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家娃有沒有下面這些“壞毛病”:
吃飯挑三揀四
晚上拖着不睡覺
早上拖着不出門
幹什麼總愛唱反調,不配合
亂扔玩具,搞得家裡亂七八糟
容易煩躁,稍微不合心意就哭鬧甚至尖叫
不願意和小朋友分享玩具,隻想着自己玩
不搭理别人,沒禮貌
什麼都要家長幫忙做,不願意自己刷牙、上廁所、穿衣服、穿鞋
反正安娜的小毛病不好,好好跟她說沒用,磨磨唧唧久了,她看我聲音提高快要生氣了,有的時候也很不情願照做;但更多的時候是哭鬧不止,非要罵一罵才行。雖說都不是什麼大事,但常常大喊大叫、雞飛狗跳,真的讓人頭疼不已。
所以我一開始看到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和兒童精神病學教授艾倫·卡茲丁(Alan Kazdin)的“ABC”兒童行為管理方法,雖然有三個步驟,但好像實行起來就三個字:使勁誇!我是有點懷疑的,但自己試過之後發現确實是好用!
01 首先行為是一種溝通作為家長,我知道當小朋友“不聽話“的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去”糾正“。
但并不是所有“家長不喜歡小朋友做的事“就是小朋友的行為問題。尤其對于語言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還很不足的小朋友來說,行為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溝通方式。比起語言溝通,行為傳達的信息更加難以猜測,但往往能反應出他們内心深處的想法。
比如一個不喜歡洗澡的2歲小朋友,大人認為是他不愛幹淨,每次洗澡都非常痛苦。後來才發現,原來他是害怕自己會順着水被沖走。
再比如一個總是不想上床睡覺的5歲小朋友,并不是因為貪玩,而是擔心睡覺的時候自己無法呼吸。
所以在認為孩子的某個行為有問題的時候,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停下來換個角度想想,孩子到底為什麼這麼做?而不是一味按照大人的想法去“糾正”孩子。
02 壞習慣要改當然小朋友有需求,大人也有自己的需求。為孩子着想不代表就是縱容。當小朋友的行為嚴重幹擾到大人的需求,家長也有做出改變的權力。
比如我們上面提到的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毛病,或者是任何讓你感到最頭疼的娃的壞習慣。
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反複想要給孩子糾正的“錯誤“行為,其實他們都知道“正确“的行為是什麼,但就是做不到?
大人們總覺得孩子很多事情不懂,不知道怎麼做是對的。可孩子知道的比你一味的要多得多。和大人一樣,娃知道的不等于能做到的。
就像我們知道吃少糖少油的食物有利于健康,但還是忍不住要吃垃圾食品?就像大家都想早睡早起,但每天依然刷手機到深夜?
如果你已經厭倦了每天從磨磨唧唧到大喊大叫,卻仍然對孩子的習慣沒有任何改變,不妨請試試“ABC”方法。
在事件發生前,明确告訴孩子你希望ta能做到什麼。為了給孩子一個正面的感受,注意要用溫柔的語調,和孩子禮貌地溝通,剛開始如果感覺很不配合,可以适當給孩子一些幫助。
比如吃飯前告訴孩子,“請不要把牛奶撒得到處都是。“
2 行為Behaviors包括家長對孩子行為的重新定義、分解和家長自己做模範作用。
分解行為的意義在于讓孩子“慢慢來”。就好像小寶寶不是一來就學走路,而是從翻身-坐-爬-站,然後再走。
如果希望孩子早上起床能自己洗漱并穿好衣服,是個很大的目标,難以實現。那麼可以先把”自己刷牙“分解出來作為第一步,等這一步比較順利之後,再慢慢加上後續的工作。
模範作用就更好理解了。如果家長希望孩子能不亂扔衣服,那麼家長自己就要把自己換下的衣服及時收拾好。孩子觀察到家長的行為後,可能自己就會去模仿。
3 後果Consequences如果孩子的行為是你想要的,請馬上熱情表揚ta;如果孩子的行為并不符合你的預期,可以給予适當的自然後果,但請盡量控制住大喊大叫和責備。
家長的注意力是最重要的“管理工具”。當好的行為出現,家長應該馬上給予你的注意;而不好行為出現時,“有計劃的忽略”(徹底忽略)反而是一種讓孩子自己停止當前行為的方法。
這個方面有點“反人性”,因為一個常見的心理效應“消極偏見”,會導緻我們對環境裡的負面事物更加敏感,更容易注意到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忽略掉表現好的時候。
