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學霸題庫|2022高考備考古詩詞閱讀專項羁旅思鄉模拟題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題目。

次北固山下①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②,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③,風正一帆懸④。

海日生殘夜⑤,江春入舊年⑥。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⑦。

[注釋]①次:停靠。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北臨長江。②客路:旅途。③兩岸闊:江水很大,看不到兩岸。④風正:順風。懸:懸挂。⑤海日:江面上升起紅日。殘夜:一夜将盡。⑥入舊年:春天來得早,趕上前一年的末尾。⑦洛陽:今屬河南。作者家鄉在洛陽附近。此句謂請北歸的大雁把鄉書帶回洛陽。

1.這首詩的體裁是_____________。

2.以下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首詩語言風格質樸、自然,真切地表現了風景的特點,以及在旅途中産生的思鄉之情。

B.這首詩是作者在南方漫遊,路過北固山時寫下的,詩篇表達了他淡淡的鄉愁和因神奇的自然景象引發的喜悅之情。

C.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晝夜的交替、季節的更換,使作者從自然界中感受到勃勃生機,由此産生了積極、昂揚的人生态度。

D.尾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詩人在異地的青山綠水中,想起了自己的家鄉,想請北歸的大雁把鄉書帶回洛陽,可惜大雁遠在洛陽邊無法帶回書信,抒發了詩人凄苦無奈之情。

3.請賞析颔聯中“風正一帆懸”的“懸”字的妙處。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按要求作答。

同長安君鐘山望

王安石

解裝相值得留連,一望江南萬裡天。

殘雪離披山韫玉,新陽杳霭草含煙。

餘生不足償多病,樂事應須委少年。

惟有愛詩心未已,東歸與續棣華篇。

注:①熙甯三年(1070年),王安石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甯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甯。本詩寫于此時。長安君,即作者之妹王淑文。鐘山,位于南京東郊。②棣華:出自《詩經·棠棣》,後以“棣華”喻兄弟。

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經曆兩次變法失敗,作者同胞妹一起登山遠望,足見其躊躇滿志已被絕望代替。

B.“解裝”本義指卸下行裝,此處暗指自己的被罷相賦閑,飽含辛苦之後的輕松。

C.“一望江南”句照應标題并開啟下文的寫景,“萬裡”視野開闊,暗含思鄉之情。

D.作者意識到時日無多并擔心被疾病擊倒,因此希望年輕時的美好時光再次光臨。

5.颔聯描繪出一幅什麼樣的畫面?請結合詩句加以概括。

6.作者在尾聯中為什麼強調自己“惟有愛詩心未已”?請結合全詩簡析。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曲江春望懷江南故人

趙嘏

杜若洲邊人未歸,水寒煙暖想柴扉。故園何處風吹柳,新雁南來雪滿衣。

目極思随原草遍,浪高書到海門①稀。此時愁望情多少,萬裡春流繞釣矶②。

(注)①海門:河流入海之處。②釣矶:釣魚時坐的石頭。

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詩題指出時間為春日,地點為曲江,“懷江南故人”既指明“思鄉懷人”的詩歌類别,也點出本詩的主要内容。

B.首聯寫詩人站在曲江邊欣賞春景,江水春寒,水上的煙霧令人感到溫暖,不由得期盼江邊出現有着柴門的人家。

C.頸聯上句直接寫思念之情随離離原草而更顯渺遠,下句則寫風大浪高的阻隔使來往書信更稀少,皆從側面烘托思念之深。

D.尾聯與“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皆用“流水”寫愁情,風格卻迥異,前者纏綿,後者奔放。

8.本詩颔聯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表情達意,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驿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着遠行人。

宿漁家

(宋)郭震

幾代生涯傍海涯,兩三間屋蓋蘆花。

燈前笑說歸來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9.下面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兩詩均為七言絕句,詩歌内容都是寫詩人夜宿他鄉的情景,第一首詩寫夜宿邯鄲驿站,第二首詩寫夜宿海邊漁家。

B.“冬至”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古代,這是一個重要節日,在這樣的佳節詩人白居易卻羁旅在外,更顯示出他對家人的思念。

C.白詩後兩句,從側面寫“思家”,夜深時當詩人抱膝燈前,直接抒發了想到家裡人應該同樣也沒有睡,在“說着遠行人”的無限深情。至于“說”了什麼,則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D.郭詩首聯連用兩個“涯”字,把生涯與海涯聯系起來,音節樸實流暢,樸實中見巧思;而“蘆花”意象,簡潔準确地勾勒出漁家的生活環境。

10.兩首詩都寫到了“燈”這一意象,請聯系詩歌内容,分析“燈”的不同表現。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金陵驿① (其一)

文天祥

草合離宮②轉夕晖,孤雲飄泊複何依?

