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 小李(左)在接受針灸診治中 劉軍攝影
點擊關注藍色字樣 針灸筆記 可獲得免費針灸三次 聯系 389105898@qq.com
在大量的義診中,幾個重要的穴位在診治中的療效用“驚人”毫不為過,比如膝痛穴。膝痛穴定位于:手掌向下,前臂背側面(前臂伸直),從肩關節至腕關節連線的1/2處;肘橫紋中央。針刺部位:桡神經、正中神經。
今天,就想聊聊針刺膝痛穴的局限式針感和(刺正中神經、桡神經所形成的)觸電式針感在療效中的作用和區别。
針刺膝痛穴,最常見的針感是局限式針感,以酸脹為主,這種針感,也有作用,但是效果打折扣,尤其是針對腳踝部的治療。
我在給北京亦莊某小區水電班長小李治療的過程中,第一次就是這種針感。他在四個月前的一次運動中,腳踝受傷,幾個月看了醫院做了各種治療,收效甚微,我見到時,腳内踝尚有淤腫,走路疼痛。針刺(我暫且把這針稱之為A針)後,局部酸脹,當然,同步針刺了踝痛穴。當時,緩解了一半,但第二天緩解度隻有二成。我回答:正常,還需要持續治療。于是,隔天再治,這一次,刺中正中神經(稱之為B針),觸電式針感瞬間直抵中指并兩邊擴散。隻是這一針,痛苦迅速解除,小李臉上露出笑容,基本不痛了。于是,我沒再考慮踝痛穴。隔天,再來,說已經好了八九成,那一針效果太好了,他說。此後兩次單穴膝痛穴的觸電式針感治療,小李腳踝傷基本好轉。其後,做了些恢複性治療。
駱永紅針灸治療患者 劉軍攝影
從同樣部位針刺,A針、B針不同的針感産生完全不同的臨床療效,這不僅僅給患者以極大喜悅,也給自己以信心和鼓舞。
沿着這個思路,我在泉州出差時,針對一位人民畫報同仁的腳踝扭傷的於紫疼痛,首選穴位也是膝痛穴,這一次是刺中桡神經,瞬間抵達大拇指尖,拐着腿進來,針刺後,讓她走兩步,行走自如,以緻前來看望我的《泉州晚報》副總編郭總頓呼神奇。他對患者說,我如果不是和永紅相交多年,我肯定以為你是他找來的托兒。
上下圖均為針刺膝痛穴 潘登攝影
例子很多,包括同事毅飛的腳部大拇趾瘤狀腫塊,也是一個單穴膝痛穴七、八次治愈,免受開刀之苦。那是國慶後毅飛來請假,需要去朝陽醫院開刀切除腳大拇趾上的一個瘤狀腫塊,沒有确定性質和名稱,醫院在發現其持續增大并影響行走時建議手術切除并化驗排除。于是,等待床位中。看他行走艱難,腫塊黑亮,于是,在膝痛穴部位針刺,随後,在踝痛穴以及患部周圍三寸之外行針。本意是消除疼痛好行走方便些,當時沒想更多。第二天,毅飛告知,不僅疼痛消除,裡面好像在跳動,明顯在萎縮的感覺,不再腫脹。于是,隔天再紮,自此,為減輕其對針的畏懼,隻在其膝痛穴處入針,每次一針,每日以眼見的趨勢在縮小。隻是繳給醫院的600元手術費沒發揮作用,替他小遺憾一把。四次之後,已經小了一多半,患部從裡往外發癢、外頂、結痂,七八次後完全消失。
上圖:針灸一次之後,有萎縮趨勢但仍較大;中圖:針灸四次之後,腫塊消除一多半。劉軍攝影
下圖:針灸後完全治愈 楊毅飛攝影
當然,膝痛穴針對膝蓋部位的治療相對而言,沒有觸電式針感,療效也很好,這之間的差别在于膝痛穴針對的主要對象是膝蓋部位,局限式針感已經可以對膝蓋産生修複作用。就在昨天,以前《深圳特區報》同事,現在某傳媒公司老總,膝蓋一側傷痛一年半,針刺膝痛穴,上下各行一針。痛感頓時解除,他甚至高興的數次抖動關節,我連忙制止:淡定。
針灸後的王軍雲淡風輕 駱永紅攝影
由此,綜合而言,針刺膝痛穴,觸電式針感抵達手指時,實際上已經是一個穴位達到了膝痛穴、胸痛穴、踝痛穴三個穴位的作用,所以,膝蓋以下的疼痛都可解除,腳踝痛的問題自然迎仞而解。
在學習的過程中,作為弟子,我們每一個人實際是在一步步沿着師父大踏步前行時留下的腳印中蹒跚,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是踏踏實實地體會、實踐,當你茅塞頓開、豁然明朗時,師父的話早已在那裡:針感決定療效。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