,表邪去,肺氣宣而喘咳自止。後方主治之喘咳系風寒束表,肺氣失宣所緻,證
候特點為惡寒發熱,無汗而喘,苔薄白,脈浮緊,其屬風寒表實之證,故治當辛溫發
汗,宣肺平喘,方用麻黃配桂枝,相須為用,發汗解表為主,兼以宣肺平喘,使風寒
解,肺氣宣而喘咳自平。二方僅一藥之差,然功用及主治證病機卻大相徑庭,仲景精于
遣藥,于此可窺其一斑。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治療外感風邪,人裡化熱,以緻肺熱喘咳的常用方劑。因石
膏倍麻黃,其功用重在清宣肺熱,不在發汗,所以臨床運用,以發熱,喘咳,苔薄黃,
脈數為證治要點,不必悉具表證。
《傷寒論》原用本方治療太陽病,發汗未愈,風寒人裡化熱,“汗出而喘”者。後世
用于風寒化熱,或風熱犯肺,以及内熱外寒,但見熱邪壅肺,而見身熱喘咳.口渴脈
數,無論有汗、無汗,皆可以本方加減而獲效。
麻疹已透或未透,出現身熱煩渴,咳嗽氣粗而喘,屬疹毒内陷,肺熱熾盛者,亦可加味用之。
2.加減法 如肺熱甚,壯熱汗出者,宜加重石膏用量,并酌加桑白皮、黃芩、知
母清洩肺熱;表邪偏重,無汗而惡寒,石膏用量宜減輕,酌加薄荷、蘇葉、桑葉等以助
解表宣肺之力;.痰多氣急,可加葶苈子、枇杷葉降氣化痰;痰黃稠、胸痛者,宜加瓜
蒌、貝母、黃芩、桔梗清熱化痰,寬胸利膈。用于麻疹,若屬麻疹内陷,症見高熱,咳
嗽,呼吸急促,鼻煽,煩躁,舌質紅,苔黃,脈數者,可酌加連翹、銀花、黃芩、赤芍
等清熱解毒;麻疹尚未出透,或出而隐沒時,加薄荷、荊芥、牛蒡子疏表透疹;疹色暗
紅,加丹皮、紫草涼血活血。 、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大葉
性肺炎、支氣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百日咳、夏季熱及皮膚科、肛腸科、五官科的一
些疾病,辨證屬表證未盡,熱邪壅肺者。 .
[使用注意] 風寒咳喘,痰熱壅盛者,本方均非所宜。
葦 莖 湯
葦莖60克(先煎) 薏苡仁30克 桃仁9克 冬瓜子24克
1.若肺癰未成膿者,加魚腥草、金銀花。
2.膿已成者,可加桔梗、甘草、貝母。
(《古今錄驗方》,錄自《外台秘要》卷10)
[組成] 锉葦一升(60g) 薏苡仁半升(30g) 桃仁50個(9g)去皮尖、兩仁者 瓜辦半升(24g)
[用法] 哎咀。以水二半,先煮葦令得五升,去滓悉納諸藥,煮取二升,分二次服。
[功用] 清肺化痰,逐瘀排膿。
!主治] 肺癰。身有微熱,咳嗽痰多,甚則咳吐腥臭膿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陽明經證壯熱與腸道熱結壯熱:兩證均屬熱邪入裡,病在陽明。但前者為經證,後者為腑實證。陽明經證壯熱的特點是壯熱、大汗出、口大渴,脈洪大。邪熱入裡,陽明熱盛,正氣未衰,正邪劇争則壯熱不已;裡熱蒸騰,腠理開而大汗出;熱傷津液。則口大渴3裡熱亢盛,充于脈道,故脈洪大。腸道熱結壯熱的特點是壯熱, 日晡加劇,腹滿硬痛,大便秘結,甚則神昏谵語,舌苔黃燥少津,脈沉數有力。熱邪結于腸胃,傳導失司,則腹滿硬痛,大便秘結, 日晡之時,陽明當令,故日晡之時加劇。邪熱蒸迫,裡熱内擾,神明逆亂,出現神昏谵語,舌苔黃燥少津,脈沉數有力。前者治宜清氣洩熱,方選 白虎湯 加減。
白虎湯
知母18克 石膏48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2克
1.熱甚而津氣耗損,背惡寒,脈洪大而芤者,加人參。
2.溫熱病氣血兩燔,見高熱煩渴,神昏谵語,抽搐等證,加羚羊角、犀角。
3.氣分熱甚,複有風寒外束者,加蔥白、豆豉、細辛。
4.胃火識盛,高熱煩躁,大汗出,口渴多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甚則谵語狂躁,或不識人,舌苔老黃起刺,脈弦數有力者,加大黃、玄粉
5.寒熱往來,寒輕熱重,心煩汗出,口渴引飲,脈弦數有力,加柴胡、黃芩、天花粉、鮮荷葉。
6.傷寒、溫病邪傳胃腑,燥渴身熱,白虎證具,其人胃氣上逆,心下滿悶者,去甘草、粳米,加半夏、竹茹。
7.白虎證,不惡寒但惡熱,自汗不解,心煩口渴,脈滑數有力,尿短紅赤,甚則煩熱昏狂,皮膚隐現斑疹,去甘草,加薄荷、荷葉、益元散、鮮竹葉、桑枝。
8.消渴證而見煩渴者,加天花粉、蘆根、麥門冬。
請根據具體病情,結合上面的提示進行加減。
(《傷寒論》)
[組成] 知母六兩(18g)石膏一斤(50g)碎 甘草二兩(6g)炙 粳米六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熱生津。
[主治] 氣分熱盛證。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有力。
[病機分析] 本方證病機為傷寒熱邪内傳陽明經,或外感寒邪人裡化熱,或溫熱病
邪熱傳人氣分。陽明屬胃,為多氣多血之腑,外主肌肉,其經脈上循頭面,正盛邪實,
熱邪熾盛,故壯熱面赤不惡寒;熱灼津傷,欲飲水自救,而見煩渴引飲;熱邪迫津外
洩,因而出現大汗;由于大熱傷陰,加之汗出耗津,而見大渴;大熱之邪,充斥經脈,
脈見洪大而數。此即所謂大熱、大渴、大汗出、脈洪大之四大證。此外,尚可兼見舌質
紅,苔白而幹,氣粗如喘等一派裡熱之象。其發病總由裡熱熾盛所緻。但因其裡熱屬無
形熱邪彌漫,而未與有形之積相結,故不緻出現便秘腹痛等實熱内結之象。
[配伍意義] 本方證邪既離表而人裡,故不可發汗;雖裡熱熾盛但尚未至腑實便
秘,故不宜攻下。根據《素問.至真要大論》“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應當首選大清裡
熱之品。然因熱盛傷津,若用苦寒直折,則恐傷津化燥,愈傷其陰。即如柯琴所說:“土
燥火炎,非苦寒之味所能治矣。經曰:甘先人脾,又曰:以甘瀉之……以是知甘寒之
品,乃瀉胃火、生津液之上劑也”(《傷寒來蘇集。傷寒論注》卷3)。因此,當以甘寒滋
潤,清熱生津之法治之。方中重用石膏,辛甘大寒。辛能透熱,寒能勝熱,故能外解肌
膚之熱,内清肺胃之火,甘寒相合,又能生津以止渴,可謂一舉三得,故為方中君藥。
張錫純認為石膏“其寒涼之力遠遜于黃連、龍膽草、知母、黃柏等藥,而其退熱之功效
則遠過于諸藥……諸藥之退熱,以寒勝熱也,而石膏之退熱,逐熱外出也。是以将石膏
煎服之後,能使内蘊之熱息息自毛孔透出”(《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說明石膏長于
透熱除煩而生津止渴,為退大熱、複津液平穩可靠之品。知母苦寒質潤,苦寒瀉火,潤
以滋燥,“能益陰清熱止渴,人所共知”(《本經疏證》卷7)。本方用之“清肺胃氣分之
熱,則津液不耗而陰自潛滋暗長矣”(《重慶堂随筆》卷下)。既助石膏以清熱,又潤為
熱邪已傷之陰,正如《本草正義》卷1曰:“知母寒潤,止治實火,瀉肺以洩壅熱……清
胃以生津液……熱病之在陽明,煩渴大汗,脈洪裡熱,佐石膏以掃炎”,為方中臣藥。
粳米、甘草和胃護津,緩石膏、知母苦寒重降之性,以防寒涼傷中之弊,并使藥氣留連
于胃,更好地發揮作用,共為佐使。以上諸藥配伍,共成清熱生津,止渴除煩之劑,使
其熱清煩除,津生渴止,則大熱、大渴、大汗、脈洪大等諸證自解。
本方配伍特點主要有二:一是取辛甘寒之石膏與苦寒潤之知母相配,君臣相須,使
清熱生津之力倍增。二是寒涼的石膏、知母配伍補中護胃的甘草、粳米,以防寒涼傷
胃,使祛邪而不傷正。藥雖四味,但清熱生津之功卻甚顯著,實為療氣分大熱之良劑。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清法的代表方、基礎方、常用方。清熱力強,應以身大熱、
汗大出、口大渴、脈洪大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熱甚而津氣耗損,背微惡寒,脈洪大而芤者,加人參以清熱益氣生津;
溫熱病氣血兩燔,見高熱煩渴,神昏谵語,抽搐等證,加羚羊角、犀角以清熱涼血,熄
風止痙;氣分熱甚,複有風寒外束者,加蔥白、豆豉、細辛,以增發散風寒的作用;胃
火熾盛,高熱煩躁,大汗出,口渴多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甚則谵語狂躁,或昏不
識人,舌苔老黃起刺,脈弦數有力者,加生大黃、玄明粉,以瀉熱攻積,軟堅潤燥;寒
熱往來,寒輕熱重,心煩汗出,口渴引飲,脈弦數有力,加柴胡、黃芩、天花粉、鮮荷
葉以和解少陽;傷寒、溫病邪傳胃腑,燥渴身熱,白虎證具,其人胃氣上逆,心下滿悶
者,去甘草、粳米,加清半夏、竹茹以和胃止嘔;不惡寒但發熱,自汗不解,心煩口
渴,脈滑數有力,尿短紅赤,甚則煩熱昏狂,皮膚隐現斑疹,去甘草,加薄荷、荷葉、
益元散、鮮竹葉、桑枝;消渴證而見煩渴引飲,屬胃熱者,加天花粉、蘆根、麥門冬等。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感染性疾病,如大葉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出
血熱、麻疹、牙龈炎等具有氣分熱盛之證者,以及糖尿病、老年口腔幹燥症、急性虹膜
睫狀體炎、腦卒中、變應性亞敗血症、風濕性心肌炎、小兒疱疹性口腔炎、登革熱、風
濕性關節炎、不明原因高熱等辨證屬于裡熱熾盛的多種疾病。
[使用注意] 《傷寒論》指出:“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
湯。”當病邪在表,由于風寒所困',表證未解,邪未傳裡,未出現身熱、汗出、煩渴、
脈洪大有力等陽明經症狀時,不宜應用。《溫病條辨》卷工提出白虎湯有四禁:“白虎本
為達熱出表,若其人脈浮弦而細者不可與也;脈沉者不可與也;不渴者不可與也;汗不
出者不可與也。”陽虛發熱者,由于脾胃虛弱,陽氣外越,表現身熱自汗,倦怠懶言,
但惡風,脈浮無力等,忌用本方,以免傷陽氣。陰盛格陽,表現為真寒假熱者,禁用本方。
後者治宜洩熱通腑,攻下燥結,根據熱結之輕重,可選用 調胃承氣湯 、 小承氣湯 、 大承氣湯 加減。
大承氣湯
大黃12克(包) 厚樸24克 枳實5克 芒硝8克(包)
一般先試用小承氣湯無效後,再用本方。
1.若腑實兼見口唇幹燥,舌苔焦黃而幹,脈細數者,為腑實兼陰津不足之證,可加玄參、麥冬、生地等。
2.若腑實兼見至夜發熱,舌質紫,脈沉澀等瘀血證,宜加桃仁、赤芍、當歸。
(《傷寒論》)
[組成] 大黃四兩酒洗(12g)' 厚樸八兩去皮,炙(24g) 枳實五枚炙(12g) 芒硝
三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黃,更煮取二升,去
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現代用法:水煎,大黃後
下,芒硝溶服)。
、 [功用蔔峻下熱結。
[主治]
1.陽明腑實證。大便秘結,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潮
熱谵語,手足濺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象沉實。
2.熱結旁流證。下利清水,色純青,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幹燥,脈象
滑數。
3..裡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
[病機分析] 陽明主裡,統屬胃腸,胃腸的主要功能是受納與消化水谷,吸收精
華,排洩糟粕。正如《素問.六節髒象論》所雲:“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
倉廪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人出者也。”《素問.五髒别論》亦雲: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
受五髒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又雲:“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
故實而不能滿也。”故有“六腑以通為用”之論。一旦外邪内傳陽明之腑,人裡化熱,
與腸中宿食相結,則糟粕秘結,壅而為實,而成陽明腑實之證。邪熱與宿食互結,濁氣
填塞,糟粕結聚,腑氣不通,故大便秘結,頻轉矢氣,脘腹拒按,按之則硬;陽明邪
熱,充斥内外b且陽明旺于申、酉之時,故發熱如潮汛之有信,而為潮熱;腑熱熏蒸,
上擾神明,故神昏谵語;《素問。太陰陽明論》雲:“四肢皆禀氣于胃”,今陽明胃熱熾盛,
迫津外洩,故手足濺然汗出;陽明燥實内結,裡熱消爍津液,故見舌苔黃燥起刺,或焦
黑燥裂,脈沉實。至于熱結旁流一證,系因腑熱熾盛,燥屎内結不出,迫腸中津液從旁
而下所緻,故雖自利清水,但色青而穢臭,并見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之症,結者自
結,下者自下;熱結旁流,最易傷津,津傷燥熱更甚,故見口燥咽幹;因“旁流”是現
象,“熱結”是本質,故脈象滑而數。若實熱積滞閉阻于内,陽氣受遏,不能達于四肢,
貝岘熱厥。此時“厥”是現象,“熱”是本質。若陽明腑實,熱盛津傷,筋脈失養,又
可發為痙病。陽明裡熱熾盛,上擾神明,蒙閉清竅,而緻發狂,《難經。二十難》所謂:
“重陽者狂也”。上述諸證,症狀雖異,然病機則同,以邪熱積滞,阻于腸腑為其特點。
[配伍意義] 本方治證雖多,但均由邪熱積滞,阻于腸腑而緻。根據《素問.陰陽
應象大論》:“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于内;……其實者,散而瀉之”的治療
原則,治當峻下熱結,以救陰液,亦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陰”之法。方中大黃苦寒,
歸脾、胃、大腸諸經,“破症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緻新,通利水谷,調
中化食,安合五髒”(《神農本草經》卷4)。本方用之,取其瀉熱通便,蕩滌腸胃,活
血化瘀,以治胃腸宿食燥屎,腹部脹滿,大便秘結等裡熱積滞證,用為君藥。芒硝鹹苦
而寒,主人胃、大腸經,為瀉熱通便,潤燥軟堅之佳品,協大黃則峻下熱結之力尤增,
以為臣藥。《名醫别錄》卷1曾謂芒硝“主五髒積聚,久熱胃閉……利大小便”。《醫學
啟源》卷下載芒硝“治熱淫于内,去腸内宿垢,破堅積熱塊”。可見軟堅潤燥,緩解腸
中熱結而用芒硝,由來已久。硝、黃合用,既可苦寒瀉下,又能軟堅潤燥,瀉熱推蕩之
力頗猛。積滞内阻,緻使腑氣不通,内結之實熱積滞,更難下瀉,故本方以厚樸、枳實
行氣散結,消痞除滿,為佐藥。厚樸苦辛而溫。歸脾、胃、大腸經,《名醫别錄》卷2
言其:“去留熱心煩滿,厚腸胃”。枳實苦寒,歸脾、胃經,《名醫别錄》卷2載其“破結
實,消脹滿”,故枳、樸相須為用,行氣散結,消痞除滿,洩其糟粕填塞之壅,并助硝、
黃推蕩積滞,加速熱結排洩。誠如方有執所雲:“枳實,洩滿也;厚樸,;導滞也;芒硝,
軟堅也;大黃,蕩熱也,陳之推新之所以緻也”(《傷寒論條辨》卷4)。煎藥時大黃後
下,意在增其瀉下之功。四藥合用,使塞者通,閉者暢,陽明腑實之證可愈。
本方的配伍特點在于:寒性瀉下藥大黃、芒硝與大量的行氣消積藥枳、樸相配,使
胃、腸氣機暢通,以增強瀉下通便之力。
由于本方具有峻下熱結,承順胃氣下行,使塞者通,閉者暢之效,故方以“承氣”
名之。本方的“大”,是與小承氣湯相對而言。正如柯琴所雲:“夫諸病皆因于氣,穢物
之不去,由于氣之不順,故攻積之劑必用行氣之藥以主之。亢則害,承乃制,、此承氣之
所由;又病去而元氣不傷,此承氣之義也”(《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卷下)。吳瑭亦
雲:“承氣者,承胃氣也。……曰大承氣者,合四藥而觀之,可謂無堅不破,無微不入,
故曰大也”(《溫病條辨》卷2)。
[臨床運用] ,
1.證治要點 本方主治證候,前人歸納為“痞、滿、燥、實”'四字。“痞”,即自
覺胸脘有悶塞重壓感;“滿”,是脘腹脹滿,按之有抵抗;“燥”,是指腸中燥糞,幹結不
下;“實”,即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痛不減。但臨床應用,不可拘泥于四
字全俱,應以大便秘結,腹脹滿硬痛拒按,苔黃,脈實為證治要點。正如《溫病條辨》
卷2所言:“承氣非可輕嘗之品,……舌苔老黃,甚則黑有芒刺,脈體沉實,的确系燥結
痞滿,方可用之”。 .
2.加減法 腑實兼見口唇幹燥,舌苔焦黃而幹,脈細數者,為腑實兼陰津不足之
證,可加玄參、麥冬、生地等,以滋陰生津潤燥;若腑實兼見至夜發熱,舌質紫,脈沉
澀等瘀血證,宜加桃仁、赤芍、當歸等,以活血化瘀,促進氣血流通,消除積滞瘀血。
3.本方現代常用于急性單純型腸梗阻、粘連性腸梗阻、蛔蟲性腸梗阻、急性膽囊
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闌尾炎等見便秘、苔黃、脈實者,以及某些熱性病過程中出現高
熱、神昏谵語、驚厥、發狂等而見陽明腑實證者。
[使用注意] 本方為瀉下峻劑,如氣虛陰虧,六脈沉微,或胃腸無熱結者,均不宜應用。
小承氣湯
大黃12克 炙厚樸6克 枳實3克
小承氣湯(《傷寒論》) 大黃四兩(12g)酒洗 厚樸二兩(6g)去皮,炙 枳實三
枚大者(9g)炙 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當更衣,不爾者,
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功用:輕下熱結。主治:陽明腑實輕證。大便秘結,潮熱
谵語,脘腹痞滿,舌苔老黃,脈滑而疾。以及痢疾初起,腹中脹痛,裡急後重。
本方即大承氣湯去芒硝,減枳、樸之量而成,為治陽明腑實證之輕劑,因腸胃積滞
與熱邪相搏,津傷腸燥,腑氣不通,故脘腹痞滿,大便秘結;濁氣上攻,心神被擾,而
發谵語。故徐大椿雲:“谵語由便秘,便秘由胃燥,胃燥由汗出,汗出由津液少,層層相
因,病情顯著”(《傷寒論類方》卷2)。潮熱系由裡熱熾盛所緻。腑實證雖具,而證勢
輕緩。故用大黃瀉下實熱;雖腑實而腸中燥結不甚,故不用潤燥軟堅之芒硝。因痞滿程
度較輕,故枳實、厚樸之用量亦較大承氣湯為少。三藥合用,共奏瀉熱通便,消脹除滿
之功,為輕下熱結之劑。
調胃承氣湯
大黃12克 炙甘草6克 芒硝12克
(《傷寒論》) 大黃四兩(12g)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兩(6g)炙 芒
硝半升(9g)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溫頓服之,
以調胃氣。功用:緩下熱結。主治:陽明腑實證。大便秘結,蒸蒸發熱,濺然汗出,口
渴心煩,腹痛脹滿,舌苔正黃,脈滑數。
本方即大承氣湯去枳、樸加甘草而成,為治陽明腑實證的緩下劑。熱蒸于裡,氣蒸
于外,故蒸蒸發熱,濺然汗出;胃家實熱上擾,故口渴心煩;燥熱内結,氣滞不暢,則
腹痛脹滿,大便秘結。因其病機主要為燥熱内結,而脹滿之證亦是由内結所緻,故僅用
大黃、芒硝以瀉熱結,而不用消除痞滿之枳實、厚樸,使内結消,則脹滿除;配以甘草
者,是緩中調胃,使洩下而不傷正氣也。合之,共奏洩下燥實,調和胃氣之功。是為緩
下熱結之劑。需要指出的是:本方既有硝、黃,且原方芒硝用量大于大承氣湯,何以不
稱峻下劑而曰緩下劑?因為硝、黃配伍枳實、厚樸,其攻下之力始強,本方雖用大黃、
芒硝,但無枳實、厚樸的行氣破滞,因而瀉下之力較弱,且配伍甘草,更能緩和硝、黃
瀉下之性,使其留在胃腸緩緩發揮瀉熱潤燥的作用。王子接雲:“以甘草緩大黃、芒硝,
留中洩熱,故曰調胃”(《绛雪園古方選注》卷上)。
熱熾營血壯熱:本證為熱邪深入營血所緻,熱灼營血,熱勢鸱張,壯熱不已,入夜尤甚;營血熱盛,上擾心神,則煩躁不寐,甚則谵語發狂。熱熾營血有在營在血的不同。葉香岩<外感溫熱篇)雲:“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營分證進一步發展即為血分證。熱熾營分證病淺,僅有斑疹隐隐;熱熾血分證則動血生風,出血斑疹紫黑,吐血衄血,手足抽搐等症狀。熱熾營血證,治宜清營涼血,
偏于營分者,治宜清營洩熱,方用 清營湯 加減;
清 營 湯
犀角2克(磨汁沖服) 生地黃15克 元參9克 竹葉心3克 麥冬9克 丹參6克 黃連5克 銀花9克 連翹6克
(《溫病條辨》卷1)
[組成] 犀角三錢(2g) 生地黃五錢(15g) 元參三錢(9g) 竹葉心一錢(3g) 麥
冬三錢(9g) 丹參二錢(6g) 黃連一錢五分(Sg) 銀花三錢(9g) 連翹二錢(6g)連心用
[用法] 上藥,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功用] 清營解毒,透熱養陰。
[主治] 熱人營分證。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谵語,目常喜開或喜閉,口渴或
不渴,斑疹隐隐,脈細數,舌绛而幹。 ’
若已生風,可選用 羚羊鈎藤湯 加減;
羚角鈎藤湯
赤芍12克 地黃24克 丹皮9克 犀角3克(磨汁沖服)(無犀角可水牛角60-120克代,并先煎2小時)
1.若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熱燔血分,瘀熱互結,加大黃、黃芩。
2.郁恕而挾肝火者,加柴胡、黃芩、栀子。
3.若吐血者,加側柏葉、茅根、三七。
4.衄血者,加茅根、黃芩。
5.便血者,加槐花、地榆。
6.因血者,加茅根、小薊。
7.發斑者,加青黛、紫草。
(《通俗傷寒淪》)
[組成] 羚角片錢半(4.5g)先煎 霜桑葉二錢(6g) 京川貝四錢(12g)去心 鮮生
地五錢(15g) 雙鈎藤三錢(9g)後人 滁菊花三錢(9g) 茯神木三錢(9g) 生白芍三錢
(9g) 生甘草八分(2。4g) 淡竹茹五錢(15g)鮮刮,與羚角先煎代水
[用法]水煎服。
[功用] 涼肝熄風,增液舒筋。
[主治] 熱盛動風證。高熱不退,煩悶躁擾,手足抽搐,發為痙厥,甚則神昏,舌
绛而幹,或舌焦起刺,脈弦而數。
濕熱蘊結壯熱與大腸濕熱壯熱:兩者均為濕熱為患,亦同多發于夏秋季節。但二者病變部位不同,因此表現各異。前者濕熱蘊結病變主要在中焦,波及上焦、下焦,故臨床表現為中焦濕熱郁結為主的表現。濕熱相兼為患,濕性粘膩,挾熱蒸騰,纏綿難愈,故病程較長;濕熱為患,故壯熱起伏,汗出而熱不解,午後加重;濕邪阻礙氣機,則脘痞身重,胸悶氣短;津液不布而口渴;内有濕邪,津未大傷,渴而少飲或不欲飲。後者濕熱之邪蘊結于大腸,以熱為主所緻。濕熱内蘊,蒸達于外則壯熱不已;熱邪下迫大腸,則裡急欲便;濕阻大腸,氣滞熱壅則墜脹後重;濕熱蘊結大腸則肛門灼熱,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腸道氣機不利則腹痛;熱傷腸中脈絡,則下利膿血,本證的特點是濕熱壅聚大腸,出現下利膿血,腹痛,裡急後重等症狀,其高熱亦無明顯午後加重、壯熱起伏特點,因其雖濕熱為患但以熱邪為主。前者治宜宣氣化濕,清熱達邪,方選 三仁湯 、 連樸飲 等;
三 仁 湯
杏仁12克 滑石18克 通草6克 白豆蔻仁6克 竹葉6克 厚樸6克 生薏苡仁18克 半夏10克
1.濕溫初起,衛分症未罷,有惡寒現象者,可加藿香、香薷、佩蘭以解表化濕。
2.若濕重于熱,症見嘔惡,脘痞較重,舌苔垢膩,可加蒼術、石菖蒲、草果以芳化燥濕。
3.若熱重于濕,症見身熱口渴,滿悶,心煩嘔惡,或汗出不解,繼而複熱,邪熱尚不深重者,可加連翹、黃芩、黃連以清熱祛濕。
4.若熱盛濕阻,症見高熱,汗多,身重,面赤,口渴,心煩,可去半夏、厚樸,加生石膏、知母、蒼術以瀉火兼除濕。
5.若熱盛傷津,症見口渴,唇焦,苔黃而幹,舌邊尖紅,可去厚樸、半夏,加天花粉、麥冬以生津止渴。
(《溫病條辨》卷1)
[組成] 杏仁五錢(12g) 飛滑石六錢(18g) 白通草二錢(6g) 白蔻仁二錢
(6g) 竹葉二錢(6g) 厚Sb--錢(6g) 生薏苡仁六錢(18g) 半夏五錢(10g)
[用法]甘瀾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日3次)。
[功用]宣暢氣機,清利濕熱。
[主治]濕溫初起及暑溫夾濕證。頭痛如裹,惡寒,身重疼痛,肢體倦怠,午後身
熱,口幹不渴,或渴不欲飲,痞悶脹滿,或脹或痛,納差泛惡,便溏不爽,小便短赤,
面色淡黃,舌苔白膩,脈弦細而濡等。
[病機分析] 本方證屬濕溫初起,濕重熱輕,衛氣同病之候。肺主氣屬衛,衛陽為
濕邪阻遏,故現惡寒。濕郁衛表,清陽被阻,故頭痛如裹,即葉桂所謂“濕與溫合,蒸
郁而蒙蔽于上,清竅為之壅塞,濁邪害清”(《外感溫熱論》)。熱處濕中,為濕所遏,故
雖發熱而身熱不揚。濕熱交蒸,濕為陰邪,其性粘滞,濕遏熱伏,阻滞三焦,留戀氣
分,其發熱以午後為甚。濕性重着,客于肌表,故身重肢倦。濕濁中阻,津不上承,故
口幹而不欲飲。濕遏氣機,中州運化失常,故痞悶腹脹,納差泛惡,便溏不爽。濕熱内
蘊,故小便短赤。舌苔白膩,脈弦細而濡,均為濕熱之象。
[配伍意義] 本方為濕溫初起,濕重熱輕之證而設。吳瑭曾雲:“濕為陰邪,自長夏
而來,其來有漸,且其性氤氲粘膩,非若寒邪之一汗而解,溫熱之一涼則退,故難速
已。”“惟以三仁湯輕開上焦肺氣,蓋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濕亦化”(《溫病條辨》卷
1)。濕邪傷人,常波及三焦而緻上焦肺氣不宣,中焦脾氣不運,下焦腎與膀胱氣化失
常,病症繁多,若僅施以苦辛溫燥之劑,每易助熱化燥,如純用苦寒清熱之品,易緻脾
傷濕留,、惟宜芳香苦辛,輕宣淡滲,宣暢氣機,分解濕熱。本方以三仁為君藥,其中杏
仁苦溫宣暢上焦肺氣,使氣化則濕亦化,此即開上。黃元禦雲:“肺主藏氣,降于胸膈而
行于經絡,氣逆則胸膈閉阻而生喘咳,髒病而不能降,因此痞塞,經病而不能行,于是
腫痛。杏仁疏利開通,破壅降逆,善于開痹而止喘,消腫而潤燥,調理氣分之郁,無以
易此”(《長沙藥解》卷3)。白蔻仁辛溫,芳香化濕,行氣寬中,宣暢脾胃,轉樞中焦,
振複運化水濕之機,此即暢中。薏苡仁甘淡寒,利濕清熱而健脾,疏導下焦,使濕熱從
小便而去,此即滲下。陳嘉谟雲:“薏苡仁,去濕要藥也”(《本草蒙筌》卷1)。三仁分
入三焦,宣發肺氣以開水源,燥濕化濁以複脾運,淡滲利濕以疏水道,使氣機宣暢,濕
祛熱清。濕熱交阻,下焦水道不利,宜清宜利,而且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配伍
滑石、通草、竹葉甘寒淡滲,利濕清熱,疏導下焦,使濕有出路,其中滑石兼能解暑,
竹葉輕靈透發,既可利濕,又能清透濕邪所化之熱,使熱透于外,濕滲于下,三藥共為
臣藥。半夏燥濕和胃,止嘔除痞,對嘔惡尤為适宜。厚樸行氣化濕,對濕困中焦,脘悶
納呆,惡心嘔吐均宜。二藥又可使寒涼之品清熱而不礙濕,共為佐藥。原方用甘瀾水
煎,乃取其甘淡質輕靈動,有利于滲濕。徐大椿雲:“治濕不用燥熱之品,皆以芳香淡滲
之藥,疏肺氣而和膀胱,此為良法”(錄自《臨證指南醫案》卷5)。本方藥性子和,無
溫燥辛散太過之弊,有宣上暢中滲下,上下分消之功,寓啟上閘,開支河,導水下行之
理,可使氣暢濕行,暑解熱清,脾運複健,三焦通暢,諸證自除,誠為濕溫濕重熱輕之證的良方。
本方選用輕靈宣暢利竅之品,集芳香化濕、淡滲利濕、苦溫燥濕于一體,更兼以宣
展氣機,使上焦津氣暢行無阻,中焦水濕運化自如,下焦濕邪自有出路,體現了以除濕
為主,清熱為輔的立方宗旨。
本方因以杏仁、白蔻仁、薏苡仁三仁作方中君藥,故方名“三仁湯”。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主治濕溫初起,或暑溫挾濕,濕重于熱之證。臨床以胸悶,午
後身熱,體倦身重,脘腹不适,舌苔白膩,脈濡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濕溫初起,衛分症未罷,有惡寒現象者,可加藿香、香薷、佩蘭以解
表化濕。若濕重于熱,症見嘔惡,脘痞較重,舌苔垢膩,可加蒼術、石菖蒲、草果以芳
化燥濕。若熱重于濕,症見身熱口渴,滿悶,心煩嘔惡,或汗出不解,、繼而複熱,邪熱
尚不深重者,可加連翹、黃芩、黃連以清熱祛濕。若熱盛濕阻,症見高熱,汗多,身
重,面赤,口渴,心煩,可去半夏、厚樸,加生石膏、知母、蒼術以瀉火兼除濕。若熱
盛傷津,症見口渴,唇焦,苔黃而幹,舌邊尖紅,可去厚樸、半夏,加天花粉、麥冬以生津止渴。
3.本方現代常用治淺表性胃炎,胃窦炎,急、慢性結腸炎,黃疸型肝炎,腸傷寒,
腎盂腎炎,布氏杆菌病,關節炎等見有濕熱證候者。 。'.
[使用注意] 濕溫初起,邪氣留戀氣分,病勢雖緩而纏綿難愈,稍有失治,常可變
生壞病或遷延時日,故吳瑭提出三點禁忌:“汗之則神昏耳聾,甚則目瞑不欲言,下之則
洞洩,潤之則病深不解。”唯以辛苦芳香,輕宣淡滲之法,宣暢氣機,利濕清熱,方屬
惬當。這裡所說禁汗,主要是指濕溫病初起不可誤作傷寒而投辛溫發汗解表,否則可緻
心神受傷,并不排除宣化表濕之法以解在表之濕邪,故既有不可汗之告誡,.複有得汗始
解之治法。誠如喻昌所說:“凡治濕病,禁發其汗,而陽郁者不微汗之,轉緻傷人,醫之
過也。濕家不可發汗,以身本多汗,易緻亡陽,故濕溫之證,誤發其汗,名曰重暍,此
為醫之所殺,古律垂戒深矣。其久冒風涼,恣食生冷,乃至以水灌汗,遏抑其陽者,不
微汗之,病無從解。《内經》謂:當暑汗不出者,秋風成瘧,亦其一也,不當汗者反發
其汗,當微汗者全不取汗,因噎廢食,此之謂矣”(《醫門法律》卷4)。所說禁下,主
要是不可誤作腑實而早予攻下,否則可緻脾氣下陷,濕熱内漬而生變。若濕熱化溫,與
燥屎結于腸道時,亦當用下法,但濕熱内結的下法宜輕宜緩,誠如葉桂所說:“此多濕邪
内搏,下之宜輕”(《外感溫熱論》)。所說禁潤,主要是指不可誤認為陰虛而濫用滋陰,
否則可緻濕濁中阻而膠結難解,若後期化燥陰傷者,亦可用滋陰之法。本方是宣、化、
利并舉之劑,常有邪盡遂傷氣陰之虞,故中病即止,不宜久服,若濕已化燥者,亦不宜使用。
連 樸 飲
制厚樸6克 姜川連3克 石菖蒲3克 制半夏3克 炒香豉9克 焦栀子9克 蘆根60克
1.若腹瀉較著,加炒車前子、薏苡仁以利濕止瀉;
2.胸腹脹滿者,加草果、白蔻仁以理氣消脹;
3.大便隐血,加地榆炭、茜草以涼血止血。
(《霍亂論》卷下)
[異名] 王氏連樸飲(《溫病學講義》)。 .
[組成] 制厚樸二錢(6g) 川連姜汁炒 石菖蒲 制半夏各一錢(各3g) 香豉炒
焦栀各三錢(各9g) 蘆根二兩(60g)
[用法] 水煎,溫服。
[功用] 清熱化濕,理氣和中。
[主治] 濕熱霍亂。上吐下瀉,胸脘痞悶,心煩躁擾,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等。
後者治宜清利腸道濕熱,方用 白頭翁湯 、 芍藥湯 等。
白頭翁湯
白頭翁6克 黃柏9克 黃連9克 秦皮9克
1.發熱急驟,下痢鮮紫膿血,壯熱口渴,煩躁舌降,屬疫毒痢者,可加生地、丹皮。
2.腹痛裡急後重明顯者,可加木香、槟榔、白芍。
(《傷寒論》)
[組成] 白頭翁二兩(15g) 黃柏三兩(12g) 黃連三兩(6g) 秦皮三兩(12g)
[用法] 上藥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
[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主治]熱毒痢疾。腹痛,裡急後重,肛門灼熱,下痢膿血,赤多白少,渴欲飲
水,舌紅苔黃,脈弦數。
芍 藥 湯
白芍15克 當歸9克 黃連9克 槟榔9克 木香5克 炙甘草5克 大黃6克 黃芩9克 官桂2克
1.如血痢漸,加大黃。
2.汗後腑毒,加黃柏15克。
3.若苔黃而幹,熱甚津傷者,可去溫燥之肉桂。
4.若苔膩脈滑,兼有食滞者,可去甘草,加焦山楂。
5.若瀉下赤多白少或純下凍者,當歸敗改為歸尾,并加丹皮、地榆。。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
[異名] 黃芩芍藥湯(《明醫指掌》卷9)、白芍藥湯(《醫家心法》)、當歸芍藥湯
(《醫宗金鑒》卷53)。
[組成] 芍藥一兩(20g) 當歸 黃連各半兩(各9g) 槟榔 木香 甘草炙各二錢
(各5g) 大黃三錢(6g) 黃芩半兩(9g) 官桂二錢半(Sg)。
[用法] 上藥哎咀。每服半兩(15g),水兩盞(240m1),煎至一盞(120m1),食後溫服。
[功用] 清熱燥濕,調氣和血。
[主治] 濕熱痢疾。腹痛,便膿血,赤白相兼,裡急後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
舌苔黃膩,脈弦數。
[文獻選錄]
<諸病源候論。熱病諸候.熱病解肌發汗候): “病已經五六日,然其人喉口不焦幹,心腹不滿,又不引飲,但頭痛,身壯熱,脈洪大者,此謂病證在表。”
<醫宗金鑒.傷寒心法要訣): “白虎煩渴熱陽明,汗出身熱脈長洪,不惡寒會反惡熱”。“胃實脈大府陽明,大便難兮脾約同,蒸蒸潮熱濈汗汗,滿痛始可議三承”
10.低 熱
.
低熱是指身體自覺發熱,但熱勢不高。一般體溫在37.5—38℃之間。 古代文獻無低熱一詞。醫籍中“微熱”“内熱”“手足煩熱”等多屬低熱範圍,尤(景嶽全書)所稱“微熱”與低熱相似。另外“潮熱”亦有表現為“低熱”者,二症可以互參。
.
常見證候
肺胃陰虛低熱:低熱,日久不退,常伴幹咳不已,或咳嗽痰少,痰中帶血,咽幹或聲嘶,口幹舌燥而渴,體瘦,納差,大便幹結,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或虛。
肝腎陰虛低熱:低熱, 日久不退,或手足心熱,常伴有顴紅, 口燥咽幹,頭暈目眩,神倦乏力,或失眠多夢,耳鳴,舌紅少苔或無苔,脈弦細或細數。
氣虛低熱:低熱,長期不退,常伴有面色咣白,氣短乏力,身倦懶言,動則自汗出,舌質淡嫩,脈虛大。
陽虛低熱:低熱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溫,頭暈嗜卧,腰膝酸痛,舌質淡胖,或有齒痕,苔白潤,脈沉細或浮大無力。 、 、
氣郁低熱:低熱,熱勢常随情志變化而起伏,精神抑郁,煩躁易怒,胸脅悶脹,口幹而苦,納食減少,大便秘結,舌紅,苔薄黃,脈弦數。
血瘀低熱:午後或晚間低熱,口燥咽幹,但欲漱水不欲咽,肢體或軀幹有固定痛處或腫塊,面色萎黃或晦暗,皮膚粗糙甚則肌膚甲錯,舌質青紫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或澀。 濕郁低熱:低熱,午後熱甚,胸悶納少,身重,嘔惡,口不渴,或飲入即吐,大便稀薄或粘滞不爽,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
肺胃陰虛低熱與肝腎陰虛低熱:二者皆為陰虛,均有口于咽幹、舌紅少苔或無苔等陰液不足之象。二者不同點主要在于陰虛的部位有異。前者陰虛部位在肺胃,主要由于溫熱病傷及陰液,常見于溫熱病後期,尤風溫病後期。陰虛生内熱,故見低熱;幹咳不已,或痰少、痰中帶血、咽幹或聲嘶,為肺陰虧損,失于濡養所緻。口舌幹燥而渴、大便幹結、納少,為胃陰不足,大腸失潤所緻。主要特點為幹咳少痰、咽幹聲嘶之肺陰虛症狀與口幹舌燥而渴、納少便結胃陰不足症狀并見。肝腎陰虛低熱,可見于多種溫病後期,病在肝腎。溫熱邪氣久留,真陰耗損,肝腎失養,陰虛生内熱,故低熱;陰精不足,故頭暈乏力, 口燥咽幹;虛熱上擾故顴紅;肝陰不足, 目失所養,故目眩;腎精不足,耳竅失養,故耳鳴;肝腎陰虛,不能上濟于心,心神失養,故失眠多夢。本證特點為頭暈目眩、耳鳴,乏力,失眠多夢等肝腎陰虛症狀與低熱同見。除病變部位不同外,病勢深淺亦不同,前者僅傷及津液,後者傷及陰精。前者治宜滋養肺胃之陰,方可選用 沙參麥門冬湯 ;
沙參麥冬湯
沙參9克 玉竹6克 生甘草3克 冬桑葉4.5克 麥冬9克 生扁豆4.5克 天花粉4.5克
1.久熱久咳者,加地骨皮9克。
2.咳嗽較甚者,加川貝、杏仁等
3.伴咯血者,加仙鶴草、白及、阿膠等;
4.大便燥結,加全瓜蒌、火麻仁;
5.胃津傷而口渴甚者,可兌入犁汁而服。
(《溫病條辨》卷1)
[組成] 沙參三錢(9g) 玉竹二錢(6g) 生甘草一錢(3g) 冬桑葉一錢五分(4.5g)
麥冬三錢(9g) 生扁豆一錢五分(4。5g) 天花粉一錢五分(4.5g)
[用法] 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功用] 清養肺胃,生津潤燥。
[主治] 燥傷肺胃陰分證.咽幹口渴,或身熱,或幹咳少痰,舌紅少苔,脈來細數。
[病機分析] 《溫病條辨》指出本方主治證是燥傷肺胃陰分,可理解為其人素體陰
津不足,更因秋令感受燥邪,緻燥傷肺胃津液。蓋肺為燥金之髒,外合皮毛,燥邪侵
襲,首當其沖,複因素體陰虛,内外相合,故緻燥傷肺津。肺為胃行其津液,肺津損傷
過甚,必進一步燥傷胃津,故秋燥傷人,初則邪犯肺衛,繼而燥傷中土,終緻肺胃津液
損傷。肺津被耗故咽幹,胃液損傷故口渴,而舌紅少苔及脈細數,則系陰津受傷之征;
或見身熱者,陰虛則内熱也;或見幹咳少痰者,肺陰損傷,肺失清肅也。
[配伍意義] 本方證的病機為燥熱傷津,肺胃受損,故治當清養肺胃,甘寒生津。
方用沙參、麥冬與桑葉共為君藥,其中,沙參味甘微苦而性寒,有養陰清肺之功,《神
農本草經百種錄》謂:“肺主氣,故肺家之藥,氣勝者為多。但氣勝之品必偏于燥,而能
滋肺者,又膩滞而不能清虛熱。惟沙參為肺家氣分中理血之藥,色白體輕,疏通而不
燥,潤澤而不滞,血阻于肺,非此不能清也。”麥冬亦系甘寒之品,入肺胃經,可滋養
肺胃津液,合沙參則生津液而清燥熱之功益彰。然燥熱為病,終屬外邪,,故又用桑葉專
清燥熱,并辛涼宣散以祛之。如此,沙參、麥冬與桑葉相伍,則扶正與祛邪兼顧,用藥
十分周到。玉竹、花粉為臣,玉竹甘平,養陰潤燥,滋而不膩5花粉清熱生津,此兩藥
相配可加強君藥養陰生津、清熱潤燥之功。胃液既耗,運化必受影響,’而且養陰清熱藥
物亦有滋膩損傷脾胃之弊,故又用生扁豆健脾胃而助運化,同時又寓培土生金之義,是
為佐藥。生甘草清熱和中,調和諸藥,用作使藥。諸藥相配,共成清養肺胃,育陰生津之效。
本方在配伍特點上,是以甘寒養陰藥為主,配伍辛涼清潤和甘平培土藥品,全方藥
性平和,清不過寒,潤不呆滞,而清養肺胃之功甚宏,真乃王道之制。 .
[類方比較] 沙參麥冬湯與清燥救肺湯功用、主治相近,但清燥救肺湯證燥熱較
重,以燥熱傷肺,失其清肅,氣陰兩傷為主,故治療着重清燥救肺,止咳平喘;本方證
燥熱較輕,以燥傷肺胃陰津為主,且無氣逆見症,故治療重在清養肺胃,生津潤燥。臨
床應區分輕重,辨别病位,根據邪正雙方的消長情況,擇宜選用。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清養肺胃之代表方,原為秋燥損傷肺胃陰液而設,現代廣泛
用于溫病乃至雜病中肺胃陰傷的病證。以咽幹口渴、舌紅少苔、脈象細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原書曰:“久熱久咳者,加地骨皮三錢”,久熱久咳,說明病久不愈,陰
虛而生内熱,且虛熱灼肺,失其清肅,故加地骨皮以清虛熱。現臨床尚可作如下加減:
咳嗽較重者,加貝母、杏仁等;伴咯血者,加仙鶴草、白及、阿膠等;.大便燥結,加全
瓜蒌、火麻仁;胃津傷而口渴甚者,可兌人梨汁而服。
3.現代常用于治療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慢性胃炎、糖尿病等,辨證屬于肺
胃陰虛者。
、 麥門冬湯
(《金匮要略》)
[組成] 麥門冬七升(42g) 半夏一升(6g) 人參三兩(9g) 甘草二兩(6g) 粳米
三合(6g) 大棗十二枚(4枚)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功用] 滋養肺胃,降逆下氣。
[主治]
1.肺陰不足證 咳逆上氣,咯痰不爽,或咳吐涎沫,口幹咽燥,手足心熱,舌紅
少苔,脈虛數。
2.胃陰不足證 氣逆嘔吐,口渴咽幹,舌紅少苔,脈虛數。
杞菊六味地黃丸
山萸肉6克 山藥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澤瀉4.5克 茯苓4.5克 枸杞子5克 菊花5克(後下)
六味地黃丸(地黃丸)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異名] 補腎地黃丸(《集驗方》,錄自《幼幼新書》卷6)、補肝腎地黃丸(《奇效良
方》卷64)、六味丸(《校注婦人良方》卷24)、地黃丸(《明醫雜著》卷6)。
[組成] 熟地黃八錢(24g) 山萸肉 幹山藥各四錢(各12g) 澤瀉 牡丹皮 白
茯苓去皮各三錢(各9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空心溫水化下。亦可水煎
[功用] 滋陰補腎。
[主治] 腎陰虛證。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
熱,手足心熱,舌燥咽痛,牙齒動搖,足跟作痛,以及小兒囟門不合,舌紅少苔,脈沉
細數。
[附方]
1.知柏地黃丸(《醫方考》卷5,原名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方) 即六味地黃丸加
知母鹽炒 黃柏鹽炒各二錢(各6g)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錢
(6g),溫開水送下。功用:滋陰降火。主治:陰虛火旺證。骨蒸潮熱,虛煩盜汗,腰脊
酸痛,遺精等。 。
2.杞菊地黃丸(《麻疹全書》,原名杞菊六味丸) 即六味地黃丸加枸杞子 菊花各
三錢(各9g)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9g),空腹服。功用:
滋腎養肝明目。主治:肝腎陰虛證。兩目昏花,視物模糊,或眼睛幹澀,迎風流淚
等。
3.都氣丸(《症因脈治》卷3) 即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二錢(6g)用法同上。功用:
滋腎納氣。主治:腎虛氣喘,或呃逆之證。
4.麥味地黃丸(《體仁彙編》,錄自《醫部全錄》卷331,原名八味地黃丸) 熟地黃
酒蒸 山茱萸酒浸,去核,取淨肉各八錢(各24g) 丹皮 澤瀉各二錢(各6g) 白茯神去
皮、木 山藥蒸各四錢(各12g) 五味去梗 麥冬去心各五錢(各15g) 上為細末,煉蜜
為丸。每日70丸,空心白湯送下;冬天酒下亦宜。功用:滋補肺腎。主治:肺腎陰虛,
或喘或咳者。
氣虛發熱與陽虛低熱:主要區别點在于前者以氣虛為主,多見于過度勞累、飲食失調,導緻氣虛,虛陽外越,或陰火上沖。氣虛故氣短乏力,身倦懶言;氣虛表衛不固,則自汗出;氣虛不能上榮于面,故面色咣白,舌質淡嫩。脈虛大亦為氣虛不攝,虛陽浮越所緻。後者以陽虛為主,多見于寒邪日久傷陽,或誤用寒涼,加之平素陽氣不足,陽氣外越而緻低熱。陽氣虛衰,失于溫煦,故發熱但欲近衣,并伴形寒肢冷、頭暈嗜卧、腰膝酸痛等症;舌質淡胖有齒痕、脈沉細為陽氣衰弱之象,脈浮大無力為虛陽外越之征。前者治宜益氣健脾,甘溫除熱,方用 補中益氣湯 加減;後者治宜溫補腎陽,方用 腎氣丸 或 右歸丸 加減。
補中益氣湯
黃芪3克 炙甘草1.5克 人參0.9克 升麻0.9克 柴胡0.9克 橘皮0.9克 酒當歸身0.9克 白術0.9克
1.煩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為血澀不足,加當歸身0.9-3克;精神短少,加人參1.5克、五味子2粒。
2.頭痛,加蔓荊子0.9克,痛甚,加川芎1.5克;頭頂痛、腦痛,加蒿本1.5克、細辛0.9克;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痰厥頭痛,加半夏1.5克、生姜0.9克。
3.耳鳴,目黃,頰颔腫,頸、肩、臑、肘、臂外後兼痛,面赤,脈洪大者,以羌活3克、防風2.1克、蒿本2.1克、甘草1.5克,通其經血;加黃芩0.9克、黃連0.9克消其腫;人參1.5克、黃芪2.1克,益氣而瀉火邪,另作一服與之。
4.嗌痛颔腫,脈洪大,面赤者,加黃芩0.9克、甘草0.9克、桔梗2.1克;口幹咽幹者,加葛根1.5克,升引胃氣上行以潤之。
5.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25個,麥門冬1.5克(去心);冬月咳嗽者,加不去根節麻黃1.5克,秋涼也加;春月天溫咳嗽,隻加佛耳草1.5克、款冬花1.5克;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參,以防痰嗽增益。
6.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氣澀滞,加青皮0.9克、木香0.9克、陳皮1.5克,如冬月,再加益智仁0.3克、草豆蔻仁0.3克;如夏月,少加黃芩1.5克、黃連1.5克;如秋月,加槟榔1.5克、草豆蔻1.5克、白豆蔻1.5克、砂仁1.5克;如春初猶寒,少加辛熱之劑,以補春氣之不足,為風藥之佐,益智仁、草豆蔻可也。
7.心下痞,夯悶者,加白芍3克、黃連3克;如痞腹脹,加枳實0.9克、木香0.9克、砂仁0.9克、厚樸2.1克;如天寒,少加幹姜、肉桂以溫中;心下痞,覺中寒,加附子3克、黃連3克;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姜3克、陳皮3克;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1.5克、枳實0.9克;脈緩有痰而痞,加半夏3克、黃連3克;脈弦,四肢滿,便難而心下痞,加黃連1.5克、柴胡2.1克、甘草0.9克。
8.腹中痛者,加白芍1.5克、甘草0.9克,如惡寒覺冷痛,加中桂1.5克;如惡熱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甘草二味中,更加生黃芩0.9-0.6克;如夏月腹痛而不惡熱者亦然,治時熱也。
9.如天寒時腹痛,去白芍,加半夏、益智仁、草豆蔻之類;脅下痛,或縮急,俱加柴胡0.9克,甚則1.5克,甘草0.9克。
10.臍下痛者,加熟地黃1.5克;如不已,乃大寒也,加肉桂1.5克。
11.卧而多驚,小便淋溲者,邪在少陽、厥陰,加柴胡1.5克;如淋,加澤瀉1.5克。
12.大便秘澀,加當歸3克、酒大黃1.5-3克;如有不大便者,煎成正藥,先用清者一口,調玄明粉1.5-3克,大便行則止。
13.腳膝痿軟,行步乏力,或痛,乃腎肝伏熱,少加黃柏1.5克,空心服,不已,更加漢防已1.5克;脈緩,沉困怠惰無力者,加蒼術1.5克、人參1.5克、澤瀉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五味子1.5克。
14.熱甚者,少加黃柏以瀉下焦之陰火;心煩不止,少加生地黃補腎水,火旺而心火自降;氣浮心亂,以朱砂安神丸鎮固之。
氣郁低熱與血瘀低熱:二者均為實證低熱,不同點在于
(《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異名] 醫王湯(《方函口訣》,錄自《傷寒論今釋》卷7)。
[組成] 黃芪一錢(18g) 甘草炙五分(9g) 人參去蘆 升麻 柴胡 橘皮 當歸
身酒洗 白術各三分(各6g)
[用法]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渣,早飯後溫服。如傷之重
者,二服而愈,量輕重治之。
[功用] 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
1。脾不升清證 頭暈目眩,視物昏瞀,耳鳴耳聾,少氣懶言,語聲低微,面色萎
黃,納差便溏,舌淡脈弱。
2。氣虛發熱證 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而胖,脈大無力。
3.中氣下陷證 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伴氣短乏力,納差便溏,舌淡,脈虛軟。
腎 氣 丸
山萸肉12克 山藥12克 熟地24克 丹皮9克 澤瀉9克 茯苓9克 肉桂3克(焗服) 炮附子3克(先煎)
1.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強溫補腎陽之力;
2.若用于陽痿,尚需加淫羊藿、補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壯陽起痿之力;
3.痰飲咳喘者,加幹姜、細辛、半夏等以溫肺化飲。
(《金匮要略》)
[異名] 八味腎氣丸(《金匮要略》)、地黃丸(《太平聖惠方》卷98)、八仙丸(《養老
奉親書》)、補腎八味丸(《聖濟總錄》卷51)、八味丸(《如宜方》,錄自《普濟方》卷
401)、八味地黃丸(《小兒痘疹方論》)、附子八味丸(《證治要訣類方》卷4)、金匮腎氣丸
(《赤水玄珠全集》卷7)、桂附八味丸(《簡明醫彀》卷4)、桂附地黃丸(《簡明醫彀》卷
8)、附桂八味丸(《醫方論》卷工)、桂附八味地黃丸(《胎産心法》卷1)。
[組成] 幹地黃八兩(240g) 薯蓣四兩(120g) 山茱萸四兩(120g) 澤瀉三兩
(90g) 茯苓三兩(90g) 牡丹皮三兩(90g) 桂枝 附子炮各一兩(各30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6g),加至25丸(10g),
酒送下,每日2次。亦可作湯劑,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補腎助陽。
[主治] 腎陽不足證。腰痛腳軟,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
便反多,入夜尤甚,陽痿早洩,舌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細,以及痰飲,水腫,消
渴,腳氣,轉胞等。
[病機分析] 腎為先天之本,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本。.若腎病日久傷陽,或他髒陽
虛累及于腎,或高年腎虧,房勞過度等均可導緻腎陽不足。腎位腰部,脈貫脊胫,腎陽
虛衰,經脈失養,則腰脊膝胫酸痛乏力;腎陽不足,不能溫養下焦,則身半以下常有冷
感。腎與膀胱相表裡,腎陽虛不能化氣利水,水停于内,則小便不利,少腹拘急不舒,
甚則發為水腫、腳氣;若腎陽虛餒,膀胱失于約束,則小便反多,入夜陽消陰長,故夜
尿尤頻;若腎陽不足,水液失于蒸化,津不上承,則口渴不已,液聚成痰,則發為痰
飲。舌質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細,皆為腎陽虛弱之象。由此可見,腎陽不足,氣化失
司,水液代謝失常為本證的基本病機表現。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腎陽不足之證而設,故以補腎助陽為法,“益火之源,以消
陰翳”,輔以利水滲濕。方中附子大辛大熱,為溫陽諸藥之首;桂枝辛甘而溫,乃溫通
陽氣要藥,二藥相合,補腎陽之虛,助氣化之複,共為君藥。然腎為水火之髒,内舍真
陰真陽,陽氣無陰則不化, “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
(《類經》卷14),故重用幹地黃滋陰補腎;配伍山茱荑、山藥補肝脾而益精血,共為臣
藥。君臣相伍,補腎填精,溫腎助陽,不僅可藉陰中求陽而增補陽之力,而且陽藥得陰
藥之柔潤則溫而不燥,陰藥得陽藥之溫通則滋而不膩,二者相得益彰。方中補陽之品藥
少量輕而滋陰之品藥多量重,可見其立方之旨,并非峻補元陽,乃在于微微生火,鼓舞
腎氣,即取“少火生氣”之義。正如柯琴所雲:“此腎氣丸納桂、附于滋陰劑中十倍之
一,意不在補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腎氣也”(錄自《醫宗金鑒。删補名醫方論》卷
27)。再以澤瀉、茯苓利水滲濕,配桂枝又善溫化痰飲;丹皮苦辛而寒,擅人血分,伍
桂枝則可調血分之滞,三藥寓瀉于補,俾邪去而補藥得力,并制諸滋陰藥可能助濕礙邪
之虞。諸藥合用,助陽之弱以化水,滋陰之虛以生氣,使腎陽振奮,氣化複常,則諸證自除。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補陽之中配伍滋陰之品,陰中求陽,使陽有所化;二是少
量補陽藥與大隊滋陰藥為伍,旨在微微生火,少火生氣。
由于本方功用主要在于溫補腎氣,且作丸内服,故名之“腎氣丸”。
[類方比較] 本方與六味地黃丸中均有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六
藥,均為補腎的常用方。其中六味地黃丸之地黃乃熟地黃,為滋補腎陰的代表方,适宜
于腎陰不足之證;本方之地黃為幹地黃(即生地黃),又配伍了桂枝、附子二味溫陽補
火之品,故成陰中求陽,少火生氣之劑,适宜于腎中陽氣不足之證,亦可用治腎陰陽兩
虛之證。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補腎助陽的常用方劑。臨床以腰痛腳軟,小便不利或反多,
舌淡而胖,脈虛弱而尺部沉細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強溫補腎
陽之力;若用于陽痿,尚需加淫羊藿、補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壯陽起痿之力;痰飲咳喘
者,加幹姜、細辛、半夏等以溫肺化飲。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慢性腎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狀腺功能低下、性
神經衰弱、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慢性支氣管哮喘、更年期綜合征等辨證屬腎陽不足者:
[使用注意] 若咽幹口燥,舌紅少苔,屬腎陰不足,虛火上炎者,不宜應用。
右歸丸
大懷熟地12克 炒山藥6克 山茱萸4.5克 枸杞子6克 鹿角膠6克 菟絲子6克 姜杜仲6克 當歸4.5克 肉桂3克(粉沖服) 炮附子3克(先煎)
1.如陽衰氣虛,必加人參3-6克(焗服);
2.如陽虛滑精,或帶濁便溏,加酒補骨脂6克;
3.如飧洩腎洩不止,加北五味子6克、肉豆蔻5克;
4.如飲食減少,或不易化,或嘔惡吞酸,皆吸虛寒之證,加炮幹姜5克;
5.如腹痛不止,加吳茱萸3克;
6.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5克;
7.如陰虛陽痿,加巴戟天6克、肉苁蓉6克,或狗鞭一條。
右 歸 丸
(《景嶽全書》卷51)
[組成] 大懷熟地八兩(240g) 山藥炒四兩(120g) 山茱萸微炒三兩(90g) 枸杞微
炒四兩(120g) 鹿角膠炒珠四兩(120g) 菟絲子制四兩(120g) 杜仲姜湯炒四兩(120g)
當歸三兩(90g) 肉桂二兩,漸可加至四兩(60—120g) 制附子二兩,漸可加至五六兩(60—180g)
[用法] 上先将熟地蒸爛杵膏,加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餘丸,食前用滾
湯或淡鹽湯送下;或丸如彈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溫補腎陽,填精益髓。 ’
[主治] 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證。年老或久病氣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軟弱,陽
痿遺精,或陽衰無子,或飲食減少,大便不實,或小便自遺,舌淡苔白,脈沉而遲。
[病機分析] 腎為先天之本,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故又稱“命門之火”。若久病
耗傷腎陽,或他髒陽虛累及腎髒,或高年腎虧、房勞過度等因素,均可導緻腎中陽氣虛
衰。腎陽虧虛,髒腑組織失于溫煦濡養,火不生土,則氣衰神疲,畏寒肢冷,飲食減
少,大便不實;命門火衰,精氣虛冷,封藏失職,則腰膝軟弱,陽痿遺精,或陽衰無
子;腎與膀胱相表裡,腎陽虛弱則膀胱失約,可見小便清長,甚而自遺;舌淡苔白,脈
沉而遲更為腎陽虛衰常見之征象。 .
[配伍意義] 本方所治諸症均由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而緻,故當“益火之源,以培
右腎之元陽”(《景嶽全書》卷51)。方中附子、肉桂辛熱人腎,功擅溫壯元陽,補命門
之火;鹿角膠甘鹹微溫,補腎溫陽,益精養血,三藥相輔相成,以培補腎中元陽,用為
君藥。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山藥皆甘潤滋補之品,可滋陰益腎,養肝補脾,填精
補髓,與桂、附、鹿膠相伍有“陰中求陽”之功,共為臣藥。菟絲子、杜仲補肝腎,強
腰膝;當歸養血和血,助鹿角膠以補養精血,并使補而不滞。諸藥合用,補腎之中兼顧
養肝益脾,使腎精得他髒之化育而虛損易複;溫陽之中參以滋陰填精,則陽氣得陰精的
滋養而生化無窮,共奏溫補腎陽,填精益髓之功。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為補陽藥與補陰藥配伍,藉“陰中求陽”則補陽之功甚捷;
二為純補無瀉,集滋補群藥則益腎之效尤彰。
本方立法在于“益火之原,以培右腎之元陽”,方中諸藥均能歸于右腎而培其元陽,
故以“右歸丸”名之。
[類方比較] 本方與腎氣丸均有溫補腎陽之功,用治腎陽不足證。但本方乃腎氣丸
去“三瀉”(澤瀉、丹皮、茯苓)之品,再加溫腎益精之鹿角膠、菟絲子、杜仲、枸杞
子、當歸而成,由于類聚補腎群藥,全方純補無瀉,故壯陽益腎之力頗著,為峻補元陽
之劑,用于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證。而腎氣丸立意在于“少火生氣”,且補中寓瀉,補
力平和,宜于腎中陽氣不足而兼水濕、痰飲内停之證。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的常用方。臨床以神疲乏力,畏寒肢
冷,腰膝酸軟,脈沉遲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原書謂:“如陽衰氣虛,必加人參以為之主,或二三兩、或五六兩,随
人虛實以為增減;如陽虛精滑,或帶濁便溏,加補骨脂(酒炒)三兩;如飧洩腎洩不
止,加北五味子三兩、肉豆蔻三兩(面炒,去油用);如飲食減少,或不易化,或嘔惡
吞酸,皆脾胃虛寒之證,加幹姜三四兩(炒黃用);如腹痛不止,加吳茱萸二兩(湯泡
半日,炒用);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連皮)四兩;如陰虛陽痿,加巴戟肉四兩、肉
苁蓉三兩,或加黃狗外腎一二付,以酒煮爛搗人之。”(《景嶽全書》卷51),此外,便溏者,可去當歸。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腎病綜合征、老年骨質疏松症、精少不育症,以及貧血、
白細胞減少症等辨證屬腎陽不足者。
[使用注意] 本方純補無瀉,故對腎虛而有濕濁者,不宜應用。
一為氣分、一為血分病變。前者病在氣分,多由情志抑郁,氣郁化火,或惱怒過度,肝火内盛,以緻低熱。因其熱由情志内傷所緻,故熱勢常随情志變化而起伏。肝失條達,故精神抑郁,煩躁易怒,胸脅悶脹;肝火灼津,胃腸有熱,故口幹口苦,大便秘結。舌紅,苔薄黃,脈弦數均為肝郁化火之象。後者病在血分,多由氣滞、氣虛、寒凝、熱灼、跌仆損傷,導緻瘀血阻滞,氣血不通,瘀而為熱,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機。病在血分,屬陰,故熱多在下午或晚間出現;瘀血阻滞,氣血運行不暢,水津不能上承,以緻口燥咽幹,但欲漱水不欲咽;經脈阻滞,氣血瘀阻,故有固定痛處或腫塊;肌膚甲錯、粗糙,面色萎黃,晦暗為瘀血内阻脈絡,肌膚失于
濡養所緻;舌質青紫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或澀均為瘀血内阻之象。再者氣郁低熱病勢淺,血瘀低熱則病深。前者治宜疏肝解郁,清肝瀉熱,方可選 丹栀逍遙散 ;
丹栀逍遙散
柴胡3克 當歸3克 白芍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1.5克 薄荷1.5克 炒栀子1.5克 牡丹皮1.5克 姜1片
(《内科摘要》卷下) 當歸 芍藥 茯苓 白術炒 柴胡各一錢(各
3g) 牡丹皮 山栀炒 甘草炙各五分(各1.5g) 水煎服。功用:疏肝解郁,養血健
脾,清熱涼血。主治:肝脾血虛,内有郁熱。潮熱晡熱,自汗盜汗,腹脅作痛,頭昏目
暗,怔忡不甯,頰赤口幹;婦人月經不調,發熱咳嗽;或陰中作痛,或陰門腫脹;小兒
El舌生瘡,胸乳膨脹;外證遍身瘙癢,或虛熱生瘡。
該方系逍遙散加丹皮、栀子組成,後世又稱之為丹栀逍遙散。丹、栀兩味皆能清熱
涼血,其中栀子尚可瀉火除煩,丹皮亦能活血散瘀。主治雖似逍遙散證,但對兼有郁火
者尤為适宜。 。
後者治宜活血祛瘀,方選 血府逐瘀湯 等。
血府逐瘀湯
當歸9克 生地9克 桃仁12克 紅花9克 枳殼6克 赤芍6克 柴胡3克 甘草6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紅花,加乳香、沒藥、烏藥、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黃、五靈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緻肝腫脅痛者,加丹參、郁金、土鼈蟲、九香蟲;
5.瘀積肝脾腫硬者,加三棱、莪術、大黃或水蛭、土鼈蟲等;
6.血瘀經閉、痛經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澤蘭等以活血調經止痛。
(《醫林改錯》卷上)
[組成] 當歸三錢(9g) 生地三錢(9g) 桃仁四錢(12g) 紅花三錢(9g) 枳
殼二錢(6g) 赤芍二錢(6g) 柴胡一錢(3g) 甘草二錢(6g) 桔梗一錢半(4.5g)
川芎一錢半(4.5g) 牛膝三錢(9g)
[用法] 水煎服。 。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證。胸痛、頭痛Et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
止,或内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易怒,人暮潮熱,唇黯或兩目黯黑,舌黯紅或有瘀
斑,脈澀或弦緊。
[病機分析] 本方為治療瘀血内阻胸部,氣機郁滞所緻胸痛、胸悶之方,即王清任
所稱“胸中血府血瘀”之證。瘀血内阻胸中,阻礙氣機,不通則痛,故胸痛日久不愈;
胸脅為肝經循行之處,瘀血内阻胸中,氣機郁滞,故胸脅刺痛;瘀血阻滞,清陽不升,
則為頭痛;瘀熱上沖動膈,可見呃逆不止;郁滞日久,肝失調達之性,故急躁易怒;氣
血瘀而化熱,病在血分,故人暮潮熱、内熱煩悶;瘀熱上擾心神,閉阻心脈,心失所
養,故見,15悸失眠。至于唇、目、舌、脈所見,皆為瘀血征象。血瘀為主,氣滞次之。
[配伍意義] 本方系由桃紅四物湯合四逆散(生地易熟地,赤芍易白芍)加桔梗、
牛膝而成,王清任用以治療“胸中血府血瘀”所緻諸證。方中當歸、川芎、赤芍、桃
仁、紅花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脈,并引瘀血下行,共為方中主要組成部分。氣
能行血,血的循行,有賴于肺氣的敷布,肝氣的疏洩。故配柴胡疏肝解郁,桔梗開宣肺
氣,載藥上行,合枳殼,則一升一降,寬胸行氣,使氣行則血行。生地涼血清熱,合當
歸又能養血潤燥,使瘀去新生。甘草調和諸藥。
本方配伍特點:①氣血同治。活血化瘀配疏肝理氣,以化瘀為主,理氣為輔,既行
血分瘀滞,又解氣分郁結。②活中寓養。即活血理氣之中寓養血益陰之品,藥如當歸、
生地、甘草,使活血理氣而無耗血傷陰之弊,祛瘀而又生新。③升降同用。方中柴胡與
牛膝、桔梗與枳殼的配伍,乃升降合用,調達氣機之法,使氣血升降和順。
王清任認為隔膜的底處如池,池中存血,名曰“血府”。根據“血府”産生“血瘀”
的理論,王氏創立了血府逐瘀之劑,故名“血府逐瘀湯”。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治療瘀阻胸部之證為主,以胸痛,痛有定處,舌黯紅或有瘀斑,
脈澀或弦緊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瘀在脘腹部,重
用桃仁、紅花,加乳香、沒藥、烏藥、香附;瘀在少腹者,加蒲黃、五靈脂、官桂、小
茴香等;瘀阻緻肝腫脅痛者,加丹參、郁金、廣蟲、九香蟲;瘀積肝脾腫硬者,加三
棱、莪術、制大黃或水蛭、廣蟲等;血瘀經閉、痛經者,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
草、澤蘭等以活血調經止痛。
3.本方是王清任所創諸方中應用最廣泛的一首,用以治療“胸中血府血瘀之證”。
從所治症目來看,計有19種,這些病證雖各不相同,但隻要有瘀血證據,就可用本方
治療。結合現代醫學,這些病證基本屬于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兩方面疾病。現代常加
減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風濕性心髒病、胸部挫傷、肋間神經痛、肋軟骨炎之胸痛,
慢性肝炎、肝脾腫大、潰瘍病、神經官能症,以及腦震蕩後遺症之頭昏頭痛、精神抑
郁,屬于瘀阻氣滞者,均取得一定療效。
[使用注意] 因方中活血祛瘀藥物較多,故孕婦忌服。
丹栀逍遙散
柴胡3克 當歸3克 白芍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1.5克 薄荷1.5克 炒栀子1.5克 牡丹皮1.5克 姜1片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9)
[異名] 逍遙湯(《聖濟總錄》卷163)。
[組成] 甘草微炙赤半兩(15g) 當歸去苗,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藥 白
術 柴胡去苗各一兩(各30g)。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6g),水一大盞,燒生姜一塊切破,薄荷少許,同
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現代用法:共為散,每服6—9g,加煨姜、薄荷少許
共煎湯溫服,日3次。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減。亦有丸劑,每
服6—9g,日服2次)。
[功用] 疏肝解郁,養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虛脾弱證。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幹,神疲食少,或往來寒
熱,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舌質淡紅,脈弦而虛者。
血府逐瘀湯
當歸9克 生地9克 桃仁12克 紅花9克 枳殼6克 赤芍6克 柴胡3克 甘草6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紅花,加乳香、沒藥、烏藥、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黃、五靈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緻肝腫脅痛者,加丹參、郁金、土鼈蟲、九香蟲;
5.瘀積肝脾腫硬者,加三棱、莪術、大黃或水蛭、土鼈蟲等;
6.血瘀經閉、痛經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澤蘭等以活血調經止痛。
(《醫林改錯》卷上)
[組成] 當歸三錢(9g) 生地三錢(9g) 桃仁四錢(12g) 紅花三錢(9g) 枳
殼二錢(6g) 赤芍二錢(6g) 柴胡一錢(3g) 甘草二錢(6g) 桔梗一錢半(4.5g)
川芎一錢半(4.5g) 牛膝三錢(9g)
[用法] 水煎服。 。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證。胸痛、頭痛Et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
止,或内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易怒,人暮潮熱,唇黯或兩目黯黑,舌黯紅或有瘀斑,脈澀或弦緊。
[病機分析] 本方為治療瘀血内阻胸部,氣機郁滞所緻胸痛、胸悶之方,即王清任
所稱“胸中血府血瘀”之證。瘀血内阻胸中,阻礙氣機,不通則痛,故胸痛日久不愈;
胸脅為肝經循行之處,瘀血内阻胸中,氣機郁滞,故胸脅刺痛;瘀血阻滞,清陽不升,
則為頭痛;瘀熱上沖動膈,可見呃逆不止;郁滞日久,肝失調達之性,故急躁易怒;氣
血瘀而化熱,病在血分,故人暮潮熱、内熱煩悶;瘀熱上擾心神,閉阻心脈,心失所
養,故見,15悸失眠。至于唇、目、舌、脈所見,皆為瘀血征象。血瘀為主,氣滞次之。
[配伍意義] 本方系由桃紅四物湯合四逆散(生地易熟地,赤芍易白芍)加桔梗、
牛膝而成,王清任用以治療“胸中血府血瘀”所緻諸證。方中當歸、川芎、赤芍、桃
仁、紅花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脈,并引瘀血下行,共為方中主要組成部分。氣
能行血,血的循行,有賴于肺氣的敷布,肝氣的疏洩。故配柴胡疏肝解郁,桔梗開宣肺
氣,載藥上行,合枳殼,則一升一降,寬胸行氣,使氣行則血行。生地涼血清熱,合當
歸又能養血潤燥,使瘀去新生。甘草調和諸藥。
本方配伍特點:①氣血同治。活血化瘀配疏肝理氣,以化瘀為主,理氣為輔,既行
血分瘀滞,又解氣分郁結。②活中寓養。即活血理氣之中寓養血益陰之品,藥如當歸、
生地、甘草,使活血理氣而無耗血傷陰之弊,祛瘀而又生新。③升降同用。方中柴胡與
牛膝、桔梗與枳殼的配伍,乃升降合用,調達氣機之法,使氣血升降和順。
王清任認為隔膜的底處如池,池中存血,名曰“血府”。根據“血府”産生“血瘀”
的理論,王氏創立了血府逐瘀之劑,故名“血府逐瘀湯”。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治療瘀阻胸部之證為主,以胸痛,痛有定處,舌黯紅或有瘀斑,
脈澀或弦緊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瘀在脘腹部,重
用桃仁、紅花,加乳香、沒藥、烏藥、香附;瘀在少腹者,加蒲黃、五靈脂、官桂、小
茴香等;瘀阻緻肝腫脅痛者,加丹參、郁金、廣蟲、九香蟲;瘀積肝脾腫硬者,加三
棱、莪術、制大黃或水蛭、廣蟲等;血瘀經閉、痛經者,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
草、澤蘭等以活血調經止痛。
3.本方是王清任所創諸方中應用最廣泛的一首,用以治療“胸中血府血瘀之證”。
從所治症目來看,計有19種,這些病證雖各不相同,但隻要有瘀血證據,就可用本方
治療。結合現代醫學,這些病證基本屬于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兩方面疾病。現代常加
減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風濕性心髒病、胸部挫傷、肋間神經痛、肋軟骨炎之胸痛,
慢性肝炎、肝脾腫大、潰瘍病、神經官能症,以及腦震蕩後遺症之頭昏頭痛、精神抑
郁,屬于瘀阻氣滞者,均取得一定療效。
[使用注意] 因方中活血祛瘀藥物較多,故孕婦忌服。
[附方]
1.通竅活血湯(《醫林改錯》卷上) 由血府逐瘀湯去柴胡、枳殼、桔梗、甘草、牛
膝、當歸、生地,加生姜、紅棗、老蔥、麝香組成。功用:活血祛瘀,通絡開竅。主
治:頭面上部血瘀引起的脫發、耳聾、酒皺鼻,以及白癜風、紫癜風、牙疳、幹血勞、
腦震蕩後遺症的頭痛、頭暈等。
2.膈下逐瘀湯(《醫林改錯》卷上) 由血府逐瘀湯去柴胡、桔梗、牛膝、生地,加
丹皮、烏藥、香附、延胡索、五靈脂組成。功用:活血消症,行氣止痛。主治:膈下瘀
血蓄積,或腹中脅下有痞塊,痛處不移者。
3。少腹逐瘀湯(《醫林改錯》卷下) 由血府逐瘀湯去柴胡、枳殼、桔梗、牛膝、甘
草、生地,加蒲黃、五靈脂、幹姜、肉桂、延胡索、小茴香、沒藥組成。功用:活血祛
瘀,溫經止痛。主治:瘀滞寒凝,少腹積塊,痛或不痛,或少腹脹滿,或月經不調,其
色紫黑,或有瘀塊,或崩漏少腹疼痛等。
4。身痛逐瘀湯(《醫林改錯》卷下) 由血府逐瘀湯去柴胡、枳殼、桔梗、生地,加
秦艽、羌活、沒藥、五靈脂、香附、地龍組成。功用:活血祛瘀,通痹止痛,祛風除
濕。主治:痹證而有瘀血閉阻經絡所緻的肩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經久不愈。
濕郁發熱:多由濕邪郁而化熱而緻,可由外感濕邪或内傷脾虛水濕郁阻而成。濕為陰邪。陰邪自旺于陰分,故以午後發熱為甚;濕性粘滞,故發病緩慢;濕邪阻滞氣機,故見胸悶納少,甚則嘔惡;濕為陰邪,故口不渴或飲入即吐;濕邪下趨且粘滞,故大便多稀或粘滞不爽。苔黃膩,脈濡數,為濕郁化熱之象。治宜宣化暢中,利濕清熱,方可選三仁湯加減。與以上低熱證候不同的是本證低熱以身重胸悶,納少嘔惡,口不渴、大便粘滞不爽,苔膩、脈濡數等濕郁化熱症狀為主要特點。
辨别低熱證候的虛實,對治療原則的确定具有重要意義。若屬正虛,應進一步辨别是陰虛、陽虛、氣虛;若屬邪實,應辨識是氣郁、瘀血、還是濕熱;若因虛緻實,或邪實傷正者則可以出現正虛邪實、虛實夾雜的證候,在低熱的鑒别診斷時宜加以注意。
[文獻選錄]
(景嶽全書。傳忠錄):“身雖微熱,而濺谶汗出不止,及無身體酸痛拘急,而脈不緊數者,此熱非在表也。”
(諸病源候論.冷熱病諸候.客熱候):“客熱者,由人髒腑不調,生于虛熱。客于上焦,則胸膈生痰實, 口苦口幹;客于中焦,則煩心悶滿,不能下食;客于下焦,則大便難,小便赤澀。”
(證治準繩.雜病。發熱):“審其果為傷寒、傷風及寒疫也,則用仲景法;果為溫病及溫疫也,則用河間法;果為氣虛也,則用東垣法:果為陰虛也,則用丹溪法;如是則庶無差誤以害人矣。”
11.潮熱
潮熱是指發熱盛衰起伏有定時,猶如潮訊一般。 本症(傷寒論)有“曰晡潮熱”,後世又有“午後潮熱”之說。臨床表現不同于一般的發熱。若一日數發,即為發熱,不屬潮熱範圍。若潮熱壯盛,可參考“壯熱”辨析,而潮熱輕微,則參閱“低熱”辨析。 瘧疾的發熱雖然蓄作有時,但是寒熱往來,交替出現;而潮熱則是但熱不寒,兩者不難區分;
常見症候
陽明腑實潮熱:日晡潮熱,手足濺然汗出,腹部硬滿疼痛,大便秘結或熱結旁流,或神昏谵語,煩躁不安,舌苔焦黃,脈沉實。
陰虛血虧潮熱:午後或夜間潮熱,手足心熱,心煩失眠,心悸盜汗,消瘦神悴,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脾胃氣虛潮熱:上午潮熱,下午熱退或午後發熱,少氣懶言,神疲肢軟,自汗,面色咣白,舌淡嫩,脈虛細弱。
暑熱傷氣潮熱:多為小兒疰夏發熱,或早熱暮涼,或暮熱早涼,口渴引飲,煩躁不安,納呆神倦,舌苔膩,脈細數。
瘀血内郁潮熱:午後或夜間發熱,咽燥口幹,漱水不欲咽,腹中症塊,或身有痛處,甚則肌膚甲錯,兩目黯黑,舌見瘀斑或青紫,脈細澀。
陽明腑實潮熱:多由表邪不解,入裡化熱,與腸中有形之邪相結,遂成“胃家實”。陽明氣旺于申酉(下午4—8時之間),故見曰晡潮熱之症。 <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并治):“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提示潮熱為陽明腑證已成,可予攻下。
其辨證要點:發熱以傍晚為甚,熱勢旺盛而汗出,兼有燥屎内結(腹滿拒按,便秘,舌苔焦黃)的症狀。治宜攻下洩熱,随熱結的輕重,方選
大承氣湯 、 小承氣湯 和 調胃承氣湯
大承氣湯
大黃12克(包) 厚樸24克 枳實5克 芒硝8克(包)
一般先試用小承氣湯無效後,再用本方。
1.若腑實兼見口唇幹燥,舌苔焦黃而幹,脈細數者,為腑實兼陰津不足之證,可加玄參、麥冬、生地等。
2.若腑實兼見至夜發熱,舌質紫,脈沉澀等瘀血證,宜加桃仁、赤芍、當歸。
《傷寒論》)
[組成] 大黃四兩酒洗(12g)' 厚樸八兩去皮,炙(24g) 枳實五枚炙(12g) 芒硝三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黃,更煮取二升,去
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現代用法:水煎,大黃後下,芒硝溶服)。
[功用蔔峻下熱結。
[主治]
1.陽明腑實證。大便秘結,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潮
熱谵語,手足濺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象沉實。
2.熱結旁流證。下利清水,色純青,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幹燥,脈象
滑數。
3..裡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
[病機分析] 陽明主裡,統屬胃腸,胃腸的主要功能是受納與消化水谷,吸收精
華,排洩糟粕。正如《素問.六節髒象論》所雲:“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
倉廪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人出者也。”《素問.五髒别論》亦雲: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
受五髒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又雲:“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
故實而不能滿也。”故有“六腑以通為用”之論。一旦外邪内傳陽明之腑,人裡化熱,
與腸中宿食相結,則糟粕秘結,壅而為實,而成陽明腑實之證。邪熱與宿食互結,濁氣
填塞,糟粕結聚,腑氣不通,故大便秘結,頻轉矢氣,脘腹拒按,按之則硬;陽明邪
熱,充斥内外b且陽明旺于申、酉之時,故發熱如潮汛之有信,而為潮熱;腑熱熏蒸,
上擾神明,故神昏谵語;《素問。太陰陽明論》雲:“四肢皆禀氣于胃”,今陽明胃熱熾盛,
迫津外洩,故手足濺然汗出;陽明燥實内結,裡熱消爍津液,故見舌苔黃燥起刺,或焦
黑燥裂,脈沉實。至于熱結旁流一證,系因腑熱熾盛,燥屎内結不出,迫腸中津液從旁
而下所緻,故雖自利清水,但色青而穢臭,并見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之症,結者自
結,下者自下;熱結旁流,最易傷津,津傷燥熱更甚,故見口燥咽幹;因“旁流”是現
象,“熱結”是本質,故脈象滑而數。若實熱積滞閉阻于内,陽氣受遏,不能達于四肢,
貝岘熱厥。此時“厥”是現象,“熱”是本質。若陽明腑實,熱盛津傷,筋脈失養,又
可發為痙病。陽明裡熱熾盛,上擾神明,蒙閉清竅,而緻發狂,《難經。二十難》所謂:
“重陽者狂也”。上述諸證,症狀雖異,然病機則同,以邪熱積滞,阻于腸腑為其特點。
[配伍意義] 本方治證雖多,但均由邪熱積滞,阻于腸腑而緻。根據《素問.陰陽
應象大論》:“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于内;……其實者,散而瀉之”的治療
原則,治當峻下熱結,以救陰液,亦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陰”之法。方中大黃苦寒,
歸脾、胃、大腸諸經,“破症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緻新,通利水谷,調
中化食,安合五髒”(《神農本草經》卷4)。本方用之,取其瀉熱通便,蕩滌腸胃,活
血化瘀,以治胃腸宿食燥屎,腹部脹滿,大便秘結等裡熱積滞證,用為君藥。芒硝鹹苦
而寒,主人胃、大腸經,為瀉熱通便,潤燥軟堅之佳品,協大黃則峻下熱結之力尤增,
以為臣藥。《名醫别錄》卷1曾謂芒硝“主五髒積聚,久熱胃閉……利大小便”。《醫學
啟源》卷下載芒硝“治熱淫于内,去腸内宿垢,破堅積熱塊”。可見軟堅潤燥,緩解腸
中熱結而用芒硝,由來已久。硝、黃合用,既可苦寒瀉下,又能軟堅潤燥,瀉熱推蕩之
力頗猛。積滞内阻,緻使腑氣不通,内結之實熱積滞,更難下瀉,故本方以厚樸、枳實
行氣散結,消痞除滿,為佐藥。厚樸苦辛而溫。歸脾、胃、大腸經,《名醫别錄》卷2
言其:“去留熱心煩滿,厚腸胃”。枳實苦寒,歸脾、胃經,《名醫别錄》卷2載其“破結
實,消脹滿”,故枳、樸相須為用,行氣散結,消痞除滿,洩其糟粕填塞之壅,并助硝、
黃推蕩積滞,加速熱結排洩。誠如方有執所雲:“枳實,洩滿也;厚樸,;導滞也;芒硝,
軟堅也;大黃,蕩熱也,陳之推新之所以緻也”(《傷寒論條辨》卷4)。煎藥時大黃後
下,意在增其瀉下之功。四藥合用,使塞者通,閉者暢,陽明腑實之證可愈。
本方的配伍特點在于:寒性瀉下藥大黃、芒硝與大量的行氣消積藥枳、樸相配,使
胃、腸氣機暢通,以增強瀉下通便之力。
由于本方具有峻下熱結,承順胃氣下行,使塞者通,閉者暢之效,故方以“承氣”
名之。本方的“大”,是與小承氣湯相對而言。正如柯琴所雲:“夫諸病皆因于氣,穢物
之不去,由于氣之不順,故攻積之劑必用行氣之藥以主之。亢則害,承乃制,、此承氣之
所由;又病去而元氣不傷,此承氣之義也”(《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卷下)。吳瑭亦
雲:“承氣者,承胃氣也。……曰大承氣者,合四藥而觀之,可謂無堅不破,無微不入,
故曰大也”(《溫病條辨》卷2)。
[臨床運用] ,
1.證治要點 本方主治證候,前人歸納為“痞、滿、燥、實”'四字。“痞”,即自
覺胸脘有悶塞重壓感;“滿”,是脘腹脹滿,按之有抵抗;“燥”,是指腸中燥糞,幹結不
下;“實”,即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痛不減。但臨床應用,不可拘泥于四
字全俱,應以大便秘結,腹脹滿硬痛拒按,苔黃,脈實為證治要點。正如《溫病條辨》
卷2所言:“承氣非可輕嘗之品,……舌苔老黃,甚則黑有芒刺,脈體沉實,的确系燥結
痞滿,方可用之”。 .
2.加減法 腑實兼見口唇幹燥,舌苔焦黃而幹,脈細數者,為腑實兼陰津不足之
證,可加玄參、麥冬、生地等,以滋陰生津潤燥;若腑實兼見至夜發熱,舌質紫,脈沉
澀等瘀血證,宜加桃仁、赤芍、當歸等,以活血化瘀,促進氣血流通,消除積滞瘀血。
3.本方現代常用于急性單純型腸梗阻、粘連性腸梗阻、蛔蟲性腸梗阻、急性膽囊
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闌尾炎等見便秘、苔黃、脈實者,以及某些熱性病過程中出現高
熱、神昏谵語、驚厥、發狂等而見陽明腑實證者。
[使用注意] 本方為瀉下峻劑,如氣虛陰虧,六脈沉微,或胃腸無熱結者,均不宜
應用。
小承氣湯
大黃12克 炙厚樸6克 枳實3克
(《傷寒論》) 大黃四兩(12g)酒洗 厚樸二兩(6g)去皮,炙 枳實三
枚大者(9g)炙 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當更衣,不爾者,
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功用:輕下熱結。主治:陽明腑實輕證。大便秘結,潮熱
谵語,脘腹痞滿,舌苔老黃,脈滑而疾。以及痢疾初起,腹中脹痛,裡急後重。
本方即大承氣湯去芒硝,減枳、樸之量而成,為治陽明腑實證之輕劑,因腸胃積滞
與熱邪相搏,津傷腸燥,腑氣不通,故脘腹痞滿,大便秘結;濁氣上攻,心神被擾,而
發谵語。故徐大椿雲:“谵語由便秘,便秘由胃燥,胃燥由汗出,汗出由津液少,層層相
因,病情顯著”(《傷寒論類方》卷2)。潮熱系由裡熱熾盛所緻。腑實證雖具,而證勢
輕緩。故用大黃瀉下實熱;雖腑實而腸中燥結不甚,故不用潤燥軟堅之芒硝。因痞滿程
度較輕,故枳實、厚樸之用量亦較大承氣湯為少。三藥合用,共奏瀉熱通便,消脹除滿
之功,為輕下熱結之劑。
.調胃承氣湯
大黃12克 炙甘草6克 芒硝12克
(《傷寒論》) 大黃四兩(12g)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兩(6g)炙 芒
硝半升(9g)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溫頓服之,
以調胃氣。功用:緩下熱結。主治:陽明腑實證。大便秘結,蒸蒸發熱,濺然汗出,口
渴心煩,腹痛脹滿,舌苔正黃,脈滑數。
本方即大承氣湯去枳、樸加甘草而成,為治陽明腑實證的緩下劑。熱蒸于裡,氣蒸
于外,故蒸蒸發熱,濺然汗出;胃家實熱上擾,故口渴心煩;燥熱内結,氣滞不暢,則
腹痛脹滿,大便秘結。因其病機主要為燥熱内結,而脹滿之證亦是由内結所緻,故僅用
大黃、芒硝以瀉熱結,而不用消除痞滿之枳實、厚樸,使内結消,則脹滿除;配以甘草
者,是緩中調胃,使洩下而不傷正氣也。合之,共奏洩下燥實,調和胃氣之功。是為緩
下熱結之劑。需要指出的是:本方既有硝、黃,且原方芒硝用量大于大承氣湯,何以不
稱峻下劑而曰緩下劑?因為硝、黃配伍枳實、厚樸,其攻下之力始強,本方雖用大黃、
芒硝,但無枳實、厚樸的行氣破滞,因而瀉下之力較弱,且配伍甘草,更能緩和硝、黃
瀉下之性,使其留在胃腸緩緩發揮瀉熱潤燥的作用。王子接雲:“以甘草緩大黃、芒硝,
留中洩熱,故曰調胃”(《绛雪園古方選注》卷上)。
脾胃氣虛潮熱與暑熱傷氣潮熱:兩者均可出現氣虛的表現,潮熱以低熱為主。前者多發生于成人,後者乃是小兒在夏季的常見症,秋涼可自行緩解。脾胃氣虛潮熱多由勞倦内傷,飲食失節,中氣不足而下溜,陰火上乘土位而緻。(素問.調經論)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内熱。”亦即東垣(脾胃論.飲食勞倦所傷始為熱中論)所說:“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暑熱傷氣潮熱,多為小兒疰夏的臨床表現。蓋小兒陰氣未充,陽氣未盛,不能耐受暑熱熏蒸,氣陰受損。故見潮熱,又稱“夏季熱”,成人亦間或有之。(丹溪心法.中暑):“注夏屬陰虛,元氣不足,夏初春末,頭痛腳軟,食少體熱者是。”兩症的鑒别要點是:脾胃氣虛潮熱,一般在上午發熱,下午熱退,亦有午後發熱者,兼見其它氣虛(氣短懶言,倦怠自汗)的症狀;治宜甘溫除熱,方選 補中益氣湯 ;
補中益氣湯
黃芪3克 炙甘草1.5克 人參0.9克 升麻0.9克 柴胡0.9克 橘皮0.9克 酒當歸身0.9克 白術0.9克
1.煩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為血澀不足,加當歸身0.9-3克;精神短少,加人參1.5克、五味子2粒。
2.頭痛,加蔓荊子0.9克,痛甚,加川芎1.5克;頭頂痛、腦痛,加蒿本1.5克、細辛0.9克;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痰厥頭痛,加半夏1.5克、生姜0.9克。
3.耳鳴,目黃,頰颔腫,頸、肩、臑、肘、臂外後兼痛,面赤,脈洪大者,以羌活3克、防風2.1克、蒿本2.1克、甘草1.5克,通其經血;加黃芩0.9克、黃連0.9克消其腫;人參1.5克、黃芪2.1克,益氣而瀉火邪,另作一服與之。
4.嗌痛颔腫,脈洪大,面赤者,加黃芩0.9克、甘草0.9克、桔梗2.1克;口幹咽幹者,加葛根1.5克,升引胃氣上行以潤之。
5.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25個,麥門冬1.5克(去心);冬月咳嗽者,加不去根節麻黃1.5克,秋涼也加;春月天溫咳嗽,隻加佛耳草1.5克、款冬花1.5克;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參,以防痰嗽增益。
6.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氣澀滞,加青皮0.9克、木香0.9克、陳皮1.5克,如冬月,再加益智仁0.3克、草豆蔻仁0.3克;如夏月,少加黃芩1.5克、黃連1.5克;如秋月,加槟榔1.5克、草豆蔻1.5克、白豆蔻1.5克、砂仁1.5克;如春初猶寒,少加辛熱之劑,以補春氣之不足,為風藥之佐,益智仁、草豆蔻可也。
7.心下痞,夯悶者,加白芍3克、黃連3克;如痞腹脹,加枳實0.9克、木香0.9克、砂仁0.9克、厚樸2.1克;如天寒,少加幹姜、肉桂以溫中;心下痞,覺中寒,加附子3克、黃連3克;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姜3克、陳皮3克;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1.5克、枳實0.9克;脈緩有痰而痞,加半夏3克、黃連3克;脈弦,四肢滿,便難而心下痞,加黃連1.5克、柴胡2.1克、甘草0.9克。
8.腹中痛者,加白芍1.5克、甘草0.9克,如惡寒覺冷痛,加中桂1.5克;如惡熱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甘草二味中,更加生黃芩0.9-0.6克;如夏月腹痛而不惡熱者亦然,治時熱也。
9.如天寒時腹痛,去白芍,加半夏、益智仁、草豆蔻之類;脅下痛,或縮急,俱加柴胡0.9克,甚則1.5克,甘草0.9克。
10.臍下痛者,加熟地黃1.5克;如不已,乃大寒也,加肉桂1.5克。
11.卧而多驚,小便淋溲者,邪在少陽、厥陰,加柴胡1.5克;如淋,加澤瀉1.5克。
12.大便秘澀,加當歸3克、酒大黃1.5-3克;如有不大便者,煎成正藥,先用清者一口,調玄明粉1.5-3克,大便行則止。
13.腳膝痿軟,行步乏力,或痛,乃腎肝伏熱,少加黃柏1.5克,空心服,不已,更加漢防已1.5克;脈緩,沉困怠惰無力者,加蒼術1.5克、人參1.5克、澤瀉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五味子1.5克。
14.熱甚者,少加黃柏以瀉下焦之陰火;心煩不止,少加生地黃補腎水,火旺而心火自降;氣浮心亂,以朱砂安神丸鎮固之。
傷氣潮熱是早熱暮涼,或暮熱早涼,兼見暑熱傷氣(口渴欲飲,體倦神疲)的症狀。治宜清暑益氣,方選 王氏清暑益氣湯
《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異名] 醫王湯(《方函口訣》,錄自《傷寒論今釋》卷7)。
[組成] 黃芪一錢(18g) 甘草炙五分(9g) 人參去蘆 升麻 柴胡 橘皮 當歸
身酒洗 白術各三分(各6g)
[用法]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渣,早飯後溫服。如傷之重
者,二服而愈,量輕重治之。
[功用] 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
1。脾不升清證 頭暈目眩,視物昏瞀,耳鳴耳聾,少氣懶言,語聲低微,面色萎
黃,納差便溏,舌淡脈弱。
2。氣虛發熱證 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而胖,脈大無力。
3.中氣下陷證 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伴氣短乏力,納差便溏,
舌淡,脈虛軟。
[病機分析]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二者共居中焦,以消化水谷,攝取精微而營養
五髒六腑、四肢百骸。脾胃健運,則精力旺盛,氣血充沛,故稱之為“後天之本,營衛
氣血生化之源”。正如《素問。平人氣象論》說:“人以水谷為本”,《中藏經》也說:“胃氣
壯,則五髒六腑皆壯”。若飲食失調,勞倦過度,極易傷損脾胃,故李呆說:“飲食失常,
寒溫不适,則脾胃乃傷,喜怒憂思,勞役過度,而耗損元氣”(《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脾胃虛弱,運化失司,氣血生化乏源,髒腑經絡無以為養,則肢倦體軟,面色萎黃,納
少便溏。肺氣失于脾胃清氣充養,土不生金,肺氣虛弱,則少氣懶言,語聲低微;脾肺
之氣既虛,衛陽亦憊,皮毛失于溫煦,則畏寒怯冷,四肢不溫;氣虛腠理失固,陰液外
洩,故動辄汗出。脾氣主升,“人納水谷,脾氣化而上升”(《醫學三字經》卷4),“脾
宜升則健”(《臨證指南醫案》卷3)。中虛日久不複,氣機失常,’清陽當升而不得升,
則可導緻多種病變。如清陽不升,水谷精微不能上輸頭面,清竅失養,輕則頭昏目眩,
甚則頭痛不休,耳失聰,目不明;津液不能上承于口,則口渴不止,惟渴喜熱飲,飲量
不多,舌質淡胖等可資與其它熱證之渴相鑒别。若清陽陷于下焦,郁遏不達則會出現發
熱,因非實火,故其熱不甚,病程較久,時作時休,時重時輕,手心熱甚于手背,且勞
則加重,脈虛大無力,與外感發熱,熱甚不休,手背熱甚于手心,脈數而有力者迥異,
所以李呆稱之為“陰火”,以示與外感六淫之邪所緻發熱相區别。若中氣下陷,升舉無
力,則會出現久瀉、久痢、崩漏下血不止等氣血津精滑脫散失之征,或脫肛、子宮脫
垂、胃下垂等内髒下垂現象。綜上所述,本方主治證候盡管臨床表現多樣,但均由脾胃
氣虛,清陽不升所緻。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飲食勞倦損傷脾胃,以緻脾胃氣虛,清陽不升之證而設,根
據《素問.至真要大論》“勞者溫之”,“下者舉之”的治療原則,以益氣升陽,調補脾胃
立法。李呆說:“内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外為有餘,有餘者瀉
之;傷内為不足,不足者補之”,“内傷不足之病,……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
陽,……蓋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瀉胃土耳”(《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補中升陽之品首推黃芪。《本草正義》卷l說:“黃芪,補益中土,溫養脾胃,凡中
氣不振,脾土虛弱,清氣下陷者最宜”,張錫純也說:“黃芪既善補氣,又善升氣”(《醫
學衷中參西錄》上冊)。中氣既虛,清陽不升,土不生金,往往肺氣亦漸形虛餒,而黃
芪不僅長于益氣補脾,又能“人肺補氣,人表實衛”,故被譽為“補氣諸藥之最”(《本
草求真》卷5)。因而本方重用黃芪為君,一則取其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二則用之補
肺實衛,固表止汗,正如李呆所雲:“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芪以益皮毛而閉腠
理,不令自汗損其元氣”(《内外傷辨惑論》卷中),亦說明重用黃芪以補益脾肺:洵為
東垣立方本意。
方中人參“補五髒,安精神”(《神農本草經》卷上),為補氣要藥,因較之黃芪更
側重于補益脾胃,故《得配本草》卷2有“肌表之氣,補宜黃芪;五内之氣,補宜人
參”之說;白術專補脾胃,《本草經疏》卷6雲:“其氣芳烈,其味甘濃,其性純陽,為
除風痹之上藥,安脾胃之神品”;甘草,“炙用溫而補中,主脾虛滑洩,胃虛口渴,寒熱
咳嗽,氣短困倦,勞役虛損,此甘溫助脾之功也”(《藥品化義.脾藥》)。三藥俱屬甘溫
補中要藥,與黃芪相輔相成,則補氣健脾之功益著,均為本方臣藥。
氣虛日久,必損及血,故方中又配伍甘辛而溫的當歸補養陰血。張介賓說:“其味甘
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
亦血中之聖藥也。……大約佐之以補則補,故能養營養血,補氣生精,安五髒,強形
體,益神志,凡有形虛損之病,無所不宜”(《景嶽全書》卷48)。所以,本方用之既有
補而不滞之長,又不悖立法甘溫之旨,加之得參、芪、術、草益氣生血之助,補血之力
益彰。清陽當升不升,則濁陰當降不降,升降失常,清濁相幹,氣機不暢,故配伍陳皮
調理氣機,以助升降之複,.使清濁之氣各行其道,并可理氣和胃,使諸藥補而不滞。以
上二味同為佐藥。
再入輕清升散的柴胡、升麻,以協諸益氣之品助清陽之上升。正如《内外傷辨惑
論》卷中所說:“胃中清氣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黃芪、人參、甘草甘溫之氣
味上升。……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清氣上升也”。《本草綱目》卷13亦
說:“升麻引陽明清氣上升,柴胡引少陽清氣上行,此乃禀賦虛弱,元氣虛餒,及勞役肌
飽,生冷内傷,脾胃引經最要藥也”。由于二藥并無補益之功,故“在脾虛之病用之者,
乃借其升發之氣,振動清陽,提其下陷,以助脾土之轉輸,所以必與補脾之參、芪、術
并用”(《本草正義》卷2);而且用量宜輕,因為柴胡“若多用二、三錢,能祛散肌
表。……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升麻“善提清氣,少用佐參、芪升補中氣”
(《藥品化義》卷3),故二藥兼具佐使之功。炙甘草調和諸藥,亦兼作使藥。
上藥合而用之,可使脾胃健運,元氣内充,氣虛得補,氣陷得舉,清陽得升,則諸
證可除。趙獻可曾說:“凡脾胃喜甘而惡苦,喜補而惡攻,喜溫而惡寒,喜通而惡滞,喜
升而惡降,喜燥而惡濕”(《醫貫》卷6)。本方甘、補、溫、通、升、燥俱備,故在補
益脾胃諸方中頗具特色。
本方配伍特點主要有二:一為補氣藥與升提藥配伍,以補氣為主,以升提為輔,補
中寓升;二為補益藥中配伍少量行氣藥物,既可調氣機之升降,又使補而不滞。
[類方比較] 本方與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三方中均以人參、白術、甘草為補脾的
主要藥物,同屬甘溫益氣健脾之劑,用于治療脾胃虛弱證。其中四君子湯作用較為單
純,為益氣健脾之基本方,适用于脾胃氣虛,運化力弱之證;參苓白術散是在四君子湯
的基礎上增加了滲濕健脾止瀉藥而成,故除益氣健脾外,并能和胃滲濕,用治脾胃氣虛
夾濕之證;補中益氣湯則是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再加黃芪、升麻、柴胡、當歸、陳皮
等藥組成,故本方在益氣健脾之中,又增升陽舉陷之功,并可調理氣血,主要用于因中
虛氣餒,清陽不升而緻的各種證候。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補氣升陽,甘溫除熱的代表方。凡見有脾胃虛弱,清陽不升,
或中氣下陷,或長期發熱的任何一個症狀或體征,并伴體倦乏力,面色萎黃,舌淡脈弱
等脾胃氣虛征象者,即可使用本方。此外,有人統計了近30年國内各級中醫雜志上報
道的162例用甘溫除熱法獲效的發熱病例,将本法的運用指征歸納為以下幾方面:①病
程較長,但一般在數月之内,年齡以10歲以下或20—50歲者居多。②持續低熱,或壯
熱不退,飲食失節或過度疲勞時加重。③兼有脾氣虧虛或氣血兩虛的症狀。④用甘寒養
陰,苦寒清熱之劑,或使用多種抗生素無效。此說可供參考。
2.加減法 原書雲:煩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為血澀不足,加當歸身五分或一
錢;精神短少,加人參五分、五味子二個。頭痛,加蔓荊子三分,痛甚,加川芎五分;
頂痛、腦痛,加藁本五分、細辛三分;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痰厥頭痛,加半
夏五分、生姜三分。耳鳴,目黃,頰颔腫,頸、肩、孺、肘、臂外後廉痛,面赤,脈洪
大者,以羌活一錢,防風、藁本各七分,甘草五分,通其經血;加黃芩、黃連各三分,
消其腫;人參五分、黃芪七分,益元氣而瀉火邪,另作一服與之。嗌痛颔腫,脈洪大,
面赤者,加黃芩、甘草各三分,桔梗七分;口幹咽幹者,加葛根五分,升引胃氣上行以
潤之。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二十五個,麥門冬(去心)五分;冬月咳嗽,加不去根節
麻黃五分,秋涼亦加;春月天溫咳嗽,隻加佛耳草、款冬花各五分;久病痰嗽,肺中伏
火,去人參,以防痰嗽增益。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氣澀滞,加青皮、木香各三
分,陳皮五分,如冬月,再加益智仁、草豆蔻仁各一分;如夏月,少加黃芩、黃連各五
分;如秋月,加槟榔、草豆蔻、白豆蔻、縮砂各五分;如春初猶寒,少加辛熱之劑,以
補春氣之不足,為風藥之佐,益智、草豆蔻可也。心下痞,夯悶者,加芍藥、黃連各一
錢;如痞腹脹,加枳實、木香、縮砂各三分,厚樸七分;如天寒,少加幹姜或中桂(桂
心);心下痞,覺中寒,加附子、黃連各一錢;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姜、陳皮各一錢;
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五分、枳實三分;脈緩有痰而痞,加半夏、黃連各一錢;脈弦,
四肢滿,便難而心下痞,加黃連五分、柴胡七分、甘草三分。腹中痛者,加白芍藥五
分、甘草三分,如惡寒覺冷痛,加中桂五分;如惡熱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藥二味
中,更加生黃芩三分或二分;如夏月腹痛而不惡熱者亦然,治時熱也。如天寒時腹痛,
去芍藥,加半夏、益智、草豆蔻之類;脅下痛,或縮急,俱加柴胡三分,甚則五分,甘
草三分。臍下痛者,加真熟地黃五分;如不已,乃大寒也,加肉桂五分。卧而多驚,小
便淋溲者,邪在少陽、厥陰,加柴胡五分;如淋,加澤瀉五分。大便秘澀,加當歸一
錢,大黃(酒洗,煨)五分或一錢;如有不大便者,煎成正藥,先用清者一口,調玄明
粉五分或一錢,大便行則止。腳膝痿軟,行步乏力,或痛,乃腎肝伏熱,少加黃柏五
分,空心服,不已,更加漢防己五分;脈緩,沉困怠惰無力者,加蒼術、人參、澤瀉、
臼術、茯苓、五味子各五分。熱甚者,少加黃柏以瀉下焦之陰火;心煩不止,少加生地
黃補腎水,水旺而心火自降;氣浮心亂,以朱砂安神丸鎮固之。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肌弛緩性疾病,如子宮脫垂、胃肝脾腎等内髒下垂、胃粘
膜脫垂、脫肛、疝氣、膀胱肌麻痹而緻之癃閉、重症肌無力、腸蠕動弛緩引起的虛性便
秘等;以及内傷發熱,洩瀉,慢性肝炎,原發性低血壓,心律不齊,失眠,頭痛,健
忘,老年性癡呆,耳鳴,汗證,乳糜尿,崩漏,帶下,滑胎,惡性腫瘤及其放化療後毒
副反應明顯者,麻痹性斜視,視神經及視網膜病變,慢性鼻炎,鼓膜内陷,複發性口
瘡,慢性咽炎等辨證屬于中氣不足,清陽不升的多種疾病。
[使用注意] 陰虛火旺及實證發熱者,禁用本方。下元虛憊者,亦不可服用本方。
如陸麗京說:“此為清陽下陷者言之,非為下虛而清陽不升者言之也。倘人之兩尺虛微
者,或是癸水消竭,或是命門火衰,若再一升提,則如大木将搖而拔其本也” (錄自
《古今名醫方論》卷1)。
暑熱傷氣潮熱是早熱暮涼,或暮熱早涼,兼見暑熱傷氣(口渴欲飲,體倦神疲)的症狀。治宜清暑益氣,方選王氏清暑益氣湯
清暑益氣湯
西洋參5克 石斛15克 麥冬9克 黃連3克 竹葉6克 荷梗15克 知母6克 甘草3克 粳米15克 西瓜翠衣30克
請根據具體病情,結合下面的提示進行加減。
1.若暑熱較盛,可酌加石膏、金銀花、連翹等以清熱;
2.若津氣耗傷較重,黃連可酌減,西洋參、石斛、麥冬等益氣生津之品可加量;
3.小兒夏季熱,久熱不退,煩渴體倦,屬于氣津不足者,可去黃連加入白薇、地骨皮以養陽退熱;
4.若兼濕濁,麥冬、知母等亦當酌減;
5.若汗多,可加糯稻根、浮小麥以收斂止汗。
(《溫熱經緯》卷4)
[異名] 王氏清暑益氣湯(《中醫方劑學講義》南京中醫學院主編)。
[組成] 西洋參(5g) 石斛(15g) 麥冬(9g) 黃連(3g) 竹葉(6g) 荷梗
(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原方未著分量,據統編教材《方劑學》4版補)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暑益氣,養陰生津。
,[主治] 暑熱氣津兩傷證。身熱汗多,口渴心煩,小便短赤,體倦少氣,精神不振,脈虛數。
[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乃暑熱耗傷氣津之證。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易升易散,耗
氣傷津,正如(素問.舉痛論》所言:“炅則腠理開,營衛通,汗大洩,故氣洩矣。”暑熱
郁蒸,則身熱汗多,熱擾胸膈,則心煩;耗傷津液,則口渴喜飲,小便短赤;氣随津
脫,則體倦少氣,精神不振;脈象虛數,為暑傷氣津之象。
[配伍意義] 本方為暑熱耗傷氣津之證而設。根據《素問.至真要大論》“熱者寒
之”,以及《素問.三部九候論》“虛則補之”的治療原則,以清暑益氣,養陰生津立法。
方中西洋參甘苦涼,益氣生津,養陰清熱;西瓜翠衣甘涼,清熱解暑,生津止渴,二藥
共為君藥。荷梗助西瓜翠衣以解暑清熱;石斛、麥冬皆甘寒之品,助西洋參養陰生津,
且石斛兼能清熱,麥冬兼能清心除煩,以上三藥共為臣藥。黃連苦寒,功專清熱瀉火,
以助清熱祛暑之力;知母苦寒甘潤,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竹葉甘淡,清熱除煩,均為
佐藥。甘草、粳米益胃和中,為使藥。諸藥相合,使暑熱得清,氣津得複,諸症自除,故名“清暑益氣湯”。
本方配伍特點:用大量甘涼濡潤之品,稍佐苦寒清洩,兼顧清熱解暑與益氣生津,
使清熱而不傷陰,補虛而不戀邪。
[類方比較] 本方與《傷寒論》竹葉石膏湯均能清解暑熱,益氣生津,用于感受暑
熱,氣津兩傷者。但本方有西瓜翠衣、荷梗等治暑專藥,其清暑養陰生津之力較強,屬
祛暑劑,常用于感受暑熱,氣津兩傷,體倦少氣,汗多脈虛者;而竹葉石膏湯則以石
膏、竹葉等清熱,其清熱和胄功能較強,屬清熱劑,多用于熱病之後,餘熱未清,氣陰
兩傷,嘔逆虛煩者。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用于夏月感受暑熱,氣陰兩傷之證。以身熱多汗,體倦少氣,
口渴,脈虛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暑熱較盛,可酌加石膏、金銀花、連翹等以清熱;若津氣耗傷較重,
黃連可酌減,西洋參、石斛、麥冬等益氣生津之品可加量;小兒夏季熱,久熱不退,煩
渴體倦,,屬于氣津不足者,可去黃連加入白薇、地骨皮以養陰退熱;若兼濕濁,麥冬、
知母等亦當酌減;若汗多,可加糯稻根、浮小麥以收斂止汗。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中暑先兆、中暑、小兒及老人夏季熱、功能性發熱、肺炎
及多種急性傳染病之恢複期等屬氣陰兩傷者。
[使用注意] 本方間有滋膩之品,故暑病挾濕,舌苔厚膩者,不宜使用。暑證,高
熱煩渴,而無氣虛見證者,亦不宜用。
陰虛血虧潮熱與瘀血内郁潮熱.兩證均見午後或夜間潮熱,熱象都為低熱,但病因病機迥異。陰虛血虧潮熱多由素體陰虛或汗、吐、下、亡血、亡津液之後,陰虧氣燥,虛火上炎所緻。<素問.調經論>日:“陰虛則内熱”。可發生于各種慢性病,或急性熱病後期,亦稱“骨蒸勞熱”。其特征是:午後潮熱,兼見虛火上炎(顴紅,五心煩熱,盜汗,舌紅脈細數)的症狀。瘀血内結潮熱,多由氣郁血虛或跌打損傷。寒凝氣滞,血熱妄行等影響血運,滞而成瘀,瘀血内郁化熱所緻。其特征是:午後或夜間潮熱,兼見瘀血内結(身體有固定痛處或症塊,肌膚甲錯,舌有瘀斑或青紫)的症狀。陰虛血虧者,
治宜滋陰養血清熱,方選清骨散加當歸、白芍等;瘀血内結者,
清骨散
銀柴胡5克 胡黃連3克 秦艽3克 醋鼈甲3克 地骨皮3克 青蒿3克 知母3克 甘草2克
1.若血虛甚者,可加當歸、白芍、生地以養陰補血;
2.嗽多者,加阿膠、麥門冬、五味子以滋陰潤肺止咳;
3.若兼氣虛者,加黃芪、黨參以益氣補虛;
4.食欲不佳,大便溏薄等脾胃虛弱者,宜去秦艽、胡黃連、知母等苦寒之品,加扁豆、山藥等以健脾和胃益陰。
(《證治準繩。類方》卷1)
[組成] 銀柴胡一錢五分(5g) 胡黃連 秦艽 鼈甲醋炙 地骨皮 青蒿 知母各
一錢(各3g) 甘草五分(eg)
[用法] 水二盅(300m1),煎八分(240m1),食遠服。
[功用] 清虛熱,退骨蒸。
[主治] 虛勞發熱。骨蒸潮熱,或低熱日久不退,形體消瘦,唇紅顴赤,困倦盜
汗,或口渴心煩,舌紅少苔,脈細數等。
[病機分析] 本方證是肝腎陰虧,虛火内擾所緻。腎藏精而主骨,精乃陰之屬,陰
虛則精亦不足,陰虛生内熱,故見骨蒸潮熱。陰精耗損,水虧火炎,陰虛不能制陽,虛
火内擾,故見低熱日久不退。真陰消爍,肌體失養,則見形體消瘦,困倦無力。虛火上
炎則見唇紅顴赤。陰虛陽湊,逼津外出,故盜汗。陰虛則陰液不能上承,口舌得不到陰
液滋養,故口渴;陰虛内熱,心神被擾,故心煩。至于舌質紅,脈細數等,皆為陰虛内熱之症。
[方解] 對此虛火為患之證,若隻滋陰而不清熱,則虛火猖獗之勢難于控制。但是
清熱又不宜苦寒,若用苦寒之藥則更傷其陰。所以,本方集大隊善清虛熱退骨蒸之藥為
主,伍以滋陰之品,使熱退而陰複。方中銀柴胡甘苦微寒,清熱涼血,善退虛熱而無苦
燥之性,為方中君藥。知母滋陰瀉腎火而清虛熱,與銀柴胡合用清中兼透;胡黃連人血
分而清熱;地骨皮降肺中伏火,去下焦肝腎虛熱,三藥共清陰分之虛熱,善退有汗之骨
蒸,為方中臣藥。青蒿芳香,清虛熱而善透伏熱,引骨中之火,行于肌表;秦艽洩熱而
益陰氣;鼈甲鹹寒,既滋陰潛陽,又引藥人陰分,為治虛熱的常用藥,共為方中佐藥。
甘草調和諸藥,防苦寒藥物損傷胃氣而為使藥。諸藥相合,共奏清虛熱,退骨蒸之功
效。本方集大隊退熱除蒸之品于一方,重在清透伏熱,兼以滋養陰津,而成退熱除蒸之
效。原書雲本方“專退骨蒸勞熱”,故名“清骨散”。
[類方比較] 本方與青蒿鼈甲湯同治陰虛發熱,其不同點在于:清骨散以一派清虛
熱之品組方,治陰虛内熱之骨蒸潮熱;青蒿鼈甲湯以青蒿、鼈甲為君,配伍生地、知
母,是養陰與透邪并進,治熱病傷陰,邪伏陰分之證。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主治肝腎陰虧,虛火内擾之虛勞發熱,以骨蒸潮熱,形瘦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血虛甚者,可加當歸、芍藥;生地以養陰補血;嗽多者,加阿膠、
麥門冬、五味子以滋陰潤肺止咳;兼氣虛者,加黃芪、黨參以益氣補虛;食欲不佳,大
.便溏薄等屬脾胃虛弱者,宜去秦艽、胡黃連、知母等苦寒之品,加扁豆、山藥等以健脾和胃益陰。 .
3.本方現代常用于結核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低熱不退,屬陰虛内熱者。
治宜活血化瘀清熱,方選血府逐瘀湯加制大黃、丹皮等。
血府逐瘀湯
當歸9克 生地9克 桃仁12克 紅花9克 枳殼6克 赤芍6克 柴胡3克 甘草6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紅花,加乳香、沒藥、烏藥、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黃、五靈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緻肝腫脅痛者,加丹參、郁金、土鼈蟲、九香蟲;
5.瘀積肝脾腫硬者,加三棱、莪術、大黃或水蛭、土鼈蟲等;
6.血瘀經閉、痛經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澤蘭等以活血調經止痛。
(《醫林改錯》卷上)
[組成] 當歸三錢(9g) 生地三錢(9g) 桃仁四錢(12g) 紅花三錢(9g) 枳
殼二錢(6g) 赤芍二錢(6g) 柴胡一錢(3g) 甘草二錢(6g) 桔梗一錢半(4.5g)
川芎一錢半(4.5g) 牛膝三錢(9g)
[用法] 水煎服。 。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證。胸痛、頭痛Et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
止,或内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易怒,人暮潮熱,唇黯或兩目黯黑,舌黯紅或有瘀
斑,脈澀或弦緊。
[病機分析] 本方為治療瘀血内阻胸部,氣機郁滞所緻胸痛、胸悶之方,即王清任
所稱“胸中血府血瘀”之證。瘀血内阻胸中,阻礙氣機,不通則痛,故胸痛日久不愈;
胸脅為肝經循行之處,瘀血内阻胸中,氣機郁滞,故胸脅刺痛;瘀血阻滞,清陽不升,
則為頭痛;瘀熱上沖動膈,可見呃逆不止;郁滞日久,肝失調達之性,故急躁易怒;氣
血瘀而化熱,病在血分,故人暮潮熱、内熱煩悶;瘀熱上擾心神,閉阻心脈,心失所
養,故見,15悸失眠。至于唇、目、舌、脈所見,皆為瘀血征象。血瘀為主,氣滞次之。
[配伍意義] 本方系由桃紅四物湯合四逆散(生地易熟地,赤芍易白芍)加桔梗、
牛膝而成,王清任用以治療“胸中血府血瘀”所緻諸證。方中當歸、川芎、赤芍、桃
仁、紅花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脈,并引瘀血下行,共為方中主要組成部分。氣
能行血,血的循行,有賴于肺氣的敷布,肝氣的疏洩。故配柴胡疏肝解郁,桔梗開宣肺
氣,載藥上行,合枳殼,則一升一降,寬胸行氣,使氣行則血行。生地涼血清熱,合當
歸又能養血潤燥,使瘀去新生。甘草調和諸藥。
本方配伍特點:①氣血同治。活血化瘀配疏肝理氣,以化瘀為主,理氣為輔,既行
血分瘀滞,又解氣分郁結。②活中寓養。即活血理氣之中寓養血益陰之品,藥如當歸、
生地、甘草,使活血理氣而無耗血傷陰之弊,祛瘀而又生新。③升降同用。方中柴胡與
牛膝、桔梗與枳殼的配伍,乃升降合用,調達氣機之法,使氣血升降和順。
王清任認為隔膜的底處如池,池中存血,名曰“血府”。根據“血府”産生“血瘀”
的理論,王氏創立了血府逐瘀之劑,故名“血府逐瘀湯”。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治療瘀阻胸部之證為主,以胸痛,痛有定處,舌黯紅或有瘀斑,
脈澀或弦緊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瘀在脘腹部,重
用桃仁、紅花,加乳香、沒藥、烏藥、香附;瘀在少腹者,加蒲黃、五靈脂、官桂、小
茴香等;瘀阻緻肝腫脅痛者,加丹參、郁金、廣蟲、九香蟲;瘀積肝脾腫硬者,加三
棱、莪術、制大黃或水蛭、廣蟲等;血瘀經閉、痛經者,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
草、澤蘭等以活血調經止痛。
3.本方是王清任所創諸方中應用最廣泛的一首,用以治療“胸中血府血瘀之證”。
從所治症目來看,計有19種,這些病證雖各不相同,但隻要有瘀血證據,就可用本方
治療。結合現代醫學,這些病證基本屬于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兩方面疾病。現代常加
減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風濕性心髒病、胸部挫傷、肋間神經痛、肋軟骨炎之胸痛,
慢性肝炎、肝脾腫大、潰瘍病、神經官能症,以及腦震蕩後遺症之頭昏頭痛、精神抑
郁,屬于瘀阻氣滞者,均取得一定療效。
[使用注意] 因方中活血祛瘀藥物較多,故孕婦忌服。
潮熱一證,多屬裡證,但有虛有實,實證潮熱多由于外感,發熱較高,熱退不清,到一定時間複又上升;虛證潮熱,多由于勞倦内傷,氣血虧損,發熱較低,或僅自覺發熱。病情纏綿。然實證久延可緻虛,因此,不少潮熱常是急性熱病的後遺症。.臨床辨證必須抓住潮熱的特點,并結合病史及兼症進行辨析。
[文獻别錄]
<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并治):“陽明病,谵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陽明病,谵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鞭耳,宜大承氣湯下之。”
<雜病證治準繩。寒熱門>:“潮熱有作有止,若潮水之來,不失其時,一日一發,若日三五發即是發熱,非潮熱也。”
<雜病廣要.内因類): “有潮熱者,當審其虛實,若大便堅澀,喜冷畏熱,心下佰然,睡卧不著,此皆氣盛,所謂實而潮熱也,涼膈散、大柴胡輩下之;
大柴胡湯
北柴胡24克 黃芩9克 白芍9克 半夏12克 生姜15克 炙枳實4克 紅棗12枚 大黃6克
1.如脅脘痛劇者,加川楝子、延胡索、郁金等以加強行氣止痛之功;
2.惡心嘔吐劇烈者,加竹茹、黃連、旋覆花等以加強降逆止嘔之功;
3.如連日不大便,熱盛煩躁,舌幹口渴,渴欲飲水,面赤,脈洪實者,加芒硝以瀉熱通便;
4.伴黃疸者,加茵陳、栀子以清熱利濕退黃;
5.膽結石者,加金錢草、海金沙以化石。
(《金匮要略》)
[組成] 柴胡半斤(15g) 黃芩三兩(9g) 芍藥三兩(9g、) 半夏半升洗(9g)
枳實四枚炙(9g) 大黃二兩(6g) 大棗十二枚擘(4枚) 生姜五兩切.(15g) .
[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煮。溫服一升,日三服(現
代用法:水煎2次,去滓,再煎,分2次溫服)。 …:.、
[功用] 和解少陽,内瀉熱結。
[主治] 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滿痛或
心下痞硬,大便不解或協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數有力。,
[病杌分析] 本方主治少陽與陽明合病。少陽位于半表半裡,為三陽出入表裡之樞
紐。足少陽之腑為膽,邪氣未離少陽,交争于半表半裡,膽經經氣不暢,故仍有往來寒
熱,胸脅苦滿等少陽證的主症。然病邪已進入陽明,有化熱成實的熱結之象,故病情比
單純的少陽證為重。因裡熱程度較甚,心煩因之加重,出現“郁郁微煩”。少陽病未解,
膽熱犯胃,又因陽明化熱成實,氣機被阻,腑氣不通,胃氣上逆程度亦更甚,由少陽證
之“喜嘔”發展為“嘔不止”,并出現心下滿痛或痞硬,大便秘結,苔黃等陽明熱結,
腑氣不通之證;若裡熱下迫,大腸傳導失司,又可見協熱下利之象。邪居少陽,.'陽明熱
結,正盛邪實,故脈象弦數而有力。
[配伍意義] 本方所治乃少陽、陽明合病,少陽病的治法是和解少陽,陽明熱結之
證的治法是内瀉熱結,今少陽、陽明合病則上述兩法并用,和解少陽以祛外邪,瀉下陽
明以除熱結。病在少陽,據仲景所論禁用下法,否則會傷及氣血而引起驚悸。但在兼有
陽明腑實的情況下,又必須表裡兼顧。故汪昂說:“少陽固不可下,然兼陽明腑實則當
下”(《醫方集解.表裡之劑》)。
本方是小柴胡湯去人參、甘草,加大黃、枳實、芍藥而成。亦可看作是由小柴胡湯
合小承氣湯加減變化而來√小柴胡湯為和解少陽之主方,小承氣湯為瀉下陽明之輕劑,
故本方為少陽、陽明同治,表裡雙解之劑。方中以柴胡、大黃為君,柴胡專人少陽,疏
邪透表,大黃人陽明瀉熱通腑。臣以黃芩味苦性寒,擅清少陽之郁熱,與柴胡同用,起
到和解少陽的作用;枳實行氣破結,與大黃配合,可内瀉熱結,行氣消痞。這四味藥是
本方的主要組成部分。再用芍藥緩急止痛,與大黃相配可治腹中實痛,與枳實相伍能調
和氣血,以除心下滿痛;半夏和胃降逆,又重用生姜,則止嘔之功更增,以治嘔逆不
止,共為佐藥。大棗和中益氣,合芍藥酸甘化陰,既可防熱邪人裡傷陰,又能緩和枳
實、大黃瀉下傷陰之弊,大棗與生姜相配,還可調和營衛,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
用,共奏和解少陽,内瀉熱結之功,使少陽與陽明合病得以雙解0 .
從以上所用之藥分析,本方乃和解與瀉下并用之劑,然方中僅用小承氣湯之半(大
黃用量減半,并去厚樸),故是以和解少陽為主,瀉下之力較緩,适宜于少陽初人陽明
之證。正如《醫宗金鑒。删補名醫方論》卷8所說:“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
之功捷;枳、芍得大黃之少,攻半裡之效徐,雖雲下之,亦下中之和劑也。”
[類方比較] 本方與小柴胡湯比較,兩方中均有柴胡、黃芩、半夏、大棗,且劑量
相同,生姜一藥,小柴胡湯中為三兩,大柴胡湯中為五兩,因大柴胡湯所治之證嘔逆較
小柴胡湯證為重,故重用生姜以加強止嘔之力,且生姜協柴胡還可加強散邪之功。小柴
胡湯中有人參、甘草,大柴胡湯未用,是因少陽之邪漸進傳裡,陽明實熱已結,且正氣
不虛,故去之。加大黃、枳實,意在導滞下結,用芍藥主要是加強緩急止痛之力。小柴
胡湯專治少陽病,大柴胡湯則治少陽與陽明合病。何廉臣謂大柴胡湯“為和解少陽、陽
明,表裡緩治之良方,但比小柴胡湯專于和解一經者,力量較大,故稱大”(《重訂通俗傷寒論》)。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臨床運用本方,以往來寒熱,胸脅或心下滿痛,嘔吐,便秘,苔黃,
脈弦數為證治要點0
2.加減法 如脅脘痛劇者,加川楝子、延胡索、郁金等以加強行氣止痛之功;惡
心嘔吐劇烈者,加姜竹茹、黃連、旋覆花等以加強降逆止嘔之效;如連日不大便,熱盛
煩躁,舌幹口渴,渴欲飲水,面赤,脈洪實者,加芒硝以瀉熱通便;伴黃疸者,加茵
陳;栀子以清熱利濕退黃;、膽結石者,加金錢草、海金沙以化石。
3。本方臨床應用比較廣泛,多用于膽系急性感染,膽石症,膽道蛔蟲病,急性胰
腺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急腹症屬少陽、陽明合病者。還可用于肝炎、高血壓及腦血
管意外、急性扁桃體炎、腮腺炎、小兒高熱等多種疾病。
[使用注意] 本方為少陽與陽明合病而設,單純少陽證或陽明證非本方所宜。使用
時尚需根據少陽證與陽明熱結的輕重,斟酌方中藥量的比例。
若胃氣消乏,精神憔悴,飲食減少, 日漸尴羸,病雖暫去,而五心常有餘熱,此屬虛證,宜逍遙散、小柴胡等加減;
逍遙散
柴胡3克 當歸3克 白芍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1.5克 煨姜1片(包) 薄荷1.5克
1.火郁較重,加丹皮3克、栀子3克
2.肝郁氣滞較甚,加香附、陳皮。
3.血虛甚者,加熟地以養血。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9)
[異名] 逍遙湯(《聖濟總錄》卷163)。
[組成] 甘草微炙赤半兩(15g) 當歸去苗,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藥 白
術 柴胡去苗各一兩(各30g)。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6g),水一大盞,燒生姜一塊切破,薄荷少許,同
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現代用法:共為散,每服6—9g,加煨姜、薄荷少許
共煎湯溫服,日3次。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減。亦有丸劑,每
服6—9g,日服2次)。 [功用] 疏肝解郁,養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虛脾弱證。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幹,神疲食少,或往來寒
熱,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舌質淡紅,脈弦而虛者。
[病機分析] 肝主疏洩,性喜條達舒暢而惡抑郁,其用陽;又為藏血之髒,其體
陰。此即所謂“肝體陰而用陽”。若情志不暢,則肝氣郁滞,肝陽易亢,常傷陰血,以
緻血虛。肝失疏洩,木郁克土,脾失健運,血之化源不足,則血虛益甚。而血虛不能養
肝,則肝郁愈重。由此可見,本方證之肝郁血虛脾弱之間相互影響,互為因果。足厥陰
肝經“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人颃颡,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巅”。血虛失養,
則口燥咽幹,月經不調;脾弱失運,則神疲食少,至于舌淡、脈弦而虛,皆為肝郁血虛之象。
[配伍意義] 本方主治肝郁血虛脾弱之證,但重在肝氣郁滞,故治宜疏肝解郁為
主,配合養血健脾之法。方中首選柴胡為君,目的在于疏肝解郁,緻使肝氣條達,以複
肝用。本品疏肝之功,曆來被前賢所推崇,《滇南本草》卷1、《藥品化義》分别記載其
“行肝經逆結之氣,止左脅肝氣疼痛”;“柴胡性輕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肝”。臣以
當歸、白芍,兩藥皆人肝經,均能補血,合用相得益彰,共治血虛。既養肝體助肝用,
又防柴胡劫肝陰。另外,白芍又能養陰緩急以柔肝,當歸還能活血以助柴胡疏肝郁。木
郁則土衰,肝病易于傳脾,誠如仲景所言:“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金匮要
略》)。故以白術、茯苓、甘草健脾益氣,非但扶土以抑木,且使營血生化有源,以增
歸、芍養血之功,共為佐藥。用法中加薄荷少許,疏散透達肝經之郁滞;燒生姜降逆和
中,且能辛散達郁,亦為佐藥。柴胡為肝經引經藥,甘草調和藥性,又兼使藥之用。合
而成方,深合《素問.藏氣法時論》“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
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旨。可使肝郁得疏,血虛得養,脾弱得複。本方的配
伍特點是,疏中寓養,氣血兼顧,肝脾同調。關于本方方名,《绛雪園古方選注》卷下
曾謂:“《莊子.逍遙遊》注雲'如陽動冰消,雖耗不竭其本,舟行水搖,雖動不傷其内’。
譬之7.醫,消散其氣郁,搖動其血郁,皆無傷乎正氣也”。該方服後可使肝氣條達,郁
結消解,氣血調和,神情怡悅,故名之。
[類方比較] 本方與四逆散同治肝脾失調,然本方養血疏肝,健脾和營,主治肝郁
血虛,脾不健運,而緻兩脅作痛,寒熱往來,頭痛目眩,口燥咽幹,以及月經不調,乳
房脹痛等虛實夾雜證;四逆散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主治陽氣内郁,而緻四肢厥
逆,或脘腹疼痛,或洩利下重等證偏實者。從組方用藥分析,本方是由四逆散去枳實,
加白術、茯苓、當歸、薄荷、生姜等組成,因肝郁血虛脾弱,若仍用枳實下氣,恐有耗
氣之弊,故去之:又因目眩頭痛,或月經不調,脈弦虛等血虛症狀,故加當歸補血活
血、調經止痛之品,助芍藥柔肝補血;加薄荷、生姜助柴胡條達肝氣;加苓、術配生
姜、甘草,使和中補土之功益增。如此,則養血健脾之力較四逆散為強,而疏肝理脾功能則四逆散優于本方。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調肝養血的代表方,又是婦科調經的常用方。臨床應用時應
以兩脅作痛,神疲食少,月經不調,脈弦而虛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肝郁氣滞較甚,加香附、陳皮以疏肝解郁;血虛甚者,加熟地以養血;
肝郁化火者,加丹皮、栀子以清熱涼血。
3.慢性肝炎、肝硬化、膽石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症、
經前期緊張症、乳腺小葉增生、更年期綜合征、盆腔炎、子宮肌瘤等屬肝郁血虛脾弱者,均可加減應用。
[使用注意] 肝郁多因情志不遂所緻,治療時須囑患者心情達觀,方能獲效。否則,藥“逍遙”而人不逍遙,終無濟也。
有每遇夜身發微熱,病人不覺,早起動作無事,飲食如常,既無别證可疑,隻是血虛,陰不濟陽,朝用加味逍遙散,暮用六味丸,不應,用當歸補血湯、加減八味丸。”
丹栀逍遙散
柴胡3克 當歸3克 白芍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1.5克 薄荷1.5克 炒栀子1.5克 牡丹皮1.5克 姜1片
加味逍遙散(《内科摘要》卷下) 當歸 芍藥 茯苓 白術炒 柴胡各一錢(各
3g) 牡丹皮 山栀炒 甘草炙各五分(各1.5g) 水煎服。功用:疏肝解郁,養血健
脾,清熱涼血。主治:肝脾血虛,内有郁熱。潮熱晡熱,自汗盜汗,腹脅作痛,頭昏目
暗,怔忡不甯,頰赤口幹;婦人月經不調,發熱咳嗽;或陰中作痛,或陰門腫脹;小兒
El舌生瘡,胸乳膨脹;外證遍身瘙癢,或虛熱生瘡。
該方系逍遙散加丹皮、栀子組成,後世又稱之為丹栀逍遙散。丹、栀兩味皆能清熱
涼血,其中栀子尚可瀉火除煩,丹皮亦能活血散瘀。主治雖似逍遙散證,但對兼有郁火者尤為适宜。 。
六味地黃丸
山萸肉6克 山藥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澤瀉4.5克 茯苓4.5克
1.陰虛而火盛者,加知母、玄參、黃柏等以加強清熱降火之功;
2.兼納差腹脹者,加焦白術、砂仁、陳皮等以防滞氣礙脾。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異名] 補腎地黃丸(《集驗方》,錄自《幼幼新書》卷6)、補肝腎地黃丸(《奇效良
方》卷64)、六味丸(《校注婦人良方》卷24)、地黃丸(《明醫雜著》卷6)。
[組成] 熟地黃八錢(24g) 山萸肉 幹山藥各四錢(各12g) 澤瀉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各三錢(各9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空心溫水化下。亦可水煎
[功用] 滋陰補腎。
[主治] 腎陰虛證。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
熱,手足心熱,舌燥咽痛,牙齒動搖,足跟作痛,以及小兒囟門不合,舌紅少苔,脈沉細數。
[病機分析] 腎為先天之本,腎陰為一身陰液之根本,故腎陰不足不僅在諸陰虛證
中最重,而且常變生諸證,臨床表現複雜,故有“五髒之傷,腎為最重”(《醫碥》卷
2)之說。腰為腎之府,腎主骨生髓,齒為骨之餘,腎陰不足,精虧髓少,骨失所養,
則腰膝酸軟無力,牙齒動搖;腦為髓之海,腎陰虧損,髓海空虛,則頭暈目眩;腎開竅
于耳,腎陰不足,精不上承,則耳鳴耳聾;腎藏精,為封藏之本,腎陰虛損,水不制
火,相火内擾精室,則遺精;陰虛生内熱,甚者虛火上炎,則骨蒸潮熱,消渴,盜汗,
舌紅少苔,脈沉細數等。小兒囟門久不閉合,亦為腎虛生骨遲緩所緻。由上可見,本證
臨床表現雖然繁雜,但均不出腎虛精虧,虛火内擾這一基本病機,且以陰虛為本,火動為标。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腎陰虧損,兼有虛火内擾之證而設,故從滋陰補腎立法,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方中重用熟地黃,味甘純陰,主人腎經,長于滋陰補.腎,填精
益髓,為本方之君藥。山茱萸酸溫,主人肝經,滋補肝腎,秘澀精氣,益肝血以生腎
精;山藥甘平,主人脾經, “健脾補虛,澀精固腎”(《景嶽全書》卷49),補後天以充
先天,二藥同為臣藥。君臣相協,不僅滋陰益腎之力相得益彰,而且兼具養肝補脾之
效。腎為水髒,腎元虛餒每緻水濁内停,故又以澤瀉利濕洩濁,并防熟地黃之滋膩戀
邪;陰虛陽失所制,故以丹皮清洩相火,并制山茱萸之溫;茯苓淡滲脾濕,既助澤瀉以
洩腎濁,又助山藥之健運以充養後天之本。三藥相合,一則滲濕濁,清虛熱,平其偏勝
以除由.腎虛而生之病理産物;二則制約上述滋補之藥的副作用,使補而不滞氣,澀而不
戀邪,俱為佐藥。如此三味補藥與三味瀉藥配伍,且補重于瀉,寓瀉于補,故補而不礙
邪,瀉而不傷正,共奏平補腎陰之功。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三補三瀉,以補為主;二是肝脾腎三陰并補,以補腎陰為主。
本方由六味藥物組成,以熟地黃為君藥,故名“六味地黃丸”。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腎陰虛證的基本方。臨床以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口燥
,咽幹,舌紅少苔,脈沉細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陰虛而火盛者,加知母、玄參、黃柏等以加強清熱降火之功;兼納差
腹脹者,加焦白術、砂仁、陳皮等以防滞氣礙脾。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慢性腎炎、高血壓病、糖尿病、肺結核、腎結核、甲狀腺
功能亢進、中心性視網膜炎以及無排卵功能性子宮出血、更年期綜合征等辨證屬腎陰不足為主者。
[使用注意] 本方雖有山藥、茯苓之補脾助運,但畢竟熟地味厚滋膩,有礙運化,故脾虛食少以及便溏者當慎用。
當歸補血湯
北黃芪30克 酒當歸6克
1.血虛證而無陽浮發熱者,黃芪之量宜減;
2.氣不攝血之出血證,可加仙鶴草、血餘炭等以加強止血之力。
當歸補血湯
(《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異名] 黃芪當歸湯(《蘭室秘藏》卷上)、補血湯(《脈因症治》卷上)、芪歸湯(《周
慎齋遺書》卷五)、黃芪補血湯(《産科心法》下集)。
[組成] 黃芪一兩(30g) 當歸酒洗(6g)
[用法] 上哎咀。以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空腹時溫服。
[功用] 補氣生血。
[主治] 血虛發熱證。肌熱面赤,煩渴欲飲,舌淡,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亦治
婦人經期、産後血虛發熱頭痛,或瘡瘍潰後,久不愈合者。 .
[病機分析] 血為氣之母,運載陽氣以行全身,故《醫原》說:“血能載氣以行也”。
若勞倦内傷,陰血耗損,陽氣無所依附,必緻漂浮行散而無所歸,《讀醫随筆》說:“所
謂血藏氣者,氣之性情栗悍滑疾,行而不止,散而不聚者也。若無以藏之,不竟行而竟
散乎?惟血之質為氣所戀,因以血為氣之室,而相裹結不散矣”,唐宗海亦說:“血虛者,
發熱汗出,以血不配氣,則氣盛而外洩也”(《血證論》卷6)。本證因血虛陰不維陽,
陽氣浮越于外,而出現肌熱面赤,煩渴欲飲,發熱頭痛,脈象洪大等類似白虎湯證之
象,但其脈雖洪大卻重按無力,故為真虛假實之證。可見此時辨别虛實證候的關鍵在于
脈象的虛實,正如李呆所雲:“血虛發熱,證象白虎,惟脈不長實有辨耳,誤服白虎湯必
死”(《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血虛陽浮之虛熱證而設,是證雖以陰血虧虛為本,陽浮發熱
為标,但有形之血不能速生,而外浮之陽氣若不及時挽回則恐有散亡之虞!故治療當遵
“急則治标”之訓,力挽其浮越之陽氣,留得一分陽氣,便有一分生機,俟陽氣漸回,
虛熱漸退,再緩圖其本。方中黃芪甘溫純陽,功擅補氣固表,本方重用該藥,意在取其
量大力宏,以急固行将散亡之陽氣,浮陽若得挽回,則諸危殆之候可緩,此即“有形之
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之理,且其補氣亦助生血之功,使陽生陰長,氣旺血
充,故本方以之為君。配以少量當歸養血和營,補虛治本為臣,再得黃芪生血之助,使
陰血漸充,陽氣漸可潛涵,則虛熱自退。正如張秉成所論:“如果大脫血之後而見此等脈
證,不特陰血告匮,而陽氣亦欲散亡。斯時也,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
固。故以黃芪大補肺脾元氣而能固外者為君。蓋此時陽氣已去裡而越表,恐一時固裡無
及,不得不從衛外以挽留之。當歸益血和營,二味合之,便能陽生陰長……非區區
補血滋膩之藥,所可同日語也”(《成方便讀》卷1)。
本方配伍特點在于以大劑補氣之藥配伍少量補血之品,重在益氣固表以治陽浮之
标,并可冀補氣生血之力以複血虛之本,故尤宜于血虛陽浮發熱之證。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為血虛發熱證立法,臨床運用時除肌熱,口渴喜熱飲,面紅
外,應以舌淡,脈大而虛,重按無力為使用要點。
2.加減法 血虛證而無陽浮發熱者,黃芪之量宜減;氣不攝血之出血證,可加仙鶴草、血餘炭等以加強止血之力。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婦人經期、産後血虛發熱等屬血虛陽浮證者,以及各種貧
血、過敏性紫癜、婦人月經過多,以及瘡瘍久潰不愈等辨證屬血虛氣弱或氣不攝血者。
[使用注意] 陰虛潮熱者,慎用本方。
腎氣丸
山萸肉12克 山藥12克 熟地24克 丹皮9克 澤瀉9克 茯苓9克 肉桂3克(焗服) 炮附子3克(先煎)
1.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強溫補腎陽之力;
2.若用于陽痿,尚需加淫羊藿、補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壯陽起痿之力;
3.痰飲咳喘者,加幹姜、細辛、半夏等以溫肺化飲。
(《金匮要略》)
[異名] 八味腎氣丸(《金匮要略》)、地黃丸(《太平聖惠方》卷98)、八仙丸(《養老
奉親書》)、補腎八味丸(《聖濟總錄》卷51)、八味丸(《如宜方》,錄自《普濟方》卷
401)、八味地黃丸(《小兒痘疹方論》)、附子八味丸(《證治要訣類方》卷4)、金匮腎氣丸
(《赤水玄珠全集》卷7)、桂附八味丸(《簡明醫彀》卷4)、桂附地黃丸(《簡明醫彀》卷
8)、附桂八味丸(《醫方論》卷工)、桂附八味地黃丸(《胎産心法》卷1)。
[組成] 幹地黃八兩(240g) 薯蓣四兩(120g) 山茱萸四兩(120g) 澤瀉三兩
(90g) 茯苓三兩(90g) 牡丹皮三兩(90g) 桂枝 附子炮各一兩(各30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6g),加至25丸(10g),
酒送下,每日2次。亦可作湯劑,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補腎助陽。
[主治] 腎陽不足證。腰痛腳軟,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
便反多,入夜尤甚,陽痿早洩,舌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細,以及痰飲,水腫,消渴,腳氣,轉胞等。
[病機分析] 腎為先天之本,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本。.若腎病日久傷陽,或他髒陽
虛累及于腎,或高年腎虧,房勞過度等均可導緻腎陽不足。腎位腰部,脈貫脊胫,腎陽
虛衰,經脈失養,則腰脊膝胫酸痛乏力;腎陽不足,不能溫養下焦,則身半以下常有冷
感。腎與膀胱相表裡,腎陽虛不能化氣利水,水停于内,則小便不利,少腹拘急不舒,
甚則發為水腫、腳氣;若腎陽虛餒,膀胱失于約束,則小便反多,入夜陽消陰長,故夜
尿尤頻;若腎陽不足,水液失于蒸化,津不上承,則口渴不已,液聚成痰,則發為痰
飲。舌質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細,皆為腎陽虛弱之象。由此可見,腎陽不足,氣化失
司,水液代謝失常為本證的基本病機表現。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腎陽不足之證而設,故以補腎助陽為法,“益火之源,以消
陰翳”,輔以利水滲濕。方中附子大辛大熱,為溫陽諸藥之首;桂枝辛甘而溫,乃溫通
陽氣要藥,二藥相合,補腎陽之虛,助氣化之複,共為君藥。然腎為水火之髒,内舍真
陰真陽,陽氣無陰則不化, “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
(《類經》卷14),故重用幹地黃滋陰補腎;配伍山茱荑、山藥補肝脾而益精血,共為臣
藥。君臣相伍,補腎填精,溫腎助陽,不僅可藉陰中求陽而增補陽之力,而且陽藥得陰
藥之柔潤則溫而不燥,陰藥得陽藥之溫通則滋而不膩,二者相得益彰。方中補陽之品藥
少量輕而滋陰之品藥多量重,可見其立方之旨,并非峻補元陽,乃在于微微生火,鼓舞
腎氣,即取“少火生氣”之義。正如柯琴所雲:“此腎氣丸納桂、附于滋陰劑中十倍之
一,意不在補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腎氣也”(錄自《醫宗金鑒。删補名醫方論》卷
27)。再以澤瀉、茯苓利水滲濕,配桂枝又善溫化痰飲;丹皮苦辛而寒,擅人血分,伍
桂枝則可調血分之滞,三藥寓瀉于補,俾邪去而補藥得力,并制諸滋陰藥可能助濕礙邪
之虞。諸藥合用,助陽之弱以化水,滋陰之虛以生氣,使腎陽振奮,氣化複常,則諸證自除。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補陽之中配伍滋陰之品,陰中求陽,使陽有所化;二是少
量補陽藥與大隊滋陰藥為伍,旨在微微生火,少火生氣。
由于本方功用主要在于溫補腎氣,且作丸内服,故名之“腎氣丸”。
[類方比較] 本方與六味地黃丸中均有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六
藥,均為補腎的常用方。其中六味地黃丸之地黃乃熟地黃,為滋補腎陰的代表方,适宜
于腎陰不足之證;本方之地黃為幹地黃(即生地黃),又配伍了桂枝、附子二味溫陽補
火之品,故成陰中求陽,少火生氣之劑,适宜于腎中陽氣不足之證,亦可用治腎陰陽兩虛之證。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補腎助陽的常用方劑。臨床以腰痛腳軟,小便不利或反多,
舌淡而胖,脈虛弱而尺部沉細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強溫補腎
陽之力;若用于陽痿,尚需加淫羊藿、補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壯陽起痿之力;痰飲咳喘
者,加幹姜、細辛、半夏等以溫肺化飲。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慢性腎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狀腺功能低下、性
神經衰弱、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慢性支氣管哮喘、更年期綜合征等辨證屬腎陽不足
者:
[使用注意] 若咽幹口燥,舌紅少苔,屬腎陰不足,虛火上炎者,不宜應用。 ,
12.五心煩熱
.
五心煩熱是指兩手心、足心發熱及自覺心胸煩熱,而體溫有的升高,有的并不升高的一種虛煩發熱症狀。 <素問.逆調論)有“陰氣少而陽氣盛,故熱而煩滿”及“陰虛生内熱”的論述,将煩與熱同時并見的症狀歸之于陰虛。
若腎虛濕熱下注,兩腳心熱伴足胫發熱疼痛者,不屬本節讨論範圍。
常見證候
陰虛五心煩熱:五心煩熱,午後熱甚,常欲手握冷物,卧時手腳喜伸被外,盜汗,遺精,顴紅,腰膝酸軟,口燥咽幹,舌質殷紅,光剝少苔,脈沉細數。
血虛五心煩熱,午後自覺兩手兩足心熱,小有煩勞則加重,神疲身怠,食少懶言,心悸,頭目眩暈,舌質淡,脈細弱或細澀。
邪伏陰分五心煩熱,手足心熱,心煩,眠差。有低熱,暮熱早涼,熱退無汗,能食形瘦,舌質紅少苔,脈弦細略數。
火郁五心煩熱:五心煩熱,胸悶,情志不舒,急躁易怒,頭脹,口苦,尿赤,婦女則經行不暢,舌紅,苔黃,脈沉數。
陰虛五心煩熱:五髒陰虛皆可出現五心煩熱,尤以肺脾腎三髒陰虛多見。其中,肺陰虛每由“肺痨”久治不愈,肺陰耗傷所緻,症見骨蒸潮熱,盜汗,咳嗽氣短,甚則咯血,舌紅,脈細數。治宜滋陰養血,清熱,除蒸,方用 秦艽鼈甲散 。
秦艽鼈甲散
柴胡12克 酥炙鼈甲12克 地骨皮12克 秦艽6克 當歸6克 知母6克
1.如陰虧較甚者,可加生地黃以壯水滋陰;
2.汗多加黃芪以益氣固表;
3.咳嗽較甚者,酌加川貝、瓜蒌等化痰止咳之品。
柴胡12克 酥炙鼈甲12克 地骨皮12克 秦艽6克 當歸6克 知母6克
1.如陰虧較甚者,可加生地黃以壯水滋陰;
2.汗多加黃芪以益氣固表;
3.咳嗽較甚者,酌加川貝、瓜蒌等化痰止咳之品。
《衛生寶鑒》卷5)
[異名] 秦艽鼈甲飲(《醫略六書》卷19)。
[組成] 柴胡 鼈甲去裙,酥炙,用九肋者 地骨皮各一兩(各30g) 秦艽 當歸知母各半兩(各15g)
[用法] 上六味,為粗末。每服五錢(15g),水一盞(150mi),加青蒿五葉,烏梅一個,煎至七分(100m1),去滓。空心,臨卧溫服。
[功用] 滋陰養血,清熱除蒸。
[主治] 風勞病。骨蒸盜汗,肌肉消瘦,唇紅頰赤,口幹咽燥,困倦,咳嗽,舌紅少苔,脈細數。
[病機分析] 本方是為感受風邪,失治傳裡,變生内熱,耗損陰血以緻骨蒸勞熱之
證而設,吳昆稱此為“風勞骨蒸”。陰虛内熱,故見骨蒸盜汗;骨蒸日久而血枯,則肌
肉消瘦,困倦乏力;虛火上炎,則唇紅頰赤,口幹咽燥;風火相搏而灼肺則咳嗽;舌紅
少苔,脈象細數等,均為虛熱内擾之征。
[配伍意義] 對此陰虛熱擾之證,理當清熱與滋陰并用,祛邪與扶正兼顧。方中秦
艽“療風,不問久新”(《名醫别錄》卷2),主骨蒸,故可祛風清熱;鼈甲滋陰退熱,
二者共為君藥。柴胡味苦性涼,可“除虛勞煩熱,解散肌熱”(《醫學啟源》卷下);地
骨皮味甘性寒,“能清骨中之熱,洩火下行”(《髒腑藥式補正》),二藥清洩涼降,以退
虛熱,合用為臣。知母清熱滋陰,當歸養血和血,二藥相伍,以培陰血虧虛之本,均為
佐藥。用法中加青蒿少許,以助清透邪熱;用烏梅者,是因證見盜汗、咳嗽,又恐方中
柴胡、秦艽、青蒿之類發汗之後,傷及陰液。烏梅酸斂,能斂肺止咳.,收澀止汗,并能
“引諸藥入骨而收其熱”(《醫方考》卷3)。且本品與解表透邪藥相伍,一散一收,祛邪
而不傷陰,斂陰而不礙邪,相反相成。諸藥相合,共成滋陰養血,清熱除蒸之效。
[類方比較] 本方與青蒿鼈甲湯、當歸六黃湯均系清虛熱之劑,俱有滋陰清熱作
用,主治虛熱證。但青蒿鼈甲湯以鼈甲滋陰搜邪退熱,青蒿芳香透熱外出,生地、知母
助鼈甲滋陰清熱,丹皮配青蒿涼血清熱,全方養陰和透熱并用而偏重于養陰,多應用于
熱病後期,夜熱早涼的邪伏陰分者;秦艽鼈甲散以鼈甲、當歸、知母滋陰養血清熱,秦
艽、青蒿、柴胡清洩陰分伏熱,地骨皮除蒸,烏梅斂汗生津,全方養陰和洩熱并用而偏
重于退熱,多用于陰虛血少,熱邪伏于陰血的骨蒸潮熱者;當歸六黃湯以當歸、二地滋
陰養血,黃芪補氣強衛,固表止汗,三黃清熱瀉火,全方滋陰養血和清火洩熱并用而偏
于養陰清熱止汗,多用于陰虛火旺而盜汗者。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外感風邪,失治傳裡,變生内熱,耗損陰血所緻之骨蒸潮熱
而設,臨床應用以骨蒸潮熱,肌肉消瘦,盜汗,咳嗽,舌紅少苔,脈細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如陰虧較甚者,可加生地黃以壯水滋陰;汗多加黃芪以益氣固表;咳
嗽較甚者,酌加川貝母、瓜蒌等化痰止咳之品。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結核病的潮熱以及溫熱病後期陰津耗損,餘熱未盡之證。
此外,原因不明的長期反複低熱屬陰虛者,使用本方亦能獲效。
肝陰虛則由勞倦過度,或肝病久治不愈,耗血傷陰,肝陰既虛,肝膽之火偏旺,症見手腳心熱,心胸煩熱,口渴不飲,眠少,身軟疲乏,舌紅少苔,脈弦細數。治宜滋陰養血清熱,方用清骨散 加味。
清骨散
銀柴胡5克 胡黃連3克 秦艽3克 醋鼈甲3克 地骨皮3克 青蒿3克 知母3克 甘草2克
1.若血虛甚者,可加當歸、白芍、生地以養陰補血;
2.嗽多者,加阿膠、麥門冬、五味子以滋陰潤肺止咳;
3.若兼氣虛者,加黃芪、黨參以益氣補虛;
4.食欲不佳,大便溏薄等脾胃虛弱者,宜去秦艽、胡黃連、知母等苦寒之品,加扁豆、山藥等以健脾和胃益陰。
《證治準繩。類方》卷1)
[組成] 銀柴胡一錢五分(5g) 胡黃連 秦艽 鼈甲醋炙 地骨皮 青蒿 知母各
一錢(各3g) 甘草五分(eg)
[用法] 水二盅(300m1),煎八分(240m1),食遠服。
[功用] 清虛熱,退骨蒸。
[主治] 虛勞發熱。骨蒸潮熱,或低熱日久不退,形體消瘦,唇紅顴赤,困倦盜
汗,或口渴心煩,舌紅少苔,脈細數等。
[病機分析] 本方證是肝腎陰虧,虛火内擾所緻。腎藏精而主骨,精乃陰之屬,陰
虛則精亦不足,陰虛生内熱,故見骨蒸潮熱。陰精耗損,水虧火炎,陰虛不能制陽,虛
火内擾,故見低熱日久不退。真陰消爍,肌體失養,則見形體消瘦,困倦無力。虛火上
炎則見唇紅顴赤。陰虛陽湊,逼津外出,故盜汗。陰虛則陰液不能上承,口舌得不到陰
液滋養,故口渴;陰虛内熱,心神被擾,故心煩。至于舌質紅,脈細數等,皆為陰虛内熱之症。
[方解] 對此虛火為患之證,若隻滋陰而不清熱,則虛火猖獗之勢難于控制。但是
清熱又不宜苦寒,若用苦寒之藥則更傷其陰。所以,本方集大隊善清虛熱退骨蒸之藥為
主,伍以滋陰之品,使熱退而陰複。方中銀柴胡甘苦微寒,清熱涼血,善退虛熱而無苦
燥之性,為方中君藥。知母滋陰瀉腎火而清虛熱,與銀柴胡合用清中兼透;胡黃連人血
分而清熱;地骨皮降肺中伏火,去下焦肝腎虛熱,三藥共清陰分之虛熱,善退有汗之骨
蒸,為方中臣藥。青蒿芳香,清虛熱而善透伏熱,引骨中之火,行于肌表;秦艽洩熱而
益陰氣;鼈甲鹹寒,既滋陰潛陽,又引藥人陰分,為治虛熱的常用藥,共為方中佐藥。
甘草調和諸藥,防苦寒藥物損傷胃氣而為使藥。諸藥相合,共奏清虛熱,退骨蒸之功
效。本方集大隊退熱除蒸之品于一方,重在清透伏熱,兼以滋養陰津,而成退熱除蒸之
效。原書雲本方“專退骨蒸勞熱”,故名“清骨散”。
[類方比較] 本方與青蒿鼈甲湯同治陰虛發熱,其不同點在于:清骨散以一派清虛
熱之品組方,治陰虛内熱之骨蒸潮熱;青蒿鼈甲湯以青蒿、鼈甲為君,配伍生地、知
母,是養陰與透邪并進,治熱病傷陰,邪伏陰分之證。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主治肝腎陰虧,虛火内擾之虛勞發熱,以骨蒸潮熱,形瘦盜汗,
舌紅少苔,脈細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血虛甚者,可加當歸、芍藥;生地以養陰補血;嗽多者,加阿膠、
麥門冬、五味子以滋陰潤肺止咳;兼氣虛者,加黃芪、黨參以益氣補虛;食欲不佳,大
.便溏薄等屬脾胃虛弱者,宜去秦艽、胡黃連、知母等苦寒之品,加扁豆、山藥等以健脾和胃益陰。 .
