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2022屆高三最新名校模考作文 | 自立方能自強、不同的境界,演繹精彩的人生...

四、作文(60分)

24.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遊覽山峰,有人多止步于位于山腰的知名景點;有人定要登上絕頂才覺得是真正來過;有人随興所至,走到哪裡都能欣賞美景。遊山如此,人生亦然。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拟。②明确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答案】例文:

不同的境界,演繹精彩的人生

登上峰頂,體味“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豪邁;站在山腰,感受世界美好;随興所至,走到哪裡都能欣賞美景。

不同的境遇,上演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境界,演繹精彩的人生;不同的人生,欣賞别樣的風景。

處廟堂之高,施展平生才華,演繹一段傳奇人生。

三顧茅廬,三分天下,從南陽到荊州,從荊州到益州,諸葛孔明演繹出自己别樣的精彩人生。初出茅廬,火燒博望坡,燒盡曹洪之膽;火燒新野,燃化曹仁之心;火燒赤壁,燎盡曹兵之魄。(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衆号:高中語文作文)舌戰群儒,盡顯英姿才華;草船借箭,折服周郎之心;借風七星台,天神共助。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空城施計。運籌帷幄,決勝千裡。“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孔明一生,盡顯才氣,英雄有用武之地。玄德給了他施展機會,攀上西蜀權力頂峰,演繹精彩人生。

安心為民,寵辱不驚,縱情山水,終成二賦。

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可謂窮已,然在這窮山惡水間,你卻欣賞到别樣的風景。大江一詞,赤壁二賦,道不盡你的豪情壯志,卻抒發出你心中超然的豁達。友人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孟德之詩乎?而今安在哉?你說,江上清風、山間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成而色”,這份豁達使你超脫世俗。“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使你與衆不同。本可為官一任,卻被那貶黃州,這或許是你仕途的不幸,卻恰恰是你人生之大幸。

興之所至,走到哪裡都能欣賞到人生的風景。侶魚蝦友麋鹿,你華麗轉身,借一隻秃筆,演繹出人生精彩别樣的人生。

抵達目的地,知足常樂,未嘗不是精彩人生。

身為泰鬥,心為平民,季羨林用平實描繪出金碧輝煌的萬裡長卷。“三頂桂冠一摘,還我了一個自由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皆大歡喜。”面對這些年外界加在身上的“國寶”“泰鬥”諸多頭銜,季老并無半點驕矜自大之意,而是将自己置身半山腰盡觀世事變化,季老視名利為泡沫,抛去名利光環的自己才是最真實的自己。

隻要懂得欣賞,何處都是風景。不同的境界,演繹不同的精彩人生,不同的人生,欣賞别樣的風景。


審題:

這是一則材料作文題,圍繞登山的三種遊玩方式審題立意。

第一種人,“知名景點”代表着他們的人生目标,達到了目标,他們就不再繼續攀登,這種人是現實主義者;第二種人,“登上絕頂”是他們的人生理想,毫無疑問,這種理想很高遠,也比較難以實現,屬于理想主義者;第三種人,沒有給自己制定目标,而是随興遊玩,并且懂得“欣賞美景”,因此在他們眼裡處處皆風景,這樣的人是人生的智者。

材料以登山喻人生,三種遊玩方式,代表着三種不同的行事作風和人生追求。第一種人目标明确,直奔主題;第二種人志存高遠,勇攀巅峰;第三種人善于發現,懂得欣賞。

考生比較普通的立意是選擇其中的一種方式展開自己的論述。更高一籌的立意,是綜合兩種甚至三種方式進行論述,比如把第一種人看成現實主義,第二種人看成理想主義,立意為兩者的結合;或者整合第一、三種,立意為既懂得欣賞普通之美,又追求超越之美,等等。

立意:

1.志在山頂的人不會待在山腰看風景。

2.山腰,這邊風景獨好。

3.人生何處不精彩。

浙江省杭州市地區(含周邊)重點中學2021-2022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四、作文(60分)

24.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傅雷

越偉大越有獨創精神的人越喜歡孤獨。--赫胥黎

隻有神仙與野獸才喜歡孤獨,人是要有朋友的。--梁實秋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黨。--《論語》

對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理解和感悟,結合自身體驗,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拟。②明确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答案】例文:

我們為什麼懼怕孤獨

美國宇航局在140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太陽系外的類地行星,證明了适合人類居住的星體并非地球一家,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并不孤獨;從《星球大戰》的誕生到《星際穿越》的出現,人們似乎一直都在極力證明着人類并非宇宙間唯一的智慧生物,人類并不孤獨。(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衆号:高中語文作文)到底是什麼力量驅使着人類不斷探索着宇宙空間和未知世界,尋找近似于地球的星體、類似于人類的生命?是心中永存的孤獨感嗎?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人類心中的孤獨感為何依然揮之不去?