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别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注)①這首詩寫于祥興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後,第二年押赴元大都(今北京)途經金陵(今南京)時。②離宮:即行宮,皇帝出巡時臨時居住的地方。

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這首詩柔婉含蓄但又淋漓盡緻,外柔内剛,沉摯悲壯。

B.首聯寫景,衰草、離宮、夕陽、孤雲,這些滿目瘡痍的意象,讓人感到一片凄涼。

C.“山河依舊,人事已非”,這是身為囚徒、無能為力的詩人發出的深沉感慨。

D.頸聯靈活化用中唐詩人劉禹錫《烏衣巷》詩意,表達了詩人濃厚的思鄉之情。

12.詩的尾聯主要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法?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閱讀下而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

黃州①

陸遊

局促常悲類楚囚②,遷流還歎學齊優③。

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

萬裡羁愁添白發,一帆寒日過黃州。

君看赤壁終陳迹,生子何須似仲謀④!

[注]①黃州:今湖北黃岡。此詩寫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當時作者西行人蜀,舟過黃州,見前代遺迹,念時勢艱危,歎英雄已矣,無限感慨油然而生。②楚囚:本指楚國戰俘,後借指處境窘迫之人。③齊優,借指取悅于人的優伶。④仲謀:即孫權,三國時吳國的國君。

1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首聯用典準确精當,“局促”“遷流”表現了作者處境困厄窘迫,為全詩定下基調。

B.“江聲不盡”表達逝者如斯的感慨,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相同。

C.頸聯寫旅程,“萬裡”與“一帆”相對,于一片蒼涼蕭瑟中更顯出羁旅的孤寂凄清。

D.陸遊的愛國詩篇兼有李白的雄渾奔放和杜甫的沉郁悲涼,本詩屬于後一類型。

14.尾聯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暮春山行田家歇馬

李郢

雨濕菰蒲斜日明,茅廚煮繭掉車聲。

青蛇上竹一種色,黃蝶隔溪無限情。

何處樵漁将遠饷,故園田土憶春耕。

千峰萬濑水潏潏(注),羸馬此中愁獨行。

(注)潏潏(yù yù):水湧流貌。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本詩的首句“雨濕菰蒲斜日明”寫春雨打濕菰蒲、天色将晚的情景,次句寫當日的田家生活。

B.颔聯寫蛇竹一色、黃蝶嬉逐等情景,反襯出山間的一切和諧,讓人覺得身處桃花源般的夢鄉。

C.頸聯運用聯想,寫詩人看到當地漁夫樵子為遠行準備行裝的場面,不由精神恍惚,神歸故園。

D.這首羁旅詩的主要特點就是寫景與抒情結合,觸景生情,情由境生,也就是做到了情景交融。

16.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思想感情?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八月十五夜月(其一)①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②。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③欲數秋毫。

注:①此詩是詩人避亂蜀中、流浪到夔州時所作。②折大刀:與吳剛在月宮被罰砍桂花樹的傳說相關。“歸心折大刀”說的是吳剛在月宮被罰砍桂花樹,杜甫猜想,吳剛也不是情願砍樹,一心想回到人間來。歸去之心,竟然折斷了砍樹的大刀。③直:通“特”,“簡直”的意思。

1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詩的首聯借象征團圓的月亮和吳剛的傳說來抒發自己飄泊異鄉的羁旅愁思。

B.詩人想象吳剛攀上桂樹望到天高地迥,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故土的思念之情。

C.詩人遠望,水路盡是茫茫的霜雪,阻斷了他回鄉的路,内心又增添了愁怨。

D.“見羽毛”“數秋毫”極寫圓月之明亮,以此寄托了詩人對親人的深切思念。

18.請賞析“轉蓬行地遠”這句詩。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八聲甘州

柳永

對潇潇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歎年來蹤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争知我,倚闌幹處,正恁凝愁。

(注釋)颙(yòng)望:擡頭凝望。争:怎。恁(nèn):如此。

19.這首詞塑造了一位________形象,深刻地抒寫了詞人思鄉懷人、異鄉飄零以及________之情。

20.本首詞下片使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使懷人之情更顯曲折動人。請結合下片詞句簡要賞析。

閱讀下面的唐詩與元曲,完成下列小題。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驿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着遠行人。

