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課标學習心得六篇
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标準》(2022版)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為目的,堅持目标導向、問題導向、創新導向,更新了課程理念,為促進語文教學高質量發展,培育時代新人規劃了落地路徑。
新課标提出了立足核心素養、構建學習任務群、加強課程整合、變革學習方式、重視評價導向等五大理念,和2011年版、2001年版課标相比較,新課标在傳承中有創新,修訂幅度很大,特别是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學業質量、跨學科學習等的提出,對未來語文教材修訂、教學變革、學業評價等必将産生深刻影響。
從課程目标看,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時代實實在在地到來了。關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語文課程标準(2017年版)提出了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的内容,本次修訂的義務教育階段課标,與高中課标思路基本一緻,提出了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四方面的内容,高中階段的“文化傳承與理解”在義務教育階段變為“文化自信”,表述的順序也發生了變化,這樣的變化,從學科教學方面正面回應了“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教育根本問題。另外,課程目标分學段的要求,也改變了以往課标中識字與寫字、閱讀、寫話與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個闆塊的劃分,分成了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交流與表達、梳理與探究四個領域,更加突出了語文學科教學的綜合性與實踐性。
從課程内容看,新課标最大的變化就是從“主題與載體形式”“内容組織與呈現方式”兩個方面,構建了3個層面6個學習任務群,首次以具體内容描述的形式明确了“教什麼”和“學什麼”,對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内容做出了規定。這6個學習任務群分屬于三種在語文學習上處于不同功能層次的類型,分别是基礎型學習任務群(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發展型學習任務群(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和拓展型學習任務群(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内容與呈現方式的清晰化,對于提升語文學科育人質量和教學效率都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學業質量是本次課标修訂的又一個突出亮點。課标從學業質量内涵、學業質量描述兩個方面,對學到什麼程度進行了明确定位。在學業質量描述部分,具體闡述了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後應該達到的學業成就,分四個學段用了近5000字的篇幅,進行了細緻定位。學業質量和學習任務群中的學習内容,細化了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的問題,指向性、操作性都很強,對于教學實踐有極強的指導意義。
跨學科學習成為了語文學習倡導的方向。課标明确提出,要“開展跨學科主題教學,強化課程協同育人功能。”與以往課标中的“綜合性學習”相比,“跨學科學習”目的在于引導學生以語文學習為基礎,開展跨學科的學習活動,聯結課内外、校内外活動,圍繞學科内外、社會生活中的話題,進行探究活動,注重真實情境中的活動與體驗、問題與探究、設計與表達,發展問題解決、團隊合作、實踐創新等綜合素養,是新課标核心素養導向的具體體現。
新理念、新目标、新内容。新的課标為語文學科教學高質量發展勾畫了清晰的藍圖。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我們要主動将課标學習和具體教學實踐對接起來,對照學習,實踐反思,這樣才能保證在今後的教學中不偏離方向,進而不斷提升育人、教學質量。
2022年新課标學習心得二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2022年版)正式公布,這是2001年《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執行20年來的首次系統修訂,是2011年義務教育課程标準修訂10年後的再次系統修訂。
課程是實現育人目标的最重要載體,也是教師教、學生學、質量評價的直接依據,新方案和新課标的頒布,将開啟新的教育教學改革。針對新修訂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我談四點體會。
以“一體設計”為導向
新修訂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體現一體化設計。首先,體現“學段一體化”,即體現幼小銜接、小初銜接、初高銜接,整合小學原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和初中原思想品德為“道德與法治”,進行九年一體化設計;改革藝術課程設置,一至七年級以音樂、美術為主線,融入舞蹈、戲劇、影視等内容,八至九年級分項選擇開設;在課内課外學習活動方面也進行了一體化設計,明确課後延時服務時間與教學時間的關系。
其次,體現“教、學、評一體化”,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是中小學“教、學、評”的基本遵循,增加了學業質量标準和考試命題建議,在此基礎上明确提出了素養立意的命題思想,素養立意的試題更有結構性、整體性、情境性等真實任務的特點,讓測評發生在知識處于生成狀态或應用狀态的情境之中。這一變化必将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業評價尤其是考試命題工作産生重要影響。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
新修訂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突出核心素養導向。即核心素養貫穿于課程編制、課程實施的全過程,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确立課程目标,遴選課程内容,研制學業質量标準,推進考試評價改革,是此次修訂釋放的一大重要信号。