比如孩子晚上拖着不願意睡覺,睡前總是要經曆一番大戰。但某一天突然自己乖乖上床了,一定要馬上抓住機會好好表揚一下,讓ta好的行為得到正面的反饋。
當孩子作出你的期待的行為,可以适用獎勵機制來鼓勵ta繼續保持,直到養成習慣。
在“ABC”方法中,讓孩子建立起正面反饋,養成良好習慣的一個關鍵點在于家長及時對孩子做“特殊贊揚”。
和我們平時随口說的“真棒”、“好孩子”不同的是,特殊的贊揚有一些要求:
非常熱情
孩子有了好的行為馬上表揚
具體表揚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你的感受
加上一些非語言的溝通,比如摸摸頭、擁抱等
這種正面的反饋,能大大增加孩子再次有積極行為的機率。
03 舉個栗子前面我說到這個方法“親測好用”,其實是幫我改掉了孩子亂灑牛奶的習慣。
從1歲半起,安娜的牛奶都是三餐随餐給。但從她開始用敞口杯後,有一個壞毛病是她總“不小心”灑出來,然後開始情不自禁玩兒,弄得到處都是奶。罵一罵她雖然能解一時之氣,但是對于行為卻沒有任何作用。
在了解了“ABC“方法後,我先用到了“前置條件”的方法,提前告訴她“我希望你喝牛奶的時候小心,不要玩兒得到處都是。如果不小心灑出來了,要自己清理幹淨。“
我這麼要求之後,她當然還是會經常灑牛奶,并且依然拒絕清理。想到“誇誇”法,我就控制住自己不要生氣,自己幫她擦幹淨後就不提了。
但突然有那麼一次,她居然乖乖自己拿着紙擦幹淨,我趕緊誇她“會自己清理了”,還親了她的小額頭,那天吃飯的時候氣氛就非常好。慢慢的她遵守約定的次數越來越多,并且也更加小心(完全不灑出來好像不可能),我減少了誇誇的次數後,發現居然也沒有再倒退回去。
我自己的例子隻是一個小小的勝利,下面來看看“ABC”三步到底怎麼用。
在開始實施之前選一個你最想讓孩子改變的毛病,我們以回家衣服亂扔,怎麼說也不聽這個行為舉例。
A:首先明确告訴孩子,你希望ta怎麼做。
媽媽希望你,回家之後可以把外套挂到衣架上,髒衣服放到洗衣服的籃子裡。
如果這一步已經生效,也就是孩子能在一段時間後乖乖按照你說的去做,馬上給予“特殊表揚”,期待下一次ta也能做到就好,不需要再進行後面的步驟。如果孩子仍然不願意動,可以試着幫助ta,比如把衣服放到ta手上,陪ta一起收拾。
B:如果等了一段時間後,孩子從來都沒有按照你想要的方法去做,那麼可以考慮一下,我們是不是對孩子一下要求太多?是否可以對行為做一些分解?
分解:把挂外套+放衣服進洗衣籃改為隻挂外套。當挂外套這個行為已經養成習慣後,再把收拾髒衣服作為新的目标。
榜樣:大人回家及時收好自己的衣服,并且告訴孩子你在做什麼,你對ta的預期是什麼。
記住,孩子有任何一點進步,都馬上給予“特殊表揚”。
C:如果前面兩步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那麼可以設立一個積分獎勵機制。和孩子商量好每做到一次能積一分,當拿到多少分後相應的獎勵分别是什麼。如果你決定對孩子負面的行為進行懲罰,最好選擇輕的、簡單的懲罰,因為長期來看懲罰對于養成孩子良好習慣是弊大于利的。
每次回家能按照媽媽的要求收拾好衣服就能積一分,如果一周積滿7分,周末就能一起玩一次遊戲機。
對于積分機制,家長常見的擔憂Dr.Kazdin也做了詳細的解釋:
這是賄賂嗎?不是,是給孩子的後果。
這個獎勵需要一直持續嗎?不用,隻是暫時的。
停止獎勵後,孩子的行為也會停止嗎?不會,習慣已經養成。
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在coursera上搜索Dr. Kazdin的課程進一步學習。
最後引用Dr.Kazdin的一句話
The magic comes from repeated practice.不管是“ABC”教養還是其他任何教養方法,都不可能立馬見效。需要家長不斷重複、保持一緻,才能給孩子塑造一個新的習慣。
養育孩子就像養育花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長期澆水、定期修建護理,最終才能繁茂生長。
(文中圖片自來網絡)
參考來源:
https://alankazdin.com
https://cn.nytimes.com/education/20180912/why-you-should-stop-yelling-at-your-kids/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