紅繡鞋·醉思鄉王粲登樓

鄭光祖

淚眼盼秋水長天遠際,歸心似落霞孤齊飛,則我這襄陽倦客苦思歸。

我這裡憑欄望,母親那裡倚門悲。争奈我身貧歸未得。

21.上述唐詩中的“冬至”節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________________的習俗。元曲的前兩句化用了王勃《________________》中的文句“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22.白詩與鄭曲用于表達思念家人的手法有何相同之處,請結合具體詩句分析。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村行

王禹偁(宋)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籁,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荞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餘忽惆怅,村橋原樹似吾鄉。

2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首聯交待了時間和地點,展現了詩人騎馬于山間小徑、神态悠然的樣子。

B.颔聯通過對“萬壑”和“數峰”的描寫,生動地突出了山村傍晚的沉寂。

C.頸聯從視覺、嗅覺來寫“棠梨葉”和“荞麥花”,描給了鄉村景物之美。

D.尾聯抒發了作者沉重的思鄉之情,因為山中的景物都與“吾鄉”的極為相似。

24.詩人的情感在詩中随着景物的變化而出現了起伏。請結合具體内容對此進行賞析。

閱讀下面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早寒有懷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歸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①,平海夕漫漫。

(注)①“迷津欲有問”化用《論語·微子》孔子使子路問津的典故。長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則是積極想從政的人。長沮、桀溺不說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諷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見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歎。

2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首聯選用落葉、大雁、北風等景物,渲染出了寒冷的氛圍。

B.首聯刻畫景物,颔聯抒發思鄉之情,正是觸景生情的手法。

C.在古代詩文中,“雁”是可以傳遞書信的,本詩中的“雁”,取的卻是“鴻雁南飛”之意。

D.頸聯是工整的對偶句。“歸帆天際看”指作者希望能有船自天際駛來,載自己回家。

2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首聯先描繪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又以“北風”呼嘯來渲染,自然使人覺得寒冷,這就點出了題目中的“早寒”。

B.颔聯不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鄉遙遠,還表明兩地阻隔不能歸去,透露出了作者思鄉念親的心情。

C.頸聯中“鄉淚客中盡”,直抒胸臆地抒發了思鄉之情和懷才不遇的苦悶,耐人尋味。

D.颔聯中,“遙隔”兩字,不僅表明了遠,而且表明了兩地隔絕。這個“隔”字,透露出思鄉之情。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濁酒杯。

2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首聯圍繞夔州的秋季,描繪了詩人登高的見聞,峽中傳來“猿嘯”之聲,江水洲渚上點綴着迎風飛翔、不住回旋的鳥群,字字精當。

B.颔聯兩句寫遠景,詩人視野極為開闊,“蕭蕭”寫出了落葉之聲态,肅殺可聞;“滾滾”寫出了大江東去之聲勢,雄邁可見。

C.頸聯詩人從正面和側面兩個角度着筆,将羁旅愁與孤獨感,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進離鄉萬裡、人在暮年的感歎,厚重深沉。

D.與杜甫的另一首詩《望嶽》相比,詩人已經沒有了過去那種勇于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不再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氣。

28.詩歌尾聯意蘊豐富,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宿陝府北樓奉酬崔大夫二首

陸暢

其一

樓壓黃河山滿坐,風清水涼誰忍卧。

人定軍州禁漏傳,不妨秋月城頭過。

其二

一别朱門三四春,再來應笑尚風塵。

昨宵唯有樓前月,識是謝公詩酒人。

(注)①人定:指夜深人靜的時。②禁漏:漏刻發出的聲響。③謝公:南朝齊詩人謝朓,唐代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詩:“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此詩中的“謝公”應指崔大夫。

29.下列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前詩中,首句雄起磅礴,“壓”字寫出北樓之高,“滿”字則寫出北樓上視野之開闊。

B.前詩寫因為樓高,故而詩人覺得“風清水涼”,也正因如此,所以詩人才難以入眠。

C.後詩中,“别”“笑”二字寫出詩人近幾年羁旅漂泊的生活狀态,達觀裡有一些苦辛。

D.兩首詩角度不同,前詩從空間切入,側重寫景;後詩從時間切入,側重寫人。

30.兩首詩都寫了“月”,它們各有什麼作用?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五言律詩

2.B

3.“懸”是“懸挂”,寫出船帆端端直直地挂着的樣子。“風正一帆懸”寫的是風勢正順,白帆高高揚起。
這句話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順風前行的樣子,描繪了一幅平野開闊、和風吹佛、大江直流、白帆高挂恢弘闊大的畫面。表達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寬闊博大的胸襟,為下文抒情作鋪墊。

