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他是百年難遇的“中國神童”,卻背負幾十年“叛變”罵名,這究竟為什麼?

    華人星光(ID:hrxg2020)原創内容

    作者:華人星光

    轉載請聯系後台授權

    他是真正的“天之驕子”、

    百年難遇的“中國神童”,

    卻背負了幾十年“叛變”的罵名;

    他隻用了30年,

    取得了别人一輩子望塵莫及的成就,

    而他最大的成就,

    造成他今天備受尊敬的盛名。

    罵名?盛名?

    背後究竟隐藏着怎樣的秘密?

    他,就是高華健。

    1963年,

    他出生于四川一個平民家庭,

    正是剛剛複蘇物資匮乏的年代,

    很多家庭都在為吃飯發愁,

    讓孩子上學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基本都是讀完小學就幫家裡做事。

    高華健的父母卻認為,

    讀書才能變得有出息,

    一直省吃儉用供他上學。

    他不負家人期望,

    自小讀書就過目不忘,連連跳級,

    年僅15歲,

    就考進了西安交通大學!

    小小年紀就被國家重點大學錄取,

    自然獲得衆多人注意,

    當時的報紙媒體紛紛報道,

    說他是近百年來難遇到的“神童”,

    無數人對高華健感到欽佩和驚羨。

    但很快,這些鮮花和掌聲,

    就變成了唾棄和漫罵......

    在大學,

    高華健從不以自己被贊為“天才”、“神童”,

    就自視甚高,

    相反,他更加刻苦努力,

    課餘時間全泡在圖書館裡。

    就連老師都說,

    這麼認真謙虛的小孩,真的很少見。

    以對物理和數學超乎尋常的敏銳,

    高華健一次次取得優異的成績。

    19歲大學畢業,他遠赴美國深造,

    一年讀完碩士,

    四年拿到哈佛的工程科學博士學位。

    那時,高華健志得意滿,

    相關領域的科研項目取得多項重大進展,

    那時他才25歲,

    這意味着前途不可限量。

    年輕有為的他,

    被德國和美國視為,

    未來科研炙手可熱的人才,

    進而争相聘請,

    中國也遞來了橄榄枝。

    而面對何去何從的選擇,

    高華健決定留在了美國。

    這一留,背負的便是幾十年的“罵名”,

    國人紛紛指責他是“慕羊犬”、“白眼狼”,

    忘恩負義不愛國,辜負了國家的培養,

    對此,高華健從未辯解一句。

    而讓人奇怪的是,多年以後,

    他做的一些事,竟讓人肅然起敬......

    2000年,

    高華健就成為斯坦福大學正教授,

    曾經那個備受歧視的年代,

    中國人在美國是擠不進上流階層的,

    高華健能在37歲的年紀,

    就成為美國百年名牌大學正教授,

    可見他的能力強到了何種程度。

    此後,

    他用20年人生書寫科研輝煌:

    在全球首次發現了超音速裂紋擴展,

    打破了傳統的斷裂力學理論,

    建立了納米生物結構的力學理論體系,

    創立了超音速和超彈性動态斷裂力學......

    他所走出的每一步,

    皆是該領域前無古人的第一步。

    他發表相關論文300多篇,

    ISI引用18600餘次,

    在世界固體力學領域學者,

    過去20年中的引用排名世界第一。

    來看看國際對他的評價:

    高華健的研究成果,

    奠定并拓展了現代力學研究的前沿。

    這句話顯而易見,

    他成為了世界公認的,

    現代力學的引路人,開拓者。

    從2012年到2019年,

    高華健獲得無數重磅獎項:

    古根海姆紀念獎,

    德國洪堡獎,

    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

    首屆應用力學青年學者特殊成就獎,

    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學會羅德尼希爾獎,

    美國工程科學協會最高獎威廉普拉格獎,

    美國機械工程協會材料獎最高獎納代獎,

    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西奧多馮卡門獎......