3.本方現代常用于結核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低熱不退,屬陰虛内熱者。
腎陰虛可由它髒陰虛累及,即所謂“窮必及腎”,或因房事不節,縱欲過度,腎精虧損則腎陰亦虛,症見五心煩熱,耳鳴,遺精,盜汗。腰為腎府,腎虛故腰膝酸軟,脈沉細數。治宜滋養腎精,清熱除蒸。方用左歸丸加地骨皮、白薇等。
左歸丸
大懷熟地12克 炒山藥6克 枸杞子6克 山茱萸6克 酒川牛膝6克 鹽菟絲子6克 鹿角膠6克(焗) 龜膠6克(焗)
1.滑精者,去川牛膝;
2.無火象者,去龜膠;
3.真陰不足,虛火上炎者,去枸杞子、鹿角膠,加女貞子、麥門冬以養陰清熱;
4.火?爍肺金,幹咳少痰者,加百合以潤肺止咳;
5.夜熱骨蒸者,加地骨皮以清虛熱,退骨蒸;
6.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水滲濕;
7.大便燥結者,去菟絲子,加肉苁蓉以潤腸通便;
8.氣虛者,加人參以補氣。
(《景嶽全書》卷51)
[組成] 大懷熟地八兩(240g) 山藥炒四兩(120g) 枸杞四兩(120g) 山茱萸肉四
兩(120g)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兩(120g) 菟絲子制四兩(120g) 鹿膠敲碎,炒珠四兩
(120g) 龜膠切碎,炒珠四兩(120g)
[用法] 上先将熟地蒸爛杵膏,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餘丸,食前用滾湯
或淡鹽湯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主治] 真陰不足證。腰酸腿軟,頭暈眼花,耳聾失眠,遺精滑洩,自汗盜汗,口
燥舌幹,舌紅少苔,脈細。
臨床上,肺、肝、腎三髒陰虛往往同時并見,互相影響,總宜養陰清熱除煩。用 清骨散 随證加減。
血虛五心煩熱:常由肝脾兩虛形成。脾為後天之本,散五谷之精氣,化生氣血,肝為藏血之髒,肝脾受損,生血、藏血失職,遂至血虛。外不能營皮毛,故面色、膚色蒼白;血虛肝熱,故五心煩熱;血虛上不能養頭目,故頭暈烘熱;心血失充,故心悸,舌質淡,脈細弱;肝為“罷極之本”,肝虛不勝疲勞,故稍有煩勞則引起低熱。治宜調肝理脾,方用 補肝湯 加地骨皮等。
補肝湯
方劑來源 清。<醫宗金鑒}。
組成與用法 當歸10克 白芍10哀 熟地10克 炙甘草6克
川芎6克 木瓜6克 酸棗仁6克
水煎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補肝養筋明目。主治肝血不足,筋緩手足不能
收持,目暗視物不清,舌質淡,脈弦細。
現代臨床 常用以治療腓腸肌痙攣,末梢神經炎,肢體抽動症,
夜盲等;又用以治療頸椎病,慢性肝炎,格林一巴利綜合征等病症。
例如。
(1)腓腸肌痙攣 本方加減,治療12例。結果;服藥6一12劑
後,全部治愈(《廣西中醫藥)1990年第4期)。
(2)末梢神經炎 本方加減治療。患者病已2年,兩手至肘麻木、
疼痛,每因受涼或過勞加重。結果;服藥3劑後,症狀減輕;繼進9劑告
愈。随訪1年,未見複發(《遼甯中醫雜志)1989年第工1期)。
(3)肢體抽動症 本方加減治療。患者病已1年,肢體不由自主
抽動。結果:服藥3劑後,諸症大減;再進6劑,治愈。随訪1年,未曾
複發(《遼甯中醫雜志》1989年第11期).
(4)小兒夜盲症 本方加減治療。患者入暮視物不清,行路困難。
結果:服藥4劑後,告愈(《四川中醫》1987年第11期)。
(5)頸椎病 本方加減治療。患者病已5月,後項脹痛、轉側不
利;經X線攝片提示:頸椎生理弧度變直,第5、6頸椎體現角尖狀增生
性改變。結果;服藥15劑後,臨床症狀消失,再進10劑,以資鞏固(《四
川中醫》1989年第2期)。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肝血不足,筋緩目暗之證。方用四物湯補
血調血,意在治本,合以木瓜養肝舒筋,為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筋緩
手足不能以持、目暗、舌質淡、脈弦細,為其辨證要點。
臨床如見血虛甚,可加首烏、杞子,氣虛,可加黃芪、人參;肢體拙
動,加全蠍、地龍等。
曆代方書中與本方同名者,尚有.
(1)瘩千金要方》補肝湯,由甘草.桂心、山茱萸、細辛、桃仁、柏子
仁、茯苓、防風、大棗組成;功能柔肝緩急;主治肝氣不足,兩脅下滿,筋
急不能太息,四肢厥冷。
(2)《蘭室秘藏》補肝湯,由柴胡、升麻、藁本、蒼術、半夏、神曲、茯
苓、生姜組成;功能散風,和胃,化痰;主治感受風邪、頭痛惡風,惡心嘔
吐,不思飲食,咳嗽稀痰。
(3)<金匮翼》補肝湯,由幹地黃、當歸、白芍、川芎、陳皮、甘草組
成;功能養肝緩急止痛;主治肝虛脅痛,脅下筋急,不得太息,目昏不明,
過勞即甚.
邪伏陰分五心煩熱:多由外感失治、誤治,餘邪留伏營陰所緻,鑒别要點在于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能食而形瘦。入夜營氣抗邪達于陽分則熱;清晨病邪複歸陰分而不能外解,故熱退無汗。餘邪久留,營陰耗損不能充養肌膚,故形體消瘦。 青蒿鼈甲湯 。
青蒿鼈甲散
青蒿6克 鼈甲15克 細生地12克 知母6克 丹皮9克
1.若暮熱早涼,汗解渴飲,去生地,加天花粉以清熱生津止渴;
2.治療肺痨骨蒸,陰虛火旺者,可加沙參、旱蓮草以養陰清肺;
3.對于小兒夏季熱屬于陰虛有熱者酌,加白薇、荷梗等以解暑退熱;
4.對于陰虛火旺者,加石斛、地骨皮、白薇等以退虛熱。
(《溫病條辨》卷3)
[異名] 青蒿鼈甲煎(《濕溫時疫治療法》)。
[組成] 青蒿二錢(6g) 鼈甲五錢(15g) 細生地四錢(12g) 知母二錢(6g) 丹皮三錢(9g)
[用法] 上藥以水五杯(750m1),煮取二杯(300m1),日再服。
[功用] 養陰透熱。
[主治] 溫病後期,邪伏陰分證。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舌紅苔少,脈細數。
[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乃溫病後期,陰液已傷,邪熱未盡,深伏陰分之證。人體衛
陽之氣,日行于表而夜行于裡。陰分本有伏熱,夜晚陽氣人陰,兩陽相加,陰不制陽,
故人夜身熱;白晝衛氣外行于表,陽出于陰,則熱退身涼。然雖熱退身涼,但邪熱仍深
伏陰分,不從表解,加之溫邪久留,陰液耗傷,無源作汗,故熱退而無汗。正如吳瑭所
說:“夜行陰分而熱,日行陽分而涼,邪氣深伏陰分可知;熱退無汗,邪不出表.而仍歸
陰分更可知矣”(《溫病條辨》卷3)。舌紅苔少,脈細數,皆為陰虛有熱之象。
[配伍意義] 對此陰虛邪伏之證,不可純用養陰之品,因邪熱未盡,深伏于陰分,
滋膩太過則戀熱留邪;雖有發熱,亦不得用苦寒之品,因陰液已傷,苦寒化燥則更傷其
陰。正如吳瑭所雲:“邪氣深伏陰分,混處氣血之中,不能純用養陰;又非壯火,更不得
任用苦燥”(《溫病條辨》卷3)。因此,隻能一面養陰,一面清熱,使陰複則足以制火,
邪去則其熱自退,且因邪熱深伏,故宜選用具有透達作用的清熱藥物,使之透出陽分而
解。方中鼈甲鹹寒,直人陰分,既可滋補陰液,又善人絡搜邪,清深伏陰分之熱;青蒿
味苦微辛而性寒,氣味芳香,為清熱透邪之要藥,《本草新編》卷3稱其“能引骨中之
火,行于肌表”。二藥相伍,鼈甲專人陰分滋陰,青蒿可出陽分透熱,使養陰而不戀邪,
透熱而不傷正,有相得益彰之妙,吳瑭自釋:“此方有先人後出之妙,青蒿不能直人陰
分,有鼈甲領之人也;鼈甲不能獨出陽分,有青蒿領之出也”(《溫病條辨》卷3),共
為君藥。生地甘涼,滋陰涼血;知母苦寒,滋陰降火,兩藥同為臣藥,協助鼈甲養陰以
退虛熱。丹皮辛苦而涼,可“治血中伏火,除煩熱”(《本草綱目》卷14),使火退而陰
生,以助青蒿透洩陰分之伏熱,用作佐藥。五藥合用,滋、清、透并進,标本兼顧,有養陰退熱之功。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最宜于溫熱病後期餘熱未盡,陰液不足之虛熱證。以夜熱早涼,
熱退無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暮熱早涼,汗解渴飲,去生地,加天花粉以清熱生津止渴;治療肺
痨骨蒸,陰虛火旺者,可加沙參、旱蓮草以養陰清肺;對于小兒夏季熱屬于陰虛有熱
者,酌加白薇、荷梗等以解暑退熱;對于陰虛火旺者,加石斛、地骨皮、白薇等以退虛熱。
3.本方現代常用于各種傳染病恢複期低熱、原因不明的發熱、慢性腎盂腎炎、腎
結核等屬陰虛内熱,低熱不退者。
[使用注意] 青蒿不耐高溫,用沸水泡服。餘藥煎服。
火郁五心煩熱:多因樞機不利,陰郁不達,或外邪未解,過用寒涼,冰伏其邪,或過食冷物,抑遏胃陽,不得洩越,症見心胸及手足心煩熱,四肢亦熱,尿赤,煩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清肝散火解郁,方用火郁湯加減。若胃陽被冷物所郁,陽氣不得敷布,郁而生熱,症見五心煩熱,四肢倦怠,煩悶無汗。治宜升陽散火,方用 升陽散火湯 。
升陽散火湯 .
方劑來源 金.《脾胃論》。又名柴胡升陽湯。
組成與用法 生甘草6克 防風7。5克 炙甘草9克 升麻15克
葛根15克 獨活15克 白芍15克 羌活15克 人參15克 柴胡
24克
上藥研為粗末;每服15克,水煎服。也可用飲片作湯劑,水煎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升陽散火解郁,益氣和中祛風。主治脾胃虛弱,
過食生冷物,抑遏陽氣,火郁脾土,而緻發熱倦怠、骨蒸勞熱、扪之烙手、
脅肋脹悶、脘腹疼痛、大便溏洩、中氣下陷、内髒下垂、少氣懶言、納食減
少、頭痛惡寒、肢體酸重疼痛等。
現代臨床 可用于治療功能性發熱,上呼吸道感染,風濕痹痛,神
經官能性腹瀉,腸源性慢性腹瀉等病症。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脾胃虛弱,火郁脾土,發熱倦怠,腹痛洩
瀉及風濕郁阻等病症。方用益氣補中、升陽散火的人參、炙甘草、柴胡、
升麻、葛根,合以斂陰瀉火、祛風化濕的白芍、防風、羌活、獨活同用,為
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發熱倦怠、胸脅脹悶、脘腹作痛、洩瀉、肢體
酸重疼痛,為其辨證要點。
改作湯劑,臨床如見功能性發熱兼有暑濕患者,加清水豆卷、鮮荷
葉、淡竹葉、藿香;疰夏患者兼有濕阻納呆,加蒼術、厚樸、陳皮、谷芽、麥
芽;胃脘痛,加延胡索、木香、砂仁、香附,伴有惡心嘔吐,加半夏、竹茹、
陳皮、生姜。
凡屬脾胃陰虛、胃火上炎患者,均非本方所宜;脾胃虛寒患者,也不
可用本方.
火郁五心煩熱屬實證,不同于陰虛、血虛之内傷發熱。臨床上隻要掌握五心煩熱兼見四肢發熱、頭脹、口苦、尿赤等肝郁火熱之證即可與之鑒别。
手足心、心胸在人體屬裡、屬陰,陰虛則熱生于内,故表現五心發熱;内熱郁遏,不得外洩,故覺心煩。臨床上雖手心、足心以熱同時并見多者,但亦不乏僅有手心熱而足心熱不甚.或足心熱甚而手心不甚覺熱。治療大法總以滋陰清熱除煩為主。不可一見煩熱,率用苦寒之品,妄加清洩。 [文獻别錄] :“虛勞裡急,悸衄,腹中痛,四肢酸痛,手足煩熱,咽于口燥, 小建中湯 主
小建中湯
桂枝9克 白芍18克 炙甘草6克 生姜片9克 紅棗12枚 麥牙糖70克(另包)
1.寒重者,加花椒溫中散寒;
2.便溏者,加白術健脾除濕;
3.氣滞者,加木香行氣除脹;
4.氣虛者,加黃芪、黨參補中益氣;
5.血虛者,加當歸溫養補血。
《傷寒論》
[異名] 芍藥湯(《古今錄驗方》,錄自《外台秘要》卷工7)、桂心湯(《聖濟總錄》
卷91)、建中湯(《傷寒明理論》卷4)、桂枝芍藥湯(《傷寒圖歌活人指掌》卷4)。
[組成] 桂枝三兩去皮(9g) 甘草二兩炙(6g) 大棗十二枚擘(4枚) 芍藥六
兩(18g) 生姜切三兩(9g) 饴糖一升(30g)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内饴糖,更上微火消解,
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溫中補虛,和裡緩急。
[主治] 虛勞裡急證。腹中時痛,喜溫欲按,舌淡苔白,脈細眩;或虛勞而心中悸
動,虛煩不甯,面色無華,或手足煩熱,咽幹口燥等。
[病機分析] 本方主治虛勞諸證。此言虛勞,皆因中焦虛寒,化源不足所緻。陽氣
不足則無以溫煦,故腹中時痛,喜得溫按;中虛則無以生化,陰陽俱乏,無以奉心,則
虛煩心悸,面色無華;中虛營衛化生不足,陰陽失調,而見手足煩熱,咽幹口燥。以上
治證雖較複雜,但皆因中焦虛寒,化源不足,營衛失和,氣血虛損所引起。
[配伍意義] 本方由桂枝湯倍芍藥加饴糖組成,以溫中補虛,和裡緩急為法,根據
《素問.髒氣法時論》“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之意,重用甘溫質潤的饴糖為君,溫中
補虛,和裡緩急。芍藥倍用,合饴糖酸甘益陰,緩急止痛;桂枝伍饴糖辛甘溫陽而祛
寒,兩味共為臣藥,一溫一涼,一散一收,以調和陰陽,化生氣血。衛為陽,不足者益
之必以辛;營為陰,不足者補之必以甘。生姜、大棗辛甘相合,健脾益胃,調和營衛,
為佐藥。甘草益氣健脾,調和諸藥,為使藥,且與桂枝相合有辛甘養陽之意,配芍藥又
有酸甘化陰之功。諸藥相伍,使中氣健,化源足,氣血生,營衛調,則虛勞諸證可解。
本方的配伍特點為:以甘溫藥為主,伍以辛酸,以成辛甘化陽和酸甘化陰之劑,使
陰陽相生,中氣自立。
[類方比較] 本方與桂枝湯均出自《傷寒論》,但其理法與桂枝湯有别。桂枝湯以
桂枝為君,功能解肌發表,調和營衛,治療外感風寒表虛證,屬于辛溫解表劑;本方以
饴糖為君,功能溫中補虛,和裡緩急,用于虛勞腹痛,心悸等裡寒虛證,屬于溫中補虛之劑。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虛勞裡急腹痛的常用方劑,臨床以腹痛喜溫喜按,面色
無華,舌淡紅,脈沉弱或虛弦為辨證要點。
2.加減法 寒重者,加花椒溫中散寒;便溏者,加白術健脾除濕;氣滞者,加木
香行氣除脹;氣虛者,加黃芪、黨參補中益氣;血虛者,加當歸溫養補血。
3。本方現代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再生障礙性貧血、神經衰弱、
慢性肝炎、溶血性黃疸等疾病而見上述症狀者,對于功能性發熱、白血病等屬陰陽失調
所緻的虛熱,亦可應用本方。
[使用注意] 陰虛火旺、嘔家、吐蛔、中滿者,不宜應用本方。
(聖濟總錄)卷第四十三:“論曰心煩熱之病,手少陰經有餘所緻也,其不足則亦能令人虛煩。”
13.無 汗
無汗,指當汗出而不汗出者。如(素問。脈要精微論)有“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的記載。 大凡正常人春夏陽氣疏洩,氣血趨向于表,故有汗出;秋冬陽氣匿藏,氣血趨向于裡,故少汗或無汗,此乃自然之勢。倘或外邪入侵肌表,腠理開阖失司,則當汗出而汗不出者,是為病态。
常見證候
風寒表實無汗:全身無汗,惡寒發熱,頭痛身疼,鼻塞聲重,噴嚏流涕,喉癢咳嗽,舌苔薄白,脈象浮緊。
表寒裡熱無汗:全身無汗,發熱惡寒,肢體煩疼,鼻塞聲重,煩躁口渴咽痛,咳嗽痰黃,溲赤便秘,苔白或薄黃,脈象浮數。
寒濕束表無汗:全身無汗,頭脹如裹,肢體沉重,骨節煩疼,畏寒微熱,尤以日晡為甚,舌苔白膩,脈浮緊或遲。
風寒表實無汗與表寒裡熱無汗:二者同為風寒表實無汗證,然風寒表實無汗純是風寒所緻,而表寒裡熱無汗兼有裡熱證候。風寒表實無汗,由于風寒侵襲,束于肌表,寒為陰邪,其性凝閉,最易傷陽,衛陽被郁,故全身無汗。(傷寒明理論): “寒邪中經,腠理緻密,津液内滲,則無汗。”其辨證要點是,除無汗症外,尚有其他風寒束表(惡寒發熱、頭痛身疼,舌苔薄白、脈象浮緊)的臨床表現。治宜辛溫解表發汗,方選麻黃湯。
麻 黃 湯
(《傷寒論》)
[異名] 麻黃解肌湯(《深師方》,錄自《外台秘要》卷1)。
[組成] 麻黃去節三兩(9g) 桂枝二兩(6g) 杏仁去皮尖七十個(6g) 甘草炙一
兩(3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半,去
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将息。
[功用]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風寒束表,肺氣失宣證。惡寒發熱,頭疼身痛,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
浮緊。
表寒裡熱無汗,由于素體熱盛,或肺熱内蘊,複感風寒,内熱為外寒所遏,則形成外寒裡熱證,俗稱“寒包火”;如(重訂通俗傷寒論):“凡溫病伏暑将發,适受風寒搏束者,此為外寒束内熱,一名客寒包火。”亦有傷寒表邪未解,外邪已有入裡化熱之勢者,如(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其辨證要點是:除了風寒束表(無汗、惡寒發熱、身疼)的症狀以外,還兼有裡熱(身煩、口渴、咽痛、苔薄黃)等征象。治宜疏散風寒,兼清裡熱,方選 蔥豉桔梗湯 ,
蔥豉桔梗湯
蔥白3~5根 苦桔梗3~4.5克 焦山栀子6~9克 淡豆豉9~15克 蘇薄荷3~3.5克 連翹4.5~6克 生甘草2~2.5克 鮮淡竹葉3克
蔥 豉 湯
(《肘後備急方》卷2)
[異名] 蔥白豉湯(《類證活人書》卷19)。
[組成] 蔥白連須一虎口(5條) 淡豆豉一升(30g)
[用法]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取汗。不汗複更作,加葛根二兩,升麻三
兩,五升水煎取二升,分再服。必得汗;若不汗,更加麻黃二兩,又用蔥湯研米二合,
水一升,煮之,少時下鹽豉,後納蔥白四物,令火煎,取三升,分服取汗。
[功用] 解表散寒。
[主治] 外感表寒輕證。微惡風寒,或微熱,頭痛,無汗,鼻塞流涕,噴嚏,舌苔薄白,脈浮。
[病機分析] 本方證屬外感風寒表證之輕者。風寒束表,毛竅閉塞,衛陽被遏,因
感邪較輕,故其症見微惡風寒,或微發熱,頭痛無汗;肺合皮毛,開竅于鼻,風寒襲
表,每緻肺氣不宣,肺系不利,故鼻塞流涕、噴嚏;苔薄白,脈浮為風寒表證之征象。
[配伍意義] 外感風寒,宜辛溫解表。表寒輕證,隻需輕疏肌表,微發其汗,病邪
自可外達,不必用辛溫重劑,徒傷其表。故方用辛溫之蔥白發汗解表, “散風寒表邪”
(《丹溪手鏡》卷中),以“治傷寒頭痛身疼”(《羅氏會約醫鏡》卷17),為君藥。淡豆
豉辛而微溫,“發汗解肌”(《羅氏會約醫鏡》卷17),宣散表邪。二藥合用,解表散寒,
為輕宣發散之劑,對感冒及時疫初起,邪淺證輕者,頗為合拍。 . 十 . :'
本方之配伍特點:藥性平和,辛而不烈,溫而不燥,構成辛溫解表之輕劑。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藥性平和,溫而不燥,是治療外感風寒表證之輕者的常用方劑。
臨床以微惡寒,鼻塞,噴嚏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表證初起,服本方不汗者,乃病重藥輕,宜加葛根、升麻辛散透表,
助其發汗;服後仍不汗者,再加麻黃開腠發汗,逐邪外出;若患者惡寒無汗,頭痛較
甚,加荊芥、防風、羌活,以解表達邪;兼胸悶泛惡,舌苔白膩者,加紫蘇、蒼術、藿
香,以芳化濕濁;咳嗽明顯,咯痰不爽,聲音嘶啞者,配牛蒡子、桔梗、浙貝母,以宣
肺化痰,止咳利咽;發熱、咽痛、口苦,舌質偏紅或苔黃等裡熱證候明顯者,可加栀
子、黃芩、銀花、連翹,以清熱解毒。
3.現代多用本方治療感冒,屬于外感風寒而證候較輕者。
如風寒偏重者,可用大青龍湯 。
大青龍湯
麻黃12克(包) 桂枝6克 炙甘草6克 杏仁6克 生姜9克 大棗10枚 石膏18克
1.表寒不甚的,可酌減麻黃之量
2.裡熱重而身熱甚,煩躁口渴明顯者,加石膏
3.若兼喘咳,咯痰清稀,增加杏仁,并加入半夏、蘇子、桑白皮
4.若兼浮腫,小便不利,加桑白皮、葶苈子、茯苓、豬苓
(《傷寒論》)
[異名] 甘草湯(《聖濟總錄》卷13)。
[組成] 麻黃去節六兩(12g) 桂枝二兩(6g) 甘草炙二兩(6g) 杏仁去皮尖四
十粒(6g) 石膏如雞子大碎(18g) 生姜三兩(9g) 大棗十二枚擘(3g)
[用法]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
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複服,汗多亡
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功用] 發汗解表,兼清裡熱。
[主治]
1.外感風寒,裡有郁熱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煩躁,口渴,脈浮緊。
2,溢飲。身體疼重,或四肢浮腫,惡寒身熱,無汗,煩躁,脈浮緊。
[病機分析] 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脈浮緊,乃風寒束表,衛陽被遏,營陰
郁滞,毛竅閉塞引起,屬風寒表實證無疑。然表實之證,何見煩躁、口渴?表寒證與煩
躁、口渴并見,當系陽盛之體,外受風寒,寒邪較甚,表邪閉郁較重,緻使陽氣内郁而
為熱,熱邪傷津則口渴,熱無宣洩之路,擾于胸中則煩,煩甚則躁。正如張秉成所言:
“陽盛之人,外為風寒驟加,則陽氣内郁而不伸,故見煩躁不甯之象”(《成方便讀》卷
1)。因此,風寒束表,裡有郁熱是本方證的病機。
《金匮要略》用本方治療外感風寒,水飲内郁化熱之溢飲。溢飲乃“飲水流行,歸
于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之病證。肺為水之上源,水液運行,有賴肺氣宣
降,才能敷布于表,下輸膀胱。風寒外襲,肺失宣降,水津不能外布于表,下行膀胱,
則聚而為飲,水飲外溢于四肢則身體疼重或浮腫;飲邪郁而化熱則煩躁;惡寒發熱無汗
等症,皆為風寒束表所緻。
[配伍意義] 外感風寒,裡有郁熱之證,治當發汗解表為主,兼清郁熱。本方由
麻黃湯倍用麻黃、甘草,減輕杏仁用量,再加石膏、姜、棗組成。本方藥物配伍,
令人易生疑窦,證為表實而兼裡熱,用麻黃湯加石膏解表清裡即可,何以倍用麻
黃?此其一也;若倍麻黃意在增強發汗之功,何以倍甘草,且加人大棗?此其二
也。本方證與麻黃湯證比較而言,有兩個特點:一是雖同為風寒束表,但本方證表
閉較甚,為風寒表實重證;二是雖都因玄府閉塞而無汗,但本方證之不汗出尚與熱
邪傷津,“無津不能作汗”(《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卷上)有關。于此,方用麻
黃、桂枝、生姜辛溫發汗,倍用麻黃,則發汗之力尤峻,開腠之功甚著,三藥合
用,開表啟閉以散風寒,兼能使内郁之熱随汗而洩。倍用甘草,并與大棗、生姜相
配,補脾胃,益陰血,以資汗源。加石膏清解裡熱,并透達郁熱。減杏仁之量,是
因無喘逆見症,用之與麻黃相合,宣降肺氣,肺氣宣暢,腠理疏通,有利于表邪外
出。七藥同用,則能一汗而收表裡雙解之效。
方中石膏極為重要,與麻、桂配合亦很周密。石膏辛甘而寒, “其辛散涼潤之性,
既能助麻、桂達表,又善化胸中蘊蓄之熱為汗,随麻、桂透表而出也”(《醫學衷中參西
錄》中冊)。麻、桂得石膏,發表而無助熱之弊,石膏得麻、桂,清熱而無冰伏之慮,
且借其發表作用外達肌表,相濟以涼散郁熱。
本方治溢飲,主要取其發汗解表,宣肺行水之功。方中麻黃、桂枝、生姜辛溫發
汗,逐表邪與飲邪從汗孔外出;其中麻黃之利尿消腫,桂枝之化氣行水,生姜之溫胃散
水,皆有助于水飲的分消。麻黃、杏仁宣降肺氣,啟上閘以通調水道,使水飲下行。石
膏清洩郁熱;姜、棗、草益氣和中以助脾胃運化水濕。全方雖無治飲之藥,但确有治飲
之功。妙在通腠理開鬼門,以發越水氣(指溢飲),宣肺氣調水道,以利濕化飲,不治
飲而飲自愈。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寒溫并用,表裡同治,側重于“寒者熱之”、“汗而發之”;
二是發中寓補,則汗出有源,汗勿傷正。
[類方比較] 本方為麻黃湯加味而成。麻黃湯為發汗解表,主治外感風寒表實證的
代表方。本方在其基礎上重用麻黃,并加石膏、生姜、大棗,故發汗之力強于麻黃湯,
且兼内清郁熱之功,适宜于風寒表實重證兼裡有郁熱之證。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治療外感風寒兼裡有郁熱的代表方劑。臨床以惡寒發熱,無
汗,煩躁,脈浮緊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表寒不甚,可酌減麻黃之用量;裡熱重而身熱甚,煩躁,口渴明顯者,
可增加石膏之用量;若兼喘咳,咯痰清稀,增加杏仁用量,并配人半夏、蘇子、桑白皮
等化痰止咳平喘藥;若兼浮腫、小便不利,加桑白皮、葶苈子、茯苓、豬苓等瀉肺行
水,淡滲利濕藥。
3。現代用本方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急
性風濕性關節炎、急性.腎炎等病屬外寒裡熱或外寒裡熱挾飲者。
[使用注意] 本方發汗之力居解表方之冠,故一服得汗者,應停後服,以防過劑;
少陰陽虛、中風表虛證,以及有汗而煩,均應禁用。風寒在表而裡飲重者,亦不宜使用。
寒濕束表無汗:恙由汗出當風,或久居潮濕陰冷之地,或傷于霧露之氣,寒濕郁于肌表。寒主收引,濕性粘滞,陽氣被郁,腠理閉塞,故汗不得出。(金匮要略.痙濕暍病脈證第二):“病者一身盡疼,發熱, 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于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緻也。”其辨證要點:無汗,兼有寒濕郁表(頭脹如裹、肢體沉重、畏寒、發熱日晡加劇)的症狀。治療以散寒祛濕為大法,方選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 羌活勝濕湯 。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麻黃1.5克 炙甘草3克 薏苡仁1.5克 杏仁1.8克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金匮要略》) 麻黃去節,湯泡半兩(6g) 杏仁去皮尖,炒
十個(6g) 薏苡仁半兩(12g) 甘草炙一兩(3g)上判麻豆大,每服四錢匕(12g),
水盞半,煮八分,去滓,溫服,有微汗,避風。功用:發汗解表,祛風利濕。主治:風
濕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
本方系麻黃湯加減而成,适用于汗出當風,或久居潮濕之地所緻之風濕在表之證。
方用麻黃發汗解表,使濕從表而去;合杏仁宣降肺氣,通調水道,使水濕得以下輸;合
苡仁滲濕利尿,使濕從前陰而去;甘草調和藥性。
羌活勝濕湯
(《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羌活 獨活各一錢(各6g) 藁本 防風
甘草炙 川芎各五分(各3g) 蔓荊子三分(2g) 上哎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
一盞,空心食前去滓大溫服。如經中有寒濕,身重腰沉沉然,加酒洗漢防己五分,輕者
附子五分,重者川烏五分。功用:祛風勝濕。主治:外傷于濕,郁于太陽,肩背痛,脊
痛項強,或一身盡痛,或身重不能轉側,脈浮;邪在少陽、厥陰,卧而多驚。
方中羌活善祛上部風濕,獨活善除下部風濕,二者相合,長于發散周身之風寒濕
邪,舒利關節而止痹痛,共為君藥。防風、藁本祛風散寒,勝濕止痛,助君藥祛風濕止
痛之功,同為臣藥。川芎活血通絡,祛風止痛;蔓荊子祛頭面風濕而止痛,用為佐藥;
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
本方與九味羌活湯相比,俱用羌活、川芎、防風、甘草,均有祛風濕,止頭痛的功
效。但九味羌活湯多蒼術、細辛、白芷及生地、黃芩,其解表之力較本方略強,且兼清
内熱,主治以惡寒發熱為主,兼口苦微渴;本方多獨活、藁本、蔓荊子,祛風濕之力略
優,而解表之力較弱,主治以頭身重痛為主,惡寒發熱之表證不著。
九味羌活湯
(張元素方,錄自《此事難知》卷上)
[異名] 大羌活湯(《經驗秘方》,錄自《醫方類聚》卷62)、羌活沖和湯(《傷寒全
生集》卷2)、沖和湯(《古今醫統大全》卷14)、神解散(《壽世保元》卷2)、羌活散
(《嵩崖尊生全書》卷15)。
[組成] 羌活一兩半(9g) 防風一兩半(9g) 蒼術一兩半(9g) 細辛五分(3g)
川芎一兩(6g) 白芷一兩(6g) 生地黃一兩(6g) 黃芩一兩(6g) 甘草一兩(6g)
[用法] 上九味,哎咀,水煎服,若急汗,熱服,以羹粥投之;若緩汗,溫服,而
不用湯投之。
[功用] 發汗祛濕,兼清裡熱。
[主治] 外感風寒濕邪,内有蘊熱證。惡寒發熱,肌表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
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黃,脈浮或浮緊。
無汗一症,表證、裡證皆可出現,宜從寒熱虛實中辨析,不可徒用發汗,緻正氣妄洩,誤犯虛虛之戒。 [文獻别錄] 上卷:“昔人以奪血無汗,今以奪液無汗,血液雖殊,枯燥則一也。”
14.戰 汗
戰即振栗,又稱寒栗、寒戰。在外感熱病過程中,先振栗而旋即汗出者稱戰汗,為邪正相争的表現。 戰汗與“寒戰”不同,“寒戰”是自覺全身發冷而振栗,戰汗是指寒戰與汗出同時出現的症狀而言。
常見證候
太陽傷寒欲解戰汗:發熱,惡寒,肢節疼痛,舌苔薄白,脈浮數按之無力。若欲解,可振栗汗出.身靜,脈和病愈而安。 疫留氣分欲解戰汗:發熱甚而不惡寒,或反惡熱,煩渴或欲飲水,舌苔黃,脈洪大。若先振栗,随即全身汗出。繼而脈靜身涼,此為欲解病除之象。
太陽傷寒欲解戰汗與疫留氣分欲解戰汗:同屑外感病,在病程進行中,均可出現先振栗而後即汗出的戰汗症狀。戰汗之後 諸症悉解,其病自愈。前者為寒傷太陽肌表,故出現太陽表證(惡寒、發熱、無汗、脈浮)的症狀,
風寒之邪與正氣交争郁于太 陽經表,正邪交争,正不勝邪故振栗,旋即正氣盛邪氣衰,一鼓作汗,驅邪外出,故身靜脈和其表病自安,可不藥而愈。但若 雖戰汗而汗出不暢,表證仍在者,此可複發戰汗而愈,或予以調榮衛、解肌表之劑,可服桂枝湯。
桂枝湯
桂枝9克 白芍9克 炙甘草6克 生姜片9克 紅棗12枚
1. 如感冒,惡風寒較甚者,宜加防風、荊芥、淡豆豉。
2. 如患者體質虛者,加黃芪。
3. 兼見咳嗽者,宜加杏仁、蘇子、桔梗。
4. 用于風寒濕痹,宜加姜黃、細辛、威靈仙。
5. 項背拘急強痛,加葛根、防風、桑枝。
6. 用于妊娠嘔吐,可重用生姜,再酌加蘇梗、白術,砂仁。
7. 用于受冷即發的皮膚病,無熱象者,可加當歸、荊芥、防風、蟬蛻、丹參等。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桂枝9g 芍藥9g 炙甘草6g 生
姜9g 大棗12枚
上5味,破碎,以水700ml,微火煮取300ml,去滓,适寒
溫,分3次服,每次服lOOml。
注:本方之煎法、服法、用量等請參考本書14頁。
(功效)解肌發表,調和營衛
(主治}太陽中風,症見發熱,汗出惡風,頭項強痛,或兼
鼻鳴幹嘔,口和不渴,苔薄白,脈浮緩;虛寒下利兼表證,症見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妊娠惡阻,症見嘔吐不能食,無寒
熱,脈平,陰脈下弱;産後中風,日久不愈,症見頭微痛,惡
寒,時時有熱,心胸痞悶,幹嘔,汗出,舌質淡紅,苔薄白,脈 浮緩。
(臨證加減]
L桂枝湯的臨床應用綜述:用桂枝湯原方或加減治療疾病,
包括多種外感(感冒、高熱),内科雜病(自汗、出汗異常、低
熱,奔豚氣),婦兒科疾病(試胎、妊娠反應、人工流産後發熱、
陰癢及tbJL虛弱),五官及皮膚科疾病(瞳神散大、過敏性鼻炎、
多形型紅斑、濕疹、荨麻疹、皮膚瘙癢症、皮膚凍瘡、牛皮癬
等),外科、傷科及其他疾病等(肩凝症、無脈症、頸肩肘腰背
諸部負傷、筋癱症、闌尾炎)。[河南中醫,1984,fs,:28]
2。桂枝湯内外婦兒各科應用:用桂枝湯原方或加減治療内
科病(汗證、逆證、痛證、麻木不仁證、漏證、男科諸病)、外
科病(皮膚病、癢證、腸癰、腹痛)、婦科病(崩漏、帶下、妊
娠諸病、溢乳、更年期綜合征)、兒科病(感冒、小便異常)等
的概況。[國醫論壇,1991,cl,:46-48~
3.桂枝湯治妊娠惡阻:婦人妊娠後陰血下注沖脈,聚以養
胎;當沖脈之氣充沛,上行過亢,使胃失和降而緻惡阻。本方可
降逆平沖,使胃和胎安,其功主要在桂枝。用本方治惡阻,應以
無明顯寒象或熱象者為宜。若有明顯熱象者,加竹茹、黃芩。[新
.中醫,1984,(4):lZ-}
4.桂枝湯加味治療過敏性鼻炎:本病多因感受風寒或風熱,
有虛實之分,虛證因肺氣不足,衛氣失調,賊風乘虛侵入所緻,
可用桂枝湯加減為治.其以桂枝湯加葶苈子15g,蟬蛻lOg(後
2味藥研末用湯藥沖服)為基本方。氣虛者,加黃芪、黨參、白
術,以補氣固衛;鼻流稠涕,色黃者,加黃芩、黃柏,以清熱瀉
火;頭痛鼻塞者,加藁本、川芎、白芷、僵蠶、辛荑花、蒼耳
子,以祛風除濕,通竅止痛;鼻流清水,難以休止者,加五味
子、烏梅、诃子,以收斂止水。[新中醫,1978,c”.43
5。加味桂枝湯治療老年性便秘:藥用桂枝、炙甘草各6g,白
芍9g,生白術45g,黃芪、當歸各lOg,生姜3片,大棗5枚。每
日1劑,水煎服,服藥2—32劑。[新疆中醫藥,1995,c2,;51]
6.桂枝湯加減治療寒冷性多形型性紅斑;基本方用桂枝、
白芍、黃芪、附子、當歸、丹參、陳皮.從實驗項目治療前後的
對比動态觀察,大部分指标如血液流變學、甲皺皮膚毛細血管
鏡、免疫學檢查等,中藥組的好轉比例大于西藥組:即中藥組療
效優于西藥組,其原因在于遵循中醫藥學理論針對該病的寒和瘀
立法組方。從臨床觀察與實驗分析,本方既可調整人體的免疫功
能,又可改善血管功能,解除痙攣,并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
血液循環,增強心髒功能以消除微循環障礙,從而達到使血脈流
通的目的。[中醫雜志,1985,c4,:z9]
7.桂枝湯加味治療胫骨結節骨骺炎:基本方為桂枝8一
lOg,白芍、玄參各lOg,甘草5g,大棗8g生姜工一2片,桃仁
6—8g,紅花3—6g,葛根10~15g,牡蛎15g。每日工劑,水煎
服,藥渣用布包熱敷患處至皮膚潮紅,勿燙傷。工4天為工個療
程。[新中醫,1995,c12,:18、533
8.桂枝湯加減治療偏頭痛:基礎方為桂枝lOg,白芍、川
芎各30g,南星lOg,全蠍、甘草各5g。舌紅少苔,脈細者減桂
枝為5g,加生地15g;舌淡苔白潤,脈細遲者重用桂枝。[湖北中
醫雜志,1987,(5):39]
9.桂枝湯加味治療睾丸痛:以桂枝湯~n)fl楝子、貫衆、黃
芪為基本方。睾丸痛甚加橘核、玄胡索;陰囊紅腫疼痛而熱,皮
膚緊張光亮者,重用貫衆,加龍膽草、木通、蒼術;外傷引起或
局部有瘀斑或精索靜脈曲張者,加桃仁、紅花、木香;兼乏力者
加黨參。[浙江中醫雜志,1985,ts,;109J
10。桂枝湯加味治療偏癱:以桂枝湯加紅花、防風為基本
方。若汗出多,營陰傷重者,白芍增至30—40g;瘀血較重者,
減白芍加赤芍;汗出肢冷,脈微陽虛較重者,加附子;氣息低
微,脈浮虛者,加黃芪;下肢着地酸軟無力者,加全蠍。若因肝
陽上亢或五志過極,化火從風,挾痰、挾火上竄巅頂,橫竄精
髓,堵閉清竅,而緻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赤氣粗,舌紅苔
厚,脈弦數者,則桂枝湯又當忌用。[河南中醫,1986.《2,:35]
u.桂枝湯治療小兒多動症:基本方為桂枝6g,白芍15g,
炙甘草4g,生姜4片,大棗4枚.此為5歲左右d,JL的劑量,
臨床根據年齡酌情加減。水煎服,每日工劑,7日為工個療程, 觀察2—3個療程。
後者乃溫疫之邪由表傳裡, 疫邪稽留氣分,表現有氣分症狀(高熱、不惡寒、煩渴、脈洪大等),若正氣尚盛,亦可化戰汗驅邪由肌表而出,戰汗之後脈靜 身涼,煩渴頓除,其病自愈。若戰汗之後, “身熱未除,脈近浮,此邪氣拂郁于經,表未解也,當得汗解。如未得汗,以柴胡清燥湯和之”(邪 也。”(<瘟疫論補注))是疾病向惡化方面發展的表現。
柴胡清燥湯
處方柴胡3錢,黃芩2錢,陳皮1錢,甘草1錢,知母2錢,花粉2錢,蟬蛻(全)10個,白僵蠶(酒炒)3錢,大棗2枚。
功能主治溫病數下後餘熱未盡,邪與衛搏,熱不能頓除。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摘錄《寒溫條辨》卷五
戰汗一症,是正邪交争的一種臨床表現,其轉歸不外兩途,正勝邪則病自愈,邪盛正衰,正不勝邪,其病惡化。當哉汗之 時, “不可擾動,但可溫覆,擾動則戰而中止” (<溫疫論補注)),是臨床應當注意的。
[文獻别錄] . (世醫得效方。傷寒遺事>:“厥陰逆至第七日,脈得微緩微浮,為有脾胃脈也。故知脾氣全,不再受克,邪無所容,否極 泰來,榮衛将複,水升火降,則寒熱作而大汗解矣。”
15.自 汗
自汗,是指人體不因勞累、不因天熱及穿衣過暖和服用發散藥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而言。 本症首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謂之“自汗出”。
常見證候
營衛不和自汗:汗出惡風,周身酸楚,時寒時熱,舌苔薄白:脈緩。 風濕傷表自汗:自汗斷續,汗量不多,惡風畏寒,肢體重着麻木,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脈浮緩或濡滑。
熱熾陽明自汗:自汗頻出,汗量較多,高熱面赤,煩渴引飲,舌苔黃燥,脈洪大有力。 暑傷氣陰自汗:自汗頻繁,汗量較多,煩渴引飲,胸隔痞悶,舌質紅,苔黃而燥,脈洪大無力。
氣虛自汗:自汗常作,動則益甚,時時畏寒,氣短氣促,倦怠懶言,面色咣白,平時不耐風寒,極易感冒。舌質淡,苔薄白,脈緩無力。
陽虛自汗:自汗,動則加重,形寒肢冷,納少腹脹,喜熱飲,大便溏薄,面色萎黃或淡白,舌淡苔白,脈象虛弱。
營衛不和自汗:由于素體表虛,衛氣不固,腠理失密;再因營陰不足,易感風邪,緻使陰陽失調,開閹失司,故汗出後惡風明顯,周身酸楚,時寒時熱,舌苔薄白、脈緩為營衛不和之象。治宜調和營衛,方選 桂枝湯 。
桂枝湯
桂枝9克 白芍9克 炙甘草6克 生姜片9克 紅棗12枚
1.如感冒,惡風寒較甚者,宜加防風、荊芥、淡豆豉。
2.如患者體質虛者,加黃芪。
3.兼見咳嗽者,宜加杏仁、蘇子、桔梗。
4.用于風寒濕痹,宜加姜黃、細辛、威靈仙。
5.項背拘急強痛,加葛根、防風、桑枝。
6.用于妊娠嘔吐,可重用生姜,再酌加蘇梗、白術,砂仁。
7.用于受冷即發的皮膚病,無熱象者,可加當歸、荊芥、防風、蟬蛻、丹參等。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桂枝9g 芍藥9g 炙甘草6g 生
姜9g 大棗12枚
上5味,破碎,以水700ml,微火煮取300ml,去滓,适寒
溫,分3次服,每次服lOOml。
注:本方之煎法、服法、用量等請參考本書14頁。
(功效)解肌發表,調和營衛
(主治}太陽中風,症見發熱,汗出惡風,頭項強痛,或兼
鼻鳴幹嘔,口和不渴,苔薄白,脈浮緩;虛寒下利兼表證,症見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妊娠惡阻,症見嘔吐不能食,無寒
熱,脈平,陰脈下弱;産後中風,日久不愈,症見頭微痛,惡
寒,時時有熱,心胸痞悶,幹嘔,汗出,舌質淡紅,苔薄白,脈 浮緩。
(臨證加減]
L桂枝湯的臨床應用綜述:用桂枝湯原方或加減治療疾病,
包括多種外感(感冒、高熱),内科雜病(自汗、出汗異常、低
熱,奔豚氣),婦兒科疾病(試胎、妊娠反應、人工流産後發熱、
陰癢及tbJL虛弱),五官及皮膚科疾病(瞳神散大、過敏性鼻炎、
多形型紅斑、濕疹、荨麻疹、皮膚瘙癢症、皮膚凍瘡、牛皮癬
等),外科、傷科及其他疾病等(肩凝症、無脈症、頸肩肘腰背
諸部負傷、筋癱症、闌尾炎)。[河南中醫,1984,fs,:28]
2。桂枝湯内外婦兒各科應用:用桂枝湯原方或加減治療内
科病(汗證、逆證、痛證、麻木不仁證、漏證、男科諸病)、外
科病(皮膚病、癢證、腸癰、腹痛)、婦科病(崩漏、帶下、妊
娠諸病、溢乳、更年期綜合征)、兒科病(感冒、小便異常)等
的概況。[國醫論壇,1991,cl,:46-48~
3.桂枝湯治妊娠惡阻:婦人妊娠後陰血下注沖脈,聚以養
胎;當沖脈之氣充沛,上行過亢,使胃失和降而緻惡阻。本方可
降逆平沖,使胃和胎安,其功主要在桂枝。用本方治惡阻,應以
無明顯寒象或熱象者為宜。若有明顯熱象者,加竹茹、黃芩。[新
.中醫,1984,(4):lZ-}
4.桂枝湯加味治療過敏性鼻炎:本病多因感受風寒或風熱,
有虛實之分,虛證因肺氣不足,衛氣失調,賊風乘虛侵入所緻,
可用桂枝湯加減為治.其以桂枝湯加葶苈子15g,蟬蛻lOg(後
2味藥研末用湯藥沖服)為基本方。氣虛者,加黃芪、黨參、白
術,以補氣固衛;鼻流稠涕,色黃者,加黃芩、黃柏,以清熱瀉
火;頭痛鼻塞者,加藁本、川芎、白芷、僵蠶、辛荑花、蒼耳
子,以祛風除濕,通竅止痛;鼻流清水,難以休止者,加五味
子、烏梅、诃子,以收斂止水。[新中醫,1978,c”.43
5。加味桂枝湯治療老年性便秘:藥用桂枝、炙甘草各6g,白
芍9g,生白術45g,黃芪、當歸各lOg,生姜3片,大棗5枚。每
日1劑,水煎服,服藥2—32劑。[新疆中醫藥,1995,c2,;51]
6.桂枝湯加減治療寒冷性多形型性紅斑;基本方用桂枝、
白芍、黃芪、附子、當歸、丹參、陳皮.從實驗項目治療前後的
對比動态觀察,大部分指标如血液流變學、甲皺皮膚毛細血管
鏡、免疫學檢查等,中藥組的好轉比例大于西藥組:即中藥組療
效優于西藥組,其原因在于遵循中醫藥學理論針對該病的寒和瘀
立法組方。從臨床觀察與實驗分析,本方既可調整人體的免疫功
能,又可改善血管功能,解除痙攣,并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
血液循環,增強心髒功能以消除微循環障礙,從而達到使血脈流
通的目的。[中醫雜志,1985,c4,:z9]
7.桂枝湯加味治療胫骨結節骨骺炎:基本方為桂枝8一
lOg,白芍、玄參各lOg,甘草5g,大棗8g生姜工一2片,桃仁
6—8g,紅花3—6g,葛根10~15g,牡蛎15g。每日工劑,水煎
服,藥渣用布包熱敷患處至皮膚潮紅,勿燙傷。工4天為工個療
程。[新中醫,1995,c12,:18、533
8.桂枝湯加減治療偏頭痛:基礎方為桂枝lOg,白芍、川
芎各30g,南星lOg,全蠍、甘草各5g。舌紅少苔,脈細者減桂
枝為5g,加生地15g;舌淡苔白潤,脈細遲者重用桂枝。[湖北中
醫雜志,1987,(5):39]
9.桂枝湯加味治療睾丸痛:以桂枝湯~n)fl楝子、貫衆、黃
芪為基本方。睾丸痛甚加橘核、玄胡索;陰囊紅腫疼痛而熱,皮
膚緊張光亮者,重用貫衆,加龍膽草、木通、蒼術;外傷引起或
局部有瘀斑或精索靜脈曲張者,加桃仁、紅花、木香;兼乏力者
加黨參。[浙江中醫雜志,1985,ts,;109J
10。桂枝湯加味治療偏癱:以桂枝湯加紅花、防風為基本
方。若汗出多,營陰傷重者,白芍增至30—40g;瘀血較重者,
減白芍加赤芍;汗出肢冷,脈微陽虛較重者,加附子;氣息低
微,脈浮虛者,加黃芪;下肢着地酸軟無力者,加全蠍。若因肝
陽上亢或五志過極,化火從風,挾痰、挾火上竄巅頂,橫竄精
髓,堵閉清竅,而緻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赤氣粗,舌紅苔
厚,脈弦數者,則桂枝湯又當忌用。[河南中醫,1986.《2,:35]
u.桂枝湯治療小兒多動症:基本方為桂枝6g,白芍15g,
炙甘草4g,生姜4片,大棗4枚.此為5歲左右d,JL的劑量,
臨床根據年齡酌情加減。水煎服,每日工劑,7日為工個療程,
觀察2—3個療程。
風濕傷表自汗:多見感冒挾濕以及痹證等。正如(類證治裁.汗症)指出:“若夫風濕相搏,時自汗出,惡風自汗”。由于風濕之邪侵襲肌表,傷及衛陽,或素體虛弱,複感風濕外邪,肌表受損,導緻腠理時開時阖,所以自汗斷續,汗量不多,惡風畏寒,脈浮緩;風濕痹阻經絡,經隧失于通暢,則出現肢體重着麻木,脈濡滑;濕邪易緻三焦失暢,膀胱不利而小便短少;舌苔薄白,為風濕侵襲肌表而無熱象。治宜祛風勝濕,益氣固表,方選 防己黃芪湯 加減。
防已黃芪湯
防已12克 炙甘草6克 白術9克 黃芪15克
1.如果兼氣喘加麻黃6克
2.如果兼胃中不和的,加入白芍3.6克
3.如果兼有氣上沖的,加桂枝3.6克
4.如果兼下有陳寒的,加細辛3克
5.水濕偏盛,腰膝腫者,宜加茯苓、澤瀉以利水退腫。
(《金匮要略》)
[異名] 防己湯(《脈經》卷8)、木防己湯(《深師方》,錄自《外台秘要》卷20)、
漢防己湯(《傷寒類證活人書》卷17)、逐濕湯(《風科集驗方》,錄自《永樂大典》卷
13879)、白術煎(《仙拈集》卷1)、黃芪防己湯(《雜病源流犀燭》卷5)。
[組成] 防己一兩(12g) 黃芪一兩一分(15g)去蘆 甘草半兩(6g)炒 白術七錢半(9g)
[用法] 上锉如麻豆大,每抄五錢匕(15g),加生姜四片,大棗一枚,水一盞半,
煎至八分,去滓溫服,良久再服。服後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以下如冰,後坐被上,又以
一被繞腰下,溫令微汗,瘥(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日分3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益氣祛風,健脾利水。
[主治] 風濕或風水。汗出惡風,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浮。
[病機分析] 張仲景用本方一治“風濕”、一治“風水”。水之與濕,異名同類,濕
為水之漸,水為濕之積。因此,二者隻有程度上的差異,而無實質上的不同,故可一并
治之。風濕與風水,有表虛與表實之不同,本方所治,乃表虛不固,外受風邪,水濕郁
于肌表經絡之間所緻。肺主氣,外合皮毛,又主表;脾主運化水濕,亦主肌肉。此病多
由平素脾肺不足,脾虛則失運,水濕不行而内蘊;肺虛則表不固,腠理疏松。一旦感受
風邪,與水濕相搏于肌表。脈浮主風主表,風客皮毛,是以脈浮;水濕阻于肌腠,經絡
不和,是以身重;肺虛表弱,衛陽不固,肌腠空疏,是以汗出惡風;小便不利,乃水濕
内停,脾虛不運所緻;舌淡苔白乃脾肺不足之明證。
[配伍意義] 本方為表虛不固,外受風邪,水濕郁于肌表經絡而設。外受風邪,水
濕在表,法當汗解,然其人表虛衛陽不固,腠理疏松,不任其汗,若用藥強汗,必重傷
其表;表虛當固,然其入水濕内停,邪阻肌表,固表則風邪不除,水濕不去,反有閉門
留寇之弊。隻有益氣固表與祛風行水除濕并投,方為合拍。方中重用黃芪,既可益氣固
表以扶正,又可利水消腫以祛邪。《本草求真》卷5言其“人肺補氣,人表實衛,為補
氣諸藥之最。”《本草思辨錄》卷l亦曰:“黃芪從三焦直升至肺,鼓其陽氣,疏其壅滞,
肺得以通調水道,陰氣大利,此實黃芪之長技。”防己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經,祛風利
水,除濕止痛。《本草求真》卷4曰:“防己辛苦大寒,性險而健,善走下行,長于除濕、
通竅、利道,能瀉下焦血分濕熱及療風水要藥。”防己與黃芪相配,一補氣,一利水,
一扶正,一祛邪,邪正兼顧,使利水而不傷正,扶正而不留邪,共為君藥。白術健脾祛
濕,既助防己祛水濕,又助黃芪益氣固表,為臣藥。芪、術相配,一健脾氣,一補肺
氣,相得益彰。甘草益氣健脾,培土制水,使脾氣健運,水濕不留,且可調和諸藥;
姜、棗和脾胃,調營衛,共為佐、使。諸藥合用,邪正兼顧,共奏益氣祛風,健脾利水
之功。服後坐被上,以被繞腰以下,乃溫令微汗出,使風邪得除,衛陽得固,脾氣健 :
運,水濕通利,于是風濕、風水之表虛證悉得痊愈。“服後如蟲行皮中”,正是衛陽振
奮,風濕欲解之佳兆。 :
本方以防己祛風除濕,黃芪益氣固表,共為君藥,又制為湯劑,故名“防己黃芪湯”。
本方配伍特點,是補氣與利濕兼施,脾肺雙補,使利水而不傷正,扶正而不留邪。
[類方比較] 防己黃芪湯與五苓散、豬苓湯三方功用與主治證的異同點:三者皆有
利水消腫作用,均可治水濕内停之水腫證。而防己黃芪湯偏于益氣利水,主治氣虛而濕
盛之風水證;五苓散偏于化氣利水,主治水濕内停,氣化不行之蓄水證;豬苓湯偏于滋
陰清熱利水,主治陰虛而水熱互結證。
[臨床運用r
1.證治要點 本方為治療風濕、風水屬于表虛證的常用方劑。是一首标本兼顧之
劑。使用本方以汗出惡風,小便不利,苔白脈浮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兼腹痛者,為肝脾不和,宜加白芍以柔肝理脾,緩急止痛;喘者,為
肺氣不宣,宜加麻黃少許以宣肺平喘;氣上沖者,宜加桂枝以平沖降逆;水濕偏盛,腰
膝腫者,宜加茯苓、澤瀉以利水退腫。
3.本方現代常加減用于急慢性腎小球腎炎、心髒性水腫、風濕性關節炎等屬氣虛而濕盛者。
[使用注意] 水腫實證而兼有惡心、腹脹、便溏等腸胃症狀者,不宜使用本方;若
水濕壅盛,汗不出者,雖有脈浮惡風亦非本方所宜。使用本方必須權衡虛實之輕重緩
急,恰當配伍,務使固表不留邪,祛邪不傷正,因補之不當邪氣反實,散之太過,表氣
益虛。使用本方以微微汗出為宜,不可大發其汗,因濕為陰邪,其性重濁粘滞,尤其是
此為表虛證,更當審慎;應注意服藥方法及藥後調護。原書中“良久再服”,“坐被上,
又以一被繞腰以下;溫令微汗”,足資借鑒。
熱熾陽明自汗與暑傷氣陰自汗:二者皆為熱證自汗,病機也有類似之處,但發病的季節,所感之邪不同。前者為傷寒邪傳陽明之症,發病不拘于夏季;後者為傷暑氣陰虧耗之症,發生于夏季。熱熾陽明自汗的辨證要點是:大汗出而熱仍不解,兼有高熱煩渴、脈洪大有力等症,治療宜清熱瀉火, 白虎湯 之類;
白虎湯
知母18克 石膏48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2克
1.熱甚而津氣耗損,背惡寒,脈洪大而芤者,加人參。
2.溫熱病氣血兩燔,見高熱煩渴,神昏谵語,抽搐等證,加羚羊角、犀角。
3.氣分熱甚,複有風寒外束者,加蔥白、豆豉、細辛。
4.胃火識盛,高熱煩躁,大汗出,口渴多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甚則谵語狂躁,或不識人,舌苔老黃起刺,脈弦數有力者,加大黃、玄明粉。
5.寒熱往來,寒輕熱重,心煩汗出,口渴引飲,脈弦數有力,加柴胡、黃芩、天花粉、鮮荷葉。
6.傷寒、溫病邪傳胃腑,燥渴身熱,白虎證具,其人胃氣上逆,心下滿悶者,去甘草、粳米,加半夏、竹茹。
7.白虎證,不惡寒但惡熱,自汗不解,心煩口渴,脈滑數有力,尿短紅赤,甚則煩熱昏狂,皮膚隐現斑疹,去甘草,加薄荷、荷葉、益元散、鮮竹葉、桑枝。
8.消渴證而見煩渴者,加天花粉、蘆根、麥門冬。
《傷寒論》)
[組成] 知母六兩(18g)石膏一斤(50g)碎 甘草二兩(6g)炙 粳米六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熱生津。
[主治] 氣分熱盛證。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有力。
[病機分析] 本方證病機為傷寒熱邪内傳陽明經,或外感寒邪人裡化熱,或溫熱病
邪熱傳人氣分。陽明屬胃,為多氣多血之腑,外主肌肉,其經脈上循頭面,正盛邪實,
熱邪熾盛,故壯熱面赤不惡寒;熱灼津傷,欲飲水自救,而見煩渴引飲;熱邪迫津外
洩,因而出現大汗;由于大熱傷陰,加之汗出耗津,而見大渴;大熱之邪,充斥經脈,
脈見洪大而數。此即所謂大熱、大渴、大汗出、脈洪大之四大證。此外,尚可兼見舌質
紅,苔白而幹,氣粗如喘等一派裡熱之象。其發病總由裡熱熾盛所緻。但因其裡熱屬無
形熱邪彌漫,而未與有形之積相結,故不緻出現便秘腹痛等實熱内結之象。
[配伍意義] 本方證邪既離表而人裡,故不可發汗;雖裡熱熾盛但尚未至腑實便
秘,故不宜攻下。根據《素問.至真要大論》“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應當首選大清裡
熱之品。然因熱盛傷津,若用苦寒直折,則恐傷津化燥,愈傷其陰。即如柯琴所說:“土
燥火炎,非苦寒之味所能治矣。經曰:甘先人脾,又曰:以甘瀉之……以是知甘寒之
品,乃瀉胃火、生津液之上劑也”(《傷寒來蘇集。傷寒論注》卷3)。因此,當以甘寒滋
潤,清熱生津之法治之。方中重用石膏,辛甘大寒。辛能透熱,寒能勝熱,故能外解肌
膚之熱,内清肺胃之火,甘寒相合,又能生津以止渴,可謂一舉三得,故為方中君藥。
張錫純認為石膏“其寒涼之力遠遜于黃連、龍膽草、知母、黃柏等藥,而其退熱之功效
則遠過于諸藥……諸藥之退熱,以寒勝熱也,而石膏之退熱,逐熱外出也。是以将石膏
煎服之後,能使内蘊之熱息息自毛孔透出”(《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說明石膏長于
透熱除煩而生津止渴,為退大熱、複津液平穩可靠之品。知母苦寒質潤,苦寒瀉火,潤
以滋燥,“能益陰清熱止渴,人所共知”(《本經疏證》卷7)。本方用之“清肺胃氣分之
熱,則津液不耗而陰自潛滋暗長矣”(《重慶堂随筆》卷下)。既助石膏以清熱,又潤為
熱邪已傷之陰,正如《本草正義》卷1曰:“知母寒潤,止治實火,瀉肺以洩壅熱……清
胃以生津液……熱病之在陽明,煩渴大汗,脈洪裡熱,佐石膏以掃炎”,為方中臣藥。
粳米、甘草和胃護津,緩石膏、知母苦寒重降之性,以防寒涼傷中之弊,并使藥氣留連
于胃,更好地發揮作用,共為佐使。以上諸藥配伍,共成清熱生津,止渴除煩之劑,使
其熱清煩除,津生渴止,則大熱、大渴、大汗、脈洪大等諸證自解。
本方配伍特點主要有二:一是取辛甘寒之石膏與苦寒潤之知母相配,君臣相須,使
清熱生津之力倍增。二是寒涼的石膏、知母配伍補中護胃的甘草、粳米,以防寒涼傷
胃,使祛邪而不傷正。藥雖四味,但清熱生津之功卻甚顯著,實為療氣分大熱之良劑。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清法的代表方、基礎方、常用方。清熱力強,應以身大熱、
汗大出、口大渴、脈洪大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熱甚而津氣耗損,背微惡寒,脈洪大而芤者,加人參以清熱益氣生津;
溫熱病氣血兩燔,見高熱煩渴,神昏谵語,抽搐等證,加羚羊角、犀角以清熱涼血,熄
風止痙;氣分熱甚,複有風寒外束者,加蔥白、豆豉、細辛,以增發散風寒的作用;胃
火熾盛,高熱煩躁,大汗出,口渴多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甚則谵語狂躁,或昏不
識人,舌苔老黃起刺,脈弦數有力者,加生大黃、玄明粉,以瀉熱攻積,軟堅潤燥;寒
熱往來,寒輕熱重,心煩汗出,口渴引飲,脈弦數有力,加柴胡、黃芩、天花粉、鮮荷
葉以和解少陽;傷寒、溫病邪傳胃腑,燥渴身熱,白虎證具,其人胃氣上逆,心下滿悶
者,去甘草、粳米,加清半夏、竹茹以和胃止嘔;不惡寒但發熱,自汗不解,心煩口
渴,脈滑數有力,尿短紅赤,甚則煩熱昏狂,皮膚隐現斑疹,去甘草,加薄荷、荷葉、
益元散、鮮竹葉、桑枝;消渴證而見煩渴引飲,屬胃熱者,加天花粉、蘆根、麥門冬等。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感染性疾病,如大葉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出
血熱、麻疹、牙龈炎等具有氣分熱盛之證者,以及糖尿病、老年口腔幹燥症、急性虹膜
睫狀體炎、腦卒中、變應性亞敗血症、風濕性心肌炎、小兒疱疹性口腔炎、登革熱、風
濕性關節炎、不明原因高熱等辨證屬于裡熱熾盛的多種疾病。
[使用注意] 《傷寒論》指出:“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
湯。”當病邪在表,由于風寒所困',表證未解,邪未傳裡,未出現身熱、汗出、煩渴、
脈洪大有力等陽明經症狀時,不宜應用。《溫病條辨》卷工提出白虎湯有四禁:“白虎本
為達熱出表,若其人脈浮弦而細者不可與也;脈沉者不可與也;不渴者不可與也;汗不
出者不可與也。”陽虛發熱者,由于脾胃虛弱,陽氣外越,表現身熱自汗,倦怠懶言,
但惡風,脈浮無力等,忌用本方,以免傷陽氣。陰盛格陽,表現為真寒假熱者,禁用本方。
暑傷氣陰自汗的辨證要點是:既有暑熱(發熱汗出)之征,又有氣陰不足口渴舌紅,脈雖洪而無力)的症狀,治宜清暑洩熱,益氣生津,方選 王氏清暑益氣湯 。
清暑益氣湯
西洋參5克 石斛15克 麥冬9克 黃連3克 竹葉6克 荷梗15克 知母6克 甘草3克 粳米15克 西瓜翠衣30克
1.若暑熱較盛,可酌加石膏、金銀花、連翹等以清熱;
2.若津氣耗傷較重,黃連可酌減,西洋參、石斛、麥冬等益氣生津之品可加量;
3.小兒夏季熱,久熱不退,煩渴體倦,屬于氣津不足者,可去黃連加入白薇、地骨皮以養陽退熱;
4.若兼濕濁,麥冬、知母等亦當酌減;
5.若汗多,可加糯稻根、浮小麥以收斂止汗
(《溫熱經緯》卷4)
[異名] 王氏清暑益氣湯(《中醫方劑學講義》南京中醫學院主編)。
[組成] 西洋參(5g) 石斛(15g) 麥冬(9g) 黃連(3g) 竹葉(6g) 荷梗
(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原方未著分量,據統
編教材《方劑學》4版補)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暑益氣,養陰生津。
,[主治] 暑熱氣津兩傷證。身熱汗多,口渴心煩,小便短赤,體倦少氣,精神不振,脈虛數。
[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乃暑熱耗傷氣津之證。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易升易散,耗
氣傷津,正如(素問.舉痛論》所言:“炅則腠理開,營衛通,汗大洩,故氣洩矣。”暑熱
郁蒸,則身熱汗多,熱擾胸膈,則心煩;耗傷津液,則口渴喜飲,小便短赤;氣随津
脫,則體倦少氣,精神不振;脈象虛數,為暑傷氣津之象。
[配伍意義] 本方為暑熱耗傷氣津之證而設。根據《素問.至真要大論》“熱者寒
之”,以及《素問.三部九候論》“虛則補之”的治療原則,以清暑益氣,養陰生津立法。
方中西洋參甘苦涼,益氣生津,養陰清熱;西瓜翠衣甘涼,清熱解暑,生津止渴,二藥
共為君藥。荷梗助西瓜翠衣以解暑清熱;石斛、麥冬皆甘寒之品,助西洋參養陰生津,
且石斛兼能清熱,麥冬兼能清心除煩,以上三藥共為臣藥。黃連苦寒,功專清熱瀉火,
以助清熱祛暑之力;知母苦寒甘潤,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竹葉甘淡,清熱除煩,均為
佐藥。甘草、粳米益胃和中,為使藥。諸藥相合,使暑熱得清,氣津得複,諸症自除,
故名“清暑益氣湯”。
本方配伍特點:用大量甘涼濡潤之品,稍佐苦寒清洩,兼顧清熱解暑與益氣生津,
使清熱而不傷陰,補虛而不戀邪。
[類方比較] 本方與《傷寒論》竹葉石膏湯均能清解暑熱,益氣生津,用于感受暑
熱,氣津兩傷者。但本方有西瓜翠衣、荷梗等治暑專藥,其清暑養陰生津之力較強,屬
祛暑劑,常用于感受暑熱,氣津兩傷,體倦少氣,汗多脈虛者;而竹葉石膏湯則以石
膏、竹葉等清熱,其清熱和胄功能較強,屬清熱劑,多用于熱病之後,餘熱未清,氣陰兩傷,嘔逆虛煩者。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用于夏月感受暑熱,氣陰兩傷之證。以身熱多汗,體倦少氣,
口渴,脈虛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暑熱較盛,可酌加石膏、金銀花、連翹等以清熱;若津氣耗傷較重,
黃連可酌減,西洋參、石斛、麥冬等益氣生津之品可加量;小兒夏季熱,久熱不退,煩
渴體倦,,屬于氣津不足者,可去黃連加入白薇、地骨皮以養陰退熱;若兼濕濁,麥冬、
知母等亦當酌減;若汗多,可加糯稻根、浮小麥以收斂止汗。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中暑先兆、中暑、小兒及老人夏季熱、功能性發熱、肺炎
及多種急性傳染病之恢複期等屬氣陰兩傷者。
[使用注意] 本方間有滋膩之品,故暑病挾濕,舌苔厚膩者,不宜使用。暑證,高
熱煩渴,而無氣虛見證者,亦不宜用。
氣虛自汗與陽虛自汗:皆為虛證自汗,但病因病機也不一樣。氣虛自汗,主要責之心肺。因心主汗液,肺主一身之氣,外合皮毛。由于心肺氣虛,表衛不固,腠理不密,津液外洩,因而自汗常作。辨證要點為:自汗,稍動即出,平時不耐風寒,極易感冒,時時畏寒,氣短氣促,倦怠懶言,面色蒼白,脈緩滑無力。治宜補氣,固表止汗,方選 補中益氣湯 和 玉屏風散 加減治療。
補中益氣湯
黃芪3克 炙甘草1.5克 人參0.9克 升麻0.9克 柴胡0.9克 橘皮0.9克 酒當歸身0.9克 白術0.9克
1.煩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為血澀不足,加當歸身0.9-3克;精神短少,加人參1.5克、五味子2粒。
2.頭痛,加蔓荊子0.9克,痛甚,加川芎1.5克;頭頂痛、腦痛,加蒿本1.5克、細辛0.9克;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痰厥頭痛,加半夏1.5克、生姜0.9克。
3.耳鳴,目黃,頰颔腫,頸、肩、臑、肘、臂外後兼痛,面赤,脈洪大者,以羌活3克、防風2.1克、蒿本2.1克、甘草1.5克,通其經血;加黃芩0.9克、黃連0.9克消其腫;人參1.5克、黃芪2.1克,益氣而瀉火邪,另作一服與之。
4.嗌痛颔腫,脈洪大,面赤者,加黃芩0.9克、甘草0.9克、桔梗2.1克;口幹咽幹者,加葛根1.5克,升引胃氣上行以潤之。
5.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25個,麥門冬1.5克(去心);冬月咳嗽者,加不去根節麻黃1.5克,秋涼也加;春月天溫咳嗽,隻加佛耳草1.5克、款冬花1.5克;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參,以防痰嗽增益。
6.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氣澀滞,加青皮0.9克、木香0.9克、陳皮1.5克,如冬月,再加益智仁0.3克、草豆蔻仁0.3克;如夏月,少加黃芩1.5克、黃連1.5克;如秋月,加槟榔1.5克、草豆蔻1.5克、白豆蔻1.5克、砂仁1.5克;如春初猶寒,少加辛熱之劑,以補春氣之不足,為風藥之佐,益智仁、草豆蔻可也。
7.心下痞,夯悶者,加白芍3克、黃連3克;如痞腹脹,加枳實0.9克、木香0.9克、砂仁0.9克、厚樸2.1克;如天寒,少加幹姜、肉桂以溫中;心下痞,覺中寒,加附子3克、黃連3克;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姜3克、陳皮3克;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1.5克、枳實0.9克;脈緩有痰而痞,加半夏3克、黃連3克;脈弦,四肢滿,便難而心下痞,加黃連1.5克、柴胡2.1克、甘草0.9克。
8.腹中痛者,加白芍1.5克、甘草0.9克,如惡寒覺冷痛,加中桂1.5克;如惡熱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甘草二味中,更加生黃芩0.9-0.6克;如夏月腹痛而不惡熱者亦然,治時熱也。
9.如天寒時腹痛,去白芍,加半夏、益智仁、草豆蔻之類;脅下痛,或縮急,俱加柴胡0.9克,甚則1.5克,甘草0.9克。
10.臍下痛者,加熟地黃1.5克;如不已,乃大寒也,加肉桂1.5克。
11.卧而多驚,小便淋溲者,邪在少陽、厥陰,加柴胡1.5克;如淋,加澤瀉1.5克。
12.大便秘澀,加當歸3克、酒大黃1.5-3克;如有不大便者,煎成正藥,先用清者一口,調玄明粉1.5-3克,大便行則止。
13.腳膝痿軟,行步乏力,或痛,乃腎肝伏熱,少加黃柏1.5克,空心服,不已,更加漢防已1.5克;脈緩,沉困怠惰無力者,加蒼術1.5克、人參1.5克、澤瀉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五味子1.5克。
14.熱甚者,少加黃柏以瀉下焦之陰火;心煩不止,少加生地黃補腎水,火旺而心火自降;氣浮心亂,以朱砂安神丸鎮固之。
(《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異名] 醫王湯(《方函口訣》,錄自《傷寒論今釋》卷7)。
[組成] 黃芪一錢(18g) 甘草炙五分(9g) 人參去蘆 升麻 柴胡 橘皮 當歸身酒洗 白術各三分(各6g)
[用法]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渣,早飯後溫服。如傷之重者,二服而愈,量輕重治之。
[功用] 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
1。脾不升清證 頭暈目眩,視物昏瞀,耳鳴耳聾,少氣懶言,語聲低微,面色萎黃,納差便溏,舌淡脈弱。
2。氣虛發熱證 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而胖,脈大無力。
3.中氣下陷證 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伴氣短乏力,納差便溏,舌淡,脈虛軟。
[病機分析]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二者共居中焦,以消化水谷,攝取精微而營養
五髒六腑、四肢百骸。脾胃健運,則精力旺盛,氣血充沛,故稱之為“後天之本,營衛
氣血生化之源”。正如《素問。平人氣象論》說:“人以水谷為本”,《中藏經》也說:“胃氣
壯,則五髒六腑皆壯”。若飲食失調,勞倦過度,極易傷損脾胃,故李呆說:“飲食失常,
寒溫不适,則脾胃乃傷,喜怒憂思,勞役過度,而耗損元氣”(《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脾胃虛弱,運化失司,氣血生化乏源,髒腑經絡無以為養,則肢倦體軟,面色萎黃,納
少便溏。肺氣失于脾胃清氣充養,土不生金,肺氣虛弱,則少氣懶言,語聲低微;脾肺
之氣既虛,衛陽亦憊,皮毛失于溫煦,則畏寒怯冷,四肢不溫;氣虛腠理失固,陰液外
洩,故動辄汗出。脾氣主升,“人納水谷,脾氣化而上升”(《醫學三字經》卷4),“脾
宜升則健”(《臨證指南醫案》卷3)。中虛日久不複,氣機失常,’清陽當升而不得升,
則可導緻多種病變。如清陽不升,水谷精微不能上輸頭面,清竅失養,輕則頭昏目眩,
甚則頭痛不休,耳失聰,目不明;津液不能上承于口,則口渴不止,惟渴喜熱飲,飲量
不多,舌質淡胖等可資與其它熱證之渴相鑒别。若清陽陷于下焦,郁遏不達則會出現發
熱,因非實火,故其熱不甚,病程較久,時作時休,時重時輕,手心熱甚于手背,且勞
則加重,脈虛大無力,與外感發熱,熱甚不休,手背熱甚于手心,脈數而有力者迥異,
所以李呆稱之為“陰火”,以示與外感六淫之邪所緻發熱相區别。若中氣下陷,升舉無
力,則會出現久瀉、久痢、崩漏下血不止等氣血津精滑脫散失之征,或脫肛、子宮脫
垂、胃下垂等内髒下垂現象。綜上所述,本方主治證候盡管臨床表現多樣,但均由脾胃
氣虛,清陽不升所緻。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飲食勞倦損傷脾胃,以緻脾胃氣虛,清陽不升之證而設,根
據《素問.至真要大論》“勞者溫之”,“下者舉之”的治療原則,以益氣升陽,調補脾胃
立法。李呆說:“内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外為有餘,有餘者瀉
之;傷内為不足,不足者補之”,“内傷不足之病,……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
陽,……蓋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瀉胃土耳”(《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補中升陽之品首推黃芪。《本草正義》卷l說:“黃芪,補益中土,溫養脾胃,凡中
氣不振,脾土虛弱,清氣下陷者最宜”,張錫純也說:“黃芪既善補氣,又善升氣”(《醫
學衷中參西錄》上冊)。中氣既虛,清陽不升,土不生金,往往肺氣亦漸形虛餒,而黃
芪不僅長于益氣補脾,又能“人肺補氣,人表實衛”,故被譽為“補氣諸藥之最”(《本
草求真》卷5)。因而本方重用黃芪為君,一則取其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二則用之補
肺實衛,固表止汗,正如李呆所雲:“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芪以益皮毛而閉腠
理,不令自汗損其元氣”(《内外傷辨惑論》卷中),亦說明重用黃芪以補益脾肺:洵為
東垣立方本意。
方中人參“補五髒,安精神”(《神農本草經》卷上),為補氣要藥,因較之黃芪更
側重于補益脾胃,故《得配本草》卷2有“肌表之氣,補宜黃芪;五内之氣,補宜人
參”之說;白術專補脾胃,《本草經疏》卷6雲:“其氣芳烈,其味甘濃,其性純陽,為
除風痹之上藥,安脾胃之神品”;甘草,“炙用溫而補中,主脾虛滑洩,胃虛口渴,寒熱
咳嗽,氣短困倦,勞役虛損,此甘溫助脾之功也”(《藥品化義.脾藥》)。三藥俱屬甘溫
補中要藥,與黃芪相輔相成,則補氣健脾之功益著,均為本方臣藥。
氣虛日久,必損及血,故方中又配伍甘辛而溫的當歸補養陰血。張介賓說:“其味甘
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
亦血中之聖藥也。……大約佐之以補則補,故能養營養血,補氣生精,安五髒,強形
體,益神志,凡有形虛損之病,無所不宜”(《景嶽全書》卷48)。所以,本方用之既有
補而不滞之長,又不悖立法甘溫之旨,加之得參、芪、術、草益氣生血之助,補血之力
益彰。清陽當升不升,則濁陰當降不降,升降失常,清濁相幹,氣機不暢,故配伍陳皮
調理氣機,以助升降之複,.使清濁之氣各行其道,并可理氣和胃,使諸藥補而不滞。以
上二味同為佐藥。
再入輕清升散的柴胡、升麻,以協諸益氣之品助清陽之上升。正如《内外傷辨惑
論》卷中所說:“胃中清氣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黃芪、人參、甘草甘溫之氣
味上升。……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清氣上升也”。《本草綱目》卷13亦
說:“升麻引陽明清氣上升,柴胡引少陽清氣上行,此乃禀賦虛弱,元氣虛餒,及勞役肌
飽,生冷内傷,脾胃引經最要藥也”。由于二藥并無補益之功,故“在脾虛之病用之者,
乃借其升發之氣,振動清陽,提其下陷,以助脾土之轉輸,所以必與補脾之參、芪、術
并用”(《本草正義》卷2);而且用量宜輕,因為柴胡“若多用二、三錢,能祛散肌
表。……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升麻“善提清氣,少用佐參、芪升補中氣”
(《藥品化義》卷3),故二藥兼具佐使之功。炙甘草調和諸藥,亦兼作使藥。
上藥合而用之,可使脾胃健運,元氣内充,氣虛得補,氣陷得舉,清陽得升,則諸
證可除。趙獻可曾說:“凡脾胃喜甘而惡苦,喜補而惡攻,喜溫而惡寒,喜通而惡滞,喜
升而惡降,喜燥而惡濕”(《醫貫》卷6)。本方甘、補、溫、通、升、燥俱備,故在補
益脾胃諸方中頗具特色。
本方配伍特點主要有二:一為補氣藥與升提藥配伍,以補氣為主,以升提為輔,補
中寓升;二為補益藥中配伍少量行氣藥物,既可調氣機之升降,又使補而不滞。
[類方比較] 本方與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三方中均以人參、白術、甘草為補脾的
主要藥物,同屬甘溫益氣健脾之劑,用于治療脾胃虛弱證。其中四君子湯作用較為單
純,為益氣健脾之基本方,适用于脾胃氣虛,運化力弱之證;參苓白術散是在四君子湯
的基礎上增加了滲濕健脾止瀉藥而成,故除益氣健脾外,并能和胃滲濕,用治脾胃氣虛
夾濕之證;補中益氣湯則是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再加黃芪、升麻、柴胡、當歸、陳皮
等藥組成,故本方在益氣健脾之中,又增升陽舉陷之功,并可調理氣血,主要用于因中
虛氣餒,清陽不升而緻的各種證候。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補氣升陽,甘溫除熱的代表方。凡見有脾胃虛弱,清陽不升,
或中氣下陷,或長期發熱的任何一個症狀或體征,并伴體倦乏力,面色萎黃,舌淡脈弱
等脾胃氣虛征象者,即可使用本方。此外,有人統計了近30年國内各級中醫雜志上報
道的162例用甘溫除熱法獲效的發熱病例,将本法的運用指征歸納為以下幾方面:①病
程較長,但一般在數月之内,年齡以10歲以下或20—50歲者居多。②持續低熱,或壯
熱不退,飲食失節或過度疲勞時加重。③兼有脾氣虧虛或氣血兩虛的症狀。④用甘寒養
陰,苦寒清熱之劑,或使用多種抗生素無效。此說可供參考。
2.加減法 原書雲:煩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為血澀不足,加當歸身五分或一
錢;精神短少,加人參五分、五味子二個。頭痛,加蔓荊子三分,痛甚,加川芎五分;
頂痛、腦痛,加藁本五分、細辛三分;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痰厥頭痛,加半
夏五分、生姜三分。耳鳴,目黃,頰颔腫,頸、肩、孺、肘、臂外後廉痛,面赤,脈洪
大者,以羌活一錢,防風、藁本各七分,甘草五分,通其經血;加黃芩、黃連各三分,
消其腫;人參五分、黃芪七分,益元氣而瀉火邪,另作一服與之。嗌痛颔腫,脈洪大,
面赤者,加黃芩、甘草各三分,桔梗七分;口幹咽幹者,加葛根五分,升引胃氣上行以
潤之。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二十五個,麥門冬(去心)五分;冬月咳嗽,加不去根節
麻黃五分,秋涼亦加;春月天溫咳嗽,隻加佛耳草、款冬花各五分;久病痰嗽,肺中伏
火,去人參,以防痰嗽增益。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氣澀滞,加青皮、木香各三
分,陳皮五分,如冬月,再加益智仁、草豆蔻仁各一分;如夏月,少加黃芩、黃連各五
分;如秋月,加槟榔、草豆蔻、白豆蔻、縮砂各五分;如春初猶寒,少加辛熱之劑,以
補春氣之不足,為風藥之佐,益智、草豆蔻可也。心下痞,夯悶者,加芍藥、黃連各一
錢;如痞腹脹,加枳實、木香、縮砂各三分,厚樸七分;如天寒,少加幹姜或中桂(桂
心);心下痞,覺中寒,加附子、黃連各一錢;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姜、陳皮各一錢;
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五分、枳實三分;脈緩有痰而痞,加半夏、黃連各一錢;脈弦,
四肢滿,便難而心下痞,加黃連五分、柴胡七分、甘草三分。腹中痛者,加白芍藥五
分、甘草三分,如惡寒覺冷痛,加中桂五分;如惡熱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藥二味
中,更加生黃芩三分或二分;如夏月腹痛而不惡熱者亦然,治時熱也。如天寒時腹痛,
去芍藥,加半夏、益智、草豆蔻之類;脅下痛,或縮急,俱加柴胡三分,甚則五分,甘
草三分。臍下痛者,加真熟地黃五分;如不已,乃大寒也,加肉桂五分。卧而多驚,小
便淋溲者,邪在少陽、厥陰,加柴胡五分;如淋,加澤瀉五分。大便秘澀,加當歸一
錢,大黃(酒洗,煨)五分或一錢;如有不大便者,煎成正藥,先用清者一口,調玄明
粉五分或一錢,大便行則止。腳膝痿軟,行步乏力,或痛,乃腎肝伏熱,少加黃柏五
分,空心服,不已,更加漢防己五分;脈緩,沉困怠惰無力者,加蒼術、人參、澤瀉、
臼術、茯苓、五味子各五分。熱甚者,少加黃柏以瀉下焦之陰火;心煩不止,少加生地
黃補腎水,水旺而心火自降;氣浮心亂,以朱砂安神丸鎮固之。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肌弛緩性疾病,如子宮脫垂、胃肝脾腎等内髒下垂、胃粘
膜脫垂、脫肛、疝氣、膀胱肌麻痹而緻之癃閉、重症肌無力、腸蠕動弛緩引起的虛性便
秘等;以及内傷發熱,洩瀉,慢性肝炎,原發性低血壓,心律不齊,失眠,頭痛,健
忘,老年性癡呆,耳鳴,汗證,乳糜尿,崩漏,帶下,滑胎,惡性腫瘤及其放化療後毒
副反應明顯者,麻痹性斜視,視神經及視網膜病變,慢性鼻炎,鼓膜内陷,複發性口
瘡,慢性咽炎等辨證屬于中氣不足,清陽不升的多種疾病。
[使用注意] 陰虛火旺及實證發熱者,禁用本方。下元虛憊者,亦不可服用本方。
如陸麗京說:“此為清陽下陷者言之,非為下虛而清陽不升者言之也。倘人之兩尺虛微
者,或是癸水消竭,或是命門火衰,若再一升提,則如大木将搖而拔其本也” (錄自
《古今名醫方論》卷1)。
玉屏風散
防風30克 黃芪60克 白術60克
1.汁多者,加浮小麥、牡蛎、麻黃根等以加強固表止汗之效;
2.表虛外感風寒,頭痛鼻塞,汗出惡風,脈緩者,可與桂枝湯合用,以益氣固表,調和營衛
(《究原方》,錄自《醫方類聚》卷150)
[組成] 防風一兩(30g) 黃芪蜜炙 白術各二兩(各60g) .
[用法] 上歎咀。每服三錢(9g),水一盞半,加大棗1枚,煎七分,去滓,食後熱服。 .
[功用] 益氣固表止汗。
[主治]
1.表虛自汗。汗出惡風,面色咣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
2.虛人腠理不固,易感風邪。
[病機分析] 衛氣發自胸中,行于脈外,分布于體表,行溫養肌膚腠理,調節汗孔
開合,防禦外邪入侵之職。正如《靈樞.本藏》所說:“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
肥腠理,司開合者也”。《醫旨緒餘》亦雲:“衛氣者,為言護衛周身,溫分肉,肥腠理,
不使外邪侵犯也”。可見衛氣之名已包含“護衛”之義。肺主一身之氣,外合皮毛,衛
氣之輸布體表充養肌膚,全賴肺氣的宣發作用,即所謂“脾氣散精,……肺輸于皮毛,
輕清者人于經絡為營,栗悍者人于皮膚為衛”(《慎齋遺書》卷2)。一旦肺氣虛弱,不
能宣發衛氣于肌表,則衛氣亦弱,進而腠理失固,毛竅疏松。若營陰不守,津液外洩,
則身常自汗;衛外禦邪能力減弱,風寒之邪每乘虛而入,則易患感冒;衛氣既虛,肌腠
失于溫煦,則常感惡風怯寒,正如《讀醫随筆》說:“衛氣者,熱氣也。凡肌肉之所以能
溫,水谷之所以能化者,衛氣之功用也。……衛氣不到則冷”。它如面色咣白,舌淡苔
薄白,脈浮虛軟諸症,皆為肺衛氣虛,髒腑經絡失于濡養,功能衰減的反映。因此,肺
衛氣虛,腠理失固是本證的基本病機。
[配伍意義] 本方證由肺衛氣虛,腠理失固而緻,治當以益氣實衛,固表止汗為
法。方中黃芪甘溫,歸脾、肺二經,“人肺補氣,人表實衛,為補氣諸藥之最”(《本草
求真》卷5),本方用之,取其擅補脾肺之氣,俾脾氣旺則土能生金,肺氣足則表固衛
實,用為君藥。白術甘苦而溫,專人脾胃之經,為益氣健脾要藥,協黃芪則培土生金,
固表止汗之功益著,以為臣藥。《神農本草經》卷1曾謂白術有“止汗”之功,《備急千
金要方》卷10亦載單味白術煎湯,治汗出不止,可見固表止汗之用白術由來已久。芪、
術合用,既可補脾胃而助運化,使氣血生化有源;又能補肺氣而實肌表,使營陰循其常
道,如此則汗不緻外洩,邪亦不易内侵。風邪襲表,理當祛之于外,然腠理疏松之人,
發汗又慮更傷其表,故本方佐以少量甘溫不燥,藥性緩和之防風走表而祛風邪,因其乃
“風藥中潤劑”,且與擅長補氣固表之黃芪相伍,黃芪得防風,則固表而不留邪;防風得
黃芪,則祛邪而不傷正,二藥配伍之妙,誠如張秉成所雲:“黃芪固表益衛,得防風之善
行善走者,相畏相使,其功益彰,則黃芪自不慮其固邪,防風亦不慮其散表”(《成方便
讀》卷1)。煎藥時加人大棗1枚,意在加強本方益氣補虛之力。上述諸藥合用,補中
兼疏,散中寓收,表虛自汗之人服之,能益氣固表以止汗洩,體虛易感風邪之人服之,
能益氣固表以禦外邪。 .
本方配伍特點在于:以益氣固表為主,酌伍少量祛風解表之品,固表之中寓有疏
散,祛風亦可加強固表止汗之功,相畏相使,相反相成。
由于本方益氣固表,止汗禦風之功有如屏障,珍貴如玉,且為散劑,故前人以“玉
屏風散”名之。
[類方比較] 本方與桂枝湯均可用治表虛自汗,然本方證之自汗,乃衛氣虛弱,腠
理不固而緻;桂枝湯證之自汗,因外感風寒,營衛不和而緻。故本方功專固表止汗,兼
以祛風;而桂枝湯則以解肌發表,調和營衛取效。正如吳昆所言:“是自汗也,與傷風自
汗不同,傷風自汗,責之邪氣實;雜證自汗,責之正氣虛。虛實不同,攻補亦異”(《醫
方考》卷4)。
[臨床運用] '
1。證治要點 本方為治療表虛自汗的常用方劑,臨床以自汗惡風,面色咣白,舌淡脈虛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汗出量多者,加浮小麥、牡蛎、麻黃根等以加強固表止汗之效;表虛
外感風寒,頭痛鼻塞,汗出惡風,脈緩者,可與桂枝湯合用,以益氣固表,調和營衛。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或預防小兒及成人反複發作的上呼吸道感染,腎小球腎炎
易于因傷風感冒而誘緻病情反複者,過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支氣管哮喘等每因外受
風邪而緻反複發作的過敏性疾病,以及手術後、産後、小兒等因表虛腠理不固而緻之自汗證。
[使用注意] 虛人外感,邪多虛少,以及陰虛發熱之盜汗,不宜使用本方。
陽虛自汗,主要責之脾腎。因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腎藏真陰而寓元陽,隻宜固密。(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日:“陽在外,陰之使也。”若脾腎陽氣虛弱,陽不斂陰,則自汗出。其辨證要點是:除自汗外, 尚有形寒肢冷,納呆便溏,腰膝酸軟等脾腎陽虛的見症。治療宜溫陽斂陰,方選 金匮腎氣丸 合 補中益氣湯 ,配以煅龍牡、五味子等收澀斂陰之品。
金匮腎氣丸
山萸肉12克 山藥12克 熟地24克 丹皮9克 澤瀉9克 茯苓9克 肉桂3克(焗服) 炮附子3克(先煎)
1.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強溫補腎陽之力;
2.若用于陽痿,尚需加淫羊藿、補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壯陽起痿之力;
3.痰飲咳喘者,加幹姜、細辛、半夏等以溫肺化飲。
(《金匮要略》)
[異名] 八味腎氣丸(《金匮要略》)、地黃丸(《太平聖惠方》卷98)、八仙丸(《養老
奉親書》)、補腎八味丸(《聖濟總錄》卷51)、八味丸(《如宜方》,錄自《普濟方》卷
401)、八味地黃丸(《小兒痘疹方論》)、附子八味丸(《證治要訣類方》卷4)、金匮腎氣丸
(《赤水玄珠全集》卷7)、桂附八味丸(《簡明醫彀》卷4)、桂附地黃丸(《簡明醫彀》卷
8)、附桂八味丸(《醫方論》卷工)、桂附八味地黃丸(《胎産心法》卷1)。
[組成] 幹地黃八兩(240g) 薯蓣四兩(120g) 山茱萸四兩(120g) 澤瀉三兩
(90g) 茯苓三兩(90g) 牡丹皮三兩(90g) 桂枝 附子炮各一兩(各30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6g),加至25丸(10g),
酒送下,每日2次。亦可作湯劑,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補腎助陽。
[主治] 腎陽不足證。腰痛腳軟,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
便反多,入夜尤甚,陽痿早洩,舌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細,以及痰飲,水腫,消
渴,腳氣,轉胞等。
[病機分析] 腎為先天之本,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本。.若腎病日久傷陽,或他髒陽
虛累及于腎,或高年腎虧,房勞過度等均可導緻腎陽不足。腎位腰部,脈貫脊胫,腎陽
虛衰,經脈失養,則腰脊膝胫酸痛乏力;腎陽不足,不能溫養下焦,則身半以下常有冷
感。腎與膀胱相表裡,腎陽虛不能化氣利水,水停于内,則小便不利,少腹拘急不舒,
甚則發為水腫、腳氣;若腎陽虛餒,膀胱失于約束,則小便反多,入夜陽消陰長,故夜
尿尤頻;若腎陽不足,水液失于蒸化,津不上承,則口渴不已,液聚成痰,則發為痰
飲。舌質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細,皆為腎陽虛弱之象。由此可見,腎陽不足,氣化失
司,水液代謝失常為本證的基本病機表現。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腎陽不足之證而設,故以補腎助陽為法,“益火之源,以消
陰翳”,輔以利水滲濕。方中附子大辛大熱,為溫陽諸藥之首;桂枝辛甘而溫,乃溫通
陽氣要藥,二藥相合,補腎陽之虛,助氣化之複,共為君藥。然腎為水火之髒,内舍真
陰真陽,陽氣無陰則不化, “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
(《類經》卷14),故重用幹地黃滋陰補腎;配伍山茱荑、山藥補肝脾而益精血,共為臣
藥。君臣相伍,補腎填精,溫腎助陽,不僅可藉陰中求陽而增補陽之力,而且陽藥得陰
藥之柔潤則溫而不燥,陰藥得陽藥之溫通則滋而不膩,二者相得益彰。方中補陽之品藥
少量輕而滋陰之品藥多量重,可見其立方之旨,并非峻補元陽,乃在于微微生火,鼓舞
腎氣,即取“少火生氣”之義。正如柯琴所雲:“此腎氣丸納桂、附于滋陰劑中十倍之
一,意不在補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腎氣也”(錄自《醫宗金鑒。删補名醫方論》卷
27)。再以澤瀉、茯苓利水滲濕,配桂枝又善溫化痰飲;丹皮苦辛而寒,擅人血分,伍
桂枝則可調血分之滞,三藥寓瀉于補,俾邪去而補藥得力,并制諸滋陰藥可能助濕礙邪
之虞。諸藥合用,助陽之弱以化水,滋陰之虛以生氣,使腎陽振奮,氣化複常,則諸證自除。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補陽之中配伍滋陰之品,陰中求陽,使陽有所化;二是少
量補陽藥與大隊滋陰藥為伍,旨在微微生火,少火生氣。
由于本方功用主要在于溫補腎氣,且作丸内服,故名之“腎氣丸”。
[類方比較] 本方與六味地黃丸中均有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六
藥,均為補腎的常用方。其中六味地黃丸之地黃乃熟地黃,為滋補腎陰的代表方,适宜
于腎陰不足之證;本方之地黃為幹地黃(即生地黃),又配伍了桂枝、附子二味溫陽補
火之品,故成陰中求陽,少火生氣之劑,适宜于腎中陽氣不足之證,亦可用治腎陰陽兩虛之證。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補腎助陽的常用方劑。臨床以腰痛腳軟,小便不利或反多,
舌淡而胖,脈虛弱而尺部沉細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強溫補腎
陽之力;若用于陽痿,尚需加淫羊藿、補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壯陽起痿之力;痰飲咳喘
者,加幹姜、細辛、半夏等以溫肺化飲。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慢性腎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狀腺功能低下、性
神經衰弱、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慢性支氣管哮喘、更年期綜合征等辨證屬腎陽不足者:
[使用注意] 若咽幹口燥,舌紅少苔,屬腎陰不足,虛火上炎者,不宜應用。
,
自汗一症,表證、裡證、虛證、實證均可出現,正如[文獻别錄] :陽加于陰,謂之汗”。 (素問.經脈别論):“驚而奪精,汗出于心;持重遠行,汗出于腎;疾走恐懼,汗出于肝;搖體勞苦,汗出于脾。” (丹溪心法.自汗>:“自汗屬氣虛、血虛、濕、陽虛、痰。自汗之證,未有不由心腎俱虛而得之者,故陰虛陽必湊,發熱而自汗,陽虛陰必乘,發厥而自汗,故陰陽偏勝所緻也。”“自汗,大忌生姜,以其開腠理故也”。 (張氏醫通.雜門): “自汗雖由衛氣不固,胃中之津液外洩,而實關乎藏府蒸發使然,心之陽不能衛外而為固,則自汗
16.盜 汗
, 盜汗,又稱“寝汗”。是指入睡時汗出,醒來即止而言。<傷寒明理論):“盜汗者,謂睡而汗出者也。”
本症,在(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稱“寝汗”,後來在(金匮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方稱“盜汗”。從此,在各種醫籍中多稱盜汗。
常見證候
心血不足盜汗:盜汗常作,心悸少寐,面色不華,氣短神疲,舌淡苔薄,脈虛。
陰虛内熱盜汗:盜汗頻作,午後潮熱,兩顴發紅,五心煩熱,形體消瘦,女子月經不調,男子夢遺滑精,舌紅少苔,脈細數。
脾虛濕阻盜汗:盜汗常作,頭痛如裹,肢體困倦,納呆口膩,舌苔薄白膩,舌質淡,脈濡緩。
邪阻半表半裡盜汗:盜汗,病程較短,寒熱往來,兩脅滿悶,口苦,欲嘔,舌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滑或弦
心血不足盜汗與陰虛内熱盜汗:兩者皆屑虛證,但後者虛熱之象明顯。心血不足盜汗,由于勞傷血虧,心血過耗,汗為心液,心血不足,則心氣浮越,心液不藏而外洩,故盜汗常作,心悸少寐,氣血不足則面色不華,氣短神疲;舌淡、脈虛亦為血虛之征。治宜補血養心斂汗,方選 歸脾湯 加龍骨、牡蛎、五味子。
歸脾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炒酸棗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黃芪3克 遠志3克 木香1.5克 當歸3克
龍眼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如果脾虛發熱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止血;
3.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榈炭以清熱止血。
, (《正體類要》卷下) .
[異名] 歸脾散(《古今醫鑒》卷8)、加味歸脾湯(《古今醫鑒》卷u)、歸脾飲(《痘
學真傳》卷7)、歸脾養營湯(《瘍科心得集》卷上)。
[組成] 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各3g)
木香五分(].5g) 甘草炙三分(1g) 人參一錢(3g)
[用法]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
[功用]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0
2.脾不統血證 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脈細弱。
[病機分析] 心主神明,賴血以養之;脾主統血,由氣以攝之。若思慮過度,勞傷
心脾,則氣血日耗。血虛神失所養,神明不安則見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神思恍惚、健
忘神疲等症。故張介賓說:“血虛則無以養心,心虛則神不守舍,故或為驚惕,或為恐
畏,或若有所系戀,或無因而偏多妄思,以緻終夜不寐及忽寐忽醒而為神魂不安等證”
(《景嶽全書》卷18)。氣虛運化失職,血無所攝則緻便血、崩漏、皮下紫癜等諸失血
證,亦如張氏所雲:“蓋脾統血,脾氣虛則不能收攝,脾化血,脾氣虛則不能運化,是皆
血無所主,因而脫陷妄行”(《景嶽全書》卷30)。《靈樞.決氣篇》說:“中焦受氣取汁,
變化而赤,是謂血”,脾氣健旺,則能源源不竭地化生營血,以和調五髒,灑陳六腑,
營運周身,脾虛則氣血生化乏源,四肢百骸均失其養,故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脈
細弱等症俱現;陰血虧虛,陽氣失于涵養,虛陽外浮亦可見盜汗虛熱之症。
[配伍意義] 本方治證以心脾氣血兩虛為基本病機,故治宜益氣健脾與養血安神兼
顧。方中人參甘溫補氣,歸經心、脾,故既為補益脾胃之要藥,又能補心益智,助精養
神,故《神農本草經》卷1有人參“補五髒,安精神,定魂魄”之論,《本草彙言》卷
1亦雲:“人參,補氣生血,助精養神之藥也,故真氣衰弱,短促虛喘,以此補之,如榮
衛空虛,用之可治也;……驚悸怔忡,健忘恍惚,以此甯之;……元神不足,虛羸乏
力,以此培之;如中氣衰陷,用之可升也”;龍眼肉甘溫味濃,歸經心脾,為補益心脾,
養血安神之滋補良藥,故《滇南本草》卷l雲其“養血安神,長智斂汗,開胃益脾”,
二藥合用,補氣生血,益脾養心之功甚佳,共為君藥。黃芪、白術甘溫人脾,補氣健
脾,助人參益氣補脾之力,俾脾胃氣充,既可複其統血攝血之職,又能使氣血生化有
源,而收補氣生血,陽生陰長之效;當歸甘辛微溫,滋養營血,助龍眼肉養血補心之
功,用為臣藥。茯神、遠志、酸棗仁甯心安神;木香理氣醒脾,與補氣養血藥配伍,使
之補不礙胃,補而不滞,張璐曾說:“此方滋養心脾,鼓動少火,妙以木香調暢諸氣,世
以木香性燥不用,服之多緻痞悶,或洩瀉、減食者,以其純陰無陽,不能輸化藥力故
耳”(錄自《古今名醫方論》卷工),可謂深谙其理,以上俱為佐藥。使以炙甘草補氣和
中,調和諸藥。煎藥時少加生姜、大棗調和脾胃,以資生化。諸藥配伍,共奏益氣補血,健脾養心之功。.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心脾同治,重在補脾,使脾旺則氣血生化有源,故方以
“歸脾”名之;二是氣血并補,重在補氣,氣旺而能生血,血足則心有所養,神有所舍。
[類方比較] 本方與補中益氣湯均以人參、黃芪、白術、甘草益氣補脾,可治脾氣
虛弱之證。但本方以補氣藥配伍養血安神藥為主,故有益氣健脾,補心甯神之功,用于
.C/脾氣血兩虛證;補中益氣湯以補氣藥配伍升舉清陽藥為主,故有益氣健脾,升陽舉陷
之功,用于脾胃氣虛,清陽不升證。
本方與人參養榮湯均由補氣健脾藥配伍養血安神藥組成,同治心脾氣血兩虛證。其
不同之處在于,人參養榮湯方中蘊含十全大補湯之組成藥物,故有大補氣血之功,而養
心安神之力略遜,宜于心脾氣血虛甚而神志失甯較輕者,亦可用治瘡瘍氣血大虛,潰後
久不收口者;本方益氣養血之功雖不及人參養榮湯,但養心安神力著,并有益氣攝血作
用,宜于心脾氣血不足,心失所養,神志不安較甚者,以及脾不統血的出血證。臨證之
時二者可酌情選用。
[臨床運用] .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心脾氣血不足的常用方,臨床運用時應以心悸失眠,體
倦食少,便血及崩漏,舌淡,脈細弱為使用要點。
2.加減法 崩漏下血偏寒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止血;偏熱者,加生地炭、
阿膠珠、棕榈炭以清熱止血。
3.本方現代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再生障礙性貧血、
血小闆減少性紫癜、神經衰弱、心髒病等屬心脾氣血兩虛及脾不統血證者。
陰虛内熱盜汗, 由于亡血失精。或肺痨久咳,導緻陰血虧損,陰虛生内熱,虛火盛而陰液不能斂藏則盜汗頻作,午後潮熱,兩顴發紅,五心煩熱;陰血不足,則女子月經不調;
陰虛相火妄動則男子夢遺滑精;陰精衰少,則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數為陰虛内熱之象。治宜滋陰降火斂汗,方選 當歸六黃湯 加
糯稻根、浮小麥。
當歸六黃湯
當歸6克 生地黃6克 黃芩6克 黃柏6克 黃連6克 熟地黃6克 黃芪12克
1.若陰虛而内火較輕者,可去黃連、黃芩,加知母,以冀瀉火而不傷陰。
(《蘭室秘藏》卷下)
[異名] 六黃湯(《慎齋遺書》卷5)。
[組成] 當歸 生地黃 黃芩 黃柏 黃連 熟地黃各等分(各6g) 黃芪加一
倍(12g)
[用法] 上藥為粗末。每服五錢(15g),水二盞(300m1),煎至一盞(150m1),
食前服,小兒減半服之。
[功用] 滋陰瀉火,固表止汗。
[主治] 陰虛火旺盜汗證。發熱盜汗,面赤心煩,口幹唇燥,大便幹結,小便黃
赤,舌紅苔黃,脈數。
[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盜汗乃因陰虛火旺所緻。心屬火,位居于上,腎屬水,位居
于下。正常情況下,心火下降于腎,使腎水不寒;腎水亦須上濟于心,使心陽不亢。如
此水火既濟,心腎相交,陰陽平衡,諸疾無生。若腎陰虧虛,腎水不能上濟于心,陰不
制陽,心火偏亢,而成陰虛火旺之證。且陰愈虛火愈旺,火旺則迫津外洩,陰液不守,
故見發熱盜汗;虛火上炎,則見面赤心煩;陰虛水虧則見口幹唇燥,大便幹結;小便黃
赤,舌紅苔黃,脈數均為陰虛火旺之象。
[配伍意義] 對此陰虛火旺之盜汗證,治宜滋陰清熱,固表止汗。方中當歸、生
地、熟地人肝腎而滋陰養血,陰血充則水能制火,為方中君藥。盜汗乃因水不濟火,心
火獨亢,火旺迫津所緻,故以黃連、黃芩、黃柏清心瀉火除煩以堅陰,熱清則火不内
擾,陰堅則汗不外洩,共為方中臣藥。君臣相伍,養陰瀉火并施,标本兼顧。由于汗出
過多,表氣不固,故倍用黃芪益氣實衛固表,合當歸、熟地又可益氣養血,為方中佐
藥。綜觀全方,其組方特點,一是養血育陰與瀉火除熱并進,養陰以治本,瀉火以治
标,使陰固而水能制火,熱清則耗陰無由;二是益氣固表與育陰瀉火相配,育陰瀉火為
本,益氣固表為标,以使營陰内守,衛外固密。諸藥合用,則有滋陰清熱,固表止汗之
功,于是内熱、外汗皆可相應而愈。
[臨床運用] .
1.證治要點 本方主治陰虛火旺之盜汗。以盜汗面赤,心煩溲赤,舌紅,脈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陰虛而内火較輕者,可去黃連、黃芩,加知母,以冀瀉火而不傷陰。
3.現代常用本方治療結核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更年期綜合征等屬于陰虛火旺者。
[使用注意] 本方養陰瀉火之力頗強,适用于陰虛火旺,中氣未傷者。若脾胃虛
弱,納減便溏者,則不宜使用。
脾虛濕阻盜汗與邪阻半表半裡盜汗:同屬實證。脾虛濕阻盜汗,多因恣食生冷、酒醴肥甘。或饑飽失時,損傷脾胃,脾虛運化失常,濕濁内生,阻遏氣機,升降失常而緻盜汗常作。兼有頭痛如裹,肢體困倦,納呆口膩,舌苔薄白膩,舌淡,脈濡緩等症。治宜化濕和中,宣通氣機,方選 藿樸夏苓湯 去杏仁、豬苓、淡豆豉、澤瀉,加糯稻根、蒼術、陳皮。
藿樸夏苓湯
杏仁6-9克 白蔻仁3克 半夏6-9克 厚樸2-3克 藿香梗4.5-6克 薏苡仁12-18克 通草9-15克(包) 茯苓9-12克 豬苓4.5-6克 澤瀉4.5-6克
(《醫原》卷下) 杏仁二錢至三錢(6—9g) 蔻仁八分沖(3g)
半夏二錢至三錢(6~9g) 厚樸八分至一錢(2—3g) 藿梗一錢半至二錢(4.5—6g)
苡仁四錢至六錢(12—18g) 通草三錢或五錢(9—15g) 茯苓三錢至四錢(9—12g)
豬苓一錢半至兩錢(4.5—6g) 澤瀉一錢半至兩錢(4.5—6g) 先用通草煎湯代水,
煎上藥服。功用:化濕解表。主治:濕溫初起,身熱惡寒,肢體倦怠,胸悶El膩,舌苔薄白,脈濡緩。
本方源自《醫原》卷下,但書中既無方名,又無用量用法,隻在“濕氣論”中雲:
濕氣内蘊,氤氲濁膩,面色混濁如油,口氣濁膩不知味,或生甜水,舌苔白膩,以及膜
原邪重,舌苔滿布,厚如積粉,闆貼不松,脈息模糊不清,或沉細似伏,斷續不勻,神
多沉困嗜睡者,治法總以輕開肺氣為主,藥宜體輕而味辛淡,辛如杏仁、蔻仁、半夏、
厚樸、藿梗,淡如苡仁、通草、茯苓、豬苓、澤瀉之類啟上閘,開支河,導濕下行以為
出路。後《溫病時疫治療法》引之,始冠名曰“藿樸夏苓湯”,并加上了用量及用法。
本方以藿香芳化宣透,疏邪解表,化濕和中;厚樸、半夏、白蔻仁燥濕行氣,寬中
快脾;杏仁輕開肺氣于上,使氣化濕行;茯苓、苡仁、豬苓、澤瀉淡滲利濕于下,使水
道通暢,邪有去路。諸藥合用,可使表裡之濕内外分解。
本方與三仁湯均有三仁、半夏、厚樸、通草,都可宣上、暢中、滲下以除濕熱,皆
治濕溫初起,邪遏衛氣,表裡合邪,濕重熱輕之證。但本方尚配藿香、二苓、澤瀉,解
表之功較勝,适用于表證明顯者;三仁湯另有滑石、竹葉,清熱之力略強,适用于濕漸化熱者。
邪阻半表半裡盜汗,多見熱性病的初中期階段。多由外邪侵襲,表邪失于疏解,循傳少陽,阻于半表半裡,欲達不出,正邪交争,逼津于外,故見目合則汗,兼有寒熱往來,兩脅滿悶,口苦,欲吐,舌苔薄黃,脈象弦數等症。治宜和解少陽,方選 小柴胡湯 去黨參、大棗,加黃連、碧桃幹。
小柴胡湯
柴胡24克 黃芩9克 人參9克 半夏12克 炙甘草9克 生姜片9克 大棗12枚
1.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大便不暢,脈數而滑,去人參,加栝蒌實9克、黃連9克。(這是痰熱證,也可與黃連溫膽湯合用,去姜棗。)
2.若口渴欲飲,舌紅而苔黃薄幹(胃熱證),去半夏、生姜,加栝蒌實9克、麥冬9克、沙參9克。
若津傷及氣,則口渴甚則加人參至14克(治有少陽證的糖尿病也可);
若陰虛低燒不退則宜減去人參、生姜、半夏。
2.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白芍9克;(又可治婦女氣血不和的月經不調,痛經等證)
3.若脅下痞硬(肝脾腫大),去大棗,加牡蛎12克,牡蛎、丹皮、赤芍。
4.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12克、澤瀉12克;
5. 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9克,溫服覆被取微汗。
6.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12克、幹姜6克。(寒飲證)(也可與二陳湯,或加葶苈子、蘇子、五味子}
7、若兼見頭痛、發熱、脈浮等表證。或心悸、氣上沖等證,應去人參加桂枝9克。
8、若兼見大熱、大煩、大渴,汗出而大便秘,舌苔黃,口中幹燥,則減半夏、生姜,加生石膏、知母。 若再兼見骨節酸痛,雖高熱而兩足反冷,苔黃而膩,為熱 中挾濕所緻,應再加蒼術。
9 、 若肝區疼痛,厭油喜素,多嘔,體疲少力,小便黃短,舌苔厚膩,肝功能化驗轉氨酶高,此乃肝膽濕熱日久成毒,蘊郁不解所緻。應去人參、甘草、大棗,加茵陳、鳳尾草,草河車、土茯苓。若其人面色黧黑,帶有油垢,體重逐增,背臂時發酸或脹,舌苔厚膩,服藥難于褪落,脈弦而濡軟無力,乃濕熱 重也,再加生石膏、滑石、寒水石、竹葉、雙花。
11、若兼見黃疸,一身面目悉黃,色亮有光,身熱心煩,口苦欲嘔,惡聞葷腥,體疲不支,脅疼胸滿,不進飲食,小便黃澀,大便秘結,口渴腹脹,舌苔黃膩,脈弦滑。應去人參、甘草、大棗,加茵陳、大黃、栀子。
12、若老人經常在感冒,身痛不已,與玉屏風散合用
13、治婦人更年期綜合症,或治精神憂郁症,應加龍骨、牡蛎、浮小麥。
14、若胸悶氣粗,咳嗽痰不爽,胸脹痞滿或胃脘痞脹,嗳氣,大便不暢,舌苔黃膩,脈滑數等症。是邪郁胸胃,肝膽氣郁,痰熱中陰證,應合小陷胸湯。
15、若兼見煩燥不寐,胃脘痞脹,脅間脹痛,大便稀軟或腹瀉等症。是肝膽火郁,脾胃氣滞,濕熱并存,氣機阻滞,應與瀉心湯合用。
16、治慢性肝炎可去姜、棗合四逆散加郁金、青皮、川楝子、茵陳、虎杖等。
17、治肝硬化可合四逆散加郁金、青皮、川楝子、雞内金、大腹皮、生牡蛎、香附、三棱、莪術、炒谷牙、炒麥牙等。
18、若在外兼有太陽表證不解,而肢體煩痛;在内則少陽氣郁結心下支結則用柴胡桂枝湯以外和營衛,内調氣血。柴胡桂枝湯又可治神經官症的周身氣竄作痛,以手拍打,則作咯而竄暫緩,亦有效。慢性肝炎續發的肝脾腫大用去人參、大棗加鼈甲、牡蛎、紅花、茜草、土鼈蟲。療效好。
19、若兼見大便結,胃脘痛,急不可耐,嘔不止,口苦甚,郁郁微煩,脅脹滿作痛,脈弦有力,舌苔黃膩。此用膽、胃實熱,氣機受阻,疏洩不利之證。用大柴胡湯
20、若兼見傍晚發潮熱不,而又兩脅不适,口苦心煩,屬少陽證而胃中有燥熱。用柴胡加芒硝湯
21、若兼見大便溏瀉,下午腹脹,小便不利,口渴心煩,或脅痛控背,手指發麻,脈弦而緩,舌淡苔白。此乃膽熱脾寒,氣化不利,津液不滋之證。用柴胡桂枝幹姜湯
22、若兼見胸滿而驚、谵語、小便不利等證。應用柴胡加龍骨牡蛎湯。
盜汗之辨,正如[文獻别錄] <嚴氏濟生方。自汗論治):“睡著而汗自出,亦由心虛所緻。” 、 .
(《傷寒論》)
[異名] 柴胡湯(《金匮要略》)、黃龍湯(《備急千金要方》卷10)、三禁湯(《此事難
知》卷上)、人參湯(《世醫得效方》卷u)、和解散(《傷寒六書》卷1)。
[組成] 柴胡半斤(24g) 黃芩三兩(9g) 人參三兩(9g) 甘草三兩炙(9g)
半夏半升洗(9g) 生姜三兩切(9g) 大棗十二枚擘(4枚)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
三服。
[功用] 和解少陽。
[主治]
1.傷寒少陽證 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幹,
目眩,舌苔薄白,脈弦。
2.熱人血室證 婦人中風,經水适斷,寒熱發作有時。
3.瘧疾、黃疸等病而見少陽證者。
[病機分析] 本方系少陽證之代表方。足少陽膽經循胸布脅,位于太陽、陽明表裡
之間。傷寒邪犯少陽,病在半表半裡,邪正相争,正勝欲拒邪出于表,邪勝欲人裡并于
陰,故往來寒熱,這也是本方證的發熱特點。《靈樞.經脈篇》雲:“足少陽之脈,起于目
銳眦,……其支者,……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邪在少陽,經氣不利,
郁而化熱,膽火上炎,而緻胸脅苦滿,心煩,口苦,咽幹,目眩。膽熱犯胃,胃失和
降,氣逆于上,故默默不欲飲食而喜嘔。邪未人裡,故舌苔薄白;脈弦,為少陽病之主
脈。婦人中風,初起應有發熱惡寒等證,數日後續得寒熱發作有時,則與太陽中風寒熱
發作不定時不同。以其得病之初,月經已來,血海空虛,發病之後,邪熱乘虛而人,熱
與血結,故月經不當斷而斷,此為熱人血室。寒熱發作有時,亦為邪在少陽之征也。至
于瘧疾病,症見往來寒熱;黃疸病,發病部位主要在肝膽,症見胸脅脹滿,食欲不振,
心煩嘔惡,均屬少陽病證。
[配伍意義] 傷寒,邪在表者,當從汗解;邪在裡者,則當攻下;今邪既不在表,
又不在裡,而在表裡之間,則非汗下之所宜,故用和解一法。方中重用柴胡,其性味苦
辛微寒,人肝膽經,具有輕清升散、宣透疏解的特點,既能透達少陽之邪從外而散,又
能疏洩氣機之郁滞。《神農本草經》卷2謂其主治“寒熱邪氣”;《本草綱目》卷13謂其
治“婦人熱人血室,經水不調”;《本草正義》卷2則指出“外邪之在半表半裡者,引而
出之,使還于表而外邪自散”;《本草經疏》卷6稱之為“少陽解表藥”,故為君藥。黃
芩苦寒,長于解肌熱,《本草正》卷上認為善“退往來寒熱”。在此以之清洩少陽之熱,
為臣藥。柴胡之升散,得黃芩之降洩,兩者配伍,共使邪熱外透内清,從而達到和解少
陽之目的。正如《本草綱目》卷13所載:“黃芩,得柴胡退寒熱”。膽氣犯胃,胃失和
降,故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嘔。其中半夏辛溫有毒,降逆之功頗著。《神農本草
經》卷3謂其“主傷寒寒熱……胸脹”;《名醫别錄》卷3記載該藥主治“堅痞,時氣嘔
逆”。生姜辛微溫,既解半夏之毒,又助半夏和胃止嘔,《名醫别錄》卷2指出該藥功能
“止嘔吐”,《本草從新》卷11載其“暢胃口而開痰下食”,确有良效。邪從太陽轉入少
陽,緣于正氣本虛,故又佐以人參、大棗益氣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
氣以禦邪内傳,俾正氣旺盛,則邪無内傳之機。炙甘草助參、棗扶正,且能調和諸藥,
為使藥。本方配伍特點是:以祛邪為主,兼顧正氣;以和解少陽為主,兼和胃氣。使邪
氣得解,樞機得利,膽胃調和,則諸證自除。正如柯琴《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卷下
所說:此為“少陽樞機之劑,和解表裡之總方也”,故列于和解劑之首。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主治少陽病證,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
喜嘔,口苦,咽幹,目眩,舌苔薄白,脈弦為證治要點。臨床上隻要抓住前四者中的
一、二主症,便可用本方治療,不必待其證候悉具。正如《傷寒論》所說:“傷寒中風,
有柴胡證,但見一症便是,不必悉具”。
2.加減法 原書雲:“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蒌實一枚;若渴者,
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蒌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
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蛎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
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三兩,溫覆取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
加五味子半升,幹姜三兩”。因胸中煩而不嘔是上焦有痰熱,胃氣不上逆,故去降逆之
半夏、益氣之人參,加栝蒌實以寬胸理氣,化痰清熱;渴為津氣不足,故去辛燥耗津之
半夏,加養陰生津之人參、栝蒌根;腹中痛是木旺土虛,故去苦寒之黃芩使不傷脾胃,
加芍藥柔肝益脾,緩急止痛;脅下痞硬,故去甘壅之大棗,加牡蛎軟堅散結;心下悸小
便不利是水氣淩心,水道不利,去黃芩之苦寒,因有礙于通陽利水,加茯苓甯心安神而
利小便;不渴,外有微熱,是外感風寒表邪未解,故去補氣之人參,加桂以解表散寒;
咳是水寒之氣淩肺,故去人參、姜、棗之補脾和胃,而加幹姜溫散水氣,五味子止咳。
3.現代常用本方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瘧疾、支氣管炎、急性胸膜炎、慢性肝
炎、肝硬化、急慢性膽囊炎、膽結石、消化道潰瘍、膽汁反流性胃炎、急性胰腺炎、急
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淋巴結炎、中耳炎、産褥熱、急性乳腺炎、乳腺小葉增
生、睾丸炎等辨證屬少陽證者。
[使用注意] 陰虛血少者忌用本方。因方中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易傷陰血。
17.絕 汗
[概念]
絕汗,即病變危重階段出現的大量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
本症在(素問.舉痛論)和(靈樞.五禁>等篇中,稱“汗大洩”、“絕汗”、“漏汗”、“脫汗”、“汗出不可止”;宋<類證活人書)有“虛汗不止”的記載;元(世醫得效方)也有“汗不止”的描述;清(雜病源流犀燭)又稱“汗大洩”。這些名稱的臨床意義頗相一緻。 .
常見證候
氣陰欲脫絕汗:主要症狀為大汗不止,熱而粘稠,或汗出如油,身熱,手足溫,渴喜冷飲,呼吸氣粗,體倦神疲,唇舌幹紅,脈虛數或細數無力。
陽氣欲脫絕汗:主要表現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清稀而涼,畏寒蜷卧,四肢厥冷,精神萎靡,面色蒼白,呼吸微弱,渴喜熱飲,舌潤,脈微欲絕或浮數而芤。
氣陰欲脫之絕汗與陽氣欲脫之絕汗:皆為虛脫的危急證候。由于重證的高熱大汗、大吐大瀉、大失血或久病耗陰,造成陰液嚴重虧損,導緻陰竭則陽氣無所依附而散越,陽亡則陰液無以化生而告竭,所以出現氣陰欲脫和陽氣欲越之危證,但兩證常相繼出現,隻是有先後主次的不同而已。辨證要點:除了原發疾病的各種危重症狀外,還有氣陰欲脫和陽氣欲脫的獨特症狀。氣陰欲脫之絕汗,<素問。舉痛論>說:“炅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洩,故氣洩矣……。勞則喘息汗出,内外皆越,故氣耗矣。”指出人體的陰陽偏盛偏衰,特别是心的陰陽偏盛偏衰,以及營衛不調都可使腠理開洩而汗出不止。<靈樞.決氣)篇也指出:“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洩。”這種汗出,病勢頗重,亦即“亡陰”現象,多具有汗出不止,汗液熱而稠粘,或汗出如油,身熱,手足溫,唇舌幹紅,脈虛數或細數無力等特點。治宜益氣固脫,育陰生津,方選生脈散加山萸肉等。
生脈散
麥冬9克 生曬人參9克(焗服) 五味子6克
(《醫學啟源》卷下)
[異名] 生脈湯(《丹溪心法》卷1)、參麥散(《遵生八箋》卷4)、生脈飲(《醫錄》,
錄自《蘭台軌範》卷1)、人參生脈散(《症因脈治》卷2)、定肺湯(《醫林繩墨大全》卷
2)、參麥五味飲(《胎産心法》卷下)。
[組成] 麥冬(9g) 人參(9g) 五味子(6g)
[用法] 水煎服。 。
[功用] 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主治] .
1.久咳傷肺,氣陰兩虛證。幹咳少痰,短氣自汗,口幹舌燥,脈虛細。
2.暑熱耗氣傷陰證。汗多神疲,體倦乏力,氣短懶言,咽幹口渴,舌幹紅少苔,脈虛數。
[病機分析] 肺主氣,司呼吸,若久咳不愈,則肺氣日耗,肺陰漸損。氣虛則咳嗽
氣短,自汗聲低;陰虛則肺失清潤,幹咳痰少;肺主一身之氣而為百脈之朝會,肺氣虛
餒,脈道失充,故脈來虛弱。暑為夏季炎熱之氣,其性升散,感之則腠理開洩,大汗傷
陰,即所謂“陽勝則陰病”;氣随汗洩,其氣漸餒,故有“氣虛身熱,得之傷暑”(《素
問.刺志論》)之論,而氣虛腠理不固則汗益不止,以緻汗愈多而津愈損,津愈損則氣愈
耗,釀成氣陰兩虛之證:氣虛則汗多神疲,體倦乏力,氣短懶言;陰虛則咽幹口渴,舌
質幹紅少苔,脈來虛數。由此可見,本方所治之病雖異,氣陰兩虛之機則一。
[配伍意義] 本方所治諸症皆由氣陰不足而緻,故治宜益氣養陰生津為法。方中人
參甘溫而不燥,既可補益肺氣,又擅補氣生津,用為君藥;麥冬甘寒生津,長于潤肺養
陰,與人參相協,氣陰雙補,相得益彰,故為臣藥;五味子酸溫收澀,益氣生津,斂陰
止汗,既可固氣津之外洩,又能複氣陰之耗損,與參、麥相輔相成,用為佐藥。三藥皆
人肺經,一補一潤一斂,既可補氣陰之虛,又可斂氣陰之散,故肺虛久咳之證得之,可
收益氣養陰,斂肺止咳之效;暑熱氣耗津洩之證得之,可奏益氣生津,斂陰止汗之功。
本方雖有氣陰雙補之功,但實以人參補氣為主,由于氣複津生,汗止陰存,脈得氣
充,則可複生,故以“生脈”名之。
[類方比較] 本方與王氏清暑益氣湯均可治療暑病汗多,耗氣傷津之證,然清暑益
氣湯證為暑熱尚熾,氣津已傷,因邪實正虛,故仍有身熱心煩,小便短赤,舌紅苔黃等
熱盛之象;本方則用于暑熱已清,氣陰俱損,乃純虛無實之證,并為治療久咳肺虛,幹咳痰少的常用方。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氣陰兩虛證的代表方劑。臨床以體倦,氣短,咽幹,舌
紅脈虛為使用要點,尤以氣陰兩虛兼有津氣耗散為病機特點者為宜。
2.加減法 方中人參性味甘溫,有大補元氣之功,若氣虛不甚者,可易為黨參;
若氣陰不足,兼有内熱者,則可用西洋參代之,正如張錫純所說:西洋參,“性涼而補,
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補者,皆可以此代之”(《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冊);若病情
急重者,全方用量亦宜加重。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不齊、心肌炎、心
力衰竭等心血管系統疾病,和肺心病、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患屬氣陰兩
虛證者;以及各類休克、中暑、老年性癡呆、新生兒硬腫症等表現為氣陰兩虛證候者。
[使用注意] 本方乃補斂合法,故宜于氣陰兩虛,純虛無實之證。若溫病氣陰雖
傷,但餘熱未清,或久咳肺虛,仍有痰熱者,均非所宜。
陽氣欲脫之絕汗,(靈樞.經脈>篇說:“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洩,絕汗乃出”,這在久病重病中,陽氣過耗,特别是心陽過耗,不能斂陰,導緻陰陽離決,陽氣奔散于外,所以汗液大洩。這種大汗出,病勢危急,稱為“亡陽”現象。其特點是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神萎倦卧,脈微欲絕等。治宜溫陽固脫,回陽救逆,方選參附湯加龍骨、牡蛎等。
參 附 湯
人參6克 附子10克
1.當用于休克、心衰而見手足厥冷、脈微欲絕、大汗不止的陽氣欲脫之證時,可加煅龍骨、煅牡蛎、山萸肉、白芍、炙甘草等斂汗潛陽之品,以增強固脫之效。
2.若伴有煩燥内熱,口幹顴紅,汗出粘手,為氣陰俱竭,可去附子,加麥冬、西洋參、五味子益氣養陰。
(《濟生續方》,錄自《醫方類聚》卷150)
[異名] 附參湯(《古今醫統大全》卷22)、轉厥安産湯(《葉氏女科證治秘方》卷3)。
[組成] 人參半兩(9g) 附子一兩(15g)
[功用] 上哎咀,分作三服,水二盞,加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服。
[用法] 益氣,回陽,固脫。
[主治] 元氣大虧,陽氣暴脫證。手足逆冷,頭暈喘促,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脈微欲絕。
[病機分析] 本方為元氣大虧,陽氣暴脫之證而設。陽氣在人體具有溫煦和推動髒
腑生理活動的作用,人身有一分陽氣便有一分生機,若元氣大虧,陽氣暴脫,四肢無陽
氣的溫煦而見厥冷;元氣大虧,陽氣暴脫,無以上達,故頭暈,面色蒼白;陽氣外脫,
肺氣不足,則呼吸喘促;腠理不固,陰液外溢,則冷汗淋漓;氣脫無以鼓動血行,故見脈微欲絕。
[配伍意義] 本方針對陽氣暴脫之證,以大補元氣,回陽固脫為法。方中人參甘溫
大補元氣,重用以固後天。附子為大辛大熱之品,溫壯元陽,以補先天。又可助人參補
氣之力。二藥相伍,上溫心陽,下補命火,中助脾土,力專效宏,作用迅捷。正如《醫
宗金鑒.删補名醫方論》卷1曰:“補後天之氣無如人參,補先天之氣無如附子,此參附
湯之所由立也,……二藥相須,用之得當,則能瞬息化氣于烏有之鄉,頃刻生陽于命門
之内,方之最神捷者也。”
本方配伍特點是益氣固脫與回陽救逆相伍,相須而用,則益氣固脫之力尤著。
[類方比較] 本方與四逆湯均屬回陽之劑,主治陽衰陰盛之四肢厥逆,脈微弱等。
但四逆湯證雖陽衰而氣未脫,重在急救回陽,方中以附子與幹姜相伍,助陽散寒救逆,
以治療少陰厥逆之證。本方證乃陽衰至極,陽氣暴脫,證情更重,除見上述症狀外,尚
見冷汗淋漓,氣息微弱,脈微欲絕等,故治以回陽與益氣固脫并施,人參大補元氣,附
子溫壯元陽,二者同用,使氣固陽回,則諸症可解。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益氣回陽救脫的代表方劑。臨床應以四肢厥冷,汗出喘促,
脈微欲絕為辨證要點。
2.加減法 本方用于休克、心衰而見手足厥冷、脈微欲絕、大汗不止的陽氣欲脫
之證時,可加煅龍骨、煅牡蛎、白芍、炙甘草等斂汗潛陽之品,以增強固脫之效。
3.本方現代常用于休克、心力衰竭等屬陽氣暴脫者,對于婦女暴崩,外瘍潰後,
大手術等血脫亡陽者,亦有良效。
[使用注意]
1.本方大溫大補,乃急救之方,不可久服,一俟陽氣來複後則當另行調理。
2。方中人參,不可用黨參代替,.病人休克無法服藥時,可用鼻飼法。
絕汗一症,氣陰欲脫和陽氣欲脫等證均可出現,但應随時掌握病情變化,采取相應措施。一旦虛脫緩解,亦應根據具體證候辨證施治以善其後。
[文獻别錄]
(素問。診要經終論):“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瘓疭,其色白,絕汗乃出,出則死矣。”
<類證治裁)卷之二:“嘉言喻氏又分上脫、下脫、上下俱脫。今詳斯症,總由陰陽樞紐不固。如上脫者,喘促不續,汗多亡陽,神氣亂,魂魄離,即脫陽也;下脫者,血崩不止,大下亡陰,交合頻,精大洩,即脫陰也。上下俱脫者,。類中眩仆,鼻聲鼾,絕汗出,遺尿失禁,即陰陽俱脫也。”
<臨證指南醫案)卷三:“脫之者,惟陽氣驟越,陰陽相離,汗出如油,’六脈垂絕,一時急迫之症,方名為脫。”
18.黃汗
黃汗是指汗出色黃而染衣的症狀, (金匮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中謂: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後世醫家往往将黃汗混同于身目發黃的黃疸,如<症因脈治.黃疸論)說: “黃汗之症,眼白黃,面皮黃,汗出染衣,如黃柏汁。”(醫學心悟)進一步肯定說:“出汗染衣,名曰黃汗, 皆陽黃之類也。”肯定黃汗是陽黃的一種。但實際上黃汗與黃疸不盡相同,黃汗可以是陽黃的症狀之一,同身目發黃并見;也可以僅汗出染衣而黃如柏汁,而身目并不發黃。本文所述的黃汗主要指後者,至于黃汗且又身目發黃的黃疽,另見專條。
常見症候
營衛壅閉黃汗:汗出如黃柏汁,發熱,身腫困重,皮中如有蟲行, 口渴,小便不利,舌苔白,脈沉。
濕熱蘊積黃汗:汗出色黃,發熱,身微腫,脅痛,納呆,口苦,溲赤,舌苔黃膩,脈弦滑。
營衛壅閉黃汗:多由身熱汗出,衛虛營郁,熱與水搏;或遇雨淋,或以冷水洗浴,使肌膚閉郁,營衛為之壅遏。故見發熱,身腫,困重,皮中如有蟲行,水氣内停,則氣不化濕,津不上承而口渴,膀胱氣化失司,則小便不利。治宜宣通郁滞,調和營衛,方用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
黃芪芍桂苦酒湯
生黃芪15 白芍9 桂枝9 山西陳醋40毫升 水300毫升煎煮
經方治狐臭一例(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
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
黃芪五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醋(苦酒)半茶杯加水二茶杯,煎成一茶杯,分二次服。桂枝行陽,白芍益陰,黃芪溫分肉,實腠理,瀉陰火,解肌熱,苦酒能治黃疸癰腫。合之行陽益陰,營衛通行,汗出自止,黃汗自退。
濕熱蘊積黃汗:多由外感濕熱之邪,或因内濕日久,郁而化熱,濕熱蘊積,熏蒸脾胃,故見汗出而黃、發熱、口苦、脅痛、納呆、溲赤、苔黃、脈弦滑等濕熱表現,即<醫宗金鑒)所謂:“黃汗微腫皆濕熱”。治宜清熱利濕,方用加味玉屏風散加減。
玉屏風散
防風30克 黃芪60克 白術60克
1.汁多者,加浮小麥、牡蛎、麻黃根等以加強固表止汗之效;
2.表虛外感風寒,頭痛鼻塞,汗出惡風,脈緩者,可與桂枝湯合用,以益氣固表,調和營衛。
(《究原方》,錄自《醫方類聚》卷150)
[組成] 防風一兩(30g) 黃芪蜜炙 白術各二兩(各60g) .
[用法] 上歎咀。每服三錢(9g),水一盞半,加大棗1枚,煎七分,去滓,食後熱服。 .
[功用] 益氣固表止汗。
[主治]
1.表虛自汗。汗出惡風,面色咣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
2.虛人腠理不固,易感風邪。
[病機分析] 衛氣發自胸中,行于脈外,分布于體表,行溫養肌膚腠理,調節汗孔
開合,防禦外邪入侵之職。正如《靈樞.本藏》所說:“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
肥腠理,司開合者也”。《醫旨緒餘》亦雲:“衛氣者,為言護衛周身,溫分肉,肥腠理,
不使外邪侵犯也”。可見衛氣之名已包含“護衛”之義。肺主一身之氣,外合皮毛,衛
氣之輸布體表充養肌膚,全賴肺氣的宣發作用,即所謂“脾氣散精,……肺輸于皮毛,
輕清者人于經絡為營,栗悍者人于皮膚為衛”(《慎齋遺書》卷2)。一旦肺氣虛弱,不
能宣發衛氣于肌表,則衛氣亦弱,進而腠理失固,毛竅疏松。若營陰不守,津液外洩,
則身常自汗;衛外禦邪能力減弱,風寒之邪每乘虛而入,則易患感冒;衛氣既虛,肌腠
失于溫煦,則常感惡風怯寒,正如《讀醫随筆》說:“衛氣者,熱氣也。凡肌肉之所以能
溫,水谷之所以能化者,衛氣之功用也。……衛氣不到則冷”。它如面色咣白,舌淡苔
薄白,脈浮虛軟諸症,皆為肺衛氣虛,髒腑經絡失于濡養,功能衰減的反映。因此,肺
衛氣虛,腠理失固是本證的基本病機。
[配伍意義] 本方證由肺衛氣虛,腠理失固而緻,治當以益氣實衛,固表止汗為
法。方中黃芪甘溫,歸脾、肺二經,“人肺補氣,人表實衛,為補氣諸藥之最”(《本草
求真》卷5),本方用之,取其擅補脾肺之氣,俾脾氣旺則土能生金,肺氣足則表固衛
實,用為君藥。白術甘苦而溫,專人脾胃之經,為益氣健脾要藥,協黃芪則培土生金,
固表止汗之功益著,以為臣藥。《神農本草經》卷1曾謂白術有“止汗”之功,《備急千
金要方》卷10亦載單味白術煎湯,治汗出不止,可見固表止汗之用白術由來已久。芪、
術合用,既可補脾胃而助運化,使氣血生化有源;又能補肺氣而實肌表,使營陰循其常
道,如此則汗不緻外洩,邪亦不易内侵。風邪襲表,理當祛之于外,然腠理疏松之人,
發汗又慮更傷其表,故本方佐以少量甘溫不燥,藥性緩和之防風走表而祛風邪,因其乃
“風藥中潤劑”,且與擅長補氣固表之黃芪相伍,黃芪得防風,則固表而不留邪;防風得
黃芪,則祛邪而不傷正,二藥配伍之妙,誠如張秉成所雲:“黃芪固表益衛,得防風之善
行善走者,相畏相使,其功益彰,則黃芪自不慮其固邪,防風亦不慮其散表”(《成方便
讀》卷1)。煎藥時加人大棗1枚,意在加強本方益氣補虛之力。上述諸藥合用,補中
兼疏,散中寓收,表虛自汗之人服之,能益氣固表以止汗洩,體虛易感風邪之人服之,
能益氣固表以禦外邪。 .
本方配伍特點在于:以益氣固表為主,酌伍少量祛風解表之品,固表之中寓有疏
散,祛風亦可加強固表止汗之功,相畏相使,相反相成。
由于本方益氣固表,止汗禦風之功有如屏障,珍貴如玉,且為散劑,故前人以“玉
屏風散”名之。
[類方比較] 本方與桂枝湯均可用治表虛自汗,然本方證之自汗,乃衛氣虛弱,腠
理不固而緻;桂枝湯證之自汗,因外感風寒,營衛不和而緻。故本方功專固表止汗,兼
以祛風;而桂枝湯則以解肌發表,調和營衛取效。正如吳昆所言:“是自汗也,與傷風自
汗不同,傷風自汗,責之邪氣實;雜證自汗,責之正氣虛。虛實不同,攻補亦異”(《醫方考》卷4)。
[臨床運用] '
1。證治要點 本方為治療表虛自汗的常用方劑,臨床以自汗惡風,面色咣白,舌淡脈虛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汗出量多者,加浮小麥、牡蛎、麻黃根等以加強固表止汗之效;表虛
外感風寒,頭痛鼻塞,汗出惡風,脈緩者,可與桂枝湯合用,以益氣固表,調和營衛。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或預防小兒及成人反複發作的上呼吸道感染,腎小球腎炎
易于因傷風感冒而誘緻病情反複者,過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支氣管哮喘等每因外受
風邪而緻反複發作的過敏性疾病,以及手術後、産後、小兒等因表虛腠理不固而緻之自汗證。
[使用注意] 虛人外感,邪多虛少,以及陰虛發熱之盜汗,不宜使用本方。
以上二證,一為汗出入水,營衛壅閉所緻,一為濕熱内蘊,熏蒸脾胃而成。一在肌膚之表,一緣脾濕内蘊;前者宜調營衛以祛表濕,後者宜清濕熱,營衛通.濕熱除,則黃汗自愈。但臨床上亦有僅汗出染衣而黃,别無他症者,可選用蔓菁散治療。
蔓菁散
處方蔓菁子4兩(洗),蛇蛻2兩。
制法先用瓷罐盛蔓菁子,火燒黑焦無聲後鉗出,入蛇蛻在内,又輕燒蛇蛻成灰,候冷細研。
功能主治肝虛,風邪攻目,目暈,瞻視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匕,食後溫酒調下,日3服。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八
<金匮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黃汗之病,兩胫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曆節。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盜汗出者,此榮氣也。若汗出已,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辄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痛,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芪湯主之。”
桂枝加黃芪湯
桂枝9克 白芍9克 生姜9克 甘草6克 黃芪6克 紅棗12枚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桂枝9g 芍藥9g 甘草6g 生姜
9g 紅棗lOg 黃芪6g
上6味,以水800ml,微火煮取300ml,去滓,适寒溫,服
lOOml。啜粥法與桂枝湯同。
(功效]調和營衛,逐濕走表,助陽散邪。
(主治]
主證:發熱而胫冷,身體腫重,汗出色黃,舌淡苔薄潤,脈沉遲或脈浮。
副證:發熱惡寒,身困(肌肉牽動),腰以上汗出,腰以下
無汗,腰髋無力而痛,蟻行感,病勢重則不進食,煩躁,小便不利;或發熱、惡風、汗出等表證。
(臨證加減)
I.黃汗之治療,後世有發展,在藥物方面,除選用上述黃
芪、桂枝、白芍、甘草等以外,常根據病情,适當配伍茵陳、山
栀子、黃柏、白藓皮、防已、赤苓、木通、淡竹葉等,以增強除濕清熱之功。
2。如外感表虛者加白術、防風,即與玉屏風散合用,以增補氣固表之功。
3.伴有自主神經失調,心煩重者,合甘麥大棗湯或合百合知母湯,以調協陰陽平衡。 .
4.吳蘭(闆藍根代)、芍藥、麥冬、桑白皮、防己、白藓
皮、山栀子各六分。治黃疸身腫,發熱汗出而渴者,狀如風水,
汗出者衣皆黃,黃汗,名吳蘭湯。阱台秘要]
5。黃芪、赤芍、茵陳、石膏、麥冬、栀子、竹葉。治黃汗
病,身體腫,汗出而不渴,其汗沾衣,黃如柏染,名黃芪散。呔平聖惠方]
6.本方加當歸,倍芍藥,為痘瘡及諸瘡瘍之内托劑,若加
反鼻(蝮蛇霜)其效尤捷,名歸芪建中場。
7.桂枝加黃芪湯證治辨析:衛陽、心陽已傷,外來之水濕
由汗孔人者,停于肌腠,犯未諸徹,純用補斂,必緻留邪為害.
治宜以益氣通陽,解肌化濕為主,如桂枝加黃芪湯之類,用桂枝
湯和營以解肌,加黃芪以益氣,啜粥、溫覆以助藥力,而取微
汗,俾餘濕與汗俱去,汗出而陽不傷。黃汗證之腰以上汗出,腰
以下無汗者,水濕停聚,衛陽不得通行,服之最宜,服後如蟲行
皮中,汗遍出而疾愈矣。此方蓋為虛實夾雜者設也!《金匮》黃
汗治法,惟用益衛和營,解肌通陽之方,不必發汗利水為能事
也。[金匮篇解.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
19.汗出偏沮
汗出偏沮,是指左或右半身出汗的現象而言。
本症首見于<素問。生氣通天論>:“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症多發生于中風或某些髒腑機能衰退的疾病。
本節所論系人體半側汗出,至于上半身或下半身汗出,不在此例,另參見有關條目。
常見證候
氣血虧虛汗出偏沮:汗出偏于半側,少氣懶言,倦怠乏力,面色蒼白無華,頭暈目眩,手足發麻,舌淡苔白,脈象細弱。
寒濕痹阻汗出偏沮:汗出偏于半側,筋脈攣痛,手足屈伸不利,肢體沉重,甚則難以轉側,舌苔白膩,脈濡或遲。
營衛不和汗出偏沮:汗出偏于半側,發熱,頭痛,惡風,舌苔白潤,脈見緩弱。
氣血虧虛汗出偏沮:多由勞傷過度,久病失養,或失血過多等原因,造成氣血虧損不足,不能周行全身,汗出時往往偏于半側。<中醫臨證備要):“偏左或偏右半身汗出,多因氣血不固”。辨證要點:除汗出半側以外, 尚有面色無華,倦怠乏力,手足發麻,脈細弱等氣血不足的症狀。治療宜氣血雙補,方選人參養榮湯等。
人參養榮湯(養榮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3克 炙黃芪3克 熟地2.3克 遠志1.5克 北五味子1.5克 當歸3克 陳皮3克 桂心3克 白芍4.5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遺精便洩,加龍骨;
2.咳嗽,加阿膠;
3.熱象不顯者,白芍之量宜減。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13)
[組成] 黃芪 當歸 桂心 甘草炙 橘皮 白術 人參各一兩(各30g) 白芍藥
三兩(90g) 熟地黃 五味子 茯苓各三分(各22g) 遠志去心,炒半兩(15g)
[用法] 上锉散。每服四大錢(12g),水一盞半(300m1),加生姜3片,大棗2
個,煎至七分(200m1),去滓,空腹服。
[功用] 益氣補血,養心安神。
[主治] 心脾氣血兩虛證。倦怠無力,食少無味,驚悸健忘,夜寐不安,虛熱自
汗,咽幹唇燥,形體消瘦,皮膚幹枯,咳嗽氣短,動則喘甚,或瘡瘍潰後氣血不足,寒
熱不退,瘡口久不收斂。
[病機分析] 積勞虛損,氣血日耗。脾氣虛弱則倦怠無力,食少無味;土不生金,
肺氣亦餒,故咳嗽氣短,動則喘甚,自汗。《玉機微義》卷17說:“血盛則形盛,血弱則
形衰”,血虛心神失養,則驚悸健忘、夜寐不安;形體失濡則皮膚幹枯,肌肉羸瘦;陰
血不足,陽無以制,則虛熱内生,咽幹唇燥。瘡瘍潰後,久不收口等亦為氣血不足,肌
肉筋骨失于濡養之象。由此可見,本方治證臨床症狀雖多,但均由心脾氣血虛損而緻。
[配伍意義] 本方所治為心脾氣血兩虛而兼有内熱之證,故方中重用酸寒之白芍,
以養血補虛,斂陰止汗,兼清虛熱;人參大補元氣,為養心益肺補脾之要藥,二者合
用,益氣養血,共為君藥。當歸、熟地助白芍以補血,黃芪、白術、茯苓、甘草助人參
以補氣,并助白芍固表斂汗,肉桂鼓舞氣血生長,均為臣藥。佐以陳皮行氣和胃,遠
志、五味子養心安神。再加生姜、大棗調和脾胃,用為使藥。諸藥相伍,共奏益氣補
血,養心安神之功。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益氣補血藥配伍行氣和中之品,使補而不滞;二是益氣養
血配伍甯心安神之藥,故使本方兼具養心甯神之功。
[類方比較] 本方與十全大補湯組成相似,均用于氣血兩虛證候的治療。但本方重
用白芍,故藥性偏寒,且無行氣動血之川芎而多養心安神之五味子、遠志,較之十全大
補養血之力尤著,并增甯心清補之功,故宜于氣血大虛而偏熱,兼有心神失甯之證者;
而十全大補湯中諸藥用量相等,故藥性偏溫,宜于氣血大虛而偏寒之證。
本方十二味藥中有九藥與内補黃芪湯相同,僅少川芎、麥冬,而多橘皮、白術、五
味子。因無川芎且重用白芍而補血之力更強,有白術則補氣之功亦佳,再加五味子養心
安神,橘皮理氣行滞,本方補益氣血,養心安神作用較勝,故方以“人參養榮湯”名
之;内補黃芪湯因無白術、五味子,故補氣、安神與補血之功均不及本方。二方均為補
中兼清之劑,但後者主要用于瘡瘍外證的治療。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氣血兩虛,心神失甯的常用方,臨床運用時應以氣短乏
力,心悸失眠,口幹唇燥,舌淡紅,脈細弱或細數無力為使用要點。
2.加減法 遺精便洩,加龍骨一兩;咳嗽,加阿膠;熱象不顯者,白芍之量宜減。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貧血、病後虛弱、神經衰弱、潰瘍久不愈合等慢性虛弱性
疾病屬氣血兩虛證者。
[使用注意] 氣血兩虛證而兼有寒象者不宜。
人參養營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3克 炙黃芪3克 熟地2.3克 遠志1.5克 北五味子1.5克 當歸3克 陳皮3克 桂心3克 白芍4.5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遺精便洩,加龍骨;
2.咳嗽,加阿膠;
3.熱象不顯者,白芍之量宜減。
寒濕痹阻汗出偏沮:多由寒濕入侵,痹阻一側經絡,氣血運行受阻,腠理開阖失調,患側汗出偏沮,其辨證要點:半身汗出,筋脈攣急疼痛,手足屈伸不利,肢體重着,舌苔白膩。治療宜溫散寒濕,活血通絡,方選蠲痹湯加細辛、制川烏等,或小活絡丹吞服。
蠲痹湯
酒當歸3克 羌活3克 姜黃3克 炙黃芪3克 白芍3克 防風3克 炙甘草1克
1.若寒邪偏重而劇痛者,加桂枝、細辛等以溫經散寒止痛;
2.若肢體沉重疼痛者,加蒼術、防已、薏苡仁以除濕;
3.若手臂麻木較重者,可重用黃芪,加桂枝、全蠍等,以增強補氣和血,通絡止痛之功。
(《楊氏家藏方》卷4)
[組成] 當歸去土,酒浸一宿 羌活去蘆頭 姜黃 黃芪蜜炙 白芍藥 防風去蘆頭各
一兩半(各45g) 甘草半兩炙(15g)
[用法] 上哎咀。每服半兩(15g),水二盞,加生姜五片,棗三枚,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功用] 祛風除濕,益氣和營。 .
