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北京、西安等自然環境長期相對穩定的古都不同,上海所處的地理環境一直處在不斷演變的過程中:當西安已經成為秦漢統一王朝都城所在地時,今天上海東部的大部分地區還是一片茫茫大海,如今,滄海桑田的變遷仍在上海這片土地上繼續上演……
”
橫塘縱浦 水鄉澤國
考古學視野下的古代上海
撰文 / 陳傑
供圖、支持 / 上海博物館
△
明,木儀仗俑群,上海黃浦潘允徵墓1960年出土。
從1843年開埠以來,在150餘年的震蕩發展中,上海從一個瀕海的普通縣城,演變成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不僅是重要的貿易和金融中心,也是國際文化交流勝地。然而,要清楚地講述上海古代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橫塘縱浦的水鄉澤國
上海濱江臨海,水體面積約占全市總面積的12%左右,江、河、海、湖兼有,水利自然環境具有明顯的地域特點。清代學者錢大昕曾寫道:“橫塘縱浦水濴回,吉貝花鈴兩岸開。朵朵提囊看似繭,便攜花簏捉花來。”“吉貝”即棉花,此詩不但寫出了當年棉花豐收時采摘的盛況,也描繪出江南水鄉的特點——橫塘縱浦。
△
1930年代,吳淞江鳥瞰。
從吳淞江到蘇州河
明隆慶三年(1569年),因為水患,當時的巡撫海瑞再次整治吳淞江,對吳淞江自黃渡至宋家橋河道加以疏浚,至此,吳淞江下遊完全改入蘇州河今道,由外白渡橋入黃浦江。由于河道變窄,稱“江”有些名不符實,清末就有人根據吳淞江上遊來自蘇州,遂以“蘇州河”相稱。從此,“蘇州河”沿襲至今,成為上海城市地名之一。
△
上海地區古代海岸線與主要遺址分布圖。(制圖/張曉邦)
黃浦江的崛起
明成化八年(1472年),杭州灣海塘築成,造成了流入杭州灣的通道堵塞,原流往杭州灣的河流也逐漸彙入黃浦。此後,黃浦總彙杭嘉湖平原各條河流之水,又有太湖、澱山泖等水源從上遊順流而下,“水勢遂不複東注松江,而盡縱浦水以入浦,浦勢自是數倍于松江矣”,最終形成“黃浦奪淞”的局面。
△
海瑞(1514~1587)。明隆慶三年(1569年),因為水患,當時的巡撫海瑞再次整治吳淞江,對吳淞江加以疏浚,至此,吳淞江下遊完全改入蘇州河今道,由外白渡橋入黃浦江。由于河道變窄,稱“江”名不符實,清末就有人根據吳淞江上遊來自蘇州,遂以“蘇州河”相稱,并沿用至今。
不過,上海作為港口真正興起,還在清代康熙開海通商以後,清《嘉慶上海縣志》中曾感歎道:“自海關通貿易,閩、粵、浙、齊、遼海間及海國舶慮浏河淤滞,辄由吳淞入,舣城東隅,舳舻尾銜,帆樯如栉,似都會焉。”此時,上海俨然成為江南第一大港。
△
九峰雪霁圖,元,黃公望(1269~1354)繪。“九峰”非實指,而是古代上海境内十幾座小山丘的總稱,一般指佘山、天馬山、橫山、小昆山、鳳凰山、厍公山、辰山、薛山和機山等9座山峰,明《嘉慶松江府志》載:“府境諸山自杭天目而來,累累然隐起平疇間。長谷以東,通波以西,望之如列宿。排障東南,涵浸滄海,煙濤空翠,亦各極其趣焉。而九峰之名特著”。
文明的萌蘖
2004年出土的馬家浜文化人頭骨,代表了“上海第一人”。這些上海最早的先民在此定居以後,開始開墾土地,種植水稻,飼養家畜,揭開了上海地區文明史的序幕。
△
神像獸面紋玉琮,良渚文化玉器,上海青浦福泉山遺址2008年出土。
馬家浜文化距今約在7000~5900年間,其時,長江三角洲開始發育,海水不斷東退,一些高墩或低丘逐漸擺脫海浸影響,從潮上帶發育為濱海湖沼低地,成為适于人類居住的地點。上海地處長江三角洲東部,海水東退,陸地淡水沼澤化的時間相對較晚,直至距今6000年左右的馬家浜文化晚期,才有第一批先民遷居于此,利用自然資源,克服地理環境的影響,把上海一地的史前文明推向高峰。
△
鹦鹉銜枝绶帶紋銅鏡,福泉山漢墓遺址出土。
史前文明的巅峰
上海地區是良渚文化的主要分布區域之一,其中福泉山遺址貴族墓出土的玉器,是良渚文化玉器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些墓葬共30座,分為早期和晚期兩大階段。