強調核心素養導向,就是注重培育學生終身發展和适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正确價值、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特别是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說,在教學中,各門課程都要思考,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如何體現學科特征。此次修訂,明确本課程着力培養的學科核心素養。如數學老師不僅要關注學生數學學得怎麼樣,語文老師不僅要關注語文學得怎麼樣,更要關注學生價值觀和品格的形成,這就是核心素養的要求。
以“學科實踐”為導向
新修訂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強調實踐導向。即強化學科實踐,推進育人方式變革,為此,各學科課程标準在教學建議和教學提示中大量增加了實踐活動的要求,如觀察、考察、實驗、調研、操作、設計、策劃、制作、觀賞、閱讀、創作、創造等,因此,落實課标要求就是要把這些實踐性活動真正落在實處。在學科整合上,進一步加強綜合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科學、綜合實踐活動開設起始年級提前至一年級,将勞動、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課時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在跨學科學習方面,專門設立了占10%課時比例的“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了學科間的相互關聯,帶動了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了實踐性要求。
課程内容是課程标準修訂最為實質的問題。本次課标修訂的一項重要變革,是跳出了學科邏輯和知識點羅列的傳統方式,以主題、項目、任務等結構化的方式來組織課程内容,強調學生在主題等活動中,通過完成學習任務獲得知識和解決問題,親曆實踐、探究、體驗、反思、合作、交流等深度學習過程,反映了課程内容改革的新動向。
以“雙減政策”為導向
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介紹,在義務教育課程修訂過程中,把落實好中央關于“雙減”的要求全面融入到修訂工作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的修訂以中央新決策、新部署為根本遵循,堅決落實“雙減”工作就是其中重要的指導思想之一。方案、課标修訂明确提出要堅決将“減負增效提質”作為修訂的重要目标,提出要加強義務教育課程建設,必須對教與學的内容、方式進行改革,做好做實做強學校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新修訂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在義務教育課程标準中專門研制了學業質量标準。學業質量标準對于教師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作出了全面系統的規定。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實際教學過多過難等問題,對于有效地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提供了指導。
新修訂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在作業設計、改革考試評價等多方面呼應了“雙減”的要求。作業是課程改革中不可忽視的關鍵領域,在評價建議部分,專門增加了作業評價建議,對作業類型、作業層次、作業立意、作業量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時,在教學提示、教材編寫建議部分,也明确提出了作業習題設計要求,要減少死記硬背、機械重複作業,豐富作業類型,增強作業針對性,增強實踐性作業,要控制作業量和作業難度。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2022年版)剛剛頒布,本人的學習還在起步階段,本人的學習不夠深入全面,請各位批評指正。
2022年新課标學習心得三
課程标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範和質量要求。在閱讀《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後,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以個人視角看其中的“驚喜”與“挑戰”。
驚喜:标準明晰,操作具體,指導性強。
此次新課程方案課程實施的要求更加明确,标準更加具體,對一線教師操作的指導性更強。
育人目标更明确——以落實核心素養為關鍵抓手。仔細研讀課程方案可以發現,新修訂課程方案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素養導向”。将黨的教育方針具體細化為每個課程應着力培養的核心素養,強化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要求。
一體化設計——以橫向關聯互動和縱向進階銜接為思路。方案、課标在課程設置更優化,對美育體育、勞動課程做系統設計。在學段一體化設計方面,幼小銜接、小初銜接,正在形成專門的方案。在課内課外學習活動方面也進行了一體化設計,在保證教學時間與原方案不變的前提下,明确課後延時服務時間與教學時間的關系。這個部分的設計,為基層學校開展學段銜接、課後延時等工作,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和指導。
作業改革——以評價撬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課标在評價建議部分,為推進作業改革,專門增加了作業評價建議,對作業類型、作業層次、作業立意、作業量都提出了明确要求。這一部分内容為基層學校作業改革提供了理論依據。
質量标準——為“雙減”政策落實提供專業支撐。本次課程标準修訂,有一個創新點,就是首次在義務教育課程标準中專門提出了學業質量标準。在學業質量标準中,對于教師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作出了全面系統的規定。基層學校在落實“雙減”政策時,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實際教學中學得過多、學得過難的問題,對于下一步有效地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提供了指導。
挑戰:深化教學變革是關鍵。
新方案、新标準更加堅持德育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強體育美育,落實勞動教育,确保“五育”并舉,構建全面發展的課程體系。聚焦核心素養,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更加注重各學段之間的銜接,體現不同學段目标要求的層次性。注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倡導跨學科教學,強化課程協同育人。倡導加強課程與生産勞動、社會實踐的結合,發揮實踐的獨特育人功能,倡導“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
