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醫案|高血壓病的分型辨證治療

高血壓病乃現代醫學之病名,屬于中醫的“頭痛”“眩暈”“肝風”等範疇。高血壓病的臨床症狀較多,中醫根據人體的陰陽盛衰、髒腑的虛實、發病的誘因以及脈象和舌苔的變化,分别采用不同的方藥治療,臨床療效滿意。現分述如下。 病案舉例 病例:趙某,女,46歲,2016年8月16日初診。主訴患高血壓病3年餘,服西藥降壓效果不佳,平時眩暈、耳鳴健忘、腰膝酸軟、五心煩熱、精神不佳,近日症狀加重,出現頭痛、頭暈眼花、記憶減退、舌紅、脈沉細症狀,血壓165/105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 辨證:肝腎虧虛。 治法:滋補肝腎、養肝熄風。 方藥:杞菊地黃湯加減。 處方:枸杞子24克,菊花12克,熟地30克,山茱萸24克,鈎藤24克,桑寄生30克,山藥20克,澤瀉18克,丹皮12克,茯苓24克,牛膝30克。 每日1劑。服藥5劑後,患者眩暈、頭痛症狀減輕,時有失眠,血壓155/95毫米汞柱。 上方加杜仲30克,酸棗仁24克。繼服1個月後,患者血壓降為140/90毫米汞柱,諸症減輕。 為了鞏固療效改為丸藥,患者口服3個月,血壓平穩,精神好轉。 辨證分型 一、肝陽上亢型 主證:頭痛、頭脹、眩暈,耳鳴,煩躁易怒,面紅耳赤,口苦口幹,心煩失眠,溲黃便結,舌苔黃,脈弦有力。 治法:平肝清熱,補益肝腎。 方藥:天麻鈎藤湯加減。 處方:天麻15克,鈎藤30克,石決明20克,栀子20克,黃芩15克,牛膝24克,杜仲30克,益母草20克,桑寄生24克,夜交藤30克,茯苓24克。 加減:伴煩熱甚者加夏枯草30克,丹皮15克;伴心悸者加甘松15克,炙甘草30克;伴失眠者加酸棗仁24克;伴口幹舌紅者加沙參24克,石斛18克;伴大便秘結加全瓜蒌24克,生大黃15克。 二、肝氣郁結型 主證:頭痛頭暈,胸脅滿悶,精神差,多愁善慮,多夢易驚,時有經前乳房脹痛,少腹脹滿,舌苔薄白稍膩,脈沉弦。 治法:疏肝解郁。 方藥:逍遙散加減。 處方:柴胡18克,薄荷12克,當歸24克,白芍30克,茯苓20克,白術24克,甘草10克,生姜6片。 加減:多夢易驚者加磁石24克,珍珠母18克;伴乳房脹痛者加青皮15克,香附24克;伴多愁善慮者加百合30克,郁金24克;伴腹脹滿者加枳實24克,生薏仁30克。 三、痰濕壅盛型 主證:頭痛頭暈、頭重如蒙,嘔吐痰涎、口苦黏膩,心悸胸悶,舌苔厚膩,脈弦滑。 治法:平肝熄風、健脾化痰。 方藥: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 處方:半夏12克,白術24克,天麻15克,當歸24克,川芎30克,茯苓24克,陳皮18克。 加減:伴嘔吐頻發者加代赭石24克,旋複花15克;伴痰多胸悶者加全瓜蒌24克,丹參30克;伴苔黃膩者加黃芩15克,天竺黃18克。 四、氣虛血瘀型 主證:眩暈、頭痛,耳鳴,氣短乏力、肢體麻木、活動不利,心悸胸悶或痛,舌淡紅或有瘀點,脈弦細。 治法:活血化瘀,補益氣血。 方藥:補陽還五湯加減。 處方:黃芪30克,黨參35克,桃仁12克,紅花10克,當歸24克,白芍30克,川芎30克,地龍15克,益母草24克,葛根24克,桑寄生30克。 加減:伴心悸胸悶者加丹參30克,瓜蒌24克;伴肢體麻木者加桑枝30克,雞血藤24克。 五、肝腎虧虛型 主證:頭痛頭暈,兩目幹澀、視物模糊,健忘耳鳴,心悸失眠,腰膝酸軟,心煩口幹,舌苔少黃,脈弦細數。 治法:滋補肝腎,養肝熄風。 方藥:杞菊地黃湯加減。 處方:枸杞24克,菊花12克,熟地30克,山茱萸24克,鈎藤24克,桑寄生30克,山藥20克,澤瀉18克,丹皮12克,茯苓24克,牛膝30克。 加減:伴頭暈嚴重者加牡蛎24克,石決明18克;伴心悸、失眠多夢者加炒棗仁30克,醋五味24克;伴肢體麻木者加地龍15克,絡石藤30克;伴耳鳴耳聾者加杜仲30克,磁石24克。 小結 高血壓病是常見病、多發病之一,嚴重威脅着人民的健康。高血壓病屬中醫“頭痛”“眩暈”等範疇。 《皇帝内經》雲:“諸風掉眩,皆屬于肝。”劉河間雲:“因煩勞則五志過極,心火亢盛,腎水衰,水不能制之,則熱氣怫郁,遂緻心神昏冒,筋骨不用,甚則猝倒無知。”又雲:“風火皆陽,二陽相搏可引起眩。”朱丹溪雲:“無痰不作眩。” 中老年人髒腑生理機能減退,氣血生成不足,精虧血少,髓海空虛,肝腎虧虛難以推動血液運行,瘀阻脈絡,腦失滋養而緻眩暈。陰虛則肝風内動,血少則腦失所養,精虧則髓海不足。其表現為“風、火、痰、瘀、虛”等病理改變,屬本虛标實證。 在治療本病時,還要注意采用“急則治其标、緩則治其本”的原則,必須辨證求因、審因論治,着重調整機體陰陽平衡,按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清之的原則分治。 然而,臨床見到的高血壓病,變化多端,錯綜複雜,病同證異,這就要求臨證時細審辨證,靈活變通,既不可固執一法一方,更不能機械地進行論治。 治療高血壓病不可求之過急,病多漸積而成,祛病如抽絲,需要逐步治療觀察。在治療過程中要守法守方,堅持一段時間以觀後效。有些病例服藥後血壓下降至正常,但停藥一段時間,血壓又上升,還要繼續辨證治療;尤其要循證求因,在全身情況好轉的基礎上血壓就會逐漸穩定,不要一見血壓有變動,就認為無效而放棄治療。 總之,在高血壓病治療的過程中,必須把辨證貫徹始終。隻有藥證合拍,才能獲得顯效。 ▼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