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海疫情期間,筆者收集到一些小區樣本,發現存在與風向大緻平行的“陽性樓串”現象,即:南北相對的樓棟有成串感染的現象。
以下是幾個驗證樣本。
樣本1顯著地驗證了“陽性樓串”現象。
圖中圓點為陽性病例所在樓棟,黑色粗線為“陽性樓串”連線。
樣本2也有驗證。
圖中:紅色圓點為陽性病例所在樓棟。白色箭頭線連成“陽性樓串”。
樣本3也有驗證。
圖中:紅框為陽性樓棟,藍框為無症狀。黑色連線為“陽性樓串”。
2.現象解釋與分析當前上海主要風向大緻為南北向。雖然氣流在小區裡的實際流動很複雜,有亂流,但是總體趨勢大緻是南北向。用大概率思維比較容易解釋“南北樓串”現象。雖然風流也會有斜向、渦旋等,但是,往往就差一個樓棟,就顯示出“不感染”。差一個樓棟,就意味着風流“正面襲擊”的概率減小。既然“小概率”就可以導緻“不感染”,至少在初期階段“不感染”,那麼降低通風強度、通風頻率、改變開窗方向等就是提出對策的路徑。
根據所收集的樣本分析整理,小區疫情的發展大緻有三個階段:散點初起階段、樓串伸展階段、成片蔓延階段。“控制通風”可能有助于把疫情控制在初起階段,如不控制,則可能一步步向“樓串”階段、“蔓延”階段發展。
3.對策建議疫情期間,住宅區慎提“勤通風”,尤其不提倡南北向穿堂風,在病例已經顯著增多時更要慎重,以免随風帶入氣溶膠态的病毒。可嘗試在背風面、側風面通風,限制迎風面通風,并減少通風時間。提“科學通風”“短時通風”“閃通”為宜。
根據有關研究,人一天需要的新鮮空氣體積是27立方米(就是一個房間的體積3m×3m×3m),假設窗戶面積為1平方米,風速1米/秒,那麼27秒就能完成換氣。當然,單面通風時換氣速度會降低,但也不用太長時間通風。
以上為從概率角度提出的對策,疫情期間,來不及做更深入的研究,要和病毒賽跑,“閃通”法可供斟酌使用。當然,如何更加合理地通風,有關團隊可開展進一步的研究。
樣本來源:同濟師生及規劃團隊收集,圖面地點信息做了隐藏處理。
後續還将通過不同渠道繼續收集更多的樣本,研究結論可能會完善、更新。
感謝同濟大學塗慧君教授、同濟規劃團隊陳超、吳冠團隊的協作,感謝華東建築設計院曹珍福先生的技術支持。
上一篇
“物極必反”的科學原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