[主治] 風痹。身體煩疼,項背拘急,肩臂肘痛,舉動艱難及手足麻痹。
[病機分析] “痹者,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成痹。其狀肌肉頑厚,或疼痛。由人
體虛,腠理開,故受風邪也”;“風多者為風痹,風痹之狀,肌膚盡痛”(《諸病源候論》
卷1)。本證病機為營衛兩虛,風寒濕之氣乘襲,痹着于肌肉、經絡。而三氣之中,尤
以風氣偏盛。由于營衛兩虛不能實表禦邪,風寒濕邪乘虛侵入機體,滞于肌肉,阻于經
脈,與氣血相搏,以緻氣血運行不腸,肌肉、經脈不榮,故肩臂肘痛,舉動艱難,手足
麻痹。《素問.痹論》謂:痹“在于脈則血凝而不流….一在于肉則不仁。”《素問。逆調論》
說:“營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
[配伍意義] 本方為營衛兩虛,風寒濕三氣乘襲的風痹而設,故以祛風除濕,益氣
和營立法。方中以羌活、防風為君藥,祛風勝濕,通痹止痛。羌活善祛上半身風濕,《本
草彙言》卷1謂:“羌活功能條達肢體,通暢血脈,攻徹邪氣,發散風寒風濕”。《醫學
啟源》卷下:“羌活,治肢節疼痛,手足太陽經風藥也”。防風為風藥之潤劑,《本經疏證》
卷2認為“防風通陽中之陰,即除濕以絕風之源”。《長沙藥解》稱其“引經絡,逐濕
淫,通關節,止疼痛,舒經脈,伸急攣,活肢節,起癱瘓。”風痹之所成,緣由營衛兩
虛,故以黃芪益氣實衛;當歸、芍藥養血和營,使營衛和而利于祛邪,共為臣藥。《本
草彙言》謂黃芪“實衛斂汗,驅風運毒之藥也”;《本經逢源》卷1謂黃芪“同防已、防
風則除風濕。”姜黃為佐,活血行氣,“橫行手臂”而長于治肩臂掣痛。《本草綱目》卷
14謂姜黃“治風痹臂痛”。甘草益氣,調和諸藥,為使藥。用法中加生姜、大棗以調和
營衛,增加祛風除濕,益氣和營衛之功。綜觀全方,黃芪配防風,相畏而相使,實衛不
滞邪,散風不傷氣,相得益彰;羌活得歸、芍,勝濕不燥血,歸、芍合姜黃,補血和
營,更寓“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
“蠲,去之疾速也;痹,濕病也,又言痛也”(《绛雪園古方選注》卷中)。本方具有
祛風除濕,益氣和營之功,能免除病邪,治愈痹證,故名蠲痹湯。
本方配伍特點,是主以祛風除濕藥,輔以益氣和血之品,邪正兼顧,營衛兩調,散
收同用,燥潤相合,共成祛風除濕,益氣和營之功。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證治以營衛兩虛,風寒濕三氣乘襲,痹着肌肉、經絡為主要病
機,故臨床以身體煩疼,項背拘急,肩臂肘痛,手足麻痹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寒邪偏重而劇痛者,加桂枝、細辛等以溫經散寒止痛;若肢體沉重
疼痛者,加蒼術、防己、薏仁以除濕;若手臂麻木較重者,可重用黃芪,加桂枝、全蠍
等,以增加補氣和血,通絡止痛的作用。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肩周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辨證屬營衛兩虛,風寒濕三氣
乘襲以風氣偏盛者。
[使用注意] 本方藥性偏于溫補,故痹證屬于風濕熱實證者,非其所宜。本方也可
用藥渣熨敷或煎水熏洗患處,但熨洗之後宜避風寒。
小活絡丹
炮川烏6克 炮草烏6克 地龍6克 炮天南星6克 乳香2.2克(粉)沒藥2.2克
營衛不和汗出偏沮:本證或因感受風邪,或因勞倦内傷,導緻營衛失和,自汗出。以前者較多見。臨床辨證:外感所緻者,兼有發熱頭痛惡風等症;内傷所緻者,未必有發熱,但汗出半側,全身筋脈不舒,活動不利。治療原則是調和營衛,桂枝湯為代表方。
小活絡丹(活絡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1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組成] 川烏炮,去皮臍 草烏炮,去皮臍 地龍去土 天南星炮各六兩(各180g)
乳香研 沒藥研各二兩二錢(各66g)
[用法] 上為細末,人研藥和勻,酒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3R),
空心,日午冷酒送下;荊芥湯送下亦可。
[功用] 祛風除濕,化痰通絡,活血止痛。
[主治] 風寒濕痹。肢體筋脈攣痛,麻木拘攣,關節屈伸不利,疼痛遊走不定。亦
治中風,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經絡中有濕痰瘀血,而見腰腿沉重,或腿臂間作痛。
[病機分析] 《素問。痹論》雲:“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
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着痹也。”指出痹證的病因是“風寒濕三氣雜至”,由
于三氣的偏勝,乃有行痹、痛痹和着痹之分。本方所治風寒濕痹,或因久居地勢卑下之
所,終日難見陽光;或因生計所苦,不避風雨,奔走忙碌;或因其人機體腠理疏松;或
因汗出當風……遂緻人體為風、寒、濕邪侵襲。邪之既人,阻滞經絡,氣血運行為之痹
塞,“不通則痛”,所以發為肢體筋脈攣痛;其疼痛遊走不定,乃風邪偏盛之征,所謂
“行痹”是也。氣血痹阻,肌膚筋脈失其濡養,故見麻木拘攣。關節屈伸不利,是因疼
痛而緻患者關節功能活動受限。至于中風之中經絡者,日久未愈,則不僅外風留連未
除,而且經絡之中,必有濕痰瘀血阻滞,故為手足不仁,腰腿沉重,或腿臂間作痛。
[配伍意義] 針對風寒濕邪與瘀血痰濁阻滞經絡之證,治當遵循《素問.至真要大
論》“留者攻之”、“逸者行之”之旨,以祛風散寒,除濕化痰,活血通絡為法,達到祛
除邪氣之目的,則經絡通利,“通則不痛”而病愈矣。方用制川烏、制草烏為君,兩藥
均為大辛大熱之品,有祛風散寒,除濕通痹之功,而尤擅止痛。《長沙藥解》卷4謂烏
頭:“溫燥下行,其性疏利迅速,開通關腠,驅逐寒濕之力甚捷,凡曆節、腳氣、寒疝、
冷積、心腹疼痛之類并有良功。”草烏藥性之峻更勝川烏,《藥類法象》卷3謂其:“治風
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經藥也。”配伍制南星為臣,亦屬辛熱峻烈之品,可祛風除痰,
散寒燥濕,其性走而不守,以驅散經絡中的風痰濕濁。配伍乳香、沒藥作為佐藥,行氣
活血,化瘀通絡,以使氣血通暢,則風寒濕痰瘀不複留滞,且兩藥又有止痛之功,能增
強Ji!、草烏的止痛作用。《醫學衷中參西錄.藥物》謂:“乳香、沒藥二藥并用。為宣通髒
腑、流通經絡之要藥,故凡心胃脅腹肢體關節諸疼痛皆能治之。又善治風寒濕痹,周身
麻木,四肢不遂。”地龍為使,活血通絡,宣導諸藥直達病所,因其性最善走竄,為人
絡之佳品也。用陳酒送服,可借酒力宣通,以助藥力;或用荊芥湯送服,則取荊芥善于
疏表祛風也。諸藥合用,共成祛風散寒,除濕化痰,活血止痛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以大辛大熱、峻利開洩之品(川烏、草烏、南星)為主組方,
藥效峻猛,力能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然制丸而用,則又寓峻藥緩投之意。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藥性溫燥,适用于痹證偏于寒性者,以肢體筋脈攣痛,.關節屈
伸不利,舌淡紫,苔白,脈沉緊為證治要點。中風後遺症,半身不遂或患側手足沉重,
見上述舌脈者亦可使用。
,2.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症和中風後遺症等屬于風寒濕痰瘀
阻滞經絡者,均可使用本方治療。
[使用注意] 本方藥性溫燥,藥力較為峻猛,用于體實氣壯者為宜,對素體陰虛有
熱者、久病肝腎不足者和孕婦,均應慎用。
桂枝湯
桂枝9克 白芍9克 炙甘草6克 生姜片9克 紅棗12枚
1.如感冒,惡風寒較甚者,宜加防風、荊芥、淡豆豉。
2.如患者體質虛者,加黃芪。
3.兼見咳嗽者,宜加杏仁、蘇子、桔梗。
4.用于風寒濕痹,宜加姜黃、細辛、威靈仙。
5.項背拘急強痛,加葛根、防風、桑枝。
6.用于妊娠嘔吐,可重用生姜,再酌加蘇梗、白術,砂仁。
7.用于受冷即發的皮膚病,無熱象者,可加當歸、荊芥、防風、蟬蛻、丹參等。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桂枝9g 芍藥9g 炙甘草6g 生
姜9g 大棗12枚
上5味,破碎,以水700ml,微火煮取300ml,去滓,适寒
溫,分3次服,每次服lOOml。
注:本方之煎法、服法、用量等請參考本書14頁。
(功效)解肌發表,調和營衛
(主治}太陽中風,症見發熱,汗出惡風,頭項強痛,或兼
鼻鳴幹嘔,口和不渴,苔薄白,脈浮緩;虛寒下利兼表證,症見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妊娠惡阻,症見嘔吐不能食,無寒
熱,脈平,陰脈下弱;産後中風,日久不愈,症見頭微痛,惡
寒,時時有熱,心胸痞悶,幹嘔,汗出,舌質淡紅,苔薄白,脈 浮緩。
(臨證加減]
L桂枝湯的臨床應用綜述:用桂枝湯原方或加減治療疾病,
包括多種外感(感冒、高熱),内科雜病(自汗、出汗異常、低
熱,奔豚氣),婦兒科疾病(試胎、妊娠反應、人工流産後發熱、
陰癢及tbJL虛弱),五官及皮膚科疾病(瞳神散大、過敏性鼻炎、
多形型紅斑、濕疹、荨麻疹、皮膚瘙癢症、皮膚凍瘡、牛皮癬
等),外科、傷科及其他疾病等(肩凝症、無脈症、頸肩肘腰背
諸部負傷、筋癱症、闌尾炎)。[河南中醫,1984,fs,:28]
2。桂枝湯内外婦兒各科應用:用桂枝湯原方或加減治療内
科病(汗證、逆證、痛證、麻木不仁證、漏證、男科諸病)、外
科病(皮膚病、癢證、腸癰、腹痛)、婦科病(崩漏、帶下、妊
娠諸病、溢乳、更年期綜合征)、兒科病(感冒、小便異常)等
的概況。[國醫論壇,1991,cl,:46-48~
3.桂枝湯治妊娠惡阻:婦人妊娠後陰血下注沖脈,聚以養
胎;當沖脈之氣充沛,上行過亢,使胃失和降而緻惡阻。本方可
降逆平沖,使胃和胎安,其功主要在桂枝。用本方治惡阻,應以
無明顯寒象或熱象者為宜。若有明顯熱象者,加竹茹、黃芩。[新
.中醫,1984,(4):lZ-}
4.桂枝湯加味治療過敏性鼻炎:本病多因感受風寒或風熱,
有虛實之分,虛證因肺氣不足,衛氣失調,賊風乘虛侵入所緻,
可用桂枝湯加減為治.其以桂枝湯加葶苈子15g,蟬蛻lOg(後
2味藥研末用湯藥沖服)為基本方。氣虛者,加黃芪、黨參、白
術,以補氣固衛;鼻流稠涕,色黃者,加黃芩、黃柏,以清熱瀉
火;頭痛鼻塞者,加藁本、川芎、白芷、僵蠶、辛荑花、蒼耳
子,以祛風除濕,通竅止痛;鼻流清水,難以休止者,加五味
子、烏梅、诃子,以收斂止水。[新中醫,1978,c”.43
5。加味桂枝湯治療老年性便秘:藥用桂枝、炙甘草各6g,白
芍9g,生白術45g,黃芪、當歸各lOg,生姜3片,大棗5枚。每
日1劑,水煎服,服藥2—32劑。[新疆中醫藥,1995,c2,;51]
6.桂枝湯加減治療寒冷性多形型性紅斑;基本方用桂枝、
白芍、黃芪、附子、當歸、丹參、陳皮.從實驗項目治療前後的
對比動态觀察,大部分指标如血液流變學、甲皺皮膚毛細血管
鏡、免疫學檢查等,中藥組的好轉比例大于西藥組:即中藥組療
效優于西藥組,其原因在于遵循中醫藥學理論針對該病的寒和瘀
立法組方。從臨床觀察與實驗分析,本方既可調整人體的免疫功
能,又可改善血管功能,解除痙攣,并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
血液循環,增強心髒功能以消除微循環障礙,從而達到使血脈流
通的目的。[中醫雜志,1985,c4,:z9]
7.桂枝湯加味治療胫骨結節骨骺炎:基本方為桂枝8一
lOg,白芍、玄參各lOg,甘草5g,大棗8g生姜工一2片,桃仁
6—8g,紅花3—6g,葛根10~15g,牡蛎15g。每日工劑,水煎
服,藥渣用布包熱敷患處至皮膚潮紅,勿燙傷。工4天為工個療
程。[新中醫,1995,c12,:18、533
8.桂枝湯加減治療偏頭痛:基礎方為桂枝lOg,白芍、川
芎各30g,南星lOg,全蠍、甘草各5g。舌紅少苔,脈細者減桂
枝為5g,加生地15g;舌淡苔白潤,脈細遲者重用桂枝。[湖北中
醫雜志,1987,(5):39]
9.桂枝湯加味治療睾丸痛:以桂枝湯~n)fl楝子、貫衆、黃
芪為基本方。睾丸痛甚加橘核、玄胡索;陰囊紅腫疼痛而熱,皮
膚緊張光亮者,重用貫衆,加龍膽草、木通、蒼術;外傷引起或
局部有瘀斑或精索靜脈曲張者,加桃仁、紅花、木香;兼乏力者
加黨參。[浙江中醫雜志,1985,ts,;109J
10。桂枝湯加味治療偏癱:以桂枝湯加紅花、防風為基本
方。若汗出多,營陰傷重者,白芍增至30—40g;瘀血較重者,
減白芍加赤芍;汗出肢冷,脈微陽虛較重者,加附子;氣息低
微,脈浮虛者,加黃芪;下肢着地酸軟無力者,加全蠍。若因肝
陽上亢或五志過極,化火從風,挾痰、挾火上竄巅頂,橫竄精
髓,堵閉清竅,而緻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赤氣粗,舌紅苔
厚,脈弦數者,則桂枝湯又當忌用。[河南中醫,1986.《2,:35]
u.桂枝湯治療小兒多動症:基本方為桂枝6g,白芍15g,
炙甘草4g,生姜4片,大棗4枚.此為5歲左右d,JL的劑量,
臨床根據年齡酌情加減。水煎服,每日工劑,7日為工個療程,
觀察2—3個療程。
汗出偏沮一症,總因人體兩側氣血運行偏頗使然,其病機或由邪阻,或由氣血不足。
上述三證,從病機特點、臨床表現是可以鑒别的。必須指出的是,凡年齡在五十歲以上的患者見半側汗出,需及時治療,避免感受風邪,注意勞逸适當,以防中風的發生。
[文獻别錄]
(張氏醫通)卷九:“夏月止半身汗出,皆氣血不充,内挾寒飲所緻,偏枯及夭之兆也。大劑十全大補、人參養榮、大建中輩加行經豁痰藥治之。若元氣稍充,即間用小續命湯一劑以開發其表,或防己黃芪湯加川芎以散其濕。此證雖屬血虛,慎不可用四物陰藥,以其閉滞經絡故也。”
十全大補湯(十全散)
人參6克(焗服) 白術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3克 酒當歸9克 熟地12克 白芍9克 川芎6克 生姜5片 紅棗5枚 黃芪12克 肉桂3克(研粉焗服)
1.心悸怔忡者,加五味子、酸棗仁等以養心安神;
2.自汗不止者,加煅龍骨、煅牡蛎等以斂汗固表。
(《傳信适用方》卷2)
[異名] 十補湯(《易簡方》)、十全飲(《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5續添諸局經驗秘
方)、大補十全散(《醫壘元戎》)、千金散(《丹溪心法附餘》.卷21)、十全大補散(《證治
準繩.類方》卷1)、加味八珍湯(《羅氏會約醫鏡》卷14)。
[組成] 人參去蘆(6g) 白術 白芍藥 白茯苓(各9g) 黃芪(12g) 川芎(6g)
幹熟地黃(12g) 當歸去蘆(9g) 桂去皮 甘草炒(各3g)各等分 、
[用法] 上哎咀。每服三錢(9g),加生姜3片,大棗2個擘破,水一盞半,煎至
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功用] 溫補氣血。
[主治] 氣血兩虛證。面色萎黃,倦怠食少,頭暈目眩,神疲氣短,心悸怔忡,自
汗盜汗,四肢不溫,舌淡,脈細弱,以及婦女崩漏,月經不調,瘡瘍不斂等。
[病機分析] 氣主煦之,血主濡之。氣虛四肢百骸失于溫養,則見倦怠氣短,四肢
不溫,自汗神疲;血虛髒腑經絡失于濡養,則見面色萎黃,頭暈目眩,心悸怔忡。沖任
氣血不足,或血失統攝而為崩中漏下,或血海失充而為經少經閉;肌肉筋骨無以為養,
則瘡瘍潰而久不收口。
[配伍意義] 以上諸種見證,均由氣血兩虛而緻,故治宜益氣養血為法。本方乃四
君子湯合四物湯再加黃芪、肉桂而成。四君子湯和四物湯分别為補氣與補血之要方,二
方相伍,共奏氣血雙補之功。黃芪甘溫,為補氣要藥,《靈樞。營衛生會》說:“人受氣于
谷,谷人于胃,以傳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即肺所吸人的自然之清氣與脾所吸收
的水谷之精氣合而成為後天之氣,由于黃芪歸經脾肺,大補後天之氣,又兼具升陽、固
表、托瘡等多方面作用,故《本草求真》卷5雲其為“補氣諸藥之最,是以有耆之
稱……秉性純陽,而陰氣絕少”,與四君子相伍,則本方補氣之力益著;肉桂辛甘大熱,
補火助陽,溫通血脈,與諸益氣養血之品同用,可溫通陽氣,鼓舞氣血生長,從而增強
本方補益虛損之功,正如張秉成所雲:“各藥得溫養之力,則補性愈足,.見效愈多,非惟
陽虛可溫,即陰虛者亦可溫,以無陽則陰無以生”。諸藥配伍,補氣之中有升陽之力,
養血之中有溫通之能,共收大補氣血之效。
本方配伍特點為,在諸益氣養血藥中配伍辛熱之肉桂,寓溫陽于補養之中,以收陽
生陰長之功。
本方由十味藥組成,功能大補氣血,故以“十全大補”名之。
[類方比較] 本方與八珍湯均為四君子湯與四物湯合方,但本方又多黃芪、肉桂,
由于黃芪擅補後天之氣,肉桂可鼓舞氣血生長,故補益氣血之力優于八珍湯;而且黃芪
甘溫純阻,肉桂大辛大熱,因此本方偏于溫補氣血。八珍湯為治氣血兩虛證的基本方,
本方則為治療氣血兩虛之重證的代表方,對于兼有畏寒、四肢不溫等虛寒之征者尤為适宜。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大補氣血的代表方,臨床運用時應以神疲氣短,頭暈目眩,
四肢不溫,舌淡,脈細弱為使用要點。
, 2.加減法 心悸怔忡者,加五味子、酸棗仁等以養心安神;自汗不止者,加煅龍
骨、煅牡蛎等以斂汗固表。
3.本方現代常用于各種貧血,痿證,神經衰弱,慢性荨麻疹,婦女月經不調,瘡
瘍潰後久不愈合等辨證屬氣血大虛者,以及外科手術後,腫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見上述證候者。
人參養榮湯(養榮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3克 炙黃芪3克 熟地2.3克 遠志1.5克 北五味子1.5克 當歸3克 陳皮3克 桂心3克
白芍4.5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遺精便洩,加龍骨;
2.咳嗽,加阿膠;
3.熱象不顯者,白芍之量宜減。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13)
[組成] 黃芪 當歸 桂心 甘草炙 橘皮 白術 人參各一兩(各30g) 白芍藥
三兩(90g) 熟地黃 五味子 茯苓各三分(各22g) 遠志去心,炒半兩(15g)
[用法] 上锉散。每服四大錢(12g),水一盞半(300m1),加生姜3片,大棗2
個,煎至七分(200m1),去滓,空腹服。
[功用] 益氣補血,養心安神。
[主治] 心脾氣血兩虛證。倦怠無力,食少無味,驚悸健忘,夜寐不安,虛熱自
汗,咽幹唇燥,形體消瘦,皮膚幹枯,咳嗽氣短,動則喘甚,或瘡瘍潰後氣血不足,寒
熱不退,瘡口久不收斂。
[病機分析] 積勞虛損,氣血日耗。脾氣虛弱則倦怠無力,食少無味;土不生金,
肺氣亦餒,故咳嗽氣短,動則喘甚,自汗。《玉機微義》卷17說:“血盛則形盛,血弱則
形衰”,血虛心神失養,則驚悸健忘、夜寐不安;形體失濡則皮膚幹枯,肌肉羸瘦;陰
血不足,陽無以制,則虛熱内生,咽幹唇燥。瘡瘍潰後,久不收口等亦為氣血不足,肌
肉筋骨失于濡養之象。由此可見,本方治證臨床症狀雖多,但均由心脾氣血虛損而緻。
[配伍意義] 本方所治為心脾氣血兩虛而兼有内熱之證,故方中重用酸寒之白芍,
以養血補虛,斂陰止汗,兼清虛熱;人參大補元氣,為養心益肺補脾之要藥,二者合
用,益氣養血,共為君藥。當歸、熟地助白芍以補血,黃芪、白術、茯苓、甘草助人參
以補氣,并助白芍固表斂汗,肉桂鼓舞氣血生長,均為臣藥。佐以陳皮行氣和胃,遠
志、五味子養心安神。再加生姜、大棗調和脾胃,用為使藥。諸藥相伍,共奏益氣補
血,養心安神之功。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益氣補血藥配伍行氣和中之品,使補而不滞;二是益氣養
血配伍甯心安神之藥,故使本方兼具養心甯神之功。
[類方比較] 本方與十全大補湯組成相似,均用于氣血兩虛證候的治療。但本方重
用白芍,故藥性偏寒,且無行氣動血之川芎而多養心安神之五味子、遠志,較之十全大
補養血之力尤著,并增甯心清補之功,故宜于氣血大虛而偏熱,兼有心神失甯之證者;
而十全大補湯中諸藥用量相等,故藥性偏溫,宜于氣血大虛而偏寒之證。
本方十二味藥中有九藥與内補黃芪湯相同,僅少川芎、麥冬,而多橘皮、白術、五
味子。因無川芎且重用白芍而補血之力更強,有白術則補氣之功亦佳,再加五味子養心
安神,橘皮理氣行滞,本方補益氣血,養心安神作用較勝,故方以“人參養榮湯”名
之;内補黃芪湯因無白術、五味子,故補氣、安神與補血之功均不及本方。二方均為補
中兼清之劑,但後者主要用于瘡瘍外證的治療。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氣血兩虛,心神失甯的常用方,臨床運用時應以氣短乏
力,心悸失眠,口幹唇燥,舌淡紅,脈細弱或細數無力為使用要點。
2.加減法 遺精便洩,加龍骨一兩;咳嗽,加阿膠;熱象不顯者,白芍之量宜減。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貧血、病後虛弱、神經衰弱、潰瘍久不愈合等慢性虛弱性
疾病屬氣血兩虛證者。
[使用注意] 氣血兩虛證而兼有寒象者不宜。。
大建中湯
炒蜀椒5克 幹姜12克 人參6克 饴糖50克(包)
1.腹痛脹滿者,加厚樸、砂仁;
2.寒甚而頭痛目眩者,加吳茱萸;
3.惡寒重者,加附子;
4.嘔吐甚者,加半夏。生姜;
5.口幹者,加白芍;手足麻痹者,加桂枝。
(《金匮要略》)
, [異名] 三物大建中湯(《張氏醫通》卷16)。
[組成] 蜀椒二合去汗(6g) 幹姜四兩(12g) 人參二兩(6g)
[用法] 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膠饴一升(30g),微火煮取一升半,分溫
再服。如一炊頃,可飲粥二升,後更服。當一日食糜粥,溫覆之(現代用法:三味水煎
二次,取汁,兌人饴糖3g,分二次溫服)。
[功用] 溫中補虛,降逆止痛。
[主治] 中陽衰弱,陰寒内盛之脘腹劇痛證。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食,腹中寒,
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或腹中漉漉有聲,舌苔白滑,脈弦緊。
[病機分析] 本方主治中陽衰弱,陰寒内盛之脘腹劇痛證。《素問.痹論》曰:“痛
者,寒氣多也,有寒故也。”由于中陽衰弱,陰寒凝聚于内,經脈收引拘急,則心胸中
大寒痛;陰寒犯胃,濁陰上逆,故嘔不能飲食。《素問。舉痛論》曰:“寒氣客于腸胃,厥
逆上出,故痛而嘔。”腹中寒盛,上沖皮起,故腹中寒,出見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
若内有寒飲,則腹中漉漉有聲。
[配伍意義] 中陽衰弱,陰寒内盛,非溫則寒不除,非補則虛損不複。方中蜀椒味
辛性熱,溫中散寒,降逆止痛,為君藥。張秉成曰:“蜀椒之大辛大熱,上至肺而下至
腎,逐寒暖胃,散積殺蟲”(《成方便讀》卷2)。幹姜辛熱,溫中祛寒,和胃止嘔,以
助蜀椒溫建中陽,散寒止痛之力,為臣藥。人參補脾益胃,扶助正氣;重用饴糖建中緩
急,既能增強椒、姜止痛之功,又可制約其過于辛燥,還具甘緩益氣,補虛助陽之功,
共為佐藥。諸藥合用,使中陽建,陰寒去,陽氣複。
本方的配伍特點:溫補并施,以溫為主,溫中以除陰寒,補中土以建中陽,兩者相
得益彰。 .
[類方比較] 大建中湯與小建中湯、黃芪建中湯以及當歸建中湯四方均有溫中補虛
之功,可治中虛腹痛之證。但大建中湯散寒降逆之功較著,宜于中虛寒甚,腹痛拒按,
兼見嘔逆,證勢較急者。另三方則以溫中緩急為主,宜于腹痛綿綿,喜溫喜按,證勢較
緩者。其中小建中湯辛甘相合,又佐以大量芍藥以酸甘化陰,宜于中陽虛而營陰亦不足
者;黃芪建中湯于小建中湯内加入黃芪,益氣建中之力大增,使陽生陰長,諸虛不足之
症自除;當歸建中湯主治産後虛羸,似産後百脈空虛,故加苦辛甘溫、補血和血之當
歸。簡而言之,大建中湯以散寒為主,小建中湯以溫陽為主,黃芪建中湯側重于甘溫益
氣,當歸建中湯偏重于和血止痛。
[!臨床運用]
工.證治要點 本方以溫陽建中立法,臨床常用于治療虛寒性腹痛,嘔吐及虛寒蟲
積、疝瘕等證,以脘腹劇痛,嘔不能飲食,舌苔白滑,脈弦緊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腹痛脹滿者,加厚樸、砂仁;寒甚而頭痛目眩者,加吳茱萸;惡寒重
者,加附子;嘔吐甚者,加半夏、生姜;口幹者,加白芍;手足麻痹者,加桂枝。
3。本方現代常用于胃腸痙攣症、腸粘連、腸疝痛、腸管狹窄、腸道蛔蟲性梗阻、
胃擴張、胃下垂、胰腺炎、闌尾炎、腹膜炎、腎結石等辨證屬于中陽衰弱,陰寒内盛的
多種疾病√
[使用注意] 實熱内結,濕熱積滞,或陰虛血熱而緻之腹痛忌用本方。
小續命湯
防風3.6克 桂枝2.4克 麻黃2.4克 人參2.4克 酒白芍2.4克 杏仁2.4克 川芎2.4克 防已2.4克 甘草2.4克 附子1.2克 生姜3片 紅棗3克
1.恍惚者,加茯神、遠志化痰甯神也;
2.骨節煩痛而去附子,倍白芍。
3.熱者,去附子,用白附子;
4.筋急語遲,脈弦者,倍人參,加薏苡仁、當歸,去黃芩、白芍以避中寒;
5.煩躁、不大便,去附子、肉桂地,倍加白芍、竹瀝;
6.日久大便不行、胸中不快,加枳殼、大黃;
7.語言謇澀,手足顫掉,加石菖蒲、竹瀝;
8.口渴,加麥門冬、瓜蒌、天花粉;
9.身疼、發搐,加羌活;
10.煩渴、多驚,加犀角、羚羊角;
11.汗多,去麻黃;
12.舌燥,加石膏,去附、桂。
(《小品方》,錄自《備急千金要方》卷8)
[組成] 麻黃 防己 人參 黃芩 桂心 甘草 芍藥 芎勞 杏仁各一兩(各
30g) 附子一枚(15g) 防風一兩半(45g) 生姜五兩(150g)
[用法] 上哎咀,以水一鬥二升,先煮麻黃三沸,去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三
服,甚良;不愈,更合三、四劑,必佳。取汗随人風輕重虛實也。諸風服之皆驗,不令
人虛(現代用法:用量酌減,水煎服)。
[功用] 祛風散寒,益氣溫陽。
[主治] 卒中風。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語言謇澀。亦治風濕痹痛。
[病機分析] 小續命湯是前人治療中風從外風立論的代表方,汪昂《醫方集解.祛
風之劑》首列此方,稱其是“六經中風通劑”。由于人到中年,氣血逐漸虛虧,遂緻風
邪人中,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是也。風邪人中髒腑,心神受其蒙蔽,故不省人
事;舌為心之苗竅,心神受蒙,則舌竅失靈,故語言謇澀;風邪人中,氣血痹阻,運行
不暢,筋脈失去榮養,故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配伍意義] 本方所治中風,雖屬外風實證,然與人體正氣素虛有關,故屬于虛實
夾雜之證。因此,治宜辛溫發散以祛風與益氣溫陽以扶正兼顧。方中麻黃、防風、防
己、杏仁、生姜辛溫宣散,祛除外風;人參、附子、桂心、甘草益氣助陽,芍藥、芎勞
養血調血,使正氣複則邪氣自去;風邪人中髒腑和經絡,裡氣不宣,每易郁而生熱,故
又配黃芩以清之。諸藥合用,共奏辛溫祛風,益氣扶正之功。本方組成中的麻黃、杏仁
及甘草,三藥成方,即還魂湯(《金匮要略.雜療方第二十三》),取麻黃宣通九竅,杏仁
開宣肺氣,甘草益氣和中,主治卒死。小續命湯原治“中風欲死”,方中用此三味,再
兼以其它藥物,則魂可還而命可續,故名“續命”。曰“小”者,乃是與“大”相對而
言,因“續命湯”除“小續命”外,尚有“大續命”(《深師方》,錄自《外台秘要》卷
18)也。又因本方中多用祛風、散寒、逐濕之品,兼用益氣和血藥物,故後世亦常用于治療風濕痹痛。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辛溫發散與益氣溫陽并用,佐以養血調血,故外能祛散風邪,
内可顧護陽氣,邪正同治,氣血兼顧,則正虛風中之證自愈。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正氣内虛,外風入侵之中風的代表方。凡中風昏迷,半
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謇澀,或伴惡寒發熱者,可以選用本方。
2.加減法 原書曰:“恍惚者,加茯神、遠志;如骨節煩疼,本有熱者,去附子,
倍芍藥。”恍惚加茯神、遠志者,化痰甯神也;骨節煩疼而熱去附子、倍芍藥者,以附
子性熱而芍藥性寒且可和營止痛也。吳昆《醫方考》卷工補充本方之加減法雲:“熱者,
去附子,用白附子;筋急語遲、脈弦者,倍人參,加薏苡、當歸,去黃芩、芍藥以避中
寒;煩躁、不大便,去附、桂,倍加芍藥、竹瀝;日久大便不行、胸中不快,加枳殼、
大黃;語言謇澀,手足顫掉,加石菖蒲、竹瀝;口渴,加麥門冬、瓜蒌、天花粉;身
疼、發搐,加羌活;煩渴、多驚,加犀角、羚羊角;汗多,去麻黃;舌燥,加石膏,去附、桂。”可資參考。 .
3.本方現代用于缺血性腦卒中、面神經麻痹、風濕性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辨證屬于外風引起者。
[使用注意] 凡中風由内風引起者,不宜運用本方。
防己黃芪湯
防已12克 炙甘草6克 白術9克 黃芪15克
1.如果兼氣喘加麻黃6克
2.如果兼胃中不和的,加入白芍3.6克
3.如果兼有氣上沖的,加桂枝3.6克
4.如果兼下有陳寒的,加細辛3克
5.水濕偏盛,腰膝腫者,宜加茯苓、澤瀉以利水退腫。
(《金匮要略》)
[異名] 防己湯(《脈經》卷8)、木防己湯(《深師方》,錄自《外台秘要》卷20)、
漢防己湯(《傷寒類證活人書》卷17)、逐濕湯(《風科集驗方》,錄自《永樂大典》卷
13879)、白術煎(《仙拈集》卷1)、黃芪防己湯(《雜病源流犀燭》卷5)。
[組成] 防己一兩(12g) 黃芪一兩一分(15g)去蘆 甘草半兩(6g)炒 白術七錢半(9g)
[用法] 上锉如麻豆大,每抄五錢匕(15g),加生姜四片,大棗一枚,水一盞半,
煎至八分,去滓溫服,良久再服。服後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以下如冰,後坐被上,又以
一被繞腰下,溫令微汗,瘥(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日分3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益氣祛風,健脾利水。
[主治] 風濕或風水。汗出惡風,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浮。
[病機分析] 張仲景用本方一治“風濕”、一治“風水”。水之與濕,異名同類,濕
為水之漸,水為濕之積。因此,二者隻有程度上的差異,而無實質上的不同,故可一并
治之。風濕與風水,有表虛與表實之不同,本方所治,乃表虛不固,外受風邪,水濕郁
于肌表經絡之間所緻。肺主氣,外合皮毛,又主表;脾主運化水濕,亦主肌肉。此病多
由平素脾肺不足,脾虛則失運,水濕不行而内蘊;肺虛則表不固,腠理疏松。一旦感受
風邪,與水濕相搏于肌表。脈浮主風主表,風客皮毛,是以脈浮;水濕阻于肌腠,經絡
不和,是以身重;肺虛表弱,衛陽不固,肌腠空疏,是以汗出惡風;小便不利,乃水濕
内停,脾虛不運所緻;舌淡苔白乃脾肺不足之明證。
[配伍意義] 本方為表虛不固,外受風邪,水濕郁于肌表經絡而設。外受風邪,水
濕在表,法當汗解,然其人表虛衛陽不固,腠理疏松,不任其汗,若用藥強汗,必重傷
其表;表虛當固,然其入水濕内停,邪阻肌表,固表則風邪不除,水濕不去,反有閉門
留寇之弊。隻有益氣固表與祛風行水除濕并投,方為合拍。方中重用黃芪,既可益氣固
表以扶正,又可利水消腫以祛邪。《本草求真》卷5言其“人肺補氣,人表實衛,為補
氣諸藥之最。”《本草思辨錄》卷l亦曰:“黃芪從三焦直升至肺,鼓其陽氣,疏其壅滞,
肺得以通調水道,陰氣大利,此實黃芪之長技。”防己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經,祛風利
水,除濕止痛。《本草求真》卷4曰:“防己辛苦大寒,性險而健,善走下行,長于除濕、
通竅、利道,能瀉下焦血分濕熱及療風水要藥。”防己與黃芪相配,一補氣,一利水,
一扶正,一祛邪,邪正兼顧,使利水而不傷正,扶正而不留邪,共為君藥。白術健脾祛
濕,既助防己祛水濕,又助黃芪益氣固表,為臣藥。芪、術相配,一健脾氣,一補肺
氣,相得益彰。甘草益氣健脾,培土制水,使脾氣健運,水濕不留,且可調和諸藥;
姜、棗和脾胃,調營衛,共為佐、使。諸藥合用,邪正兼顧,共奏益氣祛風,健脾利水
之功。服後坐被上,以被繞腰以下,乃溫令微汗出,使風邪得除,衛陽得固,脾氣健 :
運,水濕通利,于是風濕、風水之表虛證悉得痊愈。“服後如蟲行皮中”,正是衛陽振
奮,風濕欲解之佳兆。 :
本方以防己祛風除濕,黃芪益氣固表,共為君藥,又制為湯劑,故名“防己黃芪 .
湯”。
本方配伍特點,是補氣與利濕兼施,脾肺雙補,使利水而不傷正,扶正而不留邪。
[類方比較] 防己黃芪湯與五苓散、豬苓湯三方功用與主治證的異同點:三者皆有
利水消腫作用,均可治水濕内停之水腫證。而防己黃芪湯偏于益氣利水,主治氣虛而濕
盛之風水證;五苓散偏于化氣利水,主治水濕内停,氣化不行之蓄水證;豬苓湯偏于滋
陰清熱利水,主治陰虛而水熱互結證。
[臨床運用r
1.證治要點 本方為治療風濕、風水屬于表虛證的常用方劑。是一首标本兼顧之
劑。使用本方以汗出惡風,小便不利,苔白脈浮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兼腹痛者,為肝脾不和,宜加白芍以柔肝理脾,緩急止痛;喘者,為
肺氣不宣,宜加麻黃少許以宣肺平喘;氣上沖者,宜加桂枝以平沖降逆;水濕偏盛,腰
膝腫者,宜加茯苓、澤瀉以利水退腫。
3.本方現代常加減用于急慢性腎小球腎炎、心髒性水腫、風濕性關節炎等屬氣虛
而濕盛者。
[使用注意] 水腫實證而兼有惡心、腹脹、便溏等腸胃症狀者,不宜使用本方;若
水濕壅盛,汗不出者,雖有脈浮惡風亦非本方所宜。使用本方必須權衡虛實之輕重緩
急,恰當配伍,務使固表不留邪,祛邪不傷正,因補之不當邪氣反實,散之太過,表氣
益虛。使用本方以微微汗出為宜,不可大發其汗,因濕為陰邪,其性重濁粘滞,尤其是
此為表虛證,更當審慎;應注意服藥方法及藥後調護。原書中“良久再服”,“坐被上,
又以一被繞腰以下;溫令微汗”,足資借鑒。
四物湯
酒當歸9克 熟地9克 白芍6克 川芎4.5克
1.兼氣虛者,加人參、黃芪等以補氣生血;
2.瘀滞重者,加桃仁、紅花,白芍易為赤芍,以加強活血袪瘀之力;
3.血虛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吳茱萸等以溫通血脈;
4.血虛有熱者,加黃芩、丹皮,熟地易為生地,以清熱涼血;
5.妊娠胎漏者,加阿膠、艾葉等以血安胎。
6.方中諸藥劑原為等,《蒲輔周醫療經驗》中“川芎量宜小,大約為當歸之半,熟地為當歸的二倍”,以乃《謙齋醫學講稿》中所雲“用作養血的用量,熟地、當歸較重,白芍次之;在不用熟地時,白芍的用量又往往重于當歸”等經驗,可資運用本方之參考。
四 物 湯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異名] 地髓湯(《聖濟總錄》卷164)、大川芎湯(《雞峰普濟方》卷16)。
[組成] 白芍藥 川當歸 熟地黃 川芎各等分
!用法] 每服三錢(9g),水一盞半,煎至七分,空心熱服。
[功用] 補血和血。
[主治] 營血虛滞證。心悸失眠,頭暈目眩,面色無華,形瘦乏力,婦人月經不
調,量少或經閉不行,臍腹作痛,舌淡,脈細弦或細澀。
20.頭汗
頭汗,指僅頭面部汗出而言。<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但頭汗出,劑頸而還。”
頭汗一症,常人也可以出現。如進餐時或小兒睡眠時頭部汗出,但無任何症狀,俗稱“蒸籠頭”,此不應視為病變征象。
常見證候
濕熱熏蒸頭汗:頭面汗出,小便不利,身目發黃,惡寒發熱,舌苔黃膩,脈濡數。
陽氣不足頭汗:頭面多汗,面色咣白或蒼白,四肢不溫,氣短,畏寒,神疲乏力,舌淡嫩,脈虛弱。
濕熱熏蒸頭汗:由于濕邪侵襲,郁阻化熱,濕熱熏蒸,不得四散。隻能循經上越,迫其津液外洩,所以頭面汗出;濕阻膀胱,分利失常,則小便不利;濕熱熏蒸肝膽,膽汁外溢肌膚,随病情輕重,可見身目發黃,濕熱内阻,欲達不出,營衛不和,故惡寒發熱;舌苔黃膩、脈濡數,為濕熱皆盛的征象。治宜清利濕熱,方選茵陳五苓散。
茵陳五苓散
茵陳蒿30克 豬苓3克 澤瀉5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桂枝2克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茵陳30g 澤瀉15g 茯苓9g 豬
苓9g 白術9g 桂枝6g
上6味,以水1000ml,煮取300ml,分3次溫服;或為散
劑,每服6g,白開水送下,日3次;亦可用茵陳煎湯,送服五
苓散。
(功效)利水祛濕,清熱退黃。
(主治}
主證:形寒發熱,目睛微黃,惡心嘔吐,口苦不渴,小便不
利,大便溏洩,苔微黃而膩,脈弦滑或濡數。
副證:食欲不振,神疲乏力。
(臨證加減)
l.治療濕重于熱之黃疽,本方加藿香,蔻仁,佩蘭等芳香
化濁之品,以宣利氣機而化濕濁.
2.若兼表證者,宜先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以解表清熱利濕。
3.若濕熱交蒸較甚,可合栀子柏皮湯,以增強洩熱利濕 之功。
4.若兼嘔逆者,乃因胃濁上逆,宜酌加半夏橘皮降逆止嘔。
5.若兼食滞不化,而大便尚通者,加枳實,神曲等消食 和胃。
6.若腹脹較甚,加大腹皮、香附、萊菔子、木香行氣消脹。
7。本方加減治療心源性黃疸:基本方為茵陳、焦白術、赤
茯苓、丹參各30g,制附子工0—30g,葶苈子10—20g,澤瀉
15g,黨參、桂枝、炙甘草各10g。肝區痛甚加元胡索、川楝子;
上肢腫甚加五加皮、防己;咳喘重者加蘇子、大貝母;發熱加黃
芩、闆藍根;納呆加焦山楂、炒麥芽;唇面發绀加當歸、紅花;
心衰重者加人參。總膽紅素3mg%以下者每日服工劑,以上者每
曰服兩劑。西藥用強心、保肝、利尿劑.結果;顯效(心衰完全
控制,總膽紅素正常)28例,好轉(心衰基本控制,總膽紅素
正常)12例,無效3例,死亡3例。[剛c中醫雜志,1988,《6,:17]
8。本方治療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主證為精神倦怠,發熱,
黃疽,飲食不振,惡心,肝腫大,肝區壓痛等。藥用茵陳五苓散
去桂枝,加郁金、銀花。服藥後臨床症狀消失,肝功能改善,療
效滿:意。[江西中醫藥,1959,c7,:Z1]
9。茵陳玉器飲:茵陳、玉竹、石斛、天花粉、茯苓、萆藓、
葛根、栀子、陳皮、半夏、薏苡仁.水煎服。治平日嗜飲,濕火
熏蒸而緻之酒疸,面目發黃,黃甚則黑,心中嘈雜,小便赤澀。
[醫醇剩義)
陽氣不足頭汗:此屬虛證。多由病後、産後或老人陽氣不足,腠理不固,津液外洩,故見頭面汗出較多;陽氣不足,陰血也随之虛弱,不能上榮于面,因而面色咣白或蒼白;陽氣虛弱,不能敷布于外,則四肢不溫,畏寒;氣短、神疲乏力、舌淡嫩、脈虛弱,均屬陽氣不足所緻。治宜溫陽益氣,固表斂汗,方選芪附湯加紅參、龍骨、牡蛎。
芪附湯
方劑來源 宋。<魏氏家藏方}。
組成與用法 黃芪(蜜水炙) 附子
上藥等分,每取12克,加生姜5片,水煎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溫陽益氣固表。主治氣虛陽弱,虛汗不止,肢體
倦怠。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低血壓病,心動過緩;又有用于治療口腔潰
瘍等病症。例如。
頑固性口腔潰瘍 本方加味,治療24例。結果:服藥10-30劑,痊
愈(諸症消失,随訪工年未複發)16例,有效(症狀減輕、潰瘍面縮小或
部分消失)8例(《中醫雜志》i983年第u期)。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氣陽兩虛,身出虛汗。方以附子溫腎益
陽,黃芪益氣固表,藥簡意明,為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虛汗淋漓,兼
有畏寒肢冷、倦怠乏力,為其辨證要點。
臨床如見乏力較甚,可加人參、白術、大棗,四肢厥冷,加桂枝;汗出
較多,加浮小麥、癟桃幹,或煅龍骨、煅牡蛎;産後汗出畏寒,加當歸、地
黃。 .
陰昵盜汗、日晡潮熱者忌用。
術附湯(《宗金鑒淨》,即本方去黃芪、加白術,功能溫裡除濕;主治
寒濕痹痛。術附湯(《近效方》),又稱近效術附湯,即本方去黃芪,加白
術、甘草、生姜組成;功能溫陽健脾,祛除寒濕;主治寒濕痹痛,脈浮
虛而澀。
頭汗一症,實證、虛證均可出現,但實證多以濕熱所緻,虛證多以陽氣不足所緻。
在臨床上還可在關格、水結胸、少陽病中見到,老人氣喘以及重病陽脫之時而兼有頭汗,應引起高度重視。
[文獻别錄]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鞭,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
(類證治裁.汗症>:“胃熱上蒸,額汗發黃,小水不利者,五苓散加茵陳。傷寒脅痛耳聾,寒熱口苦,頭汗劑頸而還,屬少陽。”
20.頭 汗
頭汗,指僅頭面部汗出而言。<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但頭汗出,劑頸而還。”
頭汗一症,常人也可以出現。如進餐時或小兒睡眠時頭部汗出,但無任何症狀,俗稱“蒸籠頭”,此不應視為病變征象。
常見證候
濕熱熏蒸頭汗:頭面汗出,小便不利,身目發黃,惡寒發熱,舌苔黃膩,脈濡數。
陽氣不足頭汗:頭面多汗,面色咣白或蒼白,四肢不溫,氣短,畏寒,神疲乏力,舌淡嫩,脈虛弱。
濕熱熏蒸頭汗:由于濕邪侵襲,郁阻化熱,濕熱熏蒸,不得四散。隻能循經上越,迫其津液外洩,所以頭面汗出;濕阻膀胱,分利失常,則小便不利;濕熱熏蒸肝膽,膽汁外溢肌膚,随病情輕重,可見身目發黃,濕熱内阻,欲達不出,營衛不和,故惡寒發熱;舌苔黃膩、脈濡數,為濕熱皆盛的征象。治宜清利濕熱,方選茵陳五苓散。
茵陳五苓散
茵陳蒿30克 豬苓3克 澤瀉5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桂枝2克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茵陳30g 澤瀉15g 茯苓9g 豬
苓9g 白術9g 桂枝6g
上6味,以水1000ml,煮取300ml,分3次溫服;或為散
劑,每服6g,白開水送下,日3次;亦可用茵陳煎湯,送服五
苓散。
(功效)利水祛濕,清熱退黃。
(主治}
主證:形寒發熱,目睛微黃,惡心嘔吐,口苦不渴,小便不
利,大便溏洩,苔微黃而膩,脈弦滑或濡數。
副證:食欲不振,神疲乏力。
(臨證加減)
l.治療濕重于熱之黃疽,本方加藿香,蔻仁,佩蘭等芳香
化濁之品,以宣利氣機而化濕濁.
2.若兼表證者,宜先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以解表清熱利
濕。
3.若濕熱交蒸較甚,可合栀子柏皮湯,以增強洩熱利濕
之功。
4.若兼嘔逆者,乃因胃濁上逆,宜酌加半夏橘皮降逆止嘔。
5.若兼食滞不化,而大便尚通者,加枳實,神曲等消食
和胃。
6.若腹脹較甚,加大腹皮、香附、萊菔子、木香行氣消脹。
7。本方加減治療心源性黃疸:基本方為茵陳、焦白術、赤
茯苓、丹參各30g,制附子工0—30g,葶苈子10—20g,澤瀉
15g,黨參、桂枝、炙甘草各10g。肝區痛甚加元胡索、川楝子;
上肢腫甚加五加皮、防己;咳喘重者加蘇子、大貝母;發熱加黃
芩、闆藍根;納呆加焦山楂、炒麥芽;唇面發绀加當歸、紅花;
心衰重者加人參。總膽紅素3mg%以下者每日服工劑,以上者每
曰服兩劑。西藥用強心、保肝、利尿劑.結果;顯效(心衰完全
控制,總膽紅素正常)28例,好轉(心衰基本控制,總膽紅素
正常)12例,無效3例,死亡3例。[剛c中醫雜志,1988,《6,:17]
8。本方治療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主證為精神倦怠,發熱,
黃疽,飲食不振,惡心,肝腫大,肝區壓痛等。藥用茵陳五苓散
去桂枝,加郁金、銀花。服藥後臨床症狀消失,肝功能改善,療
效滿:意。[江西中醫藥,1959,c7,:Z1]
9。茵陳玉器飲:茵陳、玉竹、石斛、天花粉、茯苓、萆藓、
葛根、栀子、陳皮、半夏、薏苡仁.水煎服。治平日嗜飲,濕火
熏蒸而緻之酒疸,面目發黃,黃甚則黑,心中嘈雜,小便赤澀。
[醫醇剩義)
陽氣不足頭汗:此屬虛證。多由病後、産後或老人陽氣不足,腠理不固,津液外洩,故見頭面汗出較多;陽氣不足,陰血也随之虛弱,不能上榮于面,因而面色咣白或蒼白;陽氣虛弱,不能敷布于外,則四肢不溫,畏寒;氣短、神疲乏力、舌淡嫩、脈虛弱,均屬陽氣不足所緻。治宜溫陽益氣,固表斂汗,方選芪附湯加紅參、龍骨、牡蛎。頭汗一症,實證、虛證均可出現,但實證多以濕熱所緻,虛證多以陽氣不足所緻。
芪附湯
方劑來源 宋。<魏氏家藏方}。
組成與用法 黃芪(蜜水炙) 附子
上藥等分,每取12克,加生姜5片,水煎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溫陽益氣固表。主治氣虛陽弱,虛汗不止,肢體
倦怠。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低血壓病,心動過緩;又有用于治療口腔潰
瘍等病症。例如。
頑固性口腔潰瘍 本方加味,治療24例。結果:服藥10-30劑,痊
愈(諸症消失,随訪工年未複發)16例,有效(症狀減輕、潰瘍面縮小或
部分消失)8例(《中醫雜志》i983年第u期)。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氣陽兩虛,身出虛汗。方以附子溫腎益
陽,黃芪益氣固表,藥簡意明,為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虛汗淋漓,兼
有畏寒肢冷、倦怠乏力,為其辨證要點。
臨床如見乏力較甚,可加人參、白術、大棗,四肢厥冷,加桂枝;汗出
較多,加浮小麥、癟桃幹,或煅龍骨、煅牡蛎;産後汗出畏寒,加當歸、地
黃。 .
陰昵盜汗、日晡潮熱者忌用。
術附湯(《宗金鑒淨》,即本方去黃芪、加白術,功能溫裡除濕;主治
寒濕痹痛。術附湯(《近效方》),又稱近效術附湯,即本方去黃芪,加白
術、甘草、生姜組成;功能溫陽健脾,祛除寒濕;主治寒濕痹痛,脈浮
虛而澀。
在臨床上還可在關格、水結胸、少陽病中見到,老人氣喘以及重病陽脫之時而兼有頭汗,應引起高度重視。
[文獻别錄]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鞭,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
(類證治裁.汗症>:“胃熱上蒸,額汗發黃,小水不利者,五苓散加茵陳。傷寒脅痛耳聾,寒熱口苦,頭汗劑頸而還,屬少陽。”
21.心胸汗出
心胸汗出,又稱“心汗”,指心胸部多汗而言。正如<類證治裁.汗症)所載:“當心一片,津津自汗,名心汗。”也有稱“胸汗出”者。
常見證候
心脾氣虛心胸汗出:心胸汗出,面色蒼白,氣短乏力,心悸健忘,納呆,便溏,舌質淡嫩,脈象虛弱。
心腎陰虛心胸汗出:心胸汗出,虛煩失眠,心悸健忘,頭暈耳鳴,咽幹舌燥,腰酸膝軟,多夢遺精。骨蒸潮熱,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象細數。
心脾氣虛心胸汗出與心腎陰虛心胸汗出:皆為虛證,但病因病機不同。心脾氣虛心胸汗出,系由思慮過度,。饑飽勞倦,損傷心脾之氣,緻胸陽不振,衛氣失固,津液走洩所緻,同時兼有面色觥白,氣短乏力,心悸健忘,納少,便溏,舌質淡嫩,脈象虛弱等症狀。治宜補益心脾,固表止汗,方選歸脾湯加龍骨、牡蛎。心腎陰虛心胸汗出,由于素體陰虛血少。
歸脾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炒酸棗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黃芪3克 遠志3克 木香1.5克 當歸3克
龍眼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如果脾虛發熱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止血;
3.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榈炭以清熱止血。
, (《正體類要》卷下) .
[異名] 歸脾散(《古今醫鑒》卷8)、加味歸脾湯(《古今醫鑒》卷u)、歸脾飲(《痘
學真傳》卷7)、歸脾養營湯(《瘍科心得集》卷上)。
[組成] 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各3g)
木香五分(].5g) 甘草炙三分(1g) 人參一錢(3g)
[用法]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
[功用]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
淡,苔薄白,脈細弱0
2.脾不統血證 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
舌淡,脈細弱。
[病機分析] 心主神明,賴血以養之;脾主統血,由氣以攝之。若思慮過度,勞傷
心脾,則氣血日耗。血虛神失所養,神明不安則見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神思恍惚、健
忘神疲等症。故張介賓說:“血虛則無以養心,心虛則神不守舍,故或為驚惕,或為恐
畏,或若有所系戀,或無因而偏多妄思,以緻終夜不寐及忽寐忽醒而為神魂不安等證”
(《景嶽全書》卷18)。氣虛運化失職,血無所攝則緻便血、崩漏、皮下紫癜等諸失血
證,亦如張氏所雲:“蓋脾統血,脾氣虛則不能收攝,脾化血,脾氣虛則不能運化,是皆
血無所主,因而脫陷妄行”(《景嶽全書》卷30)。《靈樞.決氣篇》說:“中焦受氣取汁,
變化而赤,是謂血”,脾氣健旺,則能源源不竭地化生營血,以和調五髒,灑陳六腑,
營運周身,脾虛則氣血生化乏源,四肢百骸均失其養,故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脈
細弱等症俱現;陰血虧虛,陽氣失于涵養,虛陽外浮亦可見盜汗虛熱之症。
[配伍意義] 本方治證以心脾氣血兩虛為基本病機,故治宜益氣健脾與養血安神兼
顧。方中人參甘溫補氣,歸經心、脾,故既為補益脾胃之要藥,又能補心益智,助精養
神,故《神農本草經》卷1有人參“補五髒,安精神,定魂魄”之論,《本草彙言》卷
1亦雲:“人參,補氣生血,助精養神之藥也,故真氣衰弱,短促虛喘,以此補之,如榮
衛空虛,用之可治也;……驚悸怔忡,健忘恍惚,以此甯之;……元神不足,虛羸乏
力,以此培之;如中氣衰陷,用之可升也”;龍眼肉甘溫味濃,歸經心脾,為補益心脾,
養血安神之滋補良藥,故《滇南本草》卷l雲其“養血安神,長智斂汗,開胃益脾”,
二藥合用,補氣生血,益脾養心之功甚佳,共為君藥。黃芪、白術甘溫人脾,補氣健
脾,助人參益氣補脾之力,俾脾胃氣充,既可複其統血攝血之職,又能使氣血生化有
源,而收補氣生血,陽生陰長之效;當歸甘辛微溫,滋養營血,助龍眼肉養血補心之
功,用為臣藥。茯神、遠志、酸棗仁甯心安神;木香理氣醒脾,與補氣養血藥配伍,使
之補不礙胃,補而不滞,張璐曾說:“此方滋養心脾,鼓動少火,妙以木香調暢諸氣,世
以木香性燥不用,服之多緻痞悶,或洩瀉、減食者,以其純陰無陽,不能輸化藥力故
耳”(錄自《古今名醫方論》卷工),可謂深谙其理,以上俱為佐藥。使以炙甘草補氣和
中,調和諸藥。煎藥時少加生姜、大棗調和脾胃,以資生化。諸藥配伍,共奏益氣補
血,健脾養心之功。.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心脾同治,重在補脾,使脾旺則氣血生化有源,故方以
“歸脾”名之;二是氣血并補,重在補氣,氣旺而能生血,血足則心有所養,神有所舍。
[類方比較] 本方與補中益氣湯均以人參、黃芪、白術、甘草益氣補脾,可治脾氣
虛弱之證。但本方以補氣藥配伍養血安神藥為主,故有益氣健脾,補心甯神之功,用于
.C/脾氣血兩虛證;補中益氣湯以補氣藥配伍升舉清陽藥為主,故有益氣健脾,升陽舉陷
之功,用于脾胃氣虛,清陽不升證。
本方與人參養榮湯均由補氣健脾藥配伍養血安神藥組成,同治心脾氣血兩虛證。其
不同之處在于,人參養榮湯方中蘊含十全大補湯之組成藥物,故有大補氣血之功,而養
心安神之力略遜,宜于心脾氣血虛甚而神志失甯較輕者,亦可用治瘡瘍氣血大虛,潰後
久不收口者;本方益氣養血之功雖不及人參養榮湯,但養心安神力著,并有益氣攝血作
用,宜于心脾氣血不足,心失所養,神志不安較甚者,以及脾不統血的出血證。臨證之
時二者可酌情選用。
[臨床運用] .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心脾氣血不足的常用方,臨床運用時應以心悸失眠,體
倦食少,便血及崩漏,舌淡,脈細弱為使用要點。
2.加減法 崩漏下血偏寒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止血;偏熱者,加生地炭、
阿膠珠、棕榈炭以清熱止血。
3.本方現代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再生障礙性貧血、
血小闆減少性紫癜、神經衰弱、心髒病等屬心脾氣血兩虛及脾不統血證者。
或久病傷陰,或失血過多,或思慮過度,緻心腎陰虛,不能斂陽,同時又因虛熱内擾,津液被迫外洩而成,多兼見虛煩失眠,心悸健忘,頭暈耳鳴,咽幹舌燥,腰酸膝軟,多夢遺精,骨蒸潮熱,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象細數等症。治宜補益心腎,方選補心丹、六味地黃丸加減。
天王補心丹
人參1.5克(焗服) 酸棗仁3克 當歸3克 生地12克 柏子仁3克 麥門冬3克 天門冬3克 遠志1.5克 北五味子3克 白茯苓1.5克 丹參1.5克 元參1.5克 桔梗1.5克 燈心草1.5克
1.失眠較重者,可酌加龍骨、磁石等以增碁 重鎮安神之效;
2.如心悸怔忡,睡眠不安,可酌加龍眼肉、夜交藤以加強養心安神之效;
3.如有遺精滑洩,可酌加金櫻子、芡實、牡蛎等以固腎澀精。
(《校注婦人良方》卷6)
[組成] 人參去蘆 茯苓 玄參 丹參 桔梗 遠志各五錢(各15g) 當歸(酒
浸) 五味子 麥門冬(去心) 天門冬 柏子仁 酸棗仁(炒)各一兩(各30g) 生地
黃四兩(120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為衣。每服二、三十丸(6—
9g),臨卧,竹葉煎湯送下(現代用法:上藥共為細末,煉蜜為小丸,用朱砂水飛9—
15g為衣。每服6—9g,溫開水送下,或用桂圓肉煎湯送服。亦可改為湯劑,用量按原
方比例酌減)。
[功用] 滋陰清熱,養血安神。
[主治] 陰虛血少,神志不安證。心悸失眠,虛煩神疲,夢遺健忘,手足心熱,口
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而數。
[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病證是由心經陰血不足,虛熱内擾,心失所養而緻。 《素
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靈樞。邪客》說:“心者,五髒六腑
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故心神不甯之疾患,主要在心。《素問.痹論》又說:“陰氣
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若素體陰虛或思慮勞心過度,耗傷心經陰血,心失所養,
不能藏神,故心悸失眠;心主血脈,氣血充盛,心神得養,則智力敏捷,精神充沛,若
勞心過度,傷及心血,心血不足,故見神疲;陰血不足,虛熱内生,擾心則虛煩;擾動
精室則夢遺;炎上則口舌生瘡;舌為心之苗,心陰不足,故舌紅少苔;脈細而數,亦為
陰虧血少,虛熱内擾之征。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陰虧血少,虛熱内擾,神志不安而設,根據《靈樞。邪客》
篇“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的治療原則,以滋陰養血,補心安神而立法。方
中重用生地黃,滋陰養血清熱,為君藥。天冬、麥冬、玄參皆甘寒多液之品,以之助君
藥養陰清熱,共為臣藥。其中玄參,《Et華子本草》卷7謂之“補虛勞損,(治)心驚煩
躁”;天冬,《日華子本草》卷5謂之“鎮心,潤五髒……補五勞七傷”;麥冬人心,長
于滋心陰,清心熱,《日華子本草》卷5言其“治五勞七傷,安魂定魄”,《珍珠囊》卷
5謂之“生脈保神”,《用藥心法》卷7謂之“補心氣不足”。陰血不足,又以當歸補其
陰血,《日華子本草》卷7載其“補一切勞……養新血”,《本草綱目》卷14言之“和血
補血”。所以本方生地、當歸同用,滋陰養血之力益彰。 《日華子本草》卷6雲:丹參
“養神定志……補新生血”, 《滇南本草》又言其“補心定志,安神甯心,治健忘怔忡,
驚悸不寐”,故方中應用丹參養血安神,與補血及甯心安神之品相配,使心血充足,心
神自安,這是本方配伍之妙處。血生于氣,補氣即生血,故用補氣要藥人參“補五髒,
安精神”(《神農本草經》卷1);茯苓“益脾甯心”(《本草從新》卷9),二者同用,益
心氣.使氣旺則血生,并均有甯心安神之效。血不養心,神志不安,故又用酸棗仁、遠
志、柏子仁養心安神,其中酸棗仁“主煩心不得眠”(《名醫别錄》);遠志,“治驚悸不
寐”(《本草從新》卷1);柏子仁,“養心氣,潤腎燥,益智甯神”(《本草綱目》卷34),
方中用之,補心安神。五味子酸溫,“補元氣不足,收耗散之氣”(《用藥法象》),以斂心
氣之耗散。以上諸藥,共為佐藥。桔梗載藥上行為使,俾藥力作用于胸膈之上,不使速
下。用法中以朱砂為衣,增其清熱安神之效。諸藥合用,配伍适宜,是一首治療陰虧血
少,虛熱内擾,神志不安的有效良方。
[類方比較] 天王補心丹與歸脾湯皆可用于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之證,但前者
重用生地黃滋陰清熱,配伍玄參、天冬、麥冬、當歸、丹參等滋陰養血藥,以及人參、
五味子、酸棗仁、柏子仁等補心安神之品組方,具有滋陰清熱,養血安神之功,主治心
經陰血虧虛而緻心悸失眠健忘之證;後者以人參、黃芪、白術、炙甘草、當歸等補氣養
血,健脾養心藥,配伍茯苓、遠志、棗仁、龍眼肉等甯心安神藥組方,因此功用側重于
益氣健脾,補血養心安神,主治心脾氣血不足所緻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之證。.
天王補心丹與炙甘草湯均可治療心悸,但天王補心丹滋陰養血,兼以清熱安神,主
治陰血虧虛,虛熱擾心所緻的心悸失眠,心煩,口幹,甚則口舌生瘡等症;而炙甘草湯
則益氣養血,滋陰複脈,治療陰血虧虛失于榮養,心氣衰弱無力鼓動血脈之心動悸,脈結代等症。 .
天王補心丹與酸棗仁湯均有安神之功,治心神不甯、虛煩失眠、心悸健忘等症,但
酸棗仁湯之主治病機為肝血不足,虛熱内擾,故治以養血補肝,清熱除煩為主,主治心
悸失眠,兼有頭暈目眩,虛煩,脈弦細者;而天王補心丹主治病機為心經陰虧血少,虛
火内擾所緻的心悸失眠,夢遺健忘,其治療重在滋陰養血,補心安神。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臨床運用,以心悸失眠,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失眠較重者,可酌加龍骨、磁石等以增其重鎮安神之功;如心悸怔忡,
睡眠不安,可酌加龍眼肉、夜交藤以加強養心安神之效;如有遺精滑洩,可酌加金櫻
子、芡實、牡蛎等以固腎澀精。
3.現代臨床用于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心髒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屬心經陰血虧少,心神不安者。
[使用注意]
1。本方藥味偏于寒涼滋膩,故脾胃虛弱者,應當慎用。
2。本方用朱砂為衣,或以朱砂水飛後摻人,而朱砂為汞的硫化物,長期服用含朱
砂的制劑可緻汞的蓄積,因此不宜久服。
六味地黃丸(地黃丸)
山萸肉6克 山藥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澤瀉4.5克 茯苓4.5克
1.陰虛而火盛者,加知母、玄參、黃柏等以加強清熱降火之功;
2.兼納差腹脹者,加焦白術、砂仁、陳皮等以防滞氣礙脾。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異名] 補腎地黃丸(《集驗方》,錄自《幼幼新書》卷6)、補肝腎地黃丸(《奇效良
方》卷64)、六味丸(《校注婦人良方》卷24)、地黃丸(《明醫雜著》卷6)。
[組成] 熟地黃八錢(24g) 山萸肉 幹山藥各四錢(各12g) 澤瀉 牡丹皮 白
茯苓去皮各三錢(各9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空心溫水化下。亦可水煎
[功用] 滋陰補腎。
[主治] 腎陰虛證。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
熱,手足心熱,舌燥咽痛,牙齒動搖,足跟作痛,以及小兒囟門不合,舌紅少苔,脈沉細數。
[病機分析] 腎為先天之本,腎陰為一身陰液之根本,故腎陰不足不僅在諸陰虛證
中最重,而且常變生諸證,臨床表現複雜,故有“五髒之傷,腎為最重”(《醫碥》卷
2)之說。腰為腎之府,腎主骨生髓,齒為骨之餘,腎陰不足,精虧髓少,骨失所養,
則腰膝酸軟無力,牙齒動搖;腦為髓之海,腎陰虧損,髓海空虛,則頭暈目眩;腎開竅
于耳,腎陰不足,精不上承,則耳鳴耳聾;腎藏精,為封藏之本,腎陰虛損,水不制
火,相火内擾精室,則遺精;陰虛生内熱,甚者虛火上炎,則骨蒸潮熱,消渴,盜汗,
舌紅少苔,脈沉細數等。小兒囟門久不閉合,亦為腎虛生骨遲緩所緻。由上可見,本證
臨床表現雖然繁雜,但均不出腎虛精虧,虛火内擾這一基本病機,且以陰虛為本,火動為标。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腎陰虧損,兼有虛火内擾之證而設,故從滋陰補腎立法,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方中重用熟地黃,味甘純陰,主人腎經,長于滋陰補.腎,填精
益髓,為本方之君藥。山茱萸酸溫,主人肝經,滋補肝腎,秘澀精氣,益肝血以生腎
精;山藥甘平,主人脾經, “健脾補虛,澀精固腎”(《景嶽全書》卷49),補後天以充
先天,二藥同為臣藥。君臣相協,不僅滋陰益腎之力相得益彰,而且兼具養肝補脾之
效。腎為水髒,腎元虛餒每緻水濁内停,故又以澤瀉利濕洩濁,并防熟地黃之滋膩戀
邪;陰虛陽失所制,故以丹皮清洩相火,并制山茱萸之溫;茯苓淡滲脾濕,既助澤瀉以
洩腎濁,又助山藥之健運以充養後天之本。三藥相合,一則滲濕濁,清虛熱,平其偏勝
以除由.腎虛而生之病理産物;二則制約上述滋補之藥的副作用,使補而不滞氣,澀而不
戀邪,俱為佐藥。如此三味補藥與三味瀉藥配伍,且補重于瀉,寓瀉于補,故補而不礙
邪,瀉而不傷正,共奏平補腎陰之功。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三補三瀉,以補為主;二是肝脾腎三陰并補,以補腎陰為主。
本方由六味藥物組成,以熟地黃為君藥,故名“六味地黃丸”。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腎陰虛證的基本方。臨床以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口燥
,咽幹,舌紅少苔,脈沉細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陰虛而火盛者,加知母、玄參、黃柏等以加強清熱降火之功;兼納差
腹脹者,加焦白術、砂仁、陳皮等以防滞氣礙脾。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慢性腎炎、高血壓病、糖尿病、肺結核、腎結核、甲狀腺
功能亢進、中心性視網膜炎以及無排卵功能性子宮出血、更年期綜合征等辨證屬腎陰不足為主者。
[使用注意] 本方雖有山藥、茯苓之補脾助運,但畢竟熟地味厚滋膩,有礙運化,
故脾虛食少以及便溏者當慎用。
[文獻别錄]
<張氏醫通。雜門):“别處無汗,獨心胸一片有汗,此思傷心也。其病在心,名目心汗,歸脾湯倍黃芪。”
<類證治裁.汗症):“當心汗,為思慮傷脾。”
22.手足汗出
手足汗出見于 常見證候 脾胃濕熱手足汗出:手足汗出,胸脘痞悶,不思飲食,身重體困,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濡數或濡滑。 脾胃氣虛手足汗出:手足汗出,身倦乏力,氣短懶言,四肢不溫,食納減少,大便不實,舌淡苔白,脈象虛弱。 脾胃陰虛手足汗出:手足汗出,咽燥口幹,睡後明顯,食欲不振,饑不欲食,或幹嘔作呃,大便不調,舌紅少苔,脈象細數。
脾胃濕熱手足汗出;胃主受納,脾主四肢又主運化,轉輸精微物質和運化水濕。由于勞倦傷脾,失其健運,或濕邪侵襲于脾胃,導緻濕阻脾胃,郁而化熱,濕熱熏蒸,胃中津液旁達于四肢,故手足汗出。所以(傷寒明理論)說:“手足汗出者,為熱聚于胃,是津液之傍達也。”濕邪阻中,運化失常,則胸脘痞悶,不思飲食,身重體困;濕熱内蘊,累及膀胱,則見小便短赤,熏蒸于上則見舌苔黃膩;脈象濡數為濕熱之征。治宜清熱燥濕和中,方選連樸飲、胃苓湯加減治療。
連樸飲
制厚樸6克 姜川連3克 石菖蒲3克 制半夏3克 炒香豉9克 焦栀子9克 蘆根60克
1.若腹瀉較著,加炒車前子、薏苡仁以利濕止瀉;
2.胸腹脹滿者,加草果、白蔻仁以理氣消脹;
3.大便隐血,加地榆炭、茜草以涼血止血。
(《霍亂論》卷下)
[異名] 王氏連樸飲(《溫病學講義》)。 .
[組成] 制厚樸二錢(6g) 川連姜汁炒 石菖蒲 制半夏各一錢(各3g) 香豉炒
焦栀各三錢(各9g) 蘆根二兩(60g)
[用法] 水煎,溫服。
[功用] 清熱化濕,理氣和中。
[主治] 濕熱霍亂。上吐下瀉,胸脘痞悶,心煩躁擾,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等。
[病機分析] 霍亂一病,多發于夏秋之間,其發病急驟,有揮霍撩亂之勢,故名霍
亂。霍亂之名,首見于《内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曰:“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
吐下”;又曰:“土郁之發……故民病心腹脹,腸鳴而數後,甚則心痛脅,嘔吐霍亂”。在
《傷寒論》和《金匮要略》兩書中分别載有:“嘔吐而利,名曰霍亂”及“驢馬肉合豬肉,
食之成霍亂”的條文。《諸病源候論》卷22具體描述了霍亂病的症狀:“其亂在腸胃之間
者,因遇飲食而變發,則心腹絞痛。其有先心痛者,則先吐;先腹痛者,則先利;心腹
并痛者,則吐利俱發。挾風而實者,身發熱,頭痛體疼而複吐利;虛者,但吐利、心腹
刺痛而已”。霍亂之因有五,一因濕熱,二因寒濕,三因虛寒,四因食滞,五因時疫。
本方所治之霍亂乃濕熱所緻。夏秋之交,濕熱交蒸,清濁相幹,穢濁之氣侵入體内,郁
遏中焦,緻脾胃升降失常,胃失和降則上吐,脾失升清則下瀉;濕熱郁遏,氣滞不行,
則胸脘痞悶;熱邪上擾,心神不甯,則心煩躁擾;濕熱郁阻,水道不利,則小便短赤; .
舌苔黃膩,脈滑數等為濕熱郁遏之象。
[配伍意義] 本方為濕熱郁遏中焦,脾胃升降失職,氣機運行不暢之霍亂吐瀉而
設。治宜清熱化濕,理氣和中。正如冉氏所雲“治法不在止瀉止吐,惟求濕熱一清,脾
胃得和,則諸證自愈”(《曆代名醫良方注釋》)。方以黃連、厚樸為君。黃連性味苦寒,
苦能燥濕,寒能清熱,一舉而濕熱俱除,用于中焦濕熱之嘔吐、瀉利甚好;厚樸苦辛
溫,苦燥辛散,長于行氣燥濕,為消脹除滿之要藥。二者合用,則濕去熱清,氣行胃
和。栀子苦寒,助黃連清熱燥濕,且可通利三焦,使濕熱之邪排除體外;半夏辛溫而
燥,為燥濕化痰要藥,尤善于降逆和胃止嘔。二者共為臣藥。佐以石菖蒲辛香走竄,化
濕濁,醒脾胃,用于濕阻中焦之脘腹脹悶;淡豆豉芳香化濕,和胃除煩;蘆根甘寒質
輕,能清透肺胃氣分之實熱,并能養胃生津,止渴除煩,而無戀邪之患。諸藥合用,共
奏清熱化濕,理氣和中之效。使濕去熱清,氣行胃和。濕熱一除,脾胃調和,則吐瀉自
止,腹脹自消。
本方以黃連、厚樸為君藥,制為飲劑,故名連樸飲。“飲”為劑型的一種,指湯劑
需要冷服的。冷有遏止之功,故臨床上常有服湧吐藥而嘔吐不止,服瀉下藥而瀉利不停
者,飲冷稀粥以止之之法。本方證吐瀉間作,故宜湯藥冷服。但目前在臨床上該方仍以
溫服較多。
本方配伍特點是辛開苦降,溫清并用,藥物精專,配伍得當。
[類方比較]
1.本方與藿香正氣散均有化濕、理氣、和中之功,均可用于濕阻中焦,脾胃升降
失常,氣機運行不暢所緻之霍亂吐瀉,胸脘痞悶等症。除此之外,本方尚有清熱之效,
主治上述症狀兼有熱邪而見心煩躁擾、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者;藿香正氣散尚有解表之
功,主治上述症狀兼有表證而見發熱惡寒、頭痛、舌苔白膩者。
2.本方與甘露消毒丹二方均有清熱化濕之功,均可治療濕熱内蘊所緻嘔吐、洩瀉、
胸悶、小便短赤等症。但前方尚有理氣和胃之功,用于濕熱郁遏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
緻之證;後方解毒之力較強,用于濕溫時疫,邪在氣分所緻證,病位涉及三焦,上焦的
咽痛、頤腫,中焦的胸悶、腹脹、洩瀉,下焦的淋濁等證均可應用。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治濕熱霍亂之主方。臨床應用時以吐瀉煩悶,小便短赤,舌
苔黃膩,脈滑數為證治要點。 .
2.加減法 本方治證以嘔吐為主,若腹瀉較著者,加炒車前子、薏苡仁以利濕止
瀉;胸腹脹滿者,加草果、白蔻仁以理氣消脹;大便隐血,加地榆炭、茜草炭以涼血止
血。
3。現代臨床對急性胃腸炎、腸傷寒、副傷寒等屬濕熱并重者,可用本方加減治療。
[使用注意] 本方不宜寒濕霍亂者。
胃苓湯
豬苓2.3克 澤瀉3.8克 白術2.3克 桂枝1.5克 茯苓2.3克 蒼術(泔浸)3克 姜厚樸1.5克 陳皮1.5克 炙甘草1.5克 生姜6克(包) 紅棗3枚(包)
(《世醫得效方》卷5) 五苓散 平胃散(各3g) 上合方,姜、棗煎
湯,空心服。功用:祛濕和胃,行氣利水。主治:夏秋之間,脾胃傷冷,水谷不分,洩瀉不止。
胃苓湯為五苓散與平胃散合方,取五苓散利水滲濕,平胃散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共奏祛濕和胃,行氣利水之功。
以上三方均為五苓散加減而成。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功專健脾利濕,主治脾虛
濕勝,洩瀉,小便不利諸證。茵陳五苓散即五苓散加入二倍茵陳,具有清熱利濕退黃作
用,适用于黃疸病濕重于熱,小便不利者。胃苓湯即平胃散與五苓散合方,具有祛濕和
胃,行氣利水作用,适用于水濕内盛的洩瀉,以及水腫、腹脹、小便不利等。
脾胃氣虛手足汗出與脾胃陰虛手足汗出:皆為虛證,但病因病機不同。脾胃氣虛手足汗出,多因饑飽、勞倦,損傷脾胃之氣,導緻運轉失司,津液旁注于手足而緻;脾胃氣虛,則身倦乏力,氣短懶言;脾主四肢,手足為諸陽之本,氣虛日久,導緻脾陽虛衰,陽虛不能溫煦于外則四肢欠溫,面色萎黃;脾氣虛弱,受納、腐熟不健,運化失司,因而食納減少,大便不實,舌淡,脈象虛弱。治宜補益脾氣,方選參苓白術散加減。
參苓白術散
蓮子内5克 薏苡仁5克 砂仁5克 桔梗5克(炒黃) 白扁豆7.5克(姜汁浸,去皮,微炒) 白茯苓10克 人參10克 炒甘草10克 白術10克 山藥10克
1.兼裡寒而腹痛者,加幹姜、肉桂以溫中袪寒止痛;
2.納差食少者,加炒麥牙、焦山楂、炒神曲等以消食和胃;
3.白痰多者,加半夏、陳皮等以燥濕化痰。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3紹興
[異名] 白術調元散(《痘疹全集》卷13)、參術飲(《張氏醫通》卷16)、白術散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組成] 蓮子肉去皮一斤(500g) 薏苡仁一斤(500g) 縮砂仁一斤(500g) 桔梗炒
令深黃色一斤(500g) 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0g) 白茯苓二斤(1kg) 人參去
蘆二斤(1kg) 甘草炒二斤(1kg) 白術二斤(1kg) 山藥二斤(1kg)
[用法] 上為細末。每N-錢(6g),棗湯調下。小兒量歲數加減(現代用法:作
湯劑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減)。
[功用] 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主治]
1.脾胃氣虛夾濕證 飲食不化,胸脘痞悶,或吐或瀉,四肢乏力,形體消瘦,面
色萎黃,舌淡苔白膩,脈虛緩。
2。肺脾氣虛夾痰濕證 咳嗽痰多色白,胸脘痞悶,神疲乏力,面色咣白,納差便
溏,舌淡苔白膩,脈細弱而滑。
[病機分析]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若脾胃虛弱,納運失司,一則津液不化而凝聚
成濕,故有“諸濕腫滿,皆屬于脾”之論;二則飲食不化而氣血乏源,故有“脾為後天
之本”之說。濕阻中焦,升降失調,清濁不分,則胃氣上逆而為嘔吐,濕濁下趨而為洩
瀉;濕聚成痰,上貯于肺,則咳嗽痰多色白;濕性重濁粘滞,阻遏氣機,故胸悶不舒,
脘痞失暢;氣血不足,肢體失于濡養,故四肢無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
膩,脈虛緩等皆為脾虛夾濕之象。因此,脾胃氣虛,運化失司,濕濁内生為本證的基本病機。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脾虛夾濕之證而設,治當補益脾胃,兼以滲濕為法。《素問。
刺法論》曰:“欲令脾實……宜甘宜淡”。方中人參甘溫,主人脾經,擅補脾胃之氣;
白術甘溫而性燥,既可益氣補虛,又能健脾燥濕;茯苓甘淡,為利水滲濕,健脾助運之
要藥。參、術相合,益氣補脾之功益著;苓、術為伍,除濕運脾之效更彰,三味合而用
之,脾氣充則有化濕之力,濕濁去自有健脾之功,共同發揮益氣健脾滲濕作用,同為君
藥,故本方以此三藥為名。山藥甘平,《神農本草經》卷1謂其“主傷中,補虛羸……
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為平補脾胃之品;蓮子肉甘平而澀,長于補脾
厚腸胃,澀腸止瀉,又能健脾開胃,增進食欲,二藥助人參、白術以健脾益氣,兼以厚
腸止瀉;扁豆甘平補中,健脾化濕,薏苡仁甘淡微寒,健脾利濕,二藥助白術、茯苓以
健脾助運,滲濕止瀉,四藥共為臣藥。砂仁辛溫芳香,化濕醒脾,行氣和胃,既能助
術、苓、扁、薏除濕之力,又可暢達濕遏之氣機;桔梗宣開肺氣,通利水道,并載諸藥
上行而成培土生金之功,與砂仁俱為佐藥。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為使。大棗煎湯
調藥,更增補益脾胃之效。諸藥配伍,補中焦之虛,助脾氣之運,滲停聚之濕,行氣機
之滞,恢複脾胃受納與健運之職,則諸症自除。
本方配伍特點有三:一是以益氣補脾之品配伍滲濕止瀉藥物,虛實并治;二是伍用
桔梗上行人肺,宣通肺氣,與諸藥配伍而發揮多方面的治療作用;三是用藥甘淡平和,
補而不滞,利而不峻,久服無不良反應。
[類方比較] 本方與四君子湯均屬益氣健脾之劑,二者相比,本方是在四君子湯的
基礎上加山藥、蓮子、薏苡仁、扁豆、砂仁、桔梗等滲濕止瀉,調理氣機之品而成。兩
方均有補氣健脾的作用,但四君子湯以補氣為主,為治療脾胃氣虛證的基本方;本方兼
有和胃滲濕及保肺作用,适宜于脾胃氣虛夾濕的洩瀉證,并可用于肺脾氣虛兼夾痰濕的
咳嗽證,為“培土生金”的常用方劑之一。本方與六君子湯均可治療脾胃氣虛兼痰濕
證,體現“培土生金”之法。但前者以四君子湯配伍二陳湯而成,燥濕化痰之力較勝;
本方則以四君子湯伍以滲濕止瀉藥物而成,側重于健脾化濕治本,還常用于脾虛夾濕的
洩瀉證,臨證之時應據标本之輕重緩急而靈活選用。總之三方均屬益氣健脾之法,但同
中有異,臨床可随證擇宜而用。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藥性平和,溫而不燥,臨床運用除脾胃氣虛症狀外,應以洩瀉,
或咳嗽咯痰色白,舌苔白膩,脈虛緩為使用要點。
2。加減法 兼裡寒而腹痛者,加幹姜、肉桂以溫中祛寒止痛;納差食少者,加炒
麥芽、焦山楂、炒神曲等以消食和胃;白痰多者,加半夏、陳皮等以燥濕化痰。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慢性胃腸炎、貧血、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腎炎及
婦女帶下等屬脾虛夾濕證者。
脾胃陰虛手足汗出,多因熱病傷陰,或恣食辛熱厚味,蓄熱傷陰,陰虛熱自内生,擾動陰液,迫其津液外洩于四肢而見手足汗出。脾胃陰虧,虛熱内擾,因而咽燥口幹,睡後明顯,同時腐熟受納功能受到影響,故饑不欲食,或幹嘔作呃,大便不調;舌紅少苔,脈象細數,為脾胃陰虛、虛熱偏旺的征象。治宜滋養胃陰,方選沙參麥冬湯加減治療。
沙參麥冬湯
沙參9克 玉竹6克 生甘草3克 冬桑葉4.5克 麥冬9克 生扁豆4.5克 天花粉4.5克
1.久熱久咳者,加地骨皮9克。
2.咳嗽較甚者,加川貝、杏仁等
3.伴咯血者,加仙鶴草、白及、阿膠等;
4.大便燥結,加全瓜蒌、火麻仁;
5.胃津傷而口渴甚者,可兌入犁汁而服。
(《溫病條辨》卷1)
[組成] 沙參三錢(9g) 玉竹二錢(6g) 生甘草一錢(3g) 冬桑葉一錢五分(4.5g)
麥冬三錢(9g) 生扁豆一錢五分(4。5g) 天花粉一錢五分(4.5g)
[用法] 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功用] 清養肺胃,生津潤燥。
[主治] 燥傷肺胃陰分證.咽幹口渴,或身熱,或幹咳少痰,舌紅少苔,脈來細數。
[病機分析] 《溫病條辨》指出本方主治證是燥傷肺胃陰分,可理解為其人素體陰
津不足,更因秋令感受燥邪,緻燥傷肺胃津液。蓋肺為燥金之髒,外合皮毛,燥邪侵
襲,首當其沖,複因素體陰虛,内外相合,故緻燥傷肺津。肺為胃行其津液,肺津損傷
過甚,必進一步燥傷胃津,故秋燥傷人,初則邪犯肺衛,繼而燥傷中土,終緻肺胃津液
損傷。肺津被耗故咽幹,胃液損傷故口渴,而舌紅少苔及脈細數,則系陰津受傷之征;
或見身熱者,陰虛則内熱也;或見幹咳少痰者,肺陰損傷,肺失清肅也。
[配伍意義] 本方證的病機為燥熱傷津,肺胃受損,故治當清養肺胃,甘寒生津。
方用沙參、麥冬與桑葉共為君藥,其中,沙參味甘微苦而性寒,有養陰清肺之功,《神
農本草經百種錄》謂:“肺主氣,故肺家之藥,氣勝者為多。但氣勝之品必偏于燥,而能
滋肺者,又膩滞而不能清虛熱。惟沙參為肺家氣分中理血之藥,色白體輕,疏通而不
燥,潤澤而不滞,血阻于肺,非此不能清也。”麥冬亦系甘寒之品,入肺胃經,可滋養
肺胃津液,合沙參則生津液而清燥熱之功益彰。然燥熱為病,終屬外邪,,故又用桑葉專
清燥熱,并辛涼宣散以祛之。如此,沙參、麥冬與桑葉相伍,則扶正與祛邪兼顧,用藥
十分周到。玉竹、花粉為臣,玉竹甘平,養陰潤燥,滋而不膩5花粉清熱生津,此兩藥
相配可加強君藥養陰生津、清熱潤燥之功。胃液既耗,運化必受影響,’而且養陰清熱藥
物亦有滋膩損傷脾胃之弊,故又用生扁豆健脾胃而助運化,同時又寓培土生金之義,是
為佐藥。生甘草清熱和中,調和諸藥,用作使藥。諸藥相配,共成清養肺胃,育陰生津之效。
本方在配伍特點上,是以甘寒養陰藥為主,配伍辛涼清潤和甘平培土藥品,全方藥
性平和,清不過寒,潤不呆滞,而清養肺胃之功甚宏,真乃王道之制。 .
[類方比較] 沙參麥冬湯與清燥救肺湯功用、主治相近,但清燥救肺湯證燥熱較
重,以燥熱傷肺,失其清肅,氣陰兩傷為主,故治療着重清燥救肺,止咳平喘;本方證
燥熱較輕,以燥傷肺胃陰津為主,且無氣逆見症,故治療重在清養肺胃,生津潤燥。臨
床應區分輕重,辨别病位,根據邪正雙方的消長情況,擇宜選用。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清養肺胃之代表方,原為秋燥損傷肺胃陰液而設,現代廣泛
用于溫病乃至雜病中肺胃陰傷的病證。以咽幹口渴、舌紅少苔、脈象細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原書曰:“久熱久咳者,加地骨皮三錢”,久熱久咳,說明病久不愈,陰
虛而生内熱,且虛熱灼肺,失其清肅,故加地骨皮以清虛熱。現臨床尚可作如下加減:
咳嗽較重者,加貝母、杏仁等;伴咯血者,加仙鶴草、白及、阿膠等;.大便燥結,加全
瓜蒌、火麻仁;胃津傷而口渴甚者,可兌人梨汁而服。
3.現代常用于治療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慢性胃炎、糖尿病等,辨證屬于肺
胃陰虛者。
手足汗出一症,既有濕熱征象,又有氣陰兩虛證候,但以虛證為多見。若日久不愈,出現氣血俱虛者,宜調補氣血為宜。
[文獻别錄]
<傷寒明理論): “陽明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濺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即是中寒者也。”
<張氏醫通。雜門):“手足汗,……熱者,二陳湯加咱連、白芍;冷者,理中湯加烏梅;弱者,十全大補去芎加五味子。”
理中湯(丸)
人參9克 甘草9克 白術9克 幹姜9克
1.如果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白術,加肉桂12克
. 2.心悸者加茯苓6克
3.嘔吐者去白術,加生姜9克
4.口渴者,白術加至14克
5.腹中痛的加人參至14克
6.寒冷的加幹姜至14克
7.腹滿的去白術,加附子5克
8.若脾肺虛寒,咳嗽不止者,加半夏、茯苓、細辛、五味子以溫中化飲止嗽;
9.寒濕發黃;陽虛失血,加黃芪、當歸、阿膠以益氣養血攝血;
10.兼喘滿浮腫,小便不利者,合五苓散以溫陽化氣利水。
(《傷寒論》)
[異名] 四順理中丸(《備急千金要方》卷2)、白術丸(《聖濟總錄》卷171)、調中
丸(《小兒藥證直訣》卷下)、大理中丸(《世醫得效方》卷5)、順味丸(《普濟方》卷
159)、人參理中丸(《疠瘍機要》卷下)。
[組成] 人參 幹姜 甘草炙 白術各三兩(各9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子黃許大(9g),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粉,
溫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按上丸
藥量為一劑量),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溫中祛寒,補氣健脾。
[主治]
1.脾胃虛寒證。嘔吐下利,脘腹疼痛,喜溫喜按,不欲飲食,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細。
2.陽虛失血證。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淡脈弱。
3。小兒慢驚,病後喜唾涎沫,霍亂及胸痹等由中焦虛寒而緻者。
[病機分析] 脾胃同主中焦,職司運化,升降相濟。若脾胃虛寒,運化無權,升降
失常,清陽不升則下利;陰寒凝聚,濁陰不降則嘔吐。中焦虛寒,寒凝氣滞,則脘腹疼
痛,喜溫喜按。 《靈樞.五邪篇》曰:“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
痛”。脾虛失于健運,故不欲飲食;陽虛失于溫煦,則畏寒肢冷。
脾主統血,氣能攝血。中焦虛寒,脾陽不足,則脾氣亦虛,統攝無權,血不循經而
緻便血、吐血、衄血、婦人崩漏等失血證。正如《血證論》卷l曰:“經雲脾統血,血之
運行上下,全賴于脾,脾陽虛則不能統血”。
病後喜唾涎沫,乃由病後脾虛,不能運化以布津,虛而不攝,則喜唾,甚則流涎不止。
霍亂為飲食不節,病邪直中脾胃,損傷脾胃陽氣,清濁相幹,升降失常,而緻吐瀉
交作等症。 :
胸痹一證,原因頗多,此之所言胸痹,系陰盛陽虛所緻。中焦虛寒。陽虛不運,陰
寒阻滞胸中,陰乘陽位,故痹阻而痛。
[配伍意義] 本方為飲食勞倦,或久病傷及中陽以緻中焦虛寒之證而設。證屬虛
寒,非溫熱則陰寒不除,非補益則虛損不複。根據《素問.至真要大論》“寒者熱之”和
《素問.三部九候論》“虛則補之”的治法,以溫中散寒,補益脾胃為主。《素問.至真要
大論》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故方中以幹姜為君,大辛大熱,溫脾胃,化陰凝,
以達溫中散寒,扶陽抑陰之功。病屬虛證,虛則補之,故配人參補中益氣,培補後天,
助幹姜以複中陽,在方中為臣。脾虛易于生濕,故以甘溫苦燥之白術,燥濕運脾,除濕
益氣,其在方中既助人參增強健脾益氣之力,又可除濕運脾以健中州,為佐藥。更以甘
草蜜炙,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用為使藥。四藥配伍,共收溫中祛寒,補益脾胃之功效。
本方配伍特點是以溫為主,輔以補養,二者相輔相成,使陽氣複,脾胃健,寒凝
化,則中焦虛寒諸症自解。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溫中祛寒的代表方。凡中焦虛寒所緻諸症,并見肢體不溫,
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者,均可以本方加減治療。
2.加減法 若臍上築者,為腎虛水氣上淩,去白術之壅滞,加桂枝以平沖降逆;
吐多者,為氣壅于上,去白術加治嘔聖藥生姜以降逆止嘔;悸者為水飲淩心,加茯苓以
化飲甯心;渴欲得水者,為脾不化濕,津液不布,加白術以培土制水,健脾運濕;虛寒
較盛,四肢逆冷者,加附子、肉桂以溫補脾腎;脾肺虛寒,咳嗽不止者,加半夏、茯
苓、細辛、五味子以溫中化飲止嗽;寒濕發黃,加茵陳以利膽退黃;陽虛失血,加黃
芪、當歸、阿膠以益氣養血攝血;兼喘滿浮腫,小便不利者,合五苓散以溫陽化氣利水。 .
3.本方現代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淺表性胃炎、胃窦炎、胃下垂、胃擴張、
慢性結腸炎、痢疾、洩瀉、腎下垂、慢性腎炎、崩漏、便血、吐血、鼻衄、過敏性紫
癜、小兒慢驚風、小兒腸痙攣、慢性口腔潰瘍、慢性支氣管炎、膽道蛔蟲症、胸痹等辨
證屬于中焦虛寒的多種疾病。
[使用注意] 本方藥性溫燥,陰虛内熱者忌用。
十全大補湯(十全散)
人參6克(焗服) 白術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3克 酒當歸9克 熟地12克 白芍9克 川芎6克 生姜5片 紅棗5枚 黃芪12克 肉桂3克(研粉焗
1.心悸怔忡者,加五味子、酸棗仁等以養心安神;
2.自汗不止者,加煅龍骨、煅牡蛎等以斂汗固表。
(《傳信适用方》卷2)
[異名] 十補湯(《易簡方》)、十全飲(《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5續添諸局經驗秘
方)、大補十全散(《醫壘元戎》)、千金散(《丹溪心法附餘》.卷21)、十全大補散(《證治
準繩.類方》卷1)、加味八珍湯(《羅氏會約醫鏡》卷14)。
[組成] 人參去蘆(6g) 白術 白芍藥 白茯苓(各9g) 黃芪(12g) 川芎(6g)
幹熟地黃(12g) 當歸去蘆(9g) 桂去皮 甘草炒(各3g)各等分 、
[用法] 上哎咀。每服三錢(9g),加生姜3片,大棗2個擘破,水一盞半,煎至
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功用] 溫補氣血。
[主治] 氣血兩虛證。面色萎黃,倦怠食少,頭暈目眩,神疲氣短,心悸怔忡,自
汗盜汗,四肢不溫,舌淡,脈細弱,以及婦女崩漏,月經不調,瘡瘍不斂等。
[病機分析] 氣主煦之,血主濡之。氣虛四肢百骸失于溫養,則見倦怠氣短,四肢
不溫,自汗神疲;血虛髒腑經絡失于濡養,則見面色萎黃,頭暈目眩,心悸怔忡。沖任
氣血不足,或血失統攝而為崩中漏下,或血海失充而為經少經閉;肌肉筋骨無以為養,
則瘡瘍潰而久不收口。
[配伍意義] 以上諸種見證,均由氣血兩虛而緻,故治宜益氣養血為法。本方乃四
君子湯合四物湯再加黃芪、肉桂而成。四君子湯和四物湯分别為補氣與補血之要方,二
方相伍,共奏氣血雙補之功。黃芪甘溫,為補氣要藥,《靈樞。營衛生會》說:“人受氣于
谷,谷人于胃,以傳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即肺所吸人的自然之清氣與脾所吸收
的水谷之精氣合而成為後天之氣,由于黃芪歸經脾肺,大補後天之氣,又兼具升陽、固
表、托瘡等多方面作用,故《本草求真》卷5雲其為“補氣諸藥之最,是以有耆之
稱……秉性純陽,而陰氣絕少”,與四君子相伍,則本方補氣之力益著;肉桂辛甘大熱,
補火助陽,溫通血脈,與諸益氣養血之品同用,可溫通陽氣,鼓舞氣血生長,從而增強
本方補益虛損之功,正如張秉成所雲:“各藥得溫養之力,則補性愈足,.見效愈多,非惟
陽虛可溫,即陰虛者亦可溫,以無陽則陰無以生”。諸藥配伍,補氣之中有升陽之力,
養血之中有溫通之能,共收大補氣血之效。
本方配伍特點為,在諸益氣養血藥中配伍辛熱之肉桂,寓溫陽于補養之中,以收陽
生陰長之功。
本方由十味藥組成,功能大補氣血,故以“十全大補”名之。
[類方比較] 本方與八珍湯均為四君子湯與四物湯合方,但本方又多黃芪、肉桂,
由于黃芪擅補後天之氣,肉桂可鼓舞氣血生長,故補益氣血之力優于八珍湯;而且黃芪
甘溫純阻,肉桂大辛大熱,因此本方偏于溫補氣血。八珍湯為治氣血兩虛證的基本方,
本方則為治療氣血兩虛之重證的代表方,對于兼有畏寒、四肢不溫等虛寒之征者尤為适宜。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大補氣血的代表方,臨床運用時應以神疲氣短,頭暈目眩,
四肢不溫,舌淡,脈細弱為使用要點。
, 2.加減法 心悸怔忡者,加五味子、酸棗仁等以養心安神;自汗不止者,加煅龍
骨、煅牡蛎等以斂汗固表。
3.本方現代常用于各種貧血,痿證,神經衰弱,慢性荨麻疹,婦女月經不調,瘡
瘍潰後久不愈合等辨證屬氣血大虛者,以及外科手術後,腫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見上述證候者。
23.腋汗
腋汗,是指兩腋乃至脅下局部汗出津津的一種表現。 本症見于<醫林繩墨)。<張氏醫通)、等醫籍中又稱“脅汗”。兩者名稱雖異,實質卻同。
常見證候
肝熱陰虛腋汗:腋下汗出而不臭,多夢易驚,虛煩不眠,頭暈乏力,面色無華,午後潮熱或五心煩熱,口幹咽燥,舌紅少苔,脈弦細數。肝膽濕熱腋汗:腋下汗出而有臭氣,胸悶納呆, 口苦粘膩,渴不欲飲,身重體倦,小便短少色黃,舌苔黃膩。脈弦數。
肝熱陰虛腋汗與肝膽濕熱腋汗:兩者皆有熱象,但虛實各異。肝居脅下,其經脈布于兩脅,膽附于肝,其經脈循于脅,故汗液循經脈而洩,主要責于肝膽。又因肝主疏洩,性喜條達,若陰血虧虛,或濕熱内蘊,以緻肝絡不和,疏洩不利,汗循腋下經脈而出,故<雜病源流犀燭。諸汗源流):“邪在表,腠理不閉,而汗從經絡出”。肝熱陰虛腋汗,多由久病體虛,或勞欲過度,精血虧損,肝陰不足,血虛不能養肝而出現腋汗。其辨證要點:腋中汗出而不臭,并見肝虛内熱之象(如多夢易驚、虛煩不眠、或五心發熱、口幹咽燥)。治宜滋陰柔肝清熱,方選六味地黃丸和一貫煎加減,外用牡礬丹揉擦腋下。
六味地黃丸(地黃丸)
山萸肉6克 山藥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澤瀉4.5克 茯苓4.5克
1.陰虛而火盛者,加知母、玄參、黃柏等以加強清熱降火之功;
2.兼納差腹脹者,加焦白術、砂仁、陳皮等以防滞氣礙脾。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異名] 補腎地黃丸(《集驗方》,錄自《幼幼新書》卷6)、補肝腎地黃丸(《奇效良
方》卷64)、六味丸(《校注婦人良方》卷24)、地黃丸(《明醫雜著》卷6)。
[組成] 熟地黃八錢(24g) 山萸肉 幹山藥各四錢(各12g) 澤瀉 牡丹皮 白
茯苓去皮各三錢(各9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空心溫水化下。亦可水煎
[功用] 滋陰補腎。
[主治] 腎陰虛證。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
熱,手足心熱,舌燥咽痛,牙齒動搖,足跟作痛,以及小兒囟門不合,舌紅少苔,脈沉細數。
[病機分析] 腎為先天之本,腎陰為一身陰液之根本,故腎陰不足不僅在諸陰虛證
中最重,而且常變生諸證,臨床表現複雜,故有“五髒之傷,腎為最重”(《醫碥》卷
2)之說。腰為腎之府,腎主骨生髓,齒為骨之餘,腎陰不足,精虧髓少,骨失所養,
則腰膝酸軟無力,牙齒動搖;腦為髓之海,腎陰虧損,髓海空虛,則頭暈目眩;腎開竅
于耳,腎陰不足,精不上承,則耳鳴耳聾;腎藏精,為封藏之本,腎陰虛損,水不制
火,相火内擾精室,則遺精;陰虛生内熱,甚者虛火上炎,則骨蒸潮熱,消渴,盜汗,
舌紅少苔,脈沉細數等。小兒囟門久不閉合,亦為腎虛生骨遲緩所緻。由上可見,本證
臨床表現雖然繁雜,但均不出腎虛精虧,虛火内擾這一基本病機,且以陰虛為本,火動為标。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腎陰虧損,兼有虛火内擾之證而設,故從滋陰補腎立法,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方中重用熟地黃,味甘純陰,主人腎經,長于滋陰補.腎,填精
益髓,為本方之君藥。山茱萸酸溫,主人肝經,滋補肝腎,秘澀精氣,益肝血以生腎
精;山藥甘平,主人脾經, “健脾補虛,澀精固腎”(《景嶽全書》卷49),補後天以充
先天,二藥同為臣藥。君臣相協,不僅滋陰益腎之力相得益彰,而且兼具養肝補脾之
效。腎為水髒,腎元虛餒每緻水濁内停,故又以澤瀉利濕洩濁,并防熟地黃之滋膩戀
邪;陰虛陽失所制,故以丹皮清洩相火,并制山茱萸之溫;茯苓淡滲脾濕,既助澤瀉以
洩腎濁,又助山藥之健運以充養後天之本。三藥相合,一則滲濕濁,清虛熱,平其偏勝
以除由.腎虛而生之病理産物;二則制約上述滋補之藥的副作用,使補而不滞氣,澀而不
戀邪,俱為佐藥。如此三味補藥與三味瀉藥配伍,且補重于瀉,寓瀉于補,故補而不礙
邪,瀉而不傷正,共奏平補腎陰之功。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三補三瀉,以補為主;二是肝脾腎三陰并補,以補腎陰為主。
本方由六味藥物組成,以熟地黃為君藥,故名“六味地黃丸”。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腎陰虛證的基本方。臨床以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口燥
,咽幹,舌紅少苔,脈沉細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陰虛而火盛者,加知母、玄參、黃柏等以加強清熱降火之功;兼納差
腹脹者,加焦白術、砂仁、陳皮等以防滞氣礙脾。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慢性腎炎、高血壓病、糖尿病、肺結核、腎結核、甲狀腺
功能亢進、中心性視網膜炎以及無排卵功能性子宮出血、更年期綜合征等辨證屬腎陰不
足為主者。
[使用注意] 本方雖有山藥、茯苓之補脾助運,但畢竟熟地味厚滋膩,有礙運化,
故脾虛食少以及便溏者當慎用。
一貫煎
北沙參9克 麥冬9克 當歸9克 生地黃18-45克 枸杞子9-18克 川楝子4.5克
1.口苦燥者,加酒炒川連1.5克(粉焗服);
2.大便秘結,加瓜蒌仁;
3.有虛熱或汗多,加地骨皮;
4.痰多,加川貝母;
5.舌紅而幹,陰虧過甚,加石斛;
6.脅脹痛,按之硬,加鼈甲;
7.煩熱而渴,加知母、石膏;
8.腹痛,加白芍、甘草;
9.腳弱,加牛膝、薏苡仁;
10.不寐,加炒酸棗仁。
11.若脅痛甚者,加合歡花、玫瑰花、白蒺藜等以舒肝調氣;
12.頭目昏暈者,加女貞子、桑椹等以補益肝腎。
(《續名醫類案》卷18)
[組成] 北沙參 麥冬 當歸各三錢(各9g) 生地黃六錢至一兩五錢(18—30g)
枸杞子三錢至六錢(9—18g) 川楝子一錢半(4.5g) (本方原書無用量,據《方劑學》補)
[用法]冰煎服。
[功用] 滋陰疏肝。
[主治] 陰虛肝郁證。胸脘脅痛,吞酸吐苦,咽幹口燥,舌紅少津,脈細弱或虛弦。亦治疝氣瘕聚。
[病機分析] 肝藏血,性喜條達,職司疏洩,故有“體陰用陽”之稱。若情志不
遂,氣火内郁,或肝病久延不愈,每緻肝陰日漸耗損。肝陰虧虛,肝絡失養,則胸脅隐
痛,綿綿不休;肝失條達,氣郁而滞,日久可結為疝氣、瘕聚,橫逆犯胃,胃氣失和,
則胃脘作痛,吞酸吐苦;若陰虛津液不能上承,則咽幹口燥,舌紅少津;脈來細弱或呈虛弦,亦肝陰不足之征。
[配伍意義] 本方治證乃肝陰不足,氣機郁滞而緻,治宜養肝陰而疏肝氣。方中枸
杞子性味甘平,人肝腎二經,尤長于滋陰補肝,用為君藥。肝藏血,腎藏精,乙癸同
源,精血相生,故配人生地滋腎養陰,藉腎水之充以涵養肝木,并可清虛熱,生津液;
當歸功擅養血補肝,因屬血中氣藥,故養血之中有調血之能,補肝之中寓疏達之力,二
者與枸杞子相伍,補肝陰,養肝血之效益著,共為臣藥。佐以北沙參、麥冬養胃生津,
潤燥止渴;川楝子苦寒,疏肝洩熱,行氣止痛,肝氣郁滞之痛證有熱者每恃為疏郁之要
藥,與大隊甘寒滋陰養血藥物配伍,既無苦燥傷陰之弊,又可引諸藥達于肝經,為佐使
藥。諸藥合用,使肝體得養而陰血漸複,肝氣得疏則諸痛可除,為治療陰虛血燥,肝郁氣滞證候的有效方劑。
本方配伍特點為:.在大隊甘涼柔潤,滋陰養血藥中,少佐一味川楝子疏肝理氣,以
養肝體為主,兼和肝用,從而使滋陰養血而不遏滞氣機,疏肝理氣又不耗傷陰血。
[類方比較] 本方與逍遙散都有疏肝理氣作用,均可治療肝郁不舒之脅痛。不同之
處在于逍遙散以養血健脾之品與疏肝理氣藥相伍,故宜于肝郁血虛之脅痛,并伴有神疲
食少,舌淡而潤等脾虛之征;本方以滋補肝腎陰精之品與疏肝理氣之品相伍,故宜于陰
虛肝郁之脅痛,并伴有咽幹口燥,舌紅而幹等陰虛津少之象。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治療陰虛肝郁而緻脅脘疼痛的常用方劑。臨床以脅肋疼痛,
吞酸吐苦,舌紅少津,脈虛弦為使用要點。
2。加減法 《柳州醫話》:口苦燥者,加酒炒川連三至五分;大便秘結,加蒌仁;
有虛熱或汗多,加地骨皮;痰多,加貝母;舌紅而幹,陰虧過甚,加石斛;脅脹痛,按
之硬,加鼈甲;煩熱而渴,加知母、石膏;腹痛,加芍藥、甘草;腳弱,加牛膝、苡米
仁;不寐,加棗仁。此外,若脅痛甚者,加合歡花、玫瑰花、白蒺藜等以舒肝調氣;頭
目昏暈者,加女貞子、桑椹等以補益肝腎。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肋間神經痛、
神經官能症等辨證屬陰虛氣滞者。
[使用注意] 本方中滋膩之藥較多,故有停痰積飲而舌苔白膩,脈沉弦者,不宜使用。
牡礬丹
又名牡丹散。《醫學入門》卷八方。治陰囊兩旁生瘡或陰 濕水出,其癢甚苦,或兩腋及腳心汗濕。牡蛎、黃丹各2兩,枯礬4兩。共 為末。以藥末擦患處。
肝膽濕熱腋汗,多由濕熱内侵,蘊結于肝膽,使肝膽失于疏洩條達,濕熱循經流注而引起。正如(雜病源流犀燭。諸汗源流)所載:“有兩腋汗,……久不愈者。此濕熱流注也。”其辨證要點:腋中汗出而有臭氣,并見濕熱蘊結肝膽(胸悶納呆,口苦粘膩,渴不欲飲,身重體倦,小便黃赤、短少,舌苔黃膩,脈弦數等)的症狀。治宜清熱利濕,方選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外用牡礬丹揉擦出汗處。
龍膽瀉肝湯
酒龍膽草6克 栀子9克 炒黃芩9克 澤瀉12克 木通9克 車前子9克 當歸3克 酒生地黃9克 柴胡6克 生甘草6克
1.若肝膽實火較盛,可去木通、車前子,加黃連。
2.若濕盛熱輕者,可去黃芩、生地黃,加滑石、薏苡仁。
3.若玉莖生瘡,或便毒懸癰,以及陰囊腫痛紅熱者,可去柴胡,加連翹、黃連、大黃。
4.肝經濕熱,帶下色紅者,可加蓮須、赤芍。
5.肝火上炎緻頭痛眩暈,目赤多眵,口苦易怒,可加菊花、桑葉。
6.木火刑金,見咳血者,可加丹皮、側柏葉。。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錄自《醫方集解。瀉火之劑》)
[異名] 瀉肝湯(《類證治裁》卷4)。
[組成] 龍膽草酒炒(6g) 栀子酒炒(9g) 黃芩炒(9g) 澤瀉(12g) 木通(9g) 車
前子(9g) 當歸酒洗(3g) 生地黃酒炒(9g) 柴胡(6g) 生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肝膽實火,瀉下焦濕熱。
[主治]
1。肝膽實火上炎證 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等,舌紅苔黃,脈弦數有力。
2.肝膽濕熱下注證 陰腫,陰癢,陰汗,小便淋濁,或婦女帶下黃臭等,舌紅苔
黃,脈眩數有力。
[病機分析] 本方證由于肝膽實火或濕熱循經上炎或下注所緻。足厥陰肝經起于足
大趾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臁,去内踝一寸,……循股陰,人毛中,過陰器,抵小腹,
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頑颡,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于
巅,環唇内,……别貫膈,上注肺。若肝膽經實火熾盛,循經上炎,則見巅頂疼痛,口
苦目赤,耳聾耳腫等症;實火循經至肋脅則見脅肋脹滿疼痛;濕熱之邪循經下注,則見
小便淋濁,陰癢陰腫及陰汗,在婦女則見帶下黃臭。至于舌紅苔黃,脈弦數,皆主肝膽有熱。
[配伍意義] 本方為肝膽實火、濕熱為患而設,治宜清肝膽實火,瀉下焦濕熱。方
中龍膽草大苦大寒,人肝、膽經,為“涼肝猛将”(《筆花醫鏡》卷2),“厥陰、少陽之
正藥”,且“大能瀉火,但引以佐使,則諸火皆治”(《景嶽全書.本草正》卷48),《藥
品化義》卷9謂龍膽草:“專瀉肝膽之火,主治目痛頸痛,兩脅疼痛,……凡屬肝經熱邪
為患,用之神妙。其氣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濕熱。”可見龍膽草在上能清肝膽之實
火,在下則瀉肝膽之濕熱,兩擅其功,切中病情,故為方中之君藥。黃芩、栀子兩藥性
味苦寒,歸膽及三焦經,瀉火解毒,燥濕清熱,能清上導下,用為臣藥。濕熱壅滞下
焦,故用滲濕洩熱之車前子、澤瀉、木通導濕熱下行,使邪有出路;肝乃藏血之髒,肝
經實火,易耗傷陰血,且上述諸藥又屬苦燥滲利傷陰之品,故用生地養陰,當歸補血,
使祛邪而不傷正;肝髒體陰用陽,性喜條達而惡抑郁,火邪内郁,肝氣不舒,用大劑苦
寒降洩之品,恐肝膽之氣被抑,故用柴胡疏暢氣機,并能引諸藥歸經肝膽,且柴胡與黃
芩相配,既解肝膽之熱,又增清上之力,以上六味皆為佐藥。甘草為使,一可緩苦寒之
品防其傷胃,二可調和諸藥。諸藥相伍,使火降熱清,濕濁得消,循經所發諸症,皆可相應而愈。
本方配伍特點為瀉中有補,降中寓升,祛邪而不傷正,瀉火而不伐胃,配伍嚴謹,減為瀉肝之良方。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清肝膽,利濕熱,凡屬肝膽實火上炎或濕熱下注所緻的各種證
候,均可使用。但諸症不必悉具,以口苦溺赤,舌苔黃,脈弦數有力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肝膽實火較盛,可去木通、車前子,加黃連以助瀉火之力;若濕盛熱
輕者,可去黃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利濕之功;若玉莖生瘡,或便毒懸癰,以
及陰囊腫痛紅熱者,可去柴胡,加連翹、黃連、大黃以瀉火解毒;肝經濕熱,帶下色紅
者,可加蓮須、赤芍等以清熱燥濕涼血;肝火上炎緻頭痛眩暈,目赤多眵,口苦易怒,
可加菊花、桑葉以清肝明目;木火刑金,見咳血者,可加丹皮、側柏葉以涼血止血。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頑固性偏頭痛、頭部濕疹、高血壓、急性結膜炎、虹膜睫
狀體炎、外耳道疖腫、鼻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膽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炎症、急
性腎盂腎炎、急性膀胱炎、外陰炎、睾丸炎、腹股溝淋巴腺炎、急性盆腔炎、帶狀疱疹
等病,屬于肝經實火及濕熱下注者。
[使用注意] 本方藥性苦寒,易傷脾胃,且以清瀉肝膽實火為主,故不宜用于脾胃虛寒和陰虛陽亢者。
腋汗一症,虛證、實證均可出現,但在臨床上,腋臭也常有腋汗多而臊臭,其病因由于濕熱蘊結或遺傳所緻,亦可按肝膽濕熱腋汗辨證施治,或手術治療。
[文獻别錄]
<類證治裁.汗症):“少陽挾熱,……或腋汗、脅汗。須知從陰陽交互時,及陰陽交互處發洩者,皆陰陽不和半表半裡症,小柴胡湯、逍遙散皆合劑也。”
小柴胡湯
柴胡24克 黃芩9克 人參9克 半夏12克 炙甘草9克 生姜片9克 大棗12枚
1.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大便不暢,脈數而滑,去人參,加栝蒌實9克、黃連9克。(這是痰熱證,也可與黃連溫膽湯合用,去姜棗。)
2.若口渴欲飲,舌紅而苔黃薄幹(胃熱證),去半夏、生姜,加栝蒌實9克、麥冬9克、沙參9克。
若津傷及氣,則口渴甚則加人參至14克(治有少陽證的糖尿病也可);
若陰虛低燒不退則宜減去人參、生姜、半夏。
2.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白芍9克;(又可治婦女氣血不和的月經不調,痛經等證)
3.若脅下痞硬(肝脾腫大),去大棗,加牡蛎12克,牡蛎、丹皮、赤芍。
4.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12克、澤瀉12克;
5. 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9克,溫服覆被取微汗。
6.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12克、幹姜6克。(寒飲證)(也可與二陳湯,或加葶苈子、蘇子、五味子}
7、若兼見頭痛、發熱、脈浮等表證。或心悸、氣上沖等證,應去人參加桂枝9克。
8、若兼見大熱、大煩、大渴,汗出而大便秘,舌苔黃,口中幹燥,則減半夏、生姜,加生石膏、知母。 若再兼見骨節酸痛,雖高熱而兩足反冷,苔黃而膩,為熱 中挾濕所緻,應再加蒼術。
9 、 若肝區疼痛,厭油喜素,多嘔,體疲少力,小便黃短,舌苔厚膩,肝功能化驗轉氨酶高,此乃肝膽濕熱日久成毒,蘊郁不解所緻。應去人參、甘草、大棗,加茵陳、鳳尾草,草河車、土茯苓。若其人面色黧黑,帶有油垢,體重逐增,背臂時發酸或脹,舌苔厚膩,服藥難于褪落,脈弦而濡軟無力,乃濕熱 重也,再加生石膏、滑石、寒水石、竹葉、雙花。
11、若兼見黃疸,一身面目悉黃,色亮有光,身熱心煩,口苦欲嘔,惡聞葷腥,體疲不支,脅疼胸滿,不進飲食,小便黃澀,大便秘結,口渴腹脹,舌苔黃膩,脈弦滑。應去人參、甘草、大棗,加茵陳、大黃、栀子。
12、若老人經常在感冒,身痛不已,與玉屏風散合用
13、治婦人更年期綜合症,或治精神憂郁症,應加龍骨、牡蛎、浮小麥。
14、若胸悶氣粗,咳嗽痰不爽,胸脹痞滿或胃脘痞脹,嗳氣,大便不暢,舌苔黃膩,脈滑數等症。是邪郁胸胃,肝膽氣郁,痰熱中陰證,應合小陷胸湯。
15、若兼見煩燥不寐,胃脘痞脹,脅間脹痛,大便稀軟或腹瀉等症。是肝膽火郁,脾胃氣滞,濕熱并存,氣機阻滞,應與瀉心湯合用。
16、治慢性肝炎可去姜、棗合四逆散加郁金、青皮、川楝子、茵陳、虎杖等。
17、治肝硬化可合四逆散加郁金、青皮、川楝子、雞内金、大腹皮、生牡蛎、香附、三棱、莪術、炒谷牙、炒麥牙等。
18、若在外兼有太陽表證不解,而肢體煩痛;在内則少陽氣郁結心下支結則用柴胡桂枝湯以外和營衛,内調氣血。柴胡桂枝湯又可治神經官症的周身氣竄作痛,以手拍打,則作咯而竄暫緩,亦有效。慢性肝炎續發的肝脾腫大用去人參、大棗加鼈甲、牡蛎、紅花、茜草、土鼈蟲。療效好。
19、若兼見大便結,胃脘痛,急不可耐,嘔不止,口苦甚,郁郁微煩,脅脹滿作痛,脈弦有力,舌苔黃膩。此用膽、胃實熱,氣機受阻,疏洩不利之證。用大柴胡湯
20、若兼見傍晚發潮熱不,而又兩脅不适,口苦心煩,屬少陽證而胃中有燥熱。用柴胡加芒硝湯
21、若兼見大便溏瀉,下午腹脹,小便不利,口渴心煩,或脅痛控背,手指發麻,脈弦而緩,舌淡苔白。此乃膽熱脾寒,氣化不利,津液不滋之證。用柴胡桂枝幹姜湯
22、若兼見胸滿而驚、谵語、小便不利等證。應用柴胡加龍骨牡蛎湯。 、 .
(《傷寒論》)
[異名] 柴胡湯(《金匮要略》)、黃龍湯(《備急千金要方》卷10)、三禁湯(《此事難
知》卷上)、人參湯(《世醫得效方》卷u)、和解散(《傷寒六書》卷1)。
[組成] 柴胡半斤(24g) 黃芩三兩(9g) 人參三兩(9g) 甘草三兩炙(9g)
半夏半升洗(9g) 生姜三兩切(9g) 大棗十二枚擘(4枚)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和解少陽。
[主治]
1.傷寒少陽證 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幹,目眩,舌苔薄白,脈弦。
2.熱人血室證 婦人中風,經水适斷,寒熱發作有時。
3.瘧疾、黃疸等病而見少陽證者。
[病機分析] 本方系少陽證之代表方。足少陽膽經循胸布脅,位于太陽、陽明表裡
之間。傷寒邪犯少陽,病在半表半裡,邪正相争,正勝欲拒邪出于表,邪勝欲人裡并于
陰,故往來寒熱,這也是本方證的發熱特點。《靈樞.經脈篇》雲:“足少陽之脈,起于目
銳眦,……其支者,……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邪在少陽,經氣不利,
郁而化熱,膽火上炎,而緻胸脅苦滿,心煩,口苦,咽幹,目眩。膽熱犯胃,胃失和
降,氣逆于上,故默默不欲飲食而喜嘔。邪未人裡,故舌苔薄白;脈弦,為少陽病之主
脈。婦人中風,初起應有發熱惡寒等證,數日後續得寒熱發作有時,則與太陽中風寒熱
發作不定時不同。以其得病之初,月經已來,血海空虛,發病之後,邪熱乘虛而人,熱
與血結,故月經不當斷而斷,此為熱人血室。寒熱發作有時,亦為邪在少陽之征也。至
于瘧疾病,症見往來寒熱;黃疸病,發病部位主要在肝膽,症見胸脅脹滿,食欲不振,
心煩嘔惡,均屬少陽病證。
[配伍意義] 傷寒,邪在表者,當從汗解;邪在裡者,則當攻下;今邪既不在表,
又不在裡,而在表裡之間,則非汗下之所宜,故用和解一法。方中重用柴胡,其性味苦
辛微寒,人肝膽經,具有輕清升散、宣透疏解的特點,既能透達少陽之邪從外而散,又
能疏洩氣機之郁滞。《神農本草經》卷2謂其主治“寒熱邪氣”;《本草綱目》卷13謂其
治“婦人熱人血室,經水不調”;《本草正義》卷2則指出“外邪之在半表半裡者,引而
出之,使還于表而外邪自散”;《本草經疏》卷6稱之為“少陽解表藥”,故為君藥。黃
芩苦寒,長于解肌熱,《本草正》卷上認為善“退往來寒熱”。在此以之清洩少陽之熱,
為臣藥。柴胡之升散,得黃芩之降洩,兩者配伍,共使邪熱外透内清,從而達到和解少
陽之目的。正如《本草綱目》卷13所載:“黃芩,得柴胡退寒熱”。膽氣犯胃,胃失和
降,故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嘔。其中半夏辛溫有毒,降逆之功頗著。《神農本草
經》卷3謂其“主傷寒寒熱……胸脹”;《名醫别錄》卷3記載該藥主治“堅痞,時氣嘔
逆”。生姜辛微溫,既解半夏之毒,又助半夏和胃止嘔,《名醫别錄》卷2指出該藥功能
“止嘔吐”,《本草從新》卷11載其“暢胃口而開痰下食”,确有良效。邪從太陽轉入少
陽,緣于正氣本虛,故又佐以人參、大棗益氣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
氣以禦邪内傳,俾正氣旺盛,則邪無内傳之機。炙甘草助參、棗扶正,且能調和諸藥,
為使藥。本方配伍特點是:以祛邪為主,兼顧正氣;以和解少陽為主,兼和胃氣。使邪
氣得解,樞機得利,膽胃調和,則諸證自除。正如柯琴《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卷下
所說:此為“少陽樞機之劑,和解表裡之總方也”,故列于和解劑之首。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主治少陽病證,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
喜嘔,口苦,咽幹,目眩,舌苔薄白,脈弦為證治要點。臨床上隻要抓住前四者中的
一、二主症,便可用本方治療,不必待其證候悉具。正如《傷寒論》所說:“傷寒中風,
有柴胡證,但見一症便是,不必悉具”。
2.加減法 原書雲:“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蒌實一枚;若渴者,
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蒌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
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蛎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
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三兩,溫覆取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
加五味子半升,幹姜三兩”。因胸中煩而不嘔是上焦有痰熱,胃氣不上逆,故去降逆之
半夏、益氣之人參,加栝蒌實以寬胸理氣,化痰清熱;渴為津氣不足,故去辛燥耗津之
半夏,加養陰生津之人參、栝蒌根;腹中痛是木旺土虛,故去苦寒之黃芩使不傷脾胃,
加芍藥柔肝益脾,緩急止痛;脅下痞硬,故去甘壅之大棗,加牡蛎軟堅散結;心下悸小
便不利是水氣淩心,水道不利,去黃芩之苦寒,因有礙于通陽利水,加茯苓甯心安神而
利小便;不渴,外有微熱,是外感風寒表邪未解,故去補氣之人參,加桂以解表散寒;
咳是水寒之氣淩肺,故去人參、姜、棗之補脾和胃,而加幹姜溫散水氣,五味子止咳。
3.現代常用本方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瘧疾、支氣管炎、急性胸膜炎、慢性肝
炎、肝硬化、急慢性膽囊炎、膽結石、消化道潰瘍、膽汁反流性胃炎、急性胰腺炎、急
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淋巴結炎、中耳炎、産褥熱、急性乳腺炎、乳腺小葉增
生、睾丸炎等辨證屬少陽證者。
[使用注意] 陰虛血少者忌用本方。因方中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易傷陰血。
逍遙散
柴胡3克 當歸3克 白芍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1.5克 煨姜1片(包) 薄荷1.5克
1.火郁較重,加丹皮3克、栀子3克
2.肝郁氣滞較甚,加香附、陳皮。
3.血虛甚者,加熟地以養血。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9)
[異名] 逍遙湯(《聖濟總錄》卷163)。
[組成] 甘草微炙赤半兩(15g) 當歸去苗,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藥 白
術 柴胡去苗各一兩(各30g)。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6g),水一大盞,燒生姜一塊切破,薄荷少許,同
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現代用法:共為散,每服6—9g,加煨姜、薄荷少許
共煎湯溫服,日3次。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減。亦有丸劑,每
服6—9g,日服2次)。
[功用] 疏肝解郁,養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虛脾弱證。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幹,神疲食少,或往來寒
熱,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舌質淡紅,脈弦而虛者。
[病機分析] 肝主疏洩,性喜條達舒暢而惡抑郁,其用陽;又為藏血之髒,其體
陰。此即所謂“肝體陰而用陽”。若情志不暢,則肝氣郁滞,肝陽易亢,常傷陰血,以
緻血虛。肝失疏洩,木郁克土,脾失健運,血之化源不足,則血虛益甚。而血虛不能養
肝,則肝郁愈重。由此可見,本方證之肝郁血虛脾弱之間相互影響,互為因果。足厥陰
肝經“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人颃颡,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巅”。血虛失養,
則口燥咽幹,月經不調;脾弱失運,則神疲食少,至于舌淡、脈弦而虛,皆為肝郁血虛之象。
[配伍意義] 本方主治肝郁血虛脾弱之證,但重在肝氣郁滞,故治宜疏肝解郁為
主,配合養血健脾之法。方中首選柴胡為君,目的在于疏肝解郁,緻使肝氣條達,以複
肝用。本品疏肝之功,曆來被前賢所推崇,《滇南本草》卷1、《藥品化義》分别記載其
“行肝經逆結之氣,止左脅肝氣疼痛”;“柴胡性輕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肝”。臣以
當歸、白芍,兩藥皆人肝經,均能補血,合用相得益彰,共治血虛。既養肝體助肝用,
又防柴胡劫肝陰。另外,白芍又能養陰緩急以柔肝,當歸還能活血以助柴胡疏肝郁。木
郁則土衰,肝病易于傳脾,誠如仲景所言:“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金匮要
略》)。故以白術、茯苓、甘草健脾益氣,非但扶土以抑木,且使營血生化有源,以增
歸、芍養血之功,共為佐藥。用法中加薄荷少許,疏散透達肝經之郁滞;燒生姜降逆和
中,且能辛散達郁,亦為佐藥。柴胡為肝經引經藥,甘草調和藥性,又兼使藥之用。合
而成方,深合《素問.藏氣法時論》“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
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旨。可使肝郁得疏,血虛得養,脾弱得複。本方的配
伍特點是,疏中寓養,氣血兼顧,肝脾同調。關于本方方名,《绛雪園古方選注》卷下
曾謂:“《莊子.逍遙遊》注雲'如陽動冰消,雖耗不竭其本,舟行水搖,雖動不傷其内’。
譬之7.醫,消散其氣郁,搖動其血郁,皆無傷乎正氣也”。該方服後可使肝氣條達,郁
結消解,氣血調和,神情怡悅,故名之。
[類方比較] 本方與四逆散同治肝脾失調,然本方養血疏肝,健脾和營,主治肝郁
血虛,脾不健運,而緻兩脅作痛,寒熱往來,頭痛目眩,口燥咽幹,以及月經不調,乳
房脹痛等虛實夾雜證;四逆散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主治陽氣内郁,而緻四肢厥
逆,或脘腹疼痛,或洩利下重等證偏實者。從組方用藥分析,本方是由四逆散去枳實,
加白術、茯苓、當歸、薄荷、生姜等組成,因肝郁血虛脾弱,若仍用枳實下氣,恐有耗
氣之弊,故去之:又因目眩頭痛,或月經不調,脈弦虛等血虛症狀,故加當歸補血活
血、調經止痛之品,助芍藥柔肝補血;加薄荷、生姜助柴胡條達肝氣;加苓、術配生
姜、甘草,使和中補土之功益增。如此,則養血健脾之力較四逆散為強,而疏肝理脾功
能則四逆散優于本方。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調肝養血的代表方,又是婦科調經的常用方。臨床應用時應
以兩脅作痛,神疲食少,月經不調,脈弦而虛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肝郁氣滞較甚,加香附、陳皮以疏肝解郁;血虛甚者,加熟地以養血;
肝郁化火者,加丹皮、栀子以清熱涼血。
3.慢性肝炎、肝硬化、膽石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症、
經前期緊張症、乳腺小葉增生、更年期綜合征、盆腔炎、子宮肌瘤等屬肝郁血虛脾弱
者,均可加減應用。
[使用注意] 肝郁多因情志不遂所緻,治療時須囑患者心情達觀,方能獲效。否
則,藥“逍遙”而人不逍遙,終無濟也。
<雜病源流犀燭.諸汗源流): “由肝虛而汗,則必禁其疏洩,宜白芍湯”。“汗出于肝,宜棗仁、山藥。”
24.身 重
身重是指肢體沉重,活動不利,難以轉側的症狀。 本症在、、(諸病源候論>等古代醫學文獻中有“體重”、“四肢重”等名稱。 若由中風所緻的半側肢體沉重不舉,屬“半身不遂”條,不屬本節所論範圍。
常見證候
濕著肌表身重:身重疼痛,轉側不利,發熱惡寒,頭痛頭脹如裹,胸悶納呆,舌苔薄白膩,脈濡緩。
風水相搏身重:身重,面目浮腫,畏風怕冷,發熱頭痛,肢節酸楚,咳嗽,咽痛,尿少,舌苔薄白,脈浮。
陽虛水泛身重:身重不痛,下肢浮腫,按之凹陷不起,面色萎黃或蒼白無華,納呆便溏,神倦肢冷,腰酸重,小便短少,舌淡而胖,苔白滑,脈沉細緩。
濕著肌表身重與風水相搏身重:兩證均屬外感表證,早期都可出現身重疼痛、發熱惡寒等症狀。但病機不同,臨床表現也有一定區别。濕著肌表身重,病因多由涉水淋雨,或感受霧露之氣,或居處潮濕,外濕入侵肌表,濕性粘滞沉着,故見身重;
風水相搏身重,由于風邪襲肺,肺失通調水道,影響膀胱氣化,邪在肌表,壅遏經隧,故見身重,肢節酸楚。辨證要點:濕著肌表身重較甚,頭脹如裹,皮膚無浮腫,兼有胸悶納呆、舌苔白膩等濕阻的症狀;風水相搏身重稍輕,且有面目浮腫,兼有惡寒發熱、咽痛咳嗽等風邪襲肺的症狀。前者治宜發汗祛濕,方選羌活勝濕湯等;
羌活勝濕湯
羌活6克 獨活6克 藁本3克 防風3克 炙甘草3克 川芎3克 蔓荊子2克
1.如經中有寒濕,身重腰沉沉然,加酒洗漢防已5克,輕者再加附子3克,重者則加川烏3克。
九味羌活湯
(張元素方,錄自《此事難知》卷上)
[異名] 大羌活湯(《經驗秘方》,錄自《醫方類聚》卷62)、羌活沖和湯(《傷寒全
生集》卷2)、沖和湯(《古今醫統大全》卷14)、神解散(《壽世保元》卷2)、羌活散
(《嵩崖尊生全書》卷15)。
[組成] 羌活一兩半(9g) 防風一兩半(9g) 蒼術一兩半(9g) 細辛五分(3g)
川芎一兩(6g) 白芷一兩(6g) 生地黃一兩(6g) 黃芩一兩(6g) 甘草一兩(6g)
[用法] 上九味,哎咀,水煎服,若急汗,熱服,以羹粥投之;若緩汗,溫服,而
不用湯投之。
[功用] 發汗祛濕,兼清裡熱。
[主治] 外感風寒濕邪,内有蘊熱證。惡寒發熱,肌表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
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黃,脈浮或浮緊。
後者治宜宣肺利水,方選越婢加術湯加減。
越婢加術湯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麻黃18g 石膏25g 白術12g
甘草6g 生姜log 大棗log
上6味,以水600ml,煮取300ml,分3次溫服。
(功效)清熱散風,調和營衛。
(主治]裡水,一身面目黃腫,小便自利,口渴,脈沉.
陽虛水泛身重:本證由勞倦内傷或久病失治,導緻脾腎陽氣不足,陰寒内盛。脾主四肢,賴陽氣溫運,脾腎陽虛則水濕泛濫,故肢體沉重。辨證要點:身重而不痛,肢體倦怠乏力,下肢浮腫,兼有面色萎黃或蒼白無華,納呆便溏,尿少,腰酸等症狀。其與濕著肌表身重及風水相搏身重所不同的是,前者屬裡證、虛證;後者都屬表證、實證。故前者身重都無身痛,且表現沉重倦怠乏力的虛象;後者身重都兼身痛,且有頭痛發熱惡風或惡寒等表證。二者有明顯的區别。陽虛水泛的治療原則是溫陽化水,方選實脾飲、真武湯加減。
實脾散
姜厚樸3克 白術3克 木瓜3克 木香3克 草果仁3克 大腹子3克 炮附子3克 白茯苓3克 幹姜3克 炙甘草1.5克
1.若兼有氣短乏力,怠惰,懶言者,加黃芪、黨參等以補氣;
2.尿少腫盛者,加澤瀉、豬苓以加強小便之功;
3.脘腹脹甚,加陳皮、砂仁。
4.若小便中蛋白呈陽性,去甘草,加用鹿蹄草和芡實;
5.心悸怔忡者,加重附子的用量,并加生龍骨、磁石;
6.肝區脹痛,可加用青皮、三棱、莪術;
7.大便溏瀉者,應将大腹子改用大腹皮;
8.大便秘結者,可加牽牛子以通利二便。
實 脾 散
(《重訂嚴氏濟生方》)
[異名] 實脾飲(《證治準繩。類方》卷2)。
[組成] 厚樸去皮,姜制炒 白術 木瓜去瓤 木香不見火 草果仁 大腹子 附子
炮,去皮臍 白茯苓去皮 幹姜炮各一兩(各30g) 甘草炙半兩(15g)
[用法] 上 咀。每服四錢(12g),水一盞半,加生姜五片,大棗一個,煎至七
分,去滓溫服,不拘時服。
[功用] 溫陽健脾,行氣利水。
[主治] 陽虛水腫證。身半以下腫甚,手足不溫,口中不渴,胸腹脹滿,大便溏
薄,舌苔厚膩,脈沉遲。
真武湯
茯苓9克 芍藥9克 生姜9克 白術6克 炮附子9克
1.咳嗽者,為水氣上犯于肺,故加細辛、幹姜以溫肺化飲,加五味子以斂肺止咳;
2.小便利者,去茯苓,恐過利傷腎;
3.若脾陽虛甚而下利者,去白芍之酸寒,加幹姜以溫運脾陽;
4.若嘔者,為水停于胃,病非在下焦,故去附子,加重生姜,以溫胃散水而止嘔。
1.若咳者,加五味子12克,細辛、幹姜各3克;
2.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3.若下利者,去芍藥加幹姜6克;
4.若嘔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24克。
真 武 湯
(《傷寒論》)
[異名] 玄武湯(《幹金翼方》卷10)、固陽湯(《易簡方》)。
[組成] 茯苓三兩(9g) 芍藥三兩(9g) 生姜切三兩(9g) 白術二兩(6g) 附
子一枚(9g)炮,去皮,破八片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功用] 溫陽利水。
!主治]
工.脾腎陽虛,水氣内停證。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體浮腫,
苔白不渴,脈沉。
身重症多與濕邪有關,如<張氏醫通):“身重多屬于濕”。因濕為陰邪,其性重濁粘滞,感之則肢體沉重。但辨證有表裡虛實之分,表證身重多兼寒熱頭痛,裡證身重多兼脾腎虛衰、水濕内停的症狀;表證宜發散。裡證宜溫運。
[文獻别錄]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土郁之發,民病心腹脹,胕腫身重。”
<靈樞.脹論):“脾脹者,善哕,四肢煩冤,體重不能勝衣,卧不安。”
<張氏醫通)卷九:“經曰,肝虛腎虛脾虛,皆令人體重煩冤。”
<雜病源流犀燭):“若心水病,必兼身重,少氣,不得卧,煩而躁。”
25.身 痛
身痛,指周身疼痛而言。 本證V傷寒論)中有“身疼”、“身體痛”等名稱的記載,後世醫學文獻概稱“身痛”。若因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限于四肢關節疼痛者,或因其他原因,邪着局部而痛限一處者,皆不屑本篇讨論範圍。 常見證候 風寒束表身痛:周身疼痛,惡寒發熱,無汗,鼻塞流涕,咽癢咳嗽,舌苔薄白,脈浮緊。 濕著肌表身痛:周身疼痛,肢體沉重,頭脹如裹,或見惡寒發熱,無汗,舌苔白膩,脈濡。 瘀阻絡脈身痛:周身疼痛,如針刺之狀,轉側不利,舌暗有瘀斑,脈沉澀。
風寒束表身痛與濕著肌表身痛:兩證均因外感六淫之邪,束于肌表;腠理不得舒展而緻身痛。所不同的是,前者系感受風寒之邪,後者系感受濕邪。風性遊動,寒性收引,外感風寒則衛陽被郁,故周身疼痛。 麻黃湯 加減。
麻黃湯
麻黃9克(包) 桂枝6克 炙甘草3克 杏仁6克
1.若喘急胸悶,咳嗽痰多,表證不甚者,去桂枝,加蘇子、半夏。
2.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蒼耳子、辛夷花。
3.若挾濕邪而見骨節酸痛,加蒼術、苡仁。
4.若兼裡熱之煩躁,口幹加石膏、黃芩。
5.風寒襲表之皮膚瘙癢,加防風,荊芥,蟬蛻。
麻 黃 湯
(《傷寒論》)
[異名] 麻黃解肌湯(《深師方》,錄自《外台秘要》卷1)。
[組成] 麻黃去節三兩(9g) 桂枝二兩(6g) 杏仁去皮尖七十個(6g) 甘草炙一兩(3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半,去
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将息。
[功用]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風寒束表,肺氣失宣證。惡寒發熱,頭疼身痛,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
濕著肌表身痛治宜解表除濕,方選 羌活勝濕湯 加減。
羌活勝濕湯
羌活6克 獨活6克 藁本3克 防風3克 炙甘草3克 川芎3克 蔓荊子2克
1.如經中有寒濕,身重腰沉沉然,加酒洗漢防已5克,輕者再加附子3克,重者則加川烏3克。 瘀阻經脈身痛:病由痹證日久入絡,或由氣病入血,或因其他慢性病引起氣血失其調和,久病人血,瘀滞絡脈,發為身痛,其辨證要點是:身痛如刺,一般比較固定,舌有瘀斑,脈澀。治宜活血逐瘀通絡,方選 身痛逐瘀湯 。
身痛逐瘀湯
秦艽3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 紅花9克 甘草6克 羌活3克 沒藥6克 當歸9克 五靈脂6克 香附3克 牛膝9克 地龍6克
(《醫林改錯》卷下) 由血府逐瘀湯去柴胡、枳殼、桔梗、生地,加
秦艽、羌活、沒藥、五靈脂、香附、地龍組成。功用:活血祛瘀,通痹止痛,祛風除
濕。主治:痹證而有瘀血閉阻經絡所緻的肩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經久不愈。
王清任善于運用活血化瘀藥物,創制了一系列活血化瘀的名方,血府逐瘀湯、通竅
活血湯、膈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身痛逐瘀湯,常稱為五逐瘀湯,各方均以川芎、當
歸、桃仁、紅花、赤芍為基礎藥物,俱有活血祛瘀止痛作用。其中血府逐瘀湯配有行氣
開胸的枳殼、桔梗、柴胡,以及引血下行的牛膝,故宣通胸脅氣滞,引血下行之力較
好,主治胸中瘀阻之證;通竅活血湯配有通陽開竅的麝香、老蔥、生姜等,故辛香通竅
作用較好,主治瘀阻頭面之證;膈下逐瘀湯配有香附、延胡索、烏藥、枳殼等疏肝行氣
止痛之品,故行氣止痛作用較好,主治瘀阻膈下,肝郁氣滞之兩脅及腹中脹痛;少腹逐
瘀湯配有溫裡祛寒之小茴香、官桂、幹姜,故溫經止痛作用較優,主治血瘀少腹之月經
不調、痛經等;身痛逐瘀湯配有通絡宣痹止痛之秦艽、羌活、地龍等,故多用于瘀血痹
阻經絡所緻的肢體痹痛或周身疼痛等。
綜上所述,身痛有内傷外感之分。一般暴病身痛,多由外感風寒或濕邪所引起,久病身痛,為絡脈瘀阻所緻。外感多兼見表症,瘀阻除身痛以外,尚有瘀血見症。前者以發汗解表法治,常常邪從汗解,身痛即除;後者除活血通絡外,尚需伍入調氣之品,且不易速效。 [文獻别錄] (張氏醫通):“體痛為一身盡痛,傷寒霍亂,中暑陰毒,濕痹痛痹,皆有體痛,但看兼證,及問因診脈而别之。寒而身痛,痛處常冷,或如濕狀,甘草附子湯。内傷勞倦,兼風濕相搏,一身盡痛,補中益氣加羌防、藁本、蒼術。濕熱相搏,肩背沉重,疼痛上熱,胸膈不利,遍身上下沉重疼痛, 當歸拈痛湯 。..,
當歸拈痛散
羌活15克 防風9克 升麻3克 葛根6克 白術3克 蒼術9克 當歸身9克 人參6克 甘草15克 苦參6克 炒黃芩3克 酒知母9克 酒茵陳15克 豬苓9克 澤瀉9克
1.若腳膝腫甚者,加防已、木瓜以祛濕消腫;
2.身痛甚者,加姜黃、海桐皮、大腹皮、薏苡仁以清熱通絡止痛;
3.關節痛甚者,加乳香、沒藥以活血行氣止痛;
4.關節腫脹者,加生地、大腹皮、薏苡仁以清熱利濕消腫;
5.局部灼熱重者,加金銀花、連翹、生石膏以清熱解毒。
(《醫學啟源》卷下)
[異名] 拈痛湯(《蘭室秘藏》卷中)、當歸止痛湯(《仁術便覽》卷1)、當歸拈痛散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4)。
[組成] 羌活半兩(15g) 防風三錢(9g) 升麻一錢(3g) 葛根二錢(6g)
白術一錢(3g) 蒼術三錢(9g) 當歸身三錢(9g) 人參二錢(6g) 甘草五錢
(15g) 苦參酒浸二錢(6g) 黃芩一錢(3g)炒 知母三錢(9g)酒洗 茵陳五錢
(15g)酒炒 豬苓三錢(9g) 澤瀉三錢(9g)
[用法]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一兩(30g),水二盞半,先以水拌濕,候少時,煎至
一盞,去滓溫服,待少時,美膳壓之。
[功用] 利濕清熱,疏風止痛。
[主治] 濕熱相搏,外受風邪證。遍身肢節煩痛,或肩背沉重,或腳氣腫痛,腳膝
生瘡,舌苔白膩微黃,脈弦數等。
[病機分析] 本方主治濕熱内蘊,外受風邪,或風濕化熱所緻之證。風與濕熱相
搏,流走經絡關節,氣血不能流通,故遍身肢節煩痛,痛處有灼熱感;濕為陰邪,其性
重濁而粘滞,易阻滞氣機,濕熱流注肩背肌腠經絡,則肩背沉重;濕熱下注,阻遏絡
脈,故腳氣腫痛;濕熱毒邪深入血分,血行遲滞,瘀血阻滞,熱壅肉腐,瘀熱生毒,稽
留經脈,聚于腳膝,故腳膝生瘡;濕熱内蘊,可見舌苔白膩微黃,脈弦數等征象。
[配伍意義] 本方主治濕熱相搏,外受風邪之證。治宜利濕清熱,疏風散邪。方中
羌活辛溫而氣雄,發表力強,以散外受之風邪,尚有勝濕、通利關節而止痛之功,尤其
以上部肩背肢節疼痛者佳。《湯液本草》卷3曰:“羌活氣雄,治足太陽風濕相搏,頭痛、
肢節痛、一身盡痛者,非此不能除”。茵陳苦洩下降,善于清利濕熱,使之從小便而出,
二藥相合,疏風清熱利濕,可收濕熱去、經絡疏、痹痛除之功,共為本方君藥。豬苓、
澤瀉淡滲利水,且性寒又可洩熱,下焦濕熱尤為适宜。黃芩、苦參二藥既可清熱邪,又
可燥濕邪,苦參還可清下焦濕熱,通利小便,使濕熱從小便而出。防風、升麻、葛根三
藥解表疏風,配合羌活則疏風解表之力更強。以上諸藥合用,外可散風邪,内可除濕
熱,共為臣藥。脾主運化,濕邪内阻則脾之運化無力,濕邪更加滞而不行,聚而不散。
白術、蒼術健脾燥濕,标本兼顧,健脾則脾之運化有力,濕邪不再内停,燥濕則可去已
停之水濕。外受風邪,内蘊濕熱,邪氣壅阻,内外合邪每緻氣血耗損,加之方中辛香走
竄藥、苦燥藥、滲利藥等皆易耗傷人之氣血,為了使邪去而正不傷,故又以人參、當歸
益氣養血,扶正祛邪,且當歸質潤,又可制諸藥之燥。此外當歸還有活血止痛之功,寓
“醫風先醫血,血行風自滅”(《婦人良方大全》卷3)之意,知母苦寒而不燥,與上藥
相協,清熱養陰之力益著,以上共為佐藥。甘草為佐使藥,既可調和諸藥,又可加強人
參、白術等益氣健脾之功。共奏利濕清熱,疏風散邪之功。
本方為湯劑,止痛效果較好,可以拈除疼痛,故名拈痛湯。正如《增補内經拾遺方
淪》卷4所說:“當歸和氣血藥也,氣血各有攸歸,則經絡流通而痛止,如手拈去也,故
雲然。” 、
本方配伍特點是表裡同治,邪正兼顧。外可散風邪,内可降濕熱。散風清熱利濕,
以去其邪;益氣健脾養血,以扶其正。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治療風濕熱痹及濕熱腳氣初起的常用方劑,臨床應用時以肢
節沉重腫痛,舌苔白膩微黃,脈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腳膝腫甚者,加防己、木瓜以祛濕消腫;身痛甚者,加姜黃、海桐
皮以活血通絡止痛;關節痛甚者,加乳香、沒藥以活血行氣止痛;關節腫脹者,加生
地、大腹皮、薏苡仁以清熱利濕消腫;局部灼熱重者,加金銀花、連翹、生石膏以清熱
解毒。
3.現代臨床對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痛風、下肢皮膚病、腳氣、疥癬
内攻等屬風濕而兼有濕熱者,可用本方加減治療。
[使用注意] 風寒濕痹證,忌用本方。
發寒熱而周身作痛,胸脅痞悶不舒,肝血虛而郁火用事也, 逍遙散 加羌活、桂枝,小便不利加山栀
逍遙散
柴胡3克 當歸3克 白芍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1.5克 煨姜1片(包) 薄荷1.5克
1.火郁較重,加丹皮3克、栀子3克
2.肝郁氣滞較甚,加香附、陳皮。
3.血虛甚者,加熟地以養血。
、丹皮。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汗出,邪留于分肉之間,聚沫則為痛, 六和湯 加羌活。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9)
[異名] 逍遙湯(《聖濟總錄》卷163)。
[組成] 甘草微炙赤半兩(15g) 當歸去苗,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藥 白
術 柴胡去苗各一兩(各30g)。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6g),水一大盞,燒生姜一塊切破,薄荷少許,同
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現代用法:共為散,每服6—9g,加煨姜、薄荷少許
共煎湯溫服,日3次。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減。亦有丸劑,每
服6—9g,日服2次)。
[功用] 疏肝解郁,養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虛脾弱證。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幹,神疲食少,或往來寒
熱,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舌質淡紅,脈弦而虛者。
[病機分析] 肝主疏洩,性喜條達舒暢而惡抑郁,其用陽;又為藏血之髒,其體
陰。此即所謂“肝體陰而用陽”。若情志不暢,則肝氣郁滞,肝陽易亢,常傷陰血,以
緻血虛。肝失疏洩,木郁克土,脾失健運,血之化源不足,則血虛益甚。而血虛不能養
肝,則肝郁愈重。由此可見,本方證之肝郁血虛脾弱之間相互影響,互為因果。足厥陰
肝經“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人颃颡,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巅”。血虛失養,
則口燥咽幹,月經不調;脾弱失運,則神疲食少,至于舌淡、脈弦而虛,皆為肝郁血虛之象。
[配伍意義] 本方主治肝郁血虛脾弱之證,但重在肝氣郁滞,故治宜疏肝解郁為
主,配合養血健脾之法。方中首選柴胡為君,目的在于疏肝解郁,緻使肝氣條達,以複
肝用。本品疏肝之功,曆來被前賢所推崇,《滇南本草》卷1、《藥品化義》分别記載其
“行肝經逆結之氣,止左脅肝氣疼痛”;“柴胡性輕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肝”。臣以
當歸、白芍,兩藥皆人肝經,均能補血,合用相得益彰,共治血虛。既養肝體助肝用,
又防柴胡劫肝陰。另外,白芍又能養陰緩急以柔肝,當歸還能活血以助柴胡疏肝郁。木
郁則土衰,肝病易于傳脾,誠如仲景所言:“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金匮要
略》)。故以白術、茯苓、甘草健脾益氣,非但扶土以抑木,且使營血生化有源,以增
歸、芍養血之功,共為佐藥。用法中加薄荷少許,疏散透達肝經之郁滞;燒生姜降逆和
中,且能辛散達郁,亦為佐藥。柴胡為肝經引經藥,甘草調和藥性,又兼使藥之用。合
而成方,深合《素問.藏氣法時論》“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
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旨。可使肝郁得疏,血虛得養,脾弱得複。本方的配
伍特點是,疏中寓養,氣血兼顧,肝脾同調。關于本方方名,《绛雪園古方選注》卷下
曾謂:“《莊子.逍遙遊》注雲'如陽動冰消,雖耗不竭其本,舟行水搖,雖動不傷其内’。
譬之7.醫,消散其氣郁,搖動其血郁,皆無傷乎正氣也”。該方服後可使肝氣條達,郁
結消解,氣血調和,神情怡悅,故名之。
[類方比較] 本方與四逆散同治肝脾失調,然本方養血疏肝,健脾和營,主治肝郁
血虛,脾不健運,而緻兩脅作痛,寒熱往來,頭痛目眩,口燥咽幹,以及月經不調,乳
房脹痛等虛實夾雜證;四逆散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主治陽氣内郁,而緻四肢厥
逆,或脘腹疼痛,或洩利下重等證偏實者。從組方用藥分析,本方是由四逆散去枳實,
加白術、茯苓、當歸、薄荷、生姜等組成,因肝郁血虛脾弱,若仍用枳實下氣,恐有耗
氣之弊,故去之:又因目眩頭痛,或月經不調,脈弦虛等血虛症狀,故加當歸補血活
血、調經止痛之品,助芍藥柔肝補血;加薄荷、生姜助柴胡條達肝氣;加苓、術配生
姜、甘草,使和中補土之功益增。如此,則養血健脾之力較四逆散為強,而疏肝理脾功
能則四逆散優于本方。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調肝養血的代表方,又是婦科調經的常用方。臨床應用時應
以兩脅作痛,神疲食少,月經不調,脈弦而虛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肝郁氣滞較甚,加香附、陳皮以疏肝解郁;血虛甚者,加熟地以養血;
肝郁化火者,加丹皮、栀子以清熱涼血。
3.慢性肝炎、肝硬化、膽石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症、
經前期緊張症、乳腺小葉增生、更年期綜合征、盆腔炎、子宮肌瘤等屬肝郁血虛脾弱
者,均可加減應用。
[使用注意] 肝郁多因情志不遂所緻,治療時須囑患者心情達觀,方能獲效。否
則,藥“逍遙”而人不逍遙,終無濟也。
六和湯
砂仁3克 半夏3克 杏仁3克 人參3克 炙甘草3克 赤茯苓6克 藿香葉6克 白扁豆6克 香薷12克 姜厚樸12克
1.若表寒重而頭痛者,加羌活、白芷。
2.咳嗽而痰吐不暢者,加桔梗、前胡、枳殼、川貝;
3.腸鳴、腹瀉甚者,加蒼術、煨诃子肉以收斂固澀。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2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異名] 六合湯(《普濟方》卷117)。
[組成] 縮砂仁 半夏湯泡七次 杏仁去皮尖 人參 炙甘草各一兩(各30g) 赤
茯苓去皮 藿香葉拂去塵 白扁豆姜汁略炒 木瓜各二兩(各60g) 香薷 厚樸姜汁制各
四兩(各120g)
[用法] 上锉,每服四錢(12g),水一盞半,生姜三片,棗子一枚,煎至八分,去
滓,不拘時候服(現代用法:水煎,日一劑,分三次服)。
[功用] 祛暑化濕,健脾和胃。
[主治] 夏月外感于寒,内傷于濕證。惡寒發熱,無汗,頭昏頭痛,痰喘咳嗽,胸
中煩悶,霍亂吐瀉,四肢乏力,不欲飲食,小便赤澀,苔膩脈濡。
[病機分析] 夏月暑氣當令,氣候炎熱,且雨水較多,天暑下逼,地濕上蒸,故濕
熱易于相合為患,濕熱交作于裡,外又感受寒濕,每緻是證。寒濕傷表,表衛不和,故
惡寒發熱,無汗或汗少,濕蒙清陽,則頭痛目眩;暑濕之邪上犯于肺,肺氣不得宣降,
故見痰喘咳嗽。暑濕困滞中焦,脾胃升降之機失常,故見胸中煩悶,清濁相幹,胃氣上
逆,則為惡心嘔吐,脾不升清,下為洩瀉。暑邪耗氣,又濕邪傷脾,脾為暑濕所困,遂
為四肢乏力,不欲飲食。小便赤澀,苔膩脈濡,均為體内濕熱積之征。李杲曰:“時當長夏,濕熱大勝,蒸蒸而熾,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懶于動作,胸滿氣短,
肢節沉疼,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膨痞,小便黃而數,大便溏而頻……或渴或不
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汗少者……”(《脾胃論》卷中)。這是對本方主治證病機較好
。 的闡述。本方證于夏月暑濕傷脾,複感外寒者為多見。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寒濕外襲,暑濕傷脾胃證而設。方中重用香薷、厚樸,合扁
豆則為香薷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2),是祛濕解表,化濕和中之劑。主治夏月乘
涼飲冷,暑濕被陰寒所遏,外則表氣不宣,内則脾胃不和,而病惡寒發熱,無汗,霍亂
吐瀉等證。方中香薷辛溫,發汗解暑,行氣散濕,是治暑濕感寒之主藥。《本草經疏》
卷9雲:“香薷辛散溫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氣,霍亂腹痛,吐瀉轉筋,多由暑月過食生
冷,外邪與内邪相并而作,辛溫通氣,則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散水腫者,除濕利水
之功也”。《本草秘錄》卷3亦說:“香薷,主霍亂,中脘絞痛。治傷暑如神。通小便,散
水腫,去口臭,解熱去煩,調中和胃,有微上微下之功,撥亂反正之妙,能使清氣上
升,濁穢下降也。”本方重用,甚切病機。厚樸苦辛而溫,能行氣寬中化滞,平胃氣之
上逆;扁豆甘平,可消暑化濕,健脾氣而和中。今加人人參、赤茯苓、炙甘草,則其健
脾之力增。脾健則暑濕之邪自祛;伍以半夏、砂仁,則和胃之功倍,胃和則嘔自止;複
以藿香葉化濕和中,助香薷解散寒濕之邪;杏仁苦降辛散溫通,助厚樸利氣,以期氣行
則濕亦化;更以木瓜和胃化濕、舒筋,與藿香、生姜等同用,而治霍亂吐瀉;以生姜、
大棗、甘草,和脾胃而調和諸藥。綜合全方,共奏祛暑化濕,健脾和胃之功。用于夏月
暑濕傷脾,複感外寒,症見寒熱無汗,霍亂吐瀉之證,甚為合拍。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解表祛濕藥與健脾和胃、行氣化濕藥同用,使表邪散,脾胃
和,裡濕化,以奏表裡雙解之功。
[類方比較]
1。本方和藿香正氣散均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都是治療濕傷胃腸,而見霍亂
吐瀉,胸膈滿悶,脘腹疼痛,舌苔白膩等症的常用方劑,因為方中俱用藿香、白術、茯
苓、半夏、厚樸、甘草,故兩方的主要作用都是化濕和中。不同的是本方證的病機以夏
月内傷暑濕,複感外寒為主,症見惡寒發熱,無汗,四肢無力,倦怠嗜卧,霍亂吐瀉等
症,故用香薷散外散表寒,還用了人參、扁豆、木瓜、杏仁、砂仁健脾和中,理氣化
濕。彼則為外感風寒,内傷濕滞為主,症見頭痛,發熱惡寒,霍亂吐瀉等症,藥用紫
蘇、白芷、陳皮、大腹皮、桔梗,重在解表化濕,理氣和中。兩方相較,本方化濕和中
之力強,理氣之力弱,兼以補虛,适用夏月外感于寒,内傷濕邪較重,氣滞較輕,脾胃
虛弱者;彼則化濕和中之力較弱,理氣之力較強,兼以解表,适用于濕傷脾胃,外有表
證,氣滞較重,濕邪較輕,脾胃不虛者。
2,本方與香薷散皆可用于夏月外傷于寒,内傷于濕的寒熱吐瀉證。本方主治證多
因暑月飲食不節,濕傷脾胃,或平素脾胃素虛之人,複乘涼飲冷,暑濕被陰寒所遏,外
見惡寒發熱,無汗;内見嘔吐,洩瀉,甚或霍亂轉筋等。彼亦多因暑邪寒濕犯人,而見
表寒合腹疼、吐瀉等脾胃失和證。由于外皆傷于寒邪,故二方均用香薷祛暑解表;内又
皆傷于濕,故又取扁豆、厚樸化濕和中。然本方證中尚有脾胃受損的一面,故又配以人
參、茯苓、炙甘草健脾以祛濕,伍以半夏、砂仁、木瓜等藥,則和胃化濕之力更強。由
于本方祛暑化濕、健脾和胃之功較香薷散為強,所以二方主治證不僅有輕重之别,尚有
虛實之分。
3。本方與參苓白術散都用人參、扁豆、砂仁、茯苓、甘草等健脾祛濕之品,皆可
治療脾胃氣虛挾濕之證。然彼方尚有白術、山藥,其健脾益氣之力較強,主治證屬脾虛
挾濕,純裡無表證偏于裡虛;本方重用香薷、藿香葉等辛溫發散之品,以解表散寒,主
治外感于寒,内傷于濕之證。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主治夏月飲食不調,濕傷脾胃或平素脾胃虛弱,複又乘涼飲冷,
暑濕被陰寒所遏之證,臨床應以外則惡寒發熱,無汗;内則胸脘痞悶,嘔吐,洩瀉,甚
則霍亂轉筋,舌苔白滑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表寒重而頭痛者,加羌活、白芷;咳嗽而痰吐不暢者,加桔梗、前
胡、枳殼、川貝母;腸鳴、腹瀉甚者,加蒼術、煨诃子等。
3.本方現代常用于夏令感冒、支氣管炎、急慢性胃腸炎等辨證屬于外寒内濕證者。
[使用注意] 本方藥性偏溫,對濕熱霍亂者,忌用。
十全大補湯(十全散)
人參6克(焗服) 白術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3克 酒當歸9克 熟地12克 白芍9克 川芎6克 生姜5片 紅棗5枚 黃芪12克 肉桂3克(研粉焗服)
1.心悸怔忡者,加五味子、酸棗仁等以養心安神;
2.自汗不止者,加煅龍骨、煅牡蛎等以斂汗固表。
(《傳信适用方》卷2)
[異名] 十補湯(《易簡方》)、十全飲(《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5續添諸局經驗秘
方)、大補十全散(《醫壘元戎》)、千金散(《丹溪心法附餘》.卷21)、十全大補散(《證治
準繩.類方》卷1)、加味八珍湯(《羅氏會約醫鏡》卷14)。
[組成] 人參去蘆(6g) 白術 白芍藥 白茯苓(各9g) 黃芪(12g) 川芎(6g)
幹熟地黃(12g) 當歸去蘆(9g) 桂去皮 甘草炒(各3g)各等分 、
[用法] 上哎咀。每服三錢(9g),加生姜3片,大棗2個擘破,水一盞半,煎至
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功用] 溫補氣血。
[主治] 氣血兩虛證。面色萎黃,倦怠食少,頭暈目眩,神疲氣短,心悸怔忡,自
汗盜汗,四肢不溫,舌淡,脈細弱,以及婦女崩漏,月經不調,瘡瘍不斂等。
[病機分析] 氣主煦之,血主濡之。氣虛四肢百骸失于溫養,則見倦怠氣短,四肢
不溫,自汗神疲;血虛髒腑經絡失于濡養,則見面色萎黃,頭暈目眩,心悸怔忡。沖任
氣血不足,或血失統攝而為崩中漏下,或血海失充而為經少經閉;肌肉筋骨無以為養,
則瘡瘍潰而久不收口。
[配伍意義] 以上諸種見證,均由氣血兩虛而緻,故治宜益氣養血為法。本方乃四
君子湯合四物湯再加黃芪、肉桂而成。四君子湯和四物湯分别為補氣與補血之要方,二
方相伍,共奏氣血雙補之功。黃芪甘溫,為補氣要藥,《靈樞。營衛生會》說:“人受氣于
谷,谷人于胃,以傳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即肺所吸人的自然之清氣與脾所吸收
的水谷之精氣合而成為後天之氣,由于黃芪歸經脾肺,大補後天之氣,又兼具升陽、固
表、托瘡等多方面作用,故《本草求真》卷5雲其為“補氣諸藥之最,是以有耆之
稱……秉性純陽,而陰氣絕少”,與四君子相伍,則本方補氣之力益著;肉桂辛甘大熱,
補火助陽,溫通血脈,與諸益氣養血之品同用,可溫通陽氣,鼓舞氣血生長,從而增強
本方補益虛損之功,正如張秉成所雲:“各藥得溫養之力,則補性愈足,.見效愈多,非惟
陽虛可溫,即陰虛者亦可溫,以無陽則陰無以生”。諸藥配伍,補氣之中有升陽之力,
養血之中有溫通之能,共收大補氣血之效。
本方配伍特點為,在諸益氣養血藥中配伍辛熱之肉桂,寓溫陽于補養之中,以收陽
生陰長之功。
本方由十味藥組成,功能大補氣血,故以“十全大補”名之。
[類方比較] 本方與八珍湯均為四君子湯與四物湯合方,但本方又多黃芪、肉桂,
由于黃芪擅補後天之氣,肉桂可鼓舞氣血生長,故補益氣血之力優于八珍湯;而且黃芪
甘溫純阻,肉桂大辛大熱,因此本方偏于溫補氣血。八珍湯為治氣血兩虛證的基本方,
本方則為治療氣血兩虛之重證的代表方,對于兼有畏寒、四肢不溫等虛寒之征者尤為适
宜。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大補氣血的代表方,臨床運用時應以神疲氣短,頭暈目眩,
四肢不溫,舌淡,脈細弱為使用要點。
, 2.加減法 心悸怔忡者,加五味子、酸棗仁等以養心安神;自汗不止者,加煅龍
骨、煅牡蛎等以斂汗固表。
3.本方現代常用于各種貧血,痿證,神經衰弱,慢性荨麻疹,婦女月經不調,瘡
瘍潰後久不愈合等辨證屬氣血大虛者,以及外科手術後,腫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見上述
證候者。
26.骨 痛.
骨痛,是指骨骼因某種原因引起疼痛的一種症狀,可以是全身骨賂疼痛,也可發生于某一局部。
本症出自(素問。脈要精微論): “諸癰腫筋攣骨痛,此皆安生”。<素問.至真要大論):“太陰司天,濕淫所勝……跗腫骨痛陰痹”。<靈樞經.陰陽二十五人):“感于寒濕則善痹,骨痛爪枯也”。說明了骨痛的原因多為外感寒濕之邪。後世認為骨痛内傷虛損亦較多見。
又有學者認為骨痛指肢體疼痛劇烈,如到達骨髓一樣,即疼痛徹骨,痛徹骨髓之意。本節讨論之骨痛為骨骼疼痛之症狀。
常見證候
寒濕阻絡骨痛:骨及關節疼痛,患處發涼沉重或腫脹,畏寒肢冷,苔白滑,脈弦緊。
濕熱阻痹骨痛:骨及關節疼痛,局部腫脹沉重灼熱,身熱,舌苔黃膩,脈滑數。
腎精不足骨痛:周身骨痛,甚則骨骼變形,伴有腰膝酸軟,筋脈拘急,步履蹒跚,反應遲鈍,成人發落齒搖、陽痿遺精、耳鳴耳聾、健忘等症狀,小兒身材矮小,發育遲緩,智力低下,五遲五軟,易驚盜汗或抽搐。舌質瘦小光紅,脈細弱。
脾腎氣虛骨痛:四肢及腰背部骨及關節疼痛,四肢無力,肌肉衰萎,晝輕夜重,骨骼變形,活動不利,面色咣白,口淡、自汗,面浮肢腫,少氣懶言,夜尿增多,腸鳴腹痛,便溏或五更洩瀉,舌淡胖嫩苔白或水滑,脈弦遲無力或遲細。
氣滞血瘀骨痛:骨骼疼痛,疼痛固定劇烈,骨節僵硬變形,關節附近呈黯黑色,不能屈伸,肢體麻木,舌質暗紫或有瘀斑,脈細澀。
寒濕阻絡骨痛與濕熱阻痹骨痛:二者皆為外感所緻,均雜以濕邪為患,故均可見患處沉重,腫脹。但前者為外感風寒濕邪,入于骨骼,經絡痹阻所緻,故見患處發涼,伴周身畏寒肢冷,苔白滑、脈弦緊等寒濕痹阻見症。治宜溫經散寒止痛,方可選烏頭湯加減;
烏頭湯
方劑來源 漢.(金匮要略》。
組成與用法 麻黃9克 黃芪9克 芍藥9克 甘草(炙)6克川烏9克
水煎服。
功效與主治 溫經散寒,舒筋止痛。主治寒濕痹痛,痛有定處,遇
寒則甚,肢節攣縮,不可屈伸,舌苔薄白,脈象弦緊等。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又可用于
治療椎管狹窄症,坐骨神經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膽絞痛,腎絞痛,陽
痿,遺尿,癃閉,變應性亞敗血症等病症。例如:
(1)關節炎 本方加白術、幹姜、桂枝、烏梢蛇等,治療高原寒濕痹
證工4例。結果:痊愈(關節痛脹消失,停藥3個月未複發)6例,顯效
(疼痛明顯好轉)7例,進步1例;療程24-"-90天(《四川中醫}1985年
第5期)。本方加減,治療30例。其中風痹7例,寒痹工6例,濕痹5
例,熱痹2例。風勝者,加羌活、獨活、防風;寒勝者,加附子、幹姜、桂
枝;濕勝者,加蒼術、苡仁、澤瀉,熱勝者,加石膏、黃柏、生地。結果:痊
愈20例,顯效(臨床症狀消失.能參加正常勞動)7例,有效(臨床症狀
減輕,正常勞動仍有困難)2例,無效l例(《成都中醫學院學報》1980
年第2期)。本方加黨參、桂枝、炙蜈蚣、炙全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結果。服藥8劑後,疼痛減輕,2個月後症狀基本消失(《浙江中醫雜志》
1982年第10期)。本方加苡仁、木瓜、桑寄生、杜仲、老鹳草,治療痛
痹。結果:服藥5劑後,痛減(《四川中醫》1987年第8期)。
(2)椎管狹窄症 本方加木瓜、川斷、狗脊、桃仁、地鼈、蜈蚣,治療
35例。結果:全部有效。病情輕者,服藥2個月症狀消失,病程長者,
或手術治療後複發者,3—4個月後症狀消失(<黑龍江中醫藥}1990年第5期)。
(3)坐骨神經痛 本方加牛膝、紅花、蜈蚣等,治療120例。結果:
痊愈56例,好轉52例,無效12例;平均服藥時間28.8天(<中西醫結
合雜志}1985年第1期)。
(4)偏頭痛 本方去黃芪、甘草,加白芷、細辛、蔓荊子、蜈蚣、全
蠍、川芎、當歸、生地、丹參治療。結果:服藥3劑後,頭痛減輕;再服工。
劑,頭痛基本消失(《浙江中醫雜志)1982年第工0期)。
(5)三叉神經痛 本方去黃芪、麻黃,加當歸、乳香、沒藥、細辛、川
芎、升麻、白芷、延胡治療。結果:服藥後,症狀明顯緩解(《浙江中醫雜
志}1982年第10期)。
(6)膽絞痛 本方加桂枝、半夏、木香、生姜、大棗治療。結果:服
藥1劑後,痛減,再去麻黃、桂枝,加柴胡、香附,2劑後,諸症悉盡(《湖
南中醫雜志>1987年第3期)。
(7)腎絞痛 本方加桂枝、生姜、大棗治療。結果。服藥1劑後,痛
減,再去麻黃,加黨參、山楂,服1劑,諸症悉盡(《湖南中醫雜志}1987
年第3期)。
(8)陽痿 本方加附片、娛蚣治療。結果:服藥10劑後,明顯得效
(<遼甯中醫雜志}1987年第6期)。
(9)遺尿 本方以附片代川烏,加肉桂治療。結果;服藥5劑後.