基于新課程标準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對照一線實踐,在新課标落地上我們仍将面臨“挑戰”和“突破”,即深化教學變革。
革新狹隘認知,強化育人觀念。要徹底擯棄以“考試、分數”為追求的“傳統”評價和狹隘教育觀,明确課程的育人價值,堅持素養發展為導向。明确本學科核心素養的要義,培養學生正确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革新單一指标,強化綜合評價。要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要求,依據校本實際,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創新評價方式,健全體系,形成以指向全人發展和面向未來的綜合評價體系。
革新學科封閉,強化學習方式。例如語文課标要求在語文學科“跨學科學習”任務群綜合科學課和大語文内容,主張“研學”活動。這需要我們推進綜合學習,積極開展主題化、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加強知識間的内在關聯,促進知識結構化。
革新脫離實際,強化解決問題。要加強知識學習與學生經驗、現實生活、社會實踐之間的聯系,增強學生認識真實世界、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對生活問題的認知和處理。
革新統一标準,強化個性化學習。要通過開展差異化教學,個别化指導,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以大規模的個性化學習環境的創設和學習活動的規劃,落實因材施教。
教學變革的核心在教師,因此,我們隻有在認真學習研讀課程标準,激發教師活力,提升教師素養和能力上狠下功夫,才能突破挑戰,把育人藍圖變為現實,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022年新課标學習心得四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正式印發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語文等16個課程标準(2022年版)。作為我國義務教育綱領性文件,引起各界關注。新方案中明确了培養目标,設置了九年貫通的課程,細化了實施要求,優化了課程内容結構、研制了學業質量标準、增強了教學、考試、命題等環節的指導,全面落實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指明了方向,劃定了标準,提供了路徑。為了進一步激發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學習熱情,提高政治素養、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創新能力和信息素養,形成共同推進新課程落實落地的研究格局,确需強化科研支撐,賦能教育變革。
加強學習,提高站位
一要立足政治需求,堅持目标導向。十八大以來,中國教育進入了現代化建設新階段。“兩辦”和教育部陸續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改革文件,此次課程方案和标準的修訂,強化了課程思想性,有機融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是全面落實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培養要求,具有戰略性和方向性,這将成為我們現在和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的理論準則和行動遵循。
二要立足政策需求,堅持問題導向。新課标作為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學段間的銜接,優化課程設置,細化學科育人目标,明确實施要求,增強課程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要深刻理解學科的獨特育人價值,學科融合滲透,核心素養的學科特點和要求,學段特點和要求,探尋從學科目标内容轉化為學生認知和能力的影響因素、培養路徑和實踐方式,真正實現課程的育人價值。
立足崗位,堅持創新
要聚焦課堂教學主渠道,創新改進育人方式研究。一方面,要基于核心素養形成與發展的内在要求,研究以“知識本位”教學轉向以“核心素養本位”教學的特點規律和方式方法,積極探索啟發式、問題式、情景式和探究式等教與學方式,提出創設合理教學情境,營造良好學習環境的可行性,深度挖掘教學内容,關注課堂中不同學科内容的有機融合,推進課程融合和學科滲透,全面提高教學的綜合育人價值。另一方面,要強化實踐性、綜合性課程的育人研究,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科特點,選擇恰當的活動主題,合理倡導學生在全身心參與的實踐活動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通過對新課标的學習,真正提高一線教師的課标運用能力,增強工作活力,發展專業潛力。
加強教研,驅動引領
在《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中,特别強調教科研的專業支撐作用,明确提出“明晰教研工作定位,深入研究培養時代新人的要求,傳播先進教育理念,推介課程改革優秀經驗,幫助教師準确把握課程改革方向,鑽研課程标準、教材,改進教學。”身為教科研人員,我們要提高認識,勇于擔當,積極作為。
首先要聚焦需求,服務指導。為了幫助廣大教師樹立課标理念,有效落實新課标要求,我們将基于需求,統籌規劃,進行全面指導。一是提供高質量的新課标培訓。利用線下線上,集中分散等多種形式,邀請省内外專家解讀新課标,提供實施策略。另一方面教研人員将不定期走向學科基地校和鄉村教研聯系幫扶點,通過聽評課,開展教學實驗研究,解決重難點問題,重點加強對薄弱區域教師的指導,促進教育教學均衡發展。二是開展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讨。圍繞課程改革關鍵要素,組織專題學術研讨,提高基層教研人員和中小學教師對核心素養意義和内涵的認識;指導學校做好課程整體設計,聚焦課程開發與教學實踐;繼續加強考試命題指導,開展蘭州市中學原創命題大賽,并跟進基于新課标要求的命題指導,提升教師命題能力,助力教學評的一緻性有效落實。
其次要強化研究,凝練經驗。新課程方案和标準實施過程中,必定會面臨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尋求破解最佳策略。我們将通過制定課題研究指南、設立專項課題等形式,引導廣大教育工作者基于新課标,堅持行動改進,堅持案例研究,堅持名師帶動,專項研究,加強學科教學策略、教學資源開發、教學評一緻性等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和育人方式變革的研究,不斷總結區域課程改革經驗,發現鮮活的課程實施案例,提煉示範性的課程實施經驗,推廣優秀教育教學研究成果,擴大成果的影響力和輻射面,形成專業化研究為引領、教師實踐性教學研究為基礎、案例研究為支撐的共同推進新課标落實落地的研究格局。
