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星光(ID:hrxg2020)原創内容
作者:華人星光
轉載請聯系後台授權
就在剛剛,
我國第一個全自主研發,
并經過嚴格研究,
證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藥,
被批準上市。
并且這是至今為止,
在全世界範圍内唯一開展了,
變異株感染者治療效果評估,
并獲得最優數據的抗體藥物。
在中國新冠疫苗橫掃世界之際,
中國新冠特效藥,
再次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最優。
而這一切碩果背後的領軍人,
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
他是為我們築起,
抗擊新冠病毒高強壁壘的衛盾者,
也是和艾滋病鬥争多年的清華副院長,
他叫:張林琦。
“有個奇怪的病人。”
1981年1月的一天,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
洛杉矶分校醫學中心一間辦公室裡,
一位研究人員悄聲對同事說道。
随後,這名“奇怪的病人”,
被證實是全球第一個,
被發現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
自此,
人類與艾滋病病毒的不懈鬥争開啟了。
而中國最早和艾滋病病毒“結緣”的科學家,
正是張林琦。
22歲北大本科畢業,
30歲獲得英國愛丁堡大學,
分子遺傳學系博士,
在英國導師那裡,
他第一次聽說了艾滋病,
第一次見識到了艾滋病病毒的可怕。
而那時的中國,
人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艾滋病。
在河南艾滋病第一村,
上演着一幕幕悲劇:
一個很瘦的小孩,
推着一個木頭車,
車上躺着感染艾滋病死去的大人,
他們從一條很颠簸、很爛的泥路慢慢走,
土牆的陰暗籠罩在小孩的頭頂。
破舊的農房裡,
一個婦女坐在床上無助地哭泣,
地上鋪了破麻袋,
上面躺着骨瘦如柴,
瀕臨死亡患艾滋病的孩子……
甚至周圍好多好多個村子,
都是這樣的情況,
每10個成年人中,
就有4-6個感染了艾滋病,
到處都是陰暗破陋的房屋,
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身體,
伴随着疱疹、痔瘡、腹瀉及發燒……
還有感染者因為絕望自殺!
這裡已然不是人間,是地獄。
唯有醫學,
才能拯救這些苦難的生命,
并切斷傳染的途徑。
張林琦作為中國最早的一批,
接觸到艾滋病病毒的科學家,
責無旁貸肩負起了科研攻堅的重任。
1993年起,
他來到何大一教授領導的,
美國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
投身于艾滋病病毒研究,
為此獻出了自己33年光陰。
在國際艾滋病研究中,
他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
他在國際上率先與何大一教授一起,
從HIV-1病毒學、
宿主免疫學、遺傳學等方面,
闡述了HIV-1感染和發病機制,
首先報道了,人體不同細胞中HIV-1
協同受體CCR5和CXCR4的分布特點,
而且建立了動态模型,
提出艾滋病的客觀評價指标,
對臨床療效和預後的判斷作出了重要貢獻。
更重要的是,
他發明了多種病毒學,
及免疫學定量指标和方法,
他的研究論文,
分别發表在臨床醫學權威雜志
New England J. Medicine、
和國際頂尖科刊Nature等,
連續五年被SCI檢索為,
引用頻次是國際上最高的前五名論文。
他的理論成果,
為人類研究抗艾藥物提供了思路,
對于臨床治療有着直接指導意義。
基于這些成果,年僅35歲,
他就是洛克菲洛大學副教授、
高級研究員,
而且是國際上公認的,
艾滋病領域年富力強的實力派科學家,
是被視為“人類救星”的那一類人。
而令人擔憂的是,
自1981年發現至今,
艾滋病已經波及到世界每一個角落,
影響到每一個人種,
對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威脅。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全球有七千多萬艾滋病感染者,
其中死亡三千五百萬,
存活三千六百萬。
每年大約死亡一百萬,
新發感染一百八十多萬。
中國也一直有着艾滋病的困擾,
但因為沒有良好的科研條件,
國内艾滋病研究進展一直跟不上國外,
出現明顯滞後。
為了幫助國内科研,
已經在國際上聲名顯赫,
在美國近20年的張林琦,
毅然放棄了國外優渥的科研和待遇,
于2007年回到清華大學工作,
作為全職教授,
從事艾滋病藥物與疫苗的研發。
2013年他成為清華醫學院副院長,
回國以來,他拼了自己十年光陰,
終于實現了,
艾滋病實驗研究的第三個階段:
研發出50餘種抗“艾”藥物,
這些藥物的組合使用,
使病毒在感染者體内的複制得到抑制,
有效率能夠接近于99.9%,
讓感染者能夠與正常人一樣生活。
他說:“下一個要實現的目标,
就是根治艾滋病和艾滋病疫苗研發。”
但這樣的目标實在是難,難,難!
