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葉曼】《道德經》講記——第二章

這裡讓我們簡單回顧上一講的内容,上一講主要談了幾點:道是普遍存在的,具有恒久性;道又是形而上的,不可捉摸,不可言說,無法命名;道生萬物,存在于萬物之中。下面我們繼續看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老子有很強的辯證能力,有人說他的思想是古代樸素辯證法思想,是有道理的。諸位看這段文字寫得多好。天下人之所以知道美的東西是美的,是因為有醜來比較和襯托;天下人知道善的事物是善的,是因為有不善來比較和襯托;所以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都是相依存的,決不能離開一個來談另一個。就像音和聲相和、前和後相随,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相對性。

這個道理很好理解。比如我們說這件事情好難,“難”就是跟那些容易的事情相比較而言的,這就是“難易相成”。長之所以長是因為有比它短的,短之所以為短是因為有比它長的,這個比那個長一點,但是這個長的再遇見更長的,長也就變成短的了。這個短的比那個長的要短,可是再遇見一個更短的它又變成長的了,這既是“長短相形”。我們說泰山很高,但跟珠穆朗瑪峰比起來怎麼樣呢?根本算不了什麼,這就是“高下相傾”。古人常說五音,五音調和之後才有音樂。音和聲是不能分開的,分開了就構不成樂曲,這就是“音聲相和”;前和後也是相對的關系,我在你前面,你又在他前面,這就是“前後相随”。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這個“知”字非常吃緊,後面還要繼續講。人對事物的認識總是帶有相對性的。我們起了分别心,就說天下有美的,有醜的,但從大道角度來看的話,根本就沒有美和醜之分。佛教裡頭有一個公案:一個和尚趕路,前不着村後不着店,天黑了沒辦法就在一個亂墳堆中間睡下來,半夜的時候他渴得不得了,一摸旁邊正好有一個罐子,罐子裡裝滿了水。這真是菩薩保佑,他拿起來就喝了,覺得好香好甜,然後又有睡過去了。第二天天亮,和尚起來一看旁邊的罐子,原來卻是一個骷髅頭,裡頭積的雨水髒得不得了,他忍不住就開始嘔吐了。後來他悟道了,知道就是這個“知”的問題。昨天晚上他不知是骷髅頭裡攢的舊雨水,以為是罐子裡裝的甘露,現在他一看就知道了。認識在不同時空環境下是會改變的,隻有泯滅了分别心才能證悟大道。

“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我們知道善是好的,是因為有不善的、有壞的存在;我們說這個人是好人,是因為有壞人跟他對比。如果沒有不善、壞人,就沒所謂善和好人了。對善和不善存了分别心還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隻是我做了這件事情,行自己所當行,行過便休,不要認為這個事是我做好的,這才叫做真善。倘若拿做事情來誇口,那不僅不是真善,而且是在沽名釣譽了。

諸位再看王弼的注解:“美者人心之所進樂也,惡者人心之所惡疾也。美惡猶喜怒也,善不善猶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門,故不可得而偏舉也。此六者,不可偏舉之明數也。”一般來說人們都喜歡都美、喜、善,不喜歡惡、怒、不善。但在老子看來,美和惡、喜和怒、善和不善出處相同,相依相存,決不可離開一個去談另一個。第一章中已經提出有和無這一對概念,這裡又引申得更寬廣,從程度、形狀、位置等方面來描述世間的各種情形;并且都回應第一章“此兩者同出而異名”,讓我們知道這些分别都是後天人為的,都得等出來了以後才有不同的名。因此各種分别也不是肯定的和絕對的,更不是永恒不變的。

諸位,學了這一章以後,我們就知道世間的分别都是在互相比較中産生的。通過比較我們知道有難易的分别,有了分别就有選擇。人人都想要做容易做的事情,難的事情大家都不願意做。但比這個難事更難的事情還有呢,所以該我們做的事就得好好做,像“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偏激做法是錯的。在對待人和事物方面,我們知道無論自己有多高、多聰明,永遠都是天外有天,還有比自己更高的、更聰明的,所以不能以年齡、地位、相貌等外在的東西去評價一個人;而當我們發現自己不如别人的時候,也要看到還有很多人不如我們,因此也就不會狂妄自大或妄自菲薄了。

