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一詞最早見于《莊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它指遠離統治階層的民間。在許多文學作品中,特别是武俠小說中,它指草莽英雄們的範圍場景,在近代,江湖又指不受QUAN力控制的HEI社會。
說起近代江湖,不得不提“少林五祖”,也不得不提清代的“洪門”。
“洪門”起源于“漢留”組織,“漢留”意為漢族遺留,盡管當時滿清奪取政權,但是明朝仍然留下了滅清複明的種子。
明末,原為直隸山西大同參贊軍機殷洪盛(又名洪英),投奔史可法籌劃抗清,并議創秘密組織“漢留”。史可法殉難後,洪英南返投明将黃得功。黃得功為保護福王朱由崧,以身殉主後,洪英集合兩萬餘人,繼續抗擊清兵。洪英殉國後,其子洪旭投奔鄭成功。鄭成功死後,“漢留”組織銷聲匿迹兩百多年,但并沒有消亡,而是根據地由台灣轉到了南洋、日本和美國等地。
據說,“漢留”是在陳近南的手上發展為“洪門”的。之所以稱“洪門”,一種普遍說法是,繁體字“漢”去掉裡面的“中土”二字,就成了“洪”字,以此字提醒勿忘失去的中土;還一種說法是明太祖年号洪武;還有一種說法,是創始人洪英,取其姓字。因清廷對洪門人士嚴加查辦,故洪門對外使用他稱,如:天地會、三點會、三合會、萬順會等等,不勝枚舉。
據史料記載,清雍正年間,福建一衆少林寺僧人密謀舉事“反清複明”,怎料走漏風聲,緻使清廷圍攻。其中,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馬超興、李式5名僧人突圍逃走,他們被尊為洪門“前五祖”,他們在逃跑途中遇到了吳天成、方惠成、張敬之、楊仗佑、林大江5名反清義士,即洪門“中五祖”,結伴輾轉到達惠州寶珠寺。寶珠寺僧人吳天佑、洪太歲、姚必達、李式地、林永超迎接逃亡的十位好漢入寺,被尊為洪門“後五祖”。
15位好漢作為南粵大地反清複明的帶頭大哥,從廣東一路打到江西和湖北。雍正11年7月25日,他們在湖北找了個叫紅花亭的地方開會,決定成立組織,推舉陳近南為首領,稱為“香主”。傳說,紅花亭聚會那天,陳近南率衆拜祭天地和明朝皇帝崇祯,此時天邊出現紅光。因為“紅”與“洪”同音,故稱“洪門”。
寫在文末:認真創作,铧犁躬耕。近日,再出續篇。感謝支持!
上一篇
海派四傑之蒲華
下一篇
值得尊重和學習的女排精神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