症狀消失({遼甯中醫雜志}1987年第6期)。
(10)癃閉 本方以附片代川烏。加幹姜、生姜、吳萊萸治療。結果。
服藥2劑後,好轉(《遼甯中醫雜志>1987年第6期)。
(u)小兒風濕舞蹈病 本方加雞血藤、地龍、白附片等,治療13
例。結果:痊愈12例,顯效1例(《新中醫》1984年第6期)。
(12)變應性亞敗血症 以本方加防己為基礎方,加味治療。結
果:服藥半月後得愈;随訪2年半,症情穩定(d上海中醫藥雜志>1981
年第10期)。
後者為感受熱邪毒氣,或濕邪化熱,導緻濕熱痹阻經脈筋骨,發生骨及關節疼痛,熱邪熏灼筋脈肌膚,故患處灼熱,身熱,苔黃膩、脈滑數為濕熱内蘊之象,治宜清熱利濕,通絡止痛,方可選二妙散加味。
二妙散
炒黃柏15克 蒼術15克(米泔浸,炒)
1.如濕重于熱,以蒼術為君藥,用量可大于黃柏;
2.如熱重于濕,則黃柏為君藥,用量可大于蒼術;
3.濕熱并重者,兩藥等量。
4.若濕熱痿證,可加豨莶草、木瓜、槟榔等,以滲濕洩濁;
5.若濕熱帶下可加赤茯苓、栀子、薏苡仁、車前子等,以滲濕止帶;
6.若下部濕瘡、濕癢可加龍膽草、澤瀉、赤小豆、土茯苓以祛濕熱,解瘡毒。
(《丹溪心法》卷4)
[異名] 二妙蒼柏散(《醫學入門》卷7)、蒼柏散(《瘍科選粹》卷5)、二妙丸(朱
震亨方,錄自《醫學綱目》卷20)、蒼柏二妙丸(《症因脈治》卷3)。
[組成] 黃柏炒 蒼術米泔水浸,炒(各15g)
[用法] 上二味,沸湯,人姜汁調服(現代用法:為散劑,各等分,每次服3—
5g,或為丸劑,亦可作湯劑,水煎服)。
[功用] 清熱燥濕。
[主治] 濕熱下注證。濕熱走注之筋骨疼痛,或濕熱下注,兩足痿軟無力,或足膝
紅腫熱痛,或濕熱帶下;或下部濕瘡,濕疹,小便短黃,舌苔黃膩。
[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諸證,皆為濕熱下注所緻。《素問.生氣通天論》雲:“濕熱不
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濕熱相搏,着于下肢而成濕熱下注;
阻于經脈、筋骨,則筋骨疼痛,足膝紅腫熱痛。濕熱不攘,筋脈弛緩,則兩足痿軟無
力,而成痿證。若濕熱下注帶脈、前陰,則帶下渾濁,腥臭,或下部濕瘡。小便短黃,
舌苔黃膩,皆系濕熱下注之象。
[配伍意義] 本方以黃柏苦寒清除濕熱為君藥,因寒能清熱,苦以燥濕,且偏走下
焦,尤對骨節走痛,足膝酸痛無力為妙,其散陰分之火,清下部之熱,除足膝之濕,為
治下焦濕熱要藥。蒼術苦溫,善能燥濕。或問,既為濕熱下注之證,何以用苦溫之蒼術
為臣藥?其一,因諸濕腫滿,皆屬于脾,濕邪為患,健脾即所以祛濕,蒼術苦溫香燥,
燥濕健脾,使脾之健運功能恢複,則濕無由生,濕去則熱無所附,熱易消除,,此治本之
圖。張秉成雲:“濕熱之邪,雖盛于下,其始未嘗不從脾胃而起,故治病者,必求其本,
清流者,必潔其源”(《成方便讀》卷3》)。正此意也。其二,黃柏、蒼術乃治痿要藥,
凡去下焦濕熱,腫脹作痛,當清熱燥濕,不宜應用強筋壯骨之品。用苦寒之黃柏清熱燥
濕,以避免過燥損液,使清熱而無寒凝之弊;以苦溫之蒼術燥濕運脾,健運而無克伐腸
胃之害,苦溫而無動火之虞。二藥配伍,陰陽相濟,寒溫協調,合成清熱燥濕,标本兼
顧,使熱祛濕除,諸證自愈。佐以生姜汁辛溫,其一制黃柏苦寒之性,其二固護胃氣。
全方合用,凡濕熱内盛或濕熱下注緻病均可應用。本方組方嚴謹,藥少力專,君臣藥味
可颠倒變換,有相輔相成之妙。 .
本方以黃柏、蒼術二藥治濕熱下注,功效顯著奇妙,故名。此外,本方用法中指
出:“若痰熱者,先以舟車丸,或導水丸、神芎丸下伐,後以趁痛散服之。”導水丸(《丹
溪心法》卷2)又名神芎導水丸,藥用大黃、黃芩各二兩,醜末、滑石各四兩,為末,
滴水丸,每服四五十丸,溫水下。而“神芎丸,大黃、黃芩、滑石、牽牛,右為末,滴
水為丸。”(《丹溪心法》卷3)。顯然,導水丸即神芎丸,功能清熱瀉下。“趁痛散:乳
香、沒藥、桃仁、紅花、當歸、地龍酒炒、牛膝酒浸、羌活、甘草、五靈脂酒淘、香附
童便浸,或加酒芩、炒酒柏。右為末,酒調二錢服。”(《丹溪心法》卷4)從舟車丸、
導水丸、趁痛散諸方分析,主要是加強利水除濕清熱、活血行氣通經作用,這更利于二
妙散發揮治療作用。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以濕熱下注之痿、痹、腳氣、帶下、濕瘡而見小便短赤、足膝
腫痛、舌苔黃膩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濕重于熱以蒼術為君藥,用量可大于黃柏;如熱重于濕,則以黃柏為
君,用量可大于蒼術;濕熱并重者,兩藥等量。若濕熱痿證,可加豬莶草、木瓜、懷牛
膝、萆薢等,以祛濕熱,強筋骨;若濕熱腳氣,可加薏苡仁、木瓜、槟榔等,以滲濕洩
濁;若濕熱帶下可加赤茯苓、栀子、薏苡仁、車前子等,以滲濕止帶;若下部濕瘡、濕
癢可加龍膽草、澤瀉、赤小豆、土茯苓以祛濕熱,解瘡毒。
3.本方現常用治關節炎、腰膝關節骨質增生、痛風、腓腸肌痙攣、陰囊炎、陰道
炎等病機屬濕熱者。
[使用注意] 本方主治濕熱下注病證,若屬寒濕為患者不宜使用。
腎精不足骨痛與脾腎氣虛骨痛:兩者均為病久内傷所緻;均伴有精氣不足之象。但前者主要是先天不足,或後天傷及腎精,腎主骨生髓,腎精不足,髓海虧虛,不能濡養筋骨,故見周身骨痛,甚則骨骼變形、筋脈拘急、抽搐;腰為腎之府,腎開竅于耳,腎虛則腰膝酸軟,耳鳴耳聾;腎精不足,生骨遲緩則小兒發育不良,智力低下,五遲五軟;反應遲鈍,健忘、盜汗,發落齒搖,舌體瘦小,脈細弱均為腎精不足之象。治宜滋養腎精,壯骨止痛,方選左歸丸合虎潛丸加減。
左歸丸
大懷熟地12克 炒山藥6克 枸杞子6克 山茱萸6克 酒川牛膝6克 鹽菟絲子6克 鹿角膠6克(焗) 龜膠6克(焗)
1.滑精者,去川牛膝;
2.無火象者,去龜膠;
3.真陰不足,虛火上炎者,去枸杞子、鹿角膠,加女貞子、麥門冬以養陰清熱;
4.火?爍肺金,幹咳少痰者,加百合以潤肺止咳;
5.夜熱骨蒸者,加地骨皮以清虛熱,退骨蒸;
6.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水滲濕;
7.大便燥結者,去菟絲子,加肉苁蓉以潤腸通便;
8.氣虛者,加人參以補氣。
(《景嶽全書》卷51)
[組成] 大懷熟地八兩(240g) 山藥炒四兩(120g) 枸杞四兩(120g) 山茱萸肉四
兩(120g)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兩(120g) 菟絲子制四兩(120g) 鹿膠敲碎,炒珠四兩
(120g) 龜膠切碎,炒珠四兩(120g)
[用法] 上先将熟地蒸爛杵膏,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餘丸,食前用滾湯
或淡鹽湯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主治] 真陰不足證。腰酸腿軟,頭暈眼花,耳聾失眠,遺精滑洩,自汗盜汗,口
燥舌幹,舌紅少苔,脈細。
[病機分析] 腎藏精,主骨生髓充腦。若腎陰虧損,精髓不充,封藏失職,則頭目
眩暈,腰酸腿軟,遺精滑洩;陰虛陽失所制,清竅失濡,故自汗盜汗,口燥舌幹,并見
舌紅少苔,脈細等陰虛之征。
[配伍意義] 本方治證乃真陰不足,精髓虧損而緻,治宜滋補腎陰,益髓填精為
法。方中熟地甘溫,為滋補腎陰之要藥。張氏稱其“能補五髒之真陰,……諸經之陰血
虛者,非熟地不可……陰虛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陰虛而火升者,非熟地
之重不足以降之;陰虛而躁動者,非熟地之靜不足以鎮之;陰虛而剛急者,非熟地之甘
不足以緩之”(《景嶽全書.本草正》卷上),故重用以為君藥。山茱萸養肝滋腎,澀精斂
汗;山藥補脾益陰,滋腎固精;枸杞子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再加龜鹿二膠血肉有情之
品,峻補精髓。其中龜甲膠甘鹹而寒,善補肝腎之陰,又能潛陽;鹿角膠甘鹹微溫,益
精補血之中又能溫補腎陽,與諸滋補腎陰之品相伍又有“陽中求陰”之效,炒珠服用以
緩其滋膩礙胃之弊。以上俱為臣藥。佐以菟絲子平補腎之陰陽,固腎澀精,更助諸藥補
腎固精之功;川牛膝益肝腎,強腰膝,健筋骨,但其性走洩,故封藏失職而遺精滑洩者
宜改用懷牛膝,二藥用為佐藥。諸藥配伍,益腎滋陰,填精補髓之力頗著,為峻補真
陰,純甘壯水的代表方劑。
《難經.三十六難》雲:“腎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本方有
“壯水之主,以培左腎之元陰屍(《景嶽全書》卷5.1)之功,故以“左歸”名之。
[類方比較] 本方與六味地黃丸中均有熟地、山茱萸、山藥,屬滋陰補腎之劑。但
六味地黃丸中還配伍澤瀉、丹皮、茯苓,寓瀉于補,故補力平和,适用于腎陰虛不著且
兼内熱之證;左歸丸中則配伍了枸杞子、龜甲膠、鹿角膠、菟絲子、川牛膝等藥,純補
無瀉,故補力較峻,意在“育陰以涵陽,不是壯水以制火”(《王旭高醫書六種.醫方證
治彙編歌訣》),适用于真陰不足,'精髓虧損之證。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真陰不足證的常用方。臨床以頭目眩暈,腰酸腿軟,舌
紅少苔,脈細為使用要點。
2.加減法 滑精者,去川牛膝;無火象者,去龜甲膠;真陰不足,虛火上炎者,
去枸杞子、鹿角膠,加女貞子、麥門冬以養陰清熱;火爍肺金,幹咳少痰者,加百合以
潤肺止咳;夜熱骨蒸者,加地骨皮以清虛熱,退骨蒸;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水滲
濕;大便燥結者,去菟絲子,加肉苁蓉以潤腸通便;氣虛者,加人參以補氣。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多種老年病(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腎炎、高血壓病、
老年性癡呆等)、腰肌勞損、不孕症等辨證屬真陰虧損者。
[使用注意] 本方組成藥物以陰柔滋潤為主,久服常服,每易滞脾礙胃,故脾虛洩
瀉者慎用。
虎潛丸
鹽知母9克 鹽黃柏9克 酒熟地9克 炙龜闆12克 豬脊髓一條 幹姜1.5片 陳皮4.5克 鎖陽4.5克 虎胫骨4.5克 牛膝6克 當歸6克 白芍6克
1.若虛火上炎,擾及心神,煩躁不安者,少加金箔一片以鎮心安神;
2.虛火較甚,骨蒸盜汗者,可去溫燥之幹姜,熟地改作生地以增清熱之力;
3.面色萎黃,心悸怔忡,舌淡脈細者,加黃芪、黨參、當歸等以補養氣血;
4.若久病陰損及陽,怕附子、肉桂等補腎助陽。
方中虎骨可以用狗骨或豹骨代替。
(《丹溪心法》卷3)
[異名] 健步虎潛丸(《飼鶴亭集方》)。 .
[組成] 黃柏半斤酒炒(240g) 龜甲四兩酒炙(120g) 知母二兩酒炒(60g) 熟地黃
陳皮 白芍各二兩(各60g) 鎖陽一兩半(45g) 虎骨一兩~(30g) 幹姜半兩(15g)(一
方加金箔一片,一方用生地黃,一方無幹姜)
[用法] 上為末,酒糊為丸或粥為丸(現代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
9g,每次1丸,日服2次,淡鹽湯或溫開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滋陰降火,強壯筋骨。
[主治] 肝腎不足,陰虛内熱之痿證。腰膝酸軟,筋骨痿弱,步履乏力,或眩暈,
耳鳴,遺精,遺尿,舌紅少苔,脈細弱。
[病機分析] 肝主筋,腎主骨,若病久體虛,正氣虧損,或房勞過度,傷及肝腎,
腎精肝血虧損,則筋脈失其營養,筋骨失其濡潤,而緻肢體筋脈弛緩,軟弱無力,漸成
痿證。陰精不足,陽失所制,虛熱内生,灼津耗液,則筋骨經脈益失其養,故《素問。
痿論》說:“肝氣熱則膽洩口苦,筋膜幹;筋膜幹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腎氣熱,則
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腎藏精,精髓不足,腰脊失養,則腰膝酸軟;髓
海失充,則頭暈耳鳴;封藏失職,則遺精遺尿。舌紅少苔,脈細弱乃陰虛有熱之征。由
此可見,本證之成以肝腎陰虛筋骨失養為本,虛火内擾灼精耗血為标。
.[配伍意義] 本方用治肝腎精血不足,陰虛内熱,不能濡養筋骨而緻之痿證,故宜
以補養肝腎,滋陰降火,強筋壯骨為法。方中黃柏苦寒人腎,擅清下焦相火;龜甲甘鹹
而寒,為血肉有情之品,可滋陰潛陽,益髓填精,補腎健骨,本方重用二藥,既可補肝
腎精血之不足,又能清肝腎虛火之内擾,标本并治,共為君藥。配伍熟地滋腎益精,白
芍養血柔肝,與龜甲同用滋陰之功益彰;知母苦寒質潤,滋陰清熱,與黃柏相合清熱之
力更著,三藥俱為臣藥。虎骨為強筋健骨,治療筋骨痿軟,腳弱無力之要藥;鎖陽甘溫
而質潤,一則益精養血以助諸藥滋陰之力,一則補腎壯陽而寓“陽中求陰”之法;幹
姜、陳皮溫中暖脾,理氣和胃,不僅可防黃柏、知母苦寒敗胃之虞,而且可使諸陰柔之
品滋而不膩,補而不滞,同為佐藥。諸藥合用,肝腎同補,補瀉兼施,俾精血充而筋骨
肌肉得以濡養,虛火降而精血津液無由以耗,筋骨漸強,步履複健而諸證乃痊。
本方配伍特點有三:一是以滋陰藥配伍降火藥為主,标本兼治;二是在大隊滋陰藥
中配人補陽之品,以“陽中求陰”;三是配伍溫中和胃理氣之藥使補而不滞。
[類方比較] 本方與大補陰丸均有熟地、龜甲、黃柏、知母,有滋補肝腎之陰,清
降虛火之功,用于肝腎陰虛火旺證。然大補陰丸以豬脊髓、蜂蜜為丸,故滋補精血之功
略勝;本方尚有鎖陽、虎骨、’白芍、幹姜、陳皮,故補血養肝之力較佳,并有很好的強
筋壯骨作用,且補而不滞,為治痿證的專方。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治療肝腎陰虧,下肢痿弱的常用方劑,臨床以筋骨痿軟,舌
紅少苔,脈細弱為使用要點。
2.加減法 若虛火上炎,擾及心神,煩躁不安者,原方注曰少加金箔一片以鎮心
安神;虛火較甚,骨蒸盜汗者,可去溫燥之幹姜,熟地改作生地以增清熱之力;面色萎
黃,心悸怔忡,舌淡脈細者,加黃芪、黨參、當歸等以補養氣血;若久病陰損及陽,怕
冷,陽痿,小便清長,舌淡者,去知母、黃柏,加鹿角片、補骨脂、仙靈脾、巴戟天、
附子、肉桂等補腎助陽。方中虎骨可以狗骨或豹骨代替。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小兒麻痹後遺症,膝關節結核筋骨痿軟等辨證屬肝腎陰虛火旺者。
[使用注意] 痿證由濕熱浸淫筋脈所緻者,不宜使用本方。
後者主要後天不足;脾氣虧虛不能養腎,緻脾腎氣虛,精髓内虧,骨骼失養,故見骨痛骨骼變形,脾氣虧虛,不能蒸化腐熱水谷故見腸鳴腹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洩瀉。少氣懶言,面浮肢腫,面色蒼白。舌質淡胖而嫩,脈遲細無力均為氣虛之象。治宜補益脾腎,方選四君子湯合腎氣丸等加減。
四君子湯
人參6克(焗服) 白術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嘔吐者,加半夏、陳皮等以降逆止嘔;
2.胸膈痞滿者,加枳殼、陳皮等,以行氣寬胸;
3.畏寒腹痛者,加幹姜、附子等以溫中散寒;
4.心悸失眠者,加再酸棗仁以甯心安神。
(《聖濟總錄》卷80)
[異名] 白術散(《朱氏集驗方》卷2)、四聖湯(《活幼口議》卷20)、人參散(《普濟
方》卷394)、溫中湯(《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436)、四君湯(《文堂集驗方》卷4)。
[組成] 人參去蘆 白術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6g)各等分
[用法]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15g),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候;人 鹽少許,白湯點亦得。
[功用] 益氣健脾。
[主治] 脾胃氣虛證。面色痿白,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 虛弱。
[病機分析] 《靈樞.營衛生會》說:“人受氣于谷,谷人于胃,以傳于肺,五髒六
腑,皆以受氣。”由于脾主運化,胃主受納,五髒六腑四肢百骸皆賴其所消化轉輸的水
谷精微以充養之,故被稱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氣虛,健運失職,胃納不
振,則飲食減少,大便溏薄;氣血生化不足,髒腑組織器官失于濡養,以緻髒腑怯弱,
營衛不足,則面色痿白,語聲低微;脾氣虧虛,肢體失養,則四肢倦怠,故《素問.太
陰陽明論》說:“四肢皆禀氣于胃,……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
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舌淡,苔薄白,脈虛
弱,均為中焦脾胃氣虛之象。《醫方考》卷3雲:“夫面色痿白,則望之而知其氣虛矣;
言語輕微,則聞之而知其氣虛矣;四肢無力,則問之而知其氣虛矣;脈來虛弱,則切之
而知其氣虛矣。”因此,脾胃氣虛,運化力弱,氣血乏源是本證的基本病機。
[配伍意義] 對于脾胃氣虛,運化無權之證,理當以補氣健脾為治。方中人參甘
溫,《神農本草經》卷1謂其“主補五藏”,尤擅大補元氣,而且主人脾經,故本方用為
君藥,以大補脾胃之虛;白術甘溫而兼苦燥之性,甘溫補氣,苦燥健脾,與脾喜燥惡
濕、以健運為本之性相合,故有“安脾胃之神品”(《本草經疏》卷6)以及“脾髒補氣
第一要藥”之譽(《本草求真》卷1),與人參相協,益氣補脾之力益著,用為臣藥;茯
苓甘淡,健脾滲濕,“去濕則逐水燥脾,補中健胃”(《景嶽全書》卷49),與白術相伍,
前者補中健脾,守而不走,後者滲濕助運,走而不守,二者相輔相成,健脾助運之功益
彰,以為佐藥;炙甘草甘溫益氣,合人參、白術可加強益氣補中之力,又能調和方中諸
藥,因而兼有佐使的雙重作用。本方組成雖僅四藥,但皆味甘人脾,且益氣之中有燥濕
之功,補虛之中有運脾之力,諸藥相輔相成,配伍嚴謹,藥簡力專,頗合脾欲甘,喜燥
惡濕,喜通惡滞的生理特性,體現了治療脾胃氣虛證的基本大法。
本方配伍特點為:以益氣補脾為主,伍以祛濕助運之品,補中兼行,溫而不燥,為
平補脾胃之良方。
因本方組成藥物甘溫平和,補而不滞,利而不峻,作用沖和平淡,“常服溫和脾胃,
進益飲食,辟寒邪瘴霧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3),猶如寬厚平和之君子,故有
“四君子湯”之名。
[類方比較] 本方與理中丸的藥物組成中均有人參、白術、炙甘草三味,皆可益氣
補中,治療脾虛之證。但四君子湯中三藥與茯苓相伍,且人參為君藥,故其功用重在益
氣健脾,主治脾胃氣虛證;理中丸用三藥與幹姜相配,并以幹姜為君藥,故其功用重在
溫中祛寒,适宜于中焦虛寒證。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脾胃氣虛證的常用方,亦是補氣的基本方。臨床運用時
應以面色痿白,食少神倦,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脈虛弱為使用要點。
2.加減法 嘔吐者,加半夏、陳皮等以降逆止嘔;胸膈痞滿者,加枳殼、陳皮等
以行氣寬胸;畏寒腹痛者,加幹姜、附子等以溫中散寒;心悸失眠者,加棗仁以甯心安神。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屬脾胃
氣虛證者;以及乙型肝炎、冠心病、慢性腎炎氮質血症、妊娠胎動不安、小兒感染後脾
虛綜合征、小兒低熱、小兒鼻衄等辨證屬脾胃氣虛的多種疾患。
氣滞血瘀骨痛:多為痹證日久,經絡氣血為外邪壅滞,運行不利而變生瘀血痰濁,停留于骨骼關節,痼結較深,難以逐除。氣血凝滞,痹阻不通,故骨痛,骨骼僵硬變形;瘀血内停,故疼痛固定劇烈;氣血凝滞不能周流故見肢體麻木;關節附近呈黯黑色.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均為瘀血内阻之象,治宜活血化瘀,行氣通絡,方選身痛逐瘀湯、大、小活絡丹加行氣之品。
身痛逐瘀湯
秦艽3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 紅花9克 甘草6克 羌活3克 沒藥6克 當歸9克 五靈脂6克 香附3克 牛膝9克 地龍6克
身痛逐瘀湯(《醫林改錯》卷下)
由血府逐瘀湯去柴胡、枳殼、桔梗、生地,加
秦艽、羌活、沒藥、五靈脂、香附、地龍組成。功用:活血祛瘀,通痹止痛,祛風除
濕。主治:痹證而有瘀血閉阻經絡所緻的肩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經久不愈。
王清任善于運用活血化瘀藥物,創制了一系列活血化瘀的名方,血府逐瘀湯、通竅
活血湯、膈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身痛逐瘀湯,常稱為五逐瘀湯,各方均以川芎、當
歸、桃仁、紅花、赤芍為基礎藥物,俱有活血祛瘀止痛作用。其中血府逐瘀湯配有行氣
開胸的枳殼、桔梗、柴胡,以及引血下行的牛膝,故宣通胸脅氣滞,引血下行之力較
好,主治胸中瘀阻之證;通竅活血湯配有通陽開竅的麝香、老蔥、生姜等,故辛香通竅
作用較好,主治瘀阻頭面之證;膈下逐瘀湯配有香附、延胡索、烏藥、枳殼等疏肝行氣
止痛之品,故行氣止痛作用較好,主治瘀阻膈下,肝郁氣滞之兩脅及腹中脹痛;少腹逐
瘀湯配有溫裡祛寒之小茴香、官桂、幹姜,故溫經止痛作用較優,主治血瘀少腹之月經
不調、痛經等;身痛逐瘀湯配有通絡宣痹止痛之秦艽、羌活、地龍等,故多用于瘀血痹
阻經絡所緻的肢體痹痛或周身疼痛等。
小活絡丹(活絡丹)
炮川烏6克 炮草烏6克 地龍6克 炮天南星6克 乳香2.2克(粉)沒藥2.2克(粉)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1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組成] 川烏炮,去皮臍 草烏炮,去皮臍 地龍去土 天南星炮各六兩(各180g)
乳香研 沒藥研各二兩二錢(各66g)
[用法] 上為細末,人研藥和勻,酒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3R),
空心,日午冷酒送下;荊芥湯送下亦可。
[功用] 祛風除濕,化痰通絡,活血止痛。
[主治] 風寒濕痹。肢體筋脈攣痛,麻木拘攣,關節屈伸不利,疼痛遊走不定。亦
治中風,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經絡中有濕痰瘀血,而見腰腿沉重,或腿臂間作痛。
[病機分析] 《素問。痹論》雲:“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
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着痹也。”指出痹證的病因是“風寒濕三氣雜至”,由
于三氣的偏勝,乃有行痹、痛痹和着痹之分。本方所治風寒濕痹,或因久居地勢卑下之
所,終日難見陽光;或因生計所苦,不避風雨,奔走忙碌;或因其人機體腠理疏松;或
因汗出當風……遂緻人體為風、寒、濕邪侵襲。邪之既人,阻滞經絡,氣血運行為之痹
塞,“不通則痛”,所以發為肢體筋脈攣痛;其疼痛遊走不定,乃風邪偏盛之征,所謂
“行痹”是也。氣血痹阻,肌膚筋脈失其濡養,故見麻木拘攣。關節屈伸不利,是因疼
痛而緻患者關節功能活動受限。至于中風之中經絡者,日久未愈,則不僅外風留連未
除,而且經絡之中,必有濕痰瘀血阻滞,故為手足不仁,腰腿沉重,或腿臂間作痛。
[配伍意義] 針對風寒濕邪與瘀血痰濁阻滞經絡之證,治當遵循《素問.至真要大
論》“留者攻之”、“逸者行之”之旨,以祛風散寒,除濕化痰,活血通絡為法,達到祛
除邪氣之目的,則經絡通利,“通則不痛”而病愈矣。方用制川烏、制草烏為君,兩藥
均為大辛大熱之品,有祛風散寒,除濕通痹之功,而尤擅止痛。《長沙藥解》卷4謂烏
頭:“溫燥下行,其性疏利迅速,開通關腠,驅逐寒濕之力甚捷,凡曆節、腳氣、寒疝、
冷積、心腹疼痛之類并有良功。”草烏藥性之峻更勝川烏,《藥類法象》卷3謂其:“治風
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經藥也。”配伍制南星為臣,亦屬辛熱峻烈之品,可祛風除痰,
散寒燥濕,其性走而不守,以驅散經絡中的風痰濕濁。配伍乳香、沒藥作為佐藥,行氣
活血,化瘀通絡,以使氣血通暢,則風寒濕痰瘀不複留滞,且兩藥又有止痛之功,能增
強Ji!、草烏的止痛作用。《醫學衷中參西錄.藥物》謂:“乳香、沒藥二藥并用。為宣通髒
腑、流通經絡之要藥,故凡心胃脅腹肢體關節諸疼痛皆能治之。又善治風寒濕痹,周身
麻木,四肢不遂。”地龍為使,活血通絡,宣導諸藥直達病所,因其性最善走竄,為人
絡之佳品也。用陳酒送服,可借酒力宣通,以助藥力;或用荊芥湯送服,則取荊芥善于
疏表祛風也。諸藥合用,共成祛風散寒,除濕化痰,活血止痛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以大辛大熱、峻利開洩之品(川烏、草烏、南星)為主組方,
藥效峻猛,力能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然制丸而用,則又寓峻藥緩投之意。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藥性溫燥,适用于痹證偏于寒性者,以肢體筋脈攣痛,.關節屈
伸不利,舌淡紫,苔白,脈沉緊為證治要點。中風後遺症,半身不遂或患側手足沉重,
見上述舌脈者亦可使用。
,2.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症和中風後遺症等屬于風寒濕痰瘀
阻滞經絡者,均可使用本方治療。
[使用注意] 本方藥性溫燥,藥力較為峻猛,用于體實氣壯者為宜,對素體陰虛有
熱者、久病肝腎不足者和孕婦,均應慎用。
本證與上四證不同點在疼痛劇烈,骨骼變形較重,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等瘀血内停之象,各種骨痛日久不愈均可見到。
[文獻别錄]
(雜病源流犀燭.筋骨皮肉毛發病源流):“人身之痛,或由風淫濕滞,或由血刺痰攻,淺不過肌肉皮毛,深亦止經絡髒腑,若入裡徹骨,作酸作疼,雖因寒因熱有不同,要其損傷勞極,為至甚而無加矣。宜虎骨散、二妙散。他如久立傷骨,骨傷之病,或亦有痛,或漸至成痿者,當受傷之初,不可不急救也,宜補骨脂、牛骨髓、鹿茸、骨碎補。”
虎骨散
處方虎胫骨(酥炙.二兩)。天麻、木香、羌活、川芎、黃蓍、蒺藜(炒.去刺)、青皮(炒.去白)、大腹皮、桂心、槟榔、沉香、白茯苓(去皮)、核桃仁(去皮尖.炒)、山芋、葛根、海桐皮、五味子、敗龜闆(醋浸.炙)、白藓皮,各一兩。甘草(炙.半兩)、肉苁蓉(酒浸.焙.一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半)。炮制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風,腰腳疼痛,下注腳膝,行步不得;或腫癢,或在兩膝腫疼痛,久療不瘥,漸緻足胫細小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匕,空心臨卧溫酒或鹽湯調下。摘錄明·方賢着《奇效良方》
二妙散
炒黃柏15克 蒼術15克(米泔浸,炒)
1.如濕重于熱,以蒼術為君藥,用量可大于黃柏;
2.如熱重于濕,則黃柏為君藥,用量可大于蒼術;
3.濕熱并重者,兩藥等量。
4.若濕熱痿證,可加豨莶草、木瓜、槟榔等,以滲濕洩濁;
5.若濕熱帶下可加赤茯苓、栀子、薏苡仁、車前子等,以滲濕止帶;
6.若下部濕瘡、濕癢可加龍膽草、澤瀉、赤小豆、土茯苓以祛濕熱,解瘡毒。
(《丹溪心法》卷4)
[異名] 二妙蒼柏散(《醫學入門》卷7)、蒼柏散(《瘍科選粹》卷5)、二妙丸(朱
震亨方,錄自《醫學綱目》卷20)、蒼柏二妙丸(《症因脈治》卷3)。
[組成] 黃柏炒 蒼術米泔水浸,炒(各15g)
[用法] 上二味,沸湯,人姜汁調服(現代用法:為散劑,各等分,每次服3—
5g,或為丸劑,亦可作湯劑,水煎服)。
[功用] 清熱燥濕。
[主治] 濕熱下注證。濕熱走注之筋骨疼痛,或濕熱下注,兩足痿軟無力,或足膝
紅腫熱痛,或濕熱帶下;或下部濕瘡,濕疹,小便短黃,舌苔黃膩。
[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諸證,皆為濕熱下注所緻。《素問.生氣通天論》雲:“濕熱不
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濕熱相搏,着于下肢而成濕熱下注;
阻于經脈、筋骨,則筋骨疼痛,足膝紅腫熱痛。濕熱不攘,筋脈弛緩,則兩足痿軟無
力,而成痿證。若濕熱下注帶脈、前陰,則帶下渾濁,腥臭,或下部濕瘡。小便短黃,
舌苔黃膩,皆系濕熱下注之象。
[配伍意義] 本方以黃柏苦寒清除濕熱為君藥,因寒能清熱,苦以燥濕,且偏走下
焦,尤對骨節走痛,足膝酸痛無力為妙,其散陰分之火,清下部之熱,除足膝之濕,為
治下焦濕熱要藥。蒼術苦溫,善能燥濕。或問,既為濕熱下注之證,何以用苦溫之蒼術
為臣藥?其一,因諸濕腫滿,皆屬于脾,濕邪為患,健脾即所以祛濕,蒼術苦溫香燥,
燥濕健脾,使脾之健運功能恢複,則濕無由生,濕去則熱無所附,熱易消除,,此治本之
圖。張秉成雲:“濕熱之邪,雖盛于下,其始未嘗不從脾胃而起,故治病者,必求其本,
清流者,必潔其源”(《成方便讀》卷3》)。正此意也。其二,黃柏、蒼術乃治痿要藥,
凡去下焦濕熱,腫脹作痛,當清熱燥濕,不宜應用強筋壯骨之品。用苦寒之黃柏清熱燥
濕,以避免過燥損液,使清熱而無寒凝之弊;以苦溫之蒼術燥濕運脾,健運而無克伐腸
胃之害,苦溫而無動火之虞。二藥配伍,陰陽相濟,寒溫協調,合成清熱燥濕,标本兼
顧,使熱祛濕除,諸證自愈。佐以生姜汁辛溫,其一制黃柏苦寒之性,其二固護胃氣。
全方合用,凡濕熱内盛或濕熱下注緻病均可應用。本方組方嚴謹,藥少力專,君臣藥味
可颠倒變換,有相輔相成之妙。 .
本方以黃柏、蒼術二藥治濕熱下注,功效顯著奇妙,故名。此外,本方用法中指
出:“若痰熱者,先以舟車丸,或導水丸、神芎丸下伐,後以趁痛散服之。”導水丸(《丹
溪心法》卷2)又名神芎導水丸,藥用大黃、黃芩各二兩,醜末、滑石各四兩,為末,
滴水丸,每服四五十丸,溫水下。而“神芎丸,大黃、黃芩、滑石、牽牛,右為末,滴
水為丸。”(《丹溪心法》卷3)。顯然,導水丸即神芎丸,功能清熱瀉下。“趁痛散:乳
香、沒藥、桃仁、紅花、當歸、地龍酒炒、牛膝酒浸、羌活、甘草、五靈脂酒淘、香附
童便浸,或加酒芩、炒酒柏。右為末,酒調二錢服。”(《丹溪心法》卷4)從舟車丸、
導水丸、趁痛散諸方分析,主要是加強利水除濕清熱、活血行氣通經作用,這更利于二
妙散發揮治療作用。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以濕熱下注之痿、痹、腳氣、帶下、濕瘡而見小便短赤、足膝
腫痛、舌苔黃膩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濕重于熱以蒼術為君藥,用量可大于黃柏;如熱重于濕,則以黃柏為
君,用量可大于蒼術;濕熱并重者,兩藥等量。若濕熱痿證,可加豬莶草、木瓜、懷牛
膝、萆薢等,以祛濕熱,強筋骨;若濕熱腳氣,可加薏苡仁、木瓜、槟榔等,以滲濕洩
濁;若濕熱帶下可加赤茯苓、栀子、薏苡仁、車前子等,以滲濕止帶;若下部濕瘡、濕
癢可加龍膽草、澤瀉、赤小豆、土茯苓以祛濕熱,解瘡毒。
3.本方現常用治關節炎、腰膝關節骨質增生、痛風、腓腸肌痙攣、陰囊炎、陰道
炎等病機屬濕熱者。
[使用注意] 本方主治濕熱下注病證,若屬寒濕為患者不宜使用。
27.身 振 搖
身振搖,是指身體振振搖動。甚者欲擗于地的症狀。 <素問。至真要大論):“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掉,即振動貌。<傷寒論)有“身為振振搖”、“振振欲擗地”的論述。
常見證候
肝風内動身振搖:全身振振搖動,不能自止,伴眩暈,煩躁易怒,脈弦急有力,舌質紅,苔薄偏幹。 陽虛身振搖:身體振振搖動,形寒肢冷,或有嘔吐腹痛,或伴下利清谷,脈沉緊,或弦滑,舌質淡,苔薄滑。
肝風内動身振搖:本症多見于情志恚怒、肝氣偏旺之人。肝主一身之筋,暴怒傷肝,肝旺生風,故見身振搖。其特點為:身振搖常随情志變化而時輕時重,但搖動常不能自已。伴有眩暈、肢體麻木、脈弦勁有力等。遷延不治,每易導緻中風。治宜平肝息風,方選 羚羊鈎藤湯 ,或 天麻鈎藤飲 。
羚羊鈎藤湯
羚羊角4.5克(刨細絲,先30分鐘) 霜桑葉6克 川貝12克(去心) 鮮生地15克 雙鈎藤9克(後下) 滁菊花9克(後下)
茯神木9克 生白芍9克 生甘草2.4克 淡竹茹15克(先煎)
1.氣分熱盛而見壯熱汗多、渴欲冷飲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氣分之熱;
2.營血分熱盛而見肌膚發斑、舌質紅或降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營涼血;
3.兼腑實便秘者,加大黃、芒硝以通腑洩熱;
4.兼邪閉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宮牛黃丸以涼開止痙;
5.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蠍、僵蠶、蜈蚣等以熄風止痙;
. 7.高熱不退,津傷較甚者,加玄參、天冬、麥冬等以滋補津液。
8.若無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通俗傷寒淪》)
[組成] 羚角片錢半(4.5g)先煎 霜桑葉二錢(6g) 京川貝四錢(12g)去心 鮮生
地五錢(15g) 雙鈎藤三錢(9g)後人 滁菊花三錢(9g) 茯神木三錢(9g) 生白芍三錢
(9g) 生甘草八分(2。4g) 淡竹茹五錢(15g)鮮刮,與羚角先煎代水
[用法]水煎服。
[功用] 涼肝熄風,增液舒筋。
[主治] 熱盛動風證。高熱不退,煩悶躁擾,手足抽搐,發為痙厥,甚則神昏,舌
绛而幹,或舌焦起刺,脈弦而數。
[病機分析] 熱盛動風證多出現于溫病極期,按病變階段分有氣、營、血分之别,
然推其病所,總不離厥陰肝木。蓋動風本為筋脈之病變,筋束骨,聯絡關節、肌肉,主
司運動,具剛勁柔韌相兼之性,而筋又為肝所主,并賴肝血濡養,所謂“肝主身之筋
膜”(《素問。痿論》),“肝之合,筋也”(《素問.五藏生成論》)。如溫邪入侵,肝髒自病,
或他髒病變累及于肝,緻陽盛而熱,津虧而燥,筋脈失潤,柔和之質盡失而剛強之性太
過,則内風由起。邪熱蒸騰,故高熱不退;熱灼心營,神明被擾,輕則煩悶躁擾,重則
神志昏迷;邪熱燔灼,津傷失濡,筋急而攣,故手足抽搐,發為痙厥。正如前人所雲:
“熱毒流于肝經……筋脈受其沖激,則抽惕若驚。”“肝屬木,木動風搖,風自火出”
(《餘師愚疫病篇》,見《溫熱經緯》卷4)。“痙,強直也,謂筋之收引而不舒縱也。其
所以緻此者有二:一日寒……一日熱,熱甚則灼其血液幹枯,幹枯則短縮,觀物之幹者
必縮可見也”(《醫碥》卷3)。邪熱熾盛,陰液耗傷,故舌绛而幹或舌焦起刺;脈弦而
數,乃肝經熱盛之征。
[配伍意義] 本方所治,乃肝經熱盛生風之證,病勢急暴,病情危重。風動于内,
急宜平熄,而欲熄風,又需拔其本,去其因,調其髒腑。故本方立法以清熱涼肝,熄風
止痙為主,兼以滋陰增液。方中羚羊角鹹寒,人肝、心二經,既擅平肝熄風,又能清熱
鎮驚,《本草綱。目》卷3謂其有“平肝舒筋、定風安魂”、“辟惡解毒”之功。鈎藤甘涼,
亦歸肝、心二經清熱平肝,熄風定驚,《本草綱目》卷18雲:“鈎藤,手、足厥陰藥也。
足厥陰主風,手厥陰主火。驚痫、眩運,皆肝風相火之病,鈎藤通心包于肝木,風靜火
熄,則諸症自除。”《本草新編》亦雲:“鈎藤……人肝經治寒熱驚痫,手足瘛瘋,胎風客
忤,口眼抽搐。此物去風甚速,有風症者,必宜用之。”兩藥相合,則涼肝熄風之力更
強,共為君藥。桑葉苦甘性寒,人肝清熱,《重慶堂随筆》謂其尚能“熄内風”。菊花甘
苦而涼,善解肝經之熱。《本草正義》卷5雲:“菊花……秉秋令肅降之氣,故凡花皆主
宣揚疏洩,獨菊則攝納下降,能平肝火,熄内風,抑木氣之橫逆。”桑、菊同用,共助
君藥清熱熄風,皆為臣藥。火旺生風,風助火勢,風火相煽,耗陰劫液,故以鮮生地、
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陰,滋陰養液,柔肝舒筋。地黃取鮮品,芍、草俱生用,則寒涼
之性較勝,切合熱甚津傷之機。風火灼津,易于成痰,痰濁既成,又會助熱生風,加重
病情,故配竹茹、貝母清熱化痰。用茯神木者,以風火内旋,心神不甯,而此藥功專平
肝甯心也。正如《要藥分劑》卷2所雲:“肝風内煽,發厥不省人事者,餘每重用茯神木
治之,無不神效。蓋此症雖屬肝,而内煽則必上薄于心,心君為之不甯,故緻發厥。茯
神本治心,而中抱之木又屬肝,以木制木,木平則風定,風定則心甯,而厥自止也。”
以上六味同為佐藥。其中生甘草兼可調和諸藥,又為使藥。全方側重于涼肝熄風,兼顧
增液、化痰、甯神,法度嚴謹,主次分明,而針對風動痰生、神魂不甯的病機配伍祛
痰、安神藥以增強平肝熄風之效,則尤為同類方劑所未備。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涼肝熄風的代表方,臨床以高熱、抽搐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氣分熱盛而見壯熱汗多、渴欲冷飲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氣分之熱;
營血分熱盛而見肌膚發斑、舌質紅绛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營涼血;兼腑實
便秘者,加大黃、芒硝以通腑洩熱;兼邪閉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宮牛黃丸以
涼開止痙;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蠍、僵蠶、蜈蚣等以熄風止痙;喉間痰壅者,加鮮竹
瀝、生姜汁、天竺黃等以清熱滌痰;高熱不退,津傷較甚者,加玄參、天冬、麥冬等以
滋補津液。若無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3。本方現代常用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高血壓腦病、腦血管意
外、妊娠子痫等屬肝熱生風或肝陽化風者;對風濕性腦膜腦炎、急性菌痢合并腦病、重
症肺炎伴中毒性腦病、面肌痙攣、癔病等引起的抽搐或痙厥辨證為熱盛或陽亢風動者,
亦有良好療效。
[使用注意] 熱病後期陰虛風動者,不宜使用本方。
天麻鈎藤飲
天麻9克(焗服) 鈎藤12克(後下) 生石決明18克(先煎) 山栀子9克 黃芩9克 川牛膝12克 杜仲9克 益母草9克 桑寄生9克
夜交藤9克 朱茯神9克
1.重證,加入羚羊角,則藥力益著;
2.若進入後期血管硬化之症,加酌加槐花、海藻,蓋現代研究稱所含路丁有改變血管硬化之功。
3.陽亢化風,眩暈較甚,唇舌或肢體發麻者,除羚羊角外,可酌加代赭石、牡蛎、龍骨、磁石等以鎮肝潛陽熄風;
4.肝火偏盛,頭痛較劇,面紅目赤,舌苔黃燥,脈弦數者,可酌加龍膽草、夏枯草、丹皮,或加服龍膽瀉肝丸以清肝瀉火;
5.便秘,可加大黃、芒硝,或加服當歸龍荟丸以瀉肝通俯;
6.肝腎陰虛明顯,可酌加女貞子、枸杞子、白芍、生地、何首烏等以滋養肝腎。
(《中醫内科雜病證治新義》)
[組成] 天麻(9g) 鈎藤(12g) 生決明(18g) 山栀(9g) 黃芩(9g) 川牛膝
(12g) 杜仲(9g) 益母草(9g) 桑寄生(9g) 夜交藤(9g) 朱茯神(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 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
[主治] 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頭痛,眩暈,失眠,舌紅苔黃,脈弦。
[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之證,系由肝陽上亢,肝風上擾引起。肝屬木,外應風氣,
内寄相火,體陰而用陽,其性剛勁,主動主升。如郁怒憂思,肝失條達,氣郁化火,肝
陽獨亢,或久病體虛,攝生不當,肝腎虧損,陰不制陽,肝陽偏亢,化風上僭,風陽循
經上擾清竅,則頭痛、眩暈;肝藏魂,心藏神,肝陽肝火内擾,神魂失卻安甯,則夜寐
多夢,甚或失眠。舌紅、苔黃、脈弦乃肝陽偏亢之征。煩勞動陽,惱怒傷肝,故本病證
常因煩勞惱怒而誘發或加重。
[配伍意義] 肝陽偏亢,化風上擾之證,治當平肝熄風,潛陽降逆,正如《中醫内
科雜病證治新義》第1篇所指出的那樣,“當以平肝降逆為法”。方中天麻甘平,專人足
厥陰肝經,功擅平肝熄風,“為治風之神藥”(《本草綱目》卷工2),善治“風虛眩暈頭
痛”(張元素語,見《本草綱目》卷工2)。鈎藤甘涼,既能乎肝風,又能清肝熱。《本草
正義》卷6雲:“此物輕清而涼,能洩火,能定風。”《景嶽全書。本草正》卷48雲其“專
理肝風相火之病”。二藥合用,以增平肝熄風之力,共為君藥。臣以石決明鹹平人肝,
重鎮潛陽,涼肝除熱,《醫學衷中參西錄》雲:“石決明……為涼肝鎮肝之要藥。為其能
涼肝兼能鎮肝,故善治腦中充血作疼作眩暈,因此證多系肝氣、肝火挾血上沖也。”肝
熱則陽升于上,陽亢又可化火生風,故配栀子、黃芩之苦寒降洩,清熱瀉火,俾肝經火
熱得以清降而不緻上擾;益母草行血而利水,川牛膝活血并引血下行,二物性皆滑利下
行,有利于肝陽平降,亦合“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理;杜仲、桑寄生補益肝
腎,扶正顧本;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以治失眠,俱為佐藥。諸藥相合,共奏乎肝
熄風,清熱活血,益腎甯心之效。
[類方比較] 羚角鈎藤湯、鎮肝熄風湯和天麻鈎藤飲均能平肝熄風,治療肝風内動
之證。其中羚角鈎藤湯長于清熱熄風,主要用于肝經熱盛,熱極動風之高熱、痙厥;鎮
肝熄風湯鎮肝降逆潛陽之力較強,多用于肝腎陰虧,肝陽上亢,氣血逆亂,肝風内動之
證,臨床可見眩暈昏仆、肢體不利、半身不遂等表現;天麻鈎藤飲平肝熄風之力較緩,
但兼清熱活血安神之效,适用于肝陽偏亢,肝風上擾所緻的頭痛、眩暈、失眠等症。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的常用效方,臨床應用以頭痛,眩暈,
舌紅苔黃,脈弦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原書雲:“重症可易決明為羚羊角,則藥力益著;若進入後期血管硬化
之症,可酌人槐花、海藻,蓋現代研究稱所含路丁有改變血管硬化之功。”陽亢化風,
眩暈較甚,唇舌或肢體發麻者,除羚羊角外,尚可酌加代赭石、牡蛎、龍骨、磁石等以
鎮肝潛陽熄風;肝火偏盛,頭痛較劇,面紅目赤,舌苔黃燥,脈弦數者,可酌加龍膽
草、夏枯草、丹皮,或加服龍膽瀉肝丸以清肝瀉火;便秘,可加大黃、芒硝,或加服當
歸龍荟丸以瀉肝通腑;肝腎陰虛明顯,可酌加女貞子、枸杞子、白芍、生地、何首烏等
以滋養肝腎。
3.本方現代主要用于高血壓病之眩暈、頭痛屬肝陽上亢證者,此外亦可用于其他
原因所緻眩暈、中風後遺症以及更年期綜合征等。
陽虛身振搖:本症多見于大汗之後,衛陽受損,或誤用汗法,或産後氣血雙虧,汗出過多,損傷陽氣。陽虛不能任持經脈,則身為振振搖動。輕者身振搖可以自主,重者振振搖動欲傾跌于地。遇寒則甚,遇溫則緩,常欲厚衣以舒解。本症與肝風内動所緻之身振搖,寒熱迥别,虛實昭然,區别頗易。輕則治宜健脾通陽,方用 苓桂術甘湯 ;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
茯苓12克 桂枝9克 白術6克 炙甘草6克
1.如眩暈甚者,加澤瀉,利水消飲邪;
2.咳嗽嘔吐稀涎者,加半夏、陳皮,以燥濕化痰;
3.幹嘔,巅頂疼痛,肝胃陰寒水氣上逆者,加吳茱萸,以溫中暖肝,開郁止痛;
4.身瞤動而水氣上泛,加附子,以溫散水氣;
5.脾氣虛弱者,加黨參、黃芪以益氣健脾。
(《傷寒論》)
[異名] 苓桂術甘湯(《金匮要略》卷中)、甘草湯(《備急千金要方》卷18)、茯苓
白術湯(《傷寒總病論》卷3)、茯苓湯(《聖濟總錄》卷54)、茯苓散(《普濟方》卷43)、
茯苓白術桂枝甘草湯(《傷寒全生集》卷4)、茯苓桂甘白術湯(《古今醫統大全》卷14)、
茯苓桂術甘草湯(《醫學入門》卷4)、苓桂湯(《杏苑生春》卷4)、桂苓術甘草湯(《景嶽
全書》卷54)、桂苓術甘湯(《醫方集解.除痰之劑》)。
[組成] 茯苓四兩(12g) 桂枝三兩去皮(9g) 白術二兩(6g) 甘草二兩炙(6g)
[用法]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功用] 溫陽化飲,健脾利水。
[主治] 痰飲病。胸脅支滿,目眩心悸,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弦滑或沉緊。
[病機分析] 本方為治療痰飲病的有效方劑。痰飲為人體水液代謝的病理性産物。
人以水谷為本,而水液的正常代謝,有賴髒腑的協同作用。正如《素問.經脈别論》所
雲:“飲人于胃,遊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
精四布,五經并行。”若髒腑的功能正常,水液能從正化,津血和調,則痰無由生;若
髒腑功能紊亂,化失其正,則停聚而為痰為飲。可見,痰飲的産生,與髒腑的功能是否
正常直接相關,尤其與肺、脾、腎三髒的關系最為密切。本方所治痰飲乃中陽素虛,脾
失健運,氣化不利,水濕内停所緻。蓋脾主中州,職司運化,為氣機升降樞紐,脾的運
化功能正常,則能散精歸肺,若脾陽不足,健運失職,則濕滞而為痰為飲。正如《醫宗
必讀》卷9所雲:“脾土虛濕,清者難升,濁者難降,留中滞膈,淤而成痰。”而痰之為
物,随氣升降,無處不到,停于胸脅,則見胸脅支滿;阻滞中焦,清陽不升,則見頭暈
目眩;上淩心肺,則緻心悸,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沉滑或沉緊,皆為痰飲内停之征。 \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中陽不足,水飲内停所緻之證而設,不論是傷寒吐、下之
後,還是雜病痰飲内停,其緻病之因,皆為中焦陽虛,脾失健運,水飲内停。仲景雲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金匮要略》)。其治法當溫陽化飲,健脾和中。飲邪既成,
首當化飲,故方中以甘淡之茯苓為君。《神農本草經》卷1謂“茯苓味甘平,主胸脅逆
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利小便。”《本草經疏》卷
12亦雲:“茯苓,其味甘平……甘能補中,淡而利竅,補中則心脾實,利竅則邪熱解,
心脾實則憂恚驚邪自止,邪熱解則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自除。”本方
用之,是取其健脾利水,滲濕化飲,不但能消已聚之痰飲,且可治生痰之源。飲為陰
邪,得寒則聚,得溫則散,蓋因溫藥能發越陽氣,開宣腠理,通行水道,故臣以辛甘而
溫的桂枝溫陽化氣。《長沙藥解》卷1謂桂枝能“升清陽之脫陷,降濁陰之沖逆。”《本
草經解》卷3亦曰:“桂枝性溫溫肺,肺溫則氣下降,而咳逆止矣。……桂枝辛溫散結行
氣,則結者散而閉者通。……中者脾也,辛溫則能暢達肝氣,而脾經受益,所以補中益
氣者。”桂枝能溫中州之陽氣,其與茯苓合用,既可溫肺以助化飲,止咳逆,又可暖脾
化氣以資利水,且能平沖降逆。苓、桂相伍,一利一溫,通陽化飲,對水飲留滞而偏寒
者,實有溫化滲利之殊功。濕源于脾,脾陽不足,則濕從中生,故又佐以白術。《本草
秘錄》卷1謂:“白術味甘氣溫,……去濕消食,益氣強陰,……健脾除濕,為後天之聖
藥,真緩急可恃者也。”《本草經疏》卷6亦稱其:“安脾胃之神品。”本方主治證是脾虛
濕盛,用其健脾燥濕,恰合病機。白術得桂枝則溫運之力更宏,助脾運化,使脾氣健
運,水濕自除。方中還佐以炙甘草,甘溫和中,得白術則崇土之力倍增,合桂枝則辛甘
化陽之功尤妙。苓、術配伍,則健脾祛濕之功更佳。甘草與茯苓同用,茯苓可消除甘草
引起的中滿腹脹的不良反應。正如汪昂所雲:“甘草得茯苓,則不資滿反能洩滿”(《醫方
集解.除痰之劑》)。方中四藥合用,溫陽健脾以治其本,祛濕化飲以治其标,标本兼顧,
實為治療痰飲之良方。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以通陽化氣藥與健脾利水藥合用,配伍嚴謹,溫而不燥,利而
不峻,為治療痰飲病之和劑。
[類方比較] 苓桂術甘湯與五苓散二方均有溫陽利水的作用,方中均用白術、茯苓
和溫陽化飲的桂枝。用于治療陽虛水飲内停證。但苓桂術甘湯具有健脾滲濕,溫化痰飲
.之功,主治證的病機是脾陽虛不能制水,水停胸脅所緻的痰飲病。臨床見胸脅脹滿,目
眩,心悸,短氣而咳等症。五苓散主治證的病機是太陽經腑同病,膀胱氣化不利的蓄水
證,以小便不利,渴欲飲水,水人即吐,水腫等為臨床主要見症,功能利水滲濕,溫陽化氣。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痰飲為四飲之一。應用本方,以胸脅支滿,目眩心悸,舌苔白滑,
脈沉緊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如眩暈甚者,加澤瀉,利水滲濕以消飲邪;咳嗽嘔吐稀涎者,加半夏、
陳皮,以燥濕化痰;幹嘔,巅頂疼痛,肝胃陰寒水氣上逆者,加吳茱萸,以溫中暖肝,
開郁止痛;身瞤動而水氣上泛,加附子,以溫散水氣;脾氣虛弱者,加黨參、黃芪以益氣健脾。
3.本方現代常用于眩暈(耳源性眩暈、高血壓性眩暈、腦震蕩後遺症眩暈,鍊黴
素中毒引起眩暈),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風心,冠心,心功能不全,心包炎,心包積
液,心髒神經官能症,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胃弛緩症,舞蹈病,習慣性痙攣,内分
泌失調所緻之幹渴症(喜熱飲),慢性腎炎,乳腺小葉增生(乳癖),慢性軸性視神經
炎,夜盲症,視網膜炎,角膜炎,鼻旁窦炎,中耳炎,迷路神經疾患,頸椎病等引起的
耳鳴,單純性肥胖症等。以上諸病,辨證屬脾陽虛,水飲内停所緻者,均可用本方加減治療。
[使用注意]
1.本方藥性偏于辛溫,若屬陰虛火旺,濕熱阻遏而生的痰飲者,不宜應用。
2.原方有服藥後“小便則利”一句,最可玩味。筆者認為:飲與水同類,欲蠲其
飲,宜利其水,此即“當從小便去之”之意。服後小便不利者則利,小便少者當多,此
乃飲邪從小便去之佳兆。
重則治宜溫腎扶陽,方用 真武 湯 。若産後虛弱,汗出過多
真武湯
茯苓9克 芍藥9克 生姜9克 白術6克 炮附子9克
1.咳嗽者,為水氣上犯于肺,故加細辛、幹姜以溫肺化飲,加五味子以斂肺止咳;
2.小便利者,去茯苓,恐過利傷腎;
3.若脾陽虛甚而下利者,去白芍之酸寒,加幹姜以溫運脾陽;
4.若嘔者,為水停于胃,病非在下焦,故去附子,加重生姜,以溫胃散水而止嘔。
1.若咳者,加五味子12克,細辛、幹姜各3克;
2.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3.若下利者,去芍藥加幹姜6克;
4.若嘔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24克。
(《傷寒論》)
[異名] 玄武湯(《幹金翼方》卷10)、固陽湯(《易簡方》)。
[組成] 茯苓三兩(9g) 芍藥三兩(9g) 生姜切三兩(9g) 白術二兩(6g) 附
子一枚(9g)炮,去皮,破八片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功用] 溫陽利水。
!主治]
工.脾腎陽虛,水氣内停證。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體浮腫,苔白不渴,脈沉。
2.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困動,振振欲擗地。
[病機分析] 本方是治療脾腎陽虛,水氣内停的主要方劑。(傷寒論》所載真武湯
方證共兩處,一是太陽病發汗太過,水氣内動;一是少陰病,腎陽虧虛.水氣内停。兩
者其始雖不同,而其發病皆為陽虛水泛所緻。人體的水液代謝雖與多個髒腑的功能正常
與否有關,但其中尤其與脾、腎的關系最為密切。水之所制在脾,所主在腎。《素問.逆
調論》謂:“腎者水髒,主津液。”今腎陽虛,氣化失常,開合失司,故見小便不利等症。
《素問.水熱穴論》雲:“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上下溢于皮
膚,故為驸腫。脷腫者,聚水而生病也。”除此,亦可引起水不化氣,而見小便清長,
尿量增多等症。腎陽是人身陽氣之根,能溫煦生化各髒腑組織器官。脾陽根于腎陽,現
腎陽虛衰,則脾陽亦不足。脾主運化水濕,脾陽虛不能運化,則水液停聚而為諸患,水
濕溢于肌膚,故見肢體浮腫而沉重;水濕流走腸間,“濕盛則濡洩”,故見下利,便溏。
清陽之氣不升,濁陰不降,濕濁之邪困郁清空,故見頭眩頭重。寒濕凝結于裡,水停氣
滞,故見腹痛。水氣上淩于心,則見心悸。《素問.生氣通天論》指出:“陽氣者,精則養
神,柔則養筋。”因表證發汗太過,則傷陽耗陰,陽氣大虛,筋肉失養,經脈失于溫煦,
故見筋肉困動,站立不穩,震顫欲倒地等症。總之,上述諸症的出現,是由于腎陽虛而
導緻脾陽亦虛,水濕不運所緻,脾腎陽虛是“本”,水氣内停是“标”。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脾腎陽虛,水氣内停之證而設。治療陽虛水停之證,應溫補
腎陽與利水滲濕結合運用。方中用大辛大熱之附子為君藥,峻補元陽,“益火之源,以消
陰翳”。蓋本品乃純陽燥烈之品,歸心、腎、脾經,其性善走,長于補命門真火,且能
逐在裡之寒邪。正如《本草求真》卷1所雲:“附子大辛大熱,純陽有毒,其性走而不
守,通行十二經,無所不至。為補先天命門真火第一要劑。凡一切沉寒痼冷之症,用此
無不奏效。”張錫純也指出:“附子味辛,性大熱。為補助元陽之主藥”(《醫學衷中參西
錄》中冊)。主水雖在腎,制水則在脾,今腎陽虛衰,必緻脾陽不足,脾胃之氣虧虛,
故方中又配白術益氣健脾燥濕。《本草求真》卷1雲:“白術緣何專補脾氣?蓋以脾苦濕,
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白術味苦而甘,既能燥濕實脾,複能緩脾生
津,且其性最溫。服則能以健食消谷,為脾髒補氣第一要藥也。”茯苓甘淡性平,長于
健脾利水滲濕,使水濕從小便而去。尤其适用于脾虛不健,水濕内停之證。苓、術相
伍,以益氣健脾祛濕,均為臣藥。生姜辛而微溫,走而不守,既能助附子以化氣,又可
助苓、術以溫中健脾,還可直接溫散溢于肌表之水濕,故以之為佐。仲景在方中配伍芍
藥一味,頗具深義,蓋芍藥味酸苦性寒,用于此方,一藥而具三用:一者芍藥可利小便
而行水氣,如《神農本草經》卷2謂其能“利小便”,故可助苓、術以祛除水濕;二者
本品能益陰柔肝,緩急止痛,以治水飲下注腸間所緻之腹痛;三者可斂陰舒筋以止筋惕
肉瞤,并可防附子燥熱以傷陰。在補陽利水藥中佐以酸斂護陰之品,乃陰陽互根之意,
補陽而不緻亢,護陰而不留邪,使陽生陰長,水火相濟。誠如趙羽皇所雲:“更得芍藥之
酸,以收肝而斂陰氣,陰平陽秘矣”(錄自《古今名醫方論》卷3)。從上可見,仲景組
方用藥,确有超人之處。方中諸藥配伍,溫脾腎,利水濕,共奏溫陽利水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點有二:一是以溫陽藥與利水藥配伍,溫補脾腎之陽以治其本,利水
祛濕以治其标,标本兼顧,扶正祛邪;二是補陽藥與養陰藥同用,俾溫陽而不傷陰,益
陰而不留邪,陽生陰長,剛柔相濟,陰平陽秘,則諸證可愈。
[類方比較] 本方與苓桂術甘湯,均用茯苓、白術健脾利濕和溫陽化氣之品,皆有
溫陽利水的作用,都能主治陽虛水氣内停之證。然而本方主治證的病位重點在腎,且多
伴有腎陽虛的證候,故以附子為君,溫陽散寒,配生姜助附子溫散水邪。苓桂術甘湯的
病位重點在脾,且以水氣上泛為主證,故以茯苓健脾利水為君,配桂枝溫陽化氣。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脾腎陽虛,水氣内停的有效方劑,臨床以四肢沉重,小
便不利,舌淡苔滑,脈沉弱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原書雲:若咳者,加五味子、細辛、幹姜;若小便利,去茯苓;若下
利者,去芍藥加幹姜;若嘔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為半斤。蓋咳嗽,為水氣上犯于
肺,故加細辛、幹姜以溫肺化飲,五味子以斂肺止咳;小便利者,去茯苓,恐過利傷
腎;若脾陽虛甚而下利者,去白芍之酸寒,加幹姜以溫運脾陽;若嘔者,為水停于胃,
病非在下焦,故去附子,加重生姜,以溫胃散水而止嘔。
本方合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可增強其宣肺發表利水之功,用以治療頑固性濕疹及皮
膚潰爛、流水久不愈者,其效頗佳。本方加桂枝、黨參等溫經健脾益氣之品,可治風濕
性關節炎及婦人寒濕帶下等證。本方加黨參、桑螵蛸、炙甘草等益氣固澀之品,可治療
尿崩症。 +
3.現代常用本方治療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胃下垂,腹瀉,内耳眩暈症,高血壓等屬脾腎陽虛,水氣内停者。
[使用注意] 忌酢、豬肉、桃、李、雀肉等。
而緻者,可用 當歸生姜羊肉湯 加黃芪養血溫經。 臨床上身搖振亦可與筋惕肉瞤并見,多為腎陽虛憊之重證,仍以 真武湯 溫腎為法
[文獻别錄] <證治準繩.傷寒):“凡振者,大抵氣血俱虛不能榮養筋骨;故為之振搖而不能主持也。須大補氣血即可,予曾用 人參養 榮湯 得效。
人參養營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3克 炙黃芪3克 熟地2.3克 遠志1.5克 北五味子1.5克 當歸3克 陳皮3克 桂心3克 白芍4.5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遺精便洩,加龍骨;
2.咳嗽,加阿膠;
3.熱象不顯者,白芍之量宜減。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13)
[組成] 黃芪 當歸 桂心 甘草炙 橘皮 白術 人參各一兩(各30g) 白芍藥
三兩(90g) 熟地黃 五味子 茯苓各三分(各22g) 遠志去心,炒半兩(15g)
[用法] 上锉散。每服四大錢(12g),水一盞半(300m1),加生姜3片,大棗2
個,煎至七分(200m1),去滓,空腹服。
[功用] 益氣補血,養心安神。
[主治] 心脾氣血兩虛證。倦怠無力,食少無味,驚悸健忘,夜寐不安,虛熱自
汗,咽幹唇燥,形體消瘦,皮膚幹枯,咳嗽氣短,動則喘甚,或瘡瘍潰後氣血不足,寒
熱不退,瘡口久不收斂。
[病機分析] 積勞虛損,氣血日耗。脾氣虛弱則倦怠無力,食少無味;土不生金,
肺氣亦餒,故咳嗽氣短,動則喘甚,自汗。《玉機微義》卷17說:“血盛則形盛,血弱則
形衰”,血虛心神失養,則驚悸健忘、夜寐不安;形體失濡則皮膚幹枯,肌肉羸瘦;陰
血不足,陽無以制,則虛熱内生,咽幹唇燥。瘡瘍潰後,久不收口等亦為氣血不足,肌
肉筋骨失于濡養之象。由此可見,本方治證臨床症狀雖多,但均由心脾氣血虛損而緻。
[配伍意義] 本方所治為心脾氣血兩虛而兼有内熱之證,故方中重用酸寒之白芍,
以養血補虛,斂陰止汗,兼清虛熱;人參大補元氣,為養心益肺補脾之要藥,二者合
用,益氣養血,共為君藥。當歸、熟地助白芍以補血,黃芪、白術、茯苓、甘草助人參
以補氣,并助白芍固表斂汗,肉桂鼓舞氣血生長,均為臣藥。佐以陳皮行氣和胃,遠
志、五味子養心安神。再加生姜、大棗調和脾胃,用為使藥。諸藥相伍,共奏益氣補
血,養心安神之功。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益氣補血藥配伍行氣和中之品,使補而不滞;二是益氣養
血配伍甯心安神之藥,故使本方兼具養心甯神之功。
[類方比較] 本方與十全大補湯組成相似,均用于氣血兩虛證候的治療。但本方重
用白芍,故藥性偏寒,且無行氣動血之川芎而多養心安神之五味子、遠志,較之十全大
補養血之力尤著,并增甯心清補之功,故宜于氣血大虛而偏熱,兼有心神失甯之證者;
而十全大補湯中諸藥用量相等,故藥性偏溫,宜于氣血大虛而偏寒之證。
本方十二味藥中有九藥與内補黃芪湯相同,僅少川芎、麥冬,而多橘皮、白術、五
味子。因無川芎且重用白芍而補血之力更強,有白術則補氣之功亦佳,再加五味子養心
安神,橘皮理氣行滞,本方補益氣血,養心安神作用較勝,故方以“人參養榮湯”名
之;内補黃芪湯因無白術、五味子,故補氣、安神與補血之功均不及本方。二方均為補
中兼清之劑,但後者主要用于瘡瘍外證的治療。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氣血兩虛,心神失甯的常用方,臨床運用時應以氣短乏
力,心悸失眠,口幹唇燥,舌淡紅,脈細弱或細數無力為使用要點。
2.加減法 遺精便洩,加龍骨一兩;咳嗽,加阿膠;熱象不顯者,白芍之量宜減。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貧血、病後虛弱、神經衰弱、潰瘍久不愈合等慢性虛弱性
疾病屬氣血兩虛證者。
[使用注意] 氣血兩虛證而兼有寒象者不宜。
又一人身搖不得眠者,以 十味溫膽湯 倍加人參遂愈。”
十味溫膽湯
. 方劑來源 明,《證治準繩)。
組成與用法 制半夏6克 炒枳實6克 陳皮6克 茯苓4.5克
甘草(炙)1.5克 遠志3克 酸棗仁3克 五味子3克 熟地3克人參3克
. 上藥加生姜5片、大棗1枚,水煎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養心安神,化痰和胃。主治心虛膽怯,心悸不眠,短氣惡心,四肢浮腫.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冠心病,心律不齊,心力衰竭,失眠,心悸,
眩暈,頭痛,癫痫,低血壓,消化不良,胃痛,浮腫,甲狀腺機能亢進或減退等病症。例如。
(1)冠心病 本方加減,可治療冠心病引起的胸悶、心悸、心律不
齊、心前區不适等症狀。如見血壓高、脈弦者,加天麻、鈎藤、羅布麻、白蒺藜;心慌心悸者,加柏子仁。
(2)失眠 本方加減,治療25例。陰虛偏重者,加生地、白芍;痰
濕偏重者,去五味子,納差者,加薏苡仁;火盛者,加丹皮,氣郁者,加郁
金。結果。服藥5一]0劑後,失眠減輕,夜能安珉(《江西中醫藥》1986年第2期)。
(3)眩暈 本方加減,治療50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38例,年
齡18-50歲,伴心悸、眠差、乏力、胃脘不适,腦血流圖檢查有28例出
現腦血管擴張、10例痙攣、12例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濕邪内盛者,加
菖蒲;脾虛失運者,加白扁豆,心煩少寐者,加竹茹;心悸較重者,加朱
砂.結果;頭暈、心悸消失,眠安,腦血流圖及心電圖恢複正常者43例;
上述症狀減輕、腦血流圖及心電圖輕度改變者7例(《黑龍江中醫藥}1990年第2期)。
(4)胃痛 本方加減治療。胃部嘈雜者,加瓦楞子、海螵蛸、石膏、
知母;胃悶脹不适者,加郁金、木香、香附;口幹引飲者,加生地、天花粉、
石斛,伴口臭便秘者,加生大黃,瓜蒌仁、火麻仁,伴胃部隐痛、按之則舒者,加附子,肉桂。 ”
(5)低血壓 本方加減,治療40例。患者男性17例、女性23例,
年齡17--64歲,血壓平均11.1/7.4千帕。陰虛明顯者,改熟地為生地;
陽虛明顯者,改生姜力幹姜。結果:顯效22例,有效15例,無效3例,血
壓平均上升0.5一1.3/o.5-0.8千帕(《上海中醫藥雜志》1991年第4期)。 .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膽虛痰熱不眠,驚悸不安之證。方用半
夏、陳皮、茯苓等和胃降逆,燥濕化痰,合以人參、棗仁等安神補心,為其
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心虛膽怯、觸事易驚、夜多惡夢、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坐卧不安,為其辨證要點。
曆代方書中與本方同名者,尚有《醫方集解》十味溫膽湯,由半夏、
枳實、陳皮、茯苓、甘草(炙)、遠志、棗仁、熟地、生姜,大棗組成,功效、主
治同本方,惟安神收澀功能稍差。
十味溫膽湯
半夏15克 枳實15克 白茯苓7.5克 炒酸棗仁3克 遠志3克(甘草炒) 北五味子3克 熟地黃3克 黨參3克 甘草1.5克
溫 膽 湯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9) .
[組成] 半夏湯洗七次 竹茹 枳實麸炒,去瓤各二兩(各6g) 陳皮三兩(15g)
甘草炙一兩(3g) 茯苓一兩半(4.5g)
[用法] 上锉為散。每服四大錢(12g),水一盞半,加生姜五片,大棗一枚,煎七
分,去滓。食前服(現代用法:加生姜5片,棗l枚,水煎服)。
[功用] 理氣化痰,清膽和胃。
[主治] 膽胃不和,痰熱内擾證。心煩不寐,觸事易驚,或夜多異夢,眩悸嘔惡,
或癫痫。
心悸,為頭眩。經雲,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今陽虛失養,則筋脈無主,故筋惕肉困,身體不支而搖搖欲倒,治當溫腎陽以散水氣,方用 真武湯 。
真武湯
茯苓9克 芍藥9克 生姜9克 白術6克 炮附子9克
1.咳嗽者,為水氣上犯于肺,故加細辛、幹姜以溫肺化飲,加五味子以斂肺止咳;
2.小便利者,去茯苓,恐過利傷腎;
3.若脾陽虛甚而下利者,去白芍之酸寒,加幹姜以溫運脾陽;
4.若嘔者,為水停于胃,病非在下焦,故去附子,加重生姜,以溫胃散水而止嘔。
1.若咳者,加五味子12克,細辛、幹姜各3克;
2.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3.若下利者,去芍藥加幹姜6克;
4.若嘔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24克。
上述兩證雖皆為陽氣虛寒之證,一為單純陽虛,一為陽虛而挾有水氣内動,臨床不難辨認。 [文獻别錄] (金匮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黃汗之病若身重汗出已,辄輕者,久久必身困,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汗出,下無汗,腰髋馳痛,如有物在皮中伏,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 桂枝加黃芪湯 主之”。
桂枝加黃芪湯 .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桂枝9g 芍藥9g 甘草6g 生姜
9g 紅棗lOg 黃芪6g
上6味,以水800ml,微火煮取300ml,去滓,适寒溫,服
lOOml。啜粥法與桂枝湯同。
(功效]調和營衛,逐濕走表,助陽散邪。
(主治]
主證:發熱而胫冷,身體腫重,汗出色黃,舌淡苔薄潤,脈
沉遲或脈浮。
副證:發熱惡寒,身困(肌肉牽動),腰以上汗出,腰以下
無汗,腰髋無力而痛,蟻行感,病勢重則不進食,煩躁,小便不
利;或發熱、惡風、汗出等表證。
(臨證加減)
I.黃汗之治療,後世有發展,在藥物方面,除選用上述黃
芪、桂枝、白芍、甘草等以外,常根據病情,适當配伍茵陳、山
栀子、黃柏、白藓皮、防已、赤苓、木通、淡竹葉等,以增強除
濕清熱之功。
2。如外感表虛者加白術、防風,即與玉屏風散合用,以增
補氣固表之功。
3.伴有自主神經失調,心煩重者,合甘麥大棗湯或合百合
知母湯,以調協陰陽平衡。 .
4.吳蘭(闆藍根代)、芍藥、麥冬、桑白皮、防己、白藓
皮、山栀子各六分。治黃疸身腫,發熱汗出而渴者,狀如風水,
汗出者衣皆黃,黃汗,名吳蘭湯。阱台秘要]
5。黃芪、赤芍、茵陳、石膏、麥冬、栀子、竹葉。治黃汗
病,身體腫,汗出而不渴,其汗沾衣,黃如柏染,名黃芪散。呔
平聖惠方]
6.本方加當歸,倍芍藥,為痘瘡及諸瘡瘍之内托劑,若加
反鼻(蝮蛇霜)其效尤捷,名歸芪建中場。
7.桂枝加黃芪湯證治辨析:衛陽、心陽已傷,外來之水濕
由汗孔人者,停于肌腠,犯未諸徹,純用補斂,必緻留邪為害.
治宜以益氣通陽,解肌化濕為主,如桂枝加黃芪湯之類,用桂枝
湯和營以解肌,加黃芪以益氣,啜粥、溫覆以助藥力,而取微
汗,俾餘濕與汗俱去,汗出而陽不傷。黃汗證之腰以上汗出,腰
以下無汗者,水濕停聚,衛陽不得通行,服之最宜,服後如蟲行
皮中,汗遍出而疾愈矣。此方蓋為虛實夾雜者設也!《金匮》黃
汗治法,惟用益衛和營,解肌通陽之方,不必發汗利水為能事
也。[金匮篇解.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
28.筋惕肉瞤
筋惕肉困,是指身體筋肉不由自主地跳動。本症首見<傷寒論),又名“身困動”, (金匮要略)則稱為“身瞤”、“四肢聶聶動”。臨床常與大汗亡陽、手足厥冷、或陽虛水泛、寒戰等症并見。
常見證候
陽虛筋惕肉瞞:面色咣白,惡寒,汗出,手足厥冷,筋肉跳動,舌淡苔白,脈微。 陽虛水泛筋惕肉瞞:發熱,頭眩,心下悸動,筋惕肉瞤,身體振振站立不穩,舌淡苔白,脈沉。
陽虛筋惕肉0閨與陽虛水泛筋惕肉響:陽虛筋惕肉瞤常發生于傷寒誤治之後,如脈浮緩、汗出惡風的桂枝證,反誤用大青龍湯發汗,勢必大汗亡陽,故手足厥逆,陽虛不能溫煦筋肉,故見筋惕肉困之症。本證鑒别要點在于汗出亡陽,手足厥逆,然後出現筋惕肉困,治療當以扶陽為急務,可用 四逆湯 。
四逆湯
幹姜4.5克(大的人可用9克) 炙甘草6克 附子5克
1.寒氣盛者,重用附子、幹姜;
2.體虛脈弱者,加紅參(黨參)、黃芪;
3.脾氣不足者,加焦白術、炒山藥;
4.腰痛者,加桑寄生、杜仲;
5.下肢浮腫、小便少者,加連皮茯苓、澤瀉。
(《傷寒論》)
[組成] 甘草二兩炙(6g) 幹姜一兩半(9g)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5g)
[用法]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幹姜三兩。
[功用] 回陽救逆。
[主治] 少陰病。四肢厥逆,惡寒蜷卧,嘔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
滑,脈微細;或太陽病誤汗亡陽,而見四肢厥逆,面色蒼白,脈微細者。
[病機分析] 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寒邪深入少陰,傷及腎陽,腎陽為一身陽氣之
根本, 《素問.厥論》說:“陽氣衰于下,則為寒厥。”腎陽虛衰,全身及肢體失于溫煦,
故見四肢厥逆,惡寒蜷卧。脾主運化水谷精微,依賴于腎陽的溫煦,腎陽衰則不能溫煦
脾陽,脾失運化之職,’緻清陽不升,反而下陷,濁陰不降,反而上逆,故嘔吐下利。陽
虛寒盛,寒性凝滞,故見腹痛。《素問。舉痛論》曰:“寒氣人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于
脈外則血少,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陽氣充實,精神才能旺盛,今陽氣虛
衰,神失所養,則見神衰欲寐。太陽誤汗,陽氣随汗外洩,損傷心腎之陽,而緻陽氣大
虛之亡陽證。陽氣虛衰,無力鼓動血行,則見脈微而細。
[配伍意義] 本方所治系寒邪深入少陰所緻的寒厥證。《素問。至真要大論》曰:“寒
淫于内,治以甘熱,佐以苦辛”;“寒淫所勝,平以辛熱”。病至少陰陽衰陰盛,脈微肢
厥,非大劑辛熱之劑,不足以破陰回陽而救逆。方中附子為大辛大熱之品,為補益先天
命門真火之第一要品,能通行十二經脈,迅達内外以溫腎壯陽,祛寒救逆,為君藥。錢
潢曰:“附子辛熱,直走下焦,大補命門之真陽,故能治下焦逆上之寒邪,助清陽之升發
而騰達于四肢,則陽回氣暖而四肢無厥逆之患矣”(《傷寒溯源集》卷4)。幹姜為臣藥,
溫中焦之陽而除裡寒,助附子伸發陽氣。《本經疏證》卷10說:“附子以走下,幹姜以守
中,有姜無附,難收斬将奪旗之功,有附無姜,難取堅壁不動之效。”附、姜同用,可
溫壯脾腎之陽,祛寒救逆。但二藥過于溫燥,恐傷陰液,因而以炙甘草為佐,調和諸
藥,以制約附、姜大辛大熱之品劫傷陰液之弊。此外甘草配幹姜又可溫健脾陽。脾陽得
健,則水谷運化正常。如此則脾腎之陽得補,先後天相互滋助,以建回陽救逆之功。若
服藥後嘔吐,可用冷服法。此即《素問.五常政大論》所謂:“氣反者……溫寒以熱,涼
而行之”之法。
本方配伍特點,主要取功專力強的大辛大熱之品相須為用,以加強破陰複陽之力,
配伍甘溫益氣之藥,既能解毒,又緩其過于辛熱之性。
方名“四逆湯”,逆,有違逆之意;四逆,指四肢自指(趾)端向上逆冷,直至肘
膝以上。四肢為諸陽之本,三陰三陽之脈相接于手足。一旦陽衰陰盛,少陰樞機不利,
陽氣不達于四肢,則形成四肢厥逆之候。本方解四肢厥逆,使陽氣舒展而達四肢,故名四逆湯。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回陽救逆的代表方劑。除四肢厥冷外,并伴神疲欲寐,下利
清谷,舌淡苔白,脈微等全身虛寒證表現。
2.加減法 寒氣盛者,重用附子、幹姜;體虛脈弱者,加紅參(黨參)、黃芪;脾
氣不足者,加焦白術、炒山藥;腰痛者,加桑寄生、杜仲;下肢浮腫、小便少者,加連
皮茯苓、澤瀉。
3.本方現代常用于心肌梗死,心衰,休克,急慢性胃腸炎,水腫,胃下垂,亦用
于麻疹逆證,陽虛發熱,喘證,食管痙攣,白細胞減少症,毒血症,或急性病大汗出而
見虛脫等辨證屬于陽衰陰盛的多種疾病。
[使用注意] ’
1.本方乃治陽衰陰盛之厥逆,如屬真熱假寒者,當禁用。
2.凡因寒盛格陽于外而見面紅、煩躁等真寒假熱者,為防熱湯格拒,可将湯冷服。
陽虛水泛之筋惕肉困,是太陽表證過汗,表雖解,但汗後亡陽,水氣内動,上乘為心悸,為頭眩。經雲,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今陽虛失養,則筋脈無主,故筋惕肉困,身體不支而搖搖欲倒,治當溫腎陽以散水氣,方用 真武湯 。
真武湯
茯苓9克 芍藥9克 生姜9克 白術6克 炮附子9克
1.咳嗽者,為水氣上犯于肺,故加細辛、幹姜以溫肺化飲,加五味子以斂肺止咳;
2.小便利者,去茯苓,恐過利傷腎;
3.若脾陽虛甚而下利者,去白芍之酸寒,加幹姜以溫運脾陽;
4.若嘔者,為水停于胃,病非在下焦,故去附子,加重生姜,以溫胃散水而止嘔。
1.若咳者,加五味子12克,細辛、幹姜各3克;
2.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3.若下利者,去芍藥加幹姜6克;
4.若嘔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24克。
(《傷寒論》)
[異名] 玄武湯(《幹金翼方》卷10)、固陽湯(《易簡方》)。
[組成] 茯苓三兩(9g) 芍藥三兩(9g) 生姜切三兩(9g) 白術二兩(6g) 附子一枚(9g)炮,去皮,破八片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功用] 溫陽利水。
!主治]
工.脾腎陽虛,水氣内停證。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體浮腫,苔白不渴,脈沉。
2.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困動,振振欲擗地。
[病機分析] 本方是治療脾腎陽虛,水氣内停的主要方劑。(傷寒論》所載真武湯
方證共兩處,一是太陽病發汗太過,水氣内動;一是少陰病,腎陽虧虛.水氣内停。兩
者其始雖不同,而其發病皆為陽虛水泛所緻。人體的水液代謝雖與多個髒腑的功能正常
與否有關,但其中尤其與脾、腎的關系最為密切。水之所制在脾,所主在腎。《素問.逆
調論》謂:“腎者水髒,主津液。”今腎陽虛,氣化失常,開合失司,故見小便不利等症。
《素問.水熱穴論》雲:“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上下溢于皮
膚,故為驸腫。脷腫者,聚水而生病也。”除此,亦可引起水不化氣,而見小便清長,
尿量增多等症。腎陽是人身陽氣之根,能溫煦生化各髒腑組織器官。脾陽根于腎陽,現
腎陽虛衰,則脾陽亦不足。脾主運化水濕,脾陽虛不能運化,則水液停聚而為諸患,水
濕溢于肌膚,故見肢體浮腫而沉重;水濕流走腸間,“濕盛則濡洩”,故見下利,便溏。
清陽之氣不升,濁陰不降,濕濁之邪困郁清空,故見頭眩頭重。寒濕凝結于裡,水停氣
滞,故見腹痛。水氣上淩于心,則見心悸。《素問.生氣通天論》指出:“陽氣者,精則養
神,柔則養筋。”因表證發汗太過,則傷陽耗陰,陽氣大虛,筋肉失養,經脈失于溫煦,
故見筋肉困動,站立不穩,震顫欲倒地等症。總之,上述諸症的出現,是由于腎陽虛而
導緻脾陽亦虛,水濕不運所緻,脾腎陽虛是“本”,水氣内停是“标”。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脾腎陽虛,水氣内停之證而設。治療陽虛水停之證,應溫補
腎陽與利水滲濕結合運用。方中用大辛大熱之附子為君藥,峻補元陽,“益火之源,以消
陰翳”。蓋本品乃純陽燥烈之品,歸心、腎、脾經,其性善走,長于補命門真火,且能
逐在裡之寒邪。正如《本草求真》卷1所雲:“附子大辛大熱,純陽有毒,其性走而不
守,通行十二經,無所不至。為補先天命門真火第一要劑。凡一切沉寒痼冷之症,用此
無不奏效。”張錫純也指出:“附子味辛,性大熱。為補助元陽之主藥”(《醫學衷中參西
錄》中冊)。主水雖在腎,制水則在脾,今腎陽虛衰,必緻脾陽不足,脾胃之氣虧虛,
故方中又配白術益氣健脾燥濕。《本草求真》卷1雲:“白術緣何專補脾氣?蓋以脾苦濕,
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白術味苦而甘,既能燥濕實脾,複能緩脾生
津,且其性最溫。服則能以健食消谷,為脾髒補氣第一要藥也。”茯苓甘淡性平,長于
健脾利水滲濕,使水濕從小便而去。尤其适用于脾虛不健,水濕内停之證。苓、術相
伍,以益氣健脾祛濕,均為臣藥。生姜辛而微溫,走而不守,既能助附子以化氣,又可
助苓、術以溫中健脾,還可直接溫散溢于肌表之水濕,故以之為佐。仲景在方中配伍芍
藥一味,頗具深義,蓋芍藥味酸苦性寒,用于此方,一藥而具三用:一者芍藥可利小便
而行水氣,如《神農本草經》卷2謂其能“利小便”,故可助苓、術以祛除水濕;二者
本品能益陰柔肝,緩急止痛,以治水飲下注腸間所緻之腹痛;三者可斂陰舒筋以止筋惕
肉瞤,并可防附子燥熱以傷陰。在補陽利水藥中佐以酸斂護陰之品,乃陰陽互根之意,
補陽而不緻亢,護陰而不留邪,使陽生陰長,水火相濟。誠如趙羽皇所雲:“更得芍藥之
酸,以收肝而斂陰氣,陰平陽秘矣”(錄自《古今名醫方論》卷3)。從上可見,仲景組
方用藥,确有超人之處。方中諸藥配伍,溫脾腎,利水濕,共奏溫陽利水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點有二:一是以溫陽藥與利水藥配伍,溫補脾腎之陽以治其本,利水
祛濕以治其标,标本兼顧,扶正祛邪;二是補陽藥與養陰藥同用,俾溫陽而不傷陰,益
陰而不留邪,陽生陰長,剛柔相濟,陰平陽秘,則諸證可愈。
[類方比較] 本方與苓桂術甘湯,均用茯苓、白術健脾利濕和溫陽化氣之品,皆有
溫陽利水的作用,都能主治陽虛水氣内停之證。然而本方主治證的病位重點在腎,且多
伴有腎陽虛的證候,故以附子為君,溫陽散寒,配生姜助附子溫散水邪。苓桂術甘湯的
病位重點在脾,且以水氣上泛為主證,故以茯苓健脾利水為君,配桂枝溫陽化氣。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是治療脾腎陽虛,水氣内停的有效方劑,臨床以四肢沉重,小
便不利,舌淡苔滑,脈沉弱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原書雲:若咳者,加五味子、細辛、幹姜;若小便利,去茯苓;若下
利者,去芍藥加幹姜;若嘔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為半斤。蓋咳嗽,為水氣上犯于
肺,故加細辛、幹姜以溫肺化飲,五味子以斂肺止咳;小便利者,去茯苓,恐過利傷
腎;若脾陽虛甚而下利者,去白芍之酸寒,加幹姜以溫運脾陽;若嘔者,為水停于胃,
病非在下焦,故去附子,加重生姜,以溫胃散水而止嘔。
本方合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可增強其宣肺發表利水之功,用以治療頑固性濕疹及皮
膚潰爛、流水久不愈者,其效頗佳。本方加桂枝、黨參等溫經健脾益氣之品,可治風濕
性關節炎及婦人寒濕帶下等證。本方加黨參、桑螵蛸、炙甘草等益氣固澀之品,可治療
尿崩症。 +
3.現代常用本方治療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
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胃下垂,腹瀉,内耳眩暈症,高血壓等屬脾腎陽虛,水氣
内停者。
[使用注意] 忌酢、豬肉、桃、李、雀肉等。
上述兩證雖皆為陽氣虛寒之證,一為單純陽虛,一為陽虛而挾有水氣内動,臨床不難辨認。
[文獻别錄] <金匮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黃汗之病若身重汗出已,辄輕者,久久必身瞞,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汗出,下無汗,腰髋馳痛,如有物在皮中伏,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 桂枝加黃芪湯 主之”。
桂枝加黃芪湯 .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桂枝9g 芍藥9g 甘草6g 生姜9g 紅棗lOg 黃芪6g
上6味,以水800ml,微火煮取300ml,去滓,适寒溫,服lOOml。啜粥法與桂枝湯同。
(功效]調和營衛,逐濕走表,助陽散邪。
(主治]
主證:發熱而胫冷,身體腫重,汗出色黃,舌淡苔薄潤,脈沉遲或脈浮。
副證:發熱惡寒,身困(肌肉牽動),腰以上汗出,腰以下
無汗,腰髋無力而痛,蟻行感,病勢重則不進食,煩躁,小便不利;或發熱、惡風、汗出等表證。
(臨證加減)
I.黃汗之治療,後世有發展,在藥物方面,除選用上述黃
芪、桂枝、白芍、甘草等以外,常根據病情,适當配伍茵陳、山
栀子、黃柏、白藓皮、防已、赤苓、木通、淡竹葉等,以增強除濕清熱之功。
2。如外感表虛者加白術、防風,即與玉屏風散合用,以增補氣固表之功。
3.伴有自主神經失調,心煩重者,合甘麥大棗湯或合百合知母湯,以調協陰陽平衡。 .
4.吳蘭(闆藍根代)、芍藥、麥冬、桑白皮、防己、白藓
皮、山栀子各六分。治黃疸身腫,發熱汗出而渴者,狀如風水,
汗出者衣皆黃,黃汗,名吳蘭湯。阱台秘要]
5。黃芪、赤芍、茵陳、石膏、麥冬、栀子、竹葉。治黃汗
病,身體腫,汗出而不渴,其汗沾衣,黃如柏染,名黃芪散。呔平聖惠方]
6.本方加當歸,倍芍藥,為痘瘡及諸瘡瘍之内托劑,若加
反鼻(蝮蛇霜)其效尤捷,名歸芪建中場。
7.桂枝加黃芪湯證治辨析:衛陽、心陽已傷,外來之水濕
由汗孔人者,停于肌腠,犯未諸徹,純用補斂,必緻留邪為害.
治宜以益氣通陽,解肌化濕為主,如桂枝加黃芪湯之類,用桂枝
湯和營以解肌,加黃芪以益氣,啜粥、溫覆以助藥力,而取微
汗,俾餘濕與汗俱去,汗出而陽不傷。黃汗證之腰以上汗出,腰
以下無汗者,水濕停聚,衛陽不得通行,服之最宜,服後如蟲行
皮中,汗遍出而疾愈矣。此方蓋為虛實夾雜者設也!《金匮》黃
汗治法,惟用益衛和營,解肌通陽之方,不必發汗利水為能事
也。[金匮篇解.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
29.癱 瘓
癱瘓或稱“攤緩”,是指肢體軟弱無力,肌肉弛縱不收,難于活動或完全不能活動而言。(聖濟總錄>: “攤則懈情而不能收攝,緩則弛縱而不能制物,故其證四肢不舉,筋脈關節無力,不可枝梧者,謂之攤;其四肢雖能舉動,而肢節緩弱,憑物方能運用者,謂之緩,或以左為攤,右為緩。”
古代醫籍所稱的“四肢不用”、“四肢不舉”、“足不收”、“輯曳”“躄痿”等均屬本症範疇。
此外,“偏枯”、“半身不遂”則為偏側癱瘓,另立專條讨論。
常見證候
肺胃津虧癱瘓:外感發熱期,或發熱後,見上肢或下肢軟弱無力,手不能持物,足不能任地,甚則癱瘓,漸緻肌肉瘦削,皮膚幹枯,心煩口渴,咳嗆痰少,胃脘嘈雜,或善食易饑,兩顴紅赤,咽幹唇燥,舌紅而少津,苔黃,脈細數。
肝腎陰虛癱瘓:病勢緩慢,逐漸下肢或上肢痿弱不用,腰脊酸軟不舉,久則骨肉瘦削,有時麻木、拘攣,筋惕肉瞤 頭暈耳鳴,兩目昏花,遺精早洩,潮熱盜汗,兩顴潮紅,低熱,咽幹,尿少便幹,舌紅绛少津,脈弦細數。
濕熱阻痹癱瘓:四肢或雙下肢痿軟無力乃至癱瘓,肢體灼熱,得涼稍舒,身熱不揚,面黃身困,口幹苦而粘,小便赤澀熱痛,舌紅,舌苔黃滑,脈滑。
寒濕阻滞癱瘓:顔面水腫或虛浮晦滞,四肢困重,屈伸不利,乃至癱瘓,腰脊酸楚,或有肌膚瘙癢,足跗微腫,舌體胖大,有齒痕,苔白滑,脈滑。
脾胃氣虛癱瘓:漸見下肢痿軟無力,以至癱瘓,少氣懶言,語聲低微,神疲倦怠,面色淡白無華,頭暈肢困,便溏,食少納呆,舌淡苔薄,脈細軟。
腎陽虛癱瘓:四肢痿癱,面色蒼白,眩暈耳鳴,倦怠乏力,腰酸腿軟,足跗微腫,四肢冰冷,陽痿遺精,皮膚毛發脫落,出汗異常,舌淡白,尺脈弱。
瘀血阻絡癱瘓:多于外傷後立即出現下半身癱瘓,二便失禁,皮膚不知痛癢,足跗水腫,皮膚枯而薄。繼而肌肉瘦削,肌膚甲錯,四肢不溫,胸腰或肌膚刺痛,舌質紅,或有瘀血斑點,脈沉細澀。
肝郁血虛癱瘓:病人多愁善感,喜悲傷欲哭,一遇激怒則突發四肢癱瘓,然四肢肌肉雖久病亦多不瘦削,肌膚潤澤,伴兩脅脹痛,嗳氣納呆,口苦,舌淡紫,脈弦細。
肺胃津虧癱瘓與肝腎陰虛癱瘓:肺胃津虧多由溫熱病邪犯肺,或病後餘熱未清,肺熱熏灼所緻。(素問.痿論)曰:“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張子和亦雲:、'大抵痿之為病,皆因客熱而成。”溫熱病邪最易耗傷津液,肺朝百脈而為嬌髒,胃為水谷之海,:津液之化源,熱邪客于肺胃,中焦化源不足,上焦無以宣散,百脈空虛,肌筋失養,緻手足癱瘓。而肝腎陰虛癱瘓的形成為肝藏血,主筋,為罷極之本;腎藏精,主作強,主骨。若禀賦不足,房勞過度,則精血虧虛,肝腎不足,無以濡養骨髓、筋脈,而成癱瘓。二者.臨床表現不同,肺胃津虧癱瘓,多由外感溫熱之邪所緻,多見津液耗傷症狀,如高熱,面紅目赤,口渴喜冷飲,咽幹唇燥,尿黃便幹,舌紅少津,脈細數;而肝腎陰虛癱瘓主要表現為腰酸腿軟,頭暈目眩,耳鳴遺精,筋惕肉憫,兼見陰虛内熱之症狀,如顴紅唇燥,低熱盜汗,五心煩熱,舌紅少津少苔,脈弦細數而無力。因此,二者雖均有陰律不足的表現,但緻病因素不同。前者因外感所緻,臨床表現以實熱為主;後者因内傷所緻,臨床表現以虛熱為主。前者應祛邪保津,洽宜清熱潤燥,養肺益胃,方用清燥救肺湯加減,若燥熱傷胃,可加玉竹、.沙參;
清燥救肺湯
經霜桑葉9克 煅石膏7.5克 甘草3克 炒胡麻仁3克(研) 人參2.1克 杏仁2.1克 真阿膠2.4克 炙枇杷葉1片 麥冬3.6克
1.痰多,加貝母 、瓜蒌.
2.血枯加生地.
3.熱甚加犀角,羚羊角、牛黃。
5.人參改用西洋參更佳。
(《醫門法律》卷4)
[組成] 桑葉經霜者,去枝梗,淨葉三錢(9g) 石膏煅二錢五分(7.5g) 甘草一錢
(3g) 人參七分(2g) 胡麻仁炒,研一錢(3g) 真阿膠八分(2.5g) 麥門冬去心一錢二分
(3.5g) 杏仁炮,去皮尖七分(2g) 枇杷葉刷去毛,蜜塗炙黃一片(3g)
[用法] 水一碗,煎六分,頻頻二、三次滾熱服。
[功用] 清燥潤肺。
[主治] 溫燥傷肺重證。身熱頭痛,幹咳無痰,氣逆而喘,咽喉幹燥,鼻燥,胸滿
脅痛,心煩口渴,舌幹無苔,脈虛大而數。
[病機分析] 本方主治為溫燥傷肺,氣陰兩傷之證。肺合皮毛主表,燥熱傷肺,故
身熱頭痛。不惡寒,說明邪不在衛,已入氣分。肺為燥熱所襲,肺氣失其清肅,加之燥
熱傷肺以緻氣陰兩傷,故見幹咳無痰,氣逆而喘。肺氣上逆而咳喘過甚,則胸部氣機窒
滞,故為胸滿脅痛。燥熱損傷陰津,則見咽喉幹燥,鼻燥,心煩口渴。舌幹無苔系燥熱
傷津之象,脈虛大而數則說明不僅津液受損,而且真氣耗傷。
[配伍意義] 針對溫燥傷肺,氣陰兩傷,肺失清肅之病機,法當清燥熱、養陰液、
降肺氣而兼補中氣。方用桑葉經霜而柔潤不凋者,得秋之全氣,秉清肅之性,質輕辛
涼,可除燥熱,故重用為君;前人所謂“物之與是氣俱生者,夫固必使有用于是氣也”
(《讀藥書漫記》)。石膏辛甘大寒,善清氣分熱邪又不傷津,與麥冬之甘寒養陰生津配
伍,可助桑葉清除溫燥,并兼顧損傷之津液,共為臣藥。原方中石膏用煅,且用量較桑
葉為輕,究其方義,乃從肺為嬌髒,清肺不可過于寒涼着眼。煅石膏清熱斂肺,既能清
洩肺之燥熱,又可斂降肺氣,具有清中寓斂之妙。其餘杏仁、枇杷葉、阿膠、胡麻、人
參與甘草諸藥,均為佐藥。杏仁、枇杷葉味苦而善肅降肺氣,以止咳平喘,即《素
問.藏氣法時論》所謂:“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洩之”。阿膠與胡麻皆能益陰潤燥,進一
步加強麥冬的作用。人參和甘草皆為補中益氣之品,喻昌謂人參“生胃之津,養肺之
氣”,甘草“和胃生金”,說明此二藥不僅可補既虧之氣,更能培補中土以生肺金,亦即
《難經。第十四難》所謂“損其肺者益其氣”之意。甘草甘平,善和諸藥,則又具使藥之
意。諸藥合用,使燥熱得清,氣陰得複,逆氣得降,而肺複行其治節,則諸症自愈。,
本方的配伍特點,吳瑭稱是“辛涼甘潤法”(《溫病條辨》卷1),可謂要語不繁。蓋
方以辛涼清洩溫燥(桑葉、石膏)為主,輔以甘寒甘潤(麥冬、人參、甘草)。全方結
構嚴謹,主次井然,清熱而不重濁,潤燥而不滋膩。 '
[類方比較] 本方與桑杏湯同治溫燥傷肺,但邪氣有深淺,病情有輕重,故治法與
用藥亦同中有異。桑杏湯證燥熱較輕,.邪在肺衛,故身熱不甚,微有惡寒,咳而不喘,
其脈浮數而右脈略大;本方證則燥熱較重,邪已人氣,且損傷氣陰也較嚴重,故身熱較
甚而不惡寒,咳喘并作,胸滿脅痛,口渴鼻燥,舌幹少苔,脈虛大而數。因此,桑杏湯
以桑葉配杏仁輕宣燥熱為主,稍佐沙參、梨皮以兼顧燥熱所傷之津;本方則用桑葉伍石
膏清洩燥熱為主,并用大隊之麥冬、阿膠、胡麻、人參與甘草以救其虛。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系治療溫燥傷肺重證之代表方。以身熱不退,幹咳少痰,氣逆
而喘,舌幹少苔,脈虛大而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原書雲:“痰多加貝母、瓜蒌;血枯加生地黃;熱甚加犀角、羚羊角,
或加牛黃”。痰多加貝母、瓜蒌可潤燥化痰;血枯者,血虛也,加生地能養血滋陰;熱
甚者,此熱系指已人營血之熱,故加犀角、羚羊角或牛黃以涼血止血,鎮驚安神。方中
人參,若易之以西洋參,則于病證更為合拍,因西洋參能補元氣而益津液故也。
3.現代常用于治療肺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肺癌以及皮膚
瘙癢症等,屬燥熱犯肺,氣陰兩傷者。
[使用注意] 方中石膏,原書用煅者,現代臨床一般使用生石膏,煅石膏則以外用
為主。至于石膏的用量,當按病情輕重并參照原方的比例酌定,以避免過重而傷肺氣。
後者應滋補肝腎,育陰清熱,方用知柏地黃丸加減, 日久陰陽兩虛者,方用虎潛丸為主加味。
知柏六味地黃丸
山萸肉6克 山藥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澤瀉4.5克 茯苓4.5克 鹽知母5克 鹽黃柏5克
知柏地黃丸(《醫方考》卷5,原名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方) 即六味地黃丸加
知母鹽炒 黃柏鹽炒各二錢(各6g)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錢
(6g),溫開水送下。功用:滋陰降火。主治:陰虛火旺證。骨蒸潮熱,虛煩盜汗,腰脊
酸痛,遺精等。 。
濕熱阻痹癱瘓與寒濕阻滞癱瘓:熱阻痹之癱瘓多因外感濕熱病邪,或久居濕地,汗出入水,遇雨跋涉,以緻濕郁化熱,濕熱互結,浸淫筋脈,造成四肢弛緩不用。亦有因醇酒厚味,飲食失節,、生濕化熱,蘊結筋脈,氣血無以濡養筋脈,而造成四肢癱瘓。(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謂:“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寒濕阻滞癱瘓多為外感寒濕之邪,或久居濕地,以緻寒濕浸淫筋脈,積漸而造成;或飲食生冷.饑飽無度,緻脾失健運而寒濕内停,濕邪浸漬肌肉而緻四肢癱瘓。 <素問。痿論)雲:、“有漸于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漬,痹而不仁,發為肉痿”。此證之發生,多先有肢困,乏力,以後漸緻癱瘓。然少數可因勞累出汗,寒濕乘虛而襲,突然出現四肢癱瘓的。前者表現為濕熱之症狀(身熱不揚,面虛浮晦滞,口粘而幹,肢困,舌胖大,苔黃膩,脈滑數);後者則主要為寒濕之症狀(面色虛浮而晦滞,形寒肢冷,舌胖大有齒痕,苔白滑膩,脈滑)。前者當清熱燥濕,方用二妙散加和營通絡之品;
二妙散
炒黃柏15克 蒼術15克(米泔浸,炒)
1.如濕重于熱,以蒼術為君藥,用量可大于黃柏;
2.如熱重于濕,則黃柏為君藥,用量可大于蒼術;
3.濕熱并重者,兩藥等量。
4.若濕熱痿證,可加豨莶草、木瓜、槟榔等,以滲濕洩濁;
5.若濕熱帶下可加赤茯苓、栀子、薏苡仁、車前子等,以滲濕止帶;
6.若下部濕瘡、濕癢可加龍膽草、澤瀉、赤小豆、土茯苓以祛濕熱,解瘡毒。
(《丹溪心法》卷4)
[異名] 二妙蒼柏散(《醫學入門》卷7)、蒼柏散(《瘍科選粹》卷5)、二妙丸(朱
震亨方,錄自《醫學綱目》卷20)、蒼柏二妙丸(《症因脈治》卷3)。
[組成] 黃柏炒 蒼術米泔水浸,炒(各15g)
[用法] 上二味,沸湯,人姜汁調服(現代用法:為散劑,各等分,每次服3—
5g,或為丸劑,亦可作湯劑,水煎服)。
[功用] 清熱燥濕。
[主治] 濕熱下注證。濕熱走注之筋骨疼痛,或濕熱下注,兩足痿軟無力,或足膝
紅腫熱痛,或濕熱帶下;或下部濕瘡,濕疹,小便短黃,舌苔黃膩。
[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諸證,皆為濕熱下注所緻。《素問.生氣通天論》雲:“濕熱不
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濕熱相搏,着于下肢而成濕熱下注;
阻于經脈、筋骨,則筋骨疼痛,足膝紅腫熱痛。濕熱不攘,筋脈弛緩,則兩足痿軟無
力,而成痿證。若濕熱下注帶脈、前陰,則帶下渾濁,腥臭,或下部濕瘡。小便短黃,
舌苔黃膩,皆系濕熱下注之象。
[配伍意義] 本方以黃柏苦寒清除濕熱為君藥,因寒能清熱,苦以燥濕,且偏走下
焦,尤對骨節走痛,足膝酸痛無力為妙,其散陰分之火,清下部之熱,除足膝之濕,為
治下焦濕熱要藥。蒼術苦溫,善能燥濕。或問,既為濕熱下注之證,何以用苦溫之蒼術
為臣藥?其一,因諸濕腫滿,皆屬于脾,濕邪為患,健脾即所以祛濕,蒼術苦溫香燥,
燥濕健脾,使脾之健運功能恢複,則濕無由生,濕去則熱無所附,熱易消除,,此治本之
圖。張秉成雲:“濕熱之邪,雖盛于下,其始未嘗不從脾胃而起,故治病者,必求其本,
清流者,必潔其源”(《成方便讀》卷3》)。正此意也。其二,黃柏、蒼術乃治痿要藥,
凡去下焦濕熱,腫脹作痛,當清熱燥濕,不宜應用強筋壯骨之品。用苦寒之黃柏清熱燥
濕,以避免過燥損液,使清熱而無寒凝之弊;以苦溫之蒼術燥濕運脾,健運而無克伐腸
胃之害,苦溫而無動火之虞。二藥配伍,陰陽相濟,寒溫協調,合成清熱燥濕,标本兼
顧,使熱祛濕除,諸證自愈。佐以生姜汁辛溫,其一制黃柏苦寒之性,其二固護胃氣。
全方合用,凡濕熱内盛或濕熱下注緻病均可應用。本方組方嚴謹,藥少力專,君臣藥味
可颠倒變換,有相輔相成之妙。 .
本方以黃柏、蒼術二藥治濕熱下注,功效顯著奇妙,故名。此外,本方用法中指
出:“若痰熱者,先以舟車丸,或導水丸、神芎丸下伐,後以趁痛散服之。”導水丸(《丹
溪心法》卷2)又名神芎導水丸,藥用大黃、黃芩各二兩,醜末、滑石各四兩,為末,
滴水丸,每服四五十丸,溫水下。而“神芎丸,大黃、黃芩、滑石、牽牛,右為末,滴
水為丸。”(《丹溪心法》卷3)。顯然,導水丸即神芎丸,功能清熱瀉下。“趁痛散:乳
香、沒藥、桃仁、紅花、當歸、地龍酒炒、牛膝酒浸、羌活、甘草、五靈脂酒淘、香附
童便浸,或加酒芩、炒酒柏。右為末,酒調二錢服。”(《丹溪心法》卷4)從舟車丸、
導水丸、趁痛散諸方分析,主要是加強利水除濕清熱、活血行氣通經作用,這更利于二
妙散發揮治療作用。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以濕熱下注之痿、痹、腳氣、帶下、濕瘡而見小便短赤、足膝
腫痛、舌苔黃膩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濕重于熱以蒼術為君藥,用量可大于黃柏;如熱重于濕,則以黃柏為
君,用量可大于蒼術;濕熱并重者,兩藥等量。若濕熱痿證,可加豬莶草、木瓜、懷牛
膝、萆薢等,以祛濕熱,強筋骨;若濕熱腳氣,可加薏苡仁、木瓜、槟榔等,以滲濕洩
濁;若濕熱帶下可加赤茯苓、栀子、薏苡仁、車前子等,以滲濕止帶;若下部濕瘡、濕
癢可加龍膽草、澤瀉、赤小豆、土茯苓以祛濕熱,解瘡毒。
3.本方現常用治關節炎、腰膝關節骨質增生、痛風、腓腸肌痙攣、陰囊炎、陰道
炎等病機屬濕熱者。
[使用注意] 本方主治濕熱下注病證,若屬寒濕為患者不宜使用。
後者當健脾燥濕,溫散寒邪,.方用胃苓湯加和營通絡之品。
胃苓湯
豬苓2.3克 澤瀉3.8克 白術2.3克 桂枝1.5克 茯苓2.3克 蒼術(泔浸)3克 姜厚樸1.5克 陳皮1.5克 炙甘草1.5克 生姜6克(包) 紅棗3枚(包)
胃苓湯(《世醫得效方》卷5) 五苓散 平胃散(各3g) 上合方,姜、棗煎
湯,空心服。功用:祛濕和胃,行氣利水。主治:夏秋之間,脾胃傷冷,水谷不分,洩
瀉不止。
胃苓湯為五苓散與平胃散合方,取五苓散利水滲濕,平胃散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共奏祛濕和胃,行氣利水之功。
以上三方均為五苓散加減而成。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功專健脾利濕,主治脾虛
濕勝,洩瀉,小便不利諸證。茵陳五苓散即五苓散加入二倍茵陳,具有清熱利濕退黃作
用,适用于黃疸病濕重于熱,小便不利者。胃苓湯即平胃散與五苓散合方,具有祛濕和
胃,行氣利水作用,适用于水濕内盛的洩瀉,以及水腫、腹脹、小便不利等。
脾胃氣虛癱瘓與腎陽虛癱瘓:脾胃氣虛癱瘓多因脾胃素虛,受納運化失職,食少納呆,水谷精微無以化生精微,生化之源枯涸,四肢肌肉筋脈失養, 日久而緻癱瘓。腎陽虛癱瘓多因禀賦不足,久病陽氣耗損,肌筋失于溫煦所緻。前者辨證要點為四肢癱瘓,脾胃虛則食少納呆,便溏,神疲乏力,面色淡白;四肢瘦削,舌淡白,脈虛弱。.後者辨證要點為:四肢癱瘓,腎虛:(耳鳴、遺精、發脫、腰脊酸痛等)及寒象(形寒肢冷,面白目清,尿清便溏,脈沉遲)明顯,可資區别。前者治以補益脾胃法, (素問。痿論)曰:“治痿者獨取陽明”, “陽明者,五藏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故調攝後天脾胃極為重要,臨床上常用補中益氣湯或益胃湯加減。
補中益氣湯
黃芪3克 炙甘草1.5克 人參0.9克 升麻0.9克 柴胡0.9克 橘皮0.9克 酒當歸身0.9克 白術0.9克
1.煩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為血澀不足,加當歸身0.9-3克;精神短少,加人參1.5克、五味子2粒。
2.頭痛,加蔓荊子0.9克,痛甚,加川芎1.5克;頭頂痛、腦痛,加蒿本1.5克、細辛0.9克;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痰厥頭痛,加半夏1.5克、生姜0.9克。
3.耳鳴,目黃,頰颔腫,頸、肩、臑、肘、臂外後兼痛,面赤,脈洪大者,以羌活3克、防風2.1克、蒿本2.1克、甘草1.5克,通其經血;加黃芩0.9克、黃連0.9克消其腫;人參1.5克、黃芪2.1克,益氣而瀉火邪,另作一服與之。
4.嗌痛颔腫,脈洪大,面赤者,加黃芩0.9克、甘草0.9克、桔梗2.1克;口幹咽幹者,加葛根1.5克,升引胃氣上行以潤之。
5.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25個,麥門冬1.5克(去心);冬月咳嗽者,加不去根節麻黃1.5克,秋涼也加;春月天溫咳嗽,隻加佛耳草1.5克、款冬花1.5克;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參,以防痰嗽增益。
6.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氣澀滞,加青皮0.9克、木香0.9克、陳皮1.5克,如冬月,再加益智仁0.3克、草豆蔻仁0.3克;如夏月,少加黃芩1.5克、黃連1.5克;如秋月,加槟榔1.5克、草豆蔻1.5克、白豆蔻1.5克、砂仁1.5克;如春初猶寒,少加辛熱之劑,以補春氣之不足,為風藥之佐,益智仁、草豆蔻可也。
7.心下痞,夯悶者,加白芍3克、黃連3克;如痞腹脹,加枳實0.9克、木香0.9克、砂仁0.9克、厚樸2.1克;如天寒,少加幹姜、肉桂以溫中;心下痞,覺中寒,加附子3克、黃連3克;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姜3克、陳皮3克;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1.5克、枳實0.9克;脈緩有痰而痞,加半夏3克、黃連3克;脈弦,四肢滿,便難而心下痞,加黃連1.5克、柴胡2.1克、甘草0.9克。
8.腹中痛者,加白芍1.5克、甘草0.9克,如惡寒覺冷痛,加中桂1.5克;如惡熱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甘草二味中,更加生黃芩0.9-0.6克;如夏月腹痛而不惡熱者亦然,治時熱也。
9.如天寒時腹痛,去白芍,加半夏、益智仁、草豆蔻之類;脅下痛,或縮急,俱加柴胡0.9克,甚則1.5克,甘草0.9克。
10.臍下痛者,加熟地黃1.5克;如不已,乃大寒也,加肉桂1.5克。
11.卧而多驚,小便淋溲者,邪在少陽、厥陰,加柴胡1.5克;如淋,加澤瀉1.5克。
12.大便秘澀,加當歸3克、酒大黃1.5-3克;如有不大便者,煎成正藥,先用清者一口,調玄明粉1.5-3克,大便行則止。
13.腳膝痿軟,行步乏力,或痛,乃腎肝伏熱,少加黃柏1.5克,空心服,不已,更加漢防已1.5克;脈緩,沉困怠惰無力者,加蒼術1.5克、人參1.5克、澤瀉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五味子1.5克。
14.熱甚者,少加黃柏以瀉下焦之陰火;心煩不止,少加生地黃補腎水,火旺而心火自降;氣浮心亂,以朱砂安神丸鎮固之。
補中益氣湯
(《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異名] 醫王湯(《方函口訣》,錄自《傷寒論今釋》卷7)。
[組成] 黃芪一錢(18g) 甘草炙五分(9g) 人參去蘆 升麻 柴胡 橘皮 當歸
身酒洗 白術各三分(各6g)
[用法]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渣,早飯後溫服。如傷之重
者,二服而愈,量輕重治之。
[功用] 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
1。脾不升清證 頭暈目眩,視物昏瞀,耳鳴耳聾,少氣懶言,語聲低微,面色萎
黃,納差便溏,舌淡脈弱。
2。氣虛發熱證 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而胖,脈大無力。
3.中氣下陷證 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伴氣短乏力,納差便溏,舌淡,脈虛軟。
益胃湯
沙參9克 麥冬15克 冰糖3克 細生地15克 炒玉竹4.5克
1.汗多,氣短,兼有氣虛者,加黨參、五味子(或與生脈 散合用)以益氣斂汗;
2.食後脘脹者,加陳皮、神曲以理氣消食;
3.嘔逆甚者,加枇杷葉、半夏(少量)、杮蒂以降逆和胃。
益胃湯
(《溫病條辨》卷2)
[組成] 沙參三錢(9g) 麥冬五錢(15g) 冰糖一錢(3g) 細生地五錢(15g) 玉竹
炒香一錢五分(4.5g)
[用法]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滓再煮一杯服。
[功用] 養陰益胃。
[主治] 胃陰虛證。胃脘灼熱隐痛,饑不欲食,口幹咽燥,大便秘結,或幹嘔、呃
逆,舌紅少津,脈細數者。
後者當以溫補腎陽法,方用金匮腎氣丸加減。
金匮腎氣丸
山萸肉12克 山藥12克 熟地24克 丹皮9克 澤瀉9克 茯苓9克 肉桂3克(焗服) 炮附子3克(先煎)
1.畏寒肢冷者,可将桂枝改為肉桂,并加重桂、附之量,以增強溫補腎陽之力;
2.若用于陽痿,尚需加淫羊藿、補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壯陽起痿之力;
3.痰飲咳喘者,加幹姜、細辛、半夏等以溫肺化飲。
腎 氣 丸
(《金匮要略》)
[異名] 八味腎氣丸(《金匮要略》)、地黃丸(《太平聖惠方》卷98)、八仙丸(《養老
奉親書》)、補腎八味丸(《聖濟總錄》卷51)、八味丸(《如宜方》,錄自《普濟方》卷
401)、八味地黃丸(《小兒痘疹方論》)、附子八味丸(《證治要訣類方》卷4)、金匮腎氣丸
(《赤水玄珠全集》卷7)、桂附八味丸(《簡明醫彀》卷4)、桂附地黃丸(《簡明醫彀》卷
8)、附桂八味丸(《醫方論》卷工)、桂附八味地黃丸(《胎産心法》卷1)。
[組成] 幹地黃八兩(240g) 薯蓣四兩(120g) 山茱萸四兩(120g) 澤瀉三兩
(90g) 茯苓三兩(90g) 牡丹皮三兩(90g) 桂枝 附子炮各一兩(各30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6g),加至25丸(10g),
酒送下,每日2次。亦可作湯劑,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補腎助陽。
[主治] 腎陽不足證。腰痛腳軟,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
便反多,入夜尤甚,陽痿早洩,舌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細,以及痰飲,水腫,消
渴,腳氣,轉胞等。
瘀血阻絡癱瘓與肝郁血虛癱瘓:前者多由外傷引起,亦可由于久病瘀血留着,或氣滞血瘀,經脈運行不通,肌筋失養所緻;而後者則多由情志所傷,起病前病人有明顯情志不舒,肝郁則疏洩功能失調,肝血不能濡養筋脈,筋脈失養,則四肢癱軟不用。瘀血阻絡癱瘓,因外傷所緻者,病情較重;久病瘀血停着者,病情較輕,且伴有局部肌膚刺痛,其癱瘓常按不同階段呈現弛縱或拘攣,如遷延二年則難以恢複。後者調情志可迅速恢複,不留後遺症狀,然常複發。前者可見外傷瘀血證候,如明顯的外傷部位,或肌膚甲錯,舌苔瘀紫,脈細澀;後者可見肝郁氣滞症候,如胸脅脹滿,納呆嗳氣,口苦,脈弦細。前者用活血化瘀,通經活絡法,方用桃紅四物湯加牛膝、雞血藤、狗脊、地龍等;
桃紅四物湯:
【分類】補益劑-補血
【組成】熟地15克、當歸15克、 白芍10克、 川芎8克、 桃仁9克、紅花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血虛兼血瘀證。婦女經期超前,血多有塊,色紫稠粘,腹痛等。
【主治】該方可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慢性腎小球腎炎、偏頭痛、癫痫、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功能性子宮出血、痛經、女性更年期綜合征、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小兒血小闆減少性紫癜、荨麻疹、眼底出血等。
而後者則須用舒肝養血法,甘麥大棗湯合逍遙散加減。
甘草小麥大棗湯
(《金匮要略》)
[異名] 甘麥大棗湯(《金匮要略》)、大棗湯、麥甘大棗湯(《普濟本事方》卷10)、
小麥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工8)、甘草湯(《婦人大全良方》卷15引《專治婦人
方》)、十棗湯(《萬氏女科》卷2)、麥棗湯(《杏苑生春》卷8)、棗麥甘草湯(《羅氏會約
醫鏡》卷14)、大棗甘草湯(《一見知醫》卷4)。
[組成] 甘草三兩(9g) 小麥一升(15g) 大棗十枚(10枚)
[用法]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功用] 養心安神,和中緩急。
[主治] 髒躁。精神恍惚,喜悲傷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甚則言
行失常,呵欠頻作,舌紅少苔,脈細數。
逍遙散
柴胡3克 當歸3克 白芍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1.5克 煨姜1片(包) 薄荷1.5克
1.火郁較重,加丹皮3克、栀子3克
2.肝郁氣滞較甚,加香附、陳皮。
3.血虛甚者,加熟地以養血。
逍 遙 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9)
[異名] 逍遙湯(《聖濟總錄》卷163)。
[組成] 甘草微炙赤半兩(15g) 當歸去苗,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藥 白
術 柴胡去苗各一兩(各30g)。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6g),水一大盞,燒生姜一塊切破,薄荷少許,同
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現代用法:共為散,每服6—9g,加煨姜、薄荷少許
共煎湯溫服,日3次。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減。亦有丸劑,每
服6—9g,日服2次)。
[功用] 疏肝解郁,養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虛脾弱證。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幹,神疲食少,或往來寒
熱,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舌質淡紅,脈弦而虛者。
四肢癱瘓一症多為重症,較難治,臨床須仔細辨别。辨證準确,早期治療,方可取得療效,如初期誤治,遷延時機則多難以恢複。至于癱瘓曰久,久病必瘀,臨床治療參以活血化瘀,和營通絡之品,可提高療效。 .
[文獻别錄] .
<素問.痿論):“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胫縱而不任地也;肝氣熱,則膽洩口苦,筋膜幹,筋膜幹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脾氣熱則胃幹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瘻。”
(靈樞。熱病>:“痱之力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
(諸病源候論。風輯曳候>:“風輯曳者,肢體弛緩不收攝也。人以胃氣養于肌肉經絡也。胃若衰損,其氣不實,經脈虛,則筋肉懈惰,故風邪搏于筋,而使韓曳也。”
<中醫臨證備要。下肢癱瘓):“兩下肢重着無力,難于行動,或兼麻木、竄痛,但上肢一般正常,稱為'截癱,,屬于'風痱’一類。風痱為'中風’裡的一個證候;本屬四肢不能自主地随意調節,而主要是下肢不能活動,故張景嶽說: '風痱四肢不收,痿廢麻木,行走及掌握不利,甚至不能步履。用地黃飲子溫養下焦水火,。”
地黃飲子
肉桂1.5克 附子1.5克 肉苁蓉1.5克 白茯苓1.5克 熟地黃1.5克 麥冬1.5克 五味子1.5克 遠志1.5克 菖蒲1.5克 山茱萸1.5克 巴戟天1.5克 石斛1.5克 薄荷7片
1.若用于腎虛之痱證,減去石菖蒲、遠志等宣通開竅之品;
2.喑痱以陰虛為主,而痰火盛者,減去溫燥的附子、肉桂,酌加川貝、竹瀝、膽星、天 喑痱。舌強不能言,足廢不能用,口幹不欲飲,足冷面赤,脈沉細弱。
30.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或稱“偏癱”,系指左側或右側上下肢癱瘓,不能随意運動的症狀而言。常伴有癱瘓側面部口眼喁斜,久則有患肢枯瘦、麻木不仁的表現:多為中風後遺症。
“半身不遂”症首見于<内經),稱為“偏枯”。 (金匮要略。中風曆節病脈證并治)記載:“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諸病源候論)中所記述的“風半身不随候”、“風偏枯候”、“偏風候”均有半身不遂之症狀。後世曆代文獻則多于“中風”一病中讨論。
“痿證”指四肢肌筋瘦軟弛瘋不能活動,多為四肢或雙下肢對稱性癱瘓,故與半身不遂不同。“癱瘓”為肢體不能活動的總稱,“半身不遂”包括在癱瘓之内,系指一側上下肢癱瘓。痹證偶可有偏身疼痛,因而可緻半身不能活動,狀似半身不遂,然其臨床表現為因痛而不敢活動,故與半身不遂不同。 ..
常見證候
風中經絡半身不遂: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肌膚不仁,伴見口眼喁斜,語言不利,或有發熱惡寒,頭痛,骨節痛,肢體拘急,舌苔白膩,脈象浮滑。
肝陽化風半身不遂:頭痛眩暈,耳鳴眼花,心煩易怒,面紅目赤,遇有激怒則突發半身不遂,舌強語謇,口眼喁斜,甚則嘔吐,神志不清等症,舌質紅,脈弦數。
痰熱内閉半身不遂:突然昏仆,神識不清,半身不遂,口眼喁斜,兩手握固,牙關緊閉,面紅目赤,喉中痰鳴,喘促躁動,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
痰濕蒙閉心竅半身不遂:卒暴僵仆,半身不遂,嗜睡或昏睡,神識不清,兩手握固,痰涎壅盛,顔面虛浮,牙關緊閉,靜而不煩,面白唇紫,四肢不溫,舌白滑膩,脈沉滑或緩。 ,
陽脫半身不遂:突然昏仆,半身不遂,神識不清, 目合口開,手撒遺尿,鼻鼾息微,四肢逆冷,面色蒼白,額出冷汗,舌痿而淡白,脈沉細微。亦可醒後見半身不遂。
陰虛陽浮半身不遂:突然半身不遂, 昏不識人, 口眼喁斜,亦可見目合口開,手撒遺尿,鼻鼾息微,然手足冷而面顴紅赤,舌痿而紅,脈沉細欲絕。亦可于蘇醒後方見半身不遂。
氣虛血瘀半身不遂:半身不遂,面色蒼白,偏身枯瘦,肌膚不仁,或手足腫脹,筋脈拘急,上肢屈曲,下肢伸直,上下肢強制屈伸則疼痛,或有半身刺痛。舌淡白,或晦滞有瘀血斑點,脈弦細或澀結。
肝腎虧虛半身不遂:病人多年高力衰,面色蒼白,腰酸腿軟,齒搖發脫,耳鳴健
忘,眩暈目糊,語言不利,神情呆滞,智能低下,如癫如癡,半身不遂逐漸發生。舌淡
白,脈沉細弱。
風中經絡半身不遂與肝陽化風半身不遂:前者由于正氣不足,脈絡空虛,腠理疏松,風邪乃得以乘襲,風邪引動痰濕,流竄經絡,氣血滞塞而發病。後者多由肝腎陰虛,肝陽偏亢,陰虛陽亢,水不涵木則風陽内動,上擾清空,風陽挾痰走竄經絡而發病。二者症狀相似,然前者為風邪外感,故可見發熱惡寒等六經形症,舌苔白膩,脈浮或弦緊;後者有肝陽偏亢、氣血上逆之症狀,如頭痛眩暈,面紅目赤,舌紅,脈弦數。前者治法為祛風通絡,養血和營,用大秦艽湯加減;
大秦艽湯
秦艽9克 甘草6克 川芎6克 白芍6克 細辛1.5克 川羌活3克 防風3克 黃芩3克 石膏6克 吳白芷3克 白術3克 生地3克 熟地3克 白茯苓3克 川獨活6克
1.如遇天陰,加生姜以祛風溫陽散寒;
2.心下痞,加枳實以行氣消痞。
3.若無内熱,可去黃芩、石膏、生地;
4.若表證不明顯,可酌減細辛、白芷、防風之類。
大秦艽湯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
[異名] 秦艽湯(《校注婦人良方》卷3)。
[組成] 秦艽三兩(90g) 甘草二兩(60g) 川芎二兩(60g) 當歸二兩(60g) 白芍
藥二兩(60g) 細辛半兩(15g) 川羌活 防風 黃芩各一兩(各30g) 石膏二兩(60g)
吳白芷一兩(30g) 白術一兩(30g) 生地黃一兩(30g) 熟地黃一兩(30g) 白茯苓一兩
(30g) 川獨活二兩(60g)
[用法] 上锉。每服一兩(30g),水煎,去滓溫服。
[功用] 祛風清熱,養血活血。
[主治] 風邪初中經絡證。口眼喁斜,舌強不能言語,手足不能運動,風邪散見,不拘一經者。
後者則用平肝潛陽,滌痰通絡法,以天麻鈎藤飲加減。
天麻鈎藤飲
天麻9克(焗服) 鈎藤12克(後下) 生石決明18克(先煎) 山栀子9克 黃芩9克 川牛膝12克 杜仲9克 益母草9克 桑寄生9克 夜交藤9克 朱茯神9克
1.重證,加入羚羊角,則藥力益著;
2.若進入後期血管硬化之症,加酌加槐花、海藻,蓋現代研究稱所含路丁有改變血管硬化之功。
3.陽亢化風,眩暈較甚,唇舌或肢體發麻者,除羚羊角外,可酌加代赭石、牡蛎、龍骨、磁石等以鎮肝潛陽熄風;
4.肝火偏盛,頭痛較劇,面紅目赤,舌苔黃燥,脈弦數者,可酌加龍膽草、夏枯草、丹皮,或加服龍膽瀉肝丸以清肝瀉火;
5.便秘,可加大黃、芒硝,或加服當歸龍荟丸以瀉肝通俯;
6.肝腎陰虛明顯,可酌加女貞子、枸杞子、白芍、生地、何首烏等以滋養肝腎。
天麻鈎藤飲
(《中醫内科雜病證治新義》)
[組成] 天麻(9g) 鈎藤(12g) 生決明(18g) 山栀(9g) 黃芩(9g) 川牛膝
(12g) 杜仲(9g) 益母草(9g) 桑寄生(9g) 夜交藤(9g) 朱茯神(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 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
[主治] 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頭痛,眩暈,失眠,舌紅苔黃,脈弦。
痰熱内閉半身不遂與濕痰蒙閉心竅半身不遂:二者皆屬痰濕壅盛,蒙閉清竅之證,然前者由肝陽暴張,陽亢風動,氣血上逆,肝火挾痰熱上逆所緻;後者則由飲食失節,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緻使痰涎閉塞,陽氣不能運行而成。二者臨床表現不同,面紅氣粗,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是痰熱内閉半身不遂之特點;面白唇紫,四肢不溫,苔白滑膩,脈沉滑,乃痰濕蒙閉心竅半身不遂之特點。前者屬陽閉,治宜辛涼芳香開竅,用至寶丹,及滌痰平肝清熱祛風之劑,如羚羊鈎藤湯;
羚羊鈎藤湯方
羚羊角4.5克(刨細絲,先30分鐘) 霜桑葉6克 川貝12克(去心) 鮮生地15克 雙鈎藤9克(後下) 滁菊花9克(後下) 茯神木9克 生白芍9克 生甘草2.4克 淡竹茹15克(先煎)
1.氣分熱盛而見壯熱汗多、渴欲冷飲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氣分之熱;
2.營血分熱盛而見肌膚發斑、舌質紅或降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營涼血;
3.兼腑實便秘者,加大黃、芒硝以通腑洩熱;
4.兼邪閉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宮牛黃丸以涼開止痙;
5.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蠍、僵蠶、蜈蚣等以熄風止痙;
. 7.高熱不退,津傷較甚者,加玄參、天冬、麥冬等以滋補津液。
8.若無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羚角鈎藤湯
(《通俗傷寒淪》)
[組成] 羚角片錢半(4.5g)先煎 霜桑葉二錢(6g) 京川貝四錢(12g)去心 鮮生
地五錢(15g) 雙鈎藤三錢(9g)後人 滁菊花三錢(9g) 茯神木三錢(9g) 生白芍三錢
(9g) 生甘草八分(2。4g) 淡竹茹五錢(15g)鮮刮,與羚角先煎代水
[用法]水煎服。
[功用] 涼肝熄風,增液舒筋。
[主治] 熱盛動風證。高熱不退,煩悶躁擾,手足抽搐,發為痙厥,甚則神昏,舌绛而幹,或舌焦起刺,脈弦而數。
後者屬陰閉,治宜辛溫芳香開竅,用蘇合香丸,及滌痰熄風藥,
蘇合香丸(吃力伽丸)
(《廣濟方》,錄白《外台秘要》卷13)
[異名] 安息香丸(《中藏經》卷下)、白術丸(《蘇沈良方》卷5)、乞力伽丸(《普濟
方》卷237)、蘇合丸(《赤水玄珠》卷4)。
[組成] 吃力伽即白術 光明砂研 麝香當門子 诃黎勒皮 香附子中白 沉香重者
青木香 丁子香 安息香 白檀香 荜茇上者 犀角各一兩(各30g) 熏陸香 蘇合
香 龍腦香各半兩(各.15g)
[用法] 上十五味,搗篩極細,白蜜煎,去沫,和為丸。每朝取井華水,服如梧子
四丸,于淨器中研破服,老小每碎一丸服之,冷水、暖水,臨時斟量。仍取一丸如彈
丸,蠟紙裹,绯袋盛,當心帶之。忌生血物、桃、李、雀肉、青魚、酢等(現代用法:
口服,每次1丸,小兒酌減,一日l一3次,溫開水送服。昏迷不能口服者,可鼻飼給
藥)。
[功用] 溫通開竅,行氣止痛。 .
[主治] 寒邪、穢濁或氣郁閉阻機竅之證。中風、中氣及感受時行瘴疠之氣,突
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苔白,脈遲,以及氣滞寒凝,心腹猝痛,甚則昏
厥。
如導痰湯加天麻、僵蠶、石菖蒲等藥物。
導痰湯
半夏12克 姜天南星3克 枳實3克 橘紅3克 赤茯苓3克
1.臨證濕痰内阻,氣機不暢而兼寒象者,可加幹姜、細辛以溫化痰飲;
2.若兼有化熱之象者,可酌加竹茹、天竺黃等以清化痰郁所化之熱;
3.若痰阻風動,眩暈較重,可加天麻、白術等以熄風止眩。
導 痰 湯
(皇甫坦方,錄自《傳信适用方》卷1)
[組成] 半夏湯洗七次四兩(12g) 天南星細切、姜汁浸 枳實去瓤 橘紅 赤茯苓
各一兩(各3g) .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三大錢(10g),水兩盞,生姜十片,煎至一盞;去滓,食
後溫服(現代用法:加生姜4片,水煎服)。
[功用] 燥濕祛痰,行氣開郁。
[主治] 痰厥。頭目旋暈,或痰飲壅盛,胸膈痞塞,脅肋脹滿,頭痛嘔逆,喘急痰
嗽,涕唾稠粘,舌苔厚膩,脈滑。
陽脫半身不遂與陰虛陽浮半身不遂:二者皆屬脫症,此乃危候,由于神識不清,确定半身不遂在于何側每遇困難,然仔細觀察其兼症有口角喁斜,搬動肢體可見半身不遂側癱軟明顯等即可判定。前者多因元氣衰微而緻陰陽離決,後者則由于陰竭于下而孤陽上越。二者雖皆有神昏,汗出手撒口開,二便失禁等症。但前者為陽氣衰弱,故現四肢逆冷,面色蒼白,額出冷汗,脈細微等症狀;後者則為孤陽上越,故現面赤如妝,舌紅,脈浮大無根或沉細欲絕之象。前者治宜益氣回陽,方用參附湯;
參附湯
人參6克 附子10克
1.當用于休克、心衰而見手足厥冷、脈微欲絕、大汗不止的陽氣欲脫之證時,可加煅龍骨、煅牡蛎、山萸肉、白芍、炙甘草等斂汗潛陽之品,以增強固脫之效。
2.若伴有煩燥内熱,口幹顴紅,汗出粘手,為氣陰俱竭,可去附子,加麥冬、西洋參、五味子益氣養陰。
參 附 湯
(《濟生續方》,錄自《醫方類聚》卷150)
[異名] 附參湯(《古今醫統大全》卷22)、轉厥安産湯(《葉氏女科證治秘方》卷3)。
[組成] 人參半兩(9g) 附子一兩(15g)
[功用] 上哎咀,分作三服,水二盞,加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服。
[用法] 益氣,回陽,固脫。
[主治] 元氣大虧,陽氣暴脫證。手足逆冷,頭暈喘促,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脈
微欲絕。
後者須用壯水制火法,地黃飲子加減。
地黃飲子
肉桂1.5克 附子1.5克 肉苁蓉1.5克 白茯苓1.5克 熟地黃1.5克 麥冬1.5克 五味子1.5克 遠志1.5克 菖蒲1.5克 山茱萸1.5克 巴戟天1.5克 石斛1.5克 薄荷7片
1.若用于腎虛之痱證,減去石菖蒲、遠志等宣通開竅之品;
2.喑痱以陰虛為主,而痰火盛者,減去溫燥的附子、肉桂,酌加川貝、竹瀝、膽星、天竺黃等以清化痰熱;
3.兼有氣虛者,适當加黃芪、人參以益氣。
地黃飲子(地黃飲)
(《聖濟總錄》卷51)
[組成] 熟幹地黃焙 巴戟天去心 山茱萸炒 肉苁蓉酒浸,切,焙 附子炮裂,去
皮、臍 石斛去根 五味子炒 桂去粗皮 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兩(各30g) 麥門冬去心,
焙 遠志去心 菖蒲各半兩(各15g)
[用法]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9—15g),水一盞,加生姜三片,大棗二
枚(擘破),同煎七分,去滓,食前溫服。
[功用] 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
[主治] 喑痱。舌強不能言,足廢不能用,口幹不欲飲,足冷面赤,脈沉細弱。
[病機分析] 喑者,舌強不能言語也;痱者,足廢不能行走也。喑痱之疾,乃下元
虛衰,虛陽上浮,痰濁随之上泛,堵塞竅道所緻。腎主骨,下元虛衰,則筋骨痿軟無
力,甚至足廢不用;足少陰腎脈挾舌本,腎虛精氣不能上承,舌本失榮,加之虛陽上
浮,痰濁随之上泛,堵塞心之竅道,故舌強不語;它如口幹不欲飲,足冷面赤,脈沉細
而弱等症,均屬腎陰不足,虛陽浮越之征。斯證雖然本虛标實,上實下虛,但以下元虛
衰為主。
氣虛血瘀半身不遂與肝腎虧虛半身不遂:前者多由氣血虧虛,失于運行而緻瘀血阻絡,常見于年高患者,或嬰兒産傷,或頭顱外傷,瘀血停着日久所造成,或中風日久,氣血虧虛所緻。後者則多由虛損耗傷或先天禀賦不足,腎精肝血不充,筋脈失于濡養而緻。前者兼見氣虛血瘀,如肌膚甲錯,面色蒼白,少氣懶言, 自汗神疲,口唇指甲淡白,舌具瘀血斑點,脈細澀等症;而後者兼見肝腎虧虛表現,筋脈拘急,腰酸腿軟。耳鳴目糊,筋惕肉瞤,如癡如呆。氣虛血瘀者可用補氣活血化瘀法,用補陽還五湯加減;
補陽還五湯
生黃芪120克 當歸尾6克 赤芍4.5克 地龍3克 川芎3克 桃仁3克 紅花3克
1.治療中風偏癱,偏寒者,可加肉桂、巴戟天等溫腎散寒;
2.脾虛者,可加黨參、白術以健脾益氣;
3.痰多者,加法半夏、天竺黃以化痰;
4.語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遠志以開竅化痰;
5.口眼?斜者,加白附子、僵蠶全蠍以祛風化痰通絡;
6.偏癱日久,療效不顯者,加水蛭、虻蟲以破瘀通絡
7.下肢痿軟者,加杜仲、牛膝以補益肝腎;
8.頭昏頭痛者,加菊花、蔓荊子、石決明、代赭石以鎮肝熄風。
補陽還五湯
(《醫林改錯》卷下)
[組成] 黃芪生四兩(120g) 歸尾二錢(6g) 赤芍一錢半(4.5g) 地龍去土一
錢(3g) 川芎一錢(3g) 桃仁一錢(3g) 紅花一錢(3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補氣,活血,通絡。
[主治] 中風。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尿遺不
禁,舌黯淡,苔白,脈緩。
肝腎虧虛者用滋補肝腎法,地黃飲子加減。
半身不遂一症,多屬“中風”症狀之一,輕者可分為風痰阻絡、肝陽化風等證,重者則為閉證及脫證。閉證、脫證中又須區别為陽閉、陰閉、陽脫,陰脫。
[文獻别錄]
<症因脈治)卷一:“外感半身不遂:半身不遂之症,身發寒熱,暴仆卒倒,醒後或左或右,偏廢不用,或痛或木,或熱或冷,二便赤澀,此外感半身不遂之症也。半身不遂之因,起居不慎,衛氣不固,風邪入于經絡,邪踞不散,氣血阻絕,則半身為之廢矣。半身不遂之脈,或病左,左手無脈。病右,右手無脈。或病左,左脈反大;病右,右脈反大。”
“内傷半身不遂:半身不遂之症,或一手一指,先見麻木,一年半載,漸漸不能舉動,此病起于緩者。或痰火内作,忽而僵仆,少頃即蘇,半身不能舉動,此病因于火而急者。二者皆無表邪形象,故而内傷半身不遂也。半身不遂之因,或氣凝血滞,脈痹不行,或胃熱生痰,流入經隧,踞絕道路,氣血不得往還,或浩飲所傷,酒濕成癱,則半身不遂之症作矣。半身不遂之脈,沉澀者血痹,沉滑者結痰。沉數者酒濕;脈虛氣虧,脈細血少。”
31.角弓反張
角弓反張是指項背強急,腰背反折,身體後仰如弓的症狀。<靈樞。經脈):“經脈之病。寒則反折筋急”。<靈樞.熱病>說: “熱而痙者死,……腰折、瘈疚,齒噤骱也。”均指角弓反張而言。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首先提出角弓反張一詞,列“角弓反張候”,雲:“風邪傷人,令腰背反折,不能俯仰,似角弓者,由邪入諸陽經故也。”角弓反張可見于多種急性熱病、急慢驚風、破傷風等疾病中。
常見證候
寒濕阻絡角弓反張:角弓反張,口噤不語,四肢抽搐,發熱惡寒,頭痛身痛,苔薄白,脈浮緊。
陽明熱熾角弓反張:角弓反張, 口噤骱齒,手足攣急,面紅目赤,高熱,不惡寒反惡熱,大汗出, 口渴引飲,甚則谵妄,腹脹便結,舌 紅苔黃燥,脈弦數有力。
血熱風盛角弓反張:角弓反張, 口噤抽搐,身熱夜甚, 口幹但不甚渴飲,心煩不寐,甚至昏迷谵妄,或見癍疹透露,舌質紅绛,脈細數 等症。
氣血兩虛動風角弓反張:角弓反張,四肢搐搦,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神疲乏力,自汗盜汗,面白無華,舌質淡,脈弦細。 .
金創風毒角弓反張:角弓反張,惡寒發熱,頭痛,顔面肌肉痙攣,呈苦笑面容,牙關緊閉,舌強口噤,舌紅苔黃,脈弦數。 、
寒濕阻絡角弓反張:本證由外感寒濕之邪,阻滞經絡,濕性凝滞,寒主收引,故出現角弓反張,口噤不語,筋脈拘急等症。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痙項強,皆屬于濕。”(靈樞.經脈)說:“經脈之病,寒則反折筋急”。因寒濕邪在表,故出現發熱惡寒,頭痛身痛,苔白脈浮等表證。本證凡屬表實無汗,脈浮緊者,古稱“剛痙”,
治宜解肌發汗,方選葛根湯加
若為表虛,脈沉細者,古稱“柔痙”,
治宜和營養津,方選瓜蒌桂枝湯加減。
陽明熱熾角弓反張與血熱風盛角弓反張:陽明熱熾角弓反張為外邪入裡化熱,邪熱熏蒸于陽明氣分,熱熾傷津,筋脈失養所緻。所以在角弓反張,口噤骱齒,手足攣急的同時,伴有面紅目赤,發熱不惡寒反惡熱,大汗出,口渴引飲,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等陽明熱盛的表現。治當清熱救津,方選白虎加人參湯加減。若兼見腹滿便結之腑實證,治當洩熱存陰,方選增液承氣湯加減。血熱風盛角弓反張為外感溫熱之邪,内傳營血,内熱亢盛。引動肝風所緻。所以在角弓反張, 口噤抽搐的同時,出現身熱夜甚,心煩不寐,時有谵語,甚至昏迷谵妄,癍疹,舌質紅绛,脈弦細數等營分及血分的證候。治宜清熱涼血,熄風平肝,方選犀角地黃湯合羚羊鈎藤湯加減。若遷延日久,陰液耗損,筋脈失養,餘熱未清,則出現低熱盜汗,顴紅消瘦,五心煩熱,口幹舌燥,舌光紅少苔,脈細數無力等陰虛内熱之證。
治宜育陰熄風,方選大定風珠加減。
陽明熱熾角弓反張與血熱風盛角弓反張,除角弓反張之外,二者之鑒别在于前者兼見大熱,大渴,大汗,脈數有力等陽明熱盛之證;後者則見身熱夜甚,神昏谵語,皮膚癍疹等熱擾營血之證。
氣血兩虛動風角弓反張:本證由于久病正虛,或汗、下、失血造成氣血兩傷,筋脈失養而拘急所緻。所以在角弓反張,四肢搐搦的同時,有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神疲乏力,自汗盜汗,面色無華,舌質淡白,脈細等氣血嚴重不足之症。正如<金匮要略心典。痙濕暍崗脈證治)所說: “亦有亡血竭氣,損傷陰陽,而變成痙者。”本證無表證,亦無大熱證,可與寒濕阻絡,陽明熱熾及血熱風盛三證之角弓反張相鑒别。
氣血兩虛動風角弓反張治宜大補氣血,
方選八珍湯化裁。 ,
金創風毒角弓反張:此證因金創或一般外傷皮肉破損,創口不潔,風毒之邪侵犯經脈所緻,又稱“破傷風”。本證雖然角弓反張,牙關緊閉,舌強口噤等表現與上述諸證有相似之處,但必有外傷史及顔面肌肉痙攣呈苦笑面容等獨特症狀。治療宜祛風定痙,方選玉真散加減。
總之,角弓反張可見于多種病證,臨床上必須鑒别表裡虛實。寒濕阻絡角弓反張為表證,其餘各證之角弓反張均屬裡證。裡證宜進一步明辨虛實,陽明熱熾角弓反張,血熱風盛角弓反張及金創風毒角弓反張均為實證;氣血兩虛動風角弓反張為虛證。動風與津傷是角弓反張病機中的兩個重要環節,因此在辨證論治中,必須抓住祛風和養陰生津的治療原則。
[文獻别錄]
<素問.骨空論):“督脈為病,脊強反折。”
<景嶽全書.痙證>:“凡屬陰虛少血之輩,不能養營筋脈,以緻搐攣僵仆者。皆是此證。如中風之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殘,陰之敗也;産婦之有此者,必以去血過多.沖任竭也;瘡家之有此者,必以血随膿出,營氣涸也;小兒之有此者,或以風熱傷陰遂為急驚,或以汗瀉亡陰遂為慢驚。凡此之類,總屬陰虛之證。”
(濕熱病篇):“濕熱證,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牽引拘急,甚則角弓反張,此濕熱侵入經絡脈隧中。宜鮮地龍、秦艽、威靈仙、滑石、蒼耳子、絲瓜藤、海風藤、酒炒黃連等味。”
321.半身麻木
麻木僅見于半側肢體者為半身麻木。
在古代醫籍中,半身麻木與四肢麻木均屬于“痹”、“中風”等病證範疇,金代以後始有麻木症名。
本文專論半身麻木,至于四肢麻木者,另列專節論述。
常見證候
脾胃氣虛半身麻木:半身麻木,伴有肢軟無力,并有心慌、氣短、畏風、自汗、脈弱、舌淡、苔薄白等。
營虛半身麻木:半身麻木,伴有面色少華、自汗、消瘦、脈細弱、舌淡嫩,苔薄略幹。 .
風寒襲絡半身麻木:半身麻木,伴有頭疼身痛,惡風寒,無汗,脈弦緊,舌苔薄白潤。
肝風内動半身麻木:半身麻木,伴有不同程度的震顫,并有頭暈、頭痛、煩躁易怒,失眠多夢,脈弦有力,舌質暗紅,苔少或薄黃而幹。
濕痰阻絡半身麻木:半身麻木,伴有沉重感,并有頭昏沉、嘔惡、胸悶不舒,脈滑,舌淡黯,苔滑潤或白膩。
脾胃氣虛半身麻木與營虛半身麻木:皆為虛證,起病緩慢。但病因、病機不同。脾胃氣虛半身麻木多因勞力過度,飲食不節,或藥物攻伐太過,以緻中氣受損,元氣不充,發生麻木。營虛半身麻木多緣失血過多,或房勞、多産損耗營血。或熱病後期陰液受灼,或服辛溫助熱之品,使陰血虧損,筋脈失榮,則發生麻木。脾胃氣虛半身麻木責之于脾氣虛餒,如薛立齋說“臂麻木體軟脾無用也”;營虛半身麻木則究于肝腎不足。
根據古人經驗和臨床觀察,脾胃氣虛半身麻木多發于右側肢體,伴有微惡風,時汗出,心悸,氣短等;營虛半身麻木多發生于左側肢體,伴有頭暈、目眩、失眠、心悸等。兩證的脈象均呈弱象,但氣虛脈偏緩,營虛脈偏細。治療方法,脾胃氣虛半身麻木宜補氣柔筋,方選神效黃芪湯;
神效黃耆湯
處方蔓荊子3克 陳皮(去白)15克 人參24克 炙甘草 白芍藥各30克 黃耆60克
制法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治渾身麻木不仁;兩目緊急縮小,羞明畏日,隐澀難開,或視物無力,睛痛昏花,手不能近,或目少睛光,或目中熱如火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臨卧時稍熱服。
小便淋澀,加澤瀉15克;有大熱證,加酒洗黃柏0.9克;如麻木不仁,雖有熱不用黃柏,隻加黃耆至90克;如眼縮急,去芍藥;如麻木甚者,加芍藥至60克。
注意服藥期間,忌酒、醋、面、大料、蔥、韭、蒜辛物。
摘錄《蘭室秘藏》卷上
營虛半身麻木宜養血柔筋,方選滑氏補肝散。
補肝湯
方劑來源 清。<醫宗金鑒}。
組成與用法 當歸10克 白芍10哀 熟地10克 炙甘草6克
川芎6克 木瓜6克 酸棗仁6克
水煎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補肝養筋明目。主治肝血不足,筋緩手足不能
收持,目暗視物不清,舌質淡,脈弦細。
現代臨床 常用以治療腓腸肌痙攣,末梢神經炎,肢體抽動症,
夜盲等;又用以治療頸椎病,慢性肝炎,格林一巴利綜合征等病症。
例如。
(1)腓腸肌痙攣 本方加減,治療12例。結果;服藥6一12劑
後,全部治愈(《廣西中醫藥)1990年第4期)。
(2)末梢神經炎 本方加減治療。患者病已2年,兩手至肘麻木、
疼痛,每因受涼或過勞加重。結果;服藥3劑後,症狀減輕;繼進9劑告
愈。随訪1年,未見複發(《遼甯中醫雜志)1989年第工1期)。
(3)肢體抽動症 本方加減治療。患者病已1年,肢體不由自主
抽動。結果:服藥3劑後,諸症大減;再進6劑,治愈。随訪1年,未曾
複發(《遼甯中醫雜志》1989年第11期).
(4)小兒夜盲症 本方加減治療。患者入暮視物不清,行路困難。
結果:服藥4劑後,告愈(《四川中醫》1987年第11期)。
(5)頸椎病 本方加減治療。患者病已5月,後項脹痛、轉側不
利;經X線攝片提示:頸椎生理弧度變直,第5、6頸椎體現角尖狀增生
性改變。結果;服藥15劑後,臨床症狀消失,再進10劑,以資鞏固(《四
川中醫》1989年第2期)。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肝血不足,筋緩目暗之證。方用四物湯補
血調血,意在治本,合以木瓜養肝舒筋,為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筋緩
手足不能以持、目暗、舌質淡、脈弦細,為其辨證要點。
臨床如見血虛甚,可加首烏、杞子,氣虛,可加黃芪、人參;肢體拙
動,加全蠍、地龍等。
曆代方書中與本方同名者,尚有.
(1)瘩千金要方》補肝湯,由甘草.桂心、山茱萸、細辛、桃仁、柏子
仁、茯苓、防風、大棗組成;功能柔肝緩急;主治肝氣不足,兩脅下滿,筋
急不能太息,四肢厥冷。
(2)《蘭室秘藏》補肝湯,由柴胡、升麻、藁本、蒼術、半夏、神曲、茯
苓、生姜組成;功能散風,和胃,化痰;主治感受風邪、頭痛惡風,惡心嘔
吐,不思飲食,咳嗽稀痰。
(3)<金匮翼》補肝湯,由幹地黃、當歸、白芍、川芎、陳皮、甘草組
成;功能養肝緩急止痛;主治肝虛脅痛,脅下筋急,不得太息,目昏不明,
過勞即甚.
風寒襲絡半身麻木與肝風内動半身麻木皆為實證,起病較快。但風寒襲絡半身麻木乃由風寒侵襲皮毛,由皮毛入于絡脈,絡脈閉阻所緻。肝風内動半身麻木是由于肝陽素旺,陽亢生風,風竄經絡,經絡失榮而發病。從病因上,風寒外襲半身麻木有感受風寒史,而肝風内動半身麻木多與情志波動有關。兩證的辨别要點為:風寒襲絡半身麻木伴有身疼及惡風脈浮等表證,肝風内動半身麻木伴有不同程度的震顫,及頭暈頭痛脈弦等肝旺證。前者治宜辛溫解表、舒筋活絡,方選黃芪桂枝五物湯加蜈蚣、僵蠶;
黃芪桂枝五物湯
黃芪9克 白芍9克 桂枝9克 生姜18克 紅棗12枚
1.氣虛甚者,倍黃芪,加黨參以益氣通經固表;
2.血虛者,加當歸、雞血藤以補血和血;
3.陽虛肢冷者,加附子以溫陽散寒;
4.筋攣麻痹者。加桃仁、紅花以活血通絡。
黃芪桂枝五物湯
’ (《金匮要略》)
[異名] 黃芪湯(《聖濟總錄》卷19)、黃芪五物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3)、桂
枝五物湯(《赤水玄珠全集》卷12)、五物湯(《東醫寶鑒。雜病篇》卷2)。
[組成] 黃芪三兩(9g) 芍藥三兩(9g) 桂枝三兩(9g) 生姜六兩(18g)
大棗十二枚(4枚)一方有人參
[用法] 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功用] 益氣溫經,和血通痹。 . . .
[主治] 血痹。肌膚麻木不仁,脈微緊。
後者治宜平肝熄風、柔筋活絡,方選天麻鈎藤飲。
天麻鈎藤飲
天麻9克(焗服) 鈎藤12克(後下) 生石決明18克(先煎) 山栀子9克 黃芩9克 川牛膝12克 杜仲9克 益母草9克 桑寄生9克 夜交藤9克 朱茯神9克
1.重證,加入羚羊角,則藥力益著;
2.若進入後期血管硬化之症,加酌加槐花、海藻,蓋現代研究稱所含路丁有改變血管硬化之功。
3.陽亢化風,眩暈較甚,唇舌或肢體發麻者,除羚羊角外,可酌加代赭石、牡蛎、龍骨、磁石等以鎮肝潛陽熄風;
4.肝火偏盛,頭痛較劇,面紅目赤,舌苔黃燥,脈弦數者,可酌加龍膽草、夏枯草、丹皮,或加服龍膽瀉肝丸以清肝瀉火;
5.便秘,可加大黃、芒硝,或加服當歸龍荟丸以瀉肝通俯;
6.肝腎陰虛明顯,可酌加女貞子、枸杞子、白芍、生地、何首烏等以滋養肝腎。
天麻鈎藤飲
(《中醫内科雜病證治新義》)
[組成] 天麻(9g) 鈎藤(12g) 生決明(18g) 山栀(9g) 黃芩(9g) 川牛膝
(12g) 杜仲(9g) 益母草(9g) 桑寄生(9g) 夜交藤(9g) 朱茯神(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 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
[主治] 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頭痛,眩暈,失眠,舌紅苔黃,脈弦。
濕痰阻絡半身麻木:由于脾不化津,津蓄成濕,濕聚為痰,痰伏經絡,氣血失養,出現半身麻木。辨證要點為:①形體較胖;②麻木伴有肢體沉重;③脈弦滑,苔白滑或潤膩,婦人白帶多。本症濕痰為标,脾虛為本,故治宜健脾益氣,佐以化痰通絡,方選半夏白術天麻湯加味
半夏白術天麻湯
半夏4.5克 明天麻3克(包) 茯苓3克 橘紅3克 白術9克 甘草1.5克 生姜3克 紅棗2枚
1.若濕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加澤瀉、桂枝以利濕化飲;
2.若肝陽偏亢者,加鈎藤、代赭石以潛陽熄風。
半夏白術天麻湯
(《醫學心悟》卷4)
[組成] 半夏一錢五分(4.5g) 天麻 茯苓 橘紅各一錢(各3g) 白術三錢
(9g) 甘草五分(1.5g)
[用法] 生姜一片,大棗二枚,水煎服。 .
[功用] 燥濕化痰,平肝熄風。
. [主治] 風痰上擾證。眩暈頭痛,胸悶嘔惡,舌苔白膩,脈弦滑等。
半身麻木一症較四肢麻木為重。有資料報導, “單側肢體麻木乏力,便是中風的重要先兆”,(<上海中醫雜志>8:8,1981)。其中肝風内動所緻者尤易發生。但我們也不可忽視氣血虛損半身麻木。氣虛容易招風,血虧則易生風。隻有氣血充沛, “五腑元真通暢”,才能“不令邪風幹忤經絡”。因此加強鍛煉,調節飲食,養性怡神,保持氣血和暢才是預防中風的大法。
[文獻别錄]
<蘭室秘藏。婦人門):“麻木為風,三尺之童,皆以為然,細較之則有區别耳。久坐而起,亦有麻木,如繩縛之久,釋之覺麻作而不敢動,良久則自已。以此驗之,非為風邪,乃氣不行。主治之當補其肺中之氣,則麻木自去矣。如經脈中陰火乘其陽分,火動于中為麻木也,當兼去其陰火則愈矣。時痰嗽者,秋涼在外在上而作也,當以溫劑實其皮毛。身重脈緩者,濕氣伏匿而作也。時見躁作,當升陽助氣益血,微瀉陰火與濕,通行經絡,調其陰陽則已矣。”
<雜病源流犀燭.麻木源流):“有自頭麻至心窩而死,或自足心麻至膝蓋而死者。”
33.浮 腫
浮腫是指通身或局部水腫,按之凹陷者。
浮腫是指通身或局部水腫,按之凹陷者。
<内經)把浮腫稱作“水”、 “水腫”,并分為“風水”、 “石水”、 “湧水”等證候;
(金匮要略)又稱“水氣”,設有專篇論述,并分為“風水”、“皮水”、“正水”、“石水”數種;元朱丹溪則分成“陽水”、“陰水”兩大類,為後世所宗。
皮膚浮腫應有“水腫”和“氣腫”之分。前者皮膚腫脹而有水色,按之陷下不起;後者皮色不變,按之即起。本節所論者是水腫。
此外,若浮腫偏于下肢者,參見“足腫”節。婦科的“妊娠腫脹”、 “産後浮腫”,另設專篇讨論,不屑本節論述範圍。
常見證候
風寒犯肺浮腫與風熱犯肺浮腫:前者因外感風寒,肺氣閉郁,失于宣發肅降。肺失肅降則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液輸布和排洩發生障礙,導緻水濕停留,出現小便不利和水腫;後者為風熱上受,肺失清肅,肺為水之上源,肺氣郁閉,失于清肅則不能通調水道,發為水腫。兩者病位皆在肺,肺位上焦,上焦水道不通,故腫勢以眼睑與頭面部為著。鑒别時。前者有風寒在表的惡寒重發熱輕、骨節酸痛等風寒之邪客于足太陽之表,太陽經氣不舒等表現;後者有風熱犯表的發熱重惡寒輕、咳嗽咽紅、溲短赤等風熱特點。前者脈多見浮緊;後者脈多見浮數。前者苔多薄白;後者苔多薄黃。治療原則,兩者皆發表,但風寒犯肺浮腫應疏解風寒,宣肺利水,可用麻黃加術湯;
麻黃加術湯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麻黃lOg(去節) 桂枝6g(去皮)
甘草3g(炙) 杏仁12g(去皮尖) 白術12g .