然而,良渚文明未能繼續發展延續,她衰落并消失了。在上海,取而代之的是廣富林文化和馬橋文化。良渚文化晚期,外來文化影響已經在不斷地沖擊着本土文化,廣富林文化不過是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結果。
△
組合玉項鍊,當時人們在生活中已有淳樸的審美意識。
海納百川的時代
廣福林文化是因為廣富林遺址發現而命名的一支新的考古學文化,廣富林文化的先民是上海地區最早的移民,他們來自黃河流域,因為廣富林文化中北方文化因素占據主導地位,但是本地的文化傳統和南方的文化因素也有一定的比例,顯示了廣富林文化的多元文化特色。廣富林文化在空間上,是連接長江和黃河早期文明的重要橋梁,在時間上則連接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良渚文化和夏商之際的馬橋文化,填補了長江三角洲地區考古學文化譜系的空白,是長江三角洲地區考古學研究的一個新突破。
△
神人獸面紋象牙權杖。
△
側裝三角形足陶鼎,此陶鼎的出土,引發了對廣富林文化的新認識。
此時,上海及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青銅時代文化,緊随廣富林文化的就是馬橋文化。與廣富林文化相反,馬橋文化的主體來自南方地區,但在發展和形成過程中又吸收了北方文化的影響。馬橋文化的組成以南方印紋陶傳統為主,同時融合了本地傳統因素、中原地區的夏商文化和山東半島的嶽石文化等多種文化因素,它也反映了夏商時期上海地區多元文化的特色。正是在這種南北文化不斷交融的情況下,上海乃至太湖地區以一種兼容并蓄、海納百川的态度,創造出了富有區域特色的新的文化。
△
楚李園獻妹奪權,清末民初石印本《東周列國志》插圖。《東周列國志》寫的是西周末年至秦統一六國期間,包括春秋、戰國五百多年間的曆史故事,“楚李園獻妹奪權”中有關于春申君的描寫。
吳越時期的上海
吳越時期是江南地區文化形成的關鍵時期,吳國與越國在西周以後相繼壯大,并于春秋末期成為可與中原諸侯國分庭抗禮的大國之一。“吳文化”與“越文化”在相互交融、激蕩、流變與集成中形成統一的文化類型——吳越文化。吳越文化繼承和發展了江南地區原有的馬橋文化印紋陶和原始瓷的風格,并将之強化。印紋硬陶器和原始青瓷器成為生活中最常見的用品,它們也是吳越文化鮮明的物質文化特征。
△
家豬陶塑,崧澤遺址出土。
△
帶蓋竹編紋陶罐,崧澤遺址出土。
吳越兩國滅亡以後,江南地區受到了楚文化的強烈影響,秦漢以後也被納入中央集權統治的範疇。然而,随着曆史的沉澱,吳越文化已經積澱于人們的意識深處,凝聚為一種強固的傳統,并影響至今。
城鎮文化的興起與繁榮
青龍鎮作為上海地區的港口城市,至北宋達于鼎盛。由于地處江海要沖,青龍鎮内外貿易極盛,甚至日本、新羅(今朝鮮半島)等國的海船都在青龍港卸貨付稅,進行官方貿易。《宋會要輯稿》記載,熙甯十年(1077年)青龍鎮的稅收為15879貫4000文,幾乎占華亭縣商業收入的一半。詩人梅堯臣著有《青龍雜志》(已佚)一書,是青浦最早的地方志,記載青龍站36坊,煙火萬家,一派繁榮景象。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也曾在青龍鎮任職,引來衆多文人遊曆,留下許多詩詞歌詠。南宋時,由于吳淞江上遊日益淤淺,下遊日漸縮狹,往來海船已不能溯吳淞江而駛入青龍鎮港口。曾經十分繁華的青龍鎮風光不再,逐漸被新興的上海鎮取代。
△
清朝活财神大開聚美廳,上海舊校場年畫。此畫描繪的是事業如日中天的胡雪岩端坐聚美廳,旁有江南各地乃至東西洋女子為其吹拉彈唱的情景。
△
龍泉窯青釉長頸瓶。
富庶的經濟,江南的上海