再引申開去,這個比較道理也可以用來觀察别人。倘若你是一個職員,想要了解自己的上司,隻要看他是不是谄上、是不是驕下就可以了。對屬下特别驕傲的人對上司一定非常谄媚,同樣對上司谄媚的人對屬下也一定很驕傲。《論語》裡頭記載,有人問拿貧富來孔子,說:“貧而無谄,富而無驕,何如?”窮人窮得有氣節,并不谄媚有錢人。富人富得有修養,并不擺出傲慢的姿态。要做到這樣對一般人來說還是相當難的,所以孔子說“可也”。但這樣還不夠,孔子又說:“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如果處于貧窮的境地而能怡然自樂,富貴之後能愛好禮節就最好了。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句話是承上面而來的。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相對存在的,那麼我們保持自然的狀态就好了,不要刻意去做什麼事,因為在我看來很有意義的事,在諸位看來也許毫無意義;在此時看來很有意義的事,在彼時看來也許毫無意義。所以聖人處世崇尚無為,不去喋喋不休地教誨别人,而是通過回歸自然狀态來教化人民。聖人懂得順應自然,使萬物得以自由成長而沒有阻礙,生養萬物卻并不把萬物據為己有,做成了事情卻不視以為自己的功勞,正因為他不居功自得,所以萬物都依附于他,不會離去。

這個道理就是前面“概說”中的“守弱”。我們再舉一個例子。項羽跟劉邦争天下,約定“先入鹹陽者王之”。那時候項羽的勢力遠遠超過劉邦,所以劉邦先入了鹹陽,卻故意什麼都不取,一個女人也不要,一件東西也不拿,等着項羽進來,用這種謙退的辦法保全了自己。漢高祖入關之後還跟鹹陽人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這樣就把原來非常複雜的法令變得極其簡單,充分保證人民的利益,赢得了民心。項羽進入鹹陽以後志得意滿,既不理會老百姓的生活疾苦,做出令百姓很失望的事情,又不解決劉邦的威脅,最終丢失了天下。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說聖人教化萬民也要跟天地一樣,天地滋生萬物而不言語、不居功,隻要順應自然之到,處無為的事,萬民才可以得到寬松的生活環境。很多做領袖的人不懂這個道理,今天這個規定,明天那個檢查,以為這樣就是有所作為,其實什麼正經事也做不了。

“萬物作焉而不辭”,萬物順從自然,各得其所,不要加以人力。這是承上面我無為而民自化而言的。那麼各随其生,隻需要順之事物發展的方向去引導它,這樣幫着它成長就可以了,這樣既不會感到累,也不會感到煩。

“生而不有”,意思是萬物靠着我生長,我卻不把天底下的萬物據為己有。這裡體現了一種像天地那樣的無私精神,“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太陽照着大地上最高的山、最低的谷,大地承載着最好的人和最壞的人,沒有一點私心。聖人對于人民也是沒有私心的。

“為而不恃”,雖然做成了這事情,但并不自恃說這些東西都是我做。天地是這樣,聖人仿效天地也是這樣。他把萬民都教化了,教化以後并不求人家知道。他做了很多事情,事情做成了之後也不求人家知道。“功成而弗居”也是這個意思。

上一章講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道、大智慧是無法表達的,引申開去就是要以無為來處事。做到無為而無不為。諸位做過父母就會有所體會,父母教育孩子,如果整天叨唠叨唠,那孩子們都會嫌你煩,還把話當耳邊風。很多人都說孩子不念書,整天就看電視,該怎麼辦?他就不想想自己原來也不念書也是整天看電視、出去應酬的。我整天坐在家裡看書,孩子們自然跟着看,這就是“無言之教”。所以對于事物來說,不有、不辭、不恃、不居,這樣能反而得到真正的“常”。