上5味,以水900m1,先煮麻黃,減200ral,去上沫,再下
諸藥,煮取250mi,去滓,溫服80ral,覆取微似汗。
張仲景方中有關藥物先煎的原理:《傷寒論》、《金匮要略》
中有很多方出現某藥先煎的記載.此者,多為減少該藥或他藥的
毒性,增加藥液中有效含量。麻黃先煎去沫,能破壞少量麻黃
堿,适當減少毒性;葛根湯中,其澱粉能防麻黃堿的揮發,所含
黃酮又能拮抗麻黃堿拟交感神經收縮血管作用,減少麻黃毒性;
蜀漆先煎,是為了破壞部分常山堿;大黃在大陷胸湯中先煎,是
為了破壞部分蒽醌類化合物,減緩瀉下作用,并使消炎、收斂作
用的有效成分盡量煎出;大棗在十棗湯中先煎,以減少大戟、甘
遂、芫花對胃的直接刺激;茯苓在苓桂甘棗湯中先煎,是因其量
大,保證煎取其有效含量,以發揮甯神利水功效;栝蒌實先煎,
取其味厚導痰氣下降而不傷胃;茵陳先煎,既保證煎出液清熱利
膽有效成分的濃度,又可破壞揮發油,緩解對胃腸的刺激。[浙江
中醫雜志,1981,(5):199]
(功效)發汗散寒,解表逐濕。
(主治)濕家身煩疼。症見發熱,頭痛,惡寒,無汗,身煩
疼,肌肉酸痛,苔白,舌質淡潤,脈沉緩或浮緊。
(臨證加減)
1.痹證風邪偏勝,其痛遊走不定者,加羌活、防風、老鹳
草;寒邪偏勝,疼痛劇烈者,加川烏、草烏、劉寄奴;濕邪偏
勝,其痛而腫者,加防己、茯苓、車前子等。
2.表實濕證,其人濕重,苔厚膩,腹滿者,白術易蒼術,
酌加大腹皮、香附、藿香、佩蘭、生薏苡仁等。
3.本方證如濕重苔膩厚,腹滿者,應白術易蒼術,加茯苓、
黃柏以增強燥濕之力。 .
4.麻黃加術湯中術之辨略:古代用“術”無赤(蒼)白之
分,後世則分赤白。麻黃加術湯中的“術”,用白術還是用蒼術?
本草書上有蒼術發汗,白術止汗之說。根據本證治療原則,不欲
其多汗,似宜用白術(原方亦用白術),但在臨床上卻多用蒼術,
用之亦無大汗之弊。我認為,蒼術發汗之說,未可盡信,隻能認
為蒼術走表之力勝于白術,而走表之藥并不等于發汗,如黃芪也
走表,豈可認為能發汗,故本證以用蒼術為佳。[金匮诠釋.上海中
醫學院出版社,1986]
5.麻黃、桂枝、白術(或蒼術)、甘草。水煎服。治寒濕腹
脹,身重身冷無汗者,名麻桂術甘湯。[脈因證治]
6.麻黃、桂枝、紅花、白芷、細辛、桃仁、赤芍、甘草。
加姜、蔥,水煎服。治傷後着寒,名麻桂溫經湯。[外科補要]
7.麻黃八錢,蒼術五錢,黃芪一錢五分,草豆蔻六分,柴
胡五分,羌活五分,生甘草四分,當歸梢四分,防風四分,炙甘
草三分,黃芩三分,五味子九個。為粗末,分作二服,水煎,臨
卧服。治秋冬每夜五更咳,連聲不絕,至天明日高方緩,口苦,
兩脅下痛,心下痞悶,卧而多驚,筋攣肢節疼痛,痰唾涎沫,El
晚神昏哈欠,不進飲食,名麻黃蒼術湯.[蘭室秘藏]
風熱犯肺浮腫應辛涼宣肺,清熱利水,可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麻黃6g 連翹6g 杏仁9g 赤小
豆30g 大棗12枚 生梓白皮15g 生姜6g 炙甘草6g
上8味,以天然雨水(飲用水亦可)2000ml,先煮麻黃,
再沸,去上沫,再下諸藥,煮取600ml,去滓,分溫3服,半日服完. 、
(功效)宣透表邪,清洩濕熱。
(主治)
; 主證:發熱,惡寒,無汗,頭身疼痛,心煩,或疹作癢,或
身目俱黃,小便黃、短少不利,苔白或薄黃,脈浮。
副證:或汗出不徹,或腫.
(臨證加減]
L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荨麻疹:藥用麻黃、連翹、赤小
豆、桑白皮、杏仁、甘草、生姜、大棗。發疹時形寒汗出惡風者
加黃芪、白術、防風;伴頭暈,奇癢者加荊芥、刺蒺藜;伴發熱,
舌質紅,苔黃,溲黃者加銀花、蟬蛻、僵蠶、牛蒡子;便秘者加
生大黃;伴皮膚潰爛、黃水浸淫者加龍膽草、茯苓、薏苡仁、蒼
術、茵陳、黃柏、生地;腹痛便溏者加白術、黨參、厚樸;鏡檢
大便有蛔蟲卵者加槟榔、使君子。[P9J.沖醫,1988,《l,:4。]
2.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治療玫瑰糠疹;工6例中病程長短
不一,發病在10天以内者6人,20天以内者4人,30-60天者
5人,2個月以上者1人。
3。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味治療急性濕疹樣皮炎:本方用麻
黃、杏仁、生姜各9g,連翹15g,桑白皮、大青葉、赤小豆、地
膚子各30g,生姜9g,大棗6g,甘草3g。皮損掀紅灼熱加生石
膏、生地;滲液明顯加苦參、黃柏;瘙癢甚加徐長卿、白藓皮;
藥疹加甘草30g,赤小豆6。g;發于上部加蟬悅6g,菊花20g;
發于下部加川牛膝9g,車前子15g。每日工劑,水煎服.第3煎
藥液加熱水洗浴或濕敷。
4.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治療水痘:藥用麻黃、甘草各
1.5g,連翹、紫草、生桑白皮各4.5g,杏仁3g,銀花藤lOg,
赤小豆9g.以上為3歲4,JL用量,劑量随年齡大小增減。每日工
劑,水煎服。[廣西中醫藥,1992,cl,:9--103
5。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治療小兒急性腎炎:本方用麻黃
4—9g,連翹8~15g,赤小豆15~25g,桑白皮9~12g,苦杏仁
6—9g,生姜3—6g,大棗4—6g,益母草9-15g,土茯苓10-
15g。表邪重加防風、荊芥;水腫麻黃加量;煩熱口渴加石膏;
濕熱毒邪去生姜、大棗,加金銀花、地丁;尿少且白細胞多加白
花蛇舌草,尿蛋白多加石韋、枇杷葉。用藥工周後,偏陰虛加女
貞子、旱蓮草;脾腎漸複,餘邪未盡加茯苓皮、山藥、芡實、薏
苡仁。每日1劑,水煎服,14日為1個療程。[新中醫,1997,
6.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急性,腎炎:加減方由炙麻黃、連
翹、赤小豆、桑白皮、生姜皮、小青草、葎草、茜草根、蒲黃、白茅
根組成。功能疏風解表,宣肺利水。[浙江中醫雜志,1987,《s,:196]
7。浮萍連翹赤小豆湯治療急性腎炎:由浮萍、麻黃、連翹、
澤瀉、滑石、冬瓜皮、赤小豆、茜草、大小薊組成。功用清熱解
毒,涼血止血,降壓利尿。主治小兒急性腎炎。 [中國醫藥學報,
8.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味治療急性腎炎水腫:基本方用麻
黃3-lOg,連翹、桑白皮、扁豆、薏苡仁、車前子、蠶砂各10
—30g,杏仁、姜皮各5~10g,赤小豆、白茅根、益母草、土茯
苓各30—60g。水腫重加地膚子、澤瀉;血尿重去姜皮,加生
地、小薊.每日1劑,15 日為1療程。[江西中醫藥,1993,cz,:343
9.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治療陽水、根據朱丹溪對水腫分為
陽水,陰水的理論,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為基本方治療陽水。咽
喉紅腫疼痛者加白牛蒡子9g,闆藍根15-30g,或生石膏30g;惡
風寒,發熱者加桑葉、蘇葉各9g;身腫不消者加黃芪15-30g,
防己9g,大腹皮9g,車前子12g;遍身瘡痍者與五味消毒飲合方;
小便短黃者加茅根15g,滑石18g。
10。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味治療蛋白尿:用麻黃連翹赤小豆
湯加蘇葉、防風等治療急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觀察到随着水腫
消退,蛋白尿也随之好轉。如水腫已退而蛋白尿尚未消失,仍可
繼續使用本方治療,蛋白尿常能消失。[新醫藥學雜志,1978
11.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治療急性腎炎并發展毒症:因麻
黃有升壓作用,故以防風代之,并加入鈎藤、夏枯草,治療急性
腎炎并發尿毒症3例。治療結果,患者血壓下降迅速,尿液自動
排出,腎功能很快恢複,随着血壓下降昏迷即迅速好轉。[江蘇中醫,
12.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肝腎綜合征:屬寒邪外束,玄府
閉塞,瘀熱郁阻脾胃,熏蒸肝膽,氣化失司,水濕浸漬,服本方
加茵陳、茯苓皮工5劑而愈;兼喘息型肺炎并發心衰,證屬肅降
失順,水道不通,瘀熱在裡,水氣淩心漬腎,本方合葶苈大棗瀉
肺湯化裁,半月後諸症悉退。[中醫雜志,1983,《9,:27]
13。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的臨床應用:本方具有清解表裡濕熱
之功,臨床用于治療黃疸、風水、低熱、隐疹、皲裂等多種疾
病,療效顯著。可根據病情适當加減,若無寒熱紛争,一般去
姜、棗、草;若無梓白皮,黃疸患者可用茵陳代之,其他患者以
桑白皮代。此外,濕熱欲從小便而出,可先煮麻黃以去麻黃之揮
發油,僅用麻黃堿的利尿作用;欲從汗解則無須先煮麻黃。[河南
中醫學院學報,1979,(4);17]
14。加味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其臨床
表現多為夜間突然起病,單個關節突然出現紅腫灼痛,甚者如刀
割樣痛,伴心煩,坐卧不安,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數。治療
用加味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炙麻黃6g,連翹15g,赤小豆30g,
生地lOg,地龍lOg,牛膝15g,白茅根20g,甘草5g.每天1
劑,水煎月艮。[湖南中醫雜志,1997,(6):15]
15.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治療血管神經性水腫:血管神經
性水腫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臨床表現為急性局限性腫脹
皮損,邊界不清,膚色正常或發紅,瘙癢。多發于眼睑、口唇、
耳垂、外陰及四肢等部位,常與荨麻疹伴發,呈現大小不等的局
限性風疹塊損害.重者可引起喉頭水腫,甚者導緻窒息而危及生
命。緻敏因子是花粉、揮發性物質、魚蝦、藥物、感染、昆蟲叮
咬。臨證運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治療之。治療基本方含麻黃
6g,連翹、赤小豆、銀花、地骨皮、紫草、朱茯苓、豬苓各
15g,荊芥、防風、甘草各lOg,桑白皮20g。3劑為1個療程。
臨證加減,兼有惡風寒、咽癢、咳嗽、哮喘者,酌加射幹、牛蒡
子、炙紫菀、炙冬花,以利咽潤肺;兼有腹痛腹瀉者,酌加黃
連、黃柏、廣木香、厚樸、白芍,以清熱燥濕,和胃止痛;惡心
嘔吐者,酌加法半夏、竹茹、枳殼、厚樸,以降逆止呃,健脾和
中;小便短少色黃者,酌加車前草、澤瀉、蒲公英、忍冬藤、六
一散,以清利濕熱;高熱者,酌加石膏、水牛角、丹皮、赤芍,
以清熱涼血。[湖北中醫雜志,1997,(5):s6]
水濕困脾浮腫與脾陽虛浮腫:水濕困脾浮腫多由脾氣素虛,無力運化水濕,濕聚困脾,或涉水淋雨,久居濕地,寒濕内侵,留滞中焦,脾為濕困,運化失職,水濕不得下洩,泛于肌膚發為水腫。脾主四肢,脾為濕困發為水腫,腫多由四肢而起;濕困于内,清陽不升,故頭重如裹;濕性多濁,水濕内停則身重困倦, 口淡;濕困中焦,升降失調,胃失和降,則胸悶泛惡;濕為陰邪,水濕内困,膀胱氣化不利,溲清而少。總之,水濕困脾浮腫辨證時需抓住濕邪重這一特點。而脾陽虛浮腫多由水腫實證失治, 日久損及脾陽,或因勞倦傷脾,脾虛運化無權,陽虛不能制水而發為水腫,其腫為腰腹以下為甚,常反複不愈,按之凹陷不起。且伴肢冷倦怠,納呆便溏等脾陽不足的症狀。臨床辨證時,水濕困脾,重在“濕”字,以實證表現為主,屬實中挾虛證;脾陽虛浮腫,重在“陽虛”,以虛象為著。水濕困脾者,治以溫化水濕,通陽利水法,方選胃苓湯、五皮飲等。脾陽虛者,應溫運脾陽、化濕利水并施,實脾飲主之。
胃苓湯
豬苓2.3克 澤瀉3.8克 白術2.3克 桂枝1.5克 茯苓2.3克 蒼術(泔浸)3克 姜厚樸1.5克 陳皮1.5克 炙甘草1.5克 生姜6克(包) 紅棗3枚(包)
胃苓湯(《世醫得效方》卷5) 五苓散 平胃散(各3g) 上合方,姜、棗煎
湯,空心服。功用:祛濕和胃,行氣利水。主治:夏秋之間,脾胃傷冷,水谷不分,洩瀉不止。
胃苓湯為五苓散與平胃散合方,取五苓散利水滲濕,平胃散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共奏祛濕和胃,行氣利水之功。
以上三方均為五苓散加減而成。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功專健脾利濕,主治脾虛
濕勝,洩瀉,小便不利諸證。茵陳五苓散即五苓散加入二倍茵陳,具有清熱利濕退黃作
用,适用于黃疸病濕重于熱,小便不利者。胃苓湯即平胃散與五苓散合方,具有祛濕和
胃,行氣利水作用,适用于水濕内盛的洩瀉,以及水腫、腹脹、小便不利等。
五皮飲:
陳皮5克 茯苓皮5克 姜皮5克 桑白皮5克 大腹皮5克
1.若腰以上腫甚,兼有風邪者,加防風、羌活、蘇葉,以散風祛濕;
2.腰以下腫甚,小便短少,常與五苓散合用,以增強利水之功;
3.偏寒者,加附子、幹姜,以溫陽利水;
4.偏熱者,加滑石、木通、以利水清熱;
5.妊娠水腫,加白術,以健脾利濕而安胎
6.腹中脹滿,加萊菔子、厚樸、麥芽以消滞行氣;
7.正氣不足,脾虛體弱,加黨參、白術以補氣健脾。
五 皮 散
(《華氏中藏經。附錄》)
[異名] 五皮飲(《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14)。
[組成] 生姜皮 桑白皮 陳橘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等分(各9g)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9g),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功用] 利水消腫,理氣健脾。
[主治] 皮水。一身悉腫,肢體沉重,心腹脹滿,上氣喘急,小便不利,以及妊娠
水腫等,舌苔白膩,脈沉緩。
實脾散
姜厚樸3克 白術3克 木瓜3克 木香3克 草果仁3克 大腹子3克 炮附子3克 白茯苓3克 幹姜3克 炙甘草1.5克
1.若兼有氣短乏力,怠惰,懶言者,加黃芪、黨參等以補氣;
2.尿少腫盛者,加澤瀉、豬苓以加強小便之功;
3.脘腹脹甚,加陳皮、砂仁。
4.若小便中蛋白呈陽性,去甘草,加用鹿蹄草和芡實;
5.心悸怔忡者,加重附子的用量,并加生龍骨、磁石;
6.肝區脹痛,可加用青皮、三棱、莪術;
7.大便溏瀉者,應将大腹子改用大腹皮;
8.大便秘結者,可加牽牛子以通利二便。
實 脾 散
(《重訂嚴氏濟生方》)
[異名] 實脾飲(《證治準繩。類方》卷2)。
[組成] 厚樸去皮,姜制炒 白術 木瓜去瓤 木香不見火 草果仁 大腹子 附子
炮,去皮臍 白茯苓去皮 幹姜炮各一兩(各30g) 甘草炙半兩(15g)
[用法] 上 咀。每服四錢(12g),水一盞半,加生姜五片,大棗一個,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服。
[功用] 溫陽健脾,行氣利水。
[主治] 陽虛水腫證。身半以下腫甚,手足不溫,口中不渴,胸腹脹滿,大便溏
薄,舌苔厚膩,脈沉遲。
脾陽虛浮腫與腎陽虛浮腫:兩者皆屬陽虛證候,病程遷延,腫勢以腰以下為著,苔脈表現亦頗相似,且臨床多兩者相兼出現。腎陽虛浮腫較脾陽虛浮腫為重,常表現為全身水腫。因腰為腎府,腎屬下焦,腎陽不足,下焦水道不通,故腫勢多先從腰腳開始,兩踝部腫勢較劇,并有腰膝酸軟沉重,陰囊濕冷等兼症;脾陽虛浮腫,兼以納減便溏,肢冷倦怠症狀。仔細鑒别自可辨析。腎陽虛浮腫治當溫暖腎陽,化氣行水,方以濟生腎氣丸為主。
濟生腎氣丸
熟地1.5克 山藥3克 茯苓3克 山茱萸3克 丹皮3克 澤瀉3克 肉桂3克(粉服焗) 車前子3克 牛膝3克 附子1.5克
1.陽氣虛弱畏寒肢冷較甚者,宜去丹皮之寒,或加葫蘆巴、巴戟天以助溫陽之力;
2.水腫腹水,腹脹喘滿者,加大腹皮、厚樸以行氣除滿,俾氣行則濕 有去路;
3.腎不納氣,動則氣喘,加五味子、沉香以助納氣歸腎;
4.精神委靡,納差便溏者,加黨參、白術以脾腎雙補。
加味腎氣丸
(《嚴氏濟生方》卷4) .
[異名] 金匮加減腎氣丸(《保嬰撮要》卷5)、加味八味丸(《醫學入門》卷7)、腎
氣丸(《醫方集解.補養之劑》)、金匮腎氣丸(《馮氏錦囊秘錄》卷11)、濟生腎氣丸(《張氏醫通》卷16)。
[組成] 附子炮二個(15g) 白茯苓 澤瀉 山茱萸取肉 山藥炒 車前子酒蒸 牡
丹皮去木各一兩(各30g) 官桂不見火 川牛膝去蘆,酒浸 熟地黃各半兩(各15g)
[用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心米飲送下。亦可水
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溫補腎陽,利水消腫。
[主治] 腎陽不足,水濕内停證。水腫,小便不利。
氣血兩虛浮腫:多由脾胃氣虛,生化不足,或久病後氣血兩虧,髒腑失養,導緻水液代謝功能失常而發生水腫。V萬病回春。水腫)雲:“朝寬暮急是血虛,暮寬朝急是氣虛,朝暮急氣血俱虛。”此論對氣血有所側重時可作辨證參考。本證與脾陽虛浮腫鑒别:本證氣虛(氣短等)、血虛(面色咣白或萎黃、唇淡白、心悸頭暈等)證候突出,尚無陽虛(肢冷、便溏等)證出現,腫勢亦不如陽虛浮腫重。治療以益氣補血為主,多選用歸脾湯加減。
歸脾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炒酸棗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黃芪3克 遠志3克 木香1.5克 當歸3克
龍眼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如果脾虛發熱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止血;
3.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榈炭以清熱止血。
歸 脾 湯
, (《正體類要》卷下) .
[異名] 歸脾散(《古今醫鑒》卷8)、加味歸脾湯(《古今醫鑒》卷u)、歸脾飲(《痘
學真傳》卷7)、歸脾養營湯(《瘍科心得集》卷上)。
[組成] 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各3g)
木香五分(].5g) 甘草炙三分(1g) 人參一錢(3g)
[用法]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
[功用]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
淡,苔薄白,脈細弱0
2.脾不統血證 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
舌淡,脈細弱。
浮腫一症,其産生主要責之于水液代謝功能的失調。在人體的水液代謝過程中,肺氣的宣發肅降。脾氣的升降轉輸;腎陽的蒸化,膀胱的氣化,以及三焦通路的水液代謝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若肺氣宜降失常,水道不通,見腰以上腫;脾氣轉輸運化失常,腎髒氣化功能失常,下焦水道不通,水停于下,見腰以下腫。一般發病較急,腫勢偏于上部,屑熱證、實證者稱作陽水;發病較緩,.病程長,腫勢偏于下部,屑寒證、虛證者稱作陰水。(證治要訣)說: “遍身腫,煩渴,小便赤澀,大便多閉,此屬阻水遍身腫,不煩渴。大便自調或溏瀉,小便雖少而不赤澀,此屬陰水。”但實際上海多虛實互見,臨證時可根據症狀特點作鑒别。 '
[文獻别錄]
<金匮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黃汗其脈沉遲,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緻癰膿。”
(丹溪心法.水腫>:“大凡水腫,先起于腹,而後散四肢者,可治。先起于四肢,而後歸于腹者,不治。大便滑洩,與夫唇黑.缺盆子,臍突。足平,背平,或肉硬,或手掌平,又或男從腳下腫而上,女從身上腫而下,并皆不治。”(按:“不治”,應理解為難治)。
34.肥 胖
肥胖,是指機體脂肪沉積過多體形發胖,超乎常人而言。常伴有頭暈乏力,懶言少動,氣短等症狀。 (内經)有“肥貴人”, (金匮要略)有“肌膚盛”的記載。至于
常見證候
痰濕中阻肥胖:體形胖大,食納較多,猶善食甘美肥膩之品,胸痞脘悶,平素痰多,肢體沉重倦怠,惡熱,舌體胖,苔厚膩,脈弦滑有力。
氣虛肥胖:體形胖大,少氣懶言,動則自汗,怕冷,面浮虛腫,食納稍差,神疲嗜卧,舌淡苔白,脈細弱。
痰濕内蘊肥胖與氣虛肥胖:痰濕内蘊肥胖多因飲食失調,或長期食欲亢盛,或偏食膏粱厚味,甘美甜膩食品,脾運失健:助濕生痰,痰濕流注肌體,形成肥胖;與先天因素也有一定關系。氣虛肥胖多由勞倦傷氣,或飲食不節,脾氣受損,即 溫膽湯 或 平胃散 ,酌加山楂、茶樹根、萊菔子、六一散等,并應控制進食膏粱甜膩之品。氣虛肥胖的治療宜補氣健脾,方選 香砂六君子湯 ,并應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肥胖一症,在古代醫學文獻中記載甚少,近年來随着生活水準的提高,發病率有增長趨勢,并由此而引起心腦血管及糖尿病等其它疾病,已逐漸被人們所重視。肥胖的成因較複雜,與體質、年齡、飲食習慣、勞逸、情志、遺傳等因素有關。臨床辨證雖有虛實之别,但每多虛實相兼,如痰濕盛者日久必挾氣虛之候,氣虛者常導緻脾運失健而生痰濕。治療除審證論治外,尚需調節飲食,參加适當的體力勞動或體育運動,采取綜合治療,方能奏效。 [文獻别錄] <中醫臨證備要):“體胖人逐漸瘦弱,兼見痰多咳嗽,腸間漉漉有聲,多為水飲證”。
35.消 瘦
[概念]
消瘦是指肌肉瘦削,體重輕于正常範圍,甚則骨瘦如柴而言。
<内經)有“風消”,“破胭”,“脫肉”等記載。在其他醫籍中又有“脫形”,“胭肉脫”,“大肉消脫”,“羸瘦”等名稱。 .
在正常生理狀态下,人體的胖瘦有很大的差異,若形體較瘦,而精神飽滿,面色明潤,舌脈如常,身無所苦者,非病理變化,不屬此例。
常見證候
脾胃氣虛消瘦:形體消瘦,食欲不振,食後腹脹,大便溏薄,倦怠乏力,少氣懶言,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虛弱。
氣血虛弱消瘦:形體消瘦,面色萎黃無華,倦怠乏力,少氣懶言,頭暈目眩,心悸失眠,舌淡苔薄,脈細弱。
肺陰虛消瘦:形體消瘦,幹咳痰少,痰中帶血,或咯血, 口燥咽幹,潮熱盜汗,午後顴紅,五心煩熱,舌紅少津,脈細數。
胃熱熾盛消瘦:形體消瘦,口渴喜冷飲,多食善饑,心煩口臭,小便短赤,大便幹結,舌苔黃燥,脈弦數有力。
肝火亢盛消瘦:形體消瘦、煩躁不安,性急易怒,頭暈目眩,脅肋灼痛, 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脈弦數。
蟲積消瘦: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胃脘嘈雜,臍腹疼痛,時作時止,食欲不振,或嗜食異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弱無力。
脾胃氣虛消瘦與氣血虛弱消瘦:脾胃氣虛消瘦由于後天失養或思慮過度損傷脾胃所緻,故先出現食欲不振,食後腹脹,大便溏薄等脾失健運的症狀,繼而出現形體消瘦,面色萎黃,倦怠乏力,少氣懶言等全身失養的現象。治當健脾益氣,方選四君子湯加味。
四君子湯
人參6克(焗服) 白術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嘔吐者,加半夏、陳皮等以降逆止嘔;
2.胸膈痞滿者,加枳殼、陳皮等,以行氣寬胸;
3.畏寒腹痛者,加幹姜、附子等以溫中散寒;
4.心悸失眠者,加再酸棗仁以甯心安神。
四君子湯(白術湯)
(《聖濟總錄》卷80)
[異名] 白術散(《朱氏集驗方》卷2)、四聖湯(《活幼口議》卷20)、人參散(《普濟
方》卷394)、溫中湯(《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436)、四君湯(《文堂集驗方》卷 4)。
[組成] 人參去蘆 白術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6g)各等分
[用法]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15g),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候;人鹽少許,白湯點亦得。
[功用] 益氣健脾。
[主治] 脾胃氣虛證。面色痿白,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
氣血虛弱消瘦由于勞倦内傷,或病後失調,影響氣血生化不足所緻。氣血不足,周身失養,故面黃消瘦,倦怠乏力,少氣懶言,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皆是氣血兩虛的表現,治當益氣養血,方選八珍湯化裁。兩者的鑒别要點:前者有食欲不振,食後腹脹,大便溏薄等脾失健運的表現;後者兼有頭暈目眩
八珍湯
人參6克(焗服) 白術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酒當歸9克 熟地9克 白芍6克 川芎4.5克 生姜5片 紅棗3枚
1.心悸失眠者,加酸棗仁、柏子仁等以養心安神;
2.胃弱納差者,加砂仁、神曲以消食和胃。
八珍湯(八珍散) .
(《瑞竹堂經驗方》卷4)
[異名] 八物湯(《醫學正傳》卷3)。 ' 。
[組成] 當歸去蘆 川芎 熟地黃 白芍藥 人參 甘草炙 茯苓去皮 白術各一兩(各30g)
[用法] 上哎咀。每服三錢(9g),水一盞半(300m1),加生姜5片,大棗1枚,
煎至七分(200m1),去滓,不拘時候,通口服。
[功用] 益氣補血。 .
[主治] 氣血兩虛證。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
忡,飲食減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心悸失眠等氣血兩虛的症狀。
肺陰虛消瘦:本證由于久咳傷肺,或燥熱犯肺等原因損傷肺津,肺陰虧損所緻。肺陰不足,清肅之令不行,肺絡損傷,故出現幹咳痰少,痰中帶血或咯血。陰液不足,陰虛火動,故出現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午後顴紅等表現,當養陰清肺,方選百合固金湯化裁。
百合固金湯
(《慎齋遺書》卷7)
[組成] 熟地 生地 歸身各三錢(各9g) 白芍 甘草各一錢(各3g) 桔梗 玄
參各八分(各6g) 貝母 麥冬 百合各一錢半(各4.5g)
[用法] 水煎服(本方原書無用法)。
[功用] 滋腎保肺,止咳化痰。
[主治] 肺腎陰虧,虛火上炎證。咳嗽氣喘,痰中帶血,咽喉燥痛,眩暈耳鳴,骨.蒸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胃熱熾盛消瘦與肝火亢盛消瘦:胃熱熾盛消瘦由于過食辛熱甘肥,或熱邪入裡,灼液傷津所緻。熱盛則消谷善饑,熱灼律傷,故口渴喜冷飲,心煩口臭,大便燥結,治當清胃瀉火,方選玉女煎化裁。
肝火亢盛消瘦由于素體陽虛,或憂郁惱怒,氣郁化火,營陰暗耗所緻。肝火亢盛,疏洩失司,故見頭暈目眩,煩躁易怒,脅肋灼痛等症。治當清肝瀉火,方選龍膽瀉肝湯合一貫煎化裁。兩者的鑒别要點為:前者有消谷善饑,口渴欲冷飲等胃熱表現;後者有煩躁易怒,頭暈目眩等肝火亢盛的症狀
龍膽瀉肝湯
酒龍膽草6克 栀子9克 炒黃芩9克 澤瀉12克 木通9克 車前子9克 當歸3克 酒生地黃9克 柴胡6克 生甘草6克
1.若肝膽實火較盛,可去木通、車前子,加黃連。
2.若濕盛熱輕者,可去黃芩、生地黃,加滑石、薏苡仁。
3.若玉莖生瘡,或便毒懸癰,以及陰囊腫痛紅熱者,可去柴胡,加連翹、黃連、大黃。
4.肝經濕熱,帶下色紅者,可加蓮須、赤芍。
5.肝火上炎緻頭痛眩暈,目赤多眵,口苦易怒,可加菊花、桑葉。
6.木火刑金,見咳血者,可加丹皮、側柏葉。。
龍膽瀉肝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錄自《醫方集解。瀉火之劑》)
[異名] 瀉肝湯(《類證治裁》卷4)。
[組成] 龍膽草酒炒(6g) 栀子酒炒(9g) 黃芩炒(9g) 澤瀉(12g) 木通(9g) 車
前子(9g) 當歸酒洗(3g) 生地黃酒炒(9g) 柴胡(6g) 生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肝膽實火,瀉下焦濕熱。
[主治]
1。肝膽實火上炎證 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等,舌紅苔黃,脈弦數有力。
2.肝膽濕熱下注證 陰腫,陰癢,陰汗,小便淋濁,或婦女帶下黃臭等,舌紅苔黃,脈眩數有力。
一貫煎
北沙參9克 麥冬9克 當歸9克 生地黃18-45克 枸杞子9-18克 川楝子4.5克
1.口苦燥者,加酒炒川連1.5克(粉焗服);
2.大便秘結,加瓜蒌仁;
3.有虛熱或汗多,加地骨皮;
4.痰多,加川貝母;
5.舌紅而幹,陰虧過甚,加石斛;
6.脅脹痛,按之硬,加鼈甲;
7.煩熱而渴,加知母、石膏;
8.腹痛,加白芍、甘草;
9.腳弱,加牛膝、薏苡仁;
10.不寐,加炒酸棗仁。
11.若脅痛甚者,加合歡花、玫瑰花、白蒺藜等以舒肝調氣;
12.頭目昏暈者,加女貞子、桑椹等以補益肝腎。
一 貫 煎
(《續名醫類案》卷18)
[組成] 北沙參 麥冬 當歸各三錢(各9g) 生地黃六錢至一兩五錢(18—30g)
枸杞子三錢至六錢(9—18g) 川楝子一錢半(4.5g) (本方原書無用量,據《方劑學》補)
[用法]冰煎服。
[功用] 滋陰疏肝。
[主治] 陰虛肝郁證。胸脘脅痛,吞酸吐苦,咽幹口燥,舌紅少津,脈細弱或虛
弦。亦治疝氣瘕聚。
蟲積消瘦:本證由于飲食不潔,蟲積腹中,胃中不和,脾運失司所緻。脾運失司則消瘦面黃,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蟲積腹中,胃中不和則臍腹疼痛,時作時止,嗜食異物。本證以臍腹疼痛,時作時止,嗜食異物為特點,治當安蛔驅蟲,方選化蟲丸加減。
化蟲丸
鉛粉10克 苦楝皮10克 槟榔10克 鶴虱10克 白礬7.5克(枯)
1.臨證時宜加使君子、、榧子、雷丸等以殺蟲.
2.體質壯實者,岢适當加大黃等瀉下之品,
3.體弱者,宜加黨參、白術等補益藥以增強體質。
化 蟲 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10) .
[異名] 化蟲丹(《幼幼新書》卷31)。
[組成] 胡粉炒 鶴虱去土 槟榔 苦楝根去浮皮各五十兩(各1500g) 白礬枯十二
兩半(375g) ,
[用法] 上為末,以面糊為丸,如麻子大。一歲兒服5丸,溫漿水人生麻油一兩
點,調勻下之,溫米飲送下亦得,不拘時候。其蟲細小者皆化為水,大者自下(現代用
法:共為細末,水泛為小丸,一歲兒服5丸,空腹、米湯送下)。 。
. [功用] 驅殺腸中諸蟲。
[主治] 蟲病。腹痛時發時止,往來上下,其痛甚劇,嘔吐清水,或吐蛔蟲等。
消瘦一證雖為形體失養,但不可一概認為虛證,治當辨證求因,區分虛實。虛則補之,以滋氣血生化之源;實則祛邪以安正,形體自充。
[文獻别錄]
<難經.十四難): “損脈之為病奈何?……二損于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為肌肉……”。
<景嶽全書。虛損):“思本乎心,經曰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困脫肉,毛悴色夭,死于冬,此傷心則然也。”
36.脫 形
脫形是指肌肉極度瘦削如脫,緻使人體外形發生明顯變化的一種病症。
本症在<内經)中稱為“形肉脫”、“脫肉”, <素問.玉機真藏論):“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 内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胭,真藏見,十月之内死。”
(金匮要略>中亦有“消爍肌肉”的記載。其它醫籍中又有“大肉消脫”稱謂者。
常見證候
脾氣虛脫形與氣血兩虛脫形:脾氣虛脫形是由于後天失養,飲食傷及脾胃,或思慮過度,脾胃受損所緻,故病人有食欲不振,食後腹脹,大便溏薄等脾虛不運的見症;脾主肌肉,脾氣虛衰已極,故大肉陷下,病人極度瘦削;少氣懶言,倦怠乏力,面色萎黃,舌淡,脈虛弱,均為脾虛氣血不榮,全身失養的症狀。治宜健脾益氣,方選參苓白術散加減。
參苓白術散
蓮子内5克 薏苡仁5克 砂仁5克 桔梗5克(炒黃) 白扁豆7.5克(姜汁浸,去皮,微炒) 白茯苓10克 人參10克 炒甘草10克 白術10克 山藥10克
1.兼裡寒而腹痛者,加幹姜、肉桂以溫中袪寒止痛;
2.納差食少者,加炒麥牙、焦山楂、炒神曲等以消食和胃;
3.白痰多者,加半夏、陳皮等以燥濕化痰。
參苓白術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3紹興
[異名] 白術調元散(《痘疹全集》卷13)、參術飲(《張氏醫通》卷16)、白術散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組成] 蓮子肉去皮一斤(500g) 薏苡仁一斤(500g) 縮砂仁一斤(500g) 桔梗炒
令深黃色一斤(500g) 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0g) 白茯苓二斤(1kg) 人參去
蘆二斤(1kg) 甘草炒二斤(1kg) 白術二斤(1kg) 山藥二斤(1kg)
[用法] 上為細末。每N-錢(6g),棗湯調下。小兒量歲數加減(現代用法:作
湯劑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減)。
[功用] 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主治]
1.脾胃氣虛夾濕證 飲食不化,胸脘痞悶,或吐或瀉,四肢乏力,形體消瘦,面
色萎黃,舌淡苔白膩,脈虛緩。
2。肺脾氣虛夾痰濕證 咳嗽痰多色白,胸脘痞悶,神疲乏力,面色咣白,納差便
溏,舌淡苔白膩,脈細弱而滑。
氣血兩虛脫形是由勞倦内傷,或病後失調,氣血生化不足所緻。氣血不足,全身失養,故形體極度瘦削。面色萎黃,頭暈目眩,心悸失眠,舌質淡,脈細弱等,均為氣血兩虛的表現,治宜益氣養血,方選歸脾湯加減。兩者的鑒别要點:前者有納減腹脹、大便溏薄等脾虛不運的表現;後者靈有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氣血兩虛的症狀。
歸脾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炒酸棗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黃芪3克 遠志3克 木香1.5克 當歸3克
龍眼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如果脾虛發熱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止血;
3.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榈炭以清熱止血。
歸 脾 湯
, (《正體類要》卷下) .
[異名] 歸脾散(《古今醫鑒》卷8)、加味歸脾湯(《古今醫鑒》卷u)、歸脾飲(《痘
學真傳》卷7)、歸脾養營湯(《瘍科心得集》卷上)。
[組成] 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各3g)
木香五分(].5g) 甘草炙三分(1g) 人參一錢(3g)
[用法]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
[功用]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
淡,苔薄白,脈細弱0
2.脾不統血證 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
舌淡,脈細弱。
精血虧虛脫形:多為疾病晚期,脾腎衰敗,精血内竭,表現為全身虛弱症狀,如極度消瘦,大肉陷下,大骨枯槁,肌膚甲錯,喉嗆聲啞,發焦毛聳等。氣陰不足,故自汗盜汗,心悸,喘息短氣;精血内竭,虛火内生,故内熱不退;脾腎衰敗,脾不運化,腎失開合,故久瀉不止。治當填精補血,方選補天大造丸加減。
補天大造丸 編輯
人參60克 黃耆(蜜炙) 白術(陳土蒸)各90克 當歸(酒蒸) 棗仁(去殼,炒) 遠志(去心,甘草水泡,炒) 白芍(酒炒) 山藥(乳蒸) 茯苓(乳燕)各45克 枸杞子(酒蒸) 大熟地(九蒸,曬)各120克 河車1具(甘草水洗淨) 鹿角500克(熬膏) 龜版240克(與鹿角同熬膏)
脫形一症,是為形體失養,内髒虛衰之表現,治療較為困難,須辨證求因,守方治療,用藥宜平緩,不可過于滋膩、壅滞,注意保護胃氣
[文獻别錄]
(景嶽全書。虛損):“神傷則恐懼自失,破胭脫肉,毛悴色夭,死于冬,此傷心則然”。
38.白 痦
白痦,是指皮膚表面突起的白色疱疹,形如水泡,色白晶瑩,破之有清稀漿液流出,多見于頸項及胸腹部,四肢較少見到。 本症首見于(溫熱論),其後許多溫病學家的著作如<臨證指南醫案)、 常見證候 濕熱郁阻白痦:身熱而不揚,熱勢纏綿,汗出不解,面色晦滞,或帶有面垢,神情淡漠,胸腹脹滿,納少泛惡, 口粘,渴不欲飲,胸腹部可見白瘠,晶瑩飽滿,顆粒分明,擦破之後,有澄清水液流出,其色微黃,舌苔黃膩,脈濡數。 津氣虧虛白痦:身熱久羁,口舌幹燥,神倦氣怯,心悸,煩躁,意識模糊,呼吸急促,鼻翼煽動,手足蠕動,甚則瘓疚, 白痦枯白無華,顆粒不清,空殼無漿,舌紅少津,舌苔黃,脈細數無力。
濕熱郁阻白痦與津氣虧虛白痦:兩證均發生于溫、熱病中,前者乃濕熱郁阻氣分,濕因熱留,熱困濕中,故身熱持續不退,汗出不解,因而釀發白痦;後者因身熱久羁,耗氣傷津,正不勝邪,邪毒内陷,津液枯竭,遂成白痦,但與濕熱偏勝者不同。其次從白痦的色澤、形态方面觀察:前者潔白,晶瑩,飽滿,有光澤,顆粒分明,擦破後有漿液流出,其質澄清,散稱晶痦;後者痦色無華,白如枯骨,顆粒幹癟不清,空殼無漿,因稱枯痦。 濕熱郁阻之白痦為實證、順證,熱勢随白痞的透發而遞減,臨床症狀亦随之緩解,但濕熱之邪粘膩,白痦一次難以透淨,往往随患者發熱的休止而變化,即出一次汗,則出一批白痦,此乃濕熱外洩,正勝邪退之佳象;津氣虧虛之白痦為虛證、逆證,因津氣已虛,濕熱之邪内陷營血,雖有白痦發出,臨床症狀反見加重,如神倦氣怯,心悸煩躁,呼吸急促,鼻翼煽動,手足蠕動,甚則瘈疭,乃正氣欲脫之象。 濕熱郁阻白痦治宜清熱化濕,方用 甘露消毒丹 合 三仁湯 化裁;
甘露消毒丹
滑石22.5克 黃芩15克 茵陳16.5克 藿香6克 連翹6克 石菖蒲9克 白蔻仁6克 薄荷6克 木通7.5克 射幹6克 川貝7.5克
1.若高熱口渴,身目發黃,肢體酸痛,二便不暢屬于濕熱并重者,可加栀子、大黃、白茅根以清熱瀉火,解毒通黃。
2.若低熱不退胸悶,納呆,肢倦,口苦,口粘,小便短赤,脈滑數者,可加秦艽、金錢草、柴胡、青蒿以疏洩肝膽,祛除熱邪。
3.若頤腫而濕不重者,可加青黛或闆藍根,以增強解毒作用。
4.若咽腫,可加闆藍根、牛蒡子、金銀花、山豆根利咽散結。
5.若黃疸者,可加秦艽、栀子、大黃、金錢草等利膽退黃。
6.若熱淋,小便澀痛者,可加白茅根、竹葉、石韋、萹蓄以清熱通淋。
甘露消毒丹
(《醫效秘傳》卷1)
[異名] 普濟解疫丹(《溫熱經緯》卷5)、普濟消毒飲(《續名醫類案》卷5)、甘露
消毒丸(《中藥制劑手冊》)。
[組成] 飛滑石十五兩(450g) 淡黃芩十兩(300g) 茵陳十一兩(330g) 藿香
四兩(120g) 連翹四兩(120g) 石菖蒲六兩(180g) 白蔻仁四兩(120g) 薄荷四
兩(120g) 木通五兩(150g) 射幹四兩(120g) 川貝母五兩(150g)
[用法] 生曬研末。每服三錢(9g),開水調下,或神曲糊丸,如彈子大,開水化
服亦可(現代用法:或作湯劑,水煎服)。
[功用] 利濕化濁,清熱解毒。
[主治] 濕溫、時疫。發熱倦怠,或午後身熱,頤腫口渴,嘔惡,咽喉腫痛,肢
酸,身目發黃,胸悶腹脹,洩瀉,淋濁,小便短赤,舌苔淡白或厚膩或幹黃,并主水土
不服。
三仁湯
杏仁12克 滑石18克 通草6克 白豆蔻仁6克 竹葉6克 厚樸6克 生薏苡仁18克 半夏10克
1.濕溫初起,衛分症未罷,有惡寒現象者,可加藿香、香薷、佩蘭以解表化濕。
2.若濕重于熱,症見嘔惡,脘痞較重,舌苔垢膩,可加蒼術、石菖蒲、草果以芳化燥濕。
3.若熱重于濕,症見身熱口渴,滿悶,心煩嘔惡,或汗出不解,繼而複熱,邪熱尚不深重者,可加連翹、黃芩、黃連以清熱祛濕。
4.若熱盛濕阻,症見高熱,汗多,身重,面赤,口渴,心煩,可去半夏、厚樸,加生石膏、知母、蒼術以瀉火兼除濕。
5.若熱盛傷津,症見口渴,唇焦,苔黃而幹,舌邊尖紅,可去厚樸、半夏,加天花粉、麥冬以生津止渴。
三 仁 湯
(《溫病條辨》卷1)
[組成] 杏仁五錢(12g) 飛滑石六錢(18g) 白通草二錢(6g) 白蔻仁二錢
(6g) 竹葉二錢(6g) 厚Sb--錢(6g) 生薏苡仁六錢(18g) 半夏五錢(10g)
[用法]甘瀾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日3次)。
[功用]宣暢氣機,清利濕熱。
[主治]濕溫初起及暑溫夾濕證。頭痛如裹,惡寒,身重疼痛,肢體倦怠,午後身
熱,口幹不渴,或渴不欲飲,痞悶脹滿,或脹或痛,納差泛惡,便溏不爽,小便短赤,
面色淡黃,舌苔白膩,脈弦細而濡等。
而氣津虧虛白痦治宜急救氣陰,扶正祛邪,方用 生脈散 合 清營湯 化裁。
生 脈 散
(《醫學啟源》卷下)
[異名] 生脈湯(《丹溪心法》卷1)、參麥散(《遵生八箋》卷4)、生脈飲(《醫錄》,
錄自《蘭台軌範》卷1)、人參生脈散(《症因脈治》卷2)、定肺湯(《醫林繩墨大全》卷
2)、參麥五味飲(《胎産心法》卷下)。
[組成] 麥冬(9g) 人參(9g) 五味子(6g)
[用法] 水煎服。 。
[功用] 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主治] .
1.久咳傷肺,氣陰兩虛證。幹咳少痰,短氣自汗,口幹舌燥,脈虛細。
2.暑熱耗氣傷陰證。汗多神疲,體倦乏力,氣短懶言,咽幹口渴,舌幹紅少苔,
脈虛數。
清 營 湯
(《溫病條辨》卷1)
[組成] 犀角三錢(2g) 生地黃五錢(15g) 元參三錢(9g) 竹葉心一錢(3g) 麥
冬三錢(9g) 丹參二錢(6g) 黃連一錢五分(Sg) 銀花三錢(9g) 連翹二錢(6g)連心用
[用法] 上藥,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功用] 清營解毒,透熱養陰。
[主治] 熱人營分證。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谵語,目常喜開或喜閉,口渴或
不渴,斑疹隐隐,脈細數,舌绛而幹。 ’
總之,白痦的形成,主要是濕熱之邪留戀氣分,纏綿不解,郁蒸肌膚。蘊釀而成,多見于溫病。如濕溫、伏暑、暑溫夾濕等病。凡溫病見白痦出現,即可斷定病在氣分,其性質為濕熱。再觀察白痦的形态,可進一步辨别邪正消長的情況。凡白痦光澤晶亮,顆粒飽滿,且透發之後,熱勢遞減,神識清爽者,為氣津俱足,正勝邪退的佳象;若痦色枯白,空殼無漿,透現之後,身熱不減,反見神識昏迷,則為津氣兩傷,正不祛邪,邪毒内陷的危候。
[文獻别錄] 、
<重訂通俗傷寒論)引何廉臣日:“溫熱發痦,每見于夏秋濕溫伏暑之證,春冬風溫兼濕證亦間有之。初由濕郁皮腠。汗出不徹之故,一白如水晶者多.但當輕洩肺氣,開洩衛分,如五葉蘆根最穩而靈。若久延而傷及氣液,白如枯骨樣者多兇,急用甘潤液以滋氣液,如 麥冬湯 、 清燥救肺湯 之類,
麥門冬湯
麥門冬42g 半夏6g 人參9g 甘草6g 粳米6g 大棗4枚
1.陰傷甚者,加沙參、玉竹等;
2.咳逆較甚者,加百部、款冬花等;
3.嘔吐較甚者,加竹茹、生姜等;
4.方中用西洋參代人參,則益氣養陰之功更佳。
麥門冬湯
(《金匮要略》)
[組成] 麥門冬七升(42g) 半夏一升(6g) 人參三兩(9g) 甘草二兩(6g) 粳米
三合(6g) 大棗十二枚(4枚)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功用] 滋養肺胃,降逆下氣。
[主治]
1.肺陰不足證 咳逆上氣,咯痰不爽,或咳吐涎沫,口幹咽燥,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虛數。
2.胃陰不足證 氣逆嘔吐,口渴咽幹,舌紅少苔,脈虛數。
清燥救肺湯
經霜桑葉9克 煅石膏7.5克 甘草3克 炒胡麻仁3克(研) 人參2.1克 杏仁2.1克 真阿膠2.4克 炙枇杷葉1片 麥冬3.6克
1.痰多,加貝母 、瓜蒌.
2.血枯加生地.
3.熱甚加犀角,羚羊角、牛黃。
5.人參改用西洋參更佳。
清燥救肺湯
(《醫門法律》卷4)
[組成] 桑葉經霜者,去枝梗,淨葉三錢(9g) 石膏煅二錢五分(7.5g) 甘草一錢
(3g) 人參七分(2g) 胡麻仁炒,研一錢(3g) 真阿膠八分(2.5g) 麥門冬去心一錢二分
(3.5g) 杏仁炮,去皮尖七分(2g) 枇杷葉刷去毛,蜜塗炙黃一片(3g)
[用法] 水一碗,煎六分,頻頻二、三次滾熱服。
[功用] 清燥潤肺。
[主治] 溫燥傷肺重證。身熱頭痛,幹咳無痰,氣逆而喘,咽喉幹燥,鼻燥,胸滿
脅痛,心煩口渴,舌幹無苔,脈虛大而數。
挽回萬一,切忌苦燥溫升,耗氣液而速其斃,謹摘發痦症如下:色白點細,形如肌粟,摸之觸手而微癢,抓破微有水,狀如水晶珠而明潤者吉,熱勢壯則外見,熱勢緩則隐伏,出無定期,甚至連發三五次。若幹白如枯骨者大兇.脈必微弱或細數,神倦氣怯,粘汗自出。”
39.紅疹
紅疹是指肌膚表面出現紅色小疹。
疹,古稱“胗。”<素問。至真要大論):“……少陰司天,客勝則丹胗外發。”(疫疹一得)稱為“疫疹。”<疫痧草)稱為“疫痧。”有的方書癍疹并論,或以癍赅疹。但癍和疹是不相同的(鑒别詳見發癍條)。疹還應和“痘”、“疫喉痧”相鑒别:①“痘”多發于小兒,初起為紅色丘疹,數小時後就成米粒或豆大圓形水泡,周圍紅暈,泡内灌漿液,先清後濁;疹無水泡和灌漿現象。②“疫喉痧”咽喉腫痛,發熱,全身痧點隐隐,漸緻遍身猩紅,融合成片,疹點間無正常皮膚,口周圍蒼白,舌呈楊梅狀,與疹有别。
本文讨論範圍隻限于内科疾病引起的紅疹。
常見證候 、
熱入營血紅疹:多伴高熱不退,可在軀幹或四肢出現紅色或暗紫色瘀點,壓之不退色,撫之不礙手,疹點之間可見正常皮膚,兼有煩躁,谵語,或并發抽搐驚厥。舌質紅绛,舌苔黃,脈數或細數。
風熱挾濕紅疹:起病較急,皮疹呈紅色或淡紅色粒狀丘疹,形态大小不一,稠密處可融合成片,瘙癢或奇癢,兼見身熱胸悶,煩躁不安,小便短黃,舌質紅绛,舌苔黃膩,脈來浮數。
風寒束表紅疹:發病突然,疹色淡紅,遇風冷則症狀加重,皮膚瘙癢,此伏彼起,形态大小不一,兼有發熱惡風,頭痛,脈浮。
血虛不榮紅疹:疹色淡紅或蒼白,疹形小如米粒,大如豆辦,參差不一,反複發作,時隐時現,每以夜晚為甚,經年不愈,頭暈心煩,面色少華,舌質淡,脈細弱。
熱入營血紅疹和風熱挾濕紅疹:前者是溫熱之邪,内陷營血,後者為風熱挾濕郁遏腠理。熱入營血紅疹,發生于溫病過程中。溫熱之邪,内陷營血,熱傷血絡,外溢而發疹。診斷要點:疹點不高出皮膚,伴有高熱,煩躁谵語,痙厥,舌質紅绛等症。治宜清營、涼血、解毒,方選清瘟敗毒飲或清營湯。風熱挾濕紅疹:多因暑熱侵淫複感寒濕,暑熱為寒濕所遏,熱郁濕伏,滞于腠理,發為皮疹,形如粟粒,高出皮面,緊束有根,奇癢難忍,伴見胸脘痞悶,口粘不渴,煩躁不安。治宜疏風、清熱、利濕,方選消風散加味。 風寒束表紅疹:汗出當風,或浴後感受風寒,郁于營衛,與氣血相搏,外透肌膚而發疹。紅疹此起彼伏,遇風冷症狀加重,肌膚瘙癢,或伴見身熱惡風症狀。治宜祛風散寒透疹,方選荊防敗毒散加減。 血虛不榮紅疹:營血不足,表衛不固,風邪乘虛侵入肌膚,内閉營衛而發疹。紅疹時隐時現,反複發作,經年不愈,并伴有頭昏心悸,舌淡脈細的臨床特點。治宜養血祛風。前賢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論,方選當歸飲子。 [文獻别錄] <中醫臨證備要):“溫熱病身熱不退,發出紅色小點,稱為'紅疹,,與發癍原因相同。但癍最重,疹稍輕,癍屬肌肉為深,疹在血絡較淺,雖然也能同時出現,不可混為一種。”
40.汗 血
汗血,又稱血汗,亦稱肌衄,是指汗出色淡紅如血而言。前人有見皮膚毛孔出血,射出如箭者,稱為“血箭”。 本症首見于 常見證候
血熱動血汗血:汗出如血,皮膚出現青紫癍點或癍塊,或伴有鼻衄、齒衄、便血、尿血,或有發熱,口渴,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
陰虛火旺汗血:汗出如蘇木水湔染,皮膚青紫癍點或癍塊,時發時止,常伴鼻衄、齒衄或月經過多,顴紅,心煩,口渴,手足心熱,或有潮熱,盜汗,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氣不攝血汗血:汗出色淡紅,久病不愈,反複發作,甚可血從毛孔溢出,神疲乏力,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或萎黃,食欲不振,舌質淡,脈細弱。
血熱動血汗血與陰虛火旺汗血:二者均為熱迫血妄行所緻,均可出現肌衄,皮膚青紫,癍點或癍塊,并常伴鼻衄、齒衄或月經過多。不同點在于:前者為實熱,為感受外邪化熱,或内生火熱,導緻肝胃火盛。肝主藏血,而肌肉為陽明胃經所主,熱迫營血則血出于肌腠之間,多為實熱見證,如發熱,口渴,便秘,舌質紅,苔黃,脈弦數。治宜清熱涼血止血,方選犀角地黃湯加減。
犀角地黃湯
赤芍12克 地黃24克 丹皮9克 犀角3克(磨汁沖服)(無犀角可水牛角60-120克代,并先煎2小時)
1.若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熱燔血分,瘀熱互結,加大黃、黃芩。
2.郁恕而挾肝火者,加柴胡、黃芩、栀子。
3.若吐血者,加側柏葉、茅根、三七。
4.衄血者,加茅根、黃芩。
5.便血者,加槐花、地榆。
6.因血者,加茅根、小薊。
7.發斑者,加青黛、紫草。
犀角地黃湯(芍藥地黃湯)
(《小品方》,錄自《外台秘要》卷2)
[異名] 地黃湯(《傷寒總病論》卷3)、解毒湯(《小兒衛生總微論》.卷8)、解毒散
(《楊氏家藏方》卷19),。 .
[組成] 芍藥三分(12g) 地黃半斤(24g) 丹皮一兩(9g) 犀角屑一兩(3g)
[用法] 上切。以水一鬥,煮取四升,去滓,溫服一升,一日二、三次。
[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主治]
1.熱人血分證 身熱谵語,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脈細數,或喜忘如狂,漱水不
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2.熱傷血絡證 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紅绛,脈數。
後者為陰血不足,虛火内生,迫血妄行所緻,其汗血時發時止,并伴顴紅,心煩,口幹渴,手足心熱,或有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等陰虛火旺見症。治宜滋陰降火,涼血止血,方選茜根散加減。二者一虛一實,病因病機和臨床表現均不同,不難鑒别。
茜根散
茜草根10克 黃芩10克 側柏葉10克 生地10克 阿膠珠5克 甘草3克
1.頭暈目眩,腰膝酸軟者(陰虛較甚),加枸杞子、山茱萸、牛膝滋養肝腎。
2.顴紅、潮熱、五心煩熱等症明顯者(虛火較盛),加地骨皮、丹皮、知母清退虛熱。
氣不攝血汗血:多因久病不愈,導緻心脾氣虛,不能統攝血液而緻,其反複汗血不愈。氣血虧耗,頭面及筋脈百骸失于濡養,故神疲乏力,頭暈目眩,面色蒼白;脾虛不能運化水谷,故食欲不振;舌質淡,脈細弱均為氣血虧虛之象。治宜補氣攝血,方選歸脾湯加味治療。
歸 脾 湯
, (《正體類要》卷下) .
[異名] 歸脾散(《古今醫鑒》卷8)、加味歸脾湯(《古今醫鑒》卷u)、歸脾飲(《痘
學真傳》卷7)、歸脾養營湯(《瘍科心得集》卷上)。
[組成] 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各3g)
木香五分(].5g) 甘草炙三分(1g) 人參一錢(3g)
[用法]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
[功用]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
淡,苔薄白,脈細弱0
2.脾不統血證 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脈細弱。
歸 脾 湯
, (《正體類要》卷下) .
[異名] 歸脾散(《古今醫鑒》卷8)、加味歸脾湯(《古今醫鑒》卷u)、歸脾飲(《痘
學真傳》卷7)、歸脾養營湯(《瘍科心得集》卷上)。
[組成] 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各3g)
木香五分(].5g) 甘草炙三分(1g) 人參一錢(3g)
[用法]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
[功用]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0
2.脾不統血證 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脈細弱。
本證為氣不攝血所緻,其汗血色淡,甚者可見血從毛孔溢出。常伴神疲乏力,納差,頭暈,舌淡,脈弱等氣虛見症是其特點,與上二證因熱邪迫血,汗血同時伴實熱或虛熱見證迥然不同,不難鑒别。
汗血的鑒别,首須辨其有邪無邪,有邪屬實,當以祛邪為主;無邪為虛,又可分為陰虛和氣虛兩種。
[文獻别錄]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汗血證治): “病者汗出正赤,污衣,名曰汗血。皆由大喜傷心,喜則氣散,血随氣行,婦人産蓐,多有此證,以葎草汁主之。”
<中醫曆代血證治療精華.附汗血):“汗血即後世(證治要訣)的肌衄,指血從毛孔而出的一種血證,它多由氣血虛,血随氣散,或陰虛火旺,或肝胃火傷所緻。”
41.發 癍
肌膚表面出現片狀瘀癍,不高出皮面,撫之不礙手者稱為“發癍”。 <醫林繩墨)說:“有色點而無顆粒者為癍。”
由于發癍可出現于多種疾病中,其形狀、大小、顔色不一..所以曆代醫家提出許多不同名稱。(金匮要略)的“陰陽毒”, (外科啟玄)的“葡萄疫”, <傷寒九十論.發癍證>的“癍疹”,<雜病源流犀燭)的“癍痧”,(瘡瘍經驗全書)的“貓眼瘡”等等都是指發癍而言。<丹溪心法)和<明醫指掌)又分别提出“陰癍”和“陽癍”之名。所謂陰癍.是指癍之屬于虛寒者;所謂陽癍是指癍之屬于實熱者。
發癍應和“疹”相區别。<溫病學.辨癍疹篇):“癍點大成片,一般不高出皮膚,撫之不礙手,視之斑斑如錦紋;疹如雲頭隐隐,或呈鎖碎小粒,一般高出皮膚之上,撫之礙手,但亦有不高出皮膚,撫之無感觸的。”癍和疹在溫熱病中多兼挾出現,一故醫書中每舉癍以赅疹,或統稱癍疹。然而癍和疹的發病機理有所不同:癍大多由于熱郁陽明,胃熱熾盛,内迫營血,外溢肌膚而成3疹多系肺熱郁閉,波及營分,外竄血絡所緻。
本條讨論範圍,隻限于内科疾病引起的發癍。]
常見證候
熱入營血發癍:多出現于急性熱病過程中。癍色鮮紅或紫赤,身熱不退或發熱夜甚,心煩不寐,口渴咽幹,甚則神昏谵語,痙攣抽搐,小便短赤,大便幹結或溏洩,或伴有吐血,衄血,舌質紅绛,脈數。
陰虛火旺發癍:癍色鮮紅,時發時止,心煩不安,口幹咽燥,手足心熱,或午後潮熱,夜寐盜汗,頭暈耳鳴,或有鼻出血,齒龈出血,舌光紅少苔,脈細數。 、
脾不統血發癍:紅癍反複發作,癍色淡紅,隐而不顯,面色萎黃,神疲氣怯,食少腹脹,月經過多,經色淺淡,大便溏薄。舌質淡胖,脈細弱無力。
陽氣虛發癍:癍色淺淡,一般多見于胸腹部,心悸怔忡,倦怠乏力。四肢逆冷,食少便溏,或下利清谷,小便清長,面色蒼白或虛浮,舌質胖嫩,邊有齒痕,脈虛弱無力。
氣滞血瘀發癍:多見于症瘕積聚患者,癍色青紫,面色灰黯或蒼黃,腹露青筋,皮膚血絲縷縷,嘔血,便血或齒龈出血,舌色紫暗,脈弦或遲澀。
風濕熱郁發癍:癍多呈環形,或皮下有結節,反複發作,多發于四肢,癍形大小不一,環形癍中心色淺,四周隆起,全身關節疼痛,或關節紅腫,面色蒼白,多汗,重者胸悶氣短,脈數。 ,
熱入營血發癍和陰虛火旺發癍:前者多出現于高熱疾病過程中,溫熱毒疫之邪,侵入人體,内陷營血,損傷血絡,迫血妄行,溢于肌膚而發癍。其特點是:發熱,癍色紫暗,甚則神昏谵語,痙厥抽搐,或有吐衄,便血。後者病程較長,癍色鮮紅,由久病傷陰。或熱病耗液,陰虛火旺迫血外溢肌膚而發癍。伴有頭暈、耳鳴、口幹、咽燥、潮熱盜汗,舌紅少苔等陰虛症狀。二者雖同是因熱(火)發癍,一為邪熱内陷,一是陰虛火旺,一虛一實,治法亦異。熱入營血發癍,治當清營、涼血、散瘀, 犀 角地黃湯 或 化斑湯 均可選用,
犀角地黃湯
赤芍12克 地黃24克 丹皮9克 犀角3克(磨汁沖服)(無犀角可水牛角60-120克代,并先煎2小時)
1.若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熱燔血分,瘀熱互結,加大黃、黃芩。
2.郁恕而挾肝火者,加柴胡、黃芩、栀子。
3.若吐血者,加側柏葉、茅根、三七。
4.衄血者,加茅根、黃芩。
5.便血者,加槐花、地榆。
6.因血者,加茅根、小薊。
7.發斑者,加青黛、紫草。
犀角地黃湯(芍藥地黃湯)
(《小品方》,錄自《外台秘要》卷2)
[異名] 地黃湯(《傷寒總病論》卷3)、解毒湯(《小兒衛生總微論》.卷8)、解毒散
(《楊氏家藏方》卷19),。 .
[組成] 芍藥三分(12g) 地黃半斤(24g) 丹皮一兩(9g) 犀角屑一兩(3g)
[用法] 上切。以水一鬥,煮取四升,去滓,溫服一升,一日二、三次。
[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主治]
1.熱人血分證 身熱谵語,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脈細數,或喜忘如狂,漱水不
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2.熱傷血絡證 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紅绛,脈數。
化斑湯
(《溫病條辨》卷1) 石膏一兩(30g) 知母四錢(12g) 生甘草三錢(9g)
玄參三錢(9g) 犀角二錢(2—6g)磨沖 白粳米一合(9g)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滓再煮一盅,夜一服。功用:清氣涼血。主治:溫病熱人氣血之證。發熱煩躁,外透斑
疹,色赤,口渴或不渴,脈數等。
清瘟敗毒飲、神犀丹、化斑湯同具有清熱涼血之功,不同點在于:清瘟敗毒飲治療
熱毒充斥,氣血兩燔之證,故用大劑辛寒以清陽明經熱;并用瀉火、解毒、涼血以使氣
血兩清。神犀丹治療邪人營血,熱深毒重之證,故以清熱解毒為主,并用涼血開竅,以
使毒解神清。化斑湯是治溫病熱人氣血,發熱、發斑之證,本方是以清氣涼血為主,較
之清瘟敗毒飲在清氣涼血解毒方面力有不足。
,三方在配伍用藥方面,共同用藥為犀角、玄參,區别是:清瘟敗毒飲重用石膏“先
平甚者”,大清陽明經熱為君,配用芩、連瀉火,犀角、生地、玄參涼血解毒。神犀丹
是用犀角清熱涼血,石菖蒲芳香開竅,共為君藥,具有清心開竅,涼血解毒之功,配用
銀花、連翹、金汁、豆豉、闆藍根内清外透,生地、玄參、花粉等護陰生津,共收清心
開竅,涼血解毒之功。化斑湯是石膏、犀角、玄參共組成氣血兩清之方,用治于氣血兩
燔的發斑之證。化斑湯的瀉火解毒之功,略減于清瘟敗毒飲。
另外,據《中醫方劑大辭典》載化斑湯同名異方多達19首,從其主治及用藥方
面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如下規律:①主治方面,主要用于治療發斑、斑毒及麻疹、痘
毒,甚者斑、疹或痘、斑夾出之重症。但因邪正盛衰不同,病情可分三等,既有風熱
外邪郁表,肺氣失宣,疹毒郁而不得暢發之斑疹輕症;又有溫病熱人氣血之斑毒重
症;複有發斑脈虛之斑疹後期邪氣未盡,氣陰兩虛證。②用藥方面,針對病情,可分
三類,斑疹輕症者,治宜解肌透疹,藥用牛蒡子、連翹、柴胡、升麻、荊芥、防風、
黃芩等;對于斑疹重症,重在清氣涼血,藥用石膏、知母、玄參、犀角、丹皮、生地
等;至于斑疹後期,治宜益氣清熱養陰,兼以化斑止血,藥用人參、石膏、玄參、知
母、甘草等。可見,同名化斑湯,同是治療斑疹等病證,但因病程發展及病情輕重不
同,其治法及用藥也随之不同。但是,也必須看到,在治療病情程度相同時,其用藥
大部分還是相同的。
高熱神昏者加用 安宮牛黃丸 或 至寶丹 ;
安宮牛黃丸
(《溫病條辨》卷1)
[異名] 牛黃丸(《溫病條辨》卷1)、新訂牛黃清心丸(《重訂通俗傷寒論》)、安宮
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吉林方)。
[組成] 牛黃一兩(30g) 郁金一兩(30g) 犀角一兩(30g) 黃連一兩(30g)
朱砂一兩(30g) 梅片二錢五分(7.5g) 麝香二錢五分(7.5g) 真珠五錢(15g) 山
栀一兩(30g) 雄黃一兩(30g) 黃芩一兩(30g)
[用法] 上為極細末,煉老蜜為丸,每丸一錢,(3g),金箔為衣,蠟護。每服一丸。
大人病重體實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兒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現代用法:口
服,一次1丸,小兒3歲以内一次1/4丸,4—6歲一次1/2丸,一日1—3次。昏迷不
能口服者,可鼻飼給藥)。
[功用] 清熱解毒,豁痰開竅。
[主治] 邪熱内陷心包證。高熱煩躁,神昏谵語,或昏愦不語,口幹舌燥,喉中痰
鳴,舌紅或绛,脈數,以及中風神昏,小兒驚厥,屬邪熱内閉者。
至 寶 丹
(《靈苑方》引鄭感方,錄自《蘇沈良方》卷5)
[組成] 生烏犀 生玳瑁 琥珀 朱砂 雄黃各一兩(各30g) 牛黃1分(0.3g)
龍腦1分(0.3g) 麝香1分(0.3g) 安息香一兩半(45g)酒浸,重湯煮令化,濾去滓,
約取一兩淨(30g) 金、銀箔各五十片
[用法] 上藥丸如皂子大,人參湯下一丸,小兒量減(現代用法:研末為丸,每丸
重3g。每服1丸,一日1次,小兒減量)。
[功用] 清熱開竅,化濁解毒。
[主治] 痰熱内閉心包證。神昏谵語,身熱煩躁,痰盛氣粗,舌紅苔黃垢膩,脈滑
數,以及中風、中暑、小兒驚厥屬于熱痰内閉者。
陰虛火旺發癍,法當滋陰、降火、散瘀,用 茜根散 或 知柏地黃丸 化裁。
茜根散
茜草根10克 黃芩10克 側柏葉10克 生地10克 阿膠珠5克 甘草3克
1.頭暈目眩,腰膝酸軟者(陰虛較甚),加枸杞子、山茱萸、牛膝滋養肝腎。
2.顴紅、潮熱、五心煩熱等症明顯者(虛火較盛),加地骨皮、丹皮、知母清退虛熱。
知柏地黃丸
(《醫方考》卷5,原名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方) 即六味地黃丸加
知母鹽炒 黃柏鹽炒各二錢(各6g)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錢
(6g),溫開水送下。功用:滋陰降火。主治:陰虛火旺證。骨蒸潮熱,虛煩盜汗,腰脊
酸痛,遺精等。
脾不統血發癍和陽氣虛發癍:二者均為虛證,在病機上有一定的聯系,而在症狀上又有明顯區别。脾主運化,有統攝血液的機能。後天飲食失調,導緻脾氣虛衰,統血功能失常,血液不能循正常脈道運行,溢于脈外則成癍。其特點是發癍伴有食少,脘悶,腹脹便溏,等脾虛證的表現。陽氣虧虛發癍,多見于虛痨,久病之後,陽虛氣弱患者。一般先天禀賦不足,或縱欲無度,脾腎兩傷,陽氣虛衰,陽虛者氣必虛,氣不攝血,亦可發癍。(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在内,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陰陽互根,陽虛則陰不内守,緻血溢發癍。所以症見四肢逆冷,心悸怔忡,形容憔悴,神疲倦怠,面白虛浮。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虛亦可導緻氣虛或陽虛。所以在治療上可以互為補益。脾不統血發癍,治以健脾為主,兼補氣血, 歸脾湯 加味。
歸脾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炒酸棗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黃芪3克 遠志3克 木香1.5克 當歸3克
龍眼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如果脾虛發熱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止血;
3.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榈炭以清熱止血。
歸 脾 湯
, (《正體類要》卷下) .
[異名] 歸脾散(《古今醫鑒》卷8)、加味歸脾湯(《古今醫鑒》卷u)、歸脾飲(《痘
學真傳》卷7)、歸脾養營湯(《瘍科心得集》卷上)。
[組成] 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各3g)
木香五分(].5g) 甘草炙三分(1g) 人參一錢(3g)
[用法]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
[功用]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0
2.脾不統血證 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脈細弱。
陽氣虛弱發癍,治宜補陽益氣為主,兼顧脾腎,右歸丸化裁。腎陽虛者加附子、巴戟、鹿茸;腎陰虛者加玄參、天冬、生地、女貞子、旱蓮草等。
右歸丸
處方大懷熟地250克 山藥120克(炒)山茱萸90克(微炒)枸杞120克(微炒)鹿角膠120克(炒珠)菟絲子120克(制)杜仲120克(姜湯炒)當歸90克(便溏勿用)肉桂60克(可漸加至120克)制附子60克(可漸加至150~160克)
制法上為細末,先将熟地蒸爛杵膏,加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溫補腎陽。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神疲氣怯,畏寒肢冷,陽痿遺精,不能生育,腰膝酸軟,小便自遺,肢節痹痛,周身浮腫;或火不能生土,脾胃虛寒,飲食少進,或嘔惡膨脹,或翻胃噎膈,或臍腹多痛,或大便不實,瀉痢頻作。
用法用量每服2~3丸,以滾白湯送下。
如陽衰氣虛,可酌加人參;如陽虛精滑或帶濁便溏,加酒炒補骨脂;如飧洩、腎洩不止,加五味子、肉豆蔻;如脾胃虛寒,飲食減少,食不易化,或嘔惡吞酸,加幹姜;如腹痛不止,加吳茱萸;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如陰虛陽痿,加巴戟肉、肉苁蓉,或加黃狗外腎。
備注本方系從《金匮要略》腎氣丸加減衍化而來,所治之證屬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或火不生土所緻。方中除用桂、附外,還增入鹿角膠、菟絲子、杜仲,以加強溫陽補腎之功;又加當歸、枸杞子,配合熟地、山藥、山茱萸以增益滋陰養血之效。其配伍滋陰養血藥的意義,即《景嶽全書》所說:"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之意。
氣滞血瘀發癍:常見于症瘕積聚患者。由于七情郁結,寒溫失調,酒食不節,緻髒腑功能失和,氣機阻滞,血運遲緩,瘀凝成斑。症見面色黧黑,腹露青筋,血絲縷縷,腹大有形、吐衄便血。本證多屑正虛邪實,治療以扶正祛邪為主,佐以活血化瘀。 八珍湯 加紅花、赤芍、鼈甲、丹參之類。
八珍湯
人參6克(焗服) 白術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酒當歸9克 熟地9克 白芍6克 川芎4.5克 生姜5片 紅棗3枚
1.心悸失眠者,加酸棗仁、柏子仁等以養心安神;
2.胃弱納差者,加砂仁、神曲以消食和胃。
八珍湯(八珍散) .
(《瑞竹堂經驗方》卷4)
[異名] 八物湯(《醫學正傳》卷3)。 ' 。
[組成] 當歸去蘆 川芎 熟地黃 白芍藥 人參 甘草炙 茯苓去皮 白術各一
兩(各30g)
[用法] 上哎咀。每服三錢(9g),水一盞半(300m1),加生姜5片,大棗1枚,
煎至七分(200m1),去滓,不拘時候,通口服。
[功用] 益氣補血。 .
[主治] 氣血兩虛證。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
忡,飲食減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
風濕熱郁發癍:風寒濕邪侵入人體,留連于皮肉經絡,久郁化熱,熱蘊血絡,血溢成癍。癍多呈環形,伴有全身關節疼痛、身熱、口渴等風濕熱郁症狀。治療宜疏風清熱活血通絡,用 蠲痹湯 加忍冬藤、防己、木瓜。
蠲痹湯
酒當歸3克 羌活3克 姜黃3克 炙黃芪3克 白芍3克 防風3克 炙甘草1克
1.若寒邪偏重而劇痛者,加桂枝、細辛等以溫經散寒止痛;
2.若肢體沉重疼痛者,加蒼術、防已、薏苡仁以除濕;
3.若手臂麻木較重者,可重用黃芪,加桂枝、全蠍等,以增強補氣和血,通絡止痛之功。
蠲 痹 湯
(《楊氏家藏方》卷4)
[組成] 當歸去土,酒浸一宿 羌活去蘆頭 姜黃 黃芪蜜炙 白芍藥 防風去蘆頭各
一兩半(各45g) 甘草半兩炙(15g)
[用法] 上哎咀。每服半兩(15g),水二盞,加生姜五片,棗三枚,同煎至一盞,
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功用] 祛風除濕,益氣和營。 .
[主治] 風痹。身體煩疼,項背拘急,肩臂肘痛,舉動艱難及手足麻痹。
總之,發癍一證,病因極為複雜,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五髒功能失調,又有六腑為病。一般說,癍色紅活,榮潤,癍形松浮而稀疏,無高熱神昏者為順象;若癍色紫黑,緊束,融合成片,高熱神昏者則為逆證。 [文獻别錄] :“陽毒發癍,陽邪亢極病也,亦或有誤服辛熱而成者。金匮雲,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 升麻鼈甲湯 主之。” “陰毒發癍,陰邪極深病也。<金匮)雲,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 升麻鼈甲
湯 去雄黃、蜀椒 主之。”
42.發 黃
[概念] .
發黃,以目黃,尿黃,面黃,身黃為其主要症狀,尤以目睛黃染為重要特征。一般先從目黃開始,繼則遍及全身。
本症<内經)稱“黃疸”,以後曆代醫籍中有“黃瘅”、 “谷疸”、 “酒疸”、 “女勞疽”、“黑疸”、“陽黃”、“陰黃”、“急黃”、“瘟黃”等名稱。現将不同類型發黃一并在本條讨論。 .
常見證候
濕熱發黃:目黃身黃,黃色鮮明,或見發熱,口渴,心中懊侬,身倦無力,脘腹脹滿,食少納呆,厭惡油膩,惡心嘔吐,小便深黃或短赤,大便幹結,舌苔黃膩,脈象滑數。
寒濕發黃:目黃身黃,黃色晦暗,食少納呆,脘悶腹脹,四肢困重,形寒肢冷,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苔白膩,脈象濡緩或沉遲。
瘟毒發黃:起病急驟,黃疸迅速加深,身目均呈深黃色,其色如金,高熱口渴,煩躁不安,或神昏谵語,或鼻衄、齒衄、嘔血、便血,肌膚出現瘀癍,舌質紅绛,苔黃膩,幹燥少津,脈數。
瘀血發黃:身黃,其色晦暗,面色青紫或黧黑,或脅下有症塊,疼痛不舒,或小腹脹痛而小便反利,皮膚可見蛛紋絲縷,或有低熱,或大便漆黑,舌質紫暗或有瘀癍,脈弦澀或細澀。
脾虛血虧發黃:肌膚發黃無光澤,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頭暈,爪甲不榮,舌質淡,脈濡細。
濕熱發黃:本證屑“陽黃”範疇。以病程較短,黃色鮮明,舌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數為主要臨床特點。病因由濕熱蘊結中焦,熏蒸肝膽,膽液外洩,浸漬于肌膚而發黃。
通常應區分以下三種:
①熱重于濕:熱象較重,故發熱口渴,心煩欲吐,小便短赤,大便幹結,舌苔黃膩,脈象弦數;熱重于濕者,清熱利濕,佐以通便,方選栀子大黃湯;
栀子大黃湯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栀子15g 大黃3g 枳實10g 豆
豉15g
上4味,以水600m|,煮取200m|,分3次溫服。
(功效)洩熱祛濕,開郁除煩。
(主治}一身盡黃,身熱口渴,心中熱痛,懊侬不甯,不思
飲食,時時欲吐,小便短赤,苔黃,質紅,脈沉數。
(臨證加減]
1.本方加茯苓、豬苓、滑石等滲濕之品,以助洩熱通瘀,蕩滌熱結。
2.若腹脹滿,加郁金、大腹皮、香附、川楝子,以疏肝理氣。
3.若惡心嘔吐,加橘皮、法半夏、竹茹,以降逆止嘔。
4.惡熱甚,苔黃厚者,加黃柏、蒼術、黃芩,以助清熱燥濕之力。
5。若兼心煩失眠,衄血者,酌加側柏葉、丹皮,以涼血止血.
6.若便通熱減,舌苔漸化,可加健脾化濕之品,如白術、
茯苓等,并酌減苦寒清熱之藥,以防脾陽損傷而轉為陰黃。
7.栀子大黃湯治療病毒性肝炎:藥用栀子大黃湯。氣滞熱
結者加川樸、柴胡、枳實;兼嘔吐加陳皮、法半夏;兼血瘀加丹
皮、鼈甲;邪衰體虛者加元參、當歸等。結果全都治愈。暗中醫
藥,1958,(4):151
8.栀黃散治療軟組織損傷:本方含生山栀子30g,生大黃
30g,地鼈蟲15g(或三七lOg),淡附片lOg,赤小豆30g.上藥
研末酒調敷患處,每日1次,每次不少于10小時。功效為活血
化瘀,消腫定痛。主治各種軟組織損傷,尤以踝關節扭傷效果最
佳。
9.栀子大黃湯之藥證辨析:栀子大黃湯主胸中懊侬或熱痛,
故變茵陳蒿湯法,減大黃之用量(因重點在于心下,即胃,不需
要重用以洩腹滿),加枳實、豆豉破結除煩。至于茵陳萬一藥,
去口并不是不可用。[金匮诠釋.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
②濕重于熱:濕象較重,見頭重身困,脘腹脹悶,食欲不振,口渴不多飲,小便不利,大便稀溏,舌苔黃厚膩,脈滑稍數,或濡緩;濕重于熱者,利濕化濁,佐以清熱,方選茵陳五苓散;
茵陳五苓散
處方茵陳蒿末30克 五苓散15克
制法上二味,和勻。
功能主治治濕熱黃疸,濕重于熱,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每次6克,空腹時用米飲送服,一日三次。
摘錄《金匮要略》卷中
③濕熱并重:發熱煩渴,頭重身困,脘腹脹悶,小便黃赤,大便幹結或粘滞不爽,舌苔黃厚而膩,脈弦數或滑數等。治療以清利濕熱為主。濕熱并重者,清利濕熱,佐以解毒化濁,使濕熱從二便分利而出,方選茵陳蒿湯。
茵陳蒿湯
茵陳蒿18克(包) 栀子14克 大黃6克
1.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口苦嘔吐者,可加黃芩、柴胡、半夏、生姜,以和解少陽,和胃降逆。
2.如兼有惡寒、身痛、無汗等症,可加麻黃、杏仁、連翹以解表散邪。
3.如脅痛較重者,可加郁金、川楝子、延胡索等,以疏肝行氣止痛。
4.若黃疸較重,熱勢較甚者,可加闆藍根、黃芩、大青葉、虎杖、黃柏等以退黃除熱。
5.如濕熱黃疸,病情惡化出現高熱,煩躁,甚則神志不清,抽搐,出血等,此乃熱毒内陷,可加牛黃、丹皮、赤芍、郁金、黃連、羚羊角等以涼血解毒。
茵陳蒿湯
(《傷寒論》) ’
[異名] 茵陳湯(茵陳散(《太平聖惠方》卷55),錄自《外台秘要》卷4《範汪方》,
滌熱湯(《聖濟總錄》卷60)、大茵陳湯(《證治準繩.類方》卷5)、茵陳栀子大黃湯(《濟
陽綱目》卷34)、茵陳大黃湯(《症因脈治》卷3)。
[組成] 茵陳蒿六兩(1Sg) 栀子十四枚擘(12g) 大黃二兩去皮(6g)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一鬥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
分~.Htl。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功用] 清熱利濕退黃。 ,
[主治] 濕熱黃疸。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發熱,腹微滿,ISl渴,不欲飲食,
惡心欲吐,大便秘結或不爽,汗出不徹,無汗,或但頭汗出,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舌
苔黃膩,脈滑數。
寒濕發黃與濕熱發黃:兩者雖同為濕滞中焦,膽液不循常道,外溢而發黃,但濕熱發黃屑陽黃,其色鮮明如橘皮,寒濕發黃屑陰黃,其色晦暗如煙熏;濕熱發黃病程較短,寒濕發黃病程較長;濕熱發黃舌苔黃膩,寒濕發黃舌苔白膩;濕熱發黃脈滑數或弦數,寒濕發黃脈沉遲或濡細。根據發黃的色澤,結合病史、症狀,兩者顯著不同,臨床較易鑒别。寒濕發黃,因寒濕阻滞中焦,易傷脾胃陽氣,治應溫化寒濕為主,佐以健脾和胃,方選 茵陳術附湯。
茵陳術附湯
别名茵陳姜附湯(《筆花醫鏡》卷一)。
處方茵陳3克 白術6克 附子1.5克 幹姜1.5克 甘草(炙)3克 肉桂(去皮)1克
功能主治治陰黃身冷,脈沉細,身如熏黃,小便自利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學心悟》卷二
疫毒發黃與濕熱發黃:兩者同屬陽黃,黃色鮮明。疫毒發黃又稱“急黃”、“瘟黃”,為感受時行疫疠而緻,其病情較重,身目呈深黃色;濕熱發黃,起病緩慢,黃疸逐漸加深,或有發熱,或無熱,口幹口苦,心中懊侬,病在氣分。疫毒發黃則必見高熱。大渴欲飲,煩躁不安,或見神昏谵語,邪入營血,舌紅绛,苔黃褐,可見鼻衄、齒衄、嘔血、便血、身發癍疹等症。病重者迅速出現精神不振,昏迷;濕熱夾毒,郁而化火,迫使膽汁外溢肌膚,故現熱毒熾盛之象,治以清熱解毒,涼血開竅,方選犀角散加味。
犀角散
處方犀角屑22克 木香15克 槟榔30克 紫蘇莖葉 沉香各22克 杉木節30克(锉)麥門冬30克(去心,焙)赤茯苓30克 枳殼22克(麸炒微黃,去瓤)防風15克(去蘆頭)石膏60克(細研)
制法上藥搗粗羅為散。
功能主治治腳氣沖心,煩喘悶亂,頭痛口幹,坐卧不得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加入淡竹葉27克,更煎一二拂,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五
瘀血發黃與寒濕發黃:兩證同屬陰黃,有起病緩慢,黃色晦暗無澤等特點。但兩者病機及臨床表現不同。瘀血發黃,病因常由肝郁氣滞, 日久成瘀;或因濕熱黃疸遷延不愈,濕郁氣機不利,瘀積肝膽,膽汁疏洩失職而發黃。臨床特點:黃疸晦暗,面色黧黑,皮膚有蛛紋絲縷或出血癍,脅下有症塊疼痛等瘀血内阻的症狀。寒濕發黃則以形寒肢冷,困頓,納呆,腹脹便溏,苔白膩,脈遲等寒濕内阻為特點。瘀血發黃病情比寒濕發黃更為頑固纏綿,不易速愈。治療以活血行瘀,軟堅散結為主,方選大黃廑蟲丸等。
大黃土鼈蟲丸
大黃7.5克 黃芩6克 甘草9克 桃仁6克(包) 白芍12克 幹地黃30克 幹漆3克 虻蟲24克(包) 水蛭24克 蛴螬24克(包) 土鼈蟲12克(包) 杏仁6克
1.如兼見食少,便溏,乏力等脾虛證,可選用香砂六君子湯以健脾除濕;
2.兼見面色萎黃,食少,神疲,頭暈,心悸等氣血兩虛證,宜用歸脾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之類合服本方。
3.婦女之子宮肌瘤伴見小腹冷痛,手足煩熱,經血挾塊者,家輔以溫經湯、少腹逐瘀湯之類溫經逐瘀。
4.治脅下痞塊伴見胸脅脹痛,食少神疲者,宜配合逍遙丸調和肝脾。
5.用于肝硬化,若有腹水,可兼服已椒苈黃丸合五皮飲。
大黃廑蟲丸
(《金匮要略》)
[異名] 婦科大黃廑蟲丸(《飼鶴亭集方》)。
[組成] 大黃蒸十分(75g) 黃芩二兩(60g) 甘草三兩(90g) 桃仁一升(60g)
杏仁一升(60g) 芍藥四兩(120g) 幹地黃十兩(300g) 幹漆一兩(30g) 虻蟲一升
(60g) 水蛭百枚(60g) 蛴螬一升(60g) 廑蟲半升(30g)
[用法] 上十二味,末之,煉蜜為丸如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現代用法:
将蛴螬另串;桃仁、杏仁另研成泥。其餘9味共研為細粉,過羅,與桃仁等同混合均
勻,共為細粉。煉蜜為丸,每粒3g,蠟皮封固。每服一九,溫開水或酒送服)。
[功用] 祛瘀生新。
[主治] 五勞虛極,内有幹血證。形體羸瘦,腹滿不能飲食,肌膚甲錯,兩目黯
黑,舌紫或有瘀點,脈沉澀。亦治婦女經閉,腹中有塊,或脅下症瘕刺痛。
脾虛血虧發黃:本證由勞倦内傷或久病,使脾胃虛弱,氣血虧損,肝失所養,疏洩失職,膽汁外溢而發黃,又稱“虛黃”。辨證要點:全身皮膚發黃,其色黯然不澤,且伴頭暈、心悸、失眠、舌淡等氣血虧虛的症狀。治宜健脾補氣養血,方選小建中湯、十全大補湯等。
小建中湯
桂枝9克 白芍18克 炙甘草6克 生姜片9克 紅棗12枚 麥牙糖70克(另包)
1.寒重者,加花椒溫中散寒;
2.便溏者,加白術健脾除濕;
3.氣滞者,加木香行氣除脹;
4.氣虛者,加黃芪、黨參補中益氣;
5.血虛者,加當歸溫養補血。
小建中湯
《傷寒論》
[異名] 芍藥湯(《古今錄驗方》,錄自《外台秘要》卷工7)、桂心湯(《聖濟總錄》
卷91)、建中湯(《傷寒明理論》卷4)、桂枝芍藥湯(《傷寒圖歌活人指掌》卷4)。
[組成] 桂枝三兩去皮(9g) 甘草二兩炙(6g) 大棗十二枚擘(4枚) 芍藥六
兩(18g) 生姜切三兩(9g) 饴糖一升(30g)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内饴糖,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溫中補虛,和裡緩急。
[主治] 虛勞裡急證。腹中時痛,喜溫欲按,舌淡苔白,脈細眩;或虛勞而心中悸
動,虛煩不甯,面色無華,或手足煩熱,咽幹口燥等。
十全大補湯
人參6克(焗服) 白術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3克 酒當歸9克 熟地12克 白芍9克 川芎6克 生姜5片 紅棗5枚 黃芪12克 肉桂3克(研粉焗服)
1.心悸怔忡者,加五味子、酸棗仁等以養心安神;
2.自汗不止者,加煅龍骨、煅牡蛎等以斂汗固表。
十全大補湯(十全散)
(《傳信适用方》卷2)
[異名] 十補湯(《易簡方》)、十全飲(《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5續添諸局經驗秘
方)、大補十全散(《醫壘元戎》)、千金散(《丹溪心法附餘》.卷21)、十全大補散(《證治
準繩.類方》卷1)、加味八珍湯(《羅氏會約醫鏡》卷14)。
[組成] 人參去蘆(6g) 白術 白芍藥 白茯苓(各9g) 黃芪(12g) 川芎(6g)
幹熟地黃(12g) 當歸去蘆(9g) 桂去皮 甘草炒(各3g)各等分 、
[用法] 上哎咀。每服三錢(9g),加生姜3片,大棗2個擘破,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功用] 溫補氣血。
[主治] 氣血兩虛證。面色萎黃,倦怠食少,頭暈目眩,神疲氣短,心悸怔忡,自
汗盜汗,四肢不溫,舌淡,脈細弱,以及婦女崩漏,月經不調,瘡瘍不斂等。
黃為脾土之正色,本節所謂之發黃,必需具備目黃、身黃、小便黃。其中目黃一症是區分是否發黃的要點。<雜病源流犀燭。諸疽源流>:“經言目黃者曰黃疸,以目為宗脈所聚,諸經之熱上熏于目,故目黃,可稔知為黃疸也。”古今對發黃一症分類甚多,但總以黃色鮮明者為陽黃,黃色晦暗不澤者為陰黃分類。本節所論之濕熱發黃、瘟毒發黃二證屬陽黃,一般有起病急驟、症狀重、病程較短的特點;寒濕發黃、瘀血發黃、脾虛血虧發黃三證屬陰黃,一般有起病緩慢、症狀略輕、病程長的特點。臨床辨證可根據起病特點,證候表現等,不難鑒别。但是,陽黃日久不愈,使氣血虧損或瘀滞,亦可變成陰黃,辨證時需靈活掌握,審證求因,方不緻誤。
[文獻别錄]
<金匮要略.黃疸病脈證并治):“谷疸之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為谷疸,茵陳蒿湯主之。”
茵陳蒿湯
茵陳蒿18克(包) 栀子14克 大黃6克
1.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口苦嘔吐者,可加黃芩、柴胡、半夏、生姜,以和解少陽,和胃降逆。
2.如兼有惡寒、身痛、無汗等症,可加麻黃、杏仁、連翹以解表散邪。
3.如脅痛較重者,可加郁金、川楝子、延胡索等,以疏肝行氣止痛。
4.若黃疸較重,熱勢較甚者,可加闆藍根、黃芩、大青葉、虎杖、黃柏等以退黃除熱。
5.如濕熱黃疸,病情惡化出現高熱,煩躁,甚則神志不清,抽搐,出血等,此乃熱毒内陷,可加牛黃、丹皮、赤芍、郁金、黃連、羚羊角等以涼血解毒。
茵陳蒿湯
(《傷寒論》) ’
[異名] 茵陳湯(茵陳散(《太平聖惠方》卷55),錄自《外台秘要》卷4《範汪方》,
滌熱湯(《聖濟總錄》卷60)、大茵陳湯(《證治準繩.類方》卷5)、茵陳栀子大黃湯(《濟
陽綱目》卷34)、茵陳大黃湯(《症因脈治》卷3)。
[組成] 茵陳蒿六兩(1Sg) 栀子十四枚擘(12g) 大黃二兩去皮(6g)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一鬥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
分~.Htl。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功用] 清熱利濕退黃。 ,
[主治] 濕熱黃疸。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發熱,腹微滿,ISl渴,不欲飲食,
惡心欲吐,大便秘結或不爽,汗出不徹,無汗,或但頭汗出,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舌
苔黃膩,脈滑數。
“膀胱急,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脹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腹滿者難治,硝石礬石散主之。”
硝石礬石散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硝石 礬石各等份
上2味,為細末,每服3g,米湯送服,每日2次.
(功效)清熱化濕,消瘀利水。
(主治)
主證:女勞疸,曰晡發熱,五心煩熱,足下熱,不思飲食,
肢體倦怠,微汗出,尺脈浮而無力。
副證:少腹滿,小便自利,或額上黑.
(臨證加減)
1.本方加味治療鈎蟲病:女勞疸究屬何病?以方藥測病證,
若屬于鈎蟲病,本方加榧子、槟榔片、使君子肉、薏苡仁、黨
參、當歸、茵陳等,共為細末成丸,名為煅紅丸。凡屬血虛挾瘀
均有效。[中醫雜志,1959,cs,:ls]
2.本方加味治療慢性肝病:今人多用硝石礬石散配溫陽活
血化瘀藥物治療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腹水見本方證候者,并主張将
礬石易為皂礬,既化濕,又補血。[中醫藥信息,1989,c5,:d3]
3。硝石礬石散加味治療急性黃疸型病毒性肝炎:藥用茵陳、
栀子、大黃、金錢草、硝石、礬石。按5:3:3:5:工;1比例
制成粉末,裝膠囊,每粒0.5g。每次工0—15粒,每日3—4次
口服。兩周為一療程,兒童酌減。[福建中醫藥,1994,《2l:9-10]
4。即本方用粳米粥,主男女諸虛不足,腎氣虧乏,名瀉腎散。
5.硝石(或樸硝)六兩,大黃八兩,人參、甘草各二兩.
為細末,以陳米醋三升置銅器中,竹筋柱器中,一升作一刻,凡
三升作三刻,置火上,先内大黃,常攪不息,使微沸盡一刻,乃
内餘藥,又盡一刻,有餘一刻,極微火,使可丸如雞子黃大,每
服二丸,每四天服一次,藥後下如雞肝,或如米泔赤黑色物,下
後慎風冷,宜粥飲将息。治婦人症瘕帶下,不能孕育,名硝石大
丸。仁備急千金要方]
6.本方改丸,用于膽石成黃疸者,或用于因鈎蟲成黃疸者,
名硝石礬石丸。
“夫病酒黃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熱,足下熱,是其症也。”
(醫學心悟):“濕熱之黃,黃如橘子、柏皮,因火氣而光彩,此名陽黃。又有寒濕之黃,黃如熏黃色,暗而不明,或手腳厥冷,脈沉細,此名陰黃。……其間有傷食者,名曰谷疸;傷酒者,為曰酒疸;出汗染衣,名曰黃汗,皆陽黃之類也。……其間有女勞疸,乃陰黃之類。……複有久病之人,及老年人,脾胃虧損,面目發黃,其色黑暗而不明,此髒腑之真氣洩露于外,多為難治。” ,
43.毛發脫落
毛發脫落,是指人體體毛如毛發、腋毛、陰毛及眉毛脫落的一種症狀。 毛發脫落,多因虛損及疠毒所緻。古代文獻中“虛勞”、“産後痨”、“疠風”、“黑疸”病中有類似症狀的描述。本症與頭發脫落不同,前者有腋毛、陰毛等體毛脫落,後者僅指頭發脫落,從病情看前者病重,後者病輕。
常見證候
肝腎陰虛毛發脫落:毛發脫落,腰膝酸軟,乏力肢軟,乳少或無乳,月經量少或閉經,心煩失眠,頭暈耳鳴,手足麻木,皮色黧黑,舌質淡,或舌體瘦小,脈沉細數。
脾腎陽虛毛發脫落:毛發脫落或失澤稀疏,神疲乏力,消瘦納差,腹痛腹瀉,皮膚黧黑,面色蒼白,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閉經,陽痿,性欲減退,舌質淡胖有齒痕,脈沉細或沉遲。
氣血兩虛毛發脫落:毛發稀疏或脫落,面色萎黃,神疲乏力,動則氣短,食少腹脹,月經量少或經閉不行,乳房萎縮,性欲減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疠毒攻肺毛發脫落:初起皮膚麻木,次起白屑紅腫,蔓延成瘢,形如蛇皮,成片落下,甚則破爛,厚腫無膿,病毒入裡,可見毛發、須眉脫落等,并可見鼻梁崩塌,唇翻,眼弦斷裂。
肝腎陰虛毛發脫落與脾腎陽虛毛發脫落:兩者均為先天禀賦不足,後天養護失調的基礎上,複遭失血,病邪久稽外力損傷等所緻,臨床表現均為虛損不足之象。兩者不同點在于。前者為傷及陰血較重,、表現為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心煩失眠,手足麻木等肝腎虧損;精血不足見症,治宜滋養肝腎,方選 左歸飲 加減。後者為脾腎陽氣虛損較重,臨床表現為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腹痛腹瀉;消瘦納差,閉經;陽痿,舌質淡胖有齒痕,脈沉細或沉遲等脾腎陽虛不能溫運等見症。治宜益氣健脾,溫腎助陽,方選 人參養榮湯 合 金匮腎氣丸 加減。
氣血兩虛毛發脫落:為久病耗傷氣血。大出血症,如産後、手術失血過多所緻。血虛不能上榮于面,則面色萎黃,血不養心則心悸怔忡。脾氣不健,胃納失常則疲乏無力,氣短。食少腹脹。氣血不足,血海空虛,沖任失養,故見經少或經閉,毛發稀疏或脫落,乳房萎縮,性欲減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為氣血兩虛之象。治宜氣血雙補,方可選 八珍湯 或 十全大補
湯 加減。、 疠毒攻肺毛發脫落。多因疠毒感染,毒邪攻肺所緻。營氣熱腐,又遇毒風疠氣,遞相傳染,風濕相乘,氣血凝滞,表裡不和,而肺主皮毛,故緻須眉、毛發脫落。其治宜祛風,化濕、殺蟲。佐以調養氣血。初用 萬靈丹 洗浴發汗,次服 神應養真 丹 。 [文獻别錄](中醫臨證備要.眉毛脫落):“麻風症狀之一,由于病毒攻肺”。
44.發 狂
發狂,是指神志失常,瘋狂怒罵,打人毀物,不避親疏,或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少卧不饑,妄作妄動,喧擾不甯的症狀。俗稱“武癡”,“發瘋”。
本症早在(靈樞>已列癫狂專篇進行論述。後世多把癫狂相提并論。癫與狂雖然都是神志失常之症,但在病因、病機及治療方面仍有不同,故本書将“癫”、“狂”各立專條論述。狂證以喧擾不甯,躁妄打罵,動而多怒為特征,厲陽證。癫症以精神抑郁,沉默癡呆,語無倫次,靜而少動為特征,屬陰證。<難經.五十九難>謂:“狂癫之病,何以别之然,狂疾之始發,少卧而不饑,自高賢也,自辯智也, 自倨貴也,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發,意不樂,僵仆直視。”(丹溪心法。癫狂篇>:“癫屑陰,狂屬陽。” .
常見證候
痰火上擾發狂:起病較急,狂躁易怒,妄作妄動,叫罵不休,毀物毆人,頭痛失眠,面紅目赤,舌質紅,或紅绛,苔黃膩,脈弦數。
陽明熱盛發狂,面赤而熱,裸體袒胸,,旁若無人,狂笑歌号,呼罵不叠。毀物傷人,骁勇倍常,蓬頭垢面,口穢噴人,或數日不食,腹滿不得卧,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或黃膩燥裂,或上罩焦黑苔,脈沉實有力或沉數有力。
肝膽郁火發狂:心神煩亂,神不守舍,狂躁易怒,言語失常,或詠或歌,或言或笑,驚悸不安,胸脅脹痛,舌紅苔黃,脈弦數。
瘀血内阻發狂:面色晦黯,胸中憋悶,精神不甯,時而言語不休,時而沉默寡言,甚則終日罵詈,狂擾不安,少腹脹滿堅硬,疼痛拒按,舌質紅紫或見瘀癍,脈沉實有力。
陰虛火旺發狂:狂病日久,病勢漸緩,精神疲憊,時而躁狂。情緒焦慮、緊張,多言善驚,煩躁不眠,形瘦面紅,五心煩熱,舌質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陽明熱盛發狂與肝膽郁火發狂:二者皆因火所緻,但病位不同。陽明熱盛發狂,或因膏粱厚味,貪杯豪飲,釀成胃腸積熱,或因邪熱内傳陽明,熱結陽明所緻。以面赤而熱,腹滿不得卧,不欲食,大便秘結為辨證要點。以清洩陽明為治,方選涼膈散或大承氣湯加減。
涼膈散
連翹6克 酒大黃3克 芒硝3克 甘草3克 栀子1.5克 黃芩1.5克 薄荷1.5克 竹葉7片 生蜂蜜1匙
1.若上焦熱重,心胸煩熱者,重用栀子,加天花粉。
2.心經熱盛,口舌生瘡者,加黃連、地骨皮。
3.咽喉紅腫痛甚,壯熱,煩躁欲飲,大便不燥者可去芒硝、大黃,加石膏、桔梗、山豆根、闆藍根。
4.吐衄不止,加鮮茅根、鮮藕節。
涼 膈 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6)
[異名] 連翹飲子(《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6)、連翹消毒散(《外科心法》卷7)。
[組成] 川大黃 樸硝 甘草熾各二十兩(各9g) 山栀子仁 薄荷葉去梗 黃芩各
十兩(各5g) 連翹二斤半(18g)
[用法] 上藥為粗末。每服二錢(6g),水一盞,人竹葉7片,蜜少許,煎至七分,
去渣,食後溫服。小兒服半錢,更随歲數加減服之。得利下住服。
[功用] 瀉火通便,清上瀉下。
[主治] 上、中二焦火熱證。煩躁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煩熱,口舌生瘡,咽喉腫
痛,睡卧不甯,谵語狂妄,便閉溲赤,或大便不暢,舌紅苔黃,脈滑數。
大承氣湯
大黃12克(包) 厚樸24克 枳實5克 芒硝8克(包)
一般先試用小承氣湯無效後,再用本方。
1.若腑實兼見口唇幹燥,舌苔焦黃而幹,脈細數者,為腑實兼陰津不足之證,可加玄參、麥冬、生地等。
2.若腑實兼見至夜發熱,舌質紫,脈沉澀等瘀血證,宜加桃仁、赤芍、當歸。
大承氣湯
(《傷寒論》)
[組成] 大黃四兩酒洗(12g)' 厚樸八兩去皮,炙(24g) 枳實五枚炙(12g) 芒硝
三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黃,更煮取二升,去
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現代用法:水煎,大黃後
下,芒硝溶服)。
、 [功用蔔峻下熱結。
[主治]
1.陽明腑實證。大便秘結,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潮
熱谵語,手足濺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象沉實。
2.熱結旁流證。下利清水,色純青,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幹燥,脈象
滑數。
3..裡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
肝膽郁火發狂,是因七情内傷,肝膽氣滞,氣郁化火,上擾神明所緻。心神受擾,則心神煩亂;神不内守則言語失常,或詠或歌,或言或笑;心神不安,或驚或悸;肝膽氣滞則胸脅脹痛。故以心神煩亂,言語無倫。驚悸不安,胸脅脹痛,脈弦數為辨證要點。治宜清疏肝膽,方選龍膽瀉肝湯合丹栀逍遙散加減。
龍膽瀉肝湯
酒龍膽草6克 栀子9克 炒黃芩9克 澤瀉12克 木通9克 車前子9克 當歸3克 酒生地黃9克 柴胡6克 生甘草6克
1.若肝膽實火較盛,可去木通、車前子,加黃連。
2.若濕盛熱輕者,可去黃芩、生地黃,加滑石、薏苡仁。
3.若玉莖生瘡,或便毒懸癰,以及陰囊腫痛紅熱者,可去柴胡,加連翹、黃連、大黃。
4.肝經濕熱,帶下色紅者,可加蓮須、赤芍。
5.肝火上炎緻頭痛眩暈,目赤多眵,口苦易怒,可加菊花、桑葉。
6.木火刑金,見咳血者,可加丹皮、側柏葉。。
龍膽瀉肝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錄自《醫方集解。瀉火之劑》)
[異名] 瀉肝湯(《類證治裁》卷4)。
[組成] 龍膽草酒炒(6g) 栀子酒炒(9g) 黃芩炒(9g) 澤瀉(12g) 木通(9g) 車
前子(9g) 當歸酒洗(3g) 生地黃酒炒(9g) 柴胡(6g) 生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肝膽實火,瀉下焦濕熱。
[主治]
1。肝膽實火上炎證 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等,舌紅苔黃,脈弦數有力。
2.肝膽濕熱下注證 陰腫,陰癢,陰汗,小便淋濁,或婦女帶下黃臭等,舌紅苔黃,脈眩數有力。
加味逍遙散
(《内科摘要》卷下) 當歸 芍藥 茯苓 白術炒 柴胡各一錢(各
3g) 牡丹皮 山栀炒 甘草炙各五分(各1.5g) 水煎服。功用:疏肝解郁,養血健
脾,清熱涼血。主治:肝脾血虛,内有郁熱。潮熱晡熱,自汗盜汗,腹脅作痛,頭昏目
暗,怔忡不甯,頰赤口幹;婦人月經不調,發熱咳嗽;或陰中作痛,或陰門腫脹;小兒
El舌生瘡,胸乳膨脹;外證遍身瘙癢,或虛熱生瘡。
該方系逍遙散加丹皮、栀子組成,後世又稱之為丹栀逍遙散。丹、栀兩味皆能清熱
涼血,其中栀子尚可瀉火除煩,丹皮亦能活血散瘀。主治雖似逍遙散證,但對兼有郁火
者尤為适宜。 。
痰火上擾發狂與瘀血内阻發狂:一因于痰,一因于瘀。痰火上擾發狂,是因心胃火盛,灼津為痰,痰火搏結,上蒙心竅所緻。以狂躁易怒,毀物毆人,舌苔黃膩,脈弦滑數為辨證要點。治宜祛痰降火,方選礞石滾痰丸。
滾 痰 丸
(《泰定養生主論》,錄自《玉機微義》卷4)
[異名] 沉香滾痰丸(《墨寶齋集驗方》卷上)、礞石滾痰丸(《痘疹金鏡錄》卷上)。 . .
[組成] 大黃酒蒸 片黃芩酒洗淨各八兩(各240g) 礞石一兩捶碎,同焰硝一兩,投
入小砂罐内蓋之,鐵線縛定,鹽泥固濟,曬幹,火煅紅,候冷取出(30g) 沉香半兩(15g)
[用法] 上為細末,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量虛實加減服,清茶、溫水
送下,臨卧食後服(現代用法:水泛小丸,每服8一lOg,日l一2次,溫開水送下)。
[功用] 瀉火逐痰。
[主治] 實熱老痰證。癫狂驚悸,或怔忡昏迷,或咳喘痰稠,或胸脘痞悶,或眩暈
耳鳴,或繞項結核,或口眼蠕動,或不寐,或夢寐奇怪之狀,或骨節卒痛難以名狀,或
噎塞煩悶,大便秘結,舌苔黃厚,脈滑數有力。
瘀血内阻發狂,乃邪熱入裡,血熱互結,上擾神明所緻。以面色晦黯,少腹堅硬,痛而拒按。舌質紅紫或有瘀癍為辨證要點。治以瀉熱破瘀,方選桃仁承氣湯或抵當湯。
桃核承氣湯
桃仁8.5克 大黃12克 桂枝6克 炙甘草6克 芒硝6克
1.若用于跌打損傷,瘀血留滞,疼痛不能轉側者,可加赤芍、當歸尾、紅花、蘇木以活血祛瘀止痛;
2.月經不調或經閉屬實者,可加當歸、紅花以活血調經;
3.用于内火熱上工攻之目赤、齒痛、頭痛、吐衄等,可加黃芩、黃連、栀子以瀉火解毒。
抵 當 湯
(《傷寒論》)
[組成] 水蛭熬 虻蟲去翅足,熬各三十個(各6g) 桃仁去皮尖二十個(9g) 大
黃酒洗三兩(9g)
[用法] 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
[功用] 破血逐瘀。
[主治] 下焦蓄血證。少腹硬滿,小便自利,大便硬而色黑易解,發狂或喜忘,或身發黃,或經水不利,脈沉澀。
陰虛火旺發狂:狂亂躁動日久,必緻氣陰兩傷,氣不足則精神疲憊,時而躁狂;陰傷而虛火旺盛,擾亂心神,故見焦慮,多言善驚等陰虛内熱之象。臨床以精神疲憊,形瘦面紅,五心煩熱為辨證要點。治宜滋陰降火,安神定志,方選二陰煎合定志丸。
二陰煎
處方生地6~9克 麥冬6~9克 棗仁6克 生甘草3克 玄參4.5克 黃連3~6克 茯苓4.5克 木通4.5克
功能主治清心瀉火,養陰安神。主心經有熱,水不制火,驚狂失志,多言多笑,喜怒無常;或瘡瘍疹毒,煩熱失血。
用法用量上藥用水400毫升,加燈草20根,或竹葉亦可,煎至280奏升,空腹時服。
摘錄《景嶽全書》卷五十一
定志丸
(《雜病源流犀燭》卷6) 人參 茯苓 茯神各三兩(各90g)
菖蒲 姜遠志各二兩(各60g) 上為末,朱砂一兩半(45g)為衣,蜜丸。功用:補心益
智,鎮怯安神。主治:心氣不足,心怯善恐,夜卧不安。
本方所治之證,當屬心氣不足所為。原書載其“治勞心膽冷,夜卧不寐者”。心氣
不足,心神失養,則心怯善恐,夜卧不安。治當補心益智,安神定志。主用人參養心安
神益智,茯苓、茯神、遠志安神定志,菖蒲開心竅,朱砂鎮心安神。諸藥合用,配伍适
宜,是一首較好的補心益智,安神定志之劑。
本方與酸棗仁湯均有滋養安神之功,但本方重用人參、茯苓、茯神益氣補心為主,
治療心氣不足的心怯善恐,夜卧不安證;酸棗仁湯重用酸棗仁補肝養血甯心為主,配以
知母清熱除煩,治療肝血不足,血不養心,虛熱内擾之虛煩不眠證。
發狂應注意辨明虛實。實證以起病急,狂暴無知,情感高漲為主要表現,概由痰火實邪擾亂神明而成,如痰火上擾發狂,陽明熱盛發狂,肝膽郁火發狂,瘀血内阻發狂,故治療以瀉火通腑為主。虛證以情緒焦躁,多言不眠,形瘦面赤,舌紅為主要表現,由于病久火灼陰液而緻,如陰虛火旺發狂。治療以滋陰降火,安神定志為主。
[文獻别錄]
(素問。生氣通天論):“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并乃狂。”
<素問。宣明五氣):“五邪所亂,邪入于陽則狂。”
(素問.病能):“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歧伯曰:生于陽也。帝曰:陽何以使人狂?歧伯日:陽氣者,因暴折而難決,故善怒也,病名目陽厥。帝曰:何以知之?歧伯日:陽明者常動,巨陽少陽不動,不動而動大疾,此其候也。帝曰:治之奈何?歧伯曰:奪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陰,長氣于陽,故奪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鐵落為飲,夫。生鐵落者,下氣急也。” . ,
《病源流犀燭.癫狂源流》:“癫狂,心與肝胃病也,而必挾痰挾火。癫由心氣虛,有熱;狂由心家邪熱,此癫狂之由。癫屬腑,痰在包絡,故時發時止;狂屬髒,痰劇心主,故發而不止,此癫狂之屬。癫之患雖本于心,大約肝病居多;狂之患故根于心,而亦因乎胃與腎,此癫狂兼緻之故。”
45.發 癫
發癫,是指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癡呆,語無倫次,靜而少動的症狀。又稱“癫疾”、“文癡”、“呆病”、“花癡”等。
(内經)對發癫的症狀、病因、病機及治療均有較詳細的記載。如<靈樞.癫狂篇)日:“癫疾始生,.先不樂,頭重痛,視舉, 目赤,甚作極,已而煩心。”, “得之憂饑”,“得之大恐”,“得之有所大喜”。
發癫當與郁證相鑒别,二者臨床表現有相似之處,并均與五志過極,七情内傷有關。但郁證多見易怒善哭,胸脅脹痛,喉中如有異物,失眠等症狀。主要表現為自我感覺異常, 自制力差,但神志尚清。發癫亦見喜怒無常,多語或不語等症狀,以失去自制能力,神明逆亂,神志不清為其特征。發癫還當與發狂相鑒别,參見發狂。
常見證候 、
肝郁氣滞發癫:精神抑郁,情緒不甯,沉默不語,善怒易哭,時時太息,胸脅脹悶,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弦。
痰蒙清竅發癫:精神呆滞,沉默癡呆,喃喃自語,或多疑多慮,哭笑無常,舌淡苔白膩,脈弦滑。
氣虛痰結發癫:情感淡漠,不動不語,甚則呆若木雞,目瞪如愚,傻笑自語,思維混亂,甚則妄思妄聞, 自責自罪,面色萎黃,便溏溲清,氣短無力,舌質淡,舌體胖,舌苔白膩,脈滑或弱而無力。
心脾兩虛發癫:病程長,面色蒼白無華,少動懶言,神思恍惚,心悸易驚,善悲欲哭,意志衰退,夜寐多夢,不思飲食,便溏,舌質淡,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弱。
肝郁氣滞發癫與痰蒙清竅發癫,肝郁氣滞發癫多由于思慮太過,所欲不遂,所求不得,肝氣被郁,失于條達,疏洩不利,氣機郁滞而緻。痰蒙清竅發癫,或因肝郁日久,木克脾土,脾失健運,聚濕成痰;或因飲食不節,損傷脾胃,痰邪自生,緻痰濁内盛,上蒙清竅。肝郁氣滞發癫以精神抑郁,時時太息,胸脅脹悶,苔薄白,脈弦為辨證要點。痰蒙清竅發癫以精神呆滞,沉默癡呆,苔白膩,脈弦滑為辨證要點。前者宜疏肝解郁,方用柴胡疏肝散加菖蒲、遠志、郁金。
柴胡疏肝散
柴胡6克 醋陳皮6克 川芎4.5克 白芍4.5克 枳殼4.5克(麸炒) 炙甘草1.5克 香附4.5克
1.若脅肋疼痛較甚者,酌加當歸、郁金、烏藥等以增強行氣活血之力
2.;若肝郁化火,口渴舌藥,脈象弦數者,酌加山栀子、黃芩、川楝子等以清肝瀉火。
柴胡疏肝散
(《醫學統旨》,錄自《證治準繩.類方》卷4)
[異名] 柴胡舒肝散(《驗方新編》卷5)、柴胡疏肝湯(《不知醫必要》卷2)。
[組成] 柴胡 陳皮醋炒各二錢(各6g) 川芎 芍藥 枳殼麸炒各一錢半(各5g)
甘草炙五分(3g) 香附一錢半(5g)
[用法]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功用] 疏肝解郁,行氣止痛。
[主治] 肝氣郁滞證。脅肋疼痛,胸悶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氣,脘腹脹滿,脈弦。
後者宜豁痰開竅,清心安神,方用滌痰湯加天竺黃等。
滌痰湯
姜南星7.5克 半夏7.5克 枳實6克 茯苓6克 橘紅4.5克 石菖蒲3克 人參3克(包) 竹茹2克 甘草2克
1.若見高熱煩燥,神昏谵語,舌質紅降者,為痰郁化熱,内陷心包,可加黃連、天竺黃,以清熱化痰;
2.若舌質紫暗,為内有瘀血,可酌加丹參、桃仁、丹皮等,以活血化瘀通絡。
滌 痰 湯
(《奇效良方》卷1)
[異名] 滌痰散(《蘭台軌範》卷2)。
[組成] 南星姜制 半夏湯洗七次各二錢半(各7.5g) 枳實麸炒 茯苓去皮各二錢
(各6g) 橘紅一錢半(4.5g) 石菖蒲 人參各一錢(各3g) 竹茹七分(2g) 甘草
半錢(2g)
[用法] 上作一服。水二盅,加生姜五片,煎至一盅,食後服(現代用法:加生姜
3片,水煎服)。
[功用] 滌痰開竅。
'[主治] 中風,痰迷心竅。舌強不能言。
[病機分析] 本方主治濕痰内迷心竅之證。是證源于脾虛而運化失權,遂濕聚痰
生,痰濁不化,内迷心竅。舌乃心之苗,痰迷心竅,則舌強而不能言。其證如喻昌所
雲:“此證最急”(《醫門法律》卷3),似有風動之勢,故雲“中風”。汪昂釋之:“心脾
不足,風即乘之,而痰與火塞其經絡,故舌本強而難語也”(《醫方集解。除痰之
劑》)。
[配伍意義] 方中君以姜制南星,意在取其溫燥之性以祛濕痰,且兼祛風之能,恰
治痰濁内壅阻絡之證。臣以半夏,燥濕化痰,與南星相配,助其祛痰之力。佐以枳實破
氣化痰,橘紅理氣化痰,二者相合,共行痰阻之氣,增君藥祛痰之效,而達“氣順痰
消”之功。配伍茯苓,健脾滲濕,杜絕生痰之源,與半夏、橘紅相伍,寓二陳燥濕化痰
健脾之用;人參補氣健脾,與茯苓共健脾運,助後天之本,使脾氣得健,則痰無由以
生;石菖蒲一則祛痰,二則開竅,與君臣相配,則豁痰而開郁,蠲其痰濁以醒神,療舌
強不能言;竹茹既可化痰,又以其甘而微寒之性,制星、夏等溫燥之性,防傷陰之弊,
以上俱為佐藥。使以甘草,調和諸藥。且與參、苓為伍,取四君之用,益中焦之脾。用
法中加生姜,既能化痰,又善解南星、半夏之毒。諸藥相配,共奏滌痰開竅之功。
[類方比較] 本方與導痰湯均由二陳湯化裁而成,皆具燥濕化痰之功。二陳湯主治
濕痰之證。導痰湯是二陳湯去烏梅,加南星、枳實,燥濕化痰行氣作用均較二陳湯為
著,适用于痰厥及頑痰膠固的眩暈、咳嗽等證;本方在導痰湯基礎上又加石菖蒲、竹
茹、人參,較之導痰湯又多開竅扶正之功,是治中風痰迷的常用方。
氣虛痰結發癫與心脾兩虛發癫:氣虛痰結發癫常因病久正氣虧虛,脾氣日衰,健運無力而痰濁益盛,痰結日深,則清竅被蒙。心脾兩虛發癫多因病延日久,心脾耗傷,脾傷則氣血來源不足,心傷則心神失養,神不守舍。氣虛痰結發癫以感情淡漠,不動不語,甚則呆若木雞,面色萎黃,苔白膩,脈滑或弱為辨證要點。心脾兩虛發癫以神思恍惚,心悸易驚,善悲欲哭,納呆多夢,舌淡苔薄白,脈細弱為辨證要點。前者宜益氣健脾開竅,方用四君子湯合滌痰湯加減;後者宜健脾益氣,養心安神,方選養心湯化裁。
四君子湯
人參6克(焗服) 白術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嘔吐者,加半夏、陳皮等以降逆止嘔;
2.胸膈痞滿者,加枳殼、陳皮等,以行氣寬胸;
3.畏寒腹痛者,加幹姜、附子等以溫中散寒;
4.心悸失眠者,加再酸棗仁以甯心安神。
四君子湯(白術湯)
(《聖濟總錄》卷80)
[異名] 白術散(《朱氏集驗方》卷2)、四聖湯(《活幼口議》卷20)、人參散(《普濟
方》卷394)、溫中湯(《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436)、四君湯(《文堂集驗方》卷4)。
[組成] 人參去蘆 白術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6g)各等分
[用法]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15g),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候;人鹽少許,白湯點亦得。
[功用] 益氣健脾。
[主治] 脾胃氣虛證。面色痿白,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
滌痰湯
姜南星7.5克 半夏7.5克 枳實6克 茯苓6克 橘紅4.5克 石菖蒲3克 人參3克(包) 竹茹2克 甘草2克
1.若見高熱煩燥,神昏谵語,舌質紅降者,為痰郁化熱,内陷心包,可加黃連、天竺黃,以清熱化痰;
2.若舌質紫暗,為内有瘀血,可酌加丹參、桃仁、丹皮等,以活血化瘀通絡。
滌 痰 湯
(《奇效良方》卷1)
[異名] 滌痰散(《蘭台軌範》卷2)。
[組成] 南星姜制 半夏湯洗七次各二錢半(各7.5g) 枳實麸炒 茯苓去皮各二錢
(各6g) 橘紅一錢半(4.5g) 石菖蒲 人參各一錢(各3g) 竹茹七分(2g) 甘草半錢(2g)
[用法] 上作一服。水二盅,加生姜五片,煎至一盅,食後服(現代用法:加生姜
3片,水煎服)。
[功用] 滌痰開竅。
'[主治] 中風,痰迷心竅。舌強不能言。
養心湯
炙黃芪5克 茯苓5克 茯神5克 半夏曲5克 炒酸棗仁3克 當歸5克 柏子仁2克 川芎5克 炙遠志2克 五味子2克 人參2克
肉桂2克 炙甘草4克
本症常表現為本虛标實。早期多為邪實,晚期以本虛多見。實證包括肝氣郁結,痰蒙清竅。實證日久,可發展為虛實夾雜證,表現為本虛标實,如氣虛痰結證。病程遷延,邪去而正已傷,又可轉化為心脾兩虛證。
[文獻别錄]
(素問。宣明五氣):“邪入于陽則狂,搏陰則為癫疾。”
(難經.二十難):“重陽者狂,重陰者癫。”
<丹溪心法.癫狂):“癫屬陰……大率多因痰結于心胸間。”
<證治彙補.癫狂):“有視聽言動俱妄,甚則能言平生未見聞事,及五色神鬼,此乃氣血虛極,神光不足,或挾痰火,壅閉神明,非真有祟也,宜随證治之。”
<臨證指南醫案。癫痫):“癫由積憂積郁,病在心脾胞絡,三陰蔽而不宣,故氣郁則痰迷,神志為之混淆……癫之實者,以滾痰丸開痰壅閉,清心丸洩火郁勃。虛者當養神而通志,歸脾枕中之類主之。”
46.痫
痫,是指發作性的精神恍惚,甚則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或口中作豬羊叫聲,移時蘇醒的症狀。又名“癫痫”,俗稱“羊痫風”。
痫,首見于<素問.大奇論):“心脈滿大,痫瘛筋攣;肝脈小急,痫瘛筋攣。”後世醫家對痫的病因、病機及臨床特點均有較為細緻的記載,如<證治準繩。癫狂痫)曰:“痫病發則昏不知人,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而瘛疭抽掣, 目上視,或口眼喁斜,或口作六畜之聲。”
痫當與中風、痙證相鑒别。三者均有突然昏倒,不醒人事。然痫仆地有聲,口吐白沫,神昏片刻即醒,醒後如常人,有反複發作史。中風仆地無聲,神昏須救治,醒後常有半身不遂。痙證發時多身強直兼角弓反張,不易清醒,常伴發熱。臨床鑒别并不困難。
常見證候
痰火擾神痫:突然昏倒,四肢抽搐, 口吐粘涎,氣粗聲高,平素情緒急躁,常因焦急郁怒誘發,心煩失眠,脅肋脹痛,咯痰膠稠,面紅目赤, 口苦而幹,便秘,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風痰閉神痫:發作前常有頭暈,惡心,胸悶,乏力,随即猝然仆倒,神志不清,抽搐,口吐白沫或流清涎,醒後疲憊不堪,發無定時,受寒則易誘發。也有僅為短暫的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無抽搐,舌苔白膩,脈弦滑。
痰瘀互結痫:發作時頭暈頭痛,旋即尖叫一聲,瘛疭抽搐,口吐涎沫,臉面口唇青紫,平素常頭昏,頭痛,痛有定處,或有單側肢體抽搐,或一側面部抽動,多繼發于顱腦外傷、産傷,舌質暗紅或紫,有瘀斑瘀點,舌苔薄白,脈澀。
血虛神閉痫:發作前心悸頭暈,随後突然昏倒,口吐白沫,平素心悸氣短,失眠多夢,頭昏健忘,兩目幹澀,唇甲淡白,或于經期前後發作頻繁,舌質淡,苔薄白,脈細或細數。
腎虛髓虧痫:反複發作,數年不愈,神思恍惚,突然昏倒,四肢抽搐, 口吐白沫,二便自遺,平素頭昏目眩,面色晦暗,腰膝酸軟,健忘失眠,甚則智力減退,或遺精陽痿早洩,或白帶多,舌質淡,苔薄少,脈沉細滑。
痰火擾神痫與風痰閉神痫:痰火擾神發痫多因五志過極,氣郁化火,火邪煎熬津液,釀成痰熱;或嗜酒肥甘,痰熱内生,偶遇惱怒,肝火觸動内伏之痰濁,痰随火生,上蒙心竅。風痰閉神發痫多因脾失健運,聚濕成痰;或素有伏痰,複加飲食所傷,緻清陽不得上升,濁陰不得下降,痰蒙清竅。痰火擾神痫以發作時口吐粘涎,急躁易怒,心煩失眠,口苦而幹,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為辨證要點。風痰閉神痫以口吐白沫或清涎,胸悶惡心,遇寒易發,舌苔白膩,脈弦滑為辨證要點。二證的區别在于有無火熱之象。痰火擾神痫治以清熱滌痰,方用礞石滾痰丸或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加減。
滾 痰 丸
(《泰定養生主論》,錄自《玉機微義》卷4)
[異名] 沉香滾痰丸(《墨寶齋集驗方》卷上)、礞石滾痰丸(《痘疹金鏡錄》卷上)。 . .
[組成] 大黃酒蒸 片黃芩酒洗淨各八兩(各240g) 礞石一兩捶碎,同焰硝一兩,投
入小砂罐内蓋之,鐵線縛定,鹽泥固濟,曬幹,火煅紅,候冷取出(30g) 沉香半兩(15g)
[用法] 上為細末,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量虛實加減服,清茶、溫水
送下,臨卧食後服(現代用法:水泛小丸,每服8一lOg,日l一2次,溫開水送下)。
[功用] 瀉火逐痰。
[主治] 實熱老痰證。癫狂驚悸,或怔忡昏迷,或咳喘痰稠,或胸脘痞悶,或眩暈
耳鳴,或繞項結核,或口眼蠕動,或不寐,或夢寐奇怪之狀,或骨節卒痛難以名狀,或
噎塞煩悶,大便秘結,舌苔黃厚,脈滑數有力。
龍膽瀉肝湯
酒龍膽草6克 栀子9克 炒黃芩9克 澤瀉12克 木通9克 車前子9克 當歸3克 酒生地黃9克 柴胡6克 生甘草6克
1.若肝膽實火較盛,可去木通、車前子,加黃連。
2.若濕盛熱輕者,可去黃芩、生地黃,加滑石、薏苡仁。
3.若玉莖生瘡,或便毒懸癰,以及陰囊腫痛紅熱者,可去柴胡,加連翹、黃連、大黃。
4.肝經濕熱,帶下色紅者,可加蓮須、赤芍。
5.肝火上炎緻頭痛眩暈,目赤多眵,口苦易怒,可加菊花、桑葉。
6.木火刑金,見咳血者,可加丹皮、側柏葉。
龍膽瀉肝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錄自《醫方集解。瀉火之劑》)
[異名] 瀉肝湯(《類證治裁》卷4)。
[組成] 龍膽草酒炒(6g) 栀子酒炒(9g) 黃芩炒(9g) 澤瀉(12g) 木通(9g) 車
前子(9g) 當歸酒洗(3g) 生地黃酒炒(9g) 柴胡(6g) 生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肝膽實火,瀉下焦濕熱。
[主治]
1。肝膽實火上炎證 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等,舌紅苔黃,脈弦數有力。
2.肝膽濕熱下注證 陰腫,陰癢,陰汗,小便淋濁,或婦女帶下黃臭等,舌紅苔黃,脈眩數有力。
滌痰湯
姜南星7.5克 半夏7.5克 枳實6克 茯苓6克 橘紅4.5克 石菖蒲3克 人參3克(包) 竹茹2克 甘草2克
1.若見高熱煩燥,神昏谵語,舌質紅降者,為痰郁化熱,内陷心包,可加黃連、天竺黃,以清熱化痰;
2.若舌質紫暗,為内有瘀血,可酌加丹參、桃仁、丹皮等,以活血化瘀通絡。
滌 痰 湯
(《奇效良方》卷1)
[異名] 滌痰散(《蘭台軌範》卷2)。
[組成] 南星姜制 半夏湯洗七次各二錢半(各7.5g) 枳實麸炒 茯苓去皮各二錢
(各6g) 橘紅一錢半(4.5g) 石菖蒲 人參各一錢(各3g) 竹茹七分(2g) 甘草半錢(2g)
[用法] 上作一服。水二盅,加生姜五片,煎至一盅,食後服(現代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服)。
[功用] 滌痰開竅。
'[主治] 中風,痰迷心竅。舌強不能言。
風痰閉神痫治以溫化風痰,方選星香二陳湯 。
二陳湯
半夏6克 陳皮3克 茯苓9克 炙甘草2.4克 生姜6克 紅棗2枚
1.風痰加南星、白附子、皂角、竹瀝;
2.寒痰加半夏、姜汁;
3.火痰加石膏、青黛;
4.濕痰加蒼術、白術;
5.燥痰加栝蒌、杏仁;
6.食痰加山楂、麥芽、神曲、萊菔子;
7.老痰加枳實、海石、芒硝;
8.風痰加南星、竹瀝等,以熄風化痰;
9.熱痰加黃芩、膽星等,以清熱化痰;
10.寒痰加幹姜、細辛等,以溫化痰飲;
11.氣痰加枳實、厚樸等,以理氣化痰;
12.皮裡膜外之痰加白芥子等,以通絡化痰。
13.苔膩,痰濕盛,加川樸燥濕化痰。
14.痰多氣逆,加杏仁、紫菀、旋覆花化痰肅肺降逆。
15.感冒鼻炎,鼻涕多且青浠者,加細辛1.5克(後下)、桂枝4.5克,桔梗6克、辛荑花6克。(小兒更效),也可合小青龍湯。
二 陳 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4紹興續添方)
[組成] 半夏湯洗七次 橘紅各五兩(各15g) 白茯苓三兩(9g) 甘草炙一兩半(4。5g)
[用法] 上藥哎咀。每服四錢(12g),用水一盞,生姜七片,烏梅一個,同煎六
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現代用法:加生姜7片,烏梅1個,水煎服)。
[功用] 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主治] 濕痰證。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悶,惡心嘔吐,肢體倦怠,或頭眩心悸,舌苔白潤,脈滑。
痰瘀互結痫:多因跌打損傷,或小兒娩時産鉗傷及頭顱;或久病入絡,瘀血阻滞;或郁悶不暢,肝失條達,氣滞血瘀,瘀阻于上,腦絡閉阻而發痫。其辨證要點為:多有外傷或産傷史,發作前常頭暈頭痛,痛有定處,舌紫黯有瘀斑瘀點,脈澀。治以活血化瘀滌痰為主,方用通竅活血湯化裁。
通竅逐血湯
赤芍3克 川芎3克 桃仁6克(搗成泥) 紅花9克 生姜9克 老蔥3克 紅棗7枚 麝香0.15克(粉,沖服)
1.如見痰濕内阻,加半夏、瓜蒌皮、川貝、天竺黃;
2.項強加葛根;
3.言語不利,加石菖蒲、遠志;
4.氣虛,加黨參、黃芪;
5.瘀血明顯,加當歸尾,三七;
6.心悸、失眠,加遠志、酸棗仁;
7.眩暈,加胡桃肉、黑芝麻、女貞子、枸杞子;
8.肝陽上亢,加羚羊角粉、生石決明;
9.便秘,加大黃;
10.陰虛,加生地、玄參;
11.血熱妄行、神志昏糊,加紫雪丹;
12.暈厥者,加至寶丹。
通竅活血湯
(《醫林改錯》卷上) 由血府逐瘀湯去柴胡、枳殼、桔梗、甘草、牛
膝、當歸、生地,加生姜、紅棗、老蔥、麝香組成。功用:活血祛瘀,通絡開竅。主
治:頭面上部血瘀引起的脫發、耳聾、酒皺鼻,以及白癜風、紫癜風、牙疳、幹血勞、
腦震蕩後遺症的頭痛、頭暈等。
2.膈下逐瘀湯(《醫林改錯》卷上) 由血府逐瘀湯去柴胡、桔梗、牛膝、生地,加
丹皮、烏藥、香附、延胡索、五靈脂組成。功用:活血消症,行氣止痛。主治:膈下瘀
血蓄積,或腹中脅下有痞塊,痛處不移者。
3。少腹逐瘀湯(《醫林改錯》卷下) 由血府逐瘀湯去柴胡、枳殼、桔梗、牛膝、甘
草、生地,加蒲黃、五靈脂、幹姜、肉桂、延胡索、小茴香、沒藥組成。功用:活血祛
瘀,溫經止痛。主治:瘀滞寒凝,少腹積塊,痛或不痛,或少腹脹滿,或月經不調,其
色紫黑,或有瘀塊,或崩漏少腹疼痛等。
4。身痛逐瘀湯(《醫林改錯》卷下) 由血府逐瘀湯去柴胡、枳殼、桔梗、生地,加
秦艽、羌活、沒藥、五靈脂、香附、地龍組成。功用:活血祛瘀,通痹止痛,祛風除
濕。主治:痹證而有瘀血閉阻經絡所緻的肩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經久不愈。
王清任善于運用活血化瘀藥物,創制了一系列活血化瘀的名方,血府逐瘀湯、通竅
活血湯、膈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身痛逐瘀湯,常稱為五逐瘀湯,各方均以川芎、當
歸、桃仁、紅花、赤芍為基礎藥物,俱有活血祛瘀止痛作用。其中血府逐瘀湯配有行氣
開胸的枳殼、桔梗、柴胡,以及引血下行的牛膝,故宣通胸脅氣滞,引血下行之力較
好,主治胸中瘀阻之證;通竅活血湯配有通陽開竅的麝香、老蔥、生姜等,故辛香通竅
作用較好,主治瘀阻頭面之證;膈下逐瘀湯配有香附、延胡索、烏藥、枳殼等疏肝行氣
止痛之品,故行氣止痛作用較好,主治瘀阻膈下,肝郁氣滞之兩脅及腹中脹痛;少腹逐
瘀湯配有溫裡祛寒之小茴香、官桂、幹姜,故溫經止痛作用較優,主治血瘀少腹之月經
不調、痛經等;身痛逐瘀湯配有通絡宣痹止痛之秦艽、羌活、地龍等,故多用于瘀血痹
阻經絡所緻的肢體痹痛或周身疼痛等。
血虛神閉痫與腎虛髓虧痫:血虛神閉痫常因憂思傷脾,氣血生化無源,肝失所養,心血不足,神無所附而緻。腎虛髓虧痫或由先天不足, 自幼“胎痫”;或因痫症已久,反複發作,腎氣大傷。腎主骨生髓充于腦,腎精氣不足,腦失所養而發痫。血虛神閉痫以心悸氣短,目幹澀,舌質淡,脈細為辨證要點。腎虛髓虧痫以腰膝酸軟,智力減退,健忘失眠為辨證要點。前者治宜養血柔肝,甯心安神,方用滋陰甯神湯 或酸棗仁湯。
滋陰甯神湯
處方當歸 川芎 白芍 熟地 人參 茯神 白術 遠志各3克 酸棗仁 甘草各1.5克 黃連(酒炒)1.2克
功能主治治癫痫,不時暈倒,搐搦痰壅者。
用法用量上藥加生姜,水煎,溫服。
有痰。加南星3克。
摘錄《醫學入門》卷七
酸棗仁湯
酸棗仁48克(包) 甘草3克 知母6克 茯苓6克 川芎6克
1.若心煩不眠,屬肝血不足,陰虛内熱較甚者,加女貞子、墨旱蓮或生地黃、玄參、白芍等,以養血滋陰清熱;
2.兼見五味子、白芍、浮小麥以安神斂汗;
3.心悸較重者,加龍齒、龜甲、珍珠母等以鎮驚安神;
4.心悸多夢,時有驚醒,舌淡,脈細弦,屬心膽氣虛者,可加黨參、龍齒以益氣鎮驚;
5.如精神抑郁,心煩不眠較甚者,可合甘麥大棗湯加夜交藤、合歡皮以緩肝安神解郁,或加入合歡花、夜交藤、石菖蒲、郁金等解郁安神之品,療效更好。
酸棗仁湯(酸棗湯)
(《金匮要略》)
[組成] 酸棗仁二升(12g) 甘草一兩(3g) 知母二兩(6g) 茯苓二兩(6g)
川芎二兩(6g)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内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功用] 養血安神,清熱除煩。
[主治] 虛勞,虛煩不眠證。心悸,盜汗,頭目眩暈,咽幹口燥,舌紅,脈細弦。
後者治宜補腎填精安神,方選 河車丸或左歸飲加紫河車等。
河車丸
處方紫河車1個,蛤蚧1對,黃耆40g,白術30g,川貝20g,甘草10g。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3g。
功能主治虛寒型小兒慢性支氣管哮喘。體質較差,正氣虛弱,易感風寒。
用法用量每天早晚各服1丸。6歲以下減半。
左歸丸
大懷熟地12克 炒山藥6克 枸杞子6克 山茱萸6克 酒川牛膝6克 鹽菟絲子6克 鹿角膠6克(焗) 龜膠6克(焗)
1.滑精者,去川牛膝;
2.無火象者,去龜膠;
3.真陰不足,虛火上炎者,去枸杞子、鹿角膠,加女貞子、麥門冬以養陰清熱;
4.火?爍肺金,幹咳少痰者,加百合以潤肺止咳;
5.夜熱骨蒸者,加地骨皮以清虛熱,退骨蒸;
6.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水滲濕;
7.大便燥結者,去菟絲子,加肉苁蓉以潤腸通便;
8.氣虛者,加人參以補氣。
左 歸 丸
(《景嶽全書》卷51)
[組成] 大懷熟地八兩(240g) 山藥炒四兩(120g) 枸杞四兩(120g) 山茱萸肉四
兩(120g)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兩(120g) 菟絲子制四兩(120g) 鹿膠敲碎,炒珠四兩
(120g) 龜膠切碎,炒珠四兩(120g)
[用法] 上先将熟地蒸爛杵膏,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餘丸,食前用滾湯
或淡鹽湯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主治] 真陰不足證。腰酸腿軟,頭暈眼花,耳聾失眠,遺精滑洩,自汗盜汗,口燥舌幹,舌紅少苔,脈細。
本方補藥偏多,若有發熱的表症,可先解除表症;若肺有實熱,可配合桑皮、黃芩、石膏适量,水煎沖藥丸服;若食欲欠佳,可配以麥芽、山楂、神曲,水煎服,或藥量減半服。注意避風寒。忌食腥葷、油膩食物。摘錄《河南中醫》(1981;2:38)
痫久發不愈,多由實轉虛,常見血虛或腎虛,最終多為腎虛,故治需處處顧護腎髒精血,不可過用剛燥之品,需因勢利導,以柔克剛。
[文獻别錄]
<千金要方.痫候法):“夫痫,小兒之惡病也,或有不及求醫而緻者,然氣發于内,必先有候,常宜審察其精神而其候也。”
<證治準繩.痫): “痫病仆時, 口中作聲,将醒時吐涎沫,醒後又複發,有連日發者,有一日三五發者。”
<證治彙補。痫病):“或因卒然聞驚而得,驚則神出舍空,痰涎乘間而歸之。”
(臨證指南醫案。癫痫門):“痫證或由驚恐,或由飲食不節,或由母腹中受驚,以緻髒氣不平,經久失調,一觸積痰,厥氣内風,卒焉暴逆,莫能禁止,待其氣反,然後已。”
47.善 驚
.
善驚是指易受驚吓,或經常無故自覺驚慌,心中惕惕然不安,且不能控制的症狀。又稱“喜驚”、“暴驚”、“風驚”.兼有躁狂症狀者也稱“驚狂”。
善驚應與心悸、怔忡相鑒别:心悸是外無所驚,内無所恐,而自覺心下築築,跳動不甯,休作有時,不能自主。怔忡是心胸跳動無有甯時。<證治彙補)日:“怔仲者,心中惕惕然,動搖不靜,其作也無時。”善驚則以膽小脆弱,易受驚吓,心中不安為特點。
常見證候
心膽氣虛善驚:氣短乏力,語言低微,膽怯怕事,心慌易驚,少眠多夢,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陰血不足善驚:虛煩失眠,潮熱盜汗,手足心熱,遇事易驚,面色無華,爪甲蒼白,舌淡或紅,苔薄白,或少苔,脈細或細數。
痰火擾心善驚:心煩意亂,坐卧不甯,甚則狂躁,頭昏頭痛,夜寐易驚, 口幹口苦,舌質紅,苔黃厚膩,脈滑數。
心火亢盛善驚:面紅目赤,煩躁易驚,口舌生瘡,渴喜冷飲,自語自笑,舌尖紅,苔薄黃,脈數。
肝郁血虛善驚:胸脅脹滿,情懷不舒,煩躁易怒,遇事易驚,面色爪甲蒼白,舌質暗或淡,舌苔薄白,脈細弦。
心膽氣虛善驚: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膽為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心氣安逸,膽氣不法。若因事有所大驚,或聞虛響,或見異相,或思想無窮,夢寐不解,緻膽氣受損,心神不甯,觸事易驚,發則坐卧不安,心慌怕事。其臨床辨證要點是:善驚兼見氣短,自汗乏力,面色咣白,脈弱等心氣不足及平素膽小怕事,遇事優柔寡斷等膽虛證候。治宜益氣養心,化痰溫膽,方選四君子湯、溫膽湯。
四君子湯
人參6克(焗服) 白術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嘔吐者,加半夏、陳皮等以降逆止嘔;
2.胸膈痞滿者,加枳殼、陳皮等,以行氣寬胸;
3.畏寒腹痛者,加幹姜、附子等以溫中散寒;
4.心悸失眠者,加再酸棗仁以甯心安神。
四君子湯(白術湯)
(《聖濟總錄》卷80)
[異名] 白術散(《朱氏集驗方》卷2)、四聖湯(《活幼口議》卷20)、人參散(《普濟
方》卷394)、溫中湯(《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436)、四君湯(《文堂集驗方》卷4)。
[組成] 人參去蘆 白術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6g)各等分
[用法]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15g),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候;人 鹽少許,白湯點亦得。
[功用] 益氣健脾。
[主治] 脾胃氣虛證。面色痿白,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
溫膽湯
半夏6克 陳皮15克 茯苓4.5克 炙甘草3克 竹茹6克 枳實6克 生姜15克 紅棗1枚
1.若心中煩熱者,加黃連、麥冬以清熱除煩;
2.口燥舌幹者,去半夏,加麥冬、天花粉以潤燥生津;
3.癫痫抽搐,可加膽星、鈎藤、全蠍以熄風止痙。
溫 膽 湯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9) .
[組成] 半夏湯洗七次 竹茹 枳實麸炒,去瓤各二兩(各6g) 陳皮三兩(15g)甘草炙一兩(3g) 茯苓一兩半(4.5g)
[用法] 上锉為散。每服四大錢(12g),水一盞半,加生姜五片,大棗一枚,煎七
分,去滓。食前服(現代用法:加生姜5片,棗l枚,水煎服)。
[功用] 理氣化痰,清膽和胃。
[主治] 膽胃不和,痰熱内擾證。心煩不寐,觸事易驚,或夜多異夢,眩悸嘔惡,或癫痫。
陰血不足善驚: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養者血,心血一虛,心神失守,易發驚駭,而心之虛,無不由于腎精之虛,陽統于陰,心本于腎,上不安者由于下,此精血互根之理。(類證治裁): “如三陰精血虧損,陰中之陽不足,而怔仲驚恐。”其臨床辨證要點是:善驚兼見陰虛内熱的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入夜口渴,及血虛失榮的面色無華,爪甲蒼白等症,舌淡或紅,苔薄或少苔,脈細數無力。治宜滋陰養血,安神甯心,方選歸芍地黃湯。
歸芍地黃湯
處方生地 歸身 白芍藥 枸杞 丹皮 知母 人參 甘草 地骨皮
功能主治養血益氣,滋陰清熱。治血虛咳嗽,盜汗自汗,骨蒸潮熱,五心煩熱,舌紅苔少,脈細數或弦數。
用法用量水煎服。
備注方中生地、當歸滋陰養血,人參、甘草補脾益氣,白芍、枸杞補肝斂陰,地骨皮、丹皮、知母清熱除蒸。共奏養血益氣,滋陰清熱之功。
摘錄《症因脈治》卷二
本證與心膽氣虛善驚雖同屑虛證,但一為陽氣不足,一為陰血虧損,臨床表現明顯不同,自易鑒别。
痰火擾心善驚:素體痰盛或暴怒傷肝,氣郁化火,灼津成痰,痰火上擾,心神不安,遇事易驚。(紅爐點雪):“驚者……痰因火動。”,本證與陰血不足善驚,雖均見熱象,但虛實有别。其臨床辨證要點是:善驚而兼性急多言,甚則躁狂,頭昏頭痛, 口苦,舌紅,苔黃厚膩,脈弦滑數等實火挾痰證候。治宜清心豁痰,方選黃連溫膽湯。
黃連溫膽湯
黃連5克 半夏9克 橘紅6克 茯苓9克 炙甘草3克 竹茹9克 枳實9克 生姜6克 紅棗1枚
1.若心中煩熱者,加黃連、麥冬以清熱除煩;
2.口燥舌幹者,去半夏,加麥冬、天花粉以潤燥生津;
3.癫痫抽搐,可加膽星、鈎藤、全蠍以熄風止痙。 4.失眠者,加遠志、龍齒、朱砂、茯神、夜交藤。
5.神情憂郁者,加木香、郁金、白蒺藜、菊花、石菖蒲等。
黃連溫膽湯
方劑來源 清。<六因條辨》。
組成與用法 黃連5克 半夏9克 竹茹9克 枳實9克 陳皮
6克 茯苓9克 甘草3克 生姜2片
水煎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清熱燥濕,化痰和中。主治溫病濕熱夾痰,失
眠,眩暈,心煩,口苦。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癫狂,癫痫,眩暈,失眠,胃炎,肺炎;又用于
治療口甘,流涎,舌痛,咬牙,夜啼,皮膚痛等病症。例如:
(1)精神分裂症 本方加減,治療3例。患者心煩,舌紅,苔膩,脈
滑,精神失常。多動煩躁者,加大黃連用量,并加石菖蒲、膽南星、麥冬;
神情郁滞者,加郁金、白蒺藜。結果:服藥10--15劑後,精神症狀都趨
平穩,眠安納增,其中1例妊娠者,足月順産一女嬰(《江西中醫藥》1983
年第2期)。 。
(2)眩暈 本方治療。患者被車撞傷,昏迷醒後眩暈難忍,動則嘔
吐,西醫診斷為腦外傷綜合征。結果;服藥6劑後,眩暈消除。随訪2
年未複發(《四川中醫>1985年第u期)。
(3)失眠 本方加珍珠母、夜交藤、茯神治療。患者因争吵後夜卧
不甯、心煩不安、通宵待旦,症見體胖神郁、胸悶、口苦、舌尖紅、苔黃
膩、脈弦滑。結果;服藥3劑後,能睡3—4小時;守方再加栀子,工0劑
後諸症悉除,睡眠安。随訪3年未複發(《吉林中醫藥)1986年第6期)。 .
(4)肺炎 以本方加金銀花、敗醬草、蒲公英為基礎方,治療金黃
色葡萄球菌性肺炎24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齡12--50歲,
病程10-40天。症見惡寒發熱,咳嗽有膿血痰,胸悶痛,苔黃膩,脈滑
數。血常規檢查示;,白細胞數增加,中性粒細胞增加。X線胸透見肺部
大片陰影,痰血細菌培養分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胸痛甚者,再加部
金、絲瓜絡;口渴者,加麥冬、沙參;咳血者,加黃芩炭、藕節炭、白茅
根;便秘者,加瓜蒌仁、郁李仁。結果:痊愈20例,好轉3例,無效1例
(《國醫論壇》1988年第4期)。
(5)淺表性胃炎 本方加白芍、石斛、姜皮、麻仁治療。患者胃脘
不适,腹脹隐痛,饑嘈不甯,便秘溲黃,舌紅苔裂。結果:服藥15劑後,
胃痛減輕;守方再加焦山楂、焦六曲、葛根、黃芩,服藥3劑,痊愈。半年
後随訪,未見複發,胃鏡複查正常(《江蘇中醫雜志》1986年第9期)。
(6)流涎 本方加麥冬,并劑量減半治療。患兒2歲,流涎1年
餘。症見善食多饑,唇紅,尿赤,指紋紫紅。結果:服藥6劑後,流涎止
(<江西中醫藥》1986年第5期)。
(7)舌痛 本方加減,治療痰熱擾心,竅絡受迫引起的舌痛。患者
舌痛如火燎,時重時輕,食少泛惡,心煩痰多,失眠多夢,面赤舌尖紅。結
果:服藥5劑後,舌痛減十之七八,食欲增加,守方再服5劑,症狀全消,
眠安食香。随訪2年未複發(<四川中醫}1988年第11期)。
(8)口甘 本方加蔻仁、佩蘭、菖蒲治療。患者自感口中甜膩,食
而無味,胃脘灼熱嘈雜,形瘦面黃,胸悶脘脹,脈弦滑。結果。服藥6劑
後,口中甜味減輕,守方加白術,再服15劑而愈({吉林中醫藥}1986年第6期)。
(9)夜磨牙 本方加膽南星、菖蒲、地龍、僵蠶、遠志、橘絡、大棗治
療。患者嗜酒,夜間磨牙,咬聲格格,聲驚同房人,神疲體瘦,口苦,心
煩,便幹,舌苔黃膩,脈滑數。結果:服藥5劑後,咬牙聲減少;守方再服
工。劑,痊愈。随訪2年未複發(《吉林中醫藥》1986年第6期)。
(10)小兒夜啼 本方加蟬蛻、鈎藤、龍齒、蓮子心、天竺黃、大棗治
療。患兒3歲,入夜驚惕不安,啼哭不止,見神情緊張、面紅氣粗、喉中
痰鳴、口渴欲飲、大便燥結、指紋紫滞。結果:服藥5劑後,諸症減輕;守
方再服土。劑,夜能安睡(噬吉林中醫藥》1986年第6期)。
(11)皮膚痛 本方加杏仁、葛根、桔梗治療。患者胸部及雙側下
肢皮膚持續性疼痛半月餘,痛如針紮,用力按之則舒,舌苔黃膩,脈滑。
結果;服藥5劑後,雙側下肢皮膚痛消除,胸部皮膚痛減輕;再服15劑
後痊愈(<四川中醫》1991年第工期)。
心火亢盛善驚:<素問。至真要大論):“諸病跗腫,疼酸驚駭,皆屬于火。”驚病在心,多因心有實火,火盛血亂,神無所舍,而發生驚搐,以小兒為多見。本證與痰火擾心善驚,均有明顯的熱象,但痰火擾心以痰為主,舌苔必厚膩而黃;心火亢盛則以火為主,故其臨床辨證要點是:善驚而兼見口舌生瘡,口渴欲冷飲,舌苔薄黃。治宜清心瀉火,方選瀉心導赤散。
肝郁血虛善驚:肝郁不舒,化火灼津,肝血受損,則心血亦虧,緻肝不藏魂,心不主神,神魂散亂,遇事易驚。(血證論):“血家病驚”,(脈因症治):“因血虛。肝主血,無血養則不盛,故易驚”。本證與陰血不足善驚均可見面色爪甲蒼白,脈細。其臨床辨證要點是:兼見肝郁不舒,胸脅脹滿,虛煩易怒,月經不調,舌黯或淡,苔薄白,脈細弦,與陰血不足善驚而表現陰虛内熱等症不同。治宜舒肝理氣,養血甯神。方選丹栀逍遙散加減。
善驚一症臨床較多見,引起善驚的病因病機也多種多樣,除了上述論述外,古代醫書還載有“陽明厥逆,……善驚”((素問.厥論));“諸水病者,卧則驚”(<素問。評熱病淪>); “二陽急為驚”(<素問。大奇論))。這裡未曾論及,臨床需詳加辨析,審證求因,采取适當的治法。[文獻别錄]
(素問玄機原病式。熱類):“驚,心卒動而不甯也。火主于動,故心火熱甚也。”
(證治準繩。雜病.神志門):“驚……由是觀之,肝、膽、心、脾、胃皆有驚證明矣。”
<醫宗必讀.驚>:“愚按外有危險,觸之而驚,心膽強者,不能為害,心膽怯者,觸而易驚。”
<壽世保元.驚悸):“惕然而驚……心下怯怯,如恐人捕,皆心虛膽怯之所緻也。”
<張氏醫通.神志I'-J):“夫驚雖主于心,而肝、膽、脾、胃皆有之,驚是火熱爍動其心,心動而神亂也。若因内氣先虛,故觸事易驚,或卒然聞響大聲, 目擊異物,遇險臨危,皆使人有惕惕之狀也。驚則氣亂,郁而生火生涎……,宜溫膽湯加棗仁。”
<類證治裁.怔仲驚恐論治>:“驚者,神氣失守,由見聞奪氣,而駭出暫時也。”
<血證論。驚悸):“膽氣不壯,故發驚惕,桂枝龍骨牡蛎甘草湯主之。”
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桂枝3g 炙甘草6g 牡蛎6g 龍骨6g
上4味,以水1000ml,煮取500ml,去滓,溫服160ral,每
日3次。
(功效}溫複心陽,安神除煩。
(主治)心悸,煩躁不甯,苔白潤,脈虛數。
(臨證加減)
L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加味治療心髒早搏:治療方法:益
氣溫陽,安神定悸,活血通脈。藥用桂枝lOg,龍骨15g,牡蛎
20g,炙甘草log,紅參lOg,丹參15g,苦參lOg。氣虛加黃芪
以助益氣扶正;胸悶痛者加全瓜蒌、薤白等,以寬胸理氣止痛;
兼痰濕者加炙遠志,法半夏等化痰之藥物。每日工劑,水煎,分
2次溫服,服藥期間停服西藥及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2。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加味治療室性早搏:藥用桂枝、茯
苓,茯神各lOg,炙甘草、太子參各15g,大棗5枚,遠志6g,
生龍骨、生牡蛎、珍珠母各30g(先煎)。陽虛加淡附子;心悸
甚,早搏頻發用紅參代太子參,炙甘草加倍;咽中不适,舌尖紅
加黃芩或知母;胸悶喜太息加旋覆花、廣郁金;失眠加丹參、炒
棗仁。每日1劑,水煎服,2個月為1個療程。
3.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藥用桂枝
lOg,炙甘草20g,生龍骨、生牡蛎各30g。陽虛氣弱加炙黃芪、
太子參、檀香、丹參;陽虛水泛加生黃芪、澤瀉、防己、益母
草;陽虛寒凝加全瓜蒌、薤白、細辛,陰陽兩虛加天花粉、麥
冬、黑附子、山楂;氣陰兩虛或夾濕熱桂枝減為6g,加太子參、
苦參、生地、丹參;心動悸甚,生龍骨、生牡蛎各用至45g;短
氣、乏力甚,炙黃芪、太子參加至30g,胸悶甚,加桔梗、枳
實;胸痛甚加速效救心丸舌下含服。每日l劑,水煎服,60日為l個療程。
4.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治療老年中風。辨證施治:急性期,
中經絡,多見神志清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四肢麻木,言語
不清,舌苔白膩,脈象弦滑,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加鈎藤、天
麻、地龍、半夏,若頭目眩暈、四肢抽搐加石決明;中髒腑,閉
證,多為突然昏仆,兩手握緊,肢體拘急,牙關緊閉,抽搐鼾
睡,溲黃便秘,舌苔黃膩,脈象弦數,方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
加石菖蒲、郁金、鈎藤、天麻、地龍、半夏;脫證,症見不省人
事,目合口開,手撒,二便失禁,脈象細數,用桂枝甘草龍骨牡
蛎湯加麥冬、紅參、五味子。恢複期,症見肢體酸軟,偏枯不
用,舌強語謇,方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加當歸、黃芪、地龍、全蠍、牛膝、杜仲、枸杞子、狗脊。
5。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藥用桂枝、
甘草各lOg,龍骨、牡蛎(均先煎)各20g。肝郁痰結加柴胡、
浙貝母;陰虛陽亢加麥冬、元參、珍珠母;氣陰兩虛加參須、黃
精;頸腫加夏枯草、山慈菇;眼突加菖蒲、白芥子;心悸加茯
神;多汗加浮小麥。每日工劑,水煎服,30日為1個療程。
6.加味桂枝龍牡湯治療功能性不射精:藥用桂枝lOg,白芍
lOg,生姜lOg,大棗20g,生甘草5g,生龍牡各30g,炒蜂房15g,
急性子lOg,懷牛膝15g。每天工劑,水煎分2次空腹時服。偏陽
虛者加仙靈脾15g,肉苁蓉log;偏陰虛者加生地15g,玄參15g,
減少桂枝、生姜用量;氣虛者加黃芪15g,黨參工0g;血虛者加熟
地15g,當歸工0g;血瘀者加地鼈蟲lOg,莪術15g;肝郁者加柴胡
lOg,路路通15g;濕熱者加車前子15g,川柏lOg。1個月為一療程,可連續治療數個療程。
48.善 喜
: 善喜,是指未遇喜樂之事,或非高興之時,而經常無故喜笑不休的症狀。又稱“善笑”、“笑不休”、“喜笑不休”。 (内經)最早記載本症,<素問.調經論)說:“神有餘則笑不休”; 常見證候 心火熾盛善喜:時時發笑,興奮話多,甚或狂言亂語,心煩躁動,口渴喜冷飲,口舌生瘡,面赤,舌質紅,苔薄黃,脈數。 痰火擾心善喜:狂笑不休, 口流涎沫,煩躁口苦,怪态多端,面赤目呆,夜寐易驚,心煩易怒,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肝郁火旺善喜:喜怒無常,時無故發笑,胸脅脹滿,嗳氣太息,性急暴躁,惡夢紛纭,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 水火不濟善喜:時善喜,有時可以自控,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心悸,失眠多夢,五心煩熱,遺精盜汗,舌質紅,少苔,脈細數或弦細數。 氣虛血瘀善喜:病程日久,微笑自語,笑而無力,笑中發呆,生活懶散,氣短懶動,舌質紫黯,有瘀點,舌苔薄白,脈弦澀。
心火熾盛善喜、及痰火擾心善喜與肝郁火旺善喜,心在志為喜,在聲為笑。心火熾盛善喜多由五志郁而化火,心火過旺,神無所舍,則喜笑異常。痰火擾心善喜多因情志不暢,久郁傷及脾胃,運化失司,聚濕生痰,痰郁化火,上擾心竅,蒙蔽神明,失其所主而緻。肝郁火旺善喜常見于所願不遂,暴怒傷肝,疏洩失司,氣機郁滞,郁久化火,肝火擾心,神魂失守,則喜笑不休,時笑時怒。心火熾盛善喜以發病急,喜笑不休,口舌生瘡,口渴喜冷飲,舌紅為辨證要點。痰火擾心善喜以狂笑不休,口流涎沫,舌苔黃膩,脈滑數為辨證要點。肝郁火旺善喜以喜怒無常,胸脅脹滿,性急暴躁,脈弦數為辨證要點。三證均為實證,然病位不同,治法亦異。心火熾盛善喜治宜清瀉心火,方用 黃連解毒湯 或 瀉心湯 加減。
黃連解毒湯
黃連9克 黃芩6克 黃柏6克 栀子9克
1.便秘者,加大黃。
2.吐血、衄血、發斑者,酌加玄參、生地、丹皮或合犀角地黃湯。
3.瘀熱發黃者,加茵陳、大黃。
4.若下痢膿血,裡急後重者,加木香、槟榔。
5.濕熱下注,尿急尿痛者,加車前子、木通、澤瀉。
黃連解毒湯
(方出《肘後備急方》卷12,名見《外台秘要》卷1引《崔氏方》)
[異名] 解毒湯(《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火劑湯(《脈因證治》卷上)、黃連
黃柏湯(《傷寒總病論》卷3)、既濟解毒湯(《修月魯般經》,錄自《醫方類聚》卷56)、
三黃解毒湯(《醫學心悟》卷6)、三黃湯(《不居集。下集》卷4)。
[組成] 黃連三兩(9g) 黃芩 黃柏各二兩(6g) 栀子十四枚(9g)
[用法]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次服。
[功用] 瀉火解毒。
[主治] 三焦實熱火毒證。大熱煩躁,口燥咽幹,目赤睛痛,錯語不眠;或熱病吐
血、衄血、便血,甚或發斑;身熱下利,濕熱黃疸;外科癰瘍疔毒,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瀉心湯
(《金匮要略》) 犬黃二兩(6g) 。黃連一兩(9女) 黃芩一兩
(9g)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筆升,頓服之。功用:瀉火解毒,燥濕洩痞。主治:
邪火内熾,迫血妄行。症見吐血、衄血等;或濕熱内蘊而成黃疸,見有胸痞煩熱;或積
熱上沖而緻目赤且腫,口舌生瘡;或外科瘡瘍,見有心胸煩熱,大便于結等。
本方與黃連解毒湯同為瀉火解毒之方,其不同點在于本方有大黃導熱下行,釜底抽
薪,加強瀉火洩熱之功,所謂“以瀉代清”;黃連解毒湯是瀉火以解熱毒,側重于導瀉
三焦火熱下行,而無瀉下作用。
痰火擾心善喜治宜滌痰降火,清心安神,方選 加味溫膽湯 。
溫 膽 湯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9) .