2022年新課标學習心得五
4月21日,新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16科課程标準正式公布,并将從今年秋季開始執行。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深化了課程改革,強化了課程育人功能,思路清晰、邏輯嚴謹、結構合理、重點突出,從國家層面厘清了育人目标、校準了改革方向、優化了課程内容及其組織呈現形式,是實現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再動員再部署的綱領性文件。
作為語文教學實踐者,我們要認真學習和解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标準(2022版)的主要内容,把握新變化,明确新要求。
1.主要變化
“課程目标”中新增了核心素養,分為四個方面: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
“課程内容”全部更新。(1)新增主題與載體形式,将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課程,增強課程思想性。(2)新增6個語文學習任務群,具體為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
“評價建議”中,新增了學業水平考試相關要求。
“課程實施”中,新增了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
“學段要求”中,每學段的“閱讀”改為“閱讀與鑒賞”,“寫作”“口語交際”合并為“表達與交流”,“綜合性學習”改為“梳理與探究”,具體内容有整合、增加。
附錄3語法修辭要點中增加“常用标點符号:句号、問号、感歎号、逗号、頓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書名号”。
2.重點内容
語文核心素養。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
語文課程内容。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主題與載體形式,二是内容組織與呈現方式。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内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群組織與呈現,設計語文學習任務,要圍繞特定學習主題,确定具有内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學習任務群有三個階段,一是基礎學習任務群,包括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二是發展型學習任務群,包括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三是拓展型學習任務群,包括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
語文教學建議。教師要準确理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把握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基本規律。體現語文學習任務群特點,整體規劃學習内容;創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凸顯語文學習的實踐性;關注互聯網時代語文生活的變化,探索語文教與學方式的變革。
3.解讀建議
準确把握課程育人導向。課程方案着眼于人的全面發展,描繪時代新人畫像,從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三個方面系統構建了“五育”并舉的目标體系。語文課程标準将“文化自信”作為要重點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之一,體現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落實全面育人、面向全體、素養導向、加強綜合、突出實踐、減負提質等基本要求,充分彰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作為語文教師,要落實2022版語文課程标準,我們要基于義務教育培養目标,将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為語文課程應着力培養的核心素養,體現正确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在育人目标設計上充分體現核心素養的要求,實現教學目标從“三維目标”向“核心素養目标”的無縫銜接。
繼續優化課程内容結構。此次修訂的課程标準,均以核心素養為綱呈現課程目标,以主題、項目或活動組織課程内容,強化學科實踐和跨學科實踐,驅動教學内容與方式的深層變革。作為語文教師,要落實2022版語文課程标準,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發展要求,遴選語文學科中的重要觀念、主題内容和基礎知識,設計豐富語文課程内容,增強内容與育人目标的聯系,優化内容組織形式,加強學段銜接和學科關聯,有機融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教育要求,精心設計跨學段、跨學科的主題學習活動,促進課程内容結構化,全面提升課程系統性,帶動課程實施綜合化、實踐化。
深刻領會課程質量标準。2022年版課程标準,根據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結合學科課程内容,整體刻畫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特征,形成了學業質量标準。作為語文教師,要落實2022版語文課程标準,應充分發揮“内容要求”中提出的“學業要求”“教學提示”以及教學、評價案例等作用,明确清楚“為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怎麼教”等問題,精準把握教學内容的深度與廣度,注重實現“教—學—評”的一緻性,幫助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注重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過程多樣化,增強課程的可操作性,為教學實施和考試評價提供依據。
