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王燕:烏梅丸臨床新用

烏梅丸出自《傷寒論》,由烏梅、細辛、幹姜、黃連、當歸、附子、花椒、 桂枝、人參、黃柏10味藥物組成。從藥性上講,既有寒性的黃連、黃柏,也有熱性的細辛、桂枝、幹姜、花椒、附子;從藥味上講,有辛味的細辛、桂枝、幹姜、花椒、附子,有甘味的人參、當歸,有苦味的黃連、黃柏,也有酸味的烏梅,可謂寒熱互濟,辛甘酸苦并用,具有補瀉兼施,溫清并舉,氣血兩調的特點。此方原為治療蛔厥而設,重在溫髒補虛以安蛔。筆者在臨床運用該方治療蛔厥及寒熱錯雜厥陰病的同時,也将其廣泛運用于其它疾病,收到良好效果。茲舉臨床驗案數例如下:

偏頭痛

李某,男性,49歲,1996年12月10日初診。患者偏頭痛4年,每因勞累而誘發,痛時連及耳目,伴眩暈、心煩、失眠,背微惡寒,四肢不溫,舌紅苔白,脈弦。腦電圖、腦血流圖、CT等檢查均無 異常發現。曾服正天丸、鎮腦甯、安神補腦液等,效果均不佳。分析證情,患者頭痛,連及耳目,伴心煩、失眠,是相火郁于内,背微惡寒,四肢不溫是陰寒之象,與厥陰寒熱錯雜之證甚合。處方:烏梅12g、黃連10g、附子10g、黃柏12g、當歸10g、黨參15g、花椒10g、桂枝10 g、幹姜10g、細辛3g、川芎15g、蔓荊子15g。每日1劑水煎服,1周後症狀明顯減輕,繼服2周以鞏固療效。

胃脘脹滿

王某,女性,36歲,1997年5月26日初診。患者胃脘脹滿不适1個月,生氣後加重,伴納差,心煩, 大便幹,舌紅黃,脈弦。X光、B超、腸鏡均未發現異常。曾服用胃蘇沖劑、舒肝和胃丸,效果均不佳。此病為厥陰肝旺,夾少陽相火侵淩陽明中土,緻土虛而失升清降濁之職,濁氣上逆則生脹,宜用烏梅丸。烏梅丸可以從整體上綜合調節土木失和的證候。《神農本草經》 謂“烏梅能下氣”,《肘後方》謂烏梅可救治“心腹脹痛”。處方:烏梅45g、細辛3g、幹姜10g 、黃連10g、當歸15g、附子10g、花椒10g、桂枝10g、人參15g、黃柏10g,每日1劑水煎服,2劑後脹滿明顯減輕,繼服5劑,脹滿等症狀完全消失。

崩漏

隋某,女性,41歲,1981年5月12日初診。患者經血非時而下3個月,血色鮮紅,伴心煩,腹痛 ,四肢不溫,大便幹,小便黃,舌紅苔黃,脈弦。曾服用歸脾丸、四物湯、當歸補血湯等方加減化裁, 效果均不佳。因患者有四肢不溫之寒證,又有心煩、大便幹、小便黃等熱證,故試投有寒熱互濟之功的烏梅丸。處方:烏梅炭30g、炮姜10g、細辛3g、黃連10g、當歸15g、附子10g 、花椒10g、桂枝10g、人參20g、黃柏10g。每日1劑水煎服,5劑後崩漏量明顯減少,繼服1個月,諸症消失。

頑固性瘙癢

劉某,女性,68歲,1999年11月21日初診。患者全身皮膚瘙癢1個月,加重1周,夜間尤甚, 伴畏風、心煩,動則汗出,大便幹,小便赤,舌紅苔白,脈弦。曾服用抗過敏藥物及疏風解表涼血等中藥,效果不佳。此病為衛陽不足,複感風邪,郁久化熱,正邪交争,寒熱錯雜所緻,當用烏梅丸。處方:烏梅15g、細辛3g、幹姜10g、黃連10g、當歸15g、附子6g、花椒6g、桂枝10 g、人參15g、黃柏6g、黃芪15g。每日1劑水煎服,服藥3劑後諸症有所減輕,繼服1 周,諸 症消失。

眩暈

王某,女性,35歲,1996年4月18日初診。患反複發作性頭暈2年,加重1周,每因勞累而誘發。伴口苦咽幹,時有惡心、納差,四肢不溫,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紅苔黃,曾服溫膽湯、鎮肝熄風湯等方,均無效。此患者呈現上熱下寒,正虛邪實之證。《内經》雲:“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而烏梅丸寒熱并用,扶正祛邪,治肝髒正氣虛弱而寒熱夾雜之證,故選用之。處方:烏梅10g、細辛3g、幹姜6g、黃連10g、黃柏6g、當歸15g、附子6g、花椒10g、桂枝10g、人參15g。每日1劑水煎服,服藥3劑後症狀有所減輕,繼服2周, 諸症消失。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