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經典名方 | 吳茱萸湯,肝,腎,胃三經同治,溫,補,降三法并施

經典名方 | 吳茱萸湯,肝,腎,胃三經同治,溫,補,降三法并施

醫家簡介

張仲景名機,史稱醫聖。曾刻苦學習《内經》,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确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在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深遠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

《傷寒雜病論》序中有這樣一段話:“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生長全,以養其身”,足以表現了仲景作為醫學大家的仁心仁德,後人尊稱他為“醫宗之聖”。

醫家解析

《傷寒論》:幹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吳茱湯比較簡單,組成是吳萸、生姜、大棗人參。主要的藥是吳茱萸。 吳茱萸這個藥,它的特點是可以暖胃、暖肝,既能辛散以祛寒,又能降逆下氣,因此它能夠止嘔吐,所以不管吳茱萸湯治療什麼病證,它的要點都很清楚,就是止嘔。第一個是食谷即嘔,第二個是幹嘔吐涎沫,第三個是吐利,都有嘔吐。在治療吐利時,是治療以吐為主的病症。 脾胃有寒時,脾寒則利,胃寒則吐。講義上有句話,寒氣客于腸胃,厥逆上沖,故痛而嘔也。為什麼會脘痛而嘔,因為胃氣以降為順,若有寒氣在内,陽氣不足,冒氣就不得下降,繼而上逆嘔吐。
在臨床上經常發現一個問題,“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但“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于寒”這個問題總被忘記。 不能見吐酸就是熱,寒與熱要區别清楚。這兩句話同出于《内經》的病機十九條,不能隻用一句話來辨證。吳茱萸湯證的本質就一句話,胃虛寒,所以用人參、大棗以補虛,以吳茱萸、生姜來散寒止吐。吳茱萸湯證的頭痛也是因寒氣上沖所緻。另外,痰濁陰寒之頭痛比較難辨,在臨床上有,辨證時一定要注意看舌苔、脈象。痰濁陰寒頭痛的舌象一定是白滑苔白膩苔。此外還要注意吳萸的炮制,吳茱萸不經熱水泡洗的話,刺激性很強,往往服藥時,藥效還沒有出現,反倒被吳茱萸刺激而緻痛嘔。
吳茱萸--溫胃暖肝,降濁止嘔
生姜--化飲止嘔功著,溫胃散寒
人參、大棗--甘溫益胃,補氣助運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