新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16科課程标準出台後,學校要将學習和研讨作為落實新課程方案和新課程标準的一項重要工作來做,要組織教師和相關人員參加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級各類通識研訓和學科研訓,幫助一線教師準确理解和把握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的新理念、新要求,加強課程落地實施制度建設,繼續對課程内容、教與學方式、教師隊伍建設等領域進行改革,不斷提升學校實踐的轉化力,盡早做好2022版語文課程标準實施的準備工作。
2022年新課标學習心得六
日前,教育部正式發布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2022年版)》。義務教育課程标準則按照“10年一大修”的節律,先後公布了2001年版、2011年版和2022年版。認真研讀深刻理解新方案新課标精神,對于特殊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007年教育部頒布實施《盲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聾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和《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是在2001年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基礎上,結合特殊教育實際調整增減确定的。
2016年教育部發布了《盲校義務教育課程标準(2016年版)》《聾校義務教育課程标準(2016年版)》《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标準(2016年版)》,這是國家首次專門為殘疾學生制定的一整套系統的學習标準,是以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标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普通學校課程标準)為藍本,遵循特殊教育規律研制而成的,這也是特殊教育學校目前依據的标準。特殊教育2016版新課标對特殊教育課程建設給出了教學要求、教學評價和實施建議。
特教學校課程設置、課程标準源于普教,又是普教相應成果在特殊教育領域的延伸和創新,作為特殊教育工作者,研究普教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充分吸收普教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的精華,是一門基本功課。這次新頒布的新方案新課标,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課程改革、強化課程育人功能等深刻内涵,堅持育人導向、問題導向、創新導向,對義務教育階段課程進行了整體設計和系統完善。從特殊教育的角度看,有許多重要的創新和亮點,值得認真研究、借鑒和應用。
深刻把握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内涵
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回歸教育本真,激發特殊學生活力。教育的本質就是文化與精神的傳承,不斷地欣賞、不斷地激勵、不斷地指導,學生才能在一個個原點中得到進步和提升。特殊教育學校應趨向校本化和人本化管理,教師不但要履行好教育教學的重要責任,更要引領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價值導向。
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特殊學生自尊、自信、自強、自立,實現最大限度發展,不斷增強特殊學生家庭福祉。“素質教育就是教育的核心。”十九大提出“發展素質教育”,發展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遵循特殊教育規律,以适宜融合為目标,堅持尊重差異、多元融合,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着眼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特殊教育學校的主要任務
深化特殊教育課程改革,實現特殊學生缺陷補償和潛能開發,不斷提升特殊學生獲得感。
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盲、聾和培智三類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标準(2016年版),推進盲、聾、培智學校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是特殊教育學校當前面臨的重要任務。
工作室成立以來,我不斷總結和反思教育現狀,基于特殊教育新課标開展教學和評價,努力推進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積極開展“1236”愛慧課堂教學模式實踐探索,不斷優化課堂教學。
強化新三項基本功訓練(即教學設計能力、特教基本功和信息素養),實現課程、教學和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提升師生信息技術素養,為特殊教育和學生發展提供資源支持。
因地制宜發展特殊教育職業教育,探索職教新路徑,逐步增強特殊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不斷提升學生歸屬感。
在鞏固發展基礎教育的同時,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加快發展殘疾人職業教育的若幹意見》《教育部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整省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打造“技能甘肅”的意見》精神,在教育教學資源極其有限的情況下破解難題,進一步擴大中職招生規模,不斷優化課程設置、教學内容和師資配置,逐步形成富有學校特色、符合殘疾人就業需求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多方利用社會資源堅持走好“就業+升學+職業能力提升”之路,滿足特殊學生就業需求和進入高等院校就學需求,不斷增強特殊學生就業創業能力。
以素質教育為導向,優化教育教學資源配置,努力實現教育資源效益最大化,不斷提升學生幸福感。
廣泛運用教育資源,形成了以教育、服務、管理、文化育人的教育模式,為學生健康發展提供多元的學習和成長氛圍,滿足學生知識獲取、能力發展、人格成長和社會融入等多方面的需求,使他們收獲自我價值感,享有美好的心靈體驗。
作為一所全日制寄宿制特殊教育學校,要給學生開辟大量實踐性作業的機會,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優勢,發揮有效的育人合力。
|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