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能力,日本人佐藤學叫它“學習力”,國人為跟風趕時髦,于是跟着他一起叫。
為什麼有的孩子“能力不足、态度來補”地天天苦學,卻遲遲不見上進,而有的孩子看似輕松,卻一點就通、一學就會?
不能簡單歸因于天資不同。根本在于二者在對學習的認識、使用的學習策略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
現代社會,知識更新加快,單憑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應付一輩子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因此,在學校裡的學習,不能僅僅着眼于獲得知識,更是為了提高學習能力。
什麼是學習能力?
“結構化、概括化、程序化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策略是學習能力的重要構成部分”。
而沒有概括化、結構化、程序化的知識則隻能構成學習的負擔,對學習有害無利。
因此,應該努力地把學到的新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策略通過深入思考、消化、吸收,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這才是學習的唯一正确策略。
教學實踐中發現,由于受傳統觀念的錯誤影響,有的同學一味地靠比别人“早學”(依據是傳統的“笨鳥先飛”說)、多做練習題(“勤學苦練”)等,以取得平日考試的好成績,到真正考查能力的考試(如近年來的高考)中往往敗下陣來。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平日裡學習的着眼點不對。
因此,首先必須牢固樹立以形成學習能力為目标的學習目的觀,抛棄以積累大量知識為主要目的的錯誤認識。
依靠自己的努力,通過自己的思考去加工消化所學知識,而不是過分依賴老師的講解,把所學到的知識點都“概括化、結構化、程序化”,使其成為學習能力的構成部分。
其次,要明确,學習是一種勞動,而且是并不輕松的高強度的腦力勞動。
不要覺得“隻要是坐在教室裡,就是上課了”、“隻要聽懂了就是學會了”,要重視“知識的内化”。
這個内化過程是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也就是進行積極腦力勞動的過程。
必須在聽課的同時思考知識的來龍去脈,把聽來的知識通過運用再現出來,才可能達到掌握的水平。
再次,做練習題是運用知識的一條途徑,需要獨立地思考,克服困難才能增強學習能力。
有的同學對此沒有正确認識,一碰到困難就問别人、就看答案,有的甚至滿足于僅僅對照答案看題,根本就不去思考,依靠看得多,死記硬背一些題目的答案去對付平日的考試。
這樣的同學一旦遇到新情景問題就抓瞎。有的學生意志力弱,做題時一遇到困難就問教師問同學,給人以“勤學好問”的印象,題目是做出來了,但不是自己思考的結果,能力根本就沒有形成。
最後,要認識到學習是一個科學過程。科學有其固有的規律,不宜蠻幹。
蠻幹隻能導緻效率低下。
古訓“文武之道,一張一馳”、“磨刀不誤砍柴工”等提醒人們要講究學習效率;而“笨鳥先飛早入林”、“勤能補拙”則告誡人們學習要下苦功。
這些意思相反的訓誡,往往使一些人陷入迷茫、不知所措。
如,有的同學連課間10分鐘都不舍得外出活動,用來寫作業;有的同學為了“争取時間多學習”,不吃早餐就去學校,利用課間的一點點加餐支撐一個上午近5小時高強度的腦力勞動,不僅無益于學習,而且對智力發育非常有害。
記憶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記憶規律早在100年前就已被心理學研究揭示出來了。
艾賓浩斯曲線和裡德曲線揭示了遺忘的“先快後慢”規律、“理解記憶優于機械記憶”等基本規律;記憶的“前攝抑制”、“倒攝抑制”規律告訴我們要抓住一個時間段的“兩頭”進行識記……,等等。
另外,不同類型的學習各有其學習特點。
單純的言語信息知識隻需要記憶即可解決;知識點間的聯系等規律性的知識則必須動腦思考才可能掌握;而像外語單詞、化學符号與方程式等具有動作技能型特征的知識,則必須通過動手反複訓練才能熟練掌握等。
所以必須了解各類知識的學習規律,并遵循這些規律去學習。
對于中學生來說,掌握學習的規律和竅門,有三條途徑:
一是通過閱讀等了解一些科學用腦和學習科學方面的基本知識;
二是了解那些被公認較聰明的同學的學習規律,思考其道理,加以效仿;
三是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多加反思,不斷強化科學的方面,矯正不科學的學習行為。
遺憾的是,總有一些固執地沿襲過去做法的學生,這就是那些“低質量勤奮”的學生。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