    他還完成了一個罕見的,

    “四院院士”集一身的世界傳奇: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美國科學院院士,

    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

    此外,

    高華健還是德國Max-Planck,

    金屬材料研究所所長;

    擔任固體力學領域期刊主編,

    國際工程科學學會(SES)主席。

    隻用了短短20年,

    高華健就走到了一個,

    絕大多數科研人,

    窮極一生都無法走到的高度,

    他是一個被仰望的傳奇。

    而走到這樣的高度,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讓人意想不到:

    2012年加入清華大學,

    擔任先進力學與材料中心共同主任。

    為什麼會在功成名就之時,

    不在美國繼續享受高額薪酬和科研條件,

    反而要回到中國任教?

    答案,

    都在那些年他的所作所為中。

    當年在中美德的邀請中,

    他選擇了美國,

    其實是一個極其艱難的決定。

    高華健從事的基礎性前沿工程力學,

    放眼全世界,

    隻有美國能提供對等的實驗室,

    而中國需要的是應用科學,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性前沿工程力學屬于理論物理,

    幫不上國内多大忙,

    而且其理論成果是世界共享的,

    無論在哪裡研究,受惠的是全世界。

    他一直心系中國科研發展,

    尤其在成為美國正教授後,

    他會見到數不勝數的中國留學生。

    但衆所周知,

    美國有極為嚴重的種族歧視問題,

    黑人和黃皮膚的人,

    或多或少都會受到歧視,

    甚至在學校中,

    學生也會被區别對待。

    而高華健對中國留學生總會特别關照,

    并且因為他的緣故,

    别的老師也經常會看在他的面子上,

    對中國留學生以禮相待。

    他自己對來學習的骨肉同胞,

    更是傾囊相授。

    他将20多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

    培養成為頂尖博士,

    他告訴他們,學成後一定要回國。

    這些學生,

    帶着從他這裡學到的滿身本事,

    和他的淳淳叮囑東歸,

    為國家現代化添磚加瓦,

    一個老師門下,

    幾乎全部的精英都能回國效力,

    這是十分罕見的事情。

    比如高華健最得意的弟子王翔,

    回國後進入中國航天科技公司,

    參與天宮一号與神舟八号交會對接任務,

    如今已經是我國航天界的中流砥柱。

    尤其是功成名就之後,

    高華健把更多精力放在國内。

    他在國内舉辦過上百場學術報告,

    一百多篇論文,

    都是與國内學者聯合署名發布,

    力求讓更多科研成果留在國内。

    他還擔任中國力學報的英文版主編,

    和中科院界面材料中心的主任,

    搭建中外學術交流的橋梁,

    為推動中國現代固體力學研究的國際化,

    前沿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因為這些,

    很多人再沒罵過“高華健不愛國”,

    然而提及他,大家都很尊敬。

    因為某種意義上來說,

    高華健和楊振甯的經曆非常相似,

    他們都是因為當時沒有回國飽受争議。

    當年,錢學森的貼身警衛員問:

    “楊振甯為啥不回國?”

    錢學森這樣回答了一句:

    “是國家要他留在國外,

    他在國外的作用遠比國内大。”

    如果當時楊振甯回國,

    可能世界上就不會有,

    “宇稱不守恒”和“規範場論”了;

    如果當時高華健回國,

    可能世界上也不會有現代力學的開拓,

    這對于人類來說,将是多麼重大的損失!

    楊振甯

    2021年5月18日,

    美國機械師工程協會宣布:

    高華健教授,

    獲得2021年Timoshenko獎章。

    這是國際力學領域最高獎,

    30年裡沒有華人獲得過,

    直到如今,

    高華健代表華人拿到了這一獎章!

    一個科學家的愛國方式,

    不光體現在他是否回國,

    更多在于他到底為國家做了些什麼。

    從背負多年罵名到受人尊敬,

    高華健雖身在遙遠的地方,

    卻和我們擁有同一個夢想。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同途”,

    被誤解多年,

    今天,

    希望更多人可以消除偏見,

    理解科研人的赤子之心!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