這句話王弼注解說:“自然已足,為則敗也;知慧自備,為則僞也。”明白自然的道理,并按照自然之道去做才能成功,否則就是取敗之道。諸位讀過《孟子》中一個“拔苗助長”的故事,農夫種了禾苗之後,希望禾苗快快長大,便把禾苗一一拔高,結果沒幾天禾苗都死了,這就是“為則敗”的典型例子。後來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中也拿這個道理來說事。郭橐駝種樹本領非常好,人家問他為什麼,他說在種樹之前培好土,做好一切準備工作,種完樹、澆過水之後就不必理它了,讓它自然成長。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但卻很少人能做到。用種樹來比拟人事,就是要“行不言之教”。這是怎麼樣的呢?老子後面又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我們煎魚的時候不能反複翻炒,否則魚肉就會碎掉,治理國家的道理也是這樣,不能三天兩頭頒布法令去擾亂人民,而應該讓他們有一個自然的生活環境。諸位,《道德經》關于治國之道談得非常深,學會這一套是可以為帝王師的。

“智慧自備,為則僞也”。智慧是自然而然的,我們隻需要遵從自然之道,不要自以為是,顯得很能幹、很有作為的樣子。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能體會到這句話的真知灼見。但該怎麼理解呢?諸位都知道《紅樓夢》裡有個王熙鳳,是極聰明能幹的人,可最後卻落得很悲慘的下場,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老子後面又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真正的智慧是内斂着的,收藏着的,決不輕易流露在外表,所以他顯得好像很癡愚的樣子。“智慧自備”打破了超人的神話,佛教也說人人都有智慧,“一切衆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所以你為則為也,但若以為自己比别人強,那就錯了。

王弼注又說:“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使功在己,則功不可久也。”真正有智慧的人決不會違反物性,他隻是因着自然的規律去行事,做成功了之後也不居功自得,因為他明白倘若居功自得,那麼這個功也不會長久。諸位看這世界上每一樣東西、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用處,把他安排在有用的位置,他就能自然地發揮自己的智慧才華。我們所做的隻不過是因勢利導而已,事情終究是他做成的,所以我們怎麼能居功呢?天底下的事情很少一個人單獨可以做成的,好比說現在建造文賢書院,那要彙集多少人的力量,多少的财力,多少的精神,多少的時間。倘若有人說因為是我倡導創建的,這是我的功勞,那就錯了。倘若硬要把做成某件事情說是自己的功勞,那必然會遭到衆人的反感。中國有句話叫“飛鳥盡,良弓藏;絞兔死,走狗烹”,還有句話叫“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諸位知道華盛頓是個偉大的人物。他領導美國革命取得勝利,擔任了美國第一二任總統,到第三任他卻不做了。1789年法國大革命中,拿破侖把四方強敵都打敗了,做了法國的元首,他想永久地統治法國,就制訂各種法典來确保自己的利益,最後卻被大敵擊退了。這是不懂得功成身退的後果。我們的國父孫中山也是個偉大人物,當袁世凱南北議和的時候,袁世凱要做總統,孫中山就把臨時大總統讓了。現在袁世凱在哪裡呢?沒有人關心他。但孫中山先生的精神被我們所敬仰,到處可以看到以中山命名的地方,這就是“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諸位要注意了,這一章裡有兩個地方必須辨清。首先,老子說的“無為”不是“不為”。聖人處無為的事情,但于事是無不通的。無論是宇宙的問題,還是最平凡、最普通的事情,聖人都懷着極大的興趣。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因為出身低微,所以很多小事情他都會做。後來儒士也不以做事情為恥,反之他們覺得“一事不明,儒者之恥”,如果有什麼不懂的事情,那才是讀書人的恥辱。現在很多人覺得自己念了書就應該享受特别的待遇,不屑于做小事情。我念大學的時候,中國大陸四億同胞中,每兩萬人有一個女子念大學,所以大學裡頭的女同學都自得地說:“我不知道怎麼做飯,也不會穿針縫衣。”似乎讀了大學,就有特權不會針線,不會烹饪,不會打掃。但我們知道這說明了她們書都沒讀通。管仲是個幹實事的人,他說過:“倉廪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社會必須在物質發展到一定水平才能進行精神文化建設。後來孔子說:“微管仲,吾其被髪左衽矣。”批發左衽表示野蠻落後、沒有文化的意思。(删:在齊國管仲的《鹽鐵論》這可以說學經濟的人一定要讀一讀,他能夠使齊國有鹽有鐵發展了,因為齊國的地方沒有魯國好。但是他們利用山裡的礦,海裡的食鹽,使齊國富強。所以管仲這個人非常的聰明、能幹。按:《鹽鐵論》是漢代的書)因此我們知道,做實事、小事并不是什麼可害羞的事情,相反卻是很光榮的事情。無為不是什麼事都不做,而是任其自然、因勢利導,這上面我們已經講過了。

