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在北京披星戴月招商引資,不足以語人生……
沒經曆過北京“外遷潮”疏解,談何“易地生根”?
印象裡,兩桶油、三大運營商、四大國有銀行、互聯網巨頭搶攤布局,基本上囊括了北京的全部,這一定是好事麼?
随着城市戰略調整,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戲掀起高潮。從“動批”搬家到“央企”離京,我們盯着北京在“減量瘦身”,卻沒注意到留下了哪些“白菜心”填充産業空白。
在過去七年的巨變中,北京“疏解”過哪些産業、“騰籠換鳥”又換來了什麼?當一個“高質量”的北京出現時,還需要再次加碼麼?
産業在流動看似無序,其實有章
早在2014年,中央對北京今後的發展提出要求,把“非首都功能”壓縮和疏解到周邊。這意味着産業轉移與升級,已是“闆上釘釘”的事了。
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20年的7年間,北京一共遷出7000家企業,平均每年往外遷出1000家左右,包括制造、零售、批發、運輸、倉儲等業态。
一個城市的企業數量與質量,一定程度上展現出地方經濟實力。而企業的流動性,則直接反映出區域産業結構的優化。
開始,有的人認為離開北京,沒資源、沒配套、沒人力,導緻綜合收益率下降,這是大錯特錯。反之,北京“非首都功能”持續疏解,搬遷給這些産業帶來新機遇,這離不開各地方政府的培育與支持,解決了“移植”的“成活率”問題。
京開五金建材市場是華北區規模最大的專業市場,貨物流通輻射到華中、東北、西北地區,在被列為重點疏解的區域之後,豐台區與河北高碑店政府對接并達成承接意向。
疏解之初,部分企業覺得去往高碑店就沒有銷售渠道。然而并不是,高碑店離北京30公裡,交通十分便利,庫房充足且成本低,可自建環京物流和環雄安物流。市場搬遷過來布局也更合理,螺旋式的上下通道,讓企業實現了倉儲物流一站式服務。
北京是為數不多超大型城市中走“疏解”路線的,真正讓京津冀協同見實效而不流于口号。不得不說,再按照老路走下去,北京的“回波效應”将會肆意放大,對周邊區域瘋狂吸血,資源、人口、産業獨自聚攏,看似加快了自身發展,穿透到背後是幾千萬人給公共服務帶來的壓力。
高精尖形成發展不全是聚,疏散并不是退
要清醒認識到,企業外遷正是北京“騰籠換鳥”的過程,這樣才能使産業結構愈發明晰。北京的戰略定位、功能建設,不僅是為了帶動京津冀産業的“增量”,甚至還關乎着南北經濟的差距。
從2017年到2020年,北京一直都處于“疏解騰退促提升”的城市變革中。此階段,北京行政中心實現“東遷”,超過40萬人正式入駐通州城市副中心,這無疑為北京“騰籠”打破了一畝三分地的規劃。
除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區成為北京“騰籠”的另一個拐點。在中央的部署下,推動央企總部、高校等非首都功能進行“南遷”,帶動一部分人口轉移雄安新區。
企業就像流水,始終會流向對自己有利的地方。經過一番“折騰”,雖然産業被遷移了,但也騰出了足夠的空間,接納更多的“高精尖”産業湧入其中。
去年8月,北京正式公布了《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産業發展規劃》,在這個規劃中,北京正式提出“北京智造”的口号。
其中,北部的5-6環定位于“北部研發創新與信息産業帶”,南部5-6環定位于“南部先進智造産業帶”,形成“北研發,南制造”的局面。
再加之,五環以内作為政治、文化中心及國際外交中心的世界“交流會客廳”,五環往外成為科技研發中心,打造高端制造的集聚區。
不難想象,之前小米汽車落戶亦莊,正是印證北京走“高科技産業”的道路,撬動了智能汽車産業化。
此外,北京國資委出資打造集成電路産業,為8家相關企業的創立,至少投入了200億,實現了關鍵設備國産化的布局,締造了不小的傳奇。
高科技人才落後生産力離開,先進技術猛湧入綜上所述,北京走過了“騰籠”,“東遷通州、南遷雄安”。經曆了“換鳥”,央企國企外遷、高校醫院搬移。
随之,不僅換來了智能工廠落地、集成電路崛起,還迎來了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橫空出世,未來将大力扶持創新型中小企業,為“專精特新、隐形冠軍”的培育布下了新的“戰棋”。
但是,光有這些遠遠不夠,任何産業的發展核心都離不開人才。可以說,北京引進人才早已不是新鮮事,但是留住人才仍是一場“革命”。
2021年7月份北京出台《北京市引進畢業生管理辦法》,規定國内7所高校的本科畢業生可以“計劃單列落戶”: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等7所高校的本科及以上高校畢業生,隻要在北京“高尖端”産業就業,可“計劃單列落戶”。
去年臨近年底,北京市又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的通知,本次規劃中提及北京“将優化引進人才落戶機制”。
為了打造“全國科技中心”,開始“大搶人才”。這裡的“人”全部是高技術人才,北京将給予“落戶優惠”和“指标傾斜”。
數據顯示,北京在過去4年共出走了673家高新技術企業,每年就流失了150-160家企業。
毫無疑問,每家企業都會考慮收益最大化,南方除了産業集群、配套占據優勢外,在員工住房優惠、落戶指标及補貼,更是開出“誘人”的條件,導緻“一江水春水向東流”。
所以,北京要想引進高新技術企業,戶籍制度改革勢在必行。不難想象,北京下一步必然是“落戶松綁”,先大規模搶人再開條件留人。或許,北京的“落戶潮”,不會缺席,隻會遲到。
結語這些年,“北京制造”向“北京創造”轉移,這是首都的強大。當從“集聚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北京換擋升級迎來了重大機遇。
一個城市的多元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少不了管理和約束,城市的治理是根據戰略定位、産業發展遊刃有餘的去調整,區域間的協同也不能僅憑一己之力,不斷地聯動一定會清除發展中帶來的一切障礙。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