根治艾滋病的艱難性,
可謂“望山跑死馬”,
國際上至今無人能達成。
但即便是爬再高的峰,走再遠的路,
張林琦從未停下腳步。
在國際權威期刊《病毒學》雜志上,
他率先發表了論文,
第一次在世界上報道了,
創新型艾滋病疫苗策略,
為疫苗進一步的優化,
和人體試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說:“對艾滋病發起總攻,
我們中國根治艾滋病,
和疫苗研發的宏偉目标終将會實現。”
作為中國第一代艾滋病研究者,
從艾滋病毒研究到藥物研發,
再到疫苗研發,
他沖鋒陷陣已經30餘年,
而今仍滿懷信心,
帶領着一幫80後、90後繼續和病毒抗争,
可謂擇一事,終一生。
除此之外,張林琦的研究方向,
還包括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
中東呼吸道冠狀病毒,禽流感病毒......
這些無一不是新發突發高緻病性病毒,
令人聞之色變,
而他日複一日和這些可怕的病毒相伴,
将自己作為一面盾牌,
擋在我們所有人的前面!
2020年,
可謂是張林琦人生的分割線,
在這之前,
他一直是和艾滋病作鬥争的“苦行僧”,
在這之後,他的對手成了新冠病毒。
自疫情暴發以來,
張林琦憑多年的研究病毒經驗,
沖在第一線。
在2020年1月10日新冠病毒序列公布後,
他和團隊迅速開始疫苗研發工作。
作為研發主力,
張林琦團隊奮戰600多個日夜,
不但在進度上将國内外一衆對手甩在身後,
更将知識産權、使用權,
牢牢把控在中國人自己手中。
起步早、進展快,
他領銜研發的抗新冠抗體組合藥物,
在多個時間節點上都是第一名。
能做到如此速度快,效果好,
基于他多年和艾滋病毒打交道的經驗。
研究艾滋病的科學家們,
在這次新冠戰役中,
扮演着盾衛者的角色。
像mRNA疫苗、腺病毒疫苗、
重組蛋白疫苗等這些技術方法,
都是在前期艾滋病研究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張林琦說,
從全世界範圍看,
目前研究新冠病毒的科學家,
基本都是研究艾滋病出身的。
而就在2021年12月8日,
重磅消息傳來,
新冠單克隆中和抗體
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聯合療法,
獲得應急批準上市。
這是我國第一個全自主研發,
并經過嚴格研究,
證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藥。
并且這是至今為止,
在全世界範圍内唯一開展了,
變異株感染者治療效果評估,
并獲得最優數據的抗體藥物。
更為獨特的是,
該聯合用藥給出長達10天的黃金救治期,
(國際上其他新冠治療用藥,
臨床試驗多設計為5天内救治)。
臨床實驗顯示,
這款藥物将新冠重症和死亡率降低了80%,
在全世界治療效果最好。
而這一特效藥的領銜研發人,
正是中國張林琦!
鬥争艾滋三十五載,
一入斯門從未回頭。
與毒相鬥,心懷敢為天下先使命感,
勇大無畏,隻因為國為民之責任感。
基辛格曾說: “中國人, 總是被他們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他是為疫苗研發奔向星辰大海、
為人類健康這項偉大事業上,
傾心付出的英雄,
我們所有人都該對他,
對所有研發人員說一聲“謝謝”!
高山景行,隻因罕見中華英魂;
歎為觀止,此間盡閱人中龍鳳。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