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要順應自然呢?有人說一味強調順應自然,不是否定了人的能動性了嗎?諸位,世間一切都是相對的,每個事物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不可能隻有好的,沒有壞的,如果我們人為地幹涉自然就會出問題。我們都知道麻雀是吃谷子的,為了不讓麻雀吃谷子,有人想了個辦法,敲鑼打鼓把麻雀吓得不敢下不來。後來麻雀飛得累死了,大家都很高興,以為可以多收很多糧食。這下好了,第二年鬧蝗蟲。為什麼?麻雀不止吃谷子,也吃小蟲,它吃小蟲比吃谷子的功勞大。這就是人為的方法幹預自然,雖然取得了一時勝利,但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治國的道理也一樣,社會有一些規則,大家都按照規則辦事就會很方便,如果鑽空子的人多了,當政者就會為各種瑣事疲于奔命。比如說停車的問題,在台灣有很多規定,你說不準停車,可就有人要停車;你說這一定要停,可有人就專門闖紅燈,于是就要查車,搞得交通堵塞。從美國回來的人說:“美國人真笨,半夜三更走到路口,四周都沒人他還停車。”我說:“是啊,我們台灣人腦筋很活,可我們得天天查車,天天堵塞。”

在認識世界上也是這樣,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要強不知以為知,強不能以為能,如果非要裝得自己很能幹,知道得很多,要麼就會被人戳穿受到侮辱,要麼就要拼命去填補自己的缺陷,最後連本來有的一點才幹都遭到了懷疑。所以我們為人處世要量力而為,做完了也不要誇口。

其次,不言之教、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這是一種極高的境界。這個境界在儒家裡頭也有表達。孔子說:“天何言哉?日月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上的陽光雨露使百物得以成長,如果沒有陽光照射,沒有清新的空氣,我們還能夠活下去嗎?不能的。可陽光、空氣都沒有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很值得炫耀。這就是自然。保持自然的生活狀态才能過得身心舒暢,比如我們走路絕對不會考慮是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因為這樣你就走不了了。這就是拿無心來孕化,讓事物自然成長。

孟子也說:“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為美,充實而有光輝之為大,大而化之之為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可欲之謂善”,這個“欲”不是指對功名利祿的欲望,而是說追求值得追求的,在儒家那裡特别指各種美好的品德。這些美好的品德并不難得到,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仁斯至矣。”發心追求美好品德,這就叫做善。“有諸己之為信”,是說不能停留在口頭,而要親力親為,把追求美好品德的理念落實在行為上,這才叫信。孔子說:“吾始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我開始聽别人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吾今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現在我還是聽别人的話,但要看他怎麼做了。所以光是有向善之心還不夠,要言行一緻。“充實之為美”,當心靈和行為都體現着善,這個人充滿着美好的品質,人們就會覺得他很美。“充實”是一個富有生命力的詞,一棵花、一個年輕人、一個飽含水分的果子,都很充實,這就是美。“充實而有光輝之為大”,充實的美自然地散發出動人的光輝,諸位看飽含水分的果子外表都發亮光,但是等衰萎的時候就瘦起來了。人也一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内在的充實會變成外在的氣質,這個就叫做大。“大而化之之謂聖”,一個人用這種美好的品德和氣質潛移默化地熏陶别人,使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發生改變,也跟着追求美好的品德,那麼就可以稱之為聖人了。“大而化之”後來被曲解了,成了我們今天所說做事馬馬虎虎的意思,其實原意不是的。為什麼要講“化”呢?因為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是說自己做好了,就覺得很偉大,可以去教導别人了,而是讓自己的美好德行在悄無聲息中産生影響。“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這是最高的境界。美好的品質影響到人們,使人們發生改變,“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這就是神。聖人永遠不會自我滿足,他的行為、氣度讓人感到高深莫測,這就是神。

這種最高的境界,《莊子》中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至人不會存有物我之分,他在做事情的時候決不懷有私心;神人遵循自然之道,成事之後決不認為那是自己的功勞;聖人也是這樣,真正了不起的人不會稱自己為聖人,凡是自己标榜是聖人的話,都不是聖人。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