[組成] 半夏湯洗七次 竹茹 枳實麸炒,去瓤各二兩(各6g) 陳皮三兩(15g)
甘草炙一兩(3g) 茯苓一兩半(4.5g)
[用法] 上锉為散。每服四大錢(12g),水一盞半,加生姜五片,大棗一枚,煎七
分,去滓。食前服(現代用法:加生姜5片,棗l枚,水煎服)。
[功用] 理氣化痰,清膽和胃。
[主治] 膽胃不和,痰熱内擾證。心煩不寐,觸事易驚,或夜多異夢,眩悸嘔惡,或癫痫。
十味溫膽湯(《世醫得效方》卷8) 半夏湯洗七次 枳實去瓤、切、炒 陳
皮去白各三兩(各15g) 白茯苓去皮一兩半(7。5g) 酸棗仁微炒 大遠志去心,甘草水
煮,姜汁炒各一兩(各3g) 北五味子 熟地黃切、酒炒 條參各一兩(各3g) 粉草五
錢(1.5g) 上锉散,每服四錢(12g),水一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煎,不以時服。功
用:化痰甯心。主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心悸煩悶,坐卧不安等。
本方即《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溫膽湯減去清膽和胃之竹茹,加入益氣養血、甯心安
神之人參、熟地、五味子、酸棗仁、遠志而成。故雖無清熱之功,但增補養心神之力,
遂成化痰甯心之劑,适用于痰濁内擾,心膽虛怯,神志不甯諸證。
肝郁火旺善喜治宜舒肝理氣,清火洩熱,方選 瀉青丸 或 龍膽瀉肝湯 。
瀉 青 丸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異名] 涼肝丸(《世醫得效方》卷11、瀉肝丸(《普濟方》卷362)。
[組成] 當歸去蘆頭,切,焙,秤 龍腦焙,秤 川芎 山栀子仁 川大黃濕紙裹煨
羌活 防風去蘆頭,切,焙,秤 各等分。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每服半丸至一丸,煎竹葉湯同砂糖溫水送下。
[功用] 清肝瀉火。
[主治] 肝經郁火證。目赤腫痛,煩躁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脈洪實,以及
小兒急驚,熱盛抽搐等。
龍膽瀉肝湯
酒龍膽草6克 栀子9克 炒黃芩9克 澤瀉12克 木通9克 車前子9克 當歸3克 酒生地黃9克 柴胡6克 生甘草6克
1.若肝膽實火較盛,可去木通、車前子,加黃連。
2.若濕盛熱輕者,可去黃芩、生地黃,加滑石、薏苡仁。
3.若玉莖生瘡,或便毒懸癰,以及陰囊腫痛紅熱者,可去柴胡,加連翹、黃連、大黃。
4.肝經濕熱,帶下色紅者,可加蓮須、赤芍。
5.肝火上炎緻頭痛眩暈,目赤多眵,口苦易怒,可加菊花、桑葉。
6.木火刑金,見咳血者,可加丹皮、側柏葉。
龍膽瀉肝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錄自《醫方集解。瀉火之劑》)
[異名] 瀉肝湯(《類證治裁》卷4)。
[組成] 龍膽草酒炒(6g) 栀子酒炒(9g) 黃芩炒(9g) 澤瀉(12g) 木通(9g) 車
前子(9g) 當歸酒洗(3g) 生地黃酒炒(9g) 柴胡(6g) 生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肝膽實火,瀉下焦濕熱。
[主治]
1。肝膽實火上炎證 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等,舌紅苔黃,脈弦數
有力。
2.肝膽濕熱下注證 陰腫,陰癢,陰汗,小便淋濁,或婦女帶下黃臭等,舌紅苔
黃,脈眩數有力。
水火不濟善喜與氣虛血瘀善喜:水火不濟善喜多因腎水虧涸,水不濟上,心火上浮,心神失守而緻。氣虛血瘀善喜多因病程較長,積年累月不愈,心氣虧虛,瘀血内阻所緻。水火不濟善喜的辨證要點是:時善喜,腰膝酸軟,失眠多夢,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氣虛血瘀善喜的辨證要點是:病程日久,微笑自語,笑而無力,笑中發呆,舌紫黯,有瘀點。前者治宜益腎壯水,滋陰降火,方選 六味地黃湯 。即王冰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意。
六味地黃丸
山萸肉6克 山藥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澤瀉4.5克 茯苓4.5克
1.陰虛而火盛者,加知母、玄參、黃柏等以加強清熱降火之功;
2.兼納差腹脹者,加焦白術、砂仁、陳皮等以防滞氣礙脾。
六味地黃丸(地黃丸)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異名] 補腎地黃丸(《集驗方》,錄自《幼幼新書》卷6)、補肝腎地黃丸(《奇效良
方》卷64)、六味丸(《校注婦人良方》卷24)、地黃丸(《明醫雜著》卷6)。
[組成] 熟地黃八錢(24g) 山萸肉 幹山藥各四錢(各12g) 澤瀉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各三錢(各9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空心溫水化下。亦可水煎
[功用] 滋陰補腎。
[主治] 腎陰虛證。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
熱,手足心熱,舌燥咽痛,牙齒動搖,足跟作痛,以及小兒囟門不合,舌紅少苔,脈沉細數。
後者治宜益氣化瘀,方用 補陽還五湯 加減。
補陽還五湯
生黃芪120克 當歸尾6克 赤芍4.5克 地龍3克 川芎3克 桃仁3克 紅花3克
1.治療中風偏癱,偏寒者,可加肉桂、巴戟天等溫腎散寒;
2.脾虛者,可加黨參、白術以健脾益氣;
3.痰多者,加法半夏、天竺黃以化痰;
4.語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遠志以開竅化痰;
5.口眼?斜者,加白附子、僵蠶全蠍以祛風化痰通絡;
6.偏癱日久,療效不顯者,加水蛭、虻蟲以破瘀通絡
7.下肢痿軟者,加杜仲、牛膝以補益肝腎;
8.頭昏頭痛者,加菊花、蔓荊子、石決明、代赭石以鎮肝熄風。
補陽還五湯
(《醫林改錯》卷下)
[組成] 黃芪生四兩(120g) 歸尾二錢(6g) 赤芍一錢半(4.5g) 地龍去土一
錢(3g) 川芎一錢(3g) 桃仁一錢(3g) 紅花一錢(3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補氣,活血,通絡。
[主治] 中風。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尿遺不禁,舌黯淡,苔白,脈緩。
[文獻别錄] :“喜笑不休者,心火熾盛也。” <類證治裁):“少年情懷不遂,獨言獨笑。自屬肝膽火逆,直犯膻中。”
49.善 悲
善悲是指無故悲傷,悲痛,常悲傷欲哭,不能自制的症狀。 稱“喜悲”。<金匮要略)稱“喜悲傷欲哭。”悲傷出于心肺,<靈樞。本神)曰:“心氣虛則悲。”<素問。宣明五氣):“精氣并于肺則悲。”悲為肺之志,悲則氣消,過分的悲傷最易引起其它髒腑的功能失調而産生病變。
. 常見證候 心肺氣虛善悲:善悲欲哭,情緒低落,心悸氣短,動作遲緩,夜寐不佳, 自汗盜汗,舌淡苔白,脈弱。 髒躁善悲:精神恍惚,心神不甯,悲憂善哭,坐卧不安,時時欠伸,甚則精神失常,大便秘結,舌紅少津,脈細弦。一
心肺氣虛善悲與髒躁善悲:皆為虛證。心肺氣虛善悲多因過勞傷氣,或後天生化不足緻心肺氣虛。肺在志為悲,肺氣虛損緻情緒低落,喜悲傷欲哭,心氣不足則心悸氣短。髒躁善悲常因思慮過度,或憂郁不解,心脾受損,心陰不足,則血不養心;脾失健運。則生化無源,緻諸髒失榮。心肺氣虛善悲以心悸氣短,自汗盜汗為辨證要點。髒躁善悲以精神恍惚,不能自主,甚則哭笑無常為辨證要點。前者治宜補益心肺之氣,方選 四君子湯 ,或 補中益氣湯 化裁。
四君子湯
人參6克(焗服) 白術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嘔吐者,加半夏、陳皮等以降逆止嘔;
2.胸膈痞滿者,加枳殼、陳皮等,以行氣寬胸;
3.畏寒腹痛者,加幹姜、附子等以溫中散寒;
4.心悸失眠者,加再酸棗仁以甯心安神。
四君子湯(白術湯)
(《聖濟總錄》卷80)
[異名] 白術散(《朱氏集驗方》卷2)、四聖湯(《活幼口議》卷20)、人參散(《普濟
方》卷394)、溫中湯(《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436)、四君湯(《文堂集驗方》卷 4)。
[組成] 人參去蘆 白術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6g)各等分
[用法]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15g),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候;人 鹽少許,白湯點亦得。
[功用] 益氣健脾。
[主治] 脾胃氣虛證。面色痿白,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
補中益氣湯
黃芪3克 炙甘草1.5克 人參0.9克 升麻0.9克 柴胡0.9克 橘皮0.9克 酒當歸身0.9克 白術0.9克
1.煩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為血澀不足,加當歸身0.9-3克;精神短少,加人參1.5克、五味子2粒。
2.頭痛,加蔓荊子0.9克,痛甚,加川芎1.5克;頭頂痛、腦痛,加蒿本1.5克、細辛0.9克;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痰厥頭痛,加半夏1.5克、生姜0.9克。
3.耳鳴,目黃,頰颔腫,頸、肩、臑、肘、臂外後兼痛,面赤,脈洪大者,以羌活3克、防風2.1克、蒿本2.1克、甘草1.5克,通其經血;加黃芩0.9克、黃連0.9克消其腫;人參1.5克、黃芪2.1克,益氣而瀉火邪,另作一服與之。
4.嗌痛颔腫,脈洪大,面赤者,加黃芩0.9克、甘草0.9克、桔梗2.1克;口幹咽幹者,加葛根1.5克,升引胃氣上行以潤之。
5.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25個,麥門冬1.5克(去心);冬月咳嗽者,加不去根節麻黃1.5克,秋涼也加;春月天溫咳嗽,隻加佛耳草1.5克、款冬花1.5克;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參,以防痰嗽增益。
6.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氣澀滞,加青皮0.9克、木香0.9克、陳皮1.5克,如冬月,再加益智仁0.3克、草豆蔻仁0.3克;如夏月,少加黃芩1.5克、黃連1.5克;如秋月,加槟榔1.5克、草豆蔻1.5克、白豆蔻1.5克、砂仁1.5克;如春初猶寒,少加辛熱之劑,以補春氣之不足,為風藥之佐,益智仁、草豆蔻可也。
7.心下痞,夯悶者,加白芍3克、黃連3克;如痞腹脹,加枳實0.9克、木香0.9克、砂仁0.9克、厚樸2.1克;如天寒,少加幹姜、肉桂以溫中;心下痞,覺中寒,加附子3克、黃連3克;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姜3克、陳皮3克;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1.5克、枳實0.9克;脈緩有痰而痞,加半夏3克、黃連3克;脈弦,四肢滿,便難而心下痞,加黃連1.5克、柴胡2.1克、甘草0.9克。
8.腹中痛者,加白芍1.5克、甘草0.9克,如惡寒覺冷痛,加中桂1.5克;如惡熱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甘草二味中,更加生黃芩0.9-0.6克;如夏月腹痛而不惡熱者亦然,治時熱也。
9.如天寒時腹痛,去白芍,加半夏、益智仁、草豆蔻之類;脅下痛,或縮急,俱加柴胡0.9克,甚則1.5克,甘草0.9克。
10.臍下痛者,加熟地黃1.5克;如不已,乃大寒也,加肉桂1.5克。
11.卧而多驚,小便淋溲者,邪在少陽、厥陰,加柴胡1.5克;如淋,加澤瀉1.5克。
12.大便秘澀,加當歸3克、酒大黃1.5-3克;如有不大便者,煎成正藥,先用清者一口,調玄明粉1.5-3克,大便行則止。
13.腳膝痿軟,行步乏力,或痛,乃腎肝伏熱,少加黃柏1.5克,空心服,不已,更加漢防已1.5克;脈緩,沉困怠惰無力者,加蒼術1.5克、人參1.5克、澤瀉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五味子1.5克。
14.熱甚者,少加黃柏以瀉下焦之陰火;心煩不止,少加生地黃補腎水,火旺而心火自降;氣浮心亂,以朱砂安神丸鎮固之。
補中益氣湯
(《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異名] 醫王湯(《方函口訣》,錄自《傷寒論今釋》卷7)。
[組成] 黃芪一錢(18g) 甘草炙五分(9g) 人參去蘆 升麻 柴胡 橘皮 當歸身酒洗 白術各三分(各6g)
[用法]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渣,早飯後溫服。如傷之重者,二服而愈,量輕重治之。
[功用] 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
1。脾不升清證 頭暈目眩,視物昏瞀,耳鳴耳聾,少氣懶言,語聲低微,面色萎黃,納差便溏,舌淡脈弱。
2。氣虛發熱證 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而胖,脈大無力。
3.中氣下陷證 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伴氣短乏力,納差便溏,舌淡,脈虛軟。
失眠不寐者,加夜交藤、遠志;兼肺氣郁結,脅肋脹滿者,加柴胡、郁金。後者治宜養陰潤燥,方選 甘麥大棗湯 加白芍、茯神、棗仁、龍齒、五味子等。
甘草小麥大棗湯
(《金匮要略》)
[異名] 甘麥大棗湯(《金匮要略》)、大棗湯、麥甘大棗湯(《普濟本事方》卷10)、
小麥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工8)、甘草湯(《婦人大全良方》卷15引《專治婦人
方》)、十棗湯(《萬氏女科》卷2)、麥棗湯(《杏苑生春》卷8)、棗麥甘草湯(《羅氏會約
醫鏡》卷14)、大棗甘草湯(《一見知醫》卷4)。
[組成] 甘草三兩(9g) 小麥一升(15g) 大棗十枚(10枚)
[用法]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功用] 養心安神,和中緩急。
[主治] 髒躁。精神恍惚,喜悲傷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甚則言
行失常,呵欠頻作,舌紅少苔,脈細數。
[文獻别錄] 、 :“婦人髒躁,喜悲傷欲哭,如神靈所作,數欠伸, 甘麥大棗湯 主之。” (素問玄機原病式.熱類>:“驚惑悲笑,。...”皆為熱也。”“悲,金肺之志也。金本躁,能令躁者火也。心火主于熱,喜痛,故悲痛苦惱者,心神煩熱躁亂,而非清淨也。所以悲哭而五液俱出者,火熱亢極而反兼水化制之故也。”
50.善 恐
善恐,是指未遇恐懼之事而産生恐懼之感,終日神志不安,如人将捕之的症狀。
善恐之名,首見于(内經),(素問.髒氣法時論)說:“肝病者,兩肋下痛引少腹,.…..虛則目眈眈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将捕之。”(素問.四時逆從論):“血氣内卻,令人善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腎主耳……在志為恐,恐傷腎。”指出肝腎虛損可緻善恐;反之,驚恐過度又可損傷肝腎。(素問.舉痛論)曰:“恐則氣下。”闡明了善恐的發病機理是人在恐懼狀态下,上焦的氣機閉塞不暢,氣追于下焦,則下焦脹滿,甚至遺尿。恐與驚相似,但驚為不自知,事出突然而受驚;恐為自知,俗稱膽怯。
常見證候
腎精不足善恐:心悸善恐,腰膝酸軟,頭腦發空,健忘,或遺精盜汗,虛煩不眠,或形寒肢冷,疲憊乏力,舌淡苔白,或舌紅少苔,脈沉 細弱,或細數。
氣血兩虛善恐:觸事善恐,面色無華,身倦乏力,氣短自汗,心悸,舌淡苔白,脈虛弱。
肝膽不足善恐:虛怯善恐,提心吊膽,如人将捕之,遇事數謀寡斷,兩脅不舒,舌淡紅苔薄白,脈虛弦或弱。
腎精不足善恐:腎藏精,恐為腎志,若久病精虧,或房勞過度,精氣内奪,則見善恐。腰為腎之府,腎虛則腰膝酸軟。精虧髓海失充,則頭腦發空,健忘。偏于陰虛者,可見虛煩不眠,遺精盜汗;偏于陽虛者,可見形寒肢冷,疲憊乏力。腎精不足善恐以腰膝酸軟,頭空健忘為辨證要點。治宜補腎填精,方選六味地黃湯加遠志,枸杞,棗仁。偏陽虛者,加鹿角,肉桂,巴戟天。
六味地黃丸
山萸肉6克 山藥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澤瀉4.5克 茯苓4.5克
1.陰虛而火盛者,加知母、玄參、黃柏等以加強清熱降火之功;
2.兼納差腹脹者,加焦白術、砂仁、陳皮等以防滞氣礙脾。
六味地黃丸(地黃丸)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異名] 補腎地黃丸(《集驗方》,錄自《幼幼新書》卷6)、補肝腎地黃丸(《奇效良
方》卷64)、六味丸(《校注婦人良方》卷24)、地黃丸(《明醫雜著》卷6)。
[組成] 熟地黃八錢(24g) 山萸肉 幹山藥各四錢(各12g) 澤瀉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各三錢(各9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空心溫水化下。亦可水煎
[功用] 滋陰補腎。
[主治] 腎陰虛證。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
熱,手足心熱,舌燥咽痛,牙齒動搖,足跟作痛,以及小兒囟門不合,舌紅少苔,脈沉
細數。
氣血兩虛善恐與腎精兩虛善恐:氣血不足善恐由于禀賦不足,素體虛弱,或久病失養,緻氣血虧虛。心主血,藏神;氣血兩虛,心失所養則善恐。以面色無華,氣短心悸,觸事易驚為辨證要點。氣血兩虛善恐與腎精不足善恐雖同屬于虛證,但前者以善恐兼見腎虛證候為主,後者以善恐兼見心神失養證候為主。二者不難鑒别。由于精、氣、血相互轉化,故二證在臨床既能單獨存在,又能相互轉化或交互并見。氣血兩虛善恐治宜補益氣血,方選遠志丸合八珍湯。
遠志丸
處方遠志(去心,姜汁炒)牡蛎(煅,取粉)各60克 白茯苓(去皮)人參 幹姜(炮)辰砂(别研)各30克
肉苁蓉(淨洗,切片,焙幹)120克
制法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腎養心,定志安神。治心腎兩虛,精神恍惚,健忘多驚,睡卧不甯,遺精淋濁,虛汗盜汗,耳聾耳鳴。
用法用量每服30粒,空腹時煎燈心、鹽湯下,或溫酒送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
八珍湯
人參6克(焗服) 白術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酒當歸9克 熟地9克 白芍6克 川芎4.5克 生姜5片 紅棗3枚
1.心悸失眠者,加酸棗仁、柏子仁等以養心安神;
2.胃弱納差者,加砂仁、神曲以消食和胃。
八珍湯(八珍散) .
(《瑞竹堂經驗方》卷4)
[異名] 八物湯(《醫學正傳》卷3)。 ' 。
[組成] 當歸去蘆 川芎 熟地黃 白芍藥 人參 甘草炙 茯苓去皮 白術各一兩(各30g)
[用法] 上哎咀。每服三錢(9g),水一盞半(300m1),加生姜5片,大棗1枚,
煎至七分(200m1),去滓,不拘時候,通口服。
[功用] 益氣補血。 .
[主治] 氣血兩虛證。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
忡,飲食減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
肝膽不足善怒:肝藏血舍魂,膽附于肝,若素體虛弱,或久病腎虧,精不化氣,肝膽不足則肝不藏魂,膽失決斷,遇事善恐,甚則出現如人将捕之。本證以虛怯,數謀寡斷。兩脅不舒為辨證要點。治宜補益肝膽.方選補膽防風湯加減。
補膽防風湯
【方源】《本事》卷一。
【組成】:防風十分(去钗股) 人參六分(去蘆) 細辛五分(去葉) 芎窮 甘草(炙) 茯神(去木) 獨活(黃色如鬼眼者。
去蘆,洗,焙,稱) 前胡(去苗,淨洗)各八分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加大棗二個,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服。
【主治】:①《本事》:膽虛目暗,喉痛唾數,眼目眩冒,五色所障,夢見被人訟,恐懼,面色變青。②《張氏醫通》:膽虛風襲,驚悸不眠。
[文獻别錄]
<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一氣不足則善恐。”
<靈樞.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
<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肝虛則恐,……心肝虛而受風邪,膽氣又弱,而為風所乘,恐如人捕之。”
<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 “恐畏不能獨自卧,膽虛氣怯用仁熟,柏仁地枸味萸桂,參神菊殼酒調服。”
<張氏醫通。神志門>:“似驚悸而實非,忽然心中恐懼,如人将捕之狀,屬腎本髒,而旁及他髒,治法則有别焉。治腎傷者,宜補精髓,六味丸加枸杞,遠志。治肝虛者,宜養陰血,六味丸加棗仁,龍齒。”
51.善 怒
善怒,是指無故發怒,或易于發怒,情緒急躁不能自制的症狀。可表現為突然暴怒、狂怒,又稱“喜怒”,、“易怒”,“怒狂40。
(素問.脈解)說:“少氣善怒者,陽氣不治,陽氣不治則陽氣不得出,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肝.. ¨在志為怒,怒傷肝。”說明苦怒病位在肝,是由陽氣郁遏不伸所至。
常見證候 .
肝郁氣滞善怒:急躁易怒,胸脅脹痛或串痛,善太息,心情不舒,舌淡紅,苔白或黃,脈弦。
肝膽火旺善怒:煩躁易怒,頭目脹痛,口苦咽幹,胸脅滿悶,舌紅苔黃,脈弦數。
脾虛肝乘善怒:心煩易怒,身倦乏力,食少便溏,腹脹腹痛,兩脅脹滿,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無力。
肝腎陰虛善怒:易怒,頭昏耳鳴,腰膝酸軟,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胸脅不舒,舌紅少苔,脈細數。
肝郁氣滞善怒與肝膽火旺善怒:肝郁氣滞善怒常因情志失調,郁怒傷肝,木失條達,疏洩無權,氣機不暢所緻。肝膽火旺善怒常由肝郁氣滞發展而來,由于郁久化火,肝膽火旺上逆而緻。兩證均為實證,區别在于有無火證。肝郁氣滞善怒以胸脅脹痛,善太息,急躁易怒,脈弦為辨證要點;肝膽火旺善怒以頭目脹痛,口苦咽幹,脈弦數為辨證要點。前者治宜疏肝理氣,方選達郁湯,解怒平肝湯,或 柴胡疏肝散 加減;
柴胡疏肝散
(《醫學統旨》,錄自《證治準繩.類方》卷4)
[異名] 柴胡舒肝散(《驗方新編》卷5)、柴胡疏肝湯(《不知醫必要》卷2)。
[組成] 柴胡 陳皮醋炒各二錢(各6g) 川芎 芍藥 枳殼麸炒各一錢半(各5g)
甘草炙五分(3g) 香附一錢半(5g)
[用法]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功用] 疏肝解郁,行氣止痛。
[主治] 肝氣郁滞證。脅肋疼痛,胸悶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氣,脘腹脹
滿,脈弦。
後者治宜清瀉肝膽實火,方選 龍膽瀉肝湯 加減。
龍膽瀉肝湯
酒龍膽草6克 栀子9克 炒黃芩9克 澤瀉12克 木通9克 車前子9克 當歸3克 酒生地黃9克 柴胡6克 生甘草6克
1.若肝膽實火較盛,可去木通、車前子,加黃連。
2.若濕盛熱輕者,可去黃芩、生地黃,加滑石、薏苡仁。
3.若玉莖生瘡,或便毒懸癰,以及陰囊腫痛紅熱者,可去柴胡,加連翹、黃連、大黃。
4.肝經濕熱,帶下色紅者,可加蓮須、赤芍。
5.肝火上炎緻頭痛眩暈,目赤多眵,口苦易怒,可加菊花、桑葉。
6.木火刑金,見咳血者,可加丹皮、側柏葉。
龍膽瀉肝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錄自《醫方集解。瀉火之劑》)
[異名] 瀉肝湯(《類證治裁》卷4)。
[組成] 龍膽草酒炒(6g) 栀子酒炒(9g) 黃芩炒(9g) 澤瀉(12g) 木通(9g) 車
前子(9g) 當歸酒洗(3g) 生地黃酒炒(9g) 柴胡(6g) 生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肝膽實火,瀉下焦濕熱。
[主治]
1。肝膽實火上炎證 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等,舌紅苔黃,脈弦數有力。
2.肝膽濕熱下注證 陰腫,陰癢,陰汗,小便淋濁,或婦女帶下黃臭等,舌紅苔黃,脈眩數有力。
脾虛肝乘善怒與肝腎陰虛善怒:脾虛肝乘善怒緣于素體脾虛,肝木乘脾土而成土虛木賊之候;若肝木過旺又易克脾,緻脾不健運而腹脹便溏。肝腎陰虛善怒:肝體陰而用陽,肝血充盈,陰能涵陽,則陰平而陽秘。乙癸同源,若腎水不足。不能涵養肝木,終緻肝腎陰虧,肝陽獨亢。兩證均為虛證,而前者為虛實挾雜。脾虛肝乘善怒的辨證要點是:既見脾失健運的食少便溏,腹脹乏力;又見肝木橫逆之兩脅脹滿。肝腎陰虛善怒的辨證要點是:潮熱易怒,五心煩熱,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弦或細弦數。前者治以疏肝理脾,方選 香砂六君子湯 , 痛瀉要方
六君子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錄自《醫學正傳》卷3)
[組成] 陳皮一錢(3g) 半夏一錢五分(4。5g) 茯苓一錢(3g) 甘草一錢(3g) 人
參一錢(3g) 白術一錢五分(4.5g)
[用法] 上切細,作一服。加大棗二個,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功用] 益氣健脾,燥濕化痰。
[主治] 脾胃氣虛兼痰濕證。面色痿白,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咳嗽痰
多色白,惡心嘔吐,胸脘痞悶,舌淡苔白膩,脈虛。
香砂六君子湯(柯琴方,錄自((古今名醫方論》卷1) 人參一錢(3g) 白
術二錢(6g) 茯苓二錢(6g) 甘草七分(2g) 陳皮八分(2.5g) 半夏一錢(3g) 砂仁八
分(2。5g) 木香七分(2g) 上加生姜二錢(6g),水煎服。功用:益氣化痰,行氣溫中。
主治:脾胃氣虛,濕阻氣滞證。嘔吐痞悶,不思飲食,脘腹脹痛,消瘦倦怠,或氣虛腫
滿。
本方由六君子湯加木香、砂仁而成,故名“香砂六君子湯”。木香與砂仁皆辛溫芳
香,歸脾胃之經,其中砂仁長于行氣化濕,木香長于行氣止痛,二藥配人六君子湯中,
則行氣止痛,燥濕健脾之功益著,适宜于脾胃氣虛,濕阻氣滞,脘腹脹痛之證。 '
六君子湯與本方之組成雖均有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半夏、陳皮,二方益氣健
脾,燥濕和胃之功相類似,然彼因重用半夏、白術,故側重于燥濕化痰,脾肺兼治;本
方則重用白術、茯苓,而側重于健脾化濕,專于治脾。臨證之時可視症狀之輕重主次靈
活選用。
考“香砂六君子湯”的同名異方有多首,均由六君子湯加味而成。與本方較為相似
的有加砂仁、香附、藿香者(《明醫雜著》卷6),有加砂仁、藿香者(《口齒類要》),有
加砂仁、香附者(《杏苑生春》卷4),還有加砂仁、木香、烏梅者(《張氏醫通》卷16)
等。諸方雖然組成大同小異,但以本方較為通用。
痛瀉要方
炒白術90克 炒白芍60克 炒陳皮45克 防風30克
1.久瀉者,脾氣虛餒,清陽下陷,可加炒升麻以升陽止瀉;
2.舌苔黃膩者,濕久郁熱,可加黃連以清熱。
痛瀉要方
(《丹溪心法》卷2)
[異名] 白術芍藥散(《古今醫統大全》卷35)、白術防風湯(《葉氏女科)卷2)、防
風芍藥湯(《不知醫必要》卷3)。
[組成] 炒白術三兩(90g) 炒芍藥二兩(60g) 炒陳皮一兩五錢(45g) 防風一陶(30g) 。
[用法] 上細切,分作八服,水煎或丸服(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補脾柔肝,祛濕止瀉。 .
[主治] 脾虛肝郁之痛瀉。腸鳴腹痛,大便洩瀉,瀉必腹痛,舌苔薄白,脈兩關不調,左弦而右緩者。洩瀉證加減:
1.若久瀉不止,宜加酸收之品,如烏梅、石榴皮、诃子肉等。
2.若脾虛,食少,神疲者,加黨參、芡實、扁豆。取其健脾甘淡之意。
3.氣滞明顯,脅肋疼痛,脘腹滿悶,腹痛即瀉,瀉後痛不減輕宜加柴胡、枳實、香附、甘草等以疏肝理氣而和中。
後者宜滋補肝腎,方選 杞菊地黃湯 。
六味地黃丸(地黃丸)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異名] 補腎地黃丸(《集驗方》,錄自《幼幼新書》卷6)、補肝腎地黃丸(《奇效良
方》卷64)、六味丸(《校注婦人良方》卷24)、地黃丸(《明醫雜著》卷6)。
[組成] 熟地黃八錢(24g) 山萸肉 幹山藥各四錢(各12g) 澤瀉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各三錢(各9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空心溫水化下。亦可水煎
[功用] 滋陰補腎。
[主治] 腎陰虛證。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
熱,手足心熱,舌燥咽痛,牙齒動搖,足跟作痛,以及小兒囟門不合,舌紅少苔,脈沉細數。
杞菊地黃丸(《麻疹全書》,原名杞菊六味丸) 即六味地黃丸加枸杞子 菊花各
三錢(各9g)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9g),空腹服。功用:
滋腎養肝明目。主治:肝腎陰虛證。兩目昏花,視物模糊,或眼睛幹澀,迎風流淚
等。
[文獻别錄] :“歲木太過,民病善怒。” (難經):“假令得肝脈,其外證:善潔,面青,善怒。” <景嶽全書。論治):“肝木之氣必犯脾土,而胃氣受傷,緻礙飲食此所以不必重肝,而重當在脾也。”
52.善 憂 思
憂,指過度憂愁、苦悶、擔心。思,指思慮過度。善憂思,是指經常思慮綿綿,憂郁不解,悶悶不樂的症狀。(素問。痹論)曰:“淫氣憂思,痹聚在心。”(靈樞。本神)指出:“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脾愁憂而不解則傷意”,言憂思與心脾有密切關系,憂思日久易阻滞氣機。
常見證候
心脾氣結善憂思:心懷不舒,終日思慮,胃脘脹悶,不欲飲食,夜難入寐,多夢易驚,舌黯苔薄白,脈弦。 肺氣不足善憂思:憂思欲哭,氣短懶言, 自汗乏力,精神不振,意志消沉,舌淡苔薄白,脈弱。
心脾氣結善憂思與肺氣不足善憂思:心脾氣結善憂思多由于過度勞心或精神刺激,心懷不舒,所欲不遂,或疑慮難解而終日思慮,緻氣滞不暢。肺氣不足善憂思則多因素體虛弱,生化不足,或悲傷過度,悲則氣消,緻肺氣不足,宣肅無能,氣機郁滞。二者病位不同,一在心脾,一在肺髒。心脾氣結善憂思以起病緩, 胃脘脹悶,不欲飲食,夜難入寐為辨證要點。肺氣不足善憂思以氣短乏力,舌淡脈弱為辨證要點。前者宜補益心脾,方用 歸脾湯 加郁金,香附等;
歸脾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炒酸棗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黃芪3克 遠志3克 木香1.5克 當歸3克
龍眼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如果脾虛發熱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止血;
3.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榈炭以清熱止血。
歸 脾 湯
(《正體類要》卷下) .
[異名] 歸脾散(《古今醫鑒》卷8)、加味歸脾湯(《古今醫鑒》卷u)、歸脾飲(《痘
學真傳》卷7)、歸脾養營湯(《瘍科心得集》卷上)。
[組成] 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各3g)
木香五分(].5g) 甘草炙三分(1g) 人參一錢(3g)
[用法]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
[功用]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0
2.脾不統血證 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脈細弱。
後者宜補益肺氣,方選 補肺湯 加白術、茯苓、陳皮等。
補肺湯
人參5克 黃芪9克 麥冬9克 五味子9克 桑白皮6克 紫菀6克
1.肺虛有這-進,怕冷,舌質淡:當溫肺寒,加肉桂、幹姜、鐘乳石等。
2.兼有陰傷,低熱、舌紅,苔少:加麥冬、玉竹、生地等以滋養陰液。
3.痰濁明顯,咳痰量多,色白如沫,苔膩:加厚樸、杏仁、白芥子宣化痰溫。
4.氣虛瘀阻,頸脈動甚,面唇紫绀明顯:加當歸、川芎、紅花、丹參等以活血通脈。
[文獻别錄]
(丹溪心法>:“有思慮便動,屬虛。” (雜病源流犀燭):“内經曰:肺在志為憂,又曰:憂則氣沉。靈樞曰,愁憂不解則傷意,意為脾神也。又曰,憂則隔塞否閉,氣脈斷絕,而上下不通也。”“思者,脾與心病或有勞心思慮,損傷精神,緻頭眩目昏,心虛氣短,驚悸煩熱者,有思慮傷心,緻心神不足,而不能成寐者,有因思勞傷心脾,緻健忘失事,言語颠倒如癡者。”
53.善 疑
善疑,是指經常對人或事物無緣無故的産生懷疑、不信任,甚或形成一種固定觀念,産生一種并不存在的幻視幻聽意象。
常見證候
膽熱痰擾善疑:善疑敏感,心煩恍惚,失眠多夢,膽怯易驚,坐卧不安,或幻聽幻視,頭暈目眩,口苦咽幹,胸脅滿悶,大便不調,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陰虛陽亢善疑:善疑善驚,善悲欲哭,煩躁易怒,失眠,或盜汗,或遺精,潮熱顴紅,口燥咽幹,小便短赤,舌質紅而幹,少苔,脈細數
心脾兩虛善疑:善疑善慮而不能自控,面色萎黃無華,多夢易醒,心悸,健忘,神疲乏力,飲食無味,舌質淡,苔薄白,脈緩無力。
心膽不甯善疑:善疑易驚,強迫思維或動作,緊張焦慮,莫能作主,心虛膽怯,虛煩不眠,頭昏目眩,舌淡苔白,脈細。
肝郁血虛善疑:善疑多慮,精神抑郁,情緒不甯,頭暈眼花,脅脹作痛,多太息,面白,舌淡,脈弦細。
氣滞血瘀善疑:善疑,情緒不穩,哭笑無常,幻覺妄想,胸脅滿悶而痛,頭痛身痛,面色晦滞,舌質暗紅有瘀斑,舌下靜脈瘀血,脈弦澀。
膽熱痰擾善疑:若因情志不悅,或精神刺激,使肝氣郁結,氣郁生痰,痰郁化熱,痰熱擾及膽腑,膽失清靜,勇氣消減而膽怯反甚,輕則善疑敏感,心煩失眠,多夢,坐卧不安。肝膽相表裡,若腑病及髒,影響肝之竅,則妄視。痰熱循經上擾,則頭暈目眩。口苦咽幹。痰熱擾胸膈則胸脅滿悶,擾胃腸則大便不調。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均為痰熱之象。治宜清化痰熱,疏肝利膽,方選導痰湯加味。
導痰湯
半夏12克 姜天南星3克 枳實3克 橘紅3克 赤茯苓3克
1.臨證濕痰内阻,氣機不暢而兼寒象者,可加幹姜、細辛以溫化痰飲;
2.若兼有化熱之象者,可酌加竹茹、天竺黃等以清化痰郁所化之熱;
3.若痰阻風動,眩暈較重,可加天麻、白術等以熄風止眩。
導 痰 湯
(皇甫坦方,錄自《傳信适用方》卷1)
[組成] 半夏湯洗七次四兩(12g) 天南星細切、姜汁浸 枳實去瓤 橘紅 赤茯苓各一兩(各3g) .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三大錢(10g),水兩盞,生姜十片,煎至一盞;去滓,食後溫服(現代用法:加生姜4片,水煎服)。
[功用] 燥濕祛痰,行氣開郁。
[主治] 痰厥。頭目旋暈,或痰飲壅盛,胸膈痞塞,脅肋脹滿,頭痛嘔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舌苔厚膩,脈滑。
陰虛陽亢善疑:情志内郁,耗傷髒陰,肺陰受損則善悲欲哭;肝陰受損,魂不守舍則善疑善驚;心陰受損;心神失養則心煩失眠;腎陰受損,陽氣浮越,精氣不守,故見遺精;陰虛無以制陽,則虛陽上亢,故見潮熱,顴紅,口燥咽幹,煩躁易怒;陰虛生熱擾下焦則小便短赤;舌質紅,苔薄而幹。脈細數均為陰虛陽亢之象。治宜滋陰潛陽,方選大補陰丸。
大補陰丸
鹽知母12克 鹽黃柏12克 酒熟地18克 炙龜闆18克 豬脊髓一條 生姜3片
1.陰虛較重者,加麥門冬、麥門冬以潤燥養陰;
2.陰虛盜汗者,加地骨皮以退熱除蒸;
3.咯血、吐血者,加仙鶴草、旱蓮草、白茅根以涼血止血;
4.遺精者,加金櫻子、芡實、桑螵蛸、潼蒺藜以固精止遺。
大補陰丸(大補丸)
(《丹溪心法》卷3)
[異名] 補陰丸(《本草綱目》卷45)。
[組成] 黃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四兩(各120g) 熟地黃酒蒸 龜甲酥炙各六兩(各180g)
[用法] 上為末,豬脊髓、蜜為丸。每服70丸,空心鹽白湯送下。
[功用] 滋陰降火。
[主治] 陰虛火旺證。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咳嗽咯血,心煩易怒,足膝疼熱,舌紅少苔,尺脈數而有力。
心脾兩虛善疑:思慮太過暗耗心血,心脾受損。營血不足,神氣失養,故見多夢易醒,心悸健忘;心主血。其華在面,今血虛不能上榮于面,故見面色萎黃無華;脾主思,脾虛則多思多慮,善疑而不能自控;脾失健運,故飲食無味;氣血不足,故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脈緩無力為心脾兩虛之象。治宜益氣補血,健脾養心,方選歸脾湯。
歸脾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炒酸棗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黃芪3克 遠志3克 木香1.5克 當歸3克
龍眼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如果脾虛發熱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止血;
3.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榈炭以清熱止血。
歸 脾 湯
, (《正體類要》卷下) .
[異名] 歸脾散(《古今醫鑒》卷8)、加味歸脾湯(《古今醫鑒》卷u)、歸脾飲(《痘
學真傳》卷7)、歸脾養營湯(《瘍科心得集》卷上)。
[組成] 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各3g)
木香五分(].5g) 甘草炙三分(1g) 人參一錢(3g)
[用法]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
[功用]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0
2.脾不統血證 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脈細弱。
心膽不甯善疑:勞心日久,思傷心脾,脾失健運,積液為痰,痰濁犯膽,膽失決斷之能,故思慮不能自主,反複強迫動作;心氣虧虛,膽氣不甯,故見緊張焦慮,善疑易驚,虛煩不眠;痰濁中阻,清陽不升,故頭暈目眩。舌淡苔白,脈細為心虛痰阻之象。治宜養心安神,理氣化痰,方用十味溫膽湯。
十味溫膽湯
半夏15克 枳實15克 白茯苓7.5克 炒酸棗仁3克 遠志3克(甘草炒) 北五味子3克 熟地黃3克 黨參3克 甘草1.5克
溫 膽 湯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9) .
[組成] 半夏湯洗七次 竹茹 枳實麸炒,去瓤各二兩(各6g) 陳皮三兩(15g)草炙一兩(3g) 茯苓一兩半(4.5g)
[用法] 上锉為散。每服四大錢(12g),水一盞半,加生姜五片,大棗一枚,煎七
分,去滓。食前服(現代用法:加生姜5片,棗l枚,水煎服)。
[功用] 理氣化痰,清膽和胃。
[主治] 膽胃不和,痰熱内擾證。心煩不寐,觸事易驚,或夜多異夢,眩悸嘔惡,或癫痫。
十味溫膽湯(《世醫得效方》卷8) 半夏湯洗七次 枳實去瓤、切、炒 陳
皮去白各三兩(各15g) 白茯苓去皮一兩半(7。5g) 酸棗仁微炒 大遠志去心,甘草水
煮,姜汁炒各一兩(各3g) 北五味子 熟地黃切、酒炒 條參各一兩(各3g) 粉草五
錢(1.5g) 上锉散,每服四錢(12g),水一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煎,不以時服。功
用:化痰甯心。主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心悸煩悶,坐卧不安等。
本方即《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溫膽湯減去清膽和胃之竹茹,加入益氣養血、甯心安
神之人參、熟地、五味子、酸棗仁、遠志而成。故雖無清熱之功,但增補養心神之力,
遂成化痰甯心之劑,适用于痰濁内擾,心膽虛怯,神志不甯諸證。
肝郁血虛善疑:情志不遂、憂思郁怒等精神刺激,均可使肝失條達,氣機不暢,以緻肝氣郁結,疏洩功能失常,故見精神抑郁,情緒不甯,脅脹作痛,喜太息。肝氣郁結,郁而化熱,郁熱内擾。魂不守舍,故可失眠,多慮善疑。血虛則不能上榮于首,故見頭暈眼花,面白。舌淡。脈弦細均為肝氣郁結,血虛不足之象。治宜疏肝養血,甯心安神,方用酸棗仁湯加味。
酸棗仁湯
酸棗仁48克(包) 甘草3克 知母6克 茯苓6克 川芎6克
1.若心煩不眠,屬肝血不足,陰虛内熱較甚者,加女貞子、墨旱蓮或生地黃、玄參、白芍等,以養血滋陰清熱;
2.兼見五味子、白芍、浮小麥以安神斂汗;
3.心悸較重者,加龍齒、龜甲、珍珠母等以鎮驚安神;
4.心悸多夢,時有驚醒,舌淡,脈細弦,屬心膽氣虛者,可加黨參、龍齒以益氣鎮驚;
5.如精神抑郁,心煩不眠較甚者,可合甘麥大棗湯加夜交藤、合歡皮以緩肝安神解郁,或加入合歡花、夜交藤、石菖蒲、郁金等解郁安神之品,療效更好。
酸棗仁湯(酸棗湯)
(《金匮要略》)
[組成] 酸棗仁二升(12g) 甘草一兩(3g) 知母二兩(6g) 茯苓二兩(6g)川芎二兩(6g)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内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功用] 養血安神,清熱除煩。
[主治] 虛勞,虛煩不眠證。心悸,盜汗,頭目眩暈,咽幹口燥,舌紅,脈細弦。
氣滞血瘀善疑:氣血郁滞,阻蔽心竅,心神被擾,則見情緒不穩,哭笑無常,善疑緊張,幻覺妄想。瘀血阻滞,氣滞胸陽,故胸脅滿悶而痛。氣滞血瘀,經絡不通,故頭痛身痛。面色晦滞,舌質暗紅有瘀斑,舌下靜脈瘀血,脈弦澀均為瘀血内阻之象。治宜活血化瘀,理氣安神,方選血府逐瘀湯。
血府逐瘀湯
當歸9克 生地9克 桃仁12克 紅花9克 枳殼6克 赤芍6克 柴胡3克 甘草6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紅花,加乳香、沒藥、烏藥、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黃、五靈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緻肝腫脅痛者,加丹參、郁金、土鼈蟲、九香蟲;
5.瘀積肝脾腫硬者,加三棱、莪術、大黃或水蛭、土鼈蟲等;
6.血瘀經閉、痛經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澤蘭等以活血調經止痛。
血府逐瘀湯
(《醫林改錯》卷上)
[組成] 當歸三錢(9g) 生地三錢(9g) 桃仁四錢(12g) 紅花三錢(9g) 枳
殼二錢(6g) 赤芍二錢(6g) 柴胡一錢(3g) 甘草二錢(6g) 桔梗一錢半(4.5g)
川芎一錢半(4.5g) 牛膝三錢(9g)
[用法] 水煎服。 。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證。胸痛、頭痛Et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
止,或内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易怒,人暮潮熱,唇黯或兩目黯黑,舌黯紅或有瘀
斑,脈澀或弦緊。
[文獻别錄]
門事親)“肝屢謀,膽屢不決,屈無所伸,怒無所洩,心血日涸,脾液不行,痰迷心竅,則成心風,屬虛者多。”
54.妄 想
妄想,是一種與客觀實際不相符合的病态思維,雖缺乏事實根據,但病者堅信其正确而堅持己見。常見于癫證,狂證,百合病等精神疾
本症最早見于《内經》。如《靈樞.癫狂》曰:“狂始發,少卧不饑。 自高賢也, 自辨智也,自尊貴也。”描述了狂病患者自命清高的一種妄想表現。妄想常與妄聽、妄視等幻覺同時出現。
[鑒别]
常見證候
痰火内擾妄想:性情急躁易怒,行為沖動,胡言亂語,誇大妄想,或登高而歌,或棄衣而走,面紅目赤眩暈頭痛,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痰氣郁結妄想: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寡言呆滞,活動遲緩。疑慮過度,或忿不欲生,自罪自責,倦怠乏力,納呆便溏,舌體胖或有齒痕,苔白膩,脈滑或沉緩。
氣滞血瘀妄想:情緒不穩,行為幼稚或愚蠢,胸脅滿悶,周身不适,面色晦暗,婦人則經少色暗,或有痛經、經閉。舌暗少苔,脈澀或弦
陰虛火旺妄想:情感平淡,情緒焦慮緊張,煩躁不眠,病情遷延不愈,大便幹燥,小便短赤,顴紅,口幹耳鳴,手足心熱,舌紅無苔或舌绛苔剝,脈細數。 .
氣血兩虛妄想:情感淡漠,神思恍惚,反應遲鈍,思維貧乏,面色無華或蒼白,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氣血兩虛妄想:情感淡漠,神思恍惚,反應遲鈍,思維貧乏,面色無華或蒼白,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痰火内擾妄想與痰氣郁結妄想:二證都與痰密切相關,但前者痰火為害。邪氣亢盛,後者痰郁為患,心脾兩虛。前者平日痰火素盛,性情急躁,陽氣偏亢,又因情志不遂,肝氣郁滞,陽氣暴漲,鼓動痰火二邪内擾神明,故見行為沖動,胡言亂語,誇大妄想等精神失控之症,甚則狂躁易怒,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等怪異行為。肝經郁滞,痰火上擾清竅故見兩脅脹痛,面紅耳赤,眩暈頭痛,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後者素體禀賦不足,或勞心思慮日久,肝氣郁結,傷及心脾,脾虛則運化失常,氣血生化不足。心失所養,心神無主則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活動遲緩,心煩失眠,倦怠無力。痰濕内擾,痰迷心竅,則見妄想等精神異常的表現。痰濕中阻則納呆便溏,舌體胖或有齒痕,苔白膩,脈滑或沉緩均為脾虛失運,痰濕内阻之象。痰火内擾妄想治宜滌痰瀉火、清熱安神,方用 滾痰丸 合 當歸龍荟丸 。
滾 痰 丸
(《泰定養生主論》,錄自《玉機微義》卷4)
[異名] 沉香滾痰丸(《墨寶齋集驗方》卷上)、礞石滾痰丸(《痘疹金鏡錄》卷上)。 . .
[組成] 大黃酒蒸 片黃芩酒洗淨各八兩(各240g) 礞石一兩捶碎,同焰硝一兩,投
入小砂罐内蓋之,鐵線縛定,鹽泥固濟,曬幹,火煅紅,候冷取出(30g) 沉香半兩(15g)
[用法] 上為細末,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量虛實加減服,清茶、溫水
送下,臨卧食後服(現代用法:水泛小丸,每服8一lOg,日l一2次,溫開水送下)。
[功用] 瀉火逐痰。
[主治] 實熱老痰證。癫狂驚悸,或怔忡昏迷,或咳喘痰稠,或胸脘痞悶,或眩暈
耳鳴,或繞項結核,或口眼蠕動,或不寐,或夢寐奇怪之狀,或骨節卒痛難以名狀,或
噎塞煩悶,大便秘結,舌苔黃厚,脈滑數有力。
當歸龍荟丸
當歸30克 龍膽草30克 山栀子30克 黃連30克 黃柏30克 黃芩30克 蘆荟15克 青黛15克 大黃15克 木香4.5克 麝香1.5克
痰氣郁結妄想治宜疏肝健,祛濕化痰,方用 溫膽湯 加減。
溫膽湯
半夏6克 陳皮15克 茯苓4.5克 炙甘草3克 竹茹6克 枳實6克 生姜15克 紅棗1枚
1.若心中煩熱者,加黃連、麥冬以清熱除煩;
2.口燥舌幹者,去半夏,加麥冬、天花粉以潤燥生津;
3.癫痫抽搐,可加膽星、鈎藤、全蠍以熄風止痙。
溫 膽 湯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9) .
[組成] 半夏湯洗七次 竹茹 枳實麸炒,去瓤各二兩(各6g) 陳皮三兩(15g)甘草炙一兩(3g) 茯苓一兩半(4.5g)
[用法] 上锉為散。每服四大錢(12g),水一盞半,加生姜五片,大棗一枚,煎七
分,去滓。食前服(現代用法:加生姜5片,棗l枚,水煎服)。
[功用] 理氣化痰,清膽和胃。
[主治] 膽胃不和,痰熱内擾證。心煩不寐,觸事易驚,或夜多異夢,眩悸嘔惡,或癫痫。
氣滞血瘀妄想:情志抑郁,思慮過度,氣滞血瘀,清竅失養, “腦氣與髒腑氣不接,如同作夢一樣”(清王清任<醫林改錯))。故見情緒不穩,行為幼稚或愚蠢。瘀血内阻,心神失甯故猜疑妄想。周身不适,面色晦暗,舌質暗,脈澀為氣滞血瘀之象。在女子則痛經,閉經,經少色暗。治宜理氣解郁,活血化瘀,方選 丹栀逍遙散 、癫狂夢醒湯等。
丹栀逍遙散
柴胡3克 當歸3克 白芍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1.5克 薄荷1.5克 炒栀子1.5克 牡丹皮1.5克 姜1片
.加味逍遙散(《内科摘要》卷下) 當歸 芍藥 茯苓 白術炒 柴胡各一錢(各
3g) 牡丹皮 山栀炒 甘草炙各五分(各1.5g) 水煎服。功用:疏肝解郁,養血健
脾,清熱涼血。主治:肝脾血虛,内有郁熱。潮熱晡熱,自汗盜汗,腹脅作痛,頭昏目
暗,怔忡不甯,頰赤口幹;婦人月經不調,發熱咳嗽;或陰中作痛,或陰門腫脹;小兒
El舌生瘡,胸乳膨脹;外證遍身瘙癢,或虛熱生瘡。
該方系逍遙散加丹皮、栀子組成,後世又稱之為丹栀逍遙散。丹、栀兩味皆能清熱
涼血,其中栀子尚可瀉火除煩,丹皮亦能活血散瘀。主治雖似逍遙散證,但對兼有郁火者尤為适宜。
癫狂夢醒湯
處方桃仁24克 柴胡9克 香附6克 木通9克 赤芍9克 半夏6克 腹皮9克 青皮6克 陳皮9克 桑皮9克 蘇子12克(研)甘草15克
功能主治主癫狂。哭笑不休,詈罵歌唱,不避親疏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林改錯》卷下
陰虛火旺妄想與氣血兩虛妄想:二者都見于病程日久,都有情感淡漠。但一陰一陽,較易辨别。前者陰不足則不能制心火,虛火上擾,心神失養故妄想幻覺。大便于,小便短赤,顴紅,口幹耳鳴,手足心熱,舌紅無苔,脈細數皆為陰虛火旺之象。後者久郁不解,傷及脾腎,氣血兩虛,故見反應遲鈍,思維貧乏,妄想。面色無華或蒼白。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為脾腎虛衰,氣血兩虛之象。二證治法,前者宜滋陰降火,安神定志。方用 大補陰丸 合 定志丸 ;
大補陰丸
鹽知母12克 鹽黃柏12克 酒熟地18克 炙龜闆18克 豬脊髓一條 生姜3片
1.陰虛較重者,加麥門冬、麥門冬以潤燥養陰;
2.陰虛盜汗者,加地骨皮以退熱除蒸;
3.咯血、吐血者,加仙鶴草、旱蓮草、白茅根以涼血止血;
4.遺精者,加金櫻子、芡實、桑螵蛸、潼蒺藜以固精止遺。
大補陰丸(大補丸)
(《丹溪心法》卷3)
[異名] 補陰丸(《本草綱目》卷45)。
[組成] 黃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四兩(各120g) 熟地黃酒蒸 龜甲酥炙各六兩(各180g)
[用法] 上為末,豬脊髓、蜜為丸。每服70丸,空心鹽白湯送下。
[功用] 滋陰降火。
[主治] 陰虛火旺證。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咳嗽咯血,心煩易怒,足膝疼熱,舌紅少苔,尺脈數而有力。
定志丸
人參6克(焗服) 茯苓6克 茯6克 石菖蒲4克 姜遠志3克 朱砂1克(沖服)
後者宜健脾溫陽,益氣養血,方選 附子理中丸 合 歸脾湯 。
附子理中湯(丸)
炮附子9克 人參9克 甘草9克 白術9克 幹姜9克
加減法:
1. 若臍上築者,為腎虛水氣上淩,去白術之壅滞,加桂枝以平沖降逆;
2. 吐多者,為氣壅于上,去白術加治嘔聖藥生姜以降逆止嘔;
3. 悸者為水飲淩心,加茯苓以 化飲甯心;
4. 渴欲得水者,為脾不化濕,津液不布,加白術以培土制水,健脾運濕;
5. 虛寒 較盛,四肢逆冷者,加附子、肉桂以溫補脾腎;
6. 脾肺虛寒,咳嗽不止者,加半夏、茯 苓、細辛、五味子以溫中化飲止嗽;
7. 寒濕發黃,加茵陳以利膽退黃;
8. 陽虛失血,加黃 芪、當歸、阿膠以益氣養血攝血;
9. 兼喘滿浮腫,小便不利者,合五苓散以溫陽化氣利水。
理 中 丸
(《傷寒論》)
[異名] 四順理中丸(《備急千金要方》卷2)、白術丸(《聖濟總錄》卷171)、調中
丸(《小兒藥證直訣》卷下)、大理中丸(《世醫得效方》卷5)、順味丸(《普濟方》卷 159)、
人參理中丸(《疠瘍機要》卷下)。
[組成] 人參 幹姜 甘草炙 白術各三兩(各9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子黃許大(9g),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粉,
溫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按上丸
藥量為一劑量),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溫中祛寒,補氣健脾。
[主治]
1.脾胃虛寒證。嘔吐下利,脘腹疼痛,喜溫喜按,不欲飲食,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細。
2.陽虛失血證。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淡脈弱。
3。小兒慢驚,病後喜唾涎沫,霍亂及胸痹等由中焦虛寒而緻者。
歸脾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炒酸棗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黃芪3克 遠志3克 木香1.5克 當歸3克
龍眼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如果脾虛發熱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止血;
3.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榈炭以清熱止血。
歸 脾 湯
, (《正體類要》卷下) .
[異名] 歸脾散(《古今醫鑒》卷8)、加味歸脾湯(《古今醫鑒》卷u)、歸脾飲(《痘
學真傳》卷7)、歸脾養營湯(《瘍科心得集》卷上)。
[組成] 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各3g)
木香五分(].5g) 甘草炙三分(1g) 人參一錢(3g)
[用法]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
[功用]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
淡,苔薄白,脈細弱0
2.脾不統血證 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
舌淡,脈細弱。
總之,妄想一症,既可見于癫,也可見于狂。病在早期陰陽易辨,且多由痰作祟。病程日久,其證多虛,或陰虛,或陽虛,又多挾瘀。
[文獻别錄] :“視聽言語皆有虛妄”。 (辨證奇聞):“發癫不識羞,見男如饴,見女甚怒,甚至赤身裸體”。
55.妄聽妄視
妄聽妄視是指在沒有相應的現實刺激作用感覺器官時所出現的知覺體驗。即患者可聽到或看見現實中并不存在的各種聲音或形象。
本症早在<内經)即有記載,如<靈樞.癫狂)曰:“狂, 目妄見,耳妄聞。”
常見證候
痰氣郁結妄聽妄視:情緒不穩,胸脅滿悶,善太息,痰多,神志癡呆,妄聽妄視,舌質淡紅苔薄膩,脈弦細而滑。
痰火擾心妄聽妄視:心煩,心悸,面赤,妄聽妄視,胡言亂語,失眠多夢,易驚,大便幹,小便黃赤,舌苔黃膩,脈滑數。
陰虛火旺妄聽妄視:精神抑郁,思維遲鈍,妄聽妄視,驚悸恐懼,五心煩熱,口幹咽燥,失眠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氣血兩虛妄聽妄視:神疲乏力,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妄聽妄視,面色蒼白無華,或月經量少,色淡質稀,舌淡而嫩,脈細無力。
熱入血室妄聽妄視:婦人正值經水适來或适斷,寒熱往來,發作有時,如瘧狀,口苦欲嘔,胸脅苦滿,夜則谵語,妄聽妄視,大汗出,舌苔薄黃或焦黃而幹,脈沉數有力。
痰氣郁結妄聽妄視與痰火擾心妄聽妄視:二證都與痰密切相關。然痰氣郁結證是由肝氣郁結,氣機失暢,肝木乘土,脾虛生痰,痰氣搏結所緻。肝郁不舒,經氣不利,故情緒不穩,胸脅滿悶,善太息。木郁乘土,脾虛痰盛,痰氣搏結,蒙蔽神明,故見神志癡呆,妄聽妄視。舌質淡紅苔薄膩,脈弦細而滑亦為痰氣郁結之征。而痰火擾心證多因情志不暢,惱怒傷肝,氣郁化火,灼津為痰,痰火上擾心竅所緻。 (素問。至真要大論):“諸躁狂越,皆屬于火。”痰火上擾,則面赤,心煩,心悸。痰火入心,擾亂神明,故見妄聽妄視,胡言亂語。心神不甯,則失眠多夢,易驚。火熱實内結,故大便幹,小便黃赤。舌苔黃膩,脈滑數為痰火之象。前者治宜理氣解郁,化痰開竅,方選導痰湯加減;
導痰湯
半夏12克 姜天南星3克 枳實3克 橘紅3克 赤茯苓3克
1.臨證濕痰内阻,氣機不暢而兼寒象者,可加幹姜、細辛以溫化痰飲;
2.若兼有化熱之象者,可酌加竹茹、天竺黃等以清化痰郁所化之熱;
3.若痰阻風動,眩暈較重,可加天麻、白術等以熄風止眩。
導 痰 湯
(皇甫坦方,錄自《傳信适用方》卷1)
[組成] 半夏湯洗七次四兩(12g) 天南星細切、姜汁浸 枳實去瓤 橘紅 赤茯苓各一兩(各3g) .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三大錢(10g),水兩盞,生姜十片,煎至一盞;去滓,食後溫服(現代用法:加生姜4片,水煎服)。
[功用] 燥濕祛痰,行氣開郁。
[主治] 痰厥。頭目旋暈,或痰飲壅盛,胸膈痞塞,脅肋脹滿,頭痛嘔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舌苔厚膩,脈滑。
後者治宜滌痰清火,鎮心安神,方選生鐵落飲化裁。
生鐵落飲
天冬9克(去心) 麥冬9克(去心) 膽星3克 橘紅3克 遠志肉3克 石菖蒲3克 連翹3克 茯苓3克 茯神3克 元參4.5克
鈎藤4.5克 丹參4.5克 辰砂0.9克 生鐵落15克(先煎)
1.若大便秘結,或先用滾痰丸下之;
2.煩熱、渴飲者,加生石膏、知母、天花粉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
2.心煩不寐,痰熱甚者,酌加黃連、生地、竹茹、枳實以增清熱滌痰安神之力;
3.目赤甚,舌苔黃厚者,加羚羊角友清肝瀉火明目。
生鐵落飲
(《醫學心悟》卷4)
[組成] 天冬去心 麥冬去心 貝母各三錢(各9g) 膽星 橘紅 遠志肉 石菖
蒲 連翹 茯苓 茯神各一錢(各3g) 元參 鈎藤 丹參各一錢五分(各4.5g) 辰砂三分(0.9g) . '
[用法).用生鐵落(15g)煎熬三炷線香(3小時),取此水煎藥,服後安神靜睡,
不可驚駭叫醒,犯之則病複作,難乎為力(現代用法:先煎生鐵落45分鐘,取此水煎藥)。
[功用]、鎮心安神,滌痰清火。
[主治] 痰火上擾,急躁發狂證。病起急驟,面紅目赤,喜怒無常,狂亂無知,罵
詈叫号,毀物傷人,不避親疏,逾垣上屋,頭痛,失眠,兩目怒視,舌質紅绛,苔多黃膩,脈象弦大滑數。
陰虛火旺妄聽妄視:多由禀賦不足,素體腎陰虧虛,或複因練功未得要領,精神緊張,追求着意,竭盡所能,暗耗精血。或癫、狂、痫發作日久,肝腎陰虛,精血不足所緻。精血真陰不足,則神失養,故見精神抑郁,思維遲鈍,妄聽妄視。心神不甯,則驚悸恐懼。陰虛内熱,且虛火上炎,故見五心煩熱,失眠盜汗, 口幹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為陰虛火旺之征。治宜滋陰降火,養血安神,方選大補陰丸加減。
大補陰丸
鹽知母12克 鹽黃柏12克 酒熟地18克 炙龜闆18克 豬脊髓一條 生姜3片
1.陰虛較重者,加麥門冬、麥門冬以潤燥養陰;
2.陰虛盜汗者,加地骨皮以退熱除蒸;
3.咯血、吐血者,加仙鶴草、旱蓮草、白茅根以涼血止血;
4.遺精者,加金櫻子、芡實、桑螵蛸、潼蒺藜以固精止遺。
大補陰丸(大補丸)
(《丹溪心法》卷3)
[異名] 補陰丸(《本草綱目》卷45)。
[組成] 黃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四兩(各120g) 熟地黃酒蒸 龜甲酥炙各六兩(各180g)
[用法] 上為末,豬脊髓、蜜為丸。每服70丸,空心鹽白湯送下。
[功用] 滋陰降火。
[主治] 陰虛火旺證。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咳嗽咯血,心煩易怒,足膝疼熱,舌紅少苔,尺脈數而有力。
氣血兩虛妄聽妄視:多見于癫、狂、痫發作日久,中氣漸衰,氣血生化乏源,或久病失血耗氣,後天失養,脾胃受損。氣血無以上榮頭目,腦神失養,故頭暈眼花,神疲,妄聽妄視,面色蒼白無華。心血内虧,心失所養,則心悸失眠。肝血不足,則月經量少,色淡質稀。舌淡而嫩,脈細無力是氣血兩虛之征。治宜益氣健脾,養血安神,方選歸脾湯加朱砂、龍齒。
歸脾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炒酸棗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黃芪3克 遠志3克 木香1.5克 當歸3克
龍眼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如果脾虛發熱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止血;
3.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榈炭以清熱止血。
歸 脾 湯
, (《正體類要》卷下) .
[異名] 歸脾散(《古今醫鑒》卷8)、加味歸脾湯(《古今醫鑒》卷u)、歸脾飲(《痘
學真傳》卷7)、歸脾養營湯(《瘍科心得集》卷上)。
[組成] 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各3g)
木香五分(].5g) 甘草炙三分(1g) 人參一錢(3g)
[用法]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
[功用]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0
2.脾不統血證 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脈細弱。
熱入血室妄聽妄視:常見于婦人外感熱病而有經水适來适斷的過程中。邪熱乘血室空虛入裡,血氣與邪分争,故見寒熱往來。血室與肝經密切相關,邪熱波及肝經,經氣不利,故見胸脅苦滿, 口苦欲嘔。熱入血分,血熱内擾心神,故見谵語,妄聽妄視,汗出。血熱内搏,則見舌苔焦黃而幹,脈沉數有力。治宜疏洩肝膽郁熱為主,方選小柴胡湯配合刺期門法。
小柴胡湯
柴胡24克 黃芩9克 人參9克 半夏12克 炙甘草9克 生姜片9克 大棗12枚
1.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大便不暢,脈數而滑,去人參,加栝蒌實9克、黃連9克。(這是痰熱證,也可與黃連溫膽湯合用,去姜棗。)
2.若口渴欲飲,舌紅而苔黃薄幹(胃熱證),去半夏、生姜,加栝蒌實9克、麥冬9克、沙參9克。
若津傷及氣,則口渴甚則加人參至14克(治有少陽證的糖尿病也可);
若陰虛低燒不退則宜減去人參、生姜、半夏。
2.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白芍9克;(又可治婦女氣血不和的月經不調,痛經等證)
3.若脅下痞硬(肝脾腫大),去大棗,加牡蛎12克,牡蛎、丹皮、赤芍。
4.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12克、澤瀉12克;
5. 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9克,溫服覆被取微汗。
6.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12克、幹姜6克。(寒飲證)(也可與二陳湯,或加葶苈子、蘇子、五味子}
7、若兼見頭痛、發熱、脈浮等表證。或心悸、氣上沖等證,應去人參加桂枝9克。
8、若兼見大熱、大煩、大渴,汗出而大便秘,舌苔黃,口中幹燥,則減半夏、生姜,加生石膏、知母。 若再兼見骨節酸痛,雖高熱而兩足反冷,苔黃而膩,為熱 中挾濕所緻,應再加蒼術。
9 、 若肝區疼痛,厭油喜素,多嘔,體疲少力,小便黃短,舌苔厚膩,肝功能化驗轉氨酶高,此乃肝膽濕熱日久成毒,蘊郁不解所緻。應去人參、甘草、大棗,加茵陳、鳳尾草,草河車、土茯苓。若其人面色黧黑,帶有油垢,體重逐增,背臂時發酸或脹,舌苔厚膩,服藥難于褪落,脈弦而濡軟無力,乃濕熱 重也,再加生石膏、滑石、寒水石、竹葉、雙花。
11、若兼見黃疸,一身面目悉黃,色亮有光,身熱心煩,口苦欲嘔,惡聞葷腥,體疲不支,脅疼胸滿,不進飲食,小便黃澀,大便秘結,口渴腹脹,舌苔黃膩,脈弦滑。應去人參、甘草、大棗,加茵陳、大黃、栀子。
12、若老人經常在感冒,身痛不已,與玉屏風散合用
13、治婦人更年期綜合症,或治精神憂郁症,應加龍骨、牡蛎、浮小麥。
14、若胸悶氣粗,咳嗽痰不爽,胸脹痞滿或胃脘痞脹,嗳氣,大便不暢,舌苔黃膩,脈滑數等症。是邪郁胸胃,肝膽氣郁,痰熱中陰證,應合小陷胸湯。
15、若兼見煩燥不寐,胃脘痞脹,脅間脹痛,大便稀軟或腹瀉等症。是肝膽火郁,脾胃氣滞,濕熱并存,氣機阻滞,應與瀉心湯合用。
16、治慢性肝炎可去姜、棗合四逆散加郁金、青皮、川楝子、茵陳、虎杖等。
17、治肝硬化可合四逆散加郁金、青皮、川楝子、雞内金、大腹皮、生牡蛎、香附、三棱、莪術、炒谷牙、炒麥牙等。
18、若在外兼有太陽表證不解,而肢體煩痛;在内則少陽氣郁結心下支結則用柴胡桂枝湯以外和營衛,内調氣血。柴胡桂枝湯又可治神經官症的周身氣竄作痛,以手拍打,則作咯而竄暫緩,亦有效。慢性肝炎續發的肝脾腫大用去人參、大棗加鼈甲、牡蛎、紅花、茜草、土鼈蟲。療效好。
19、若兼見大便結,胃脘痛,急不可耐,嘔不止,口苦甚,郁郁微煩,脅脹滿作痛,脈弦有力,舌苔黃膩。此用膽、胃實熱,氣機受阻,疏洩不利之證。用大柴胡湯
20、若兼見傍晚發潮熱不,而又兩脅不适,口苦心煩,屬少陽證而胃中有燥熱。用柴胡加芒硝湯
21、若兼見大便溏瀉,下午腹脹,小便不利,口渴心煩,或脅痛控背,手指發麻,脈弦而緩,舌淡苔白。此乃膽熱脾寒,氣化不利,津液不滋之證。用柴胡桂枝幹姜湯
22、若兼見胸滿而驚、谵語、小便不利等證。應用柴胡加龍骨牡蛎湯。
小柴胡湯 、 .
(《傷寒論》)
[異名] 柴胡湯(《金匮要略》)、黃龍湯(《備急千金要方》卷10)、三禁湯(《此事難
知》卷上)、人參湯(《世醫得效方》卷u)、和解散(《傷寒六書》卷1)。
[組成] 柴胡半斤(24g) 黃芩三兩(9g) 人參三兩(9g) 甘草三兩炙(9g)
半夏半升洗(9g) 生姜三兩切(9g) 大棗十二枚擘(4枚)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和解少陽。
[主治]
1.傷寒少陽證 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幹,目眩,舌苔薄白,脈弦。
2.熱人血室證 婦人中風,經水适斷,寒熱發作有時。
3.瘧疾、黃疸等病而見少陽證者。
總之,妄聽妄視多屬虛實夾雜,虛為正氣虛(氣虛、血虛、陰虛);實為痰、瘀内阻,認真辨識,不難鑒别。
[文獻别錄]
<素問玄機原病式。六氣為病。熱類):“火為陽,故外清明而内濁昧。其主動亂,故心火甚則腎水衰,而志不精一。虛妄見聞,而自為問答,則神志失常,如見鬼神也。”
<醫學入門。癫狂):“視聽言動俱妄者,謂之邪崇,甚則能言平生未見聞事及五色神鬼”。
56.神 昏
神昏,是指神志模糊,不省人事,甚至昏睡不醒,呼之不應的症狀。又稱為“昏迷”、“昏冒”、“昏蒙”、“昏愦”、“昏不識人”。<素問)稱“暴不知人”、“不知與人言”等。
神昏常見于外感熱病重證,内傷雜病的中風、厥證等。久病重病,精氣耗竭,亦可出現神昏,病屬危候。其病變主要在心,心主神明,病邪蒙蔽心竅,上擾神明以及陰虛陽脫,心神耗散,皆可使神明失用而緻神昏。
神昏應與嗜睡相鑒别:神昏是神志模糊,不省人事,呼之不應;而嗜睡是神志清醒,唯精神困頓不振,時時欲睡,呼之即醒,醒後複睡。
神昏亦不同于“暈厥”,前者人事不省,時間較長,不易迅速複蘇;後者突然昏倒,神識昏迷,時間較短,移時逐漸蘇醒。“屍厥”、“大厥”和“煎厥”的神識不清,常以突然昏倒,不醒人事,狀如昏死,經久不能蘇醒為特點,故亦屬神昏範疇。 “氣厥”、“血厥”、“痰厥”、“食厥”的神志改變多為一時之神識不清,故歸屬“暈厥”。婦女“熱入血室”、“子痫”以及“小兒驚風”所緻之神昏,将在有關條目中介紹,不屬本節讨論範圍。 。
常見證候
熱陷心包神昏;高熱煩躁,神昏谵語, 目赤唇焦,舌強語謇,發疹發斑,.四肢厥冷,溲赤便結,舌質紅绛,脈洪而數。 .
腑熱熏蒸神昏:神志不清,谵言妄語,循衣摸床,高熱或日晡潮熱,面紅目赤,腹部脹滿,按之堅硬,大便不通或熱結旁流,小溲黃赤,舌苔老黃,焦燥起刺,脈洪大或沉伏有力。
熱毒攻心神昏:壯熱昏谵,頭面紅腫,咽腫喉爛,衄血便血,斑疹紫黑,瘡瘍或丹毒漫延,流注四竄,舌绛苔焦黃或生芒刺,脈滑而數或六脈沉細而數。
暑邪上冒神昏:猝然昏仆,身熱肢厥,面色潮紅,或見面垢,氣粗如喘,冷汗不止,小便短赤,脈虛數而大。 .
濕熱蒙蔽神昏:身熱不揚,口苦粘膩,渴不欲飲,面目發黃,四肢困重,腳腹痞悶,下痢赤白,漸緻神識昏沉,時明時昧,或昏迷不醒,舌紅苔黃垢膩,脈濡細或滑數。 ;
熱盛動風神昏:高熱抽搐,神識昏迷,、灼熱肢厥,角弓反張,頸項強直,兩目上翻,面紅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質紅,脈弦數
陰虛風動神昏;時有頭暈眼花,肢體麻木或震顫,進而突然昏倒,言語謇澀,半身不遂,引眼喁斜,舌紅少苔,脈弦細而數。 ,
風痰内閉神昏: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震顫抽搐, 口角流涎,喉中痰鳴, 口眼喁斜,半身不遂,舌苔白膩,脈弦滑。
瘀血乘心神昏:神識不清,谵言妄語,狂躁不安,舌謇短縮,身體灼熱,少腹硬滿,面唇爪甲青紫,大便色黑易解,小溲尚清,舌質紫黯,脈沉澀。
陰竭陽脫神昏:昏糊不醒,汗多肢溫,呼吸短促,逐漸轉為面色蒼白,氣短息微,汗出粘冷,四肢厥逆,二便自遺,舌淡苔白,脈微欲絕,或虛細無根。
内閉外脫神昏:神志昏亂,身熱蒸手,呼吸氣粗,鼾聲大作, 目閉口開,撒手遺尿,汗出面白。四肢厥冷,舌紅或淡紅,脈沉伏,或虛數無力。
熱陷心包神昏:此證主要由溫熱之邪燔灼營血,内傳心包所緻。起病急驟,來勢兇猛,病情險惡,其中尤以“逆傳心包”者表現為著。根據病邪所在部位,其神昏又有“熱在營分”和“熱在血分”之異。臨床應加以區别,:①熱入營分,使營陰受損,故出現身熱夜甚,斑疹隐隐。舌绛無苔,脈象細數等症狀。熱入血分神昏,除有邪在營分的症狀外,尚有吐血、衄血、尿血、蓄血以及發疹發斑,其斑色紫,形如點狀等表現。②舌為心之苗,熱入血分,火熱熾盛,熱灼津液,聚生痰濁,痰火阻于心竅,則舌強語謇;邪熱閉遏于内,陽氣不能外達,則四肢厥冷,而熱在營分,多無這些表現。③神昏程度二者亦有差别,熱在營分,僅為營熱上擾,故神昏不重,或有時神志尚滑。熱在血分,神昏較重。熱在營分,治以清營瀉熱,醒神開竅,方用清營湯,送服紫雪丹等。
清 營 湯
(《溫病條辨》卷1)
[組成] 犀角三錢(2g) 生地黃五錢(15g) 元參三錢(9g) 竹葉心一錢(3g) 麥
冬三錢(9g) 丹參二錢(6g) 黃連一錢五分(Sg) 銀花三錢(9g) 連翹二錢(6g)連心用
[用法] 上藥,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功用] 清營解毒,透熱養陰。
[主治] 熱人營分證。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谵語,目常喜開或喜閉,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脈細數,舌绛而幹。 ’
紫 雪
(蘇恭方,錄自《外台秘要》卷18)
[異名] 紫雪丹(《成方便讀》卷3)、紫雪散(《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組成] 黃金百兩(3.1kg) 寒水石三斤(1。5kg) 石膏三斤(1.5k8) 磁石三
斤(1.skg) 滑石三斤(1.5kg) 玄參一斤(500g) 羚羊角五兩(150g)屑 犀角五
兩(150g)屑 升麻一升(250g) 沉香五兩(150g) 丁香一兩(30g) 青木香五兩
(150g) 甘草炙八兩(240g)
[用法] 上十三味,以水一斛,先煮五種金石藥,得四鬥,去滓後内八物,煮取一
鬥五升,去滓。取硝石四升(2kg),芒硝亦可,用樸硝精者十斤(5ks)投汁中,微炭
上煎,柳木篦攪勿住手,有七升,投在木盆中,半日欲凝,内成研朱砂三兩(90g),細
研麝香五分(1.5g),内中攪調,寒之二日,成霜雪紫色。病人強壯者,一服二分
(O.6g),當利熱毒;老弱人或熱毒微者,一服一分(O.3g),以意節之,合得一劑(現
代用法:口服,每次1.5—3g,一日2次。周歲小兒每次0.3g,每增1歲,遞增0.3g,
每日1次。5歲以上小兒遵醫囑,酌情服用)。
[功用] 清熱開竅,鎮痙熄風。
[主治] 溫熱病,熱邪内陷心包及熱盛動風之證。高熱煩躁,神昏谵語,痙厥,口
渴引飲,唇焦齒燥,尿赤便秘,舌質紅绛苔幹黃,脈弦數有力,以及小兒熱盛痙厥。
熱在血分,治以涼血解毒,清心醒神,用犀角地黃湯,送服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
犀角地黃湯
赤芍12克 地黃24克 丹皮9克 犀角3克(磨汁沖服)(無犀角可水牛角60-120克代,并先煎2小時)
1.若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熱燔血分,瘀熱互結,加大黃、黃芩。
2.郁恕而挾肝火者,加柴胡、黃芩、栀子。
3.若吐血者,加側柏葉、茅根、三七。
4.衄血者,加茅根、黃芩。
5.便血者,加槐花、地榆。
6.因血者,加茅根、小薊。
7.發斑者,加青黛、紫草。
犀角地黃湯(芍藥地黃湯)
(《小品方》,錄自《外台秘要》卷2)
[異名] 地黃湯(《傷寒總病論》卷3)、解毒湯(《小兒衛生總微論》.卷8)、解毒散
(《楊氏家藏方》卷19),。 .
[組成] 芍藥三分(12g) 地黃半斤(24g) 丹皮一兩(9g) 犀角屑一兩(3g)
[用法] 上切。以水一鬥,煮取四升,去滓,溫服一升,一日二、三次。
[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主治]
1.熱人血分證 身熱谵語,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脈細數,或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2.熱傷血絡證 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紅绛,脈數。
安宮牛黃丸
(《溫病條辨》卷1)
[異名] 牛黃丸(《溫病條辨》卷1)、新訂牛黃清心丸(《重訂通俗傷寒論》)、安宮
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吉林方)。
[組成] 牛黃一兩(30g) 郁金一兩(30g) 犀角一兩(30g) 黃連一兩(30g)
朱砂一兩(30g) 梅片二錢五分(7.5g) 麝香二錢五分(7.5g) 真珠五錢(15g) 山
栀一兩(30g) 雄黃一兩(30g) 黃芩一兩(30g)
[用法] 上為極細末,煉老蜜為丸,每丸一錢,(3g),金箔為衣,蠟護。每服一丸。
大人病重體實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兒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現代用法:口
服,一次1丸,小兒3歲以内一次1/4丸,4—6歲一次1/2丸,一日1—3次。昏迷不
能口服者,可鼻飼給藥)。
[功用] 清熱解毒,豁痰開竅。
[主治] 邪熱内陷心包證。高熱煩躁,神昏谵語,或昏愦不語,口幹舌燥,喉中痰
鳴,舌紅或绛,脈數,以及中風神昏,小兒驚厥,屬邪熱内閉者。
至 寶 丹
(《靈苑方》引鄭感方,錄自《蘇沈良方》卷5)
[組成] 生烏犀 生玳瑁 琥珀 朱砂 雄黃各一兩(各30g) 牛黃1分(0.3g)
龍腦1分(0.3g) 麝香1分(0.3g) 安息香一兩半(45g)酒浸,重湯煮令化,濾去滓,
約取一兩淨(30g) 金、銀箔各五十片
[用法] 上藥丸如皂子大,人參湯下一丸,小兒量減(現代用法:研末為丸,每丸重3g。每服1丸,一日1次,小兒減量)。
[功用] 清熱開竅,化濁解毒。
[主治] 痰熱内閉心包證。神昏谵語,身熱煩躁,痰盛氣粗,舌紅苔黃垢膩,脈滑數,以及中風、中暑、小兒驚厥屬于熱痰内閉者。
腑熱熏蒸神昏與熱陷心包神昏:二者均為實證、熱證,故均有實熱證的一般表現,如身熱面赤,煩躁多言,唇焦咽幹,小便短赤,大便秘結。但病因病機各異。腑熱熏蒸神昏,為熱邪入裡已深,與積滞相結,而成陽明腑實,燥熱之氣挾濁氣上沖,熏蒸于上,擾及神明。熱陷心包神昏,乃由溫邪内陷,神明被蒙。腑熱熏蒸神昏,多發于午後,或以午後為重;神昏與便秘密切相關,便秘之時,胃腸為燥實阻滞.腑氣不通,濁毒之氣上蒸,擾及神明,故便秘越重,神昏越重。而熱陷心包神昏,則是晝輕夜重。雖然亦可出現便秘,但不是構成神昏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溫熱之邪)。此外,熱陷心包神昏。有發疹發斑,舌質紅绛或紫绛。而腑熱熏蒸神昏,則見陽明實熱之征,苔必老黃。治當苦寒奪下,瀉熱通便,可選用大、小承氣湯。隻要腑熱已清,腸燥自去。邪不上沖,神乃自甯。
大承氣湯
(《傷寒論》)
[組成] 大黃四兩酒洗(12g)' 厚樸八兩去皮,炙(24g) 枳實五枚炙(12g) 芒硝
三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黃,更煮取二升,去
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現代用法:水煎,大黃後下,芒硝溶服)。
、 [功用蔔峻下熱結。
[主治]
1.陽明腑實證。大便秘結,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潮
熱谵語,手足濺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象沉實。
2.熱結旁流證。下利清水,色純青,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幹燥,脈象滑數。
3..裡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
1.小承氣湯(《傷寒論》) 大黃四兩(12g)酒洗 厚樸二兩(6g)去皮,炙 枳實三
枚大者(9g)炙 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當更衣,不爾者,
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功用:輕下熱結。主治:陽明腑實輕證。大便秘結,潮熱
谵語,脘腹痞滿,舌苔老黃,脈滑而疾。以及痢疾初起,腹中脹痛,裡急後重。
本方即大承氣湯去芒硝,減枳、樸之量而成,為治陽明腑實證之輕劑,因腸胃積滞
與熱邪相搏,津傷腸燥,腑氣不通,故脘腹痞滿,大便秘結;濁氣上攻,心神被擾,而
發谵語。故徐大椿雲:“谵語由便秘,便秘由胃燥,胃燥由汗出,汗出由津液少,層層相
因,病情顯著”(《傷寒論類方》卷2)。潮熱系由裡熱熾盛所緻。腑實證雖具,而證勢
輕緩。故用大黃瀉下實熱;雖腑實而腸中燥結不甚,故不用潤燥軟堅之芒硝。因痞滿程
度較輕,故枳實、厚樸之用量亦較大承氣湯為少。三藥合用,共奏瀉熱通便,消脹除滿
之功,為輕下熱結之劑。
2.調胃承氣湯(《傷寒論》) 大黃四兩(12g)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兩(6g)炙 芒
硝半升(9g)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溫頓服之,
以調胃氣。功用:緩下熱結。主治:陽明腑實證。大便秘結,蒸蒸發熱,濺然汗出,口
渴心煩,腹痛脹滿,舌苔正黃,脈滑數。
本方即大承氣湯去枳、樸加甘草而成,為治陽明腑實證的緩下劑。熱蒸于裡,氣蒸
于外,故蒸蒸發熱,濺然汗出;胃家實熱上擾,故口渴心煩;燥熱内結,氣滞不暢,則
腹痛脹滿,大便秘結。因其病機主要為燥熱内結,而脹滿之證亦是由内結所緻,故僅用
大黃、芒硝以瀉熱結,而不用消除痞滿之枳實、厚樸,使内結消,則脹滿除;配以甘草
者,是緩中調胃,使洩下而不傷正氣也。合之,共奏洩下燥實,調和胃氣之功。是為緩
下熱結之劑。需要指出的是:本方既有硝、黃,且原方芒硝用量大于大承氣湯,何以不
稱峻下劑而曰緩下劑?因為硝、黃配伍枳實、厚樸,其攻下之力始強,本方雖用大黃、
芒硝,但無枳實、厚樸的行氣破滞,因而瀉下之力較弱,且配伍甘草,更能緩和硝、黃
瀉下之性,使其留在胃腸緩緩發揮瀉熱潤燥的作用。王子接雲:“以甘草緩大黃、芒硝,
留中洩熱,故曰調胃”(《绛雪園古方選注》卷上)。
3.三化湯(《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 大黃 厚樸 枳實 羌活各等份 上
锉,如麻豆大。每服三兩(9g),水三升,煎至一升半,終日服之,不拘時候,以微利
為度。功用:通便祛風。主治:中風人腑,邪氣内實,熱勢極盛,二便不通,及陽明發
狂谵語。
本方是由小承氣湯加羌活而成。析其方義,正如《醫方考》卷1所雲:“大黃、厚
樸、枳實,小承氣湯也。上焦滿,治以厚樸;中焦滿,破以枳實;下焦實,奪以大黃;
用羌活者,不忘乎風也。服後二便微利,則三焦之氣無所阻塞,而複其傳化之職矣,故
曰三化”。 《增補内經拾遺方論》卷1亦雲:“三者,風、滞、痰也。化,變化以清散之
也。方用羌活以化風,厚樸、大黃以化滞,枳實以化痰,故曰三化”。據此,現代多用
本方治療真中風外感六經形證未解,内有燥屎,大便不通,脘腹痞滿之證。
4.宣白承氣湯(《溫病條辨》卷2) 生石膏五錢(15g) 生大黃三錢(9g) 杏仁粉
二錢(6g) 栝蒌皮一錢五分(5g)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功用:
瀉下熱結,宣肺化痰。主治:陽明溫病,熱結腸腑,痰熱壅肺。潮熱便秘,喘急胸悶,
痰涎壅盛,舌苔黃厚而膩,脈沉滑數,右寸實大。
肺在五行屬金,在五色與白相應,故“宣白”即宣肺之意。本方石膏辛甘大寒,清
熱瀉火。杏仁肅降肺氣,以平喘促,更有潤腸之功。栝蒌皮清熱化痰,寬胸散結。三藥
相配,宣降肺氣,以平肺氣之逆。大黃苦寒瀉下,攻下熱結。四藥合用,宣肺通腸,互
相為用,瀉肺實有助于通大腸,攻熱結有助于降肺氣。綜觀全方,實屬髒腑合治之劑。
5.導赤承氣湯(《溫病條辨》卷2) 赤芍三錢(9g) 細生地五錢(15g) 生大黃三
錢(9g) 黃連二錢(6g) 黃柏二錢(6g) 芒硝一錢(3g)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
一杯,不下再服。功用:攻下熱結,清洩膀胱。主治:陽明溫病,下之不通,身熱煩
渴,腹滿便秘,小便短赤,澀滞熱痛,舌苔黃燥,脈沉數,左尺弦勁。
本方用大黃、芒硝攻下大腸熱結,以通陽明。黃連苦寒,清上、中焦之熱。黃柏苦
寒,清下焦之熱。二藥配伍,則三焦之熱可清,膀胱之熱可祛。生地甘寒,清熱涼血,
兼以滋陰。赤芍清熱涼血,活血止痛,兼能利水。黃連、黃柏、生地、赤芍四藥合用,
共治膀胱水熱互結。黃連、黃柏清其熱,熱去則津液不耗,生地滋陰增液,液充則不粘
不滞。三藥同施,使邪熱退而津液充,更配赤芍清熱利水,則膀胱水熱互結自解。全方
六藥共用,即能通洩大便,又能通利小便,兩解大腸與膀胱之邪。
6.複方大承氣湯(《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 炒萊菔子30g 桃仁9g 赤芍15g
厚樸15g 枳實9g 生大黃9g(後下) 芒硝9—15g(沖服)水煎2000ml,口服或胃管
注入,每13 1—2劑。功用:通裡攻下,行氣活血。主治:單純性腸梗阻,證屬陽明腑
實而氣脹明顯者。
.本方由大承氣湯加炒萊菔子、桃仁、赤芍而成。方中大承氣湯峻下熱結,配伍萊菔
子行氣開郁,配伍桃仁、赤芍活血祛瘀,合之具有通裡攻下,行氣活血之功。一般用于
早期單純性腸梗阻,對腹部脹氣嚴重者,尤為适宜。并可預防術後腹腔粘連。
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合稱三承氣湯,是寒下法中的代表方劑。三方均
以大黃瀉熱通便,主治陽明腑實之證。但由于各方組成的藥味和分量不同,故作用同中
有異。概而言之,大承氣湯先煎枳、樸,并重用以行氣除滿,增其攻逐之力,後下硝、
黃,且大黃生用,故瀉下熱結之力較峻,主治痞、滿、燥、實俱備之陽明熱結重證;小
承氣湯,藥少芒硝一味,且厚樸用量較大承氣湯輕四分之三,枳實亦少二枚,且三味同
煎,故瀉下之力較輕,主治痞、滿、實而不燥之陽明熱結輕證。調胃承氣湯用大黃、芒
硝而不用枳、樸,後納芒硝,配伍甘草,且大黃與甘草同煎,是取其和中調胃,下不傷
正,故方名“調胃承氣湯”。從其作用來講,比大、小承氣湯為緩和,故瀉下熱結之力
較緩,主治燥實而無痞滿之陽明熱結證。此外,對腸胃燥熱引起的發斑、口齒喉痛,及
消中、瘡瘍之證,亦可治療。值得指出的是:本方的服法尤有妙意,對于胃熱偏盛,燥
實不甚者,“少與調胃承氣湯”,意取緩下瀉熱,調胃和中;對于胃中燥實偏重,腑氣不
通者,則一劑頓服,旨在清洩燥熱,承順胃氣。可見,同一方劑的服法不同,功用、主
治亦有所區别。以上三承氣湯,藥僅五味,但每首方劑的組成、劑量及煎服法各有不
同,因而它們的功用也就有大小緩急之分,在應用時,須仔細辨析。
仲景的三承氣湯為後世運用攻下法樹立了典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之三
化湯,是由小承氣湯加羌活而成,為通便祛風之劑,故可用于真中風外感六經形證未
解,内有燥實大便不通,脘腹痞滿之證。《溫病條辨》之宣白承氣湯、導赤承氣湯等,
都是在仲景三承氣湯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宣白承氣湯,宣肺藥與攻下藥同用,功在宣肺
通腸,實屬髒腑合治之劑。導赤承氣湯瀉熱通便藥與利水清熱藥同用,功在通大便利小
便,為兩解大腸與膀胱之劑。前者用于陽明裡實,痰涎壅肺證;後者用于陽明裡實,膀
胱熱盛證。複方大承氣湯是當代名方,《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所載者,系由大承氣
湯加萊菔子、桃仁、赤芍組成。本方的配伍特點,是以通裡攻下藥與行氣活血藥配伍,
以成通裡攻下,行氣活血之劑,故适用于單純性腸梗阻,證屬陽明腑實而氣脹較重者,
并可預防術後腹腔粘連。
7.厚樸三物湯(《金匮要略》) 厚樸八兩(24g) 大黃四兩(12g) 枳實五枚
(15g) 上藥以水一鬥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納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
為度。功用:行氣通便。主治:氣滞便秘證。脘腹滿痛,大便秘結。 .
本方又名“厚樸湯”(《千金翼方》卷18)、“三物湯”(《血證論》卷8),與小承氣
湯的藥物組成雖然相同,但由于重用厚樸、枳實,故而功效以行氣為主。本方在原書中
有關主治證候的記載僅有“痛而閉”三字,後世醫家論曰:“閉者,氣已滞也,塞也。
《經》曰:通因通用,此之謂也。于是以小承氣通之。乃易其名為三物湯者,蓋小承氣
君大黃以一倍,三物湯君厚樸以一倍者,知承氣之行,行在中下也;三物之行,、因其閉
在中上也。繹此,可啟悟于無窮矣”(《金匮玉函經二注》卷10)。“痛而閉,六腑之氣
不行矣。厚樸三物湯與小承氣同,但承氣意在蕩實,故君大黃;三物意在行氣,故君厚
樸”(《金匮要略心典》卷中)。上述論述對于理解厚樸三物湯的配伍及其适應證候,有
較大的參考意義。
熱毒攻心神昏與暑邪上冒神昏:病因病機及表現均不相同。熱毒攻心神昏,為火毒時疫之邪,内陷走黃,擾營敗血,傳人心包,神機不運。其神昏程度較深,并見有毒壅上焦,毒燔氣血,流注四肢,餘毒傷陰等種種表現,多見于大頭瘟、發頤、療瘡走黃等病。而暑邪上冒神昏,僅見于夏熱炎暑,由于暑邪内襲,耗氣傷津,氣津暴脫,亂其神明。除神昏外,并兼見身熱面垢,氣粗如喘,冷汗不止,四肢厥逆,脈虛大而數等症。熱毒攻心神昏,治在清解氣分熱毒,醒神開竅。可用大劑清熱解毒之品,方用犀角地黃湯或清溫敗毒飲,送服安宮牛黃丸。
犀角地黃湯(芍藥地黃湯)
(《小品方》,錄自《外台秘要》卷2)
[異名] 地黃湯(《傷寒總病論》卷3)、解毒湯(《小兒衛生總微論》.卷8)、解毒散
(《楊氏家藏方》卷19),。 .
[組成] 芍藥三分(12g) 地黃半斤(24g) 丹皮一兩(9g) 犀角屑一兩(3g)
[用法] 上切。以水一鬥,煮取四升,去滓,溫服一升,一日二、三次。
[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主治]
1.熱人血分證 身熱谵語,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脈細數,或喜忘如狂,漱水不
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2.熱傷血絡證 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紅绛,脈數。
清瘟敗毒飲
生石膏(重證180~240克,中證60~120克,發熱不重24~36克) 小生地(重證18~30克,中證9~15克,一般證6~12克) 烏犀角(重證18~24克,中等證9~15克,一般證6~12克)(磨汁服) 真川連(重證12~18克,中等證6~12克,小證3~4.5克) 栀子 桔梗 黃芩 知母 赤芍 玄參 連翹 竹葉 甘草 丹皮
(六脈沉細而數,即是重證;沉而數者是中證;浮大而數是小證)
1.如斑一出,即加大青葉,并少佐升麻1.5克。
2.熱疫頭痛如劈,兩目昏花,加菊花。
3.骨節煩痛,腰如被杖,加黃柏。
4.火邪上擾,心神不甯加木通。
5.神昏、谵語,熱毒進犯心包,宜兼用涼開的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
6.熱毒内逼肝經,盤脈抽搐者,加龍膽草、羚羊角、僵蠶等。
清瘟敗毒飲
(《疫疹一得》卷下)
[組成] 生石膏大劑六兩至八兩(180~240g),中劑二兩至四兩(60---120g),小
劑八錢至一兩二錢(24—36g) 小生地大劑六錢至一兩(18—30g),中劑三錢至五錢
(9—15g),小劑二錢至四錢(6—12g) 烏犀角大劑六錢至八錢(18~24g),中劑三錢
至五錢(9—15g),小劑二錢至四錢(6—12g) 真川連大劑四至六錢(12—18g),中劑
二至四錢(6—12g),小劑一錢至一錢半(3—4.5g) 栀子 桔梗 黃芩 知母 赤芍
玄參 連翹 竹葉 甘草 丹皮(以上十味,原書無用量)
[用法] “六脈沉細而數,即用大劑;沉而數者用中劑;浮大而數者用小劑”(現代
用法:先煎石膏數十沸,後下諸藥。犀角磨汁和服)。
[功用] 清熱涼血,瀉火解毒。. :.
[主治] 溫熱疫毒,氣血兩燔證。大熱渴飲,頭痛如劈,幹嘔狂躁,谵語神昏,或
發斑,或吐血,衄血,四肢或抽搐,或厥逆,脈沉細而數,或沉數,或浮大而數,舌绛唇焦。
安宮牛黃丸
(《溫病條辨》卷1)
[異名] 牛黃丸(《溫病條辨》卷1)、新訂牛黃清心丸(《重訂通俗傷寒論》)、安宮
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吉林方)。
[組成] 牛黃一兩(30g) 郁金一兩(30g) 犀角一兩(30g) 黃連一兩(30g)
朱砂一兩(30g) 梅片二錢五分(7.5g) 麝香二錢五分(7.5g) 真珠五錢(15g) 山
栀一兩(30g) 雄黃一兩(30g) 黃芩一兩(30g)
[用法] 上為極細末,煉老蜜為丸,每丸一錢,(3g),金箔為衣,蠟護。每服一丸。
大人病重體實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兒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現代用法:口
服,一次1丸,小兒3歲以内一次1/4丸,4—6歲一次1/2丸,一日1—3次。昏迷不能口服者,可鼻飼給藥)。
[功用] 清熱解毒,豁痰開竅。
[主治] 邪熱内陷心包證。高熱煩躁,神昏谵語,或昏愦不語,口幹舌燥,喉中痰
鳴,舌紅或绛,脈數,以及中風神昏,小兒驚厥,屬邪熱内閉者。
餘毒傷陰者,腎精被耗,元神失養,則應滋養陰液,用加減複脈湯随證化裁。暑邪上冒神昏,治以辛涼開竅,方用紫雪丹或安宮牛黃丸。
加減複脈湯
處方炙甘草18克 幹地黃18克 生白芍18克 麥冬(不去心)15克 阿膠9克 麻仁9克
功能主治滋陰潤燥。治溫熱病後期,陰液虧虛,手足心熱,口燥咽幹,脈虛大。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服。
劇者,加甘草至30克,地黃、白芍均加至24克,麥冬21克,日三夜一服。
摘錄《溫病條辨》卷三
紫 雪
(蘇恭方,錄自《外台秘要》卷18)
[異名] 紫雪丹(《成方便讀》卷3)、紫雪散(《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組成] 黃金百兩(3.1kg) 寒水石三斤(1。5kg) 石膏三斤(1.5k8) 磁石三
斤(1.skg) 滑石三斤(1.5kg) 玄參一斤(500g) 羚羊角五兩(150g)屑 犀角五
兩(150g)屑 升麻一升(250g) 沉香五兩(150g) 丁香一兩(30g) 青木香五兩
(150g) 甘草炙八兩(240g)
[用法] 上十三味,以水一斛,先煮五種金石藥,得四鬥,去滓後内八物,煮取一
鬥五升,去滓。取硝石四升(2kg),芒硝亦可,用樸硝精者十斤(5ks)投汁中,微炭
上煎,柳木篦攪勿住手,有七升,投在木盆中,半日欲凝,内成研朱砂三兩(90g),細
研麝香五分(1.5g),内中攪調,寒之二日,成霜雪紫色。病人強壯者,一服二分
(O.6g),當利熱毒;老弱人或熱毒微者,一服一分(O.3g),以意節之,合得一劑(現
代用法:口服,每次1.5—3g,一日2次。周歲小兒每次0.3g,每增1歲,遞增0.3g,
每日1次。5歲以上小兒遵醫囑,酌情服用)。
[功用] 清熱開竅,鎮痙熄風。
[主治] 溫熱病,熱邪内陷心包及熱盛動風之證。高熱煩躁,神昏谵語,痙厥,口
渴引飲,唇焦齒燥,尿赤便秘,舌質紅绛苔幹黃,脈弦數有力,以及小兒熱盛痙厥。
濕熱蒙蔽神昏與風痰内閉神昏。兩證均屬實證,皆為實邪閉竅而緻神昏,但病因有别。前者為濕熱之邪郁阻氣分不解,釀蒸痰濁,蒙蔽心竅而成;後者以風痰為患,恙由素體痰盛.又感風邪,或肝陽偏亢而生内風,風陽挾痰,内擾心竅,出現神昏。濕熱蒙蔽神昏,常時清時昧,呈蒙胧狀态,且伴身熱不揚,肢體困頓,溲赤目黃如橘子色,或赤白下痢,裡急後重,舌苔黃膩等濕熱症狀;風痰内閉神昏,兼見肢體震顫,抽搐或半身不遂、口吐白沫等風氣内動的症狀。因此,二證從病機特點,臨床表現上容易鑒别。濕熱蒙蔽神昏,治宜清熱化濕,豁痰開竅,方選菖蒲郁金湯、蘇合香丸等;
菖蒲郁金湯
處方石菖蒲3錢,炒栀子3錢,鮮竹葉3錢,牡丹皮3錢,郁金2錢,連翹2錢,燈心2錢,木通1錢半,淡竹瀝(沖)5錢,紫金片(沖)5分。
功能主治清營透熱。主伏邪風溫,辛涼發汗後,表邪雖解,暫時熱退身涼,而胸腹之熱不除,繼則灼熱自汗,煩躁不寐,神識時昏時清,夜多谵語,脈數舌绛,四肢厥而脈陷,症情較輕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蘇合香丸(吃力伽丸)
(《廣濟方》,錄白《外台秘要》卷13)
[異名] 安息香丸(《中藏經》卷下)、白術丸(《蘇沈良方》卷5)、乞力伽丸(《普濟
方》卷237)、蘇合丸(《赤水玄珠》卷4)。
[組成] 吃力伽即白術 光明砂研 麝香當門子 诃黎勒皮 香附子中白 沉香重者
青木香 丁子香 安息香 白檀香 荜茇上者 犀角各一兩(各30g) 熏陸香 蘇合香 龍腦香各半兩(各.15g)
[用法] 上十五味,搗篩極細,白蜜煎,去沫,和為丸。每朝取井華水,服如梧子
四丸,于淨器中研破服,老小每碎一丸服之,冷水、暖水,臨時斟量。仍取一丸如彈
丸,蠟紙裹,绯袋盛,當心帶之。忌生血物、桃、李、雀肉、青魚、酢等(現代用法:
口服,每次1丸,小兒酌減,一日l一3次,溫開水送服。昏迷不能口服者,可鼻飼給藥)。
[功用] 溫通開竅,行氣止痛。 .
[主治] 寒邪、穢濁或氣郁閉阻機竅之證。中風、中氣及感受時行瘴疠之氣,突
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苔白,脈遲,以及氣滞寒凝,心腹猝痛,甚則昏
厥。
摘錄《溫病全書》
風痰内閉神昏,治宜平肝熄風,滌痰開竅,方選滌痰湯、天麻鈎藤飲等。
滌 痰 湯
(《奇效良方》卷1)
[異名] 滌痰散(《蘭台軌範》卷2)。
[組成] 南星姜制 半夏湯洗七次各二錢半(各7.5g) 枳實麸炒 茯苓去皮各二錢
(各6g) 橘紅一錢半(4.5g) 石菖蒲 人參各一錢(各3g) 竹茹七分(2g) 甘草半錢(2g)
[用法] 上作一服。水二盅,加生姜五片,煎至一盅,食後服(現代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服)。
[功用] 滌痰開竅。
'[主治] 中風,痰迷心竅。舌強不能言。
天麻鈎藤飲
天麻9克(焗服) 鈎藤12克(後下) 生石決明18克(先煎) 山栀子9克 黃芩9克 川牛膝12克 杜仲9克 益母草9克 桑寄生9克 夜交藤9克 朱茯神9克 用藥思路參考 1 2 3
1.重證,加入羚羊角,則藥力益著;
2.若進入後期血管硬化之症,加酌加槐花、海藻,蓋現代研究稱所含路丁有改變血管硬化之功。
3.陽亢化風,眩暈較甚,唇舌或肢體發麻者,除羚羊角外,可酌加代赭石、牡蛎、龍骨、磁石等以鎮肝潛陽熄風;
4.肝火偏盛,頭痛較劇,面紅目赤,舌苔黃燥,脈弦數者,可酌加龍膽草、夏枯草、丹皮,或加服龍膽瀉肝丸以清肝瀉火;
5.便秘,可加大黃、芒硝,或加服當歸龍荟丸以瀉肝通俯;
6.肝腎陰虛明顯,可酌加女貞子、枸杞子、白芍、生地、何首烏等以滋養肝腎。
熱盛動風神昏與陰虛風動神昏:皆屬内風,但一為實熱證,一為本虛标實證。熱盛動風神昏,伴有明顯高熱,痙厥,角弓反張,面紅目赤等症。其病機為:熱邪太甚,燔灼肝經,擾及神明。而陰虛風動神昏,則以口眼喁斜,半身不遂,語言謇澀等氣血逆亂,經絡阻滞的症狀為主。其病機為:肝腎陰虛,虛陽妄動,上沖巅頂,擾亂神識。熱盛動風神昏,治在清熱熄風,醒神開竅,方用羚角鈎藤湯配以紫雪丹。
羚羊鈎藤湯
羚羊角4.5克(刨細絲,先30分鐘) 霜桑葉6克 川貝12克(去心) 鮮生地15克 雙鈎藤9克(後下) 滁菊花9克(後下) 茯神木9克 生白芍9克 生甘草2.4克 淡竹茹15克(先煎) 用藥思路參考 1 2 3
1.氣分熱盛而見壯熱汗多、渴欲冷飲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氣分之熱;
2.營血分熱盛而見肌膚發斑、舌質紅或降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營涼血;
3.兼腑實便秘者,加大黃、芒硝以通腑洩熱;
4.兼邪閉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宮牛黃丸以涼開止痙;
5.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蠍、僵蠶、蜈蚣等以熄風止痙;
. 7.高熱不退,津傷較甚者,加玄參、天冬、麥冬等以滋補津液。
8.若無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羚角鈎藤湯
(《通俗傷寒淪》)
[組成] 羚角片錢半(4.5g)先煎 霜桑葉二錢(6g) 京川貝四錢(12g)去心 鮮生
地五錢(15g) 雙鈎藤三錢(9g)後人 滁菊花三錢(9g) 茯神木三錢(9g) 生白芍三錢
(9g) 生甘草八分(2。4g) 淡竹茹五錢(15g)鮮刮,與羚角先煎代水
[用法]水煎服。
[功用] 涼肝熄風,增液舒筋。
[主治] 熱盛動風證。高熱不退,煩悶躁擾,手足抽搐,發為痙厥,甚則神昏,舌绛而幹,或舌焦起刺,脈弦而數。
陰虛風動神昏,治宜育陰潛陽,平肝熄風,方選大定風珠湯,或天麻鈎藤飲。
大定風珠
(《溫病條辨》卷3)
[組成] 生白芍六錢(18g) 阿膠三錢(9g) 生龜甲四錢(12g) 幹地黃六錢(18g)
麻仁(6g) 五味子二錢(6g) 生牡蛎四錢(12g) 麥冬連心六錢(18g) 炙甘草四錢
(12g) 雞子黃二枚(2個) 鼈甲生四錢(12g)
[用法] 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再人雞子黃,攪令相得,分三次服。
[功用] 滋陰熄風。
[主治] 溫病熱邪久羁,吸灼真陰,或因誤表,或因妄攻,神倦瘛疚,脈氣虛弱,舌绛苔少,時時欲脫。
天麻鈎藤飲
(《中醫内科雜病證治新義》)
[組成] 天麻(9g) 鈎藤(12g) 生決明(18g) 山栀(9g) 黃芩(9g) 川牛膝
(12g) 杜仲(9g) 益母草(9g) 桑寄生(9g) 夜交藤(9g) 朱茯神(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 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
[主治] 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頭痛,眩暈,失眠,舌紅苔黃,脈弦。
瘀血乘心神昏:辨證要點在于除有神昏之外,必有瘀血的見症,諸如口唇爪甲青紫,少腹硬滿,大便色黑,小溲清長,舌質紫暗,有瘀點;有些病例,在神昏階段尚難判定是由瘀血所緻,但當黑便自下,下後神志漸清,方才證實神昏乃血結瘀阻所緻。本證多為熱入營血,血熱互結,瘀阻于心;或産時感受邪毒,邪血相搏,瘀血不解,血瘀氣逆,追亂神明;或死血留于心孔,神機失靈。瘀熱阻竅,熱入血室,真心痛的神昏,均屬此類。瘀熱阻竅,則見谵言妄語,身體灼熱;熱入血室,則常常寒熱如瘧,經血紫黑有塊;真心痛,則見心痛暴作,面青氣冷。凡此種種,臨證時要詳加鑒别。治療方面,當以通瘀開竅為主,酌情選用犀地清絡飲 、血府逐瘀湯.
犀地清絡飲
處方犀角汁20毫升(沖)粉丹皮6克 青連翹4.5克(帶心)淡竹瀝60毫升(和勻)鮮生地24克 生赤芍4.5克 桃仁9粒(去皮)生姜汁2滴(同沖)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活血散瘀,化痰通絡,治沮熱病,熱陷包絡,神昏谵語。
用法用量用鮮茅根30克,燈心1.5克,煎湯代水以煎上藥,另加鮮石菖蒲汁10毫升沖服。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
血府逐瘀湯
(《醫林改錯》卷上)
[組成] 當歸三錢(9g) 生地三錢(9g) 桃仁四錢(12g) 紅花三錢(9g) 枳
殼二錢(6g) 赤芍二錢(6g) 柴胡一錢(3g) 甘草二錢(6g) 桔梗一錢半(4.5g)
川芎一錢半(4.5g) 牛膝三錢(9g)
[用法] 水煎服。 。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證。胸痛、頭痛Et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
止,或内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易怒,人暮潮熱,唇黯或兩目黯黑,舌黯紅或有瘀
斑,脈澀或弦緊。
産後瘀血沖心,可用桃仁承氣湯加減。
桃核承氣湯
桃仁8.5克 大黃12克 桂枝6克 炙甘草6克 芒硝6克
1.若用于跌打損傷,瘀血留滞,疼痛不能轉側者,可加赤芍、當歸尾、紅花、蘇木以活血祛瘀止痛;
2.月經不調或經閉屬實者,可加當歸、紅花以活血調經;
3.用于内火熱上工攻之目赤、齒痛、頭痛、吐衄等,可加黃芩、黃連、栀子以瀉火解毒。
陰竭陽脫神昏與内閉外脫神昏:一為虛證,一為虛實夾雜證。陰竭陽脫神昏,多由失血過多,緻使氣随血脫;或瀉下頻頻,脾氣衰敗竭絕;或大汗之後,津氣内竭。内閉外脫神昏,則因邪氣過盛,内蒙清竅,同時正氣耗散,神不守舍。陰竭陽脫神昏,開始多有手足溫暖,汗熱而鹹,渴欲飲冷,呼吸氣粗,舌紅而幹,脈數無力等亡陰證,繼之出現面色蒼白,大汗淋漓,氣短息微,脈微欲絕等亡陽證。至于亡陽導緻亡陰者,一般較為少見。内閉外脫神昏,脫閉并見,除有邪熱,痰濁,瘀血為患之象(身熱,痰鳴,大便色黑等)外,尚有亡陰亡陽之證,可資鑒别。陰竭陽脫神昏,當回陽固脫,益氣斂陰,随證選用參附湯、四逆湯、生脈散。
參 附 湯
(《濟生續方》,錄自《醫方類聚》卷150)
[異名] 附參湯(《古今醫統大全》卷22)、轉厥安産湯(《葉氏女科證治秘方》卷3)。
[組成] 人參半兩(9g) 附子一兩(15g)
[功用] 上哎咀,分作三服,水二盞,加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服。
[用法] 益氣,回陽,固脫。
[主治] 元氣大虧,陽氣暴脫證。手足逆冷,頭暈喘促,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脈微欲絕。
四物湯
酒當歸9克 熟地9克 白芍6克 川芎4.5克
1.兼氣虛者,加人參、黃芪等以補氣生血;
2.瘀滞重者,加桃仁、紅花,白芍易為赤芍,以加強活血袪瘀之力;
3.血虛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吳茱萸等以溫通血脈;
4.血虛有熱者,加黃芩、丹皮,熟地易為生地,以清熱涼血;
5.妊娠胎漏者,加阿膠、艾葉等以血安胎。
四 物 湯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異名] 地髓湯(《聖濟總錄》卷164)、大川芎湯(《雞峰普濟方》卷16)。
[組成] 白芍藥 川當歸 熟地黃 川芎各等分
!用法] 每服三錢(9g),水一盞半,煎至七分,空心熱服。
[功用] 補血和血。
[主治] 營血虛滞證。心悸失眠,頭暈目眩,面色無華,形瘦乏力,婦人月經不
調,量少或經閉不行,臍腹作痛,舌淡,脈細弦或細澀。
生 脈 散
(《醫學啟源》卷下)
[異名] 生脈湯(《丹溪心法》卷1)、參麥散(《遵生八箋》卷4)、生脈飲(《醫錄》,
錄自《蘭台軌範》卷1)、人參生脈散(《症因脈治》卷2)、定肺湯(《醫林繩墨大全》卷
2)、參麥五味飲(《胎産心法》卷下)。
[組成] 麥冬(9g) 人參(9g) 五味子(6g)
[用法] 水煎服。 。
[功用] 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主治] .
1.久咳傷肺,氣陰兩虛證。幹咳少痰,短氣自汗,口幹舌燥,脈虛細。
2.暑熱耗氣傷陰證。汗多神疲,體倦乏力,氣短懶言,咽幹口渴,舌幹紅少苔,脈虛數。
内閉外脫神昏,則宜脫閉兼施,若閉證為主,則開閉為先,并兼扶正;脫證為重,則急當固脫,并要注意祛邪。臨證之時,當應識别主從,辨證論治。
神昏一症,雖然病機複雜,表現多端,但既已昏迷之後,不外乎分辨其屬于“閉證”和“脫證”。閉證是以神昏時牙關緊閉,肢強拳握,面赤氣粗,痰涎壅盛等為其特點。(類證治裁)曰:“如牙關緊閉,兩手握固,是為閉證。”脫證是以目合口開。手撒遺尿,鼻鼾息微,汗出肢冷等為主要表現。<雜病源流犀燭):“脫絕者何,經曰:口開者心絕,手撒者脾絕,眼合者肝絕,遺尿者腎絕,聲如鼾者肺絕,皆由虛極而陽脫也。”閉證必須開閉通關;脫證則要回陽固脫。兩者大相徑庭,不應混同。
[文獻别錄]
<證治要訣.濕辨中傷>:“風寒暑濕,皆能中人,惟濕氣積久,留滞關節。故能中,非如風寒暑濕之有暴中也。中濕之證,關節痛重,浮腫喘滿,腹脹煩悶,昏不知人,宜白術酒。有破傷處,因澡浴,濕氣從瘡口中入,其人昏迷沉重,狀類中濕,名目破傷,宜白術酒。”
<症因脈治.瘴瘧):“瘴瘧之症,症發之時,神識昏迷,狂妄多言,或聲音啞喑,此瘴毒瘧疾之症也。瘴瘧之因,山岚溪澗之間,濕毒蒸釀之處,瘴氣入人髒腑,血聚上焦,敗血淤于心竅,毒涎聚于肝脾,則瘴毒瘧疾之症作矣。”
<雜病源流犀燭。寒病源流):“寒厥暴亡,亦積寒病也,與中寒異,蓋中寒之寒,非盡積久。随中随發寒厥之寒,乃由久伏寒邪于内,而複有新寒以觸之,遂厥而暴亡。故其症狀,雖皆口噤,四肢強直,昏不知人,而其原,實一為即發之病,一為久而觸發之病。”
<溫熱論):“夏月熱久入血,最多蓄血一證,谵妄神昏,看法以小便清長,大便必黑為是。”
57.谵 語
谵語是指患者在神志不清時出現胡言亂語,語無倫次,聲高氣粗的症狀。常見于熱擾心神之實證。又稱為“谵言”、“謬語”、“谵妄”
“谵語”首見于<傷寒論),該書記載“陽明病,谵語,發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下之。”
谵語與“鄭聲”相鑒别:鄭聲指重病患者晚期因心氣内損,精神散亂而出現的神志不清,語言重複,聲音低弱,時斷時續的垂危征象。二者均在神識不清的基礎上發生,均有言語異常,但病因病機及臨床表現不同,谵語聲高氣粗,胡言亂語;鄭聲聲低語弱,時斷時續。谵語多實,預後尚好,鄭聲多虛,預後較差。<傷寒論.辯陽明病脈證并治)謂:“夫實則谵語,虛則鄭聲,鄭聲,重語也。”
谵語與“錯語”相鑒别:錯語為神志清醒而言語錯亂;但說後又自知講錯,多為心氣虛,精神不足所緻,與谵語之神志不清,不能自制、自知不同。
谵語與“狂語”、“獨語”相鑒别:狂語是患者狂言叫罵,喜笑不休,棄衣而走,登高而歌,語言粗魯,失卻理智。獨語是喃喃自語,見人便止。二者皆屬精神錯亂的表現,與谵語有别。
[鑒别]
常見證候
熱熾陽明谵語:神志不清,谵言妄語,高熱面赤, 口渴汗出,氣粗如喘,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洪大。
陽明腑實谵語:日晡潮熱,谵語煩躁,胸悶喘滿,腹滿堅硬,繞臍疼痛,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厚而幹,或灰黑幹燥,脈沉實有力。
熱毒攻心谵語:壯熱谵語,煩躁頭痛,面赤口渴,療瘡癰腫,紅腫灼熱,或臂、腿有紅絲走竄,舌質紅绛,苔黃褐幹燥,脈滑數。
痢毒上攻谵語:起病急驟,高熱煩渴,腹痛嘔吐,昏迷谵語,下痢膿血,赤多白少或呈血水樣,早期可無下痢膿血,舌紅少苔,脈數。
熱入營分谵語:身熱夜甚,谵言妄語,煩躁不安,斑疹隐現,舌質紅绛,脈細數。
熱入血分谵語:高熱昏谵,夜晚增劇,躁擾不甯,吐衄發斑;或潮熱顴紅,暮熱早涼,或手足蠕動,四肢抽搐,唇萎舌縮,齒燥積垢,目陷睛迷,舌光幹绛,脈象細數,或微,或弱。
濕熱蒙蔽谵語:身熱不揚,或高熱,午後加重,時有谵語,脘腹脹滿,嘔惡,或身目發黃,其色鮮明,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痰火上擾谵語:面赤煩熱,谵語妄動,氣急嘔惡,痰涎壅塞,咳吐黃痰,痰粘稠厚,小溲短赤,大便秘結,苔黃膩,脈滑數。
瘀血攻心谵語:神志不清,妄言谵語,皮膚發斑,面色紫暗,吐血衄血,身體灼熱,少腹硬滿,疼痛拒按,小便自利,大便色黑,舌質紫黯,有瘀點,脈沉數或沉澀。
熱熾陽明谵語與陽明腑實谵語:均屬陽明病證,但二者有明顯區别。熱熾陽明谵語多由太陽之邪不解,邪熱由表傳裡,陽明氣分熱盛,彌漫全身,擾及神明。陽明腑實谵語則因外邪入裡,或熱自内生,胃腸燥熱内結,腑氣不通,燥熱挾濁氣上攻,擾及神明,蒙蔽心竅而緻。熱熾陽明谵語以高熱,煩渴,汗出,脈洪大為辨證要點。陽明腑實谵語以腹硬滿,疼痛拒按,便秘,苔黃厚而幹,脈沉實有力為辨證要點。前者治宜清氣洩熱,醒神開竅。方選白虎湯送服安宮牛黃丸。
白虎湯
知母18克 石膏48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2克
1.熱甚而津氣耗損,背惡寒,脈洪大而芤者,加人參。
2.溫熱病氣血兩燔,見高熱煩渴,神昏谵語,抽搐等證,加羚羊角、犀角。
3.氣分熱甚,複有風寒外束者,加蔥白、豆豉、細辛。
4.胃火識盛,高熱煩躁,大汗出,口渴多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甚則谵語狂躁,或不識人,舌苔老黃起刺,脈弦數有力者,加大黃、玄明粉。
5.寒熱往來,寒輕熱重,心煩汗出,口渴引飲,脈弦數有力,加柴胡、黃芩、天花粉、鮮荷葉。
6.傷寒、溫病邪傳胃腑,燥渴身熱,白虎證具,其人胃氣上逆,心下滿悶者,去甘草、粳米,加半夏、竹茹。
7.白虎證,不惡寒但惡熱,自汗不解,心煩口渴,脈滑數有力,尿短紅赤,甚則煩熱昏狂,皮膚隐現斑疹,去甘草,加薄荷、荷葉、益元散、鮮竹葉、桑枝。
8.消渴證而見煩渴者,加天花粉、蘆根、麥門冬。
白 虎 湯
(《傷寒論》)
[組成] 知母六兩(18g)石膏一斤(50g)碎 甘草二兩(6g)炙 粳米六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熱生津。
[主治] 氣分熱盛證。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有力。
犀角地黃湯
赤芍12克 地黃24克 丹皮9克 犀角3克(磨汁沖服)(無犀角可水牛角60-120克代,并先煎2小時)
1.若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熱燔血分,瘀熱互結,加大黃、黃芩。
2.郁恕而挾肝火者,加柴胡、黃芩、栀子。
3.若吐血者,加側柏葉、茅根、三七。
4.衄血者,加茅根、黃芩。
5.便血者,加槐花、地榆。
6.因血者,加茅根、小薊。
7.發斑者,加青黛、紫草。
犀角地黃湯(芍藥地黃湯)
(《小品方》,錄自《外台秘要》卷2)
[異名] 地黃湯(《傷寒總病論》卷3)、解毒湯(《小兒衛生總微論》.卷8)、解毒散
(《楊氏家藏方》卷19),。 .
[組成] 芍藥三分(12g) 地黃半斤(24g) 丹皮一兩(9g) 犀角屑一兩(3g)
[用法] 上切。以水一鬥,煮取四升,去滓,溫服一升,一日二、三次。
[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主治]
1.熱人血分證 身熱谵語,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脈細數,或喜忘如狂,漱水不 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2.熱傷血絡證 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紅绛,脈數。後者治宜攻下通裡,醒神開竅,方用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
(《傷寒論》)
[組成] 大黃四兩酒洗(12g)' 厚樸八兩去皮,炙(24g) 枳實五枚炙(12g) 芒硝
三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黃,更煮取二升,去
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現代用法:水煎,大黃後下,芒硝溶服)。
、 [功用蔔峻下熱結。
[主治]
1.陽明腑實證。大便秘結,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潮
熱谵語,手足濺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象沉實。
2.熱結旁流證。下利清水,色純青,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幹燥,脈象滑數。
3..裡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
熱毒攻心谵語與痢毒上攻谵語:熱毒攻心谵語多由患療瘡癰腫之後,毒邪不解,循經入裡,内閉心包而緻。痢毒上攻谵語由于感受濕熱疫毒,蘊結腸腑,燔灼氣血而成痢疾,若毒邪不能從大便排出,内結上攻,則神明被蒙,清陽被擾而谵語。熱毒攻心谵語以壯熱,谵語躁擾,療瘡紅腫灼熱為特征。痢毒上攻谵語以壯熱谵語,下痢膿血為特征。兩證均為實證。前者治宜清熱解毒,開竅醒神。方用清瘟敗毒飲加減。
後者治宜清熱解毒,涼血開竅,方用白頭翁湯合犀角地黃湯加減。
白頭翁湯
白頭翁6克 黃柏9克 黃連9克 秦皮9克
1.發熱急驟,下痢鮮紫膿血,壯熱口渴,煩躁舌降,屬疫毒痢者,可加生地、丹皮。
2.腹痛裡急後重明顯者,可加木香、槟榔、白芍。
白頭翁湯
(《傷寒論》)
[組成] 白頭翁二兩(15g) 黃柏三兩(12g) 黃連三兩(6g) 秦皮三兩(12g)
[用法] 上藥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
[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主治]熱毒痢疾。腹痛,裡急後重,肛門灼熱,下痢膿血,赤多白少,渴欲飲水,舌紅苔黃,脈弦數。
犀角地黃湯
赤芍12克 地黃24克 丹皮9克 犀角3克(磨汁沖服)(無犀角可水牛角60-120克代,并先煎2小時)
1.若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熱燔血分,瘀熱互結,加大黃、黃芩。
2.郁恕而挾肝火者,加柴胡、黃芩、栀子。
3.若吐血者,加側柏葉、茅根、三七。
4.衄血者,加茅根、黃芩。
5.便血者,加槐花、地榆。
6.因血者,加茅根、小薊。
7.發斑者,加青黛、紫草。
犀角地黃湯(芍藥地黃湯)
(《小品方》,錄自《外台秘要》卷2)
[異名] 地黃湯(《傷寒總病論》卷3)、解毒湯(《小兒衛生總微論》.卷8)、解毒散
(《楊氏家藏方》卷19),。 .
[組成] 芍藥三分(12g) 地黃半斤(24g) 丹皮一兩(9g) 犀角屑一兩(3g)
[用法] 上切。以水一鬥,煮取四升,去滓,溫服一升,一日二、三次。
[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主治]
1.熱人血分證 身熱谵語,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脈細數,或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2.熱傷血絡證 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紅绛,脈數。
熱入營分谵語與熱入血分谵語:營氣通于心,心主血,藏神。因此,熱在營分及熱在血分均可出現谵語。然熱入營分谵語,是由邪熱侵入營分所緻,故以斑疹隐現,舌質紅绛為主要特點。熱在血分谵語,多由前者進一步發展而來,故除有熱在營分的表現外,尚有斑疹透露,鼻衄,吐血,血色深紅,舌色深绛等症;或
見手足心熱,口幹咽燥,唇紅少津等血熱傷陰之症;或見項背強直,陣陣抽搐等肝熱動風之象。熱入營分谵語,治在清營洩熱,方用清營湯。
清 營 湯
(《溫病條辨》卷1)
[組成] 犀角三錢(2g) 生地黃五錢(15g) 元參三錢(9g) 竹葉心一錢(3g) 麥
冬三錢(9g) 丹參二錢(6g) 黃連一錢五分(Sg) 銀花三錢(9g) 連翹二錢(6g)連心用
[用法] 上藥,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功用] 清營解毒,透熱養陰。
[主治] 熱人營分證。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谵語,目常喜開或喜閉,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脈細數,舌绛而幹。 ’
熱入血分谵語,治在清熱涼血,方用犀角地黃湯。
犀角地黃湯
赤芍12克 地黃24克 丹皮9克 犀角3克(磨汁沖服)(無犀角可水牛角60-120克代,并先煎2小時)
1.若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熱燔血分,瘀熱互結,加大黃、黃芩。
2.郁恕而挾肝火者,加柴胡、黃芩、栀子。
3.若吐血者,加側柏葉、茅根、三七。
4.衄血者,加茅根、黃芩。
5.便血者,加槐花、地榆。
6.因血者,加茅根、小薊。
7.發斑者,加青黛、紫草。
犀角地黃湯(芍藥地黃湯)
(《小品方》,錄自《外台秘要》卷2)
[異名] 地黃湯(《傷寒總病論》卷3)、解毒湯(《小兒衛生總微論》.卷8)、解毒散
(《楊氏家藏方》卷19),。 .
[組成] 芍藥三分(12g) 地黃半斤(24g) 丹皮一兩(9g) 犀角屑一兩(3g)
[用法] 上切。以水一鬥,煮取四升,去滓,溫服一升,一日二、三次。
[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主治]
1.熱人血分證 身熱谵語,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脈細數,或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2.熱傷血絡證 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紅绛,脈數。
濕熱蒙蔽谵語與痰火上擾谵語:濕熱蒙蔽谵語乃由濕熱外襲,郁而不達;或脾虛不運,濕濁内生,濕郁化熱,濕熱蘊結,蒙蔽心竅。痰火上擾谵語是因素體痰盛,痰郁化熱;或外感時邪,熱盛于裡,煎熬津液,而成痰濁,痰熱交蒸,上擾神明。濕熱蒙蔽谵語有濕熱為患之象,臨床以身熱不揚,脘腹脹滿,或身目發黃,其色鮮明,苔黃膩,脈滑數為辨證要點。痰火上擾谵語以面赤煩熱,痰涎壅塞,苔黃膩,脈滑數為辨證要點。前者治宜清化濕熱,方用菖蒲郁金湯。
菖蒲郁金湯
方劑來源 清.《溫病全書》。
組成與用法 石菖蒲9克 炒栀子9克 鮮竹葉9克 牡丹皮9
克 郁金6克 連翹6克 燈心6克 木通4.5克 竹瀝(沖)15克玉樞丹(沖)1.5克
水煎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清營透熱,開竅辟穢。主治伏邪風濕,辛涼發汗
後,表邪雖解,暫時熱退身涼,而胸腹之熱不除,繼則灼熱自汗,煩躁不
寐、神識時昏時清、夜多谵語、四肢厥冷、舌質绛、脈細數等。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
性感冒,風濕熱,夏秋季發熱,中暑等病症。例如:
(1)流行性乙型腦炎 以本方加大青葉、闆藍根為基礎方治療。如
發熱高者,加石膏、知母、銀花;大便秘結、腹部脹滿者,加大黃、芒硝;抽
搐者,加鈎藤、天麻、僵蠶;惡心嘔吐者,加竹茹、陳皮、代赭石。
(2)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以本方加銀花、黃芩為基礎方治療。如頭
痛、發熱明顯者,加菊花、龍膽草、生石膏;嘔吐頻繁者,加黃連、竹茹、半
夏;有皮膚紫斑及出血傾向者,加赤芍、元參、蒲公英;口渴、多汗明顯者,加知母、蘆根、天花粉。
(3)中暑 以本方加石膏、知母為基礎方治療。如肢體抽搐者,加
地龍、鈎藤、羚羊角;神昏者,加廣角、生地、赤芍、茅根;胸中煩悶明顯
者,加豆豉、黃芩、滑石;嘔惡不适者,加藿香、厚樸、砂仁。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熱入氣營,神識昏蒙之證。方用開竅辟
穢、清心涼血的石菖蒲、郁金、玉樞丹,配合透營轉氣清熱的丹皮、連
翹、栀子、燈心同用,為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發表之後,胸腹之熱不
除、身體灼熱汗出、煩躁不安、夜寐不甯、神志昏蒙、谵語、舌紅绛,脈細數等,為其辨證要點。
臨床如見胸悶、納呆、苔膩等夾濕者,可加米仁、六一散、蔻仁、佩蘭
等,煩躁不安、神昏谵語等熱擾神明者,加天竺黃、龍膽草、蓮子心、遠志
等;胸腹灼熱、四肢厥冷等熱厥者,加黃芩、黃連、黃柏、柴胡等。
凡表證未解,頭痛、鼻塞、骨節酸痛、脈浮.以及暑病兼寒者,忌用本方。
曆代方書中與本方同名者,尚有《溫病全書》另方菖蒲郁金湯,即本
方去木通、燈心,加菊花、牛蒡子、滑石、生姜汁組成;功能、主治與本方
類同,惟增加了祛風清熱、和胃止嘔的作用.
後者治宜清化痰熱,方用清氣化痰丸合至寶丹加減。
清氣化痰丸
方劑來源 明。{醫方考}。
組成與用法 瓜蒌仁30克 陳皮30克 黃芩30克 杏仁30克
枳實30克 茯苓30克 膽南星45克 半夏45克
上藥共研細末,姜汁為丸。每服6—9克,溫開水送服。也可用飲
片作為湯劑水煎服,各藥用量按常規劑量酌減。
功效與主治 功能清熱化痰,降氣止咳。主治痰熱内結,咳嗽痰
黃,粘稠難咯,胸膈痞滿,甚則氣急嘔惡,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肺炎,慢性支氣管炎,肺膿腫,支氣管擴張:
肺氣腫,哮喘;又用于治療偏頭痛,胃潰瘍,脅痛,神經官能症等病症。例如:
(1)肺炎合并肺膿腫 本方去茯苓,加蘆根、魚腥草、敗醬草、冬瓜
仁,改湯劑治療。結果:服藥3劑後,咳吐多量膿腥臭痰,又服4劑後,
體溫降至37.5-37.8~G,胸片複查膿腔縮小,血象恢複正常({浙江中醫雜志》1987年第8期)。
(2)肺氣腫伴發感染 本方加豬苓、澤瀉、車前子,改湯劑,治療左
肺硬變,右肺代償性肺氣腫繼發感染。患者浮腫,咳喘不能卧,小便不
利,尿量減少。結果:服薊3劑後,咳吐多量黃痰,氣喘平息,小便量增
多,浮腫漸消(《浙江中醫雜志淨1987年第8期)。
(3)心律失常 本方加遠志、棗仁,改湯劑,治療感冒後心悸。患者
心電圖示,窦性心動過速,室性早搏三聯律。結果,服藥6劑後,痰出較
爽,咳喘減輕,心悸好轉,心電圖複查示室性早搏消失(<浙江中醫雜志,1987年第8期)。
(4)嗅幻覺 本方治療。患者自感各種飯菜均有雞屎臭。結果.
服藥7劑後,嗅覺恢複正常(<山西中醫》1990年第2期)。 .
(6)舌感覺過敏 本方治療舌尖發麻。結果:服藥6劑後,患者自
感舌尖麻木感消失(<山西中醫》1990年第2期)。 ,
(6)偏頭痛 本方加減治療。結果。服藥1劑後,頭痛緩解,嘔吐
止,服藥5劑後,頭痛止,諸症悉除;繼服清氣化痰丸工個月善後。随訪
2年,未見複發(《江蘇中醫雜志》1987年第工0期)。
(7)胃潰瘍 本方為主,改為湯劑,治療幽門部潰瘍。結果:服藥3
劑後,諸症緩解,僅有偶發胃脘痛,又服5劑後,胃脘痛止,用清氣化痰
丸合健脾丸調治半年,X線攝片複查示胃幽門部龛影消失。随訪2年。
未見複發(《江蘇中醫雜志》1987年第10期).
至寶丹
方劑來源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又稱局方至寶丹。
組成與用法 犀角30克 朱砂30克 雄黃30克 玳瑁30克
琥珀30克 麝香7.5克 龍腦7。5克 牛黃15克 安息香45克
金箔50片 銀箔50片
上薊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3克。每服1丸,日服1次。小兒酌減。
功效與主治 功能化濁開竅,清熱解毒。主治中風、中暑、溫病痰
熱内閉的神識昏迷、谵言狂語、煩躁不安、身熱搐搦、痰盛氣粗、小兒痰
熱驚厥、舌紅苔黃垢膩或苔黃燥、脈滑數等。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腦血
管意外,中暑,肝昏迷,癫痫,慢性腎炎尿毒症等病症。例如。
(1)高熱昏迷 本品配合清暑宣肺的湯藥,同時應用抗生素、脫水
劑等西藥治療.患者高熱40。C,突然昏迷,頭汗如淋,四肢瘓瘋,呼吸喘
促,兩目對光反射遲鈍,瞳孔散大,苔黃燥,脈細數。結果取得較好的療效({浙江中醫雜志》1979年第7期)。
(2)銻劑中毒 治療銻劑心肌中毒隕出現的神昏詭語,煩躁抽搐,
口張目瞑,面色潮紅,嘔惡、脈弦數或沉數無力,或兼結代脈,劇發時呼
吸、脈搏、心跳暫停的危重患者。結果獲得良好效果(《上海市衛生局四
種寄生蟲病處方選編}第二輯)。
(3)乙型腦炎 本品與紫雪丹、安宮牛黃丸、蘇合香丸等,治療8
例。熱重、嗜睡、谵語、抽搐等,用紫雪丹;熱較輕而抽搐重者,用本品;昏
迷及神經症狀重者,用安宮牛黃丸;熱退有嗜睡者,用蘇合香丸,辨證施
治配以湯藥。結果:均有效,無l例死亡(《山東醫刊》1958年第3期)。
本品與紫雪丹、安宮牛黃丸、蘇合香丸等,結合湯藥及西醫治療重症乙
型腦炎30例。結果;痊愈24例,好轉4例,死亡2例。而單用西藥治
療30例,痊愈16例,好轉8例,死亡6例(<江蘇中醫雜志》1984年第3期)。
瘀血攻心谵語:本證多因邪熱入血,灼血凝澀;或産時感受邪毒,邪血相搏,機竅不運所緻。臨床以面色紫暗,皮膚發斑,少腹硬滿疼痛,大便色黑,舌質紫黯,有瘀點為辨證要點。治宜活血逐瘀。方選桃核承氣湯。
桃核承氣湯
桃仁8.5克 大黃12克 桂枝6克 炙甘草6克 芒硝6克
1.若用于跌打損傷,瘀血留滞,疼痛不能轉側者,可加赤芍、當歸尾、紅花、蘇木以活血祛瘀止痛;
2.月經不調或經閉屬實者,可加當歸、紅花以活血調經;
3.用于内火熱上工攻之目赤、齒痛、頭痛、吐衄等,可加黃芩、黃連、栀子以瀉火解毒。
谵語多見于實證、熱證,當火、熱、痰、瘀、毒等病邪消退至不足以擾動神明時則神志轉清,谵語休止,但還可因病邪複盛而發作。本證也可因正氣受損而演變為元陽厥脫證,出現鄭聲息微,大汗淋漓,四肢厥逆,脈微欲絕。
[文獻别錄]
(素問.氣交變大論):“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大。民病身熱煩心,躁悸,陰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傷寒,腹滿,谵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目縱,刺期門。”
<張氏醫通.神志門>: “谵妄,俨多言也。言為心聲,由火燔而鳴,故心熱者多言。……若熱甚雖寤,而神昏不清,則谵語也。”
<類證治裁.傷寒):“傷寒陽明證,……熱氣薰蒸,口渴谵語,此散漫之熱,邪未結聚。”
<傷寒論綱目.陽明經症): “血室者,肝也。肝為藏血之髒,故稱血室,女以血用事,故下血之病最多。若男子非損傷,則無下血之病。惟陽明主血所生病,其經多血多氣,行身之前,鄰于沖任,陽明熱甚,侵及血室,血室不藏,溢出前陰,故男女俱有是症。……蓄血、便膿血,總是熱入血室。”
58.鄭 聲
鄭聲,是以神志昏沉,甚或不清,語言重複,聲音低弱+時斷時續為特征的一種症狀。“鄭聲”之名,始見于<傷寒論)。後世如(傷寒明理論)、(東垣十書)、
鄭聲應與谵語相鑒别:谵語是指患者在神志不清時出現胡言亂語,語無倫次,聲高氣粗的症狀,多為實熱證。鄭聲為疾病晚期,病情危重,精氣内奪,故其聲必低,其氣必短,其色必萎,其神必疲,自言自語,或呼之不應,多屬虛證。
常見證候 、
亡陰鄭聲與亡陽鄭聲:亡陰鄭聲多因大吐,大瀉,大汗,産後失血或外傷出血,或熱邪久羁,以緻陰精耗竭,心神散亂。亡陽鄭聲多因久病不愈,元氣衰微,或元氣大洩,亡陽暴脫,或心氣耗散,真陽欲絕,或大汗淋漓,陽為汗洩,或由亡陰發展而來。亡陰鄭聲以四肢溫暖,汗出而粘,面色潮紅,渴喜冷飲,舌質紅幹燥無津,少苔或光剝無苔,脈細數無力或虛大數為辨證要點。亡陽鄭聲以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口不渴,喜熱飲,面色蒼白,舌淡白或青紫,脈微欲絕為辨證要點。前者治宜育陰斂陽救逆,方用生脈散加味。
生 脈 散
(《醫學啟源》卷下)
[異名] 生脈湯(《丹溪心法》卷1)、參麥散(《遵生八箋》卷4)、生脈飲(《醫錄》,
錄自《蘭台軌範》卷1)、人參生脈散(《症因脈治》卷2)、定肺湯(《醫林繩墨大全》卷
2)、參麥五味飲(《胎産心法》卷下)。
[組成] 麥冬(9g) 人參(9g) 五味子(6g)
[用法] 水煎服。 。
[功用] 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主治] .
1.久咳傷肺,氣陰兩虛證。幹咳少痰,短氣自汗,口幹舌燥,脈虛細。
2.暑熱耗氣傷陰證。汗多神疲,體倦乏力,氣短懶言,咽幹口渴,舌幹紅少苔,脈虛數。
後者治宜回陽救逆,方用參附湯或參附龍牡湯加減。
參 附 湯
(《濟生續方》,錄自《醫方類聚》卷150)
[異名] 附參湯(《古今醫統大全》卷22)、轉厥安産湯(《葉氏女科證治秘方》卷3)。
[組成] 人參半兩(9g) 附子一兩(15g)
[功用] 上哎咀,分作三服,水二盞,加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服。
[用法] 益氣,回陽,固脫。
[主治] 元氣大虧,陽氣暴脫證。手足逆冷,頭暈喘促,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脈微欲絕。
參 附 湯
(《濟生續方》,錄自《醫方類聚》卷150)
[異名] 附參湯(《古今醫統大全》卷22)、轉厥安産湯(《葉氏女科證治秘方》卷3)。
[組成] 人參半兩(9g) 附子一兩(15g)
[功用] 上哎咀,分作三服,水二盞,加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服。
[用法] 益氣,回陽,固脫。
[主治] 元氣大虧,陽氣暴脫證。手足逆冷,頭暈喘促,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脈微欲絕。
鄭聲一症,雖有亡陰亡陽之别,然由于陰陽互根,陰竭則陽無所附而散越,陽亡則陰無所化而告竭,故亡陰與亡陽往往相繼出現,其中亡陰導緻亡陽者尤為多見。治療時,救陰之中,當合回陽,回陽之中,需佐斂陰,隻有陰陽兼顧,方能取得良好療效。
[文獻别錄]
<傷寒論。辨陽明病脈症并治):“實則谵語,虛則鄭聲,鄭聲,重語也。”
<普濟方.傷寒門>:“鄭聲者重語也。正為聲轉也,若聲重而轉其本音者亦是矣。昧者不知此,妄以重為重疊之謂,與谵語混而莫辨,遂止以身熱脈數,煩渴便難而多言者為谵語,以身涼脈小, 自利不渴而多言者為鄭聲,如此則失仲景之本意矣,況仲景之書,三百九十餘證,曲盡傷寒形候,未有脫落而言者。若以鄭聲為多言,則于三陰門中,蓋須條見,所以鄭聲别無證治者,是不以谵語為類也。雖曰虛矣,亦止為正氣。虛而不全,故使轉而不正也。明者鑒此,幸祥究之。”
<景嶽全書。傷寒典下):“鄭聲為虛,虛者神虛也。……察其果虛,最忌妄行攻伐,少有差謬,無不即死。治此者速宜察其精氣,辨其陰陽,舍其外證,救其根本,稍遲猶恐不及,而況于誤治乎?甚至有自利身寒,或尋衣撮空,面壁啐啐者,尤為逆候。”
59.獨 語
獨語。是指神志一般清醒而喃喃自語,見人語止。
獨語與“谵語”、“狂語”、“鄭聲”不同。谵語是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狂語是由邪熱、痰火而緻病人狂言叫罵,喜笑不休。鄭聲是神志昏沉,言語無力,語聲低微,不相接續。可見唯有獨語患者神志清醒。
常見證候
心氣虛獨語:喃喃獨語,精神恍惚,神疲自汗,氣短乏力,心悸怔仲,失眠健忘,喜悲欲哭,胸悶不适,喜靜,常欲獨處,面色不華,舌淡苔薄,脈細弱。
痰氣郁結獨語:喃喃自語,語無倫次,情志抑郁,表情呆滞,哭笑無常,善太息,胸脅脹滿,不思飲食,舌苔膩,脈弦滑。
氣滞血瘀獨語:喃喃自語,猜疑幻聽,情緒不穩,時躁時靜,面色晦滞,神情呆滞,記憶力減退,頭痛如刺,胸脅脹痛,舌質暗紅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或澀。
心氣虛獨語:若禀賦不足,素體心氣虛,或年老髒氣衰弱,或暴病傷及心氣,或勞心過度。積慮傷心等,心主神明功能失調,心神失養,故精神恍惚,喃喃獨語,失眠健忘,喜悲欲哭,常欲獨處而喜靜。心氣不足,鼓動無力,心失所養,故心悸怔仲,神疲自汗,氣短乏力,胸悶,面色不華。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均為心氣不足之象。治宜補益心氣,甯心安神,方選補心湯合甘麥大棗湯化裁。
補心湯
【處方】紫石英、茯苓、人參、遠志、當歸、茯神、甘草、紫菀各6克,麥門冬12克,赤小豆4克,大棗5枚。
【制法】上十一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治心氣不足,驚悸汗出,心中煩悶短氣,喜怒悲憂悉不自知,咽喉痛,口唇黑,嘔吐血,舌本強,不通水漿。
【用法用量】以水1.2升,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四
甘草小麥大棗湯
(《金匮要略》)
[異名] 甘麥大棗湯(《金匮要略》)、大棗湯、麥甘大棗湯(《普濟本事方》卷10)、
小麥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工8)、甘草湯(《婦人大全良方》卷15引《專治婦人
方》)、十棗湯(《萬氏女科》卷2)、麥棗湯(《杏苑生春》卷8)、棗麥甘草湯(《羅氏會約
醫鏡》卷14)、大棗甘草湯(《一見知醫》卷4)。
[組成] 甘草三兩(9g) 小麥一升(15g) 大棗十枚(10枚)
[用法]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功用] 養心安神,和中緩急。
[主治] 髒躁。精神恍惚,喜悲傷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甚則言行失常,呵欠頻作,舌紅少苔,脈細數。
痰氣郁結獨語與氣滞血瘀獨語:二證都有氣機郁滞的病機,出現胸脅脹滿。但前者多是肝氣郁結傷及脾土,脾失運化,使水濕停留而生痰,痰氣互結阻蔽神明而緻喃喃自語,或語無倫次,哭笑無常。肝氣郁結,故神情呆滞,歎息稍舒。痰氣犯中則不思飲食。舌苔膩,脈弦滑均為痰氣郁結之象。後者多為氣滞日久影響血分,使血行瘀滞。氣郁脈阻,心神不甯,故喃喃自語,猜疑幻聽,情緒不穩,時躁時靜。瘀血内阻,氣血不得上榮,故面色晦滞,神情呆滞,記憶力減退,頭痛如刺。舌質黯紅有瘀點瘀斑,脈弦或澀皆為肝郁氣滞,血行瘀阻之象。治法:前者宜理氣解郁,健脾化痰,方選順氣導痰湯合控涎丹化裁;後者宜理氣解郁,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湯。
順氣導痰湯
橘紅、茯苓1錢,半夏(姜制)2錢,甘草5分,膽星、木香、香附、枳實。其主治痰結胸滿,喘咳上氣。出自《李氏醫鑒》卷二。
控涎丹
甘遂10克 紫大戟10克 白芥子10克
控涎丹(《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13) 甘遂去心 紫大戟 白芥子各等分
上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曬幹。食後臨卧,淡姜湯或熟水下五七丸至十丸。如痰猛氣
實,加丸數不妨,其效如神(現代用法:共為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每服1—
3E,晨起以溫開水送服)。功用:祛痰逐飲。主治:痰飲伏在胸膈上下,忽然胸背、頸
項、股胯隐痛不可忍,筋骨牽引釣痛,走易不定,手足冷痹,或令頭痛不可忍,或神志
昏倦多睡,或飲食無味,痰唾稠粘,夜間喉中痰鳴,多流涎唾等。現常用于治療頸淋巴
結核、淋巴腺炎、胸腔積液、腹水、精神病、關節痛及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
控涎丹與十棗湯皆為攻逐水飲之劑,主治水飲内停,形氣俱實之證。從組方分析,
前方是由十棗湯去芫花、大棗,加白芥子而成,并制成丸劑。白芥子味辛性溫,善治胸
膈痰濁及皮裡膜外之痰飲,與大戟、甘遂配伍應用,則長于祛痰逐飲。改為丸劑,則攻
逐之力較緩,治療痰涎水飲停留于胸膈,而見胸背、手足、頭頸、腰胯隐痛等證,曆代
相延為治療懸飲之主方。十棗湯則以逐水作用迅猛的甘遂、大戟、芫花與甘緩補中,培
土制水的大棗相配,使峻下逐水而不傷正,其功專逐水飲,其力峻猛,用于懸飲咳唾胸
痛及水腫腹脹,二便秘澀者。
血府逐瘀湯
當歸9克 生地9克 桃仁12克 紅花9克 枳殼6克 赤芍6克 柴胡3克 甘草6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紅花,加乳香、沒藥、烏藥、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黃、五靈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緻肝腫脅痛者,加丹參、郁金、土鼈蟲、九香蟲;
5.瘀積肝脾腫硬者,加三棱、莪術、大黃或水蛭、土鼈蟲等;
6.血瘀經閉、痛經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澤蘭等以活血調經止痛。
血府逐瘀湯
(《醫林改錯》卷上)
[組成] 當歸三錢(9g) 生地三錢(9g) 桃仁四錢(12g) 紅花三錢(9g) 枳
殼二錢(6g) 赤芍二錢(6g) 柴胡一錢(3g) 甘草二錢(6g) 桔梗一錢半(4.5g)
川芎一錢半(4.5g) 牛膝三錢(9g)
[用法] 水煎服。 。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證。胸痛、頭痛Et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
止,或内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易怒,人暮潮熱,唇黯或兩目黯黑,舌黯紅或有瘀斑,脈澀或弦緊。
總之,獨語一症,多屬心氣虛,然而痰、氣、血也常交結為患則屬實,治療以補心安神,開郁化痰為大法。
[文獻别錄]
<金匮要略。中風曆節病脈證并治):“防己地黃湯,治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其脈浮”。
60.言語錯亂
言語錯亂是指神志恍惚,語言前後颠倒錯亂,或言後又自知講錯,不能自主的一種症狀。又稱“語言颠倒”、“錯語”。 “谵語”和“狂證”也表現有言語錯亂。但谵語常發生于高熱之後,患者神志昏糊;而言語錯亂是在無熱情況下,患者神志恍惚或清醒。狂證是罵詈不避親疏,且有棄衣登高狂越的現象,與單純言語錯亂仍有不同之處。“發狂”、“谵語”本書另列專條讨論。
常見證候
心脾兩虛言語錯亂:言語錯亂,語聲低怯,默默少言,面色無華,神倦肢軟,食納不振,心悸健忘,失眠易驚,舌質淡,脈細。
肝郁氣結言語錯亂:言語錯亂,言語不多,情緒抑郁,胸脅脹悶,善太息,夜寐夢擾,易怒,舌苔薄白,脈細弦。
瘀血擾心言語錯亂:多見于婦女,言語錯亂往往随行經而呈周期性發作,或伴痛經,月經失調,或見于産後惡露淋漓不盡,舌質黯滞或有瘀點,脈澀。痰濕内阻言語錯亂:言語錯亂,或喃喃自語,神情呆滞,眩暈嘔惡,食欲不振,胸悶腹脹,舌體胖,舌苔白厚膩,脈濡或滑。
心脾兩虛言語錯亂;證由長期思慮過度,所願不遂,心主神,脾主思,久思過度,心陰暗耗,脾氣受損而緻心脾氣血兩虛,神明錯用,而見言語錯亂。<雜病源流犀燭):“有因思勞傷心脾,緻健忘失事,言語颠倒如癡者。”辨證要點:言語錯亂,默默少言,伴有面色無華,失眠,驚悸,健忘,納呆等心脾氣血兩虛的症狀。治宜調理心脾,補氣養血,方選 歸脾湯 之類。
歸脾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炒酸棗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黃芪3克 遠志3克 木香1.5克 當歸3克
龍眼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如果脾虛發熱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止血;
3.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榈炭以清熱止血。
歸 脾 湯
, (《正體類要》卷下) .
[異名] 歸脾散(《古今醫鑒》卷8)、加味歸脾湯(《古今醫鑒》卷u)、歸脾飲(《痘
學真傳》卷7)、歸脾養營湯(《瘍科心得集》卷上)。
[組成] 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各3g)
木香五分(].5g) 甘草炙三分(1g) 人參一錢(3g)
[用法]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
[功用]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0
2.脾不統血證 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脈細弱。
肝郁氣結言語錯亂:本證常因精神創傷,情緒刺激,使肝氣失于疏洩,郁結不解,肝在志為怒,在病為語,肝郁則言語錯亂。臨床辨證要點:言語錯亂,情志抑郁,胸悶太息,夜寐夢擾,易怒等。治宜疏肝理氣散結。方用 柴胡疏肝散 加減。
柴胡疏肝散
柴胡6克 醋陳皮6克 川芎4.5克 白芍4.5克 枳殼4.5克(麸炒) 炙甘草1.5克 香附4.5克
1.若脅肋疼痛較甚者,酌加當歸、郁金、烏藥等以增強行氣活血之力
2.;若肝郁化火,口渴舌藥,脈象弦數者,酌加山栀子、黃芩、川楝子等以清肝瀉火。
柴胡疏肝散
(《醫學統旨》,錄自《證治準繩.類方》卷4)
[異名] 柴胡舒肝散(《驗方新編》卷5)、柴胡疏肝湯(《不知醫必要》卷2)。
[組成] 柴胡 陳皮醋炒各二錢(各6g) 川芎 芍藥 枳殼麸炒各一錢半(各5g)甘草炙五分(3g) 香附一錢半(5g)
[用法]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功用] 疏肝解郁,行氣止痛。
[主治] 肝氣郁滞證。脅肋疼痛,胸悶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氣,脘腹脹滿,脈弦。
本證與心脾兩虛言語錯亂的病因相仿,但病機不同。心脾兩虛言語錯亂的病位在心脾,病機以氣血兩虛為主;肝郁氣結言語錯亂的病位在肝,病機是氣機郁滞。前者屬虛證,後者屬實證,二者迥異。 瘀血擾心言語錯亂:本證病機如<證治彙補)所雲:“有婦人月水崩漏過多,血氣迷心,或産後惡露上沖,而言語錯亂。”又(壽世保元):“血崩惡露不止,腹中血刺疼痛,血滞浮腫,血人心經,言語颠倒。”多因瘀血内結,影響血運,心主血、主神明,瘀結則心神不甯,言語錯亂,多發生于女子。臨床特點:言語錯亂常與經期及産後等有關,腹痛,舌瘀,脈澀為辨證要點。治療用活血行瘀法,方選 桃紅四物湯 、 桂枝茯苓丸 等。
桃紅四物湯
酒當歸9克 生地9克 白芍6克 川芎4.5克 桃仁9克 紅花6克
桃紅四物湯(《醫壘元戎》,錄自《玉機微義》卷3工。原名“加味四物湯”) 即四
物湯加桃仁(9g) 紅花(6g) 水煎服。功用:養血活血。主治:婦女經期超前,血多有
塊,色紫稠粘,腹痛等。
本方原名“加味四物湯”,見載于《玉機微義》卷31引《醫壘元戎》,《醫宗金鑒》
卷44收錄此方時改其名為“桃紅四物湯”,《方症會要》卷2又稱其為“四物加桃仁紅
花湯”。桃仁、紅花為活血化瘀要藥,加入四物湯則使原方行血之力大增,原書專治
“瘀血腰痛”,後世逐漸将其擴大應用于辨證屬于血瘀兼有血虛證候的多種疾病,其中尤
以婦科病證更為常用。
桂枝茯苓丸
桂枝9克 茯苓9克 牡丹皮9克 白芍9克 桃仁9克
1.若血瘀日久,積結成癓,固定不移,疼痛拒按,可加牡蛎、鼈甲、丹參、乳香、沒藥等以活血消癓;
2.若月經過多,崩漏不止,加失笑散、血餘炭以化瘀止血;
3.疼痛劇烈者,加元胡、乳香、沒藥等以活血止痛;
4.帶下量多者,加薏苡仁、白芷、車前子等以除濕止帶。
5.用于瘀滞濕阻之閉經,宜加當歸、川芎、紅花、制香附、益母草等以活血行氣調經;
6.瘀阻胞宮,血行不暢之痛經,月經量少有塊,血塊排出後疼痛減輕,可加當歸、川芎、烏藥、牛膝 等以活血止痛。
7.用治瘀阻胞宮之惡露不盡,宜加當歸、益母草、炮姜以活血止血。
桂枝茯苓丸
(《金匮要略》)
[異名] 奪命丸(《婦人大全良方》卷12),牡丹丸、奪命丹(《普濟方》卷357)、仙
傳保命丹、安禳丸(《胎産心法》卷中)。
[組成] 桂枝 茯苓 牡丹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藥各等分(各9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兔屎大。每日一丸(3g),食前服。不知,加至三
丸(現代用法:多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活血化瘀,緩消症塊。
[主治] 婦人宿有症塊,妊娠漏下不止,或胎動不安,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
或經閉腹痛,或産後惡露不盡而腹痛拒按者,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沉澀。
痰濕内阻言語錯亂:素體痰濕偏盛,或飲冷積濕成痰,或肝郁脾滞,聚濕釀痰,痰濕内阻清竅,神明為之擾亂,故見言語錯亂。辨證要點:除言語錯亂外,尚有眩暈嘔惡,納呆,胸悶腹脹,苔膩等痰濕内阻的症狀。治療宜燥濕化痰辟濁,拟用 十味 溫膽湯 加減。
十味溫膽湯
半夏15克 枳實15克 白茯苓7.5克 炒酸棗仁3克 遠志3克(甘草炒) 北五味子3克 熟地黃3克 黨參3克 甘草1.5克
溫 膽 湯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9) .