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的經濟實力,上海已經具備成為中國沿海第一大港的充分條件。因此,當帝國主義列強用槍炮打開中國大門之後,特别指定上海為首批五大通商口岸之一。開埠後不久,上海港口依其地緣優勢、市場潛力和已有的港口條件,迅速超越廣州,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港口。
△
清,道光年間,黃浦江十六碼頭盛況,曹史亭繪。
社會風氣的轉變
明代中晚期之後,随着經濟的快速發展,集權統治的衰弱,崇奢尚侈之風盛行。特别是江南地區,貿易的繁榮、工商業的發展,迅速積累了大量财富。在經濟驅動下,社會彌漫着享樂奢靡的風氣。1997年,上海盧灣區李惠利中學建築工地上發現了一座明代家族墓地,共發現7座墓葬。其中,一座女性墓随葬了大量首飾,墓主發髻上套有銀絲鎏金發罩,前面插有山峰形人物故事“挑心”,後綴有條狀的發箍,發髻上插滿了各種發簪,有金蚱蜢簪、金蝦簪、荷花簪、蝶形簪、梅花簪等共14件,可謂插滿全冠。墓主的耳朵上各戴有金嵌白玉葫蘆形耳墜1隻,另外,墓主的手上共戴有6隻金戒指。整個妝容可謂是珠光寶氣,一派貴婦人的形象。僅此一墓,當時的奢靡之風可見一斑。同時,一墓中随葬這麼多金銀首飾,也反映崇奢的風氣已經滲透到了喪葬習俗中,形成一股厚葬之風。
△
上海世家望族潘允徵墓中出土的家具明器,明代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而上海市内唯一一處明代園林豫園的最早主人,也是潘氏家族的潘允端。
△
銀鎏金嵌寶鑲白玉松鹿绶帶鳥牡丹紋帔墜。
世家望族
然而,在科舉制度下,讀書做官依然是獲得社會上層地位的主要方式。明清之際,上海地區湧現出許多世家望族,他們大多出身于科舉仕途,地位崇高,并對上海曆史産生了重要影響。在科舉制度的影響下,興學重教、追求功名成為當時社會生活的主流,由此逐漸形成了明清時期上海崇尚風雅的人文氣質。
△
白玉靈芝善财童子飾。
△
瑪瑙羊距骨。
△
德化窯白釉觀音像,法華塔地宮出土。
徐家彙位于上海中心城區西南部,區内高樓林立,是集購物、娛樂、辦公、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商業區域。然而,400多年前,這裡還是一派田園風光,典型的魚米之鄉,明代徐光啟及其後人曾長期生活在這裡。
△
董其昌《秋興八景圖》,上海博物館藏。
人文審美情趣
明代中晚期,随着商品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個人主義的享樂,以及悠閑适意的、藝術化的生活情趣。特别是江南的士大夫,他們宴飲遊樂,寄情于山水園林之間,舞文弄墨,在書畫中抒發着鮮明的個性。以董其昌為代表的“松江畫派”即是這種社會風氣轉變的産物。在當時因為商業利潤的刺激,藝術商品化傾向日趨嚴重的背景下,“松江畫派”推崇平淡天真、師法自然、講究趣味,強調性靈求真,正好符合明代晚期追求個性和自然的人文審美情趣,遂迅速成為當時繪畫的主要流派。
△
銅鎏金釋迦牟尼佛涅像,方塔地宮出土。
△
銅鎏金金剛鈴。
城隍信仰
上海城隍廟最早建于明代永樂年間,時任上海縣知縣張守約把原來的金山神廟改建為城隍廟,由正一派道士管理。明清兩代,城隍廟經過多次修整,廟基不斷擴大,宮觀建築不斷增加。民國時期,城隍廟遭遇大火,後由上海青洪幫黃金榮、杜月笙等籌款,重建城隍廟諸殿,采用鋼筋混凝土材料,但是整體依然保持了廟宇飛檐崇脊的外觀。新中國成立後,城隍廟一度被占為他用。現在,在政府支持下,上海城隍廟再次得到恢複,成為上海的旅遊勝地。
△
金執荷童子耳環。
△
銅鎏金阿育王塔,李塔地宮出土。
結語
上海,作為一個港口城市,一直是英國人虎視眈眈的對象。因此,鴉片戰争後,英國人迫不及待地将上海列入五大通商口岸之一。在半殖民統治下,上海以一種畸形的方式迅速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
△
1900年,豫園,九曲橋。
△
上海舊城水路。
上一篇
高鐵窗外風景拍攝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