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破封鎖!剛剛這群學生為中國拿下世界冠軍!遺憾的是他們背後巨星已隕落

    華人星光(ID:hrxg2020)原創内容

    作者:華人星光

    轉載請聯系後台授權

    前不久,EDG奪冠,

    引發網絡狂歡。

    而另一則重磅消息卻無人問津:

    就在剛過去的11月4日,

    中國一群平均年紀隻有24歲的學生,

    在EDA(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國際會議,

    拿下了全球冠軍!


    獲獎證書

    EDA是什麼?

    電子設計的基石産業,

    被譽為“芯片之母”,

    是我國被“卡脖子”的關鍵技術,

    有句話這麼講的,

    “誰掌握了EDA,

    誰就有了芯片領域的主導權。”

    讓人驚訝的是,

    打破封鎖、

    為中國拿下全球第一的這群學生,

    他們的平均年紀24歲,

    來自中國一所鮮為人知的,

    幾乎聽了名字會認為是三本,

    其實是超一流的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簡稱華科)

    這所大學有多牛?

    赫赫有名的同濟醫學院,

    是華科的;

    海康威視三個創始人,

    是華科的;

    華為兩個輪值CEO,

    也是華科的。

    難怪坊間戲稱:

    “這是川普與武漢喻家山的一次戰争。”

    (華科坐落于武漢喻家山)

    這所大學,

    在2020世界大學CS榜排第八,

    本該家喻戶曉,

    但它和它培育出的優秀學生一樣,

    年輕、低調、神秘、艱辛,

    一直藏起滿身功夫默默耕耘,

    卻敢于在風口浪尖亮出寶劍。

    這次比賽後,國外好奇:

    這究竟一所什麼大學?

    它如何有了今天?


    撥開時光的迷霧, 這所大學的身後站着一位巨星, 他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一生造就輝煌的不世傳奇, 卻在凄涼中隕落,
    可他給全中國留下的, 是最寶貴的一筆财富......

    他,就是 查謙。


    1896年,

    安徽當塗縣小丹陽鎮的一個官宦之家,

    當家人前清翰林查秉鈞,

    收養了一個兒子,取名為“查謙”。

    雖大廈将傾,

    好在養父有官職傍身,

    查謙自小的日子還算衣食無憂。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在15歲的查謙心頭響過滾滾驚雷。

    他來到南京金陵大學學習,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

    對在華所辦大學編類中,

    金陵大學是教會大學中唯一的A類,

    持有金陵大學學位的畢業生,

    有資格直接進入美國大學的研究生院。

    查謙在這裡學習3年,

    15門課程平均成績90分以上,

    在他身上,

    既沒有前朝官宦子弟那種纨绔氣息,

    也沒有大廈傾覆後哀歎衰敗的模樣,

    他是新時期的新青年,

    擁有着朝氣蓬勃的救國救民的熱血,

    但有一條,受家庭影響他不做官,

    他說:

    “官做不得,唯學物理可救國。”

    于是,

    金陵大學畢業後,查謙赴美留學,

    選擇物理作為主攻方向,

    雖然一生不願與政治親近,

    但沒想到,

    最終還是逃不過那場浩劫。

    僅用了三年,查謙就獲得了,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院博士學位。

    美國人很看中他的才學,

    多次提出破例留下他,

    加入更核心的機密物理實驗。

    查謙拒絕的很幹脆,

    他肩負的使命就是要科學報國。

    1923年,

    查謙回到了戰火紛亂的祖國,

    懷抱着,

    “在中國高等學校辦好物理系”的目标,

    他為全中國帶來一場,

    科研崛起的“輝煌盛宴”。

    他先來到東南大學物理系任教授,

    不幸突發火災,物理系毀之一炬。

    兩年後又鬧風潮,

    物理系教授紛紛出走。

    艱難的時期,

    是查謙留下力挽狂瀾,

    在一片伶仃的東南大學,

    一沒人二沒錢,

    白手起家重建起物理系,

    這是中華教育史上引以為傲的一幕:

    重建後的東南大學物理系,

    走出了吳健雄、嚴濟慈這樣的,

    影響世界的風雲人物。

    彼時,世人不知開拓者:

    查謙。

    1932年,

    查謙調任金陵大學任教務長,

    當時南京作為政治中心,

    學校派系複雜,受各方掣肘,

    很多正常工作無法開展,

    逼走好幾任教務長。

    查謙到任後拒不同流合污,

    以雷霆手段,

    在短短半年内大刀闊斧改革,

    整個金陵大學面貌煥然一新。

    但很顯然,

    他的行事作風已得罪上流權貴,

    查謙被教育界所排擠,

    不得不遠赴武漢大學,

    這一去,

    又是一次教育史上的翻天覆地。


    初到武漢大學,

    查謙擔任物理系主任,

    負責組建該校物理系。

    那時,

    想要在國内高校辦個物理系有多難?

    且不說科研經費這些硬條件,

    隻說學科基礎,

    國内落後的不是一點半點。

    尤其是實驗是物理的重中之重,

    但當年可不這樣認為,

    大部分教授受傳統文化影響,

    隻重理論,基本不提倡動手做實驗。

    查謙之前,

    武漢大學是沒有實驗課的,

    實際上那時候全國也都是如此,

    不隻是物理,化學、生物等,

    都是隻有理論課而沒有實驗課。

    查謙要想在這樣的情況下,

    組建一個和國際接軌的物理系,

    三個字:難,難,難!

    可他還是在一片荒蕪中艱難前行,

    為了改變當時風氣,

    查謙力主安排實驗課,

    他甚至花自己的積蓄,

    去為武漢物理系購買實驗儀器、

    組建實驗室、撰寫實驗講義。

    他帶領着武大,

    邁出了全國物理開設實驗課的第一步,

    還第一個倡導在整個理學院,

    包括數學、化學和生物等各系,

    均開設其實驗課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荒蕪一片的武大物理系,

    在查謙的帶領下,

    逐漸擁有了包括力、聲、熱、

    電、磁、光等在内的物理實驗設備,

    共計1000餘件,

    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

    從武漢大學開始,

    全中國理學科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科研掀開了嶄新的篇章。

    那時,

    世人不知領路人:

    查謙。

    武漢大學舊照

    1938年武漢大學西遷,

    查謙離校赴上海,

    任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秘書,

    但很快日軍占領了上海的租界。

    查謙失業。

    有人勸他,

    既然一身本事又心系教育,

    何不去日本人辦的交通大學謀職?

    查謙勃然大怒:

    “甯可餓死,

    也不去為日本人服務!”

    身為中國物理學界的先行者,

    身為一名熱血肝膽的中國人,

    查謙從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

    曾在1935年他去美國做第二次研究,

    有一天在餐廳,

    一位美國人誤将他認作日本人,

    向他握手祝賀說:

    “恭喜你們的國家又得到一片土地。”

    查謙非常氣憤,

    未完成預定的研究計劃就回國,

    此後再沒有踏上美國的土地。

    日軍發動侵華戰争後,

    他多方奔走,

    做“國恥與的責任”的專題演說,

    号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

    一緻抵抗外國侵略者。

    他向各個高校建議,

    一個大學生無論何科系,

    都應修一年的“中國近百年史”,

    知曉國恥,

    發奮雪恥!

    1946年,查謙回到武漢大學物理系,

    在他一心緻力于該校教育事業之際,

    無人知曉,他兒子查其恒溺亡,

    白發人送黑發人,

    查謙失去了一個孩子。

    他為武大嘔心泣血工作20年,

    領導武大物理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并使之成為,

    今天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科系。

    然而,

    世人不知奠基者:

    查謙。

    1952年,

    武漢決定新建三所工科學院,

    查謙任規劃委員會主任委員,

    進行建校選址,他選中了喻家山。

    但當時,

    很多人認為選址離城區太遠,

    (離武昌市區12公裡),

    不通水電,

    也沒有商業網點和通訊設施,

    會給師生生活帶來極大困難和不便。

    查謙經過慎重考慮,

    認為大學校址的選擇,

    既要考慮當前的情況,

    更要着眼于今後的發展。

    早年的大學都辦在城裡生活方便,

    但随着社會發展,

    日後大學規模将越來越大,

    城市土地将越來越緊張,

    加上未來通訊手段和交通工具的進步,

    會相對縮短市郊的空間距離,

    因此,

    校園郊區化以後一定會成為一種普遍趨勢。

    他甚至考慮到,

    喻家山地區原屬武昌縣,

    現已劃入武漢市轄區新界範圍,

    不要很久,

    就會成為武漢市建設的重點地區,

    很可能成為工業區、文教區,

    在這裡建校,将是最好的選擇。

    多年後,

    時代證明查謙首開大學郊區化的決定,

    是無比正确的決策。

    1953年10月15日,

    華中工學院(今天的華中科技大學前身),

    正式成立,

    查謙就任該校第一任校長。

    查謙在華中工學院開學典禮上講話

    年近花甲,查謙初心不改,

    他對這所學校傾盡了畢生的心血。

    他領導的校務委員會,

    在全校師生中樹立起很高的威信,

    在他的領導下,

    僅用了短短五年時間,

    該校就跻身于全國重點大學行列。

    在後來的華中科技這所大學裡,

    走出了中國醫學界泰鬥,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

    吳孟超;

    走出了中國細胞學奠基者:

    貝時璋;

    走出了中國外科之父:

    裘法祖;

    走出了中國工程院院長:

    周濟

    .......

    奈何,

    世人不知創辦者:

    查謙。

    在教學的同時,

    查謙自己的研究也做得風生水起,

    他的實驗澄清了,

    當時光電現象研究中,

    所觀察到的不對稱現象,

    消除了因不對稱現象,

    而引起的與量子論的矛盾,

    這項研究在國際引起很大轟動,

    堪稱中國物理學界的一段傳奇。

    因為在物理學的巨大貢獻,

    查謙被委任為中國物理學會理事。

    他還第一個提出“科學中國化”:

    一,

    隻有自然科學研究發達,

    中國百業發達;

    二,

    近代戰争是科學的戰争,

    國防若要完備,

    軍隊必須科學化。

    三,

    前二者完成,

    則成就“科學中國化”。

    而今時代證明了,

    他是多麼的高瞻遠矚!

    一手托舉起武大物理,

    一手開創出華中科技,

    一生隻願教育科研的他,

    終于還是迎來了自己一生中,

    最大的浩劫。

    十年運動,查謙被抄家遊街示衆,

    他已經是70多歲的老人,

    學生們用石子砸他,

    直到頭破血流.......

    他們怎知道,

    這位顫顫巍巍被鬥的頭破血流的老人,

    是中國不可多得的物理界泰鬥,

    是中國教育界的先驅!

    1975年初,耄耋之年的查謙,

    生活已經不能自理,

    于1月23日去世,

    一代中國物理大師、

    教育大家的人生就此落幕,

    蕭蕭寒風送行,

    瑟瑟凄涼無人知......

    他走了,一生不為人知,

    可他給全中國留下的,

    卻是最寶貴的财富:

    重建東南大學物理系;

    開創武漢大學物理系;

    創辦華中科技大學.......

    他的另一個兒子査全性,

    繼承他的衣缽,

    在武漢大學教書育人,

    後成為中科院院士。

    査全性是中國第一個,

    向鄧小平提出“恢複高考”的建議者。

    査全性

    從東南到金陵,從武大到華科,

    查謙在中國教育史上,

    是開拓者,是奠基者。

    今時今日,他播種的教育理念種子,

    已然長成參天大樹,

    華科的莘莘學子,

    為中國捧回了EDA的世界冠軍,

    “科學中國化”,不再隻是一個口号,

    而是查謙留下的,

    華中科技的精神傳承,

    是我們正在不斷實現的科學中國夢!

    今天,

    緬懷查謙,

    感念他為整個中華民族,

    所付出的一切!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