[組成] 半夏湯洗七次 竹茹 枳實麸炒,去瓤各二兩(各6g) 陳皮三兩(15g)
甘草炙一兩(3g) 茯苓一兩半(4.5g)
[用法] 上锉為散。每服四大錢(12g),水一盞半,加生姜五片,大棗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現代用法:加生姜5片,棗l枚,水煎服
[功用] 理氣化痰,清膽和胃。
[主治] 膽胃不和,痰熱内擾證。心煩不寐,觸事易驚,或夜多異夢,眩悸嘔惡,或癫痫。
十味溫膽湯(《世醫得效方》卷8) 半夏湯洗七次 枳實去瓤、切、炒 陳
皮去白各三兩(各15g) 白茯苓去皮一兩半(7。5g) 酸棗仁微炒 大遠志去心,甘草水
煮,姜汁炒各一兩(各3g) 北五味子 熟地黃切、酒炒 條參各一兩(各3g) 粉草五
錢(1.5g) 上锉散,每服四錢(12g),水一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煎,不以時服。功
用:化痰甯心。主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心悸煩悶,坐卧不安等。
本方即《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溫膽湯減去清膽和胃之竹茹,加入益氣養血、甯心安
神之人參、熟地、五味子、酸棗仁、遠志而成。故雖無清熱之功,但增補養心神之力,
遂成化痰甯心之劑,适用于痰濁内擾,心膽虛怯,神志不甯諸證。
言語錯亂的發生與心、肝、脾三髒的關系最為密切。實證多由痰濕、瘀血、氣滞阻遏心竅,神明迷亂,故令言語錯亂;虛證由思慮過度,心脾氣血兩虛所緻。根據上述病機特點及臨床表現,是容易區别的。 [文獻别錄] <張氏醫通。神志門):“颠之為證,多因郁抑不遂,詫傺無聊所緻,精神恍惚,言語錯亂,或歌或笑,或悲或泣,如醉如狂,言語有頭無尾,穢潔不知,經年不愈,皆由郁痰鼓塞心包,神不守舍,俗名痰迷心竅,安神豁痰為主,先以 控涎丹 湧出痰涎,後用安神之劑。”“言語失倫,常常戲笑,不發狂者,心虛也, 定志湯 加姜汁、竹瀝;膈間微痛者,兼有瘀血,加琥珀、郁金。”[定志丸 人參6克(焗服) 茯苓6克 茯6克 石菖蒲4克 姜遠志3克 朱砂1克(沖服)[ (醫家四要):“癫疾始發,志意不樂,甚則精神癡呆,言語無倫,而睡于平時,乃邪并于陰也。”
61.失 語
失語是指病人的語言交流能力受損或喪失。
(金匮要略)中“口不能言”。即失語。
失語與失音有别,前者是病人喪失語言交流能力;後者是以。患者聲音嘶啞為特征,重者聲啞不出。
[鑒别]
常見證候 .
肝氣郁結失語:。精神抑郁,表情愁苦,突然失語,移時恢複,或心煩易怒,胸脅脹痛,婦女乳房脹痛,月經不調,食少納呆,舌苔薄白,脈弦。
風痰閉竅失語: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失語,喉中痰鳴。口角流涎,或半身不遂,舌苔白膩,脈弦滑。
瘀血阻絡失語:頭痛如錐刺,失語。或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面色晦暗,舌質紫黯有瘀琺蔔脈澀。
腎精不足失語:失語,頭暈耳鳴,腰膝酸軟,二便失禁,發白齒落,動作遲緩;舌質淡,脈沉細。
肝氣郁結失語與風痰閉竅失語:二者都與肝密切相關,失語一症在前者多表現為一過性,病情較輕,而後者為失語,不易恢複,為中風之風中髒腑,病情較嚴重。前者多有情志不悅,或精神創傷,肝失疏洩,肝氣郁結不暢,故見精神抑郁。表情愁苦,甚則心煩易怒.肝氣郁甚而上逆,氣機逆亂,蒙蔽清竅,神明失司,故見突然失語,由于病在氣逆,故可移時恢複。肝郁而緻氣機阻滞,經脈為之不暢,故見胸脅脹痛,婦女乳房脹痛,月經不調。肝氣橫逆犯脾,脾失健運而出現食少納呆。舌苔薄白,脈弦為肝氣郁結之象。後者多由素體肝陰不足,陰虛陽亢,陽亢化風,加之飲食勞倦,脾胃内傷,脾虛痰盛,或肝陽亢盛,又煎熬津液成痰而緻。風痰上壅,蒙蔽清竅,神明失司,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失語。風痰上盛。故喉中痰鳴,口角流涎。風痰橫竄經絡,故見半身不遂。舌苔白膩,脈弦滑亦為肝風内動,風痰閉竅之象。前者治宜疏肝理氣,甯心解郁,方選柴胡疏肝湯合小陷胸湯;
柴胡疏肝散
柴胡6克 醋陳皮6克 川芎4.5克 白芍4.5克 枳殼4.5克(麸炒) 炙甘草1.5克 香附4.5克
1.若脅肋疼痛較甚者,酌加當歸、郁金、烏藥等以增強行氣活血之力
2.;若肝郁化火,口渴舌藥,脈象弦數者,酌加山栀子、黃芩、川楝子等以清肝瀉火。
柴胡疏肝散
(《醫學統旨》,錄自《證治準繩.類方》卷4)
[異名] 柴胡舒肝散(《驗方新編》卷5)、柴胡疏肝湯(《不知醫必要》卷2)。
[組成] 柴胡 陳皮醋炒各二錢(各6g) 川芎 芍藥 枳殼麸炒各一錢半(各5g)甘草炙五分(3g) 香附一錢半(5g)
[用法]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功用] 疏肝解郁,行氣止痛。
[主治] 肝氣郁滞證。脅肋疼痛,胸悶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氣,脘腹脹滿,脈弦。
小陷胸湯
黃連3克 半夏12克 栝蒌實18克(另包)
1.若兼脅肋疼痛者,加郁金、柴胡以疏肝止痛;
2.痰稠難咯者,加膽南星、川貝以加強清熱化痰之力;
3.若痰熱蘊肺,胸悶氣急者,加葶苈子、杏仁以宣肺洩熱。
小陷胸湯
(《傷寒論》)
[異名] 陷胸湯(《太平聖惠方》卷15)。
[組成] 黃連一兩(6g) 半夏半升(12g)洗 栝蒌實大者一枚(20g)
[用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功用] 清熱化痰,寬胸散結。
[主治] 痰熱互結證。胸脘痞悶,按之則痛,或咯痰黃稠,舌苔黃膩,脈滑數。
後者治宜豁痰開竅,方選滌痰湯加味。
滌痰湯
姜南星7.5克 半夏7.5克 枳實6克 茯苓6克 橘紅4.5克 石菖蒲3克 人參3克(包) 竹茹2克 甘草2克
1.若見高熱煩燥,神昏谵語,舌質紅降者,為痰郁化熱,内陷心包,可加黃連、天竺黃,以清熱化痰;
2.若舌質紫暗,為内有瘀血,可酌加丹參、桃仁、丹皮等,以活血化瘀通絡。
滌 痰 湯
(《奇效良方》卷1)
[異名] 滌痰散(《蘭台軌範》卷2)。
[組成] 南星姜制 半夏湯洗七次各二錢半(各7.5g) 枳實麸炒 茯苓去皮各二錢
(各6g) 橘紅一錢半(4.5g) 石菖蒲 人參各一錢(各3g) 竹茹七分(2g) 甘草半錢(2g)
[用法] 上作一服。水二盅,加生姜五片,煎至一盅,食後服(現代用法:加生姜
3片,水煎服)。
[功用] 滌痰開竅。
'[主治] 中風,痰迷心竅。舌強不能言。
瘀血阻絡失語:多由頭部外傷後,瘀血内停;中風病氣血瘀滞,絡脈痹阻所緻。頭部瘀血,氣血不通,故頭痛如錐刺。神明失司,故見失語.瘀血停着,凝滞經脈,氣血不利,故見半身不遂,口眼喁斜。瘀阻曰久,面部肌膚經脈失于濡養,故見面色晦暗。舌質紫黯有瘀斑,脈澀為瘀血阻絡之象。治宜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方選通竅活血湯或補陽還五湯。
通竅逐血湯
赤芍3克 川芎3克 桃仁6克(搗成泥) 紅花9克 生姜9克 老蔥3克 紅棗7枚 麝香0.15克(粉,沖服)
1.如見痰濕内阻,加半夏、瓜蒌皮、川貝、天竺黃;
2.項強加葛根;
3.言語不利,加石菖蒲、遠志;
4.氣虛,加黨參、黃芪;
5.瘀血明顯,加當歸尾,三七;
6.心悸、失眠,加遠志、酸棗仁;
7.眩暈,加胡桃肉、黑芝麻、女貞子、枸杞子;
8.肝陽上亢,加羚羊角粉、生石決明;
9.便秘,加大黃;
10.陰虛,加生地、玄參;
11.血熱妄行、神志昏糊,加紫雪丹;
12.暈厥者,加至寶丹。
.通竅活血湯(《醫林改錯》卷上) 由血府逐瘀湯去柴胡、枳殼、桔梗、甘草、牛
膝、當歸、生地,加生姜、紅棗、老蔥、麝香組成。功用:活血祛瘀,通絡開竅。主
治:頭面上部血瘀引起的脫發、耳聾、酒皺鼻,以及白癜風、紫癜風、牙疳、幹血勞、
腦震蕩後遺症的頭痛、頭暈等。
補陽還五湯
生黃芪120克 當歸尾6克 赤芍4.5克 地龍3克 川芎3克 桃仁3克 紅花3克
1.治療中風偏癱,偏寒者,可加肉桂、巴戟天等溫腎散寒;
2.脾虛者,可加黨參、白術以健脾益氣;
3.痰多者,加法半夏、天竺黃以化痰;
4.語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遠志以開竅化痰;
5.口眼?斜者,加白附子、僵蠶全蠍以祛風化痰通絡;
6.偏癱日久,療效不顯者,加水蛭、虻蟲以破瘀通絡
7.下肢痿軟者,加杜仲、牛膝以補益肝腎;
8.頭昏頭痛者,加菊花、蔓荊子、石決明、代赭石以鎮肝熄風。
補陽還五湯
(《醫林改錯》卷下)
[組成] 黃芪生四兩(120g) 歸尾二錢(6g) 赤芍一錢半(4.5g) 地龍去土一
錢(3g) 川芎一錢(3g) 桃仁一錢(3g) 紅花一錢(3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補氣,活血,通絡。
[主治] 中風。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尿遺不
禁,舌黯淡,苔白,脈緩。
腎精不足失語:多見于先天不足,後天失于調養;或因亡血亡液,陰精虧損;或恣意縱欲。耗竭腎精。腎精不足,髓海空虛,神明失養,故失語。。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腎主藏精,而精血同源,腎精不足,則其華失澤,頭發失精血濡養而枯白,骨之餘牙齒失養而脫落。腎虛氣化不利,故二便失禁。腎主作強,主伎巧,腎精不足則肢體痿弱,動作遲緩。舌質淡,脈沉細亦為腎精不足之象。治宜滋補腎精,益智填髓,方選左歸丸加減。
左歸丸
大懷熟地12克 炒山藥6克 枸杞子6克 山茱萸6克 酒川牛膝6克 鹽菟絲子6克 鹿角膠6克(焗) 龜膠6克(焗)
1.滑精者,去川牛膝;
2.無火象者,去龜膠;
3.真陰不足,虛火上炎者,去枸杞子、鹿角膠,加女貞子、麥門冬以養陰清熱;
4.火?爍肺金,幹咳少痰者,加百合以潤肺止咳;
5.夜熱骨蒸者,加地骨皮以清虛熱,退骨蒸;
6.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水滲濕;
7.大便燥結者,去菟絲子,加肉苁蓉以潤腸通便;
8.氣虛者,加人參以補氣。
左 歸 丸
(《景嶽全書》卷51)
[組成] 大懷熟地八兩(240g) 山藥炒四兩(120g) 枸杞四兩(120g) 山茱萸肉四
兩(120g)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兩(120g) 菟絲子制四兩(120g) 鹿膠敲碎,炒珠四兩
(120g) 龜膠切碎,炒珠四兩(120g)
[用法] 上先将熟地蒸爛杵膏,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餘丸,食前用滾湯
或淡鹽湯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主治] 真陰不足證。腰酸腿軟,頭暈眼花,耳聾失眠,遺精滑洩,自汗盜汗,口燥舌幹,舌紅少苔,脈細。
總之,失語一症,是臨床常見難治症,病程較長,用藥時在上述辨證論治基礎上增用活血化瘀之品,或可望提高療效。
[文獻别錄]
(金匮要略.中風曆節病脈證并治):“(古今錄驗>續命湯;治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或拘急不得轉側。”
65.癡 呆
癡呆是指智能低下,記憶、理解、判斷力明顯減退,神情呆滞,反應遲鈍,寡言善忘,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症狀。俗稱呆傻病。
癡呆之名,最早見于<景嶽全書>。明代以前對癡呆的專論極少,與其有關的症狀、病因病機、治療及預後的認識散見于各家著作中。張景嶽首次在<景嶽全書)中立“癫狂癡呆”專論,指出“癡呆證,凡平素無痰而或以郁結,或以不遂,或以思慮,或以疑惑,或以驚恐而漸緻癡呆,言辭颠倒,舉動不經,或多汗,或善愁,其證則千奇萬怪,無所不至,脈必或弦或數,或大或小,變易不常。”對其病因病機、病證、治療預後諸方面均做了較詳細的論述。
常見證候
濕痰阻竅癡呆:智力低下,精神抑郁,表情呆鈍,默默無言或喃喃自語,閉戶獨居,不欲見人,脘腹脹滿,口多痰涎,舌苔白膩,脈沉滑 或濡緩。
氣郁血虛癡呆:呆滞如愚,精神恍惚,胸悶善太息,急躁易怒,虛煩不眠,舌質淡,脈細弦。
肝腎虧虛癡呆:目光晦暗,言語遲鈍,四肢麻木,舉動不靈,頭暈目眩,耳鳴耳聾,手足心熱,顴紅,盜汗,舌紅無苔,脈細數。
髓海不足癡呆:智能低下,呆滞愚笨,兒童伴有發育遲緩、骨軟萎弱、囟門遲閉、步履艱難、發稀齒少,舌淡,脈細弱。輕者,尚能學習簡單的知識,做些機械的勞動;重者全面智能缺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也不能自衛。
濕痰阻竅癡呆與氣郁血虛癡呆:前者為本虛标實證,後者為虛實挾雜證。濕痰阻竅癡呆,必見濕痰征象,如靜而少言,或默默不語,頭重如裹,倦怠無力,脘腹脹滿,泛吐痰涎,苔白膩,脈沉滑。其臨床特點是:癡呆時輕時重,不易完全恢複。氣郁血虛癡呆,乃以肝氣郁結,心脾血虛為主,故癡呆兼見胸悶急躁,太息,面色觥白,神志恍惚,心神不甯,悲憂欲哭等表現。其特點是:癡呆突然發生,多與情志不暢或突受精神刺激有關。一般病情嚴重,但持續時間較短,經過治療可以較快恢複。濕痰阻竅癡呆,多因水濕内蘊,濕聚成痰,上蒙清竅,緻使神情呆鈍。氣郁血虛癡呆,多因胸懷不暢,肝郁克脾,或由大驚卒恐。氣血逆亂,以緻心失所養,則精神恍惚,癡呆不語。濕痰阻竅癡呆,治宜豁痰開竅,方選轉呆丹 或 指迷湯。
轉呆丹。人參、當歸、半夏、生棗仁、菖蒲、茯神一兩,白芍三兩,柴胡八錢,神曲、柏子仁五錢,花粉三錢,附子一錢。水十碗,煎至一碗,灌之。倘不肯服,以杖擊,使怒,後灌之,必詈罵,少頃倦卧,切莫驚動,自醒全愈,驚醒隻可半愈。此大補心肝,加祛痰開竅,肝得滋潤自蘇,心得補助自旺,于是心氣清,肝氣運,祛逐痰涎,随十二經絡盡通,何呆不愈?若驚醒,氣血不能盡通,經絡不能盡轉,故半愈。然再服,必全愈。
一忽成呆,全不起,憂郁狀與呆同,人謂祟恁,誰知起居失節,胃氣傷,痰迷乎。胃土喜火生,然火亦能害土,火不來生則土無生氣,火過來生土有死氣。然土中之火本生土,何反害土?豈屬外來邪火,非内存正火乎?孰知邪火固害土,正火未嘗不害土,何也?正火能養,火且生土以消食,正火相傷,火即害土以成痰。痰成,複傷胃土,則火且迷心。輕成呆,重發厥。起居失節,則胃中勞傷,不生氣而生痰。一時成呆,乃痰迷心脘下,尚未直入心包,倘入心包,人且立亡。宜生胃氣,佐消痰。用起心救胃湯。人參、茯苓一兩,白芥子、神曲三錢,菖蒲、黃連、甘草一錢,半夏、南星二錢,枳殼五分。三劑愈。此救心正救胃。蓋胃乃心子,心氣旺,胃氣自清。設作呆病,用附子斬關直入,以火助火,發狂死。總之,呆成于久,不成于暫,一時成呆,非真也。故久病宜于火中補胃消痰,猝病宜于寒中補胃消痰,不可不知。
指迷湯
【方源】《辨證錄》卷四。
【組成】:人參五錢 白術一兩 半夏 神曲各三錢 南星 甘草各一錢 陳皮 菖蒲各五分 附子三分 肉豆蔻一錢
【用法】:水煎服。四劑愈。
【主治】:起居失節,胃氣傷而痰迷于心脘之下,以緻一時而成呆病者。
氣郁血虛癡呆,治宜理氣和血,方用逍遙散合甘麥大棗湯加減。
逍遙散
柴胡3克 當歸3克 白芍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1.5克 煨姜1片(包) 薄荷1.5克
1.火郁較重,加丹皮3克、栀子3克
2.肝郁氣滞較甚,加香附、陳皮。
3.血虛甚者,加熟地以養血。
逍 遙 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9)
[異名] 逍遙湯(《聖濟總錄》卷163)。
[組成] 甘草微炙赤半兩(15g) 當歸去苗,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藥 白
術 柴胡去苗各一兩(各30g)。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6g),水一大盞,燒生姜一塊切破,薄荷少許,同
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現代用法:共為散,每服6—9g,加煨姜、薄荷少許
共煎湯溫服,日3次。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減。亦有丸劑,每服6—9g,日服2次)。
[功用] 疏肝解郁,養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虛脾弱證。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幹,神疲食少,或往來寒
熱,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舌質淡紅,脈弦而虛者。
甘草小麥大棗湯
(《金匮要略》)
[異名] 甘麥大棗湯(《金匮要略》)、大棗湯、麥甘大棗湯(《普濟本事方》卷10)、
小麥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工8)、甘草湯(《婦人大全良方》卷15引《專治婦人
方》)、十棗湯(《萬氏女科》卷2)、麥棗湯(《杏苑生春》卷8)、棗麥甘草湯(《羅氏會約
醫鏡》卷14)、大棗甘草湯(《一見知醫》卷4)。
[組成] 甘草三兩(9g) 小麥一升(15g) 大棗十枚(10枚)
[用法]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功用] 養心安神,和中緩急。
[主治] 髒躁。精神恍惚,喜悲傷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甚則言行失常,呵欠頻作,舌紅少苔,脈細數。
肝腎虧虛癡呆與髓海不足癡呆:二者皆為虛證,但病因病機不同。肝腎虧虛癡呆,每因邪氣久羁,或熱毒深入下焦,劫傷肝腎之陰;或年高體衰,肝腎不足,神失所養,則默默寡言,呆鈍如癡。髓海不足癡呆,則多緣于先天不足,禀賦薄弱,或近親配偶,或遺傳缺陷,緻使腦髓發育不良,而成癡呆。肝腎虧虛癡呆,見關節屈伸不利,四肢麻木,語言遲鈍,面色憔悴,兩目無神,形體消瘦,肌膚甲錯等表現。若陰虛陽亢,虛陽妄動,風自内生,還可見有舌強語謇,瘛疚等内風之象。而髓海不足癡呆則見神情呆滞,齒發難發,骨軟痿弱,怠惰嗜卧,舌淡脈細。此外,肝腎虧虛者,多見于大病、久病,智能低下常逐漸加重,初期記憶不佳,聯想遲緩,語言颠倒,其後可緻嚴重低能狀态,或成白癡。髓海不足者,多見于小兒,智能低下開始并不明顯,往往随着患兒年齡之增長,智能障礙則逐漸表現出來。肝腎虧虛癡呆,治宜滋補肝腎,佐以熄風,方用珍珠母丸加減。
珍珠母丸(真珠丸)
(《普濟本事方》卷1)
[别名] 真珠母丸(《保嬰撮要》卷10)、真珠丹(《丹溪心法附餘》卷10)。
[組成] 真珠母三分(22.5g)未鑽真珠也,研如粉,同碾 當歸洗,去蘆,薄切.焙幹
後稱 熟幹地黃酒灑,九蒸九曬,焙幹各一兩半(各45g) 人參去蘆 酸棗仁微炒,去皮,
研 柏子仁各一兩(各30g) 犀角鎊為細末 茯神去木 沉香忌火 龍齒各半兩(各15g)
[用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為衣。每服四、五十丸,金銀、
薄荷湯下,日午、夜卧服(現代用法:上藥分别研為細末,和勻,以神曲粉打糊為丸,
朱砂為衣,每服6g,溫開水送下,1日3次)。
[功用] 鎮心安神,平肝潛陽,滋陰養血。
[主治] 心肝陽亢,陰血不足不寐證。驚悸失眠,頭目眩暈,脈細弦。
[病機分析] 本方治證,究其緻病之因,系由陰血不足,心肝陽亢,心神失藏所
緻。陰血不足,陽失承制,心肝陽亢,上擾則為頭目眩暈,内動則神失守藏而見神志不
甯,驚悸失眠。脈細弦,為心肝陰虛陽亢之征。
髓海不足癡呆,治宜填精補髓,方用左歸飲,或河車大造丸等。
左 歸 丸
(《景嶽全書》卷51)
[組成] 大懷熟地八兩(240g) 山藥炒四兩(120g) 枸杞四兩(120g) 山茱萸肉四
兩(120g)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兩(120g) 菟絲子制四兩(120g) 鹿膠敲碎,炒珠四兩
(120g) 龜膠切碎,炒珠四兩(120g)
[用法] 上先将熟地蒸爛杵膏,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餘丸,食前用滾湯
或淡鹽湯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主治] 真陰不足證。腰酸腿軟,頭暈眼花,耳聾失眠,遺精滑洩,自汗盜汗,口燥舌幹,舌紅少苔,脈細。
河車大造丸
方劑來源 明。《本草綱目》引《諸證辨疑》。原名大造丸。
組成與用法 紫河車工具 龜闆60克 黃柏45克 杜仲45克
牛膝36克 麥冬36克 天冬36克 生地(入砂仁末18克,茯苓60
克,同酒煮7次,去茯苓不用)75克 人參36克
将地黃杵為膏,餘藥為末,和膏加酒為丸,如小豆大;每服6—9
克,曰服2次,開水或淡鹽湯送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養陰填精,補肺益腎。主治肺痨虛損,咳嗽潮
熱,形體消瘦,神疲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現代臨床 常閑于治療支氣管哮喘:老年性肺氣腫,肺結核;又用
于治療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男子不育等病症。例如;
(1)哮喘 用于小兒哮喘緩解期。一般服藥2—3個月後,健康
狀況有顯著改善,偶有感冒或氣候變化時,哮喘亦不再複發,或發作時
症狀顯著減輕(《江蘇中醫}1963年第工期)。
(2)眩暈 本方加減,治療數十例。療效較為滿意。其中眩暈甚,
加鈎藤;嘔吐,加半夏、竹茹,心神不安,加棗仁;口不渴,去麥冬。無紫河
車,用胎盤組織液肌内注射以代之(《湖南醫藥雜志》1984年第4期)。
(3)男子不育 本方加減,治療106例。 1個月為1個療程。結
果。經4個療程後,無精子者5例,治療後,妻子受孕2例,精子活動率
低者24例,治療後活動率增加的有2土例,妻子受孕16例,精于活動
力差者31例,經治好轉24例,妻子受孕20例;精于少者5例,治療後,
精子增多的有2例;精液少者10例,治療後增加者6例,妻子受孕2
例,前列腺炎18例,治療後炎症消失者10例,妻子受孕7例,精液不液
化4例,轉正常2例,妻子受孕2例;不射精者4例,藥後均射精,妻子
受孕;外陰發育不良3例及精子畸形4例,均無效(《遼甯中醫雜志》
1990年第10期)。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肺腎陰虛,虛損勞傷。方用血肉有情之
品紫河車、龜闆滋陰填精,黃柏、茯苓、麥冬瀉火除蒸,為其配伍特點。臨
床應用以久病虛損、形體消瘦、潮熱盜汗、舌紅脈細數,為其辨證要點。
食少便溏或中焦有濕濁、痰阻者慎用。
曆代方書中與本方同名者,尚有,
(1)(雜病源流犀燭}大造丸,由紫河車、生地、龜闆、天冬、麥冬、黃
柏、牛膝、當歸、人參、五味子組成;功能滋陰瀉火,固腎益氣,主治陰虛遺精。
(2)《症因脈治》大造丸,方由熟地、枸杞、菟絲子、杜仲、山藥、茯
苓、紫河車組成,功能補益肝腎,主治肝腎虛損.腰酸腰痛。
綜上所述,癡呆一症,雖有數因,但基本上不外虛實兩類。屬實者,因于痰濕;屬虛者,緣于陰虧、髓虛。痰濕當需滌痰開竅;陰虧則應培補真陰;髓虛給以血肉有情之品,以填精補髓。然由于本症多見于大病、久病或神志病後期,症情頑固,恢複困難,故治療時隻有在辨證的基礎上采取綜合治療措施(方藥、針灸、導引等),方會收到一定療效。對于氣郁而緻者,尤須注意心理治療,避免精神刺激。
[文獻别錄]
<景嶽全書.癫狂癡呆):“癡呆證,……此其逆氣在心,或肝膽二經氣有不清而然,但察其形體強壯,飲食不減,别無虛脫等證,則悉宜服蠻煎治之,最穩最妙。然此證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亦在乎胃氣元氣之強弱,待時而複,非可急也。凡此諸證,若以大驚猝恐,一時偶傷心膽,而緻失神昏亂者,此當以速扶正氣為主,宜 七福飲,或大補元煎主之。
大補元煎
方劑來源 明.《景嶽全書》;
組成與用法 人參15克 山藥9克 杜仲9克 熟地黃9克 當
歸9克 枸杞子9克 山茱萸9克 炙甘草6克 . 水煎服。
功效與主治.功能益氣養血,肝腎雙補。主治氣血兩虧,精神萎
頓,腰酸耳鳴,汗出肢冷,心悸氣短,脈微細。
。現代臨床 常用以治療腎病綜合征,肺結核,哮喘,慢性支氣管炎;
又用以治療紫癜,鼻衄,癫痫,帶下,不育等病症.例如。
(1)原發性腎病綜合征 本方加減,治療30例。、結果:顯效26
例,有效4例。其中服藥時間最短6個月,最長1年(《浙江中醫學院學1990年第4期)。
(2)鼻衄 本方加減治療。 患者病已12年,近年來病情漸重,每
于洗臉、噴嚏或高聲談笑時鼻内流血,頭暈目眩,耳鳴如蟬,腰痠潮熱。
結果:服藥5劑後,諸症緩解;再進12劑;告愈。随訪4年,未見複發(《成都中醫學院學報》1990年第3期).
(s)帶下 本方加減治療。 患者每因勞累則帶下淋漓不絕、量多
質稀、無臭味,神疲乏力,耳鳴腰痛。結果:服藥5劑後,白帶大減,食量
倍增;繼進14劑而愈(《四川中醫淨1989年第11期)。 .“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氣皿虧損,肝腎不足。方用人參、山藥健
脾益氣,配以當歸、熟地黃、構杞子、山萊萸滋養肝腎,為其配飯特點:,;缶
床應用以神疲氣短、腰痠耳鳴、脈微細,為其辨證要點。
臨床如見陰虛甚,可加龜闆、鼈甲、旱蓮草;陽虛明顯,可加巴戟、肉苁蓉,納差,加神曲、砂仁、谷芽、麥芽等。
(石室秘錄):“呆病如病,而默默不言,如饑而悠悠如失也,意欲巅而不能,心欲狂而不敢,有時睡數日而不醒,有時坐數日而不眠。……呆病乃抑郁不舒,治呆無奇法,治痰即治呆也。
73.暈 厥
暈厥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移時方蘇為特征的一種症狀;醒後無失語、口眼喁斜、半身不遂等後遺症。
<内經)中的“薄厥”以及後世的“郁冒”、“氣厥”、 “血厥”、“痰厥”、“食厥”、“暑厥”、“酒厥”、“昏厥”、“昏暈”、“昏仆”等皆屬暈厥範疇。
暈厥與“神昏”不同,後者為持久而不易複蘇的神志昏亂。暈厥與“眩暈”有别,眩暈是頭暈目眩,視物旋轉不定,甚則不能站立,但無神志不清。痫證之昏仆,雖然移時逐漸蘇醒,但發則四肢抽搐,口眼相引,口吐涎沫,與暈厥不同,應予區分。
常見證候
氣虛暈厥:突然昏仆,面色咣白,怠惰乏力,氣息微弱,汗出肢冷,舌質淡,脈沉弱。
血虛暈厥:突然暈厥,面色淡白或萎黃, 口唇無華,心悸,多夢失眠,頭暈眼花,婦女月經不調,舌淡,脈細數無力。
血氣上逆暈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雙手握固,呼吸氣粗,面赤唇紫,舌紅或紫暗,脈沉弦。
陰虛肝旺暈厥:頭暈目眩,五心煩熱,急躁易怒,眩仆不語,面紅目赤,四肢顫抖,口幹,舌紅少苔,脈弦細數。
痰濁上蒙暈厥:頭重昏蒙,嗜睡困乏,突然暈仆,不知人事,喉有痰鳴,鼾聲如鋸,嘔吐涎沫,四肢厥冷,苔白膩,脈弦滑。
暑邪中人暈厥:卒然昏倒,氣喘不語,身熱肢厥,冷汗不止,面色潮紅或蒼白,牙關微緊或口開,舌紅而幹,脈洪數或虛數而大。
氣虛暈厥與血虛暈厥:均為虛證,但一為氣虛,一為血虛。氣虛暈厥,每因元氣虧耗,緻使陽氣消乏,宗氣下陷,脾氣不升,則突然昏仆;血虛暈厥,則由大崩大吐,或産後、外傷失血過多,以緻氣随血脫,神機不運。氣虛暈厥,多誘發于煩勞過度(勞則氣耗),或悲恐之時(悲則氣消,恐則氣下);血虛暈厥。則多見于突然站立或坐起,或失血之後。氣屬陽,陽氣虛弱,失于溫煦,則四肢厥冷;不能衛外,則自汗出;宗氣下陷,則呼吸微弱,短氣不足以吸,或氣息将停,醒後語聲低怯;氣不帥血,血脈凝澀,則面唇青紫;故四肢厥逆,汗出粘冷,氣短息微,面唇青紫等症,是氣虛暈厥的主要表現。血屑陰,陰血不足,血不上承,則面色蒼白,唇淡無華,是血虛暈厥的主要見症。二者舌脈亦不相同。氣虛暈厥,治在補氣回陽,方用回陽救急湯;
回陽救急湯
熟附子9克 幹姜5克 肉桂3克 人參6克 炒白術9克 茯苓9克 陳皮6克 炙甘草5克 五味子3克 制半夏9克
1.嘔吐涎沬,或少腹痛,加鹽炒吳茱萸,以暖肝溫胃,下氣止嘔;
2.無脈者,加豬膽汁,用為反佐,以防陽脫之變;
3.洩瀉不止,加升麻、黃芪,以益氣開陽;
4.嘔吐不止,加姜汁,以溫胃止嘔。
回陽救急湯
(《傷寒六書》卷3)
[異名] 回陽急救湯(《壽世保元》卷2)、回陽返本湯(《鎬京直指醫方》)。
[組成] 熟附子9g 幹姜5g 肉桂3g 人參6g 白術炒9g 茯苓9g 陳皮6g
甘草炙5g 五味子3g 半夏制9g
[用法] 水二盅,加生姜三片,煎之,臨服人麝香三厘(0.工g)調服。中病以手足溫和即止,不得多服。 .
[功用] 回陽救急,益氣生脈。
[主治] 寒邪直中三陰,真陽衰微證。惡寒蜷卧,四肢厥冷,吐瀉腹痛,口不渴,
神衰欲寐,或身寒戰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口吐涎沫,舌淡苔白,脈沉遲無力,甚或無脈。
血虛暈厥,治當益氣斂陰,補養氣血,方用生脈散或人參養榮湯加減。
生 脈 散
(《醫學啟源》卷下)
[異名] 生脈湯(《丹溪心法》卷1)、參麥散(《遵生八箋》卷4)、生脈飲(《醫錄》,
錄自《蘭台軌範》卷1)、人參生脈散(《症因脈治》卷2)、定肺湯(《醫林繩墨大全》卷
2)、參麥五味飲(《胎産心法》卷下)。
[組成] 麥冬(9g) 人參(9g) 五味子(6g)
[用法] 水煎服。 。
[功用] 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主治] .
1.久咳傷肺,氣陰兩虛證。幹咳少痰,短氣自汗,口幹舌燥,脈虛細。
2.暑熱耗氣傷陰證。汗多神疲,體倦乏力,氣短懶言,咽幹口渴,舌幹紅少苔,脈虛數。
人參養營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3克 炙黃芪3克 熟地2.3克 遠志1.5克 北五味子1.5克 當歸3克 陳皮3克 桂心3克 白芍4.5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遺精便洩,加龍骨;
2.咳嗽,加阿膠;
3.熱象不顯者,白芍之量宜減。
人參養榮湯(養榮湯)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13)
[組成] 黃芪 當歸 桂心 甘草炙 橘皮 白術 人參各一兩(各30g) 白芍藥
三兩(90g) 熟地黃 五味子 茯苓各三分(各22g) 遠志去心,炒半兩(15g)
[用法] 上锉散。每服四大錢(12g),水一盞半(300m1),加生姜3片,大棗2個,煎至七分(200m1),去滓,空腹服。
[功用] 益氣補血,養心安神。
[主治] 心脾氣血兩虛證。倦怠無力,食少無味,驚悸健忘,夜寐不安,虛熱自
汗,咽幹唇燥,形體消瘦,皮膚幹枯,咳嗽氣短,動則喘甚,或瘡瘍潰後氣血不足,寒熱不退,瘡口久不收斂。
血氣上逆暈厥與陰虛肝旺暈厥:肝為剛髒,主升主動。血氣上逆暈厥,每因惱怒傷肝,氣機逆亂,血随氣升,并走于上,擾亂神明。 <素問。生氣通天論): “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陰虛肝旺暈厥,則由謀慮太過,憂郁不決。暗耗肝陰,或腎陰素虧,不能養肝,肝陰不足,陰不制陽,肝陽上亢,發為暈厥。前者是情志過極。氣逆血升,屬于實證;後者為陰虛陽亢,屬于本虛标實。血氣上逆暈厥,病人體質壯實,發病急驟,突然昏仆。見有牙關緊閉,胸滿氣急,四肢厥冷,面赤唇紫等表現。蘇醒後往往哭笑無常,且情志改變之時,反複發作。而陰虛肝旺暈厥,病人體虛羸弱,乎素頭脹耳鳴,兩目幹澀,面頰潮紅,盜汗遺精,每逢情緒激擾而誘發暈厥。二證之舌與脈亦不相同。血氣上逆暈厥,舌紅或紫暗,脈沉弦;陰虛肝旺暈厥,舌光無苔,脈弦細數。血氣上逆暈厥,治在疏肝降逆,活血通瘀,方用通瘀煎合逍遙散;
通瘀煎
當歸尾9克 山楂9克 香附9克 炒紅花6克 烏藥9克 青皮9克 澤瀉9克 木香9克 3
1.氣滞重者,加大腹皮、枳實、厚樸。
2.血瘀重者,加失笑散、川芎、三棱、莪術。
3.熱證明顯者,加黃芩、黃連、山栀子、丹皮。
4.寒證明顯者,加桂枝、細辛、幹姜、附子。
5.氣虛明顯者,加黨參、黃芪、白術。
6.血虛明顯者,加熟地、首烏。
通瘀煎
方劑來源 明.《景嶽全書》。
組成與用法 當歸尾9克 山楂9克 香附9克 紅花(炒)6克
烏藥9克 青皮9克 澤瀉9克 木香9克
水煎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活血理氣,祛瘀調經。主治婦女因氣滞血瘀所
緻的月經不暢,腹痛拒按,産後瘀血腹痛等。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痛經,産後腹痛,經期昏厥;也可用于治療
胃窦炎,十二指腸壅滞症,胃神經官能症,靜脈炎等病症。例如:
(1)痛經 本方加減,治療111例。結果:痊愈83例,顯效工5例,
減輕8例,無效5例(《中醫雜志}1964年第8期)。
(2)産後腹痛 本方加減治療。少腹隐痛喜溫喜按、神疲乏力、頭
昏眼花者,加熱地、阿膠、黨參、黃芪;少腹劇痛、拒按者,加蒲黃、五靈
脂、乳香、沒藥;惡露行而不暢者,加桃仁,茜草、益母草;大便于結者,加
柏子仁、肉苁蓉、火麻仁。常能取得良好效果(《中醫婦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3)血厥 本方加減治療。患者每次月經來臨,均會突然昏倒不
省人事,四肢清冷。結果:服藥4劑,諸症消失,病愈(《吉林中醫藥》1985年第2期)。
(4)胃窦炎 本方加黃連、龍葵、菝葜等,治療氣滞瘀熱型慢性胃
窦炎112例。結果:顯效36例,好轉53例,無效23例(《實用中醫内科
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5)十二指腸壅滞症 本方加減治療。腹脹明顯者,加枳實、厚
樸、大腹皮,大便不通者,加瓜蒌皮、大黃、番瀉葉、首烏,嘔吐惡心者,加
旋覆花、枳殼、代赭石、左金丸,疼痛劇烈者,加失笑散、乳香、沒藥。常能
取得良效(《實用中醫内科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6)胃神經官能症 本方加川楝子治療。結果;共服藥2工劑,嗳
氣平息,脘腹脹痛消除,其他症狀均消失(《四川中醫)1990年第1期)。
(7)靜脈炎 本方加減,治療深部靜脈炎52例。氣虛,加黨參、黃
芪、桂枝;伴有冠心病者,加桂枝、白芍、薤白頭;伴有糖尿病者,加黃芪、
太子參、天花粉,感受風邪者,加羌活、獨活、麻黃,體溫升高者,加蒲公
英、地丁草。結果:痊愈27例,好轉23例,無效2例({遼甯中醫雜志》1990年第3期)。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氣滞血瘀所緻的各種脘腹脹痛病症。方
用紅花、當歸尾祛瘀止痛,香附、烏藥等理氣止痛;理氣重于活血,為其
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腹脹氣塞、拒按、得矢氣嗳氣則痛緩、脈弦緊、舌暗紫,為其辨證要點。
臨床如見氣滞重者,加大腹皮、枳實、厚樸,血瘀重者,加失笑散、川
芎、三棱、莪術,熱證明顯者,加黃芩、黃連、山栀、丹皮,寒證明顯者,加
桂枝、細辛、幹姜、附子;氣虛明顯者,加黨參、黃芪、白術,血虛明顯者,加熟地、首烏等。
逍遙散
柴胡3克 當歸3克 白芍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1.5克 煨姜1片(包) 薄荷1.5克
1.火郁較重,加丹皮3克、栀子3克
2.肝郁氣滞較甚,加香附、陳皮。
3.血虛甚者,加熟地以養血。
逍 遙 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9)
[異名] 逍遙湯(《聖濟總錄》卷163)。
[組成] 甘草微炙赤半兩(15g) 當歸去苗,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藥 白
術 柴胡去苗各一兩(各30g)。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6g),水一大盞,燒生姜一塊切破,薄荷少許,同
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現代用法:共為散,每服6—9g,加煨姜、薄荷少許
共煎湯溫服,日3次。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減。亦有丸劑,每
服6—9g,日服2次)。 [功用] 疏肝解郁,養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虛脾弱證。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幹,神疲食少,或往來寒
熱,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舌質淡紅,脈弦而虛者。
陰虛肝旺暈厥,治宜育陰潛陽,補益肝腎,方用知柏地黃丸。
知柏六味地黃丸
山萸肉6克 山藥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澤瀉4.5克 茯苓4.5克 鹽知母5克 鹽黃柏5克
知柏地黃丸(《醫方考》卷5,原名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方) 即六味地黃丸加
知母鹽炒 黃柏鹽炒各二錢(各6g)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錢
(6g),溫開水送下。功用:滋陰降火。主治:陰虛火旺證。骨蒸潮熱,虛煩盜汗,腰脊酸痛,遺精等.
痰濁上蒙暈厥與暑邪中人暈厥:二者均為實證,但病因病機及表現各不相同。痰濁上蒙暈厥,是由于痰濕素盛,複因惱怒,氣逆痰壅,清竅被蒙。暑邪中人暈厥,則因暑邪内襲,熱郁氣逆,閉塞清竅,擾亂神明。痰濁上蒙暈厥,發病前多有先兆症狀,如頭暈目眩,如坐舟車,動則眩暈更劇,或惡心嘔吐,頭重如裹,繼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喉間痰鳴,呼吸氣粗, 口角流涎,後漸蘇醒,暈厥一般不重,但易反複。而暑邪中人暈厥,多在炎熱酷暑之日,或高溫作業之時,突然暈厥。病人牙關緊閉,身熱面赤,甚則谵妄,脈洪數。若内閉外脫,還可見有面色蒼白,冷汗不止,四肢厥逆,撒手口開,脈虛數大。痰濁上蒙暈厥,治宜行氣豁痰,方用導痰湯。
導 痰 湯
(皇甫坦方,錄自《傳信适用方》卷1)
[組成] 半夏湯洗七次四兩(12g) 天南星細切、姜汁浸 枳實去瓤 橘紅 赤茯苓各一兩(各3g) .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三大錢(10g),水兩盞,生姜十片,煎至一盞;去滓,食
後溫服(現代用法:加生姜4片,水煎服)。
[功用] 燥濕祛痰,行氣開郁。
[主治] 痰厥。頭目旋暈,或痰飲壅盛,胸膈痞塞,脅肋脹滿,頭痛嘔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舌苔厚膩,脈滑。
暑邪中人暈厥,治宜辛涼開竅,方用紫雪丹
紫 雪
(蘇恭方,錄自《外台秘要》卷18)
[異名] 紫雪丹(《成方便讀》卷3)、紫雪散(《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組成] 黃金百兩(3.1kg) 寒水石三斤(1。5kg) 石膏三斤(1.5k8) 磁石三
斤(1.skg) 滑石三斤(1.5kg) 玄參一斤(500g) 羚羊角五兩(150g)屑 犀角五
兩(150g)屑 升麻一升(250g) 沉香五兩(150g) 丁香一兩(30g) 青木香五兩(150g) 甘草炙八兩(240g)
[用法] 上十三味,以水一斛,先煮五種金石藥,得四鬥,去滓後内八物,煮取一
鬥五升,去滓。取硝石四升(2kg),芒硝亦可,用樸硝精者十斤(5ks)投汁中,微炭
上煎,柳木篦攪勿住手,有七升,投在木盆中,半日欲凝,内成研朱砂三兩(90g),細
研麝香五分(1.5g),内中攪調,寒之二日,成霜雪紫色。病人強壯者,一服二分
(O.6g),當利熱毒;老弱人或熱毒微者,一服一分(O.3g),以意節之,合得一劑(現
代用法:口服,每次1.5—3g,一日2次。周歲小兒每次0.3g,每增1歲,遞增0.3g,
每日1次。5歲以上小兒遵醫囑,酌情服用)。
[功用] 清熱開竅,鎮痙熄風。
[主治] 溫熱病,熱邪内陷心包及熱盛動風之證。高熱煩躁,神昏谵語,痙厥,口
渴引飲,唇焦齒燥,尿赤便秘,舌質紅绛苔幹黃,脈弦數有力,以及小兒熱盛痙厥。
内閉外脫者,當應脫閉兼治,方用生脈散合白虎湯加減。
生 脈 散
(《醫學啟源》卷下)
[異名] 生脈湯(《丹溪心法》卷1)、參麥散(《遵生八箋》卷4)、生脈飲(《醫錄》,
錄自《蘭台軌範》卷1)、人參生脈散(《症因脈治》卷2)、定肺湯(《醫林繩墨大全》卷
2)、參麥五味飲(《胎産心法》卷下)。
[組成] 麥冬(9g) 人參(9g) 五味子(6g)
[用法] 水煎服。 。
[功用] 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主治] .
1.久咳傷肺,氣陰兩虛證。幹咳少痰,短氣自汗,口幹舌燥,脈虛細。
2.暑熱耗氣傷陰證。汗多神疲,體倦乏力,氣短懶言,咽幹口渴,舌幹紅少苔,脈虛數。
白 虎 湯
(《傷寒論》)
[組成] 知母六兩(18g)石膏一斤(50g)碎 甘草二兩(6g)炙 粳米六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熱生津。
[主治] 氣分熱盛證。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有力。
白虎湯
知母18克 石膏48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2克
1.熱甚而津氣耗損,背惡寒,脈洪大而芤者,加人參。
2.溫熱病氣血兩燔,見高熱煩渴,神昏谵語,抽搐等證,加羚羊角、犀角。
3.氣分熱甚,複有風寒外束者,加蔥白、豆豉、細辛。
4.胃火識盛,高熱煩躁,大汗出,口渴多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甚則谵語狂躁,或不識人,舌苔老黃起刺,脈弦數有力者,加大黃、玄明粉。
5.寒熱往來,寒輕熱重,心煩汗出,口渴引飲,脈弦數有力,加柴胡、黃芩、天花粉、鮮荷葉。
6.傷寒、溫病邪傳胃腑,燥渴身熱,白虎證具,其人胃氣上逆,心下滿悶者,去甘草、粳米,加半夏、竹茹。
7.白虎證,不惡寒但惡熱,自汗不解,心煩口渴,脈滑數有力,尿短紅赤,甚則煩熱昏狂,皮膚隐現斑疹,去甘草,加薄荷、荷葉、益元散、鮮竹葉、桑枝。
8.消渴證而見煩渴者,加天花粉、蘆根、麥門冬。
暈厥一症,雖然見于多種證候,但總的來說,不外乎虛實二證。實證者,大凡氣盛有餘,氣逆上沖,血随氣升,或氣逆挾痰,或暑邪郁冒,緻使清竅閉塞,發生暈厥。虛證者,多因氣血不足,清陽不展,血不上承,精明失養所緻。實證則形體壯實,氣壅息粗,口噤握拳,脈沉實或沉伏。虛證則體虛羸弱, 目陷無光,面白息微,汗出肢冷,舌淡,脈微或細數無力。(證治彙補。厥症): “厥而口噤牙閉者,實厥也。厥而口張自汗者,虛厥也。”實證暈厥,治宜祛邪醒神開竅;虛證暈厥,治在補養氣血以挽厥逆。
[文獻别錄]
(醫貫.主客辨疑):“有人平居無疾苦,忽如死人,身不動搖,默默不知人,目閉不能開,口噤不能言,或微知人,惡聞人聲,但如眩冒,移時方寤。此由出汗過多,血少氣并于血,,陽獨上而不下,氣壅塞而不行,,故身如死。氣過血還,陰陽複通,故移時方寤。名曰郁冒,亦名血厥.婦人多有之,宜 白薇湯、倉公散。”
(景嶽全書.厥逆):.“酒厥之證,即經所雲熱厥之屬也。….。.輕者猶自知人,重者卒而運倒,忽然昏愦,或躁煩,或不語,或痰涎如湧,或氣喘發熱,或咳嗽,或吐血。但察其大便幹燥,脈實喜冷者,此濕熱上壅之證,宜以抽薪飲之類,疾降其火。”
<證治彙補。厥症):“蚘厥者,其人素有食鱿在胃,又犯寒傷胃,或饑不得食。蛻求食而上攻,或外感證不應發汗而妄發其汗,以緻胃氣虛寒,蟲上入膈,舌幹口燥,漱水不咽,煩躁昏亂.手足厥冷,不醒人事,甚至吐蛻,宜理中安蚘湯。”
<景嶽全書.厥逆>;“色厥之證有二,一日暴脫,一曰動血也。凡色厥之暴脫者,必以其人本虛,偶因奇遇而悉力勉為者有之,或困相慕日久而縱竭情欲者亦有之,故于事後則氣随精去而暴脫不返,:宜急掐人中,……随速用獨參湯灌之,或灸氣海數十壯,以複陽氣,庶可挽回。”
(石室秘錄):“人有小解之時,忽然昏眩而倒者。亦陰陽之氣脫也。”
62.心 煩
心煩。是指心中煩熱郁悶之狀。又名煩心。(素問。五藏生成)雲:“心煩頭痛,病在鬲中,過在手巨陽少陰。”(素問.刺熱論):“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熱争則卒心痛,煩悶善嘔,頭痛面赤無汗。”說明了心煩病位和心煩多由心熱所緻。
心煩與懊依的區别是:前者心中煩熱郁悶不舒;後者為心中煩熱,悶亂不安,莫可言狀。
心煩與煩躁的區别是:兩者都有煩熱不舒,但煩躁還有手足躁擾不甯的他覺症狀。
常見證候
心陰虛火旺心煩:心煩心悸,失眠多夢,潮熱盜汗, 口渴顴紅,舌紅少津,脈細數。
心火熾盛心煩:心煩失眠,甚則狂亂,發熱口渴, 口舌生瘡,赤爛疼痛,面赤尿黃,大便幹結,舌紅苔黃,脈滑數。
血熱擾神心煩:心煩心悸,或躁擾不甯,或有谵語,身熱夜甚,渴不多飲,斑疹顯露,舌色深绛,少津少苔,脈細數。
暑濕熱郁心煩:心煩面垢,口渴身熱,神疲肢重,關節酸痛,汗出不徹,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陽明病胃腸燥熱心煩:心煩口渴,蒸蒸發熱,腹中脹滿,大便不通,或為谵語,或見發斑吐衄,口齒咽喉腫痛,舌紅苔黃,脈滑數。
心陰虛火旺心煩與心火熾盛心煩:二證病因大緻相同,多因内傷七情,五志化火,或六淫傳裡化火日久,或過食辛辣之品,陽熱内盛所緻。共同症狀為:心煩口渴,舌紅脈數。但心陰虛火旺,屬虛證陰不制陽,虛火内動,虛火擾神,心神失養,故見潮熱盜汗,顴紅,失眠多夢,心悸,脈細。而心火熾盛,是實證,其火既擾心神,又循經走竅,内盛于口舌,故見發熱,失眠或狂亂,面赤,大便幹,口舌生瘡、赤爛疼痛,脈滑數。治法:心陰虛火旺心煩用滋陰養血,補心安神法,方選天王補心丹;
天王補心丹
人參1.5克(焗服) 酸棗仁3克 當歸3克 生地12克 柏子仁3克 麥門冬3克 天門冬3克 遠志1.5克 北五味子3克 白茯苓1.5克 丹參1.5克 元參1.5克 桔梗1.5克 燈心草1.5克
1.失眠較重者,可酌加龍骨、磁石等以增碁 重鎮安神之效;
2.如心悸怔忡,睡眠不安,可酌加龍眼肉、夜交藤以加強養心安神之效;
3.如有遺精滑洩,可酌加金櫻子、芡實、牡蛎等以固腎澀精。
天王補心丹
(《校注婦人良方》卷6)
[組成] 人參去蘆 茯苓 玄參 丹參 桔梗 遠志各五錢(各15g) 當歸(酒
浸) 五味子 麥門冬(去心) 天門冬 柏子仁 酸棗仁(炒)各一兩(各30g) 生地黃四兩(120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為衣。每服二、三十丸(6—
9g),臨卧,竹葉煎湯送下(現代用法:上藥共為細末,煉蜜為小丸,用朱砂水飛9—
15g為衣。每服6—9g,溫開水送下,或用桂圓肉煎湯送服。亦可改為湯劑,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滋陰清熱,養血安神。
[主治] 陰虛血少,神志不安證。心悸失眠,虛煩神疲,夢遺健忘,手足心熱,口
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而數。
心火熾盛心煩用瀉火清心法,方選涼膈散或導赤散。
涼膈散
連翹6克 酒大黃3克 芒硝3克 甘草3克 栀子1.5克 黃芩1.5克 薄荷1.5克 竹葉7片 生蜂蜜1匙
1.若上焦熱重,心胸煩熱者,重用栀子,加天花粉。
2.心經熱盛,口舌生瘡者,加黃連、地骨皮。
3.咽喉紅腫痛甚,壯熱,煩躁欲飲,大便不燥者可去芒硝、大黃,加石膏、桔梗、山豆根、闆藍根。
4.吐衄不止,加鮮茅根、鮮藕節。
涼 膈 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6)
[異名] 連翹飲子(《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6)、連翹消毒散(《外科心法》卷7)。
[組成] 川大黃 樸硝 甘草熾各二十兩(各9g) 山栀子仁 薄荷葉去梗 黃芩各十兩(各5g) 連翹二斤半(18g)
[用法] 上藥為粗末。每服二錢(6g),水一盞,人竹葉7片,蜜少許,煎至七分,
去渣,食後溫服。小兒服半錢,更随歲數加減服之。得利下住服。
[功用] 瀉火通便,清上瀉下。
[主治] 上、中二焦火熱證。煩躁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煩熱,口舌生瘡,咽喉腫
痛,睡卧不甯,谵語狂妄,便閉溲赤,或大便不暢,舌紅苔黃,脈滑數。
導赤散
生地5克 竹葉5克 木通5克 甘草梢5克
1.若心火較盛,可加黃連。
2.心熱移于小腸,小便不通,可加車前子、赤茯苓。
導 赤 散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異名] 導赤湯(《外科證治全書》卷5)。
[組成] 生地黃 生甘草 木通各等分(各6g)
[用法] 上藥為末。每服三錢(9g),水一盞,人竹葉同煎至五分,食後溫服。
[功用] 清熱,利水。
[主治] 心經火熱證。心胸煩熱,口渴面赤,意欲飲冷,以及口舌生瘡;或心熱移
于小腸,症見小溲赤澀刺痛,舌質紅,脈數。
血熱擾神心煩與陽明胃腸燥熱心煩:二證皆為實證、熱證,都有心煩口渴,發熱,谵語,斑疹吐衄等實熱的症狀。二者區别是:血熱擾神心煩是由溫熱邪氣,侵入營血,心神被擾,故,心煩伴心悸兼見身熱夜甚,斑疹,舌深绛,少津少苔,脈細數。陽明病胃腸燥熱心煩是由于熱邪與燥屎内結,燥熱之邪挾濁上沖心胸而緻心煩,兼見蒸蒸發熱,腹中脹滿,大便不通,口齒咽喉腫痛。前者治宜清營透熱,養陰活血,清營湯主之;
清 營 湯
(《溫病條辨》卷1)
[組成] 犀角三錢(2g) 生地黃五錢(15g) 元參三錢(9g) 竹葉心一錢(3g) 麥
冬三錢(9g) 丹參二錢(6g) 黃連一錢五分(Sg) 銀花三錢(9g) 連翹二錢(6g)連心用
[用法] 上藥,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功用] 清營解毒,透熱養陰。
[主治] 熱人營分證。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谵語,目常喜開或喜閉,口渴或
不渴,斑疹隐隐,脈細數,舌绛而幹。
後者當緩下熱結,調胃承氣湯主之。
調胃承氣湯(《傷寒論》) 大黃四兩(12g)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兩(6g)炙 芒
硝半升(9g)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溫頓服之,
以調胃氣。功用:緩下熱結。主治:陽明腑實證。大便秘結,蒸蒸發熱,濺然汗出,口
渴心煩,腹痛脹滿,舌苔正黃,脈滑數。
本方即大承氣湯去枳、樸加甘草而成,為治陽明腑實證的緩下劑。熱蒸于裡,氣蒸
于外,故蒸蒸發熱,濺然汗出;胃家實熱上擾,故口渴心煩;燥熱内結,氣滞不暢,則
腹痛脹滿,大便秘結。因其病機主要為燥熱内結,而脹滿之證亦是由内結所緻,故僅用
大黃、芒硝以瀉熱結,而不用消除痞滿之枳實、厚樸,使内結消,則脹滿除;配以甘草
者,是緩中調胃,使洩下而不傷正氣也。合之,共奏洩下燥實,調和胃氣之功。是為緩
下熱結之劑。需要指出的是:本方既有硝、黃,且原方芒硝用量大于大承氣湯,何以不
稱峻下劑而曰緩下劑?因為硝、黃配伍枳實、厚樸,其攻下之力始強,本方雖用大黃、
芒硝,但無枳實、厚樸的行氣破滞,因而瀉下之力較弱,且配伍甘草,更能緩和硝、黃
瀉下之性,使其留在胃腸緩緩發揮瀉熱潤燥的作用。王子接雲:“以甘草緩大黃、芒硝,
留中洩熱,故曰調胃”(《绛雪園古方選注》卷上)。
暑濕熱郁心煩:是由于暑濕之邪交阻内蘊,郁于經絡,經氣痹阻。暑熱内擾則心煩,口渴,身熱,神疲。濕性粘滞重着,阻礙氣機,故見面垢,肢重,關節酸痛,汗出不徹。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濕熱之象。治宜清暑益氣,除濕健脾,方用東垣清暑益氣湯。
清暑益氣湯
西洋參5克 石斛15克 麥冬9克 黃連3克 竹葉6克 荷梗15克 知母6克 甘草3克 粳米15克 西瓜翠衣30克
1.若暑熱較盛,可酌加石膏、金銀花、連翹等以清熱;
2.若津氣耗傷較重,黃連可酌減,西洋參、石斛、麥冬等益氣生津之品可加量;
3.小兒夏季熱,久熱不退,煩渴體倦,屬于氣津不足者,可去黃連加入白薇、地骨皮以養陽退熱;
4.若兼濕濁,麥冬、知母等亦當酌減;
5.若汗多,可加糯稻根、浮小麥以收斂止汗。
清暑益氣湯
(《溫熱經緯》卷4)
[異名] 王氏清暑益氣湯(《中醫方劑學講義》南京中醫學院主編)。
[組成] 西洋參(5g) 石斛(15g) 麥冬(9g) 黃連(3g) 竹葉(6g) 荷梗
(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原方未著分量,據統編教材《方劑學》4版補)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暑益氣,養陰生津。
,[主治] 暑熱氣津兩傷證。身熱汗多,口渴心煩,小便短赤,體倦少氣,精神不振,脈虛數。
心陽虛陰盛心煩:多由久病體虛,老年髒氣虛衰,或素體禀賦不足引起心陽虛,不能溫化水飲所緻。辨證時以心煩或躁擾不甯,身冷惡寒,脈沉細為特征。治宜溫補心陽,安神除煩,方選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 ,或合用幹姜附子湯。
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桂枝3g 炙甘草6g 牡蛎6g 龍骨6g
上4味,以水1000ml,煮取500ml,去滓,溫服160ral,每日3次。
(功效}溫複心陽,安神除煩。
(主治)心悸,煩躁不甯,苔白潤,脈虛數。
(臨證加減)
L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加味治療心髒早搏:治療方法:益
氣溫陽,安神定悸,活血通脈。藥用桂枝lOg,龍骨15g,牡蛎
20g,炙甘草log,紅參lOg,丹參15g,苦參lOg。氣虛加黃芪
以助益氣扶正;胸悶痛者加全瓜蒌、薤白等,以寬胸理氣止痛;
兼痰濕者加炙遠志,法半夏等化痰之藥物。每日工劑,水煎,分
2次溫服,服藥期間停服西藥及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2。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加味治療室性早搏:藥用桂枝、茯
苓,茯神各lOg,炙甘草、太子參各15g,大棗5枚,遠志6g,
生龍骨、生牡蛎、珍珠母各30g(先煎)。陽虛加淡附子;心悸
甚,早搏頻發用紅參代太子參,炙甘草加倍;咽中不适,舌尖紅
加黃芩或知母;胸悶喜太息加旋覆花、廣郁金;失眠加丹參、炒
棗仁。每日1劑,水煎服,2個月為1個療程。
3.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藥用桂枝
lOg,炙甘草20g,生龍骨、生牡蛎各30g。陽虛氣弱加炙黃芪、
太子參、檀香、丹參;陽虛水泛加生黃芪、澤瀉、防己、益母
草;陽虛寒凝加全瓜蒌、薤白、細辛,陰陽兩虛加天花粉、麥
冬、黑附子、山楂;氣陰兩虛或夾濕熱桂枝減為6g,加太子參、
苦參、生地、丹參;心動悸甚,生龍骨、生牡蛎各用至45g;短
氣、乏力甚,炙黃芪、太子參加至30g,胸悶甚,加桔梗、枳
實;胸痛甚加速效救心丸舌下含服。每日l劑,水煎服,60日為l個療程。
4.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治療老年中風。辨證施治:急性期,
中經絡,多見神志清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四肢麻木,言語
不清,舌苔白膩,脈象弦滑,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加鈎藤、天
麻、地龍、半夏,若頭目眩暈、四肢抽搐加石決明;中髒腑,閉
證,多為突然昏仆,兩手握緊,肢體拘急,牙關緊閉,抽搐鼾
睡,溲黃便秘,舌苔黃膩,脈象弦數,方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
加石菖蒲、郁金、鈎藤、天麻、地龍、半夏;脫證,症見不省人
事,目合口開,手撒,二便失禁,脈象細數,用桂枝甘草龍骨牡
蛎湯加麥冬、紅參、五味子。恢複期,症見肢體酸軟,偏枯不
用,舌強語謇,方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加當歸、黃芪、地龍、全蠍、牛膝、杜仲、枸杞子、狗脊。
5。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藥用桂枝、
甘草各lOg,龍骨、牡蛎(均先煎)各20g。肝郁痰結加柴胡、
浙貝母;陰虛陽亢加麥冬、元參、珍珠母;氣陰兩虛加參須、黃
精;頸腫加夏枯草、山慈菇;眼突加菖蒲、白芥子;心悸加茯
神;多汗加浮小麥。每日工劑,水煎服,30日為1個療程。
6.加味桂枝龍牡湯治療功能性不射精:藥用桂枝lOg,白芍
lOg,生姜lOg,大棗20g,生甘草5g,生龍牡各30g,炒蜂房15g,
急性子lOg,懷牛膝15g。每天工劑,水煎分2次空腹時服。偏陽
虛者加仙靈脾15g,肉苁蓉log;偏陰虛者加生地15g,玄參15g,
減少桂枝、生姜用量;氣虛者加黃芪15g,黨參工0g;血虛者加熟
地15g,當歸工0g;血瘀者加地鼈蟲lOg,莪術15g;肝郁者加柴胡
lOg,路路通15g;濕熱者加車前子15g,川柏lOg。1個月為一療程,可連續治療數個療程。
幹姜附子湯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幹姜3g 生附子9g
上2味,以水600ml,煮取200ml,去滓,一次服。
(功效)救急回陽。
(主治)
主證: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身無大熱,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
副證:舌質淡苔薄白,或見面色赤。
(臨證加減)
1。腹痛:若但腹中切痛者,本方生姜代幹姜。
2.陰盛格陽:身冷,脈沉微,煩躁不飲水,本方加人參以治之。
3.本方合生脈散加車前子、茯苓治心衰水腫。
4。本方加人參治無根之火。症見惡熱目赤,煩渴引飲,脈七八至,按之則散,此無根之火也。[李東垣]
5.幹姜附子湯的臨床應用:本方用于治療心衰水腫、肝硬
化腹水、腎炎水腫、感染性休克、低血糖眩星、低血壓眩墾、美
尼爾氏綜合征偏于陽虛型者。治療休克及低血壓時,常與生脈飲
合用,其效更佳。[傷寒論臨床研究.北京;科技文獻出版社,1983:861
6。本方用生姜代幹姜。治痰冷癖氣,胸滿短氣,嘔吐,頭
痛,飲食不消化,一切虛寒證,并皆治療,名姜附湯。
總之,心煩是自覺症狀,多由熱緻,但也有因于寒者。可見于外感、内傷多種病症。臨證首先要辨别虛實寒熱,治療時分清主次緩急。
[文獻别錄]
(傷寒論):“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卧,黃連阿膠湯主之。”
黃連阿膠湯
(《傷寒論》)
[異名] 黃連雞子湯(《傷寒指掌》卷4)。
[組成] 黃連四兩(12g) 黃芩二兩(6g) 芍藥二兩(6g) 雞子黃二枚(2枚)
阿膠三兩(9g)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納膠烊盡,小冷,内雞子
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現代用法:先煎前三味,去渣取汁,阿膠烊化,待
稍冷,再人雞子黃攪勻,分2次服)。
[功用] 滋陰降火,除煩安神。
[主治] 少陰病陰虛火旺。心神不安證。心中煩熱,失眠,口幹咽燥,舌紅苔少,脈細數。
<類證治裁。煩躁):“傷寒熱在表而煩,宜散,桂枝湯。在裡而煩,宜下,承氣湯。在半表半裡而煩,宜和,小柴胡湯。在胸膈以上而煩,宜吐,栀子豉湯。
栀子豉湯
栀子14克 香豉12克
1.熱郁氣滞較甚,可加郁金、瓜蒌、枳殼。
2.熱甚加連翹、黃苓。
3.濕熱郁阻,可加厚樸、石菖蒲。
4.郁火疼痛可合金鈴子散。
若嘔惡,加竹茹、半夏。
栀子豉湯
(《傷寒論》)
[異名] 栀子香豉湯(《傷寒總病論》卷3)、香豉栀子湯(《傷寒總病論》卷3)、栀
子湯(《聖濟總錄》卷40)、加減栀子湯(《雲岐子注脈訣并方》)、栀子豆豉湯(《證治準
繩。幼科》)卷5)、栀豉湯(《壽世保元》卷2)。
[組成] 栀子十四個(9g)擘 香豉四合(6g)綿裹
[用法] 上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
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功用] 清宣郁熱,除煩止躁。
[主治] 傷寒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甚者反複颠倒,心中懊侬,胸脘痞悶,
饑不能食,舌苔薄黃膩,脈數。
其陰寒而煩,則有惡寒蜷卧及下利厥逆、吐鱿之症,宜溫,溫用四逆湯,鱿用烏梅丸。”“如内傷陰虛火動而煩,宜生脈散加生地黃、熟地黃、茯神、棗仁。或不得卧而煩,朱砂安神丸。”
朱砂安神丸 ,
(《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
[異名] 安神丸(《蘭室秘藏》卷下)、朱砂丸(《普濟方》卷工6)、黃連安神丸(《保嬰撮要》卷13)、安寝丸(《胎産指南》卷8)。
[組成] 朱砂另研,水飛為衣五錢(15g) 甘草五錢五分(16g) 黃連去須淨,酒洗
六錢(18g) 當歸去蘆二錢五分(7g) 生地黃一錢五分(5g)
[用法] 上藥除朱砂外,四味共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以朱砂為衣。
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津唾咽下,食後。或用溫水、涼水少許送下亦得(現代用法:以
上五味,朱砂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其餘四味研成細末,過篩,和勻,煉蜜為丸,每服
6—9g,睡前溫開水送下。亦可作湯劑,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減,朱砂水飛,藥湯送服)。 :
[功用] 鎮心安神,清熱養血。.
[主治] 心火上炎,陰血不足證。心神煩亂,怔忡,失眠多夢,舌尖紅,脈細數。
63.煩 躁
煩躁是指心中煩熱不安,急躁易怒,手足動作或行為舉止躁動不甯。
煩躁之名始見于(内經)。煩與躁實屬兩證,煩是患者自覺心中煩悶不舒,情緒不安,為自覺症狀。曆代醫籍記載的“煩滿”、“心煩”、“火煩”、“虛煩”、“微煩”、“暴煩”等均屬煩的範疇;躁是指患者表現出動作行為躁擾不甯或言語多而缺乏頭緒,為客觀表現,“躁擾”、“躁動”、“躁狂”等皆屬躁的範疇。臨床兩者常同時并見,故稱“煩躁”。若隻煩不躁者,可參見“心煩”及“五心煩熱”等有關條目
常見證候
表寒郁熱煩躁:惡寒發熱,無汗煩躁,頭身疼痛,口渴,舌紅苔白兼黃,脈浮緊。
少陽郁熱煩躁:寒熱往來,胸脅滿悶,口苦,咽幹, 目眩,煩躁多言,驚惕不安,周身困重,不可轉側,小便不利,苔薄黃,脈弦或弦數。
陽明腑實煩躁:壯熱煩躁,汗出口渴,腹硬滿疼痛,呼吸氣粗,小便黃赤,大便幹結或熱結旁流,甚則神昏谵語,喜涼惡熱,舌紅苔黃燥,脈洪大或滑數。
氣分熱盛煩躁:壯熱不退,煩躁不甯,汗出,胸膈灼熱,唇焦咽燥,口渴欲飲,小便黃,大便秘結,舌紅少津,苔黃燥,脈洪大。
熱入營血煩躁:身熱夜甚,煩躁不寐,甚或發狂,斑疹透露,吐血衄血,或尿血便血,舌質紅绛無苔,脈細數。
痰火内擾煩躁:身熱面赤,胸悶氣急,煩躁不寐,痰黃粘稠,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瘀血内結煩躁:心煩躁擾不甯,面唇青紫,眼窩黯黑,皮膚青紫或有瘀斑,心胸刺痛,或少腹硬滿疼痛,小便自利,大便色黑易解,舌質紫暗有瘀點,脈沉澀或結代。
心血不足煩躁:心煩不寐,易驚易醒,多思善慮,心悸膽怯,頭暈乏力,面色無華,舌淡苔薄白,脈細。
陰虛火旺煩躁:虛煩不寐,躁擾不甯,心悸怔忡,健忘多夢,腰膝酸軟,顴紅唇赤,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咽幹口燥,尿黃便幹,舌紅少苔,脈細數。
表寒郁熱煩躁與少陽郁熱煩躁:二證皆為外邪侵襲,熱郁于内所緻。但表寒郁熱煩躁,乃外有風寒閉遏,内有陽熱不伸,故既有發熱,惡寒,身痛,無汗,脈浮緊的表寒證,又有煩躁、苔白兼黃等郁熱内擾之象。而少陽郁熱煩躁,證屬半表半裡,煩躁兼有胸脅滿悶,小便不利,驚惕不安,肢體困重,不能轉側。表寒郁熱煩躁,治在外解風寒,内清郁熱,方用大青龍湯。
大青龍湯
麻黃12克(包) 桂枝6克 炙甘草6克 杏仁6克 生姜9克 大棗10枚 石膏18克
1.表寒不甚的,可酌減麻黃之量
2.裡熱重而身熱甚,煩躁口渴明顯者,加石膏
3.若兼喘咳,咯痰清稀,增加杏仁,并加入半夏、蘇子、桑白皮
4.若兼浮腫,小便不利,加桑白皮、葶苈子、茯苓、豬苓
大青龍湯
(《傷寒論》)
[異名] 甘草湯(《聖濟總錄》卷13)。
[組成] 麻黃去節六兩(12g) 桂枝二兩(6g) 甘草炙二兩(6g) 杏仁去皮尖四
十粒(6g) 石膏如雞子大碎(18g) 生姜三兩(9g) 大棗十二枚擘(3g)
[用法]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
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複服,汗多亡
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功用] 發汗解表,兼清裡熱。
[主治]
1.外感風寒,裡有郁熱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煩躁,口渴,脈浮緊。
2,溢飲。身體疼重,或四肢浮腫,惡寒身熱,無汗,煩躁,脈浮緊。
少陽郁熱煩躁,治在和解少陽,清熱鎮驚,方用柴胡加龍骨牡蛎湯。
柴胡加龍骨牡蛎湯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柴胡12g 龍骨4.5g 黃芩4.5g
生姜5g 鉛丹4.5g 人參4.5g 桂枝4。5g 茯苓4.5g
半夏6g 大黃6g 牡蛎4。5g 大棗6枚
上12味,以水1600ml,煮取800ml,加大黃切如棋子大,
更煮一二沸,去滓,溫服200ml。大黃應後下為合法。
(功效)和解少陽,化飲安神.
(主治)
主證:發熱。胸脅苦滿,煩躁谵語,驚惕不安,不便不利,
苔黃津少舌質紅,紅弦數,或沉緊。
副證:一身盡重,轉側不利,或眩暈、耳鳴、失眠、易怒,
或狂躁、夜遊,或心悸亢進,或便秘。
(臨證加減)
1.柴胡加龍骨牡蛎湯的臨床應用:本方适用于陽虛飲結及肝
膽失調,症狀表現為悸、驚、癫、痫。方内使用柴胡部分的目的
有三:由少陽證加劇轉化而來的煩驚、谵語或癫痫等症;病程中
出現柴胡證的某些症狀;具有柴胡證的體質因素。方中柴胡分量
應為柴胡湯折半量。該方運用靈活掌握。
2.柴胡加龍骨牡蛎湯的臨床研究:綜述國内外近年來應用
本方的臨床研究概況,對癫痫、高血壓引起的耳鳴、甲亢、眩
暈、圓形脫發、不寐等病症均有療效。認為凡屆神經精神方面的
病态,屬熱證實證,或偏熱偏實證,用他藥無效,均可用本方觀
察治療。另外,對持續發熱。夜尿症、神經性心悸、慢性腎炎、
子宮内膜炎、産後胸滿動悸、心辦膜病的心悸氣短、遺精、陽痿
等,亦有一定療效。[浙江中醫雜志,1980,c2,,287]
3.柴胡加龍骨牡蛎湯治療神經精神疾病;本組包括神經衰
弱,更年期綜合征,心血管、胃腸神經官能症,神經精神緊張綜
合征,單純性精神病。藥用柴胡、制半夏、杭白芍各工2—15g,
黃芩9~12g,黨參15~--20g,炙甘草、川芎、五味子各9g,淡
幹姜6~--9g,大棗、棗仁各12g,龍骨15~-30g,牡蛎、夜交藤
各30g。心煩失眠多夢加茯神、柏子仁;心悸加丹參、川連、代
赭石、靈磁石;汗出盜汗加浮小麥、麥冬;口臭便幹加蒲公英、
瓜蒌仁、蠶砂、大黃、升麻;納呆加山楂、炒谷麥芽;脅脹痛加
枳殼、香附;髒躁加浮小麥;遺精畏寒加桂枝;狂躁便秘加膽南
星、廣郁金、竹茹、菖蒲,或用礞石滾痰丸、牛黃清心丸等。每
B 1劑,水煎,分3次服,療程長可研粉沖服.7日為1個療
程,療程間隔2日。
4。柴胡加龍骨牡蛎湯治療躁狂型精神病:基本方為磁石
lOOg(先煎),生龍骨、生牡蛎各30g(先煎),茯苓25g,柴胡
18g,黃芩、半夏、太子參、菖蒲、郁金各15g,桂枝12g,大
黃、生姜、大棗各lOg。每日工劑,水煎服。緩解期用上方去磁
石,加朱砂20g,共研末,和蜜為丸,每丸約lOg,每次1丸,
每日3次El服,連用1—3個月。
5.柴胡加龍骨牡蛎湯治療精神分裂症:使用本方治療本病以
口苦、心煩、胸脅苦滿、脈弦為辨證要點。藥用柴胡9~12g,黃
芩6—9g,桂枝5"--8g,雲苓、黨參、生姜各10g,龍骨、牡蛎、
半夏各12g,大黃、菖蒲、遠志各6g,大棗6枚。視症加減,每日
1劑,水煎服;禁辛辣刺激食物。
6.柴胡加龍骨牡蛎湯化裁治療狂證:藥用柴胡24g,茯苓、
生龍骨、生牡蛎各30g,桂枝6g,黃芩9g,半夏工2g,黨參
15g、大棗6枚,大黃6--15g,鉛丹4.5g,鐵鏽30~-60g。不寐
加朱砂、琥珀;煩悶加菖蒲、郁金;痰熱加膽南星、天竺黃、礞
石;痰阻胸膈配用瓜蒂散或明礬。每日l劑,水煎服。肝腎功能
異常、年老體弱、中毒性精神病不用鉛丹;一般用藥中病即止。
7.新制柴胡湯治療精神分裂症:新制柴胡湯,即柴胡加龍
骨牡蛎湯合癫狂夢醒湯。
注:癫狂夢醒湯:桃仁、柴胡、香附、木通、赤芍、半夏、
大腹皮、青皮、陳皮、桑白皮、蘇子、甘草.
8.柴胡加龍骨牡蛎治療夜遊症:用本方治療夜遊症而取效,
并指出柴胡加龍骨牡蛎湯治療神經系統疾患中醫病理屬于陽虛飲
結和肝膽失調,在症狀上以悸(心悸亢進和心下、臍下、胸腹的
悸動)、癫(狂躁、神志異常,、痫《抽搐失神,、驚(易驚、恐
懼、精神不安)為主要特征。CN江中醫雜志,1964,t,,:19]
9.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的中醫治療:采用柴胡加龍骨牡蛎湯
或炙甘草湯配合西藥他巴唑治療甲亢,待甲狀腺腫大和突眼症狀
緩解後,隻服中藥至各種症狀消除。m方0臨床,1975,c2,:19]
10.柴胡加龍骨牡蛎湯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柴胡加龍骨牡
蛎湯對甲亢實證用本方緩解症狀以治标,效果滿意。在症狀緩解
後,繼之以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軟堅以治本,據稱療效穩定。本
人體會到治療甲亢必從治肝人手,确系經驗之談。[新醫藥學雜志,1998,(1):29]
11.柴胡加龍骨牡蛎湯治療遺精:遺精病人,初起多為陰虛
火旺,心腎不交;或濕熱下注,擾動精室;或勞傷心脾,氣不攝
精。遺精日久,則精虧液耗過多,陰損及陽、陰陽并虛。多證見
少寐多夢,頭暈目眩,心煩,心悸怔忡,健忘,身倦乏力;或脘
腹痞滿,食少便溏,小便赤澀或渾濁,腰膝酸軟,久則形寒肢
冷,面色枯槁,精冷或見陽痿。治療以柴胡加龍骨牡蛎湯潛陽人
陰,交通心腎,收斂浮越之陽,固澀遺洩之精。該方組合有度.
結構嚴謹,寒溫并用,攻補兼施,用之則錯雜之證可除。[中醫雜志,1993,(9):523]
12。柴胡加龍骨牡蛎湯加味治療高脂蛋白質血症:用本方。痰
濕型加茯苓、白術、半夏、木香、澤瀉、砂仁;肝郁氣滞型加枳
殼、白芍、郁金、元胡、當歸;肝郁脾虛型加枳殼、白芍、元胡、
佛手幹、黨參、茯苓.每日工劑水煎服。[福建中醫藥,1997,t4,,12]
陽明腑實煩躁、氣分熱盛煩躁與熱入營血煩躁:均為實熱之證,多見于外感熱病。陽明腑實煩躁,多因熱與燥屎相搏結,腑氣不通所緻。其辨證要點為壯熱煩躁,大便秘結,腹滿疼痛。氣分熱盛煩躁,則因燥熱充斥内外而緻。其辨證要點為大熱,大渴,大汗,脈洪大。熱入營血煩躁,常因氣分病邪不解,邪熱内陷營血,故有熱竄血絡(發疹發斑),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表現。其辨證要點為:煩躁不甯,斑疹透發,失血,舌質紅绛。熱入陽明腑實煩躁,治宜清熱生津,峻下熱結。方選大承氣湯加減。
大承氣湯
(《傷寒論》)
[組成] 大黃四兩酒洗(12g)' 厚樸八兩去皮,炙(24g) 枳實五枚炙(12g) 芒硝三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黃,更煮取二升,去
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現代用法:水煎,大黃後下,芒硝溶服)。
、 [功用蔔峻下熱結。
[主治]
1.陽明腑實證。大便秘結,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潮
熱谵語,手足濺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象沉實。
2.熱結旁流證。下利清水,色純青,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幹燥,脈象滑數。
3..裡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
氣分熱盛煩躁,治宜洩熱除煩,方用白虎湯加減。
白虎湯
知母18克 石膏48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2克
1.熱甚而津氣耗損,背惡寒,脈洪大而芤者,加人參。
2.溫熱病氣血兩燔,見高熱煩渴,神昏谵語,抽搐等證,加羚羊角、犀角。
3.氣分熱甚,複有風寒外束者,加蔥白、豆豉、細辛。
4.胃火識盛,高熱煩躁,大汗出,口渴多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甚則谵語狂躁,或不識人,舌苔老黃起刺,脈弦數有力者,加大黃、玄明粉。
5.寒熱往來,寒輕熱重,心煩汗出,口渴引飲,脈弦數有力,加柴胡、黃芩、天花粉、鮮荷葉。
6.傷寒、溫病邪傳胃腑,燥渴身熱,白虎證具,其人胃氣上逆,心下滿悶者,去甘草、粳米,加半夏、竹茹。
7.白虎證,不惡寒但惡熱,自汗不解,心煩口渴,脈滑數有力,尿短紅赤,甚則煩熱昏狂,皮膚隐現斑疹,去甘草,加薄荷、荷葉、益元散、鮮竹葉、桑枝。
8.消渴證而見煩渴者,加天花粉、蘆根、麥門冬。
白 虎 湯
(《傷寒論》)
[組成] 知母六兩(18g)石膏一斤(50g)碎 甘草二兩(6g)炙 粳米六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熱生津。
[主治] 氣分熱盛證。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有力。
熱入營血煩躁,治宜透營轉氣,清熱涼血。方用清營湯,或犀角地黃湯。
清 營 湯
(《溫病條辨》卷1)
[組成] 犀角三錢(2g) 生地黃五錢(15g) 元參三錢(9g) 竹葉心一錢(3g) 麥
冬三錢(9g) 丹參二錢(6g) 黃連一錢五分(Sg) 銀花三錢(9g) 連翹二錢(6g)連心用
[用法] 上藥,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功用] 清營解毒,透熱養陰。
[主治] 熱人營分證。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谵語,目常喜開或喜閉,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脈細數,舌绛而幹。
犀角地黃湯
赤芍12克 地黃24克 丹皮9克 犀角3克(磨汁沖服)(無犀角可水牛角60-120克代,并先煎2小時)
1.若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熱燔血分,瘀熱互結,加大黃、黃芩。
2.郁恕而挾肝火者,加柴胡、黃芩、栀子。
3.若吐血者,加側柏葉、茅根、三七。
4.衄血者,加茅根、黃芩。
5.便血者,加槐花、地榆。
6.因血者,加茅根、小薊。
7.發斑者,加青黛、紫草。
犀角地黃湯(芍藥地黃湯)
(《小品方》,錄自《外台秘要》卷2)
[異名] 地黃湯(《傷寒總病論》卷3)、解毒湯(《小兒衛生總微論》.卷8)、解毒散
(《楊氏家藏方》卷19),。 .
[組成] 芍藥三分(12g) 地黃半斤(24g) 丹皮一兩(9g) 犀角屑一兩(3g)
[用法] 上切。以水一鬥,煮取四升,去滓,溫服一升,一日二、三次。
[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主治]
1.熱人血分證 身熱谵語,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脈細數,或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2.熱傷血絡證 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紅绛,脈數。
痰火内擾煩躁與瘀血内結煩躁:痰火内擾煩躁,多因痰留日久,郁而化熱,或情志不遂,氣郁化火,或外感時邪,化熱化火,灼津煉液,聚生痰濁,痰火互結,擾及神明。瘀血内結煩躁,則因熱邪羁留,深入血絡,血行不暢,瘀阻心竅;或血瘀日久,郁而化熱,熱壅血瘀,上擾神明。二者同屬實證,但臨床表現各異。痰火内擾煩躁,表現為心中煩熱,躁擾不甯,痰黃粘稠,氣急喘滿,身熱面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瘀血内結煩躁,則兼見面色晦暗,面唇色青,腹部結塊,硬滿疼痛,皮膚青紫,或有瘀斑,舌質紫黯等症。前者治在清化熱痰,方用溫膽湯加黃連、黃芩之類。
溫膽湯
半夏6克 陳皮15克 茯苓4.5克 炙甘草3克 竹茹6克 枳實6克 生姜15克 紅棗1枚
1.若心中煩熱者,加黃連、麥冬以清熱除煩;
2.口燥舌幹者,去半夏,加麥冬、天花粉以潤燥生津;
3.癫痫抽搐,可加膽星、鈎藤、全蠍以熄風止痙。
溫 膽 湯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9) .
[組成] 半夏湯洗七次 竹茹 枳實麸炒,去瓤各二兩(各6g) 陳皮三兩(15g)甘草炙一兩(3g) 茯苓一兩半(4.5g)
[用法] 上锉為散。每服四大錢(12g),水一盞半,加生姜五片,大棗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現代用法:加生姜5片,棗l枚,水煎服)。
[功用] 理氣化痰,清膽和胃。
[主治] 膽胃不和,痰熱内擾證。心煩不寐,觸事易驚,或夜多異夢,眩悸嘔惡,或癫痫。
後者治在活血祛瘀,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
血府逐瘀湯
當歸9克 生地9克 桃仁12克 紅花9克 枳殼6克 赤芍6克 柴胡3克 甘草6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紅花,加乳香、沒藥、烏藥、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黃、五靈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緻肝腫脅痛者,加丹參、郁金、土鼈蟲、九香蟲;
5.瘀積肝脾腫硬者,加三棱、莪術、大黃或水蛭、土鼈蟲等;
6.血瘀經閉、痛經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澤蘭等以活血調經止痛。
血府逐瘀湯
(《醫林改錯》卷上)
[組成] 當歸三錢(9g) 生地三錢(9g) 桃仁四錢(12g) 紅花三錢(9g) 枳
殼二錢(6g) 赤芍二錢(6g) 柴胡一錢(3g) 甘草二錢(6g) 桔梗一錢半(4.5g)川芎一錢半(4.5g) 牛膝三錢(9g)
[用法] 水煎服。 。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證。胸痛、頭痛Et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
止,或内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易怒,人暮潮熱,唇黯或兩目黯黑,舌黯紅或有瘀斑,脈澀或弦緊。
心血不足煩躁與陰虛火旺煩躁:心血不足煩躁,多因憂思氣結而傷脾,脾失健運而氣血化源不足,血虛則不能養心;或因終日操勞,耗傷心脾,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心失所養,神失所藏則煩躁。陰虛火旺煩躁,乃因久病傷陰,或七情内傷,或年老體衰,腎陰不足,水虧火旺,上擾心神所緻。兩證均為虛證,區别在于有無虛熱之症狀。心血不足煩躁,以面色無華,心煩不寐,心悸,舌淡苔薄白,脈細為辨證要點。陰虛火旺煩躁以明顯的陰虛内熱症狀為特征,如潮熱盜汗,顴紅唇赤,口幹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前者治宜補養心脾,甯心安神,方用歸脾湯加阿膠等。
歸脾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炒酸棗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黃芪3克 遠志3克 木香1.5克 當歸3克
龍眼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如果脾虛發熱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止血;
3.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榈炭以清熱止血。
歸 脾 湯
, (《正體類要》卷下) .
[異名] 歸脾散(《古今醫鑒》卷8)、加味歸脾湯(《古今醫鑒》卷u)、歸脾飲(《痘學真傳》卷7)、歸脾養營湯(《瘍科心得集》卷上)。
[組成] 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各3g)木香五分(].5g) 甘草炙三分(1g) 人參一錢(3g)
[用法]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
[功用]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0
2.脾不統血證 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脈細弱。
後者治宜滋陰降火,方用知柏地黃丸
。
知柏六味地黃丸
山萸肉6克 山藥6克 熟地12克 丹皮4.5克 澤瀉4.5克 茯苓4.5克 鹽知母5克 鹽黃柏5克
總之,煩躁一症,不外虛實兩端。屬實者,多由邪熱、痰火、瘀血為患;屑虛者,多為心血不足,陰虛火旺。然不論虛實諸證,又多與心經有火有關。心藏神,主神明,神明被心火所擾,則煩躁不甯。<雜病源流犀燭)雲:“煩躁,心經火熱病也。”其治療當以清熱瀉火為主,火平則心神安甯,煩躁即愈。
[文獻别錄]
<素問。至真要大論):“少陰之勝,心下熱,善饑,臍下反動,氣遊三焦,炎暑至,木乃津,草乃萎,嘔逆躁煩,腹滿痛溏洩,傳為赤沃”,“少陽司天,火淫所盛,則溫氣流行,金政不平。民病頭痛,……煩心胸中熱。”
(素問。氣交變大論): “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洩食減,體重煩冤。”
(金匮要略.肺痿肺癰咳嗽病脈證并治>:“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
(金匮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卧,煩而躁,其人陰腫。”
(張氏醫通。煩躁):“經雲:氣亂于心則煩,蓋熱客于肺則煩,入于腎則躁。大抵心火旺,則水虧金爍,惟火獨熾,故肺腎合而為煩躁也。”
(雜病源流犀燭。煩躁健忘源流):“内熱心煩日煩,故煩者,但心中郁煩也。外熱身躁曰躁,故躁者,并身外熱躁也。内熱屬有根之火,其原本于熱。凡但煩不躁及先煩後躁者,皆易治,外熱屬無根之火,其原本子寒,凡但躁不煩及先躁後煩者,皆難治。”
<類證治裁>:“内熱為煩,外熱為躁,煩出于肺,躁出于腎,熱傳肺腎,則煩躁俱作。”
37.疲 乏
疲乏是指精神困倦,肢體懈怠乏力的臨床表現。
本症在醫籍中名稱繁多, (素問.平人氣象論)稱為“解佛”, <靈樞.海論)稱為“怠惰”,(靈樞.寒熱病)稱“體惰”。
疲乏是臨床上極為常見的症狀,幾乎各種急慢性病證,均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疲乏。
本條讨論的範圍,僅限于以疲乏作為主症者。
常見證候
暑耗肺胃氣陰疲乏,肢體倦怠乏力,精神委頓,少氣懶言,身熱汗出,心煩口渴,食少便溏,面垢苔濁,脈虛數。
脾虛濕因疲乏:倦怠懶言身重, 口苦舌幹,大便溏薄,灑灑惡寒,胸脘滿悶,食減,尿少,舌苔厚膩,脈濡。
氣血兩虛疲乏:神疲肢倦,少氣懶言,語音低怯,眩暈失眠, 自汗心悸,手足麻木,面白無華,唇舌爪甲色淡,脈沉細無力。
暑耗肺胃氣陰疲乏:本證發于盛夏暑熱之時,暑為陽邪,其性發洩,易耗氣津,故見肢體倦怠,精神委頓,少氣懶言,、身熱汗出,心煩口渴,脈虛數等症;又暑多挾濕,故見面垢苔濁,大便溏洩等症。治宜清暑益氣,養陰生津,方選清暑益氣湯加減。
清暑益氣湯
(《溫熱經緯》卷4)
[異名] 王氏清暑益氣湯(《中醫方劑學講義》南京中醫學院主編)。
[組成] 西洋參(5g) 石斛(15g) 麥冬(9g) 黃連(3g) 竹葉(6g) 荷梗
(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原方未著分量,據統編教材《方劑學》4版補)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暑益氣,養陰生津。
,[主治] 暑熱氣津兩傷證。身熱汗多,口渴心煩,小便短赤,體倦少氣,精神不振,脈虛數。
脾虛濕困疲乏:由勞倦、飲食失節等原因以緻脾虛失運,水濕稽留。濕性重濁,濕遏則清陽不升,故令肢體困頓乏力。臨床兼有胸脘滿悶,納少便溏等脾虛失運的症狀。治宜健脾化濕,升清降濁,方選升陽益胃湯合平胃散加減。
升陽益胃湯
黃芪30克 半夏15克 人參15克 炙甘草15克 獨活7.5克 白芍7.5克 羌活7.5克 橘皮6克 茯苓4.5克 柴胡4.5克 澤瀉4.5克 黃連1.5克
1.兼洩瀉而肛門灼熱者,加黃芩以助清腸之力;
2.肢體重痛不顯者,去羌活、獨活;
3.無口幹舌幹者,去黃連;
4.藥後小便如常者,減茯苓、澤瀉之量。
升陽益胃湯
(《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異名] 益胃湯(《醫級寶鑒》卷8)。
[組成] 黃芪二兩(30g) 半夏湯洗 人參去蘆 炙甘草各一兩(各15g) 獨活 防
風 白芍藥 羌活各五錢(各9g) 橘皮四錢(6g) 茯苓 柴胡 澤瀉 白術各三錢(各
5g) 黃連一錢(1.5g)
[用法] 上哎咀,每服三錢至五錢(15g),加生姜五片,大棗二枚,用水三盞,煎
至一盞,去滓,早飯後溫服。
[功用] 益氣升陽,清熱除濕。
[主治] 脾胃虛弱,濕熱滞留中焦證。飲食無味,食不消化,脘腹脹滿,面色咣
白,畏風惡寒,頭眩耳鳴,怠惰嗜卧,肢體重痛,大便不調,小便赤澀,口幹舌幹。
平胃散
蒼術(泔浸)6克 姜厚樸3克 陳皮3克 炙甘草3克 生姜6克 紅棗3枚
1.若證屬濕熱者,宜加黃連、黃芩以清熱燥濕;
2.屬寒濕者,宜加幹姜、草豆蔻以溫化寒濕;
3.濕盛洩瀉者,宜加茯苓、澤瀉以利濕止瀉;
4.若嘔者,宜加半夏以和胃止嘔;
5.若兼食滞,而見腹脹滿,大便秘結者,宜加萊菔子、神曲、槟榔、枳實發消食除滿。
平 胃 散
(《簡要濟衆方》卷5)
[異名] 天下受拜平胃散(《嶺南衛生方》卷中)、受拜平胃散(《雜類名方》、神效平胃散(《保命歌括》卷19)。
[組成] 蒼術去黑皮,搗為粗末,炒黃色四兩(120g) 厚樸去粗皮,塗生姜汁,炙令香熟
三兩(90g) 陳橘皮洗令淨,焙幹二兩(60g) 甘草炙黃一兩(30g)
[用法] 上為散。每服二錢(6g),水一中盞,加生姜二片,大棗二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功用] 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主治] 濕滞脾胃證。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口淡無味,惡心嘔吐,嗳氣吞酸,肢
體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膩而厚,脈緩。
氣血兩虛疲乏:本證多由先天不足,病後失調,或久病失治等原因所緻。氣血不足,機體失養,故出現少氣懶言,神疲肢倦,眩暈失眠,心悸自汗等表現。治療宜氣血雙補,可用十全大補湯加減。
十全大補湯(十全散)
(《傳信适用方》卷2)
[異名] 十補湯(《易簡方》)、十全飲(《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5續添諸局經驗秘
方)、大補十全散(《醫壘元戎》)、千金散(《丹溪心法附餘》.卷21)、十全大補散(《證治
準繩.類方》卷1)、加味八珍湯(《羅氏會約醫鏡》卷14)。
[組成] 人參去蘆(6g) 白術 白芍藥 白茯苓(各9g) 黃芪(12g) 川芎(6g)
幹熟地黃(12g) 當歸去蘆(9g) 桂去皮 甘草炒(各3g)各等分 、
[用法] 上哎咀。每服三錢(9g),加生姜3片,大棗2個擘破,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
[功用] 溫補氣血。
[主治] 氣血兩虛證。面色萎黃,倦怠食少,頭暈目眩,神疲氣短,心悸怔忡,自
汗盜汗,四肢不溫,舌淡,脈細弱,以及婦女崩漏,月經不調,瘡瘍不斂等。
上述三證的鑒别:暑耗肺胃氣陰疲乏發生于夏季,既有暑熱表現,又有氣虛證候;脾虛濕困疲乏常發生于夏秋季節,既有濕阻之證,又見脾虛之候。前二證均為虛實相兼之證。氣血兩虛疲乏,純屬虛證,以氣虛血少為主要見症。三者從臨床表現分析,較容易鑒别。
[文獻别錄]
(靈樞.海論):“髓梅不足,則腦轉耳鳴,胫酸眩冒,目無所見,怠惰安卧。”
(中醫臨證備要):“濕能滞氣,暑能傷氣,夏季暑濕内阻,往往身無大病,疲乏不堪,俗稱'疰夏,,輕者用藿香、佩蘭泡飲,重者用清暑益氣湯加減。”
清暑益氣湯
西洋參5克 石斛15克 麥冬9克 黃連3克 竹葉6克 荷梗15克 知母6克 甘草3克 粳米15克 西瓜翠衣30克 3
請根據具體病情,結合下面的提示進行加減。
1.若暑熱較盛,可酌加石膏、金銀花、連翹等以清熱;
2.若津氣耗傷較重,黃連可酌減,西洋參、石斛、麥冬等益氣生津之品可加量;
3.小兒夏季熱,久熱不退,煩渴體倦,屬于氣津不足者,可去黃連加入白薇、地骨皮以養陽退熱;
4.若兼濕濁,麥冬、知母等亦當酌減;
5.若汗多,可加糯稻根、浮小麥以收斂止汗。
清暑益氣湯
(《溫熱經緯》卷4)
[異名] 王氏清暑益氣湯(《中醫方劑學講義》南京中醫學院主編)。
[組成] 西洋參(5g) 石斛(15g) 麥冬(9g) 黃連(3g) 竹葉(6g) 荷梗
(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原方未著分量,據統
編教材《方劑學》4版補)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暑益氣,養陰生津。
,[主治] 暑熱氣津兩傷證。身熱汗多,口渴心煩,小便短赤,體倦少氣,精神不振,脈虛數。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用于夏月感受暑熱,氣陰兩傷之證。以身熱多汗,體倦少氣,
口渴,脈虛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暑熱較盛,可酌加石膏、金銀花、連翹等以清熱;若津氣耗傷較重,
黃連可酌減,西洋參、石斛、麥冬等益氣生津之品可加量;小兒夏季熱,久熱不退,煩
渴體倦,,屬于氣津不足者,可去黃連加入白薇、地骨皮以養陰退熱;若兼濕濁,麥冬、
知母等亦當酌減;若汗多,可加糯稻根、浮小麥以收斂止汗。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中暑先兆、中暑、小兒及老人夏季熱、功能性發熱、肺炎
及多種急性傳染病之恢複期等屬氣陰兩傷者。
[使用注意] 本方間有滋膩之品,故暑病挾濕,舌苔厚膩者,不宜使用。暑證,高
熱煩渴,而無氣虛見證者,亦不宜用。
[驗案舉例] .
1.暑熱 《江蘇中醫雜志》(1985,5:17):某女,1歲。人夏以來低熱徘徊在37.5—
38.5℃之間,暮輕夜重,無汗口渴,溲少便結,曾用抗生素、解熱藥及補液未效,又以
新加香薷飲2劑,服後未見汗出而身熱反增。患兒皮膚幹燥,苔薄少而幹。證屬陰虛傷
暑,投王氏清暑益氣湯加減:太子參、石斛、麥冬、竹葉、知母、香薷、鮮西瓜衣。濃
煎呷服,工劑得微汗,3劑汗出而熱退病除。
按語:夫汗源于陰津,患兒素體陰虛,暑熱複傷陰液,緻化源枯乏,誤用辛溫解表
化濕之劑則陰液更傷,故無汗而熱益甚。以清暑益氣湯加減,滋陰清暑,透熱于外,俾
營陰得充,津液來複,則汗出而病遂解。
2.暑濕 《廣東中醫》(1958,6:6):某女,24歲,農民,8月19日初診。病者不能
行,神氣疲乏,不能坐,卧于床上,目微開,氣急,面黃自汗,聲細懶語。其母代訴:
病約兩月之久,近10天米粒未下咽。其脈象弦細,身微熱。此為暑濕,予清暑益氣湯
去黃連、竹葉,以潞黨參易西洋參,加扁豆花、川樸花。8月20日二診:自訴稍有食
欲,進米粉少許,惟小便尚黃而短,口仍作渴,予前方加栀子、益元散。8月21日三
診:各症均減,效不更方。8月23日其母來言:每餐能進粥碗餘,惟手足仍疲倦,關
節覺痛,此暑熱已去,濕仍留髒也,予化濕運脾之劑,調理而愈。
按語:暑熱兼濕,病勢則纏綿不已,日久氣虛已甚,全不進食,故去黃連之苦寒,
加扁豆花、川樸花芳香醒脾,使胃氣漸複,複加化濕運脾之品得效。
3.低熱 《福建中醫藥》(1992,1:30):某男,15歲,學生。1977年3月31日患
“流行性腦膜炎”,經治療高熱下降出院,但仍低熱不退(37.8--38。5℃),糾纏4月餘,
經一系列有關檢查,均無異常發現。于8月12 El改予中醫診治,刻診:身熱汗出,心
煩倦怠,口渴欲飲,便幹溲赤,舌質鮮紅而尖邊起刺,少苔,脈濡數。時值酷熱夏令之
季,此熱病,為暑熱損津耗氣,緻氣陰兩傷無疑,治以清暑益氣、養陰清熱為宜。用清
暑益氣湯去西瓜翠衣、粳米,西洋參改用太子參,荷梗改用荷葉,加鼈甲,服5劑後熱
退,共進9劑,體溫正常。
按語:大病後低熱,屬餘邪未清;纏綿至夏,熱與暑合,則熱勢更盛,耗傷氣津。
用本方出入;因時制宜,不謂不巧。
64.嗜 睡
嗜睡是指不分晝夜,時時欲睡。呼之能醒。醒後複睡的症狀。
本症在<内經)中稱為“好卧”、“嗜卧”、“善眠”、<,安卧”、“多卧”。在(傷寒論)中有“欲寐”、“多眠睡”之稱。在<金匮要略)中謂之“欲卧”、 “欲眠”。後世又有“喜眠”、“喜卧”、“欲眠睡”、“多睡”、.“多寐”、“卧寐”等不同名稱。
嗜睡不同于“神昏”,神昏是神識昏亂,不省人事。而嗜睡,神志清醒,惟精神困頓不振。時時欲睡,呼之即醒。至于大病愈後,陰陽得複。人喜恬睡,醒後清爽,與嗜睡迥異。
常見證候
濕困脾陽嗜睡:.日夜昏昏嗜睡,頭重如裹,四肢困重,食納減少,中脘滿悶,口粘不渴。大便稀薄。或見浮腫,舌苔白膩,脈濡緩。
心脾西虛嗜睡:倦怠多寐,面色無華,納呆洩瀉,、、心悸氣短,婦女月經不調,色淡量多,舌質淡嫩.苔白。脈細弱。 、
腎陽虛衰嗜睡:精神疲憊,嗜睡懶言,畏寒肢冷,健忘,腰部冷痛,身重浮腫。唇甲青紫,舌體胖。舌質紫黯或淡,苔白潤,脈微細。
腎精不足嗜睡:怠惰善眠。耳鳴耳聾,善忘,思維遲鈍。神情呆滞,任事精力不支,舌質淡,脈細弱。
瘀血阻竅嗜睡:頭昏頭痛,神倦嗜睡,病程較久,或有頭部外傷病史,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澀。
濕困脾陽嗜睡:本證因久處卑濕之地,或長時間冒雨涉水而感受濕邪,以緻濕邪束表,陽氣不宣;或過食生冷肥甘,飲酒無度,以緻脾胃受戕,濕從内生,或内濕素盛,濕困脾陽所緻。濕為陰邪,其性重着粘滞,濕勝陽困,氣機阻滞清陽不升,清竅失養,即成嗜睡。臨床以頭重如裹。四肢沉重,中脘滿悶,大便稀薄,苔白膩,脈濡緩為辨證要點。此即<血證論>所謂:“身體沉重,倦怠嗜卧者,乃脾經有濕。”若濕留日久,寒凝成痰,痰阻清陽,則嗜睡症狀更為明顯。治以溫中化濕,健脾醒神。方用胃苓湯加菖蒲、藿香等。
胃苓湯
(《世醫得效方》卷5) 五苓散 平胃散(各3g) 上合方,姜、棗煎
湯,空心服。功用:祛濕和胃,行氣利水。主治:夏秋之間,脾胃傷冷,水谷不分,洩
瀉不止。
胃苓湯為五苓散與平胃散合方,取五苓散利水滲濕,平胃散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共奏祛濕和胃,行氣利水之功。
以上三方均為五苓散加減而成。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功專健脾利濕,主治脾虛
濕勝,洩瀉,小便不利諸證。茵陳五苓散即五苓散加入二倍茵陳,具有清熱利濕退黃作
用,适用于黃疸病濕重于熱,小便不利者。胃苓湯即平胃散與五苓散合方,具有祛濕和
胃,行氣利水作用,适用于水濕内盛的洩瀉,以及水腫、腹脹、小便不利等。
胃苓湯
豬苓2.3克 澤瀉3.8克 白術2.3克 桂枝1.5克 茯苓2.3克 蒼術(泔浸)3克 姜厚樸1.5克 陳皮1.5克 炙甘草1.5克 生姜6克(包) 紅棗3枚(包)
心脾兩虛嗜睡:(雜病源流犀燭.不寐多寐源流>曰:“多寐,心脾病也,一由心神昏濁,不饀自主,一由心火虛衰,不能生土而健運。”心脾兩虛嗜睡,多因病後失調,思慮過度,或飲食不節,或失血,以至心血耗傷,脾氣不足,心神失養,則神志恍惚,心怯喜眠。辨證要點為:倦怠嗜睡,面色無華,心悸氣短,納呆洩瀉,舌質淡嫩,脈細弱。治療宜補益心脾,方用歸脾湯。本證與濕困脾陽嗜睡不同,心脾兩虛嗜睡是純虛之證,臨床表現為心脾氣血皆虛弱不足的證候。濕困脾陽嗜睡為本虛标實之證,既有脾虛不運之征,又有濕阻清陽不升的證候,兩者有明顯的區别。
歸 脾 湯
, (《正體類要》卷下) .
[異名] 歸脾散(《古今醫鑒》卷8)、加味歸脾湯(《古今醫鑒》卷u)、歸脾飲(《痘學真傳》卷7)、歸脾養營湯(《瘍科心得集》卷上)。
[組成] 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各3g)木香五分(].5g) 甘草炙三分(1g) 人參一錢(3g)
[用法]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
[功用]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0
2.脾不統血證 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脈細弱。
1.如果脾虛發熱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止血;
3.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榈炭以清熱止血。
腎陽虛衰嗜睡與腎精不足嗜睡,兩證均屬腎虛證。但腎陽虛衰嗜睡:起因,或由病久及腎,或由病邪直犯少陰,或失治、誤治,陽氣屢經克伐,以緻陽虛陰盛,昏沉欲睡。<類證治裁):“多寐者,陽虛陰盛之病”。辨證以畏寒蜷卧,腰冷身重浮腫,肢冷尿少或小便清長,舌體胖質淡苔白為主症。腎精不足嗜睡,多由勞傷過度,或久病遷延不愈,高年體衰,緻腎精虧損不足,髓海空虛,頭昏欲睡。<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胫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卧。”辨證以頭眩嗜睡。神疲怠惰:耳鳴耳聾,每任事則精力不支等為主症。兩證區别在于:前證以腎陽不足為主要表現,後者以陰精不足,髓海空虛為特點,雖都有腎虛證候,但側重點不同,斯作鑒别。腎精不足嗜睡。治療用填精補髓的方法,可選用左歸丸、河車大造丸等;
左歸丸
大懷熟地12克 炒山藥6克 枸杞子6克 山茱萸6克 酒川牛膝6克 鹽菟絲子6克 鹿角膠6克(焗) 龜膠6克(焗)
1.滑精者,去川牛膝;
2.無火象者,去龜膠;
3.真陰不足,虛火上炎者,去枸杞子、鹿角膠,加女貞子、麥門冬以養陰清熱;
4.火?爍肺金,幹咳少痰者,加百合以潤肺止咳;
5.夜熱骨蒸者,加地骨皮以清虛熱,退骨蒸;
6.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水滲濕;
7.大便燥結者,去菟絲子,加肉苁蓉以潤腸通便;
8.氣虛者,加人參以補氣。
左 歸 丸
(《景嶽全書》卷51)
[組成] 大懷熟地八兩(240g) 山藥炒四兩(120g) 枸杞四兩(120g) 山茱萸肉四
兩(120g)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兩(120g) 菟絲子制四兩(120g) 鹿膠敲碎,炒珠四兩(120g) 龜膠切碎,炒珠四兩(120g)
[用法] 上先将熟地蒸爛杵膏,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餘丸,食前用滾湯或淡鹽湯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主治] 真陰不足證。腰酸腿軟,頭暈眼花,耳聾失眠,遺精滑洩,自汗盜汗,口燥舌幹,舌紅少苔,脈細。
河車大造丸
方劑來源 明。《本草綱目》引《諸證辨疑》。原名大造丸。
組成與用法 紫河車工具 龜闆60克 黃柏45克 杜仲45克
牛膝36克 麥冬36克 天冬36克 生地(入砂仁末18克,茯苓60
克,同酒煮7次,去茯苓不用)75克 人參36克
将地黃杵為膏,餘藥為末,和膏加酒為丸,如小豆大;每服6—9
克,曰服2次,開水或淡鹽湯送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養陰填精,補肺益腎。主治肺痨虛損,咳嗽潮
熱,形體消瘦,神疲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現代臨床 常閑于治療支氣管哮喘:老年性肺氣腫,肺結核;又用
于治療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男子不育等病症。例如;
(1)哮喘 用于小兒哮喘緩解期。一般服藥2—3個月後,健康
狀況有顯著改善,偶有感冒或氣候變化時,哮喘亦不再複發,或發作時
症狀顯著減輕(《江蘇中醫}1963年第工期)。
(2)眩暈 本方加減,治療數十例。療效較為滿意。其中眩暈甚,
加鈎藤;嘔吐,加半夏、竹茹,心神不安,加棗仁;口不渴,去麥冬。無紫河
車,用胎盤組織液肌内注射以代之(《湖南醫藥雜志》1984年第4期)。
(3)男子不育 本方加減,治療106例。 1個月為1個療程。結
果。經4個療程後,無精子者5例,治療後,妻子受孕2例,精子活動率
低者24例,治療後活動率增加的有2土例,妻子受孕16例,精于活動
力差者31例,經治好轉24例,妻子受孕20例;精于少者5例,治療後,
精子增多的有2例;精液少者10例,治療後增加者6例,妻子受孕2
例,前列腺炎18例,治療後炎症消失者10例,妻子受孕7例,精液不液
化4例,轉正常2例,妻子受孕2例;不射精者4例,藥後均射精,妻子
受孕;外陰發育不良3例及精子畸形4例,均無效(《遼甯中醫雜志》1990年第10期)。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肺腎陰虛,虛損勞傷。方用血肉有情之
品紫河車、龜闆滋陰填精,黃柏、茯苓、麥冬瀉火除蒸,為其配伍特點。臨
床應用以久病虛損、形體消瘦、潮熱盜汗、舌紅脈細數,為其辨證要點。
食少便溏或中焦有濕濁、痰阻者慎用。
曆代方書中與本方同名者,尚有,
(1)(雜病源流犀燭}大造丸,由紫河車、生地、龜闆、天冬、麥冬、黃
柏、牛膝、當歸、人參、五味子組成;功能滋陰瀉火,固腎益氣,主治陰虛遺精。
(2)《症因脈治》大造丸,方由熟地、枸杞、菟絲子、杜仲、山藥、茯
苓、紫河車組成,功能補益肝腎,主治肝腎虛損.腰酸腰痛。
腎陽虛衰嗜睡治宜溫補元陽,用右歸丸、腎氣丸等。
右歸丸
方劑來源 明。{景嶽全書}。
組成與用法 熟地黃240克 山藥120克 山茱萸(微炒)90克
枸杞子120克 杜仲(姜汁炒)120克 菟絲子(制)120克 鹿角膠
(炒珠)120克 當歸90克 肉桂60-120克 附子(制)60--120克
先将熟地蒸爛杵膏,餘藥為末,煉蜜為丸,每服3-6克,曰服1内
2次,開水送服。也可用飲片作湯劑水煎服,各藥用量須酌減至湯劑常規用量。
功效與主治 功能溫腎陽,補精血。主治命門火衰,精血不足,畏
寒肢冷,神疲氣怯,便溏腹痛,肢節痹痛,浮腫尿頻,陽痿遺精等。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源性心髒病,高
血壓,貧血症,阿狄森氏病,遺傳性小腦共濟失調,重症肌無力,進行性
肌營養不良症,腎下垂,前列腺肥大症,坐骨神經痛,席漢氏綜合征,更
年期綜合征,月經過多症以及男子性功能障礙症,不育症等病症。例如:
(1)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 本方為主,可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
炎、肺氣腫引起的咳嗽喘促、畏寒神衰等症。如咯痰色白量多,加姜半
夏、蘇子;氣急喘促甚,加磁石、五味子;肢體浮腫,加白術、茯苓。
(2)腎下垂 本方去鹿角膠、當歸,加黃芪、升麻,治療雙腎中、重
度下垂者2例。其中1例伴子宮Ⅱ度下垂,1例伴糖尿病。結果:服藥
30劑後,腰酸腰痛明顯好轉;1例經B超檢查,提示腎下垂明顯改善,
另1例2月後血糖基本正常(《浙江中醫雜志》1985年第3期)。
(3)重症肌無力 本方加黃芪、黨參,治療屬于脾腎陽虛型51例。
患者憎寒肢冷,便溏腰酸,吞咽困難,全身極度乏力。結果:痊愈5例,
顯效7例,有效32例,無效7例(《上海中醫藥雜志}1987年第工2期)。
(4)席漢氏綜合征 本方為主,治療8例。患者産後閉經,毛發脫
落,乳房及子宮萎縮,性欲減退,浮腫消瘦,頭暈畏寒等。結果;治愈2
例,顯效1例(《上海中醫藥雜志》1981年第3期)。本方合四君子湯治
療。患者14年來持續服用強的松及甲狀腺素,無效。結果:服藥12劑
後,症狀明顯好轉,強的松由每天30毫克減至5毫克;87劑後,病情基
本緩解(《遼甯中醫雜志分1985年第5期)。
(5)阿狄森氏病 本方加丹參、田三七、龜闆、甘草,治療2例。患
者皮膚黧黑,牙龈灰黑,肢冷浮腫等。結果:服藥3月後,浮腫消退、皮
膚牙龈色澤正常、諸症消失,尿17一OItCS、17-KS均恢複正常。随訪
1年未複發(<新中醫》1988年第3期)。
(6)遺傳性小腦共濟失調 本方去山茱萸,加首烏、龜闆治療。患
者兩下肢站立不穩,行走困難、左右搖晃,兩手握物無力,頭暈耳鳴,
健忘肢冷等,曾用新斯的明等藥治療無效。結果:服藥20劑後,精神
好,步履穩;50劑後,病情顯著好轉,能單獨行走(<上海中醫藥雜志,1984年第2期)。
(7)坐骨神經痛 以本方去山茱萸、當歸,加麻黃、白芍、川牛膝、
甘草為基礎方,加減治療48例。其中原發性為41例,繼發性為7例.
刺痛者,加丹參、制乳香、制沒藥;麻木者,加雞血藤;夜間痛甚者,加首
烏、當歸;夾濕者,去枸杞,加蒼術、木通;納差便溏者,加砂仁、山楂;自
汗者,去麻黃,加黃芪。結果:治愈32例,顯效12例,無效4例(《四川
中醫》l985年第n期)。
(8)男子性功能障礙 本方合贊育丹,治療46例。患者均見面咣
無華、形寒肢冷、目花耳鳴、腰酸尿頻等症。治療後均取得滿意療效
((上海中醫藥雜志分1990年第6期)。
(9)不育症 本方去附子、肉桂、當歸,加紫河車、海狗腎、陳皮、仙
靈脾,治療兒例因精液異常而緻不育症。結果; 6例服藥2月後女方
懷孕,5例服藥3月後女方懷孕(<河南中醫》1988年第4期)。
(10)月經過多症 本方為主,治療9例。其中青春期經量過多5
例,人流過頻損傷沖任而緻的為2例,更年期腎虛而緻的2例。結果:
均取得滿意療效(《陝西中醫》1988年第4期)。
腎氣丸
方劑來源 漢.{金匮要略}。又名金匮腎氣丸、八味腎氣丸。
組成與用法 幹地黃240克 山茱萸120克 山藥120克 澤瀉
90克 茯苓90克 牡丹皮90克 桂枝30克 附子(炮)30克
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6克,日服2—3
次,溫開水或淡鹽湯送服。也可改作湯劑水煎服,各藥用量須酌減至湯劑常規用量。
功效與主治 功能溫補腎陽。主治腎陽不足,腰酸腳軟,少腹拘
急,小便不利或小便清長,頰熱不得卧、而反倚息,舌質淡而胖,脈虛弱。
瘀血阻滞嗜睡:常因頭部外傷,血脈瘀阻,或驚恐氣郁,氣機逆亂,氣血失調;或痰濁入絡,阻塞血絡,緻氣血運行不暢,陽氣痹阻而緻嗜睡,其辨證要點為:頭昏痛,嗜睡,舌紫黯有瘀斑,脈澀。治宜活血通絡。方選通竅活血湯。
通竅活血湯
方劑來源 清.<醫林改錯}。
組成與用法 赤芍藥3克 川芎3克 桃仁6克 紅花9克 生
姜9克 老蔥3根 大棗7枚 麝香0.15克
前七味用黃酒250克,煎至一盅,去渣,入麝香微煎,臨卧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活血通竅。主治上部血瘀久聾,酒糟鼻,目赤疼
痛,頭發脫落,牙疳,白癜風,紫癜,幹血痨等症。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腦外傷,腦震蕩,中風後遺症,乙型腦炎後
遺症,頭痛,神經官能症,脫發,癫痫,白癜風,酒糟鼻,皮膚黑斑症,扁
平疣等;又用于治療閃輝性暗點症,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血栓閉塞性
脈管炎,急性結膜炎等病症。例如:
(1)腦震蕩 治療23例。結果:痊愈21例,顯效2例(《新中醫》
1976年第6期)。本方加減,治療32例。暈厥期,加至寶丹,中期頭痛
眩暈者,加天麻、石菖蒲等。結果:痊愈12例,顯效工0例,好轉8例,無
效2例(<新中醫》1987年第5期)。
(2)中風後遺症 治療34例。其中屬出血性中風14例(均經西
醫搶救和治療3—7天,病情相對穩定),缺血性中風20例。結果;出
血性中風基本恢複率為78.57%,缺血性中風病例因病程較長,基本恢
複率為65%(《吉林中醫藥》1986年第6期)。
(3)腦外傷綜合征 治療52例。患者均為腦外傷3個月後,仍有
頭痛、頭暈、失眠等症,但無神經系統器質性損傷體征,辨證為竅絡瘀阻
型。結果取得顯著療效(<新醫藥學雜志>1978年第8期)。
(4)癫痫 本方合定痫丸,治療336例。兩方各藥共研細末,每服
5.5克,早晚各服1次,老生姜、老蔥各10克,煎水送服,每工個月為1
療程。結果;痊愈213例,顯效51例,進步43例,無效29例(《四川中
醫》1986年第9期)。治療腹型癫痫2例。結果;治療3個月即控制發
作,随訪半年未再複發(《吉林中醫藥》1986年第工期)。
(5)頭痛 治療頑固性頭痛4例。患者均屬瘀血阻絡型,痛點固
定,痛如針刺,有外傷史且久治不愈,但并無舌紫斑和脈澀現象。結果。
具有較好療效,若選加1一2味蟲類藥,其效更著(《四川中醫}1984年
第4期)。治療外傷性頭痛及散發性腦炎而緻頭痛,均獲效((四川中醫》
1987年第12期)。治療偏頭痛。結果;服藥5劑,即獲效果(《河南中醫》1983年第4期)。
(6)乙型腦炎後遺症 治療因乙腦而緻失語患兒。結果。服藥2
劑,即逐漸能講話(《雲南中醫學院學報》1983年第3期)。本方治療。患
者精神失常,恐懼,煩躁,寐差,面頰及後頸、四肢之汗毛變黑變粗,左側
肢體痙攣,右側軟癱。結果:服藥30餘劑,恢複正常(《天津中醫)1978年第1期)。 .
(7)智力衰退 本方治療。患者因腦膜炎後遺症而緻智力衰退,
經常發癫痫。結果:前後治療1年,逐漸見效(《新中醫>1975年第2期)。
本方治療。患者因外傷昏迷20分鐘,醒後出現智力衰退。結果:調治1
周後,精神振作,1月後,智力恢複;繼用杞菊地黃丸善後(<福建中醫藥}1989年第1期)。
(8)失語 本方治療。患者因腦外傷導緻失語。結果:服藥4劑,始
能講話,但語言蹇澀;再去麝香,加水蛭、女貞子、杞子,續服5劑,言語、
步态日漸恢複正常(《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88年第4期)。本方治療。
患者因頭部外傷,術後導緻喉癱失語(吞咽神經麻痹)。結果。服藥3
劑,能自行進食,發音清晰((福建中醫藥>1989年第工期)。
(9)閃輝性暗點症 治療30例。 6劑為1療程,并酌情服用谷維
素及維生素類。結果:痊愈25例,有效4例,無效1例,服藥最少3劑.
最多24劑。随訪1—7年末見複發(《新中醫》1988年第4期)。
(10)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 本方治療。共服藥30餘劑。結果:左
眼視力恢複到1.2,眼底病變消失。 1年後随訪,視力正常,末見複發(《河南中醫}1988年第4期)。
(11)急性結膜炎 本方加三七,藕節等治療。結果:服藥2劑後,
複視已除,眼眵減少;再以本方加減,服藥4劑後告愈(《浙江中醫雜志》1987年第4期)。
(12)脫發 本方去麝香,加白繭、吳茱萸、藁本,治療13例。結果:
顯效11例中,脫落的頭發全部長出(《新中醫》1980年增刊)。治療斑
秃已3個月者。結果:服藥20劑後,逐漸見效(噬河南中醫》1983年第4期)。
(13)白癡風 治療128例。結果:治愈(病變部位顔色恢複正常)
110例,好轉18例(<陝西中醫學院學報》1982年第1期)。本方加桔
梗、防風、浮萍,治療30例。結果:痊愈(白斑消失,皮色複常,且随訪
1年以上未見複發)14例,顯效(白斑面積70%以上恢複正常)7例,有
效3例,無效6例(《中醫雜志》1984年第9期)。
(14)黑斑症 本方加桂枝、地膚子,治療胸部及上肢起黑斑症且
病已3年餘者。結果;服藥後在短期内獲效(《浙江中醫雜志>1986年第8期)。
(15)扁平疣 本方治療。患者面部有118個丘疹樣扁平疣。結
果;服藥16劑,即獲療效(《河南中醫》1983年第4期)。
(16)口臭 本方去麝香,加山栀,白芷、米仁治療。患者口出穢腐
臭氣已5年餘。結果:服藥4劑,口臭大減,厚苔也去大半;仍用上方加
香附、丹參,又服5劑,口臭、厚苔已除(《四川中醫》1987年第工期)。
(17)酒糟鼻 本方加減,配合外敷杏黃膏,治療50例。結果;治
愈8例,好轉36例,微效4例,無效2例(《江蘇中醫雜志》1985年第8期)。
(18)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本方加減治療。結果:服藥2月餘,右
腿條狀紅腫、腿痛腳涼、麻木跛行等症均消除(《江蘇中醫雜志》1985年第8期)。
[文獻别錄]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凡此陽明司天之政,。…。.其病中熱脹,面目浮腫,善眠……。”
(靈樞。大惑論):“人之多卧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此人腸胃大而皮膚濕,而分肉不解焉。腸胃大則胃氣留久,皮膚濕則分肉不解,其行遲。夫衛氣者,晝日常行于陽,夜行于陰,故陽氣盡則卧,陰氣盡則寤。故胃腸大,則衛氣行留久;皮膚濕,分肉不解,則行遲。留于陰也久,其氣不清,則欲瞑,故多卧矣。”
(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并治):“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脾胃論):“脾胃之虛,怠惰嗜卧。”
(丹溪心法>:“脾胃受濕,沉困無力,怠惰好卧。”
66.健 忘
健忘,是記憶減退,善忘的一種症狀。又稱“喜忘”、“善忘”、“多忘”、“好忘”“易忘”等。
本病之最早記載,見于(内經>。如(素問,五常政大論)雲:。太陽司天,寒氣下臨,心氣上從….¨善忘。”關于病因病機,(靈樞。大惑論)謂:“上氣不足,下氣有餘,腸胃實而心肺虛,虛則營衛留于下,久之不以時上,故善忘也。”;曆代醫家認為,本症與心脾腎三髒密切相關,多由心脾不足,腎精虛衰而起。
健忘當與癡呆相鑒别:癡呆是生性遲鈍,天資不足,自幼低能,表現為神情呆鈍,沉默不語,語無倫次,不明事理。健忘是神識如常,明曉事理,但善忘前事。二者有根本區别。
常見證候
腎精虧虛健忘:恍惚健忘,精神呆滞,形體疲憊,早衰,毛發早白,且枯脆易脫,齒浮動搖,腰膝酸軟,骨軟痿弱。步履艱難,舌淡苔白,脈虛或細。
心腎不交健忘:健忘,虛煩不眠。心悸怔忡,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多夢遺精,潮熱盜汗,夜間尿多,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心脾兩虛健忘:健忘,面色無華,心悸怔忡,少寐多夢,氣短神怯,倦怠食少,腹脹便溏,婦女月經不調,舌淡苔白,脈細弱。
痰濁擾心健忘:健忘嗜卧,頭暈目眩,胸悶不舒,嘔惡,咳吐痰涎,喉中痰鳴,苔白膩,脈弦滑。 ’、
瘀血攻心健忘:突然健忘,持久難愈,舌強語謇,但欲漱水而不欲咽,面唇爪甲青紫,大便色黑,或伴肢體癱瘓,舌質紫黯有瘀斑瘀點,脈細澀或結代。
腎精虧虛健忘與心腎不交健忘:腎精虧虛健忘常見于老人及兒童。(類證治裁。雜病)謂:“小兒善忘者,腦未滿也,老人健忘者,腦漸空也。”腎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腦,若小兒禀賦不足,元氣不充,或年邁之人,五髒俱衰,腎精不足,腦海空虛.神明失聰則健忘。心腎不交健忘多因大病之後,身體虧虛;或因情志太過,氣郁化火,而緻心火内熾,下劫腎陰;或起居失常,房勞不節,傷及腎陰,腎陰虧耗,不能上承心火,水火不濟,則心陽獨亢,發為健忘。腎精虧虛健忘以早衰,健忘,齒搖發脫。骨軟痿弱,腰膝酸軟,脈虛或細為辨證要點。心腎不交健忘以心悸健忘,虛煩不得眠,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為辨證要點。前者治宜填精補髓,方用河車大造丸。
河車大造丸
方劑來源 明。《本草綱目》引《諸證辨疑》。原名大造丸。
組成與用法 紫河車工具 龜闆60克 黃柏45克 杜仲45克
牛膝36克 麥冬36克 天冬36克 生地(入砂仁末18克,茯苓60
克,同酒煮7次,去茯苓不用)75克 人參36克
将地黃杵為膏,餘藥為末,和膏加酒為丸,如小豆大;每服6—9
克,曰服2次,開水或淡鹽湯送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養陰填精,補肺益腎。主治肺痨虛損,咳嗽潮
熱,形體消瘦,神疲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現代臨床 常閑于治療支氣管哮喘:老年性肺氣腫,肺結核;又用
于治療慢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男子不育等病症。例如;
(1)哮喘 用于小兒哮喘緩解期。一般服藥2—3個月後,健康
狀況有顯著改善,偶有感冒或氣候變化時,哮喘亦不再複發,或發作時
症狀顯著減輕(《江蘇中醫}1963年第工期)。
(2)眩暈 本方加減,治療數十例。療效較為滿意。其中眩暈甚,
加鈎藤;嘔吐,加半夏、竹茹,心神不安,加棗仁;口不渴,去麥冬。無紫河
車,用胎盤組織液肌内注射以代之(《湖南醫藥雜志》1984年第4期)。
(3)男子不育 本方加減,治療106例。 1個月為1個療程。結
果。經4個療程後,無精子者5例,治療後,妻子受孕2例,精子活動率
低者24例,治療後活動率增加的有2土例,妻子受孕16例,精于活動
力差者31例,經治好轉24例,妻子受孕20例;精于少者5例,治療後,
精子增多的有2例;精液少者10例,治療後增加者6例,妻子受孕2
例,前列腺炎18例,治療後炎症消失者10例,妻子受孕7例,精液不液
化4例,轉正常2例,妻子受孕2例;不射精者4例,藥後均射精,妻子
受孕;外陰發育不良3例及精子畸形4例,均無效(《遼甯中醫雜志》1990年第10期)。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肺腎陰虛,虛損勞傷。方用血肉有情之
品紫河車、龜闆滋陰填精,黃柏、茯苓、麥冬瀉火除蒸,為其配伍特點。臨
床應用以久病虛損、形體消瘦、潮熱盜汗、舌紅脈細數,為其辨證要點。
食少便溏或中焦有濕濁、痰阻者慎用。
曆代方書中與本方同名者,尚有,
(1)(雜病源流犀燭}大造丸,由紫河車、生地、龜闆、天冬、麥冬、黃
柏、牛膝、當歸、人參、五味子組成;功能滋陰瀉火,固腎益氣,主治陰虛遺精。
(2)《症因脈治》大造丸,方由熟地、枸杞、菟絲子、杜仲、山藥、茯
苓、紫河車組成,功能補益肝腎,主治肝腎虛損.腰酸腰痛。
後者,治宜交通心腎,方用 心腎兩交湯化裁。
心腎兩交湯
處方熟地30克,麥冬30克,山藥15克,芡實15克,黃連1.5克,肉桂0.9克。
功能主治養陰洩火,交通心腎。主心腎不交,心陰不足,虛火上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醫學碎金錄》
心脾兩虛健忘:多由病久失調,或思慮過度,勞倦太過,或飲食不節,損傷脾氣等,以緻心血耗傷,脾氣虧虛。心主血而藏神,脾主運化而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虧虛,則生血不足,可緻心血虧少;思慮勞神太過,不僅暗耗心血,且可影響脾失健運。心脾兩虛,而成健忘。本證辨證要點為:健忘,心悸少寐,納呆氣短,舌質淡,脈細弱,治宜補益心脾,方用歸脾湯。 :
歸脾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炒酸棗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黃芪3克 遠志3克 木香1.5克 當歸3克
龍眼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如果脾虛發熱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止血;
3.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榈炭以清熱止血。
歸 脾 湯
, (《正體類要》卷下) .
[異名] 歸脾散(《古今醫鑒》卷8)、加味歸脾湯(《古今醫鑒》卷u)、歸脾飲(《痘學真傳》卷7)、歸脾養營湯(《瘍科心得集》卷上)。
[組成] 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各3g)木香五分(].5g) 甘草炙三分(1g) 人參一錢(3g)
[用法]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
[功用]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0
2.脾不統血證 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脈細弱。
痰濁擾心健忘與瘀血攻心健忘:痰濁擾心健忘常因脾失健運,濕痰内生;或喜食肥甘,聚濕為痰;或緣肝郁化火,熬精成痰;痰氣上逆,擾亂神明,則時有健忘。瘀血攻心健忘多由瘀血停留,脈絡阻滞,氣血不行,心神失養,或瘀阻壅遏,神識受擾,使之健忘。痰濁擾心健忘的辨證要點是:健忘,頭暈目弦,胸悶嘔惡,咳吐痰涎,苔白膩,脈弦滑。瘀血攻心健忘的辨證要點是:突然健忘,持久難愈,口唇爪甲青紫,舌質紫黯有瘀斑瘀點,脈細澀或結代。前者治以化痰甯心,方選導痰湯加減。
導痰湯
半夏12克 姜天南星3克 枳實3克 橘紅3克 赤茯苓3克
1.臨證濕痰内阻,氣機不暢而兼寒象者,可加幹姜、細辛以溫化痰飲;
2.若兼有化熱之象者,可酌加竹茹、天竺黃等以清化痰郁所化之熱;
3.若痰阻風動,眩暈較重,可加天麻、白術等以熄風止眩。
導 痰 湯
(皇甫坦方,錄自《傳信适用方》卷1)
[組成] 半夏湯洗七次四兩(12g) 天南星細切、姜汁浸 枳實去瓤 橘紅 赤茯苓各一兩(各3g) .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三大錢(10g),水兩盞,生姜十片,煎至一盞;去滓,食後溫服(現代用法:加生姜4片,水煎服)。
[功用] 燥濕祛痰,行氣開郁。
[主治] 痰厥。頭目旋暈,或痰飲壅盛,胸膈痞塞,脅肋脹滿,頭痛嘔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舌苔厚膩,脈滑。
後者宜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湯或抵擋湯。 .
血府逐瘀湯
當歸9克 生地9克 桃仁12克 紅花9克 枳殼6克 赤芍6克 柴胡3克 甘草6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紅花,加乳香、沒藥、烏藥、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黃、五靈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緻肝腫脅痛者,加丹參、郁金、土鼈蟲、九香蟲;
5.瘀積肝脾腫硬者,加三棱、莪術、大黃或水蛭、土鼈蟲等;
6.血瘀經閉、痛經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澤蘭等以活血調經止痛。
血府逐瘀湯
(《醫林改錯》卷上)
[組成] 當歸三錢(9g) 生地三錢(9g) 桃仁四錢(12g) 紅花三錢(9g) 枳
殼二錢(6g) 赤芍二錢(6g) 柴胡一錢(3g) 甘草二錢(6g) 桔梗一錢半(4.5g)
川芎一錢半(4.5g) 牛膝三錢(9g)
[用法] 水煎服。 。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證。胸痛、頭痛Et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
止,或内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易怒,人暮潮熱,唇黯或兩目黯黑,舌黯紅或有瘀斑,脈澀或弦緊。
抵 當 湯
(《傷寒論》)
[組成] 水蛭熬 虻蟲去翅足,熬各三十個(各6g) 桃仁去皮尖二十個(9g) 大黃酒洗三兩(9g)
[用法] 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
[功用] 破血逐瘀。
[主治] 下焦蓄血證。少腹硬滿,小便自利,大便硬而色黑易解,發狂或喜忘,或身發黃,或經水不利,脈沉澀。
總之,健忘一症與心、脾、腎之關系比較密切。因心藏神,主神明,腎藏精,通于腦,脾主意與思,故心脾氣血不足,腎精虧虛,以及心腎不交等俱可導緻健忘,治以養心安神,補益脾腎為主。
[文獻别錄] .
(張氏醫通):“健忘者,俱責之于心腎不交。”
<濟生方):“蓋脾主意與思,心亦主思,思慮過度,意舍不清,神宮不職,使之健忘
(丹溪心法): “健忘由精神短少者多,亦有痰者,此症多由思憂過度,損其心包,心緻神舍不清,遇事多忘。”
<類證治裁.健忘):“健忘者,陡然忘之,盡力思索不來也。夫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依于腎,而腦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實記憶所憑也。”
(醫宗必讀。健忘>: “心不下交于腎,則火亂其神明;腎不上交于心,精氣伏而不用。火居上則因而為痰;水居下則因而生躁。擾擾纭纭,昏而不甯,故補腎而使之時上,養心而使之善下,則神氣清明,志意常治,而何健忘之有。”
67.多 夢
多夢、是指睡眠不實,睡眠中夢擾紛纭,次日頭昏神疲的症狀。又稱“妄夢”、“喜夢”。正常入睡眠時亦偶有夢,不影響生活工作者屬正常生理現象,不屑本症讨論範疇。
本症與夢魇、夢呓、夢遊、夢驚、不寐有别。夢魇指作惡夢而驚叫,或自覺有東西壓住身體不能動彈;夢呓指說夢話;夢遊指睡眠中無意識地起來活動做事;夢驚是指作惡夢而突然驚醒;不寐指睡眠時間減少,難于入寐,或寐而易醒,醒後不能再度入睡,甚或徹夜不眠。
常見證候 ,
心脾兩虛多夢:失眠多夢,面色少華,心悸怔忡,遇事善忘,食納減少,腹脹便溏,少氣懶言,倦怠無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濡細。
心腎不交多夢:健忘多夢,煩躁不眠,心悸,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潮熱盜汗,咽幹。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心膽氣虛多夢:惡夢驚恐,時易驚醒,觸事易驚,驚悸怔忡,舌質淡,脈細弱。
痰火内擾多夢:夢擾紛纭,頭暈心悸,急躁易怒,痰多胸悶, 口苦而粘,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心脾兩虛多夢:本證常因飲食失調,或勞倦耗損,或思慮勞神,或它髒病變的影響等,導緻脾氣虧虛,運化失常,生化無源,心神失養而多夢。臨床辨證要點為:失眠多夢,面色少華,腹脹便溏,少氣懶言。治宜健脾養心,方用歸脾湯加減。
歸脾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炒酸棗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黃芪3克 遠志3克 木香1.5克 當歸3克
龍眼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如果脾虛發熱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止血;
3.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榈炭以清熱止血。
歸 脾 湯
, (《正體類要》卷下) .
[異名] 歸脾散(《古今醫鑒》卷8)、加味歸脾湯(《古今醫鑒》卷u)、歸脾飲(《痘學真傳》卷7)、歸脾養營湯(《瘍科心得集》卷上)。
[組成] 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各3g)木香五分(].5g) 甘草炙三分(1g) 人參一錢(3g)
[用法]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
[功用]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0
2.脾不統血證 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脈細弱。
心腎不交多夢與心膽氣虛多夢:心腎不交多夢常因勞傷心腎,以緻心火不能下交于腎水,腎水不能上濟于心火,水虧火旺,神不得甯,故多夢。心膽氣虛多夢乃平素體弱,心膽虛怯;或暴受驚駭,情緒緊張,損及心膽,神情不安所緻。心腎不交多夢以煩躁不眠,健忘多夢,腰酸膝軟,舌紅少苔,脈細數為辨證要點。心膽氣虛多夢以惡夢驚恐,心悸膽怯為辨證要點。前者治宜滋陰降火,交通心腎,方選黃連阿膠湯加夜交藤、棗仁、合歡皮等。
黃連阿膠湯
黃連12克 黃芩3克 白芍6克 雞子黃2枚(包) 阿膠9克(包)
1.陰虛嚴重,津液耗傷甚者,加玄參、麥冬、生地、石斛等,增滋陰生津之效;
2.心火旺,心中懊懊者,加山栀子、蓮子心、竹葉心等,清瀉心火;
3.入眠後驚醒難入眠者,加龍齒、珍珠母等,以鎮心安神;
4.寐而不熟,心神失養者,加酸棗仁、夜交藤以養心安神;
5.心悸不甯者,加茯神、柏子仁以養心定悸。
黃連阿膠湯
(《傷寒論》)
[異名] 黃連雞子湯(《傷寒指掌》卷4)。
[組成] 黃連四兩(12g) 黃芩二兩(6g) 芍藥二兩(6g) 雞子黃二枚(2枚)阿膠三兩(9g)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納膠烊盡,小冷,内雞子黃,攪令相得。
溫服七合,日三服(現代用法:先煎前三味,去渣取汁,阿膠烊化,待稍冷,再人雞子黃攪勻,分2次服)。
[功用] 滋陰降火,除煩安神。
[主治] 少陰病陰虛火旺。心神不安證。心中煩熱,失眠,口幹咽燥,舌紅苔少,脈細數。
後者治宜益氣鎮驚,安神定志,方用安神定志丸或酸棗仁湯加減。
安神定志丸
朱砂0.5克(沖) 茯苓6克 茯神6克 人參6克(焗服) 遠志3克 龍齒3克
1.如兼挾痰熱,胸悶苔膩者,加栝蒌、竹茹等,以清熱化痰;
2.如驚悸、失眠較重,加琥珀、牡蛎、磁石等,增強重鎮安神之力;
3.如心中煩熱,懊懊者,加山栀子、蓮子心,增其清心降火降煩之功。
酸棗仁湯
酸棗仁48克(包) 甘草3克 知母6克 茯苓6克 川芎6克
1.若心煩不眠,屬肝血不足,陰虛内熱較甚者,加女貞子、墨旱蓮或生地黃、玄參、白芍等,以養血滋陰清熱;
2.兼見五味子、白芍、浮小麥以安神斂汗;
3.心悸較重者,加龍齒、龜甲、珍珠母等以鎮驚安神;
4.心悸多夢,時有驚醒,舌淡,脈細弦,屬心膽氣虛者,可加黨參、龍齒以益氣鎮驚;
5.如精神抑郁,心煩不眠較甚者,可合甘麥大棗湯加夜交藤、合歡皮以緩肝安神解郁,或加入合歡花、夜交藤、石菖蒲、郁金等解郁安神之品,療效更好。
酸棗仁湯(酸棗湯)
(《金匮要略》)
[組成] 酸棗仁二升(12g) 甘草一兩(3g) 知母二兩(6g) 茯苓二兩(6g)
川芎二兩(6g)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内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功用] 養血安神,清熱除煩。
[主治] 虛勞,虛煩不眠證。心悸,盜汗,頭目眩暈,咽幹口燥,舌紅,脈細弦。
痰火内擾多夢:常因憂郁惱怒,肝失疏洩,氣郁化火,灼煉津液,凝聚成痰,痰火擾亂心神而緻。辨證要點為,夢擾紛纭,胸悶痰多,口苦,苔黃膩,脈滑數。治宜清熱化痰,方用黃連溫膽湯加竹瀝等。
黃連溫膽湯
黃連5克 半夏9克 橘紅6克 茯苓9克 炙甘草3克 竹茹9克 枳實9克 生姜6克 紅棗1枚
1.若心中煩熱者,加黃連、麥冬以清熱除煩;
2.口燥舌幹者,去半夏,加麥冬、天花粉以潤燥生津;
3.癫痫抽搐,可加膽星、鈎藤、全蠍以熄風止痙。 4.失眠者,加遠志、龍齒、朱砂、茯神、夜交藤。
5.神情憂郁者,加木香、郁金、白蒺藜、菊花、石菖蒲等。
黃連溫膽湯
方劑來源 清。<六因條辨》。
組成與用法 黃連5克 半夏9克 竹茹9克 枳實9克 陳皮6克 茯苓9克 甘草3克 生姜2片
水煎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清熱燥濕,化痰和中。主治溫病濕熱夾痰,失眠,眩暈,心煩,口苦。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癫狂,癫痫,眩暈,失眠,胃炎,肺炎;又用于
治療口甘,流涎,舌痛,咬牙,夜啼,皮膚痛等病症。例如:
(1)精神分裂症 本方加減,治療3例。患者心煩,舌紅,苔膩,脈
滑,精神失常。多動煩躁者,加大黃連用量,并加石菖蒲、膽南星、麥冬;
神情郁滞者,加郁金、白蒺藜。結果:服藥10--15劑後,精神症狀都趨
平穩,眠安納增,其中1例妊娠者,足月順産一女嬰(《江西中醫藥》1983年第2期)。 。
(2)眩暈 本方治療。患者被車撞傷,昏迷醒後眩暈難忍,動則嘔
吐,西醫診斷為腦外傷綜合征。結果;服藥6劑後,眩暈消除。随訪2
年未複發(《四川中醫>1985年第u期)。
(3)失眠 本方加珍珠母、夜交藤、茯神治療。患者因争吵後夜卧
不甯、心煩不安、通宵待旦,症見體胖神郁、胸悶、口苦、舌尖紅、苔黃
膩、脈弦滑。結果;服藥3劑後,能睡3—4小時;守方再加栀子,工0劑
後諸症悉除,睡眠安。随訪3年未複發(《吉林中醫藥)1986年第6期)。 .
(4)肺炎 以本方加金銀花、敗醬草、蒲公英為基礎方,治療金黃
色葡萄球菌性肺炎24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齡12--50歲,
病程10-40天。症見惡寒發熱,咳嗽有膿血痰,胸悶痛,苔黃膩,脈滑
數。血常規檢查示;,白細胞數增加,中性粒細胞增加。X線胸透見肺部
大片陰影,痰血細菌培養分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胸痛甚者,再加部
金、絲瓜絡;口渴者,加麥冬、沙參;咳血者,加黃芩炭、藕節炭、白茅
根;便秘者,加瓜蒌仁、郁李仁。結果:痊愈20例,好轉3例,無效1例(《國醫論壇》1988年第4期)。
(5)淺表性胃炎 本方加白芍、石斛、姜皮、麻仁治療。患者胃脘
不适,腹脹隐痛,饑嘈不甯,便秘溲黃,舌紅苔裂。結果:服藥15劑後,
胃痛減輕;守方再加焦山楂、焦六曲、葛根、黃芩,服藥3劑,痊愈。半年
後随訪,未見複發,胃鏡複查正常(《江蘇中醫雜志》1986年第9期)。
(6)流涎 本方加麥冬,并劑量減半治療。患兒2歲,流涎1年
餘。症見善食多饑,唇紅,尿赤,指紋紫紅。結果:服藥6劑後,流涎止(<江西中醫藥》1986年第5期)。
(7)舌痛 本方加減,治療痰熱擾心,竅絡受迫引起的舌痛。患者
舌痛如火燎,時重時輕,食少泛惡,心煩痰多,失眠多夢,面赤舌尖紅。結
果:服藥5劑後,舌痛減十之七八,食欲增加,守方再服5劑,症狀全消,
眠安食香。随訪2年未複發(<四川中醫}1988年第11期)。
(8)口甘 本方加蔻仁、佩蘭、菖蒲治療。患者自感口中甜膩,食
而無味,胃脘灼熱嘈雜,形瘦面黃,胸悶脘脹,脈弦滑。結果。服藥6劑
後,口中甜味減輕,守方加白術,再服15劑而愈({吉林中醫藥}1986年第6期)。
(9)夜磨牙 本方加膽南星、菖蒲、地龍、僵蠶、遠志、橘絡、大棗治
療。患者嗜酒,夜間磨牙,咬聲格格,聲驚同房人,神疲體瘦,口苦,心
煩,便幹,舌苔黃膩,脈滑數。結果:服藥5劑後,咬牙聲減少;守方再服
工。劑,痊愈。随訪2年未複發(《吉林中醫藥》1986年第6期)。
(10)小兒夜啼 本方加蟬蛻、鈎藤、龍齒、蓮子心、天竺黃、大棗治
療。患兒3歲,入夜驚惕不安,啼哭不止,見神情緊張、面紅氣粗、喉中
痰鳴、口渴欲飲、大便燥結、指紋紫滞。結果:服藥5劑後,諸症減輕;守
方再服土。劑,夜能安睡(噬吉林中醫藥》1986年第6期)。
(11)皮膚痛 本方加杏仁、葛根、桔梗治療。患者胸部及雙側下
肢皮膚持續性疼痛半月餘,痛如針紮,用力按之則舒,舌苔黃膩,脈滑。
結果;服藥5劑後,雙側下肢皮膚痛消除,胸部皮膚痛減輕;再服15劑後痊愈(<四川中醫》1991年第工期)。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痰熱上擾,虛煩失眠。方用黃連清心瀉
火,合以半夏、茯苓等化痰除濕,既除内熱,又祛痰濕,為其配伍特點。臨
床應用以虛煩不眠、驚悸不安、口苦心煩、舌苔黃膩、脈弦滑數,為其辨證要點。
臨床如見眠差甚者,加遠志、龍齒、朱砂、茯神、夜交藤;神情優郁
者,加木香、郁金、白蒺藜、菊花、菖蒲。
本症病位在心,但與五髒六腑均有關,又有虛實之别。心脾兩虛多夢,心腎不交多夢及心膽氣虛多夢屑虛證,以調補氣血陰陽為治療大法。痰火擾心多夢屬實證,以清化痰熱為主,但忌清涼太過,若損傷正氣,可轉為心膽氣虛、心脾兩虛證。
[文獻别錄]
(素問。方盛衰論):“少氣之厥,令人妄夢,其極至迷。”
(素問.脈要精微論>:“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陰陽俱盛則夢相殺毀傷,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堕,甚飽則夢予,甚饑則夢取,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哭。”
(靈樞.淫邪發夢):“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恐懼哭泣飛揚,心氣盛則夢善哭恐畏。脾氣盛則夢歌樂身體重不舉,腎氣盛則夢腰脊兩解不屬,凡此十二盛者,至而瀉之立已。”
(金匮要略.五髒風寒積聚脈證并治):“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于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
<醫學入門.髒腑): “心氣實則夢可擾、可驚、可怪之事,虛則魂夢飛揚。氣逆于心,則夢丘山煙火。”
(雜病源流犀燭.不寐多寐源流):“凡人形接則為事,神遇則為夢。神役乎物,則魂魄因而不安,魂魄不安,則飛揚妄行,合目而多夢。又況七情擾之,六淫感之,心氣一虛,随感而應。諺雲:日之所接,夜之所夢,詢有然也。”
(沈氏尊生書):“心膽俱怯,觸事易驚,夢多不祥。”
68.不 寐
不寐,是指經常性的睡眠減少而言,或不易入睡,或寐而易醒,醒後不能再睡,甚或徹夜不眠。
本症<内經)稱“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難經)始稱“不寐”;(中藏勁稱“無眠”;<外台秘要)稱“不眠”;(聖濟總錄)稱“少睡”;(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稱“少寐”;通常稱為“失眠”。
凡因天時寒熱不均,被褥冷暖太過,睡前飲濃茶、咖啡等興奮性飲料,或因精神刺激,思慮太過而緻偶然不能入睡者,不屬病态。若因疼痛、喘咳、瘙癢等而緻的不能入睡,不屬本症讨論範圍,可參見有關條目。
常見證候
心陰虧虛不寐:不易入睡,心悸而煩,多夢健忘,潮熱盜汗,手足心熱, 口燥咽幹,舌紅少津,脈細數。
心腎不交不寐:難以入睡,甚則徹夜不眠,頭暈耳鳴,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健忘多夢,腰膝酸軟,遺精,舌紅少苔,脈細數。
心脾兩虛不寐,失眠,多夢易醒,面色少華,身體倦怠,氣短懶言,心悸健忘,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脈細弱。
膽虛氣怯不寐:恐懼不能獨自睡眠,寐而易驚,如人将捕之,心情當然,頭暈目眩,善太息,或嘔苦汁,舌質胖淡,脈細弱而緩。
肝經郁熱不寐:睡卧不甯,多夢易醒,煩躁易怒,胸脅脹滿,善太息,口苦目赤,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弦數。
痰熱擾心不寐:睡卧不甯,多夢易醒,心煩不安,胸悶多痰,惡心欲嘔, 口苦而粘,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心火亢盛不寐:失眠多夢,胸中煩熱,心悸怔忡,面赤口苦,口舌生瘡,小便短赤疼痛,.舌尖紅,脈數有力。
餘熱擾膈不寐:難于入寐,坐卧不安,虛煩不甯,胸膈窒悶,嘈雜似饑,舌質紅,苔薄黃,脈細數。
心陰虧虛不寐與心腎不交不寐:二者皆為陰虛而緻不寐,前者為心陰虧損,後者為腎陰不足。心陰虧虛不寐是心陰不足,心陽偏旺,陰不斂陽,心神不甯而緻。心陰虧虛,心陽偏旺,陽不入陰,故不易入睡。其辨證要點,眠而多夢易醒,心悸健忘, 口燥咽幹,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紅少津、脈細而數。心腎不交不寐是因勞倦内傷,腎陰匮乏于下,不能上濟于心,心火獨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腎,心腎水火不能相濟而緻。正如<古今醫統)所說:“有因腎水不足,真陰不升,而心火獨亢,不得眠者。”其與心陰虧虛不寐的鑒别要點是,除心陰不足,心火偏旺的證候外,不寐之症多較嚴重,甚則輾轉反側,徹夜不眠,兼見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遺精等腎陰虛之征。心陰虧虛不寐,治療當以滋心陰,養心神為主,方用天王補心丹加減。
天王補心丹
人參1.5克(焗服) 酸棗仁3克 當歸3克 生地12克 柏子仁3克 麥門冬3克 天門冬3克 遠志1.5克 北五味子3克 白茯苓1.5克 丹參1.5克 元參1.5克 桔梗1.5克 燈心草1.5克
1.失眠較重者,可酌加龍骨、磁石等以增碁 重鎮安神之效;
2.如心悸怔忡,睡眠不安,可酌加龍眼肉、夜交藤以加強養心安神之效;
3.如有遺精滑洩,可酌加金櫻子、芡實、牡蛎等以固腎澀精。
天王補心丹
(《校注婦人良方》卷6)
[組成] 人參去蘆 茯苓 玄參 丹參 桔梗 遠志各五錢(各15g) 當歸(酒
浸) 五味子 麥門冬(去心) 天門冬 柏子仁 酸棗仁(炒)各一兩(各30g) 生地黃四兩(120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為衣。每服二、三十丸(6—
9g),臨卧,竹葉煎湯送下(現代用法:上藥共為細末,煉蜜為小丸,用朱砂水飛9—
15g為衣。每服6—9g,溫開水送下,或用桂圓肉煎湯送服。亦可改為湯劑,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滋陰清熱,養血安神。
[主治] 陰虛血少,神志不安證。心悸失眠,虛煩神疲,夢遺健忘,手足心熱,口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而數。
心腎不交不寐治療宜滋腎水,降心火,交通心腎,方選黃連阿膠湯合交泰丸化裁, (冷廬醫話)主張用半夏、夏枯草交通心腎,亦可配用。
黃連阿膠湯
黃連12克 黃芩3克 白芍6克 雞子黃2枚(包) 阿膠9克(包)
1.陰虛嚴重,津液耗傷甚者,加玄參、麥冬、生地、石斛等,增滋陰生津之效;
2.心火旺,心中懊懊者,加山栀子、蓮子心、竹葉心等,清瀉心火;
3.入眠後驚醒難入眠者,加龍齒、珍珠母等,以鎮心安神;
4.寐而不熟,心神失養者,加酸棗仁、夜交藤以養心安神;
5.心悸不甯者,加茯神、柏子仁以養心定悸。
黃連阿膠湯
(《傷寒論》)
[異名] 黃連雞子湯(《傷寒指掌》卷4)。
[組成] 黃連四兩(12g) 黃芩二兩(6g) 芍藥二兩(6g) 雞子黃二枚(2枚)阿膠三兩(9g)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納膠烊盡,小冷,内雞子
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現代用法:先煎前三味,去渣取汁,阿膠烊化,待
稍冷,再人雞子黃攪勻,分2次服)。
[功用] 滋陰降火,除煩安神。
[主治] 少陰病陰虛火旺。心神不安證。心中煩熱,失眠,口幹咽燥,舌紅苔少,脈細數。
交泰丸:
川黃連15克 肉桂1.5克
心脾兩虛不寐與膽虛氣怯不寐:兩證皆為虛證,前者為心脾氣血不足,後者為膽氣虛。心脾兩虛不寐由于思慮勞倦,傷及心,脾氣虛弱,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血不養心,以緻心神不安,而成不寐。(類證治裁):“思慮傷脾,脾血虧損,經年不寐。”其辨證要點:除不寐外,尚有心悸健忘,肢倦神疲,面色少華,飲食不香等血虛症狀。膽虛氣怯不寐常由卒然驚恐,氣陷膽傷,以緻決斷無權,故恐懼而不能入睡。辨證要點:驚恐而不能獨自睡眠,寐而易驚醒,頭暈目眩,心中惕惕然等症狀。治療原則兩者亦不同,心脾兩虛不寐治宜健脾益氣,養血安神,方選歸脾湯、八珍湯加炒棗仁、遠志、夜交藤等。
歸脾湯
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炒酸棗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黃芪3克 遠志3克 木香1.5克 當歸3克
龍眼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如果脾虛發熱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止血;
3.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榈炭以清熱止血。
歸 脾 湯
, (《正體類要》卷下) .
[異名] 歸脾散(《古今醫鑒》卷8)、加味歸脾湯(《古今醫鑒》卷u)、歸脾飲(《痘學真傳》卷7)、歸脾養營湯(《瘍科心得集》卷上)。
[組成] 白術 當歸 白茯苓 黃芪炒 龍眼肉 遠志 酸棗仁炒各一錢(各3g)木香五分(].5g) 甘草炙三分(1g) 人參一錢(3g)
[用法]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
[功用]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
1.心脾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虛熱,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0
2.脾不統血證 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脈細弱。
八珍湯
人參6克(焗服) 白術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酒當歸9克 熟地9克 白芍6克 川芎4.5克 生姜5片 紅棗3枚
1.心悸失眠者,加酸棗仁、柏子仁等以養心安神;
2.胃弱納差者,加砂仁、神曲以消食和胃。
八珍湯(八珍散) .
(《瑞竹堂經驗方》卷4)
[異名] 八物湯(《醫學正傳》卷3)。 ' 。
[組成] 當歸去蘆 川芎 熟地黃 白芍藥 人參 甘草炙 茯苓去皮 白術各一兩(各30g)
[用法] 上哎咀。每服三錢(9g),水一盞半(300m1),加生姜5片,大棗1枚,煎至七分(200m1),去滓,不拘時候,通口服。
[功用] 益氣補血。 .