4.D

5.殘雪尚存像玉藏山巒,新年的陽光下嫩草萌生,像有一層霧霭,描繪出一幅清新明麗的初春景象。

6.答案示例一:①作者變法失敗被二次罷相,無心做事,也絲毫感覺不到生活的樂趣;②在風燭殘年隻希望能回歸故裡,以詩抒情,重溫年輕時的快樂時光;③用親情來安慰自己失落苦悶的心情。答案示例二:同長安君在鐘山上遙望萬裡之外的故鄉,但自己衰老的身體無法再承受任何的疾病的折磨,年輕時那些快樂的往事隻在回憶之中,惟有用寫詩來重溫兄妹親情,并借此安慰因變法失敗而苦悶的心情。

7.B

8.上句虛寫回憶之景,離别故園時,楊柳依依,下句實寫眼前之景,新雁從南方飛來時,大雪落滿了衣裳;将昔日的故人情深與此時的身處異鄉、風霜仆仆作對比,更加突出對故鄉故人的思念之深。

9.C

10.①白詩中的“燈”是思念之燈,通過冬至佳節的反襯,抱膝細節的刻畫,以及三、四句“懸想”法的使用可以看出,此“燈”的意象表現了詩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怅惘和孤寂思家之情;②郭詩中的“燈”是溫暖之燈,通過“蘆花”意象的襯托,“笑說”一詞的點明,“明月”送歸的渲染可以看出,此“燈”的意象表現了詩人住宿在漁家所感到的溫馨、愉悅之情。

11.D

12.用典。化用望帝死後化為杜鵑的神話,表示死之後要化成啼血的杜鵑鳥,飛回江南。表現了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堅定不渝的民族氣節。

11.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表達技巧和情感的能力。D.“表達了詩人濃厚的思鄉之情”錯,頸聯以“滿地蘆花”和“舊家燕子”表達了家國滄桑之感。“滿地蘆花”猶如遍地哀鴻,它們之所以白花如發和詩人一樣蒼老,是因為它們心中都深深埋着說不盡的國破恨、家亡仇、漂離苦。燕子們也是巢毀窩壞,沒有地方安身。故選D。

1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尾聯“從今别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意思是現從現在開始我要告别江南,踏上征途;總有一天。我會化作杜鵑鳥,啼血歸來。詩人自知此去絕難幸免,離别故土,不但已經抱着必死的訣心,而且誓言,即使死了化作杜鵑鳥也要南歸。據《華陽國志.蜀志》載,古蜀國望帝杜宇死後,化為子規,子規就是杜鵑。杜鵑啼聲凄厲,能動旅人歸思。所以,“化作啼鵑帶血歸”用典,化用望帝死後化為杜鵑的神話,表示死之後要化成啼血的杜鵑鳥,飛回江南。表達出詩人對故國無比眷戀、無比思念的深情,體現了他視死如歸的高尚的民族氣節和忠貞不二的愛國精神。

13.B

14.①表達了作者對朝廷偏安一隅、不思進取的憤怒與悲慨。②抒發了作者不被重用、報國無門的無奈和不平。

15.B

16.①對山間田家美好的農村風景及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的贊美之情。②對故園春耕的無限懷想、對故鄉的無限思念之情。③羁旅他鄉、漂泊江湖的離愁别緒,形影相吊、顧影自憐的悲怆之慨。

15.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語言、技巧的能力。

B.“反襯”錯誤,“蛇竹一色、黃蝶嬉逐”是樂景,“山間的和諧”與景象的基調一緻,所以應該是正面烘托。故選B。

16.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雨濕菰蒲斜日明,茅廚煮繭掉車聲。青蛇上竹一種色,黃蝶隔溪無限情”描寫山間田家美好的農村風景,這四句描寫細雨、菖蒲、竹林、黃蝶、小溪等充滿山間風味的景物,描寫田家煮繭缫絲的情境,表達了作者對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的贊美之情。

“何處樵漁将遠饷,故園田土憶春耕”寫詩人看到眼前美景引發的思緒,不由詩人看到當地漁夫樵子為遠行準備行裝的場面,不由精神恍惚,神歸故園,表達了作者對故園春耕的無限懷想、對故鄉的無限思念之情。

“羸馬此中愁獨行”描寫詩人獨自一人,騎着羸弱的馬匹,滿腔哀愁地行走再山間水畔,表達了作者羁旅他鄉、漂泊江湖的離愁别緒,形影相吊、顧影自憐的悲怆之慨。

17.C

18.這句詩意為詩人像“轉蓬”一樣避亂流浪到偏遠的夔州;“轉蓬”使用比喻的修辭格,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詩人飄泊不定的生活,抒發了羁旅漂泊的愁苦;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反對戰亂的思想。

19. 遊子 功業無成(或懷才不遇)