泰戈爾曾說過一句非常富有詩意和哲理的話:“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這句話形象地揭示出兩種人在面對孤獨時截然不同的感受,對前一種人來說,孤獨乃是一種精神的狂歡,是一種無上的享受;而對後一種人而言,縱然狂歡也無法驅除内心深處的孤獨。現實中許許多多的人,不管身處的場所有多熱鬧,氣氛有多活躍,孤獨感常常會像一隻小獸深潛心底,隻待酒盡燈闌曲終人散,昏黃的回家路上隻剩下孤身一人時,這隻小獸便會奮力地齧噬着他的内心,釋放出陣陣空虛和寂寞、疲憊和倦怠,讓他無從反抗,眼睜睜地看着自己被狂歡的泡沫脹滿的心房一點點癟下去,癟下去……

同樣是人,可是面對孤獨時的感覺差異何以這樣巨大?

今天,微信、QQ,以及衆多即時通訊工具讓人們有可以與相隔五湖四海甚至從未謀面的人相識相知,這使得不少人感覺整天被朋友簇擁着。我見過不少人炫耀:我有上千好友,是有着上萬粉絲的大V,我不孤獨,我很充實,我很滿足……我會告訴他,其實你早已是孤獨症患者!因為每日隻是依靠虛拟世界裡衆人的點贊和評論尋找存在感,以每天千百次的刷屏來填

補獨處時的無聊和空虛,這正說明了你潛意識裡對孤獨的逃避和恐懼。

一個人内心寂寞與否并非取決于你是否被包圍,而是決定于你是否有着強大而充實的内心,是否有着豐贍的精神世界。其實,一個人的生活不一定就寂寞,一群人的聚集也不見得就充實。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才會讓你的精神豐盈,進而讓你遠離虛空。當你領略了喬戈裡峰的險峻、長江黃河的澎湃、喀拉峻草原的廣袤…你會明白世間最好的風景就是自然風光,最好的陪伴就是依山傍水,她們會洗滌你的靈魂,給你心靈的滋養。當你讀懂了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滄桑壯闊,領悟了梭羅《瓦爾登湖》的深邃隽永,體會了泰戈爾《飛鳥集》的愛與智慧。…你會明白各種文化遺産才是抵禦寂寞空虛的最好的材料,才能将你肉體的孤獨完全轉化為一場精神的狂歡。

人總是孤獨地來到這個世界上,又孤獨地與這個世界作别,所以孤獨感應當是與人類形影不離的孿生兄弟。當我們渡盡劫波,當我們曆經滄桑,當我們閱盡人生你定會慢慢發現:孤獨,原來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夥伴。


審題:

這是哲理名言類材料作文題,四句名言均圍繞“孤獨”核心詞展開。很顯然,四句中的“孤獨”有不同的内涵。傅雷、赫胥黎語中的“孤獨”,強調偉大而有獨創精神的人所具有的獨思品質。梁實秋語中的“孤獨”,在于從人作為社會個體的角度,強調人應與他人相處,形成精神的共同體。孔子說:“君子矜持莊重而不與人争執,合群而不與人結成宗派。”強調人要合群,但不搞小團體,不去拉幫結派,要有自己的堅持和内心世界。孔子的名言是對“孤獨”的較為全面的分析。每一則名言都可以是一個立意的切入角度,也可以結合多則名言進行立意。考生應結合自身體驗,從孤獨的本質是什麼?孤獨的好處或害處是什麼?怎樣對待孤獨?等角度給出自己的回答。

立意:

1.從人需要孤獨的角度立意,可立意為:孤獨可以豐盈内心世界;孤獨成就偉大;把孤獨變成享受。

2.從人需要朋友的角度立意,可立意為:相知不必相守;友情是治療孤獨的良藥;架起心橋天地寬。

3.從綜合角度立意,可立意為:一半是孤獨,一半是情義;孤獨的火焰照亮友情的世界。

浙江省七彩陽光新高考研究聯盟2021-2022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聯考語文試題

四、作文(60分)

24.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讀書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個窗口,可以拓寬視野,增長見識,提升境界。

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蘇轼說:“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拟。②明确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審題:

這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

材料包括三段文字,這三段文字都與“讀書”有關

材料一展示“讀書”的意義,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世界”,可以“拓寬視野”,可以“增長見識”,可以“提升境界”。

材料二是陶淵明的話,這句話是談論讀書的方法,意思是“他喜歡讀書,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衆号:高中語文作文)每當對書中的内容有所領會的時候,就會高興得連飯也忘了吃”,側重的是泛讀,“好讀書,不求甚解”是說喜歡讀書,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

材料三是蘇轼的話,也是談論讀書的方法,意思是“經典的書讀百遍也不會厭倦,熟讀仔細思考之後其中的深意你自然明白了”,這句話側重精讀,反複閱讀。

綜合三則材料來看,本次作文意在讓學生去關注最為熟悉的讀書生活,可以談“讀書”的意義,可以談怎樣的讀書方法才是适合我們的方法。行文中最好能夠辯證分析兩種讀書方法的優點與不足。

行文構思上,開篇可以圍繞閱讀的意義來談,由意義引出閱讀的方法,接着圍繞泛讀和精讀來談各自的特點,并舉出相關事例,最後可以引用有關閱讀的名言收束全篇。

立意:

1.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緻遠。

2.要泛讀更要精讀;要精讀更要泛讀。

3. 精讀泛讀,可以得兼。

4.泛讀是技能,精讀是才能。

5.最是閱讀滋味長。

浙江省諸暨市二中2021-2022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四、作文(60分)

24.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徐志摩說,少年的時候,我瘋狂地喜歡“帶我走”這三個字。現在,我再也不會任性地讓任何人帶我走。我學會了,自己走。

歌德說,對年輕一輩要求就要更嚴格些,他們不應該老是摸索和走錯路,應該多聽聽過來人的忠告。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拟。②明确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答案】例文:

自立方能自強

日本教育有這樣一項措施:将最小僅5歲、最大不過11歲的少年們送至一個野外營地,讓他們從營地出發,穿越山林、河流到目的地集合,途中他們必須自食其力,獨自處理一切事務,應對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

這種教育方法在一些人眼中簡直天方夜譚,他們會叫嚷着反對:“這是胡鬧!讓這麼小的孩子做這麼危險的事是傷害孩子,我要控告!”而日本教方對這些聲音僅報以淡淡一笑。(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衆号:高中語文作文)我對這一教育方法舉雙手贊成,因為這種教育可以鍛煉人的自立能力,而現在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自立。自立,是人自強的根本。

縱觀古代豪傑之士,大多身受貧窮、孤獨等百般折磨,親人又往往沒有能力幫助他們,這些從小就必須自立了。漢高祖劉邦亭長出身,家人皆惡其無能而不與其交,他靠自己獨自拼而稱王天下;成吉思汗父母被殺,隻身流落在外而建立了一番帝業;朱無璋自幼無親,浪迹天涯而後為明太祖。多位建立天下霸業之人皆以親身事迹喻人:自立方能自強。

我們需要自立,是因為“好逸惡勞,人之常性也”。人若不自立,事事待人助而為之,那麼在面對困境而又無輔助之時,就唯有坐以待斃了,不習慣自己出力的人自然也就不願也不能自強求生了。在脖子上挂了一圈餅的懶漢便是寫照,他由于平時萬事皆靠妻子,懶惰成性,故當妻子出門之時,也終因懶得轉動而餓死了。

再看阿鬥劉禅,我倒認為此人并非扶不起,而是孔明“扶”得太多了才不成器。觀魏國五路大軍進犯時的少年劉禅,鎮靜自若,果斷地先請出皇太後壓住衆臣,自己去訪孔明。進府後也并未心急火燎地問退兵之計,而是“靜立孔明之側許久,問曰:'丞相安樂否?’”語中暗含責備而不失王者威風,何等少年睿智,何等英明果決。惜乎劉備叫他“皆聽相父處之”,使他不可自立,養尊處優其人如何不惰,怎能成才?蜀之亡也,孔明亦難辭其咎!

當今,社會發展迅速,競争尤其激烈,我們必須靠自己的拼搏,才能求得一線生機。面對優勝劣汰的時代大潮,我們苦不盡早走出“溫室”,學會自己掌舵遠行,則終将被曆史的大潮所湮沒,為社會所淘汰。

自立方能自強,這是古人用親身事例錘打出的警句。日本教育者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而采取了必要的行動。作為21世紀生力軍的我們難道甘為人後?所有想在未來一展身手的人們,自立吧!隻有自立才能讓你擁有光輝的明天!

