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解決問題的高手:你會用“滴水不漏”的舉一反三(14/100)

案例1:你接收到一個後工序投訴“漏裝”A物料問題,調查發現員工作業時已經知道了現場有多出來物料,但他說隻排查了當時正在做的沒有漏,以為就是多發料沒有問題了。

案例2:一次現場檢查,發現你A線體B工位C位置“标簽”錯誤,你還有其它6線同樣線體,你安排下去整改更換錯誤“标簽”,但同樣的問題,下次又在B線被檢查到。

你是不是被這簡單的問題氣得沒毛病了,不都跟下屬講過的“舉一反三”嗎?他也點頭表示知道了?怎麼換了個場景就不知道了呢?

但此時的下屬也在想:“領導說的舉一反三是什麼?這次出的問題明顯跟上次不一樣呀?”

真的是他沒聽懂嗎?——其實這可能是你說的“舉一反三”不是他理解的“舉一反三”。

徹底解決問題的“舉一反三”是什麼樣的?

晚飯教4歲小孩認菜,普通的媽媽是這樣教的:這盤菜叫辣椒炒肉,那盤叫番茄炒蛋......完了;聰明的媽媽這樣教:這盤叫辣椒炒肉,是辣椒跟肉一起,辣椒是從哪裡來的,肉是什麼肉,從哪裡來的?(深入);辣椒還可以炒什麼?孩子:炒蛋、炒茄子.....(縱向);你吃過的菜裡面還有什麼炒什麼的?孩子:番茄炒蛋、香菇炒肉(橫向),從三個角度引發孩子思考,不能隻簡單的教what ?還要教why與how。

“舉一反三”最早出于孔子的《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意思是說我舉出一個例子,你們應該要能靈活的推想到另外三個例子,如果不能的話,我也不會再教你們了。後來,大家就把孔子說的這段話變成了“舉一反三”這句成語,學會一件事情,從一件事情中找出規律,并且能夠靈活地思考規律,運用到其他相類似的事物上。

“舉一反三”是個抽象的概念,當下屬沒聽懂時,你可以換個方式講,這就需要化抽象為具體,把它用到解決現場問題上,可以從深入、縱向、橫向三個方面講清楚“舉一反三”,與上面的“舉一反三”有出入,但很實用。

運用:指導下屬解決現場問題

第一、“深入”思考解決問題

現場出現的發生型異常問題,有流程、有方法、有措施的,首先是先解決當前問題,而後再深入分析找根因解決。

第二、“縱向”思考控制流出

回到上面案例上,用縱向思考方式解決,就是把産品加工從首工序首工位開始,到最後發料到客戶,把這中間的所有環節都進行确認攔截,控制質量問題的流出。

第三、“橫向”展開全面閉環

如上面案例,再用橫向思考方式解決,這次A線體出現的問題,把BCDE......所有線體進行橫向展開,全面排查閉環同類問題,這也是管理裡常用的方法。

這三個方向就是“點、線、面”的形成,而把這種方法建立機制或措施有效地傳承下去,就形成了“體”,這樣指導下屬“舉一反三”,就不會“挂一漏萬”了,邊培訓下屬時邊畫圖就事半功倍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