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段話
大家也都看到了
西方化學醫學認為
四逆湯的任何一味
“單味藥不具備此作用”!
我國古代哲學家
我國古代化學家
是多麼的偉大
已不需多言。
這也讓合一
想起一味特殊的藥
----“火藥”!
沒錯
火藥最早
是一味藥!
是我國古代化學家們
最偉大的創造之一。
火藥是近代
西方現代化的底層邏輯
這也不需多言。
西方人
隻是在近代
與龜兔賽跑一樣
偶然領先一下~~~
還有很多寶貝
等待我們後人挖掘
比如下面這2個!!!!
你沒有看錯
四逆湯:能夠逆轉,動脈粥樣硬化!
四逆湯:能夠延緩,你的青春!
今天我們繼續聽趙厚睿教授講解《太陰病:四逆湯續》
【趙師】
今天我們再繼續講幾條與四逆湯相關的《傷寒論》條文。
《傷寒論》第353條條文如下:
大汗出,熱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
各醫家對該條條文的理解有所不同,有人認為是表證和裡證同在,有人認為是純粹的裡證。
按照第一種理解,外感之後正邪鬥争,因為誤治而導緻大汗,陽氣與津液損傷嚴重,外邪因裡虛而内陷,從而内裡拘急。四肢疼,屬桂枝湯方一類的四肢關節的表證。下利厥逆為内裡陽氣虛寒。對“惡寒”二字的理解是有争議的。“惡寒”一般指外寒,而“畏寒”為内裡陽虛。可能的情況是内裡陽虛之後,外寒入内,從而“惡寒”,也可能是将“畏寒”誤寫為“惡寒”。這種表證和内裡虛寒症狀同時存在時,用四逆湯。
按照第二種理解,大汗後,原來的表熱應得以解除。現在又出現發熱,好像原來的熱沒有祛除一樣,而實際上,現在的熱是因為陽氣暴脫之後而出現的表熱,而内裡則是純粹的虛寒。人體陽氣大虛,因而出現内拘急、四肢疼、下利、厥逆、惡寒等症狀,仍要用四逆湯。
醫家們雖然對于病因病機有不同理解,但結果是一樣的,都是要用四逆湯來救治。後世醫家如民國時期張錫純豐富了對該條條文的理解與治法。這種情況,先用四逆湯救治,之後還要用人參、熟地、山茱萸等溫補腎陰。大汗出、熱不去、内拘急、四肢疼等也可能不是四逆湯證,而可能是濕阻熱郁。病情複雜,須準确辨證,否則很容易出現誤診誤治,臨證還需要參考後世溫病學的理論。如果是濕溫病,使用大量發汗的方法,不僅不能退熱,反而會傷及内裡的陽氣與津液,此時出現的四肢疼是比較劇烈的。原文中沒有提到煩躁的症狀,如果有煩躁的症狀,脈象又沉、數、滑,顯然不是四逆湯證。有些濕溫病誤治後,患者多年求醫無果,類似的例子在生活當中也的确能夠遇見。世界之大,很多病例是我們在書本上沒有看到過的。
《傷寒論》第354條條文如下: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
第353條尚存有溫病的可能性,但第354條則不太可能屬于溫病。第354條條文的内容與第353條條文類似,但沒有出現熱不去、内拘急等症狀,同樣是大汗亡陽之後的典型症狀,用四逆湯。
《傷寒論》第377條條文如下: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
嘔,陽氣虛,水飲上沖。脈弱,微弱無力,陽氣虛。小便複利,陽虛,可能清長和量多;而陰虛或水飲的情況下,小便是量少或不利的。身有微熱,說明陽虛外浮。厥,四肢或全身冷,也有昏迷之意。陽氣虛脫,外熱而内寒,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屬危重症,難治。
《傷寒論》第388條條文如下: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
該條條文與前述條文有類似之處。在表證和裡證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優先治療裡證。裡證治愈,表證也或随之好轉。如果表證沒有同時解除,随後可考慮用桂枝湯方類。四肢拘急,要考慮陰陽兩虛。既可能是陽氣虛不能夠溫煦四肢,也可能是精血虧虛,不能濡養肢體。本條條文優先考慮溫陽,臨床上,也可以考慮陰陽并救。
《傷寒論》第389條條文如下:
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
下利清谷是較前述條文不同的症狀。下利清谷,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極差,而隻能排出完整的谷物。内寒外熱,元氣浮于體表而内裡虛寒,欲虛脫之象。原文用四逆湯,也可以考慮用附子理中湯。
【學生末學按】
關于溫病與傷寒,随着自己立穩的腳跟,随着臨證日深,随着認知的完善,人會像在遊标卡尺上遊移,乃至像在不同維度内穿梭,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門派之說是方便說,執于門派、死于門派。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又不攻讦他人的觀點,乃至學習他人的觀點。中醫水平的構建離不開醫者清晰的自我認知與實修,傲慢與偏見日淺,技藝與功夫日深,久之成片,大機大用。不是和稀泥那樣的和而不同有什麼不好呢?
稍微深入一點的東西,似乎都面臨着兩難的境地。不講出來無法傳承,講出來則必會被誤解。多少人将指月之手、渡河竹筏當做真理本身呢?以實踐為基礎,而不是以純粹的頭腦構建來做事。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