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有一個話題特别火:原生家庭很糟糕是什麼體驗。
評論區大部分的痛苦都來源于父母離異,一個家庭的破碎都會造成孩子的長期痛苦。作為一個樂觀的人,我起初也不信這個,直到遇到她,姑且叫她小樂。
小樂。35歲,在大城市奮鬥了10年,工作上女強人的稱号跑不掉了,智商情商雙在線,可就這樣的一個人至今還沒步入婚姻的殿堂。
甚至現在還是單身,這是為什麼?
後來了解到,她從心理打心底不相信男人。
她的父親是非常優秀的人,在親戚眼裡就是極品男人,可就這樣一個極品男人,還是出軌了,出軌對象比她媽媽整整小了10歲,為此父母大吵一架,甚至動起了刀,最終婚姻走向了結束,後面的幾年都是母親撫養她長大,母親也在沒有再婚。
久而久之,在她的潛意識裡,男人終究是暴力,變心。而她也深刻意識到女人不能懦弱。
在往後她的戀愛中,她總是占着主導權,她的想法和決定永遠是對的,如果吵架,對方不說話冷靜回避她,她會持續嘲諷對方:啞巴了,跟你說話裝聾?
如果對方跟她講道理,她就直接怒罵對方:你覺得我生氣的原因是這?夠了,不想和你廢話?
如果對方真的語言謾罵她了,她就直接停止一切行為:狗改不了吃屎,然後分了手。
因此處在幸福的原生家庭的人很難理解她們的行為,人們總會覺得我就算在這樣的環境我依舊能健康成長。
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其實你已經輸了,因為你能夠辨别事情的對錯,你知道怎樣相處是對。
但對于生于糟糕原生家庭的人,他們的對錯觀來源于父母,父母的行為讓他們心理有了一個基本判定。
就拿小樂的例子來看,正是因為父親的出軌與暴力,母親的懦弱,讓她覺得男人再好終究會出軌,女人不該懦弱。
但她不會想我要成為一個好女人要找一個好男人,因為她沒有見過,而在這個環境下長大的她更加堅定了這個想法。
有位情感專家曾說:很多人會不由自主地模仿父母的相處模式,自己終究活成了自己最讨厭的人。
其實,她也嘗試改變:
1. 不斷交友,對身邊的人關愛有加。
2. 每天回去給媽媽做飯陪媽媽相處。
3. 拼命賺錢改變了家庭條件。
可是就算這樣積極面對,自己終究沒法處理自己的感情問題,她怨恨自己的父親。正是因為沒有見識過如何愛别人,所以才會一直傷害自己和身邊的人。
她也曾咨詢過身邊的同事,同事都讓她多信任一點男人,但是她會反問自己,恩愛多年的父母也會離婚,難道自己的另一半未來就不會出軌嗎,她不想要不确定性,如果不确定,她甚至不願結婚,不要下一代。
所以,原生家庭産生的問題注定影響了我們的未來嗎?
并不是
原生家庭或多或少對我們每個人都産生影響,但我們不能把所有問題都歸結在原生家庭上。
就像傅首爾曾在節目上說所有的原生家庭都有問題,隻要你找問題,生活多多少少都有不如意,但成年後我們仍有機會改變。
而改變的機會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走過的路,認識的人,學過的知識都是我們後天自己得來的,利用這些内在資源改變。
正如裡爾克說,“我們所謂的命運是從我們體内走出來的,并不是從外邊向我們身體裡走進去。”
那麼如何去做呢? 一個人如果讓她自己去想,她很難靠自己走出來。
但是在這裡,有一個人可以幫助你。
她曾幫助衆多受原生家庭影響的患者漸漸走出來,并且真的改變了他們一生。從身到心進行改變。
她就是芮欣老師,美國米爾頓艾瑞克森基金會的心理治療師、催眠治療師,更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詢師。
01
“不會把,你都42了!”很多學員第一次見到她都會這樣反應。
溫柔甜美的聲音,臉上一直洋溢着笑容,歲月在她的臉上絲毫找不出任何痕迹,光是和她說幾句話,你的心靈都會得到滋養。
“她一定從小就生活在幸福美滿的家庭。”大部分人第一眼的想法就是如此。
令人意外的事,她的原生家庭和大多數人一樣,甚至年輕時還得過抑郁症。
而她也因此機會偶然接觸了心理,在她不斷學習下,她看到了人生新的可能性。
在治療的同時,她越發發現身心的疾病都是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一生幸福的指數,所以作為心理治療師,是可以幫助到大家的。
因為熱愛,她成為了心理治療師。
如今她師從全球著名臨床心理學家,世界短期心理治療大會創始人兼主席,美國米爾頓艾瑞克森基金會創辦人及執行長,心理治療大師傑弗瑞·薩德(Jeff Zeig)博士。
以及美國遊戲治療協會“遊戲治療國際獎”傑出貢獻獎獲得者,story & play創始人,兒童故事和遊戲治療大師,喬伊斯·米爾斯(Joyce Mills)博士。
左為傑弗瑞·薩德(Jeff Zeig)博士 右為喬伊斯·米爾斯(Joyce Mills)博士。
多年心理治療經驗,讓她成為多家企業的特邀心理專家、講師。
在國際和國内的醫療機構有着10多年工作經驗。有着預防醫學、臨床醫學、睡眠管理的醫學學習背景,和專業心理學、心理治療學習背景。
作為短程策略心理治療學派的治療師,她擁有集整合心理治療與健康管理于一體的臨床經驗,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進行身心雙向幹預和指導。
她更是精通多種心理治療領域技術:
普通心理咨詢、短程策略心理治療、催眠治療、認知行為療法(CBT)、辯證行為療法(DBT)、創傷治療、潛意識圖卡(OH卡)分析、意向療法、叙事療法、完形治療、家庭治療、ACT療法、ETF情緒療法、焦點療法、兒童及青少年故事及遊戲治療、NLP技術等治療技術。
這次,慈懷讀書會聯合芮欣老師,先後打磨3個月,調研多家同行,對我們的書友進行了深度分析,再結合自己的咨詢經驗,整理出一套非常實用的科學心理療愈法。
芮欣老師自我介紹搶先看
你是你自己的人生導演,你也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
學習,成長,是唯一可以沖破原生家庭魔咒的路徑。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