【審題】本題屬于名人名言材料作文。所給材料是徐志摩和歌德的話。此類材料作文審題要抓住名言或警句中的關鍵詞加以理解,既要理解表面意義,又要結合修辭手法把握深層次含義,同時注意語句間的層次關系。

徐志摩的話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少年的時候喜歡“帶我走”,也就是跟人走;二是成年後再也不會任性地讓任何人帶他走,也就是他學會了自己走。兩個層次将少年和成年進行對比,說明了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由“依賴”到“獨立”的過程。少年的時候喜歡“帶我走”是對的,人在成長的時候,隻有跟人走,才能夠在他人的引導下,接觸到更多未知的東西,才能夠不斷地成長;長大後,就不應隻是一味地跟人走了,應當有自己的主見,自立方能自強。寫作時,可以着眼于少年立意,也可以着眼于“現在”立意,還可以着眼于從少年到成年的成長過程立意。

歌德的話是站在長輩或過來人的角度對年輕人提出了要求,不要“老是摸索和走錯路”,要多聽聽“過來人的忠告”,說明了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要多聽别人的意見,多吸取别人成功的經驗,不能總是遮住眼睛走路,更不能一意孤行。

【立意】1.學會獨立;

2.讓自己來走;

3.自立方能自強;

4.要善于傾聽别人的意見。

【素材】1.季羨林留學德國,有一大半的時間都留給自己思考。“因為沒有熟悉的語言和面容來參與讨論,卻更加鍛煉了我自己思考的能力。”而這種獨立又造就他語言大師的稱号。試想,治學是否一定依賴于導師與助手?童第周以小學的知識基礎自學成為生物第一人告訴我們答案,錢學森領導團隊自主進行導彈研究告訴我們答案。

2. 自己走,探索那屬于自己的奇觀異景。循着前人的腳步,走着前人走過的路,看到的隻是前人看過的風景,那不屬于自己,自己隻是一個過客。然而若不再希望順着别人的足迹,勇于探索出一番别樣的景緻,那欣賞與收獲便會充盈自己整顆心。(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衆号:高中語文作文)若能有一顆勇于探求的心,也許便會發現山洞中更加奇偉,鬼怪,非常之觀,而不會在跟随衆人出了山洞口唯餘一句惋惜的歎息:“餘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3. 帶我走,是對路程的熟悉過程;自己走,是對前路的大膽探索,因熟悉而生格律,因生格律而化為自身的東西,因而大膽創新,超越格律又時刻遵循,完成自己的探索路。

浙江省部分中點高中2021-2022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四、作文(60分)

24.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楊绛:“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台階,階下有人在仰望你,階上有人在俯視你,你擡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

《易經·系辭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意思是君子與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往不谄媚,與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交往不輕慢。

《新聞聯播》主持人:“我們無需仰視,也拒絕被俯視,平視是一種态度,也是一種力量。”作為一個當代中國青年,以上三則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感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題目自拟。②明确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審題】

本題屬于材料作文。

通讀三則材料可知,其共同的觀點是:我們不必仰視,也不該俯視,而是要選擇“平視”。

材料中的“仰視”“俯視”“平視”實際是三種生活的态度,即“自卑”“輕慢”“正确認識自己”。“仰望”,在形态上是向上看,包含有敬畏、仰慕、渴望之意;“俯視”的目光可以是居高臨下的,也可以是充滿悲憫的。三則材料都對“仰視”“俯視”予以了否定,實際否定的是“自卑”“輕慢”的生活态度。

那麼自卑什麼?輕慢的緣起又是什麼能?答案就可以是作文的角度。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楊绛先生的“台階”中得到啟示,“台階”可以是人的地位、名聲,也可以是學問、成就,還可以是人生的修為、境界等等。而“平視”則意味着:不與别人比地位、名聲、财富,甚至是成就、修為,要正确認識自己,按照自己節奏、步調從容淡定地成長。(獲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請搜索關注微信公衆号:高中語文作文)當取得一定成果的時候不要沾沾自喜,因為總有人在你前面;當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時,也不要妄自菲薄,因為總有人在其他方面羨慕你,做到“仰視”而不自卑,“俯視”而不自得,才能從容淡定的生活、成長。

考生寫作的時候可找準一個角度,也可從多個角度進行闡述。

【參考立意】

(1)正視自己,腳踏實地;

(2)平視他人,不卑不亢;

(3)永遠向上,永遠謙卑;

(4)調整心态,方能淡然從容;

(5)不與他人比較,做真正的自己。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