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鼻塞、流涕20餘天。
患兒家屬述,患兒于20餘天前,感冒後出現咳嗽,咳痰,鼻塞、流清涕,納差,在當地打針輸液、霧化,吃藥均不效,口服一些藥是肺力咳,橘紅顆粒,頭孢克肟,不但無好轉,反而加重,來診。
刻診:咳嗽、咳痰、流清涕,納差,無發熱,無嘔吐,二便正常,舌淡紅,舌苔薄白,舌中膩微黃,脈細浮。
炙麻黃、桂枝、白芍、幹姜、細辛、五味子、半夏、炙甘草、蟬蛻、紫苑、款冬花、杏仁、蘇子、茯苓。2劑。
2021.12.16二診:服完兩劑後咳嗽、咳痰明顯好轉,已經沒有流涕,食欲稍好轉。
茯苓、炙甘草、五味子、幹姜、細辛、半夏、蟬蛻、紫菀、款冬花、杏仁、蘇子,3劑。
2021.12.19三診,服完藥後諸證消除,沒有其他不适,停藥。
按語思考:
這個其實是比較簡單的案例,咳嗽、咳痰、鼻塞、流涕,結合舌脈,綜合考慮為太陽太陰合病。
患兒患病期間,經過輸液,吃抗生素、寒涼中成藥,使表得到解,飲不得去,故不但不轉,反而加重。
外邪裡飲小青龍湯是首選劑,麻黃、桂枝、芍藥、甘草發汗以解太陽之表;半夏、幹姜、細辛、五味子逐内之寒飲,合之解表化飲,加蟬蛻降麻黃之燥性,款冬花、蘇子降氣化痰,杏仁、茯苓,有茯苓杏仁甘草湯之意,二劑好轉。
二診時候,諸證都好轉,說明表已解,再予苓甘五味姜辛湯加半夏、紫菀、款冬花、杏仁、蘇子,3劑,善後。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