[主治] 氣血兩虛證。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飲食減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
膽虛氣怯不寐治宜溫膽益氣甯神,方選 肝膽兩益湯、無憂湯 等。
無憂湯出自《辨證錄?不寐門》,
該方由白芍五錢,竹茹三錢,炒棗仁三錢,當歸五錢,人參三錢組成。
無憂湯加減(通郁湯):白芍一兩,茯神三錢,人參二錢,熟地三錢,玄參三錢,麥冬三錢,當歸五錢,柴胡一錢,石菖蒲五錢,白芥子二錢,白術五錢,水煎服。一劑而郁少解,二劑而郁更解,四劑而郁盡解。
用無憂湯:白芍五錢,竹茹三錢,炒棗仁三錢,當歸五錢,人參三錢,水煎服。一劑睡甯,四劑痊愈。方中白芍入肝入膽,滋腎養陰,合當歸養血柔肝以補膽虛;人參健脾益氣,《金匮要略》記載:“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佐以棗仁安神,竹茹清熱化痰、除煩安神。全方配伍能益氣補肝血,而達調理髒腑陰陽之功。
肝膽郁熱不寐與痰熱擾心不寐:二者皆為實證、熱證。前者是肝膽氣郁化火,後者為痰熱蘊積擾心。肝膽郁熱不寐是由惱怒傷肝,肝氣失其條達疏洩之職,郁久化火;或酒食不節,濕熱聚于肝膽,蘊積化火。火熱上炎,擾亂神明,心神不安,故睡卧不甯,多夢易醒.肝膽氣郁則煩躁易怒,胸脅脹滿,太息則舒;氣郁化火則口苦目赤.小便黃,舌紅脈數。痰熱擾心不寐為脾運不健,或嗜食肥甘,聚濕釀痰,痰蘊化而為熱;或熱邪侵襲入裡,灼津爍液,爍結為痰,痰熱擾動心神所緻。其不寐特點亦為睡卧不甯,多夢易醒,煩躁不安,但必兼痰熱之證(胸悶多痰,惡心欲嘔,脈滑而數)。其與肝膽郁熱不寐之鑒别要點:肝膽郁熱不寐煩躁易怒,胸脅脹滿,口苦目赤,脈弦而數;痰熱擾心不寐胸悶多痰,惡心欲嘔,口苦而粘,脈滑而數。肝膽郁熱不寐治宜清熱瀉火安神,方選龍膽瀉肝湯、清膽竹茹湯加龍齒、珍珠母、磁石之屬;
龍膽瀉肝湯
酒龍膽草6克 栀子9克 炒黃芩9克 澤瀉12克 木通9克 車前子9克 當歸3克 酒生地黃9克 柴胡6克 生甘草6克
1.若肝膽實火較盛,可去木通、車前子,加黃連。
2.若濕盛熱輕者,可去黃芩、生地黃,加滑石、薏苡仁。
3.若玉莖生瘡,或便毒懸癰,以及陰囊腫痛紅熱者,可去柴胡,加連翹、黃連、大黃。
4.肝經濕熱,帶下色紅者,可加蓮須、赤芍。
5.肝火上炎緻頭痛眩暈,目赤多眵,口苦易怒,可加菊花、桑葉。
6.木火刑金,見咳血者,可加丹皮、側柏葉。。
龍膽瀉肝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錄自《醫方集解。瀉火之劑》)
[異名] 瀉肝湯(《類證治裁》卷4)。
[組成] 龍膽草酒炒(6g) 栀子酒炒(9g) 黃芩炒(9g) 澤瀉(12g) 木通(9g) 車
前子(9g) 當歸酒洗(3g) 生地黃酒炒(9g) 柴胡(6g) 生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肝膽實火,瀉下焦濕熱。
[主治]
1。肝膽實火上炎證 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等,舌紅苔黃,脈弦數有力。
2.肝膽濕熱下注證 陰腫,陰癢,陰汗,小便淋濁,或婦女帶下黃臭等,舌紅苔黃,脈眩數有力。
清膽竹茹湯
來源:中醫方劑《症因脈治》卷三。
【組成】:
柴胡 黃芩 半夏 陳皮 甘草 竹茹
【主治】:
膽火乘脾,不得卧。
痰熱擾心不寐,治宜清熱化痰安神,方選黃連溫膽湯、導痰湯加味。
黃連溫膽湯
黃連5克 半夏9克 橘紅6克 茯苓9克 炙甘草3克 竹茹9克 枳實9克 生姜6克 紅棗1枚
1.若心中煩熱者,加黃連、麥冬以清熱除煩;
2.口燥舌幹者,去半夏,加麥冬、天花粉以潤燥生津;
3.癫痫抽搐,可加膽星、鈎藤、全蠍以熄風止痙。 4.失眠者,加遠志、龍齒、朱砂、茯神、夜交藤。
5.神情憂郁者,加木香、郁金、白蒺藜、菊花、石菖蒲等。
黃連溫膽湯
方劑來源 清。<六因條辨》。
組成與用法 黃連5克 半夏9克 竹茹9克 枳實9克 陳皮
6克 茯苓9克 甘草3克 生姜2片水煎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清熱燥濕,化痰和中。主治溫病濕熱夾痰,失眠,眩暈,心煩,口苦。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癫狂,癫痫,眩暈,失眠,胃炎,肺炎;又用于
治療口甘,流涎,舌痛,咬牙,夜啼,皮膚痛等病症。例如:
(1)精神分裂症 本方加減,治療3例。患者心煩,舌紅,苔膩,脈
滑,精神失常。多動煩躁者,加大黃連用量,并加石菖蒲、膽南星、麥冬;
神情郁滞者,加郁金、白蒺藜。結果:服藥10--15劑後,精神症狀都趨
平穩,眠安納增,其中1例妊娠者,足月順産一女嬰(《江西中醫藥》1983年第2期)。 。
(2)眩暈 本方治療。患者被車撞傷,昏迷醒後眩暈難忍,動則嘔
吐,西醫診斷為腦外傷綜合征。結果;服藥6劑後,眩暈消除。随訪2
年未複發(《四川中醫>1985年第u期)。
(3)失眠 本方加珍珠母、夜交藤、茯神治療。患者因争吵後夜卧
不甯、心煩不安、通宵待旦,症見體胖神郁、胸悶、口苦、舌尖紅、苔黃
膩、脈弦滑。結果;服藥3劑後,能睡3—4小時;守方再加栀子,工0劑
後諸症悉除,睡眠安。随訪3年未複發(《吉林中醫藥)1986年第6期)。 .
(4)肺炎 以本方加金銀花、敗醬草、蒲公英為基礎方,治療金黃
色葡萄球菌性肺炎24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齡12--50歲,
病程10-40天。症見惡寒發熱,咳嗽有膿血痰,胸悶痛,苔黃膩,脈滑
數。血常規檢查示;,白細胞數增加,中性粒細胞增加。X線胸透見肺部
大片陰影,痰血細菌培養分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胸痛甚者,再加部
金、絲瓜絡;口渴者,加麥冬、沙參;咳血者,加黃芩炭、藕節炭、白茅
根;便秘者,加瓜蒌仁、郁李仁。結果:痊愈20例,好轉3例,無效1例(《國醫論壇》1988年第4期)。
(5)淺表性胃炎 本方加白芍、石斛、姜皮、麻仁治療。患者胃脘
不适,腹脹隐痛,饑嘈不甯,便秘溲黃,舌紅苔裂。結果:服藥15劑後,
胃痛減輕;守方再加焦山楂、焦六曲、葛根、黃芩,服藥3劑,痊愈。半年
後随訪,未見複發,胃鏡複查正常(《江蘇中醫雜志》1986年第9期)。
(6)流涎 本方加麥冬,并劑量減半治療。患兒2歲,流涎1年
餘。症見善食多饑,唇紅,尿赤,指紋紫紅。結果:服藥6劑後,流涎止
(<江西中醫藥》1986年第5期)。
(7)舌痛 本方加減,治療痰熱擾心,竅絡受迫引起的舌痛。患者
舌痛如火燎,時重時輕,食少泛惡,心煩痰多,失眠多夢,面赤舌尖紅。結
果:服藥5劑後,舌痛減十之七八,食欲增加,守方再服5劑,症狀全消,
眠安食香。随訪2年未複發(<四川中醫}1988年第11期)。
(8)口甘 本方加蔻仁、佩蘭、菖蒲治療。患者自感口中甜膩,食
而無味,胃脘灼熱嘈雜,形瘦面黃,胸悶脘脹,脈弦滑。結果。服藥6劑
後,口中甜味減輕,守方加白術,再服15劑而愈({吉林中醫藥}1986年第6期)。
(9)夜磨牙 本方加膽南星、菖蒲、地龍、僵蠶、遠志、橘絡、大棗治
療。患者嗜酒,夜間磨牙,咬聲格格,聲驚同房人,神疲體瘦,口苦,心
煩,便幹,舌苔黃膩,脈滑數。結果:服藥5劑後,咬牙聲減少;守方再服
工。劑,痊愈。随訪2年未複發(《吉林中醫藥》1986年第6期)。
(10)小兒夜啼 本方加蟬蛻、鈎藤、龍齒、蓮子心、天竺黃、大棗治
療。患兒3歲,入夜驚惕不安,啼哭不止,見神情緊張、面紅氣粗、喉中
痰鳴、口渴欲飲、大便燥結、指紋紫滞。結果:服藥5劑後,諸症減輕;守
方再服土。劑,夜能安睡(噬吉林中醫藥》1986年第6期)。
(11)皮膚痛 本方加杏仁、葛根、桔梗治療。患者胸部及雙側下
肢皮膚持續性疼痛半月餘,痛如針紮,用力按之則舒,舌苔黃膩,脈滑。
結果;服藥5劑後,雙側下肢皮膚痛消除,胸部皮膚痛減輕;再服15劑
後痊愈(<四川中醫》1991年第工期)。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痰熱上擾,虛煩失眠。方用黃連清心瀉
火,合以半夏、茯苓等化痰除濕,既除内熱,又祛痰濕,為其配伍特點。臨
床應用以虛煩不眠、驚悸不安、口苦心煩、舌苔黃膩、脈弦滑數,為其辨證要點。
臨床如見眠差甚者,加遠志、龍齒、朱砂、茯神、夜交藤;神情優郁
者,加木香、郁金、白蒺藜、菊花、菖蒲。
導 痰 湯
(皇甫坦方,錄自《傳信适用方》卷1)
[組成] 半夏湯洗七次四兩(12g) 天南星細切、姜汁浸 枳實去瓤 橘紅 赤茯苓各一兩(各3g) .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三大錢(10g),水兩盞,生姜十片,煎至一盞;去滓,食後溫服(現代用法:加生姜4片,水煎服)。
[功用] 燥濕祛痰,行氣開郁。
[主治] 痰厥。頭目旋暈,或痰飲壅盛,胸膈痞塞,脅肋脹滿,頭痛嘔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舌苔厚膩,脈滑。
心火亢盛不寐與餘熱擾膈不寐:二者亦為實證、熱證。前者是心火獨亢,後者為病後餘熱未清。心火亢盛不寐是煩勞傷心,心火獨盛,心神不守,故失眠多夢而見胸中煩熱;心悸怔忡,火熱上炎則面赤口苦,口舌生瘡;心移熱于小腸,則小便短赤。疼痛滞澀。餘熱擾膈不寐是熱病後期,餘熱未清,熱擾心神而緻,故坐卧不安,失眠而心煩,胸悶、嘈雜似饑。二者當不難區分。前者治宜清心安神,方用導赤散送服朱砂安神丸。
導 赤 散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異名] 導赤湯(《外科證治全書》卷5)。
[組成] 生地黃 生甘草 木通各等分(各6g)
[用法] 上藥為末。每服三錢(9g),水一盞,人竹葉同煎至五分,食後溫服。
[功用] 清熱,利水。
[主治] 心經火熱證。心胸煩熱,口渴面赤,意欲飲冷,以及口舌生瘡;或心熱移于小腸,症見小溲赤澀刺痛,舌質紅,脈數。
朱砂安神丸 ,
(《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
[異名] 安神丸(《蘭室秘藏》卷下)、朱砂丸(《普濟方》卷工6)、黃連安神丸(《保
嬰撮要》卷13)、安寝丸(《胎産指南》卷8)。
[組成] 朱砂另研,水飛為衣五錢(15g) 甘草五錢五分(16g) 黃連去須淨,酒洗
六錢(18g) 當歸去蘆二錢五分(7g) 生地黃一錢五分(5g)
[用法] 上藥除朱砂外,四味共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以朱砂為衣。
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津唾咽下,食後。或用溫水、涼水少許送下亦得(現代用法:以
上五味,朱砂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其餘四味研成細末,過篩,和勻,煉蜜為丸,每服
6—9g,睡前溫開水送下。亦可作湯劑,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減,朱砂水飛,藥湯送服)。 :
[功用] 鎮心安神,清熱養血。.
[主治] 心火上炎,陰血不足證。心神煩亂,怔忡,失眠多夢,舌尖紅,脈細數。
後者治療須清熱除煩,多用竹葉石膏湯、栀子豉湯。
竹葉石膏湯
竹葉20克 石膏48克 半夏12克 麥門冬24克 人參9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2克(包)
1.若胃陽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爛,舌紅而十,可加石斛、花粉。
2.胃火熾盛,消谷善饑,舌紅脈數者,可加花粉、知母。
竹葉石膏湯
(《傷寒論》)
[異名] 人參竹葉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5)、石膏竹葉湯(《易簡方》)。
[組成] 竹葉二把(6g) 石膏一斤(50g) 半夏半斤(9g)洗 麥門冬一升(20g)去心
人參二兩(6g) 甘草二兩(6g)炙 粳米半升(10g)
[用法] 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
[功用] 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主治] 傷寒、溫病、暑病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證。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口幹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虛數。
栀子豉湯
栀子14克 香豉12克
1.熱郁氣滞較甚,可加郁金、瓜蒌、枳殼。
2.熱甚加連翹、黃苓。
3.濕熱郁阻,可加厚樸、石菖蒲。
4.郁火疼痛可合金鈴子散。
若嘔惡,加竹茹、半夏。
栀子豉湯
(《傷寒論》)
[異名] 栀子香豉湯(《傷寒總病論》卷3)、香豉栀子湯(《傷寒總病論》卷3)、栀
子湯(《聖濟總錄》卷40)、加減栀子湯(《雲岐子注脈訣并方》)、栀子豆豉湯(《證治準繩。幼科》)卷5)、栀豉湯(《壽世保元》卷2)。
[組成] 栀子十四個(9g)擘 香豉四合(6g)綿裹
[用法] 上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功用] 清宣郁熱,除煩止躁。
[主治] 傷寒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甚者反複颠倒,心中懊侬,胸脘痞悶,饑不能食,舌苔薄黃膩,脈數。
總之,不寐一症,有虛實之異,臨證首先當别虛實。凡虛證不寐者皆正氣不足,不寐多為漸緻,證有血虛、陰虛、氣虛的不同,而以陰血虛者為常見,治療以扶正為主,兼以安神。凡實證不寐者,多是邪擾心神,不寐多為暴起,其表現為不易入睡,卧起不安,證有郁熱、心火、痰熱等區分。治療以清熱瀉火,.清熱化痰諸法,邪祛則神自安。
[文獻别錄]
(景嶽全書.不寐>:“不寐雖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則盡之矣。蓋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之擾,一由營氣不足耳。有邪者多實證,無邪者皆虛證。” '
(溫病條辨.下焦篇)汪按:“不寐之因甚多,有陰虛不受陽納者,有陽亢不入于陰者,有膽熱者,有肝用不足者,有心氣虛者,有心液虛者,有跷脈不和者,有痰飲擾心者。”
69.夢 遊
夢遊是指在睡眠中不由自主地起床遊行或從事卧常活動,不易被别人喚醒,醒後對睡中行為一無所知的一種症狀。
本症最早載于<内經)。稱“夢遊行”,後世又稱為“夜遊”、“睡行”等。
常見證候 .
心氣虧虛夢遊:夢遊,每于勞累後發作,伴有心悸、胸悶、氣短、乏力、精神渙散、喜悲哭。舌淡,脈虛弱。
心肺陰虛夢遊:夢遊,心悸少寐,煩躁不安,坐卧不定,精神恍惚,或幻聽幻視,口幹,或有盜汗,大便幹,小便赤,舌紅少苔,脈細數。
心腎不交夢遊:夢遊,頭暈耳鳴,心悸失眠,健忘,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腰膝酸軟,或有夢遺。舌紅少苔,脈細數。
肝氣郁結夢遊:夢遊,胸脅脹悶,善太息,急躁易怒,納差腹脹,面赤口苦,婦人或伴月經不調。舌苔薄黃,脈弦。
痰火擾心夢遊:夢遊,心悸失眠,胸中躁擾煩熱,痰多,色黃粘稠,脘腹脹滿,口苦咽幹。大便幹,小便短赤,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數。
痰濁阻滞夢遊:夢遊,胸脘滿悶,嘔吐痰涎,惡心納差,眩暈心悸,形體豐腴,大便粘滞不爽,舌胖,苔膩,脈細滑。
瘀血阻滞夢遊:夢遊,心悸,夜卧不甯,胸中煩熱,時有刺痛,面色晦滞,口渴,但欲漱水而不欲咽,唇舌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脈沉澀或結代。
心氣不足夢遊與心肺陰虛夢遊:心氣不足或心陰虧耗,使心神失養,神動不安,魂魄飛揚,均會出現夢遊。因勞累、思慮暗耗心血,故二證均以勞心過度後發作較多為特征。二者鑒别:心氣不足夢遊,因心氣虛則悲,故喜悲哭,并有胸悶、氣短、乏力,舌淡、脈虛弱等氣虛表現。心肺陰虛夢遊,病在心肺,神魄失養,故有煩躁不安、坐卧不定、精神恍惚、幻聽幻視,此外尚有口幹,盜汗,大便幹,小便赤,舌紅少苔,脈細數等陰虛内熱的表現。心氣不足者,治宜養心益氣安神,方選養心湯。
養心湯
炙黃芪5克 茯苓5克 茯神5克 半夏曲5克 炒酸棗仁3克 當歸5克 柏子仁2克 川芎5克 炙遠志2克 五味子2克 人參2克
肉桂2克 炙甘草4克
心肺陰虛者,治宜養心潤肺,清熱安神,方選 百合地黃湯合甘麥大棗湯、天王補心丹三方化裁。
百合地黃湯
(方組、臨證參考用量)百合30g 生地黃30g
以上先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
200ml,煎取lOOml,去滓,内陸黃汁,煮取150ml,分溫再服。
(功效]潤肺滋腎,清熱涼血。
(主治)百合病,神志恍惚,頭暈目眩,心悸失眠,坐卧不
甯,如寒無寒,如熱無熱,欲食不食,欲眠不眠,若有所思,行
動異常,口苦而幹,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細數。
(臨證加減)
L熱性病高熱之後,口幹飲少,小溲色深,虛煩不眠者,
酌加太子參、滑石、牡蛎、夜交藤、炒棗仁等,以增強利尿,安神之功。
2.肺燥或肺熱咳嗽等證,加麥冬、沙參、貝母、甘草等,
以增強清肺潤燥之力。
3.心火旺而陰不足,合柴胡加龍骨牡蛎湯,以養血補虛。
4.梅核氣伴有百合病者,合半夏厚樸湯,以除氣滞;或合
酸棗仁湯加天冬以滋陰甯神。
5.中醫治療百合病臨床分析:本組病例證候以肢乏懶言,
欲食不能食,行動時頭重足輕、頭眩暈,動則心悸者較多見,大
多在各種疾病基本痊愈後發生,認為其原因乃因熱病傷陰或汗、
下、失血、失精等傷陰所緻。以八珍湯加味治療,對病因病機,
病後虛弱之鑒别,治療原則及預後問題等進行了讨論,認為《金
匮要略》百合病治用百合地黃湯養陰清熱,而今用八珍湯加味似
有甘溫退熱的作用,療效亦頗滿意,故關鍵問題在于辨證施治,
不必拘泥古法。晰江中醫雜志,1965,f4,:8]
6.百合地黃湯合甘麥大棗湯加味治愈癫證;女性患者,由
于精神抑郁所緻精神失常,予百合地黃湯合甘麥大棗湯加龍骨、
牡蛎、琥珀、磁石等重鎮之劑,兩劑即諸症若失,追蹤半年亦未
見再犯。另一女性,一旬來腰痛白帶多,自言自語,精神失常,
予百合地黃湯合甘麥大棗湯加龍骨、牡蛎、磁石、琥珀、菖蒲等
重鎮及開竅之劑,5劑後即精神轉為正常,迄今2月餘,未複
發。9歲男孩,由于驚恐後,肢麻抽搐,神識不清,每日發作3
—4次不等,予百合地黃湯合甘麥大棗湯加龍齒、貝齒、石決
明、磁石、棗仁、茯神等養血平肝之劑3副,各症消失,至今月
餘未再發作。[浙江中醫雜志,1964,c5,:i3]
7。加味百合地黃湯治療癔症:藥用百合、炒棗仁各30g,
生地、竹茹各15g,遠志、茯苓、龍骨、郁金各9g,知母12g,
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随症加減,忌酒茶。本方具有甘
涼清潤,養血安神之效。[陝西中醫,1980,c1,:is]
8.本方合真武湯治尿顫症。
9.治失音症,由實火上刑肺金者,本方加蘆根、桔梗、生
甘草、青果,名和肺湯。[醫方簡義]
l0.治肺傷咽痛,咳嗽痰血,本方加熱地、麥冬、芍藥、當
歸、貝母、生甘草、元參、桔梗,名百合固金湯。,醫方集解,
甘草小麥大棗湯
(《金匮要略》)
[異名] 甘麥大棗湯(《金匮要略》)、大棗湯、麥甘大棗湯(《普濟本事方》卷10)、
小麥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工8)、甘草湯(《婦人大全良方》卷15引《專治婦人
方》)、十棗湯(《萬氏女科》卷2)、麥棗湯(《杏苑生春》卷8)、棗麥甘草湯(《羅氏會約
醫鏡》卷14)、大棗甘草湯(《一見知醫》卷4)。
[組成] 甘草三兩(9g) 小麥一升(15g) 大棗十枚(10枚)
[用法]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功用] 養心安神,和中緩急。
[主治] 髒躁。精神恍惚,喜悲傷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甚則言行失常,呵欠頻作,舌紅少苔,脈細數。
天王補心丹
(《校注婦人良方》卷6)
[組成] 人參去蘆 茯苓 玄參 丹參 桔梗 遠志各五錢(各15g) 當歸(酒
浸) 五味子 麥門冬(去心) 天門冬 柏子仁 酸棗仁(炒)各一兩(各30g) 生地黃四兩(120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為衣。每服二、三十丸(6—
9g),臨卧,竹葉煎湯送下(現代用法:上藥共為細末,煉蜜為小丸,用朱砂水飛9—
15g為衣。每服6—9g,溫開水送下,或用桂圓肉煎湯送服。亦可改為湯劑,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滋陰清熱,養血安神。
[主治] 陰虛血少,神志不安證。心悸失眠,虛煩神疲,夢遺健忘,手足心熱,口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而數。
心腎不交夢遊:多因年高、體弱、腎精不足,或房勞傷腎,使腎水不足,不能上濟心陰,心火偏亢,不能下交于腎,使心腎不交、神魂不甯而發為夢遊。心火偏旺,神室被擾,則見夢遊、心悸、失眠;腎陰虧虛,頭目不充,腰府失養。則見健忘、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陰虛生内熱則見五心煩熱、潮熱盜汗,相火妄動則有夢遺。舌紅少苔、脈細數均為陰虛之征。治當交通心腎,養陰清熱,方選黃連阿膠湯合交泰丸。
黃連阿膠湯
(《傷寒論》)
[異名] 黃連雞子湯(《傷寒指掌》卷4)。
[組成] 黃連四兩(12g) 黃芩二兩(6g) 芍藥二兩(6g) 雞子黃二枚(2枚)
阿膠三兩(9g)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納膠烊盡,小冷,内雞子
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現代用法:先煎前三味,去渣取汁,阿膠烊化,待
稍冷,再人雞子黃攪勻,分2次服)。
[功用] 滋陰降火,除煩安神。
[主治] 少陰病陰虛火旺。心神不安證。心中煩熱,失眠,口幹咽燥,舌紅苔少,
脈細數。
交泰丸:
川黃連15克 肉桂1.5克
肝氣郁結夢遊:多由情志不遂而緻,故夢遊發作特點為随情緒變化而變化,每因生氣、惱怒、憂傷等情志刺激後發作加重,并兼有肝氣郁結的典型表現如:胸脅脹悶、喜太息、急躁易怒等。若為婦人則或見月經不調、經前乳脹,若肝郁化火則面赤口苦,若肝郁木不疏土則納差腹脹。治宜疏肝理氣,解郁安神,方選加味逍遙散加減。
加味逍遙散(《内科摘要》卷下) 當歸 芍藥 茯苓 白術炒 柴胡各一錢(各
3g) 牡丹皮 山栀炒 甘草炙各五分(各1.5g) 水煎服。功用:疏肝解郁,養血健
脾,清熱涼血。主治:肝脾血虛,内有郁熱。潮熱晡熱,自汗盜汗,腹脅作痛,頭昏目
暗,怔忡不甯,頰赤口幹;婦人月經不調,發熱咳嗽;或陰中作痛,或陰門腫脹;小兒
El舌生瘡,胸乳膨脹;外證遍身瘙癢,或虛熱生瘡。
該方系逍遙散加丹皮、栀子組成,後世又稱之為丹栀逍遙散。丹、栀兩味皆能清熱
涼血,其中栀子尚可瀉火除煩,丹皮亦能活血散瘀。主治雖似逍遙散證,但對兼有郁火
者尤為适宜。 。
痰火擾心夢遊與痰濁阻滞夢遊:二者皆因痰邪作祟,上擾心神而緻夢遊。痰邪之源,多因飲食勞倦、情志不暢傷脾、脾失健運,水停為痰;或外邪傷肺,肺失宣肅,水道不調,聚津為痰。故二者均痰多、脘腹脹悶,其鑒别在于:痰火擾心夢遊,氣滞痰郁化火,或感受火熱,痰火膠結,上幹心神,故見胸中躁擾煩熱,痰黃稠,口苦咽幹。大便幹,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均為痰火内熾之象。痰濁阻滞夢遊,痰濁壅盛,熱象不明顯,故其特點為胸脘滿悶,嘔吐痰涎,惡心納差,眩暈心悸,神疲嗜卧,大便粘滞不爽,舌胖苔膩,脈細滑。痰火擾心夢遊,治宜滌痰瀉火安神,予礞石滾痰丸合朱砂安神丸;
滾 痰 丸
(《泰定養生主論》,錄自《玉機微義》卷4)
[異名] 沉香滾痰丸(《墨寶齋集驗方》卷上)、礞石滾痰丸(《痘疹金鏡錄》卷上)。 . .
[組成] 大黃酒蒸 片黃芩酒洗淨各八兩(各240g) 礞石一兩捶碎,同焰硝一兩,投
入小砂罐内蓋之,鐵線縛定,鹽泥固濟,曬幹,火煅紅,候冷取出(30g) 沉香半兩(15g)
[用法] 上為細末,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量虛實加減服,清茶、溫水
送下,臨卧食後服(現代用法:水泛小丸,每服8一lOg,日l一2次,溫開水送下)。
[功用] 瀉火逐痰。
[主治] 實熱老痰證。癫狂驚悸,或怔忡昏迷,或咳喘痰稠,或胸脘痞悶,或眩暈
耳鳴,或繞項結核,或口眼蠕動,或不寐,或夢寐奇怪之狀,或骨節卒痛難以名狀,或
噎塞煩悶,大便秘結,舌苔黃厚,脈滑數有力。
朱砂安神丸 ,
(《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
[異名] 安神丸(《蘭室秘藏》卷下)、朱砂丸(《普濟方》卷工6)、黃連安神丸(《保
嬰撮要》卷13)、安寝丸(《胎産指南》卷8)。
[組成] 朱砂另研,水飛為衣五錢(15g) 甘草五錢五分(16g) 黃連去須淨,酒洗
六錢(18g) 當歸去蘆二錢五分(7g) 生地黃一錢五分(5g)
[用法] 上藥除朱砂外,四味共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以朱砂為衣。
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津唾咽下,食後。或用溫水、涼水少許送下亦得(現代用法:以
上五味,朱砂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其餘四味研成細末,過篩,和勻,煉蜜為丸,每服
6—9g,睡前溫開水送下。亦可作湯劑,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減,朱砂水飛,藥湯送服)。 :
[功用] 鎮心安神,清熱養血。.
[主治] 心火上炎,陰血不足證。心神煩亂,怔忡,失眠多夢,舌尖紅,脈細數。
痰濁阻滞夢遊,治宜健脾化痰,理氣安神,投 順氣導痰湯加遠志、郁金、菖蒲、生龍牡。
順氣導痰湯
橘紅、茯苓1錢,半夏(姜制)2錢,甘草5分,膽星、木香、香附、枳實。
其主治痰結胸滿,喘咳上氣。出自《李氏醫鑒》卷二。
瘀血阻滞夢遊:常由外傷出血而緻。心主血脈而藏神,瘀血内停,血脈不暢,神運失常則夢遊。若瘀血日久,新血不生,神失所養,亦會加重。其辨證要點是胸中煩熱刺痛,面色晦滞,口幹漱水不欲咽,唇舌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或結代。治當活血化瘀,甯心安神,血府逐瘀湯主之。
血府逐瘀湯
當歸9克 生地9克 桃仁12克 紅花9克 枳殼6克 赤芍6克 柴胡3克 甘草6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紅花,加乳香、沒藥、烏藥、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黃、五靈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緻肝腫脅痛者,加丹參、郁金、土鼈蟲、九香蟲;
5.瘀積肝脾腫硬者,加三棱、莪術、大黃或水蛭、土鼈蟲等;
6.血瘀經閉、痛經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澤蘭等以活血調經止痛。
血府逐瘀湯
(《醫林改錯》卷上)
[組成] 當歸三錢(9g) 生地三錢(9g) 桃仁四錢(12g) 紅花三錢(9g) 枳
殼二錢(6g) 赤芍二錢(6g) 柴胡一錢(3g) 甘草二錢(6g) 桔梗一錢半(4.5g)
川芎一錢半(4.5g) 牛膝三錢(9g)
[用法] 水煎服。 。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證。胸痛、頭痛Et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
止,或内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易怒,人暮潮熱,唇黯或兩目黯黑,舌黯紅或有瘀
斑,脈澀或弦緊。
夢遊屬神志病變,與心的關系最為密切。同時,肝藏魂,肺藏魄,且脾虛生痰上泛,腎虛陰陽不交,故夢遊亦涉及其它四髒。凡體弱、感受外邪、飲食勞倦、七情内傷等,皆可使五髒失調而為病。臨證當辨虛實,實邪有氣、火痰、瘀之分,虛證有氣、陰不足之别,故臨證應據其虛實以甯心安神為要點,辨證論治。
[文獻别錄]
(金匮要略。五髒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與氣者屬于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
70.鼾 眠
鼾眠是指在睡眠中氣道經常不暢,發出呼吸粗鳴,時斷時續的一種症狀。
本病首見于(傷寒論),<雜病源流犀燭)稱“鼾睡”,述為:“方卧即大聲鼾睡,少傾即醒。”
[鑒别]
常見證候
肺氣失宜鼾眠:鼾聲響亮,時斷時續,夜寐不實,鼻塞流涕,咽喉堵悶或咽癢而痛,咳嗽胸憋,舌淡暗,苔薄白,脈浮。
痰熱閉肺鼾眠:鼾聲如雷,喉間氣粗痰鳴,夜寐不實,胸脅憋悶,痰黃而粘,不易咯吐,口幹汗出,身熱煩躁,鼻息灼熱,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脾虛濕蘊鼾眠:鼾聲沉悶,呼吸如喘,夜寐不實,脘腹脹滿,痰多粘膩,面色萎黃,氣短乏力,神倦嗜卧,納差惡心,大便溏結不調,舌淡胖,有齒痕,苔白膩,脈細滑。
瘀血阻滞鼾眠:鼾聲大作,胸悶如窒,煩躁不甯,夜寐不甯,頭部刺痛或鼻咽喉腫脹疼痛,口幹但欲漱水不欲咽,舌質紫黯,或見瘀點、瘀斑,脈細澀。
肺氣失宣鼾眠與痰熱閉肺鼾眠:病變均在肺,應予鑒别。前者多因外感六淫之邪束肺,使肺氣失宣而緻。因鼻為肺竅,肺失宣發則鼻竅不利,鼾聲即起。證候特點為鼾聲響亮,伴有鼻塞、流涕、噴嚏、咳嗽、咽喉堵悶或咽癢、脈浮等肺衛表證。治宜宣肺散邪、通竅利咽,方選蒼耳子散加減。
蒼耳散
方劑來源 宋。{濟生方}。又名蒼耳子散。
組成與用法 蒼耳子9克 辛夷仁15克 白芷30克 薄荷1.5克
上藥共研細末。每服6克,日服2次,食後用蔥或茶水調下。也可改湯劑煎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散風祛寒,通利鼻竅。主治鼻淵,流黃濁鼻涕.鼻塞不通。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急、慢性鼻炎。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風寒郁滞鼻竅之證。方中四藥均有辛散、
芳香之味,既可解表,又能通竅,為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鼻流濁涕、
前額頭痛,為其辨證要點。
改作湯劑,臨床如見頭痛,加川芎、細辛,風寒重,加荊芥、防風;風
熱重,加銀花、連翹、桑葉、菊花;鼻流黃濁涕,加黃芩、七葉一枝花,咽
癢,加牛蒡子、桔梗、甘草等。
後者多由感受火熱之邪,或情志不遂、氣郁化火,灼津成痰,痰火膠結,閉阻肺絡,氣道為之不暢,呼吸不利而發鼾。證候特點為鼾聲如雷,喉間痰鳴,并有痰火内熾之象如身熱煩躁,痰黃而粘,不易咯吐,口幹,汗出,鼻息灼熱,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治當滌痰瀉火,宣降肺氣。輕症可選清金化痰湯,重症可用礞石滾痰丸合小陷胸湯。症因脈治有别,不難區分。
清金化痰湯
黃芩 山栀子 桔梗 甘草 川貝 知母 麥冬 桑白皮 橘紅 瓜蒌仁 茯苓
清金化痰湯,因火者,咽喉幹痛,面赤,鼻出熱氣,其痰嗽而難出,色黃且濃,或帶血絲,或出腥臭。
黃芩 山栀(各一錢半) 桔梗(二錢) 麥門冬(去心) 桑皮 貝母知母 栝蒌仁(炒) 橘紅 茯苓(各一錢) 甘草(四分)
水二鐘,煎八分,食後服。如痰帶血絲,加天門冬、阿膠各一錢。(《統旨》)
《濟世全書》清火甯嗽湯,于本方去山栀、知母、栝蒌仁、橘紅,加枳實、前胡。
《回春》清肺湯,于本方去知母、栝蒌仁,加當歸、天門冬、杏仁、五味子。
滾 痰 丸
(《泰定養生主論》,錄自《玉機微義》卷4)
[異名] 沉香滾痰丸(《墨寶齋集驗方》卷上)、礞石滾痰丸(《痘疹金鏡錄》卷上)。 . .
[組成] 大黃酒蒸 片黃芩酒洗淨各八兩(各240g) 礞石一兩捶碎,同焰硝一兩,投
入小砂罐内蓋之,鐵線縛定,鹽泥固濟,曬幹,火煅紅,候冷取出(30g) 沉香半兩(15g)
[用法] 上為細末,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量虛實加減服,清茶、溫水
送下,臨卧食後服(現代用法:水泛小丸,每服8一lOg,日l一2次,溫開水送下)。
[功用] 瀉火逐痰。
[主治] 實熱老痰證。癫狂驚悸,或怔忡昏迷,或咳喘痰稠,或胸脘痞悶,或眩暈
耳鳴,或繞項結核,或口眼蠕動,或不寐,或夢寐奇怪之狀,或骨節卒痛難以名狀,或
噎塞煩悶,大便秘結,舌苔黃厚,脈滑數有力。《雜病廣要》
小陷胸湯
黃連3克 半夏12克 栝蒌實18克(另包)
1.若兼脅肋疼痛者,加郁金、柴胡以疏肝止痛;
2.痰稠難咯者,加膽南星、川貝以加強清熱化痰之力;
3.若痰熱蘊肺,胸悶氣急者,加葶苈子、杏仁以宣肺洩熱。
小陷胸湯
(《傷寒論》)
[異名] 陷胸湯(《太平聖惠方》卷15)。
[組成] 黃連一兩(6g) 半夏半升(12g)洗 栝蒌實大者一枚(20g)
[用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功用] 清熱化痰,寬胸散結。
[主治] 痰熱互結證。胸脘痞悶,按之則痛,或咯痰黃稠,舌苔黃膩,脈滑數。
脾虛濕蘊鼾眠:多為素體脾氣虛虧,或由飲食不節,嗜食肥甘醇酒厚味而内傷脾胃,脾失健運,痰濕内聚,上犯于肺,呼氣不利而為鼾眠。其證候特點是鼾聲沉悶,呼吸如喘;其人形體多肥胖,夜寐不實,白天嗜睡;脾失健運、痰濕内聚,故脘腹脹滿,納差惡心,痰多而粘,氣血不榮則面色萎黃;氣虛故氣短乏力,精神疲憊;大便溏結不調、舌淡胖有齒痕、苔白膩、脈細滑均為脾虛濕盛之征。病以中焦脾土為主,治以健脾益氣、燥濕化痰,方選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加杏苡仁、蒼術、枳實以增其力。
六君子湯
人參3克(焗服) 白術4.5克 茯苓3克 炙甘草3克 陳皮3克 半夏4.5克 生姜3片 紅棗2枚
1.氣虛較甚者,重用人參、白術;
2.痰多壅盛者,重用半夏、陳皮;
3.畏怕冷者,加炮姜、附子以溫中祛寒;
4.痰多清稀者,加幹姜、細辛以溫肺化飲。
六君子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錄自《醫學正傳》卷3)
[組成] 陳皮一錢(3g) 半夏一錢五分(4。5g) 茯苓一錢(3g) 甘草一錢(3g) 人
參一錢(3g) 白術一錢五分(4.5g)
[用法] 上切細,作一服。加大棗二個,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功用] 益氣健脾,燥濕化痰。
[主治] 脾胃氣虛兼痰濕證。面色痿白,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咳嗽痰
多色白,惡心嘔吐,胸脘痞悶,舌淡苔白膩,脈虛。
補中益氣湯
黃芪3克 炙甘草1.5克 人參0.9克 升麻0.9克 柴胡0.9克 橘皮0.9克 酒當歸身0.9克 白術0.9克
1.煩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為血澀不足,加當歸身0.9-3克;精神短少,加人參1.5克、五味子2粒。
2.頭痛,加蔓荊子0.9克,痛甚,加川芎1.5克;頭頂痛、腦痛,加蒿本1.5克、細辛0.9克;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痰厥頭痛,加半夏1.5克、生姜0.9克。
3.耳鳴,目黃,頰颔腫,頸、肩、臑、肘、臂外後兼痛,面赤,脈洪大者,以羌活3克、防風2.1克、蒿本2.1克、甘草1.5克,通其經血;加黃芩0.9克、黃連0.9克消其腫;人參1.5克、黃芪2.1克,益氣而瀉火邪,另作一服與之。
4.嗌痛颔腫,脈洪大,面赤者,加黃芩0.9克、甘草0.9克、桔梗2.1克;口幹咽幹者,加葛根1.5克,升引胃氣上行以潤之。
5.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25個,麥門冬1.5克(去心);冬月咳嗽者,加不去根節麻黃1.5克,秋涼也加;春月天溫咳嗽,隻加佛耳草1.5克、款冬花1.5克;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參,以防痰嗽增益。
6.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氣澀滞,加青皮0.9克、木香0.9克、陳皮1.5克,如冬月,再加益智仁0.3克、草豆蔻仁0.3克;如夏月,少加黃芩1.5克、黃連1.5克;如秋月,加槟榔1.5克、草豆蔻1.5克、白豆蔻1.5克、砂仁1.5克;如春初猶寒,少加辛熱之劑,以補春氣之不足,為風藥之佐,益智仁、草豆蔻可也。
7.心下痞,夯悶者,加白芍3克、黃連3克;如痞腹脹,加枳實0.9克、木香0.9克、砂仁0.9克、厚樸2.1克;如天寒,少加幹姜、肉桂以溫中;心下痞,覺中寒,加附子3克、黃連3克;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姜3克、陳皮3克;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1.5克、枳實0.9克;脈緩有痰而痞,加半夏3克、黃連3克;脈弦,四肢滿,便難而心下痞,加黃連1.5克、柴胡2.1克、甘草0.9克。
8.腹中痛者,加白芍1.5克、甘草0.9克,如惡寒覺冷痛,加中桂1.5克;如惡熱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甘草二味中,更加生黃芩0.9-0.6克;如夏月腹痛而不惡熱者亦然,治時熱也。
9.如天寒時腹痛,去白芍,加半夏、益智仁、草豆蔻之類;脅下痛,或縮急,俱加柴胡0.9克,甚則1.5克,甘草0.9克。
10.臍下痛者,加熟地黃1.5克;如不已,乃大寒也,加肉桂1.5克。
11.卧而多驚,小便淋溲者,邪在少陽、厥陰,加柴胡1.5克;如淋,加澤瀉1.5克。
12.大便秘澀,加當歸3克、酒大黃1.5-3克;如有不大便者,煎成正藥,先用清者一口,調玄明粉1.5-3克,大便行則止。
13.腳膝痿軟,行步乏力,或痛,乃腎肝伏熱,少加黃柏1.5克,空心服,不已,更加漢防已1.5克;脈緩,沉困怠惰無力者,加蒼術1.5克、人參1.5克、澤瀉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五味子1.5克。
14.熱甚者,少加黃柏以瀉下焦之陰火;心煩不止,少加生地黃補腎水,火旺而心火自降;氣浮心亂,以朱砂安神丸鎮固之。
補中益氣湯
(《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異名] 醫王湯(《方函口訣》,錄自《傷寒論今釋》卷7)。
[組成] 黃芪一錢(18g) 甘草炙五分(9g) 人參去蘆 升麻 柴胡 橘皮 當歸身酒洗 白術各三分(各6g)
[用法]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渣,早飯後溫服。如傷之重者,二服而愈,量輕重治之。
[功用] 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
1。脾不升清證 頭暈目眩,視物昏瞀,耳鳴耳聾,少氣懶言,語聲低微,面色萎黃,納差便溏,舌淡脈弱。
2。氣虛發熱證 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而胖,脈大無力。
3.中氣下陷證 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伴氣短乏力,納差便溏,舌淡,脈虛軟。
瘀血阻滞鼾眠:産生瘀血的原因,多由外傷造成血離經脈,或感受火毒之邪,血熱毒火搏結于鼻、咽喉部,或情志失調、氣機郁滞、血行不暢。瘀血阻滞,脈絡不通,氣失宣暢而發生鼾眠,其特點因瘀血阻滞的部位而不同,血阻于頭則頭刺痛,阻于鼻咽則鼻咽腫脹疼痛,阻于胸則胸悶如窒;血行不暢,心神不安則煩躁、夜卧不甯;并有口幹但欲漱水不欲咽、舌質紫黯有瘀點或瘀斑、脈細澀等瘀血内停之象。治當活血化瘀通竅,方以通竅活血湯加減。
通竅逐血湯
赤芍3克 川芎3克 桃仁6克(搗成泥) 紅花9克 生姜9克 老蔥3克 紅棗7枚 麝香0.15克(粉,沖服)
1.如見痰濕内阻,加半夏、瓜蒌皮、川貝、天竺黃;
2.項強加葛根;
3.言語不利,加石菖蒲、遠志;
4.氣虛,加黨參、黃芪;
5.瘀血明顯,加當歸尾,三七;
6.心悸、失眠,加遠志、酸棗仁;
7.眩暈,加胡桃肉、黑芝麻、女貞子、枸杞子;
8.肝陽上亢,加羚羊角粉、生石決明;
9.便秘,加大黃;
10.陰虛,加生地、玄參;
11.血熱妄行、神志昏糊,加紫雪丹;
12.暈厥者,加至寶丹。
血府逐瘀湯
(《醫林改錯》卷上)
[組成] 當歸三錢(9g) 生地三錢(9g) 桃仁四錢(12g) 紅花三錢(9g) 枳
殼二錢(6g) 赤芍二錢(6g) 柴胡一錢(3g) 甘草二錢(6g) 桔梗一錢半(4.5g)
川芎一錢半(4.5g) 牛膝三錢(9g)
[用法] 水煎服。 。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證。胸痛、頭痛Et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
止,或内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易怒,人暮潮熱,唇黯或兩目黯黑,舌黯紅或有瘀
斑,脈澀或弦緊。
若鼻、咽、喉部青紫腫脹、瘡瘍、潰爛者,為火毒内攻,治宜涼血解毒、化痰開竅,方選神犀丹。
神犀丹(《醫效秘傳》卷1) 烏犀角尖(磨汁) 石菖蒲 黃芩各六兩(各180g)
真懷生地絞汁 銀花各一斤(各500g) 金汁 連翹各十兩(各300g) 闆藍根九兩
(270g) 香豉八兩(240g) 元參七兩(210g) 花粉 紫草各四兩(各120g) 各生曬研
細,以犀角、地黃汁、金汁和搗為丸,每重一錢(3g),涼開水化服。日二次。小兒減
半。功用:清熱開竅,涼血解毒。主治:溫熱暑疫,邪人營血,熱深毒重,耗液傷陰。
症見高熱昏谵,斑疹色紫,口咽糜爛,目赤煩躁,舌紫绛等。
.
2.化斑湯(《溫病條辨》卷1) 石膏一兩(30g) 知母四錢(12g) 生甘草三錢(9g)
玄參三錢(9g) 犀角二錢(2—6g)磨沖 白粳米一合(9g)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滓再煮一盅,夜一服。功用:清氣涼血。主治:溫病熱人氣血之證。發熱煩躁,外透斑
疹,色赤,口渴或不渴,脈數等。
清瘟敗毒飲、神犀丹、化斑湯同具有清熱涼血之功,不同點在于:清瘟敗毒飲治療
熱毒充斥,氣血兩燔之證,故用大劑辛寒以清陽明經熱;并用瀉火、解毒、涼血以使氣
血兩清。神犀丹治療邪人營血,熱深毒重之證,故以清熱解毒為主,并用涼血開竅,以
使毒解神清。化斑湯是治溫病熱人氣血,發熱、發斑之證,本方是以清氣涼血為主,較
之清瘟敗毒飲在清氣涼血解毒方面力有不足。
,三方在配伍用藥方面,共同用藥為犀角、玄參,區别是:清瘟敗毒飲重用石膏“先
平甚者”,大清陽明經熱為君,配用芩、連瀉火,犀角、生地、玄參涼血解毒。神犀丹
是用犀角清熱涼血,石菖蒲芳香開竅,共為君藥,具有清心開竅,涼血解毒之功,配用
銀花、連翹、金汁、豆豉、闆藍根内清外透,生地、玄參、花粉等護陰生津,共收清心
開竅,涼血解毒之功。化斑湯是石膏、犀角、玄參共組成氣血兩清之方,用治于氣血兩
燔的發斑之證。化斑湯的瀉火解毒之功,略減于清瘟敗毒飲。
另外,據《中醫方劑大辭典》載化斑湯同名異方多達19首,從其主治及用藥方
面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如下規律:①主治方面,主要用于治療發斑、斑毒及麻疹、痘
毒,甚者斑、疹或痘、斑夾出之重症。但因邪正盛衰不同,病情可分三等,既有風熱
外邪郁表,肺氣失宣,疹毒郁而不得暢發之斑疹輕症;又有溫病熱人氣血之斑毒重
症;複有發斑脈虛之斑疹後期邪氣未盡,氣陰兩虛證。②用藥方面,針對病情,可分
三類,斑疹輕症者,治宜解肌透疹,藥用牛蒡子、連翹、柴胡、升麻、荊芥、防風、
黃芩等;對于斑疹重症,重在清氣涼血,藥用石膏、知母、玄參、犀角、丹皮、生地
等;至于斑疹後期,治宜益氣清熱養陰,兼以化斑止血,藥用人參、石膏、玄參、知
母、甘草等。可見,同名化斑湯,同是治療斑疹等病證,但因病程發展及病情輕重不
同,其治法及用藥也随之不同。但是,也必須看到,在治療病情程度相同時,其用藥大部分還是相同的。
肺主氣,司呼吸,肺系壅滞,氣道不暢,鼾聲必作,故多責之于肺。外邪束肺或痰火閉肺,皆為實證,病程短,以祛邪為主,病易治。若脾虛痰濕内蘊,氣道不暢鼾眠者,病程多久,虛實夾雜,治宜攻補兼施。瘀血阻滞鼾眠,初起以實證為多,治以消法。若病久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則虛實夾雜,治療當辨虛實。鼾眠多伴夜寐不安,治療當佐以安神。
[文獻别錄]
(諸病源候論.咽喉心胸病諸候):“鼾眠者,眠裡喉咽間有聲也,人喉嚨氣上下也。氣血若調,雖寤寐不妨宣暢;氣有不和,則沖擊喉咽而作聲也。其有肥人眠作聲者,但肥人氣血沉厚,迫隘喉咽,澀而不利亦作聲。”
71.齧 齒
齧齒,是指上下牙齒相互磨切、格格有聲而言。
本症在古典醫籍中,有不同的名稱。(金匮要略)、(諸病源候論)稱其為“骱齒”,唐宋以來,又有“齒骱”、“齧齒”(同齧齒)、“齧齒”、“嘎齒”、“咬牙”等名。
[鑒别]
常見證候
風寒束表齧齒;寒戰齧齒,伴見發熱惡寒,頭痛,周身疼痛,無汗,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浮緊。
心脾積熱齧齒:常于睡中齧齒,發熱口渴思冷飲,口舌生瘡、疼痛,嘔吐嘈雜或食入即吐,口臭,心煩,舌質紅,舌苔黃而少津,脈滑數
食滞胃腸齧齒:睡中齧齒,胸脘痞脹疼痛,不思飲食。厭食,嗳腐,或嘔吐馊食,大便不暢,便臭如敗卵,或洩瀉腹痛,或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質紅,舌苔膩而微黃,脈滑而實。
蛔蟲齧齒:睡中齧齒,胃脘嘈雜,腹痛時作時止,貪食,有異食怪癖,而黃肌瘦,或鼻孔作癢,白眼珠有藍斑或藍點,面部(側面部及顴部)有白色蟲斑,唇内有小點(呈粟粒狀半透明狀突起),舌尖部或舌中線兩旁有淺紅或鮮紅色點狀突起。舌質淡紅,舌苔白,脈弦滑。
氣血兩虛齧齒:齧齒聲音低微,面色咣白,唇舌爪甲色淡無華,頭目眩暈,心悸怔忡,倦怠無力,少氣懶言,語言低微,或手足麻木,舌體胖,舌質淡,舌苔薄白或白,脈細弱或虛大。
陰虛動風齧齒:齧齒連聲,手足蠕動,甚或瘛疚,或手足顫抖,面色憔悴,兩顴嫩紅,或盜汗,五心煩熱,或咽幹口燥,舌質紅,舌苔極少或無苔,脈沉細。
熱盛動風齧齒:齧齒有聲,或牙關緊閉,壯熱,口渴引飲,喜涼飲,大汗出,脈洪大而數,舌質紅,舌苔黃而幹;或角弓反張不能平卧,四肢拘攣抽搐,或腹部脹滿、拒按,大便燥結不通,舌質紅,舌苔黃厚而燥幹,脈沉實或滑實有力而數。
風寒束表齧齒與心脾積熱齧齒:前者是外受風寒之邪與正氣交争于表,見發熱惡寒,戰栗齧齒,頭痛,周身疼痛,苔薄白,脈浮緊等表證;後者乃是心脾火熱所緻。因其陽明之脈入齒中挾口環唇,内熱充絡,故見牙齒磨切有聲之症。兼見心煩,口臭。口渴思冷飲,舌紅苔黃少津,脈滑數。兩者一表一裡,截然不同。風寒束表齧齒,常在醒時發作;而心脾積熱齧齒,常于睡中磨牙。風寒束表齧齒,治以解表疏風散寒,常用麻黃湯加減;
麻黃湯
麻黃9克(包) 桂枝6克 炙甘草3克 杏仁6克
1.若喘急胸悶,咳嗽痰多,表證不甚者,去桂枝,加蘇子、半夏。
2.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蒼耳子、辛夷花。
3.若挾濕邪而見骨節酸痛,加蒼術、苡仁。
4.若兼裡熱之煩躁,口幹加石膏、黃芩。
5.風寒襲表之皮膚瘙癢,加防風,荊芥,蟬蛻。
麻 黃 湯
(《傷寒論》)
[異名] 麻黃解肌湯(《深師方》,錄自《外台秘要》卷1)。
[組成] 麻黃去節三兩(9g) 桂枝二兩(6g) 杏仁去皮尖七十個(6g) 甘草炙一兩(3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将息。
[功用]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風寒束表,肺氣失宣證。惡寒發熱,頭疼身痛,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
心胃火熱齧齒,治以清洩胃火,常用清胃散。
清胃散
生地黃6克 當歸6克 牡丹皮9克 黃連6克 升麻9克
1.若兼腸燥便秘者,可加大黃。
2.口渴飲冷者,加石膏并重用之。
3.胃火熾盛之牙衄,可加牛膝。
清 胃 散
(《脾胃論》卷下)
[異名] 清胃湯(《瘡瘍經驗全書》卷1)、消胃湯(《不知醫必要》卷2)。 、
[組成] 生地黃 當歸身各三分(各6g) 牡丹皮一錢(9g) 黃連六分如黃連不好,
更加二分,如夏月倍之(6g) 升麻一錢(9g)
[用法] 上藥為末。都作一服,水盞半,煎至七分,去渣放冷服之。
[功用] 清胃涼血。
[主治] 胃火牙痛。牙痛牽引頭痛,面頰發熱,其齒喜冷惡熱;或牙宣出血;或牙
龈紅腫潰爛;或唇舌頰腮腫痛;口氣熱臭,口幹舌爛,舌紅苔黃,脈滑數。
食滞胃腸齧齒與蛔蟲齧齒:多見于小兒,常于夜間發作。其不同點是:蛔蟲齧齒有蛔蟲證的特點,如腹痛以臍周為著,且時痛時止,貪食,有異食怪癖,面黃肌瘦,白眼珠有藍斑、藍點,面有白色蟲斑,唇内有粟狀小點等。治以驅蟲為主,佐以健脾化濕法,常用追蟲丸、使君子散或烏梅丸。
追蟲丸-《準繩·類方》卷八。編輯
【處方來源】《準繩·類方》卷八。
【方劑主治】一切蟲積。
【制備方法】上為末,茵陳2兩,大皂角、苦楝皮各1兩,煎濃汁為丸,如綠豆大。
【用法用量】大人每服4錢,小兒3錢或2錢,或1錢半,五更用沙糖水吞下。待追去惡毒蟲積2-3次,方以粥補之。
使君子散
【方源】《聖惠》卷八十七。
【組成】:
使君子五顆 诃黎勒皮三顆 幹蟾頭一個(塗酥,炙焦黃)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用法】:上為細散。以羊子肝一枚于砂盆内用生米泔一合,同爛研,絞取汁,食後調下半錢;三歲以下,即可服一字。
【主治】:小兒眼疳。
烏梅丸
烏梅500克 細辛18克 幹姜30克 黃連48克 炮附子18克 當歸12克 黃柏18克 人參18克 蜀椒(出汗)12克 桂枝18克
(作湯劑:烏梅30克(醋漬一宿,打爛) 細辛4.5克 幹姜9克 黃連6克 當歸9克 熟附子9克 川椒6克 桂枝9克 人參12克 黃柏9克 水煎服)
1.本方安蛔、驅蟲力弱,臨證時宜加使君子、苦楝皮、榧子、槟榔等以殺蟲,亦可加瀉下藥大黃、芒硝等;
2.嘔吐嚴重者,可加生姜、半夏、吳茱萸降逆止嘔;
3.腹痛甚者,可加白芍、甘草以緩急止痛。
烏 梅 丸
(《傷寒論》)
[異名] 烏梅丹(《醫方妙用》,錄自《普濟方》卷399)、烏梅安胃丸(《飼鶴亭集
方》)、殺蟲烏梅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蘭州方)、安胃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杭州方)。
[組成] 烏梅三百枚(480g) 細辛六兩(180g) 幹姜十兩(300g) 黃連十六兩
(480g) 當歸四兩(120g)’附子六兩(180g)炮,去皮 蜀椒出汗四兩(120g) 桂枝去皮六
兩(180g) 人參六兩(180g) 黃柏六兩(180g)
[用法] 上藥各為末,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鬥米下,飯熟,
搗成泥,和藥令相得,.納臼中,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以飲送下,一
日三次。稍加至二十丸(現代用法:烏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打爛,和餘藥打勻,
烘幹或曬幹,研末,加蜜制丸,每服9g,日3次,空腹溫開水送下)。
!主治] 蛔厥證。脘腹陣痛,煩悶嘔吐。時發時止,得食則吐,甚則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久瀉。
食滞胃腸齧齒,是由飲食不潔,内傷乳食,停滞不化,氣滞不行,傷及脾胃引起。,其以不思飲食,食而不化,脘腹脹滿,形體消瘦,大便不調為特點。治以消食導滞和中法,常以保和丸易丸方為湯劑加胡黃連内服;或服枳實導滞丸(或湯)加減。臨床上,也可出現積滞與蛔蟲兼見情況,可兼而治之。
保和丸
山楂18克 神曲6克 半夏9克 茯苓9克 陳皮3克 連翹3克 萊菔子3克
1.如食積較重,脹滿明顯者,可加枳實、厚樸、木香、槟榔等以增強消食導滞之力;
2.食積化熱較甚,而見苔黃、脈數者,酌加黃芩、黃連等清熱之品;
3.大便秘結者,加大黃以瀉下通便;
4.兼脾虛者,宜加白術、黨參、甘草等健脾益氣藥物。
保 和 丸
(《丹溪心法》卷3)
[組成] 山楂六兩(180g) 神曲二兩(60g) 半夏 茯苓各三兩(各90g) 陳皮連翹 萊菔子各一兩(各30g)
[用法] 上為末,炊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遠白湯送下(現代用
法:共為末,水泛為丸,每服6—9g,食後溫開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消食和胃。
[主治] 食積證。胸脘痞滿,腹脹時痛,嗳氣吞酸,厭食嘔惡,或大便洩瀉,舌苔厚膩微黃,脈滑。
枳實導滞丸
大黃12克 炒枳實6克 炒神曲6克 茯苓3.6克 黃芩3.6克 白術3.6克 澤瀉2.4克
1.若脹滿甚者,可加木香、槟榔以增行氣消脹之力;
2.納差者,宜加山楂、雞内金等消食之品;
3.腹痛明顯者,可加白芍、甘草以緩急止痛。
枳實導滞丸
[異名] 導氣枳實丸(《醫學入門》卷8)。
[組成] 大黃一兩(30g) 枳實麸炒,去瓤 神曲炒各五錢(各15g) 茯苓去皮 黃
芩去腐 黃連揀淨 白術各三錢(各9g) 澤瀉二錢(6g)
[用法]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九,食遠溫開水
送下(現代用法:共為細末,水泛小丸,每服6—9g,.食後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 消食導滞,清熱利濕。 .
[主治] 濕熱食積證。脘腹脹痛,下痢洩瀉,或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苔黃膩,脈沉有力。
陰虛動風齧齒與氣血兩虛齧齒:陰虛動風齧齒無論見于雜病之中或見于溫病之中,皆是陰精耗傷水不涵木所緻。肝主筋脈,賴腎水以滋養。年老久病、七情内傷、勞倦失度,或邪熱久羁、陰液被爍,都是陰虛動風的緣由。其辨證要點應抓住兩點:一是具備肝腎陰虛之證(如兩目幹澀,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心中儋儋大動,或顴紅潮熱,五心煩熱,神倦脈虛,舌紅苔少等)。二是除齧齒外,尚有其它動風之象(如麻木震顫,獨頭動搖,手足蠕動,甚或瘛疚,或見四肢攣急,角弓反張等)。常治以柔肝滋腎,育陰潛陽,熄風止痙法,方如鎮肝熄風湯、大定風珠。
鎮肝熄風湯
懷牛膝30克 生代赭石30克(軋細) 生龍骨15克(搗碎) 生牡蛎15克(搗碎) 生龜甲15克(搗碎) 生杭芍15克 生玄參15克 天冬5克 川楝子6克 生麥牙6克 茵陳6克 甘草4.5克
1.心中熱者,加石膏30克;痰多者,加膽南星6克;
2.尺脈重按虛者,加熟地24克、淨萸肉15克;
3.大便不實者,去龜甲、代赭石,加赤石脂30克。
4.風陽亢盛 者,可加鈎藤 、天麻、羚羊角;
5.肝火較盛,血壓過高,頭痛劇烈,眼目脹痛者,可加夏枯草、黃芩、鈎藤;
6.大便燥結者,加生大黃,便通即止;
7.兼瘀血者,加桃仁、乳香、沒藥;
8.飲食停滞,胃口不開者,加雞内金、山楂、神曲。
鎮肝熄風湯
(《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組成] 懷牛膝一兩(30g) 生赭石一兩(30g)軋細 生龍骨五錢(15g)搗碎 生牡蛎
五錢(15g)g~ 生龜甲五錢(15g)搗碎 生杭芍五錢(15g) 生參五錢(15g) 天冬五錢
(15g) 川楝子二錢(6g)搗碎 生麥芽二錢(6g) 茵陳二錢(6g) 甘草一錢半(4。5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鎮肝熄風,滋陰潛陽。
[主治] 類中風。頭目眩暈,目脹耳鳴,腦部熱痛,心中煩熱,面色如醉;或時常
噫氣,或肢體漸覺不利,口角漸形喁斜;甚或眩暈颠仆,昏不知人,移時始醒;或醒後
不能複原,精神短少,脈弦長有力者。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中風的常用方。無論中風前、中風時或中風後,隻要辨證屬
陰虛陽亢,肝風内動者,均可使用。臨床以頭目眩暈,腦部脹痛,面色如醉,心中煩
熱,脈弦長有力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原書雲:心中熱甚者,加石膏一兩;痰多者,加膽星二錢;尺脈重按
虛者,加熟地八錢、淨萸肉五錢;大便不實者,去龜甲、代赭石,加赤石脂(喻昌謂石
脂可代赭石)一兩。此外,風陽亢盛者,可加鈎藤、天麻、羚羊角;肝火較盛,血壓過
高,頭痛劇烈,眼目脹痛者,可加夏枯草、黃芩、鈎藤;大便燥結者,加生大黃,便通
即止;兼瘀血者,加桃仁、乳香、沒藥;飲食停滞,胃口不開者,加雞内金、山楂、神
曲。
3.本方現代常用于高血壓病、腦血管意外、血管性頭痛、癫痫,并可用于腦動脈
硬化、帕金森病、三叉神經痛、頑固性呃逆、冠心病心絞痛、腦震蕩綜合征、癔病性暈
厥、神經官能症、倒經、更年期綜合征、高血壓腎病、急性腎炎以及皮膚病等辨證屬陰
虛陽亢、肝風内動者。 .
[使用注意] 原方代赭石、龍骨、牡蛎、龜甲、白芍、麥芽皆用生品,究其緣由,
蓋前五味生用,可以加強平肝潛陽清熱之功,後者生用方有疏肝之效。
[臨床報道]
1.腦血管意外 應用本方100例。患者年齡38—72歲,均有不同程度的頭目眩
暈,目脹耳鳴,心中煩熱等症。其中半身不遂者86例,口眼歪斜者14例,脈弦長有力
者88例,脈弦滑者12例。大多血壓偏高。加減:肝陽上亢症狀嚴重者,加鈎藤、天
麻、羚羊角;痰多,加膽星、半夏;瘀血,加桃仁、乳香、沒藥;氣血虧虛,加人參、
黃芪、白術、首烏。結果:痊愈(症狀消失,肢體活動正常,語言障礙消失,血壓恢複
正常,2年内未複發)91例,好轉(症狀減輕,肢體活動有所恢複,語言障礙減輕,血
壓基本恢複)4例,無效(服用上方6劑,症狀、肢體活動、血壓均未改善)5例l”。
另以本方為主治療腦血栓形成52例。患者病程最短2小時,最長10年。伴高血壓病
41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2例,腦萎縮2例。急性期予脫水、抗炎、補液,但均未
用血管擴張藥和降壓藥。半月為1療程。結果,服藥1—6個療程後,痊愈(意識清,
上下肢癱瘓肢體肌力恢複到Ⅱ級,能獨立步行)32例,占61.5%;顯效(意識清,癱
瘓肢體肌力恢複到Ⅱ級以上)13例,占25%,有效(意識清,癱瘓肢體肌力恢複到工
級以上)5例,占9。6%,無效(較治療前肌力恢複不到工級)2例,占3.9%,總有效
率為96.1%[81。
2.高血壓病 以本方去甘草治療55例,效果滿意。患者表現為血壓過高,脈弦長
有力,頭目眩暈,或腦中常常作痛,發熱目脹,耳鳴。服藥後即感頭部輕快,精神恢
複,飲食增進,血壓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L9j。用本方加減(代赭石、生龍骨、生牡蛎
各30g,牛膝15g,白芍12g,夏枯草9g,川棟子10g,玄參15g,天門冬12g,首烏
12g,鈎藤12g,夜交藤12g)制成沖劑,治療44例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相當于工、
Ⅱ期高血壓),經全療程8周服藥後,顯效6例(13.6%),改善8例(18.2%),血壓
波動而保持正常者15例(34。1%),無效15例(34.1%),總有效率65.9%。副作用
有胃脘悶脹,疼痛,惡心或便溏等,一般多在開始服藥時出現,l周左右消失“Ol。
3.高血壓腎病 以本方加減治療伴氮質血症的高血壓腎病17例,患者均有頭暈頭
痛、耳鳴目眩、手指麻木、惡心納差、多尿、夜尿增多、腰膝酸軟、舌紅苔膩、脈弦等
肝。腎陰虛、肝陽上亢、夾有濕濁的表現。處方為鎮肝熄風湯原方去麥冬,加大黃、鈎
藤、砂仁,大黃用量以每日排稀軟便2—3次為宜,同時配合西醫常規治療,并與單用
西醫常規治療的15例作對比觀察。經3個月治療後,兩組動脈血壓、24小時尿鈉排出
量、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尿肌酐清除率(CCr)和
殘腎功能指數(RRFI)改善。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舒張壓、血甘油三酯下降及血紅
蛋白濃度升高更為明顯,SCr下降、CCr提高更為顯著,RRFI改善程度亦較大。提示
鎮肝熄風湯可經改善血脂代謝、重建腎間質滲透梯度及調節肌酐代謝動力學等途徑改善
殘存腎功能'’”。
4.頭痛 根據“頭痛巅疾,下虛上實”的理論,以鎮肝熄風湯為基本方,治療血
管性頭痛70例。患者年齡17—4l歲,病程半年一兒年。頭痛驟發,風陽上旋者,加
鈎藤、白芷;久痛人絡,瘀阻經脈者,加丹參、川芎。結果:臨床近期治愈(頭痛及伴
随症狀消失,腦血流圖恢複正常,半年未複發)23例,占32.8%;有效(頭痛或明顯
減輕,發作次數顯著減少,腦血流圖好轉)41例,占58.6%;無效(頭痛及腦血流圖
未見好轉)6例,占8.6%。總有效率91.4%。對照組62例用阿司匹林、苯巴比妥、
谷維素治療,臨床近期治愈6例(9.7%),有效49例(79.0%),無效7例(u。3%),
總有效率88。7%。兩組有效率差異顯著。主要臨床症狀消失或減輕平均所需天數兩組
均未超過3天112]。對頭痛、牙痛及三叉神經痛病機為肝陽上亢或肝火上炎者,投予本
方加龍膽草及僵蠶、全蠍等解痙止痛之品,治愈5例,其中4例無複發,1例一年後複
發,改用六味地黃丸加味而告痊愈““。
5.癫痫 對痫證肝風内動型,主症為抽搐多從醜至卯上,發作前腦轉耳鳴者,采
用本方治療,共治7例,有效6例,緩解1例。
6.腦震蕩綜合征 治療23例,患者均有明确的頭部外傷史,經外科及神經科确診
但治療無效,頭痛,頭暈,頭脹,健忘,失眠,有時惡心嘔吐,個别初期伴有低熱,受
傷局部有血腫等表現。方法:以牛膝、生龍骨、生牡蛎、代赭石、半夏、陳皮、乳沒、
紅花、赤芍、當歸、川芎、甘草為基本方,惡心嘔吐嚴重者加柿蒂、竹茹,皮下血腫加
三七,失眠心悸加棗仁、珍珠母,治療後期随着症狀改善,重鎮之品減量或停用,酌加
參、芪等補益之品。每日1劑,一般療程為1個月左右,最長3個月。結果:18例治
愈;4例主要症狀緩解,能堅持上班,由于某些誘因可出現不适感覺,再次治療仍然有
效;1例因效果不顯而自行中斷治療L1jJ。
7.皮膚病 以鎮肝熄風湯原方治療黃褐斑13例。病人均為女性,年齡26—34歲,
病程2個月一3年。結果:痊愈(面部褐色斑塊及臨床症狀消失)10例,顯效(面部褐
色斑塊及臨床症狀明顯減輕)3例L16j。以本方加減治療部分中老年性皮膚瘙癢症、神
經性皮炎、慢性荨麻疹、銀屑病等屬肝陽上亢、肝風内動者,亦獲滿意效果117J。
氣血兩虛齧齒是因氣血虛弱筋脈失于滋養而緻,臨床表現除齧齒症狀外,氣血不足的表現是辨證的主要依據(少氣懶言,氣微而短,面色蒼白無華,唇甲色淡,眩暈,甚或瘛疭,舌質淡,脈細弱等)。氣血兩虛齧齒,宜治以益氣養血法,方用八珍湯加減。
八珍湯
人參6克(焗服) 白術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酒當歸9克 熟地9克 白芍6克 川芎4.5克 生姜5片 紅棗3枚
1.心悸失眠者,加酸棗仁、柏子仁等以養心安神;
2.胃弱納差者,加砂仁、神曲以消食和胃。
八珍湯(八珍散) .
(《瑞竹堂經驗方》卷4)
[異名] 八物湯(《醫學正傳》卷3)。 ' 。
[組成] 當歸去蘆 川芎 熟地黃 白芍藥 人參 甘草炙 茯苓去皮 白術各一兩(各30g)
[用法] 上哎咀。每服三錢(9g),水一盞半(300m1),加生姜5片,大棗1枚,
煎至七分(200m1),去滓,不拘時候,通口服。
[功用] 益氣補血。 .
[主治] 氣血兩虛證。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
忡,飲食減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
熱盛動風齧齒,是在急性外感熱病中易見的一種症狀,多見于小兒。其主要特點是必兼熱盛症狀(壯熱煩躁、口渴喜冷、面赤唇焦、大汗出、便秘溲赤;或腹脘脹滿、拒按、大便燥結不通、舌質紅、舌苔黃而幹或黃燥而厚起芒刺、脈象弦數或洪大而數或沉實而數或滑實有力而數)。熱盛動風齧齒,如因肝經熱盛動風為主,輕者頭目眩暈,心緒不安;重者兼見突然抽搐,口眼喁斜,半身不遂,角弓反張,甚至昏迷,脈象為弦勁而數。若熱在陽明氣分,當見大熱、大煩渴、大汗出、脈洪大;若熱結陽明之腑,當有痞、滿、燥、堅、實的表現,舌苔老黃或焦燥起刺。不論哪種情況,治療應以急清邪熱為務,熱退則風熄,齧齒自止。肝熱盛動風,宜平肝熄風法,選羚羊鈎藤湯加減,并可參酌病情,加用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紫雪丹。
羚羊鈎藤湯
羚羊角4.5克(刨細絲,先30分鐘) 霜桑葉6克 川貝12克(去心) 鮮生地15克 雙鈎藤9克(後下) 滁菊花9克(後下) 茯神木9克 生白芍9克 生甘草2.4克 淡竹茹15克(先煎)
1.氣分熱盛而見壯熱汗多、渴欲冷飲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氣分之熱;
2.營血分熱盛而見肌膚發斑、舌質紅或降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營涼血;
3.兼腑實便秘者,加大黃、芒硝以通腑洩熱;
4.兼邪閉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宮牛黃丸以涼開止痙;
5.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蠍、僵蠶、蜈蚣等以熄風止痙;
. 7.高熱不退,津傷較甚者,加玄參、天冬、麥冬等以滋補津液。
8.若無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羚角鈎藤湯
(《通俗傷寒淪》)
[組成] 羚角片錢半(4.5g)先煎 霜桑葉二錢(6g) 京川貝四錢(12g)去心 鮮生
地五錢(15g) 雙鈎藤三錢(9g)後人 滁菊花三錢(9g) 茯神木三錢(9g) 生白芍三錢
(9g) 生甘草八分(2。4g) 淡竹茹五錢(15g)鮮刮,與羚角先煎代水
[用法]水煎服。
[功用] 涼肝熄風,增液舒筋。
[主治] 熱盛動風證。高熱不退,煩悶躁擾,手足抽搐,發為痙厥,甚則神昏,舌绛而幹,或舌焦起刺,脈弦而數。
安宮牛黃丸
(《溫病條辨》卷1)
[異名] 牛黃丸(《溫病條辨》卷1)、新訂牛黃清心丸(《重訂通俗傷寒論》)、安宮
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吉林方)。
[組成] 牛黃一兩(30g) 郁金一兩(30g) 犀角一兩(30g) 黃連一兩(30g)
朱砂一兩(30g) 梅片二錢五分(7.5g) 麝香二錢五分(7.5g) 真珠五錢(15g) 山
栀一兩(30g) 雄黃一兩(30g) 黃芩一兩(30g)
[用法] 上為極細末,煉老蜜為丸,每丸一錢,(3g),金箔為衣,蠟護。每服一丸。
大人病重體實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兒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現代用法:口
服,一次1丸,小兒3歲以内一次1/4丸,4—6歲一次1/2丸,一日1—3次。昏迷不
能口服者,可鼻飼給藥)。
[功用] 清熱解毒,豁痰開竅。
[主治] 邪熱内陷心包證。高熱煩躁,神昏谵語,或昏愦不語,口幹舌燥,喉中痰
鳴,舌紅或绛,脈數,以及中風神昏,小兒驚厥,屬邪熱内閉者。
至 寶 丹
(《靈苑方》引鄭感方,錄自《蘇沈良方》卷5)
[組成] 生烏犀 生玳瑁 琥珀 朱砂 雄黃各一兩(各30g) 牛黃1分(0.3g)
龍腦1分(0.3g) 麝香1分(0.3g) 安息香一兩半(45g)酒浸,重湯煮令化,濾去滓,
約取一兩淨(30g) 金、銀箔各五十片
[用法] 上藥丸如皂子大,人參湯下一丸,小兒量減(現代用法:研末為丸,每丸
重3g。每服1丸,一日1次,小兒減量)。
[功用] 清熱開竅,化濁解毒。
[主治] 痰熱内閉心包證。神昏谵語,身熱煩躁,痰盛氣粗,舌紅苔黃垢膩,脈滑
數,以及中風、中暑、小兒驚厥屬于熱痰内閉者。
紫 雪
(蘇恭方,錄自《外台秘要》卷18)
[異名] 紫雪丹(《成方便讀》卷3)、紫雪散(《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組成] 黃金百兩(3.1kg) 寒水石三斤(1。5kg) 石膏三斤(1.5k8) 磁石三
斤(1.skg) 滑石三斤(1.5kg) 玄參一斤(500g) 羚羊角五兩(150g)屑 犀角五
兩(150g)屑 升麻一升(250g) 沉香五兩(150g) 丁香一兩(30g) 青木香五兩
(150g) 甘草炙八兩(240g)
[用法] 上十三味,以水一斛,先煮五種金石藥,得四鬥,去滓後内八物,煮取一
鬥五升,去滓。取硝石四升(2kg),芒硝亦可,用樸硝精者十斤(5ks)投汁中,微炭
上煎,柳木篦攪勿住手,有七升,投在木盆中,半日欲凝,内成研朱砂三兩(90g),細
研麝香五分(1.5g),内中攪調,寒之二日,成霜雪紫色。病人強壯者,一服二分
(O.6g),當利熱毒;老弱人或熱毒微者,一服一分(O.3g),以意節之,合得一劑(現
代用法:口服,每次1.5—3g,一日2次。周歲小兒每次0.3g,每增1歲,遞增0.3g,
每日1次。5歲以上小兒遵醫囑,酌情服用)。
[功用] 清熱開竅,鎮痙熄風。
[主治] 溫熱病,熱邪内陷心包及熱盛動風之證。高熱煩躁,神昏谵語,痙厥,口
渴引飲,唇焦齒燥,尿赤便秘,舌質紅绛苔幹黃,脈弦數有力,以及小兒熱盛痙厥。
陽明氣分熱盛動風,宜清氣分熱以熄風,選方白虎湯加減。
白虎湯
知母18克 石膏48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2克
1.熱甚而津氣耗損,背惡寒,脈洪大而芤者,加人參。
2.溫熱病氣血兩燔,見高熱煩渴,神昏谵語,抽搐等證,加羚羊角、犀角。
3.氣分熱甚,複有風寒外束者,加蔥白、豆豉、細辛。
4.胃火識盛,高熱煩躁,大汗出,口渴多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甚則谵語狂躁,或不識人,舌苔老黃起刺,脈弦數有力者,加大黃、玄明粉。
5.寒熱往來,寒輕熱重,心煩汗出,口渴引飲,脈弦數有力,加柴胡、黃芩、天花粉、鮮荷葉。
6.傷寒、溫病邪傳胃腑,燥渴身熱,白虎證具,其人胃氣上逆,心下滿悶者,去甘草、粳米,加半夏、竹茹。
7.白虎證,不惡寒但惡熱,自汗不解,心煩口渴,脈滑數有力,尿短紅赤,甚則煩熱昏狂,皮膚隐現斑疹,去甘草,加薄荷、荷葉、益元散、鮮竹葉、桑枝。
8.消渴證而見煩渴者,加天花粉、蘆根、麥門冬。
白 虎 湯
(《傷寒論》)
[組成] 知母六兩(18g)石膏一斤(50g)碎 甘草二兩(6g)炙 粳米六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鬥,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 清熱生津。
[主治] 氣分熱盛證。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有力。
陽明熱盛于腑動風,亟予通腑瀉熱,方選涼膈散或大承氣湯。
涼膈散
連翹6克 酒大黃3克 芒硝3克 甘草3克 栀子1.5克 黃芩1.5克 薄荷1.5克 竹葉7片 生蜂蜜1匙
1.若上焦熱重,心胸煩熱者,重用栀子,加天花粉。
2.心經熱盛,口舌生瘡者,加黃連、地骨皮。
3.咽喉紅腫痛甚,壯熱,煩躁欲飲,大便不燥者可去芒硝、大黃,加石膏、桔梗、山豆根、闆藍根。
4.吐衄不止,加鮮茅根、鮮藕節。
涼 膈 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6)
[異名] 連翹飲子(《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6)、連翹消毒散(《外科心法》卷7)。
[組成] 川大黃 樸硝 甘草熾各二十兩(各9g) 山栀子仁 薄荷葉去梗 黃芩各十兩(各5g) 連翹二斤半(18g)
[用法] 上藥為粗末。每服二錢(6g),水一盞,人竹葉7片,蜜少許,煎至七分,
去渣,食後溫服。小兒服半錢,更随歲數加減服之。得利下住服。
[功用] 瀉火通便,清上瀉下。
[主治] 上、中二焦火熱證。煩躁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煩熱,口舌生瘡,咽喉腫
痛,睡卧不甯,谵語狂妄,便閉溲赤,或大便不暢,舌紅苔黃,脈滑數。
大承氣湯
(《傷寒論》)
[組成] 大黃四兩酒洗(12g)' 厚樸八兩去皮,炙(24g) 枳實五枚炙(12g) 芒硝三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鬥,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黃,更煮取二升,去
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現代用法:水煎,大黃後下,芒硝溶服)。
、 [功用蔔峻下熱結。
[主治]
1.陽明腑實證。大便秘結,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則硬,甚或潮
熱谵語,手足濺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象沉實。
2.熱結旁流證。下利清水,色純青,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幹燥,脈象
滑數。
3..裡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
熱盛動風齧齒,與心胃火盛齧齒不同。前者除齧齒外,尚有動風表現,而且其熱象甚著,非心脾積熱齧齒兼見心煩、口臭之症所能比。
齧齒一症,風寒束表、心脾積熱、食滞胃腸、蛔蟲、熱盛動風諸證,牙齒磨切聲音較強,多為實證;氣血兩虛、陰虛動風等證牙齒磨切聲音較低微,多為虛證。
[文獻别錄]
(醫林改錯評注。半身不遂論叙>:“口噤自是口噤,咬牙自是咬牙,古人以口噤咬牙混成一症,何臨證粗心之甚! 口噤是虛,咬牙是實。口噤是牙緊不開,咬牙是叩齒有聲。”
《外感溫熱篇):“若咬牙齧齒者,濕熱化風痙病;但咬牙者,胃熱氣走其絡也。”(溫熱經緯.疫證條辨二十八>:“雜證齧齒為血虛,疫證見之為肝熱,宜本方(清瘟敗毒飲)增石膏、生地、丹、栀加膽草。” .
清瘟敗毒飲
處方生石膏(大劑)180~240克(中劑)60~120克(小劑)24~36克 小生地(大劑)18~30克(中劑)9~15克(小劑)6~13.5克 烏犀角(大劑)18~24克(中劑)9~12克(小劑)6~12克 真川連(大劑)12~18克(中劑)6~12克(小劑)3~4.5克 生栀子 桔梗 黃芩 知母 赤芍 玄參 連翹 鮮竹葉 甘草 丹皮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治濕熱疫毒及一切火熱之證。氣血兩燔,高熱狂躁,心煩不眠,或神昏谵語,頭痛如劈,大渴引飲,咽痛幹嘔,發斑吐血,舌绛唇焦,脈沉細而數,或沉數,或浮大而數。現用于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敗血症等表現為氣血兩燔症狀者。
用法用量石膏先煎十餘分鐘後,再入餘藥同煎,犀角磨汁和服,或研末,或先煎對入,分二次服。疫證初起,惡寒發熱,頭痛如裂,煩躁谵妄,身熱肢冷,舌刺唇焦,上嘔下洩,六脈沉細而數者用大劑,沉而數者用中劑,浮大而數者用小劑。
若斑一出,加大青葉,并少佐升麻1.2~1.5克,大便不通,加生軍;大渴不已,加石膏、天花粉;胸膈遏郁,加川連、枳殼、桔梗、瓜蒌霜。
備注本方為綜合《傷寒論》白虎湯、《外台秘要》引《小品方》之芍藥地黃湯、《外台秘要》引《崔氏方》之黃連解毒湯等三方加減而成。方中重用石膏合知母、甘草以清陽明之熱;黃連、黃芩、栀子三藥合用能瀉三焦實火;犀角、丹皮、生地、赤芍專于涼血解毒化瘀;連翹、玄參、桔梗、甘草清熱透邪利咽;竹葉清心利尿,導熱下行。諸藥合用,既清氣分之火,又涼血分之熱,是治療氣血兩燔的主要方劑。
摘錄《疫疹一得》卷下
72.善 太 息
善太息是指患者自覺胸中憋悶,每以長聲噓氣為舒的一種症狀。又稱“歎息”。
本症與“嗳氣”不同。嗳氣是指胃氣上逆嘎然有聲的表現;太息則是氣機郁滞不利,而得長歎為快症狀。
常見證候
肝郁善太息:胸悶不舒,長噓歎氣,脅肋脹滿,神情默然,納少,口苦,眩暈,苔白,脈弦。
氣虛善太息:常欲歎息,氣短自汗,倦怠乏力,納少,舌質淡,舌體胖,苔白,脈細。
肝郁善太息與氣虛善太息:前證太息由于情志所傷,所欲不遂,或強烈精神刺激,肝氣郁滞,失其條達,胸中氣機不利, 故見胸悶抑郁,每欲歎息則胸宇得舒。臨床尚有情緒低落,神情默然,脅脹納呆等肝郁症候。治宜疏肝理氣解郁,方選 柴胡疏 肝散 、 逍遙散 等。
柴胡疏肝散
柴胡6克 醋陳皮6克 川芎4.5克 白芍4.5克 枳殼4.5克(麸炒) 炙甘草1.5克 香附4.5克
1.若脅肋疼痛較甚者,酌加當歸、郁金、烏藥等以增強行氣活血之力
2.;若肝郁化火,口渴舌藥,脈象弦數者,酌加山栀子、黃芩、川楝子等以清肝瀉火。
柴胡疏肝散
(《醫學統旨》,錄自《證治準繩.類方》卷4)
[異名] 柴胡舒肝散(《驗方新編》卷5)、柴胡疏肝湯(《不知醫必要》卷2)。
[組成] 柴胡 陳皮醋炒各二錢(各6g) 川芎 芍藥 枳殼麸炒各一錢半(各5g)甘草炙五分(3g) 香附一錢半(5g)
[用法]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功用] 疏肝解郁,行氣止痛。
[主治] 肝氣郁滞證。脅肋疼痛,胸悶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氣,脘腹脹滿,脈弦。
逍遙散
柴胡3克 當歸3克 白芍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1.5克 煨姜1片(包) 薄荷1.5克
1.火郁較重,加丹皮3克、栀子3克
2.肝郁氣滞較甚,加香附、陳皮。
3.血虛甚者,加熟地以養血。
逍 遙 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9)
[異名] 逍遙湯(《聖濟總錄》卷163)。
[組成] 甘草微炙赤半兩(15g) 當歸去苗,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藥 白
術 柴胡去苗各一兩(各30g)。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6g),水一大盞,燒生姜一塊切破,薄荷少許,同
煎至七分,去渣熱服,不拘時候(現代用法:共為散,每服6—9g,加煨姜、薄荷少許
共煎湯溫服,日3次。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減。亦有丸劑,每
服6—9g,日服2次)。
[功用] 疏肝解郁,養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虛脾弱證。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幹,神疲食少,或往來寒
熱,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舌質淡紅,脈弦而虛者。
氣虛善太息,由勞傷過度,或久病失養,而緻氣虛。氣虛則宗氣不展,欲得歎息而後快。臨床除常歎息外, 還有氣短自汗,神倦乏力,舌質淡,脈細等氣虛證候,治宜補中益氣,方選 保元湯 、 補中益氣湯 等。
保元湯
人參6克(焗服) 炙甘草3克 黃芪9克 肉桂(春夏用1克、秋冬用2克)
保元湯(《博愛心鑒》卷上) 人參一錢(3g) 黃芪三錢(9g) 甘草一錢(3g) 肉
桂五至七分(1.5—2g) 水煎服。功用:益氣溫陽。主治:虛損勞怯i元氣不足。倦怠
乏力,少氣畏寒,以及d,JL痘瘡,陽虛頂陷,不能發起灌漿者。
異功散系四君子湯加陳皮行氣化滞,生姜、大棗調和脾胃而成,較之四君子湯更增
行氣和胃之功,是方補氣而不滞氣,健脾和胃之力益佳,适宜于脾胃氣虛兼胸脘痞悶等
氣滞征象者。保元湯取四君子湯之人參、甘草,再加黃芪以助人參補氣之力,配以少量
肉桂溫暖下元,鼓舞氣血生長,是方純補無瀉,溫補陽氣之功頗著,适用于虛損勞怯、
元氣不足諸證。
補中益氣湯
黃芪3克 炙甘草1.5克 人參0.9克 升麻0.9克 柴胡0.9克 橘皮0.9克 酒當歸身0.9克 白術0.9克
1.煩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為血澀不足,加當歸身0.9-3克;精神短少,加人參1.5克、五味子2粒。
2.頭痛,加蔓荊子0.9克,痛甚,加川芎1.5克;頭頂痛、腦痛,加蒿本1.5克、細辛0.9克;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痰厥頭痛,加半夏1.5克、生姜0.9克。
3.耳鳴,目黃,頰颔腫,頸、肩、臑、肘、臂外後兼痛,面赤,脈洪大者,以羌活3克、防風2.1克、蒿本2.1克、甘草1.5克,通其經血;加黃芩0.9克、黃連0.9克消其腫;人參1.5克、黃芪2.1克,益氣而瀉火邪,另作一服與之。
4.嗌痛颔腫,脈洪大,面赤者,加黃芩0.9克、甘草0.9克、桔梗2.1克;口幹咽幹者,加葛根1.5克,升引胃氣上行以潤之。
5.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25個,麥門冬1.5克(去心);冬月咳嗽者,加不去根節麻黃1.5克,秋涼也加;春月天溫咳嗽,隻加佛耳草1.5克、款冬花1.5克;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參,以防痰嗽增益。
6.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氣澀滞,加青皮0.9克、木香0.9克、陳皮1.5克,如冬月,再加益智仁0.3克、草豆蔻仁0.3克;如夏月,少加黃芩1.5克、黃連1.5克;如秋月,加槟榔1.5克、草豆蔻1.5克、白豆蔻1.5克、砂仁1.5克;如春初猶寒,少加辛熱之劑,以補春氣之不足,為風藥之佐,益智仁、草豆蔻可也。
7.心下痞,夯悶者,加白芍3克、黃連3克;如痞腹脹,加枳實0.9克、木香0.9克、砂仁0.9克、厚樸2.1克;如天寒,少加幹姜、肉桂以溫中;心下痞,覺中寒,加附子3克、黃連3克;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姜3克、陳皮3克;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1.5克、枳實0.9克;脈緩有痰而痞,加半夏3克、黃連3克;脈弦,四肢滿,便難而心下痞,加黃連1.5克、柴胡2.1克、甘草0.9克。
8.腹中痛者,加白芍1.5克、甘草0.9克,如惡寒覺冷痛,加中桂1.5克;如惡熱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甘草二味中,更加生黃芩0.9-0.6克;如夏月腹痛而不惡熱者亦然,治時熱也。
9.如天寒時腹痛,去白芍,加半夏、益智仁、草豆蔻之類;脅下痛,或縮急,俱加柴胡0.9克,甚則1.5克,甘草0.9克。
10.臍下痛者,加熟地黃1.5克;如不已,乃大寒也,加肉桂1.5克。
11.卧而多驚,小便淋溲者,邪在少陽、厥陰,加柴胡1.5克;如淋,加澤瀉1.5克。
12.大便秘澀,加當歸3克、酒大黃1.5-3克;如有不大便者,煎成正藥,先用清者一口,調玄明粉1.5-3克,大便行則止。
13.腳膝痿軟,行步乏力,或痛,乃腎肝伏熱,少加黃柏1.5克,空心服,不已,更加漢防已1.5克;脈緩,沉困怠惰無力者,加蒼術1.5克、人參1.5克、澤瀉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五味子1.5克。
14.熱甚者,少加黃柏以瀉下焦之陰火;心煩不止,少加生地黃補腎水,火旺而心火自降;氣浮心亂,以朱砂安神丸鎮固之。
補中益氣湯
(《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異名] 醫王湯(《方函口訣》,錄自《傷寒論今釋》卷7)。
[組成] 黃芪一錢(18g) 甘草炙五分(9g) 人參去蘆 升麻 柴胡 橘皮 當歸身酒洗 白術各三分(各6g)
[用法]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渣,早飯後溫服。如傷之重者,二服而愈,量輕重治之。
[功用] 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
1。脾不升清證 頭暈目眩,視物昏瞀,耳鳴耳聾,少氣懶言,語聲低微,面色萎黃,納差便溏,舌淡脈弱。
2。氣虛發熱證 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而胖,脈大無力。
3.中氣下陷證 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伴氣短乏力,納差便溏,舌淡,脈虛軟。
肝郁善太息屬實證,氣虛善太息屬虛證。二症均見太息伴胸悶,胸悶緣于氣機不利所緻,惟欲太息為舒。然肝郁善太息病 機為肝失條達,氣機郁滞;氣虛善太息為氣動乏力,不能舒展。故臨床表現迥然不同,兩證不難鑒别。 [文獻别錄] . 篇:“膽足少陽之脈,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 (靈樞。脹論)篇:“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 (證治準繩。雜病): “經雲:黃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思憂則心系急,心系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 息以出之。”
74.少 氣
少氣,又稱“氣少”,是指呼吸短促低微,語聲無力的一種虛弱不足的症狀。
在中醫古代文獻裡,認為“少氣”與“短氣”不完全相同。如(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說:“短氣者,氣短不能續息也;少氣者,氣少而不能稱形也。”<雜病廣要)在分析兩者病機的異同時說:“短氣不足以息者體實,實則氣盛,盛則氣逆不通,故短氣;又肺虛則氣少不足,亦令短氣。”而少氣“此由髒氣不足故也”。即“短氣”有虛實之分,其虛者與“少氣”無異,為氣虛所緻;其實者為“氣逆不通”,可歸屬于“氣喘”。本節拟将前者歸入少氣條一并讨論。
常見證候
熱傷氣陰少氣:多見于外感熱病後期,熱退後而少氣懶言,疲乏,羸瘦,微喘,汗出,口幹,溲黃,便幹,苔薄少津或無苔,脈細數;或暑季傷暑,少氣疲乏,身熱汗多,口渴、心煩等。
脾氣虛少氣:少氣懶言,飲食少思,倦怠,大便溏薄,面色萎黃或咣白,舌胖嫩,脈虛或濡。
心氣虛少氣:少氣,心悸, 自汗,心神恍惚,精神疲乏,少寐或寐後易醒,舌質淡,脈虛弱。
肺氣虛少氣:少氣、自汗,語音低微、呼吸微弱無力,動則氣促、疲乏,面色觥白,常易患感冒咳嗽,舌質淡,脈虛軟。
腎不納氣少氣:少氣,懶言,腰膝酸軟, 自汗,,神疲,面色淡白或蒼白,呼吸氣短,動則益甚,舌淡,苔白,脈沉弱。
熱傷氣陰少氣:本證多為邪熱入于肺胃,傷氣耗陰所緻。臨證多見兩種情況:一為外感解後,肺胃餘熱内蘊、津氣受傷。如<傷寒論.辨陰陽易差後勞複病脈證并治):“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二是夏季為暑邪所傷,傷氣耗津,症見少氣,倦怠,身熱不揚,煩渴喜飲,汗多,溲黃等。治以清肺胃,益氣津,方選竹葉石膏湯加減;
竹葉石膏湯
竹葉20克 石膏48克 半夏12克 麥門冬24克 人參9克 炙甘草6克 粳米12克(包)
1.若胃陽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爛,舌紅而十,可加石斛、花粉。
2.胃火熾盛,消谷善饑,舌紅脈數者,可加花粉、知母。
(《傷寒論》)
[異名] 人參竹葉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5)、石膏竹葉湯(《易簡方》)。
[組成] 竹葉二把(6g) 石膏一斤(50g) 半夏半斤(9g)洗 麥門冬一升(20g)去心
人參二兩(6g) 甘草二兩(6g)炙 粳米半升(10g)
[用法] 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
三服。 '
[功用] 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主治] 傷寒、溫病、暑病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證。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
嘔,口幹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虛數。
[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病證乃熱病之後,餘邪留戀,裡熱未清而氣津已傷,胃氣不
和所緻。由于熱病後期,餘熱未盡,熱淫于内,故見身熱;熱邪逼津外洩,故多汗;熱
阻氣機,故心胸煩悶;餘熱内擾,胃氣不和而上逆。故見氣逆欲嘔;熱傷陰津,故口幹
喜飲;熱擾心神,故虛煩不寐。熱邪最易傷津耗氣,本症邪熱雖然大勢已去,然正氣亦
已損傷,氣津兩傷,故見舌紅少苔,脈虛而數或細等症。熱病後期,大熱已去,餘熱未
清,留戀肺胃氣分,熱雖不高,但也不易退盡,其熱之性質屬于實中有虛。
[配伍意義] 本方證病機既為病後餘熱未盡,氣津兩傷,治之若隻清熱而不益氣生
津,則氣津難于恢複,若隻益氣生津而不清熱,則恐邪熱複熾,死灰複燃。葉桂所謂
“爐煙雖熄,灰中有火”(《外感溫熱篇》),不可不防。唯有清補并行,既清熱生津,又
益氣和胃,方為兩全之法。故方用辛甘大寒之石膏,内清肺胃之熱以除煩,辛寒相合外
解肌膚之熱,甘寒相合又能生津止渴,為方中君藥。竹葉甘、淡,性寒,歸心、肺、胃
經,具有清熱除煩,生津利尿之功,《名醫别錄》卷2謂其“主胸中痰熱,咳逆上氣”。
《本草正義》卷1謂能“退虛熱煩躁不眠,止煩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兒
風熱驚痫”。人參、麥冬潤肺養陰,益胃生津,清心除煩。以上三藥相配,既可清熱除
煩,又能益氣生津,共為臣藥。佐以半夏降逆止嘔;粳米甘平益胃。半夏雖溫,但配于
清熱生津藥中,則溫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不僅無害,而且能運化脾氣,轉輸津液,
使人參、麥冬益氣生津而不膩滞,與粳米之甘平益胃相合,又可防石膏寒涼傷胃。甘草
為使,既可助人參益氣和中,又有調和藥性的作用。諸藥合而用之,清熱而兼和胃,補
虛而不戀邪,使熱清煩除,氣津兩複,胃氣和降,諸症自愈。
本方組方特點,一是清熱藥與補氣、養陰藥并用,清餘熱兼養氣陰,補虛而不戀
邪,邪去正亦複。二是于寒涼清熱中,注意顧護胃氣,有石膏、竹葉之清熱,又有人
參、半夏、粳米、甘草之和中益胃。三是取少量溫燥之半夏,配人清熱生津藥中,則溫
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有助于胃氣之轉輸,使補而不滞。
[類方比較] 本方系從白虎湯衍化而來。白虎湯證為正盛邪實,裡熱内熾,故用石
膏、知母之重劑,重在清熱。本方為大熱已去,餘熱不清,氣津已傷,故用石膏、竹
葉,意在清其餘熱,複用人參、麥冬、粳米、甘草、半夏等,補其已傷之氣津,且兼和
胃氣,是清補兼施之劑,所以《醫宗金鑒.訂正傷寒論注》卷1說:“以大寒之劑,易為
清補之方。”實乃白虎湯與竹葉石膏湯的區别要點。 ,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凡熱病過程中見氣津已傷,身熱有汗不退,胃失和降等均可使用。
使用本方以身熱多汗,氣逆欲嘔,煩渴喜飲,口幹,舌紅少津,脈虛數為證治要點。
2.若胃陰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爛,舌紅而幹,可加石斛、花粉等以清熱養陰;
胃火熾盛,消谷善饑,舌紅脈數者,可加知母、花粉等以加強清熱生津的作用0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中暑、夏季熱、流腦後期等發熱而氣津已傷者。糖尿病的
幹渴多飲屬胃熱陰傷者,亦可應用。
[使用注意] 熱病正盛邪實,大熱未衰,氣陰未傷者,不宜使用本方。
如系暑熱為患,治以清暑益氣,養陰生津,方選清暑益氣湯。
清暑益氣湯
西洋參5克 石斛15克 麥冬9克 黃連3克 竹葉6克 荷梗15克 知母6克 甘草3克 粳米15克 西瓜翠衣30克
請根據具體病情,結合下面的提示進行加減。
1.若暑熱較盛,可酌加石膏、金銀花、連翹等以清熱;
2.若津氣耗傷較重,黃連可酌減,西洋參、石斛、麥冬等益氣生津之品可加量;
3.小兒夏季熱,久熱不退,煩渴體倦,屬于氣津不足者,可去黃連加入白薇、地骨皮以養陽退熱;
4.若兼濕濁,麥冬、知母等亦當酌減;
5.若汗多,可加糯稻根、浮小麥以收斂止汗。
(《溫熱經緯》卷4)
[異名] 王氏清暑益氣湯(《中醫方劑學講義》南京中醫學院主編)。
[組成] 西洋參(5g) 石斛(15g) 麥冬(9g) 黃連(3g) 竹葉(6g) 荷梗
(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原方未著分量,據統
編教材《方劑學》4版補)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暑益氣,養陰生津。
,[主治] 暑熱氣津兩傷證。身熱汗多,口渴心煩,小便短赤,體倦少氣,精神不
振,脈虛數。
[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乃暑熱耗傷氣津之證。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易升易散,耗
氣傷津,正如(素問.舉痛論》所言:“炅則腠理開,營衛通,汗大洩,故氣洩矣。”暑熱
郁蒸,則身熱汗多,熱擾胸膈,則心煩;耗傷津液,則口渴喜飲,小便短赤;氣随津
脫,則體倦少氣,精神不振;脈象虛數,為暑傷氣津之象。
[配伍意義] 本方為暑熱耗傷氣津之證而設。根據《素問.至真要大論》“熱者寒
之”,以及《素問.三部九候論》“虛則補之”的治療原則,以清暑益氣,養陰生津立法。
方中西洋參甘苦涼,益氣生津,養陰清熱;西瓜翠衣甘涼,清熱解暑,生津止渴,二藥
共為君藥。荷梗助西瓜翠衣以解暑清熱;石斛、麥冬皆甘寒之品,助西洋參養陰生津,
且石斛兼能清熱,麥冬兼能清心除煩,以上三藥共為臣藥。黃連苦寒,功專清熱瀉火,
以助清熱祛暑之力;知母苦寒甘潤,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竹葉甘淡,清熱除煩,均為
佐藥。甘草、粳米益胃和中,為使藥。諸藥相合,使暑熱得清,氣津得複,諸症自除,
故名“清暑益氣湯”。
本方配伍特點:用大量甘涼濡潤之品,稍佐苦寒清洩,兼顧清熱解暑與益氣生津,
使清熱而不傷陰,補虛而不戀邪。
[類方比較] 本方與《傷寒論》竹葉石膏湯均能清解暑熱,益氣生津,用于感受暑
熱,氣津兩傷者。但本方有西瓜翠衣、荷梗等治暑專藥,其清暑養陰生津之力較強,屬
祛暑劑,常用于感受暑熱,氣津兩傷,體倦少氣,汗多脈虛者;而竹葉石膏湯則以石
膏、竹葉等清熱,其清熱和胄功能較強,屬清熱劑,多用于熱病之後,餘熱未清,氣陰
兩傷,嘔逆虛煩者。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用于夏月感受暑熱,氣陰兩傷之證。以身熱多汗,體倦少氣,
口渴,脈虛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暑熱較盛,可酌加石膏、金銀花、連翹等以清熱;若津氣耗傷較重,
黃連可酌減,西洋參、石斛、麥冬等益氣生津之品可加量;小兒夏季熱,久熱不退,煩
渴體倦,,屬于氣津不足者,可去黃連加入白薇、地骨皮以養陰退熱;若兼濕濁,麥冬、
知母等亦當酌減;若汗多,可加糯稻根、浮小麥以收斂止汗。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中暑先兆、中暑、小兒及老人夏季熱、功能性發熱、肺炎
及多種急性傳染病之恢複期等屬氣陰兩傷者。
[使用注意] 本方間有滋膩之品,故暑病挾濕,舌苔厚膩者,不宜使用。暑證,高
熱煩渴,而無氣虛見證者,亦不宜用。
脾氣虛少氣:多因素質虧弱,或久病傷脾等而脾氣虛弱,運化無權,水谷不能化生精微,氣無所生,故見少氣,并有脾氣虛弱之表現(食少,倦怠懶言,便溏等)。如<素問.脈要精微論)曰:“脾脈搏堅而長,其色黃,當病少氣。”脾氣虛少氣治以補益脾氣,方選六神散或補中益氣湯。
六神散
方劑來源 宋.嚷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組成與用法 人參 炒山藥 白術 甘草 茯苓 炒扁豆
上藥各等分,研為粗末。小兒每服3克,成人9克,加生姜2片、大
棗1枚,水煎服,日服2次。亦可改作湯劑水煎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益氣健脾。主治脾胃氣虛,食少便溏,神倦乏
力,小兒表熱去後、表裡俱虛或又發熱者,或小兒腹痛肢冷,大便色青白而稀,不吮乳等症。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嬰幼兒腹瀉,成人胃腸功能減退,消化不
良,也可用于治療慢性結腸炎,胃癌術後等病症。例如。
(1)嬰幼兒腹瀉 治療非感染性嬰幼兒腹痛、腹瀉,大便色青白,
不進乳食,可加焦山楂、焦麥芽。
(2)胃腸功能減退 本方加炙雞金、谷芽、麥芽,治療脾胃氣虛引
起的食納衰少,消化不良。伴腹脹,可加木香、陳皮。.
(3)胃腸癌症手術後 本方加減治療,有利于增進食欲,提高消化
吸收功能,加強機體免疫能力,有利于康複。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脾胃虛弱引起的乳食減退,大便溏洩。方
由四君子湯合山藥、扁豆,功能益氣健脾;藥性平和,為其配伍特點。臨
床應用以面色蒼白、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脈軟,為其辨證要點。
若因飲食過量引起消化不良、口臭、舌苔黃膩,及因飲食不潔所緻腸炎、痢疾,均非本方所宜。
臨床如見病情不甚,方中人參可改用黨參;虛寒明顯,加附子、幹
姜,腹中冷痛,加烏藥、炮姜,納少、脘脹,加砂仁、木香;兼有消化不良,加焦山楂、炒麥芽。
曆代方書中與本方同名者,尚有。
(1)《奇效良方》六神散,由川芎、防風、炙甘草、羌活、荊芥穗、雞蘇
散組成;功能疏洩風邪;主治風眩煩悶,頭目運轉不止,亦可用于一般傷風頭痛。
(2)《證治準繩》六神散,由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炒扁豆、黃
芪、生姜、大棗組成;功能益氣健脾;主治脾胃虛弱,津液燥少,内虛不食,身發虛熱等症。
補中益氣湯
黃芪3克 炙甘草1.5克 人參0.9克 升麻0.9克 柴胡0.9克 橘皮0.9克 酒當歸身0.9克 白術0.9克
1.煩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為血澀不足,加當歸身0.9-3克;精神短少,加人參1.5克、五味子2粒。
2.頭痛,加蔓荊子0.9克,痛甚,加川芎1.5克;頭頂痛、腦痛,加蒿本1.5克、細辛0.9克;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痰厥頭痛,加半夏1.5克、生姜0.9克。
3.耳鳴,目黃,頰颔腫,頸、肩、臑、肘、臂外後兼痛,面赤,脈洪大者,以羌活3克、防風2.1克、蒿本2.1克、甘草1.5克,通其經血;加黃芩0.9克、黃連0.9克消其腫;人參1.5克、黃芪2.1克,益氣而瀉火邪,另作一服與之。
4.嗌痛颔腫,脈洪大,面赤者,加黃芩0.9克、甘草0.9克、桔梗2.1克;口幹咽幹者,加葛根1.5克,升引胃氣上行以潤之。
5.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25個,麥門冬1.5克(去心);冬月咳嗽者,加不去根節麻黃1.5克,秋涼也加;春月天溫咳嗽,隻加佛耳草1.5克、款冬花1.5克;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參,以防痰嗽增益。
6.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氣澀滞,加青皮0.9克、木香0.9克、陳皮1.5克,如冬月,再加益智仁0.3克、草豆蔻仁0.3克;如夏月,少加黃芩1.5克、黃連1.5克;如秋月,加槟榔1.5克、草豆蔻1.5克、白豆蔻1.5克、砂仁1.5克;如春初猶寒,少加辛熱之劑,以補春氣之不足,為風藥之佐,益智仁、草豆蔻可也。
7.心下痞,夯悶者,加白芍3克、黃連3克;如痞腹脹,加枳實0.9克、木香0.9克、砂仁0.9克、厚樸2.1克;如天寒,少加幹姜、肉桂以溫中;心下痞,覺中寒,加附子3克、黃連3克;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姜3克、陳皮3克;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1.5克、枳實0.9克;脈緩有痰而痞,加半夏3克、黃連3克;脈弦,四肢滿,便難而心下痞,加黃連1.5克、柴胡2.1克、甘草0.9克。
8.腹中痛者,加白芍1.5克、甘草0.9克,如惡寒覺冷痛,加中桂1.5克;如惡熱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甘草二味中,更加生黃芩0.9-0.6克;如夏月腹痛而不惡熱者亦然,治時熱也。
9.如天寒時腹痛,去白芍,加半夏、益智仁、草豆蔻之類;脅下痛,或縮急,俱加柴胡0.9克,甚則1.5克,甘草0.9克。
10.臍下痛者,加熟地黃1.5克;如不已,乃大寒也,加肉桂1.5克。
11.卧而多驚,小便淋溲者,邪在少陽、厥陰,加柴胡1.5克;如淋,加澤瀉1.5克。
12.大便秘澀,加當歸3克、酒大黃1.5-3克;如有不大便者,煎成正藥,先用清者一口,調玄明粉1.5-3克,大便行則止。
13.腳膝痿軟,行步乏力,或痛,乃腎肝伏熱,少加黃柏1.5克,空心服,不已,更加漢防已1.5克;脈緩,沉困怠惰無力者,加蒼術1.5克、人參1.5克、澤瀉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五味子1.5克。
14.熱甚者,少加黃柏以瀉下焦之陰火;心煩不止,少加生地黃補腎水,火旺而心火自降;氣浮心亂,以朱砂安神丸鎮固之。
《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異名] 醫王湯(《方函口訣》,錄自《傷寒論今釋》卷7)。
[組成] 黃芪一錢(18g) 甘草炙五分(9g) 人參去蘆 升麻 柴胡 橘皮 當歸
身酒洗 白術各三分(各6g)
[用法]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渣,早飯後溫服。如傷之重
者,二服而愈,量輕重治之。
[功用] 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
1。脾不升清證 頭暈目眩,視物昏瞀,耳鳴耳聾,少氣懶言,語聲低微,面色萎
黃,納差便溏,舌淡脈弱。
2。氣虛發熱證 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而胖,脈大無力。
3.中氣下陷證 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伴氣短乏力,納差便溏,
舌淡,脈虛軟。
[病機分析]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二者共居中焦,以消化水谷,攝取精微而營養
五髒六腑、四肢百骸。脾胃健運,則精力旺盛,氣血充沛,故稱之為“後天之本,營衛
氣血生化之源”。正如《素問。平人氣象論》說:“人以水谷為本”,《中藏經》也說:“胃氣
壯,則五髒六腑皆壯”。若飲食失調,勞倦過度,極易傷損脾胃,故李呆說:“飲食失常,
寒溫不适,則脾胃乃傷,喜怒憂思,勞役過度,而耗損元氣”(《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脾胃虛弱,運化失司,氣血生化乏源,髒腑經絡無以為養,則肢倦體軟,面色萎黃,納
少便溏。肺氣失于脾胃清氣充養,土不生金,肺氣虛弱,則少氣懶言,語聲低微;脾肺
之氣既虛,衛陽亦憊,皮毛失于溫煦,則畏寒怯冷,四肢不溫;氣虛腠理失固,陰液外
洩,故動辄汗出。脾氣主升,“人納水谷,脾氣化而上升”(《醫學三字經》卷4),“脾
宜升則健”(《臨證指南醫案》卷3)。中虛日久不複,氣機失常,’清陽當升而不得升,
則可導緻多種病變。如清陽不升,水谷精微不能上輸頭面,清竅失養,輕則頭昏目眩,
甚則頭痛不休,耳失聰,目不明;津液不能上承于口,則口渴不止,惟渴喜熱飲,飲量
不多,舌質淡胖等可資與其它熱證之渴相鑒别。若清陽陷于下焦,郁遏不達則會出現發
熱,因非實火,故其熱不甚,病程較久,時作時休,時重時輕,手心熱甚于手背,且勞
則加重,脈虛大無力,與外感發熱,熱甚不休,手背熱甚于手心,脈數而有力者迥異,
所以李呆稱之為“陰火”,以示與外感六淫之邪所緻發熱相區别。若中氣下陷,升舉無
力,則會出現久瀉、久痢、崩漏下血不止等氣血津精滑脫散失之征,或脫肛、子宮脫
垂、胃下垂等内髒下垂現象。綜上所述,本方主治證候盡管臨床表現多樣,但均由脾胃
氣虛,清陽不升所緻。
[配伍意義] 本方是為飲食勞倦損傷脾胃,以緻脾胃氣虛,清陽不升之證而設,根
據《素問.至真要大論》“勞者溫之”,“下者舉之”的治療原則,以益氣升陽,調補脾胃
立法。李呆說:“内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外為有餘,有餘者瀉
之;傷内為不足,不足者補之”,“内傷不足之病,……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
陽,……蓋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瀉胃土耳”(《内外傷辨惑論》卷中)。
補中升陽之品首推黃芪。《本草正義》卷l說:“黃芪,補益中土,溫養脾胃,凡中
氣不振,脾土虛弱,清氣下陷者最宜”,張錫純也說:“黃芪既善補氣,又善升氣”(《醫
學衷中參西錄》上冊)。中氣既虛,清陽不升,土不生金,往往肺氣亦漸形虛餒,而黃
芪不僅長于益氣補脾,又能“人肺補氣,人表實衛”,故被譽為“補氣諸藥之最”(《本
草求真》卷5)。因而本方重用黃芪為君,一則取其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二則用之補
肺實衛,固表止汗,正如李呆所雲:“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芪以益皮毛而閉腠
理,不令自汗損其元氣”(《内外傷辨惑論》卷中),亦說明重用黃芪以補益脾肺:洵為
東垣立方本意。
方中人參“補五髒,安精神”(《神農本草經》卷上),為補氣要藥,因較之黃芪更
側重于補益脾胃,故《得配本草》卷2有“肌表之氣,補宜黃芪;五内之氣,補宜人
參”之說;白術專補脾胃,《本草經疏》卷6雲:“其氣芳烈,其味甘濃,其性純陽,為
除風痹之上藥,安脾胃之神品”;甘草,“炙用溫而補中,主脾虛滑洩,胃虛口渴,寒熱
咳嗽,氣短困倦,勞役虛損,此甘溫助脾之功也”(《藥品化義.脾藥》)。三藥俱屬甘溫
補中要藥,與黃芪相輔相成,則補氣健脾之功益著,均為本方臣藥。
氣虛日久,必損及血,故方中又配伍甘辛而溫的當歸補養陰血。張介賓說:“其味甘
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
亦血中之聖藥也。……大約佐之以補則補,故能養營養血,補氣生精,安五髒,強形
體,益神志,凡有形虛損之病,無所不宜”(《景嶽全書》卷48)。所以,本方用之既有
補而不滞之長,又不悖立法甘溫之旨,加之得參、芪、術、草益氣生血之助,補血之力
益彰。清陽當升不升,則濁陰當降不降,升降失常,清濁相幹,氣機不暢,故配伍陳皮
調理氣機,以助升降之複,.使清濁之氣各行其道,并可理氣和胃,使諸藥補而不滞。以
上二味同為佐藥。
再入輕清升散的柴胡、升麻,以協諸益氣之品助清陽之上升。正如《内外傷辨惑
論》卷中所說:“胃中清氣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黃芪、人參、甘草甘溫之氣
味上升。……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清氣上升也”。《本草綱目》卷13亦
說:“升麻引陽明清氣上升,柴胡引少陽清氣上行,此乃禀賦虛弱,元氣虛餒,及勞役肌
飽,生冷内傷,脾胃引經最要藥也”。由于二藥并無補益之功,故“在脾虛之病用之者,
乃借其升發之氣,振動清陽,提其下陷,以助脾土之轉輸,所以必與補脾之參、芪、術
并用”(《本草正義》卷2);而且用量宜輕,因為柴胡“若多用二、三錢,能祛散肌
表。……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升麻“善提清氣,少用佐參、芪升補中氣”
(《藥品化義》卷3),故二藥兼具佐使之功。炙甘草調和諸藥,亦兼作使藥。
上藥合而用之,可使脾胃健運,元氣内充,氣虛得補,氣陷得舉,清陽得升,則諸
證可除。趙獻可曾說:“凡脾胃喜甘而惡苦,喜補而惡攻,喜溫而惡寒,喜通而惡滞,喜
升而惡降,喜燥而惡濕”(《醫貫》卷6)。本方甘、補、溫、通、升、燥俱備,故在補
益脾胃諸方中頗具特色。
本方配伍特點主要有二:一為補氣藥與升提藥配伍,以補氣為主,以升提為輔,補
中寓升;二為補益藥中配伍少量行氣藥物,既可調氣機之升降,又使補而不滞。
[類方比較] 本方與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三方中均以人參、白術、甘草為補脾的
主要藥物,同屬甘溫益氣健脾之劑,用于治療脾胃虛弱證。其中四君子湯作用較為單
純,為益氣健脾之基本方,适用于脾胃氣虛,運化力弱之證;參苓白術散是在四君子湯
的基礎上增加了滲濕健脾止瀉藥而成,故除益氣健脾外,并能和胃滲濕,用治脾胃氣虛
夾濕之證;補中益氣湯則是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再加黃芪、升麻、柴胡、當歸、陳皮
等藥組成,故本方在益氣健脾之中,又增升陽舉陷之功,并可調理氣血,主要用于因中
虛氣餒,清陽不升而緻的各種證候。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補氣升陽,甘溫除熱的代表方。凡見有脾胃虛弱,清陽不升,
或中氣下陷,或長期發熱的任何一個症狀或體征,并伴體倦乏力,面色萎黃,舌淡脈弱
等脾胃氣虛征象者,即可使用本方。此外,有人統計了近30年國内各級中醫雜志上報
道的162例用甘溫除熱法獲效的發熱病例,将本法的運用指征歸納為以下幾方面:①病
程較長,但一般在數月之内,年齡以10歲以下或20—50歲者居多。②持續低熱,或壯
熱不退,飲食失節或過度疲勞時加重。③兼有脾氣虧虛或氣血兩虛的症狀。④用甘寒養
陰,苦寒清熱之劑,或使用多種抗生素無效。此說可供參考。
2.加減法 原書雲:煩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為血澀不足,加當歸身五分或一
錢;精神短少,加人參五分、五味子二個。頭痛,加蔓荊子三分,痛甚,加川芎五分;
頂痛、腦痛,加藁本五分、細辛三分;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痰厥頭痛,加半
夏五分、生姜三分。耳鳴,目黃,頰颔腫,頸、肩、孺、肘、臂外後廉痛,面赤,脈洪
大者,以羌活一錢,防風、藁本各七分,甘草五分,通其經血;加黃芩、黃連各三分,
消其腫;人參五分、黃芪七分,益元氣而瀉火邪,另作一服與之。嗌痛颔腫,脈洪大,
面赤者,加黃芩、甘草各三分,桔梗七分;口幹咽幹者,加葛根五分,升引胃氣上行以
潤之。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二十五個,麥門冬(去心)五分;冬月咳嗽,加不去根節
麻黃五分,秋涼亦加;春月天溫咳嗽,隻加佛耳草、款冬花各五分;久病痰嗽,肺中伏
火,去人參,以防痰嗽增益。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氣澀滞,加青皮、木香各三
分,陳皮五分,如冬月,再加益智仁、草豆蔻仁各一分;如夏月,少加黃芩、黃連各五
分;如秋月,加槟榔、草豆蔻、白豆蔻、縮砂各五分;如春初猶寒,少加辛熱之劑,以
補春氣之不足,為風藥之佐,益智、草豆蔻可也。心下痞,夯悶者,加芍藥、黃連各一
錢;如痞腹脹,加枳實、木香、縮砂各三分,厚樸七分;如天寒,少加幹姜或中桂(桂
心);心下痞,覺中寒,加附子、黃連各一錢;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姜、陳皮各一錢;
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五分、枳實三分;脈緩有痰而痞,加半夏、黃連各一錢;脈弦,
四肢滿,便難而心下痞,加黃連五分、柴胡七分、甘草三分。腹中痛者,加白芍藥五
分、甘草三分,如惡寒覺冷痛,加中桂五分;如惡熱喜寒而腹痛者,于已加白芍藥二味
中,更加生黃芩三分或二分;如夏月腹痛而不惡熱者亦然,治時熱也。如天寒時腹痛,
去芍藥,加半夏、益智、草豆蔻之類;脅下痛,或縮急,俱加柴胡三分,甚則五分,甘
草三分。臍下痛者,加真熟地黃五分;如不已,乃大寒也,加肉桂五分。卧而多驚,小
便淋溲者,邪在少陽、厥陰,加柴胡五分;如淋,加澤瀉五分。大便秘澀,加當歸一
錢,大黃(酒洗,煨)五分或一錢;如有不大便者,煎成正藥,先用清者一口,調玄明
粉五分或一錢,大便行則止。腳膝痿軟,行步乏力,或痛,乃腎肝伏熱,少加黃柏五
分,空心服,不已,更加漢防己五分;脈緩,沉困怠惰無力者,加蒼術、人參、澤瀉、
臼術、茯苓、五味子各五分。熱甚者,少加黃柏以瀉下焦之陰火;心煩不止,少加生地
黃補腎水,水旺而心火自降;氣浮心亂,以朱砂安神丸鎮固之。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肌弛緩性疾病,如子宮脫垂、胃肝脾腎等内髒下垂、胃粘
膜脫垂、脫肛、疝氣、膀胱肌麻痹而緻之癃閉、重症肌無力、腸蠕動弛緩引起的虛性便
秘等;以及内傷發熱,洩瀉,慢性肝炎,原發性低血壓,心律不齊,失眠,頭痛,健
忘,老年性癡呆,耳鳴,汗證,乳糜尿,崩漏,帶下,滑胎,惡性腫瘤及其放化療後毒
副反應明顯者,麻痹性斜視,視神經及視網膜病變,慢性鼻炎,鼓膜内陷,複發性口
瘡,慢性咽炎等辨證屬于中氣不足,清陽不升的多種疾病。
[使用注意] 陰虛火旺及實證發熱者,禁用本方。下元虛憊者,亦不可服用本方。
如陸麗京說:“此為清陽下陷者言之,非為下虛而清陽不升者言之也。倘人之兩尺虛微
者,或是癸水消竭,或是命門火衰,若再一升提,則如大木将搖而拔其本也” (錄自
《古今名醫方論》卷1)。
心氣虛少氣:心為君火,其氣蕃茂一身,若因體質虛弱,或久病,或思慮傷神,勞心過度等,緻心氣虛弱,出現少氣,見心悸、汗出、煩躁失眠等症狀。治以補益心氣,甯心安神,方選安神定志丸或炙甘草湯。
安神定志丸
朱砂0.5克(沖) 茯苓6克 茯神6克 人參6克(焗服) 遠志3克 龍齒3克
1.如兼挾痰熱,胸悶苔膩者,加栝蒌、竹茹等,以清熱化痰;
2.如驚悸、失眠較重,加琥珀、牡蛎、磁石等,增強重鎮安神之力;
3.如心中煩熱,懊懊者,加山栀子、蓮子心,增其清心降火降煩之功。
定志丸(《雜病源流犀燭》卷6) 人參 茯苓 茯神各三兩(各90g) 菖
蒲 姜遠志各二兩(各60g) 上為末,朱砂一兩半(45g)為衣,蜜丸。功用:補心益
智,鎮怯安神。主治:心氣不足,心怯善恐,夜卧不安。
本方所治之證,當屬心氣不足所為。原書載其“治勞心膽冷,夜卧不寐者”。心氣
不足,心神失養,則心怯善恐,夜卧不安。治當補心益智,安神定志。主用人參養心安
神益智,茯苓、茯神、遠志安神定志,菖蒲開心竅,朱砂鎮心安神。諸藥合用,配伍适
宜,是一首較好的補心益智,安神定志之劑。
本方與酸棗仁湯均有滋養安神之功,但本方重用人參、茯苓、茯神益氣補心為主,
治療心氣不足的心怯善恐,夜卧不安證;酸棗仁湯重用酸棗仁補肝養血甯心為主,配以
知母清熱除煩,治療肝血不足,血不養心,虛熱内擾之虛煩不眠證。
炙甘草湯
炙甘草12克 生姜9克 生地黃48克 人參6克 桂枝9克 阿膠6克(包) 麥門冬12克 麻仁12克 紅棗30枚
1.陰血虛甚,舌光萎者,宜以熟地易生地,加強滋補陰血之力;
2.心悸怔忡較甚者,加酸棗仁、柏子仁等以增養心安神定悸之效,或加龍齒、磁石以助重鎮安神之力;
3.虛勞肺痿陰傷燥較著者,宜酌減桂枝、生姜、酒之劑量或不用,以防溫藥耗陰劫液之弊。
(《傷寒論》)
[異名] 複脈湯(《傷寒論》)、甘草湯(《普濟方》卷27)。
[組成] 甘草四兩炙(12g) 生姜三兩切(9) 人參二兩(6g) 生地黃一斤(50g)
桂枝三兩去皮(9g) 阿膠二兩(6g) 麥門冬半升去心(10g) 麻仁半升(10g) 大棗三十
枚擘(10枚)
[用法] 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納膠烊消盡,溫服一
升,一日三次(現代用法:水煎服,阿膠烊化,沖服)。
[功用] 益氣養血,通陽複脈。
[主治]
1.脈結代,心動悸。虛羸少氣,舌光少苔,或質幹而瘦小者。
2.虛勞肺痿。咳嗽,涎唾多,形瘦短氣,虛煩不眠,自汗盜汗,咽幹舌燥,大便
幹結,脈虛數。
[病機分析] 心主血脈。心氣旺盛,陰血充沛,則心搏有力,節律規整,脈象亦平
和有力。若心氣虛弱,無力鼓動血脈,脈氣不相接續,則脈來或結或代,至數不齊;陰
血不足,血脈無以充盈,心失其養,則心悸不甯;氣血兩虛,形體失于溫養,則虛羸少
氣;舌為心之苗,心之氣血虛少而無以奉養,故舌光少苔或質幹瘦小。本方所治之虛勞
肺痿,乃久咳傷肺,氣陰耗損而成。肺氣虛弱,氣逆于上,故咳嗽氣短;津液失布,故
多唾涎沫;肺氣不足,衛氣亦弱,腠理不密,故自汗不已;陰血不足,形體失充,神
明、清竅、形體皆失其養,故虛煩不眠,咽幹舌燥,形體消瘦,大便幹結;陰虛熱擾,
迫津外洩,故寐則汗出;脈來虛數,亦為氣陰不足之象。綜上所述,本證臨床表現雖較
複雜,但以陽氣及陰血不足為基本病機變化。
[配伍意義] 本方原為治療心之氣血兩虛的脈結代,心動悸而設,故以益心氣、補
心血,養心陰,通心陽立法。方中重用炙甘草,以其擅補心氣,可“安魂定魄”(《日華
子本草》卷5),并長于補中益脾,化生氣血,滋後天之本以裕氣血生化之源,本品甘
平柔潤,補而不峻,緩以定悸,故為君藥。臣以生地黃甘涼滋潤,養陰補血,方中重用
達一斤之多,意在與炙甘草相伍益氣養血以複脈之本。人參、大棗補益心脾,合炙甘草
則養心複脈,補脾化血之功益著;阿膠、麥冬、胡麻仁甘潤養血,配生地黃則滋心陰,
養心血,充血脈之力尤彰;桂枝、生姜辛溫走散,溫心陽,通血脈,使氣血流暢以助脈
氣接續,同為佐藥。原方煎煮時加入清酒,以酒性辛熱,可行藥勢,助諸藥溫通血脈之
力。數藥相伍,使陰血足而血脈充,陽氣複而心脈通,氣血充沛,血脈暢通,則悸可
定,脈可複。由于炙甘草、人參亦可補肺氣,潤肺止咳;阿膠、麥冬又善養肺陰,治肺
燥;生地、胡麻仁長于滋補腎水,與膠、地相合而有“金水相生”之功,故本方又可用
于治療虛勞肺痿而證屬肺之氣陰兩虛者。
本方配伍特點有三:一是氣血陰陽并補,尤以益氣養血之力為著;二是心脾肺腎四
髒同調,尤以補益心肺之功為大;三是補血之中寓有通脈之力,使氣足血充暢行于脈,
則脈氣接續,諸症自痊。
方中炙甘草的劑量重達四兩,遠遠超出常規劑量,意在益氣補心,緩急定悸,為引
起醫家重視,強調其非同于一般方劑的調和之功,故以“炙甘草湯”名方。服用本方後
有使悸定而脈複之效,故又名“複脈湯”。
[類方比較] 本方與歸脾湯均可補益心之氣血,以治氣血不足,心神失養之心悸。
但本方補益氣血之功較著,且配伍了桂枝、生姜、酒等辛溫通陽之品,故不僅能夠益氣
養血,并可通陽複脈,故适宜于氣血兩虛,脈氣不相接續之心動悸,脈結代,亦可加減
用于肺氣陰兩虛的久咳痰少證;而歸脾湯中參、芪與白術相伍,補脾益氣之力較強,又
配以大隊養心安神藥物,既可補心安神,又能益氣攝血,故适宜于心脾氣血兩虛,神失
所養的心悸、失眠、健忘證,以及脾氣虛弱,血失統攝之出血證。
本方與生脈散均有補肺氣養肺陰之功,可治療肺之氣陰兩虛久咳不已。但本方益氣
養陰作用較強,斂肺止咳之力不足,重在治本,且偏于溫補,陰虛肺燥較著或兼内熱者
不宜;而生脈散益氣養陰之力雖不及本方,因配伍了收斂的五味子,标本兼顧,故止咳
之功勝于炙甘草湯,且偏于清補。臨證之時可斟酌選用。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陰陽氣血并補之劑。臨床以脈結代,心動悸,虛羸少氣,舌
光少苔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陰血虛甚,舌光而萎者,宜以熟地易生地,加強滋補陰血之力;心悸
怔忡較甚者,加酸棗仁、柏子仁等以增養心安神定悸之效,或加龍齒、磁石以助重鎮安
神之功;虛勞肺痿陰傷肺燥較著者,宜酌減桂枝、生姜、酒之劑量或不用,以防溫藥耗
陰劫液之弊。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功能性心律不齊、期外收縮、冠心病、風濕性心髒病、病
毒性心肌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等有心悸、氣短、脈結代之症且辨證屬陰血不足,心氣虛
弱者,以及氣陰兩傷之虛勞幹咳等。
[使用注意] 本方用藥偏溫,陰虛内熱者慎用。
肺氣虛少氣:證由久患肺病,或久咳傷及肺氣;或由先天不足,後天失調,體質羸弱,而緻肺氣虛弱不足。肺主氣,司呼吸,肺氣虛則少氣息微。如(雜病廣要):“肺主于氣而通呼吸,髒氣不足,則呼吸微弱而少氣。”(雜病源流犀燭>:“肺藏氣,肺不足則息微少氣。”辨證要點:語聲低微,聲短息微,動則尤甚。患者易罹患感冒咳嗽,不耐邪侵,且發病較常人為重。治療宜補益肺氣,方選補肺湯、補中益氣湯合玉屏風散。
補肺湯
人參5克 黃芪9克 麥冬9克 五味子9克 桑白皮6克 紫菀6克
1.肺虛有這-進,怕冷,舌質淡:當溫肺寒,加肉桂、幹姜、鐘乳石等。
2.兼有陰傷,低熱、舌紅,苔少:加麥冬、玉竹、生地等以滋養陰液。
3.痰濁明顯,咳痰量多,色白如沫,苔膩:加厚樸、杏仁、白芥子宣化痰溫。
4.氣虛瘀阻,頸脈動甚,面唇紫绀明顯:加當歸、川芎、紅花、丹參等以活血通脈。
玉屏風散
防風30克 黃芪60克 白術60克
1.汁多者,加浮小麥、牡蛎、麻黃根等以加強固表止汗之效;
2.表虛外感風寒,頭痛鼻塞,汗出惡風,脈緩者,可與桂枝湯合用,以益氣固表,調和營衛。
(《究原方》,錄自《醫方類聚》卷150)
[組成] 防風一兩(30g) 黃芪蜜炙 白術各二兩(各60g) .
[用法] 上歎咀。每服三錢(9g),水一盞半,加大棗1枚,煎七分,去滓,食後熱服。 .
[功用] 益氣固表止汗。
[主治]
1.表虛自汗。汗出惡風,面色咣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
2.虛人腠理不固,易感風邪。
[病機分析] 衛氣發自胸中,行于脈外,分布于體表,行溫養肌膚腠理,調節汗孔
開合,防禦外邪入侵之職。正如《靈樞.本藏》所說:“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
肥腠理,司開合者也”。《醫旨緒餘》亦雲:“衛氣者,為言護衛周身,溫分肉,肥腠理,
不使外邪侵犯也”。可見衛氣之名已包含“護衛”之義。肺主一身之氣,外合皮毛,衛
氣之輸布體表充養肌膚,全賴肺氣的宣發作用,即所謂“脾氣散精,……肺輸于皮毛,
輕清者人于經絡為營,栗悍者人于皮膚為衛”(《慎齋遺書》卷2)。一旦肺氣虛弱,不
能宣發衛氣于肌表,則衛氣亦弱,進而腠理失固,毛竅疏松。若營陰不守,津液外洩,
則身常自汗;衛外禦邪能力減弱,風寒之邪每乘虛而入,則易患感冒;衛氣既虛,肌腠
失于溫煦,則常感惡風怯寒,正如《讀醫随筆》說:“衛氣者,熱氣也。凡肌肉之所以能
溫,水谷之所以能化者,衛氣之功用也。……衛氣不到則冷”。它如面色咣白,舌淡苔
薄白,脈浮虛軟諸症,皆為肺衛氣虛,髒腑經絡失于濡養,功能衰減的反映。因此,肺
衛氣虛,腠理失固是本證的基本病機。
[配伍意義] 本方證由肺衛氣虛,腠理失固而緻,治當以益氣實衛,固表止汗為
法。方中黃芪甘溫,歸脾、肺二經,“人肺補氣,人表實衛,為補氣諸藥之最”(《本草
求真》卷5),本方用之,取其擅補脾肺之氣,俾脾氣旺則土能生金,肺氣足則表固衛
實,用為君藥。白術甘苦而溫,專人脾胃之經,為益氣健脾要藥,協黃芪則培土生金,
固表止汗之功益著,以為臣藥。《神農本草經》卷1曾謂白術有“止汗”之功,《備急千
金要方》卷10亦載單味白術煎湯,治汗出不止,可見固表止汗之用白術由來已久。芪、
術合用,既可補脾胃而助運化,使氣血生化有源;又能補肺氣而實肌表,使營陰循其常
道,如此則汗不緻外洩,邪亦不易内侵。風邪襲表,理當祛之于外,然腠理疏松之人,
發汗又慮更傷其表,故本方佐以少量甘溫不燥,藥性緩和之防風走表而祛風邪,因其乃
“風藥中潤劑”,且與擅長補氣固表之黃芪相伍,黃芪得防風,則固表而不留邪;防風得
黃芪,則祛邪而不傷正,二藥配伍之妙,誠如張秉成所雲:“黃芪固表益衛,得防風之善
行善走者,相畏相使,其功益彰,則黃芪自不慮其固邪,防風亦不慮其散表”(《成方便
讀》卷1)。煎藥時加人大棗1枚,意在加強本方益氣補虛之力。上述諸藥合用,補中
兼疏,散中寓收,表虛自汗之人服之,能益氣固表以止汗洩,體虛易感風邪之人服之,
能益氣固表以禦外邪。 .
本方配伍特點在于:以益氣固表為主,酌伍少量祛風解表之品,固表之中寓有疏
散,祛風亦可加強固表止汗之功,相畏相使,相反相成。
由于本方益氣固表,止汗禦風之功有如屏障,珍貴如玉,且為散劑,故前人以“玉
屏風散”名之。
[類方比較] 本方與桂枝湯均可用治表虛自汗,然本方證之自汗,乃衛氣虛弱,腠
理不固而緻;桂枝湯證之自汗,因外感風寒,營衛不和而緻。故本方功專固表止汗,兼
以祛風;而桂枝湯則以解肌發表,調和營衛取效。正如吳昆所言:“是自汗也,與傷風自
汗不同,傷風自汗,責之邪氣實;雜證自汗,責之正氣虛。虛實不同,攻補亦異”(《醫
方考》卷4)。
[臨床運用] '
1。證治要點 本方為治療表虛自汗的常用方劑,臨床以自汗惡風,面色咣白,舌
淡脈虛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汗出量多者,加浮小麥、牡蛎、麻黃根等以加強固表止汗之效;表虛
外感風寒,頭痛鼻塞,汗出惡風,脈緩者,可與桂枝湯合用,以益氣固表,調和營衛。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或預防小兒及成人反複發作的上呼吸道感染,腎小球腎炎
易于因傷風感冒而誘緻病情反複者,過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支氣管哮喘等每因外受
風邪而緻反複發作的過敏性疾病,以及手術後、産後、小兒等因表虛腠理不固而緻之自
汗證。
[使用注意] 虛人外感,邪多虛少,以及陰虛發熱之盜汗,不宜使用本方。
腎不納氣少氣:多由久病咳喘,肺虛及腎,或勞傷腎氣緻腎不納氣,出現少氣并見腰膝酸軟,自汗,神疲,面色淡白或咣白等腎氣虛之症。其與肺氣虛少氣的區别為,腎不納氣少氣可由肺氣虛發展及腎所緻,故可兼見肺氣虛自汗等症。治以補腎納氣,方選都氣丸。
.都氣丸
(《症因脈治》卷3) 即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二錢(6g)用法同上。功用:
滋腎納氣。主治:腎虛氣喘,或呃逆之證。
4.麥味地黃丸(《體仁彙編》,錄自《醫部全錄》卷331,原名八味地黃丸) 熟地黃
酒蒸 山茱萸酒浸,去核,取淨肉各八錢(各24g) 丹皮 澤瀉各二錢(各6g) 白茯神去
皮、木 山藥蒸各四錢(各12g) 五味去梗 麥冬去心各五錢(各15g) 上為細末,煉蜜
為丸。每日70丸,空心白湯送下;冬天酒下亦宜。功用:滋補肺腎。主治:肺腎陰虛,
或喘或咳者。
以上四方均由六味地黃丸加味而成,用治多種腎陰不足證候。其中知柏地黃丸因
加知母、黃柏清熱瀉火,故有滋陰瀉火之功,适宜于腎陰虛火旺,骨蒸潮熱,遺精盜
汗之證;杞菊地黃丸因加枸杞子滋陰養肝,菊花清肝明目,故有滋陰明目之功,适用
于肝腎陰虛,兩目昏花,視物模糊之證,現代亦常用于高血壓病屬肝腎陰虛證者;都
氣丸因加五味子斂肺止咳,故有補腎納氣之功,适用于腎陰虧損,腎不納氣之喘咳氣
逆;麥味地黃丸原名八味地黃丸,後世醫著引用時又有多種名稱,如加味地黃丸、八
仙長壽丸(《痘疹傳心錄》卷15)、冬味地黃丸(《胎産心法》卷上)、八仙長壽丹(《醫
鈔類編》卷13)、麥味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等,本方因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
又加麥冬潤肺養陰,五味子斂肺止咳,故有滋補肺腎,止咳平喘之功,适用于肺腎陰
虛之喘嗽。 .
綜上可知,少氣一症主要原因是“髒氣不足”,大多得之于久病之後,氣分大虛。臨床辨證時,除必有氣虛證候外,因所屬髒氣不同,表現也同中有異。如心氣虛者多伴心悸、失眠等;脾氣虛者多伴納呆、腹脹、便溏等;肺氣虛者多發生于久咳之後,常伴咳嗽等症;熱傷氣陰少氣,常發生于熱病或中暑之後;至于腎不納氣則多伴腰膝酸軟等症,可資鑒别。
[文獻别錄] ,
<素問。平人氣象論):“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
<雜病源流犀燭。少氣):“少氣,肺腎二經病也。。…..腎虛則氣無所生,既不克壯氣之原。肺虛則氣無由藏,又不克充氣之府。曰少者,猶言所剩無多,虛虛怯怯,非如短氣之不相接續也,知此,則少氣可得而治矣。宜四君子湯、人參黃芪湯、益氣丸。”
75.呵 欠
張口舒氣,稱為呵欠。一般在疲倦欲睡或乍醒時發作,多屬正常生理現象。若不拘時間,又不在困倦之時,頻頻呵欠,則屑病理表現
呵欠在古代醫籍名“欠”。(靈樞.九針>謂“腎主欠”。<金匮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并治)雲;“中寒家喜欠”。後人亦稱“呼欠”或“欠欤”(音去)。
常見證候
肝郁氣滞呵欠:時時欠伸,抑郁少歡,精神不振,表情淡漠,胸悶脅痛,嗳氣腹脹,或咽中梗塞,如有炙脔,或精神恍惚,善悲喜哭,脈弦細
氣滞血瘀呵欠:頻頻呵欠,胸部憋悶,或心前區刺痛,心悸氣短,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性情急躁,舌質紅或紫暗,脈多沉澀,或見結代。
脾腎陽虛呵欠:精神疲憊,連連呵欠,伴見面色蒼白,形寒肢冷,食少腹脹,大便溏洩,夜尿增多,或小便清長,舌淡唇青,脈沉細弱。
肝郁氣滞呵欠與氣滞血瘀呵欠:兩者都有氣機郁滞症狀,一是氣郁于肝,一是氣郁及血。肝郁氣滞呵欠,多因情懷抑郁,思慮不解,憂愁煩悶、肝失疏洩,氣機失調而緻時時欠伸。治宜疏肝理氣,解郁散結,方選 柴胡疏肝散 加川楝子、郁金。
柴胡疏肝散
柴胡6克 醋陳皮6克 川芎4.5克 白芍4.5克 枳殼4.5克(麸炒) 炙甘草1.5克 香附4.5克
1.若脅肋疼痛較甚者,酌加當歸、郁金、烏藥等以增強行氣活血之力
2.;若肝郁化火,口渴舌藥,脈象弦數者,酌加山栀子、黃芩、川楝子等以清肝瀉火。
(《醫學統旨》,錄自《證治準繩.類方》卷4)
[異名] 柴胡舒肝散(《驗方新編》卷5)、柴胡疏肝湯(《不知醫必要》卷2)。
[組成] 柴胡 陳皮醋炒各二錢(各6g) 川芎 芍藥 枳殼麸炒各一錢半(各5g)
甘草炙五分(3g) 香附一錢半(5g)
[用法]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功用] 疏肝解郁,行氣止痛。
[主治] 肝氣郁滞證。脅肋疼痛,胸悶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氣,脘腹脹
滿,脈弦。
[病機分析] 肝喜條達而惡抑郁,其經脈布脅肋,循少腹。若情志不遂,木失條
達,則緻肝氣郁結,經氣不利,脅肋疼痛,甚則胸脘腹部脹悶;疏洩失職,則情志抑
郁;久郁不解,肝失柔順舒暢之性,則情緒急躁易怒;肝氣橫逆犯胃,胃氣失和,故嗳
氣頻作;脈來弦長,亦為肝郁不舒之征。
[配伍意義] 本方所治諸證皆由肝氣郁結而緻,治當順其條達之性,發其郁遏之
氣。方中柴胡苦辛微寒,歸經肝膽,功擅條達肝氣而疏郁結,用為君藥。香附苦辛而
平,專人肝經,長于疏肝理氣,并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川芎味辛氣雄,人肝膽經,能行
氣血,疏肝開郁,止脅痛,二藥相合,共助柴胡以解肝經之郁滞,而增行氣止痛之效,
同為臣藥。陳皮理氣行滞而和胃,醋炒以人肝行氣;芍藥(現臨床多用白芍)、甘草養
血柔肝,緩急止痛,俱為佐藥。甘草調和藥性,兼作使藥。諸藥相合,共奏疏肝解郁,
行氣止痛之功。
本方配伍特點,是以大隊辛散人肝理氣之藥為主,參以養血柔肝、通行血脈、和胃
降逆之品,疏肝之中兼以養肝,理氣之中兼以調血,治肝之中兼以和胃。
[類方比較] 本方由四逆散加減變化而來,均有疏肝理氣之功。但四逆散之柴胡、
枳實、芍藥、甘草四藥等量,主要在于調理肝脾氣機;本方則重用柴胡,輕用甘草,将
枳實易為枳殼,再加香附、陳皮、川芎等藥,重在行氣疏肝,并能和血止痛,為治療肝
郁氣滞諸證的代表方和常用方。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疏肝解郁的常用方劑,臨床運用時以脅肋脹痛,脈弦為證治
要點。
2.加減法 若脅肋疼痛較甚者,酌加當歸、郁金、烏藥等以增強行氣活血之力;
若肝郁化火,口渴舌紅,脈象弦數者,酌加山栀、黃芩、川楝子等以清肝瀉火。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肝炎、慢性胃炎、脅間神經痛等辨證屬于肝郁氣滞的多種
疾病。
[使用注意] 本方芳香辛燥,易于耗氣傷陰,不宜久服。若脅痛而伴口幹,舌紅苔
少等肝陰不足之證者,應配伍養血滋陰之品同用。
若久郁傷神,精神恍惚,悲憂善哭,睡眠不安者,可用 甘麥大棗湯 加合歡皮、棗仁、茯神、龍齒。
甘草小麥大棗湯
甘草9克 小麥24克 紅棗10枚
(《金匮要略》)
[異名] 甘麥大棗湯(《金匮要略》)、大棗湯、麥甘大棗湯(《普濟本事方》卷10)、
小麥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工8)、甘草湯(《婦人大全良方》卷15引《專治婦人
方》)、十棗湯(《萬氏女科》卷2)、麥棗湯(《杏苑生春》卷8)、棗麥甘草湯(《羅氏會約
醫鏡》卷14)、大棗甘草湯(《一見知醫》卷4)。
[組成] 甘草三兩(9g) 小麥一升(15g) 大棗十枚(10枚)
[用法]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功用] 養心安神,和中緩急。
[主治] 髒躁。精神恍惚,喜悲傷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甚則言
行失常,呵欠頻作,舌紅少苔,脈細數。
[病機分析] 髒躁屬情志之病,多由思慮悲哀過度所緻。《靈樞.本神篇》說:“心怵
惕思慮則傷神”;又說“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肝悲哀動中則傷魂。”蓋因
“心主身之血脈”(《素問.痿論》),“肝藏血”(《素問.調經論》),“肝者……魂之居也”
(《素問.六節髒象論》)。《金匮要略》亦謂:“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
屬于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金匮方論
衍義》卷1注曰:“神之所以任物而不亂者,由氣血維持而之以靜也。若氣血衰少,則神
失所養而不甯。并神出入者謂之魂,守神之舍者謂之魄,神不甯則悲,悲則魂魄則不安
矣。”今思慮憂傷過度,耗傷陰血,心肝失養,神魂不安,則見精神恍惚,時常悲傷欲
哭,不能自主,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甚則言行失常,“象如神靈所作”(《金匮要略》)。
由于心肝陰血不足,陰不配陽,陽欲人陰,上下相引,故呵欠頻作。舌紅少苔,脈象細
數,均為心肝陰血不足之征。總之,髒躁與心肝二髒關系密切,以髒陰不足為病機要點。
[配伍意義] 本方所治為思慮悲哀過度,心肝失養,髒陰不足之神魂不安證。根據
《素問。髒氣法時論》:“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靈樞。五味篇》:“心病者,宜食麥”
之旨,治宜甘潤平補之品以調其肝,養其心為法。小麥,味甘性涼,歸心肝經,《名醫
别錄》卷2謂其“養肝氣”,《本草再新》言其能“養心,益腎,和血,健脾”,故本方
重用,養心補肝,安神除煩,為君藥。甘草甘平性緩,“補益五髒”(《藥性論》),“安魂
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驚悸,煩悶,健忘。通九竅,利百脈,益精養氣”(《日
華子本草》卷5),本方用之,功可補養心氣,和中緩急,資助化源;大棗甘乎質潤而
性緩,補脾益氣,補血調營,養心安神,既可協助甘草緩急柔肝,調和陰陽;又助甘草
補中益氣,裕生化之源,共為臣藥。全方藥僅三味,甘潤平補,養心緩肝,和中安神。
心主血,肝藏血,脾生血,心肝脾之血充,則五髒之陰亦旺,髒躁之證可愈。
用法中雲“亦補脾氣”,是因方中三藥均有補脾益氣之功,且火為土母,心得所養,
則火能生土,乃“虛則補母”之法;又“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金匮要
略》),為肝病治療大法,亦即《難經.十四難》“損其肝者緩其中”之意也。
[類方比較] 本方與天王補心丹、酸棗仁湯皆以養心安神立法,均可用于陰血不足
之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然天王補心丹重用生地黃滋陰養血為君,配伍二冬、當歸、酸
棗仁、玄參、人參、茯苓等,以滋陰養血,補心安神為主,兼可清熱,宜于心經陰虛血
少,虛熱内擾之心悸失眠,健忘虛煩等。酸棗仁湯重用酸棗仁養肝血,安心神為君,配
以茯苓、知母除煩安神,與川芎酸散并用,具養血調肝之妙,主治肝血不足,虛煩不
眠,眩暈心悸等。而本方重用小麥為君,補心養肝,除煩安神,配以甘草、大棗補養心
氣,甘潤緩急,善治思慮悲哀過度,心肝失養,髒陰不足,精神恍惚,悲傷欲哭之髒躁證。
[臨床運用]
工.本方為治髒躁的常用方劑 臨證以精神恍惚,悲傷欲哭,不能自主,舌紅少苔,
脈細數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心煩失眠,舌紅少苔,心陰虛明顯者,可加生地、百合、柏子仁以
養陰安神;頭目眩暈,脈弦細,肝血不足者,加酸棗仁、當歸以補肝養血安神;大便幹
燥,血少津虧者,加黑芝麻、何首烏、當歸以養血潤燥通便。
3.本方對癔病、癫痫、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征等多種精神神經性疾病及心髒神
經官能症、白細胞減少症等辨證屬髒陰不足,心肝失養者,均有一定療效。
氣滞血瘀呵欠,多因病久及血,脈絡瘀滞,陽氣被阻,不能宣發所緻。症見呵欠乍作,伴胸部憋悶,或隐痛,心悸氣短,口唇隐青等症狀,與肝郁氣滞者不同,治當理氣活血,方選 血府逐瘀湯 加減。
血府逐瘀湯
當歸9克 生地9克 桃仁12克 紅花9克 枳殼6克 赤芍6克 柴胡3克 甘草6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紅花,加乳香、沒藥、烏藥、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黃、五靈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緻肝腫脅痛者,加丹參、郁金、土鼈蟲、九香蟲;
5.瘀積肝脾腫硬者,加三棱、莪術、大黃或水蛭、土鼈蟲等;
6.血瘀經閉、痛經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澤蘭等以活血調經止痛。
(《醫林改錯》卷上)
[組成] 當歸三錢(9g) 生地三錢(9g) 桃仁四錢(12g) 紅花三錢(9g) 枳
殼二錢(6g) 赤芍二錢(6g) 柴胡一錢(3g) 甘草二錢(6g) 桔梗一錢半(4.5g)
川芎一錢半(4.5g) 牛膝三錢(9g)
[用法] 水煎服。 。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證。胸痛、頭痛Et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
止,或内熱煩悶,心悸失眠,急躁易怒,人暮潮熱,唇黯或兩目黯黑,舌黯紅或有瘀
斑,脈澀或弦緊。
[病機分析] 本方為治療瘀血内阻胸部,氣機郁滞所緻胸痛、胸悶之方,即王清任
所稱“胸中血府血瘀”之證。瘀血内阻胸中,阻礙氣機,不通則痛,故胸痛日久不愈;
胸脅為肝經循行之處,瘀血内阻胸中,氣機郁滞,故胸脅刺痛;瘀血阻滞,清陽不升,
則為頭痛;瘀熱上沖動膈,可見呃逆不止;郁滞日久,肝失調達之性,故急躁易怒;氣
血瘀而化熱,病在血分,故人暮潮熱、内熱煩悶;瘀熱上擾心神,閉阻心脈,心失所
養,故見,15悸失眠。至于唇、目、舌、脈所見,皆為瘀血征象。血瘀為主,氣滞次之。
[配伍意義] 本方系由桃紅四物湯合四逆散(生地易熟地,赤芍易白芍)加桔梗、
牛膝而成,王清任用以治療“胸中血府血瘀”所緻諸證。方中當歸、川芎、赤芍、桃
仁、紅花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脈,并引瘀血下行,共為方中主要組成部分。氣
能行血,血的循行,有賴于肺氣的敷布,肝氣的疏洩。故配柴胡疏肝解郁,桔梗開宣肺
氣,載藥上行,合枳殼,則一升一降,寬胸行氣,使氣行則血行。生地涼血清熱,合當
歸又能養血潤燥,使瘀去新生。甘草調和諸藥。
本方配伍特點:①氣血同治。活血化瘀配疏肝理氣,以化瘀為主,理氣為輔,既行
血分瘀滞,又解氣分郁結。②活中寓養。即活血理氣之中寓養血益陰之品,藥如當歸、
生地、甘草,使活血理氣而無耗血傷陰之弊,祛瘀而又生新。③升降同用。方中柴胡與
牛膝、桔梗與枳殼的配伍,乃升降合用,調達氣機之法,使氣血升降和順。
王清任認為隔膜的底處如池,池中存血,名曰“血府”。根據“血府”産生“血瘀”
的理論,王氏創立了血府逐瘀之劑,故名“血府逐瘀湯”。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治療瘀阻胸部之證為主,以胸痛,痛有定處,舌黯紅或有瘀斑,
脈澀或弦緊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瘀在脘腹部,重
用桃仁、紅花,加乳香、沒藥、烏藥、香附;瘀在少腹者,加蒲黃、五靈脂、官桂、小
茴香等;瘀阻緻肝腫脅痛者,加丹參、郁金、廣蟲、九香蟲;瘀積肝脾腫硬者,加三
棱、莪術、制大黃或水蛭、廣蟲等;血瘀經閉、痛經者,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
草、澤蘭等以活血調經止痛。
3.本方是王清任所創諸方中應用最廣泛的一首,用以治療“胸中血府血瘀之證”。
從所治症目來看,計有19種,這些病證雖各不相同,但隻要有瘀血證據,就可用本方
治療。結合現代醫學,這些病證基本屬于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兩方面疾病。現代常加
減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風濕性心髒病、胸部挫傷、肋間神經痛、肋軟骨炎之胸痛,
慢性肝炎、肝脾腫大、潰瘍病、神經官能症,以及腦震蕩後遺症之頭昏頭痛、精神抑
郁,屬于瘀阻氣滞者,均取得一定療效。
[使用注意] 因方中活血祛瘀藥物較多,故孕婦忌服。
脾腎陽虛呵欠:多因先天禀賦不足,或久病體虛,脾腎陽衰,中焦虛寒,陽虛陰盛,陰陽相引所緻。症見神倦欠伸,形寒怯冷,脈沉細無力。治宜健脾溫陽,補腎益火,方用 右歸丸 加味。
右歸丸
大懷熟地12克 炒山藥6克 山茱萸4.5克 枸杞子6克 鹿角膠6克 菟絲子6克 姜杜仲6克 當歸4.5克 肉桂3克(粉沖服) 炮附子3克(先煎)
1.如陽衰氣虛,必加人參3-6克(焗服);
2.如陽虛滑精,或帶濁便溏,加酒補骨脂6克;
3.如飧洩腎洩不止,加北五味子6克、肉豆蔻5克;
4.如飲食減少,或不易化,或嘔惡吞酸,皆吸虛寒之證,加炮幹姜5克;
5.如腹痛不止,加吳茱萸3克;
6.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5克;
7.如陰虛陽痿,加巴戟天6克、肉苁蓉6克,或狗鞭一條。
(《景嶽全書》卷51)
[組成] 大懷熟地八兩(240g) 山藥炒四兩(120g) 山茱萸微炒三兩(90g) 枸杞微
炒四兩(120g) 鹿角膠炒珠四兩(120g) 菟絲子制四兩(120g) 杜仲姜湯炒四兩(120g)
當歸三兩(90g) 肉桂二兩,漸可加至四兩(60—120g) 制附子二兩,漸可加至五六兩(60—180g)
[用法] 上先将熟地蒸爛杵膏,加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餘丸,食前用滾
湯或淡鹽湯送下;或丸如彈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溫補腎陽,填精益髓。 ’
[主治] 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證。年老或久病氣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軟弱,陽
痿遺精,或陽衰無子,或飲食減少,大便不實,或小便自遺,舌淡苔白,脈沉而遲。
[病機分析] 腎為先天之本,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故又稱“命門之火”。若久病
耗傷腎陽,或他髒陽虛累及腎髒,或高年腎虧、房勞過度等因素,均可導緻腎中陽氣虛
衰。腎陽虧虛,髒腑組織失于溫煦濡養,火不生土,則氣衰神疲,畏寒肢冷,飲食減
少,大便不實;命門火衰,精氣虛冷,封藏失職,則腰膝軟弱,陽痿遺精,或陽衰無
子;腎與膀胱相表裡,腎陽虛弱則膀胱失約,可見小便清長,甚而自遺;舌淡苔白,脈
沉而遲更為腎陽虛衰常見之征象。 .
[配伍意義] 本方所治諸症均由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而緻,故當“益火之源,以培
右腎之元陽”(《景嶽全書》卷51)。方中附子、肉桂辛熱人腎,功擅溫壯元陽,補命門
之火;鹿角膠甘鹹微溫,補腎溫陽,益精養血,三藥相輔相成,以培補腎中元陽,用為
君藥。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山藥皆甘潤滋補之品,可滋陰益腎,養肝補脾,填精
補髓,與桂、附、鹿膠相伍有“陰中求陽”之功,共為臣藥。菟絲子、杜仲補肝腎,強
腰膝;當歸養血和血,助鹿角膠以補養精血,并使補而不滞。諸藥合用,補腎之中兼顧
養肝益脾,使腎精得他髒之化育而虛損易複;溫陽之中參以滋陰填精,則陽氣得陰精的
滋養而生化無窮,共奏溫補腎陽,填精益髓之功。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為補陽藥與補陰藥配伍,藉“陰中求陽”則補陽之功甚捷;
二為純補無瀉,集滋補群藥則益腎之效尤彰。
本方立法在于“益火之原,以培右腎之元陽”,方中諸藥均能歸于右腎而培其元陽,
故以“右歸丸”名之。
[類方比較] 本方與腎氣丸均有溫補腎陽之功,用治腎陽不足證。但本方乃腎氣丸
去“三瀉”(澤瀉、丹皮、茯苓)之品,再加溫腎益精之鹿角膠、菟絲子、杜仲、枸杞
子、當歸而成,由于類聚補腎群藥,全方純補無瀉,故壯陽益腎之力頗著,為峻補元陽
之劑,用于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證。而腎氣丸立意在于“少火生氣”,且補中寓瀉,補
力平和,宜于腎中陽氣不足而兼水濕、痰飲内停之證。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的常用方。臨床以神疲乏力,畏寒肢
冷,腰膝酸軟,脈沉遲為證治要點。
2.加減法 原書謂:“如陽衰氣虛,必加人參以為之主,或二三兩、或五六兩,随
人虛實以為增減;如陽虛精滑,或帶濁便溏,加補骨脂(酒炒)三兩;如飧洩腎洩不
止,加北五味子三兩、肉豆蔻三兩(面炒,去油用);如飲食減少,或不易化,或嘔惡
吞酸,皆脾胃虛寒之證,加幹姜三四兩(炒黃用);如腹痛不止,加吳茱萸二兩(湯泡
半日,炒用);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連皮)四兩;如陰虛陽痿,加巴戟肉四兩、肉
苁蓉三兩,或加黃狗外腎一二付,以酒煮爛搗人之。”(《景嶽全書》卷51),此外,便
溏者,可去當歸。
3.本方現代常用于治療腎病綜合征、老年骨質疏松症、精少不育症,以及貧血、
白細胞減少症等辨證屬腎陽不足者。
[使用注意] 本方純補無瀉,故對腎虛而有濕濁者,不宜應用。
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滞則血瘀。氣滞日久,每緻血瘀,而血瘀亦可加重氣滞。氣滞屬實者居多,血瘀則或有虛中挾實者,而脾腎陽虛則純屬虛證。 [文獻别錄]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