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補中益氣丸:一個給人提氣的藥

補中益氣丸:一個給人提氣的藥

作者:唐略

學醫以來,我養成了“歸類”好習慣,就是把各種症狀按照治療的方法歸類。經常有朋友向我咨詢身體上的一些“小毛病”,比如:

“為什麼我大便的時候,肛門有往下墜的感覺呢?”

“我有輕微的胃下垂。怎麼辦呢?”

“我總是提不起精神,有時候甚至懶得說話,是什麼原因?”

“我還沒有老呢?為什麼乳房比别人下垂得厲害呢?”

“我的臀部為什麼不能像别的女孩那樣上翹,反倒往下垂呢?”

……

這些症狀,就被我歸到同一類裡确立被我歸到同一類裡去了,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不能升提。

肛門下墜、胃下垂,是内髒不能升提;

打不起精神,少氣懶言,是精神不能升提;

乳房下垂、臀部下垂是形體不能升提。

隻要找到“不能升提”的根源,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不能升提的根源在哪裡呢?

在脾,在氣。人體氣血時時刻刻都在進行着升降浮沉的運動,清氣上升,濁氣下降,血液也要在周身上下循環。有升有降,人體各個器官,各個部位才能各居其位,而不至于往下墜、往下垂。

升降浮沉的動力何在?

在脾胃。脾胃居于人體正中,脾負責升清,胃負責降濁。

所謂“降濁”,就是把糟粕往下輸送,輸送到小腸、大腸,最後排出體外。

所謂“升清”,則是把水谷之精微往上輸送,輸送到肺裡,通過“肺朝百脈”,使“水精四布”;輸送到心裡,“奉心化赤”,化成血液,滋養全身。

胃能降則脾能升,脾和胃就像杠杆那樣保持着人體升降的平衡。脾髒在升提清氣的過程中,對人體所有器官都有一個向上支撐的作用。

脾虛則氣虛,極有可能導緻人體升提、支撐功能的下降,人體各組織得不到中氣的充分升提和支撐,就出現下墜了。

所以,内髒會下垂,精神會低沉,形體也會下垂,飲食中的水谷之精華不能上升則下降,形成腹脹、腹瀉。所有的這些問題,症結都出在脾上。

如何解決呢?

補中益氣丸是最好的中成藥。

補中益氣丸是中醫史上赫赫有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東垣的方子。李東垣是脾胃派的鼻祖,最善于從脾胃入手來治病養生。他創造出補中益氣丸,用于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用于治療脾胃虛弱,中氣下陷,體倦乏力,食少腹脹,久瀉、形體器官脫垂等症。醫界很多人都說,這個方子凝聚了李東垣畢生的學問。

補中益氣丸的組成藥物是:炙黃芪、黨參、炙甘草、炒白術、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生姜、大棗。

其中黃芪、黨參是中醫裡中藥的補氣藥對,配上炙甘草、炒白朮等補脾健脾的藥,最補脾氣;

當歸和血,陳皮理氣,升麻、柴胡能幫助脾胃升提清氣。

更妙的是,這個方子并沒有局限于補脾,而且兼顧了養肝養肺,其中的黃芪能養肺,柴胡能疏肝,養肺就是養人體的元氣,疏肝就是生人體的生氣,這樣,可養元氣、生氣、中氣三大氣,共同達到補中益氣的目的。

所以說,補中益氣丸,是一個給人補氣、養氣、提氣的藥。可不要小看這個氣。人們常說“人活一口氣”、“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其實,不用等到無常,氣虛就夠人受的了。有了補中益氣丸,把起提起來了,氣就可以更好地發揮它的“千般用”。

當然,好藥往往是一柄雙刃劍。補中益氣丸的藥力稍微大一點,所以,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用。我門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下面幾點:

首先,感冒期間,或飲食過度傷了腸胃的時候,都不宜使用。

第二,高血壓患者千萬不能用。因為高血壓往往都是人體的氣有餘,氣有餘則往上湧,氣行則血行,于是氣血并走于上,造成血壓過高,此時如果妄用補中益氣丸,無異于火上澆油。

第三,服藥期間,如果出現頭痛、頭暈、眼花、皮疹、面紅等症狀,或者血壓有上升趨勢,應立即停藥。

第四,小兒應慎用補中益氣丸,要在醫生的臨床指導下才能使用。〔唐略〕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