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多拿一分,幹掉千人!”
“下次努力,争取超過他!”
“高考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你得了多少顆星星了?排第幾了?”
”熟悉嗎?
窒息嗎?
沒錯,這可能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話。在孩子的世界裡,同學天然就是“朋友”“同伴”,但如果和成績及表現挂鈎,恐怕就變味了。原本可以如“家庭”一般的集體,成了“賽場”,那些出于好意的激勵措施,比如積分,也成了一個賽資。
在學習上,引入“競争”機制,的确可以激發一些孩子的鬥志。但這種方式的巨大副作用,我們甚至可能渾然不覺。當孩子為了成績和排名不惜考試作弊,當孩子怕被同學超過不願意互助,甚至在同學失誤時幸災樂禍,我們可能才發現問題:
學習,為什麼一定要有競争?不“争強好勝”,能否建立一種更良性的學習生态?
“多拿一分,幹掉千人”,
我們在傳達些什麼?
在曾經那個教育資源匮乏的年代,“競争”的确不可避免。然而,學習本身需要競争嗎?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在一次采訪中表示:在學習中講競争,容易使學生養成扭曲的心理。
有一個小學生考了100分,回家大哭一場。媽媽問他,考了100分應該高興,為什麼還要大哭。他說,因為另一個同學也考了100分。
如果學生都抱着這種心态,互相妒忌、互相排斥,整個教育水平也無法提高。而且這種因為學習競争而産生的消極心态,發生了許多不該發生的事件,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2007年在多倫多電影節上,上映了一部中國導演陳為軍執導的紀錄電影《請為我投票》。
電影的内容非常簡單,是武漢市一所小學三年級一班的班長競選活動。三個性格迥異的孩子經曆了一場非比尋常的激烈競争。令人驚訝的是,為了在選舉中獲勝,孩子們使出了渾身解數——拉幫結派、互相诋毀、制造假象、“收買選民”等,像個老練的政客。
作為家長,看到孩子賄賂、收買同學,為“競争對手”喝倒彩,我們一定會如坐針氈吧?當然,電影中孩子表現出的老練顯然是受到了大人的影響,但也和學校裡的“競争意識”深入人心有關。這種意識,讓孩子認為班長選舉就應該是“你死我活”,而不是“皆大歡喜”。
競選如此,那麼對待學習呢?長大成人步入社會之後呢?
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交往頻繁的世界、合作的世界。學生要學會尊重他人、與人交往、與人溝通、與人合作的能力,這比單一的競争更為重要。
如果不競争,
會怎樣?
習慣了競争的我們,似乎很難想象沒有競争元素的學習。但在孩子身上,變化已經發生了:取消排名、分數改為等級、不用“高考狀元”一類的說法,都在盡量摒除“競争”的影子。而沒有競争的學習,相應地,就是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西方教育發達國家就已經開始實踐和研究了。我國課程改革中也提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和探究教學,以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由被動向主動轉變,隻是操作起來似乎沒那麼簡單。
幾乎所有的研究都證實,合作學習對孩子益處多多。它在至少五個方面對學生産生了積極的影響:學習成績更好,更自尊和自信,更喜愛學校,人際關系更為友善,促進更高水平思維的培養。
合作學習到底是什麼?
尼爾·戴維森(1990年)在他的定義中列出七個要點,分别是:
(1)小組共同完成、讨論、解決難題;
(2)小組成員面對面地交流;
(3)在小組中的合作、互助氣氛;
(4)個人責任感(每個人承擔自己的任務);
(5)混合編組;
(6)直接教授合作技巧;
(7)有組織的相互依賴。
聽起來,就是我們常常進行的“小組讨論”,并沒什麼新意。
但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這種“合作學習”往往流于形式,在最後的結果上,仍然是個體間的比較,還是逃脫不了“競争思維”。
相比之下,羅伯特· 斯萊文和他的同事們強調使用全組目标和全組成功的方法:隻有全組所有的成員都達到了教學要求才算合格。這樣,合作就不再是可有可無的形式,而是直指目标。
備受推崇的芬蘭教育,就十分重視合作學習。在這樣的學習方式中,項目制學習等理念也得以更好地實施;同時,孩子們各項能力的發展更均衡,領導力也從中培養出來。
合作學習,
我們如何實現?
現在,雖然合作學習是我們所倡導的,但在大部分學校,日常教學還很難實現。不過,隻要我們有心,合作學習就能發生。下面,分享幾個校内外的合作學習場景,供家長們參考:
校内:
學習互助小組
就算沒有合作學習的課堂,孩子總會有玩得好的夥伴,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和夥伴們共同學習玩耍時,可以鼓勵孩子們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優勢。
利用“費曼學習法”,互相教對方自己掌握熟練的知識,這也是鞏固學習成果的絕佳方式。
社團
合作學習不一定發生在課堂上,在孩子的興趣方面同樣适用。如果孩子有感興趣的社團,那麼有衆多同好的社團是合作學習發生的理想場合。
沒有?鼓勵孩子成立一個吧!
校外:
讀書會
我們曾分享過一篇文章,講述的是幾個家庭間的讀書會。(點擊鍊接閱讀→)孩子有不同的興趣和個性,感興趣的領域也不同,準備好場地和茶點,支持孩子們舉辦讀書會試試看吧。
做一份雜志
孩子們在班級裡展示自己所感興趣的漫畫、電影時,一定都很興奮吧?不過,這樣的展示不是每天都有。和小夥伴們做一份雜志吧,是不是很酷?
這份雜志可以包羅萬象:關于太空、關于影視、關于音樂、科技和神秘現象……做雜志的過程,同時也是探究的過程。記得幫孩子打印出來!
家庭:
家庭會議
你家開過家庭會議嗎?家庭會議可以是有主題的,比如圍繞新年計劃或養寵物,也可以是無目的的,隻是互相聊聊彼此的狀況:在學校有什麼煩惱?和朋友之間有哪些争執?工作上遇到了什麼問題?有什麼突破?别覺得孩子不懂事,在這樣的交流中,信任一點點積累,心智也慢慢成熟。
主題式家庭活動
“周末去哪玩兒”這個千古難題,每一個答案,都可以是一場合作學習。比如:要去博物館,我們可以提前做功課:要去找到幾種恐龍;弄清楚錢是怎麼來的;要回老家,我們可以觀察老家的建築、收集流傳的童謠、民歌等。
記住,在這場學習中,我們和孩子是“同學”,而不是“師生”。
“合作學習”聽起來不容易,
但如果改變觀念,
它随時都能發生。
記住下面幾點:
相互教學、
換位思考、
并不一定有正确答案、
創建方便交流的環境,
改變,也許就會慢慢發生。
第一閱讀 中國領先的陪伴閱讀平台,有愛有方法有态度。 寓教于閱讀,倡導家長閱讀、自省、思考、實踐,帶給每一個孩子最适宜其成長的教育方式。 290篇原創内容 公衆号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