20.“登高臨遠望故鄉,倚闌幹處正凝愁”是實寫,寫詞人自己登樓望向家的方向。一個“想”字,有實而虛,推己及人,寫故園之閨中人,此時也應該是登樓望遠,伫盼遊子歸來。她“妝樓颙望”,望穿秋水之際,對遊子的遲遲不歸生出怨恨。便把本來的獨望變成了雙方關山遠隔的千裡相望,更顯歸思之切。

21. 團圓(回鄉祭祖) 滕王閣序

22.①想象。唐詩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着自己這個遠行之人,以此來表現“思家”;元曲想象母親“倚門”獨自悲傷來表現自己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②虛實結合。唐詩實寫詩人獨在客棧,與燈為伴,顧影自憐,虛寫家人談論自己;元曲實寫“我”“憑闌望”,虛寫母親“倚門悲”,一實一虛,尺幅萬裡,情感真摯。③對寫法。唐詩不直接寫自己的思念,而是反向落筆,借想得家人談論思念自己來表達心中的孤寂與惆怅;元曲則想象母親在門前期盼自己回家,來表達自己無法歸家的無奈,與對家人的濃濃思念。

23.D

24.作者看到野菊初黃,遊興濃厚,心态怡然;又見山谷、山峰,棠梨葉落、荞麥花開,心情愉悅;蓦然出現的村落小橋及原野上的樹木,勾起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心情由欣然轉入怅惘。

25.D

26.C

2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詩人在文中的觀點态度的能力。

D.“作者希望能有船自天際駛來,載自己回家”理解錯誤,“歸帆天際看”指的是作者想象家人在盼望自己回家,家人在遙望天邊駛來的船隻,屬于“從對面落筆”的寫法。故選D。

2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C.“懷才不遇的苦悶”無中生有。“鄉淚客中盡”,思鄉的眼淚在異鄉流盡,不僅點明了鄉思,而且把這種感情一洩無餘了。沒有抒發“懷才不遇”之情。故選C。

27.C

28.①反映了詩人病困潦倒的生活狀況,仕途上的失意衰頹,蘊含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獨之愁,以及對繁霜染鬓、韶華已逝的無奈。②寫出了國家多災多難的現實,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之情。

27.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相關内容的理解和賞析能力。

C.“詩人從正面和側面兩個角度着筆”錯誤。頸聯都是正面描寫,沒有側面描寫。故選C。

2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句的能力。

尾聯對結,上句寫自己艱苦備嘗,白發彌添;下句寫自己潦倒日甚,多病纏身。并分承五六兩句。“五、七兩句相承接,都是寫悲苦;六、八兩句相承接,都是寫多病。從而蘊含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獨之愁,以及對繁霜染鬓、韶華已逝的無奈。

艱難,兼指國運和自身命運;國難家愁,使自己白發日多。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之情。詩人本來興緻盎然地登高望遠,此時卻平白無故地惹恨添悲,詩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29.B

30.①前詩以景結情,寫秋月從城頭經過,渲染出清涼幽靜的氛圍,襯托出詩人欣賞美景而不忍入眠的愉悅;②後詩采用拟人手法,借唯有明月識得“我”是與“謝公”一同吟詩品酒之人,既稱許了崔大夫的高雅,也委婉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華的自信以及漂泊多年懷才不遇的郁悶。

29.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賞析能力。

B.“因為樓高,故而詩人覺得'風清水涼’也正因如此,所以詩人才難以入眠”分析錯誤,“風清水涼誰忍卧”,難以入眠不是因為天涼,而是因為景美,不忍心睡覺。故選B。

30.本題考核學生分析文中的意象的作用的能力。意象是能夠表意的物象,分析意象題首先把握詩歌中運用了什麼“象”,根據平時的積累和文本内容具體其所表達的“意”,也就是情感。本題要求分析文中“月”這一意象及其作用能力。

題目要求學生結合詩句簡要分析兩首詩都寫了“月”,它們各有什麼作用。答題時注意結合詩句分析其在手法和情感表達上的作用。第一首“秋月城頭過” 寫秋月從城頭經過,結合上文“誰忍卧”可知是渲染出清涼幽靜的氛圍,以景結情,襯托出詩人欣賞美景而不忍入眠的愉悅;第二首“識是謝公詩酒人”。由“識”可見是“拟人”手法,唯有明月識得“我”是與“謝公”一同吟詩品酒之人,寫出既崔大夫的高雅,結合前面的“一别朱門三四春,再來應笑尚風塵”可知此句借“月”又委婉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華的自信以及漂泊多年懷才不遇的郁悶。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