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三甲複脈湯新用

三甲複脈湯出自《溫病條辨》,由炙甘草、幹地黃、生白芍、麥門冬,阿膠、火麻仁、生牡蛎、生鼈甲、生龜闆組成。功可滋陰熄風,原方主治溫病後期水不涵木、虛風内動之候。症見手足蠕動或瘛疭,心中儋儋大動,甚則時時欲脫,形消神倦,齒黑唇裂,舌幹绛或光绛無苔,脈虛。筆者師其意,以此方加減治療一些皮膚瘙癢症亦獲佳效,茲舉案如下。

  老年性皮膚瘙癢症, 患者,男,71歲,2006年10月9日初診。患者周身皮膚瘙癢半年,加劇1個月。晝輕夜甚,夜難安卧,伴頭暈目脹,心煩易怒,咽幹便結。曾服西藥抗過敏、複合維生素及葡萄糖酸鈣之劑,收效雖捷,但停藥複作,遂要求服中藥治療。有病史20年,素服依那普利,血壓多能控制在正常範圍内,近因身癢少眠,血壓波動較大,又加服天海力,以助降壓。查:形體消瘦,皮膚幹燥,搔痕明顯,鱗屑可見,血痂累累。舌質暗紅,苔少,脈細弦。 BP 150/90mmHg。診斷:①老年性皮膚瘙癢症;②病。證屬陰虛血弱,肝陽上擾,虛風内動。治宜滋陰養血,潛陽熄風,活血涼血。方用三甲複脈湯加減:甘草6g,生地黃12g,白芍15g,赤芍15g,麥門冬、阿膠(烊化)各9g,火麻仁、生牡蛎(先煎)、生鼈甲(先煎)、生龜闆(先煎)各24g,菊花(後下)、白蒺藜各10g。藥服5劑,皮膚瘙癢及咽幹減輕,頭暈目脹症除,大便通暢,情緒穩定,血壓正常,但夜寐仍不實,上方去菊花,加炒酸棗仁30g,繼服7劑,皮膚瘙癢基本消除,已能安卧,惟飲食欠佳,上方加陳皮9g,炒麥芽24g。5劑後,諸症悉除。再遣原方5劑,隔日1劑,以資鞏固。

  按:老年性皮膚瘙癢症秋冬易患。多由于陰血不足,皮膚失養,肝風内生,風勝則癢。臨證多用《醫宗金鑒》的當歸飲子加減治療,多能收效。因本案發病既有陰血不足、皮膚失養、虛風内作之表現,如皮膚幹燥,周身瘙癢,晝輕夜重,舌暗紅,苔少,脈細;又有水不涵木,肝陽上亢之候,如頭暈目脹,心煩易怒,脈弦。故選用三甲複脈湯加減,方證更為相符。方中生地黃、白芍、麥門冬、阿膠、火麻仁滋陰養血潤膚;且生地黃之清熱涼血,與赤芍的涼血活血相伍,充分體現了“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理;生牡蛎、生鼈甲、生龜闆共伍既可育陰潛陽,又可鎮肝安神.力口菊花、白蒺藜以清利頭目,平肝熄風;甘草清熱和中,調和諸藥。諸藥相伍,标本兼治,自當收功。

  女陰瘙癢症

  患者,女,72歲,2007年3月12日初診。患者陰部瘙癢3個月。3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陰部瘙癢,伴咽幹口渴,腰困,雙膝關節疼痛,着風後尤劇。婦科檢查除陰部可見搔痕和血痂外,餘未見異常。空腹血糖及餐後2h血糖亦正常,雙膝關節正側位片示“退行變”,風濕性疾患經某院檢查已排除,舌質紅,無苔,脈細數。診斷:①女陰瘙癢症;②雙膝關節骨質增生。證屬肝腎陰虧,虛風内生。治宜滋補肝腎,熄風止癢。方用三甲複脈湯加減:甘草6g,生地黃24g,赤芍、麥門冬各15g,阿膠(烊化)、火麻仁各9g,生牡蛎(先煎)、生鼈甲(先煎)、生龜闆(先煎)各15g,白蒺藜、獨活各9g,懷牛膝30g,知母6g。5劑,日1劑分3次煎,頭煎、二煎混勻分早晚各服1次。三煎取汁半盆,半溫時熏洗患處,每日2次,每次15min。5日後複診,自訴瘙癢及口渴減輕,餘症如故,舌紅象減。上方加桑寄生15g,繼服7劑,陰癢、口渴症除,腰困及雙膝關節疼痛亦減輕,舌淡紅,中心苔薄白,脈細。上方去麥門冬、知母、赤芍,加炒杜仲10g,延胡索15g,威靈仙12g,繼服7劑,以治腰膝困痛。

  按:陰部為肝腎兩經循行之處,患者舌紅、無苔、脈細數,又見咽幹口渴及腰膝困痛之症,屬腎陰不足,肝失涵養、虛風内生無疑,故用三甲複脈湯加白蒺藜、獨活滋陰熄風,标本兼顧;配知母清熱潤燥,使其耗陰無由。伍懷牛膝補肝腎,引諸藥直達病所。藥證合拍,内服外洗,内外合治,功宏效速。

  慢性荨麻疹

  患者,女,26歲,2003年7月12日初診。全身反複發作風團4年。患者4年前夏季未服過任何藥物和特殊飲食而突發風團,周身發癢,經服中藥而愈,以後每至夏季或遇熱則作,曾先後用中藥及抗過敏藥物等,效果不著。查:全身可見散在大小不等風團,色紅而不甚。舌尖紅赤,苔薄白,中心剝脫,脈細弦數。診斷:慢性荨麻疹。證屬陰虛生風,心火熾盛。治宜滋陰涼血,清熱熄風。方用三甲複脈湯加減:生甘草6g,生地30g,赤芍、牡丹皮各15g,阿膠(烊化)、火麻仁各9g,生牡蛎(先煎)、生鼈甲(先煎)、生龜闆(先煎)各20g,白蒺藜10g,炒栀子、黃連各6g。藥服5劑,風團漸退,瘙癢不甚,繼服7劑,風團消除。次年夏季,又發作一次,但病輕勢緩,經用上方調治6劑而愈。後随訪2年未作。

  按:慢性荨麻疹多頑固難愈,必須詳審細辨,求因而治。本案雖病發時長,但發病特點顯著,夏季而作,遇熱易發,舌尖紅赤,此心火熾盛之征,而心既主火,心主血脈,天人相應,外誘裡發,理當清心涼血消風,但結合息者中心剝脫,說明素體陰虛,或内火熾盛灼陰所為;故血熱生風與陰虛生風病機共見,治當滋陰涼血、清熱熄風并舉。故以三甲複脈湯加白蒺藜、牡丹皮滋陰涼血、活血熄風;伍炒栀子、黃連以清心瀉火。全方補瀉兼施,标本同治,收效當捷。

  體會

  三甲複脈湯在臨床上運用廣泛,凡證屬陰虛風動者皆可以本方施治。尤其是對因缺鈣所引起的病變有較好療效。因本方除對人體有直接補益作用外,尚可增加血鈣。如牡蛎、龜闆、鼈甲均含大量鈣質,口服阿膠又可促進鈣的吸收,使血鈣濃度顯著地增高,這不僅可糾正人體鈣質的平衡,且能抑制橫紋肌的興奮性及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另外,芍藥、甘草對肌肉,特别是平滑肌有解痙作用。地黃、芍藥尚有鎮靜之功。筆者運用本方治療皮膚瘙癢症,既符合中醫的理、法、方、藥,從某種意義上講又與現代藥理研究相合,期冀同道共同探讨驗證。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